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公共信息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物流公共信息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物流公共信息系统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第一章选题的必要性 (1)

1.1项目所处技术领域产业政策 (1)

1.2项目所处技术领域技术发展现状 (1)

1.3项目技术先进性,对相关领域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2)

1.4项目目前进展情况 (3)

§第二章技术方案论述 (4)

2.1项目技术关键点及创新点论述,项目完成时达到的技术水平 (4)

2.1.1项目技术关键点 (4)

2.1.2项目技术创新点 (5)

2.1.3项目完成时达到的技术水平 (5)

2.2项目技术方案论述 (7)

2.2.1生产技术 (7)

2.2.2工艺流程 (23)

2.2.3主要技术参数 (33)

2.2.4项目技术质量指标 (34)

2.2.5各阶段目标 (36)

2.3项目经费预算情况 (37)

2.3.1项目投资总额、项目已完成投资 (37)

2.3.2项目须新增投资及投资构成 (37)

2.3.3项目投资预算 (38)

2.3.4申请科技三项经费的使用预算 (40)

§第三章项目实施支撑条件 (41)

3.1项目技术来源 (41)

3.2项目实验、检测条件 (41)

3.3项目申请单位人才资源情况 (41)

3.3.1技术人员总数 (41)

3.3.2中高级技术人员比例 (42)

3.4项目组人员专业结构、职称结构 (42)

3.5项目新增投资筹集情况 (42)

§第四章项目预期经济效益 (43)

4.1预期市场需求 (43)

4.2预期盈利水平 (43)

4.3预期产业化前景 (44)

4.4项目实施风险分析 (45)

4.4.1技术风险 (45)

4.4.2管理风险 (45)

4.4.3市场风险 (46)

§第五章项目预计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48)

5.1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8)

5.1.1社会效益分析 (48)

5.1.2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51)

5.2对资源利用情况 (53)

5.3对人才培养情况 (54)

5.4环境影响及效益 (54)

§第一章选题的必要性

1.1 项目所处技术领域产业政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将物流发展规划、发展政策制定和管理等职能列入相关司局,确保了我国物流发展中所需要的宏观管理与协调职能的到位和机制的建立。同时,国务院有关部委也把推进现代物流的发展列入议程。

我们熟悉物流行业和软件技术领域的国家政策。项目的立意,即是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南,以打破信息“孤岛”的阻隔为出发点,将得到的政府鼓励与支持。同时,作为软件产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

1.2 项目所处技术领域技术发展现状

近几年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很快,许多行业都开始认识到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重要意义。作为市场的供方,不少的交通运输企业(包括公路、水路、港口、铁路、航空)、邮政局、商业储运等都在大力发展物流业,作为市场的需求方,相关工业企业,如国有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大量的流通业,如连锁超市等都有物流外包倾向,对第三方物流服务有很大的需求。物流活动涉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活动,是对这些活动的综合集成。物流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时间效益极为重要,对信息的依赖性很大,因此物流信息的采集、处理、分类管理与反馈是

现代物流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显得尤为突出。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综合的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的支撑,如果没有物流信息平台的支持与保障,物流业就无法高效的运作。现在很多企业都已开始着手或已建立企业自用的信息管理系统,但作为能为广大的物流企业提供基本信息和数据交换功能、能为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提供基础资料的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却还没有建立。因此,有必要组织建立一个高效综合的共用物流信息平台。

1.3 项目技术先进性,对相关领域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项目以消除目前困扰物流行业的“信息孤岛”现象为突破口,力求突破传统的物流组织和管理模式,在业内率先倡导区域物流信息整合理念。项目研发团队凭藉在信息路由、信息规格变换、信息互动等关键技术上积累的创新性成果,结合多年来从事统一身份认证、信息保安、信息分析与发布等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国际结算管理体系、24小时反恐体系、智能管理协同体系等保障措施,创建面向区域物流信息集成、管理、服务的全天候公用信息互动平台。

项目成功实施,将对相关领域技术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改变传统的物流组织和管理模式树立样板,在业内率先实现区域物流信息聚集效益。提升物流领域在信息路由、信息规格变换、信息互动、统一身份认证、信息保安、信息分析与发布、国际结算管理体系、24小时反恐体系、智能管理协同体系等多方面的应用水平。

项目以区域物流公用信息平台构建与实体物流相配合的虚拟作业环境为核心,集信息管理、交换、服务于一体,将不同作业系统、不同的数据源、不同的数据格式整合成准确、实时的规范数据,提供强大的基于可定制的商业规则的交换能力,确保电子商业信息传递无误,促进业界的沟通与联系。

