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设计解析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设计解析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设计解析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设计解析

一、工程概况

陕西宝鸡市省道212凤县县城过境段改线工程,道路全长2.95Km,包括520m道路和2430m隧道。隧道位于线路交点JD1、JD2间的缓和曲线上,里程桩号为K3+180~K5+610,全长2430m,为特长隧道。纵坡i=0.720,坡长1060m,i=-2,坡长1370m;设计开面为四心挖断圆拱形,上半圆R=5.40m,左右边墙R=100m,仰拱R=17.00m。

拟建省道212凤县县城过境段改线工程月亮湾隧道位于宝鸡市凤县双石铺乡,

G316国道和S212省道从勘察区东南侧通过,区内有乡级公路,各个村庄之间的乡级便道,交通条件较为便利。隧址区为深谷梁状单斜山地形。山体大致呈南北向展布,隧道与山体展布方向穿越土地坳镇安家田单斜山山脊,总体地形坡度为18°~52°,地面标高552~753m之间,植被稀少。斜坡表土层为第四系的残坡积底液限粉质黏土,厚度较薄,一般小于2.00m局部地势低洼较厚,可达4.00m,分布于斜坡坡面、地表低洼地段。

二、测量作业任务和内容

测量工作是土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实时监控量测施工进程地面、隧道相关变化量及周围构筑物、管线等的影响变化,为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测量数据,根据测量数据适当调整作业进度和措施方法,确保工程顺利准确进行,确保施工安全。

在本次工程项目中,测量作业的任务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隧道控制、施工放样。

三、测量作业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4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5 隧道施工设计图纸(主要是隧道轴线平面控制点及曲线要素表、纵断面设计高程数据和施工设计图);

6 已有地形图及相关资料

四、控制测量

隧道平面控制测量应结合隧道长度、平面形状、辅助坑道位置、以及线路通过地区的地形和环境条件等,采用GPS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及其综合测量方法。

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4.1:洞外控制测量

隧道的设计位置,一般是以定测的精度初步标定在地面上。在施工之前必须进行施工复测,检查并确认两端洞口的中线控制桩(也称为洞口投点)的位量两部分。

6

4.1.1控制点的置,它是进行洞内施工测量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设置

1、在每个洞口应测设不少于3个平面控制点(包括洞口投点及其相联系的三角点或导线点)2个高程控制点。

2、直线隧道上,两端洞口应各确定一个中线控制桩,以两桩连线作为隧道的中线;

3、在曲线隧道上,应在两端洞口的切线上各确定两个间距不小于200 m的中线控制桩,以两条切线的交角和曲线要素为依据,来确定隧道中线的位置。

4、平面控制网应尽可能包括隧道各洞口的中线控制点,这样既可以在施工测量时提高贯通精度,又可减少工作量。

5、同时进行高程控制测量,联测各洞口水准点的高程,以便引测进洞,保证隧道在高程方向准确贯通。

4.1.2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应结合隧道长度、平面形状、线路通过地区的地形和环境等条件进行,可采用的方法有:中线法、精密导线法、三角锁网法、GPS测量。

1.中线法(平面控制简单、直观,精度不高)

适用于长度较短或贯通精度要求不高的隧道。

方法:就是将隧道中线的平面位置,测设在地表上,经反复核对改正误差后,把洞口控制点确定下来,施工时就以这些控制点为准,将中线引入洞内。在直线隧道,于地表沿勘测设计阶段标定的隧道中线,用经纬仪正倒镜延伸直线法测设中线;在曲线隧道,则按曲线测设方法,首先精确标出两端切线方向,然后测出转向角,将切线长度正确地标定在地表上,再把线路中线测设到地面上。经反复校核,与两端线路正确衔接后,再以切线上的控制点(或曲线主点及转点等)为准,将中线引入洞内。

6

2.精密导线法

在隧道进、出口之间,沿勘测设计阶段所标定的中线或离开中线一定距离布设导线,采用精密测量的方法测定各导线点和隧道两端控制点的点位。

在进行导线点的布设时,除应满足上面要求外,导线点还应根据隧道长度和辅助坑道的数量及位置分布情况布设。导线宜采用长边,且尽量以直伸形式布设,这样可以减少转折角的个数,以减弱边长误差和测角误差对隧道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为了增加检核条件和提高测角精度评定的可行性,导线应组成多边形导线闭合环或具有多个闭合环的闭合导线网,在一个控制网中,导线环的个数不宜少于4个;每个环的边数宜为4~6条。

导线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与国家高等级控制点相连。

导线水平角的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测回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表一

当水平角为两方向时,则以总测回数的奇数测回和偶数测回分别观测导线的左角和右角。左、右角分别取中数后应按式(1)计算圆周角闭合差⊿,其值应符合表二的规定。再将它们统一换算为左角或右角后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这样可以提高测角精度。

⊿=[左角]中﹢[右角]中﹣360° (1)

6

测站圆周角闭合差的限差(″)表二

导线环角度闭合差,应不大于按下式计算的限差:

(2)式中 m——设计所需的测角中误差(″);

n——导线环内角的个数。

导线的实际测角中误差应按下式计算,并应符合控制测量设计等级的精度要求。

(3)

导线环(网)的平差计算:

一般采用条件平差或间接平差。当导线精度要求不高时,亦可采用近似平差。

用导线法进行平面控制比较灵活、方便,对地形的适应性强。

3.三角锁网法

将测角三角锁布置在隧道进出口之间,以一条高精度的基线作为起始边,并在三角锁的另一端增设一条基线,以增加检核和平差的条件。三角测量的方向控制较中线法、导线法都高,如果仅从提高横向贯通精度的观点考虑,它是最理想的隧道平面控制方法。由于光电测距仪和全站仪的普遍应用,三角测量除采用测角三角锁外,还可采用边角网和三边网作为隧道洞外控制。但从其精度、工作量等方面综合考虑,以测角单三角形锁最为常用。经过近似或严密平差计算可求得各三角点和隧道轴线上控制点的坐标,然后以这些控制点为依据,可计算各开挖口的进洞方向。4.GPS测量

