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 语文上册第3课

二年级 语文上册第3课

二年级 语文上册第3课
二年级 语文上册第3课

3植物妈妈有办法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2.会认“旅、蒲”等生字。会写“已、甲”等字。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注意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把向书本学习和向大自然学习结合起来。

三、教学过程

(一)预习交流,导入新课

同学们,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那么,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读了《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你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合作探究,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播放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怎样传播种子的配乐录像片,教师伴着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你从这篇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师:这些植物,他们要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换个地方,扎根、发芽、结果,该怎么办呢?导入课文,老师朗读第一小节,师生用问答的方式朗读课文,考察学生预习情况。

(1)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轮流读课文,达到读得正确、读得流利的。

(3)开展“我会读”的竞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后评议。

3.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达标测试,练习写字

1.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先勾画出生字,再想一想:我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师:大家预习的不错哦。老师想知道这些生字宝宝你们是怎么认识?指导学生认词语、生字。观察果实,和老师谈话,引发探究兴趣。和老师合作读课文。

认词语:旅行、蒲公英、降落伞、娃娃、乘着、纷纷苍耳、山洼、啪、蹦跳、观察、认识分类认生字:旅、降、蹦、察、乘;纷、识、苍、啪、洼、娃、

(2)小组交流,互帮互学。

(3)教师点拨引导。在学生互教互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类指导。如:用基本字加偏旁识字(纷、识),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娃、洼),还可以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识字。

(4)课堂交流。

开展“我会认”的活动,让学生走上讲台认读生字,并说出自己识记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一人说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自己与别的同学不同的识记生字的方法。

2.练习写字。

(1)指导观察。要把这10个字写美观,必须注意什么?

(2)学生按笔顺自主写字。第一遍描红,第二、三遍写正确,写美观。

(3)教师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如:“巳”与“已”的区别,女字旁与“女”字宽窄不一样,第三笔到右边不出头。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1 场景歌 【教学目标】 1.掌握10个会认字,10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4.在感受美丽景色和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 【教学重点】 读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感悟情境,发挥想象,在朗读的同时,语言得到训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呀,风和日丽,我们中队要举行一次秋游活动,大家高兴吗?让我们高举队旗,吹响铜号,高高兴兴地出发吧!同学们,你们看(课件出现少先队员举旗、吹号、秋游的活动场面,最后定格在课文的第4小节)“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少先队员们是多么高兴啊!你们能把这个小节读好吗? 自由读第4小节。(课件出示) 2.小伙伴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3.师:让我们在欢笑和歌声中快快上车吧!(课件展示)上车前,得先买车票,每张车票上都有一个字或一个词,读对了,这张车票就送给你。 小伙伴互相读,指名读。

二、导游学文。 1.师:拿到了车票,我们一起出发吧!(以课件形式连续出现海边、乡村、公园的景色,最后三幅图定格在同一画面)今天,我们要去的第一站是海边,一只海鸥在空中自由飞翔,海面上驶来一艘军舰和一条帆船,有几条帆船停靠在港湾。接着,我们要去乡村,太阳暖暖地照着稻田。稻田的旁边是一方鱼塘,小鱼们在快乐地游来游去。我们经过一行行垂柳,还有一片花园。最后,我们来到山上,放眼望去,一丛丛翠竹修长挺拔,一座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我们举着一面队旗,拿着一把铜号,伴随着一片欢笑声继续前进。 多种形式朗读。如齐读、拍手读、分组读。 师:今天读到的这种词叫数量词(在课文中将词语中的数量词用直线画出)。其实对于数量词我们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 2.师:今天,我们跟着旅游客车到了海边、乡村和公园(板书:海边、乡村、公园),老师在乡村看见了鱼塘和稻田,你在哪里看见了什么? 小伙伴互相说,指名说,并板书。 3.师:我们把今天旅游时看到的写下来,就是一篇优美的韵文,你们想读吗?快快翻开语文书,看看课文的第1~3小节。不用老师教,你们自己能读吗?如果遇上了不认识的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能知道它的读音呢?(交流识字方法) 自由读第1~3小节。 三、学字学词。 1.师:刚才,大家读课文都读得很认真。现在,请你们读读课文里的这些词语(课件出示词语)。 播放课件(图中闪现出生字)。怎样认识它们?(学生自主识字)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偏旁表达的意义。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师:现在,我们把拼音去掉。没有了拼音的帮助,你还认识它们吗?每对小伙伴的桌面上都有一套词语卡片,请小伙伴指着卡片互相读,如果有不认识或读错的字,你们要互相帮助,共同把它学会。 小伙伴互相读(词语变序),小组开火车读。 四、指导写字。 1.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哪些字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2.写之前,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写字要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要一尺,指离笔尖要一寸,身离桌子一拳头。你做到了吗?) 学生练习书写。 五、诵读课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开满鲜花的小路》公开课教学设计

