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长型公司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股票未来收益研究[文献综述]

成长型公司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股票未来收益研究[文献综述]

成长型公司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股票未来收益研究[文献综述]
成长型公司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股票未来收益研究[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成长型公司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股票未来收益研究

一、前言部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在金融学实证研究中发现了许多与有效市场假说背离,主流数理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市场异象,账面市值比效应就是其中之一。账面市值比效应是指股票投资收益与公司账面市值比正相关,即投资于高账面市值比公司的股票能够获取较高收益,而投资于低账面市值比公司的股票通常收益较低。低账面市值比公司多为成长型公司,投资者将其股票称为成长型股票;高账面市值比公司的股票通常被称为价值型股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当市场处于低谷时,股价往往不会反映出股票的真实价值,但是,一旦当市场再次复苏,成长型公司的股票则总会率先作出反映,相较其他类型的股票会有更出众的涨幅。

2000年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同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共同设立的《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中,首次对成长型企业给出了定义:成长型企业是指在较长时期内具有持续挖掘未被利用资源的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整体的扩张态势,未来发展预期良好并能够得到高投资回报,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

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晴雨表”,而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基本经济活动为对象,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采用一系列专门分析技术和分析方法及分析程序,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等角度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从而系统地认识和掌握企业全貌的过程,它是财务报表的延伸,是财务报表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系企业的组织和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

账面市值比效应是Fama 和French提出的,指的是股票的收益和他的账面-市值比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账面市值比(以下简称B/M)比值高的股票收益高,B/M值低的股票收益低。有很多实证表明账面市值比较高的股票平均收益比

账面市值比较低的平均收益要高。

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通常依据未完全反映在股价中的信息分辨事后赢家和输家,很难确定这种分析对成长型股票是否有效,因为成长型公司往往因宣传或近期较好的市场表现而受到偏离基本面的价值高估。哪些成长型股票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采取何种方法能够对成长型股票的收益率进行判断以便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相关分析。

二、主体部分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关于账面市值比效应的研究

Fama and French(1992)[1]分析了股票收益与市场β值、公司规模和账面市值比之间的关系。按照市值和账面市值比进行分组并计算每组每个月的股票收益的时间序列,并计算出SMB,HML两个表示规模和账面市值比的指标,从1963年7月到1990年12月进行股票平均收益与β,SMB,HML三个变量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发现仅仅用市场的β值并不能解释股票半均收益的变化,而这段时间内公司的账面市值比和规模因子能够更好的解释股票平均收益的变化。

Chan,Hamao and Lakonishok(1991)[2]研究了日本股票市场,发现同样存在账面市值比效应,账面市值比和现金流指标与日本股票平均收益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osenberg,Reid Kand Lanstein (1985)[3]发现美国股票市场股票的历史平均收益率与发行该股票的公司的账面市值比正相关,高账面市值比的股票表现好于市场表现。

2、账面市值比效应形成的原因

实证研究发现,账面市值比效应在国外很多证券市场普遍存在。对于账面市值比效应形成原因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站在有效市场视角,认为账面市值比效应是一种风险补偿。

Fama和French认为B/M值较高的公司一般都是经营状况不理想,比较容易产生财务危机,所以对其投资所产生的超额收益是风险溢价的表现。

另外一个是站在行为金融学视角,认为账面市值比效应产生于定价偏误(Lakonishok,Shleifer和Vishny,1994;Ali等,2003)。他们指出投资者低估了

高B/M值的股票,高估了低B/M值的股票,B/M效应是定价偏误造成的。

3、成长型公司特征指标相关研究

1972年,美国哈佛大学的葛瑞纳教授在《组织成长的演变和变革》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1989年,美国学者伊查克·爱迪思在其著作《企业生命周期》中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模型1,描述了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企业行为特征,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孕育、成长和老化三个阶段,并依次将各个阶段细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2国外学者对成长型这一概念没有专门的界定,大多将成长型企业表述为“the growing business”即成长中的企业3。

一些论文专门研究高科技和研发密集型等特殊成长型公司。Lev和Sou舀annis(1996)发现研发密集型公司在未来期间能够获得超额收益,Chan,Lakonishok和Sou舀annis(2001)随后确证了这一点,指出研发支出具有信息含量,是影响定价的重要因素之一。Barth,Eniott和Finn(1999)的研究发现,前期收益稳定的公司更有可能在未来取得较好的市场表现。Dechow和Sloan(1997)指出,市场对分析师所作长期增长偏误预测的依赖,是低账面市值比公司收益差的重要原因。我国学者薛云奎等(2001)发现无形资产投资与股票价格显著相关,胡延杰等(2008)指出盈余和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都向市场传递了盈余质量水平提高的会计信号。4

4.基础财务分析与股票收益预测的相关性研究

财务报表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结果的主要依据,很多论文聚焦财务报表分析对预测未来收益的有用性。Piotroski(2000)运用财务报表分析工具建立高账面市值比公司投资战略,证明投资于基础财务指标较好公司能够获得更高超额收益。Beneish,Lee和Tarpley(2001)使用两阶段财务报表分析方法,首先利用基于市场的信号分辨出业绩表现极端的公司,然后利用基础财务指标区分出赢家和输家,分析结果表明了在一定背景下运用基础财务分析的重要性。Mohanram(2004)使用基于基本面分析的指数分析法,考察不同指数公司组合的未

1刘沽林,李水峰.民营企业生命周期探析.经济师,2004年11月

2伊仓克?爱迪斯.企业生命周期.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重庆工商人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固成K型企业品牌塑造模式研究马义华2007年5月

4孔宁宁,张新民,李寅迎.成长型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与股票未来收益——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0(6):2