隧道洞外控制测量可利用GPS相对定位技术,采用静态测量方式进行。测量时仅需在各开挖洞口附近测定几个控制点的坐标,工作量小,精度高,而且可以全天候观测,因此是大中型隧道洞外控制测量的首选方案。

隧道洞外控制测量技术要求应满足表3规定。

6

平面控制测量设计要素表三

4.1.3洞外高程控制测量

洞外高程控制测量,是按照设计精度施测各开挖洞口附近水准点之间的高差,以便将整个隧道的统一高程系统引入洞内,以保证在高程方向按规定精度正确贯通,并使隧道各附属工程按要求的高程精度正确修建。

高程控制方法:1)常采用水准测量方法,2)四、五等高程控制亦可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的方法进行。(但当山势陡峻采用水准测量困难时,)

高程控制路线:应选择连接各洞口最平坦和最短的线路,以期达到设站少、观测快、精度高的要求。每一个洞口应埋设不少于2个水准点,以相互检核;两水准点的

6

位置,以能安置一次仪器即可联测为宜,方便引测并避开施工的干扰。

高程控制水准测量的精度:一般参照表4的洞外部分即可。

表四等级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表五

等级MΔ

(m

m)

M W

(m

m)

仪器

型号

木水

准尺

观测

方法

观测

顺序

观测次

往返较差或闭合

差(mm)

与已知

点联测

环线

或附

平丘地山地

四±5 ±10 DS3 双面中丝读

数法

后后

前前

往±20L1/2±5n1/2

6

4.1.4 本工程洞外控制测量方案

本工程由于通视条件差,故洞外控制测量在导线控制和GPS控制之间做选则。根据洞外导线控制测量设计方案和GPS控制测量设计方案的对比,拟定最终确定采用GPS 控制测量的布设方案。

因为:

1.导线测量网形设计太单一,多余观测条件少,不足宜检核。外业观测时间较长,局部导线边离隧道中线较远和相临点间无法通视的困难,有时可能还要受到天气的影响。而GPS技术不仅具有精度高,工期短的优点,而且由于GPS 测量本身的特点,网型结构简单,点的疏密和边长的长短都可适当选取,既保证了两边洞口各点的GPS 点间通视又解决常规测量中点位之间无法通视的困难,选点灵活,不需要高标,同时还可解决外业施测受天气影响的困难。

2.由于现在GPS 测量技术要求高,作业周期短,并且有两台接收机同时作业,在作业前有周密的计划,和有完善的协调组织工作,能合理安排,协调作业,认真细致地进行工作,使观测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等等,从而为高精度、高效率的成果得到更充分的保证。虽然导线测量的经费比GPS网的经费低,但是相差不多,从精度的角度和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导线方案不如GPS方案

GPS平面控制:建立隧道GPS控制网的基本要求

1) 建立GPS隧道控制网同样关注网内控制点间相对精度,虽然GPS测量本身不要求

6

地铁隧道测量施工方案

?地铁隧道测量施工方案 盾构隧道监测的对象主要为土体介质、隧道结构和周围环境,监测的部位包括地表、土体内、盾构隧道结构、以及周围道路、建筑物等,监测类型主要是地表和土体深层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地层水土压力和水位变化、建筑物及其基础等的沉降和水平位移、盾构隧道结构内力、外力和变形等。 1 监测项目的确定 盾构法隧道施工监测项目的选择主要考虑如下因素: 1.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 2. 隧道埋深、直径、结构型式和盾构施工工艺; 3. 双线隧道的间距或施工隧道与旁边大型及重要公用管道的间距; 4. 隧道施工影响范围内现有房屋建筑及各种构筑物的结构特点、形状尺寸及其与隧道轴线的相对位置; 5. 设计提供的变形及其其他控制值及其安全储备系数。各种盾构隧道基本监测项目确定的原则参见表2。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人员安排及经费投入等因素综合考虑,本工程的盾构隧道施工监测内容主要为地面沉降监测、隧道沉降监测、建筑物沉降(裂缝)监测和过江段地形变化监测。在盾构推进起始段100米范围内进行以土体变形和隧道结构为主的监测,土体变形监测包括土体深层垂直和水平位移、地下水位监测,隧道结构监测主要为隧道收敛位移。 2 监测点的布设和监测方法 2.1 地面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和监测方法 在位于隧道推进方向上,在30m范围内沿隧道中心线每3m布置1个沉降监测点,同时距井壁6m及15m处各布置1条沉降监测断面,此断面在轴线左右各布4点,间距分别为距离隧道中轴线2m、5m、8m、12m;在进洞段20m~100m范围内沿隧道中心线每4m布置1个沉降监测点;在100m以后范围内沿隧道中心线每5m布置1个沉降监测点, 距井壁30m、50m、75m处各布置1条沉降监测断面,断面点间距同上;以后每50m布置1个断面。轴线点编号,左线以AZ001为轴线起点编号,右线为AY001作为起点编号;断面测点编号,根据断面测点所处轴线的方向,由N(北)向S(南)编号。地面沉降测点如遇到江河或水塘,则采用水深测量方法;如周围无建筑物或场地比较空旷,则横剖面间隔可加大至50m。地面沉降测点的埋设采用标准地表桩,必须将其埋入原状土,并做好井圈和井盖。在坚硬的道面上埋设地表桩,应凿出道面和路基,将地表桩埋入原状土,或钻孔打入1m以上的螺纹钢筋做地表观测桩,并同时打入保护钢管套。 为布设轴线点,沿隧道轴线附近布设一条闭合平面控制导线,将轴线点放样到地面上。由于移交的水准点比较分散,所以在沿途较稳定地区埋设5~10个水准控制点。测量仪器采用SDZ2水准仪+铟钢尺。观测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基点和附近水准点联测取得初始高程。观测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每测点读数高差不宜超过0.3mm,对不在水准路线上的观测点,一个测站不宜超过3个,如超过时,应重读后视点读数,以作核对。首次观测应对测点进行连续两次观测,两次高程之差应小于±1.0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布设导线网,以便进行平差处理,提高观测精度,水准线路闭合差应小于±0.3(mm)(N为测站数),然后按照测站进行平差,求得各点高程。施工前,由基点通过水准测量测出隆陷观测点的初始高程H0,在施工过程中测出的高程为Hn。则高差△H=Hn-H0即为隆陷值。 2.2 隧道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和监测方法 隧道沉降由衬砌环的沉降反映出来,衬砌环的沉降监测是通过在各衬砌环

