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积累——彭明辉

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积累——彭明辉

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积累——彭明辉
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积累——彭明辉

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

台湾清华大学电机系彭明辉

许多同学应该都还记得联考前夕的焦虑: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几个志愿,甚至于一生的命运从此改观!到了大四,这种焦虑可能更强烈而复杂:到底要先当兵,就业,还是先考研究所?我就经常碰到充满焦虑的学生问我这些问题。可是,这些焦虑实在是莫须有的!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毁了一个人的一生,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救了一个人的一生。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侥幸巧取也不可能长久保有。如果我们看清这个事实,许多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就可以淡然处之,根本无需焦虑。而所谓“人生的困境”,也往往会变得无足挂齿。

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从一进大学就决定不再念研究所,所以,大学四年的时间多半在念人文科学的东西。毕业后工作了几年,才决定要念研究所。硕士毕业后,立下决心:从此不再为文凭而念书。谁知道,世事难料,当了五年讲师后,我又被时势所迫,出国念博士。出国时,一位大学同学笑我:全班最晚念博士的都要回国了,你现在才要出去?两年后我从剑桥回来,觉得人生际遇无常,莫此为甚:一个从大一就决定再也不钻营学位的人,竟然连硕士和博士都拿到了!属于我们该得的,哪样曾经少过?而人生中该得与不该得的究竟有多少,我们

又何曾知晓?从此我对际遇一事不能不更加淡然。

当讲师期间,有些态度较极端的学生会当面表现出他们的不屑;从剑桥回来时,却被学生当作不得了的事看待。这种表面上的大起大落,其实都是好事者之言,完全看不到事实的真相。从表面上看来,两年就拿到剑桥博士,这好像很了不起。但是,在这两年之前我已经花整整一年,将研究主题有关的论文全部看完,并找出研究方向;而之前更已花三年时间做控制方面的研究,并且在国际著名的学术期刊中发表论文。而从硕士毕业到拿博士,期间七年的时间我从不停止过研究与自修。所以,这个博士其实是累积了七年的成果,或者,只算我花在控制学门的时间,也至少有五年,根本也没什么好惊讶的。

常人不从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来看待生命因积蓄而有的成果,老爱在表面上以断裂而孤立的事件夸大议论,因此每每在平淡无奇的事件上强作悲喜。可是对我来讲,当讲师期间被学生瞧不起,以及剑桥刚回来时被同学夸大本事,都只是表象。事实是:我只在乎每天二十四小时点点滴滴的累积。

拿硕士或博士只是特定时刻里这些成果累积的外在展示而已,人生命中真实的累积从不曾因这些事件而终止或添加。

常有学生满怀忧虑的问我:“老师,我很想先当完兵,工作一两年

再考研究所。这样好吗?”

“很好,这样子有机会先用实务来印证学理,你念研究所时会比别人了解自己要的是什么。”

“可是,我怕当完兵又工作后,会失去斗志,因此考不上研究所。”

“那你就先考研究所好了。”

“可是,假如我先念研究所,我怕自己又会像念大学时一样茫然,因此念的不甘不愿的。”

“那你还是先去工作好了!”

“可是......”

我完全可以体会到他们的焦虑,可是却无法压抑住对于这种话的感慨。其实,说穿了他所需要的就是两年研究所加两年工作,以便加深知识的深广度和获取实务经验。先工作或先升学,表面上大相迳庭,其实骨子里的差别根本可以忽略。

在“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故事里,主人原本喂养猴子的橡实是“早上四颗下午三颗”,后来改为“朝三暮四”,猴子就不高兴而坚持改回到“朝四暮三”。其实,先工作或先升学,期间差异就有如“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原不值得计较。但是,我们经常看不到这种生命过程中长远而持续的累积,老爱将一时际遇中的小差别夸大到生死攸关的地步。

最讽刺的是:当我们面对两个可能的方案,而焦虑得不知如何抉择

时,通常表示这两个方案可能一样好,或者一样坏,因而实际上选择哪个都一样,唯一的差别只是先后之序而已。而且,愈是让我们焦虑得厉害的,其实差别越小,愈不值得焦虑。反而真正有明显的好坏差别时,我们轻易的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可是我们却经常看不到长远的将来,短视的盯着两案短期内的得失:想选甲案,就舍不得乙案的好处;想选乙案,又舍不得甲案的好处。如果看得够远,人生长则八、九十,短则五、六十年,先做哪一件事又有什么关系?甚至当完兵又工作后,再花一整年准备研究所,又有什么了不起?当然,有些人还是会忧虑说:”我当完兵又工作后,会不会因为家累或记忆力衰退而比较难考上研究所?”我只能这样回答:”一个人考不上研究所,只有两个可能:或者他不够聪明,或者他的确够聪明。不够聪明而考不上,那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假如你够聪明,还考不上研究所,那只能说你的决心不够强。假如你是决心不够强,就表示你生命中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其重要程度并不下于硕士学位,而你舍不得丢下他。既然如此,考不上研究所也无须感到遗憾。不是吗?

“人生的路这么多,为什么要老斤斤计较着一个可能性?”

我高中最要好的朋友,一生背运:高中考两次,高一念两次,大学又考两次,甚至连机车驾照都考两次。毕业后,他告诉自己:我没有关系,也没有学历,只能靠加倍的诚恳和努力。现在,他自己拥有一家公司,年收入数千万。

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不顺利,而在事业上顺利,这是常见的事。有才华的人,不会因为被名校拒绝而连带失去他的才华,只不过要另外找适合他表现的场所而已。反过来,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太顺利,也难免因而放不下身段去创业,而只能乖乖领薪水过活。

福兮祸兮,谁人知晓?我们又有什么好得意?又有什么好忧虑?人生的得与失,有时候怎么也说不清楚,有时候却再简单不过了:我们得到平日累积的成果,而失去我们不曾努力累积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最后该得到的不会少你一分,不该得到的也不会多你一分。

好像是前年的时候,我遇到一位高中同学。他在南加大当电机系的副教授,被清华电机聘回来开短期课程。从高中时代他就很用功,以第一志愿上台大电机后,四年都拿书卷奖,相信他在专业上的研究也已卓然有成。回想高中入学时,我们两个人的智力测验成绩分居全学年第一,第二名。可是从高一我就不曾放弃自己喜欢的文学,音乐,书法,艺术和哲学,而他却始终不曾分心,因此两个人在学术上的差距只会愈来愈远。反过来说,这十几二十年我在人文领域所获得的满足,恐怕已远非他能理解的了。我太太问过我,如果我肯全心专注于一个研究领域,是不是至少会赶上这位同学的成就?我不这样想,两个不同性情的人,注定要走两条不同的路。不该得的东西,我们注定是得不到的,随随便便拿两个人来比,只看到他所得到的,却看不到他所失去的,这有什么意

义?

