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梅馆记龚自珍》阅读答案及翻译】病梅馆记龚自珍翻译

【《病梅馆记龚自珍》阅读答案及翻译】病梅馆记龚自珍翻译

【《病梅馆记龚自珍》阅读答案及翻译】病梅馆记龚自珍翻译
【《病梅馆记龚自珍》阅读答案及翻译】病梅馆记龚自珍翻译

【《病梅馆记龚自珍》阅读答案及翻译】病

梅馆记龚自珍翻译

病梅馆记龚自珍阅读答案及翻译病梅馆记龚自珍阅读答案及翻译病梅馆记龚自珍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8.解释下列加点词。( 4 分)( 1)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2)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3)乃誓疗之,纵之,顺之()( 4)甘受诟厉() 9.以下列各组加点虚词在短语中的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梅以曲为美梅之欹、

之疏、之曲 B.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C.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明告鬻梅者 D.能以其智力为也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10.翻译。( 6 分)( 1)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3 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3 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通观全文,在下面的空档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3 分)本文通篇有一个中心比喻形象梅。作者以“病梅”比喻,以自然之梅比喻,而作者自己在文中则是以的形象出现,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痛心和谴责。

参考答案 8、斫砍断烈严重纵顺着诟厉 9、 C(均为人称代词;

A 介词凭借连词来

B 助词的代词它们 D…的人句末音节词) 10、( 1)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来约束天下的梅;

( 2)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存贮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光阴来治疗病梅呢 11、被束缚、被摧残的御用人才个性解放的俊杰人才疗梅者病梅馆记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产梅。有的人说“梅以

枝干曲折算作美,直了就没有风姿;

以枝干横斜算作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

以枝干疏朗算作美,稠密了就没有美态。”固然如此。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的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梅的枝干的横斜、疏朗、曲折,又不是蠢蠢地追求金钱的人能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办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种偏嗜成瘾的情趣明白告诉卖梅的人,砍掉那端正的枝条,培养那横斜的枝条,删掉那些繁密的枝条,使那些嫩枝弯曲,锄掉那些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这样来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为病态的。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的酷烈,竟到了这个地步啊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残的,没有一盆完好的。已经为它们流了三天泪,于是发誓要治好它们放开它们,使它们顺着天性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都种到地里,解掉它们棕绳的束缚;

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恢复它们的生机,保全它们自然的形态。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甘愿受到他们的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唉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存贮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光阴来治疗病梅呢

病梅馆记的翻译及重点归纳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着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的,茂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如此。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个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可以来让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枝干、除去繁密的枝条、锄掉端正的枝条,把使枝干摧折、使梅花呈病态作为职业来谋求钱财。梅的枝干的倾斜、枝叶的疏朗、枝干的弯曲,又不是那些蠢蠢求钱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隐藏在心中特别的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伤害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严重到了这种程度!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为它们流了好几天泪之后,就发誓要治好它们:我放开它们,使它们顺其自然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的束缚;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本性,保全健康的形态。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心甘情愿受到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唉!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闲暇的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贮存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竭尽我一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呢? 古今异义: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智力:古,智慧力:力量; 今,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一词多义: ⑴病①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动用法,使……成为病态。 ②而江浙之梅皆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③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名词作形容词,病态的,做“梅”的定语。 ④予购三百盆,皆病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⑤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⑵欹、疏、曲梅之欹之疏之曲。“欹”、“疏”、“曲”三字都是形容词,倾斜、稀疏、弯 曲。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欹”、“疏”、“曲”

