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资料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资料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资料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资料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复习资料

1.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用途。常见的有环形磁铁、饼形磁铁、条形磁铁、方形、凹形(槽形)磁铁、蹄形(u形)磁铁和橄榄形磁铁等。

2.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磁铁能吸铁,被广泛地利用在许多方面:冰箱门的封条、门吸、悬浮式列车、铅笔盒、皮包、指南针、扬声器(喇叭)、耳机、电话、麦克风、话筒等。

3.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1元硬币为钢芯镀镍,能被磁铁吸引。一般情况下,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固定的(比较磁力大小,可以用磁铁吸引回形针的数量来判断。)。磁铁不能吸引铜、铝等其他很多金属。(钴、镍可以被吸引)

4.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共同特点:不都是用铁制成的,可以是镍、钴等。

5.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共同特点:都不是用铁制成的。

6.磁铁隔着一些物体水、纸、薄木板、布料、玻璃片、铜片、铝片等也能吸铁。(铁质物和其他物品分开,可以采用磁铁吸铁质物的方法。)

7.用小钢珠磁铁的中间,松开手,小钢珠总向磁铁的(一端)滚动。

8.条形磁铁磁力(两端)强,(中间)弱,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并且不管是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9.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时,有时会往一块吸,叫(相互吸引);有时会往两边推,叫(相互排斥)。

10.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磁悬浮列车就是根据(同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造的。

11.一个能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一个磁极指南,一个磁极指北。指南针就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性质制成的。

12.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起来,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当它静止下来时,磁铁总是指着(南北方向)。我们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辅助记忆司南S南),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13.磁铁总会指向南北方向,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体)。

14.各种形状的磁铁都有(南、北极),并且当磁铁断成几节后,每一节都有两个极:南极和北极。

15.一般情况下,一块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固定的,不同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

16.两个或多个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17.两个或多个环形磁铁(吸合)在一起,磁力会增大,但磁力不是成倍的增加;把相互排斥的两个磁极结合在一起,磁力会减小。

18.磁力的大小可以用吸回形针数量的多少来表示。

19.把环形磁铁异极吸合在一起,磁力会变大。

把环形磁铁同极捆绑在一起,磁力会变小。

20.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人们用磁石制成(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它的(勺柄)指向南方。(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21.900多年前,人们把(铁片)和(钢针)磁化,制作出了灵巧的(指南鱼)和(水浮式)指南针。

22.指南针的历史: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指南鱼)和(水浮式)指南针——把(磁针)和(方位盘)组合在一起,制造了叫做(罗盘)的定方向的仪器。

23.司南为什么要放在光滑的铜盘上?答:为了能让司南自由转动。

24.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1)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2)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3)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25.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一般的指南针都由(磁针)和(方位盘)等组成。

26.钢针经过磁铁沿一个方向磨擦可以变成(磁针)。钢针比铁钉、铁片具有的磁性强一些。

27.做磁针,可以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做(20-30次)。然后要标明(南、北极)。

28.检测磁针南北极的方法有:(1)悬挂法(2)用指南针(3)用已知南北极的磁铁。

29.指南针方位盘上字母的含义是:N—北;S—南;W—西;E—东;NE—东北;SE—东南;SW—西南;NW—西北。

30.指南针的制作原理: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我们把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

示,指南针就是根据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表示字母:东E南S西W北N东南ES东北EN西南WS西北WN

1.辨认铁制物品用什么方法最可靠?

答:用磁铁吸。

2.一块蹄形磁铁用纸包严,它还有磁性吗?为什么?

答:有,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门的地方常常装有“门吸”,“门吸”里面有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发挥作用的呢?

答:“门吸”里有磁铁,它是根据“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引铁”的原理发挥作用的。

4.磁铁有哪些性质?

答:磁铁能吸铁;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磁铁能指示南北;磁极的磁性最强;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5.磁铁为什么能指示南北?

答:地球本身就是一块巨大的有磁性的物体,也有南北两极。能与指南针的两极相互作用,让指南针总是指向南北。

7.要制作一个指南针,需要什么材料?

答:一块磁铁,一个钢针。用手指按住钢针的尖端,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20-30次。

8.

答:两块磁铁会吸引。因为磁铁具有异极相吸的性质。

如下图所示,用手拿一块条形磁铁靠近另一块悬挂着的条形磁铁,会发生什么现象?请画出悬挂着的磁铁的运动方向,并说明理由。

9.在一块没有标明磁极的条形磁铁,我们能找到它的磁极吗?怎样找?(至少写出两种方法)

答:用悬挂法。描述:用线系住磁铁的中间,把它悬挂在空中,等静止后,磁极指南的一端是南极,指北的一端是北极。

用指南针法。描述:用指南针或一块已知南北极的磁铁的一个磁极去靠近这块磁铁,相吸,磁极相反;相斥,磁极相同。

10.有A、B两块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已知一块为磁铁,一块为铁块。问:只利用这两物体,判断磁铁和铁块?

方法一:用A去吸B的中间,如果能吸住,A为磁铁;不能,则A为铁块。(原理,磁铁的两极磁性强,中间磁性弱)

方法二:摔断两个物体,一般磁铁较容易摔断,摔断后可以重新吸引或者排斥的是磁铁,不能的是铁块。

实验题

你是怎样制作指南针的?

研究的问题:怎样制作指南针?