有次清华电台访问我:“老师你如何面对你人生中的困境?”我当场愣在那里,怎么样都想不出我这一生什么时候有过困境!后来仔细回想,才发现:我不是没有过困境,而是被常人当作“困境”的境遇,我都当作一时的际遇,不曾在意过而已。刚服完兵役时,长子已出生却还找不到工作。我曾焦虑过,却又觉得迟早会有工作,报酬也不至于低的离谱,不曾太放在心上。念硕士期间,家计全靠太太的薪水,省吃俭用,对我而言又算不上困境。一来精神上我过的很充实,二来我知道这一切是为了让自己有机会转行去教书(做自己想做的事)。三十一岁才要出国,而同学正要回系上任教,我很紧张(不知道剑桥要求的有多严),却不曾丧气。因为,我知道自己过去一直很努力,也有很满意的心得和成果,只不过别人看不到而已.

我没有过困境,因为我从不在乎外在的得失,也不武断的和别人比高下,而只在乎自己内在真实的累积。

我没有过困境,因为我确实了解到: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有剧烈的起伏。

同时我也相信: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一分也不可能增加。假如你可以持有相同的信念,那么人生于你也会是宽广而长远,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困境”,也没有什么好焦虑的了。

台湾清华大学 DSGE模型讲义 lecture1

Discrete Dynamic Optimization:Six Examples Dr.Tai-kuang Ho Associate Professor.Department of Quantitative Finance,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No. 101,Section2,Kuang-Fu Road,Hsinchu,Taiwan30013,Tel:+886-3-571-5131,ext.62136,Fax: +886-3-562-1823,E-mail:tkho@https://www.doczj.com/doc/a613197339.html,.tw.

Example1:the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 Uhlig(1999),section4 Model principles Specify the environment explicitly: 1.Preferences 2.Technologies

3.Endowments https://www.doczj.com/doc/a613197339.html,rmation State the object of study: 1.The social planner’s problem 2.The competition equilibrium 3.The game

The environment: Preferences:the representative agent experiences utility according to 35 U=E t241X t=0 t C1 t 1 1 0< <1 >0

Absolute risk aversion: u00(c) u0(c) Relative risk aversion: cu00(c) u0(c) is the coe¢cient of relative risk aversion Technologies:we assume a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Y t=Z t K t N1 t

材料作文“让座风波”及范文7篇

材料作文“让座风波”及范文7篇【作文材料】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网上一则消息称,公交车上一位女子给一位孕妇让座,孕妇一脸淡然地坐下,并未以任何方式表示谢意;女子不高兴了,说你起来我手机掉在座位下面了,待孕妇站起来,女子一屁股坐下去,说你连起码的感恩之心都没有,这个座位我不让了。 孰是孰非,网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女子干得好,就是不能助长孕妇这种怀了孕就觉得全世界都必须让着她的坏毛病,“让是情分,不让是本分”;还有的人则认为做好事有同情心是修养使然,而不是为了索取感谢,如果那样,也是沽名钓誉,假充善人。 【范文广场】 1、善心长存感恩常在(穆彤) 原本,只是公交车上让座给孕妇的一则小事;最初,本是拥挤人群中一次爱心的传递。只可惜,善心被漠视,感恩被缺失,初衷被改变,一场人间自有真情在的善意举动,破碎成舆论风口浪尖的众说纷纭。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深究让座事件的孰是孰非,唯有整个社会,人人善心长存,才能收获感动,事事感恩常在,方可温暖世界。 善心,似朗朗明月,照破山河万里,明媚方寸心田。正如我们不能因为路人,会无偿享受到家门口的杨柳茵茵和馥郁花香,而放弃播种。我们同样不该因为没有感恩的回报,而熄灭善意的青灯。罗素曾有言:“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这世界上是最需要的。”的确,做好事,有同情心,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给予孕妇最真切的关怀,是修养使然,是善良的本性使然,无关回报,无关感谢。 当“最美老师”张丽莉,用身体为学生推开了死神的魔爪,她一定没有去想要获得“感动中国”的无上殊荣;当“最美妈妈”吴菊萍,用双臂架起了坠楼女童生命的彩虹,她必然未曾权衡付出与回报的价值。她们,用一抹爱的微光,一盏善的烛火,点燃了一颗心的明亮。她们,不求回报的付出,反而能获得了全社会的感恩,与索取感谢的让座者的境遇大相径庭。 感恩,如淙淙流水,涤荡时间尘埃,滋养岁月年华。不知有多少人如今还依旧记得那首《感恩的心》,孩子们清亮的童音,整齐的演唱,用真情诠释了那句“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我们应该感谢陈贤妹婆婆,用双手撑起了国人道德的天空,我们应该感谢王福顺老人,为当代社会人心送来了光明和希望。就如同朱铁志在他的杂文中写

彭明辉教授的研究生手册[台湾清华大学教授]

