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儿科医生:细说新生儿黄疸

(完整版)儿科医生:细说新生儿黄疸

(完整版)儿科医生:细说新生儿黄疸
(完整版)儿科医生:细说新生儿黄疸

很多的爸爸妈妈看到出生不久的宝宝皮肤和眼睛巩膜发黄感到很紧张,其实大可不必。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就是医学上称为的“黄疸”,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胎儿在宫内的低氧环境中,为了满足胎儿对氧的需要,大量的红细胞产生,出生后宝宝建立了肺呼吸,血氧浓度迅速升高,因此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另外新生儿红细胞的寿命短、大约为70~90天而成人为120天。再加上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成熟,不能及时处理和排泄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而生成的胆红素,所以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新生宝宝就出现了黄疸。

大多数新生宝宝的黄疸都是生理性黄疸,这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发生的一过性血胆红素增高现象,对于新生儿没有什么危害,也不需要治疗。但是也有少部分的新生儿因为某些疾病出现了病理性黄疸,严重者可以危害宝宝的大脑(核黄疸),受累终身,甚至死亡。因此关键是需要分辨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以免贻误或扩大诊断和治疗,预防核黄疸的发生,避免对新生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生理性黄疸:新生宝宝在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黄染,4~5天达到高峰,轻者可见颜面部和颈部出现黄疸,重者躯干、四肢出现黄疸,大便色黄,尿不黄,一般没有什么症状,偶尔可有轻度嗜睡和食欲差,正常新生儿7~10天黄疸消退,早产儿可以延迟2~4周。

病理性黄疸:但是如果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而且每天黄疸进行性加重,全身皮肤重度黄染,呈桔皮色,或者皮肤黄色晦暗,大便色泽变浅呈灰白色,尿色深黄,或者黄疸持续时间延长超过2~4周都可能是病理性黄疸。

几种常见的病理性黄疸

1、红血球破坏过多

溶血性黄疸:主要是因为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和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这类疾病仅发生在胎儿与早期新生儿。最常见的是ABO溶血性黄疸、极少数Rh 因子不合溶血性黄疸。ABO溶血性黄疸主要发生在孕妇O型血,胎儿是A型或B型。第一胎即可发病。Rh因子不合溶血性黄疸主要胎儿红细胞的Rh血型与母亲不合,而胎儿红细胞所具有的抗原恰为母体所缺少,若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循环,因抗原性不同使母体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此抗体又经胎盘到胎儿循环作用于胎儿红细胞并导致溶血发生黄疸。多数为第二胎发病。一般通过产前检查医生会做出相应的处理。

近来因为我国婚姻登记取消了婚前检查,地中海贫血的患儿逐渐增加,这些患儿在新生儿期出现溶血,发生黄疸。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因基因变异而导致造血机能缺失的一种遗传疾病。如果父母双方是基因携带者,其后代发生疾病的几率为25%。婚前检查是最好的预防办法。

我国华南地区多见的G-6-PD缺陷病是一种红细胞酶缺陷的遗传病,可以引起新生儿出生后溶血引发黄疸。感染、缺氧、大量出血和使用一些药物都可以诱发溶血而致黄疸。

2、肝脏功能低下

新生儿感染、缺氧、窒息、低血糖、低体温、低蛋白血症以及一些药物,如:磺胺、消炎痛、水杨酸、维生素K3都会抑制肝酶的活性,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能力降低,造成血中胆红素升高,引起黄疸。

3、胆红素排泄异常

肝细胞排泄功能障碍或胆管受阻,可发生胆汁淤积性黄疸。如:比较多见的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新生儿肝炎综合症、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汁粘稠综合症。

另外,先天性肠道闭锁、巨结肠、胎粪性肠梗阻、饥饿、喂养延迟、药物所致肠麻痹造成胎便排出延迟,增加了胆红素的回吸收,也是造成血中胆红素升高引发黄疸的原因之一。

如何观察和判断宝宝黄疸的程度

黄疸出现顺序:首先是从眼睛开始,可以看见巩膜发生黄染,进而发展至颜面部黄染,以后依次为躯干、四肢最后到手脚心出现黄染。黄染消退先从手脚心开始,然后四肢、躯干、颜面部,最后是眼睛的巩膜消退。所以家长先从宝宝的眼睛观察起。

黄疸程度判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宝宝皮肤的黄染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则为轻度黄染;如果躯干部皮肤黄染,则为中度黄染,需要引起家长高度警惕。如果如果宝宝愈来愈黄,黄的部位愈来愈多,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即为重度黄染。发展到重度黄疸就必须去医院检查处理,不能耽搁。

大便颜色变化: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大便会逐渐变白,像陶土一样。与此同时,发现宝宝身体皮肤也出现变黄的趋势,就必须立即带宝宝就医。正常宝宝的大便由于肝脏处理后的胆红素由胆管经过肠道后排泄,大便因此才会带有颜色。但是肝脏胆道发生问题,如胆道闭锁,胆红素堆积在肝脏无法排出,就会出现陶土样(灰白色)大便。这种情况必须在宝宝两个月内尽快处理。

黄疸的处理与治疗

一般情况下,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治疗,在黄疸期间应该多给宝宝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以便加速血液循环、增加宝宝排便次数,让宝宝依靠肠道系统自行排出胆红素。另外,保证宝宝充足的光照,白天让宝宝裸露身体直接晒太阳,因为阳光中的蓝光能够让胆红素在光化反应下改变结构,便于被宝宝将排出体外。光照时注意用黑布蒙上宝宝的眼睛,因为蓝光照射可对视网膜造成光化学损害。夏天最好选择上午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阳光不强烈时。

如果发现宝宝看起来愈来愈黄,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或尖声哭闹、吮奶无力、肌张力减低、呕吐、不吃奶等症状,就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则须尽快送宝宝去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早开奶、勤喂奶、吃饱奶有助黄疸消退