准备材料:钢针、磁铁、塑料碗、水、吹塑纸、笔

制作过程:

1、用手拿着磁铁的一端,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20~30次。

2、如果钢针能吸起大头针,说明钢针有了磁性。

3、把磁化的钢针插在吹塑纸上,放在水中,磁针一端指南,一端指北,在吹塑纸上写上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我们的指南针就能指示方向了。

八、《资料库》

1、人们在橡胶、塑料里面加入铁粉一类的物质制成了橡胶磁铁、塑料磁铁,这种磁铁比较柔软,可以任意切割。电冰箱门上用的磁铁、一些可以吸在冰箱上的画片就是这种磁铁。

2、400多年前,英国医生吉尔伯特认为,地球本身就是一块巨大的有磁性的物体,也有南北极,所以能与指南针的两极相互作用,使指南针总是指向南北方向。后来人们证实了他的大胆猜想,证明地球确实是个大磁体,并找到了地球的两个磁极分别在地球的北极和南极附近。

3、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铁同极互相排斥的性质悬浮在轨道上的。

4、地球是个大磁体(至于为什么,没人知道),只是磁场很微弱,铁的东西不会被吸在地上动不了,如果不用指南针,我们一般是觉察不到地球磁场的存在的。而这个磁场可以保护生物免受宇宙射线的辐射,所以又是非常重要的。

磁体都有NS两极。指南针也是个磁体。指南针指向南方的一端,被定义为S(南)极,另一端指向北方,被定义为N(北)极。磁体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所有的磁体,和指南针的S极相吸的一头就是N极,另一头就是S 极。指南针的S极,是被地球的N极吸引而指向那里,也就是说,地球的北磁极(N极)在南边,地球的S极在北边。

地球的磁极和地理的极点不是正好重合的,而是在南极、北极附近。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要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知识要点第1课各种各样的岩石 1.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形状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岩石可以按照上述不同的特点为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同。大小最好不要作为岩石分类的标准,而形状可以作为分类标准。 3.以岩石的形成原因为标准,可以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第2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1.我们可以用感官和借助工具来观察岩石。 2.我们可以从岩石的结构、构造等方面来认识岩石。结构主要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相互关系等。构造主要指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所赋予岩石的外貌特征,比如层理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等。 3.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岩石的特征和它的成因有关。认识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等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详见课文P68、69)。 4.大理岩和石灰岩滴上稀盐酸后会冒气泡,石灰岩冒气泡的情况比大理岩猛烈。 第3课岩石的组成 1.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地球上已知的矿物有近4 000种,常见的有五六十种。 2.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石英晶体是一端有尖角的柱状或长柱状,颜色常因混人不同的杂质而具有多种色彩;长石晶体常呈柱状或

板状、细粒状,颜色肉红、浅黄色、白或灰白;云母呈片状或鳞片状,颜色呈黑、棕红、白、浅灰等。花岗岩也是多种多样的。 第4课观察、描述矿物(一) 1.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性。 2.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的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有些矿物以颜色命名,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如石英),颜色不同是因为所含杂质不同;有些不同的矿物却具有相同的色彩(金矿、黄铁矿、黄铜矿都具有美丽的金色)。 3.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外表颜色更可靠。条痕指的是矿物粉末的颜色,将矿物放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擦划,瓷板上留下的粉末痕迹就是矿物的条痕。矿物条痕的颜色可以和矿物的颜色一致,比如金,其颜色和条痕都是金黄色。石墨的颜色和条痕都是黑色。矿物条痕的颜色也可以和矿物的颜色不一致,比如黄铁矿的颜色是浅铜黄色,但条痕是绿黑色。 4.几种矿物的条痕: 自然xx——黄色 xx、黄铜矿——绿黑色 方铅矿——黑色 石墨——黑色 xx——白色或近于白色 赤铁矿——xx红色 5.矿物抵抗刻画和磨擦的能力称为硬度。通常人们确定矿物硬度的方法是用两种矿物相互刻画,即用已知硬度的矿物来确定未知矿物的硬度。我们还可以先比较指甲、铜钥匙(回形针)、小钢刀哪个最软,哪个较软,哪个较硬。然后用它们作为判断软硬的标准,分别去刻划矿物,从而知道矿物的硬度。从软到硬的顺序排序,云母<长石<石英。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四单元测试 苏教版 (含答案)

2019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检测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海洋里生活着余万种生物,其中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还有许多生物生活在海岸边。 2.海洋水中的盐类物质使海水。 3.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有的水域小,蓄水量。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还有,如水库。 4.除了生物资源,海洋还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资源 和资源,所以它被称为人类的。 5.河流与湖泊是重要的资源,也是许多生物的。 6.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和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7.为了珍惜宝贵的,人们想到了各种节水的方法。 如、、。 二、选择题。(共21分,每题3分)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不会有任何问题 B.使雨水回灌地下也是补充地下水的方法 C.现在还没有办法补充地下水 2. 下面不属于地下水的主要来源的是()。 A.雨水 B.积雪融水 C.水蒸气 3. 下面现象中不属于节约用水的为()。 A.刷牙不关水龙头 B.水龙头上安装“节水栓” C.洗澡水冲厕所 4. 关于湖泊与水库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是人为建造的 B.水库有多方面的功能 C.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 5. 下面水域中,蓄水量最少的是()。 A.海 B.小溪 C.湖 6. 出现水危机的可能原因不包括()。 A.水污染严重 B.淡水少,大多分布在冰川 C.节水用水 7.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凡是无色透明的水都是能饮用的 C.河流与湖泊与人们生活、生产有着密切联系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缺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不大。() 2.铺设透水路面可以补充地下水。()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形成性测试题 时间40分钟 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 精彩补白 、材料可分为( )和( )两大类。

