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城市国际竞争力报告 - gucp全球城市竞争力研究

南京城市国际竞争力报告 - gucp全球城市竞争力研究

南京城市国际竞争力报告 - gucp全球城市竞争力研究
南京城市国际竞争力报告 - gucp全球城市竞争力研究

南京城市国际竞争力报告

——科技创新,提升城市竞争力

内容摘要

一、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框架

全球化的竞争导致城市成为竞争主体,中国城市也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与世界城市网络体系建立初步联结中,感受到了国际城市竞争的压力。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正积极致力于检查、培育和提高其城市竞争力,一些国家的机构和学者也都在致力于本国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我们认为,城市竞争力可以理解为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转化资源和争夺、占领、控制市场,多快好省地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其中为居民提供福利是城市竞争力的最终目标,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城市竞争力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并根据这一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深入探讨南京城市竞争力提升中的科技创新问题。

1.城市竞争力的理论框架

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企业素质、当地要素、当地需求、内部联系、公共制度、全球联系共同作用合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主体素质的差异形成了具有一般意义的经济环境,即城市竞争的基本态势和现实背景。城市竞争力中的主体是城市的微观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竞争力的实施者,与之对应的竞争力客体则是资源、制度等各种要素。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反映了竞争力主体在特定的环境下对要素的权衡取舍。国内供给体现了主体已有的要素投入和利用,而国内需求则是主体对要素潜在的需求与欲望。当地联系和对外联系作为主客体之间的互相作用,是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得以实现的具体行为方式。公共制度则是对主体交往的规则安排。全球的不同区位(包括城市)其主体素质及其要素环境具有差异明显的差异性。

城市竞争力的产业运行:要素环境决定产业层次,要素环境差异带来的企业业务组合的地域差异最终导致产业及环节的全球差异分布。在高级和高质量的企业运行因素聚集的区域或城市,创新和较高复杂性的活动被支持,产业体系中的高端服务业、高科技制造业,产业环节中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得以发展。相反,在低级和低质量的企业运行因素聚集的区域或城市,简单劳动的活动被支持,产业体系中的低技术产业,产业环节中的组装加工环节得以发展。在缺乏基本的企业运行因素聚集的区域或城市,最基本的产业也难以发展。城市间企业业务组合的差异,即劳动的地域分工,决定全球产业体系呈现各区位差异化产业子系统构成的一幅异彩纷呈、等级分明、分工联系的大产业系统图景。这样整个世界组成一个

以城市为子系统的等级分明、分工合作的全球大产业体系。

城市竞争力的显示特征:产业层次决定城市的价值,产业层次的全球差异分布导致城市收益价值体系的全球差异分布。一个城市企业群中运营各环节的影响因素组合状况,决定企业群的业务选择,决定企业群创造附加值的高低,因而企业群运行因素与企业群的业务组合构成城市企业群的创富能力即城市的创富能力,也就决定城市的价值状况。全球城市间企业运行条件分布的差异决定产业体系的差异,进而决定城市间企业创造价值的差异,也决定相同产业或产业环节附加值的差异。因而,全球城市价值体系呈现各区位高低变化、崎岖不平的图景。

城市竞争力的决定机制:要素环境系统、产业体系、价值体系三者相互作用形成城市竞争力,而经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动机、要素水平差异及流动性差异,导致要素、产业和价值的全球变动,从而带来城市竞争力的全球变动。城市企业群运营的要素环境系统是城市竞争力的基础,城市通过吸引外来因素、维持当地因素,培育城市产业结构体系以及由此衍生的城市功能体系,并同它们一起决定城市价值体系;城市产业体系即企业群组合是城市竞争力的主体,它受运行因素的影响,也是运行因素的一部分,它通过强化或削弱当地产业、吸引或排斥外地产业创造和决定城市价值,也反过来影响城市运营因素;城市价值体系是城市竞争力的表现,被城市企业运行因素和产业体系决定,反过来强化或削弱当地因素、吸引或排斥外地因素,影响运行条件和产业体系。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动机(居民追求福利最大化,企业追求利益追大化),诱致居民、企业和可流动的要素高收益区位流动和聚集,引起经济个体在空间上的流动,客观上导致区位之间的竞争。这种流动和聚集的累积因果导致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企业运行因素的动态变化,进而导致产业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变化,同时地方政府也通过自身的努力试图改变城市整体的企业运行因素,进一步改变了城市的产业体系和价值体系,也就会带来城市竞争力的全球变动。

城市竞争力中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城市价值体系的规模、构成和变动具有全面而重要的影响,而科学技术和知识资源在城市间的分布又是不均衡的,从而导致不同城市科技竞争力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到城市竞争力的差异。城市科学技术和知识资源通过两种方式参与生产过程,即:a.通过附着和渗透到劳动力和生产设施、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中参与生产过程;b.通过直接的知识信息投入参与生产过程,最终生产出知识产品和非知识产品。科技开发、科技创新和科技在城市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使生产要素的使用得以改善,使企业生产技术、工艺水平得以提高,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产品成本得以节约;另一方面科技应用可以使城市企业获得了具有垄断优势的资源和产品,从而使城市获得更多的工业租金,同时也扩大了城市产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科技应用还可以通过产品质量的改善来扩大市场占有率。属于专有的科学技术、知识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各城市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产业层次上的技术差异来源于研究开发和技术训练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即来源于科技和知识资源。拥有某种科技和知识资源的城市,发展相关新技术产业或同一产业特定产品,一方面,其生产成本相对低廉;另一方面,由于高新产品生产存在着技术垄断,因而产品能

够以较高的垄断价格销售,从而城市产业可以获得一定的工业租金。这种科技知识资源所形成的比较优势使城市价值体的构成比例都变得更大,发展以高技术为基础的高技术产业将使城市价值体系扩大,因此科技优势存在差异的城市其竞争力也就存在着差异。

2.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产出:综合竞争力(价值)指标体系。从显示或产出的角度,测度全球城市竞争力,有如下框架:UC1=F(ES,ED,DL,TI,EG,DA),其中,UC1是城市竞争力的产出或表现,ES是经济规模,ED是经济密度,DL是经济效率,TI是技术创新,EG是经济增长,DA是经济决策。全球城市竞争力产出指标体系具体包含8个表现指标。

投入:要素环境指标体系。从显示或产出的角度,测度全球城市竞争力,有如下框架:UC2=F(EQ、LE、LD、LC、GC、PI),其中,UC2是城市竞争力的投入,EQ是企业素质,LE是当地要素,LD是当地需求,LC是当地联系,GC是全球联系,PI是公共制度。全球城市竞争力要素环境指标体系具体包含6类共50个指标。

过程:产业体系指标体系。从产业的角度测度全球城市竞争力,假使城市有N个产业,有如下框架:UC3=F(IC1,IC2,IC3…..ICN),其中,UC3是表示产业竞争力综合,IC1,IC2,IC3…..ICN,分别表示不同产业的竞争力。理论上,UC1=UC2=UC3,但是由于统计数据等方面的原因,现实中两者不完全吻合相等。UC1主要反映当前短期的竞争力,UC2反映未来长期的竞争力,UC3反映未来中期的竞争力。全球城市竞争力产业链指标体系具体包含19个产业指标。

二、南京城市竞争力中的科技创新

1.南京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南京城市国际综合竞争力有了较显著的提升。根据《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南京2008年城市国际综合竞争力在全球500个城市中排名第247位,比2005年的263位提升了16位。

南京城市国内综合竞争力基本稳定,发展成本竞争力上升较快。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南京2008年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294个城市中排名第21位,与2005年的20位相比基本稳定。在城市分项竞争力中,南京2008年综合增长竞争力、经济效率竞争力、经济规模竞争力和生活质量竞争力排名有所下降,不过南京发展成本竞争力则由2005年的第106位上升到第76位,产业层次竞争力也由第28位上升到第21位。尽管如此,与一些先进的大中城市相比,南京城市竞争力依然有了较大幅度提高,2005—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4.9%,高于深圳的13.8%,上海的11.0%,和杭州的12.57%,特别是南京发展成本竞争力提高较快,产业层次竞争力明显增强,为南京未来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2.南京科技竞争力的提升

科研机构竞争力和企业创新能力都有所上升,科技资源集聚度竞争力略有下降。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南京2008年科研机构竞争力在全国52大中城市中

由第35位上升到第29位,企业创新能力也由第31位上升到22位,科技资源集聚度竞争力有所下降,2008年为第20位。

就科研机构竞争力而言,科研开发投入产出效率大幅上升。南京科研开发投入产出效率由第47位大幅上升到第22位。科研开发水平和科研开发环境则略有下降。

就企业创新能力而言,南京企业研发能力和研发效率竞争力都有所提高。南京企业研发能力由2006年的第19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15位,企业研发效率由第34位上升到第29位。