来股票收益率状况,帮助投资者建立成长型公司投资策略。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关于账面市值比效应的研究

国内主要借鉴FF三因素模型对中国A股市场进行实证分析,方法上主要模拟FF三因素模型通过构造出市场风险,规模因子和账面市值比因子三因子进行分析。主要研究有:

范龙振,余世典(2002)[4]在上海股票市场股票收益率因素研究中,根据上交所所有A股股票的月收益率,价格,市值和公司财务资料,分析了总市值、账面市值比等财务指标对股票回报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海股票市场具有显著的市值效应、账面市值比效应和市盈率效应。

邓子荣,马永开(2005)[5]采用深圳股票交易所的股市数据(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Fama三因素模型在中国证券市场上进行了检验。得出结论:Fama 三因素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是成立的。价值型股票业绩回报高于成长型股票,存在小公司效应。

朱宝宪和何治国,蔡海洪和吴世农,邵晓阳、苏敬勤和于圣睿等都对B/M 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以上研究都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存在B/M效应,且B/M值对股票收益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我国学者陈莹(2008)[6]运用有限套利理论证明账面市值比效应产生于定价偏误。

2、成长型公司特征指标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所研究的成长型企业大多定义为:已经度过创业期但还未进入成熟期,并且在特定细分市场已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结合中国情,成长型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

李业在爱迪思等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的模型,选择销售额作为企业生命周期模型的纵坐标,并把企业生命周期依次分为初生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5(如图2-1)。

5李业.企业生命周期的修正模型及思考[J].南办经济,2002(2):47—50

图2-1企业生命周期划分的四个阶段

武汉理工大学伍娜在其硕士学位论文《成长型企业的产品聚焦战略研究》[7]中将成长型企业资源特征分析如下:

表2-1 成长型企业资源特征

企业能力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兴起的一种新的企业理论与战略管理理论。从企业能力理论的角度出发,企业是一种能力体系,主要包括:企业的资

源整合能力、管理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产品研究与创新能力。各种能力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企业在各方面的能力是企业战略决策的关键决定因素。伍娜又将成长型企业能力特征分析如下:

表2-2 成长型企业能力特征分析

秦志敏、王璞[8]等认为,根据公司成长理论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将公司划分为成长型公司和非成长型公司两大类。所谓成长型公司,是指那些在一定时期(一般考察时限为3—5年)内,具有持续挖掘未利用资源能力、不同程度地呈现整体扩张态势、未来发展预期良好的公司。所谓非成长型公司,是指那些在一定时期内未能有效利用资源、公司整体发展弱化或呈现整体萎缩态势、未来发展预期不明或总体看淡的公司。

成长性是公司发育的客观标志。只有当公司在未来生产能力、资产规模、市场份额以及利润保有等等各方面均保持某种程度的整体增长状态时,才能被认为具有成长性。如果一个公司仅是销售额或利润出现了增长,而生产能力、资产规模等其他方面并未发生相应增长,则并不能构成严格意义上的成长型公司。

3、基础财务分析与股票收益预测的相关性研究

(1)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针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而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是不同的。东北大学的张晓鸥[9]列出的财务报表分析目的对比表:

表2-3 财务报表分析目的对比表

(2)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确实给信息需求者提供了的决策参考信息,但是目前的财务报表分析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付小丽[10]认为现阶段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主要由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财务报表分析人的局限性和财务包庇爱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三方面组成。国内其他学者大都研究认为,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主要有以上三方面。在我国,考察基础财务分析与未来股票收益关系的实证研究甚少。

三、总结部分

关于国内外对账面市值比效应的研究都只是检验账面市值比效应的存在性,对其产生的原因并未深入分析。国内学者对B/M效应进行的一系列研究,都是实证检验多,解释少;而且由于研究方法、数据样本和时间跨度的不同,所得到的结果和相应的解释也大相径庭。

在账面市值比效应研究中,价值型股票因具有较高投资价值受到更多关注,而收益率水平较低的成长型股票往往被忽视。那么,成长型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呢?通过对成长型股票收益率的观察可以发现,尽管其整体表现弱于价值型股票,但投资其中一些股票却可获得很高的收益率。

通过对前人的文献研究发现,关于账面市值比效应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人们往往只关注价值型股票,而忽略了收益率水平较低的成长型股票,那么,低账面市值比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呢?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尽管其整体表现弱于价值型股票,但是投资其中部分股票却可获得很高的收益率。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关注低账面市值比公司,探寻一个能够识别高收益率成长股的分析方法。

对于成长股收益的研究方法选择,一方面,由前人的研究可以看出,传统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是,另一方面,传统财务分析方法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研究方法,而成长股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因此,传统财务分析方法无法很好的适用于成长性公司。因此笔者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运用传统财务分析结合成长性公司的特点,增加一些衡量成长性的指标,并且将各项评价指标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指数,并研究该指数与成长性公司收益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投资者依据该指数建立一个能够获得超额收益的投资组合。

主要参考文献

[1]Fama,Eugene Fand Kenneth R.French,1992. “The Cross—Section of Expected

Stock Returns” .The Joural of Finance,vol.47,No.2,June,pp.427-465.

[2]K.Chart,Y Hamao and https://www.doczj.com/doc/a51739264.html,konishok,1991. “Fundamentals an d stock returns in

Japan”.Journal of Finance, vol.46, No.5,December,pp.1739-1764.

[3]Rosenberg.B,Reid.K.and Lanstein,R .,1985 . “Persuasive Evidence of Market

Inefficiency”.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vol.11,July,pp.9—17.

[4] 范龙振,余世典.中国股票市场的三因子模型.系统工程学

报,2002(6):P537-546.

[5] 邓长荣,马永开.三因素模型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管理学报,2005

(5):P591-596.