2、我的教室桌主要是由( )制成的,它属于( )材料。 3、金属有( )( )( )( )( )( )等的性质。 4、尼龙是从( )中提炼出来的。 、塑料具有( )( )( )( )等优点。 6、飞机、汽车、自行车、小刀等是用()制成的,属于( )材料。 7、纸可以做成( ),木头可以加工成(

),金属可以制成()。。。。。。物品都是由()制成的。 二、择优录取: 、造纸术是我国( )发明的。 A、汉武帝 B、蔡伦 、孔子 2、炒锅最好用( )制作的。 A、钻 B、金 、铁 3、下列( )属于新型材料。 A、精细陶瓷 B、玻璃 、钢铁 D、纳米材料 4、塑料的最大缺点是()

A、不易降解 B、耐磨 、易燃 、用棉布制成的衣服穿着( ),用尼龙做的衣服( ) A、透气性好 B、耐磨性、吸水性好 、结实耐磨、吸水性差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石油 B、棉花 、纸 D、蚕丝 三、法官宣判。(14分)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都是加工而成,都属于人造材料。( ) 2、尼龙具有透气性强,耐磨的特点。( ) 3、报纸、书、字典都是由人造材料做的。(

) 4、纸的吸水性强弱一样。( ) 、塑料可以制成镜片,是应用了塑料透明的特性。( ) 6、纸的主要原料是木材,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纸。( ) 7、烧杯、试管等大都是玻璃做的,它属于天然材料。() 四、我会连线。(12分) 将物品与所组成的材料类型用线连起来。 字典 木头 装洗发水的瓶子 钢铁 椅子 塑料 火车轨道 石墨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

第四单元检测 一、填空题。 1.两个两位数相乘,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一个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小2,乘一个比最大的一位数大2的数,积是()。 3.在估算31×80时,可以把31看成(),乘80得()。 4.某小区有12栋居民楼,每栋楼有15层,每层有8户,每栋楼有()户。 5.计算38×12时,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3,得(),这个数应该写在积的()位上。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 A.90 B.19 C.909 2.50×80的积的末尾有()个0。 A.2 B.3 C.4 3.的积最大是()。 A.1563 B.143 C.1023 4.25×65的积的最高位是()位。 A.十 B.百 C.千 5.9×54的积的后面添()个0,就等于90×54的积。 A.2 B.1 C.3 三、在里填上“>”“<”或“=”。 16×2717×2656×70560×725×36125×8 80×807×90013×1513×130÷40104010×0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80×50=78÷6=40×21= 7×90=20×31=600×8= 33×30=30×60=15×60=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50×4867×2134×8485×20 3.计算下面各题。 40+28×9036×(96-58)16×34÷848×32-185 五、解决问题。 1.一页有多少个字? 2.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3. 4.小林拿一些火柴棒摆了18个正方形。如果用这些火柴棒摆三角形,可以摆多少个?(图形的边不重合) 5. (1)小狗的体重是多少? (2)小马的体重是多少? (3)大象的体重是多少?

