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4600增强型万兆环网交换机_产品资料

S4600增强型万兆环网交换机_产品资料

S4600增强型万兆环网交换机_产品资料
S4600增强型万兆环网交换机_产品资料

TG-NET 产品资料

S4600增强型万兆环网交换机

产品概述

时至今日,TG-NET万兆环网网络解决方案已部署3685+ 家的网吧,为网吧业主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和利润。作为网吧万兆环网网络解决方案提出先驱公司之一,TG-NET秉承多年对以太网技术的沉淀和智能解决方案的积累,2015年新推出一款S4600增强型万兆环网专用交换机,为网吧环网迷提供更高网络追求。S4600系列交换机使用高频、高密度、高稳定High-TG多层线路板设计,采用业界领先的Broadcom万兆网络交换芯片结构理念,搭载TG-S-OS交换机软件系统,实现ERPS环网、链路聚合、端口隔离、ARP绑定、Vlan、镜像等众多业务,一如既往为网吧业主带来快、稳、强的网络质量,增加业务效益。

产品外观

产品特点

?软硬件性能卓越

S4600增强型万兆环网交换机采用业界领先的Broadcom万兆网络交换芯片,多层线路板设计,同时搭载TG自主知识产权的TG-S-OS交换机软件系统。真正做到软硬结合,从转发稳定性、数据包处理速度、支持功能业务能力等方面提升产品的品质。

?工业级环网协议,免配置

S4600增强型万兆环网交换机采用工业级环网协议ERPS。与EAPS、RRPP协议相同,都是用在电力,交通,金融等高要求的领域中,相比普通的生成树协议,收敛时间可以缩短至50毫秒左右。TG推出万兆环网解决方案时,对ERPS复杂的配置做了深入的研究,针对网吧实际环境做了很多的优化,客户在使用交换机时万兆端口直接免配置接入网络,减少网络故障出现的概率。

?坚固的网络安全措施

支持802.1x认证、IP、MAC、VLAN、端口等用户标识元素的动态或静态绑定;

支持IP ACL、MAC ACL、Vlan ACL、支持基于三、四层的ACL功能,有效防御ARP攻击和病毒;

支持端口隔离,防止同一广播域中2台邻居设备内网之间通讯,减少网络风险;

支持完善的风暴控制功能,可对广播、组播、单播风暴进行抑制;

支持特有的ARP入侵检测功能,可有效防止黑客或攻击者通过ARP报文实施日趋盛行的“ARP欺骗攻击”;

?便捷的管理维护

通过简单的可视化WEB界面(支持http及https协议),可对交换机的各种功能进行简单方便的操作;

支持命令行配置(CLI)、通过Telnet、Console口进行管理,适合专业的网络管理人员;

支持PDP、LLDP协议,使网络管理更为简单;

https://www.doczj.com/doc/a613261184.html, Page 2 of 7 400-088-7500

支持NTP时钟协议,可自动同步网络时间;

支持端口短接恢复出厂设置,使维护更加简单;

支持TG云盒子统一管理,做到网络诊断,故障报警,故障解决,故障预防一体化管理。

https://www.doczj.com/doc/a613261184.html, Page 3 of 7 400-088-7500

产品规格

https://www.doczj.com/doc/a613261184.html, Page 4 of 7 400-088-7500

业务特性

https://www.doczj.com/doc/a613261184.html, Page 5 of 7 400-088-7500

https://www.doczj.com/doc/a613261184.html, Page 6 of 7 400-088-7500

订购信息

https://www.doczj.com/doc/a613261184.html, Page 7 of 7 400-088-7500

神州数码交换机路由器命令汇总(最简输入版)

