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特写的写作技巧

新闻特写的写作技巧

新闻特写的写作技巧
新闻特写的写作技巧

新闻特写的写作技巧

□刘金凤

新闻特写,就是用特写的手法来反映新闻事件。它以描写为主要手段,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截面”或细节,通过多种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新闻特写这种体裁,据考证,在我国发迹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见《新闻与成才》1988年第5期吴鸿业的《繁荣中国式的新闻特写》一文)。1963年,《人民日报》编辑部和中国作家协会召开的报告文学座谈会上,曾主张用“报告文学”的概念来代替“特写”“文艺性通讯”“文艺性速写”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段时间,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报告文学一马当先。与此同时,通讯和特写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就新闻特写而言,它发挥现场新闻的优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性。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及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出现与发展,新闻特写以其镜头感、现场感、立体感强等特点,越来越多地见诸新闻媒体。特写作为一种新闻报道体裁,在新闻宣传中,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

一、新闻特写的特点

新闻特写是从消息和通讯之间衍生出来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作为一种独立的新闻体裁,既有通讯、报告文学等体裁的特色,又有着它独自的特点。

新闻特写有如下特点:

镜头感。运用摄影或电影中特写镜头的表现方法,对所截取的新闻事实进行巧妙地“截取”和适当的“放大”,使作品具有较强的镜头感。

立体感。所谓的立体感,就是使“镜头化”新闻事实能给读者以更强的立体感和感染力。

现场感。这是新闻特写的一种较为突出的特点。通过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取材,将记者的现场目击和感受结合在一起,给读者更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感受。

特定性。这是特写在取材方面体现出来的特点。特写的“特”,主要表现在强烈的瞬间性和现场感上。

新闻特写的特点还体现在分类上。新闻特写的分类,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按照新闻特写的题材、写作方法,可分为人物特写、事件特写、工作特写、场面特写、景物特写、旅游特写等。从新闻特写所体现的新闻价值着眼,可分为新闻性特写、趣味性特写、实用性特写等几类。

二、新闻特写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在采写新闻特写时,我们不妨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一)选取重大题材提炼深刻主题

新闻特写的题材选取对提升作品的新闻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丹尼尔·威廉斯在他的《特写写作技巧》一书中说:“只要你稍稍具有一点想象力,你就会发现,寻找特写题材是易如反掌的事。睁大眼睛,观察你周围的生活,你会发现有许许多多的题目可写,你一辈子也写不完。”我们如何去发现新闻题材并进行科学的选取呢?到底哪些题材适合写特写?我们不妨听听另一位美国学者朱利安·哈瑞斯关于新闻选材的建议:1、不平常的情况。如奇怪的事、反常现象、巧合、特殊人物,等等。2、平常的事情。众人熟悉的人物、场所、事情;里程碑性的历史事件、纪念日。3、带有戏剧性的情景。如突然变富的暴发户、大笔奖金的获得者、被遗弃的婴儿、英勇抢险行为或震撼人心的险情等等。

新闻特写的选材一定要围绕主题去精选,在诸多的题材中选取一些典型、有意义、集中、生动的截面素材,进行提炼,升华主题,追求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最大化。

(二)抓准“镜头” 局部“放大” 以小见大

新闻特写的写作,要求作者抓准“镜头”,进行聚焦,局部适当“放大”,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要善于截取新闻事实的一个片段、剖面,选取有重大新闻价值、新鲜、新奇的新闻事实,以期使新闻特写立起来。比如:1997年香港回归之夜,北京天安门广场数十万群众举行通宵庆祝活动。新华社记者采写了新闻特写《激情十秒》(见新华社1997年7月1日电)。在这篇特写中,作者截取了香港回归这个重大新闻事件过程中的最后10秒这样一个“镜头”,通过现实与历史、北京与香港的描写及局部“放大”,突出了香港回归、百年巨变的伟大意义和重要性,达到了以小见大、新奇制胜的效果。

(三) 细节动人描绘得当生动形象

新闻特写中,不但要有精彩、细腻的细节,还要善于运用描写手法,即恰当用白描、细描的手法表现事件或刻画人物。

细节,是指叙事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实场景、自然环境、展开情节等的最小组成单位,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新闻作品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美联社著名记者休·马利根曾说:“把大量的细节加以巧妙的运用,就可以写出可读的新闻。生动的细节可以使纸面上的文章留在人的心灵上,渗透到人们的情感中。”新闻中一些精彩的细节能在细微之处见精神,再现新闻事实场景,深化主题,打动读者。

我们都知道,新闻特写是一种描绘性现场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特别注重描写,用白描、细描的手法表现事件或刻画人物。特写中的描写用得比较多。描写可分为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工笔、白描,主观性描写、客观性描写等多种手法。工笔就是细描,是精雕细刻的写法。用于刻画人物、描绘景物。不管是工笔还是白描,都是在用文字作画,都要以表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为目的。需要作者有较高描写手法的水平,善于将白描细描并用于文中,二者运用要浓淡相宜,笔墨适当。一般用白描,即以朴实的文字,简单的几笔,就能鲜明地勾勒所要报道的人物形象。新闻特写生动反映出现场的情景和气氛,不能靠堆砌形容词来表现,而应该通过对人物活动的描述来实现。把生动的细节描述好,就会使特写显得有声有色,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描写手法运用掌握好了,可使新闻特写文情并茂,如入画中,极富感情色彩,从而使人深受感染。

《人民日报》记者在《牡丹十里香菏泽》的旅游特写中,运用大量的描写性笔墨。其中有这样一些绘声绘色的描写:

谷雨三朝观牡丹。有幸在“牡丹之乡”遇上这么好的赏花时节,我们自是欣喜不已。次日一早,雾气尚未散尽,晨露沾衣欲湿,我们即兴前往菏泽最大的牡丹园——曹州牡丹园。入园望去,一畦畦疏离掩映的花圃,连阡接陌,花繁叶茂;五颜六色的牡丹被夜露洗去轻尘,飞红滴翠显得容姿一新;“玉版白”,玉洁冰清;“冠世墨玉”,黑紫如缎;“掌花案”,骨朵似火,几欲灼人;“酒醉杨妃”,低头掩面,娇柔妩媚;“粉二乔”,粉紫同株,宛若双娇。最为称奇的是“娇容三变”,一位正在田间修剪花枝的花农向我们介绍说,这种花初开碧绿,盛开粉红,将谢素白。

这些绘声绘色的描写,读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四)抓住高潮落笔集中写出动感

新闻特写短小精悍的篇幅及迅速再现现场等文体特性,要求写作者抓住反映事件特征和高潮的片断集中铺陈,推动读者的视觉、感觉、联想向前发展,对高潮和关键部分写深写透,写出动感、立体感,并在高潮中戛然收笔,使人回味无穷。

1997年7月1日,对香港回归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新华社1997年7月1日发播了电讯稿《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特写的作者把“镜头”对准了英国的米字国旗和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这两个标志英国统治的景物,抓住在雨中降旗仪式的特写镜头,紧紧抓住英国最后撤离香港的几个主要告别仪式这样几个高潮,一个接一个层层推开描写,运用背景材料衬托与渲染,将新闻事实不断推向高潮。

(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染读者

特写是一种描述性的新闻。作者不仅要用描写,而且要善于描绘新闻事实现场周围的各种不同的意境和人物复杂、丰富的感情,进而把描写、抒情、写景有机结合起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情达意,创造有景有意的新闻现场,把读者带到现场,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情感是文字的生命。采写特写要善于将作者的情感融入到所报道的人、事、景、物中,达到以情纬文,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比如,被《人民日报》评为1994年好新闻的特写《尼克松告别人生》,这篇作品运用多种手段,写得有情有景,富有浓郁的亲情和人情味道。它既报道了风云人物尼克松突然逝世的新闻,又写了尼克松生前对妻子的感情,以及他的女儿、政界名人及家乡人民对他的悼念之情,营造了一个亲切、庄重的新闻意境,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新闻报道新闻特写范文格式详解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a55256286.html,)/文秘写作/新闻报道 新闻特写范文格式详解 下文是小编整理发布的新闻特写范文格式详解,望内容能满足各位的阅读需求,看完后有所启示和帮助。 新闻特写,是新闻通讯的品种之一,是报纸新闻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既可以寓事、理、情、景于一体,又能够以短小精悍、新短快活而见长的新闻体裁,新闻特写在增强报纸可读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根据读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新闻规律的丰富发展,使新闻特写在新的历史时期展现出新的风采,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准确把握其“新”字的属性和本质,努力在“闻”字上挖潜力,不断在“特”字上下工夫,刻苦在“写”字上做*,是新闻记者和广大业余新闻报道员应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写出“新” 新,是新闻的基本属性,更是新闻特写的特性和本质。所谓“新”,在新闻特写上至少应体现三层意思:一是所写内容是新近发生的故事,也就是新闻时效性强的事件,不是旧闻和陈年老账;二是所写内容是新近发现的新闻故事和新闻事件,虽然不是

最近发生的,但却是最近才被发现的,过去不曾被人发现或注意的;三是写作方法、技巧、结构、语言上的独到之处,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没什么新意,就构不成其“新闻特写”了。 写出“事” 事,即故事、事件、事情。没有故事,新闻特写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里的“事”,有几个属性:一是真实的事。报道事实是新闻规律的基本要求。有些人以为新闻特写可以效仿文艺创作,可以虚构故事情节和内容,这是错误的。新闻特写里的事,必须做到绝对真实、完全真实,无论时间、地点、人物、言行、环境,都来不得半点虚构和水份。二是新鲜的事。不能是陈糠烂谷子的事,必须是新颖、鲜活、有特点的事,也就是能令人耳目一新的事。三是具体的事。既然是特写,就要像电视特写镜头那样,有形、有影、有声,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决不能简单概括、一笔带过,要尽可能地详细。 写出“人” 见文不见事、见事不见人,这是许多新闻稿件的通病,更是新闻特写的大忌。事是人为的,有事件,就会有人物,我们写新闻特写,应当以事烘托人、以人带出事,人事交融,融为一体。主人公姓甚名谁?有什么自然背景、家庭背景和历史背景?个人爱

500字新闻特写经典范文

500字新闻特写经典范文 1、新闻特写的概念 新闻特写是区别于消息与通讯和一种体裁。它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做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2、新闻特写的特点 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 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 透视全局。 3、新闻特写的种类: 事件特写: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 场面特写: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人物特写: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色,有强烈动感。 景物特写: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 工作特写: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杂记性特写: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之生动再现。 4、新闻特写的写作 第一,选准一个镜头,加以放大。第二,要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点。

第三,要抓生动的形象,捕捉人物、事物的动态、动势。 第四,要抓有感情色彩的东西。情能感人,要善于把人的喜怒惊思忧悲恐的感情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让情融于事中,使情满而不溢。第五,要抓取新闻事件的高潮部分。 第六,要运用较多的描绘手法,把已逝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但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不能夸张、虚构,更不能合理想象。 4、新闻特写的实例范文一特殊的捐赠 下午3点刚过,门厅接待捐款的刘云杰老师告诉我:王镜师傅又来了! 在场的人心里都一阵高兴,我撂下手头工作赶忙走到前厅:大冷的天,这么远您怎么来了? 我问。他迎过来,右手拿着200块钱一扬:这不,我把这钱捐了。 王镜就是那位住在北京黄杉木店周转房、捡破烂向希望工程和其他社会福利事业捐款万元的退休老工人。今天出现在我眼前的王镜老人,无论从脸色上,还是穿着上,都和以往来时大不一样了:他的脸黑中透出红润,而且胖了;身穿黑色棉外套、土黄色新工作罩裤,足下一双黑色包头胶底棉鞋,显得干净利落。我请老人坐下,没等我问寒问暖,他就满脸堆笑地说:这不,人家知道我困难,给我寄来200块钱,好人哪!我怎么能要人家的钱呢? 我接过话茬:你节衣缩食,捡破烂把1万元都捐了,这200块钱人家给您,您留下用也是应该的。老人立即反驳道:不能!无论如何我也不能要。人家一片好心。退休费我足够用了,还是捐给希