宝宝出生后半小时就要开奶,新妈妈一定要做到勤喂乳,在24小时内哺乳在8~12次,或者更多。妈妈还要要仔细观察宝宝是否确实有效地吸吮到乳汁。使宝宝充足地摄取乳汁。不知道宝宝吃得够不够的妈妈,可以通过观察宝宝尿尿的次数来确认。一天尿6次以上,大便每天1次以上,以及宝宝体重持续增加,就表示吃的份量足够。如果因为某些原因确实母乳不够就需要添加配方奶。这样才能促进排便,减少胆红素的回吸收,有助黄疸消退。

远离可导致黄疸的药物和食品

为了预防新生宝宝黄疸向病理性发展,必须避免宝宝接触能诱发溶血的药物、化学物品。宝宝的衣物和被褥不要使用樟脑丸或萘储存。不要给宝宝吃磺胺、呋喃坦丁、痢特灵、阿司匹林、维生素K3,、婴儿素、七厘散、牛黄粉等药物。如果宝宝是由妈妈哺乳,妈妈也要忌用氧化剂药物,忌食蚕豆,忌与樟脑丸或萘接触。

母乳性黄胆:近年来一些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发生的黄疸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退,黄疸可延迟28天以上,黄疸程度以轻度至中度为主,宝宝一般情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这种黄疸我们称之为“母乳性黄胆”。母乳性黄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病确诊后无需特别治疗,可以试停母乳3天,改用配方奶喂养,黄疸可以消退50%,恢复母乳喂养后,黄疸可轻度上升,但随后逐渐降低至消退。文/张思莱.corrTxt_01{border-top:1px dashed #F0C8C8;margin-top:10px;}.corrTxt_01 h3{font-weight:bold;padding:5px 0 0 3px;line-height:25px;margin:0;}.corrTxt_01 ul{padding:0 0 0 18px;}.corrTxt_01 ul li{font-size:14px;line-height:%;}.corrTxt_01 a {text-decoration:none;}> 相关阅读:光疗治新生儿黄疸六注意如何精心呵护“黄疸”患儿如何区分不同性质的黄疸?视频:宝宝出现黄疸时不需停母乳新生儿黄疸什么情况需就医别让黄疸伤了宝宝耳朵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新生儿黄疸试卷及答案图文稿

新生儿黄疸试卷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新生儿黄疸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空5分) 1、约60%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可于生后() A、生后1~2天出现黄疸 B、生后2~3天出现黄疸 C、生后2~4天出现黄疸 D、生后2~5天出现黄疸 E、生后2~6天出现黄疸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205μmol/L (12mg/dl) C、足月儿黄疸持续>2周,早产儿黄疸持续>4周 D、黄疸退而复现 E、血清结合胆红素>17.1μmol.L(1mg.dl) 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生后2~5天出现黄疸 B、一般情况良好 C、足月儿14天内消退 D、早产儿4周内消退 E、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 4、母乳性黄疸出现黄疸的时间() A、多于生后1天 B、多于生后2~3天 C、多于生后4~7天 D、多于生后8~9天 E、多于生后10天 5、母乳性黄疸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多于生后4~7天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可>342μmol/L(20mg/dl)但尚无核黄疸报告 C、胆红素在停止哺乳24~72小时后即下降 D、胃纳差,体重不增 E、继续哺乳1~4月胆红素亦降至正常 6、新生儿出生3天后出现黄疸者,下列哪项不可能() A、败血症 B、新生儿肺炎 C、胆道闭锁 D、母乳性黄疸 E、新生儿溶血病 7、足月儿出生7天后出现黄疸,下列哪项诊断是不可能的() A、败血症 B、ABO溶血病 C、新生儿肺炎 D、胆道闭锁 E、母乳性黄疸 8、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者,应首先考虑() A、新生儿肝炎 B、胆道闭索 C、新生儿溶血病 D、败血症 E、母乳性黄疸 9、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者最常见的是() A、败血症 B、母乳性黄疸 C、新生儿肺炎 D、生理性黄疸 E、胆道闭索 10、患儿出生一天,足月顺产,24小时内出现黄疸,嗜睡,吸吮无力,肝脾肿大较轻。该患儿拟采用光照疗法光照需多长时间可使血清胆红素下降() A、6~8小时 B、8~12小时 C、12~24小时 D、16~28小时 E、18~30小时 11、可使新生儿黄疸加重的因素下列哪项不正确()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1.蓝光治疗前的准备 (1)患儿家长的准备:需向患儿家长介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害性及治疗目的,说明蓝光治疗的原理和安全性。以解除患儿家长的顾虑,使患儿尽早接受光照治疗。 (2)患儿的准备:进蓝光箱床前先给患儿剪短指甲以免划破皮肤,患儿裸体卧于蓝光床中,可用长条尿巾或尿布湿遮住会阴部,男婴要注意保护阴囊,输液的患儿用纱布把手捆束固定。 (3)蓝光箱床的准备:将蓝光床置于有空调的病房内,将室温维持在22~28℃,检查灯管是否全亮,开灯前要先擦净灯管灰尘,以免影响光线穿透力。确保蓝光床上的衣套干净、干燥,将床内温度预热节到28—32℃ 方可将患儿放入。 2.蓝光治疗时的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光疗过程中要观察患儿精神反应及生命体征,注意黄疸部位、程度及变化、大小便颜色与性状,皮肤有无发红干燥、皮疹,有无呼吸暂停、烦躁、嗜睡、发热等。注意吸吮能力、哭声变化。加强巡视,如有抽搐呼吸暂停,口唇发绀要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如出现青铜症,应立即停止光疗。 (2)注意体温变化:勤测体温,做到每2~3小时1次,如果患儿体温超过37.5℃,可以适当的敞开罩在患儿身上的蓝光床套衣,或进行物理降温。如果体温低于36℃,应给患儿加盖衣被。体温控制在36~37.5℃之 间为宜。 (3)防止脱水:患儿光照治疗期间应及时补充水分、除补液外,每日要挤奶8~12次喂患儿,在2次喂奶之间要勤喂开水,尽量减少患儿水分丢失。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在光照治疗过程中进食不佳者,应及时 给予静脉输液。 (4)皮肤的护理:观察皮肤黄染情况,要及时更换尿布,便后擦净臀部并涂以鞣酸软膏。光疗时部分患儿会出现暂时性充血性皮疹,可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光疗过程中皮肤出现红色斑丘诊,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光疗 停止后可自行消退。 (5)注意大便及呕吐情况:要注意大便性状、颜色,呕吐时应侧卧位,注意呕吐性质及量。另外,患儿每 次喂奶不宜太饱,每次不超过30ml,以免引起呕吐。 (6)疗效观察:注意患儿皮肤、巩膜颜色。协助医生了解黄疸消退时间,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一般持续光照24小时,除遮盖部位外黄疸明显减退。如退黄不明显,可延长至72小时,同时注意患儿有无水肿出现,防止因照射时间过长使红细胞大量破坏而造成低蛋白血症。要定期测定血清胆红素值,判定效果报告医生。 3.蓝光治疗后的护理 出箱前先将患儿衣服预热,再给患儿穿好,抱回婴儿床,加盖棉被。记录出箱时间及灯管使用时间。灯管使用1000小时必须更换,作好各项记录及蓝光床的维护与保养。