病梅馆记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一、从容说课 《病梅馆记》是一篇精彩的小品文。文章以文人画士不爱健康自然的梅花,而偏爱梅花的病态,以至用人工矫揉造作的办法摧残梅花为例,形象地揭露和批判了清王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及其压制、摧残人才的罪恶,表达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改革社会政治,冲破黑暗统治的强烈愿望。文章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起笔先简要叙述梅的产地;“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然后笔锋一转论述产生病梅的根源。第一层,举出有些人对梅的审美标准:“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第二层,病梅馆记,以揭示产生病梅的社会根源。第三层,写文人画士的帮凶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无可避免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叹,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也为下文“誓疗之”蓄足了情势。第二段,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写尽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压制人才、束缚思想的不满和愤慨,表达了对解放思想、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第三段,写作者辟馆疗梅的苦心。这一段,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但“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充分表现了他坚持战斗的意志。 本文的艺术特点是托物言志。表面处处写梅,实则处处以梅喻人,以梅议政,本体与喻体之间非常贴切。句句讲梅花,句句有言外之旨,在平易的生活小事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内容,包含着作者的积极追求和战斗精神。 教学中可通过介绍作者的思想及写作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诵渎,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感情强烈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龚自珍及其散文的风格特色。 2.理解“曲、直、欹、正、疏、密、绳、斫、删、矢、遏、棕缚、纵、顺、毁、解、贮、诟厉、祸、烈”20个词语的含义,归纳“使、病、解、本、穷”等词语的义项。 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出省略成分,做到准确翻译。 2.培养准确把握文意,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德育目标

《歧路亡羊》阅读答案及注释翻译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 “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 “多歧路。”既反,问: “获羊乎?”曰: “亡之矣。”曰: “xx亡之?”曰: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 “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列子·说符》) 1.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2分) (1)xx之邻人亡羊之: (2)又请xx之竖追之之: 2.补出省略成分。(2分) 既反,()问: “获羊乎?”()曰: “亡之矣。” 3.翻译下列句子。(3分)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参考 答案: guwen.整理 四、 1.的羊 2.xx邻人 3.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不知道它逃到哪里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4.示例: 不作分析,一味盲从,定会一无所获。 歧路亡羊注释 1..xx: 对xx的尊称。xx,战国时哲学家。 2.反: (通假字)通“返”,返回。 3.亡: 丢失。 4.既……又……: 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既: 不久 5.率:

率领,带领。 6.党: 旧时指亲族,现指: 朋友,有交情的人。 7.竖: 僮仆(xx) 8.歧: 岔路,小道。 9.xx: (疑问代词)怎么。这里指为什么。 10.(吾不知所)之: 到……去。 11.所以: 表示原因的虚词。 12.反: 通“返”,返回,回来,返还。 13.xx: 忧伤的样子。然: ……的样子。 14.移时: 多时,一段时间。

15.竟日: 终日,整天。 16.既: 已经。 17.损: 减少。 18.众: 众多。 19.xx: 哪里。 20.xx: 语气词。 21.怪: 对感到奇怪。 22.既反: 已经回去。 23.命: 教导,告知。 24.获: 找到,得到翻译杨朱邻居的羊跑了,于是率领与他(邻居)有交情的人,还请杨朱的小僮一起追赶。

考点三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的格式 在现代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判断词“是”或“就是”、“正是”等,来联系,如:“我是中国人。”而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也常常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的种类比较多,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者,……也”式表判断。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陈胜者,赵之良将也。(《陈涉世家》)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4)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5)(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者,……”式表判断,如: (1)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姓曹。(《柳敬亭传》) (2)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论贵粟疏》) (3)方柯者,中国之人。 3.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也”式表判断,如: (1)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3)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4)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7)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8)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病梅馆记》文言知识整理

《病梅馆记》文言知识整理 一、词法 1、古今异义 ①遏其生气。【生气,古:生长之势;今:不开心】 ②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智力,古:智慧,力量;今:智慧】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绳,约束】 ②而江浙之梅皆病【病,变成病态】(2)形容词作动词 ①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用

尽】 (3)形容词作名词 ①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直,挺直的枝干;密,密集的枝干;正,正直的枝条】 ②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隐,隐衷】 (4)使动用法 ①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使……早死;病,使……呈病态】 ②必复之全之【复,使……恢复;全,使……健全】 *(5)为动用法