台湾清华彭明辉教授的研究生指导手册 台湾清华彭明辉教授的研究生指导手册编者注:彭明辉教授的文章系统地介绍了自己培养研究生的一些经验,很值得一读。文章开头说的好:“在论文中,你必须要有能力提出足够的证据来让读者信服说:针对这个应用场合,你所提出来的方法确实有比文献中一切既有方法更优越之处。此外,你必须要能清楚指出这个方法在应用上的限制,并且提出充分证据来说服读者:任何应用场合,只要能够满足你所提出来的假设(前提)条件,你的方法就一定适用,而且你所描述的优点就一定会存在。你还必须要在论文中清楚指出这个方法的限制和可能的缺点(相对于其它文献上的既有方法,或者在其它应用场合里)。”这种一丝不苟探求学问的精神尤其值得倡导和发扬。 一、论文的要求我对硕士论文的基本要求是: (1)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叙述一套方法在一个特定场合中的应用。 (2)这套方法必须要有所创新或突破,并因而对学术界有所贡献。因此,它或者是解决既有问题的新方法,或者是既有方法的新应用,或者是以一个新的方法开启一整片新的应用领域。 (3)在论文中,你必须要有能力提出足够的证据来让读者信服:针对这个应用场合,你所提出来的方法确实有比文献中一切既有方法更优越之处。 (4)此外,你必须要能清楚指出这个方法在应用上的限制,并且提出充分证据来说服读者:任何应用场合,只要能够满足你所提出来的假设(前提)条件,你的方法就一定适用,而且你所描述的优点就一定会存在。 (5)你还必须要在论文中清楚指出这个方法的限制和可能的缺点(相对于其它文献上的既有方法,或者在其它应用场合里)。假如这个方法有任何重大缺点,在口试时才被口试委员指出来,其后果有可能是论文无法通过。 (6)行文风格上,它是一篇论证严谨,逻辑关系清晰,而且结构有条理的专业论述。也就是说,在叙述你的方法的过程,你必须要清清楚楚地交代这个方法的应用程序以及所有仿真或实验结果的过程,使得这个专业领域内的任何读者,都有办法根据你的描述,在他的实验室下复制出你的研究成果,以便确定你的结论确实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具有可重复性(可重复

谈谈我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谈谈我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可以称作“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策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它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有人开始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称为“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自2004年5月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乔舒亚·库珀·拉莫题为《北京共识》的研究报告以来,中国模式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这种讨论随着美国2003年发动的对伊战争受挫、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以及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先后出现了几个高潮,延续至今,他们就中国模式对世界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国内的学者也有很多不同的分析讨论,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很多不同观点和看法。 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和理解,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我自己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一、“中国模式”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旧的经济模式基本上是“斯大林模式”,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国营经济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国有企业实行国有国营的企业制度,收入分配存在平均主义倾向,政府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追求高速度的赶超战略,依靠高投入和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重工业(含军事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农业落后的畸形产业结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较先进的工业和城市与极为落后的农业和农村并存的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带来的是消耗高浪费大质量差效益低,形成的是短缺经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再加上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动乱,使得中国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消费品严重短缺,连火柴肥皂都要凭票供应,农村2.5亿人吃不饱穿不暖,连温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中国旧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城乡居民强烈要求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旧模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78年在文化大革命动乱结束改革开放的主要政治障碍基本清除后,中国走上了探索新的经济模式的道路。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自己纠正了政治上的偏差、经济上的失误,尊重民意,坚定地推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这是中国改变旧模式形成新模式的基本保证。中国人民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望子成龙注重教育穷则思变的优良传统,再加上大量的海外华人,

台湾清华大学彭明辉教授的研究生手册

1 研究生期间要学什么? 我认为研究生期间学生应该学三件事情: 1)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尽量广地涉猎学科基本知识,尽量深地了解所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过去和现在 2)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尽量多的学习各种研究方法,熟练掌握研究过程和步骤 3)学会写论文:写论文不仅是训练表达能力,更是训练思维的逻辑性,论文体例虽是八股,但却是整理思路、与他人沟通的有效结构,不可不尊重 如果能够按照这三条要求自己,毕业后做不做本专业,并不重要,因为你的研究素质已经建立了,做什么事情都没有问题了。 2 修行,修行,不修如何行? 学生找工作,挫折很大,并不是没有单位要,而是自视很高,却拿不出漂亮的履历,说不出我做过什么,也没有证据我做得有多好,无法让只有一面印象的用人单位认为你是难得的人才。学校的标签只是一个台阶,再往上需要的是你修行的纪录,到了单位之后,你的成长之路将是你修行的回报。 修行,修行,是需要修的,要花时间,要花精力,更要用心去体会,不仅是知识,更是做事的方法和态度。研究生期间是很难得的有那么多可以自由处理的时间,应该尽量多地挖掘自身的潜力,为未来奠定基础,否则工作后、有家庭后就会有了很多牵绊,修的机会就更有限了。 3 如何发现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草坪故事) 有一个草坪铺路的故事可以用来回答这个问题。保护草坪是很难的,因为草坪上的路往往并不是按人的方便性来修的。有一次一个设计师承接了一个项目,交付使用后在这个建筑物的周围全部铺上了草坪,没有路,任人去踩,几个月后,草坪上就分明出现了几条道:有粗有细,然后他就此基础上修路,也有粗有细,结果可想而知。 具体到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也是这样,在开始的时候,你可以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要张开你的所有触角,去看,去读,去感受,你会不自觉地爱看一些东西,那是你的兴趣,也是你的知识结构决定的,日子久了,也会出现几条路,这些路也都可以通向你要追求的目标。 学会倾听心音,让心来告诉你如何走,就不会被别人的价值观、流行的热点牵着跑。 4 如何进入一个研究领域 进入一个领域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是找一本这个领域最早的论述专著或教材,比如协作学习,可以看Robert E. Slavin《Cooperative Learning》。当你把这个领域的基本概念的内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了之后,再去读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台湾清华校长的赠言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台湾清华校长的赠言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s/ A R3 l7 k) f( } p 健康比成绩更重要" d ]1 x- 生活比文凭更重要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一、方向比努力重要。6 p% s/ }, Q# 现在是讲究绩效的时代,公司、企业、政府,需要的是有能力且能与企业方向共同发展的人,而不是一味努力但却南辕北辙的人。自己适合哪些行业,哪些职业,有很多东西是先天决定的,只有充分地发掘自己的潜力,而不是总与自己的弱点对抗,一个人才能出人头地,就像现在很多企业招聘的时候,他们相信通过培训和教育可以让火鸡学会爬树,但是还是觉得选个松树方便一些。方向不对,再努力、再辛苦,你也很难成为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4 F/ T- ^9 K- Q6 y7 q9 u' x 5 n 二、能力比知识重要。 `2 |$ Z6 N7 W4 F9 S, B% |, I 知识在一个人的构架里只是表象的东西,就相当于有些人可以在答卷上回答如何管理企业、如何解决棘手的问题、如何当好市长等等,但是在现实面前,他们却显得毫无头绪、不知所措,他们总是在问为什么会是这种情况,应该是哪种情况等等。他们的知识只是知识,而不能演化为能力,更不能通过能力来发掘他们的潜力。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研究能力模型,从能力的角度来观察应聘者能否胜任岗位。当然,高能力不能和高绩效直接挂钩,能力的发挥也是在一定的机制、环境、工作内容与职责之内的,没有这些平台和环境,再高的能力也只能被尘封。 三、健康比成绩重要。 F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这是很多人已经认同的一句话。对于毕业后走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学生阶段的成绩将成为永久的奖状贴在墙上,进入一个工作单位,就预示着新的竞赛,新的起跑线。没有健康的身心,如何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和人生变革,如何应对工作压力和个人成就欲的矛盾?而且在现代社会,拥有强健的身体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健康的心理越来越被提上日程,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承受挫折与痛苦、缓解压力与抑郁,这些都将成为工薪族乃至学生们常常

