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病因病机

第六章 病因病机

第六章  病因病机
第六章  病因病机

第二篇中医护理基础理论

第六章病因病机

【重点难点】

一、病因

病因即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一切破坏人体生理动态平衡而引起疾病的原因都是病因,又称为致病因素。它包括了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外伤、寄生虫、医过以及先天因素等。

(一)外感致病因素

1.六淫:

——六淫概念:六淫是对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区性;独立性与相兼性;转化性。

(1)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①风性轻扬开泄,易伤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主痛;

③寒性收引。

(3)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性升散,耗气伤津;③暑多挟湿。

(4)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湿为阴邪,易阻碍气机,损伤阳气;②湿性粘滞;③湿性重浊;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5)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6)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火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易耗气伤津;

③火易生风动血;④火易致肿疡:火热入于血分,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

2.疠气:又称疫疠、温疫、疫气、异气、疫毒等,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外感病邪。疫疠的致病特点是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

(二)内伤致病因素

1.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内伤七情是指突然、剧烈或持久的七情刺激,引起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七情致病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1)直接伤及内脏: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

(2)影响脏腑气机:主要表现为①怒则气上;②喜则气缓;③悲则气消;

④恐则气下;⑤惊则气乱;⑥思则气结。

(3)情志变化与病势密切相关。

2.饮食:饮食失宜包括三方面:①饥饱失常;②饮食不洁;③饮食偏嗜。3.劳逸:

(1)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2)过逸:安逸过度,则气血运行不畅,影响脾胃功能。

(三)其他致病因素:包括外伤与虫兽伤、烧烫伤与冻伤等。

(四)继发病因

1.痰饮:痰饮是水液代谢功能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把较稠浊者称为痰,清稀者称为饮。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不节,或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液停滞而成。

2.瘀血:瘀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由于气虚、气滞、血寒、外伤等原因造成血液凝滞不散,都称瘀血。瘀血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

瘀血致病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共同特点:疼痛;肿块;出血;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见细涩或结代等其他症状。

二、病机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发展转归和诊断治疗的内在根据。

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病机虚与实是相对的病机概念,即是不足和有余的一对病理矛盾之反映。实,主要是指邪气亢盛,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主要表现为致病邪气比较亢盛,而机体的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病邪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临床上可以出现一系列病理反应比较剧烈的证候表现。

虚,主要是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主要表现为机体的精、气、血、津液亏少和功能衰弱,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机体正气对邪气的斗争,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应。

2.虚实变化病机的虚与实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可产生单纯的或虚或实的病理变化,还会出现虚实之间的多种变化,如虚实错杂,虚实转化及虚实真假等。甚至会出现某些与疾病本质不符的假象,而有“至虚有盛候”的真虚假实和“大实有羸状”的真实假虚。

(二)邪正盛衰与病势趋向和转归

经过正邪的斗争,疾病的转归通常有三种:正胜邪退,邪胜正虚和邪去正虚。

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胜

1.阳偏胜,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感受阴寒之邪,入里化热;或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火所致。阳以热、动、燥为特点。

2.阴偏胜,多由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滞中阳,遏抑阳气温煦作用的发挥,从而导致阳不制阴,阴寒内盛。阴以寒、静、湿为特点。

(二)阴阳偏衰

1.阳偏衰即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状态。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阳虚为主,尤其以肾阳虚衰(命名之火不足)最为重要。阳偏衰时,表现为温煦、推动和兴奋功能的减退。

2.阴偏衰即阴虚,指人体之精、血、津液等阴液不足,以及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一般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亏少和滋养、内守、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相对亢盛的虚热证。阴偏衰多由于阳邪伤阴,或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伤阴所致。

阴虚病变以肺、肝、肾之阴虚为主,其中肺肾阴虚或肝肾阴虚为多见。

(三)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相当程度,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四)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又称格阳,是指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衰极之阳浮越于外,使阴阳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其本为阴寒内盛。

2.阳盛格阴又称格阴,是指邪热极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郁,不得外达四肢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其本为阳盛于内。

(五)阴阳亡失

1.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大量亡失,使全身技能突然严重衰竭,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多由于阳气损失太多;或素体阳虚;或汗下太过,及失血过多,而气随津脱等,均可使阳气亏损殆尽,而出现亡阳。 2.亡阴是指机体的阴气大量亡失,使属于阴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多由于邪热炽盛,或邪热久留,严重伤阴所致;亦有因长期慢性消耗,日久形成亡阴者。

气血失常

(一)气的失常

1.气虚是指气不足,导致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引起气虚的原因主要为两方面:一是先天精气来源匮乏,或脾胃虚弱,或肺虚而吸入清气不足等导致气之化生不足。二是劳倦内伤,或久病不复等使气消耗过多。

2.气机失调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病理变化。

(1)气滞:即气的运行、流通障碍。主要由于情志抑郁,或因痰、湿、食积、瘀血等有形之邪阻碍气机,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或阻滞,从而导致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

(2)气逆:即气机升多降少,脏腑之气上逆的病理状态。气逆病变多由于情志内伤,或因饮食冷热不适,或因痰浊壅滞所致。气逆最常见于肺、胃、肝等脏腑。

(3)气陷:即气的上升力量不足或气的下降力量过强的病理状态。气陷病变,多由气虚病变发展所致,与脾气虚损关系最为密切。

(4)气闭和气脱:气闭和气脱都是以气的出入异常为主的病理状态,

临床表现多为厥、脱等重证。气闭为气的外出受阻,从而出现闭厥的病理状态。气脱为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出等,致使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等所致。

(二)血的失常

血的失常,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为血虚;二是血的循环运行失常。 1.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失血过多,或脾胃虚弱,或久病不愈等均可导致血虚。血虚时可出现全身或局部的失荣失养,而以肝和心表现最为明显。血虚的临床表现有面色不华,唇舌爪甲色淡,头面眩晕,心悸怔忡,神疲乏力,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

2.血瘀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或流行不畅,甚则血液瘀结停滞成积的病理变化。血瘀病变多由于气滞而血行不畅;或气虚推动无力而血行迟缓;或痰浊阻滞脉道而血行受阻;或寒邪入血,血得寒而凝涩不流;或邪热入血而煎灼血液,血稠难流而成瘀。

血瘀病变,主要病机为血行不畅,所以,血瘀为病则表现为疼痛,痛有定处,得寒温而不减,甚则形成肿块,固定不移。另外,可伴见面目黧黑,肌肤甲错,唇舌紫暗及瘀点、瘀斑等征象。