新生儿黄疸试卷及答案

新生儿黄疸试卷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新生儿黄疸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空5分) 1、约60%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可于生后() A、生后1~2天出现黄疸 B、生后2~3天出现黄疸 C、生后2~4天出现黄疸 D、生后2~5天出现黄疸 E、生后2~6天出现黄疸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205μmol/L(12mg/dl) C、足月儿黄疸持续>2周,早产儿黄疸持续>4周 D、黄疸退而复现 E、血清结合胆红素>μ() 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生后2~5天出现黄疸 B、一般情况良好 C、足月儿14天内消退 D、早产儿4周内消退 E、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 4、母乳性黄疸出现黄疸的时间() A、多于生后1天 B、多于生后2~3天 C、多于生后4~7天 D、多于生后8~9天 E、多于生后10天 5、母乳性黄疸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多于生后4~7天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可>342μmol/L(20mg/dl)但尚无核黄疸报告 C、胆红素在停止哺乳24~72小时后即下降 D、胃纳差,体重不增 E、继续哺乳1~4月胆红素亦降至正常

6、新生儿出生3天后出现黄疸者,下列哪项不可能() A、败血症 B、新生儿肺炎 C、胆道闭锁 D、母乳性黄疸 E、新生儿溶血病 7、足月儿出生7天后出现黄疸,下列哪项诊断是不可能的() A、败血症 B、ABO溶血病 C、新生儿肺炎 D、胆道闭锁 E、母乳性黄疸 8、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者,应首先考虑() A、新生儿肝炎 B、胆道闭索 C、新生儿溶血病 D、败血症 E、母乳性黄疸 9、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者最常见的是() A、败血症 B、母乳性黄疸 C、新生儿肺炎 D、生理性黄疸 E、胆道闭索 10、患儿出生一天,足月顺产,24小时内出现黄疸,嗜睡,吸吮无力,肝脾肿大较轻。该患儿拟采用光照疗法光照需多长时间可使血清胆红素下降() A、6~8小时 B、8~12小时 C、12~24小时 D、16~28小时 E、18~30小时 11、可使新生儿黄疸加重的因素下列哪项不正确() A、饥饿 B、缺氧 C、便秘 D、失水 E、低热 12、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是() A、皮肤发亮,水肿毳毛多 B、皮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C、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低 D、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 1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与以下哪项无关:() A、红细胞量多,寿命短 B、肝脏Y、Z蛋白含量少 C、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下 D、肠道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增高 E、胆道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低下 14、以下哪一项不是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A、生后2~3天出现黄疸 B、足月儿总胆红素值不大于dl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新进展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新进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本文对近两年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文献报道进行归纳分析,探讨新生儿黄疸研究的新进展,展现新生儿黄疸病因、程度及再认识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和预防胆红素脑损伤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血红素;血清胆红素;胆红素脑病;治疗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期胆红素代谢不成熟,血中胆红素水平增高,出现皮肤黏膜的黄染现象。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可于生后2~3天出现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如不及时救治,胆红素可能沉积于大脑形成胆红素脑病,轻则留下神经系统严重后遗症,重则导致新生儿死亡。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黄疸研究的不断深入,产生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现将其近三年的最新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西医治疗 李立新[1]采用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并与传统药物鲁米那-可拉明进行比较。将60例足月正常体重、纯母乳喂养、中度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思密达治疗组和鲁米那-可拉明治疗

组,对照比较其疗效和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并检测母乳和治疗前、后婴儿粪便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浓度,探讨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机制。思密达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每日下降的幅度为(36.36±10.12)μmol/L,疗效明显优于鲁米那可拉明组,且不需住院,不中断母乳喂养。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明显优于鲁米那-可拉明,不是通过影响β-GD而起作用。笔者认为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有效、安全、价廉、无副作用、不影响母乳喂养安全简便,不需中断母乳喂养。 苯巴比妥联合思联康对新生儿黄疸的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马菲[2]将33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试验Ⅰ组给予苯巴比妥,试验Ⅱ组给予苯巴比妥和思联康联合用药,对照组不予干预,比较三组黄疸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情况。结果发现,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黄疸发生率分别为62.8%、46.8%、38.0%,黄疸持续时间分别为(7.5±2.1)天、(6.5±2.0)天和(5.0±1.8)天。与对照组比较,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在黄疸发生率和持续时间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P0.001),而试验Ⅱ组的预防效果更为明显(P0.01)。说明思联康在促进胆红素吸收,降低血清胆红素方面有重要辅助作用,可以显著增强使苯巴比妥的褪疸作用。与对照组比较,试验Ⅰ、Ⅱ组的黄疸发生率、黄疸持续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试验Ⅱ组预防作用更显著。 周红侠[3]运用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明显。将8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