1.4 项目目前进展情况

完成基础技术实验室改、扩建, 硬件和实验室装修, 实验室软件和硬件购买,软件测试环境的搭建, 项目运作、后勤支援。在江西电信机房设置了进行软件研发与测试的专用服务器,业已形成北京、广州、南昌三地跨越地域限制的不间断信息传递、交流、研发、测试和协作的工作格局。

完成包含统一身份认证、电子信息路由系统、电子信息规格变换系统、XML/EDI数据交换系统、部分应用系统适配器等软件中间件的研发和内部测试。

§第二章技术方案论述

区域物流公用信息系统的开发将形成电子信息路由系统、电子信息规格变换系统、XML/EDI数据交换系统的新的软件产品。区域物流公用信息系统构建与实体物流相配合的虚拟作业环境的核心。能将不同作业系统、不同的数据源、不同的数据格式整合成准确、实时的规范数据,并提供强大的基于可定制的商业规则的交换能力。在此基础上不同的企业、行业联盟、公共型的物流系统运营商可以构建基于应用托管模式的单独的物流交换作业系统。

2.1 项目技术关键点及创新点论述,项目完成时达到的技术水平

2.1.1项目技术关键点

电子信息路由服务:传送电子商业信息,并确保信息传递无误,以协助业界人士的沟通联系。举例而言,金融机构、付款人和收款人之间可采用路由服务,处理关于付款指示和付款确认的电子信息,确保有关交易顺利完成。

电子信息规格变换服务:将通用的信息规格和字符编码变换为另一标准,以减省各企业安装和维护有关变换程序的花费。此服务有利于信息规格的变换,例如以电子数据交换 (EDI) 等方式按某一规格经由「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传送的信息,可先变换为另一规格,然后以传真、EDI信息、电邮附件等方式转达收件人。

信息保安服务:提供安全的通讯环境,让参与者建立互信。经由「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传送的信息可经过加密和认证,以确保有关信息符合保密要求并且完整无误,使发件人无法否认曾发出有关信息。

用于统计和分析的报表服务:支持个别企业和整体的报表要求(例如记载发送时间、收件人名称和信息状况等稽核数据的传送日志),并设立适当的私隐监控机制。

增值服务:容许参与者选用服务供货商或其它参与者经由"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入门网站所提供的各项服务。

2.1.2项目技术创新点

◆在业内率先倡导区域物流信息整合理念

◆国际结算管理体系。C-TPAT 24小时反恐传输增值适配器

◆24小时反恐体系

◆在总体设计中融入智能管理的思想。系统使用以数据为基础的

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等多库协同的软件体系为工作模型

◆集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国际结算管理体系、C-TPAT 24小时反

恐传输增值适配器、四维立体物流智能管理体系于一体

2.1.3项目完成时达到的技术水平

◆全过程的物流信息采集和处理

系统实现了全球采购、运输、仓储、配送、包装、流通加工、装卸搬运、转运、报关、报检、分拣、结算等全过程的信

息采集、储存、处理、统计和查询,使信息流通达物流作业和管理的每个环节。信息覆盖的完整性是本系统的主要特点。

◆生产物料配送的零库存JIT管理

系统支持零库存生产企业的JIT(即时)和ECS(高效)物料配送作业,同时满足多供应商对单一生产厂家和多供应商对多生产厂家的配送模式。是唯一能支持精确配送的信息系统。

◆数字化仓库的智能化管理

系统实现了仓库的数字化、条码化和局部智能化管理。

◆基于GPS/GIS技术的车辆调度管理

系统对不同类型的车辆实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利用

GPS/GIS/GSM技术实现最佳线路管理。

◆基于WEB方式的客户服务

系统建立在INTRANET/EXTRANET的网络拓扑结构下,实现内网和外网的各自独立运作而又以宽带网络连接。通过WEB可以为全球客户提供实时在线查询、下单和结算。

◆基于EDI/XML方式的海关通关管理

系统自动生成符合国际EAFACT标准的EDI/XML单证,可以和海关、商检的EDI系统直接连接,实现联网通关报验和报检。

◆国际结算管理体系

系统支持物流作业的即时清算,当一单作业完成之后,产生的费用结算单已经提交到财务结算,并通过信息渠道告知客户,分别按照约定的结算规则完成国际和国内结算。

良好的移植性

遵循J2EE规范构建本系统,将JAVA、HTML、XML、TCP/IP、数据仓库等计算机技术和条码、GPS/GSM、GIS、RF、动态规划

等物流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了系统的跨平台运行和广泛适用

性。

2.2 项目技术方案论述

2.2.1生产技术

基于科学技术生产,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软件工程的思想,将本产品升级成为基于软件构架和自选构件形成的集成互动产品,可根据用户需求,按基础构件+自选构件的模式进行生产。