3.血热是指血内有热,使血行加速,或使血液妄行而出血的病理状态。多由邪热入于血分所致,也可因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而引起。血热的临床表现以既有热象,又有耗血、动血和伤阴为其特征。

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亏损不足

津液亏损不足,是指机体津液的数量亏少,使脏腑、形体、九窍等得不到充分的濡润、滋养和充盈,因而产生一系列的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其原因主要有热盛伤津、津液丢失过多及慢性疾病耗伤等三方面。

(二)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

是指津液不能正常的转输和布散,在体内升降环流迟滞,导致湿浊内生,或滞留于机体某一局部,导致水湿困阻,或酿痰成饮之病理状态。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障碍,主要与脾、肺、肾功能失常有关,并受肝失疏泄病

变的影响。

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障碍在临床上主要可产生湿浊困阻、痰饮凝聚及水液贮留等病理改变。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六淫

2.病机

3.阴阳失调

4.亡阳

5.气虚

6.血热

二、填空题

1.为百病之长。

2.内伤致病因素主要有,和。

3.七情致病的特点是,和与病势密切相关。

4. 阴寒内盛,逼迫衰极之阳浮越于外的病理状态称为。

5. 气的运行、流通障碍称为。

三、单选题

1.被古人作为外感致病因素总称的是()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火邪

2.暑邪与火邪共同的致病特点是()

A、性质重浊

B、易生风动血

C、多夹湿邪致病

D、易耗气伤津

E、易致肿疡

3.下列哪项不是瘀血致病的共有临床表现()

A、刺痛

B、肿块

C、出血

D、恶心呕吐

E、面色黧黑

4.下列的病理状态,除哪项外均表现为症状与本质不符()

A、至虚有盛候

B、格阴

C、大实有羸状

D、格阳

E、悬饮

5.梅核气的病机是()

A、痰迷心窍

B、痰浊上犯头目

C、痰气凝结于咽喉

D、痰留经络筋骨

E、痰阻于肺

四、简答题

1.简述六淫致病的特点。

2.简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3.简述阳偏衰的概念和主要病因病机。

4.简述气逆的概念和主要病因病机。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六淫:六淫是对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2.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即病因作用于人体,致使机体某一部分或层次的生理状态遭到破坏,产生形态、功能或代谢等方面的失调、障碍或损害,且自身又不能一时自行康复的病理变化。

3.阴阳失调: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人体阴阳失去相对平衡,从而形成阴阳偏胜、偏衰,或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状态。

4.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大量亡失,使全身机能突然严重衰竭,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5.气虚:是指气不足,导致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

6.血热:是指血内有热,使血行加速,或使血液妄行而出血的病理状态。二、填空题

1.风(邪)

2.七情,饮食,劳逸

3.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

4. 格阳

5. 气滞

三、单选题

1.A 2.D 3.D 4.E 5.C

四、简答题

1.简述六淫致病的特点。

答:外感性;季节性;地区性;独立性与相兼性;转化性。

2.简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答:湿为阴邪,易阻碍气机;湿性粘滞;湿性重浊;湿性趋下,易袭阴位。3.简述阳偏衰的概念和主要病因病机。

答:阳偏衰即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状态。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

4.简述气逆的概念和主要病因病机。

答:气逆即气机升多降少,脏腑之气上逆的病理状态。气逆病变多由于情志内伤,或因饮食冷热不适,或因痰浊壅滞所致。气逆最常见于肺、胃、肝等脏腑。

中医执业医师妇科学习题及答案: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执业医师妇科学习题及答案: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一、A1 1、下列妇科病证中,哪项与寒邪无关 A、痛经 B、月经后期 C、带下病 D、月经先期 E、不孕症 2、外湿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子肿 B、闭经 C、子满 D、阴痒 E、经行泄泻 3、下列各项,不属于外热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月经过多 B、产后发热 C、恶阻 D、阴疮 E、子淋 4、抑郁忿怒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B、月经先期 C、经期延长 D、经间期出血 E、月经过多 5、惊恐伤肾,恐则气下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月经后期 B、经间期出血 C、月经过少 D、月经先期 E、月经过多 6、产后过劳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产后血晕 B、产后发热 C、恶露不绝 D、产后腹痛 E、产后抑郁 7、肾阴虚,冲任、胞宫胞脉失养,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月经后期 B、月经过少 C、闭经 D、痛经

8、肝经湿热,蕴结胞中,阻滞冲任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月经过少 B、癥瘕 C、闭经 D、月经后期 E、痛经 9、肾阳虚,命门火衰,胞宫虚寒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妊娠腹痛 B、带下过多 C、月经过少 D、月经后期 E、闭经 10、肝郁化热,火热之邪下扰冲任,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经行吐衄 B、妊娠恶阻 C、月经先期 D、经行乳房胀痛 E、经间期出血 11、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月经先期 B、胎漏

C、滑胎 D、胎萎不长 E、产后血晕 12、脾失统摄,冲任不固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经间期出血 B、带下过多 C、经行吐衄 D、滑胎 E、经期延长 13、督脉虚损,阴阳平衡失调可导致的疾病是 A、经行发热 B、崩漏 C、经行身痛 D、痛经 E、产后发热 14、下列各项,不属于带脉失约导致的疾病是 A、滑胎 B、带下病 C、胎动不安 D、子宫脱垂 E、崩漏

病机学说

病机学 一、概述 (一)病机概念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又称病理机制,它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以及转归的本质特点和基本规律 (二)病机发展史 病机之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审查病机,无失气宜”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1.先秦两汉时期—病机学说雏形已成 《黄帝内经》奠定了病机理论的基础 《素问?至真要大论》将临床常见的一些病证,从五脏和六淫致病,归纳总结了十九条病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等,从心、肝、脾、肺、肾五脏,上下二焦,以及风、寒、湿、火、热等方面加以概括,起着执简驭繁的作用,其为病机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同时还要求医者“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为邪正盛衰的病机列出了大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盛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盛制热,阴胜则寒。”成为阴阳失调病机的纲领 《素问?调经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则是气血病机的概括展示 汉代《伤寒杂病论》,精辟地阐述外感伤寒病证六经病机变化与其传变、转归规律,补充了《素问》六经病机之不足,并对脏腑、经络、气血、痰饮等病机有很大发挥,凸显了病机学说与临床应用之结合 《金匮要略》,是以脏腑病机理论进行分证的,使脏腑病机在临床医学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运用 华佗所著的《中藏经》,则详论脏腑虚实寒热和生死顺逆的变化,对后事脏腑辨证学说有深远的影响 2.晋隋唐时期—病机学说系统发展 隋代《诸病源候论》,为最早的中医病因病机学专著 王冰在注释《内经》时所提出的“寒之不寒,责其无水;热之不热,责其无火”,以 及“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等论点,即使依据阴阳水火之虚实以分