《开满鲜花的小路》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认识“邮、递、裹、寄、局、堆、破、漏、懊、丧”10个生字,会写“鲜、邮、递、员、局”5个字,理解“懊丧”的意思。 2.了解故事内容,体验鼹鼠先生从兴奋到懊丧的心理过程,并练习读好描写兴奋和懊丧的句子。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懊丧”的意思,感受鼹鼠先生兴奋、懊丧的心情。 三、教学流程: (一)画——猜测激趣 1.看老师画画,猜一猜,老师画的是什么?板书:小路 2.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路呢?课件:开满鲜花图 3.揭题。板书课题,并指导写“鲜”字。 【设计意图:画一画、猜一猜、说一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启奇妙的“路”之旅。】 (二)认——情境识字 1.在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上发生了一个美丽的故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大声朗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看大家读得这么认真,奖励大家到这里逛逛吧!这是哪里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读准“邮局”。 3.在邮局里负责送信的人我们称他为“邮递员”,送快递的人我们叫“快递员”。 4.去拼音读“邮局、邮递员、快递员” 5.课文中的邮递员是谁呀?它送什么呢?“包裹单”图 (1)仔细看看 这个“裹”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古人用衣服包住采下来的果子,就是裹。) (2)“裹”字在课文中还有很多朋友呢!出示:寄包裹、领包裹、拿着包裹、打开包裹

(3)自由练读,个别读,开火车读。 6.包裹里是什么呢? (1)读“一堆小颗粒” (2)看图用“一堆”说短语。你能看着图用“一堆”来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是第二学段的学习目标。识字是枯燥、乏味的,要让学生“喜欢”、“主动”识字,就要创设有趣的识字情境才行,而生活才是最真实的情境。】 (三)读——了解内容 1.包裹里的这一堆小颗粒是寄给谁的呢?故事中还讲到哪些动物呢?接下来,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并圈出这些动物的名字。 (1)回顾默读方法。(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圈。) 2.故事中都有哪些动物呢?学生汇报,老师贴动物图。 3.根据课文内容,填动物的名字。 (1)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填一填。 (2)汇报。 4.根据课文内容,在小路的相应位置贴动物图。 (1)学生贴图片 (2)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贴。 【设计意图:读一读、填一填、贴一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让重点内容了然于心。】 (四)演——“兴奋”之路 1.你看,邮递员黄狗来送包裹单了!谁想来当当邮递员啊! (1)学生演黄狗。 (2)大家觉得他像不像邮递员呢?“喊” (3)当邮递员除了要声音响亮,还要注意什么呢?“您”“!” 2.“原来,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了一个包裹。”学生个别读。“颈”正音。 3.鼹鼠先生,有人给你寄包裹哦!你的心情怎么样? (1)学生说心情。“高兴、兴奋、激动”