中国式商务谈判(一)

中国式商务谈判(一) 商务谈判的现有理论成型于欧美国家。大多数关于商务谈判的教材多是谈判策略,谈判技巧,谈判压力等解释与案例说明,其理解与案例也多来自西方,思考方式多西化。这些理论放在国内来说,并不是不适合,水土不服,而是中国特殊的人情世故,商务礼仪等环境进一步丰富了商务谈判理论。 本次中国式商务谈判是针对国内特定的人文环境、商业环境、法律法规环境下,商务谈判理论在国内的变通灵活运用。 一、功夫在诗外 商务谈判多是商业客户关于商业活动的往来,比如关于销售合同的制定,比如关于相互协作的安排,比如关于商业买卖等。因此,在西方人观念中,商业就是商业,工作就是工作,人情就是人情,生活就是生活。这些是没有交集的,他们断然不会再商务谈判中谈家庭,谈生活。而这正是中国式商务谈判的第一个特点:功夫在诗外,学习做诗,不能就诗学诗,而应把工夫下在掌握渊博的知识,参加社会实践上。商务谈判,不仅仅是商务谈判,还融合了人情与生活。 杭州一家外贸企业与一个客户谈一桩棉涤纶布的业务,双方在价格上不肯松口,相持不下,就这样持续了两个月左右,这家外贸企业想怎么谈都谈不下来,双方处于胶着状态。后来,这家外贸企业的业务员了解到该客户刚刚喜得贵子,于是,就备了份礼物送给客户,该客户十分高兴,当场表示愿意合作。从这个案例中可以得知,中国式商务谈判之中,不是简简单单商业往来,或许掺杂着人情世故、家庭生活等。 我们中国人谈生意,开场的时候,不会立刻进行谈判,而多是相互寒暄一下,询问一下对方是哪里人,在哪里居住,有什么经历等等。往往现在人情世故上

找共同点,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特别是老乡、亲属、校友、战友这几个关系是最能影响到双方心理距离的因素。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些人讲:对方的王总与我很熟的,我们都是广西桂林人等等,其实这正式西方谈判学理论中的谈判优势。 二、酒场即商场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也深深地影响了国内的商业活动,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商业行为中打下了深深地烙印。比如我们在与对方谈判相持不下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说:这样吧,我们将这个问题放下,先去吃饭,现在已经十二点了。 曾经在电影《戒烟不戒酒》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刘德利操办了一场传说中的“航空母舰”,汇集了国内外五十种名酒。刘德利提出了这样一个条件:出500万元入股严保久的广告公司。严保久每喝一杯酒,刘德利让五万元。喝完50杯酒,刘德利让250万元股份给严保久。其实这个场景就恰恰符合了中国式谈判的第二个特点:酒场即商场,相信这些场景很多人都碰到过。 酒场是中国较为特有的商务接待之地,因此,酒场的学问也成了生意的学问,谁该做什么位置,谁应该先动筷子,应该向谁敬酒等等,都是一门学问。不仅仅是酒场,还有咖啡馆,茶楼,麻将场,KTV都是商务谈判的场所。 有一个工业品销售公司,与一家客户谈判。先是在公司附近的咖啡馆,中午去一家饭店吃饭,从中午12点喝到了晚上6点,接着去茶楼饮茶,最后还去KTV唱歌,快到深夜12点才算结束,生意最后谈成了。所以,中国人会说工作累,其实不仅仅工作的原因,还有应酬的原因,你不想去不行,必须得去。三、我问问领导 有时候,我问问领导可以成为谈判的一种技巧,有时候,我问问领导确确实实在发生。