神州数码交换机路由器命令汇总(部分) 2016年3月23日星期三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本文档命令为最简命令,如不懂请在机器上实验 注:交换机版本信息: DCRS-5650-28(R4) Device, Compiled on Aug 12 10:58:26 2013 sysLocation China CPU Mac 00:03:0f:24:a2:a7 Vlan MAC 00:03:0f:24:a2:a6 SoftWare Version 7.0.3.1(B0043.0003) BootRom Version 7.1.103 HardWare Version 2.0.1 CPLD Version N/A Serial No.:1 Copyright (C) 2001-2013 by Digital China Network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Last reboot is warm reset. Uptime is 0 weeks, 0 days, 1 hours, 42 minutes 路由器版本信息: Digital China Networks Limited 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Software DCR-2659 Series Software, Version 1.3.3H (MIDDLE), RELEASE SOFTWARE Copyright 2012 by Digital China Networks(BeiJing) Limited Compiled: 2012-06-07 11:58:07 by system, Image text-base: 0x6004 ROM: System Bootstrap, Version 0.4.2 Serial num:8IRTJ610CA15000001, ID num:201404 System image file is "DCR-2659_1.3.3H.bin" Digital China-DCR-2659 (PowerPC) Processor 65536K bytes of memory,16384K bytes of flash Router uptime is 0:00:44:44, The current time: 2002-01-01 00:44:44 Slot 0: SCC Slot Port 0: 10/100Mbps full-duplex Ethernet Port 1: 2M full-duplex Serial Port 2: 2M full-duplex Serial Port 3: 1000Mbps full-duplex Ethernet Port 4: 1000Mbps full-duplex Ethernet Port 5: 1000Mbps full-duplex Ethernet Port 6: 1000Mbps full-duplex Ethernet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模板

技术资料 [项目名称] 系统测试报告 1测试内容及方法 1.1测试内容 本次测试严格按照《软件系统测试计划》进行,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用户接受度测试等内容。 1.2测试方法 正确性测试策略、健壮性测试策略、接口测试策略、错误处理测试策略、安全性测试策略、界面测试策略 1.3测试工作环境 1.3.1硬件环境 服务端 数据服务器: 处理器:Inter(R) Xeon(R) CPU E5410 @2.33GHz×2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8G 硬盘空间:500G×2,RAID0 应用服务器: 处理器:Inter(R) Xeon(R) CPU E5410 @2.33GHz×2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8G 硬盘空间:500G×2,RAID0 客户端 处理器:Inter(R) Core?2 Quad CPU Q6600 @2.4GHz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R2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2G 硬盘空间:200G 1.3.2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R2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客户端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6.0/7.0 GIS软件:ArcGIS Server 9.3 WEB服务:IIS6.0 2缺陷及处理约定 2.1缺陷及其处理 2.1.1缺陷严重级别分类 严重程度修改紧急 程度 评定准则实例 高必须立即 修改 系统崩溃、不稳定、 重要功能未实现 1、造成系统崩溃、死机并且不能通过其它方法实现功能; 2、系统不稳定,常规操作造成程序非法退出、死循环、通讯中断或异 常,数据破坏丢失或数据库异常、且不能通过其它方法实现功能。 3、用户需求中的重要功能未实现,包括:业务流程、主要功能、安全 认证等。 中必须修改系统运行基本正 常,次要功能未实 现 1、操作界面错误(包括数据窗口内列名定义、含义不一致)。 2、数据状态变化时,页面未及时刷新。 3、添加数据后,页面中的内容显示不正确或不完整。 4、修改信息后,数据保存失败。 5、删除信息时,系统未给出提示信息。 6、查询信息出错或未按照查询条件显示相应信息。 7、由于未对非法字符、非法操作做限制,导致系统报错等,如:文本 框输入长度未做限制;查询时,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未做约束等。 8、兼容性差导致系统运行不正常,如:使用不同浏览器导致系统部分 功能异常;使用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导致系统部分功能异常。 低可延期修 改 界面友好性、易用 性、交互性等不够 良好 1、界面风格不统一。 2、界面上存在文字错误。 3、辅助说明、提示信息等描述不清楚。 4、需要长时间处理的任务,没有及时反馈给用户任务的处理状态。 5、建议类问题。

神州数码交换机“生成树”配置

神州数码交换机“生成树”配置 SwitchA配置: SwitchA(config)#spanning-tree(开启生成树)SwitchA(config)#spanning-tree mode mstp (选择生成树模式) SwitchA(config)#spanning-tree mst configuration (进入生成树实例配置) SwitchA(config-mstp-region)#name MSTP (设置MSTP域名为MSTP) SwitchA(config-mstp-region)#revision-level 2 (设置MSTP修正级别) SwitchA(config-mstp-region)#instance 0 vlan 10 (创建实例0将Vlan10划分进去) SwitchA(config-mstp-region)#instance 1 vlan 20 (创建实例1将Vlan20划分进去) SwitchA(config)#spanning mst 0 priority 0