新编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教案《附译文注释》

4古诗三首 教学要求: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 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 故事发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文武全才。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虽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这首诗就是________,这位诗人就是________ 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岳麓山) 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最高峰海拔297米。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 特色:岳麓山脚下,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古木森森。在岳麓山腰青枫峡谷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为命名来由的爱晚亭。亭的周围到处生长着一人抱不住的枫树,盘根错节,一片连一片。每到深秋,枫叶流丹,红舞秋山。岳麓山景区秀如琢玉,山上遍布名胜古迹,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遗迹可觅,以爱晚亭、岳麓书院、麓山寺、望湘亭等最为有名。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就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去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观赏红叶似火的枫叶吧。 三、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1.(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B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周周末试卷 班级姓名家长签字分数 一.看拼音,写词语。 èr hújīnɡxìxiànɡqíɡānɡbǐɡuān kàn tán lìtán qín yǎnɡhuāxiūxi shēn shǒu xiānɡtián ɡēshēnɡxuéyuàn chúfǎqìxī nín hǎo qiān shǒu kùn kǔlǎo shi chànɡɡē二.给下面的生字标拼音并组词。(同学们,不要忘记加拼音哦!) 胡()戏()棋()钢() 观()弹()琴()养() 休()伸()甜()歌() 院()除()息()您() 牵()困()师()香()三.照样子,写词语。 例:高兴——高高兴兴 许多——()平安()快乐()例:很多——很多很多 很快——()很大——()很白——()例如:红——火红火红

黄——()白——()蓝——()四.我会在()填上合适的词。 练(书法)下()弹()拉() 唱()栽()养()观() ()的小院()的枝叶()的老师 ()的学生()的星星()的梦五.我会搭配下面的词语。 消除窗口安静的歌曲 打开脚尖香甜的果实 踮起校园动听的小院 走进疲倦盛开的花儿 五.把下面的词语练成一句通顺的话。(别忘了在句子后面加标点。) 1. 家奶奶一只养了我狗 2. 吗练书法在你 3. 在正唱京戏爷爷 六.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 就让它()()()()(), ()()您的窗口, ()()和您()()。 ()()—— ()()在风里()(),

那是()()给您()(), 帮您()()()()的疲倦。 八.读短文,回答问题。 火红的枫叶 今天,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想寻找一片火红的枫叶。 啊,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最红最红的枫叶,它比朝霞还要红,比玫瑰还要红。它的样子也很好看,就像我的小小的手掌。 我把这片最红最红的枫叶贴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再写上一首小诗,做成了一张贺卡,送给了我的老师。在这美丽的秋天里,我记得今天是老师的节日。 1.枫叶的样子像什么?在文中用画出来。 2.我把枫叶贴在纸上,再,做成了一张贺卡,送给了。 3.我知道,每年的月日是老师的节日。 九.看图写话。 认真看图想一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了什么,最后怎么样?十.背诵,请家长在相应的评价下打√。 优秀良好需努力 《识字2》()()() 《一株紫丁香》()()() 九.预习,请家长签字。 1. 预习6课《我选我》,圈出“我会认”的生字,给生字加上拼音。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附加题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附加题(20分)(一)、选择题(共6分) 1、下面哪一组大写字母排列顺序是正确的() (A).H I J N M (B).C D E F L (C)W T X Y Z 2、选择带点字的读音:黄澄澄() ? ? A. ch e ng B . d e ng C. d e ng 3、下面三组字中,全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的一组是() A.送旬问B .匡病断C.幽家疾 4、我们的祖国山()水秀。() A.亲B .清C .青 5、与“快乐”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A.愉快B .可爱C.伤心 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的意思是() A. 想要把景物看到尽头,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B. 想要看到一千里地方的景物,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C. 想要把很远很远地方的景物都看到,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二、词语接龙。(6分) 波浪一()一()—() 字母一()一()—() 三、填上一对反义词(8分) 例:顶(天)立(地) ()生()死()惊()怪