策划方案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a55256286.html,)/文秘写作/策划方案 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标题: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在我们的生活,有许多人正在从事或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它们包括各种媒体记者、各社会媒体通讯员、特约记者、新闻专业的等。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的人来说:好第一篇新闻稿件十分关键。结合具体实践经验,*将对次做如下论述: 一、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意思准备 同是大学生记者,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也都到实践中去了,到学生中去了,为什么有的记者能写出漂亮的新闻作品,而有的记者仍然发现不了新闻线索,或者说发现不了有意义的新闻线索呢?为什么有的学生记者通讯员总是埋怨没有什么东西

可写,而一再要求编辑老师为他们提供采访的话题,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新闻敏感的问题。 什么叫新闻敏感或新闻触角呢?简言之,它就是新闻工作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的一段话,形象的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1)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就能够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就敏感地察觉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 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记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在大学生记者群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刚开始成为一名学生记者,通讯员的时候,由于都是刚刚从中学来到大学,不用说缺乏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是基本的新闻知识也不具备。但是,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工作实践,刻苦学习,勤奋笔耕,终于成为了一名有一定新闻敏感和写作能力的校园记者。

消息特写范文

新闻特写范文 下文是小编整理发布的新闻特写范文,望内容能满足各位的阅读需求,看完后有所启示和帮助。 1.新闻特写的概念 新闻特写是区别于消息与通讯和一种体裁。它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做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2.新闻特写的特点 (1)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 (2)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 (3)透视全局。

3.新闻特写的种类: (1)事件特写: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 (2)场面特写: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3)人物特写: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色,有强烈动感。 (4)景物特写: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 (5)工作特写: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6)杂记性特写: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之生动再现。 4.新闻特写的写作 第一,选准一个“镜头”(包括选准一个片断、一个情节),加以“放大”。 第二,要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点。 第三,要抓生动的形象,捕捉人物、事物的动态、动势。 第四,要抓有感情色彩的东西。情能感人,要善于把人的喜怒惊思忧悲恐的感情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让情融于

事中,使情满而不溢。 第五,要抓取新闻事件的高潮部分。 第六,要运用较多的描绘手法,把已逝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但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不能夸张、虚构,更不能合理想象。 4.新闻特写的实例 范文一 特殊的捐赠 下午3点刚过,门厅接待捐款的刘云杰老师告诉我:“王镜师傅又来了!”在场的人心里都一阵高兴,我撂下手头工作赶忙走到前厅:“大冷的天,这么远您怎么来了?”我问。他迎过来,右手拿着200块钱一扬:“这不,我把这钱捐了。” 王镜——就是那位住在北京黄杉木店周转房、捡破烂向希望工程和其他社会福利事业捐款万元的退休老工人。今天出现在我眼前的王镜老人,无论从脸色上,还是穿着上,都和以往来时大不一样了:他的脸黑中透出红润,而且胖了;身穿黑色棉外套、土黄色新工作罩裤,

英语新闻常用句子特征例析

英语新闻常用句子特征例析 新闻报道文体属于较正式的文体,语言结构比较复杂。但它并不晦涩难懂,而是简洁明确,主题突出,语言客观,显示出自己的独特风格。新闻分书面和口头两大类,分别以报刊与广播为代表,二者在写作风格和技巧上大同小异。除了语篇和词汇外,新闻的行文风格和技巧亦 表现在句子及其使用上。 新闻报道语句是构成新闻语篇的独立的基本语义单位,既受制于新闻语篇的要求,又服务于新闻语篇。因此,新闻语句的结构和句式要符合新闻报道的结构需要和行文规范。新闻报道语篇一般由标题、导语、正文、背景和结尾组成,其用语要求具体、准确、简明、通俗和生动,所以句子也要反映这些语言要求,与之相辅相成,发挥出支持新闻语篇的作用。因此,在新闻撰写中,习惯采用许多特定结构的语句,如新闻体语句、扩展的简单句、主从复合句、 解释性语句等,这些常用句子或多或少显示新闻文体色彩、结构简洁紧凑、内容丰富明确、修辞手段多样和口语化倾向等特征。 (一)文体色彩较浓 在报道中,出现最多最明显的是新闻体词语( journalistic expressions)。新闻体词语是指媒体出于行文需要,使用频率较高的涉及新闻事件、人物和机构等的词语,即新闻的“套话”、“行话”,包括报道套语、文头惯用语、分类常用语等, 它们在报道中单独成句或形成含有新闻体词语的惯用句式。具有语义简明准确、位置相对固定, 使用快捷方便等特点。虽然有些新闻体词语由于用得太多太久给人以陈旧呆板之感, 但还是不时出现在新闻的各个部分。 可以说,各种新闻体词语在报道里随处可见, 作用不一,如: 1. 表示信息来源出处quote ?as引用?话; who spoke on condition of anonymity以?匿名为条件; a spokesman says发言人说officials / sources/ critics/ analysts/observers / skeptics say 政府官员们/有关人士/评论家/分析家/观察家/怀疑者说; declined to comment on / elaborate on /give one’s name /be named谢绝评论/提供详细情况/披露本人姓名; Witnesses said?目击者说; Reports from ?say来自?的报道说; opinion polls show民意调查显示;studies show研究显示。 2. 表示信息状况confirmed /unconfirmed / conflicting reports/ accounts已证实的/未经证实的/相互矛盾的报道/说法; Further details were not immediately available. 进一步的详情眼下不得而知(有待随时报道) 。Details of what happened are still unclear. 事件的详情仍不清楚。Details of ? are still coming in. 详情正?送来本台。Details have emerged of?详情已浮现出来。It was not immediately clear whether?目前尚不清楚。So far there is no word on?迄今尚无关于?的消息。 3. 表示背景对照following随着; ( shortly) before / after就在?之前/之后on the sidelines of在?背景下; against the backdrop of在?背景下; The move follows?此举是随着; was part of作为?一部分; in an apparent reference to显然是指; ?comes as随着; ?comes after随着; as it comes as?随着。 4. 表示意图、预定、推测(暗含评论分析)aim at/aimed at旨在, in an apparent attempt to 显然是想, in an effort to / in a bid to 试图set, slated 预定, expected 预计, feared担心,恐怕; It appears that?似乎; it was presumed?据推测; fall short of缺乏,达不到; likely be seen as很可能 被视为; describe it as描绘为。 5. 表示态度、行为过程accuse 指责; condemn 谴责; blast激烈抨击; hail称赞; dismiss 驳斥; lash严厉斥责;laud称赞; abuse滥用; aid援助; air表达,公开; back支持;bar阻止; block 阻止; boom激增; boost推进; bolster支持;curb抑制; clash冲突; deal交易; ease缓和; flare爆发; grab抢夺; leave造成; loom 逼近; lure 吸引; mark 标志,纪念;move举动; mull深思,认真考量; pound (连续)重击; probe调查; quit停止; row争吵; see 目睹,经历, 显示, voice表达意见; weigh 权衡, 仔细考量; witness目睹, 经历; wrap( up) 结束; plays down降低?(重要性) ; hint