(配置实例0的优先级为0,也是交换机的优先级,根交换机) SwitchA(config)#spanning mst 1 priority 4096 注:这儿的优先级越低越优先,优先级默认为32768,只能为4096的倍数。 SwitchB配置: SwitchB(config)#spanning-tree(开启生成树)SwitchB(config)#spanning-tree mode mstp (选择生成树模式) SwitchB(config)#spanning-tree mst configuration (进入生成树实例配置) SwitchB(config-mstp-region)#name MSTP (设置MSTP域名为MSTP) SwitchB(config-mstp-region)#revision-level 2 (设置MSTP修正级别) SwitchB(config-mstp-region)#instance 0 vlan 10 (创建实例0将Vlan10划分进去) SwitchB(config-mstp-region)#instance 1 vlan 20 (创建实例1将Vlan20划分进去) SwitchA(config)#spanning mst 0 priority 4096 SwitchA(config)#spanning mst 1 priority 0

系统测试报告(详细模板)

xxxxxxxxxxxxxxx 系统测试报告 xxxxxxxxxxx公司 20xx年xx月

版本修订记录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1) 1.3术语解释 (1) 1.4参考资料 (1) 2测试概要 (2) 2.1系统简介 (2) 2.2测试计划描述 (2) 2.3测试环境 (2) 3测试结果及分析 (4) 3.1测试执行情况 (4) 3.2功能测试报告 (4) 3.2.1xxxx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2xxxxx模块测试报告单 (5) 3.2.3xxxxxxxx模块测试报告单 (5) 3.2.4xxxxxxx模块测试报告单 (5) 3.2.5xxxxx模块测试报告单 (5) 3.3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6) 3.4不间断运行测试报告 (6) 3.5易用性测试报告 (7) 3.6安全性测试报告 (8) 3.7可靠性测试报告 (8) 3.8可维护性测试报告 (10) 4测试结论与建议 (11) 4.1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 (11) 4.2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过程 (11) 4.3测试结果分析 (11) 4.4建议 (11)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 开发方: xxxxxxxxxx公司 1.3术语解释 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参考资料 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4)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5)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神州数码交换机配置实例

第7章综合实训 7.1 综合实训一 1.背景介绍 下图为园区网络的拓扑图,网络中使用了两台三层交换机DCRS-5526A和DCRS-5526B 提供内部网络的互联,网络边缘采用了一台路由器DCR-1702用于连接到internet,DCR-2611用于模拟Internet中的路由器。 DCRS-5526A上连接一台PC,PC处于Vlan100中。DCRS-5526B连接一台FTP服务器和一台打印服务器,两台服务器处于VLAN200中,DCRS-5526A与DCRS-5526B之间使用交换机间链路相连。DCRS-5526A与DCRS-5526B使用具有三层特性的物理端口与DCR-1702相连。在internet上有一台与DCR-2611相连的外部Web服务器。 说明:本实验采用的设备均为神州数码公司网络产品。其中DCRS-5526为三层交换机。 综合实训实验图如图7.1所示。 图7.1 综合实训1实验图 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需要PC机能够访问内部网络中的FTP服务器,以实现文件的上传和下载,并且PC机需要连接到打印服务器以进行远程的打印操作,PC机需要能够通过园区网络连接到internet的Web服务器,并能够进行Web网页的浏览。 其中各计算机的IP地址及网关配置说明 计算机IP 子网掩码网关 PC机192.168.100.100 255.255.255.0 192.168.100.1 FTP服务器192.168.200.10 255.255.255.0 192.168.200.1 打印服务器192.168.200.20 255.255.255.0 192.168.200.1 Web服务器100.1.1.2 255.255.255.0 100.1.1.1

以太网交换机配置基础

实验1以太网交换机配置基础 一、实验内容与目标 完成本实验,您应该能够: ●掌握以太网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 ●掌握以太网交换机的常用配置命令 二、实验组网图 三、实验设备 PC:两台有以太网接口和COM口的PC 线缆:普通网线两根,Console线缆一根 以太网交换机:Quidway S3100-26C-SI或Quidway S3610-28TP 四、实验过程 实验任务一:使用以太网交换机的console口进行配置Console口配置是路由器最基本、最直接的配置方式,当路由器第一次被配置时,console口配置成为配置的唯一手段。因为其它配置方式都必须预先在交换机上进行一些初始化配置。 1、console配置线缆的连接。 ①将配置电缆的DB-9(或DB-25)孔式插头接到要对路由器进行配置的微机或终端的串口上; ②将配置电缆的RJ45一端连到路由器的配置口(console)上。 2、运行主机上的终端软件。 ①首先启动超级终端,点击windows的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启动超级终端; ②根据提示输入连接描述名称后确定,在选择连接时使用相应的COM口后单击“确