新生儿黄疸试卷及答案

新生儿黄疸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空5分) 1、约60%足月儿与80%以上的早产儿可于生后( ) A、生后1~2天出现黄疸 B、生后2~3天出现黄疸 C、生后2~4天出现黄疸 D、生后2~5天出现黄疸 E、生后2~6天出现黄疸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下列哪项就是错误的( ) A、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205μmol/L(12mg/dl) C、足月儿黄疸持续>2周,早产儿黄疸持续>4周 D、黄疸退而复现 E、血清结合胆红素>17、1μmol、L(1mg、dl) 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下列哪项就是错误的( ) A、生后2~5天出现黄疸 B、一般情况良好 C、足月儿14天内消退 D、早产儿4周内消退 E、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 4、母乳性黄疸出现黄疸的时间( ) A、多于生后1天 B、多于生后2~3天 C、多于生后4~7天 D、多于生后8~9天 E、多于生后10天 5、母乳性黄疸的特点,下列哪项就是错误的( ) A、多于生后4~7天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可>342μmol/L(20mg/dl)但尚无核黄疸报告 C、胆红素在停止哺乳24~72小时后即下降 D、胃纳差,体重不增 E、继续哺乳1~4月胆红素亦降至正常 6、新生儿出生3天后出现黄疸者,下列哪项不可能( ) A、败血症 B、新生儿肺炎 C、胆道闭锁 D、母乳性黄疸 E、新生儿溶血病 7、足月儿出生7天后出现黄疸,下列哪项诊断就是不可能的( ) A、败血症 B、ABO溶血病 C、新生儿肺炎 D、胆道闭锁 E、母乳性黄疸 8、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者,应首先考虑( ) A、新生儿肝炎 B、胆道闭索 C、新生儿溶血病 D、败血症 E、母乳性黄疸 9、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者最常见的就是( ) A、败血症 B、母乳性黄疸 C、新生儿肺炎 D、生理性黄疸 E、胆道闭索 10、患儿出生一天,足月顺产,24小时内出现黄疸,嗜睡,吸吮无力,肝脾肿大较轻。该患儿拟采用光照疗法光照需多长时间可使血清胆红素下降( ) A、6~8小时 B、8~12小时 C、12~24小时 D、16~28小时 E、18~30小时 11、可使新生儿黄疸加重的因素下列哪项不正确( ) A、饥饿 B、缺氧 C、便秘 D、失水 E、低热 12、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就是( ) A、皮肤发亮,水肿毳毛多 B、皮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C、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低 D、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 1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与以下哪项无关:( ) A、红细胞量多,寿命短 B、肝脏Y、Z蛋白含量少 C、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下 D、肠道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增高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16年版) 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生高胆红素血症(ICD-10: P59、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超过Bhutani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得95百分位。 (三)治疗方案得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降低胆红素:根据高胆红素血症得程度决定光疗、

换血等措施。 2、预防高胆红素脑病:必要时使用白蛋白。 3、减轻溶血:必要时给予静注丙种球蛋白。 4、纠正贫血:必要时输血。 (四)标准住院日为5-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新生高胆红素血症(ICD-10: P59、90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得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得检查项目。 1、必需得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尿常规、大便常规。 (2)CRP。 (3)监测胆红素。

(4)血生化全套。 (5)血气分析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得检查项目 (1)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得筛查。 (2)血TORCH。 (3)腹部B超。 (4)红细胞形态。 (5)听力检查。 (6)头颅MRI。 (7)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 (8)血培养+药敏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根据光疗曲线进行光疗。 (1)光疗过程中注意适当增加补液量,以防光疗中体液丢失过多。 (2)注意监测体温。

新生儿黄疸试卷及答案

新生儿黄疸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空5分) 1、约60%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可于生后() A、生后1~2天出现黄疸 B、生后2~3天出现黄疸 C、生后2~4天出现黄疸 D、生后2~5天出现黄疸 E、生后2~6天出现黄疸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205μmol/L(12mg/dl) C、足月儿黄疸持续>2周,早产儿黄疸持续>4周 D、黄疸退而复现 E、血清结合胆红素>17.1μmol.L(1mg.dl) 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生后2~5天出现黄疸 B、一般情况良好 C、足月儿14天内消退 D、早产儿4周内消退 E、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 4、母乳性黄疸出现黄疸的时间() A、多于生后1天 B、多于生后2~3天 C、多于生后4~7天 D、多于生后8~9天 E、多于生后10天 5、母乳性黄疸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多于生后4~7天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可>342μmol/L(20mg/dl)但尚无核黄疸报告 C、胆红素在停止哺乳24~72小时后即下降 D、胃纳差,体重不增 E、继续哺乳1~4月胆红素亦降至正常 6、新生儿出生3天后出现黄疸者,下列哪项不可能() A、败血症 B、新生儿肺炎 C、胆道闭锁 D、母乳性黄疸 E、新生儿溶血病 7、足月儿出生7天后出现黄疸,下列哪项诊断是不可能的() A、败血症 B、ABO溶血病 C、新生儿肺炎 D、胆道闭锁 E、母乳性黄疸 8、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者,应首先考虑() A、新生儿肝炎 B、胆道闭索 C、新生儿溶血病 D、败血症 E、母乳性黄疸 9、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者最常见的是() A、败血症 B、母乳性黄疸 C、新生儿肺炎 D、生理性黄疸 E、胆道闭索 10、患儿出生一天,足月顺产,24小时内出现黄疸,嗜睡,吸吮无力,肝脾肿大较轻。该患儿拟采用光照疗法光照需多长时间可使血清胆红素下降() A、6~8小时 B、8~12小时 C、12~24小时 D、16~28小时 E、18~30小时 11、可使新生儿黄疸加重的因素下列哪项不正确() A、饥饿 B、缺氧 C、便秘 D、失水 E、低热