消渴的病因病机

消渴的病因病机 1、禀赋不足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即已认识到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内在因素。《灵枢·五变》说: “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其中尤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 2、饮食失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素问·奇病论》说: “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3、情志失调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等,以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 “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 4、劳欲过度房室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则火因水竭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终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如《外台秘要·消渴消中》说: “房劳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 消渴病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三脏之中,虽可有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响。 肺主气为水之上源,敷布津液。肺受燥热所伤,则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趋下行。 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小便频数量多;肺不布津则口渴多饮。正如《医学纲目·消瘅门》说:

“盖肺藏气,肺无病则气能管摄津液之精微,而津液之精微者收养筋骨血脉,余者为溲。肺病则津液无气管摄,而精微者亦随溲下。” 胃为水谷之海,主腐熟水谷,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脾胃受燥热所伤,胃火炽盛,脾阴不足,则口渴多饮,多食善饥;脾气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则水谷精微下流注入小便,故小便味甘;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肉,故形体日渐消瘦。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肾阴亏虚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肾失濡养,开阖固摄失权,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泄,随小便而排出体外,故尿多味甜。 消渴病虽有在肺、胃、肾的不同,但常常互相影响,如肺燥津伤,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不得濡养,肾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热偏盛,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终至肺燥胃热肾虚,故“三多”之证常可相互并见。 消渴病日久,则易发生以下两种病变: 一是阴损及阳,阴阳俱虚。消渴虽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由于阴阳互根,阳生阴长,若病程日久,阴损及阳,则致阴阳俱虚。其中以肾阳虚及脾阳虚较为多见。二是病久人络,血脉瘀滞。消渴病是一种病及多个脏腑的疾病,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且阴虚内热,耗伤津液,亦使血行不畅而致血脉瘀滞。血瘀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之一,且消渴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也与血瘀密切有关。

关于肺痈的中医综述

关于肺痈的中医综述 【关键词】肺痈邪实壅肺清肺化痰活血排脓 【摘要】研究肺痈的病因病机,通过分析其病因病机选择适合的中药方剂来治疗肺痈以达到最好的疗效,并对肺痈的转归进行预测、。 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肉败血腐,形成脓疡,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咯吐脓血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肺痈属内痈之一,是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历代医家对其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创立了许多中药有效方剂以治疗肺痈,其中不少方药长期为临床所选用。 一、不同时代的医家对肺痈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肺痈一词首见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第七》,著名医家张仲景对其进行了丰富的论述。认为其病因病机是:“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多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1】。”晋《脉经》:“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多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凝滞,畜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粳米粥者,为肺痈【2】。”隋《诸病源候论?肺痈候》说:“肺痈者……寒乘虚伤肺,寒搏于血,蕴结成痈,热又加之,积热不散,血败为脓。【3】”《柳选四家医案?环溪草堂医案?咳喘门》所说:“肺痈之病,皆因邪瘀阻于肺络,久蕴生热,蒸化成痈【4】。”《张氏医通,肺痈》曾说:“肺痈者,由感受风寒,未经发越,停留胸中,蕴发为热【5】。”总结前人的经验,现在普遍认为肺痈是由于感受外邪,内犯于肺,或痰热素盛,蒸灼肺脏,以致热壅血瘀,蕴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肺痈可以随着病情的发展,邪正的消长,表现为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等不同阶段。初期,因风热(寒)之邪侵犯卫表,内郁于肺,或内外合邪,肺卫同病,蓄热内蒸,热伤肺气,肺失清肃,出现恶寒、发热、咳嗽等肺卫表证。成痈期,为邪热壅肺,蒸液成痰,气分热毒浸淫及血,热伤血脉,血为之凝滞,热壅血瘀,蕴酿成痈,表现高热,振寒、咳嗽、气急、胸痛等痰瘀热毒蕴肺的证候。溃脓期,为痰热与瘀血壅阻肺络,肉腐血败化脓,肺损络伤,脓疡溃破,排出大量腥臭脓痰或脓血痰。恢复期,为脓疡内溃外泄之后,邪毒渐尽,病情趋向好转,但因肺体损伤,故可见邪去正虚,阴伤气耗的病理过程,继则正气逐渐恢复,痈疡渐告愈合。若溃后脓毒不尽,邪恋正虚,每致迁延反复,日久不愈,病势时轻时重,而转为慢性。 二、对于肺痈的治疗原则: 清热散结,解毒排脓以祛邪,是治疗肺痈的基本原则。针对不同病期,分别采取相应治法。如初期以清肺散邪;成痈期,清热解毒,化瘀消痈;溃脓期,排脓解毒;恢复期,阴伤气耗者养阴益气,若久病邪恋正虚者,当扶正祛邪。在肺痈的治疗过程中,要坚持在未成脓前给予大剂清肺消痈之品以力求消散;已成脓者当解毒排脓,按照;‘有脓必排”的原则,尤以排脓为首要措施;脓毒消除后,再予以补虚养肺。肺痈为热壅血瘀的实热病证,即使风寒所致也已经化热,故切忌用辛温发散之晶以退热,恐以热助热,邪热鸱张。同时,亦不宜早投补敛之剂,以免助邪资寇,延长病程,即使见有虚象,亦当分清主次,酌情兼顾。 三、对于肺痈的辨证论治: 1、初期 症状:发热微恶寒,咳嗽,咯粘液痰或粘液脓性痰,痰量由少渐多,胸痛,咳时尤甚,呼吸不利,口干鼻燥,舌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而滑。