①既泣之三日【泣,为……哭泣】 3、一词多义 明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公开)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明白地) 病 病梅馆记(病态的) 以夭梅病梅为业(使……呈病态) 而江浙之梅皆病(变成病态) 之 江宁之龙蟠(助,的) 梅之欹之疏之曲(助,的,一说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既泣之三日(代词,代梅) 以 梅以曲为美(介,把……当作)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介,把……)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连,来)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介,凭借) 以求重价(连,来) 为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作为)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办到) 二、句法 1、省略句 ①(予)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2、固定句式 ①以……为 翻成“把……当作” 例: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3被动句 甘受诟厉 三、文言难句翻译 1、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高考翻译文言文小段训练及答案

文言文翻译练习 1、【心不在马】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而先后心在于臣,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上海卷) 2、【韩信将兵】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3、【伯乐相马】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日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日立于市,人莫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4、【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5、【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6、【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高中三年级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精讲

高三语文文学常识【本讲主要内容】 文学常识 【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 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二、中国现代作家作品。 三、外国作家作品。

四、作家并称。 屈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 两司马: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两人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影响,后人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 班马:也叫“马班”,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和班固的并称。 班张:东汉班固和张衡。二人都擅长辞赋,班有《两都赋》,张有《二京赋》,都是描写京都的大赋。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指东汉末的孔融、王粲、陈琳、刘帧、阮籍、徐干、应禹。他们都善于用文学直接介入社会,干预时事,抒写抱负。 陶谢:指晋末诗人陶渊明及谢灵运。 初唐四杰:指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人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王孟:唐诗人王维、孟浩然的并称。 高岑:唐诗人高适、岑参的并称。 李杜:指唐诗人李白、杜甫。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后被称为“小李杜”。 韩柳:唐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的并称。 元白:指唐元稹、白居易。 唐宋八大家:指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作家。即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苏洵称老苏,苏轼称大苏,苏辙称小苏。 苏黄:指北宋文学家苏轼、黄庭坚。 苏辛:指北宋文学家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二人同为豪放派大家。 周柳:宋词人周邦彦、柳永的并称。 周姜:宋朝词人周邦彦、姜夔的并称。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因为同受知于苏轼,所以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南宋四家:指南宋诗人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三袁:明代文学家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以文学见长,时号“三袁”。又因是公安(今湖北公安)人,被称为“公安派”。其中以袁宏道的成就最高,其为文反对复古,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著有《袁中郎全集》。 当代四大散文家:指杨朔、秦牧、魏巍、刘白羽。 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指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病梅馆记原文与翻译

病梅馆记原文与翻译 本文是关于病梅馆记原文与翻译,感谢您的阅读! 南京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产梅花。有人说:“梅的枝干以弯曲为美,直的就没有姿态;以横斜为美,正的就没有景观;以稀疏为美,密的就没有风致。”向来都是这样说的。对这个,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于公开宣布,大力号召,用以衡量天下的梅树;又不能叫天下的百姓去砍掉直的,削除密的,锄去正的,以使梅树早死、病残为职业来赚钱。梅枝的横斜、稀疏、弯曲,又不是那些愚昧无知而只想赚钱的人,能用他们的智慧、力量做得到的。可有人将文人画士这种特有的嗜好隐衷,明白地告诉卖梅人,他们就砍掉端正的树干,养育它旁斜的枝条,剪削密枝,使它的嫩枝早死,锄去它的直枝,压抑它的生机,用以求得高价,因而江苏、浙江的梅树都成病残。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竟然到了这样严重的程度啊!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我买了三百盆,都是病梅,没有一盆是完好的。我已为它们哭了三天,于是发誓加以治疗,放开束缚,顺应它们的本性,毁掉了栽种的盆,把它们都埋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准备以五年的期