取()补()舍()求() 三、填空(5分) 1、“够”是 ______ 结构,是由________ 、______ 两个字组成。 2. __________________ “巨”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笔,“巨”的笔顺是__________ 。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附加题 1、喻人的惯用语:比喻粗心大意的人() A.马大哈B .不倒翁C .糊涂虫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幸苦”中说法准确的是() A.诗中没有错别字B诗中有1个错别字C诗中有2个错 别字 3、一轮圆月悬挂在灰黑色的空中,好像美丽的嫦娥正在月宫中跳舞,遥望着美丽的夜空。我情不自禁地赞叹:“月亮可真美啊!” 这段话描写的景色,是() A.中秋之夜B .儿童节之夜C .国庆之夜 4、我愿做一只小山鹰(y i n g),天天飞翔(xi d n g)在阿里山上空站在咼咼的山峰上,我看到了祖国首都金色的北京。小山鹰的家住在 () A台湾B北京C香港 (二)填空题(共56分) 一、词语接龙。(要求:词语不能重复出现)6% 生气一()一()—()—()—() 波浪一()一()—()—()—()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第三单元 一、会认的字。 曹(cáo)(姓曹) 员(yuán)(队员)(官员)(党员)根(gēn)(一根)(根茎)(根须)论(lùn)(议论)(讨论)(争论)重(zhòng)(重量)(体重)(敬重)砍(kǎn)(砍柴)(砍树)(砍伐) 议(yì)(议论)(议和)(商议)线(xiàn)(线条)(直线)(丝线)止(zhǐ)(止步)(停止)(终止)量(liàng)(重量)(分量)(质量)玲(líng)(玲珑)(小巧玲珑) 详(xiáng)(详细)(安详)(详略) 催(cuī)(催促)(催办)(催逼)叭(bā)(喇叭)(叭啦) 脏(zāng)(脏水)(弄脏)(脏乱)懒(lǎn)(偷懒)(懒惰)(懒洋洋)糟(zāo)(糟糕)(糟蹋)(糟心)

肯(kěn)(肯定)(中肯)(不肯) 削(xiāo)(削皮)(削铅笔) 锅(guō)(铁锅)(饭锅)(沙锅)朝(cháo)(朝向)(朝着)(上朝)冷(lěng)(冷气)(寒冷)(冰冷)刮(guā)(刮风)(刮脸)(刮风) 胡(hú)(胡须)(胡子)(胡萝卜)修(xiū)(修路)(修理)(修好) 肩(jiān)(肩膀)(并肩)(肩头) 团(tuán)(团结)(团聚)(团体) 重(chóng)(重复)(重新)(重来) 完(wán)(完整)(完毕)(完成) 期(qī)(长期)(假期)(学期) 结(jié)(结果)(结局)(打结) 束(shù)(一束)(光束)(结束) 鲜(xiān)(鲜花)(新鲜)(鲜艳) 紧(jǐn)(紧张)(抓紧)(紧密) 润(rùn)(滋润)(湿润)(珠圆玉润)等(děng)(等待)(等候)(等车)

吸(xī)(呼吸)(吸烟)(吸气)粘(zhān)(粘贴)(粘住)(粘牢)汗(hàn)(汗水)(血汗)(汗滴)额(é)(额头)(额角)(金额)沙(shā)(沙子)(沙滩)(泥沙)乏(fá)(疲乏)(乏力)(困乏) 二、会写的字。 称(称象)(名称)(称重) 柱(柱子)(石柱)(门柱) 底(底下)(底部)(海底) 杆(杆子)(枪杆儿)(笔杆儿) 秤(秤杆)(秤盘)(秤砣) 做(做事)(做法)(做作业) 岁(岁月)(岁数)(年岁) 站(站立)(车站)(站队) 船(小船)(船员)(轮船) 然(然后)(然而)(自然) 画(画图)(国画)(画面)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三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四课时分配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 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 故事发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文武全才。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虽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这首诗就是________,这位诗人就是 ________ 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岳麓山) 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最高峰海拔297米。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 特色:岳麓山脚下,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古木森森。在岳麓山腰青枫峡谷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为命名来由的爱晚亭。亭的周围到处生长着一人抱不住的枫树,盘根错节,一片连一片。每到深秋,枫叶流丹,红舞秋山。岳麓山景区秀如琢玉,山上遍布名胜古迹,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遗迹可觅,以爱晚亭、岳麓书院、麓山寺、望湘亭等最为有名。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就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去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观赏红叶似火的枫叶吧。 三、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1.(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准备提问。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限: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 多知识,现在请你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加油!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71分) 一、照样子,写出下列字的部首和音序。(3分) 二、读一读,把错误的音节圈起来,并改在括号里。(6分) 三、用“\”划去带点字不恰当的读音。 (8分)