[6] 陈莹.中国股市账面市值比效应的检验及解释.证券市场导

报,2008(2):P35-41.

[7] 伍娜.成长型企业的产品聚焦战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

学,2009:P9-12.

[8] 秦志敏,王璞.基于成长型公司资金链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研究.会计

师,2009(12):P23.

[9] 张晓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相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大

学,2005:P7-9.

[10] 付小丽.浅析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影响因素.商场现代

化,2006(21):P22.

[11] 陈红.筛选成长型股票的标准.证券导刊,2004(20):P34.

[12] 江鹏,桑俊,余荆圃.价值投资理论中的成长型价值研究.商业时

代,2008(10):P6-8.

[13] 刘华芳.成长型企业评估指标体系初探.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3):P12.

[14] 张强,杨淑娥,戴耀华.中国股市规模效应与账面市值比效应的稳定性.统计

与决策,2007(04):P11.

[15] 邹陶.中国股票收益率相关模型检验.硕士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08:

P1-10.

[16] 陈雷.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在国内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 硕士学位论

文.山东大学,2007: P1-16.

[17] 王妍.中国A股市场股票收益率的多因素模型分析. 硕士学位论文.中山大

学,2008: P3-18.

[18] 张秀伟.利用回归分析对股票未来收益的预测.雁北师范学院学

报,2005(5):P28-30.

[19] 李森,郭伏,戴春凤.股份公司成长性与股票内在价值分析.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2): P91-93.

[20] 罗凡.财务报表分析常用方法综述.内江科技,2009(8):P22.

[21] 刘红梅.基于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价值工程,2010(9):P33.

[22] 汪炜,周宇.中国股市“规模效应”和“时间效应”的实证分析——以上海

股票市场为例.经济研究,2002(10):P16-30.

[23] Fama,Eugene Fand Kenneth R.French,1998.“Value versus Growth:The

International Evid ence” .The Journal of Finance,vol.53, No.6,December,pp.1 975—1 999.

[24]Christos Pantzalis,Chansog Francis,1998, “Market Valuation and Equity

Ownership Structure:The Case of Agency Conflict Regimes”.Finance and Accounting, vol.11, No.(3),November,pp.249–268.

[25]Murad Antia,Christos Pantzalis,Jung Chul Park.2010, “CEO decision horizon and firm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vol.16,pp.288–301.

基于经营的财务报表分析文献综述

基于经营的财务报表分析文献综述 财务报表是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一面镜子。一直以来,财务报表的分析就是包括管理者、所有者还有众多专家学者等在内所关注的重点。然而传统财务报表存在无法明确区分经营资产和金融资产,净利润是来自日常经营业务还是金融投资业务等问题。立足于经营的财务报表分析对传统的财务报表进行了重构和新的解读,达到了更加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目的。 一、经营视角下财务报表产生背景 1.IASB和FASB对报表列报项目的改革 2008年10月16日,IASB与FASB联合发布了《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对现行财务报表表内信息分类列报做出了大幅度的改动,提出了分类列报的新观点。 (1)财务报表列报要实现三个目标: 一致性目标:财务报表应就企业活动提供内在一致的财务信息,且报表项目逻辑关系应保持清晰; 分解性目标:财务报表应对信息进行分解,以方便报表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创造价值的能力; 流动性和财务弹性目标:财务报表列报方式应便于报表使用者评价企业的融资能力、利用现有资产产生未来现金流

的能力、偿付债务能力以及把握投资机会的能力。 (2)财务报表项目的实现两大分类 营业部分是指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等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又进一步分为:经营类,与企业经营核心目的直接相?P的资产和负债。投资类,不与企业经营核心目的直接相关的营业资产和营业负债,企业持有这类资产和负债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利息、股利或市价上涨的形式获取回报。 融资部分包括金融性资产和金融性负债,主要是指管理层认定的能够为经营活动融资的资产和负债。 (3)列报方式和原则 财报理念发生变化,强调决策有用,其中也包含了受托责任观。在列报方面,采用了管理层法,根据管理层的意图来进行划分,报表之间能够实现明确的勾稽关系。主体在三张表中能够按照同样的标准,将会计要素的分类保持了内在的一致性。也实现了财务报表中心的转移,都以财务状况表为基础。 2.我国对财报的改进方面的建议 IASB与FASB所发布的意见稿,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观点。结合我国的情况,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以下观点:葛家澍(2009)认为新的报表内容的分类具有很大的新意,能增进财务报表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尽管改进的部分是财务报表内容的分类列报,而产生的相关信息却远远超过

开题报告万科财务报表分析

开题报告万科财务报表分析

山东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持续领跑的地产航母—万科财务分析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填表时间:年月日

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设计(论文) 题目 持续领跑的地产航母—万科财务分析 设计(论文)类型(划“√”)工程 实际 科研 项目 实验 室建 设 理论 研究 其它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万科身处一个饱受争议的行业,却罕见而长久地收获了掌声。作为房地产行业的持续领跑者,这与王石和万科坚持走大道、顺大势,阳光、透明、不行贿、不囤地以及绿色发展是分不开的。上海世博会中万科是唯一参展且拥有独立参观的房地产企业,与此同时,万科第一个代表房地产企业拿下2010年中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在2010年楼市“调控大年”,从年初不时有调控政策出台,万科却在噤若寒蝉的房地产企业笑的很灿烂,今年前10个月万科已实现销售金额869.3亿,超过了原本全年750亿的目标。是什么成就了万科这艘持续领跑的“地产航母”? 本文针对万科2007年至2010年的财务报表及其相关财务数据,结合房地产经营实际现状,从财