施工测量专项方案

兰州华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武威市盛达·城市花园(一标段)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日期:

施工测量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兰州华夏房地产有限公司盛达·城市花园住宅小区,一标段由1#楼、2# 楼、8# 楼、9# 楼、10# 楼、13# 楼和地下车库、若干1-2层商铺构成,其中1# 楼、2# 楼、8# 楼、10# 楼、13# 楼均为地下1层地上28层框剪结构,9# 楼为地下1层地上16层框剪结构,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框剪结构。此工程位于武威市公园路南侧,西邻市公安局消防支队,东邻西凉南路、南邻体育东路,交通方便。由5栋地上28层(地下一层),地上28层、16 16层一栋(各地下1层),包括地下车库,剪力墙结构,场地根据拟建工程区场地地形及岩土分布判定,场地复杂程度为三级场地,地基复杂程度为三级,综合确定岩土勘察等级为乙级,地基基础选用筏基、条基、独立基础。高层住宅及地下车库选用基坑大开挖。-1.5000 以上采用一道防震缝将整体分为两个结构单元,-1.5000一下连为主体。地下一层平时为自行车库,战时为甲类六级人防地下室,层高3.600米。地面以上均为住宅,层高2.800米。各结构单元结构高度比为5.45.建筑抗震设防类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设计地震分组为三组。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特征周期0.45s。建筑结构的阻力比为0.05,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一级。上部结构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均为二级,本

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水平多遇地震影响系数amQX=0.6.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0.000以上室外框架及栏板等外露构件为二b类,其余结构构件为一类。±0.000一下凡与水土直接接触的混凝土环境二b类,地下室内墙,内柱为一类。一~二环境的混凝土耐耐久性要求。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二、测量准备 1、测量依据 A、《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规程 A、《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 01-21-95) B、《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 01-51-2003) C、《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 01-41-2002) 根据以上规范,规程关于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对施工测量精度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 D、甲方给定的场区平面、高程测量及成果; 3、测量人员 根据本工程的总体部署,整个区域同步施工,测量工程师一人,主要负责核定和测量工序的协调。工程的测量人员

隧道施工方案45919

隧道工程施工工艺 一、总体方案 (一)施工原则 采用大型施工机械配套施工,开挖出渣机械配套作业线、初期支护砼机械配套作业线与二次衬砌砼施工作业线相配合一条龙作业。软弱围岩坚持“短进尺、弱(不)爆破、快封闭、强支护、紧衬砌”的原则,开挖后仰拱及时跟上封闭成环。施工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先进的量测探测技术对围岩提前做出判断,拟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布置 隧道根据施工现场场面状况,采用单向掘进,隧道进口布置一个隧道专业机械化施工队。洞内施工开挖、出渣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模筑砼平行作业。隧道路面待贯通后从洞口反向施工。根据地形地貌及工期要求,本隧道不设施工支洞。 (三)总体方案 根据磐南隧道围岩情况、及断面设计,结合本承包人现有技术装备力量和多年的隧道施工经验,确定Ⅲ类围岩采用正台阶开挖法施工,Ⅳ类采用全断面开挖法施工。隧道出渣采用侧翻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初期支护施作及时可靠,衬砌砼采用机械化作业,二次衬砌采用砼输送车、输送泵和全断面液压衬砌台车相配合的方案。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处理分析数据,高速支护参数。开挖前做好超前地质预报、探测工作,根据围岩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隧道施工测量控制 为保证隧道贯通精度,拟定如下测量控制方案: 1、地表平面控制 (1)为保证洞口投点的相对精度,平面控制网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和实地地形情况布设精密控制网,并保证洞口附近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精密控制网点。 (2)地表控制网经过多次复测,复测无误后方可引线进洞的测量工作。 2、洞口联系测量 为保证地面控制测量精度很好地传递到洞内,采用如下洞口控制测量方案: (1)在洞口仰坡完成及洞口施工至设计标高后,在洞口埋设二个稳固的导线控制点。 (2)洞口附近在基础稳定处埋设2~4个水准点,与地表水准控制网级网观测及平差计算,以便于隧道进洞水准测量。 3、测量方法及措施 (1)地表平面控制测量选用全站仪施测,建立四等导线控制网,并把隧道中线和横向轴线纳入控制网内以保证放样精度。 (2)高程控制按四等网施测,用自动按平水准仪施测,精度至毫米。 (3)洞内控制测量与地表控制测量按同等精度建网,施工中线测量使用全站仪。 (4)具体要点:

隧道工程施工中测量放样

浅谈隧道工程施工中测量放样 摘要:测量工作伴随隧道开挖的整个过程,因洞内条件的限制,洞内开挖断面的测量放样工作占用的时间不少,直接影响着隧道的施工安全、进度。在隧道施工中如何对超欠挖进行有效控制,一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施工坐标法将地面曲线的计算方法、隧道施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利用此方法施工, 可以减少技术人 员的工作强度。流程。 关键词:隧道开挖;施工坐标;施工测量;放样 abstract: the measurement of working with tunnel excav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because of the limited conditions, tunnel excavation section surveying setting-out work take time, directly affects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of tunnel, progress. in construction of tunnel over break how to control effectively, has been a problem that is worth to discuss.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ordinate ground curve calculation method, tunnel construction are organically combined together, using the method of construction, can reduce the work intensity of staff of technology. key words: tunnel excavation; construction coordinate; construction measure; lofting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

xx高速公路二期工程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 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xx高速xx标项目经理部

xx年xx月xx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施工控制测量 (1) 四、贯通误差测量及调整 (4) 五、竣工净空测量 (4) 六、仪器配置 (4) 七、测量质量保证及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的措施 (5)

一、编制依据 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以及业主和总监办下发的文件和要求。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063-85 4、xx省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标准化指南(试行)》 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7、现场踏勘及调查了解的施工环境、条件等 二、工程概况 xx隧道为分离式隧道,隧道洞身位于平曲线上,左洞位于R=1120米曲线上,右洞位于R=1110米曲线上。右洞进口桩号为YKxx+xxx,设计标高为:xm,出口桩号为YKxx+xxx,设计标高为:xm,xxm,纵坡采用-1.555%、+0.577%;左洞进口桩号为ZKxx+xxx,设计标高为:xm,出口桩号为ZKxx+xxx,设计标高为:xm,长xm,纵坡采用-1.563%、+0.563%。 xx隧道为分离式隧道,隧道洞身位于平曲线上,左右洞均位于R=2500米曲线上。右洞进口桩号为YKxx+xx,设计标高为xm,出口桩号为YKxx+xxx,设计标高为xx,长xm,纵坡采用-2.67%;左洞进口桩号为ZKxx+xxx,设计标高为x,出口桩号为ZKxx+xxx,设计标高为x,长xm,纵坡采用-2.55%。 三、施工控制测量 1、洞外控制测量 1.1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根据《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063-85)规定,本标段的xx隧道、xx隧道均采用一级附合导线作为洞外平面控制网。经过现场实际踏勘,在xx隧道进口和出口附近各加设一导线点,并与设计院交设的已知点相通视,中间联测已知点19#、I机17。测量数据满足一级导线的各项限差规定,内业平差计算得相对误差1/33000,小于一级导线相对误差1/15000的要求。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燕前隧道进口和出口处与已知控制点通视条件良好,不需另加设布点。用已经复测的已知控制点就可满足施工精度的要求。具体控制点布设情况如下图所示: 快安隧道洞外平面控制点布设图

测量施工方案(内容)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北京市消防局战勤保障基地(北京市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基地),建设地点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李县坟村顺黄路南侧,东距京承高速约1公里。综合楼结构形式为地上五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8000㎡,建筑高度24m,室内±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34.250m,室内外高差0.150m。保障楼结构形式为地下两层、地上四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11200㎡,建筑高度24m,室内±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34.250m,室内外高差0.150m。黄港特勤消防站为地上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321㎡,建筑高度13.750m,室内±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34.400m,室内外高差0.150m。

常备物资储存库为单层预制混凝土排架结构,建筑面积1638㎡,建筑高度21m,室内±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34.600m,室内外高差0.300m。云梯维修车间为单层框架混凝土排架结构,建筑面积2225㎡,建筑高度18m,室内±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34.850m,室内外高差0.300m。技术保障维修车间为地上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6675㎡,建筑高度18m,室内±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34.850m,室内外高差0.300m。训练塔为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16㎡,建筑高度18m,室内±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34.750m,室内外高差0.300m。油料保障区管理用房为55㎡砖混结构及61㎡框架结构,室内±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34.650m,室内外高差0.300m。 3.施工准备 3.1测量机构 3.1.1测量及验线人员经过测绘院、建委等专业组织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持证率为100%,熟练掌握并运用国家、地方有关现行标准规范,熟悉施工现场各种测量工作,熟练使用测量仪器。按照测绘院提供的坐标及高程进行楼坐标及标高的校核引测的工作。按照施工总图坐标要求,进行楼座定位,引测控制点。施工过程中各种测量数据记录,由资料员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报监理单位审核并验线。 3.1.2施工测量管理主要内容包括:编制施工测量方案;红线桩校核成果及坐标控制点;水准点引测成果复查及施工过程中各种测量、填写记录(含定位测量、高程引测、基槽验线、轴线、轴线竖向投测控制线、墙柱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垂直度偏差、楼层建筑1m水平控制线测量技术交底等)。 3.2测量器具准备

隧洞隧道工程测量方案设计

隧洞测量方案设计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 2 隧洞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布网略图……………………( 2 ) 3. 隧洞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网略图……………………( 4 ) 4. 隧洞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测量设计说明……………( 4 ) 4 .1 确定遂洞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网的等级进行遂洞横向贯通误差的预计……………( 5 ) 4.2 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测量等级的各种技术要求………( 7 ) 5. 隧洞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设计说明……………( 18 ) 5.1 隧洞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网等级和竖向贯通误差的预计( 18 ) 5.2 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的各种技术要求……( 20 ) 6. 隧洞施工放样方法、精度的设计说明………………( 23 ) 6.1 洞外中心线的测设方法及要求的设计………………( 23 ) 6.2 隧洞中心控制桩外的设计…………………………( 24 ) 6.3 洞内施工导线、基本导线、主要导线的精度、测量方法设计( 25 ) 6.4 隧洞内高程控制点测量方法、精度要求……………( 26 ) 6.5 隧洞长度、洞底高程、腰线高程的设计……………( 27 ) 6.6 隧洞施工面的放样方法……………………………( 29 ) 6.7 纵、横和竖向贯通误差的测定方法 (30) 7. 总结…………………………………………………( 31)