四、拼一拼,写一写。(8分) 五、比一比,再组词。(4分) 六、选字填空。(9分) ( )钢琴 ( )滑梯 ( )围棋 ( )铁环 ( )图画 ( )舞蹈 ( )京戏 ( )秋千 ( )泥人 七、把下面的词语归类。(填序号)(8分) ①白云②霜冻③河流④晚霞⑤湖泊⑥雨点⑦百花争艳⑧春色满园 11冰雹○12花红柳绿○13小溪○14含苞欲放○15朝霞⑨雪花⑩乌云○ 16海洋 ○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在图框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9分) 九、照样子,连一连。(8分) 十、照样子,用带点的词写句子。(8分) 1.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_________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象到底 ..有多重呢? _________到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一边 ..逗露西玩。 ..刮胡子,一边 _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___。 4.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 ..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读写天地(29分) 十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画鸡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琅琅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很适合小朋友的阅读。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在课的开始我就设计了“我来猜”这个游戏:(伴着音乐出示一张张美丽的植物图片,让学生猜猜这些植物的名称,不认识的可根据其颜色、形态起个有趣的名字,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学生对此感觉很新奇,兴趣特别的浓厚,猜的很积极,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这样的引导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跃跃欲试的想去了解,就这样在课始就轻而易举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劲头。二、自读自悟培养能力 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配有形象的插图,看着图片学生理解课文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各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充分朗读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尽量体现学生自主参与阅读实践的过程。如初学课文的时候,自读思考:这首诗一共介绍了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而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我重点带学生学习第2节,我先让学生自己读、然后画一画、再想想、最后指名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师生共同讨论第3节,学生自己学习第4节。这样用“教──扶──放”这样几个步骤,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认识能力统一发展。 三、借助媒体加深理解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运用也越来越广了,在这篇课文中,我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重难点,我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蒲公英传播种子是用录象展现过程的,让学生知道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传播种子是通过投影演示的;豌豆传播种子是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理解了句子,再利用录像,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豌豆蹦跳着离开妈妈,也就是靠弹力传播种子。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不但轻松的学完了课文,学生也对这几种种子传播方式记忆忧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4 古诗三首 第1课时:学习《山行》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4.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表现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径、斜”读音。 教学准备: 1.课文挂图、字理演变图、生字卡片或课件。 2.朗诵的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挂图(或课件出示),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注意“径、斜”的读音,理解“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等字词的含义。 小结:这首诗只用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画了一幅这么美丽的秋景。真了不起呀!其实,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再来细细地品味它,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三、再读感悟,背诵古诗

1.边放课件,边放古典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人意境。(走在带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盘旋曲折,斜斜地向远处的山顶延伸。诗人一边走一边向远处望去,只见那白云缭绕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诗人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了车,为什么呢?因为美丽的枫林晚景把他给吸引住了。诗人不禁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 2.刚才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观赏了秋天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这感受读出来吗?(齐读)诗人写得美,你们读得也美,想不想把它背下来。(自由背) 四、指导写字 1.“雨”作偏旁时,左边竖变点,横折钩变成横钩。 2.“车”字的下横要写得伸展。 五、拓展活动 1.填字,涂色,说说你眼中的秋天。旨在要求学生巩固生字,并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生活经验给秋天涂色,找到身边的秋天并说一说身边的秋天。教师应引导学生尽可能遵循客观实际, 2.背诵、默写《山行》。 板书设计: 山行 远景:寒山石径斜人家 深秋美景 近景:枫林霜叶 第2课时:学习《赠刘景文》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的秋天景色吗? 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