定”按钮,在弹出的COM1属性窗口中单击“还原为默认值”按钮后单击“确定”按钮。 ③此时,我们已经成功完成超级终端的启动。如果您已经将线缆按照要求连接好,并且交换机已经启动,此时按Enter 键,将进入交换机的用户视图并出现如下标识符:。否则您将启动交换机,超级终端会自动显示交换机的整个启动过程。 实验任务二:交换机的用户界面配置 1、 进入用户视图 交换机开机直接进入用户视图,此时交换机在超级终端中的标识符为。在该视图下可以查询交换机的一些基础信息,如版本号(display version ) %May 18 08:04:16:482 2000 AL3SW1 SHELL/4/LOGIN: Console login from aux0 display version H3C Comware Platform Software Comware software, Version 5.20, Release 0001P02 Copyright (c) 2004-2007 Hangzhou H3C Tech.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H3C S3610-28TP uptime is 3 weeks, 0 day, 14 hours, 51 minutes …… 从上面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该S3610-28TP 三层以太网交换机的版本号为:

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方式学习

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方式学习 在实际使用时,以太网交换机一般并不需要通信双方同时既发送又接收,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 AD: 在实际使用时,以太网交换机一般并不需要通信双方同时既发送又接收,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 在实际使用时,一般并不需要通信双方同时既发送又接收,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 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才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地址表中。 交换机在同一时刻可进行多个端口对之间的数据传输。每一端口都可视为独立的网段,连接在其上的网络设备独自享有全部的带宽,无须同其他设备竞争使用。当节点A向节点D发送数据时。 节点B可同时向节点C发送数据,而且这两个传输都享有网络的全部带宽,都有着自己的虚拟连接。和HUB 的一点小区别假使这里使用的是10Mbps的以太网交换机,那么该交换机这时的总流通量就等于2× 10Mbps=20Mbps,而使用10Mbps的共享式HUB时,一个HUB的总流通量也不会超出 10Mbps。 HUB集线器就是一种共享设备,HUB本身不能识别目的地址,当同一局域网内的A主机给B主机传输数据时,数据包在以HUB为架构的网络上是以广播方式传输的,由每一台终端通过验证数据包头的地址信息来确定是否接收。也就是说,在这种工作方式下,同一时刻网络上只能传输一组数据帧的通讯,如果发生碰撞还得重试。这种方式就是共享网络带宽

神州数码交换机基本配置

神州数码交换机基本配置 恢复交换机的出厂设置 命令:set default 功能:恢复交换机的出厂设置。 命令模式:特权用户配置模式。 使用指南:恢复交换机的出厂设置,即用户对交换机做的所有配置都消失,用户重新启动交换机后,出现的提示与交换机首次上电一样。 注意:配置本命令后,必须执行write 命令,进行配置保留后重启交换机即可使交换机恢复到出厂设置。 举例: Switch#set default Are you sure? [Y/N] = y Switch#write Switch#reload 进入交换机的Setup配置模式 命令:setup 功能:进入交换机的Setup配置模式。 命令模式:特权用户配置模式。 使用指南:在Setup配置模式下用户可进行IP地址、Web 服务等的配置。 举例: Switch#setup Setup Configuration ---System Configuration Dialog--- At any point you may enter Ctrl+C to exit. Default settings are in square brackets [ ]. If you don't want to change the default settings, you can input enter. Continue with configuration dialog? [y/n]:y Please select language [0]:English [1]:中文 Selection(0|1) [0]:0 Configure menu [0]:Config hostname [1]:Config interface-Vlan1 [2]:Config telnet-server [3]:Config web-server [4]:Config SNMP [5]:Exit setup configuration without saving [6]:Exit setup configuration after saving

系统测试报告模板(绝对实用)

XXX项目软件测试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2测试概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进度回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硬件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拓扑.................................... 错误!未定义书签。3测试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缺陷修改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易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可靠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兼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4缺陷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缺陷收敛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缺陷统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5遗留问题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遗留问题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方式学习资料讲解

