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如何备课、上课

教师如何备课、上课

教师如何备课、上课
教师如何备课、上课

教师如何备课、上课

一、备课篇

(一)什么是备课?

定义涵义

备课是教师为了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作教学教法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规划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对所讲授内容加以深刻理解,并对讲授内容的结构进行安排及设计的课堂教学的方案,表现在书面上就是对课堂讲授内容和课堂结构设想所形成的教学设计。

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课堂效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保障,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备课即设计。通俗地讲,设计就是按一定的“计”来设立有关项目和有关程序。这个过程,就是研究。在这里,“课”就是教学,“备”就是研究,因此所谓“备课”就是“研究教学”。与一般的教学研究不同的是,它不是研究整个教学过程,它是研究一堂具体的课如何上,着眼于“如何行动”。因此更准确地说,备课就是研究如何行动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生成性得到强调,教学的过程不是备课的执行过程,不是教案的课堂再现,而是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这样,备课的功能也就发生了变化。备课不再是教学方案设计记录,而是生成教学过程的准备,包括材料的准备,内容的准备,指导思想的准备,方法的准备。这种准备,是对各种“可能性”的预知,是为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提供支持。换一句话说,备课对教学来说还处于“未定”状态。正因为是“未定”,所以备课必须从“方案设计”的层面上退下来,退到为方案设计作准备的层面上。这种“退”对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说传统的备课是为教学提供一个蓝图,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备课是为教学提供确定蓝图的依据。简明地说,过去,备课是教学的脚本;现在,它应该是研究的记录。

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具体章节的具体要求,了解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结构、重点章节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

广泛阅读有关文献和教学参考书,根据教学大纲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增删和更新,努力做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确保演示、实验、实习到位,注重培养学生基本技能,避免出现照本宣科、满堂灌的现象;

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业布置应数量适当、难易适度;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确,避免满堂板书、书写杂乱或缺乏板书的现象;

备课分类

备课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个人备课是教师自己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活动。集体备课是由相同学科和相同年级的教师共同钻研教材,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的活动。

①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在学期(或学年)开始以前制订。它的作用在于明确整个学期(或学年)教学工作的任务和范围,并作出通盘的安排。它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总的说明,包括教材、学生基本情况的分析,教学目的、教学总时数,预定复习、考试和考查时间等;二是教学进度计划表。

②单元(或课题)计划。在一个单元(或课题)的教学开始以前制订。它的作用在于对一个单元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包括单元(或课题)名称、教学目的、课时分配、课的类型、教学方法、电化教学手段和教具的利用等项目。

③课时计划(教案)。上每节课之前制订。它对每一节课进行缜密的设计,是教师讲课的依据,直接关系到课的质量。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项目:班级、学科、课题、教学目的、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有的还列有教具、板书设计和课后自我分析等项目。上课进程中,对原定课时计划,有时根据具体情况可做适当调整。

备课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因材施教,注重差异,体现教师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要备好一堂课,必须做到六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学法、备老师自己、备教学反思。科学的备课必须符合教学实际,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前后衔接,逻辑严密,必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层次清晰,过渡自然。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有这种情况:课堂里出现了与教师备好的课不一致的情况,出现了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们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放弃原来的备课,二是迫使学生按照备课的设计来理解和学习。

所以,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必须研究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以及应对策略,以便于灵活应对。

(二)如何备课?

备课程序:

1、明确本次授课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

2、确定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

3、考虑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来讲清重点、突破难点,包括设计如何提问、举例、演示和实验等;

4、编写教学设计正文,教学设计正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⑴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复习旧课,或由与本课内容有内在联系的文字、音频、视频等材料入手,导入新课,并讲清新课的目的和意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⑵教学步骤和讲课内容,包括师生双边活动及设计教学方法等;

⑶布置作业;

⑷板书设计;

5、每次课上完,应根据教与学互动情况,在教案首页上填写教学体会,以便积累经验,改进教学。

备课方法

一次完整的备课,要备全以下几个方面:

1、要备好课标。

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纲领与指南,教师在备课之前应该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尤其是课程目标、对各年级段的具体要求、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部分,以明确自己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的方向。

2、要备好教材。

新课标下的学科教材是教学的媒介、学习的材料,是教学资源中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要有教材资源意识,对教材应有所取舍,有所增删,活化教材。具体来讲,一方面要通过拓宽课外学习资源,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补充,如选用报刊图书、电影电视、网络等资源,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教材的隐性信息资源。在某种程度上,隐性资源于学生的成长更为重要,诸如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高尚的情操,培育科学的思维,学会做人与处事,学会求知与审美,学会谋求生存与发展,等等。教材作为教学资源,我们可以有如上的处理,可以进行二次开发,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教学活动就可以脱离教材而海阔天空的胡扯,我们还要尊重教材,要走进教材文本,熟悉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文本为依据,在以教材为支点的基础上,走出教材,走进生活。因而教师必须要吃透教材,在此基础上联系生活,难以想象一个在备课时不能吃透教材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借助教材带着学生走进生活。

3、要备好学生。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主体,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认知水平学习,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差异原则,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充分保证学生的“三权”,即学生的读书权、思考权、讨论权,给予他们学习的时间,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

信息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非常广泛,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教师完全有可能感觉陌生。新课改特别提到学生也是一种资源,这一点我们在备课中也应该注意到。

4、要备好教师本身。

新课改认为教师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新课程的教学,除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外,也要注意教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备课时,教师应结合自己的特长,有效的利用好教材,在备课、教学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5、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思考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考虑学生主动性学习,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6、课堂练习设计:有的放矢。围绕目标、重难点,可能有哪些问题。

7、作业准备:精心挑选,难度适宜。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知识与技能训练结合,围绕差异教育,分层次布置作业。

8、备好板书

板书体现了一节课教学的骨干内容,体现了教学内容间的逻辑联系,体现了文本的思维线索,备好板书是上好课的关键一环。

集体备课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

集体备课,包括以下三种层次:

一是教材集体备课。就是使用新教材前针对整本教材应教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等进行集体研究。

二是单元集体备课。即在每单元教学前,针对单元教学目标、训练重点等进行集体研究。

三是课文集体备课。讨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训练的重点内容,使用的教学方法、手段等。

其具体运作方式如下:

1、组织管理:

集体备课由教学处(或教科研室)实施管理。一般由教研组长具体主持集体备课活动;公共科和规模较大、门类较多的专业教研组可分成若干备课组,由备课组长负责具体实施,教研组长指导并参加各小组的备课活动。

2、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阶段

备课组长提前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大纲,通知中明确集体活动的“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

(2)集中研讨阶段

组长召集本组教师提出备课要求,听取中心发言人的发言,讨论备课提纲。讨论中心发言人提出备课提纲时,应包括备重点、备难点、备教法、备教学过程,备作业。讨论时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允许不同意见的争鸣。

(3)修改提纲阶段

根据集体讨论的内容,中心发言人修改备课提纲,要充分体现“五统一”:统一教学思想,统一“双基”、“双力”(智力、能力)和“双育”的内容与要求,统一课时安排,统一达标题目,统一考核要求。

(4)撰写教案

各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备课提纲和各班的学情,撰写教案。此时,在不离开“五统一”的前提下,发挥各人特长。

(5)信息反馈阶段

把根据备课提纲实施时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

3、时间安排:学校可根据学校情况以及各学科的特点,规定集体备课时间。尽量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集体备课所要坚持的“三性”原则

1、统一性原则。

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同步教学,具体实施中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资料使用、检测评估等必须统一。特别是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一旦失去了统一,就不能在集体讨论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及时矫正教学实践。

2、超前性原则

分配撰写备课提纲的任务和提供备课提纲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任课教师的提纲准备任务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一并分配,便于教师早作准备,收集资料,钻研课标和教材。备课提纲的讨论一般要超前一周。