新生儿黄疸试卷及复习资料

姓名 : 一、选择题(每空 5 分) 1、约 60%足月儿和 80%以上的早产儿可于生后( ) A 、生后1?2天出现黄疸 B 、生后 2? 3 天出现黄 疸 C 生后2?4天出现黄疸 D 、生后 2? 5 天出现黄 E 生后2?6天出现黄疸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B 、血清胆红素>205卩 (12) C 足月儿黄疸持续>2周,早产儿黄疸持续>4周 D 黄疸退而复现 E 、血清结合胆红素>17.1 卩(1) 3、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生后2?5天出现黄疸 B 、一般情况良好 C 足月儿14天内消退 D 、早产儿4周内消退 E 、血清胆红素<257卩(15) 4、 母乳性黄疸出现黄疸的时间( ) A 、多于生后1天 B 、多于生后2?3天 新生儿黄疸 成绩:

C多于生后4?7天D多于生后8?9天E 、多于生后 10天 5、母乳性黄疸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多于生后4?7天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可>342卩(20)但尚无核黄疸报告 C胆红素在停止哺乳24?72小时后即下降 D胃纳差,体重不增 E 、继续哺乳1?4月胆 红素亦降至正常 6、新生儿出生3天后出现黄疸者,下列哪项不可能() A、败血症 B、新生儿肺炎 C、胆道闭锁 D、母乳性黄疸 E、新生儿溶血病 7、足月儿出生7天后出现黄疸,下列哪项诊断是不可能的( ) A败血症B、溶血病C、新生儿肺炎D、胆道闭锁E、母乳性黄疸 8、生后24 小时内出现黄疸者,应首先考虑() A、新生儿肝炎 B、胆道闭索 C、新生儿溶血病 D、败血症 E 、母乳性黄疸 9、新生儿生后2?3 天出现黄疸者最常见的是() A、败血症 B、母乳性黄疸 C、新生儿肺炎 D、生理性黄疸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 小儿时期是人生的基础阶段,新生儿尤为重要。新生儿死亡率一般占婴儿死亡率的半数以上,要降低婴儿死亡率,首先就得降低新生儿死亡率[1]。因此,从预防的角度减少各种常见的死亡原因.就需要加强生长发育监测,预防营养不良,保证新生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足够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一个临床症状,约有60%新生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而早产儿黄疸的发生率可达到80%[2],少数黄疸患儿,尤其是早产儿更易出现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甚至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损害和功能残疾。对新生儿黄疸,尤其早产儿黄疸进行适时、有效、安全、经济的干预,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是国内外医学界多年来努力的方向[3]。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之一,但传统的长时间照射治疗易引发副作用。 蓝光毯治疗,该机是由发光器和冷光源垫两部分组成,无紫外线和红外线辐射,治疗时不必裸露,不直接照射眼部,不必戴眼罩及男婴遮盖生殖器,避免了患儿因恐惧不安、哭闹烦躁造成的皮肤破损、输液针头脱出等副作用。不影响婴儿保暖、喂养、换尿布、治疗和护理操作,更适合在辐射台

保暖、置于温箱中保暖、早产儿低体重儿及抢救台的危重新 生儿治疗,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光照强度,局部光照强,光垫 各点光分布均匀,使用方便,无其它副作用。但在炎热夏季 温度高,使用时光垫接触皮肤时间长透气差,偶有出现皮疹,照射部位更换时间缩短些,可避免。因照射面积小,面部及 四肢没能照射,皮肤黄疸消退较慢,但对总的疗效影响不大。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不失为代替目前蓝光治疗的有效方法。 蓝光照射: 蓝光照射治疗是消退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原 理是:胆红素能吸收光线,以波长450~460hm的光线作用 最强,由于蓝光的波长主峰在425~475nm之间,故有人认 为是人工照射的最好光源。光照对未结合胆红素比对结合胆 红素的作用大2~3倍。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发生变化,转化为水溶性,可经胆汁排泄到肠腔,或从尿内排出,从而使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较成人及一般儿童为高,主要由于:①未结合胆红素产生增加。②肝细胞摄取胆红素能力差。③ 肝细胞酶系统发育不完善。④肠壁吸收胆红素增加所致。所 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新生儿生后1 周内胆红素>34μmol/L,最高范围值足月儿达205.2μmol/L,

为什么苯巴比妥能治疗新生儿黄疸

为什么苯巴比妥能治疗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用苯巴比妥治疗是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黄疸。这种黄疸是由于大量红血球破坏,形成大量胆红素时,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还不健全,不能将胆红素很快排除,使血液中胆红素高于正常所至的黄疸。使用苯巴比妥后,可以诱导肝细胞微粒体的药物代谢酶,使其代谢增加,而促进胆红素的代谢,降低了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使黄疸消退。 对于新生儿黄疸应先查明病因。如果属于阻塞性黄疸,就不能使用这种药物治疗。用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黄疸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按量用药。 方法:口服苯巴比妥,每日每公斤体重5毫克,分3次,每隔8小时服一次;肌内注射,每日每公斤体重5毫克,分2次。在应用时,可先采取肌内注射,后改为口服给药的方法。在应用苯巴比妥治疗过程中,应反复检查血清胆红素的含量,如低于8%--10%毫克以下时,应考虑停药。经治疗后无效,可改用其它方法进行治疗。 新生儿黄疸治疗建议 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7-10天消退,为生理性黄疸,在黄疸期间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不需特殊治疗。若黄疸提前或推迟出现,或出现上面所述各种异常情况,应立即送医院系统检查,以免延误诊治,危及婴儿生命。 什么原因会导致大便发绿? (1)母乳喂养儿大便发绿 大便的颜色与胆汁的化学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肠上部的胆汁含有胆红素和胆绿素,使大便呈黄绿色。当大便推送到结肠时,胆绿素经过还原作用,又转变为胆红素,这时大便呈黄色。母乳喂养的小儿的大便偏酸性,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部分胆红素转变为胆绿素,使排出的大便呈浅绿色,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宝宝吃奶好,全身情况正常,新妈妈可不必担心,这只是暂时现象,随着宝宝长大,会有进步。 (2)着凉 孩子吃的奶有点偏凉了或者孩子的腹部、脚部受凉都可能大便发绿。 这是因为,受凉会导致肠蠕动过快,在结肠胆绿素来不及被还原成胆红素,故呈现绿色。这是产生绿色大便的常见原因之一。这种原因引起的绿色大便,可能还有像感冒一类的症状。如果只有绿色大便,注意腹部保暖,尤其在晚上,过几天就会恢复。如果有感冒症状,应同时对感冒进行对症治疗。 (3)饥饿 有的宝宝因没有吃饱,饥饿会使肠道蠕动加快,出现绿色大便,宝宝因饥饿有哭闹不安等表现,容易与其它述情况区分。这种情况只要增加奶量,让宝宝吃饱就可以了。 (4)加强铁的配方奶粉 人工喂养的小儿大便呈偏碱性,能使部分粪胆红素进一步转变为粪胆原,粪胆原是无色的,所以大便多呈浅黄色。如果宝宝吃的配方奶粉中的铁质没有完全吸收掉,也会让他的大便发绿。 所以,大便发不发绿,问题并不是特别大,你只要看孩子的大便次数、大便的性状如果都正常,就不用特别担心。