台湾清华大学彭明辉教授的研究生手册

台湾清华大学彭明辉教授的研究生手册(上) 作者:彭明辉台湾清华大学教授 一、论文的要求 我对硕士论文的基本要求是: (1)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叙述一套方法在一个特定场合中的应用。 (2)这套方法必须要有所创新或突破,并因而对学术界有所贡献。因此,它或者是解决既有问题的新方法,或者是既有方法的新应用,或者是以一个新的方法开启一整片新的应用领域。 (3)在论文中,你必须要有能力提出足够的证据来让读者信服说:针对这个应用场合,你所提出来的方法确实有比文献中一切既有方法更优越之处。 (4)此外,你必须要能清楚指出这个方法在应用上的限制,并且提出充分证据来说服读者:任何应用场合,只要能够满足你所提出来的假设(前提)条件,你的方法就一定适用,而且你所描述的优点就一定会存在。 (5)你还必须要在论文中清楚指出这个方法的限制和可能的缺点(相对于其它文献上的既有方法,或者在其它应用场合里)。假如这个方法有任何重大缺点,在口试时才被口试委员指出来,其后果有可能是论文无法通过。 (6)行文风格上,它是一篇论证严谨,逻辑关系清晰,而且结构有条理的专业论述。也就是说,在叙述你的方法的过程,你必须要清清楚楚地交代这个方法的应用程序以及所有仿真或实验结果的过程,使得这个专业领域内的任何读者,都有办法根据你的描述,在他的实验室下复制出你的研究成果,以便确定你的结论确实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具有可重复性(可重复性是「科学」的根本要求)。 (7)而且,你对这个方法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要提供充分的理由说明「为什么非如此不可」。 (8)最后,你的论文必须要在适当位置清楚注明所有和你所研究之题目相关的文献。而且,你必须要记得:只要是和你所研究的问题相关的学术文献(尤其是学术期刊论文),你都有必要全部找出来(如果漏掉就是你的过失),仔细读过。假如你在学位论文口试时,有口试委员指出有一篇既有文献,在你所讨论的问题中处理得比你的方法还好,这就构成你论文无法及格的充分理由。 (9)第(2)款所谓「对学术界的贡献」,指的是:把你的所有研究成果扣除掉学术界已经发表过的所有成果(不管你实际上有没有参考过,没有参考过也算是你的重大过失),剩下的就是你的贡献。假如这个贡献太少,也构成你论文无法及格的充分理由。 上面所叙述的九款要件中,除第(2)款之外,通通都是必须要做到的,因此没有好坏

台湾赴北京清华大学交换生感叹:我们输了

台湾赴北京清华大学交换生感叹:我们输了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学期,来自台湾交大的陈慕天,选择给自己一个学习的机会,前往北京清华大学担任交换生。实际踏上这片土地,感受中国的教育体制与整体环境,摆脱台湾人主观的思维后,他感慨地说:「大家都误解中国了。」 许多人在比较两岸校园和学子时,常提到台湾学生的优势是创意,陈慕天却不这麽认为。他提到,赴陆交换后发现中国学生的创意不比台湾差,他们的教育风格也早已摆脱填鸭式教学,学生的思想变得快、学得也快,单就两岸的高中教学环境来看,就可充分反映这点。 在台湾是建中毕业生的陈慕天,前不久到北京第五志愿的高中参访,他看到那里的图书馆比建中资源更丰富,学生做的美术作品更加出色,老师不断强调不要死读书,学校推行各种特别的活动与科学竞赛,并有随时开放的实验教室,供学生做科学研究,甚至在高中时期,就具有与各国学校交换合作的机会。 「我第一个感受是我们输了,而且还停留在对中国错误的刻板印象之下。」陈慕天说,中国的教学环境早已朝美国迈进,几年后就可以远远把台湾甩在背后。他认为两岸学生在学习心态上相差不多,中国学生可能更努力一点,但整个教育体制与环境才是导致台湾落后的主因。 来到全中国最好的理工大学担任交换生,陈慕天说,出发前已做好心理准备,但身处其中还是有很多体悟。进到大学校

园后,看到北京清华各种计画与资源的推行,让他更明显地感受到两岸教学环境的落差。 而让陈慕天印象深刻的还有中国的大学师资,他提到,尽管北京清华许多教授的学历背景不如交大老师好,但他们教学非常认真,对学生的关心超乎他的想像。陈慕天举例说,有次他寄简讯给课堂老师请假,老师回覆他:「没问题,下周上课前记得来办公室找我补课,确保进度不落后。」 他也提到,前阵子某位课堂教授发现上课的学习效果不好,决定隔周开始不上课,让学生在教室自习,自习后开始一个一个提问,边问边讲课,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这种桉例非常多。「我看到的老师都是很用心,想尽办法让同学们可以真正学会。」陈慕天说。 亲身感受到中国的教学与生活环境,陈慕天感慨地说,在台湾的时候,永远没办法理解中国在想什麽,唯有身在其中,才会发现这里的优势与问题。而接触过不少两岸学子的他,认为台湾学生最缺乏视野、开阔的脑袋,以及全球竞争的危机意识,因此,他也认为:「台湾学生有机会一定要来中国念书,非常值得。」 中时电

2020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关于“让座”的看法

2020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关于“让座”的看法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1 近日,浙江慈溪四年级小学生黄唯成了“网红”。他在慈溪293路公交车上,短短12分钟连续4次让座。如此暖心的举动被同车乘客拍成视频,经人民日报法人微博转发后,引发网友广泛關注。 材料2 芬兰拉毕省一政府官员因乘坐公交车时没有给一位老太太让座,因而引起社会的公愤。他不得不向公众道歉并自动引咎辞职。 材料3 很多在日本生活过的小伙伴发现,在日本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给老人让座的事情很少发生。 材料4 在福州一辆公交上,一位老人因身边的女生没给自己让座,对女生破口大骂,“缺德、畜生不如”,态度恶劣。 对“让座”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作文。要求: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立意点拨】 1. 提倡有限度的社会美德 社会美德的存在,虽然对社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容易被一些人利用。尤其是要求对方让座者,他们仗着自己的年纪、身份等,动辄把自己的“弱势”摆在前面,又“强势”地要求对方符合他的行为和观念,最终,对方有时候不得不屈服。这种道德化暴力往往需要进行限制,比如法律可以规定某些情况下的“不让座”。 2. 涵养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法治,是这个时代的共识。不文明行为之所以更为刺目刺耳,除了社交媒体这个放大器,很大一个原因也在于,信奉法治者越来越多,公众法治意识在稳步提升。面对侮辱烈士名誉的事件,鼓励“骂回去”的少了,呼吁为英雄烈士人格利益权立法者多了;看到因延误而大闹机场时,一道起哄的人少了,认可“黑名单”制度的多了;对于警察执法,更多人能站在公允的立场,支持“既不能粗暴也不能宽松软”。对热点话题,公众的探讨越来越不局限在事实浅表,而逐渐向法治层面深入,这是法治意识不断提升的体现,也构成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实基础。 3. 培育深入人心的规则意识 在现代社会的文明肌体中,规则就是筋和骨。有明确的规则,才能框定人们的行动边界。在传统熟人社会,人的流动性不强,熟人之间的评价,构成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标准。在现代社会,人的流动性强,“住了3年没跟邻居说过一句话”也不鲜见。在这样的“陌生人”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需要有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彼此关系,定义“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4.权利伸张别忘“公共意识” 我们在张扬个体权利的同时,更加需要强调个人必须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服从公共利益、服从民族和国家利益这一理念。每一滴水都能折射太阳的光芒,只有“公共意识”这一观念的水位越来越高,集体主义价值观得到更好弘扬,我们的社会才能在“人人相善其群”中更加现代、更加美好。 范文展示 别用道德审判捆绑“爱心让座”