部编版二年级语上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训练营。(56 分) 1. 选择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词。(6 分)( ) A.铜号.括号.哀号. B.到处.四处.相处. C.场面场.地场.景 2. 读拼音写句子。(14 分) 3. 我会查字典。(6 分) 4. 合在一起,变成新字,再组词。(8 分) 君—羊→()( ) —元→()( ) 令—页→()( ) 月—巴→()( ) 5. 选字填空。(6 分)

歌哥 (1)我的( )( )喜欢唱( ),他的( )声真好听! 处外 (2)一到周六,我就四( )走走看看,发现( )面的世界真好玩! 6. 按要求填词。(10 分) (1)填量词:一( )字典一( )课 (2)补充完整:一把( ) 一片( ) 一道( ) (3)接着写:枫树杨树 老鹰大雁采桑割麦 (4)填近义词:新奇——( ) (5)填反义词:闲——( ) 7. 按要求写句子。(6 分) (1)A.身体辛苦B.心里喜洋洋 用“虽……但……”连成一句话。 (2)麦苗儿嫩。 改为带“!”的句子: (3)补充句子:像。 二、综合展示厅。(5 分) 8.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部首查字法,相信同学们一定掌握了这种查字典的方法,下面有几种说法,选择说法正确的两项。( )

A.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可以乱用,想用什么方法查就用什么 方法查。 B.当知道一个字的读音,却不知道怎么写时就用音序查字法;当 知道一个字怎么写,却不知道这个字的读音时,就用部首查字 法。 C.“酸”字,我既知道它读“suān”,又知道它怎么写,但我不 知道它的意思,我就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去查字典。 三、课本直通车。(12 分) 9. 学习了《树之歌》这篇识字课文后,我认识了很多树,但我最喜 欢树,因为。10. 学习了《拍手歌》这篇识字课文后,我知道人和动物, 懂得了。11.学习了《十二月花名歌》后,我认识了很多花,但我最喜欢花,因为。 四、阅读检阅台。(12 分) 星星和花 我最喜欢夏天, 满地的鲜花, 这里一朵, 那里一朵, 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到了夜晚,花儿睡了, 我数着满天的星星,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导入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2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卷面分:2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6分) 二、用“√”选择正确的字组词。(6分) 公(园圆) (锦绵)鸡广(场厂) (孤狐)狸(休体)息(幸辛)苦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8分) 一( )石桥一( )翠竹一( )蝴蝶一( )“红领巾”一( )沙滩一( )鱼塘一( )垂柳一( )红领巾四、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变成新字,并组词。(7分) 木{() () () 鸟 { () () () 我发现:“木”字旁的字大多跟有关,“鸟”字旁的字,大多与有关。 五、我会查字典。(3分)