1. 工程概况 东山隧洞施工测量工程位于维州市东山镇西南方向,其东南方向是东山小学,离东山镇约 2km ,离东山小学约1.5km ,距其不远有一条穿过东山镇的南北公路。公路对隧洞的施工提供了比较方便的交通路线。 隧洞全长为 3156m ,穿过东山山头,东山山头的高程 H=198.236m 。隧洞进口=78.000m ,隧洞的设计坡降为 0.3% 。 的设计高程H A 2. 隧洞地面和地下平面控网略图 2.1 本工程测量单位所拥有的测量仪器为 (1)全站仪,测程 3km ,测距精度:±( 2mm +2ppm · D ) 测角精度:± 2 ″ 水准仪 (2) DS 3 (3) 30m 钢尺 根据所拥有的仪器及遂洞的地形图采用光电测距导线网作为平面控制网。由东山地形图可知道该地形比较陡,通视条件差,不宜布设多边形的平面控制网,测角网测量的角数比较多降低测量的速度,随着全站仪测距精度的提高,采用边角网的平面控制网可以提高测量的速度同时也可以保证测量的精度。由表 2.1.1 可知道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可能为三等或四等,而且三、四、五等平面控制网,可以用相应等级的导线网来代替。所以本工程的控制网采用了光电测距导线网。平面控制网见东山地形图。 表 2.1.1 洞外控制网等级选择 2.2 平面控制网绘制导线计算图见图 2.2

隧道工程施工测量及控制方法

隧道工程施工测量及控制方法 摘要:在隧道建设中开展施工测量,是隧道工程中非常关键的部分,隧道工程 建设中隧道施工测量,是非常强调专业性的,施工测量取得的数据是否准确,关 系到隧道建设的质量,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对施工测量的重视,对施工测量进行严 格落实,依据相关的规范,保证施工测量的专业性以及准确性。在施工测量中, 涉及到控制网布设以及坐标系统建立等诸多的问题,这些关键技术的应用关系到 施工测量数据是否准确,也关系到工程质量以及效益,那么就要提升施工测量专 业性,不断改善施工测量的技术水平。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测量;优化方法 1.测量在隧道工程中的重要性 1.1进行监控量测的目标 监控量测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监控是指要对隧道施工中的围岩以及其相应的 支护设施的可靠度进行实时的监控,并且要对其进行量测,以便判断出其需要做 出改变的方面,为支护设施的维护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这样在对故障和不足进行 处理时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的提升系统优化的效率。总之,进行监控量测 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并不断的优化施工设施,改善支护设 施的受力状况、应力分布以及各部位的工作形态,为隧道工程的安全进行提供客 观的依据。 1.2隧道工程中进行监控量测的意义 (1)有效的帮助管理人员制定安全性较高的施工方案,并且可以根据施工检测中获得的反馈信息对施工的具体过程进行优化,最终保证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 (2)在监控量测的过程中获得实时数据可以及时的让检测人员进行检测,保证施工的质量。 (3)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提出新的思路,有更好的思路可以进行支护,改变支护设施的结构以及对衬砌的施作时间提出建议。 (4)能够了解围岩的性能参数是否满足工程需要,尤其是要对围岩的稳定性有一个切合实际判断。 (5)有效的加强监控和预防、维护的联系,对于检测达到的危险和障碍管理人员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作人员的受伤概率。 (6)监控量测能够正确的确定周围岩石参数,这对于工程计划的可行性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量测的要求 (1)监测得到的各种数据必须保证其正确性,更进一步的要求监控量测系统可以将围岩和支护设施的三维模型反应出来,使制定工程的设计师更加接近真实。 (2)在安装完监控量测系统后,一定要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预测性,以隧道的围岩为例,当周围围岩的稳定性不足时就必须对管理人员进行报警,使维修部 及时反应,做到先事故一步解决问题,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3)监控量测系统不能阻碍施工的正常进行,也就是这个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辅助系统,但是其坚决不能带来延误工期等的负面作用。 3.隧道施工测量 3.1布设隧道控制网 布设的控制网的主要建设意义,就是保证在隧道的建设中,两侧相向施工可 以顺利开展,让隧道可以顺利贯通,这样布设的控制网精度就是至关重要,精确

施工测量方案(完整版)

二、施工测量方案 二、工程概况 北京××科研实验大楼工程位于北京市××区××路××号,地处三环以外。建筑场地面积1761m2首层面积1809m2,总建筑面积29052m2,分主楼和裙房(裙房主要为地下环形车道),主楼地下二层,地上十六层,结构形式为全现浇框架一简体结构。建筑物檐高59.65m,总高度为65.40m;室内外高差450mm,±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1.70m。 主楼:基础为平板筏基,埋深-10.75m,C15砼垫层100mm厚,底板1500mm厚。一层、二层、三层外轴线尺寸为41.16×43.96m,四至十六层外轴线尺寸为41.16×35.90m,内设四部电梯,两座楼梯。 裙房即地下环形车道,为旋转式坡道分上下层,共两座,坡度为I=9.12%,旋转外墙外半径10.46m,内墙内半径为 5.74m,底板厚250mm,顶板厚250mm,墙厚260mm,出口设防倒塌棚架。 2.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2.1 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四周离建筑物在10m以上,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由于汽车坡道后期施工(待主体结构完工后)、南侧场地做临设及材料堆放用,所以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北侧原有混凝土地面上,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施工场地不受影响,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 2.2 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2.3 根据甲方要求和测绘院提供的红线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 2.4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兼顾±0.000以上施工,设置控制轴线1、6轴,B(A轴用于地下)、F轴(G轴用于地下)及北侧汽车坡道过圆心的南北向、东西向为控制轴。 2.5 根据测绘院提供的BM1、BM2(西侧)及BM3(北侧)三点高程控制点数据(具体数据详见测绘成果资料)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两个,南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且埋于冻土层0.5m以