新闻特写范文

新闻特写范文 【百年校庆】燕山大学举行“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新闻中心讯】1月16日下午,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世纪楼10楼大厅举行。秦皇岛市委副书记丁伟、副市长廉茹艳,燕山大学党委书记赵险峰、校长赵丁选、党委副书记黄晟、副校长任家东,研究中心、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和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任家东主持。 赵丁选代表学校致辞,他对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对秦皇岛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关心帮助和鼎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秦皇岛市发展、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三个方面阐述了我校成立国内首个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并积极筹建博物馆的重要意义。他表示,学校将在场地、人员等方面对研究中心和博物馆建设给予支持,也恳请秦皇岛市委市政府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以合作共建、共同争取项目政策等方式,支持研究中心和博物馆建设。希望研究中心加强内涵建设,发挥特色优势,尽快打造成为学术研究高地和对外交流窗口,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维护国家边疆文化安全、提升燕山大学和秦皇岛市文化品位、高起点开辟学校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廉茹艳代表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对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 究中心的成立和近段时间以来学校取得的突出办学成绩表示衷心祝贺。她指出,燕山大学利用秦皇岛特殊地理位置,成立国内首个东北

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不仅是学校的大事,也是秦皇岛市的大事和喜事,对于丰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她表示,秦皇岛市会大力支持研究中心和博物馆建设,共同努力为燕山大学和秦皇岛市增加一个高端文化场所、增添一道靓丽风景。希望研究中心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吸引更多海内外专家学者来到秦皇岛,为促进秦皇岛市文化多元化发展,建设新时代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和国际化城市做出贡献。她祝愿燕山大学庆祝“建校溯源百周年、独立办学一甲子”系列学术文化纪念活动圆满成功,早日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并提前向全校师生员工拜年。 丁伟和赵险峰共同为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揭牌。黄晟宣读了研究中心组织机构及人员组成。学校聘请邓树平为研究中心主任,赵险峰向邓树平颁发了聘书。 邓树平表示,感谢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和燕山大学对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和博物馆建设的关心和支持,他将不辱使命,再接再厉,通过开展系列学术文化活动,将研究中心和博物馆打造成为燕山大学两项历史文化工程,为百年校庆献礼,为市校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会后,参会嘉宾共同参观了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 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将在燕山大学拥有的大量不同历史 时期东北亚古丝路文物藏品的基础上,把东北亚古丝路沿线诸民族的文化串联起来进行全景式研究,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依托该中心,燕山大学正在积极筹建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编辑蔡

新闻特写经典范文(大风降临的灾难)

新闻特写经典范文(大风降临的灾难) 大风降临的灾难(新闻特写经典范文) 这是一个极为悲惨而令人惊讶的落泪场面! 这是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 2016年4月15日早晨,天空乌云滚荡,呼啸的大风刮着浓雾般的尘土,像罪恶的温疫肆虐弥漫…… 5点多钟,突然巨大的暴风像风卷残云般将衡水市武强县周窝乡寨子村刘具成的大型养鸡场房舍全部刮倒,顿时活着的几千只鸡惊恐万状,乱成一团,那些受伤的鸡群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哀鸣,惨叫声随风飘荡…… 此刻,只见养鸡场成了一片废墟,靠东面南北80多米长的墙壁重重地砸在了鸡笼子上,3000多只母鸡落入了死神的魔掌,鲜血横流,鸡肠四溢,许多鸡成了肉泥! 在养鸡场的西面,只见房顶那几吨重的钢梁和铁板被残暴的大风掀了个“仰面”朝天,整个破烂不堪的钢铁房顶在地上干嚎着流着痛苦的“泪水”,千疮百