限,一定使它们恢复本性,完整地生长。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甘愿忍受辱骂,开设一个病梅馆来贮藏这些病梅。唉!怎样才能让我得到更多空闲的时间,又有更多空闲的土地,用来大量地贮藏南京、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时间来治疗梅啊?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龚自珍全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病梅馆记》知识点整理

《病梅馆记》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无) 二、一词多义 1.病 ①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显出病态) ②而江浙之梅皆病.(显出病态) ③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残的,病态的) 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病态的) ⑤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疲劳) ⑥君之病.在肌肤(疾病) 2.为 ①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作为) ②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做) 3.业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基业) ②武陵人以捕鱼为业.(职业,职守) ③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学业) 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已经) ⑤吾业.是有年矣(从事……职业) 4.穷 ①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竭尽,用尽,形作动) ②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尽)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走完,走尽,形作动) ④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窘困,不通达) 5.以 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以.求重价/辟病梅之馆以.贮之/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连词,表目的,相当于“而”,来) ②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第一个“以”,介词,把;第二个“以”,连词,相当于“而”,来) ③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介词,凭、凭借) ④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以.五年为期(介词,把)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绳,本义为绳索,此为“约束”) 2.动词用作名词 ①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隐,本义为隐藏,此为“隐情”、“隐衷”)3.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用尽,穷尽) 4.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 /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 直.,遏其生气(直,笔直的枝条;密,繁密的枝条;正,端正的枝条) 5.使动用法 ①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使……摧折;病,使……显出病态) ②删其密,夭.其稚枝(夭,使……弯曲) ③纵之顺.之(顺,使……顺应天性) ④必复.之全.之(复,使……恢复本性;全,使……保全健康形态) 6.为动用法 ①既泣.之三日(泣,为……泣) 四、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非”表否定之判断) ②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皆”为判断词,意为“都是”) ③予本非.文人画士。(“非”表否定判断) (二)省略句 ①(予)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之)于地。 (三)被动句 ①甘受.诟厉(“受”表被动) 五、固定句式 ①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安……哉”,意为“怎么……呢?”) 六、文学文化常识 1.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一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杰出思想家、文学家、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代表作:《病梅馆记》、《己亥杂诗》。著有《龚自珍全集》。 2.《己亥杂诗》二首 己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己亥: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年龚自珍四十八岁。 3.托物言志

病梅馆记文言知识整理

病梅馆记 【清】龚自珍 一、通假字 无。 二、古今异义 1、遏其生气 ..【生气(古义,生长之势、生机;今义,不开心)】 2、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 ..为也【智力(古义,智慧能力;今义,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一词多义 (一)实词 1、病 (1)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动用法,使……成为病态】 (2)而江浙之梅皆病.;予购三百盆,皆病.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3)辟病.梅之馆以贮之;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形容词,病态的,做“梅”的定语】 2、欹、疏、曲 (1)梅之欹.之疏.之曲.【“欹”、“疏”、“曲”三字都是形容词,倾斜、稀疏、弯曲】(2)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欹”、“疏”、“曲”三字都是形容词作名词,倾斜的枝干、稀疏的枝叶、弯曲的枝条】 (二)虚词 1、以 (1)梅以.曲为美【以……为……:把……当做……】 (2)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以求重价【用来】 (3)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凭借】 (4)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把】 2、之 (1)江宁之.龙蟠【的】 (2)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3)既泣之.三日【代词,代梅】 3、其 (1)心知其.意【代词,代上文句子】 (2)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代词,他们,代求钱之民】 (3)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代词,它,代梅】5、为 (1)以欹为.美;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当作,作为】 (2)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做,办到】 (3)以五年为.期【定为】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1)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绳:约束】 (2)而江浙之梅皆病.【病:呈病态】 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文言文翻译