要查的字部首 除去部首 有几画 组词 歌 忙 告 六、连一连。(4分) 1.正月茉莉花如雪 2.春季一年农事了 二月山茶满盆开夏季麦苗儿多嫩 五月石榴红似火秋季采蚕桑插秧 七月迎春初开放冬季谷子金灿灿 七、用“\”画掉不同类的词语。(4分) 1.雄鹰燕子老虎孔雀 2.松树柏树桂树果树 3.茉莉鲜花水仙桃花 4.白果苹果西瓜香蕉 八、将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5分) ( )秋天,苹果熟(shú)了,颜色红红的。 ( )我家院(yuàn)子里有一棵很大的苹果树。 ( )夏天,花谢了,结出了绿色的苹果。 ( )我和妈妈一起高兴地摘(zhāi)苹果。 ( )春天,它醒(xǐng)了,长出了绿叶,开出了粉红色的花。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杨树,榕树,梧桐树叶像。枫树秋天,四季披绿装。木棉喜暖在方,桦树耐寒守疆。银杏水杉活,金桂开花满院。 2.动物世界很新奇, 锦鸡是伙伴,雄鹰飞翔,天空 会写字,黄鹂唱不休,竹林在嬉戏。人和动物是朋友, 动物是大事。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及练习题 识字3:夕、与、川、州、台、争、民、族 第9课:亿、洁、欢、xx、旗、帜、庆、曲 第10课:央、交、市、旁、优、阴、坛、城、国、图 第11课:申、匹、互、京、泪、洋、拥、抱、相、扬 第12课:讲、打、指、接、惊、帮、候、奇 二、要求背诵的课文 1、背诵第9课《xx》全文。 2、背诵第10课《xx》喜欢的段落。 三、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 四、训练: 1、利用反义词识字 2、选择近义词 3、补充句子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练习题 一、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成学过的生词。 例;夕__多__(许多) 与____()台____()市____()冬____()交____()云____()央____()申____()用____()月____()羊____()京____()丁____()井____()妾____()古____()可____()旨____()

包____()玉____()成____()月____()旨____()巾____()父____()且____()只____()吉____()大____() 二、组词。 {川()()穿()() {台()()合()() {与()()于()() {族()()旅()() {争()()筝()() {旗()()棋()() {曲()()田()() {xx()()组()() {洁()()结()() {庆()()厌()() {阴()()xx()() {坛()()潭()() 三、填空。 ()的果实 ()的旗帜 ()的乐曲 四、按顺序组成一句话。

献上乐曲祖国的生日北京举起鸽子教师的节日9月10日飞着旗帜我国的首都是北京举行奏起果实2008年奥运会在十月一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填空。 ()的城市()的广场()的柏油路()的草坪 ()的车辆()的公园()的海洋()的人群 ()的雪景()的棉花()地涌上街头()地说 六、找近义词。 立刻——()xx——()特别——() 中央——()xx——()宽阔——() 惊奇——()矗立——()洁白——() 歌唱——()高兴——()欢乐——() 七、找反义词。 进——()买——()快——()正——() 高——()真——()爱——()开——() 安全——()复杂——()中央——() xx——()洁白——()高兴——() 八、选词,把句子补充完整。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1、道路两旁__________,_________。 2、桥上的车辆________,_________。 名胜古迹、风景优美、高楼大厦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课练

4曹冲称象 学校班级姓名 二、拼一拼,写一写。 Zhùzi dáo dǐ 1、这根有多高呢? Zhán chuán 2、他一个人静静地在头。 bāsuìyìgǎn chèng 3、的弟弟出门帮爸爸买了。 三、辨一辨,组词。 底()然()秤() 低()热()称() 五、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官员们一边 ..看。 ..议论一边 这么大的象到底 ..有多重呢?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1、这段共有句话。 2、填空。 一()大船一()大象一()石头一()线 3、结合课文,给下面内容排序。 ()赶象上船()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在船舷上做记号()称石头的重量 5 玲玲的画 学校班级姓名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玲(línɡ lín)幅(fú fù)奖(jiānɡ jiǎnɡ) 催(cuī chuī)叭(bā pā)脏(zānɡ zhānɡ) 二、拼一拼,写一写。 fúhuàpíngjiǎnɡ 1、这明天就要参加了。 Shíhou bào náhuá 2、这,爸爸放下纸,起,仔细的看了看。

三、辨一辨,再组词。 并()另()及()评() 开()力()极()平() 四、我会查字典。 1、“拿”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再查画。 2、“戴”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再查画。 五、用一个词形容玲玲的心情。 (1)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2)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3)玲玲满意地笑了。() 6、一封信 学校班级姓名 一、拼一拼,写一写。 jīn tiān diàn den g xìn fen g yuán zhu bi 二、选字填空。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 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篇二】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教案1 教学要求: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 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 故事发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文武全才。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