务分析的视角,研究万科近年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探索万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发现万科经营战略的闪光点和尚且存在的问题,为万科管理层乃至房地产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2.我国房地产及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2.1 我国房地产业概况 2.11宏观环境 2.12房地产行业评述 2.13行业绩效评价 2.14万科表现 2.2 万科概况 2.21 公司概况 2.22 发展历程

洋河股份投资价值分析文献综述

洋河股份投资价值分析文献综述 前言 随着证券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与规范、市场创新不断深化、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不断完善、机构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WTO的加入和QFII的引入使得中国证券市场正在加速与国际接轨,投机思维的生存空间已被大大缩水,价值投资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理念。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已经成为大众所关心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分析评价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已成为当前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问题。 投资价值是一种资产投资理论,它是非强调投资对象的投资价值,其精髓在于如何寻找及评估价值,投资价值者的原则是市场价格远低于股票内在价格,通过对股票价格的定位分析,选择被市场低估的股票,并应用投资技巧对其进行操作,从而达到最大的盈利目的。 一.白酒类市场宏观分析 夏芳在《茅台进入下降通道高端白酒市场或生变数》一文中讲述茅台的涨价和降价这一事实,通过记者采访白酒专家铁犁和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的回答作为开题,展开对白酒降价原因的分析,专家们认为茅台的降价是因为价格过度飞涨,导致不少经销商大量囤货,价格下降时对囤货的消化:另外,限制“三公”消费也是价格下降的主因,去年11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开了《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规定,机关事务工作应当遵循保障公务、厉行节约、务实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 《顺应消费者心理需求:白酒企业追求“伪时尚”?》,郭佑辰在文章中认为“无酒不成席”已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饮酒习惯,它所指的是餐桌上要有酒,而且越是重要、正式的场合越是不能离开酒,尤其是白酒。从市场发展来看,白酒这个特殊的产物,不仅能给消费者带来地位、层次、品位、圈子等特征的价值联想,还能出色地满足消费者的使用价值。对白酒选择特点为:对白酒有选择差异大,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消费者因为消费心理差异之大,选择白酒品牌往往差异很大,且消费者众口难调,优质及低劣的白酒在市场上会同时存在;伪时尚趋势明显,目前的中高端白酒消费,基本以商务、政务宴请为主,而宴请方主要是满足对方或自己的某种心理欲望。白酒品牌的选择不仅能体现主人身份、地位、经济实力,而且还能折射出主人的生活品位及个性性格等特征,“时尚”开始成为一些消费者心理诉求的重要要素,但白酒,自古以来和时尚都相距甚远。 田聪和王建强的《我国白酒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文中认为,白酒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白酒已经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刚性需求很大。现状分析:在1996 年,我国白酒产量达到了历史顶峰值801.3 万吨,至2004年一直处于衰退状态,从2004年开始,,我国白酒行业一路稳步回升,产量逐年增长,幅度逐步递增。另外,由于白酒是一个粮食消耗性产业,与国家倡导的环境保护政策不太吻合,国家可能会在产业政策上对白酒行业进行结构性限制与整合,重新进行资源配置,鼓励大中型白酒企业发展,这对大多数中小白酒企业将会很不乐观。一.白酒产量波动原因分析: 首先是国家政策的调整, 其次是替代产品的发展。二.白酒行业竞争状况分析:(一)从“品牌战”到“品类战”,,我国白酒产品主要分为三类:首先是茅台、五粮液的第一集团。其次是以泸州老窖、洋河、郎酒等为代表的第二集团,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竞争相当激烈,各品牌都想从第二集团脱颖而出,成为继茅台、五粮液之后的第三品牌。(二)其他酒类对白酒的冲击,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转变,酒类消费也越来越多元化,取消关税壁垒,洋酒大量进入,国内的啤酒、保健酒、黄酒、加上国际葡萄酒等都给白酒行业的扩张带来了压力,不断蚕食着白酒的市场份额。三、白酒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高端白酒市场继续垄断,2010 年五粮液、茅台、泸州老窖的销售额整个白酒行业销售额的百分分别为39%、37%、7%;中高档酒竞争加剧,低档酒销量减少,调查显示,有32.5%的消费者择20- 40 元的白酒,38.7%的消费者

财务报表分析文献综述

财务报表分析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会计专业 班级:08 会计 学生姓名:鲜洁学号:200810406053

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报表分析文献综述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资本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其股东、债权人、债务人等相关利益者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就要认真分析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因此财务报表分析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另一方面,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表并不是完全真实有效的,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发生了一系列的财务报表造假事件,严重危害了我国资本和货币市场的发展,让广大投资者遭到严重损失,企业的信誉受到严重挑战,所以,如何鉴别上市公司的“数字陷阱”,也需要我们对报表进行认真分析。本文从财务报表的定义、内容、方法为基础,通过一些会计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及相关学者的著作及理论予以解释和阐述。 1 财务报表的定义及报表分析的定义 1.1 国外研究成果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教授Water B. Neig S认为财务分析的本质在于搜索与决策有关的财务信息并加以分析与解释的一种判断过程。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的Le. P. ldA. Bernstein认为财务分析是一种判断过程,旨在评估企业现在或者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主要目的在于对未来的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最佳预测。 1921年3月吉尔曼(Gilman)出版了名著《财务报表分析》,他指出财务报表也称对外会计报表,是会计主体对外提供的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报告、管理分析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列入财务报告或年度报告的资料。对外报表即指财务报表。对内报表的对称,是以会计准则为规范编制的,向所有者、债权人、政府及其他有关各方及社会公众等外部使用者披露的会计报表。他也提出了不能高估比率分析的作用,因为财务比率和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关系似乎难以明确。 1898年2月美国纽约州银行协会委员会提出议案,议案要求所有的借款人