病因病机试题教案资料

病因病机试题

第六章病因与发病 一、单项选择题:1、提出“三因学说”的是:() A、内经 B、难经 C、陈无择 D、张仲景 2、具有发病迅速,传变也较快的病邪是:() A、寒邪 B、风邪 C、火邪 D、暑邪 3、寒邪引起肢体屈伸不利的病机是:() A、寒易伤阳,肢体不温 B、寒主凝滞,气血阻滞 C、寒主收引,筋脉收缩挛急 D、寒伤脾阳,肌肉失养 4、“中寒”是指:() A、内寒 B、感受外寒 C、寒伤肌表,郁遏卫阳 D、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5、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的病邪是:() A、暑邪 B、湿邪 C、寒邪 D、燥邪 6、火邪致病易:() A、伤肺耗津 B、生风动血 C、阻遏气机 D、收引疼痛 7、其性粘滞,趋下的病邪是:() A、湿邪 B、火邪 C、寒邪 D、风邪 8、有明显季节性的病邪为:() A、风邪 B、火邪 C、湿邪 D、暑邪 9、燥邪致病特点有:() A、生风动血 B、病程缠绵 C、伤肺耗津 D、易致肿疡 10、其性炎上,燔灼的病邪是:() A、风邪 B、寒邪 C、火邪 D、燥邪 11、多挟湿邪为患的病邪是:() A、寒邪 B、风邪 C、火邪 D、暑邪 12、出现各种秽浊症状,为何邪致病特点:() A、火邪 B、暑邪 C、湿邪 D、寒邪 13、易致各种出血的病邪为:() A、风邪 B、火邪 C、暑邪 D、燥邪 14、疫疠多通过什么途径感染:() A、侵犯肌表 B、空气传染,从口鼻入 C、经络 D、脏腑 15、恐伤:() A、心 B、肝 C、脾 D、肾 16、思伤:() A、心 B、肝 C、脾 D、肾 17、忧伤:()

A、心 B、肝 C、肺 D、脾 18、喜伤:() A、心 B、肝 C、肺 D、脾 19、怒伤:() A、心 B、肝 C、肺 D、脾 20、导致“气乱”的情志因素是:() A、喜 B、怒 C、惊 D、恐 21、耗伤心神,损伤脾气的情志因素为:() A、喜 B、怒 C、忧 D、思 22、劳则:() A、气结 B、气耗 C、气乱 D、气消 23、痰饮的形成,多与何脏腑有关:() A、心肺脾肾 B、肺脾肾三焦 C、心肝脾肾 D、心肺肝脾 24、肌肤甲错,为何证的临床表现:() A、痰 B、饮 C、瘀血 D、疫疠 25、什么是发病的内在根据:() A、正气不足 B、邪气 C、阴阳失调 D、脏腑紊乱 26、什么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A、正气不足 B、邪气 C、阴阳失调 D、脏腑紊乱 27、瘰疠属何病邪的病证特点:() A、饮 B、痰 C、瘀血 D、饮食不节 28、怒则:() A、气下 B、气乱 C、气结 D、气上 29、恐则:() A、气下 B、气乱 C、气结 D、气上 30、思虑过度,劳伤:() A、心肝 B、肝脾 C、心脾 D、心肾 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属六淫致病的特点:() A、与居住环境有关 B、直接影响脏腑所机 C、从口鼻而入 D、与季节有关 E、多侵犯肌表 2、属阴邪的病邪有:() A、风邪 B、寒邪 C、燥邪 D、暑邪 E、湿邪 3、疫疠的致病特点有:() A、易于流行 B、传染性强 C、症状相似 D、发病急骤 E、易致肿疡 4、“内生五邪”即:() A、内风 B、内暑 C、内寒 D、内火 E、内湿 5、疫疠的发生与流行,多与何因素有关:()

肺痈(中医内科学)

肺痈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1.掌握肺痈的辨证要点、常见辨证分型及其治疗。 2.熟悉肺痈常见病因病机、类证鉴别、预防调护方法。 3.了解肺痈的源流、演变与预后。 技能要求 1.能够对肺痈患者的常见证型进行辨证论治。 2.能够熟练地为肺痈患者开展预防与调护指导。 案例导入 彭某,男性,73岁。因“反复咳嗽、吐腥臭痰7天” 于2013年11月8日来诊。 现症见:咳嗽、吐腥臭痰,自觉喉间有腥味,身热,汗出烦躁,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自觉喉间有腥味,口干咽燥,舌苔黄腻,脉滑数。 问题与思考:

1.中医诊断为何病?当辨为何证型? 2.本病的临床特征是什么?本病应与哪些病证相鉴别? 3.中医治法是什么?如何选方用药?应如何调养? 【概述】 概念 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肉败血腐,形成脓疡,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咯吐脓血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历史沿革 肺痈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指出“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认为未成脓时,治以泻肺去壅,方用孽苗大枣泻肺汤;已成脓时,应排脓解毒,方用桔梗汤,并指出了预后“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创用苇茎汤以清肺排脓、活血消痈,为后世治疗本病的要方。

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肺痈论》中将肺痈分为初起、已成、溃后三个阶段,提出初起在表者宣散风清肺,已有里热者宜降火抑阴,成脓者宜平肺排脓,脓溃正虚者宜补肺健脾等治疗原则。 西医范围 西医学中肺脓肿、化脓性肺炎、肺坏疽及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肺结核空洞等伴化脓感染而表现出肺痈临床特征者,均可参照本病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肺痈的外因为感受风热,或风寒袭肺,内郁化热;内因为嗜酒太过或恣食辛辣煎炸厚味,痰热素盛;如宿有痰热蕴肺,复加外感风热,内外合邪,则更易引发本病。病为邪热蕴肺,热壅血瘀成痈,血败肉腐而化脓所致。 1.常见病因 (1)外邪犯肺:感受风热,或风寒袭肺,内郁化热,肺受邪热熏灼而成。 (2)痰热伤肺:嗜酒太过或恣食辛辣煎炸厚味,酿湿生痰化热,灼扰于肺;或宿有痰热蕴肺,复加外感风热,内外合邪,则更易引发本病。 (3)他脏转移:其他脏腑痰浊瘀热蕴结,日久上灼于肺,始成肺痈。