地铁隧道测量施工方案

盾构隧道监测的对象主要为土体介质、隧道结构和周围环境,监测的部位包括地表、土体内、盾构隧道结构、以及周围道路、建筑物等,监测类型主要是地表和土体深层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地层水土压力和水位变化、建筑物及其基础等的沉降和水平位移、盾构隧道结构内力、外力和变形等。 1 监测项目的确定 盾构法隧道施工监测项目的选择主要考虑如下因素: 1.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 2. 隧道埋深、直径、结构型式和盾构施工工艺; 3. 双线隧道的间距或施工隧道与旁边大型及重要公用管道的间距; 4. 隧道施工影响范围内现有房屋建筑及各种构筑物的结构特点、形状尺寸及其与隧道轴线的相对位置; 5. 设计提供的变形及其其他控制值及其安全储备系数。各种盾构隧道基本监测项目确定的原则参见表2。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人员安排及经费投入等因素综合考虑,本工程的盾构隧道施工监测内容主要为地面沉降监测、隧道沉降监测、建筑物沉降(裂缝)监测和过江段地形变化监测。在盾构推进起始段100米范围内进行以土体变形和隧道结构为主的监测,土体变形监测包括土体深层垂直和水平位移、地下水位监测,隧道结构监测主要为隧道收敛位移。 2 监测点的布设和监测方法 2.1 地面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和监测方法 在位于隧道推进方向上,在30m范围内沿隧道中心线每3m布置1个沉降监测点,同时距井壁6m及15m处各布置1条沉降监测断面,此断面在轴线左右各布4点,间距分别为距离隧道中轴线2m、5m、8m、12m;在进洞段20m~100m范围内沿隧道中心线每4m布置1个沉降监测点;在100m以后范围内沿隧道中心线每5m布置1个沉降监测点, 距井壁30m、50m、75m处各布置1条沉降监测断面,断面点间距同上;以后每50m布置1个断面。轴线点编号,左线以AZ001为轴线起点编号,右线为AY001作为起点编号;断面测点编号,根据断面测点所处轴线的方向,由N(北)向S(南)编号。地面沉降测点如遇到江河或水塘,则采用水深测量方法;如周围无建筑物或场地比较空旷,则横剖面间隔可加大至50m。地面沉降测点的埋设采用标准地表桩,必须将其埋入原状土,并做好井圈和井盖。在坚硬的道面上埋设地表桩,应凿出道面和路基,将地表桩埋入原状土,或钻孔打入1m以上的螺纹钢筋做地表观测桩,并同时打入保护钢管套。 为布设轴线点,沿隧道轴线附近布设一条闭合平面控制导线,将轴线点放样到地面上。由于移交的水准点比较分散,所以在沿途较稳定地区埋设5~10个水准控制点。测量仪器采用SDZ2水准仪+铟钢尺。观测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基点和附近水准点联测取得初始高程。观测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每测点读数高差不宜超过0.3mm,对不在水准路线上的观测点,一个测站不宜超过3个,如超过时,应重读后视点读数,以作核对。首次观测应对测点进行连续两次观测,两次高程之差应小于±1.0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布设导线网,以便进行平差处理,提高观测精度,水准线路闭合差应小于±0.3(mm)(N为测站数),然后按照测站进行平差,求得各点高程。施工前,由基点通过水准测量测出隆陷观测点的初始高程H0,在施工过程中测出的高程为Hn。则高差△H=Hn-H0即为隆陷值。 2.2 隧道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和监测方法 隧道沉降由衬砌环的沉降反映出来,衬砌环的沉降监测是通过在各衬砌环

新建铁路川藏线拉萨至林芝段隧道施工控制测量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新建铁路川藏线拉萨至林芝段隧道施工 控制测量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 1.1、概述 新建铁路川藏线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8标段第四项目经理部起点位于林芝地区朗镇巴热村,经堆巴村、沿S306省道前行,于林芝地区朗镇路村终止。线路穿越雅鲁藏布峡谷地带,三跨雅鲁藏布江,线路全长6.69正线公里。 1.2、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川藏线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8标段第四项目经理部管段内共设计两座隧道,分别为则弄隧道、朗镇二号隧道。 则弄隧道全长865m,进口里程D4K256+150,出口里程D2K257+015,单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138m,位于朗县与山南县之间。设计纵坡为5.0‰/420m、-7‰/445m的单面下坡,轨面高程3150.613~3149.598m。本隧道曲线段位于R=1600m右偏曲线上。 朗镇二号隧道全长2652m,进口里程DK260+236,出口里程DK262+888,单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305m,位于朗县与山南县之间。设计纵坡为-3.8‰/284m、-9.5‰/2368m 的单面下坡,轨面高程3148.232~3124.884m。本隧道进口端228.597m位于R=1600的左偏曲线上、洞身段2048.798m位于R=1600m的右偏曲线上,出口端112.246位于R=1600m 的左偏曲线上。 1.3、编制依据 2、隧道控制测量总体思路 为保证隧道的准确贯通,本着先总体后碎步的原则,首先在隧道沿线建立精密控制网,覆盖全隧道,使隧道的洞内控制测量或中线测量总体受控。为便于隧道施工测量和满足洞外导线点精度要求,项目部除设计院布设的CPI和CPII控制点外分别在每座隧洞口单独布设三~四个加密控制点,当控制点经过公司精测组GPS复测并经过精密平差后的数据满足隧道洞口控制要求时取用。在洞外GPS控制网的基础上,根据洞口施工情况,在洞口设置2个洞口投点作为洞外、洞内的联系测量,洞口投点和洞外GPS控制网点组成小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进行边角测量,并达到相应等级边角网的精度要求,以