一、北人食菱 雪涛小说:《雪涛小说》为江盈科著。江盈科为明代文学家,小品文造诣极深。《雪涛小说》、《谈丛》、《谈言》、《闻纪》、《谐史》五种,传奇诙谐,信手而至,独抒性灵,横生妙趣;晚明末世,危机四伏,忧国忧民之情,亦明时形诸笔端。 作者:江盈科(1553—1605),字进之,号渌萝。桃源人。其祖父伯玉、父亲风翎均“课于农”。江盈科从小聪慧,明万历五年(1577)入县学为生员。十三年(1585)乡试中举,“自为诸生,名已隆隆起”。但是,此后于万历十四年、十七年两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皆不第而归。 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 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1] 二、父子性刚 译文 有一对父子都性格刚烈,一点都不肯谦让于人。一天,父亲留客人饮酒,派儿子入城买肉。儿子提着肉回家,将要出城门,恰巧一个人面对面走来,两人不肯相让,挺着身子面对面地站在那里,僵持了很久。父亲见儿子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回来,就去寻找,看到这种情景,就对儿子说:"你暂且带着肉回去陪客人饮酒,等我跟他在这里对站着!" 寓意 人与人之间,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相互谅解,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倘若使气斗狠,对谁也没有好处。 "子入城市肉"不能及时回家的原因是: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子性刚》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为人不能倔强固执,使气斗狠;要学会谦让谅解,要有宽大的胸怀。 这则故事讽刺了那些不懂得谦让、气量狭小、凡事斤斤计较的人。 作者简介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 思想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梦桂,善画。弟梦熊,太学生,曾从冯梦龙治《春秋》,有诗传世。他们兄弟三人并称“吴

7词类活用答案

词类活用 【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名词活用知识点规律说明,系统全面掌握名词活用现象相关知识。 2.复习课内名词类活用现象,丰富课内相关积累。 3.加强训练,提高课外名词知识运用及考查的能力。 【学习要点】 1.名词活用相关语法知识。 2.识记课内名词活用现象。 一、高考考点示例 例1.【2009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永州龙兴寺东北陬有堂,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者,广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为堂也,夷之而又高,凡持锸者尽死。永州居楚越间,其人鬼且禨。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莫敢夷。 18.以下加点词与“其人鬼且禨”中的“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自圆.其说 B.不胫.而走 C.降.龙伏虎 D.貌.合神离 例2.【2010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自垣内视之,则系干之别枝若虹之垂地,首尾无端不可测。居人以为神,祠而祀之。 18.下列加点词与“祠而祀之”中的“祠”用法相同的两项是……()(2分)A.会天雨.,道湿不可行 B.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D. 道.芷阳间行 E.侣鱼虾而友.麋鹿 例3.【2012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20.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 例4.【2012年上海秋季高考卷】 17.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2)布衣 ..草履而牧羊() 二、考点简析 第1、2例以选择题形式辨析实词的活用情况,重点是区分名词作动词和其它活用情况,第1例中“鬼”、“禨”与B项中的“胫(长腿)”都应该是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是“迷信鬼神,向鬼神求福”的意思。其它的“病”是使动用法,“使……成为病态”;“舟”是名词作状语,乘船,表明出行的的方式,凭借的工具;“友”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友”;“圆”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圆”;“降”,动词使动用法,“使……投降”;“貌”,名词做状语,在外表上。第2例中的的“祠”与A项中的“雨(下雨)”、D项中的“道(取道)”是名词作动词。 第3、4例是同一年中对名词活用为动词这一知识点的集中考察,虽然题型不同,但难度不高,主要检测学生的灵活性。例3中,“妻”活用为动词,根据语境是“嫁作妻子”的意思;例4中,“布衣”活用为动词,解释为“穿布衣”,前后语境明白晓畅。该题的失分主要在于学生“想当然”地把该词往文化常识上靠,解释为“平民”,缺乏对词语在语境中含义的斟酌。 【课内整理】请把下列句子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加点,并在括号内解释1.名我固当(名:称呼,命名)《种树郭橐驼传》 2.病瘘(病:患……病)《种树郭橐驼传》 3.早实以蕃(实:结果实)《种树郭橐驼传》 4.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用指甲掐)《种树郭橐驼传》 5.而卒以祸(祸:遭受祸害)《种树郭橐驼传》 6.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绳:约束)《病梅馆记》 7.而江浙之梅皆病(病:呈病态、成为病态)《病梅馆记》 8.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呈病态、成为病态)《病梅馆记》 9.试使斗而才(才:显示才能)《促织》 10.杖至百 (杖:用杖打)《促织》 11.大喜,笼归(笼:用笼子装着)《促织》 12.上于盆而养之(上:放)《促织》