病因病机试题

第六章病因与发病 一、单项选择题:1、提出“三因学说”的是:() A、内经 B、难经 C、陈无择 D、张仲景 2、具有发病迅速,传变也较快的病邪是:() A、寒邪 B、风邪 C、火邪 D、暑邪 3、寒邪引起肢体屈伸不利的病机是:() A、寒易伤阳,肢体不温 B、寒主凝滞,气血阻滞 C、寒主收引,筋脉收缩挛急 D、寒伤脾阳,肌肉失养 4、“中寒”是指:() A、内寒 B、感受外寒 C、寒伤肌表,郁遏卫阳 D、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5、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的病邪是:() A、暑邪 B、湿邪 C、寒邪 D、燥邪 6、火邪致病易:() A、伤肺耗津 B、生风动血 C、阻遏气机 D、收引疼痛 7、其性粘滞,趋下的病邪是:() A、湿邪 B、火邪 C、寒邪 D、风邪 8、有明显季节性的病邪为:() A、风邪 B、火邪 C、湿邪 D、暑邪 9、燥邪致病特点有:() A、生风动血 B、病程缠绵 C、伤肺耗津 D、易致肿疡 10、其性炎上,燔灼的病邪是:() A、风邪 B、寒邪 C、火邪 D、燥邪 11、多挟湿邪为患的病邪是:() A、寒邪 B、风邪 C、火邪 D、暑邪 12、出现各种秽浊症状,为何邪致病特点:() A、火邪 B、暑邪 C、湿邪 D、寒邪 13、易致各种出血的病邪为:() A、风邪 B、火邪 C、暑邪 D、燥邪 14、疫疠多通过什么途径感染:() A、侵犯肌表 B、空气传染,从口鼻入 C、经络 D、脏腑 15、恐伤:() A、心 B、肝 C、脾 D、肾 16、思伤:() A、心 B、肝 C、脾 D、肾 17、忧伤:()

A 、内风 B 、内暑 C 、内寒 D 、内火 E 、内湿 A 、心 B 、肝 C 、肺 D 、脾 18、喜伤:( ) A 、心 B 、肝 C 、肺 D 、脾 19、怒伤:( ) A 、心 B 、肝 C 、肺 D 、脾 20、导致“气乱”的情志因素是: ( ) A 、喜 B 、怒 C 、惊 D 、恐 21、 耗伤心神,损伤脾气的情志因素为: ( ) A 、喜 B 、怒 C 、忧 D 、思 22、 劳则:( ) A 、气结 B 、气耗 C 、气乱 D 、气消 23、痰饮的形成,多与何脏腑有关: ( ) A 、心肺脾肾 B 、肺脾肾三焦 C 、心肝脾肾 D 、心肺肝脾 24、肌肤甲错,为何证的临床表现: ( ) A 、痰 B 、饮 C 、瘀血 D 、疫疠 25、什么是发病的内在根据: ( ) A 、正气不足 B 、邪气 C 、阴阳失调 D 、脏腑紊乱 26、什么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 ) A 、正气不足 B 、邪气 C 、阴阳失调 D 、脏腑紊乱 27、瘰疠属何病邪的病证特点: ( ) A 、饮 B 、痰 C 、瘀血 D 、饮食不节 28、 怒则:( ) A 、气下 B 、 气乱 C 、 气结 D 、气上 29 、 恐则:( ) A 、气下 B 、 气乱 C 、 气结 D 、气上 30、 思虑过 度, 劳伤 :( ) A 、心肝 B 、 肝脾 C 、 心脾 D 、心肾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哪些属六淫致病的特点: ( ) A 、与居住环境有关 B 、直接影响脏腑所机 C 、从口鼻而入 D 、与季节有关 E 、多侵犯肌表 2、 属阴邪的病邪有: ( ) A 、风邪 B 、寒邪 C 、燥邪 D 、暑邪 E 、湿邪 3、 疫疠的致病特点有: ( ) A 、易于流行 B 、传染性强 C 、症状相似 D 、发病急骤 E 、易致肿疡 4、 “内生五邪”即: ( ) 5、疫疠的发生与流行,多与何因素有关:

中内病因病机治则汇总

第一节感冒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病因病机】 感冒是因六淫、时行之邪,侵袭肺卫,以致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而为病。 一、病因 感冒是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以风邪为主因 二、病机 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发病,关键在于卫气之强弱,同时与感邪的轻重有关。 二、辨证要点 本病邪在肺卫,辨证属表、属实,但应根据证情,区别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还需注意虚体感冒的特殊性。 二、治疗原则 感冒的病位在卫表肺系,治疗应因势利导,从表而解,采用解表达邪的治疗原则。 第二节咳嗽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病因病机】 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不论邪从外人,或自内而发,均可引起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咳。 一、病因 1.外感六淫2.内邪干肺 内伤咳嗽,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 部分患者病情逐渐加重,甚至累及于心,最终导致肺、脾、肾诸脏皆虚,痰浊、水饮、气滞、血瘀互结而演变成为肺胀。 一、辨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2.辨证候虚实 二、治疗原则 咳嗽的治疗应分清邪正虚实。 第三节哮病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病因病机】 哮病的发生为痰伏于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因引动而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 一、病因 1.外邪侵袭2.饮食不当3.体虚病后 二、病机 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如朱丹溪说:“哮喘专主于痰”。 发作时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 总之,哮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疾病。 若大发作时持续不已,可出现喘急鼻扇,胸高气促,张口抬肩,汗出肢冷,面色青紫,肢体浮肿,烦躁昏昧等喘脱危候。如长期不愈,反复发作,病由肺脏影响及脾、肾、心,可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之肺胀重证。 一、辨证要点 哮病总属邪实正虚之证。发时以邪实为主,当分寒、热、寒包热、风痰、虚哮五类,注意是否兼有表证。而未发时以正虚为主,应辨阴阳之偏虚,肺、脾、肾三脏之所属。若久发正虚,虚实错杂者,当按病程新久及全身症状辨别其主次。 二、治疗原则 “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基本原则。 第四节喘证 喘即气喘、喘息。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病证。 喘证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仅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稍动则喘息不已,甚则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严重者,喘促持续不解,烦躁不安,面青唇紫,肢冷,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甚则发为喘脱。 【病因病机】 喘证常由多种疾患引起,病因复杂,概言之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为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久病等导致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而成。 一、病因 1.外邪侵袭2.饮食不当3.情志所伤4.劳欲久病 二、病机