3.南京科技创新的作用

科技创新对南京城市竞争力提升作用日益重要。科技创新是南京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推动力;科技创新是南京提升区域竞争力增强中心城市地位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是南京突破地域狭窄限制和建设优美古都实现绿色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科技创新是南京改变多传承少创新境况塑造创新文化特质的关键所在;科技创新是引导南京科教资源充分发挥潜力提升城市科教竞争力的需求端动力。

三、南京科技创新的现状和成就

1.科技创新主体素质: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高端产业企业进一步集聚

企业素质增强,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高端产业企业进一步集聚。南京市工业企业数目增加较快,其中小型工业企业数目增加尤多,但大中型工业企业仍是运营主体;高新技术企业数有了大幅增加,效益显著提升;高端产业具有较好的基础,富于创新潜力。

公共部门服务能力有所增强,职能转变仍需推进。南京财政支出规模日益增加,但占GDP比重略有下降;南京政府运行较有效率,但服务经济职能仍需加强。

家庭教育素质持续提高,创新精神逐渐加强。200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7.9%,比2002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比2002年增加了3年。创新精神略显不足,但价值观念在逐步改变,呈现出多元探索与多元选择,创新精神逐步加强。

2.科技创新产出:创新载体日趋完善,科技成果增长迅速,技术交易活跃度增加

人力资本总量增长加快,结构仍需调整,人才环境逐渐改善。科技活动人员和R&D人员有了较大增长,但占专业技术人员比重有所降低;南京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能力增加较快;南京医疗卫生环境良好,服务水平有所提高,南京2009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6.6岁;南京生活环境日益改善,南京2008年在岗职工工资提高到3609.0元,不过“刚性支出”增长较快,导致生活成本的过快增加。

融资环境日益改善,股权投资发展迅速。南京金融业发展较为迅速,2008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30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8%;金融服务品种较为丰富,南京银行机构和保险机构家数增加较快,金融配套服务也日益完善;风险投资公司和私募基金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融资的渠道。

科学技术载体众多,成果丰硕,科技活动日趋活跃。南京科研机构、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众多,科技孵化器、公共技术平台增加和大学园区建设发展较快;专利申请量增加

迅速,2008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1,69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5,019件,占全年专利总申请量的42.9%;高等院校依然是科技成果的主要载体,2007年高等院校专利申请数量达到1984件,在独立研发机构、高等院校核大中型工业企业合计专利申请数量的比重也由53.4%上升到55.5%;南京科学技术合同成交额稳步增长,2007年技术合同金额达55.59亿元%;南京高等院校技术转让情况不甚乐观,2007年高等院校技术转让合同数、合同金额及当年实际收入都比2004年有较大的下降。

3.科技创新投入:科技投入迅速增加,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比重上升

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增长加速,财政科教支出上升。2008年南京末常住人口758.89万人,比2003年增长了18.0;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75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5倍,三次产业结构也进一步调整为2.5:47.5:50;2008年全市财政支出中的教育支出58.03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9倍,人均教育支出764.7元,增长了1.16倍;科学技术支出9.46亿元,增长了2.3倍,人均科学技术支出124.7元,增长了1.45倍。

科技经费增加迅速,工业企业R&D人员人均研发经费领先。2007年南京科技活动机构科技经费收入157.66亿元,比2002年增加了1.26倍;2007年南京全社会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4%,比2002年提高了0.78个百分点;各科技活动机构每位R&D人员平均R&D经费相差不多,但大中型工业企业迅速提高,已经排在最前面;试验发展经费比重上升较快。

4.科技创新区域联系:产学研合作网络初步形成,成果就地转化率显著提高

区域环境优越,创新主体布局仍需调整。南京依托周边地区迅速发展的产业所产生的强大科技需求,有利于充分发挥南京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南京科技创新主体空间接近性略显不足,科教资源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空间接近性不够强。

科教资源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但产业结构仍需调整。南京科技创新资源与相关产业形成了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局面;南京科教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需要进一步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南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仍然相对薄弱;南京目前产业园区存在着规模较小,地均工业增加值较低,产业集约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兴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挥。

成果就地转化率提高,产学研合作推动资源合理配置。南京全市共建立了27家孵化器、107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南京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转化率在南京应用转化的达到了41%;南京建立了包括政产学研金五方在内的80家单位建立了政产学研金联席会议制度,各区县、开发园区也成立了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合作领导组织;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资源配置机制进一步完善,注重发挥南大、东大、十四所等驻宁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优势;各区县致力于促进产学研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对接。

5.科技创新对外联系:科技外向度明显提高,海外人才吸引力增加

交通枢纽地位增强,物流中心功能渐显。南京是中国东西长江水运大动脉和京沪铁路这一南北陆运大动脉的交汇点,而经过国家批准设立的龙潭港和禄口机场物流基地进一步加强

了南京对外联系能力;南京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

科技外向度提高,外资稳定增长。2007年高新技术出口40.4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了1.02倍;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199.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3.46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值之比为19.6%,比2004年提高了0.39个百分点;2008年南京实际利用外资额23.72亿美元,比2003年增加了1.17%。

人才引进政策激励加大,留学归国人才日增。至2009年,南京市引进海外留学人员近万名,仅2007年南京市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或“海归”背景科技人员参与的科技计划项目达362项。

技术转移体系日益完善,数量迅速增加。南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际技术转移体系,南京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积极拓展国际技术转移工作网络。

国际交流日益频繁,青奥会助推国际合作。南京已经与日本名古屋市、美国的圣路易斯市等12个国家的12个城市结成了国际友好城市,城市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迅速增加;2010年又取得了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奥会举办权,进一步加强了南京与世界的交流和合作。

6.科技创新公共制度:产权保护环境改善,政府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

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加大,产权流失现象犹存。南京建立了跨部门、跨行业执法机制,加强保护企业知识产权,联合查处侵权假冒行为,清理整顿音像制品市场,加大网络及信息传播领域的监管力度;但由于企业科技人员的流动,使科技人员把本企业的关键技术或秘密带到新的应聘企业,也由于企业缺乏知识产权知我保护的意识,忽视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而导致了知识产权流失现象尤存。

市场监管能力提高,市场环境改善。南京着力完善了政府监管、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和限制竞争行为,建立和完善了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准入和特许经营制度,加强和规范资本、产权交易、房地产、建设、技术、人力资源等各类要素市场监管,依法规范用工、交易、纳税等各种市场主体的行为,强化对自然垄断行业的有效监管。

政府管理:服务职能加强,行政立法渐臻规范。南京市进一步转化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南京实行“六公开”,尝试规范“并联审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大幅逐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南京市还从加强行政立法源头改革立法体制,完善立法程序,增强立法的民主性和透明度,从实体和程序上解决了立法中的部门利益倾向问题,提高整体立法水平。

四、南京科技创新的六大经验

1.科学发展,以科技带动产业跨越,以创新助推城市转型

“三个发展”是南京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以科技创新为特征的创新发展是“三个发展”的核心内容;“三个发展”的提出也为南京科技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需求动力。

2.目标聚集,制定战略规划作引导,寻求关键环节做突破

“智慧南京”的建设需要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定创新城市方向;制定4+8+8产业发展规划,引导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突出若干研发中心、优势产业和集群产品,实施科技创新重点突破。

3.系统引导,尊重市场基本规律,树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制定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政策;鼓励企业建设技术中心建设;实施技术标准和品牌战略;强化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技术攻关,促进新品应用;加大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投入;实施扶持企业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

4.以高引高,强化环境资源优势,力争高端资源集聚

借助科教资源丰富优势,争批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借助已有高端科研基础,争取重要科研中心建设落户南京;重视国际国内合作交流,推动科技要素向南京集聚;依托高新区和高等院校优势,吸引科技资源向南京集聚;制定高度激励计划,吸引高层次人才向南京集聚。

5.合纵连衡,整合产业区域资源,构筑官产学研合作网络

整合现有资源,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建立政产学研金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市场化导向,创新技术转化机制,组建产业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建立一批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培育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校企对接,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重点建设“南京科技广场”,继续推进宁南科学城、仙林大学城及南京地区4个国家(省)大学科技园等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推进园区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和能力;政策扶持,加大科技成果在南京的转化激励。

6.项目带动,建设科技资源载体,打造创新活动平台

大力推进实验室和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大力推进技术型园区建设,推进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区多园”建设,加强大学科技园和技术创新园中园建设;大力推进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通过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校企合作;大力推进集聚型产业化基地建设,注重产业化集聚和创新成果转化的结合,建设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并重点推进五大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积极建设创新平台集聚人才,为高层次人才进行科技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五、科技创新:提升南京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比较

1.全球城市竞争力产出:城市综合竞争力居于全球500个城市中游水平较

在全球500个城市中,南京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第247名,高于武汉、西安,低于维也纳、巴塞罗纳、斯德哥尔摩、波士顿、慕尼黑、北京、深圳、杭州、无锡。

经济规模居全球500个城市第74位,处上游水平;经济增长居全球500个城市第38位,处领先水平;发展水平居全球500个城市第292位,处中等水平;经济聚集居全球500个城市第389位,处中低水平;科技创新居全球500个城市第240位,处中等水平;经济国际影响力居全球500个城市第199位,处中上水平。