《病梅馆记》原文及翻译

《病梅馆记》原文及翻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 注意积累。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 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以下《病梅馆记》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 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病梅馆记》原文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qī)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 天下之民斫(zhuó)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 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ù)梅者,斫(zhuó)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 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gòulì),辟病梅之 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选自《龚自珍全集》) 1《病梅馆记》词句注释江宁:旧江宁府所在地,在今江苏南京。龙蟠:龙蟠里,在今南京清凉山下。邓尉:山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西溪:地名。欹(qī):倾斜。固也:本来如此。固,本来。明诏大号:公开宣告,大声疾呼。明,公开。诏,告诉,一般指上告下。号,疾呼,喊叫。绳:名作动,约束。斫:砍削。直:笔直的枝干。夭梅病梅:摧折梅,把它弄成病态。夭:使……摧折(使……弯曲)。病,使……成为病态。蠢蠢:无知的样子。智力:

《病梅馆记》教案

《病梅馆记》教案 龚自珍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 及其局限性。 2、能力目标:①理解本文借梅议政、托物言志的写法,并背诵全文。 ②理解文言词语:夭、病、绳、锄、斫、删、遏。 ③提高学生诵读和欣赏文言文的水平。 二、教学重点: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并背诵全文。 四、教学说明:诵读法、探讨法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让学生掌握本、文的文言字词,理解作者的理想和借“梅”寄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二、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鲁迅先生笔下那个站着喝酒唯一穿长衫的人吗?(孔乙己)还有那个连考不中,老年得举却喜极发疯的人?(范进)当我们思考他们可笑行为的根源时,我们就会把问题的焦点指向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摧残。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清代散文,那就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书写课题及作者) ㈡背景介绍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又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先来听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书生,一天他正在读书,突然一阵清风袭来,书生来了雅兴,随口吟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件事传到朝廷,结果

书生被砍了头。罪名是攻击朝廷统治者不懂文化(同学们很快就会反应到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清风”中的“清”与清朝中“清”是一个字)仅仅这样的一件小事,就足以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思想文化专制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残酷境地。龚自珍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由于清政府长期以来大搞文字狱,压抑、摧残知识分子,堵塞才路,形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作者以先觉者的敏锐预感到清王朝的危机。他认为要使国家振作起来,靠的是一场变革,而变革则需要大批的人才。龚自珍要疗救社会的病态,要拯救天下的英才,要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病梅馆记》正是反映这种思想的代表作。 然而,作者在当时的社会又不能直言,于是他就巧妙地借用于梅,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这也正是我们熟知的—托物言志的写法。 ㈢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浙江仁和(杭州)人。龚自珍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同林则徐、魏源等到人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因此为保守势力所不容,一再遭到排挤打击。 ㈣自主、合作、探究 现在有很多同学都喜欢玩闯关游戏吧?那么今天我们也一起来玩玩勇士闯关的游戏,我们的任务是:“闯四关”,看哪些同学能顺利地闯过“四关” ! 1.展示目标:闯四关 ⑴初读有印象⑵再读无障碍⑶三读明主旨⑷四读涌气血(板书) 2.品读探讨 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后我会让学生“猜一个谜语”,“找一个句子”,如果这两项任务完成了,第一关就算闯过了。 ⑴初读有印象 ①检测一: (猜谜语)谜面:梅花“三弄”,猜《病梅馆记》中弄梅的三个动词。(学生可以自由讨论) 谜底:(斫直,删密,锄正) ②检测二: (找句子):诗圣杜甫有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达了作者心忧天下的胸怀。本文中哪一句跟此句类似。 谜底:(“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⑵再读无障碍 这一关我们的任务是::①无字、词读音障碍;②无句读障碍;③无字、词、意义障碍。④翻译课文,疏通文意。⑤概括文章大意。 ①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读音是否准确?句读是否清楚? ②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把握文中的重点字词的读音。 例:龙蟠(pán)欹(qī)枝斫(zhuó)直鬻(yù)梅 孤癖(pǐ)诟(gòu)骂稚(zhì)枝抖擞(sǒu)