四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的基础知识汇总 班级姓名学号 复习提示:1、熟读,领会。 2、括号中的黑体字能对答如流。 3、括号中的字会写。 1、我们观察岩石的方法有(看、摸、闻、掂、刻、轻轻敲打听声音) 等。 2、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颗粒大小、手感、光泽、 软硬、条痕、气味)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岩石可以按(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如:根据颜色、形状、透明度等标准分类,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也可能不同), 3、岩石按形成的原因,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4、(沉积岩)是地球表面物质经水流等作用下(沉积胶结)形成的, 如(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等,在沉积岩中往往会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这就叫(化石)。 5、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火山喷发时,岩浆会从火山口流出 来,冷却后就形成(岩浆岩),如(浮石、玄武岩、流纹岩、花岗岩)等。 6、岩石受到一定的压力和高温而发生(变化),矿物会重新排列, 性质也会(发生变化),这样形成的岩石就是(变质岩),如(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页岩变质成板岩)等。 7、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石英、云母、长石、 金刚石、方解石、石墨、石膏、盐)等都是自然界的矿物,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它们各有用途,石英用于制造(钟表和计算机);石墨制造(铅笔芯);铁矿石(炼铁);金刚石(划玻璃);金银(做首饰);石膏(点豆腐)等。 8、有些矿物形成时有着一定的(几何形状),如食盐的颗粒都是(立 方体)的。 9、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等工具粗略的来检验矿物 的软硬。可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1、水 科学概念: 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一、判断: (1)水是无味、无色、透明的液体。() (2)桌子、黑板是固体,饮料是液体。() (3)植物、动物的生存却离不开水。() (4)冰、雪都是水的存在方式。() (5)水可以用来发电。 (6)液体能够流动,所以能够流动的物体都是液体。() (7)我们可以用感官判断出固体、液体、气体。 二、选择: (1)下面哪种物体是液体( ) A、木头 B、食用油 C、石块 D、空气 (2)我们用鼻子可以判断出水是() A、无色 B 透明 C 无味 (3)下面哪种物质是固体( ) A 醋 B 牛奶 C 氧气 D 树叶 (4)同样容量的水和食用油哪个重() A 水 B 食用油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科学概念: 水和水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一、判断 1、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2、把水和食用油混合在一起,我们会发现水会浮在食用油上。() 3、相同体积的水和食用油比较,水比食用油要轻。() 4、水能流动而食用油不能流动。() 5、我们可以用秤来称重量的方法来比较水和食用油的重量。() 二、选择 1、水和食用油的共同点是() A 都是固体 B 都是液体 C 都是气体 2、下面哪种物质会浮在水上() A 铁块 B 石头 C 食用油 3、谁流得更快些 科学概念: 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一、判断 1、可以用比较流完时间的快慢来比较水、食用油、洗洁精三种液体谁流得更快些。() 2、比较水、食用油、洗洁精谁流得更快些选用液体的多少很重要。() 3、水、食用油、洗洁精三种液体中食用油流得最快。()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最早的指南针“司南”是直接用(A)制成的。后来的指南针是用(B)制成的。 姓名__________ 总分 _______________ 一、我知道。(1 X14分) 1、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为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3、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一个磁极指地理北方,一个磁极指地理南方。 4、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5、罗盘是实用价值最大的指南针。 6、普通实用型指南针,它主要由磁针、支架、方位盘和盒子组成。 二、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X” , 1 X7分) 1、磁铁只有蹄性的。(X )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空) 3、同级相互吸引,异极相互排斥。(X ) 4、把两个相同的磁极称同级,不相同的磁极称异极。(玄) 5、把两个或多个磁铁组合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变化。(乂) 6、磁石是一种能吸铜的矿石。(X ) 7、磁针红色一端是北极,指北的,用字母N表示。(玄) 三、对号入座。(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 X7分) 1、两个磁极接近。(A_)相互排斥,(旦)相互吸引。 A、同级 B、异极。 A、磁铁矿石 B、磁铁矿石磁化钢针 3、“司南”的(A )极在勺柄前端,(_B )极在与勺柄相对的勺子前端。 A、南 B、北 4、(B )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A、铁针 B、钢针 5、磁铁的形状是(B )。 A、五种B各种各样 6、磁力能穿透物体,隔着(△)的物体能吸铁。 A、薄的 B、厚的 7、一个磁铁如果每月受到敲击,高温或强磁场等影响,磁力大小一般(△) A、会发生改变的 B、不会发生改变的 四、我的研究(5 X3分) 1、我们在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磁铁在这些地方有什么作用? 答:磁性笔盒,作用是吸合盖子;喇叭,作用是磁力相互作用发出声音; 玩具电机,磁力相互作用产生运动;磁性门吸,作用是利用磁力固定门扇。 2、用指南针怎样辨明方向? 答:把指南针放在没有铁、磁干扰的水平面上,慢慢转动方位盘使其标注的南北与小磁针指示的南北极重合,这时就可以确定方位了。 3、对于条形以外的形状的磁铁,我们能找到它的南北极吗?怎样找? 答:能,我们可以用一个已知磁铁的南极去靠近待检磁铁,吸引的,则 精选文档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可编辑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一、教材简析: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一单元教材,就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同年生活这一专题展开的。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和时间赛跑》《检阅》《争吵》为精读课文,《绝招》为略读课文。 《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要珍惜时间,体会到了时间的重要性和怎样珍惜时间。时间往往就在我们身旁。看电视的时候,时间顺着精彩的节目一分一秒过去;和别人说悄悄话的时候,时间带上这些小秘密轻悄悄过去;玩耍时,便从嬉闹的身影旁过去,我觉察他有匆匆流去;想把他挽留时,却不知他早已一去不回头;无聊而发呆时,时间把珍贵的一刻留给我们,我们却不懂得珍惜,他无奈地叹息,又从我的双眼前过去了……看,时间来去就是如此匆匆,关键看我们自己的把握,有限的时间往往可以无限把握。人在拥有的时间里快跑几步,尽管那几步很小很小,作用却很大很大,也许那几小步就成了人生起步的奠基,受益无穷。所以,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和时间赛跑吧。 《检阅》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对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节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争吵》围绕课文“我”和克莱帝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绝招》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活欲出,跃然纸上。可以说,他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学生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此外,在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分别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同学交流自己学本领的经过,这样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对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二、单元整体设计 教学是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应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另一方面,还要会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在这一组课文学习中,一方面要通过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并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得到生活的启示;另一方面,还要联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本单元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1 一、 我能填空:(每空1分,共18分) 1、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等方法观察岩石,通过学习我认识的岩石有____ ___、__ ____、 、 等。 2、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矿物近 种,其中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 ,硬度最小的是 。 3、我国已发现各种矿产 种,这些矿产资源属于 ,任何 和个人不得私自开采。 4、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 、 、 三类。 5、要想知道矿物的硬度,我们可以采用 、 等去刻划矿物,判断其硬度。 二、我能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15分) ( )1、石英具有多种色彩。 ( )2、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 )3、不同岩石的硬度也不同。 ( )4、不管什么岩石中都含有一种或几种矿物。 ( )5、岩石很坚硬,永远不会改变模样。 ( )6、制造钟表和计算机都要用到花岗岩。 ( )7、各种形状的岩石都会改变模样。 ( )8、赤铁矿具有像玻璃那样的光泽。 ( )9、花岗岩是房屋装修的好材料。 ( )10、要辨别一块岩石是不是花岗岩,只要用手摸一摸就可以了。 ( )11、我们用的铅笔芯是用石墨做的。 ( )12、我国的稀有金属矿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 )13、岩石和矿物很多,我们可以随意开采。 ( )14、矿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光泽。 ( )15、矿物外表的颜色和和矿物条痕的颜色是一样的。 三、我能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岩石和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 C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也不会发生变化 2、一些岩石上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 )。 A 、 化石 B 、青田石 C 、页岩 3、下列矿物中颜色为黑色或红色,硬度相对较硬的是( )。 A 、叶腊石 B 、硫磺 C 、方铅矿 4、用铜钥匙刻划不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 )。 A 、较软 B 、较硬 C 、硬 5、经过地球运动,( )是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的岩浆形成的。 A 、化石 B 、浮石 C 、页岩 6、下面三种矿物,硬度最大的是( )。 A 、 石英 B 、 云母 C 、 长石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要想知道矿物的硬度,我们可以采用()()等去刻划矿物,判断其硬度。 2、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硬度最小的是()。 3、我国已发现各种矿产()种,这些矿产资源属于(),任何()和个人不得私自开采。 4、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三类。 二、判断 1、石英具有多种色彩。() 2、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3、不同岩石的硬度也不同。() 4、不管什么岩石中都含有一种或几种矿物。() 5、岩石很坚硬,永远不会改变模样。() 6、制造钟表和计算机都要用到花岗岩。() 7、各种形状的岩石都会改变模样。() 8、赤铁矿具有像玻璃那样的光泽。() 9、花岗岩是房屋装修的好材料。() 10、要辨别一块岩石是不是花岗岩,只要用手摸一摸就可以了。() 11、我们用的铅笔芯是用石墨做的。() 12、我国的稀有金属矿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13、岩石和矿物很多,我们可以随意开采。() 14、矿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光泽。() 15、矿物外表的颜色和和矿物条痕的颜色是一样的。() 三、选择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岩石和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 C、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也不会发生变化 2、一些岩石上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 A、化石 B、青田石 C 、页岩 3、下列矿物中颜色为黑色或红色,硬度相对较硬的是()。 A、叶腊石 B、硫磺 C、方铅矿 4、用铜钥匙刻划不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 是()。 A 、较软B、较硬 C 、硬 5、经过地球运动,()是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的岩浆形成的。 A 、化石 B 、浮石 C 、页岩 6、下面三种矿物,硬度最大的是( )。 A、石英 B、云母 C 、长石 7、我们在观察岩石时,常用下列方法中的()。 A、用秤称 B、用手摸 C、用尺量