2.全球城市竞争力投入:城市竞争力居全球500个城市中上水平

从要素或投入角度度量,南京城市竞争力居全球500个城市中上水平。在全球500个城市中,南京要素环境总得分居175位。

企业素质:居全球500个城市第101位,接近领先水平。与基准城市相比,南京的企业素质得分低于北京、巴塞罗纳,维也纳、慕尼黑、斯德哥尔摩、深圳、波士顿,但要略高于武汉、西安、杭州、无锡。其中,南京全球高端企业居第136位;南京企业成长性居第60位;全球企业品牌数为零,与杭州、武汉等城市一样;南京的金融企业居第66位;南京的科技企业居第100位,南京的文化企业居全第198位。

当地要素供给:居全球500个城市第96位,处领先水平。与基准城市相比,要高于巴塞罗那、西安、无锡,低与其它城市。南京教育指数居第250位;最低工资得分居第146位;大学指数居第59位;银行指数居第108位;专利指数居第108位;研发中心数居第181位;道路便利度居第371位;基准宾馆价格居第166位;医院床位数居第309位;基准房租价格居第70位。

当地需求:居全球500个城市第204位,处中游水平。与基准城市相比,要高于杭州、深圳、西安、无锡,但低于慕尼黑、巴塞罗纳、波士顿、维也纳、斯德哥尔摩、北京、武汉。

人口总量得分居第38位;人口增长潜力居第253位;一小时飞行圈最大城市GDP得分居第143位;一小时飞行圈最大城市人口居第62位;三小时飞行圈GDP居第139位;三小时飞行圈人口得分居第80位;国家人均收入居第347位;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居第4位。

内部联系:居全球500个城市第123位,处中上水平。与基准城市相比,要低于除武汉、西安、无锡以外的所有城市。南京的劳动力密度居第21位;产业集中居第342位;科技园区居第104位;通货膨胀率居第338位;失业率居第178位;政治稳定性居第186位;犯罪率(逆)居第252位;气候指数居第160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逆)居第330位;历史文化指数居第22位;语言多国性居第178位。

全球联系:居全球500个城市第98位,处上游水平。与基准城市相比,要高于杭州、武汉、西安、无锡,低于其它城市。跨国公司联系度居第98位;金融公司联系度居第66位;科技公司联系度居第100位;国际组织指数居第118位;文化公司联系度居第198位;城市国际知名度居第82位;距海距离(逆)居第331位;航空线数居第117位;公路线数居第58位;互联网服务器居第87位;国际会展居第199位。

公共制度:居全球500个城市第261位,处中等水平。低于所有国外基准城市及北京,但高于国内其它基准城市。经商便利度居第267位;自由度指数居第368位;地方积极性处中等水平,中央与地方财税比例得分居第202位;政府公共治理指数居第270位。

3.全球城市竞争力过程:南京产业链竞争力居全球500个城市中游水平

南京产业链竞争力得分在全球500个城市中居228位,与基准城市相比高于杭州、武汉、西安、无锡,但要低于5个国外基准城市及北京、深圳。

南京银行业占据了产业链高端,产业价值指数居第19位;化学产业处于产业链的准高

端地位,产业价值指数居第93位;零售产业价值较高,产业价值指数居第67位;半导体产业表现出色,产业价值指数居第70位;电信产业水平不俗,产业价值指数居第78位;商业服务产业价值指数居第178位;金融资本产业价值指数居第169位,排名与杭州相同;耐用消费品产业处产业链中端,产业价值指数居第130位;多功能金融产业处产业链中端,产业价值指数居第181位;生物制药产业处产业链中端,产业价值指数居第146位;保险产业处产业链中端,产业价值指数居第178位;新闻传媒产业处产业链中端,产业价值指数居第198位;硬件级装备制造产业处产业链中端,产业价值指数居第126位;国防航空产业处产业链低端,产业价值指数居第497位;健康医疗器械产业处产业链低端,产业价值指数居第487位;贸易产业处产业链中低端,产业价值指数居第364位。

4.全球城市竞争力提升潜力:南京城市竞争力提升潜力巨大

南京的竞争力提升潜力为72位,在所有基准城市中排第2位,仅次于西安,城市竞争力提升潜力巨大。

六、科技创新:提升南京城市国际竞争力的SWOT分析

1.构建南京科技创新体系的七大优势

(1)经济发展基础好,城市综合实力强

(2)长三角大都市区主要城市,战略区位重要

(3)科教资源丰富,人才优势显著

(4)人文底蕴深厚,文化包容性强

(5)科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逐步成形

(6)军事科技名城,尖端技术力量雄厚

(7)战略思路明确,政策导向具有前瞻性

2.构建南京科技创新体系的四大劣势

(1)创新型企业不够多,企业家精神表现不突出

(2)创新资源过于分散,未能形成创新合力

(3)官产学研缺乏联系纽带,风险金融不够发达

(4)支撑科技创新的公共管理架构尚不够完备,政府执行力和执行产权保护有待加强3.构建南京科技创新体系的四大机会

(1)全球经济格局在进行深刻的调整

(2)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中国经济转型

(3)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的兴起

(4)三角发展战略的推进与长三角城市群在世界的崛起

4.构建南京科技创新体系的四威胁

(1)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导致高端资源竞争激烈

(2)成本上升和外需增长趋缓导致了较大转型压力

(3)中西部全面起飞战略将在资源和市场方面给南京带来压力

(4)周边城市为争夺创新资源展开的激烈竞争

5.构建南京科技创新体系的SWOT战略

SO战略:充分利用科教资源,提高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加强区域一体化,促进军事科技民营化,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WO战略:鼓励科技创业培育企业家精神,集中创新资源,打通官产学研联系桥梁,构建适合科技创新的公共管理体系。

ST战略:利用良好的科技资源、人文环境及丰厚的薪酬待遇,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资源。WT战略:正确定位,集中创新资源,提高科技成果的本地转化能力。

七、科技创新:提升南京城市竞争力国际国内经验

1.慕尼黑:政府牵头整合创新资源,中介服务搭建创新平台

主要经验:定位准确,因势利导;应用性教育导向,创新教育机制;提倡外向文化,辐射城市影响;建设独特的公共创新模式——“弗朗霍夫模式”;NGO的网络效果打造三力螺旋中介平台。

主要启示:政府该出手时就出手,带头走好“政产学研”道路;充分利用学校人才资源优势,灵活培育有效科教资源;自修内功走出去,主动出击引进来;政策扶持与产业联动带来中小企业的春天;发掘行业协会、商会优势,建立自身的独特中介服务模式。

2.深圳: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以制度创新促科技创新

主要经验:永为天下先,以制度创新来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审时度势,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统筹协调,以集群方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扬长避短,利用外部资源实现自身发展;营造氛围,培育自主创新的城市文化。

主要启示:政府需要当好“家长”,做好“保姆”;资金平台先行,知识产权保护;依托人才优势,助力科技创新;打造创新文化,让创新意识深入人心。

3.北京:人文科技首都,引领中国创新之路

主要经验:政产学研一体化,营造创新环境和氛围;引领创新龙头,改革先试先行;强化专利保护和标准建设;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创新文化积淀,倡导竞争合作共奋进。

主要启示:依托本地资源,揽括全球资源;良好的创业环境,公平的竞争氛围;强化专利意识,率先实现行业标准化;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产学研模式创新探索,发挥金融支撑作用。

4.赫尔辛基:目标聚集的跨越式发展,大进大出的科技国际化

主要经验:制定跨越式发展战略,占领科技至高点;整合科技资源,走国际化道路;建立高福利制度,激发创新活力;加大投资力度,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根据自身情况,探索Living Lab创新模式。

主要启示:高瞻远瞩,谋划长远;融入世界,高端引领;完善法律体系,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建立有效的发展模式,完善政府职能;解放思想,与进俱进。

5.都柏林:从欧洲乡村变身“凯尔特之虎”

主要经验:注重加强协调,政府强化自身管理;善法律环境,为创新产业保驾护航;政策导向明确,促进科技创新;实施税收优惠,吸引外商投资;大力完善基础设施,为发展奠定基础;高度重视教育,人才红利显现;研发基金大量注入,资本支持创新。

主要启示: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创新能力和创新产业的发展;鼓励科技创新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引导企业分层发展,避免小规模恶性竞争,完善产业链;各开发区管委会要统一完善软件园区的服务配套设施;要继续加大资金的支持;市政府牵头多渠道加强对产业和企业的国际宣传。一方面使产品和企业走出去,另一方面吸引人才。

6.奥斯汀:独辟发展之路,成就“硅山”美名

主要经验:在美国完善的产业政策和法律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创新;政府目标招商,形成电子产业集群;整合各项科技资源,建立技术孵化器以推动科技创新;改善城市环境,吸引全球人才;企业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充分挖掘人才潜力;建设发达的金融体系,大力吸引风险投资。