隧道施工测量论文

隧道施工测量 学生姓名: 学号: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摘要 隧道施工测量的目是保证隧道相向开挖时能按规定的精度正确的贯通,并使各项建筑物按设计位置修建。隧道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洞外、洞内施工控制测量、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辅助坑道的测量。 作为指导隧道施工的测量工作,在隧道开挖前一般要建立具有必要精度的、独立的隧道洞外施工控制网,作为引测进洞的依据;对于较短的隧道,可不必单独建立洞外施工控制网,而以经隧道施工复测、调整后并确认的洞外线路中线控制桩为引测进洞的依据。 洞内控制点控制正式中线点(正式中线点是洞内衬砌和洞内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依据),正式中线点控制临时中线点;临时中线点控制掘进方向。 洞内高程控制与平面相仿,临时水准点控制开挖面的高低,正式水准点控制洞内衬砌和洞内建筑物的高程位置。 先导坑后扩大成型法对隧道的位置还有一定的纠正余地,隧道施工测量可先粗后精; 在隧道测量中要一步一步按照流程保证每个工序的精度,这样不但会保证施工的质量,而且会为施工进度提供有利的保证,为此我们要在每个环节做到精益求精,特别是在做控制网时要反复核算和精度评定,为隧道顺利贯通做好保障。 关键词:隧道施工测量、控制测量、贯通测量

隧道施工测量 目录 摘要..................................................................................................................................... I 引言 (1) 1 隧道施工测量的目的和内容 (2) 2 洞外控制测量 (4) 2.1 中线法 (4) 2.2 精密导线法 (4) 2.3 三角锁法 (5) 3 洞内控制测量 (6) 4 掘进中隧道断面的测量 (7) 4.1 五寸台阶法(断面支距法) (7) 4.2 放大样法 (7) 4.3 三角高程法 (7) 5 隧道衬砌位置控制 (9) 6 辅助坑道施工测量 (10) 7.1 单导线 (11) 7.2 主副导线环 (12) 7.3 导线网 (14) 7.4 附和导线 (14) 7.5 三角锁 (14) 7.6 高程贯通误差的估算方法 (15) 8 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与调整 (16) 9 资料的管理与上报 (17) 10 隧道测量工作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8) 总结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公路施工测量方案

公路施工测量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高速公路路基第七合同段起始桩号为X,终点桩号为X,主线全长5公里。主要工程量包括: 1、路基挖方150万立方米,路基填方60万立方米; 2、大桥四座。 3、涵洞通道7座。5道拱涵,2道板涵; 4、隧道一座。左洞长1220米,右洞长1070米; 5、排水防护工程浆砌片石7万立方米; 二、施工控制测量等级 本标段首级控制点的等级为三等导线。 导线点编号分别为 : EA0732、 EA0731 、EA073、EA074、EA075、EA076、EA077、EA078、EA078-1、EA087、EA088、EA089、EA090、EA091、EA092,为了便于施工测量控制,我们在各大桥附近加密了3个四等导线点和 3个二等水准点。隧道进出口附近各加密3个四等导线点和1个水准点。涵洞附近设2个四等导线点和一水准点。路基方面根据具体情况加密导线点和水准点或采用后方交会法进行三维坐标控制。 施工控制测量等级是在首级控制网下加密的,加密等级精度要求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精密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测设。 主要控制点和水准点数据见后附《七分部导线、水准点闭合成果汇总表。 三、人员设备配置

测量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其它工作,它要求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精度高,整体横向贯通中误差控制在£ ± 25 mm,纵向贯通中误差控制在L/10000,我单位对测量工作非常重视,派遣经验丰富的测量工程师负责测量工作,并配备进口高精度的测量仪器,以满足工程施工测量精度要求。 1 、仪器设备如下表 2 、人员组织 组长: 成员: 四、精密导线加密点布置方法 (一)加密导线点选点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相邻边长平均不宜超过 350 米,个别边长不宜短于 100 米,长边与短边距离比控制在 1 : 3 。 2、点位应选在工程施工不易发生沉降变形区域以外的地方。 3、点位应避开工程施工现场 4、应充分利用控制的导线点。 5、如导线点位置不明显时,必要时设置指示桩。

隧道测量方案

吉怀三标隧道测量方案 1 工程概况 我标段拟建隧道为冲口隧道,该隧道位于凤凰县杆子坪乡东侧,设计为小间距隧道,最小间距位于怀化端,宽度为8.17米。洞轴线走向约184°,最大埋深约107m.。冲口隧道左线起讫桩号ZK10+630~ZK11+055,全长425m;平面线型为直线;纵坡为0.7%和-2%的人字坡。隧道右线起讫桩号YK10+660~YK11+065.696,全长405.696m;平面线型为直线;纵坡为0.69%和-2%的人字坡。隧道净宽10.75m,隧道净高5.0 m。本隧道选择采用拱部单心半圆,侧墙为大半径圆弧的单曲墙式内轮廓断面。其中岩性的V、Ⅲ类围岩占全线隧道的大部分。 2 控制点的布设及施测 2.1控制点的布设 首先对设计院交付的GPS点位进行复测,依据复测点位在隧道口设置精密三角网,并对其基准点和水准点进行校核。洞外水准点、中线点根据隧道平纵面、隧道长度等定期进行复核,洞内控制点根据施工进度设定。洞内施工隧道测量,桩点必须稳定、可靠,且通视良好。水准点应设在不易破坏处,并加以妥善保护。洞内导线点采用地下挖坑,然后浇筑混凝土并埋入铁制标心的方法。这与一般导线点的埋设方法基本相同。但由于洞内狭窄,施工及运输繁忙,且照明差,桩志