第四章病因病机

第四章病因病机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六淫是指、、、、、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2.疠气的致病特点、、。 3.中医内伤致病因素有、、。 4.瘀血的致病特点及临床表现主要有、、、、。 5.气机失常主要有、、、、。 二、判断题(正确的以“√”表示,错误的以“×”表示) 1.六淫就是“六气”。() 2.疫疠的发生与人群的正气强弱有关。() 3.无形之痰,是指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状的痰病。() 4.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5.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内在根据。() 三、选择题 [A型题] 1.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燥邪 E.火邪 2.具有轻扬向上特性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火邪 .湿邪 E.燥邪 3.下列哪种病邪致病最易出现发热恶风、汗出的症状() A.风邪 B.寒邪 C.火邪 D.湿邪 E.燥邪 4.六淫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特点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燥邪 E.火邪 5.风邪伤人,以致病位游移行无定处,主要由其哪种性质决定的() A.风性善行 B.风性数变 C.风为阳邪 D.风性开泄 E.风性轻扬 6.风邪的致病特点是() A.易伤肌表 B.易伤津液 C.易伤阳气 D.易袭阳位 E.易致肿疡 7.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主要与其哪种性质相关() A.风为阳邪 B.风性轻扬 C.风性善行 D.风性数变 E.风性主动 8.下列属于风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 A.为阳邪,其性炎热 B.为阳邪,为阳邪,其性开泄 C.为阳邪,伤津耗气 D.为阳邪,易生风动血 E.为阳邪,其性炎上 9.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为阴邪,易阻气机 B.其性重浊,可致周身酸痛 C.易伤肺,出现咳嗽痰少症状 D.其性黏滞,病难速愈 E.其性凝滞,引起疼痛 10.肢体屈伸不利的症状与寒邪的哪种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关() A.寒为阴邪,伤人阳气,肢体失于温养 B.寒性凝滞,气血流行不畅 C.寒伤肌表,卫阳被遏,肢体失于温养 D.寒性收引,经脉拘急

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概念,病因病机,结语部分)

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概念,病因病机,结语部分) 第一章外感病证(病机:外邪侵表,正邪相争,脏腑功能失常) 感冒 概念: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证。 病因病机:感冒的主要病因为六淫之邪、时行病毒和正气亏虚,随季节不同,风邪常兼挟风寒、风热、暑湿而致病,病位在肺卫,病机为邪从皮毛、口鼻而入,犯及肺卫,卫表不和,肺失宣肃,属表实之证。 临床表现:常呈多样化,卫表不和可见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肺失宣肃可见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在辨证时,有风寒、风热、暑湿之区别;有普通感冒、时行感冒之不同。 治疗原则是解表发汗,疏风宣肺,时行感冒则多偏重于清热解毒。 外感发热 概念:是指已患有某种或多种内科疾病,又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并持续不降,伴有恶寒、面赤、烦渴、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病机:正邪相争,阳胜则热 主要治法:清热解毒、通腑泄气,养阴益气。 湿阻 多发于夏令梅雨季节。本病湿邪为患,病位于脾胃,病机是湿邪阻滞中焦,升降受阻,运化不利。湿阻的治疗原则是祛湿健脾。化湿、燥湿、利湿为重要治疗方法。 痢疾 概念: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病位病机:痢疾病位在肠腑,与脾胃有密切的关系。痢疾的病机主要是邪滞于肠,气血壅滞,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而成痢。 治疗: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 疟疾 概念:由于疟邪侵袭人体,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临床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病因病机治疗:感受疟邪为病因,疟邪侵入人体,伏于半表半里,与营卫相搏则作,与营卫相离则止,再次与营卫相搏则引起再一次发作。祛邪截疟为治疗原则。 第二章肺病证(肺气亏虚、阴津亏耗、寒邪犯肺、邪热乘肺、痰浊阻肺) 咳嗽 肺气不清,失于肃降,发为咳嗽。有外感、内伤两类。外感为六淫犯肺;内伤为脏腑功能失调而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 喘证 概念: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致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喘脱:喘证严重时出现喘促持续不已,烦躁不安,肢冷,体温下降,汗出如珠,心悸,面唇青紫,脉浮大无根等表现时的一种危重病证。多因病及心肾之阳,致阳气欲脱,阴阳离决而

第四章 病因病机——病机

第四章病因病机 第二节病机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它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发展转归和诊断治疗的内在根据。病证各类虽然繁多,其临床表现亦千差万别,但从总整体来说,大多数的病证都有某些共同的病机过程,如正邪转归、阴阳失调、气机失常等等。 一、正邪盛衰 正邪盛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抗病能力之间存在着的相互斗争所发生的邪正盛衰变化。一般而言,邪气侵犯人体后,正气与邪气即相互发生作用,一方面是邪气对机体的正气起着破坏和损害作用,另一方面正气对邪气的损害起着抗损害及驱除邪气,并消除其不良影响的作用。因此,邪正斗争,及其在及其在斗争中邪正双方力量的盛衰变化,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影响着病机、病证的虚实变化,而且直接影响着疾病的转归。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疾病的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一)正邪盛衰的关系 正,指人体的功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康复能力,是正气的简称。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为邪气的简称。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是在一定条件下邪正斗争的反映。 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正气旺盛,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充盈,卫外固密,则病邪难以侵入,病无以发生,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只有在正气相对虚弱,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能乘虚而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才能发生疾病,正如《素问-评热病论》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2、邪气侵袭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气可引起疾病的发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时甚至可能起主导作用。如烧伤、冻伤、疫疠、毒蛇咬伤、食物中毒等,此时即使正气强盛亦难逃伤害。 3、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正邪相争,正胜邪去则不发病,一则正气强盛,抗邪有力,其病邪难于侵入;二则即使邪气已侵入,正气能及时消除或排出邪气,不产生病理改变,也不会发病。邪胜正负则发病,一为正虚抗邪无力,邪气得以乘虚侵入,造成阴阳气血失调而发病;二为邪气毒烈、致病作用强,正气相对不足,亦能损害机体而致病的发生。 (二)正邪盛衰与病邪出入 当疾病发生后,正邪斗争及其消长盛衰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趋势,表现为表邪入里,或里邪出表。 1、表邪入里 指外邪侵入机体,首先伤及肌肤卫表层次,而后内传入里,转为里证的病理传变过程。多因邪气过盛,或因失治、误治,正气受损,抗邪无力,正不胜邪,使疾病向纵深发展。如外感风温,初见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咽喉肿痛、脉浮数等邪气在表的症状,失治或误治,继而见发热不恶寒、口渴汗出、咳嗽胸痛、咯痰黄稠、脉滑数等邪热壅肺的症状,这是表热证转化为里热证的表现。 2、里病出表 指病变原在脏腑等属里层次,正邪斗争,病邪由里透达于外的病理转变过程。多是护理得当,治疗及时,邪气日衰,正气驱邪外出,预示病势好转和向愈。如温病内热炽盛,出现汗出热退,或斑疹透发于外等,均属里病出表的病理转变过程。 (三)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 正邪相争的运动变化,贯穿于疾病过程的始终。而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的盛衰,又决定着患病