主要启示:政府在国家科技政策的指导下,制定具体的政策法规和实施办法;强化“政产学研”结合模式,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全力招商,打造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当地的科技资源,加快建设科技孵化器;改善城市生活品质,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多方位吸引人才;推动当地金融体系的发展,并大力吸引风险投资。

7.维也纳:谱写持续繁荣和谐之声,奏响国际城市科技强音

主要经验:主动出击,重新定位;用音乐吸引全球,让艺术推动转型;发展一流教育,营造顶级生活环境;实施科技激励政策,构建国际科研中心;构建先进的联系网络。

主要启示:明确城市定位;发挥优势资源;科技教育助推腾飞。

8.无锡:敢为人先,勇立潮头

主要经验:定位审时夺势,与时俱进;政产学研联盟,独树一帜;“530”引才计划,一群人引领一座城;政府执行力强,高效服务创新活动;创新文化深厚,“四尊四创”引潮流。

主要启示:拓宽视野,重新定位,“激活存量”到“引进高端”;做大做强载体,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巧于引爆,筑巢引风;强化政府执行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构建创新文化,树立城市精神。

9.波士顿:传统和创新并举,科技与经济齐飞

主要经验:进行科学定位,实现产业转型;优化创新环境,加强产学研融合;利用金融和风险资本,助推高科技产业发展;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科技企业成长创造条件;128公路重振雄风,MIT全方位回归并重构创业文化体系;开发地下空间,改善城市环境。

主要启示:加快产业转型,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五位一体”策略,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推动金融业发展,探索科技融资新模式;借鉴128公路产业带,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找准目标定位,谋划科技创新特色之路。

八、南京科技创新的战略措施

1.南京功能定位:世界顶级都市区的重要中心,世界重要的科教中心

南京愿景和目标是世界重要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是世界顶级都市区的重要中心,国际重要的会展、物流、科技、信息、金融和高端制造业大都市,长三角的“首善之区”,以及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型中心城市、全国科技创新型中心城市乃至世界重要的科教中心。

2.追赶目标:近期赶苏州,中期赶深圳和北京,远期赶波士顿和慕尼黑

近期目标: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型中心城市。发展目标是人均GDP达到约1万美元,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5%;追赶目标是赶苏州,并巩固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型中心城市地位。

中期目标:全国科技创新型中心城市。发展目标是人均GDP达到1.6万美元,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追赶目标是深圳和北京,并成为全国科技创新型中心城市。

长期目标:世界重要的科教中心。发展目标是人均GDP达到2.4万美元,科技进步贡献率为70%;追赶目标是波士顿和慕尼黑,并成为世界重要的科教中心。

3.产业体系:聚焦重点产业领域

重点产业领域是IT业、通讯设备、光电子、计算机、生物医药业、车辆船舶、装备制造业、冶金材料、电子电气业等领域的研发,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等。

4.服务范围:着眼长三角,放眼全世界

南京的科技创新成果固然要服务于南京各产业的发展,但是也要着眼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服务于全国,甚至服务于东亚东南亚,以最终实现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的目标。

5.实施路径:七大战略

“教育引领,科教一体”战略:创新教育机制;要加强职业教育;强化基础研究教育;结合南京的产业优势和发展趋势培养人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吸引国际和国内高端人才。

“开放带动,软硬兼施”战略: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要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坚持招商引资与改善投资环境两手抓;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集聚优质人力资源;对基础设施和服务进行高标准的规划和建设。

“抓小放大,促进集群”战略:大力培育及发展中小企业;扶持本土高科技企业发展,促进民营企业的转型;重点给予扶持,加快发展本土和民营高科技企业;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集群发展。

“金融指挥,金科融合”战略:培育科技创新的金融主体,健全科技金融合作的支撑条件;要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金融支撑体系;建立健全财税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

“拓展网络,促进关联”战略:政府机构主动走出去,建立全球网络;发挥民间力量,助推网络体系的建设;实施军民结合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突出个性,打造品牌”战略:形成城市特色化风格;强化核心优势、打造城市品牌;

建设“和谐南京”,构建多元文化互相交融的格局;保护发掘历史文化遗产,积极发展现代城市文化,铸就“现代化人文绿都”;借助青奥会契机,开展城市营销,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南京国际形象。

“绩效考核,提升效能”战略:一方面,对公务员进行绩效考核,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以此促进政府执行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政府建立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定期更新,对企业的自主创新进行考核,促进科技创新。

6.实施措施:六大措施

激发科技创新主体动力和活力: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分享集成效应成果,让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活动,注入科技创新活力;集聚优质人力资源,为科技创新不断输血。

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国营和民营科技中介服务公司;集中培育科技园区的孵化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的提高和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科技金融,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投融资环境;建立技术信息交流网络,提供点对点服务,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科学规划科技服务业发展,应以市场为主导、发展高端、走集聚发展之路;建设规范技术标准,制定科技服务质量保障战略;政府主动走出去建立国际经济网络环境,加强商务联系,营销南京。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行高标准的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南京城市发展战略;进行开发区的发展规划,促进产业集聚发展;集约使用土地,促进产业集群;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建设。

完善公共制度:打造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执行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鼓励建立行业协会、商会等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不断推动新的创新模式,如“弗朗霍夫模式”。

营造创新文化:积极推进在职技能职业教育,提高业务水平,挖掘创新潜力;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培养实干人才;培育高科技创新企业家,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加强创新文化体验,促进基于传统文化之上的创新文化体系的形成。

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通讯配套措施;完善文化娱乐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倪鹏飞博士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历时大半年时间联合完成,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2010年4月26、27日分别在北京和香港发布。 在外部经济危机、内部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2009年中国城市在国际地位提升的同时,国内城市竞争力格局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总体来看,五区域分享前十,沿海城市北进南退;全国城市整体起飞,潜力城市各具特色。东南优势略有下降,全国城市间差距缩小;浙江城市竞争力有所下滑,内蒙古吉林竞争力增长连续领先。 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 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天津、高雄、大连、青岛。 综合增长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鄂尔多斯、铁岭、通化(前三个城市并列第一)、辽源、松原、营口、清远、白山、包头、巴彦淖尔。 经济规模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台北、佛山、杭州、东莞。 经济效率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台北、高雄、新竹、台中、澳门、深圳、东营、台南、东莞。 发展成本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海口、亳州、三亚、香港、成都、咸阳、随州、常德、长春、基隆。 产业层次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北京、台北、新竹、深圳、上海、高雄、台中、基隆、台南。 收入水平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澳门、上海、深圳、台北、北京、新竹、厦门、高雄、鄂尔多斯。 报告对样本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回溯计算。过去五年竞争力稳步提升的十个城市分别是防城港、清远、赣州、通化、鄂尔多斯、乐山、廊坊、咸阳、澳门、大连。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区域、规模和发展阶段,这反映出中国城市竞相争先的态势,不同类型的城市都有提升最快、潜力最大的城市。 报告对全国56个重点城市的八个分项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 人才本体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北京、深圳、天津、上海、澳门、杭州、中山、东莞和武汉。 企业本体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上海、苏州、唐山、深圳、北京、广州、武汉、包头、绍兴和南京。

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城市竞争力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课题。随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世界各国正积极致力于提高城市竞争力。本文较详细阐述了当今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并对国内城市竞争力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指出尚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城市面临着发展的机会和竞争的压力。如何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从而提升城市竞争力成为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世界银行把城市问题作为1999---2000年度发展报告的主题,2000年新加坡全球经济地理大会也把城市竞争力作为重要议题。国内学术界最近两三年开始重视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并引起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 一、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源于竞争力的研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从微观角度来看,众多的现实生产者和潜在生产者都正在、或试图通过利用 国外关于城市竞争力研究起步较早。从研究城市竞争力的地域分布来看,全球城市竞争力研究集中在北美、欧洲及亚太地区。 在北美,美国城市竞争力及其相关研究比较深入。美国的彼得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这个问题做了开拓性的探索。他提出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框架是显示性框架 和解释性框架的结合。彼得认为城市竞争力没有直接被测量分析的性质,人们只能通过它投下的影子来估计它的质和量。在解释城市竞争力时,彼得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选择了一套解释竞争力的变量:城市竞争力(UC)=F(经济因素,战略因素)。经济因素: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区位+经济结构+城市 环境;战略因素:政府效率+城市战略十公私部门合作+制度灵活性。他选取了零售额、制造业增加值和商业增加值三个指标,体现城市竞争力;同时又选取了一些构成指标,