台湾清华大学彭明辉教授的研究生手册(自己觉得很值得一看)文库

台湾清华大学彭明輝教授的研究生手冊(自己觉得很值得一看) 我对硕士论文的基本要求是: (1) 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叙述一套方法在一个特定场合中的应用。 (2) 这套方法必须要有所创新或突破,并因而对学术界有所贡献。因此,它或者是解决既有问题的新方法,或者是既有方法的新应用,或者是以一个新的方法开启一整片新的应用领域。 (3) 在论文中,你必须要有能力提出足够的证据来让读者信服说:针对这个应用场合,你所提出来的方法确实有比文献中一切既有方法更优越之处。 (4) 此外,你必须要能清楚指出这个方法在应用上的限制,并且提出充分证据来说服读者:任何应用场合,只要能够满足你所提出来的假设(前提)条件,你的方法就一定适用,而且你所描述的优点就一定会存在。 (5) 你还必须要在论文中清楚指出这个方法的限制和可能的缺点(相对于其它文献上的既有方法,或者在其它应用场合里)。假如这个方法有任何重大缺点,在口试时才被口试委员指出来,其后果有可能是论文无法通过。 (6) 行文风格上,它是一篇论证严谨,逻辑关系清晰,而且结构有条理的专业论述。也就是说,在叙述你的方法的过程,你必须要清清楚楚地交代这个方法的应用程序以及所有仿真或实验结果的过程,使得这个专业领域内的任何读者,都有办法根据你的描述,在他的实验室下复制出你的研究成果,以便确定你的结论确实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具有可重复性(可重复性是「科学」的根本要求)。 (7) 而且,你对这个方法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要提供充分的理由说明「为什么非如此不可」。 (8 ) 最后,你的论文必须要在适当位置清楚注明所有和你所研究之题目相关的文献。而且,你必须要记得:只要是和你所研究的问题相关的学术文献(尤其是学术期刊论文),你都有必要全部找出来(如果漏掉就是你的过失),仔细读过。假如你在学位论文口试时,有口试委员指出有一篇既有文献,在你所讨论的问题中处理得比你的方法还好,这就构成你论文无法及格的充分理由。 (9) 第(2)款所谓「对学术界的贡献」,指的是:把你的所有研究成果扣除掉学术界已经发表过的所有成果(不管你实际上有没有参考过,没有参考过也算是你的重大过失),剩下的就是你的贡献。假如这个贡献太少,也构成你论文无法及格的充分理由。 上面所叙述的九款要件中,除第(2)款之外,通通都是必须要做到的,因此没有好坏之分。一篇硕士论文的好坏(以及成绩的评定标准),主要是看第(2)款所谓「对学术界的贡献」的多寡与重要性而定。假如你要申请国外的博士班,最重要的也是看你的硕士论文有什么「贡献」而定(这往往比TOFEL、GRE、 GPA还重要)。 一个判断硕士论文的好坏有一个粗浅办法:假如你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国外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s,而非 magazines)上发表,通常就比一篇只能在国外学术会议(conferences)上发表的硕士论文贡献多;一篇国外学术会议的论文又通常比无法发表的论文贡献多;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通常比一篇二流的学术期刊论文贡献多。SCI有一种叫做 Impact Factor 的指数,统计一个期刊每篇论文被引述的次数。通常这个次数(或指数)愈高,对学术界的影响力就愈大。以机械视觉相关领域的期刊而言,Impact Factor 在 1.0 以上的期刊,都算是顶尖的期刊。这些期刊论文的作者,通常是国外顶尖学府的著名教授指导全球一流的博士生做出来的研究成果。 完成硕士论文所需要的能力 从前面的叙述可以归纳出来,完成硕士论文所需要的能力包括以下数项,依它们的培养先后次序逐项讨论。

2020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

2020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7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更多 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 上海软科正式发布了2017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这是该排 名自2011年问世以来第七次发布,排名展示了我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领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学。 三甲高校与去年保持不变,清华大学(北京)蝉联两岸四地第一名,北京大学高居第二名,排名第三的是台湾的清华大学(新竹)。香港 中文大学跃升至第四名,浙江大学上升四位排在第五名。其他排在 前十名的高校依次是香港大学(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上海交 通大学(8),复旦大学(9)和台湾大学(9)。 2017年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结果 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的对象是两岸四地高校中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并且面向两岸四 地招生的大学。2017年排名的对象有152所,其中内地103所、台 湾40所、香港7所、澳门2所。 与去年相比,大陆高校中,天津大学、苏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化工大学、华中师范 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今年均有超过10个 位次的排名提升,展示了内地高校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矿业大学 首次入榜百强高校,今年排在86位。台湾中国医药大学和高雄医学 大学排名有显著提升。香港各高校表现趋于稳定。澳门地区上榜的 两所高校均位列50强,排名均有提升,澳门科技大学从去年的32 位上升到今年的28位,澳门大学上升三位排在42位。