高一上《病梅馆记》知识点梳理

《病梅馆记》的整理 龚自珍 1.名词作动词 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号,号召 绳,约束 ②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祸,造成罪过 2.形容词作动词 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明,公开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用尽 3.形容词作名词 ①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直,挺直的枝干 ②删密:密,密集的地方 ③锄正:正,正直的地方 ④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隐,隐衷 鬻,卖 4.古今异义 ①遏其生气: 古:生长之势; 今:不开心 5.使动用法 ①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使……弯曲 病,使……呈现病态 ②必复之全之:复,使……康复 ③纵之顺之:顺,使……顺从 ④夭其稚枝:夭,使……弯曲 6.为动用法 ①既泣之三日:泣,为……哭泣 7.一词多义 ①、明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公开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明白地 ②、病 病梅馆记:病态的 以夭梅病梅为业:使……呈现病态 而江浙之梅皆病:变成病态 ③、以

梅以曲为美:把……当作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把……,表对象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来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用 以求重价:来,用来 ④、之 江宁之龙蟠:的 既泣之三日:代词,代梅花 ⑤、其 心知其意:代词,代上文句子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代词,代求钱之民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代词,代梅花 ⑥、为 以欹为美:把……当作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作为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办到 以五年为期:定为 8.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 (1)(予)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2)(予)纵之顺之,(予)毁其盆,(予)悉埋(之)于地 ②、判断句: 表否定的判断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予本非文人画士 译文: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花。有人说:"梅把枝干弯曲作为美丽的景色,笔直了就没有风姿;把枝干倾斜作为美丽的景色,端正了就没有景致;把枝干疏朗作为美丽的景色,稠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如此。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布,大声号召用这个标准来规范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除去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摧残梅、阻碍它的生机,把它弄成病态来作为赚钱的方法。梅的枝干的倾斜、疏朗、弯曲,又不是忙碌的、只知赚钱的人能够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墨客这隐藏在心中特别的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伤害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士造成的祸害竟严重到了这个地步啊!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哭了三天之后,于是发誓要治好它们:我放开它们,顺着它们的天性,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的束缚;以五年为期限,一定

《孔雀东南飞》原文及翻译(全文)

[标签:标题] 篇一:高中文言文全部课文原文与翻译高中文言文翻译 ~~~~~~~~~~~~~~~~~~~~~~~~~~目录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 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勾践灭吴(节选邹忌讽齐王纳谏寡人之于国也劝学秋水过秦论鸿门宴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 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腾王阁序师说阿房宫赋六国论游褒禅山记伶官传序石钟山记项脊轩志五人墓碑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 第三册卫风〃氓xx风〃无衣邶风〃静女 )离骚(节选归园田居并序)迢迢牵牛星孔雀东南飞(梦游天姥吟留别 琵琶行(并序)山居秋暝登高蜀相书愤虞美人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声声慢陈情表祭十二郎文赤壁赋 第四册 逍遥游(节选)促织xx(节选) 第五册蜀道难将进酒兵车行客至旅夜书怀咏怀古迹(其三)阁夜登岳阳楼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齐人有一妻一奕秋妾第六册 ) (节选报xx书 )(节选xxxx列传 ) (节选屈原列传 )节选信陵君窃符救赵(《烛之武退秦师》原文与译文《左传》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xx夜缒而出。见xx曰: 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不知;不仁;失其所与,因人之力而敝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公曰:“不可。子犯请击之。 ”亦去之。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译文: 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 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 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烛之武答应了。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 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 贵国使臣来往经过,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供于您的力量薄弱啊。