XXXX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

2010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国城市排名2010---内含2010年江苏省城市排名(搞笑版)及湖北各城市经济分析 2010年09月17日星期五22:01 中国网北京4月26日讯中国社会科学院今日发布2010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蓝皮书指出,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前十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天津、高雄、大连、青岛。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倪鹏飞表示,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总体报告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东南沿海相对下降,北部中部快速提升;五区域分享前十名,沿海城市北进南退;全国城市整体起飞,潜力城市各具特色;东南优势略有下降,全国城市建差距缩小;省区城市竞争力逆转,中西部省份增长迅速。 倪鹏飞表示,去年是四区域分享前十名,今年是五区域分享前十名。再细分一下,在前十名里,珠三角有三个城市,长三角只有一个城市,台湾地区有两个城市,环渤海有三个城市,东北地区过去没有,今年已经有一个城市大连,沿海城市竞争力北进南退。 2010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讨会26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中国网进行了现场直播。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倪鹏飞博士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历时大半年时间联合完成,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2010年4月26、27日分别在北京

和香港发布。 2010年中国城市GDP排行前70名 1、上海市14900.93亿元增长8.2%(沪) 2、北京市11865.9亿元增长10.1%(京) 3、广州市9112.76亿元增长11.5%(广东1) 4、深圳市8201.24亿元增长10.5%(广东2) 5、天津市7500.8亿元增长16.5%(津) 6、苏州市7400亿元增长11%(江苏1) 7、重庆市6527亿元增长14.9%(渝) 8、杭州市5098.66亿元增长10%(浙江1) 9、无锡市5000亿元增长11.5%(江苏2) 10、青岛市4900亿元增长11%(山东1) 11、佛山市4814.50亿元增长13.5%(广东3) 12、武汉市4500亿元增长13%(湖北1) 13、大连市4410亿元增长15%(辽宁1)

2011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

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1月6日发布 本排名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度两岸社会科学合作课题成果之一,本排名系统分2011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100强,2011年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20强,2011年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20强,2011年中国城市社会竞争力20强,2011年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竞争力20强,所参考的数据截止2010年10月13日。 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是以经济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和社会竞争力为基础,并结合生态环境竞争力后计算得出。 城市经济竞争力涵盖GDP总量,GDP增速,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经济和产业结构,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以及经济发展潜力等方面。 城市文化竞争力涵盖教育实力,科技创新水平,文化及体育产业发展状况和文化影响力,文化氛围,公民总体素质和公民意识,城市历史以及地域文化等方面。 城市社会竞争力涵盖人口结构,社会结构,基尼系数,社会治安状况,居民幸福指数,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国际化程度和社会包容性以及慈善事业发展状况等方面。 城市生态环境竞争力涵盖空气质量,污染物排放程度,森林覆盖率,生态多样性及野生动植物分布,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分布,旅游业总收入GDP占比以及环境承载力等方面。 2011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100强 1北京2上海3香港4深圳5广州 6台北7南京8大连9苏州10青岛 11无锡12佛山13重庆14宁波15杭州 16成都17武汉18澳门19天津20沈阳 21厦门22泉州23珠海24东莞25唐山 26福州27长沙28大庆29常州30西安 31烟台32潍坊33徐州34中山35济南 36鄂尔多斯37哈尔滨38长春39包头40呼和浩特 41绍兴42江门43惠州44新竹45温州 46高雄47湛江48淄博49秦皇岛50昆明 51南通52扬州53洛阳54郑州55乌鲁木齐 56威海57金华58芜湖59南宁60鞍山 61嘉兴62东营63漳州64株洲65营口 66台州67泰州68台南69镇江70马鞍山 71南昌72日照73湘潭74吉林75德阳 76太原77绵阳78兰州79宜昌80沧州 81襄阳82邯郸83延安84合肥85榆林 86桂林87淮安88柳州89岳阳90克拉玛依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 深圳连续3年位居内地榜首 与去年一样,广东今年依旧2个城市进入前十:深圳排名第二,广州位居第六。这是深圳连续3年排名全国第二,居内地城市榜首。广州则从2006年起,一直徘徊在第5名和第6名。 广东其他城市中,佛山排名15位,比去年下降1名。东莞排名19位,下降4位。中山排名28位,下降5位。珠海排名29位,江门和惠州分别为61位和62位。阳江垫底,排名203名。 在中国51个城市分项竞争力排名中,深圳的结构、文化、开放竞争力3项分项竞争力也分摘全国第二、内地榜首的好名次。但广州的情况则不容乐观:广州环境竞争力排名第38位,政府管理竞争力排名第41位,在广东所有入选城市中,这两项竞争力都排最后一名。 广州市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彭澎也对此有明显疑问,“广州怎么说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如果说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都这么失败,还能算前沿吗?” 河源清远增长竞争力排名第一 让人惊喜的是,城市竞争力分别排名131和134位的河源和清远,在综合增长竞争力方面并列排名全国第一,这也是广东首次有城市摘得该名次。 -焦点问答 1、深圳为何连续三年内地第一? 问:深圳GDP排名全国第四,次于上海北京广州,为何其竞争力排名能连续三年位居内地第一? 章武(蓝皮书主编助理):从经济总量看,深圳确实不如这些城市,但城市竞争力考察是全面的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经济规模、经济效率、发展成本、产业层次、生活质量等方面。从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深圳的经济增长均高于上海、北京,经济效率高于上海但发展成本反而比它低,综合评比下来,深圳的分数确实是内地第一的。 2、深圳竞争力能否赶超香港? 问:深圳竞争力已经连续3年处于全国第二,内地城市第一,有无可能赶超香港,成为第一? 倪鹏飞:短期内都不太可能。两个城市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在12项分项竞争力指标中,香港有10项高于深圳,深圳只在文化竞争力和科学技术竞争力两项指标上略高于香港,可以说,香港在人才、资本、结构、综合区位、制度、政府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无论在局部还是整体上都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3、广州为何常年落后于深圳? 问:作为深圳的“大哥”,广州的经济总量一直比深圳大,但竞争力排名一直落后于深圳,这是为何?

《中国城市宜商竞争力第17次报告》-cssn

《中国城市宜商竞争力第17次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竞争力课题组 主编倪鹏飞 执笔:倪鹏飞徐海东① 世界银行发布的多次评估报告指出,摆脱贫困最有效的方式是提供更多报酬更高的工作机会,而这有赖于该经济体拥有良好的宜商环境,而良好的宜商环境不仅应当拥有良好的环境,而且还要有良好的需求,并且能把这一需求输送出去的能力。 一、中国城市宜商竞争力的四个特征事实 1.香港、北京、上海位列前三,引领总体宜商竞争力 从2018年宜商城市竞争力可以看出,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位列前5,第6名到第20名城市的宜商竞争力水平较为接近,竞争激烈。 表1 城市宜商竞争力前十分布 ①倪鹏飞男,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海东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城市与房地产金融。

数据来源:笔者整理。 2.全国宜商竞争力集聚现象显著 全国288个城市的总体宜商竞争力指数总体偏低,分化较为严重,集聚现象明显。具体将宜商竞争力按照0.2等分区间来看,有63个城市的宜商竞争力低于0.2,有147个城市的宜商竞争力在0.2到0.4之间,占样本城市的51.04%,有60个城市的宜商竞争力在0.4到0.6之间,仅有18个城市宜商竞争力大于0.6。 表2 城市宜商竞争力区间分布 数据来源:笔者整理。 3.层级越高、宜商竞争力越高、分化越低 具体一线城市(包含香港和澳门)的宜商竞争力处于绝对领先状态;二线城市的宜商竞争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状态,且内部差异最小,总体比较接近;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的宜商竞争力水平最低,分化也相对较为严重。 表3 各层级城市宜商竞争力 数据来源:笔者整理。