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方 式学习

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方式学习 在实际使用时,以太网交换机一般并不需要通信双方同时既发送又接收,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 AD 在实际使用时,以太网交换机一般并不需要通信双方同时既发送又接收,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 在实际使用时,一般并不需要通信双方同时既发送又接收,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 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 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才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地址表中。 交换机在同一时刻可进行多个端口对之间的数据传输。每一端口都可视为独立的网段,连接在其上的网络设备独自享有全部的带宽,无须同其他设备竞争使用。当节点A向节点D发送数据时。 节点B可同时向节点C发送数据,而且这两个传输都享有网络的全部带宽,都有着自己的虚拟连接。和 HUB的一点小区别假使这里使用的是10Mbps的以太网交换机,那么该交换机这时的总流通量就等于 2 X 10Mbps=20Mbps而使用10Mbps的共享式HUB时,一个HUB的总流通量也不会超出10Mbps。 HUB集线器就是一种共享设备,HUB本身不能识别目的地址,当同一局域网内的A主机给B主机传输数 据时,数据包在以HUB为架构的网络上是以广播方式传输的,由每一台终端通过验证数据包头的地址信息来确定是否接收。也就是说,在这种工作方式下,同一时刻网络上只能传输一组数据帧的通讯,如果发生碰撞还得重试。这种方式就是共享网络带宽

神州、交换机知识要点

神州数码交换机路由器知识要点 https://www.doczj.com/doc/a613261184.html, 2010年02月27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收藏本文交换机 1. 交换机恢复出厂设置及其基本配置. 1) //进入特权模式 2) del config.text 2. Telnet方式管理交换机. 1)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2) enable password 0 [密码] 3) Line 0 4 4) Password 0 [密码] 5) Login 3. 交换机文件备份、升级、还原。 1) rgnos.bin系统文件 2) config.text配置文件 4. Enable密码丢失的解决办法 1) 重启 2) CTRL+C 3) 选择 4 (file) 4) 1 (移除) 5) Config.text 6) Laod (重启) 5. 交换机Vlan的划分

1)Vlan 10 2) In vlan 10 3) Ip add [IP] [子网掩码] 6. 交换机端口与Mac绑定和过滤 1) //进入串口 2) sw mode trunk sw port-security 3) sw port-security mac-address [MAC] mac-address-table static address [MAC] vlan-ID interface ethernet [要绑定的端口] 7. 生成树实验 1) spanning-tree 8. 交换机链路聚合 1) Int aggregateport 1 2) sw mode trunk 3) //进入串口 4) port-group 1 9. 交换机端口镜像 1) monitor session 1 source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 both //被镜像的 2) monitor session 1 destinati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镜像端口 10. 多层交换机静态路由实验 1) ip route [存在的IP段] [子网掩码] [下一跳IP] 11. RIP动态路由 1) router rip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 交换机是用来连接局域网的主要设备,交换机能够根据以太网帧中目标地址智能的转发数据,因此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分割冲突域,实现全双工通信。 交换机数据转发原理1: 交换机A在接收到数据帧后,执行以下操作: 交换机A查找MAC地址表,查看是否有此MAC地址 若没有,学习主机11的MAC地址 交换机A向其他所有端口发送广播 交换机数据转发原理2: 换机B在接收到数据帧后,执行以下操作: 交换机B查看MAC地址表,查看是否有此MAC地址 若没有,学习源MAC地址和端口号 交换机B向所有端口广播数据包 主机22,查看数据包的目标MAC地址不是自己,丢弃数据包

交换机数据转发原理3: 主机33,接收到数据帧 主机44,丢弃数据帧 交换机数据转发原理4: 交换机B在接收到数据帧后,执行以下操作: 交换机B学习源MAC地址和端口号 交换机B查看MAC地址表,根据MAC地址表中的条目,单播转发数据到端口3

交换机数据转发原理6: 学习 通过学习数据帧的源MAC地址来形成的MAC地址表 广播 若目标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没有,交换机则向除接收到该数据帧的端口外的其他所有端口广播该数据帧 转发 若目标地址在MAC地址表中存在,交换机根据MAC地址表单播转发数据帧 更新 交换机MAC地址表的老化时间是300秒,即MAC地址在MAC地址表中存在的时间。 交换机若发现一个帧的入端口和MAC地址表中源MAC地址的所在端口不同,交换机将MAC 地址重新学习到新的端口 交换机的工作模式 单工 只有一个信道,传输方向只能是单向的