冀教版新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 填空 第14课 1.柳树枝条在风中飘荡,湖面被风吹起了波浪……这都是由于(风)的存在。 2.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3.空气变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第15课 1.表示空气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叫作气温,(温度计)是测量气温的工具。 2.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在一天内的气温是(不一样)的。 3.在测量时,要仔细观察气温计的(量程)与(刻度)。 4.同一时间不同环境中的气温是(不一样)的。通常测量气温需要在(通风)、(无阳光直射)的草地上方,气温计离地面约(1.5)米。 5.观测气温的活动步骤为:制订计划,确定(观测地点)、(开始时间)、观测时间间隔、(观测人)。 6.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中午)气温较高,(早晨和夜晚)气温较低。 第16课 1.我们在二年级学习了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天气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为了更加科学地描述或预报天气,气象学家设计了很多形象的(气象符号)。 2.由于(气温)、(云量)、(风)、(雨)、雪等的变化,天气会有不同的状态。通常,我们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天气状态。 3.我们通常从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方面描述天气。 4.根据天空中(云量)的多少,可以将天气划分为:晴、多云、阴。 5.根据24小时(降水量)的多少,将天气划分为小雨、中雨和大雨。 6.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包括(北风)、(东北风)、东风、(东南风)、南风、西南风、西风)、(西北风)。比如,从北向南吹的风叫(北风)。按照风的速度,人们将风分为(18)级。 7.天气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第17课 1.天气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我们通常从(气温)、(风向)、风力、云量、(降水量)等方面描述天气。 2.降水有多种形式,包括(降雨)、(降雪)等。 3.我国不同地区季节变化有很大(不同)。 4.气候是指几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气温)、(降水量)等特征。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 5.哈尔滨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降水集中在(夏季)。海口的气候特征是:高温持续时间较长,(降水丰富)。 6.一个地区的天气是(多变)的,气候一般变化(不大)。 7.天气和气候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第18课 1.当天气发生(异常变化),给人类造成(损失)时,我们就说发生了(气象灾害)。 2.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洪)、(干旱)等。 3.(台风)会带来大风、暴雨。大风会损坏甚至摧毁(房屋)、破坏庄稼等。暴雨会引发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4.洪涝会淹没村庄、(农田)建筑、(生活设施)等。洪涝还会使动植物和人(失去生命)。洪涝也会污染(水源),进而引发(流行性传染病)等灾害。 5.干旱会造成(农牧业)产量下降。干早还会导致人畜(饮水困难),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冬春季节的(干早)易引发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 6.洪涝发生时,我们应该:(1)尽量爬到(高处),看到(救援队)大声呼救;(2)不慎落水要(镇静),牢牢抓住树木)等漂浮物;(3)灾后做好防疫,预防(传染病)。 7.台风来临时,我们应该:(1)(远离)可能有高空坠落物的地方;(2)准备(蜡烛)、手电筒、(收音机),以及足够的(食物)、(饮水)等。 8.龙卷风是一种危害较(大)的气象灾害,常发生于(雷雨天气),虽然(影响范国)较小,但(破坏力)极大。(龙卷风)常会将大树连根拔起,摧毁建筑物,使成片庄稼和树木瞬间被毁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3、4单元