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5月21号,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蓝皮书)。根据蓝皮书统计排名,北京城市竞争力居内地城市首位。跟往年排名对比,北京综合竞争力首次超过上海。 数说报告 北京竞争力排名第3 蓝皮书指出,2011年城市综合竞争力前10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台北、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杭州、青岛、长沙。北京位居香港、台北之后。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城市竞争力PK中,北京首次超越上海,紧随台北之后,位居第3。上海退居第4位,青岛取代大连的位置跻身前10。 东部沿海城市占七成 2011年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前50位格局中,东部沿海占据七成,三成多为地级城市。佛山、苏州和无锡居地级市前3名。2011年相比2010年,前50名中部城市数量增加,地级城市提升较快。副省级城市中2011年相比2010年提升位次最多的是成都,上升了8位。省会城市中,南昌提升位次最多,为10位; 地级市中,南通提升位次最多,为7位。 城市人口10年增2亿多 2011年城市竞争力的总体格局中,东部城市整体强,西部城市个别强。东南地区城市整体竞争力排名较高,多集中在前100强,城市间差距进一步缩小。 本次报告是《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第10次,报告发现,过去10年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和增速异常迅猛。200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4.5594亿人,2010年增加到了6.6557亿人,10年城市人口总量增加2亿多。此外,城市用地规模和增速更为迅猛,城市体系和空间分布急剧变化。 报告特别指出,过去10年城市化的模式不可持续。城市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不完全城市化,按照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已达50%,但城市户籍人口仅仅达到33%;二是土地过度的城市化,10年城市人口增长0.5倍,建成区面积相应增加了接近1倍;三是城市体系的偏颇,大量人口向行政级别高的中心城市聚集,中等城市发展相对缓慢,小城镇功能不完善、比较分散。 ■报告背景 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包含城市综合增长、经济规模、经济效率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指数。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高低及其变动,直接反映着城市各个方面的状况以及变化。 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以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 据介绍,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以及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的近百名专家,用大半年时间参与了报告的调研和撰写。 ■城市竞争力分项排名 ◇人才本体竞争力前三名:北京、香港和上海 ◇文化教育竞争力前三名:南京、上海和杭州 ◇医疗卫生竞争力前三名:北京、香港和上海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2010)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201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博士与美国学者彼得·卡尔·克拉索教授牵头,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全球城市竞争力项目组历时两年时间完成的《2009-2010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2010年6月22日、25日在韩国首尔和中国南京发布。 本次报告的主题为“创新:城市竞争力不竭之源”。本报告从产出的角度,使用绿色GDP规模、人均绿色GDP、地均绿色GDP、经济增长、专利申请数、跨国公司指数等6项指标数据,编制全球500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指数(GUCI),从多侧面比较和分析500个城市的竞争力指数及其具体构成指标数据,全面了解全球城市的发展和竞争的格局,通过研究发现: 世界城市竞争力的格局正在发生迅速的变化。首先,美欧等顶尖城市依然占据着城市竞争体系的高峰,显示无可匹敌的强劲竞争力,同时,其要素环境也表现优越,表明其未来依然有着持续引领的潜力。如,纽约、伦敦、东京、巴黎。其次,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中心区及大都市区表现突出,增长迅速,同时,其要素环境排名普遍靠前,彰显其巨大的发展潜力,预示其将快速赶超顶尖城市,进入较高水平梯队。如,上海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球前50,排名37,提升最多达9位。且北京,上海要素排名分列全球第8和全球第15名。再次,新兴工业化国家整体城市体现大幅度提升态势,在要素环境排名中表现尤为突出,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总之,一方面,顶尖城市实力依然抢眼,另一方面,新兴城市追赶态势凶猛激烈,这种态势将刺激迅速变化的世界城市竞争力格局继续进行,而且愈演愈烈。 综合竞争力:纽约与伦敦雄踞,圣何塞与上海提升最快。排前10位城市是:纽约、伦敦、东京、巴黎、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新加坡、首尔和香港。 前50强中美国占20个;欧盟占16个;中国占3个。前100名美国占38席,欧盟占33席,中国占3席。前200名美国占64席,欧盟占66席,中国占13席。中间100名亚洲有52个城市,后200名是亚洲和其他各洲的聚集地。 经济规模:中国城市演绎提升奇迹,欧美城市平庸稳中稍降。排前10位城市是:东京、巴黎、纽约、伦敦、洛杉矶、首尔、香港、大阪、墨西哥城和悉尼。 发展水平:圣何塞、旧金山、奥克兰蝉联三甲,亚洲城市潜力巨大。排前10位城市是:圣何塞、旧金山、奥克兰、华盛顿、利兹、休斯敦、洛杉矶、日内瓦、波士顿、纽约。 经济聚集:欧洲城市独占鳌头,收入呈高度集聚化。排前10位城市是:日内瓦、纽约、芝加哥、巴塞罗那、都柏林、旧金山、澳门、首尔、圣安娜、名古屋。 经济增长:中国城市持续领先,亚洲经济迅猛增长。排前10位城市是:鄂尔多斯、包头、烟台、呼和浩特、巴库、东莞、中山、日照、惠州和威海,中国独占9席。 专利申请: 人均财富助力科技创新,中国科技创新弱势明显。排前10位城市是:辛辛那提、威尔明顿、波特兰、温莎、西雅图、帕罗奥多、魁北克、明尼阿波利斯、斯图加特和普利茅斯。美国占6个,加拿大占2个。 国际影响力: 亚洲城市迅速提升,中低收入城市国际化趋势增强。排前10位城市是:纽约、东京、新加坡、伦敦、香港、北京、巴黎、上海、莫斯科和首尔。

中国城市综合区位竞争力报告

(一)城市综合区位竞争力:香港雄居首位,东南沿海领先,环渤海次之 城市综合区位竞争力前10名的城市都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和特区。其中名列前3位的是香港、上海、北京。这三个城市由于人口和产业的超载,以致在资源的丰度方面显示出不足,但其自然区位优势度、经济区位优势度和政治文化区位优势度方面都位居前列,因此在城市综合区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51个城市中,东南沿海的城市有25个,环渤海地区的城市有9个,这两个地区的城市数量占到了51个城市中的67%。可见,东南沿海和环渤海良好的区位优势在城市综合区位竞争力中得到了显著的体现。其中,综合区位竞争力排在前20名的城市基本上是东部沿海的省会城市、经济发达的地级市,如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以及内地具有区域中心性的省会城市,如武汉、成都、重庆等。东部沿海的其他地级市和内地的省会城市在综合区位竞争力上相对落后。 重庆、长春和沈阳这三个内地城市之所以能够以第6、8、10名跻身前10位,是因为尽管其自然区位和经济区位优势度都不强,但资源优势度和政治文化优势度都很高,所以在综合区位竞争力中能处于前列。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资源的优势地位已越来越不重要,因此,这些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进行城市发展的重新定位,不断改善并提升自己的经济区位优势。区位优势虽然对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关联性并不强。东部沿海大部分的地级市如潍坊、绍兴、嘉兴等,中西部的省会城市如呼和浩特、石家庄等,有的临近海洋,有的是区域政治文化中心,城市的综合区位竞争力都很强,但由于其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区域中心性不强,因此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还是较为落后的。优越的区位固然可以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但并不是必要的条件,区位条件处于劣势的城市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发展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二)自然区位便利度:香港荣膺城市之冠,东部沿海优势明显,中心城市毫不逊色 香港、上海、天津的自然区位便利度荣膺中国内地诸城之冠。香港不仅背靠中国内地,面朝南海,拥有天然良港,扼珠江内河与南海交通的咽喉,是南中国的门户;又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南海与台湾海峡之交,是亚洲及世界的航道要冲;上海位于太平洋东部海岸的中心,长江入海口;天津毗邻渤海,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另外,苏州、厦门、青岛、广州、深圳等城市虽然没有优良的港口条件,但也临近海洋,有交通便利的优势区位。 51个城市中,东部沿海的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凭借优良的港口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充分发挥着与周边地区的贸易交往的绝对优势。内地的省会城市如武汉、郑州、沈阳、西安等城市虽然没有临近海洋的优势,但由于其基本地处全国乃至区域的中心地理位置,在区域的发展中起着承南启北、连东接西的作用,也显现出较为优越的自然地理区位。自然区位优势度明显较弱的城市主要是内地的地级市,如柳州。呼和浩特、石家庄、长沙、昆明、太原虽然也是内地的省会城市,但由于这些城市不仅没有临近海洋的便利区位,而且在全国乃至区域中也并不处于中心的位置,因此,自然区位优势度很弱。 自然区位优势作为一种静止不变的固有优势,是区域与生俱来的,因此在区域的竞争力中具有绝对的优势。但随着城市开放度的提高,自然区位的绝对优势在城市的竞争力中并不具有主要的作用,例如大连、武汉、郑州等城市的自然区位优势很强,但是其综合区位竞争力却相对较为落后,因此,自然区位的优势与综合区位竞争力的关联性并不强。 (三)经济区位优势度:上海优势突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足鼎立 上海的经济区位优势度位居第一,香港和北京次之。上海和北京作为历史上开放较早的通商口岸,积淀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而且其临近东部太平洋的优势使其在与国外之间的贸易往来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汇合处,并有富庶的经济腹地长江三角洲;香港邻近内地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可以为其发展提供各种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北京是全国铁路、航空、通讯中心和枢纽,交通区

2014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

2014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广州深圳8-2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14年城市竞争力报告》蓝皮书,以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中国294个城市,深圳排名第二,广州排名第五。在289个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宜居城市竞争力和商业环境竞争力这10个指标中,广州有8个指标落后于深圳。在文化竞争力和知识竞争力方面,广州超过了深圳。市社科院副院长朱明宏认为,几个指标的排名滞后,这是广州的“警钟”。“我们不能依靠“北京,上海和广州”的排名,它只反映了第三大经济体。但是,就许多指标而言,我们落后于深圳和我们后面的其他城市。” 广州紧随深圳,紧随北京 蓝皮书中,2013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与2012年相似。只有佛山从第八位跃升至第七位。深圳排名第二,而广州继续排名第五,领先于北京,仅次于台北。 在兄弟城市深圳面前,广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对十项主要竞争力指数的综合比较显示,深圳有八项领先于广州。八个指标分别是综合经济竞争力,宜居城市竞争力,商业城市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生态竞争力,全球城市竞争力,和谐城市竞争力和信息城市竞争力。广州仅具有文化竞争力和知识竞争力,两项指标均超过深圳。 专家称深圳被迫创新 广州市社科院副院长朱明洪表示,其中一些指标滞后,这对广州来说是一个警钟。广州的科技竞争力比深圳差,这也是广州的劣势。自主创新投入少,科技成果转化率差。“大学的研究仅专注于研究,