露出地面极易破坏,故标石顶面应埋在坑道底面以下10~20cm处,上面盖上铁板或厚木板。并在边墙上用红油漆注明点号,并以箭头指示桩位。导线点兼作高程点使用时,标心顶面应高出桩面5mm。 2.2控制点的施测 控制点施测主要为洞内施工测量,洞内导线根据洞口投点向洞内作引伸测量,洞口控制点纳入控制网内,由洞口投点传递进洞方向的联接角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测量等级的要求,后视方向的长度不宜小于300m。导线点尽量沿路线中线布设,导线边长在直线地段不宜短于200m;无闭合条件的单导线,应进行二组独立观测,相互校核。导线点按一级导线测量要求施测,水准点按四等水准点测量要求施测。 3 中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工艺流程 洞外平面控制测量洞外高程控制测量洞内导线测量洞内高程控制测量隧道中线的测设隧道施工放样隧道贯通误差的测量与调整竣工测量 3.1 洞外导线测量 洞外导线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对设计院提供的隧道控制网进行复测,以保证隧道控制网的精度, 3.2 洞外水准测量,按四等水准测量施测 3.3 洞内导线测量 洞内导线测量的目的是以必要的精度,按照洞外控制测量的坐标

隧道施工测量方法论文

浅谈隧道施工测量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摘要:工程测绘是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其公益服务性在于它是直接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及时、适用、可靠的测绘保障,为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服务;其基础性在于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农林、水利、土地、矿产、城建等部门的规划设计。本文主要介绍隧道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及施工人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隧道施工测量;综合实践;检验检测 中图分类号: u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is for the national economy,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provide basic,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of public welfare undertakings, the public service is that it is directly for government macro decision service, for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and provide timely and reliable surveying and mapping security, rich people’s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fe provide services; its basic is widely used in energy, transportation, agriculture, forestry, water conservancy, land, mineral resources, urban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of planning and desig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专项施工方案隧道测量

G205五里亭至桃林公路改建工程 TJ-01 标(K21+?K26+059) 隧道测量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人:王政 2017 年03月19日 审核人:丁士国 2017 年03月20 0 审批人: 年月日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G205五里亭至桃林段改建工程TJ-01标

隧道测量施工专项方案审批表

隧道测量施工专项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G205五里亭至桃林公路改建工程编号: 致:G205五里亭至桃林公路改建工程监理办 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隧道测量施工专项方案的编制, 请予以审查。 承包单位(章):项目经理:日期: 专业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第一章编制说明 1编制原则 安全第一的原则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特别是断层等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施工安全等。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1 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使用“四新” 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方案优化的原则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对不同围岩级别的爆破掘进、不良地质条件的处理、二次模筑衬砌等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招标文件对本合同段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采用信息化技术,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 科学配置的原则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中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上专业化施工队伍, 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并做到专款专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合理布局的原则 从节省临时占地、减少植被破坏、搞好环保、防止水土流失、认真实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生产及生活场地、房屋布局,做好环境保护。工程完成

长大隧道控制测量方案

新建叙永至毕节铁路(川滇段)站前工程施工XZZQSG-2标 长大隧道控制测量方案 (DK194+516.98~D2K230+910)中铁十七局集团叙毕铁路(川滇段)二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三十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地形地貌 (2) 三、测量依据 (2) 四、测量仪器及人员 (2) 五、测量人员职责 (3) 六、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4) 1.洞外控制点布设规定 (4) 2.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4) 3.洞外高程控制测量 (7) 4.洞外控制点的联测及精度要求 (8) 七、隧道洞内控制测量 (9) 1.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10) 2.导线网的测量 (10) 3.平差计算 (13)

4.洞内高程控制 (14) 5.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14) 6.洞外高程测量误差对洞内高程影响估算 (15) 7.隧道洞内布网施测注意事项 (16) 八、相关工作 (16) 九、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16)

长大隧道控制测量方案 一、工程概况 我标段施工起讫里程:DK194+516.98~DK230+910,线路全长36.393km。隧道共计8座,其中大于4公里的长大隧道3座,分别为长岭隧道,7775m;下寨隧道4104m;斑竹林隧道全长12758m,我标段施工里程为D2K222+232~D2K230+910,施工长度8678m。 1.长岭隧道起迄里程为DK199+190~DK206+965,全长7775m,最大埋深375m,除出口DK206+869~DK206+965段为车站范围,设计为双线外,其余均为单线隧道。隧道为单面上坡,线路设计坡度为1 2.2 ‰、11.05‰、10.95‰、10.1‰和0‰。隧道洞身DK204+105.458~DK205+917.09段位于半径为8000m的右偏曲线上,其余为直线。 为加快施工进度、满足防灾救援要求、施工通风等问题,于DK203+100线路前进方向右侧设置1座斜井,于线路大里程夹角45°,全长1400m,斜井作为运营期间防灾救援避难所兼紧急出口。 2.下寨隧道起迄里程为D2K208+923~D2K213+027,全长4104m,最大埋深380m,设计为单线隧道。隧道为单面上坡,线路设计坡度为10.4 ‰、11.2‰。隧道洞身D2K208+923~D2K210+908.682段位于半径为800m的左偏曲线上,D2K213+022.824~D2K213+027段位于半径为800m的右偏曲线上,其余为直线。 3.斑竹林隧道起迄里程为D2K222+232~D2K234+990,全长12758m,最大埋深570m,我标段施工里程为D2K222+232~D2K230+910,施工长度8678m,进口段D2K222+232~D2K222+370段为下坪车站范围,隧道采用车站段双线衬砌,其余均为单线隧道。线路设计坡度为6‰、10.7‰、11‰、7‰和-3‰的人字坡。全隧D2K222+405.132~D2K223+98 4.821段位于半径R=2000的左偏曲线上;D2K226+716.747~D2K228+322.216段位于半径R=8000的右偏曲线上,其余为直线。 为加快施工进度、满足防灾救援要求、施工通风等问题,于D2K224+400线路前进方向右侧设置1座横洞,与线路小里程夹角3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