糖尿病(消渴)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研究

糖尿病(消渴)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方法抽选我所2016年8 月~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糖尿病患者经中医病机分析,实施辨证分型治疗,其中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达93.3%。结论了解病因病机,采用中医药 治疗糖尿病,实现“标本兼治”,符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提高了糖尿病的 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消渴病;病因;病机;治疗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又称消瘅、肺消、消中,消渴病变脏腑在肺胃肾[1]。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就记载 了“消渴”这一病名。现抽选我所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糖尿病 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所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59~72岁,平均年龄(67.5±2.3)岁。 2病因病机 糖尿病的中医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 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 2.1素体阴虚 导致素体阴虚的原因:①先天不足。《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是指在母体胎养不足所致。②后天损耗过度。如毒邪侵害,损耗阴津。化源不足如化生阴津 的脏腑受损,阴精无从化生,如《外台秘要?消渴门》说:“消渴者,原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每发即小便至甜。”脏腑之间阴阳关系失调,终致阴损过多,阳必偏盛,阳太盛则致“消”[2]。 2.2饮食不节、形体肥胖 长期过食甘美厚味,使脾的运化功能损伤,胃中积滞,蕴热化燥,伤阴耗津,更使胃中 燥热,消谷善饥加重。因胖人多痰,痰阻化热,也能耗损阴津,阴津不足又能化生燥热,燥 热复必伤阴。如此恶性循环而发生消渴病。 2.3情志失调、肝气郁结 由于长期的情志不舒,郁滞生热,化燥伤阴;或因暴怒,导致肝失条达;气机阻滞,也 可生热化燥,并可消烁肺胃的阴津,导致肺胃燥热,而发生口渴多饮,消谷善饥。阴虚燥热 日久,必然导致气阴两虚。阴损及阳而出现气虚阳微现象,由于肺、胃、肾三经阴气虚,阳 气被遏而出现的阴阳两虚病证[3]。 2.4外感六淫,毒邪侵害 外感六淫,燥火风热毒邪内侵散膏(胰腺),旁及脏腑,化燥伤津,亦可发生消渴病。 外感三消即外感六淫,毒邪侵害所引起的消渴病。消渴病虽有在肺、胃、肾的不同,但常常 互相影响,如肺燥津伤,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不得濡养,肾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热偏盛, 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终致肺燥胃热肾虚, 故“三多”之证常相互并见[4]。 3中医药治疗 3.1临证分型治疗 3.1.1肺胃燥热型 3.1.1.1表现:血尿糖升高,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小便频多,舌质红,脉数,苔黄。 3.1.1.2治则: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3.1.1.3处方:消渴方,黄连10g、生地15g、苦瓜15g、寸冬10g、丹参20g、知母10g、 黄芩10g、生石膏30g等。 3.1.2胃火炽盛型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之病因病机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之病因病机学说中医中药是医疗事业单位考试的重要考查内容,本文带着大家梳理相关知识。 病因,就是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古代中医病因学将致病因素分为三种:即外因(如六淫、疠气等),内因(如七情)和不内外因(包括饮食不节、劳逸损伤、外伤、寄生虫等)。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病证,故又属致病因素。其实,中医的所谓“不内外因”,有的即是外因,如外伤等;有的则是内因为主,但常结合外因而致病的,如饮食不节、劳逸损伤等皆属此类。没有一种致病因素既不属于内因,又不属于外因的,充其量是某一致病因素,可能由内因与外因的协同作用形成,因而严格说来,中医所认识的病因是内因与外因两大类。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病因有非常全面、深入的论述。《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到:“夫百病之所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这也许是目前有文字记载的关于天文、气候对人体影响的最早记录,大致意思是说环境中的干燥、潮湿、大寒、大暑、刮风、下雨、阴阳不调、过喜、过怒、饮食、居住环境都可以导致人体发病。也就是说,《内经》所论述的病因内容主要有天气因素(风、寒、暑、湿、燥、火)、情志因素(怒、喜、忧、思、悲、恐、惊)和饮食起居(饮食、劳逸、房事、起居等)三大方面。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以阴阳五行、

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即病机学说。 具体内容: 1.从整体上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等。 2.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 3.探讨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传变病机、卫气营血传变病机和三焦传变病机等。 4.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的病机、哮喘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等。 5.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的病机。如疼痛的机理、恶寒发热的机理、失眠的机理等等。 6.研究由于气血津液、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合性病机变化,如内生“五邪”。 来源:中公卫生人才网

肺痈

肺痈 (概述] 肺痈,又称“肺疽”、“肺疮”,是由风热邪毒客于肺脏,久而溃腐成脓的一种疾病,属于内痈之一。《金匮要略心典。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证治>>中云:“痈者壅也,如土之壅塞不通,为热聚而肺溃也.”临床以发热、胸痛、咳吐痰多而腥臭,甚至咳吐脓血为主症。西医学称肺痈为肺脓肿,是由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化脓性炎症、坏死而形成的脓肿。通常分为吸人性(原发性)肺脓肿、血源性肺脓肿和继发性肺 脓肿三大类。吸入性肺脓肿多见于学龄期及学龄前期儿童,婴幼儿肺脓肿大多为血源性,或继发于化脓性肺炎之后。 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和年龄的差异,但若因于小 儿肺炎痰热化火,热毒壅结转归成肺痈者,则夏秋发病较多,因蛔虫扰肺,或吸入异物所致,则无季节之别。近年来,肺痈的发生率在儿科明显下降。本病经过适当治疗后,大多数治愈。如治疗不及时,肺痈巨大,合并永久性的支气管狭窄等,可影响肺痈的愈合。血源性肺痈有]0%左右的病死率。若合并化脓性心包炎、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心肌炎之患儿,预后严重.

肺痈之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并设专篇论述,《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说:“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作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指出肺痈的主证,同时对肺痈的病因病机、治疗及预后等方面都有较多的论述。并创制了葶苈大枣泻肺汤、桔梗汤为治疗肺痈的基本方剂。对本病的预后指出“始萌可救,成痈则死”的基本规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列有“肺痈候”,着重阐明痈脓形成的病机,谓;“寒搏于血,蕴结成脓,热又加之,积热不散,血败成脓。”孙思邈《备急干金要方.肺痈》篇中,对肺痈的临床症状叙述更为详细,有“胸中满而振寒,脉数咽干而不渴,时时出浊唾腥臭,久吐脓如粳粥,是为肺痈。”之说。在治疗上创用苇茎汤以清热排脓。宋代的《小儿药证直诀》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将肺痈亦称作肺疽、肺疮。认为初有风寒证时,可用小青龙汤。若咳唾脓血,此乃肺热,宜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桔梗汤、苇茎汤。并以参芪补肺汤以善其后。对本病按病机之演变,分阶段治疗,实为有效。清代喻昌在《医门法律.肺痈肺痿门》中对肺痈的形成、临床表现及治疗叙述甚详。有关形成的原因他提出:“……留邪固结于肺叶之间,乃至血为凝滞,以渐结为痈脓,是则有形之败浊。”治疗方面,提出凡治肺痈病,以清肺热、救肺气,俾其肺叶不致焦腐,其金乃固。故清一分肺热,即存一分肺气.