新生儿黄疸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 5分) 1约60%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可于生后( ) A 、生后1?2天出现黄疸 B 、生后2?3天出现黄疸 C 生后2?4天出现黄疸 D 、生后2?5天出现黄疸 E 、生后2?6天出现黄疸 2、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B 、血清胆红素>205卩mol/L (12mg/dl ) C 足月儿黄疸持续>2周,早产儿黄疸持续>4周 D 黄疸退而复现 E 、血清结合胆红素>17.1卩mol.L (Img.dl ) 3、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生后2?5天出现黄疸 B 、一般情况良好 C 足月儿14天内消退 D 、早产儿4周内消退 E 、血清胆红素 <257 卩 mol/L (15mg/dl ) 4、 母乳性黄疸出现黄疸的时间( ) A 、多于生后1天 B 、多于生后2?3天 C 多于生后4?7天 D 多于生后8?9天 E 、多于生后10天 5、 母乳性黄疸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多于生后4?7天出现黄疸 B 血清胆红素可>342卩mol/L (20mg/dl )但尚无核黄疸报告 C 胆红素在停止哺乳 24?72小时后即下降 D 胃纳差,体重不增 E 、继续哺乳1?4月胆红素亦降至正常 6、 新生儿出生3天后出现黄疸者,下列哪项不可能( ) A 、败血症 B 、新生儿肺炎 C 、胆道闭锁 D 、母乳性黄疸 E 、新生儿溶血病 7、 足月儿出生7天后出现黄疸,下列哪项诊断是不可能的( ) A 、败血症 B 、ABO 溶血病 C 、新生儿肺炎 D 、胆道闭锁 E 、母乳性黄疸 8、 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者,应首先考虑( ) A 、新生儿肝炎 B 、胆道闭索 C 、新生儿溶血病 D 、败血症 E 、母乳性黄疸 9、 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者最常见的是( A 、败血症 B 、母乳性黄疸 C 、新生儿肺炎 D 、生理性黄疸 E 、胆道闭索 10、 患儿出生一天,足月顺产, 24小时内出现黄疸,嗜睡,吸吮无力,肝脾肿大较轻。该 患儿拟采用光照疗法光照需多长时间可使血清胆红素下降( ) A 6?8小时 B 、8?12小时 C 、12?24小时 D 、16?28小时 E 、18?30小时 姓名: 新生儿黄疸 成绩: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4-04-09T08:49:57.1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9期供稿作者:姚淑霞[导读] 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28 d以内的新生儿,因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引起的巩膜、皮肤以及黏膜黄疸症。 姚淑霞(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2613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黄疸有效的早期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140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皆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配方奶、游泳、专业抚摸等干预性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调查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儿1周内黄疸指数、胎便转黄时间以及退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家属满意率(95.7%)较对照组(85.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护理干预胎便抚摸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9-0068-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analysis of neonatal jaundice early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asures. Methods: 140 cases of neonatal jaund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intervention group based targeted supplementary formula, swimming, touch and other profess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nursing observation, investigation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28 d以内的新生儿,因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引起的巩膜、皮肤以及黏膜黄疸症。发生病理性黄疸时,高浓度的胆红素会损害新生儿神经系统,引起胆红素脑病,因而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早诊断、早治疗以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选择2012年6月~2013年9月70例新生儿进行针对性的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获得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9月间于我院出生的14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体重 2.4~4.1 kg,平均( 3.2±1.1)kg。随机分为干预组70例,男39例,女31例,其中顺产28例,剖宫产42例;对照组70例,男38例,女32例,其中顺产33例,剖宫产37例。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两组产妇无产前并发症,年龄、孕周、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两组新生儿均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母乳喂养基础上按需哺乳。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母乳不足时补加配方奶足量哺乳;每天游泳15 min,游泳后由专业人员抚触护理15 min。 1.2.1 常规护理:①母婴同室,确保病房始终安静、舒适;②观察新生儿黄染部位、范围,记录评估黄疸值,观察精神状态,若黄疸症状加重或者嗜睡等情况出现,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诊断治疗;③检查记录新生儿排便情况,记录新生儿每天排便次数、大小便颜色等,及时更换尿布,保持尿片清洁干燥;超过24 h未排胎便的婴儿,给予适当刺激肛门促进排便;④采取多形式的健康宣教。 1.2.2 早期足量喂奶:早期充足的喂乳量可刺激新生儿肠道蠕动,减少胆红素吸收,促进胎便排出[2]。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营养来源,但临床上常见产妇开乳晚、泌乳量不足。新生儿自出生起即实行母婴同室,帮助产妇早开乳以便新生儿早吮吸,保证足够的哺乳次数和每次哺乳量,若母乳不足可添加配方奶至喂哺后婴儿有满足感。如此增加早期摄乳量及喂养次数,干预组新生儿首次排胎便时间、首次排黄便时间均得以提前(P<0.05),黄疽指数显著降低,退黄时间缩短(P<0.05)。 1.2.3 游泳:每天上午哺乳后1 h游泳15 min,脐带放水、加戴救生圈后护理人员在旁协助婴儿在泳池内进行肢体伸展运动,确保水质洁净温和、水温适宜;游泳结束后及时护理脐带;擦干身体,注意保暖。游泳时适宜温度的水可扩张皮肤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且游泳使得机体耗能增多,促进食欲和肠蠕动,有利于胆红素随胎便排出,降低新生儿胆红素指数。 1.2.4 抚摸护理:抚触可刺激迷走神经兴奋,促进消化液和胰岛素分泌,提升婴儿食欲,有利于婴儿排便。背部抚摸动作可引起脊髓内排便中枢兴奋,使排便次数增加,减少胆红素重吸收量。另外,轻柔的抚摸护理能使新生儿通过皮肤直接感受到爱与呵护,能使新生儿精神放松、少哭闹,对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十分有利。 1.3 观察指标:抚摸护理后,于患儿前额正中和胸部测1次黄疸指数,并做好记录(采用北京麦邦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MBJ20经皮黄疽仪);观察新生儿皮肤、巩膜黄染程度;记录两组组新生儿胎便转黄时间、退黄时间。出院前问卷形式调查家属满意度。 2 结果 干预组患儿1周内黄疸指数、胎便转黄时间以及退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干预组家属满意率(95.7%)较对照组(85.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黄疸指数、胎便转黄时间以及退黄时间比较(x-±s) 组别1周内黄疸平均指数胎便转黄时间(h)退黄时间(d) 干预组9.36±2.09①32.21±3.38① 3.1±2.2① 对照组11.15±4.7161.47±6.54 5.9±3.0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3 小结 过量胆红素未能及时排出是新生儿黄疸的根本原因,早期足量喂奶、游泳和抚触都可刺激肠蠕动,促进胆红素代谢并随胎便排出,从而降低游离胆红素浓度,有效预防高胆红素所致的神经损伤。此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 [1] 汪桂香.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学,2010,16 (4):478. [2] 孙美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57(2):408. [3] 商广芝,李松,洪丽娟.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2):32.