孔的西面墙体就像被炮弹炸过一样所剩无几。目睹这些,令人不禁想起了“汶川大地震”,其场面惨不忍睹,其悲惨情景使每个目睹者感到万分震惊! 上午7点左右,尽管残淡的太阳爬上了高空,但大风仍然呼啸。闻讯赶来的40多个乡亲们,纷纷帮助刘具成从废墟里抢救着一个个活着的母鸡,并从被砸成“饼子”的铁笼里将血淋淋的一个个死鸡艰难地抠出来。只见死鸡一片片,烂鸡蛋满地可见,活鸡被装上了汽车…… 这时,面对凄惨的情景,刘具成的妻子哭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她极为痛苦地说:“我们在2016年10月到处贷款,四处借钱,已债台高筑,投资了40 多万元建起了养鸡场,现在6000多只鸡砸死了一半多……”说着,她泪流满面,便擦了擦泪花哽咽着又说:“本想挣点钱还债,可还没见效益,大暴风就把养鸡场毁灭了,今后俺可怎么过呀?……”不一会儿,她指着手机又说:“昨晚天气预报风力才4到5级,与媒体预报一样。可为何又出现了这么大的风呀?得12级……去年我们四处奔波,到处请求给鸡入个保险,可有关部门却就是不给入,说养鸡风险太大,不能入保险……如能入了保险,我们的损失还小点,这下我们直接经济损失近30万元……”

英语体育新闻语言特点与翻译写作提纲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NEWS AND SPORTS NEWS 1.1 THE IMPORTANCE OF SPORTS NEWS 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S AND SPORTS NEWS 1.2.1 Common Features 1.2.2 Uniqueness of Sports News 1.3 LEADING ENGLISH NEWS MEDIA 1.3.1 Print Media 1.3.2 Other Media CHAPTER TWO FEATURES OF SPORTS NEWS 16-38 2.1 FORMS 2.1.1 Inverted Pyramid Form 2.1.2 Pyramid Form 2.1.3 Hourglass Form 2.2 GRAMMAR 2.2.1 Tenses 2.2.2 Voices 2.2.3 Omissions 2.2.4 Quotations 2.2.5 Sentences 2.3 VOCABULARY 2.3.1 Short Words 2.3.2 Peculiar Words 2.3.3 New Words 2.4 RHETORIC DEVICES 2.4.1 Phonetic Rhetoric 2.4.2 Allusion 2.4.3 Metaphor 2.4.4 Overstatement 2.4.5 Antithesis 2.5 LANGUAGE STYLE 2.5.1 Humor 2.5.2 Colloquialism 2.5.3 Subjectiveness CHAPTER THREE EXISTING PROBLEMS IN SPORTS NEWS TRANSLATING 3.1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XT 3.2 LACK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3.3 INSUFFICIENT BACKGROUND INFORMA TION 3.4 INCONSISTENT TRANSLATED VERSIONS 3.5 FAILURE TO RETAIN THE ORIGINAL LANGUAGE STYLE CHAPTER FOUR TRANSLATING OF ENGLISH SPORTS NEWS

新闻特写的写法 (1)

新闻特写的写 新闻特写是一种新闻体裁,是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形式。有学者把新闻特写归入通讯的品种之一,但是“新闻特写”这一体裁在进入本世纪后,化茧为蝶,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为新闻采访活动中一支倚马可待的“特种兵”和“轻骑兵”,运用越来越多,为新闻宣传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作为一名记者,掌握新闻特写的写法,充分利用这一报道利器,越来越有必要。 特写,最初是电影艺术领域中的一个术语。本意是指电影中突出地拍摄人的面部或其他局部,一个物品或其局部的镜头。特写镜头呈现在银幕上,可以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清晰的视觉形象,获得突出和强调的效果。新闻特写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文体,是指用特写镜头的手法,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现实生活中富有特征的片段,给受众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新闻特写具有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一神经一情感一思维的感应过程:透视全局的特点。 新闻特写的写法 新闻特写的写作准确要把握其“新”字的属性和本质,努力在“闻”字上挖潜力,不断在“特”字上下工夫, 刻苦在“写”字上做文章,是新闻记者和广大业余新闻报道员应努力掌握的最基本的新闻特写的写法,也是原则。新闻特写通常有以下几种:(1)事件特写: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2)场面特写: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3)人物特写: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色,有强烈动感。(4)景物特写: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5)工作特写: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6)杂记性特写: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的生动再现。 “新” 新,是新闻的基本属性,更是新闻特写的特性和本质。所谓“新”,在新闻特写上应体现所写内容是新近发生的故事,也就是新闻时效性强的事件,不是旧闻和陈年老账。 “闻” 闻,就是故事、事件、事情,就是内容。没有故事,新闻特写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有事件的特色。要报道出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新闻特写要有生动的故事性。讲故事,已经成为当下新闻写作的常用技巧之一。因为受篇幅简短所限,一篇新闻特写往往精选一两个典型故事,用十分精当的语言叙述出来,辅以设置悬念、制造矛盾冲突和抖包袱等故事表现手法,在增加报道趣味性的同时,不断深化或衬托新闻主题并强化了新闻传播效果。 “特” 写好新闻特写,首先要有强烈的现场感。新闻特写最大的“特”,在于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和鲜活的人物对话来再现新闻现场,让受众身临其境,进而达到对报道聚焦的新闻事实感同身受、蕴含的思想观点在思想上、情感上形成强烈共鸣的传播效果。记者让受众“走进”新闻现场,在强化了新闻特写现场感的同时,也增强了报道的贴近性。特写就是要对报道的某些局部作突出的、重点的描绘,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从时间上来说,局部化意味着对生活作片段的截取。它不是去展示事件发展的前前后后,而是选取那种最具包孕性的片断,动中取静,以静写动,让人们通过一个典型的镜头,一个画面,获得对其前前后后经过的了解。这种片断,通常是能反映事物特征的片断或事件发展的高潮部分。从空间上来说,局部化意味着选取那些最有特征、最富表现力的细节。 “写” 新闻特写由于借鉴了影视手法,将对象镜头化,所以能产生很强的可视性,人们常把它称为“视觉新闻”。通过描绘,让读者将文字的内容转换为可视的画面。新闻特写,一定来自新闻现场,记者通过将现场目击、亲身感受形诸于笔,再现大喜大悲的新闻场景,使受众