安溪县2018年春季小学三年级科学科单元练习(三、四单元) 命题者:赵金湖审核人:王素华 成绩: 一、我会选择。(共50分,每小题2分) 1.北方冬天某日的温度为﹣18℃,正确的读法是()。 A、零下18度 B、负摄氏18度 C、零下18摄氏度 2.我们通常用()来测量教室内的温度。 A、体温计 B、温度计 C、气压计 3.在使用温度计时,如果温度计的管子破裂,我们应该()。 A、直接丢进垃圾箱 B、不做任何处理 C、立即告诉老师 4.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开水的温度时,温度计内液体将会()。 A、减低 B、升高 C、不变 5.为了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降得更低,可以采用()的方法。 A、加水 B、加盐 C、加冰 6.()的变化会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A、颜色 B、容器 C、温度 7.冰块放在实验桌上会融化的原因是()。 A、室内的温度高 B、冰块比较小 C、桌子产生热 8.夏天把冰块放在阳光下晒,会出现的现象是()。 A、冰块会立刻融化成水 B、冰块会慢慢融化成水 C、冰块不会融化成水 9.装冰的玻璃外壁上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A、可能是从杯子里渗出来的 B、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溢出来的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10.河流和大海中的水因为不断在(),所以空气中充满了水蒸气。 A、凝结 B、蒸发 C、融化 1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 A、蒸发 B、融化 C、凝结 12.放在杯子里的水放久了水会慢慢地变少,这些变少了的水都哪里去了。() A、渗透在杯子外面 B、外太阳光吸收了 C、变成空气中水蒸气13.我们一般会在一天的什么时候看到雾和露。() A、早晨 B、中午 C、下午 14.下列物品中,没有用到磁铁的是()。 A、门吸 B、电冰箱门四周的密封条 C、桌子 15.下列物体中,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A、铁钉 B、铝板 C、铁锅 16.给你一个硬币,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它里面有没含有铁、钴、镍等材料。() A、拿去称它的重量 B、观察它的外表 C、用磁铁来判断 17.磁铁上磁力最强的地方我们把它叫做磁极,那么磁铁有()个磁极。 A、一 B、两 C、三 18.在研究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的时候,我们用符号“←→”表示两极之间()。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两者都有 19.当我们把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它们会()。 A、总是相互排斥 B、总是相互吸引 C、两种都有可能 20.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 A、异极 B、北极 C、同极 21.有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磁铁或铁棒悬挂在细线下,已知N、S是磁极,它们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A、AB一定是磁铁,CD一定是铁棒 B、AB一定是铁棒,CD一定是磁铁 C、AB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 22.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改变。 A、会 B、不会 C、不一定 23.在制作指南针时,用以下哪种材料去与磁石摩擦后具有的磁性最强的是()。 A、铁钉 B、铁片 C、钢针 24.方位盘是指南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指南针方位盘标示了几个方向?() A、四个 B、六个 C、八个 25.人们把磁针和方位盘组合在一起,制造了一种用于在航海时能定方向的仪器,这种仪器叫做()。 A、指南鱼 B、水浮式指南针 C、罗盘

三年级科学第4单元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1、水科学概念: 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一、判断: (1)水是无味、无色、透明的液体。() (2)桌子、黑板是固体,饮料是液体。() (3)植物、动物的生存却离不开水。() (4)冰、雪都是水的存在方式。() (5)水可以用来发电。 (6)液体能够流动,所以能够流动的物体都是液体。()(7)我们可以用感官判断出固体、液体、气体。 二、选择: (1)下面哪种物体是液体( ) A、木头 B、食用油 C、石块 D、空气 (2)我们用鼻子可以判断出水是() A、无色 B 透明 C 无味 (3)下面哪种物质是固体( ) A 醋 B 牛奶 C 氧气 D 树叶 (4)同样容量的水和食用油哪个重() A 水 B 食用油 三、问答

1、有几个袋子,里面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醋、牛奶、空气等,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将袋中的液体、固体、和气体区分开来呢?如果能,你是怎样区分的呢?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科学概念: 水和水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一、判断 1、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2、把水和食用油混合在一起,我们会发现水会浮在食用油上。() 3、相同体积的水和食用油比较,水比食用油要轻。() 4、水能流动而食用油不能流动。() 5、我们可以用秤来称重量的方法来比较水和食用油的重量。() 二、选择 1、水和食用油的共同点是() A 都是固体 B 都是液体 C 都是气体 2、下面哪种物质会浮在水上() A 铁块 B 石头 C 食用油三、问答 1、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