半双工 只有一个信道,在同一时刻,只能是单向传输 全双工 双信道,同时可以有双向数据传输 交换机的三种交换方式: 1.直通转发(Cut-through)

实训3 以太网交换机的配置

实训3 以太网交换机的配置 一、实训目的: 1. 掌握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2. 了解交换机的启动过程; 3. 学会使用Windows 操作系统上的超级终端程序,通过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配置交换机。 4. 熟悉和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如IP 地址、主机名、口令等。 5. 掌握静态MAC 地址的配置方法和查看方法。 6. 熟悉和掌握对交换机的端口配置和查看端口信息。 二、实训环境 1. 以太网交换机Cisco 2621一台 2. Windows 操作系统PC 机一台 3. Console 电缆一条 通过Console 电缆把PC 的COM 端口和交换机的Console 端口连接起来,如图3.1所示。 三、实训任务 1.配置以太网交换机的主机名、Console 口令、远程登录口令、超级密码; 2.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接口的IP 地址、速率等; 四、实训步骤 1. 交换机的命令行工作模式 Cisco 交换机的配置命令是分级的,不同级别的管理员可以使用不同的命令集。在命令行状态下,Cisco 交换机主要有以下几种工作模式: (1) 用户模式(User EXEC ) 用户模式用于查看交换机的基本信息。从Console 接口或Telnet 及AUX 进入交换机时,首先要进入一般用户模式。在用户模式下,用户只能允许少数的命令, 且不能对交换机进行图3.1交换机和计算机的连接

配置。在没有进行任何配置的情况下,默认的交换机的提示符为:switch >。 如果配置了交换机的名字,则提示符为:交换机的名字>。 用logout命令退出。 (2)特权模式(Priviledged EXEC) 交换机未作任何配置时,在router>提示符下键入enable,交换机进入特权模式。如果配置了口令,则需要输入口令。默认的特权模式的提示符为:switch#。 特权模式用于查看交换机的各种状态,绝大多数命令用于测试网络、检查系统等,但不能对端口及网络协议进行配置。 如果配置了交换机的名字,则提示符为:交换机的名字#。 退出方法:用exit或Disable命令退到用户模式。 (3)全局配置模式 全局配置模式中可以配置一些全局性的参数。要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必须首先进入特权模式。在进入特权模式前,必须指定是通过终端、NVRAM或是网络服务器进行配置。如果通过终端进行配置,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的提示符为:switch(config)#。 如果配置了交换机的名字,则提示符为:交换机的名字(config)#。 退出方法:用exit或End或+命令退到特权模式。 (4)全局配置模式下的配置子模式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可进入各种配置子模式(如端口配置子模式)。 要进入配置子模式,首先必须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①端口配置模式(interface configuration) 进入方式:在全局模式下用Interface命令进入具体的端口。 switch(config)#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提示符为:switch(config-if)#。 例如配置端口fastethernet0/0: 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②子端口配置模式(Subinterface Configuration) 进入方式:在端口配置模式下用interface命令进入指定子端口。 Switch(config-if)#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number 提示符:Switch(config-subif)# ③线路配置子模式(Line Configuration) 进入方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用line命令指定具体的line端口。 Switch(config)#line number或{vty| aux |con}number 提示符:Switch(config-line)# 2.终端控制台的连接和配置 这是交换机第一次配置时必须使用的方法。对交换机设置管理IP地址后,就可采用Telnet登录方式来配置交换机。