2020年100字新闻特写范文写一篇新闻特写不少于600字

100字新闻特写范文写一篇新闻特写不少于600字 今天的班会是“提高安全意识,创建平安校园”,我感到了深深地震动。尤其当我听到湘乡市育才中学下晚自习时在教学楼楼梯间发生的拥挤踩踏的事故,其中8名学生死亡,26名学生受伤。我更深深地体会到,我们小学生应该增强安全意识。如果没有安全意识... 运动会上,运动员们奔跑在长长的跑道上…… 镜头一:跳远 在沙坑边,各位运动员做着准备运动,跃跃欲试。第一位运动员上场了,随着一声枪响,那名人高马大的运动员飞快地奔跑在跑道上,然后轻身一跃,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看得出,他得到了不错的成绩。接下来的选手是一位瘦小的男孩,结果刚上场就摔了个狗啃泥,引得人们捧腹大笑。 镜头二:赛跑 “预备!”随着裁判的一声哨响,运动员们的心都揪了起来,顿时,场上鸦雀无声,只有拉拉队一个劲的喊:“加油”。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像箭一般射了出去,疯狂的跑在长长的跑道上,生怕

自己落后。跑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女生,她接近了,2米、1米……她越来越接近了,终于,她的双腿越过了终点线。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次的运动会是那么激烈、有趣。 我认为,既然说是些新闻,就要有真实性,同时新闻是传播信息的一种方式,就要求简洁. 新闻是有一定的结构的,大致如下:标题(题目)——导语(一般是要讲之事的最简)——主体(即新闻的详细内容)——总结(即结尾) 写新闻与学校语文课的作文是很不相同的.作文只要文字通顺、叙述清楚、笔调优美,就是好作文,不一定要求真实,也不是为了发表.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要面对广大读者,考虑他们的兴趣,同时还负有宣传党的政策的任务;新闻的体裁也相对分明,写作各有要求.下面谈谈主要的三种新闻体裁.一、先搭架子再写文章构思是一切写作的基础.提笔前一定要想好自己准备写什么,确定中心思想,通常中心思想体现在标题上.然而在来稿中,标题与内容不搭界或题大事小的情况经常可见.接着要考虑我怎样写,为文章搭好架子,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结尾最后使用哪项素材等等.然而在来稿中,

1-社工新闻稿写作技巧分享

社工新闻稿写作技巧分享 作为一名老社工,经历了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志愿者宣传工作,对新闻写作颇有了解,深知社工在新闻写作上的难处和无奈。如何跟媒体记者打交道?如何挖掘策划新闻点?如何写作新闻稿以提升见报率?我想这三个问题是每个社工都关系的问题,日前受机构培训部之托,开展了社工新闻写作培训,现将一些心得简单分享给各位。 一、社工常用新闻体裁 新闻体裁有很多种,大家熟知的比如: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评论等。我们社工用得最多的就是小组、活动、外展宣传等写的新闻,我们都习惯统称为新闻稿或者通讯稿。在此,我从新闻写作的专业角度告诉各位,其实这就是我们新闻体裁里面的“消息”。我们绝大部分的新闻稿都是消息,很少会用到通讯。那什么叫消息,什么叫通讯呢? 消息跟通讯是新闻体裁最常见的两种,也是最相似的两种。消息的特点是:实、新、快、短。实,就是事实,新闻事实,不能捏造;新,就是新近发生,注重实效性;快,就是新闻事实发生到发稿这段时间相距很短,发稿很快;短,就是篇幅较短。而通讯又可以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和消息相比,时效性较差,就是没有消息那么注重时效性,篇幅较长,写作手法多样,表现手法多种,常见的抒情、议论、夹叙夹议等都可以运用,而消息不行。我们在初二年级就学过一篇人物通讯,叫《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是魏巍,写的是朝鲜战场上的战士,是一篇经典的通讯。 社工如果要写通讯,我想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会用到,比如你开小组或者个案,某个组员或者案主在你的一段时间服务中,他的改变和成长过程,你可以写成一篇人物通讯,但是社工很少这样写,更多的是写某某时候开展了某某小组,某某活动等这样的消息。本人从事社工三年有余,也是最近才写到人物通讯。 二、社工新闻写作常犯误区 三年前,我写第一篇新闻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新闻稿,经过学习,现在我的稿子一般都能见报,深圳市级的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宝安日报、深圳侨报乃至广东省级的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都发不过我的新闻。所以,我很清楚社工新闻稿写作最常见的错误,在此也跟各位分享。 1、新闻标题直接使用活动(小组)的标题。 比如,活动方案的标题是“××社区服务中心环保宣传活动方案”(深圳叫社区服务中心,广州叫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新闻的标题往往就直接写成“××社区服务中心环保宣传活动”,或“××社区服务中心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多“开展”两个字。大家要知道,新闻新闻,一定要新,环保宣传活动到处都是,这个标题体现不出你的环保宣传活动跟以往或他人开展的环保宣传活动有何不同,记者就不会去审你的稿了,哪怕你的活动很有亮点也是浪费了,有一句话说“题好一半文”就是说文章的标题是很重要的。你想想我们平时看新闻,肯定是先浏览标题,那篇标题吸引你,你才会仔细看下去,记者审稿也是如此。你可以这样改一下

英语新闻报道的特点

英语新闻报道的特点

英语新闻报道的特点 【篇一:英语新闻报道的特点及其听力策略】 英语新闻报道的特点及其听力策略 英语新闻听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懈的努力。学习语言,就像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到了某个阶段,能力和水平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只要有恒心,绝对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果。英语新闻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不仅反映世界的最新动态,而且还是传播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收听收看英语新闻可以获得最大量、最地道、最真实的语言素材,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听力,了解时事,开阔视野,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说,新闻英语听力训练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英语新闻的特点分析了新闻英语听力训练中的一些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帮助学生提高听懂英语新闻的能力。 一、新闻报道的特点 (一)语音特点 语音特点是新闻英语报道与书面英语的最大区别,也是听力理解的最大障碍。 1.语调 2.重读和弱读 虽然播音员的发音吐字清晰,音质浑厚,具有穿透力,但在说话时会把句子中含有信息量的单词读得长些、重些,而那些虚词或语法意义大于语义的词就会读得又快又弱,听起来好像单词都被压缩在一起了。如:im’going to’see it as’usua1. 3.连读