两岸四地大学排名采用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质量和学校资源4大类13项指标的指标体系。两岸四地上榜高校在具体指标表 现上也各具优势。 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 人才培养方面,“研究生比例”单指标表现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第一;“留学生比例”上,澳门科技大学居于首位,港澳高校 整体优势明显;“师生比”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得分最高。“博士学 位授予数”上,北京大学名列榜首。“校友获奖”上,北京师范大 学和台湾清华大学分别在总量和生均表现上脱颖而出。 科学研究方面,“科研经费”指标表现上,清华大学在总量上领先一众高校;香港大学在科研经费的师均值上居于首位。“顶尖论文”指标总量得分以及师均得分最高的均为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国际论文”指标总量排名第一,台湾阳明大学在师均表现上得分 最高。“国际专利”指标上,清华大学总量得分第一,台湾清华大 学师均得分第一。 师资质量方面,“博士学位教师比例”指标上,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和中正大学并列第一;“教师获奖”方面,香港中文大学仍是两岸 四地唯一有教师在本校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学。台湾中国医药大学成 为今年“高被引科学家”总量和师均表现最好的高校。 学校资源方面,清华大学在“办学经费”总量上居于两岸四地大学首位;香港中文大学在生均办学经费上名列榜首。 关于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 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排名的对象是中国大陆地区、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高校中,以建设世界一流 大学和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并且面向两岸四地招 生的大学。排名全部使用具有国际可比性的评价指标,指标体系覆 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质量和学校资源等方面。两岸四地大 学排名结果高度透明,排名除了提供各个学校的总得分以外,还提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女大学生动车拒绝让座”写作指导与范文示例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女大学生动车拒绝让座”写作指导与范文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女儿只给她买到了半程的坐票。半程过后,老人被刚上车的女大学生拿着车票座位号“请”了起来,老人的女儿要求挤一挤合坐在一起,被女大学生拒绝,双方起了争执。后来,一名中年男子给老人让了座。老人的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女大学生觉得很委屈,“坐自己的位置错了吗?”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就其中任意一人的言行,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请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和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分析与指导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问题的对立性,内容的指向性,情感的导向性,论说的思辨性,策略的操作性,都是它的特点,本篇作文评分标准参考意见1.凡首段没有概述材料,表明自己态度者,视为?材料滞后之情况,不能超过45分;2.只是在开篇出现了材料,行文中没有结合材料,材料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得分不能超过45分;3.虽结合了材料,但结构层次不明晰,思路流程混乱,不能超过42分;4.行文过程分析不辩证,显得片面化、绝对化,不懂得让步说理,只是一味的指斥,得分不超过45分;5.按照材料作文的写法,没有偏离材料的内容,视为基本切题,得分在42分左右;6.只是在开头结尾结合了材料,中间内容没有关涉到材料,视为?穿靴戴帽,得分不超过20分;7.行文符合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要求,且有文采,书写美观、内容丰富,结构严密,说理辩证,有现实性,得分不得低于50分。

立意参考:1.维护权利重要,爱心更重要;2.爱心不要被道德绑架。 考点定位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

0081台湾清华大学-彭明辉教授-通识课程讲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导读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_01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討論題綱(1) 教師:彭明輝 讀本:米蘭?昆德拉著,【生命中不可忍受的輕】,時報文化出版社,韓少功譯。 另一個譯本是: 米蘭?昆德拉著,【生命中不可忍受的輕】,出版,譯。 閱讀進度:第一章與第二章 前言:關於「如何閱讀這本書」及「如何使用這個討論提綱」的幾個簡要說明(1)「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The Unberable Lightness of Being)」這一部小說的結構跟傳統小說很不一樣,沒有辦法逐章加以討論。因此,使用這個討論題綱的人至少要先讀完小說的前兩章,然後再綜合前兩章所提供的線索來重新思考本題綱 Unit 1 所提出來的問題。 此外,以後回答任何一個 unit 的問題時,都必須再想一想前幾個 units 的相關線索,逐漸整合愈來多的線索去對任一問題給予愈來愈豐富而完整的回答。 (2)小說第一章「輕與重」從男主角Tomas的觀點先概略描述了故事的梗概,同時用「輕與重」的辯證關係帶出小說的第一個主題。但是,第一章裡許多的情節和象徵都是在第二章裡,乃至於後續所有章節中一再補充其意義。 譬如說,第一章〈第8節〉裡面有提到Teresa那個有關游泳池的惡夢,但是如果不去讀第二章〈主要是第15節,但1~14節的部份也是會很嚴重地影響我們對第15節的解讀〉從Teresa觀點對兩人間各種細節的進一步補充,我們根本無法了解這個噩夢對Teresa 的涵義〈就如同Tomas只從他的觀點是無法充分了解Teresa的心情似地〉。 同一件事從兩個共同經歷的人去看〈即使是夫妻〉,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面貌。我不確定 Kundera 的小說結構是否有意在暗示這個意見,但是他的小說結構確實嚴各複合了這個事實。因此,我們必須要完整地去拼湊〈整合,integrate〉一件事的各各不同面向,才有辦法知道一件事的較完整內涵〈意義〉。這是我們讀這部小說第一個要注意的。 當然,理論上前述原則適用於所有真實世界的故事,也同樣適用於所有的小說。不過,很少小說像 Kundera 這本小說這麼需要嚴格掌握住這個原則〈另一個典型例子應該是紀德〈Andre Paul Guilluame Gide〉的「婦女學校三部曲」,從夫、妻和女兒三個人的角度各寫一部小說來訴說同一個家庭裡的故事,其中從女兒角度出發寫的有過中譯本叫做「日尼薇」〉。 〈3〉此外,這部小說的結構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古典音樂的組織與結構手法。譬如 Kundera 直接用「主題動機」來形容男主角 Tomas 和女主角Teresa的誕生背景〈動機、意象、意