3、完整性原则

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一般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比较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

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

集体备课,不仅仅是集中讨论,一般采取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形式。如果仅仅依靠听中心发言人的说课,讨论是不能成功的。要发动全组成员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讨论的时候才可能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所以,个人钻研是前提。这大概就是“功夫在诗外”。集中讨论时,组长要善于引导,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还要善于总结,概括大家的长处,指导中心发言人整理备课提纲。

2、正确处理好备课与试讲的关系。

备课是讲课的基础,讲课以备课提纲为指导。集体备课之后,由一人或几人进行试教,每次教后及时组织评课。执教者发挥自己的特长,上出自己的风格。备的内容统一,教的风格可以百花齐放,方法可以各有不同。概括地说,备课要

统一,上课在不离开备课提纲的情况下,可以百花齐放。千万不能出现“千人一面”的局面。

3、正确处理好骨干领路与培养新教师的关系。

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一般挑选本组骨干。一来有把握,二来组长也省心。备课是贯穿于每学期的全过程,从培养新教师的角度出发,也应给新同志压压担子,让新同志来当“中心发言人”,同时采取“青蓝结对”的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这样可以一举数得。

(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涵义

备课的呈现方式为教学设计(或者说教案)。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教学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

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种类:从“教”的角度来呈现备课内容,我们可以称之为“教案式备课”。从“学”的角度来呈现备课内容的,可称之为“学案式备课”,它的格式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材料,学生的学习困难及其克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过程,学生的学习成果等。还有所谓“材料式备课”,就是从为教学准备充分的材料的角度来备课,包括背景材料、文本材料、研究材料、教学材料,教师对材料烂熟于心,在课堂里与学生一起协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教学的基本过程也就在这种“协商”中明确或形成。还有所谓“研究式备课”,教师从“研究”的角度来把握文本,从“研究”的角度来考察教学的基本原则。备课就是对这一系列研究过程和成果的记录。“教学设计“,以学生的眼界设计教学思路,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和问题,并设计相应的对策。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学生有哪些活动,教师如何协助或指导这些活动,如课件、实验、实践、练习,如何利用教材内容拓展、延伸。

教学设计的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中必须有: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主要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各阶段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各阶段设计意图、课后评价与反思等内容。

教案设计要灵活多样,注重实效。

同一个教学内容,在同一时期,不同的教师设计的教案形式可以不同。

同一个教学内容,在不同时期,同一个教师设计的教案也会不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设计方法和风格,只求基本部分相同,不求完全相同。

教学设计的方法

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目的;

2、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3、要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4、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教学设计的结构与内容

(1)教学内容(课题)

(2)课型: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而确定的课的类型,即为课型。

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实习课、检查课、测验课、综合课、活动课等。

新授课是以讲解新知识为目的的课。

复习课是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目的的课。

实验课、实习课是以培养学生技能、技巧为目的的课。

检查课、测验课是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程度为目的的课。

综合课、活动课是将讲授、复习巩固、检查提问、作业练习等活动交叉进行的课。

任课的教师要根据选择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实际情况,来确定课的类型。

(3)教学目标及任务,教学目标要注意将课程需要关注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入到每一节课中去,要具体具有、可操作、可检测性、唯一性。

(4)教学中的重难点,设置每一节课的教学难点要根据教学的环境、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精心设计。一节课中的教学难点应该是学生在本节课中的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地方。

(5)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教具准备

教无定法。教学的方法从理论上讲,应当是有无数种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以讲授法为主,不能事事都要学生去活动、去体验。同时还有讨论法、发现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导学法、辅导法、谈话法、陶冶法、任务驱动法、交流法、互动法、练习法、开放方式教学法等。

教具:包括传统的黑板粉笔,也包括计算机、网络、投影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

(6)教学过程设计(主要围绕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学生活动内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如何指导、协助学生活动,体现学法指导)

(7)设计板书和作业(板书可用红笔在过程设计内勾划;作业,根据学生情况实行分层次布置。)