神州数码交换机配置

神州数码交换机配置基本命令 交换机基本状态: hostname> ;用户模式 hostname# ;特权模式 hostname(config)# ;全局配置模式 hostname(config-if)# ;接口状态 交换机口令设置: switch>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switch#config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hostname ;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 switch(config)#enable secret xxx ;设置特权加密口令 switch(config)#enable password xxa ;设置特权非密口令 switch(config)#line console 0 ;进入控制台口 switch(config-line)#line vty 0 4 ;进入虚拟终端 switch(config-line)#login ;允许登录 switch(config-line)#password xx ;设置登录口令xx switch#exit ;返回命令 交换机VLAN设置: switch#vlan database ;进入VLAN设置 switch(vlan)#vlan 2 ;建VLAN 2 switch(vlan)#no vlan 2 ;删vlan 2 switch(config)#int f0/1 ;进入端口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当前端口加入vlan 2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设置为干线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1,2 ;设置允许的vlan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 dot1q ;设置vlan 中继switch(config)#vtp domain ;设置发vtp域名 switch(config)#vtp password ;设置发vtp密码 switch(config)#vtp mode server ;设置发vtp模式 switch(config)#vtp mode client ;设置发vtp模式 交换机设置IP地址: 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1 ;进入vlan 1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设置IP地址 switch(config)#ip default-gateway ;设置默认网关 switch#dir Flash: ;查看闪存 交换机显示命令: switch#write ;保存配置信息 switch#show vtp ;查看vtp配置信息 switch#show run ;查看当前配置信息 switch#show vlan ;查看vlan配置信息 switch#show interface ;查看端口信息 switch#show int f0/0 ;查看指定端口信息 完了最最要的一步。要记得保存设置俄,

软件功能测试报告模板

魔方宝系统 软件功能测试报告2017年10月

1.测试环境 2.问题统计 (说明:该报告为阶段性测试的统计报告,该报表统计的bug数量为:本发布阶段内第一份申请单 提交日期为起,直至填写报告这天为止的BUG数量,如果以前版本中有问题延期至本发布阶段来修正, 那么该缺陷也需要统计进来;如果是功能测试报告则只统计当轮的即可,如果是功能+验证则需要统计本发布阶段的) 2.1按BUG犬态统计(表格后面可以附上柱形图,以示更直观) 表按状态统计 3.测试综述 本轮测试持续将近 周,到目前为止(如果是功能测试则是指本轮次,如果是功能+验证测试 则是指本发布阶段)发现的BU(数据量________个,其中,重新开启:________ 个,未解决:_____ 个,已解决:____ 。(如果是功能+验证测试,则还需说明本轮次新发现的bug情况,如:本轮测试新发现的问题 有多少个?其中严重的有多少个?)从测试的角度给出该轮测试是否通过,是否需要做回归测试,或验证测试。 4.问题与建议

主要是在本发布阶段针对开发经理要求不测试且最终确实未测试,但是测试人员从质量的角度认为 需要测试的功能点做简要说明 总结项目测试过程,以及和开发人员交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验,也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改进建 议等 5.其他 (如果对应的测试申请单中既有功能测试类型,又有验证测试类型,那么只出功能测试报告即可, 同时该项 必填,需要在此附上本发布阶段的遗留问题清单以及本发布阶段新发现的重大 bug 清单;遗留 问题清单中如果不属本发布阶段测试范围的须在备注中说明) 5.1 5.2 5.3 质量风险[可选] 遗留问题列表(本发布阶段发现的,以及前发布阶段延期至本阶段来修正的缺陷 ) 表10遗留冋题列表 重大bug 列表(指本阶段新发现的重大BUG 青单) 表11重大bug 列表

神州数码交换机telnet

配置Telnet方式登录 一、组网需求 1. PC通过Telnet登录交换机并对其进行管理。 2. 分别应用本地认证和Radius+本地认证方式对用户名密码进行验证。 3. 只允许192.168.1.2/24这个IP或只允许192.168.1.0/24这个IP地址段的PC进行Telnet 登录。 二、组网图 PC机和交换机之间保证路由可达,PC机可以Ping通交换机的管理地址。 三、配置步骤 1. 登录到交换机,配置本地的用户名密码 switch>enable switch#config terminal switch(config)#username test privilege15password0 test 2. 配置Telnet用户登录时的验证方式(本地验证或 Radius+本地验证) 本地验证 switch(config)#authentication line vty login local Radius + 本地验证 switch(config)#authentication line vty login radius local 注:开启Radius + 本地验证,需要根据现场情况配置Radius-Server参数,具体配置见本手册“安全认证功能配置”部分的描述。 3. 配置允许Telnet管理交换机的地址限制(单独IP 或 IP地址段) 限制单个IP允许Telnet登录交换机 switch(config)#authentication securityip192.168.1.2 限制允许IP地址段Telnet登录交换机 switch(config)#access-list1permit192.168.1.0 0.0.0.255 switch(config)#authentication ip access-class 1 in 四、配置关键点 1. 对于三层交换机,可以有多个三层虚接口,它的管理Vlan可以是任意一个具有三层接口

