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实施方案

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实施方案

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实施方案
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实施方案

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方案

————————————————————————————————作者:————————————————————————————————日期:

2

《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课题研究方案

湟中县鲁沙尔镇中心学校杨成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当前,“自主学习”方兴未艾,但如何使“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如何使创意意识的培植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本课题试图以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为切入口,以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与认知特点为基础,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构建小学创新教育的体系,着力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通过研究,更新老师的教育教学观念,重组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是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探寻与探究能力的生成相关联的因素,建立探究学习的运行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品质,形成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科学课程整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课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主要途径,因此,科学课程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获取科学的知识,培养好奇心和探究欲,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从理论层面上讲,新课标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的指导思想。如今,科学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解和实施能力正逐步提高。但是各地科学教师对探究式教学实施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本课题把实验研究的重点定位在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关注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体现了一种新的课题研究思路,将有助于新课程改革向前的进一步发展。从现实层面上讲,当今社会需要创新人才,而一切创新源于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通过行动研究可以使教师的探究式教学满足学生求知欲,使学生获得对身边世界的理解;提高科学思维能力,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得到科学精神与态度培养。其次,课题研究本身对于教师来说就是一种学习、实践、提升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够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第三,科学课堂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还可以使学校的教学活动生龙活虎,蒸蒸日上。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步骤研究目标:

(1)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探究性学习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学习行为。

(2)培养学生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3)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探究活动,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逐步形成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探究心理倾向。

(4)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形成探究品质,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研究内容: (1)小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研究(2)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3)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品质形成机制的研究

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

1.起步阶段(2014.6~2014.10)成立课题组;收集资料信息,进行资料研究;撰写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4.10~2015.1)全面启动课题研究,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在阶段总结中不断调控、修正研究思路;推动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

3.总结阶段(2015.1~2015.6)进行课题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终结性成果。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教师将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重视课后的拓展,引领学生在实验制作中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渐渐地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是科学课中重要的探究方法,也是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以科学的态度来观察思考逐步提高动手能力。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研究方法:分年级段根据教材内容确定研究方法。

1、提出问题。

2、学会预测。

3、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

4、观察、思考、实验、制作。

5、整理、汇总信息。

6、汇报交流结论。

研究思路:

1、选择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选择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相应的问题,学生才会融入其中,从而进行研究。

2、体验探究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和猜想去进行观察、实验,去搜集相应的信息。学生根据自己需要研究的问题设计相应的实验,寻找所需要的资料,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3、学会猜想,制定假设研究目标。科学探究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理论、经验、假设下进行地。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对提出的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认知水平有差别,他们对同一现象或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提出不同的猜想。在教学中要注意,猜想不是凭空想象的、随意的,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作出猜想。

4、循序渐进制定研究计划,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能通过观察、研究、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同时提出,对制定研究计划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可见,在小学科学的探究研究中,对知识的探究获取并不是探究活动的主要目的,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学会制定研究计划和设计实验,形成科学思维能力才是最根本的,科学的研究计划的制定可以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富有价值和成效,重视科学探究环节中学生制定研究计划能力的培养,是当前科学课要重视的一个内容。

5、让学生成为科学活动的参与者,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小学科学课堂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动手做”的研究环境,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制作或操作各种材料或仪器来探究,才能从实验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探究动起来。开展小实验、小制作等课外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上科学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6、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交流。可以使每个学生发挥各自的优点,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同时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小组成员,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亮点与个性;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愿望和机会。教师要充分了解和利用好小组中每个学生的个体优势,这样,便可以促进小组中学生的相互弥补和协同发展。

五、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本课题研究报告、问卷调查、科学小制作、小发明、论文集、教学录像等。