企业盈利能力的文献综述

有关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文献综述 摘要 获取利润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也是投资者投资的基本目的。获利能力的大小显示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成败和企业未来前景的好坏。企业必须能够获利才有存在的价值,建立企业的目的是赢利,增加盈利是最具综合能力的目标。作为投资人,主要关注的是企业投资的回报率。而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关心的是企业股息、红利的发放问题,对于拥有企业控制权的投资者,则会更多地考虑如何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追求长期利益的持续、稳定增长。这就需要对企业进行盈利分析。本文献综述主要归纳有关论述企业的盈利状况和盈利能力分析的文献资料。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盈利能力、 一、盈利能力分析的涵义综述 南开大学出版社,崔也光在2005年的《财务报表分析》中对盈利能力分析的。内涵有阐述。他说,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本钱能力及规避风险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各环节经营结果的具体表现,企业经营的好坏都会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 陈红权在《企业偿债与盈利能力的分析评价》说:“盈利能力,也称为获利能力,它是指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的分析应包括盈利水平及盈利的稳定、持久性两方面内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中,人们往往重视企业获得利润的多少,而忽视企业盈利的稳定性、持久性的分析。实际上,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不能仅以企业利润总额的高低水平来衡量。虽然利润总额可以揭示企业当期的盈利总规模或总水平,但是它不能表明这一利润总额是怎样形成的,也不能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否按照现在的水平维持或按照一定的速度增长下去,即无法揭示这一盈利的内在品质。所以,对盈利能力的分析不仅要进行总量的分析,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盈利结构的分析,把握企业盈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黄明、郭大伟在《浅谈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说,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的大小是—个相对的概念,即利润相对于一定的资源投入、一定的收入而言。利润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利润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差。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最终可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来反映。无论是企业的经理人员、债权人,还是股东(投资人)都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并重视对利润率及其变动趋势的分析与预测。 二、有关盈利能力分析对象的综述 (一)洪国赐、卢联生著《财务报表分析》中对盈利分析对象有全面的阐述:1.毛利率是销售毛利与销售收入的比率,它反映企业经营的获利能力。

财务报表外文文献翻译

附件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财务报表分析 A.财务比率 我们需要使用财务比率来分析财务报表,比较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不能真正有效的得出想要的结果,除非采取的是研究在报表中项目与项目之间关系的形式。例如,只是知道史密斯公司在一个特定的日期中拥有10000美元的现金余额,对我们是没有多大价值的。但是,假如我们知道,这种余额在这种平衡中有4%的流动负债,而一年前的现金余额有25%的流动负债。由于银行家对公司通常要求现金余额保持在银行信用度的20%,不管使用或不使用,如果公司的财务状况出现问题,我们可以立即发现。 我们可以对比比较财务报表中的项目,作出如下结论: 1. 项目之间的资产负债表比较: a)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一个日期之间的比较,例如项目,现金与流动负债相比; b)同一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一个日期与另一个日期之间的比较,例如,现在的现金与一年前比较; c)比较两个项目之间在资产负债表中一个日期和一个相似比率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另一个日期的比率,例如,现在现金流动负债的比率与另一个项目一年前的相似比率和已经标记的现金状况趋势的比较。 2.项目报表中收入和支出的比较: a)一定时期中的报表项目的比较; b)同一项目在报表中现阶段与上个阶段的比较; c)报表中项目之间的比率与去年相似比率的比较; 3.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与报表中收入和支出项目的比较: a)在这些报表项目之间的一个给定的时间内,例如,今年净利润可能以百分比计算今年净值; b)两个报表中项目之间的比率在这几年时间的比较,例如,净利润的比率占今年净值的百分比与去年或者前年的相似比率的比较 如果我们采用上述比较或比率,然后依次比较它们,我们的比较分析结果将获得重要意义: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

1 引言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对经济活动与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它属于会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分析一般包括事前的预测分析、事中的控制分析、事后的总结分析。财务报表分析属于定期进行的事后总结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能为国家经济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和本单位内部提供该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概括性资料。但是,要进一步了解该单位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经营决策,仅仅根据上述财务报表提供的资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进一步加工,进行分析、比较,得到经营管理和经营决策所需要的经济信息。通过类似这种具体的分析比较,可以全面的深刻地认识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正确评价经营成果,明确问题和原因所在,促使该单位制定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生产经营正常发展。各种财务报表能集中反映企业、事业、行政机关等单位的资金状况、财务收支和财务成果等重要的会计信息。但是,为了综合考察其经济效益,还需要将投入与产出、所耗与所得进行相互比较,以便判断经济效益的好坏。利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等有关报表项目的金额进行分析和比较,便可以计算出净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从而清楚地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所以,通过经济效益指标的计算和分析,便能较正确地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并为进一步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促进经济效益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2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2.1 财务报表分析的涵义 通过收集、整理企业对外公布的相关财务数据,并与其它一些辅助信息相配合,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的情况通过一些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依据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即称作财务报表分析,同时也称为财务分析。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财务报表分析的文献综述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评价表