板书设计:

⑴板书

①板书必须有“章、节、目”三级目录和本节课中的内容摘要等内容。

②可以将白(黑、绿)板右侧1/4用来保留书写复习提问的题目和课后作业内容。

⑵PPT片

演示文稿(PPT)可以展示提纲要点、图片、影片和动画等,不可多用,更不能一稿(演示文稿)统到底。不可代替实物展示、教学挂图、演示实验、体验操作等。演示文稿(PPT)不适合做所谓的课堂教学“课件”。

(8)评价与反思:

课前教学设计中,预期的(知识、技能、情感)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适合(这些)学生?是否达到了最佳效果?是否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

教学难点设置是否准确?应当如何修正和改变?

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

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得是否周全?对于遇到的不定因素处理是否合情合理?

对于课堂上意外的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恰当?

二、上课篇

(一)什么是上课?

上课,即在教室等基本固定的空间和有限的时间内,在教师经过前期的备课与设计之后,师生互动完成相应教材内容的学教任务的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环节。是教学设计的具体呈现过程。

(二)怎样上课?

上课的基本环节

(1)复习提问:(2~5分钟)

主要目的:

①为化解本节课的难点而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②为顺利地引入新课内容而做铺垫工作。

复习提问的最后一个问题,通常设计为与本节新课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也可以顺利地进入课堂教学的下一个环节(引入新课)。

(2)引入新课:(1~2分钟)

具体做法:

①采用“赋、比、兴”的手法,自然顺畅地引出新课的内容。(赋:直接陈述;比:比喻;兴:先言其他,引出主题)

②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水平,从学生有感受的生活实例入手。

(3)学习新课:(31~38分钟。根据内容,时间可分多段。)

这一环节注意:教师要善于组织引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讲授时要始终围绕教学主题不跑题,课堂结构清晰,符合逻辑;推演知识要遵从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要在加强与相关学科知识的关联基础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学科本位思想,不要把课上成四不像;课堂用语要简练,无口头语,不要过多重复;要灵活机智应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

⑴出示学习目标:

⑵出示预习提纲:

①学生依据学习目标预习交流,学生做好“双色笔记”(可在书上用红线标出知识点和问题)。

②学生预习检测,可让学生组长检查一部分中下学生的预习成果,也可以要求学生上台板书或讲解自己的预习成果,师生共同评判,或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问答检查,检查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⑶预习效果反馈:

教师搜集学生预习过程中解决不了的各种问题,或者是教师早已预计到的难题,一个个地写在纸条上,分发给各个学习小组,可以将重要问题重复分给某几个小组。各小组长组织同学交流探讨,合作学习。然后将这些问题抄在黑板上。各小组讲完后,小组互动交流。

⑷展示提升:

①展示之前加上知识回顾,教师将预习完成的内容再提问一遍,通过学生的展示进一步加以巩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也可以做到查缺补漏。

②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要通过纸条的形式发给各小组,小组讨论,教师巡回辅导、讲解。这些难题在小组内解决之后,各小组派人到黑板上快速抄题,展示结果。引进小组竞争机制。

⑸达标测评:

教师将早已准备好的检测题(检测题的设置一定要体现学习目标,并且题目要典型,符合中考题型,可适当增加讲学稿练习的题量,教师也可结合导学练来进行)分发给学生,学生快速解答,然后学生之间快速批阅。教师评价。

⑹拓展延伸:

对课程中的知识点和主要问题生发出的与之相关的问题,教师可帮助学生解决,达到举一反三,拓宽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就是: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益。

(4)总结归纳:(3~5分钟)

重温结构,扣题,从具体实例上升到对知识结构化认识,从本课内容里扩展到对相关问题的关注。

(5)课后作业:(1~2分钟)

课后作业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具有拓展性、迁移性的探究性学习和实践。即达到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是检测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效果。

三是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作铺垫,也可以作为下一节课的复习提问的内容。

教师活动常用词语:

组织提问讲授板书演示播放转播指导引导讲解布置

展示巡视检查记录登分解释听取询问操作……

学生活动常用词语:

就坐安静回答听讲思考观察分析讨论看书观看见习

动手操作实习体验叙述回忆对比解释说明……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活动

⑴上课前要重温教材,做好复备。做到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和目的要求,以及本节课教案的安排,达到运用自如。准备好所需教学辅助材料(如自制教具、小黑板书写、多媒体课件等。

⑵上课提前2—3分钟进教室,检查学生学具,为上好课做好一切物质准备

3、课上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案,指导本节课全过程,围绕教学目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已有知识组织科学、有效、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4、教师讲课要贯彻“精讲善练、主动发展”的原则,精讲要着眼于两个方面:第一抓本节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并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第二抓讲授程序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讲的准确无误,明白透彻,力戒繁琐和重复。善练要在精讲的基础上,进行密度适当、形式多样的练习,最终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有所发展。“主动发展”指教学中能让学生做的教师一定不要包办代替,并努力为学生创设探究与参与的情境,努力做到课上学生活动时间占一半以上。

5、教师上课的教态要和蔼、自然、情绪要饱满,授课语言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讲话的速度和语调要适当,语言清晰,准确、生动、简洁、通俗易懂,力求规范,语言要有真实感,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

6、授课教师要做到精心设计板书,板书要简明扼要,反映出教学基本内容,(如讲授提纲、基本概念、重要结论等)或教学重难点,辅助板书可根据需要临时写在黑板两侧,板书要条理清楚,字迹工整,突出重点,力求美观,符合学生年龄和学科特点。

7、教师要善于处理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要善于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恰如其分地引导和处理,以保证本节课顺利进行为主,把其对课堂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点,不要与学生赌气,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8、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讲、读书、写字、坐姿、发言、思维等。

教师上课规范

一、教师在上课前应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准备教具或实验仪器。没有教案不能进课堂上课。

二、教师应严格按课表上课,未经教务处同意,不得随便调课,更不准随便缺课。教师上课不得迟到,不得离开教室,不提前下课,不拖堂。

三、教师在预备铃响时应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上课铃响走上讲台,教师宣布“上课”,班长喊“起立”全体学生站起,待学生安静、站好、敬礼后,教师方可回礼,学生坐好,即开始上课。

四、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正确地阐述教学内容,充分注意寓德育于教学之中。精心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完成每节课的教学要求和任务,不讲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

五、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授课时注意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六、教师上课要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练、准确、生动、风趣,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声音要响亮,要使教室每个位置的学生都能听清。

七、教师上课板书要清楚,布局结构合理,能体现讲课重点。字迹工整,大小适当,用规范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八、学生上课举手发言,回答问题,不管正确与否,教师应积权鼓励、肯定其正确,指出其错误,有意识地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九、教师是学生的师表,要注意语言、行为的文明,上课教态要亲切、自然、大方、文雅。衣着大方,不化浓妆,不准在教室里抽烟。体育老师必须穿运动衣、运动鞋上课。

十、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内发生问题,应由任课教师为主负责在课后及时处理。

十一、上课时教师不得把学生赶出教室,凡因特殊情况需停学生一节课的,必须经年级组长同意,并上报教务处,凡停学生一节课以上的,必须经教务处主任批准。

十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耐心说服教育,不动手,不挖苦,绝对不体罚和变相体罚。

十三、重视教学卫生,注意纠正学生坐、写姿势,随堂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十四、下课铃响,教师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全体学生站起,待学生安静、站好后宣布“可以走了”。

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1)课堂上,教师要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尤其要更多地创造机会让低层次的学生参加活动。做到人人过关,不让一生掉队,要始终记住“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教学要求。