2.2.1.1 总体技术标准

(一)基于JA V A的中间件技术

三层结构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就是中间件技术。

中间件-Middleware, 是介于操作系统或硬件平台和应用软件(如通信、数据库软件)之间的一种软件类型。为平台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高效率的数据通道和功能调用。是随着近二十年来分布式计算系统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中间件能够屏蔽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的差异,支持分布式计算,为异构系统之间提供通讯服务,从而保护企业投资,并保证应用软件的相对稳定和功能扩展。

中间件的类型主要有:

◆通信处理中间件,首先要修好马路,安装红绿灯,设立交通管

理机构,制定出交通规则,也就是我们要建网和制定出通信协议,能在不同平台之间通信,实现分布式系统中可靠的、高效的、实时的跨平台数据传输,称为通信处理中间件,这是中间件中唯一不可缺少的。

◆事务处理中间件和应用服务器中间件,在分布式事务处理系统

中要处理大量事务,常常在系统中要同时做上万笔事务。例如在北京市就要设置各种运载汽车,完成日常的运载,同时要随时监视汽车运行,出现故障时,要有排除措施,发生堵塞时要进行调度。在联机事务处理系统(OLTP)中,每一笔事务常常要多台服务器上的程序顺序地协调完成,一旦中间发生某种故障,就要恢复到事务处理的开始状态,既要确保系统的可用性、事务完整性、又要使各事务处理之间相互不受影响的独立性;

有时在某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不但要完成恢复工作,而且要自动切换系统,达到系统永不停机,实现高可靠性运行;同时要使大量事务在多台应用服务器能实时并发运行,并进行负载平衡地调度,实现昂贵的可靠性和大型计算机系统同等的功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求系统具有监视和调度整个系统的功能。一个事务处理平台,根据X/OPEN的参考模型规定,应由事务处理中间件、通信处理中间件以及数据存储管理中间件三部分组成。

◆数据存取管理中间件,在分布式系统中,重要的数据都集中存

放在数据服务器中,它们可以是关系型的、复合文档型、具有各种存放格式的,多媒体型,或者是经过加密或压缩存放的,该中间件将为网络上虚拟缓冲存取、格式转换、解压等带来方便。

◆Web服务器中间件,Netscape公司提供的浏览器图形用户界面

已成为不是标准的公认规范,然而它的会话能力差、不能作数据写入、受HTTP协议的限制等,就必需要进行修改和扩充,形成了Web服务器中间件。

◆安全中间件一些军事、政府和商务部门上网的最大障碍是安

全保密问题,而且不能使用国外提供的安全措施(如防火墙、加密、认证等),必需用国产的产品。产生不安全因素是由操作系统引起的,但必需要用中间件去解决,以适应灵活多变的要求。

◆跨平台和构架中间件当前开发大型应用软件通常采用基于构

架和构件技术,在分布式系统中,还需要集成各节点上的不同系统平台上的构件或新老版本的构件,由此产生了构架中间件。

◆专用平台中间件为特定应用领域设计领域参考模式,建立相

应构架,配置相应的构件库和中间件,为应用服务器开发和运行特定领域的关键任务(如电子商务、网站等)。

◆网络中间件它包括网管、接入、网络测试、虚拟社区、虚拟

缓冲等,也是当前最热门的研发项目。

(1)J2EE技术

J2EE(即Java 2 平台企业版)是由Sun公司主持推出的一项中间件技术。从CORBA、IDL到面向消息的系统,中间件技术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程,如今J2EE作为中间件技术史上的一块具有决定意义的里程碑,正受到业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采纳。

J2EE是一个标准中间件体系结构,旨在简化和规范多层分布式企业应用系统的开发和部署。J2EE方案的实施可显著地提高系统的可移植性、安全性、可伸缩性、负载平衡和可重用性。J2EE技术出现之前,几家主要的中间件开发商的产品各自为阵,彼此之间缺乏兼容性,可移植性差,难以实现互操作,没有一个被普遍认可的行业标准。J2EE的出现标志着中间件技术在经历了多年的不断摸索和经验总结后,正逐步走向成熟。J2EE的核心是一组规范和指南,定义了一个使用Java语言开发多层分布式企业应用系统的标准平台。开发人员在这些规范和指南的基础上开发企业级应用,同时由J2EE供应商确保不同的J2EE平台之间的兼容性。由于基于规范的各J2EE平台之间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因此J2EE应用系统可以部署在不同的应用服务器上,无需或只需进行少量的代码修改。