神州数码系列交换机升级指南下载

神州数码系列交换机升级指南 1 适用机型 本文档描述DCN 交换机软件版本升级步骤及注意事项。当以下型号的交换机升级1.3.X.X 版本及更高版本时适用: DCS-3600-26C DCS-3600-52C DCS-3950-26C DCS-3950-28C DCS-3950-52C DCS-3950-28CT DCS-3950-52CT DCRS-5200-28 DCRS-5200-52 2 交换机系统文件介绍 交换机系统文件包括两类文件:引导文件与系统映像文件。 引导文件是指引导交换机初始化等的文件,即我们通常说的ROM文件。在上述机型中,该文件有两份,保存在flash中,固定文件名为mini.rom和boot.rom。对于mini.rom,其主要功能为: (1)负责引导img; (2)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错误地升级了nos_release.rom和img,或者升级过程中断电,导致系统的img/bootrom无法启动)升级用户boot.rom和img;mini.rom模式下前面板的网络端口不可用,只能用xmodem升级,速度很慢,因此除非必须,否则不建议使用这个升级。 对于boot.rom,其主要功能为: (1)提供rom的前面板网口升级功能; (2)研发调试。 引导文件一般不强制要求升级,是否升级请参见对应的版本发布说明。 系统映像文件是指交换机硬件驱动和软件支持程序等的压缩文件,即我们通常说的IMG 文件。交换机系统映像文件保存在flash中,文件名缺省为nos.img。 3 软件升级准备工作 在交换机系统文件升级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我们推荐以下操作步骤: (1) 查询系统当前运行的Bootrom版本和IMG软件版本; (2) 备份当前运行的引导文件、系统映像文件,便于升级失败时能够进行版本回退; (3) 备份当前系统的startup-config配置文件,便于在不同版本命令行存在差异时能够及时恢复原有的配置。 4 Shell模式下软件升级 4.1 升级说明

DPtech LSW3600系列以太网交换机命令典型配置手册v1.4

LSW3600系列以太网交换机 命令典型配置手册 手册版本:v1.4 软件版本:LSW3600-S221C002D001

LSW3600系列以太网交换机命令典型配置手册v1.4 声明 Copyright ? 2016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及其许可者。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书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为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的商标。 对于本手册中出现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手册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本手册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手册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迪普科技对使用本手册或使用本公司产品导致的任何特殊、附带、偶然或间接的损害不承担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商业利润损失、数据或文档丢失产生的损失,因遭受网络攻击、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造成的产品工作异常、信息泄露。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通和路68号中财大厦6层 邮编:310051 网址:http://https://www.doczj.com/doc/a613261184.html, 邮箱:support@https://www.doczj.com/doc/a613261184.html, 7x24小时技术服务热线:400-6100-598

约定图形界面格式约定 各类标志约定 表示操作中必须注意的信息,如果忽视这类信息,可能导致数据丢失、功能失效、设备损坏或不可预知的结果。 表示对操作内容的描述进行强调和补充。

目录 1典型配置案例支持的设备型号 (1) 2常用维护命令行介绍 (1) 2.1登陆设备 (1) 2.2查看设备信息 (2) 2.3软件版本升级 (2) 2.4清除配置 (10) 3基本二三层转发配置案例 (10) 3.1二层转发简介 (10) 3.2三层转发简介 (12) 4端口聚合典型配置案例 (14) 4.1端口聚合简介 (14) 4.2端口聚合配置案例 (15) 5端口镜像典型配置案例 (18) 5.1端口镜像简介 (18) 5.2本地端口镜像配置案例 (19) 5.3远程端口镜像配置案例 (22) 6端口限速典型配置案例 (24) 6.1端口限速简介 (24) 6.2配置案例 (24) 7端口隔离典型配置案例 (26) 7.1端口隔离简介 (26) 7.2配置案例 (26) 8 ARP防护典型配置案例 (28) 8.1 ARP防护简介 (28) 8.2 ARP报文一致性检测配置案例 (30) 8.3 ARP用户合法性配置案例 (31) 8.4 ARP网关保护配置案例 (34) 9路由协议典型配置案例 (35) 9.1路由协议简介 (35) 9.2静态路由配置案例 (36) 9.3 RIP路由配置案例 (39) 9.4 OSPF典型配置案例 (43) 10 DHCP典型配置案例 (4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