三年级综合训练 【基础知识】 一、听写: 二、把下面的动词分类写下来。 提答举盯赶观蹦吐察骂 踩吃采瞧说摆站拿跑望 1、表示手的动作: 2、表示脚的动作: 3、表示眼的动作: 4、表示口的动作: 二、修改病句 1、他穿一件红色大衣,一顶蓝色帽子。 2、全校师生和校长参加了会议。 3、听了老师的话很受鼓舞。 五.反义词我会写 1小虾向安静的角落蹦去。() 2.小虾用钳子轻轻地碰了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 3.课间我们不要在危险的地方去做游戏。() 4.小松鼠的动作很灵活。() 【阅读天地】 小鲤鱼和鱼网 小鲤鱼跟妈妈学会了许多本领,就要独自生活了,妈妈再三叮咛它,一定要留神鱼网,万一被扣上,就没命了。 一天,小鲤鱼在河塘里游玩。不小心撞进了鱼网,它有些害怕,慌乱地挣扎着,也不知怎么一扭身子,竟从网眼里钻了出来。它回头看了看鱼网。哇!并没有妈妈说的那么可怕嘛!从此,小鲤鱼再也不把鱼网放在心上。整天放心大胆地在河里游荡。它很幸运,这一年再也没有碰上过鱼网。 第二年,小鲤鱼长得又肥又大。一天,它和伙伴们正玩得高兴,忽然发现远处划来一只渔船,渔夫正忙碌地撒网。伙伴们一见,纷纷扭头逃走,小鲤鱼不以为然,心想:“鱼网有什么可怕的,我有穿网的经验,你们应该留下来看我的表演。”它依旧若无其事地在河里嬉戏。 突然,鱼网落下,把它严严实实地裹在里面,任它左右扭动怎么也钻不出去,小鲤鱼终于被渔夫捉住了,它既伤心又后悔。

1.“大”是多音字,文中“又肥又大”这个词语中它读。它另一个读音是,可组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慌乱()伤心() 3.“扭”是表示身体动作的词语,请再写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4.“它依旧若无其事地在河里嬉戏。”“若无其事”的意思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5.选择正确的寓意(2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A 鱼总是要小心鱼网的。 B 不能自以为是。 C 小鲤鱼的经验害它被渔夫捉住了。 【习作天地】 在善于想象的孩子眼中,花儿也会放风筝,在生活中,一些平凡普通的东西,如果加上了想象,就立刻变得富有情趣了,我们来看两段文字: (1)一个孩子无拘无束的光着脚丫在地板上跑起来,留下的脚印就像一条条游动的鱼儿。妈妈来了,她用拖把把这些“鱼”一“网”打尽。 (2)老头道:“当日华山论剑,先是他运起黯然销魂掌,破了我的七十二路空明拳;然后我改打降龙十八掌,却不防他伸开右手食指中指,竟是六脉神剑商阳剑和中冲剑并用,又胜我一筹。可见天下武功彼此克制,武学之道,玄之又玄。”少年听得心驰目眩,正要再问,老太太骂道:“就玩个石头剪刀布,还说的这么玄乎。” 你曾经看到过什么,引起了你美好的想象?也动笔写一写吧! 听写内容是:初夏,花园里那不知名的红花开得多么茂盛,散发出阵阵香味,引来一群群勤劳的蜜蜂尽情地欢舞。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四摸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四摸及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暨期中考试 三年级科学试卷 一、把你观察到的有关“水”方面的知识填在方框里,如果方框不够,可以自己增加。(12分)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6分) 1、水是一种液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液体。() 2、在进行科学观察时,我们一般采用尝的方法。() 3、水能占据空间,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4、比较水的多少,只有用量筒量这一种方法。() 5、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是可以变化的。() 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食用油和水的唯一区别是:食用油有颜色,水没有颜色。() 7、水能流动,空气也能流动。() 8、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没有重量。() 9、因为水的表面张力,落到玻璃上的雨滴才会成为一颗颗小水珠。() 10、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无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11、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 12、纸的发明跟丝绸的制造有关。() 13、研究完的液体可以直接倒入室外的花坛里。() 14、水、食用油和洗洁精流动的快慢是相同的。()

15、用量筒测量液体,读数据时视线要和液面水平。() 16、蚂蚁找到了食物会马上把它吃掉。()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方框里)(15分) 1、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 ①液体②固体③气体 2、()是一种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 ①烧杯②量筒③滴管 3、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的影响。 ①轻重②颜色③黏度 4、用量筒测量液体读数据时,视线要与()水平。 ①液面②刻度③量筒 5、18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研究发现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①诺贝尔②拉瓦锡③居里夫人 6、液体体积的单位是()。 ①千克②公斤③毫升 7、17世纪时,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用实验证明空气()。 ①能流动②有重量③能压缩 8、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①风扇②轮胎③瓶子 生物②植物③动物 9、怎样做才能使调查的收获更大一些?() A、调查前制定调查方案,准备好工具。 B、不用做准备,随去随调查。 10、蜗牛分泌的黏液对它的爬行可能有什么作用?() A、润滑,不至于把软身体划破 B、没有什么作用 C、粘在物体上,不容易掉下来 11、日常生活中,是天然材料的有() A、汽油 B、橡皮 C、水 12、盖房用的砖头是用()制成的。 A、铁 B、泥土 C、纸 13、有些水生植物能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这些植物体内含有很多的() 3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第四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一、我来填一填。 1.口算 32×30,先算( )×( )=( ),然后在得数后面添( )个 0, 得数是( ),所以 32×30=( )。 2.43×40 的积是 43×( )的积的 10 倍。 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4.34 的 26 倍是( ),270 是 9 的( )倍。 5.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 )。 6. □5×21,当□里填 ( )时,这个算式的积是三位数 ;要是积是四位 数□ 里可以填( )。 7. 93 里最多有( )个 30;639 里最多有( )个 90。 8.250×4 的积的末尾有( )个 0,积是( )位数。 二、我来判一判。 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两个数相加的和。 2.32 个 24 的和是多少?列式为 32+24。 ( ) ( ) 3.一个乘数末尾没有 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 0。 ( ) 4.54×24=4526 ( ) 5.估算的结果都比实际计算的结果大。 ( ) 三、我来选一选。 1.在计算(14+16)×30 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 A.加 B.乘 C.无先后顺序 2.下面算式中,积的末尾只有两个 0 的算式是( )。