伸。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虽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这首诗就是________,这位诗人就是________ 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岳麓山) 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峰海拔297米。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成为观赏红叶的之处。 特色:岳麓山脚下,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古木森森。在岳麓山腰青枫峡谷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为命名来由的爱晚亭。亭的周围到处生长着一人抱不住的枫树,盘根错节,一片连一片。每到深秋,枫叶流丹,红舞秋山。岳麓山景区秀如琢玉,山上遍布名胜古迹,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遗迹可觅,以爱晚亭、岳麓书院、麓山寺、望湘亭等最为有名。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就成为观赏红叶的之处。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去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观赏红叶似火的枫叶吧。 三、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1.(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

[精]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图文讲解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图文讲解+练习卷 知识点 01 我会写 法fǎ(方法、办法、用法) 如rú(如果、假如、如同) 脚jiǎo(脚步、双脚、脚下) 它tā(它们、它的、打它) 娃wá(女娃、娃娃、男娃) 她tā(她的、她们、她家) 毛máo(皮毛、毛衣、羽毛) 更gèng(更加、更好、更快) 知zhī(求知、知了、知道) 识shí(常识、识别、认识) 02

我会认 植zhí(植物、植树、种植) 为wéi(为人、作为、四海为家)旅lǚ(旅行、旅游、旅长) 备bèi(准备、备用、防备) 纷fēn(纷纷、纷飞、纷扰) 刺cì(带刺、毛刺、刺客) 底dǐ(海底、井底、底下) 炸zhà(炸弹、炸开、爆炸) 离lí(离开、离别、分离) 察chá(观察、察看、警察) 粗cū(粗心、粗壮、粗细) dé(得到、得数、得意) 03 多音字 为wéi (为难)wèi(因为)

降jiàng(降落伞)xiáng(投降) 发fā(发生)fà(头发) 得děi(就得)dé(得意) 更gēng(三更)gèng(更加) 04 近义词 如果——假如告别——告辞旅行——旅游 办法——方法仔细——认真 05 反义词 告别——相聚仔细——马虎粗心——用心 06 理解词语 四海为家:指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旅行: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纷纷:①多而杂乱。②接二连三地。

炸:突然爆裂。 仔细:细心。 观察:仔细察看。 粗心:不细心。 07 句子解析 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植物当作人来写,使读者读起来亲切、有趣。 2.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更”字突出了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很奇妙。“蹦着跳着”也使我们感受到种子们的开心、活泼。 08 问题归纳 读最后一小节,思考:这一小节写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备课【精选】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编排了《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四篇课文。这些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课文单元,在教学时,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要求和课文单元有所不同,应把教学重点放在识字写字上重在指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重点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生字方法自主识字,要把识字、写字与朗读指导有机结合。大部分学生已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的阅读习惯、大声的朗读习惯等。 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55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8个生字,会写2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能用指定的词语写句子。 4.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讲讲故事。 5.能针对问题,说出自己感受或想法。 口语交际 1.能按照顺序说话,把主要意思说清楚。

2.继续培养学生专心听、静心听得好习惯,在听的过程中,记 住主要信息。 语文园地一识字加油站 1.认识11个生字,了解词组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辨析与运用同音字。 3.学习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4.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学习“在方格纸上写,标点符号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 5.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习惯。 6.背诵积累故事《小儿垂钓》。 7.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教学重难点: 1.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课后题形式多样,针对问题,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2.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二年级上册开始正式进行写话练习,共安排了三次,分别是纪实类、应用类、想象类。本单元是第一次正式的写话练习,安排的是说说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教材用指导语加图示方式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并且提示了写话最基本的要求“写在方格纸上,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引导学生注意写话的基本格式要求。起始阶段的练习写话,重在培养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培养书面表达的兴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