3种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分析

3种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3种方案治疗结果。方法回顾分析150例新生儿黄疸病例。结果三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发热、皮疹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光疗+口服组呕吐发生率高于另两组,光疗组腹泻发生率低于另两组,住院费用光疗组15mg/dl,直接胆红素0.05)。三组间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住院费用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三组间治疗副反应比较光疗+口服组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单纯光疗组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三组间皮疹、发热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国内有关于茵栀黄口服液和茵栀黄注射液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研究说明其有效性,治疗中重度黄疸均是与光疗联合,分析其效果有限。单纯研究其疗效及疗程,未比较副作用及住院费用。本研究的结果不能说明其有效性,可能与本研究的光疗强度较大有关,由此推论药物的退黄作用相较光疗很弱,甚至忽略不计。而其副作用不容忽视。国内偶见茵栀黄注射液严重过敏反应[1,2]、药液渗漏致皮肤坏死的报告[3]。由于不能缩短住院时间,其增加住院费用也是明显的。 综上所述,目前光疗仍是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他辅助治疗是否总体有益处还需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张志敏.茵栀黄致严重迟发型过敏反应1例[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71. [2]居靖,黄萍,汪海孙,等.茵栀黄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事件分析[J].安徽医药,2010,14(3):362-365. [3]柯晖,陈霞.茵栀黄注射液外渗致皮肤坏死的护理[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8,27(5):463-463.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新进展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新进展 发表时间:2011-06-13T17:18:01.2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李翠翠梁瑞萍李日清[导读]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皮肤及巩膜的黄染。 李翠翠梁瑞萍李日清(山西省汾阳医院新生儿科 032200)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0-0306-02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皮肤及巩膜的黄染。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部分病理性黄疸如果不积极处理,使血中胆红素浓度过高,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核黄疸,导致严重后遗症或死亡。因此,对新生儿黄疸的防治及护理是产科和儿科医护人员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就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综述如下: 1 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 由于胎儿在宫内处于低氧环境,低氧分压可刺激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造成了较多的红细胞,出生后新生儿建立自主呼吸,氧分压增高,血氧浓度提高,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使胆红素生成增多;出生时肠腔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将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加之肠道内缺乏细菌,导致未结合胆红素产生和吸收增加;胎便中富含胆红素,如果排泄延迟,就会使重吸收增多。 2 护理 2.1 重视围产期护理做好产前检查很重要,尽量预防早产和难产,做好产程观察,提高接生技术,积极处理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防止或减轻胎儿及新生儿因缺氧使参与胆红素代谢的酶活性降低。 2.2 预防感染的护理出生时及时吸净鼻咽部、口腔的分泌物和黏液,每次喂奶后竖起新生儿轻拍背部,使其排出吸奶时吸入的空气,以免引起新生儿窒息及吸人性肺炎。勤换尿布,便后洗净臀部,预防臀部感染。新生儿脐部有创面,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脐炎,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脐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所以,应重视脐部护理。通过以上干预,减少或消除感染因素所致黄疸。 2.3 促进乳汁分泌,保证营养供给,初乳可促进胎粪的排泄[1],因此,新生儿出生后应早接触、早吮吸,24小时母婴同室。人乳的分泌是由多种内分泌参与的复杂过程[2],产妇的情绪、休息、营养都会影响泌乳。母乳量不能满足新生儿需要时,适当采用配方奶粉喂养以增加新生儿的摄入量,可促进肠蠕动,使含有大量胆红素的胎粪排出加快,减轻黄疸[3]。 2.4 应用护理手段促进胎粪排泄,胎便排出延迟,胆红素吸收增加,使血中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4]。因此,早期应采取措施促进胎粪排出。 2.4.1 出生后的新生儿,经过一般处理后,肛门温度计前端涂石腊油后插入肛门2cm,3分钟后取出,既能准确测量新生儿体温,又能起到检查肛门及刺激肛门和直肠促进排便的作用。 2.4.2 新生儿游泳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生儿保健运动,由于新生儿游泳时手脚都在活动,实际上也是一项全身运动。通过游泳运动,新生儿摄奶量就会增加,肠蠕动增加,加速胎便排出,胎粪转黄时间明显提前[5]。 2.4.3 抚触可增加迷走神经兴奋,促进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使奶量摄入增加,刺激肠蠕动,增加日排便次数和排便量,减少胆红素肝肠循环,从而降低胆红素的指数[6]。 2.5 口服西药的护理新生儿黄疸时常用一些口服西药来预防和治疗黄疸,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苯巴比妥钠等,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含有双歧杆菌,口服后种植于新生儿肠道内,有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可使结合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粪胆原随大便排出体外。 2.6 中药治疗黄疸的护理现代中医药治疗新生儿黄疸显示较强的优势,部分患儿经早期干预治疗后不需住院,减轻了家庭负担。常用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方法有口服退黄散,口服退黄散时应重视中药服法,退黄散宜每日一剂,浓煎成40ml药液,分多次服用,宜喂奶前温服,6天为一疗程[7],服药后注意观察排便次数和颜色,大便次数多并出现水样便时,应减少剂茸或暂缓服用。 