文献综述: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财务报表分析的 文献综述 财务分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代表着企业的经营成果,还为企业以后的发展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财务分析是通过一系列分析技术与方法,对企业的各种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及时发现企业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为企业的管理者管理和决策的信息。这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分析过程,需要从各种复杂的信息中把握分析逻辑,形成分析框架,才能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财务分析对于投资者和股东的未来投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和未来发展。本文对哈佛分析框架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述评,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1 国外关于财务分析方法的研究 伴随着西方资本市场的发展,其财务分析方法日益完善,财务分析体系快速发展。学者们开始建立财务分析框架,以更好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行分析。少数学者提出从筹资活动、经营活动和投资活进行财务分析。而绝大部分学者则是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引进战略分析、会计分析和前景分析三个维度。一部分学者是从三个维度来构建财务分析框架的。以Salmi(1997)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从概论、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三个维度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而以Stickney(1999)为代表的学者则是从环境分析、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这三个维度展开。相比较而言,Stickney的尝试在原来两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境分析,使得财务分析结果更为可靠。 还有一部分学者是从四个维度来构建财务分析框架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哈佛大学佩普(K.G.Palepu)、希利(P.M.healy) 和伯纳德(V.L.Bemard)(2000)在《运用财务报表进行企业分析与评估》一书中提出了哈佛分析框架。其提出了一种集战略与财务报表分析为一体的、更具实际应用效果的财务分析框架,即哈佛分析框架。该框架由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前景分析共四个部分组成。哈佛分析框架的战略分析模块对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全面分析,不仅能发现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更能从战略高度为企业发展指出方向。哈佛分析框架做到了结合企业外部经济环境与企业个体特征、行业经济发展状况、生合周期和获利能力等因素对企业进行综合评判,对于投资者

财务报表分析外文文献及翻译

财务报表分析外文文献及翻译 LNTU---Acc 附录A 财务报表分析的杠杆左右以及如何体现盈利性和值比率 摘要 关键词:财政杠杆;运营债务杠杆;股本回报率;值比率 传统观点认为,杠杆效应是从金融活动中产生的:公司通过借贷来增加运营的资金。 杠杆作用的衡量标准是负债总额与股东权益。然而,一些负债——如银行贷款和发行的债券,是由于资金筹措,其他一些负债——如贸易应付账款,预收收入和退休金负债,是由于在运营过程中与供应商的贸易,与顾客和雇佣者在结算过程中产生的负债。融资负债通常交易运作良好的资本市场其中的发行者是随行就市的商人。与此相反,在运营中公司能够实现高增值。因为业务涉及的是与资本市场相比,不太完善的贸易的输入和输出的市场。 因此,考虑到股票估值,运营负债和融资负债的区别的产生有一些先验的原因。我们研究在资产负债表上,运营负债中的一美元是否与融资中的一美元等值这个问题。因为运营负债和融资负债是股票价值的组成部分,这个问题就相当于问是否股价与账面价值比率是否取决于账面净值的组成。价格与账面比率是由预期回报率的账面价值决定的。所以,如果部分的账面价值要求不同的溢价,他们必须显示出不同的账面价值的预期回报率。因此, 标准的财务报表分析的能够区分股东从运营中和借贷的融资业务中产生的利润。因此,资产回报有别于股本回报率,这种差异是由于杠杆作用。然而,在标准的分析中,经营负债不区别于融资负债。因此,为了制定用于实证分析的规范,

我们的研究结果是用于愿意分析预期公司的收益和账面收益率。这些预测和估值依赖于负债的组成。 这篇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概述并指出了了能够判别两种杠杆作用类型,连接杠杆作用和盈利的财务报表分析第二节将杠杆作用,股票价值和价格与账面比率联系在一起。 第三节中进行实证分析,第四节进行了概述与结论。 1 杠杆作用的财务报表分析 以下财务报表分析将融资债务和运营债务对股东权益的影响区别开。这个分析从实证的详细分析中得出了精确的杠杆效应等式 普通股产权资本收益率=综合所得?普通股本 (1) 杠杆影响到这个盈利等式的分子和分母。适当的财务报表分析解析了杠杆作用的影响。以下分析是通过确定经营和融资活动中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组成开始分析。计算每一项活动所获得的利润,然后引入两种类型的杠杆作用来解释运营和融资的盈利以及股东的总体盈利。 1.1 区分运营和融资过程中的盈利 普通股权=经营资产,金融负债,经营负债,金融负债 (2) 侧重于普通股(以便优先股被视为融资债务),资产负债表方程可重申如下:经营性资产的区别(如贸易应收款,库存和物业,厂房及设备)和金融资产(存款及可出售证券吸收多余现金)在其他方面。然而,债务方面,融资负债也区别于经营负债。不应该把所 有负债都当作融资负债来处理,相反,只有从运营中得到的现金,就像银行贷款,短期商业票据和债券属于这种类型。其他负债,如应付账款,累计费用,预收收入,重组债务和养老金负债,产生于业务。这种区别并不像当前与长远负债那么简单;养老金负债,例如,通常是长期,短期的借款是一种当前的负债。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燕京啤酒(包头雪鹿)股份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分析 系部:经济管理系 专业:财务会计教育 学号:13209884 姓名:韩红 指导教师:高翠玲

论文提交日期:二О一五年五月 作者声明 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所有。 特此声明 作者专业:财务会计教育 作者学号:13209886 作者签名: 年月日

摘要 财务报表可以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发展趋势,是使用者充分了解公司、做出决策的最全面、最真实的信息。只有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才能使信息使用者、决策者得到确切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本文以燕京啤酒(包头雪鹿)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从一个财务报表外部使用者的角度,以该公司的财务报表为依据,主要通过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来分析燕京啤酒2012-2014年的主要财务数据,总结出燕京啤酒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试指出该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使公司报表使用者充分了解该公司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全面的财务信息,供管理者决策参考。 关键词:燕京啤酒财务报表财务比率

目录 前言 (1) 一、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3) 二、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4)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 (4) (二)存货周转率 (5) (三)总资产周转率 (5) 三、企业获利能力分析 (6) (一)销售净利率 (6) (二)净资产利润率 (7) (三)每股收益 (7) 四、结论 (8) 参考文献 (8) 附录 (9)

财务报表分析研究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双汇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研究 姓名宋孟姣 专业 2010级财务管理本科1班 学号 201040016 指导教师董玥玥 郑州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二〇一四年三月