而企业仅从事制造。两者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高校安排数十亿美元的资金,而成就却被保存在档案中。这不好。”他认为,应尽快建立成果转移的平台。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认为,广州在文化和知识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是历史和客观的优势。但是,从创新的角度来看,深圳远远领先于广州。丁力评估说,深圳的创新是强制性创新-土地空间越来越狭窄,只能通过创新来开发。当然,以华为和中兴为代表的企业已经聚集了许多高质量的资源。他们具有冒险精神,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并完成企业内部创新的转型。同时,在广州,“仍然有土地融资的空间,没有外力发掘和突破。” 声明 广州的竞争力在哪里? 广州的真正竞争力是什么?“作为副省级城市,在一线城市中,广州的电力分配资源空间最小,因此其市场空间很大。”他说,政府很有可能会启动市场,并依靠市场来促进城市的发展。“许多人低估了市场的力量。他们总是认为政府可以将精力集中在快速而重大的事情上。但是经济发展的奇迹取决于市场,这意味着有些人必须放弃既得利益。”。 评论 广州与深圳的竞争 1990年初,深圳在中国建立了第一家证券交易所。随后,广州也积极争取建立证券交易所,但最终未能成功。当时,广州有人建议

2014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一、2014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城市的综合实力是一个城市整合自身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环境资源与文化资源参与区域资源分配竞争及国际资源分配竞争的能力。 《GN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四大系统,由包括综合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财政金融竞争力、商业贸易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社会体制竞争力、环境/资源/区位竞争力、人力资本教育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和文化形象竞争力等在内的10项一级指标、50项二级指标、217 项三级指标构成。

二、2014中国城市成长竞争力排行榜 城市成长竞争力就是城市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潜能,不断完善城市的社会组织体制,展示其创新活力并依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规律逐步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的能力。 《GN中国城市成长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实力指数、潜力指数、活力指数、能力指数四大指标综合而成,包括4项一级指标,29项二级指标,67项三级指标。

三、2014中国城市资产质量排行榜 城市资产质量的特点是:城市发展动力强、经济运行良好、财政风险可控、负债率较低、投资环境较好、城市发展具备可持续性。 《GN中国城市资产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由包括城市实力指数、城市资源指数、城市财政管理与无形资产指数、城市发展动力指数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80项三级指标构成。

四、2014中国城市十大风云首脑排行榜 风云首脑主要特征是:具国际国内影响力,领导、决策、学习、创新能力强,组织能力突出,性格魅力独特,对突发事件有很强的反应和处置能力。 《GN中国城市首脑经营管理素质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由包括个人能力、城市经济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环境影响力等4项一级指标、36项二级指标构成。

中国个城市群竞争力点评与排名

33个城市群竞争力点评与排名 1.长三角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位于中国沿江沿海“T”字带,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它由沿江城市带和杭州湾城市群构成,以上海市为中心,包含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等六个城市,江苏的南京、扬州、常州、泰州、镇江、无锡、南通、苏州等八个城市。其辐射区涵盖了浙江金华和衢州两市。该城市群目前形成以上海为核心,以杭州、宁波、南京、苏州等为中心的“一核心、多中 全球化巨型城市网络雏形已经显现。常住人口增长与移民人口增长优势不明显,GDP增长率逐渐放缓,但在科技水平、医疗质量、文化设施、环境治理、港口交通等方面排名位列第一,该城市群正逐渐转向内部发展环境的优化。可以预期,这将是下一轮发展的必要准备。 长三角城市群应结合城市建设、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行集约化发展,统筹区域布局,实施功能分区,提高资本、土地和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效率。同时鼓励地方化,保持城镇集群特色,优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与区域性交通网络的衔接,提高区域经济效率。

2.珠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由香港、广州、佛山、江门、深圳、惠州、肇庆、珠海、东莞、中山、澳门等11个城市组成,外加清远市作为其辐射城市。它是我国沿海开放区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群之一,在全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即使不将香港和澳门计算在内,该城市群仍旧吸纳了全国近1/6的外资。2007年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列第二,其中先天竞争力排名为第二、现实竞争力第一、成长竞争力第三。 (1)先天竞争力。位于华南地区的该城市群,其发展是伴随珠江三角洲的 其 、 20位。在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得分也不够理想,排名仅为第12位。今后该城市群的发展应仍旧以香港为城市群核心,以澳门、广州为中心城市的核心圈层,并以此城市结构来带动城市群经济的新发展。“城市群由原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生产性带动,逐步走向服务性的产业带动,这种发展方向的转换将使珠三角城市群成为南方强有力的经济重心。” 3.京津唐城市群 京津唐城市群位于环渤海湾地区、华北平原北部,空间地域范围涉及两市一省,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唐山、保定、廊坊、张家口、承德、

关于城市竞争力及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思考

关于城市竞争力及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思考 一、引言 城市竞争力是自从城市产生以来就有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城市间的竞争存亡基本取决于国家政治中心的转移、交通方式的改变以及战争局势的变化;在计划经济年代,城市及其规模的大小、产业结构布局、人口的多寡都是由政府的“有形之手”予以计划和调控,城市竞争力突出表现为城市首脑“跑部钱进”的意志与能力,以及中央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式所制定的计划;随着市场机制日益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城市竞争力不再由政府计划或工矿企业发展所左右,而是被看不见、更加难以捉摸的多种因素和无形的资源所代替。所以,研究城市竞争力以及决定因素在以城市为代表区域集团化的今天有着极为重要意义,也为我们城市发展及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提供思路。 (1)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城市竞争力研究起步比国内早,学者们从各个不同层面对城市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如Begg,Boddy,Cheshire,Jensen-Butler 等人对城市之间的竞争过程进行了研究:D·Arcy,Keogh,Rogerson,Gordon等人对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及其竞争后果进行了研究,包括地方生活质量、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接近电信网络、在协作

网内获得外部经济性、市场需求和有效的组织结构等;而另外一些学者通过对全球竞争、美国和欧洲的考察,研究了城市竞争的尺度问题。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又加强了城市竞争力研究。著名城市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认为:“从历史上看,城市是社区权力和文化的最集中点。生活散射的各种光芒在这里全面聚集,并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意义。城市是社会整体关系的形式和标志城市的生命过程在本质上不同于一般高级生物体。城市可以局部成长、部分消亡、自我更新。” 从研究城市竞争力的地域分布来看,全球城市竞争力研究集中在以下三大地区:北美、欧洲以及亚太地区,以前两者尤为突出。在北美,美国城市竞争力及其相关研究比较深入。巴克内尔大学的彼德教授从80年代开始对城市竞争力的一些问题作了开拓性的探索;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90年代初已是国际上研究竞争力问题的著名专家,他声称他关于国家竞争力的研究同样适合次级经济存在体(区域和城市);而北卡罗来纳大学丹尼斯教授90年代开始研究大都市地区的国际竞争力问题。在欧洲,伴随着欧盟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此外法国的经济空间管理机构也都针对城市竞争力进行了专门研究。而亚太地区由于全球化过程相对不如北美和欧洲地区,城市竞争力研究范围往往局限于城市竞争力评价,对其竞争机制等的探讨不如前两个地区深入。 总体上来讲,目前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主要围绕新背景下城市竞争机制、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以及城市竞争力评价、城市竞争力提升

2015版《城市竞争力蓝皮书》蓝皮书

皮书发布责任声明 (一)本新闻稿经本皮书主编授权发布。 (二)本新闻稿仅代表皮书报告作者(或课题组)的观点,不代表作者(或课题组)所在单位立场,也不代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立场。 (三)任何媒体、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名义发布皮书新闻稿。 (四)任何媒体(包括网络)、个人对于皮书新闻稿的片面解读、歪曲报道,皮书作者(或课题组)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保留一切诉诸法律的权 利。 注:本声明面向媒体,在皮书新闻稿发布时使用。 201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会 新闻稿 News Release 2015年5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发布会在京举行。 现如今,中国经济在大国城市化、大国工业化、城市转型以及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的历史机遇之下,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然而,在传统的四大区域发展格局下,中国出现了东部过度聚集、西部过度分散、东北持续下滑的困境。在长期的研究基础上,蓝皮书提出要重新调整中国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和城市体系。报告以“巨手:托起城市中国新版图”为主题,分别从市场、产业、要素、交通一体化角度论证了东中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蓝皮书建议:中国经济分区应该由“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分区调整为自主发展区(东中)-政策扶持区(西部和东北)二分区。同时,蓝皮书还构想了“一团五带”的中国城市体