由于新闻报道的语速较快,所以连读出现的频率很高。连读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辅音和元音之间的连读。例如:a cup of tea,an hour,stand up 等;(2)/r/音与元音之间的连续。例如:far away,for instance,later on 等;(3)两个元音之间的连续。当一个以元音结尾的单词后面跟着另一个以元音开头的单词时,很多人也常常把这两个元音之间加上“y/j/”或“w/w/”的音,将它们连接起来。例如:go(w)on,any(y)other,i(y)am,how(w)old 等。 4.浊化、省略和缩读 浊化、省略和缩读的运用把音省略或连接起来,使英语广播听起来就像流水一样,既轻松又流畅,给人一种跳跃、活泼的感觉。浊化就是把清辅音发成与之相对应的浊辅音,因为把浊辅音发出来比清辅音更节省气力。一般来讲,在音节开头如果有两个在一起的清辅音,那么第二个清辅音就要浊化,常见的有/st/,/sk/,/sp/,/str /等四种情况,如stand, school,stick 等。但要注意当这些辅音组合在词尾时并不需要浊化。如:fist,risk,mist 等。省略的使用是为了使语流更流畅。一个最重要的省略现象就是失去爆破。两个辅音连续在一起时,往往前者失去了爆破。如:blackboard,post—card,september 等。另外在连贯的语流中,由于音的弱化,会导致一些音完全消失。如:castle /’ka:sl/等。另外,/h/音省略在美国英语中也是很常见的。如:yoghurt,askhim,ask her 等。缩读是为了使语言更加连贯,如人们常常把i am 说成i’m. (二)词汇特点 1.面广量大的词汇结构 新闻报道涉及政治、经济、义化、军事、科学等社会各个方面,使用的词汇常常超出学生所掌握的范围。据voa 的voice 杂志称,special english 常用的词汇量是l500 个左右,standard english 常用的词汇量则在4000 个以上,此外还有大量专有名词,包括人名、

新闻稿标准格式范文.docx

新闻稿标准格式范文 1.新闻特写的概念 新闻特写是区别于消息与通讯和一种体裁。它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做具有强烈视觉及情 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 闻事实和主题。 2.新闻 特写的特点 (1)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 (2)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 应过程。 (3)透视全局。 3.新闻特写的种类 新闻特写共分以下几种: (1)事件特写: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 (2)场面特写: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3)人物特写: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色,有强烈动感。 (4)景物特写: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 (5)工作特写: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6)杂记性特写: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之生动再现。 4.新闻特写的写作 第一,选准一个“镜头” ( 包括选准一个片断、一个情节 ) ,加以“放大”。第二,要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点。

第三,要抓生动的形象,捕捉人物、事物的动态、动势。 第四,要抓有感情色彩的东西。情能感人,要善于把人的喜怒惊 思忧悲恐的感情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让情融于事中,使情满而不 溢。 第五,要抓取新闻事件的高潮部分。 第六,要运用较多的描绘手法,把已逝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但 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不能夸张、虚构,更不能合理想 象。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述职报告大会成功举办 ( 标题概括活动主题 ) 20xx 年 3 月 9 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在管理学 科楼报告厅举行了学生干部述职报告演说大会。学院团总支书记孙 启老师出席大会,团总支学生会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 第一段:时间、地点、活动内容、主办单位参加人员等信息简明扼要交代清楚 ) 述职报告大会共四项议程。首先是团总支书记孙老师讲话,孙老 师对 20xx 年 9 月至今的学生会工作作出了总结,并希望每个部门都 要有新的展望和计划、新的作风以及新的改变。大会的第二项是由 团 总支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为上学期表现优秀的部门之星颁发奖状。 大会的第三项内容是团总支各部部长以及抽签决定的学生会各部部 长分别围绕各部门的工作简介、工作总结和工作展望进行述职演说 以及答辩。团总支下设两个部门以及学生会下设九个部门的部长分 别进行了述职演说及答辩。各部门的述职演说结束后,大会进行到 第四项议程:团总支副书记彭洋洋以及学生会主席团代表孔婷婷发 言,他们对各部门的工作表示肯定,并针对各部门的工作提出了自 己的意见。 ( 中间部分总结概括活动细节或者活动步骤,该详细的地 方展开介绍,该总结的地方概括归纳, ) 述职大会的成功举办,旨在总结过去,计划未来,同时团结全院学 生干部的凝聚力,激发我院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秉承忠于梦想,

论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人性的扭曲,堕落与回归——希刺克厉夫的人性简析 2中美大学创业教育的比较和启示 3浅论中文商标的翻译(开题报告+论) 4从电影《刮痧》看华裔美国人的身份危机 5中英禁忌语比较分析 6The Heroism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7英汉“红色”与“黑色”词汇的对比研究 8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形象——以好莱坞电影为例 9从小飞侠彼得?潘浅析詹姆斯?巴里的悲剧人生 10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11Pecola’s Blues--A Reading of The Bluest Eye 12中美电子商务的选择性分析 13从心理学的角度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恋爱模式 14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15从功能对等的理论看英语歌词的翻译 1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7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以xx初中为例 18《紫色》女主人公性格分析 19简?奥斯汀《诺桑觉寺》中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 20The Conditioning Factor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in the United States (-) 21英汉习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22An Analysis of Oscar Wilde’s Subversion of Traditional Fairy Tales 23中美广告创意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24 A Discussion of the Cultural Conflicts and the Integration in the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s in THE JOY LUCK CLUB 25On building-up a welcoming ESL classroom atmosphere in Junior High School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26Pragmatic Failures in Translation of C-E Advertisements 27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28Sexism in English and Its Causes 29Western and Chinese Marriage Differenc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30负迁移在词汇层面上对中国学生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的影响 31《劝导》中安妮?艾略特的道德判断 32视角转换理论在英文电影字幕中汉译的应用 33浅谈网络聊天中的英语缩略语 34论《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艺术效果 35浅析《喜福会》中母女冲突的存在与消融 36浅析合作原则在汉英广告语翻译中的运用 37从《简爱》看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意识 38从《劝导》看简奥斯汀创作思想的发展 39On Moral Characters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40隐喻视角下的方位词研究--以方位词in和up为例