消渴病之辩证论治

消渴病之辩证论治 消渴《中医内科学》 消渴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所导致的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消渴病是一种发病率高、病程长、并发症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证,近年来发病率更有增高的趋势。中医药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在世界医学史中,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最早,且论述甚详。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内经》还有消瘅、膈消、肺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 《内经》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而内热是其主要病机。 《金匮要略》立专篇讨论,·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诸病源候论·消渴候》论述其并发症说:“其病变多发痈疽。” 《外台秘要,消中消暑肾消》引《古今录验》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又说:“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对消渴的临床特点作了明确的论述。刘河间对其并发症作了进一步论述,《宣明论方·消渴总论》说:消渴一证“可变为雀

目或内障”,《儒门事亲·三消论》说:“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疠之类”,“或蒸热虚汗,肺痿劳嗽”。 《证治准绳·消瘅》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三消的临床分类作了规范,“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明清及其之后,对消渴的治疗原则及方药,有了更为广泛深入的研究。 本节之消渴病与西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西医学的尿崩症,因具有多尿、烦渴的临床特点,与消渴病有某些相似之处,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禀赋不足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即已认识到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内在因素。《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其中尤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 2.饮食失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素问·奇病论》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3.情志失调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等,以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

中国医学史 第五章

第五章宋金元医学 社会背景: 1、北宋社会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出现具有世界意义的三大发明。 2、重视医药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有“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之说。 3、同哲学流派的长期争论,促使医学的流派的出现和论争。“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第一节医政设施的进步 1.设翰林医官院(宋) (1082年改称医官局) ——掌管医之政令和医疗事务 2.开设国家药局 御药院:保管国内外进献的珍贵药品,供帝王使用 尚药局(宋)——最高药政机关 惠民局(宋)——经营药物制剂与售卖 广惠司(元)——元代医疗机构,多修制御用的回回药物,后在其属下设有回回药物院 3.医学教育 太医局(宋) 太医院(元) 专司医学教育 意义:医学教育的兴起,促进了医药学的发展 第二节古医籍整理与研究 校正医书局(1057) ——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后陆续出版。如《素问》、《伤寒论》、《脉经》、《外台秘要》、《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针灸甲乙丙》、《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后人评述:“上对祖宗,下对子孙”。 对古医籍的研究——《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1144年撰,现存全面注解《伤寒论》最早的专著。 第三节方书和药物学的发展 一、方书: 1、《太平圣惠方》——宋王怀隐等编著,载方16834首。 2、《圣济总录》——宋曹宗孝等编写,载方近20000首》 3、《和剂局方》——裴宗元、陈师文等编写,载方297首,为该局的制剂规范,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局方之一。所收多为常用有效方剂,如藿香正气散、四君子汤等。 4、个人: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苏轼、沈括《苏沈良方》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 张锐《鸡峰普济方》 二、药物学的发展: 1、《本草图经》——宋苏颂主编,绘制药图933幅,我国第一部刻版药物图谱。 于1061年完成,该书重点讨论了药物的来源和鉴别,把辨药和用药结合起来,还收藏了大量单方验方 2、《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唐慎微著载药1558种,新增药物476种。宋代药物学最高成就,上下流传五百年,一直为本草学之范本。(简称<证类本草>) 3、《本草衍义》——宋寇宗奭撰,载药460种。重视对中药药理临床观察,提出气味新说。 4、《珍珠囊》——金张元素著。对药物归经学说和脏腑标本用药式,有重要发展。

消渴病

“消渴病”解决之道—糖尿病中医理论源渊 中医学对消渴病的认识基础渊源于《黄帝内经》,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方治始自《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体系形成和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历代医家对消渴的辨治论述宏富。《内经》集上古医学之大成,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预后转归及防治调护多有论述,成为后世防治消渴病的理论渊源。 1.《内经》中有关消渴病名的记载 《内经》不同的篇章中有“消瘅”、“消渴”、“肺消”、“鬲消”、“脾瘅”、“肾热病”、“漏风”、“风消”、“消中”、“食亦”等10个名称。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消瘅”。 消有三个含义:一、善消水谷而善饥多饮。二、消灼津液而致津液失养,阴不胜阳,火热内生。三、肌肤消瘦。究“消渴”之含义,包括“病”、“症”与病理机制等三个方面。其中,“病”指具有典型症状的消渴病;“症”指渴饮、善食易饥的症状,即消渴候,病理机制指胃肠结热、津液消耗,即以火烹烧之意。 2.病因 2.1 外感六淫 《灵枢?五变》云:“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为消瘅”,指出了消渴的产生可因风雨寒暑所致,寒热失调,可致消渴。 2.2 七情失和 《灵枢?五变》:“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强多怒,柔者易伤也……怒则气上逆,胸中畜积,血气逆留,宽皮充肤,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七情失调,不仅是诱发消渴病的重要因素,也是加重消渴病的重要条件。 2.3 饮食失调,恣食肥甘及咸味 《素问?奇病论》曰:“脾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认为“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 2.4 气血衰少,五脏柔弱 《内经》认为气血衰少亏虚,导致五脏失养,亦可引发消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因五脏虚弱,精衰液夺,实为消渴病之形成提供了病理基础。五脏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而衰弱时,可导致消渴病的产生。 3.病机 3.1 热蕴于内,津消其中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少阳之夏,大热将至,……火气内发……嗌络焦稿,渴引水浆”。“肾热病者,先腰痛,酸,苦渴,数饮”。说明了内热炽盛是消渴病的原因之一。此外,热蕴于内,五脏有热,传其所胜,脏热相移,亦可发为消渴。燥热与阴虚往往互为因果,燥热愈盛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盛,进一步发展可因热郁或阴伤气耗而致血行不畅的血瘀证。 3.2心移寒于肺,肺失宣肃 《素问?气厥论》云:“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寒主收引,肺为寒束,失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