文献综述 1.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 纽约大学Leopold A. Bernstein(2012)把财务报表分析定义为: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成果进行的分析,通常包括对企业投资收益、盈利能力、短期支付能力、长期偿债能力、企业价值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得出对企业财务状况及成果的评价[1]。 美国学者Gerald L.White(1998)认为: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旨在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2]。 国内学者如杜胜利、谢志华等(2008)把其定义为: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分析人员根据企业财务报告信息及相关经济信息分析企业经济活动,其目的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预测未来可能的业绩,以帮助信息使用人员改善经营决策[3]。 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Leopold A. Bernstein把财务报表分析看做一个成果分析,通过各项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杜胜利、谢志华等主要把财务报表分析定为一个判定流程,评定企业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和经验成果,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和业绩做出预测。 虽然说国内外学者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定义不同,但可以看出其共同点都认为财务报表分析是一种技术手段,是以财务报表和企业的相关经济活动信息为载体,目的是给报表的使用者提供企业经营活动方面的相关信息,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可以认为财务报表分析是对企业披露和隐含信息的一个挖掘过程。 2.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 付小丽(2006)指出:报表在披露信息层面包含一定的局限性,令针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很难系统化及全面化开展[4]。 陈如意(2006)指出: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分类汇总性数据,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详细情况[5]。 黄秋玲(2006)指出:第一,财务报表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未考虑到现行计价与历史计价的差别。第二,财务报表分析通常是假定报表是真实的,其真

财务报表分析研究外文翻译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外文翻译 题目双汇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研究 姓名宋孟姣 专业 2010级财务管理本科1班 学号 201040016 指导教师董玥玥 郑州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二〇一四年三月

FINANCIAL STA TEMENT ANALYSIS OF EVERAGE AND HOW IT INFORMS ABOUT PORABLIITY AND PRICE-TO-BOOK RA TIOS 1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OF EVERAGE The following inimical statement analysis separates the effects of enhancing liabilities and operating liabilities on the portability o f shareholders’ equity. The analysis yields explicit leveraging equations from which the speci?cations for the empirical analysis are developed. Shareholder portability, return on common equity, is measured as Return on common equity (ROCE) = comprehensive net income ÷common equity (1) Appropriate inimical statement analysis disentangles the effects of leverage. The analysis below, which elaborates on parts of Nazism and Penman (2001), begins by identifying components of the balance sheet and income statement that involve operating and enhancing activities. The portability due to each activity is then calculated and two types of leverage are introduced to explain both operating and enhancing portability and overall shareholder portability. 1.1 Distinguishing the Portability of Operations from the Portability of Financing Activities Common equity =operating assets+financial assets-operating liabilities-Financial liabilities (2)The distinction here between operating assets (like trade receivables, inventory and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and inimical assets (the deposits and marketable securities that absorb excess cash) is made in other contexts. However, on the liability side, enhancing liabilities are also distinguished here from operating liabilities. Rather than treating all liabilities as enhancing debt, only liabilities that raise cash for operations—like bank loans, short-term commercial paper and bonds—are classier as such. Other liabilities—such as accounts payable, accrued expenses, deferred revenue, restructuring liabilities and pension liabilities—arise from operations. The distinction is not as simple as current versus long-term

盈利能力分析文献综述

盈利能力分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于物质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物质的通货膨胀,全球的经济危机,越来越多的企业难以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下生存下去。特别对于奶制品而言,在经历08 年三聚氰胺事件过后,人民将购买的目光转向了国外奶制品,对于国产奶制品持相当怀疑的态度,从而导致中国很多奶制品企业都处于倒闭的边缘。盈利能力与质量的分析作为利润表分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企业获得利润最直观的表现。在中国奶制品企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不仅对自己的产品越来越重视,同时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视也逐渐加大。怎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获利的能力是各大企业所研究的重点。而盈利能力提高的一条重要途径无疑是提高净利润。本文通过结合伊利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其面临的内部与外部环境,采取正确的盈利能力模式,对于伊利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伊利公司、盈利能力、盈利质量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的企业无不把利润、竞争、创新与盈利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上,并且给予极大的重视,都希望在对市场发展和竞争对手预测的基础上拟定自己相应的对策,力图使自己在盈利能力上高人一等,并且使企业更加的强大,获得成长和胜利,而这些问都可以归结为企业的盈利能力。一、盈利能力与盈利质量概述彭新亮(2008)在《北方经贸》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指标浅析中说道: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发展趋势的综合反映,是投资者了解公司、决定投资行为的最全面、往往也是最可靠的第一首资料,而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是财务分析的核心指标。刘淑蓉(2007)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研究》