新闻稿标题的四个基本写作技巧

新闻稿标题的四个基本写作技巧

新闻稿标题的四个基本写作技巧 标题长度对分享的影响 新闻稿的标题或者你想在网上发布的任何其他内容是网页上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标题是记者们在新闻热线、RSS订阅源以及他们邮箱中最先看到的东西。搜索引擎对网页上方的文字也赋予额外的权重。而你的读者也是最先看到这部分内容。 当你的新闻在社交媒体上被分享时处于居中位置的标题能吸引更多读者来看新闻内容。基于以上几个原因我想说标题是新闻发布中最最重要的部分。 由于新闻标题在吸引读者、被搜索以及鼓励社交分享方面的重要性我认为可以分析一下让你的新闻和其他网络内容更加有效的技巧。 简言之包括

长度--标题长度应在90-120字符之间字符包括空格。不指单词。注中文标题我们建议在17-25个词之间 关键词--把最重要的关键词放在标题开始处在头65个字符之内。标题中包含数字。人们一般喜欢看到明确的数字点。 用子标题来加入更多点的细节。 我们发现标题长度在吸引读者和鼓励向社交媒体分享方面有重要作用。理想的长度是90-120个字符。 为什么呢首先理想的标题长度恰好是在Twitter 分享时的最佳长度。我们一直建议客户写可以被社交媒体转发tweetable的标题。可以很确定的说最有效的新闻标题的长度等于Tweet时的理想长度决不是巧合记住还要给句柄和短链接留点地方。 美通社与CrowdFactory的联合研究表明每次社

交媒体分享会给新闻多带来两个浏览量。所以尽量确保你的新闻以Twitter友好的形式出现。 标题SEO前65个字符很关键 标题在把网页内容通知搜索引擎时起关键作用。如之前所讲搜索引擎对网页上方的文字赋予更多的权重。 另外很多网站包括美通社网站使用网页中title 标签的标题这个标签也是影响SEO的重要因素。尽量优化标题可以提升新闻的网络能见度visibility。 标题优化并不难但可能要求你重新思考如何构建标题。因为搜索引擎只索引标题的前65个字符。若想达到最佳效果必须将最重要的关键词放在标题的前面部分甚至是标题的最前面。另外一个需要重视的是不要把标题做成关键词的堆砌。搜索引擎很擅长发现自然语言很快能把关键词垃圾屏蔽。所以不要做得太过界。每每谈到关键词有人就很容易把好事做过头。只有当你的新

新闻特写范文格式详解

新闻特写范文格式详解 新闻特写,是新闻通讯的品种之一,是报纸新闻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既可以寓事、理、情、景于一体,又能够以短小精悍、新短快活而见长的新闻体裁,新闻特写在增强报纸可读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根据读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新闻规律的丰富发展,使新闻特写在新的历史时期展现出新的风采,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准确把握其新字的属性和本质,努力在闻字上挖潜力,不断在特字上下工夫, 刻苦在写字上做文章,是新闻记者和广大业余新闻报道员应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写出新 新,是新闻的基本属性,更是新闻特写的特性和本质。所谓新,在新闻特写上至少应体现三层意思:一是所写内容是新近发生的故事,也就是新闻时效性强的事件,不是旧闻和陈年老账;二是所写内容是新近发现的新闻故事和新闻事件,虽然不是最近发生的,但却是最近才被发现的,过去不曾被人发现或注意的;三是写作方法、技巧、结构、语言上的独到之处,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没什么新意,就构不成其新闻特写了。 写出事 事,即故事、事件、事情。没有故事,新闻特写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里的事,有几个属性:一是真实的事。报道事实是新闻规律的基本要求。有些人以为新闻特写可以效仿文艺创作,可以虚

构故事情节和内容,这是错误的。新闻特写里的事,必须做到绝对真实、完全真实,无论时间、地点、人物、言行、环境,都来不得半点虚构和水份。二是新鲜的事。不能是陈糠烂谷子的事,必须是新颖、鲜活、有特点的事,也就是能令人耳目一新的事。三是具体的事。既然是特写,就要像电视特写镜头那样,有形、有影、有声,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决不能简单概括、一笔带过,要尽可能地详细。写出人 见文不见事、见事不见人,这是许多新闻稿件的通病,更是新闻特写的大忌。事是人为的,有事件,就会有人物,我们写新闻特写,应当以事烘托人、以人带出事,人事交融,融为一体。主人公姓甚名谁?有什么自然背景、家庭背景和历史背景?个人爱好和特点是什么?他在新闻事件中的地位、作用是怎样的等,只要条件允许,都要尽量给予交代。 写出景 景,场景,情景也。写景就离不开情节和细节。新闻特写在写具体事件时,应当尽量交代其事件发生的背景、情景、场景,如当时的自然环境、天气情况、附近景物、人物的具体动作等,有时候越细致就越有个性和可读性。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景,必须是真实的景、自然的景、原始的景,决不能是人为制造的景、合理想像的景。景在新闻特写中也是重要的新闻要素之一,而不应当只是新闻修饰方法和手段。因此,在新闻特写中写景,也应当严格遵循新闻规律。 写出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