J2EE:多层、分布式中间件语法采用多层分布式应用模型,J2EE将应用开发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层,并在每一个层上定义

组件。各个应用组件根据他们所在的层分布在同一个或不同的

服务器上,共同组成基于组件的多层分布式系统。典型的J2EE

四层结构包括客户层、表示逻辑层(Web层)、商业逻辑层和企业信息系统层。有了J2EE,分布式系统的开发变得简单了,部署的速度也可以加快。J2EE组件的分布与服务器环境无关,所有的资源都可通过分布式目录进行访问。这意味着开发人员不再需要为组件和资源的分布问题耗费精力,从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提高开发效率。

?J2EE:企业级应用系统开发平台J2EE本身是一个标准,一个

为企业分布式应用的开发提供的标准平台。而J2EE的实施,则具体表现为诸如BEA Web logic或IBM Web sphere之类的特定Web服务器产品。利用J2EE应用-编程模型开发的企业应用系统,可以部署在不同厂商生产的、但相互兼容的J2EE 应用服务器上。目前,市场上基于J2EE的Web服务器品种繁多,性能特点各有千秋,每家厂商的产品都有精心设计的独到之处。但与产品个性无关的是,所有的J2EE应用服务器都为企业级应用系统的开发和部署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基础。

?J2EE:电子化应用开发模型J2EE应用很容易发布到Web、掌

上电脑或移动电话等手持设备上。换言之,应用组件可以很轻松地实现电子化。J2EE的应用-编程模型保证组件在向不同类型的客户端移植过程中,商业逻辑和后端系统保持不变。此外,J2EE平台的其他主要优点还有:自动负载平衡、可伸缩、容错和具有故障排除等功能。部署在J2EE环境中的组件将自动获得上述特性,而不必增加额外的代码开销。J2EE所有这些

特性对于需要构建全天候网络门户的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J2EE:Web应用服务器上广泛采用的标准,可以说,J2EE是

首个获得业界广泛认可和采纳的中间件标准。目前几乎所有的

一流Web应用服务器,如BEA的Web logic、IBM的Web

sphere、HP的应用服务器、Sun的iPlanet和Macromedia的Jrun

等,都是基于J2EE的。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其他标准能获

得如此众多的中间件供应商的一致支持。而且,有了J2EE,

企业的应用开发对于某个特定的开发商或应用服务供应商的

依赖性更小。应用组件只要符合J2EE规范,完全可以部署在

不同的应用服务器上。为了确保不同厂商的J2EE应用服务器

的兼容性和一致性,Sun公司发布了J2EE兼容性测试包。

总之,J2EE是一个中间件基础架构,有了它,开发者只需要集中精力编写代码来表达企业应用的商业逻辑和表示逻辑,至于其他系统问题,如内存管理,多线程,资源分布和垃圾收集等,都将由J2EE 自动完成。

J2EE多层结构的每一层都有多种组件模型。因此,开发人员所要做的就是为应用项目选择适当的组件模型组合,灵活地开发和装配组件,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应用系统的可扩展性,还能有效地提高开发速度,缩短开发周期。此外,基于J2EE的应用还具有结构良好,模块化,灵活和高度可重用性等优点。

灵活性、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利用Java的跨平台特性,J2EE

组件可以很方便地移植到不同的应用服务器环境中。这意味着企业不必再拘泥于单一的开发平台。J2EE的应用系统可以部署在不同的应用服务器上,在全异构环境下,J2EE组件仍可彼此协同工作。这一特征使得装配应用组件首次获得空前的互操作性。例如,安装在IBM Websphere环境下的EJB,一方面可以直接与Websphere环境下的CICS直接交互,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安装在别处的BEA Weblogic 服务器上的EJB进行访问。

轻松的企业信息系统集成:J2EE技术出台后不久,很快就将JDBC、JMS和JCA等一批标准纳归自身体系之下,这大大简化了企业信息系统整合的工作量,方便企业将诸如legacy system(早期投资系统),ERP和数据库等多个不同的信息系统进行无缝集成。由于几乎所有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都支持JDBC,因此只需借助必要的JDBC驱动程序,J2EE应用就可以和所有主流数据库系统进行通信。类似的,目前业界正冒出一批基于Java连接器体系标准的EI适配器,也用于提供各类legacy system和ERP/CRM的无缝集成。

引进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随着Web服务以及SOAP等开放标准的出现,企业异构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成为可能。J2EE,作为一个可扩展平台,很自然需要加入Web服务特性。为此,Sun公司发布了一整套称为“JAX包”的API,支持从XML 语法分析、XML绑定、SOAP消息发送、注册表查寻、XML RPC