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的文献综述 精品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的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学号js0843544 专业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学历本科 开题报告内容: 本篇论文综述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从财务报表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方法的研究、财务报表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方法的研究、财务报表分析杜邦分析方法的研究三个层面来阐述财务报表分析理论的发展与研究,在总结各个文献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他们采用的分析方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并采用以传统比率分析和现金流量比率相结合的方法对上市公司个案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分析时,分析公司基本情况,关注上市公司的历史,关注会计处理方法对利润的影响、分析子公司和关联方对利润的影响、分析会计主要项目的详细资料,并且了解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和被分析对象所处行业的发展水平。 一、本文选题的意义 公司财务报表是关于公司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的重要来源。尤其是作为上市公司,必须遵守财务公开的原则,定期公开自己的财务状况,提供有关财务资料,便于投资者查询。上市公司公布的一整套财务资料中,主要是一些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就是利用会计报表直接提供的信息,采用专门的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资料归集、加工、分析、比较、评价等,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综合评价,并提出改善财务状况的措施办法。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新的会计分析信息。这些会计分析信息,对于企业的主管部门,投资者、经营者及有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财务报表分析是会计工作的升华。 财务分析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角度对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以判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这对于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与企业有关的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效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前面的财务分析通常是从某一特定角度,就企业的某一方面的经营活动所做的分析,这种分析不足以全面评价企业的总体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效,很难对企业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关联性做出综合结论。为弥补财务分析的这一不足,有必要在财务能力单项分析的基础上,将有关指标按其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报表体系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体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1、国外研究现状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文献综述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文献综 述 摘要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各国的证券市场也开始兴起。各国都建立起了自己的金融市场,并且众多的投资者开始对公司股票进行投资。于此同时,各国的投资者也开始研究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从最初国外投资者的三大财务指标分析方法,分析目标公司的财务指标来对其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行判断。随后在简单的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出现了杜邦分析体系来分析目标公司的投资价值。而格雷厄姆在运用杜邦分析法投资失败后,总结出了投资价值的分析方法。其后,其他投资者在投资价值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多因素分析方法和公司成长性的分析方法。而国内金融市场发展较晚,但是国内的投资者根据国外的投资价值的分析方法,提出了适合中国国内股票行情的投资价值研究方法,如相对价值法等等投资价值分析方法。 关键词:投资价值、财务分析、杜邦分析、相对价值 一、前言 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金融行业已经逐渐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而在金融行业中,证券行业备受关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证券行业进入发展困难时期,虽然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支持中国证券业的发展,但是大众投资者仍然信心不足。拥有投资者的证券公司,其公司业绩和投资价值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2014年年末,国内证券市场正在逐步回暖,股市行情被各类投资者

或投资机构看好。而证券公司的股票投资价值也是各类投资者看好,纷纷投资上市20家证券公司。而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证券行业的大公司,投资者也当然不会放过这次投资的机会。 对于投资价值的研究国内外都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如格雷厄姆的投资价值分析方法,分析公司未来的价值,还有国内的相对价值分析法,适合于国内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分析。这些投资价值理论,对分析海通证券的投资价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投资价值研究综述 财务指标分析法能够对各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和评价,但是由于每个公司所选取的财务指标不同会影响到指标的可比性。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杜邦公司推出了一套能够全面分析公司财务业绩的体系,利用三大财务指标之间的联系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其理论基础为: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X资产周转率X权益乘数,而在以净资产收益率为综合指标的核心公式里边,销售净利率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周转率衡量企业的营运能力、权益乘数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通过对三项基本能力的衡量最终计算出目标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杜邦分析体系所运用的净资产收益率虽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但仍然只是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综合,并没有考虑到企业的现金流量表,而企业的现金流量决定着企业的存亡,所以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存在很大的缺陷,其主要原因只是因为在20世纪初,现金流量表并未问世。随着现金流量表的出现、财务指标运用的推广和人们对财务指标重视程度的提高,各大评估机构和企

财务外文翻译--基于财务报表分析企业价值

中文4400字 Babic Z, Plazibat N. Enterprise Valu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8, 56: 29-35 Enterprise Valu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Z Babic, N Plazibat ABSTRACT Analysis of data o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the use of discounted cash flow method, the relative value of other methods to analyze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financial data to find useful data on the enterprise value analysis, with its inherent value is the closest a value to facilitate management by better management decisions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of enterprises. Now,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market economy, the enterprise itself can be traded in the market of goods, by the profits to maximize the conversion to maximize the value of. Therefore, the enterprise value based on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inancial statements as a reflection of the financial positio n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nterprises, statutory inform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the real financial statements data can reveal the enterprise's past operating results,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business, to forecast the future of the enterprise. The article first describe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statements and how to improve, then the enterprise value is based on the improved report. KEYWORD: Financial statements, corporate value, Enterprise value evaluation 1 Introduction 1 The meaning of enterprise value The enterprise value is accompanied by the emergence of property rights trading market in the 1960s, a concept first proposed by the U.S. regulators. Under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s, the goods of the enterprise itself is a transaction in the equity market as the commodity stakeholders, including investors, creditors, managers must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value as a commodity currency performance. 1.2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enterprise value Enterprises maximize the value of thinking helps to improve the company. Each listed

财务分析文献综述 (1)

文献综述 题目: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研究综述 摘要: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是指分析主体根据上市公司定期编制的会计报表等资料,应用专门的分析方法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剖析,其目的在于确定并提供会计报表数字中包含的各种趋势和关系,为各有关方面特别是投资者提供企业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偿债能力等财务信息,使报表使用者据以判断并做出相关决策,为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提供依据。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及财务报表分析的改进三方面进行阐述。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方法 1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1.1 纵向分析 郭宁认为纵向分析就是同一企业采用前后期对比的方式编制比较会计报表,即将企业连续几年的会计报表数据并行排列在一起,设置“绝对金额增减”和“百分率增减”两栏,以揭示各个会计项目在比较期内所发生的绝对金额和百分率的增减变化情况,从而确定企业的长期发展趋势[1]。 1.2 横向分析 横向分析实际上是对不同企业的同一年度的会计报表中的相同项目进行比较分析。横向分析也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采用“可比性”形式编制财务报表,即将会计报表中的某一重要项目(如资产总额或销售收入)的数据作为100%,然后将会计报表中其他项目的余额都以这个重要项目的百分率的形式作纵向排列,从而揭示出会计报表中各个项目的数据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相对意义[2]。采用这种形式编制的财务报表使得在几家规模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经营和财务状况的比较成为可能[3]。 1.3 财务比率分析 陈宇宁认为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财务比率分析是指动用公开披露的上市公司会计 报表数据,并结合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的其他有关信息,对同一报表内部或不同报表间的相关项目,以比率的形式反映它们的相互关系,据以评价该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