系新格局。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指出—— 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深圳首超香港获第一 2015年5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发布会在京举行。 蓝皮书数据显示,2014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广州、天津、苏州、北京、澳门、无锡,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港澳台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无一城市进入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之列。其中,与2013年相比,变化最大的莫过于深圳取代香港跃居综合经济竞争力榜首,无锡取代佛山进入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在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城市中,天津的综合增量竞争力最高,而澳门的综合效率竞争力优势明显。 从个体城市来看,北海市成为近三年来综合经济竞争力提升幅度最大的城市。在综合经济竞争力20强城市中,天津、厦门、郑州、长沙分别在过去三年中提升了3个位次,深圳从过去两年的第2位上升至榜首位置,上海、台北、广州在近三年来一直稳居3~5位。 在综合经济竞争力方面,香港高居第二位,首次被深圳超越。综合竞争力分项表现稍有差异:从综合增量竞争力分项指数来看,香港整体很好,但“守成有余,创新不足”的城市发展局面始终没有改变,香港过于看重贸易、金融、航运、旅游、专业服务这五大产业,而对不少规模较小、新兴但极有潜力的产业关注不足,从长远看缺乏新型产业业态的支撑和引领。 (参见《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p23、29、34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5月)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指出—— 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可持续竞争力强,将继续担当中国转型发展的火车头 2015年5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发布会在京举行。 2014年可持续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澳门、深圳、广州、杭州、苏州、南京、厦门。虽然香港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被深圳赶超,但是相对于内地城市而言,香港的可持续竞争力优势仍然十分明显,在知识城市、和谐城市、生态城市、文化城市、全域城市和信息城市等六大分项竞争

中国大都市城市竞争力评价分析_基于因子分析法_刘新静

第27卷第1期2016年2月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Tongji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 SectionVol.27No.1 Feb.2016 收稿日期:2015 07 2 8作者简介:刘新静,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 ①宁越敏、唐礼智:《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3期,第19 22页。②新华社: 《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2014年11月20日。③单小亮: 《雷人的“山寨版”城市排行榜》,《中国文化报》,2008年12月23日。【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大都市城市竞争力评价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 刘新静,张懿玮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上海200240 ) 摘 要:北京、 上海等12座大都市的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人口、经济、生活质量、文化和智慧化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文章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09至2012年间12个大都市的竞争力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四点结论:第一,从整体看,12个大都市发展基本呈正向上升趋势;第二,从具体得分看,中国12个大都市的发展态势可划分为三大阵营;第三,从横向比较看,中国的12个大都市在2009至2012年间的发展差距较大。“ 十三五”期间,其主要发展趋势是中国大都市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团队将进一步扩容、集聚程度将进一步强化、都市产业结构调整将进入反复震荡期、生活质量会提到更加重要的地位、文化建设上将会有更大作为以及人文型智慧城市将引领中国智慧城市的新常态。 关键词:大都市;城市竞争力;因子分析法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9 3060(2016)01 0069 0 9 城市竞争力是在社会、 经济结构、价值观、文化、制度政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创造和维持的, 一个城市为其自身发展在其从属的大区域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从而获得城市经济的 持续增长。①大都市作为区域性竞争单位,其竞争 力评价体系研究日益凸显出重要地位。根据2014年底国务院发布的《 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 为特大城市。② 作为本文核心概念的“大都市”,在 内涵上包括国家最新城市层级划分中的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和人口在500万以上 的“特大城市”,它们不仅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和增长极,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建设和文化繁荣发展的创新引擎和中心地。 根据“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标准,截至2013年年底, 我国大都市共有十二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郑州、南京、武汉、广州、汕头、重庆、成都、西安。本文以中国12个大都市为研究对象, 构建了包括人口、经济、生活质量、文化和智慧化5个一级指标,及15个二级和38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大都市竞争力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09至2012年间12个大都市的竞争力开展了实证分析研究。 一、关于国内外城市竞争力评价分析的主要情况 以单体城市, 特别是区域中心城市和大都市为对象进行城市竞争力评价和分析的研究由来已久,这些研究最终的成果往往以城市排行榜体现。在新媒体、 自媒体十分活跃的当下,相关的排行榜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08年, 各类官方、半官方、所谓权威机构的‘城市排行榜’就有20余个。 ”③ 这里所涉及的国内外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与排名系统仅限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1-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1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1|中国城市竞争力报 告2021 第一篇: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1 2021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5月30日下午在京发布。报告指出,在全国知识城市竞争力十强的排名中,北京位居第一,这是北京第三年蝉联榜首。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这份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排名。报告显示,2021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十强为深圳、香港、上海、广州、台北、天津、北京、苏州、澳门和无锡。与往年相比,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城市名单没有显著变化,只有广州超越台北跻身第4位,北京超越苏州跻身第7位。而在宜商城市的排名中,香港、北京、上海仍牢牢占据中国宜商城市竞争力三甲位置。不过,受经济新常态的影响,无论是宜商城市竞争力的得分均值还是中位数都持续走低,降幅分别进一步扩大至22.34%和24.08%。 知识城市竞争力十强分别为北京、深圳、上海、南京、广州、天津、杭州、苏州、武汉、大连。其中,北京已经连续三年蝉联第一,深圳超越上海成为最大看点。报告指出,知识城市间“马太效应”凸显,排名前十的城市科研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

37.88%,前20强城市占比高达49.94%。专利指数的61.25%集中在前10强城市,高科技进出口总额的80%都集中在前10强城市。 此外,报告还指出,城市竞争力强的城市,城市病也日趋严重。人口单中心过度聚集是导致城市病的重要原因,深圳、北京、广州、上海四个一线城市均排在“城市病”指数的前十位。其中,在交通拥堵指数中,北京市位居首位。高峰平均车速仅为22.61公里/小时,上班族高峰时段用时为畅通时段的近2倍。在空气污染指数上,石家庄位居首位。报告认为,近年来,京津冀、华南、成渝地区多个城市出现严重雾霾天气,严重危害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在前十名里,北京排名第6。而在房价收入比指数方面,前三位分别是温州、北京和深圳。 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将出现一个组织上集群化、规模上哑铃型、结构上多中心、联系上网络化的城市体系。在城市组织上,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个城市群体系;在规模分布上,中国已初步显现出大城市和小城镇“两头大”、中与小城市“中间小”的“哑铃型”规模体系,而且竞争力普遍较强的城市和小城镇多分布于城市群之内,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规模红利的源泉;在空间结构上,中国全域空间上已经出现了以上海、北京和广州为中心的多中心城市群空间结构,部分城市群内部还具有多中心的空间特征;尽管顶级城市间功能分工和网络化已经浮现,但低级别城市间的等级化联系特征明显,城市网络化联系远未形成。 第二篇: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1

中科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0年》

中科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xx》 中科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xx》,深圳超越香港夺得中国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第一的称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xx》(以下简称《报告》)显示,xx年中国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十强城市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广州、台北、天津、北京、苏州、澳门和无锡。 与xx年相比,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城市名单没有显著变化,只有广州超越台北跻身第四位,北京超越苏州跻身第七位。 此外,xx年和谐城市竞争力十强依次为:深圳、北京、武汉、上海、厦门、宁波、苏州、青岛、大连、威海。 从很多方面看,这座城市对优秀企业仍旧有强大的吸力。xx年知识城市竞争力十强分别为:北京、深圳、上海、南京、广州、天津、杭州、苏州、武汉、大连。其中北京已经连续3年蝉联第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倪鹏飞表示,城市竞争力强的城市,城市病也日趋严重。人口单中心过度聚集是导致城市病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安全,大城市正面临着公共安全问题,犯罪人口的基数不断扩大。在城市商业区、城乡结合部、车站、宾馆、酒店、娱乐场所等,存在着容易导致犯罪的消极因素,从而引起治安问题。

在交通方面,全国各大城市交通普遍拥堵,交通拥堵得分均值为1.74。北京、济南、哈尔滨、杭州、大连、广州、上海、深圳等跻身中国十大交通拥堵城市。 住房压力是大城市病的典型表征。大城市住房紧张问题明显,房价高企,严重超出了普通居民的收入水平。 全国38个大城市数据显示,医疗设施短缺、看病难问题严重,平均床位数仅为36.8个/万人。 要找出城市病的病根,人口因素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报告》称,聚集是城市最基本的特征,人口与产业的聚集带来正面的积极效应,但是城市人口过度向中心城区聚集,一旦超出合理水平,就会导致负面的消极因素增加。 国际经验显示,城市最优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约1万人。全国38个大城市数据显示,共有15个大城市中心城区超过最优规模。 《报告》称,单靠市场力量驱动下的城市发展通常会超出最优规模而造成“城市病”等严重问题,由于存在市场失灵,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解决之道在哪里?倪鹏飞说,中国大城市内部的多中心结构普遍缺失、城市病愈演愈烈;尽管顶级城市间功能分工和网络化已经浮现,但低级别城市间的等级化联系特征明显,城市网络化联系远未形成。中国将逐步形成网络化的城市联系体系。城市功能网络化,即不同城市间形成水平分工和功能互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