(2)对于课堂上一时过不了关的部分同学,通过帮教结对,教师课余时间辅导解决,要求教师不把今日的事留到明天,要保证学习目标与内容日日清,形成制度,养成习惯。

(3)教师要带给学生微笑、激励、尊重、竞争,师生之间要培养亲和力。

三、备课范例

《罗曼·罗兰》备课过程与内容

学习目标

1、学生阅读本文理清文路,整体把握课文。

2、了解罗曼·罗兰的人生经历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从中汲取人生的教益。

3、了解传记文体的特点。

4、激发阅读的兴趣。

5、整理本文的词语、句子。

(一)备教材。大师写大师,文学大师茨威格写出了他所景仰的罗曼·罗兰的坎坷人生。本文选自《罗曼罗·兰传》的《生平述略》部分中的《高等师范》一节。内容写了罗曼·罗兰在高师的生活经历机、学习情况以及当时的思想变化、创作情况,作者对于以上情况进行了评述。

全文七大段:

第一段交代了罗曼·罗兰所在的高师的教育方式的特点及其对罗曼·罗兰的影响。

课后有思考题(一)罗曼·罗兰就读的高师在教育方面有何特点?高师阶段的教育对罗曼·罗兰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可直接提供给学生。

第二段写选择历史和地理作为主科对罗曼·罗兰的艺术和未来的创作带来的好处。这段只要学生抓住“选科”和“带来得好处”等关键词句就能读懂。

第三段写了罗曼·罗兰“神秘的机遇”,在高师,他和他的朋友们“彼此激发着奔放的热情和增进着对世界的极其严肃的理解”。这段表面上看起来是写罗曼·罗兰极其同窗好友们的成就,实际上写罗曼·罗兰思想的变化。

“他们又都在多年的默默无闻之后,几乎同时征服了自己得人民。若把这种情况看作纯粹的巧合,那就太肤浅了。”

“在充满着神秘热望的交谈中,产生了一种新的思想境界,这种思想境界再那狂暴的时代不可能被同时代人所接受。”

“他们都感到了自己肩负的使命,就是要用创作和生动的语言恢复人民失去的信心,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牺牲自己的名利,也在所不惜。”

这些句子学生是不能轻易理解到的。

第四段写罗曼·罗兰对音乐对莎士比亚的迷恋。

第五段写罗曼·罗兰对托尔斯泰的崇拜及托尔斯泰的他的的影响。写了他对莎士比亚的重新认识。这一段是文中的难点。

“过分俗气的自然主义”、“凌驾于自我享受的文学”、“只崇拜开阔的英雄般的生活”、“找到了一位剖析自己一生和牺牲自己一生的寻神者”、“我们热爱他,因为每个人都在他那里找到了自我”这些都不容易读懂。

第六段写罗曼·罗兰的学习与创作及世界观。

第七段写罗曼·罗兰的梦想-----《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萌芽。

(二)备学生。因为是篇译文,课前对学生进行了一些了解,学生预习中果然感觉到对本文的大意把握不了。所以应将重点放在对文本的阅读上。方法指导:逐段阅读,先找出每段中的关键信息,再进行筛选归纳每段大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罗曼·罗兰在高师的学习情况、思想变化的。

课前布置学生重点查找贝多芬、托尔斯泰、莎士比亚,左拉、莫泊桑、福楼拜、斯宾诺莎的资料。

(三)教师的准备

查找贝多芬、托尔斯泰、莎士比亚、左拉、莫泊桑、福楼拜、斯宾诺莎的资料。

做好简易课件,对作者、本文主人公及其相关人物进行简要介绍。

思考本文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本文的拓展、教学时间的安排。

(四)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准备。准备简易课件。

(五)教学设计

因为是篇译文,学生开始阅读本文有一定难度,不易走进课文。首先要引导学生逐段阅读,先找出每段中的关键信息,再进行筛选归纳每段大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罗曼·罗兰在高师的学习情况、思想变化的。

学习本文不能仅仅停留在读懂上,停留在读传记上,还应引导学生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从罗曼·罗兰拓展到对贝多芬、托尔斯泰等的了解,从而增进对罗曼·罗兰的更进一步的理解;了解罗曼·罗兰的人生经历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从中汲取人生的教益。