到XML消息传递等所有各种Web服务需求。虽然J2EE平台

的出现早于Web服务技术,但它的可扩展能力使它能很好地

适应技术的最新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J2EE将引

入更多的技术进步而不会动摇它的核心框架和应用-编程模

型。

作为一个被业界广泛采用的中间件标准,J2EE是开发可伸缩的、具有负载平衡能力的多层分布式跨平台企业应用的理想平台。J2EE 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个标准中间件基础架构,由该基础架构负责处理企业开发中所涉及的所有系统级问题,从而使得开发人员可以集中精力重视商业逻辑的设计和应用的表示,提高开发工作的效率。J2EE 有效地满足了行业需求,提供独立于操作系统的开发环境。基于J2EE 的应用系统灵活且易于移植和重用,可运行在不同厂家的Web服务器上。更为重要的是,J2EE是一个开放体系,完全有能力适应未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基于XML数据交互

XML 是在因特网时代与Java、CORBA等量齐观的一个概念。Java 解决了语言实施的同一,CORBA 解决了通讯协议的同一,XML 解决了信息表示、关联的同一;OO 面向对象是这三者的共同理论基础。万维网接口定义语言WIDL 就是XML 与IDL 技术结合的产物。

我们在开发访问数据库的XML应用系统需要同时借助XML编程接口和数据库编程接口,前者用于对XML文档的解析、定位和查询,所需技术包括XML DOM和SAX;后者则是用于访问数据库,如数据库中数据的更新和检索等等,需要利用的技术有ODBC、JDBC、ADO等。

2.2.1.2 应用系统开发标准

一个系统项目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使用什么方法进行分析和设计,而区域物流公用信息系统是一个涉及多区域、覆盖面广、业务复杂的大型信息管理系统。无论是业务的复杂程序上,还是数据量上,一般的信息系统都是无法与它比拟的。所以,我们采用了Rational统一过程和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

(一)Rational统一过程

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设计中必须强调它的系统工程特征。因此,

要在统一的环境下,采用工程化的方法划分工作阶段、明确工作内容。我们采用的系统工程方法论是Rational统一过程。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以下简称RUP)是一套软件工程过程,同时也是文档化的软件工程产品。Rational统一过程的目标是能够在预定的进度和预算中,提供最高质量的、满足最终用户需求的软件。Rational统一过程提供一套关于在软件开发组织中如何分配任务和职责的严格的管理方法。

Rational统一过程下的开发是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该过程着重于早期开发以及软件体系结构的基线。拥有一个健康的、有活力的体系结构,可以使并行开发更加便利,最小化重复工作负担,增加构件复用的可能性,并使最终的系统易于维护。

Rational统一过程支持面向对象技术(object-oriented technique)。每个模型都是面向对象的。Rational统一过程模型以对象、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概念为基础,并使用UML作为它的表示法。

Rational统一过程鼓励客观的、不断前进的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和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质量评估建立在过程中,在所有的活动中,涉及所有的参加者,并使用客观的度量和准则。风险管理建立在过程中,以便有时间做出反映,在开发过程中及早地发现和防范有关项目成功的风险。

我们的总体设计过程正是根据这一思路分阶段展开的。总体设计历经了业务调研、现状描述、远景目标、概念模型、需求定义和逻辑设计等几个阶段,这实际上是此种系统工程方法的具体体现。

(二)面向对象分析设计方法

面向对象分析设计方法,是近年来发展成熟的一种完整系统分析设计方法。采用它可以将总体设计的所有阶段进行综合考虑和全面分析,这正是对区域物流公用信息系统进行总体设计的根本目的。

采用面向对象分析设计方法,可以满足业务变化的需求,能够制定整个信息系统内部、外部以及不同层次之间的标准接口、确定系统内部的结构体系和标准组件,真正做到功能与数据相分离,功能不依赖于所执行的政策,应用与平台无关,提高整个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充能力。

我们采用面向对象分析设计方法来进行设计,采用对象模型描述系统的对象结构,设计实体关系模型;采用动态模型描述与时间和事件有关的系统属性,定义状态转换图;采用功能模型描述与数值的变化有关的系统属性,设计数据流程图;这样从立体的角度全面完整描述整个系统。

2.2.1.3 系统支撑软件

(一)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提供网络管理及运行应用软件所需的软件环境,区域物流公用信息系统服务器端操作系统采用LINUX。

LINUX主要具备以下特性:

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系统遵循世界标准规范,特别是遵循开放系统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