2.7 光疗的护理蓝光治疗是目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简单易行且安全有效的方法[8]。光照的原理是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由脂溶性变成水溶性,然后经肠道或尿道排出。光疗前做好家属的宣教工作及心理护理。使家属真正理解光疗的目的、方法、效果,从而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9]。在蓝光治疗过程中,新生儿哭闹时施以抚触,既可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又能满足患儿被爱的需要[11]。蓝光治疗结束后,双眼除去黑布后应消毒小纱布覆盖3-5min,帮助眼睛适应光线,检查全身皮肤有无损伤,注意保暖。 2.8 换血疗法的护理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最迅速有效的方法,主要用于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症,换血可换出血中的胆红素、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和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 3 小结 综上所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虽然很高,但大多数是可逆的,首先要加强围产期保健,降低围产因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对所有的新生儿,不论是否出现黄疸,都应采取各种预防护理措施,促进排便,减少胆红素的吸收;对早产儿、高危儿、黄疽出现早、发展快的新生儿高度重视,做好健康教育,取得家属信任,让家属懂得高胆红素血症的危害,使他们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婴儿的观察、治疗和护理。是防止核黄疸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黄善球.大黄液直肠给药佐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观察与护理[J].广西医学,2008,30(2):292-293. [2]李彩霞,王世爱.两种喂养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8):36-37. [3]汤文军.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0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8,30(1):117-118. [4]解中芬,康朝风.新生儿黄疸的整体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2966-2967. [5]黄培红,陈桂花,梁惠贞等.游泳对新生儿发育和黄疸影响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2):396-397. [6]朱天娇,抚触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7):779. [7]范翠,王瑞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的分析与观察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09,4(9),104-120. [8]边文玲,薛情杰,牛慧君.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6),177-178, [9]黄漫,曾国琼.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不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6A):23-24.

新生儿黄疸试卷及答案

新生儿黄疸试卷及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新生儿黄疸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空5分) 1、约60%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可于生后() A、生后1~2天出现黄疸 B、生后2~3天出现黄疸 C、生后2~4天出现黄疸 D、生后2~5天出现黄疸 E、生后2~6天出现黄疸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205μmol/L(12mg/dl) C、足月儿黄疸持续>2周,早产儿黄疸持续>4周 D、黄疸退而复现 E、血清结合胆红素>μ() 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生后2~5天出现黄疸 B、一般情况良好 C、足月儿14天内消退 D、早产儿4周内消退 E、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 4、母乳性黄疸出现黄疸的时间() A、多于生后1天 B、多于生后2~3天 C、多于生后4~7天 D、多于生后8~9天 E、多于生后10天 5、母乳性黄疸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多于生后4~7天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可>342μmol/L(20mg/dl)但尚无核黄疸报告 C、胆红素在停止哺乳24~72小时后即下降 D、胃纳差,体重不增 E、继续哺乳1~4月胆红素亦降至正常 6、新生儿出生3天后出现黄疸者,下列哪项不可能() A、败血症 B、新生儿肺炎 C、胆道闭锁 D、母乳性黄疸 E、新生儿溶血病 7、足月儿出生7天后出现黄疸,下列哪项诊断是不可能的() A、败血症 B、ABO溶血病 C、新生儿肺炎 D、胆道闭锁 E、母乳性黄疸 8、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者,应首先考虑() A、新生儿肝炎 B、胆道闭索 C、新生儿溶血病 D、败血症 E、母乳性黄疸 9、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者最常见的是() A、败血症 B、母乳性黄疸 C、新生儿肺炎 D、生理性黄疸 E、胆道闭索 10、患儿出生一天,足月顺产,24小时内出现黄疸,嗜睡,吸吮无力,肝脾肿大较轻。该患儿拟采用光照疗法光照需多长时间可使血清胆红素下降() A、6~8小时 B、8~12小时 C、12~24小时 D、16~28小时 E、18~30小时 11、可使新生儿黄疸加重的因素下列哪项不正确() A、饥饿 B、缺氧 C、便秘 D、失水 E、低热 12、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是() A、皮肤发亮,水肿毳毛多 B、皮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C、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低 D、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 1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与以下哪项无关:() A、红细胞量多,寿命短 B、肝脏Y、Z蛋白含量少 C、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下 D、肠道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增高 E、胆道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低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