彭明辉论文要求

作者:彭明辉 台湾清华大学教授 一、论文的要求 我对硕士论文的基本要求是: (1)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叙述一套方法在一个特定场合中的应用。 (2)这套方法必须要有所创新或突破,并因而对学术界有所贡献。因此,它或者是解决既有问题的新方法,或者是既有方法的新应用,或者是以一个新的方法开启一整片新的应用领域。 (3)在论文中,你必须要有能力提出足够的证据来让读者信服说:针对这个应用场合,你所提出来的方法确实有比文献中一切既有方法更优越之处。 (4)此外,你必须要能清楚指出这个方法在应用上的限制,并且提出充分证据来说服读者:任何应用场合,只要能够满足你所提出来的假设(前提)条件,你的方法就一定适用,而且你所描述的优点就一定会存在。 (5)你还必须要在论文中清楚指出这个方法的限制和可能的缺点(相对于其它文献上的既有方法,或者在其它应用场合里)。假如这个方法有任何重大缺点,在口试时才被口试委员指出来,其后果有可能是论文无法通过。 (6)行文风格上,它是一篇论证严谨,逻辑关系清晰,而且结构有条理的专业论述。也就是说,在叙述你的方法的过程,你必须要清清楚楚地交代这个 方法的应用程序以及所有仿真或实验结果的过程,使得这个专业领域内的任何读者,都有办法根据你的描述,在他的实验室下复制出你的研究成果,以便确定你的结 论确实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具有可重复性(可重复性是「科学」的根本要求)。 (7)而且,你对这个方法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要提供充分的理由说明「为什么非如此不可」。 ( 8)最后,你的论文必须要在适当位置清楚注明所有和你所研究之题目相关的文献。而且,你必须要记得:只要是和你所研究的问题相关的学术文献(尤其是学术期 刊论文),你都有必要全部找出来(如果漏掉就是你的过失),仔

浅谈中国经济困境

浅谈中国经济困境 我们并不是学经济学的出身,现在只是凭着一点常识,来谈谈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问题,实在是卑之无甚高论。 现在中央正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且力度有越来越猛之势,而传媒也一片叫好之声,但照目前的路走下去,前景是否可以乐观呢?从我国的现实看,六七年前,我们被迫走上宏观调控之路,对当前的政经制度、社会文化心理诸方面,当和那时仔细相比,以求得教训。从扩大内需政策依据的理论基础看,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无论是其理论本身,还是从历史的经验来看,都不是没有问题的。美国当年的大萧条,是不是凯恩斯主义政策解决的,也不是没有疑问。对于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甚至默里·罗思巴德等人的论述,甚有加以注意的必要,不听取相反的意见,只有一边倒的意见是很危险的。当然,即使批评宏观经济政策只是在短期内有效,有人也会说我们要的就是短期的效果。我承认在两种统计上的宏观经济数据之间,有时候能够确立一种经验上的联系,但是否可以依据这种联系,来制定经济政策,制动一方面,求得影响另一方面呢?即使从短期来看,这种政策的影响如何,也必定要看此时此地微观主体的行动决策。为什么中央一再降低利率,积累的幅度是如此之大,却效果不显呢?若是老百姓心中惶惶然没有底,他如何肯拿出积蓄来去消费;若因为执法不畅等原因,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很大,

它如何肯去投资?中国人现在的行为,实在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所要求的相去甚远。这时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宏观经济理论依据的微观基础不一定是可靠的,其对人的行为假设,并不是普遍的、基本的,可能却是历史的、具体的,只在某时某地为真实的一些现象。所以在外国正确的假设,到了中国就行不通了。进而言之,这是更重要的,宏观数据之间的联系,可能也是表面的,往往是彼一时有,此一时无;外国有,而中国无。甚至,不同时不同地的数据,是否反映了同一个实在,我看也成疑问。这样说来,一定要从政策的有效来考虑问题的话,依从凯恩斯主义的思路,倒不如依陈云同志的思路。但大家又都不愿回到计划经济。一种政策,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不是说其不理想的后果就不出现了。当前的扩大内需政策,很可能只有再分配的作用,即劫贫济富,劫无权者济有有权者。通货膨胀伤害的首先是老百姓,使百姓们的储蓄缩水乃至化为乌有。现在有所谓以股市繁荣来刺激经济、刺激消费一说,这实在是饮鸩止渴之举。当下中国的经济状况处在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时期,久病更不可下不对症的虎狼药。 现在中国经济困境的症结所在,一言而敝之,是因为微观经济环境的恶化,而这是因为在中国近十年来,在现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文化之下,经济绩效的提高已到了一个尽头。甚至,制度和文化竟越来越变得反生产性了。什么叫

公共交通让座情况调查与研究

中国民航大学《形式与政策(2)》调研报告公共交通让座情况调查报告 任课教师:刘晓宇 专业:物流管理 姓名:陈浩良 学号:141241303

目录 前言 (2) 正文 (3) 一、调查情况介绍 (3) 二、调查结果分析 (4) (一)调查结果归纳总结 (4) (二)结果分析 (6) 三、解决措施建议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附录一(调查问卷) (10) 附录二(访谈记录) (11)

从退伍复学至今,为了办理各项业务,经常在天津市内乘坐地铁和公交车长途出行。在体验到天津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的便利的同时,有些现象却较天津公共交通出行的发展更引起我的兴趣,那就是在这之中的诸多道德问题。 在几年前,愿意为弱势群体让座的人是非常多的,经常一个老人上车,瞬间空了一片座位,就为了照顾这位老人。而在近年来,愿意让座的人越来越少了。的确,我心里有时也觉得不能过分苛求别人,毕竟让是情分,不让是本分,帮忙这种事本来也强求不得别人。但是,我们却也应当看到这种行为的持续发酵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和人与人之间纽带的建立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我们面对着生产力巨大发展带来的冲击,或许我们还缺少一定的缓冲时间,但是,在这种新的前进的势头的催动和冲击下,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一起,互帮互助,保持热忱。而非任由某些的冷淡行为的持续出现甚至愈演愈烈。 已经不仅仅是一次,在666上看到有老人上车,很多年轻的面孔就闭上眼睛,开始了他们的表演。我心里不禁就困惑,我们的航大学子是怎么了?在14年我刚入学时还不是这个样子的。 但是我也可以看到,在很多时候,也会有很多人热情地伸出援手,被帮助者也是感谢不已甚至左推右拒,不想麻烦别人。这个时候,我总会感觉到非常温暖。原来我们的社会还是温暖的,充满人情味的。 这些行为更进一步的引起了我的兴趣,所以在看到选题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一课题。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调查能给参与调查和研究的人带来更多的启发。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预计可回收问卷50份,主要发放对象为中航大在校学生、现役军人及其他社会人员。访谈对象将以街头随机抽取为主,抽取从老人到少年各个年龄段男女不定的访谈对象共8人。调查时间计划为12月5日至12月10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