课题研究《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阶段性总结

湟中县鲁沙尔镇中心学校杨成兰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素养为宗旨。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新课程改革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探究中获得新知与提高能力。因此,设臵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学会科学方法与技能,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势在必行。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培养小学生的探究兴趣。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对身边的许多事情喜欢问“为什么”,还常常会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尤其是对周围的一些自然现象,这样的好奇心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创设新奇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很有必要。如教学《摆的秘密》一课,我先由一个故事引入:有一天,伽利略来到了教堂,在教堂的大厅里,他看到一盏吊灯在不停地摆动。这件事引起了他的兴趣,他想,吊灯来回不停地摆动,这种摆动是否有什么规律呢?于是,他用脉膊计算时间,仔细观察吊灯的摆动。过了一段时间,他终于发现了吊灯摆动的规律。吊灯的摆动究竟有什么规律呢?让我们像伽利略那样,通过观察、实验来揭开这个秘密。这样不仅使小学生感到科学探究就在身边,而且能激起小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在兴趣中思维,继而创新。

二、巧妙引导,让学生做认真细致的观察。

只有亲历观察,才会引发思考,学生观察的越仔细、就越能发现和提出问题,越能引发更多地思考和探究。教学《温度与水的变化》这一课时,尽管水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但有谁去做过认真观察和思考呢?我们的身体时刻感受着周围环境的冷热,冷和热的程度用什么来测量呢?一杯热水会慢慢地变冷,而电水壶里的水在慢慢地变热。水冷到一定程度会结冰,冰又是在什么条件下变成水或水蒸气的?是什么使物体的冷热以至形态发生了改变呢?这都要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和探究思考。如在教学《溶解》这一课时,同学们知道水能溶解很多物质,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探究,并且思考:我们怎么知道某种物质在水中是不是溶解了?水能无限制地溶解某种物质吗?用什么办法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呢?鱼、虾为什么能在水中生存?用加热的方法能把盐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这是为什么?上述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亲自操作,亲自实验,认真观察其实验现象,探究其奥秘,从实验现象中寻找答案。观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日积月累的,只要在观察探究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探究训练,就能形成良好的观察探究习惯、增强探究能力,学生自然会摸索出学习科学的良好方法。

三、树立科学的探究思维当

探究活动的前期准备完备时,学生往往急于动手,教师应该及时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避免随意性、盲目性。探究的过程要进行适当的猜想,提出科学的问题。

猜想是学生对事物的现象进行观察、比较、推理等种种思维活动加以综合后迸发出的智慧火花,它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具体体现。当然,学生的猜想有可能停留在已有经验与认识的思维水平上,或脱离正常理智的思维而异想天开,这样的思维不利于学生进行实际的科学探究。而我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

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实在的探究的必要和价值。学生提出的有科学探究价值的问题可能很多,在一节课内无法进行有效的探究或指导,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有重点地进行探究。

四、悉心指导探究过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亲历科学、理解科学、体验科学,让他们在探究活动中得到发展,就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作为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在小学科学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应着重从学生的思维、方法等方面进行悉心指导,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学生提出的许多方法中,有些方法是可行的有些是不可行的,还有些是可行但不容易操作的。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在充分讨论或论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和目前情况的科学方法去进行。《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的探究活动中,“一杯”的量是多少?食盐的量取标准该如何?等一个个问题在学生的体温中显现出来。在统一了水的量后学生提出了用手抓、用秤称、用汤匙“舀”等量取食盐的方法。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第三种方法最可行,并且统一了“舀”时的注意点,这样,教师不仅引导学生选择了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让学生明白了量的标准要一致,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的严肃性,从而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培养了自己的科学素养。.

四、把握时机、用多元激励的教学评价

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特点就在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要拓展评价功能,在科学教学中,要尽量避免消极评价,以达到通过评价来激发、激活、激励和促进小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要助燃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闪现出来的富有创意的思想火花。往往一句“你能把内容以最明了、最清晰的方式讲出来,真棒!”;“你的描述非常具体非常生动”;“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小组共同讨论出来的?”等等。这些语言不但激励了发言者,而且激励着其他同学,会让他们乐学、爱学,心里甜滋滋的,即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更调动了他们学习科学的极大兴趣。

总之,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教法、研究学法,切实把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使学生爱科学、喜科学、钻科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