A.50×20 B.35×40 C.52×40 3.一个漏水的水龙头每分钟要白白流掉65克水,1小时浪费()克水。 A.650 B.65 C.3900 4.一架飞机每分钟飞行21千米,每小时飞行()千米。 A.210 B.226 C.1260 5.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20倍,积()。 A.不变 B.扩大到原来的20倍 C.扩大到原来的400倍 四、我来算一算。 1.口算。 23×2=7×11=5×60=16×5= 50×4=22×3=15×3=20×100= 2.估算。 32×70≈48×19≈21×51≈28×42≈ 3.列竖式计算。 46×4825×1213×4235×12 75×3132×98209÷326×39

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资料 1、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着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2、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3、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4、人们在夜间观星时,发现一个特殊现象:北极星的位置好像始终没有变化,而其他的星星每天都围绕北极星在【顺时针】旋转。 5、北极星的位置并不在头顶正上方,而是在人们视线往上倾斜的北方的天空中。 6、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因此,地球仪也就是做成倾斜的样子。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7、、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这种现象就是(恒星的周年视差),它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8、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

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9、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如此,这可以说明地球在公转。 10、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11、在地球的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冬季最长,夏季最短,春季和秋季适中。 12、在地球的同一地点,夏至时的太阳高度比冬至时大。 13、北半球夏季时,太阳长挂在北极天空就是不会下落,北极中心的白天甚至长达半年时间;而到了冬季,就几个月见不到太阳,北极点附近有半年的时间都处在黑夜之中。人们把这样的现象叫极昼和极夜。(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14、在北半球对着太阳时,南极附近会出现极夜现象。赤道地区不可能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15、现在人们已知道,地轴倾斜度大约是23度。 16、毛泽东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17、现在,人们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18、地球是一个自转的球体,不同纬度的地方,自转的线速度快慢不一样,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最大,两极自转的线速度最小,两个极点上线速度为零。 19、(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四季形成的原因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北半球夏天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北半球是夏天南半球是冬天。北半球是冬季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阳光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南半球是夏天,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20、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21、(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极昼极夜现象的解释: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半年时间是白天半年时间是晚上,而且南北两极正好相反。主要的原因是地球是倾斜的,太阳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倾斜于太阳的一端在地球自转时一直能被太阳光照亮。 22、傅科利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他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面上刻度盘的方向与摆的方 向发生的偏移,由于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所以只能说明地球在自己转动。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已为世界所公认。 23、知道东面的城市算西面的城市的时间,要减去时间差,知道西面的城市算东面城市的时间,要加上时间差。北京处于东八区,纽约处于西五区,相差13个小时,北京是白天时,纽约是黑夜。 24.地球公转的证据是:一、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天空中的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东向西移动,如北斗七星。二、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知识汇总

第四单元知识汇总 一、易读错的字 内(nèi)容干燥(zào)灼(zhuó)伤适(shì)宜万 寿(shòu)菊展示(shì)组(zǔ)成芬(fēn)芳吻 (wěn)合苏醒(xǐng)强(qiáng)烈昆(kūn)虫建 (jiàn)成大概(gài)阻(zǔ)力包括(kuò)超(chāo) 过跨(kuà)进检查(chá)蜜蜂(fēng)水缸(gāng) 一副(fù)腹(fù)部 二、易写错的字醒:左右结构,部首是“酉”;建:部首是“廴”;辨:左右都是“辛”,左边“辛”最后一笔是撇,右边“辛”最后一笔是竖;跨:左右结构,左边足字旁最后一笔是“提”。 三、会写词语争奇斗艳芬芳内部醒来苏醒万寿菊强大展示昆虫修建组成迷人留心笑脸开放睡莲欣然含笑温度湿度光照气温长

期时钟艳丽蜜蜂辨认阻力包括检查准确无误沿途跨步景物陌生 记号尽管迷失确确实实花粉本能听说将近亲眼 能力公里几乎记忆 四、多音字 biàn(便利)zhòng(种花)便pián(便宜) 种zhǒng(种子)hào(记号)mēn(闷热)号 háo(号叫)闷mèn(愁闷)dōu(都是)bèi (背部)都dū(首都)背bēi(背东西) 五、形近字 方(方正)蜜(蜜蜂)吩(吩咐)芳(芬芳)密 (秘密)纷(纷飞) 辩(争辩)途(路途)阻(阻力)检(检查)辫(辫子)涂(涂色)组(组长)捡(捡东西) 搏(搏斗)蜂(蜜蜂)副(一副手套)博 (博学)锋(锋利)幅(一幅画)校(校 正)

复(复习校(校正) 六、近义词舒展—伸展苏醒—清醒关系—关联灼伤—烧伤包括—包含推测—猜测大概—大致辨认—识别空隙—缝隙末端—末梢追逐—追赶掀开—揭开 七、反义词干燥—潮湿苏醒—沉睡密切—疏远舒展—蜷曲减少—增加陌生—熟悉超常—一般闲—忙掀开—遮盖 激烈—温和 八、词语搭配 1.动词搭配:留心(观察)欣然(怒放)(辨认)方向 (减少)阻力(跨进)家门(检查)蜂窝 (刮起)了狂风(迷失)方向 2.形容词搭配: (1)形容词+ 名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