《歧路亡羊》原文及译文

《歧路亡羊》原文及译文 《歧路亡羊》原文及翻译 列子 歧路亡羊 《列子·说符》 原文: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弟子孟孙阳出,以告以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阳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 杨子曰:“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若以为孰是孰非?”心都子嘿然而出。 孟孙阳让之曰:“何吾子问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 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子长先生之门,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

之况也,哀哉!” 译文: 杨子的邻居掉了一只羊,于是带着他的人,又请杨子的儿子一起去追赶羊。杨子说:“哈哈,掉了一只羊罢了,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找寻呢?”邻人说:“有许多分岔的道路。”不久,他们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人回答道:“逃跑了。”杨子说:“怎么会逃跑了呢?”邻居回答道:“分岔路上又有分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杨子的脸色变得很忧郁,不说话有很长时间,没有笑容一整天。 (他的)学生觉得奇怪,请教(杨子)道:“羊,(不过)是下贱的畜生,(而且)还不是老师您的,却使您失去笑颜,这是为什么?”杨子没有回答,(他的)学生(最终)没有得到他的答案。 杨子的学生孟孙阳从杨子那里出来,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心都子。(有一天)心都子和孟孙阳一同去谒见杨子,心都子问杨子说:“从前有兄弟三人,在齐国和鲁国一带求学,向同一位老师学习,把关于仁义的道理都学通了才回家。他们的父亲问他们说:‘仁义的道理是怎样的呢?’老大说:‘仁义使我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把名声放在生命之后’。老二说:‘仁义使我为了名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老三说:‘仁义使我的生命和名声都能够保全。’这三兄弟的回答各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而同出自儒家,您认为他们三兄弟到底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 杨子回答说:“有一个人住在河边上,他熟知水性,敢于泅渡,以划船摆渡为生,摆渡的赢利,可供一百口人生活。自带粮食向他学泅渡的人成群结队,这些人中溺水而死的几乎达到半数,他们本来是学泅水的,而不是来学溺死的,而获利与受害这样截然相反,你认为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心都子听了杨子的话,默默地同孟孙阳一起走了出来。 出来后,孟孙阳责备心都子说:“为什么你向老师提问这样迂回,老师又回答得这样怪僻呢,我越听越糊了。” 心都子说:“大道因为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丧失了生命。学的东西不是从根本上不相同,从根本上不一致,但结果却有这样大的

古诗病梅馆记翻译赏析

古诗病梅馆记翻译赏析 《病梅馆记》作者是清朝文学家龚自珍。其古诗全文如下: 【前言】 《病梅馆记》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原文】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翻译】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

"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着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的,茂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就如此。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个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能够来让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枝干、除去繁密的枝条、锄掉端正的枝条,把枝干摧折、使梅花呈病态作为职业来谋求钱财。梅的枝干的倾斜、枝叶的疏朗、枝干的弯曲,又不是那些忙于赚钱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隐藏在心中的特别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摧折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严重到了这种程度!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我已经为它们流了好几天泪之后,于是发誓要治疗它们:我放开它们,使它们顺其自然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棕绳的束缚;把五年作为期限,一定使它们复原和保全。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心甘情愿受到辱骂,开设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唉!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闲暇的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贮存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竭尽我一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呢。 【鉴赏】 龚自珍生活在满清帝国腐朽没落、行将崩溃的时代。他敏锐地预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机,也看到了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因此切望革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