迁移到学生的性格品质的培养意识的问题,对学习环境的思考,对交友的认识,对偶像的崇拜,对理想的追求的理解等人文教育方面。

第一步

给足时间,学生逐段阅读,先找出每段中的关键信息,再进行筛选归纳每段大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罗曼·罗兰在高师的学习情况、思想变化的。

结构:就读学校的环境——选科——交友、思想变化——爱好音乐、迷恋莎士比亚——崇拜托尔斯泰——学习创作、世界观——梦想

第二步

组织学生收集了解作者、罗曼罗兰、托尔斯泰、贝多芬的生平思想著作。了解《约翰·克利斯朵夫》。

第三步

研读课文第三段、第五段。

问题:1、罗曼·罗兰与同窗好友“产生了一种新的思想境界”是怎样的一种“思想境界”?

2、他们“肩负的使命”是什么?这种“使命”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3、第五段中“这些理想主义者”指谁?他们为什么推崇托尔斯泰?推崇他什么?

第四步

介绍罗曼·罗兰的著作:三部英雄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读《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的旷世奇才》,提升学生对罗曼·罗兰的认识和情感。

第五步

整体概括课文

1、读课文你感受到罗曼罗兰是个怎样的人?

2、本文写了与罗曼罗兰相关的人,你认为有什么作用?

第六步

迁移拓展

1、罗曼·罗兰的成功与他的性格有关系吗?你认为罗曼·罗兰的性格中有哪些品质最值得你学习?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你平时注意到培养自己的好习惯好性格了吗?

2、罗曼·罗兰把历史的各时代看成“昨天、今天、明天”“一个活的统一体”;你是怎样看待你的昨天、今天、明天的关系的?

3、罗曼·罗兰再高师结交了四个同窗好友,他们都很成功。你从中得到交友方面的启发吗?

4、谈谈你对罗曼·罗兰就读学校的看法,我们在惠高如何成材?

5、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崇拜偶像的看法。

6、这篇传记在写作上与《华罗庚》有什么不同?

以上个题,组织学生选择一题自由组合讨论,写出稿子在班上交流,评奖展示。

课后作业:整理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句子。教学时间:三课时

自主高效课堂讲义

一、什么是自主高效课堂教学?

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是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为宗旨,以教师的条理性层次性引导掌控为前提,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以打造高效能的课堂为价值追求,以反馈调控来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高效课堂遵循的教育理念的根本是生本思想,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学生中“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只要下功夫,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等等,这些话语的中心词都是学生,体现了我们的教育的服务根本是学生,有一种正本清源的含义。

自主高效课堂的精神实质可以理解为:自主、合作、高效。自主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其含义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主动开展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也是学习方式,将学生分组,就是发挥尖子学生的作用,实现兵教兵,共同进步,尖子生在指导差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把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进行复习与系统化梳理过程,有助于尖子生巩固所学与知识的条理化理性化掌握。高效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效果。

自主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有何特点?

自主高效课堂要求老师与同学都必须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和学习行为,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从主要教知识的角色转变组织、引导、指导、答疑、评价诊断者,将以前的旧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教师答疑→诊断反馈→巩固提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提高生本课堂教学高效性这个问题,而构建高效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所以我们要构建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遵循的根本性原则应该是“自主合作、快乐高效”。

自主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结构是:学生主体,小组合作,自主参与;教师主导,双边互动。鼓励教师在这一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打造高效率的个性化课堂。

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东庐中学等等在此方面走出一条成功路的学校,他们的教学模式主要都体现了以下几点:“导学→展示→反馈→提升”,而这本身可以看作是自主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各学校各学科在具体操作中根据各自特点有所不同。

二、课堂教学如何实现自主高效?

打造高效率的个性化课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1、教师要营造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教师要营造好学生课堂学习的小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启迪思维。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呈现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变潜在的积极向上的内在学习动力为正在活动的、实实在在的需要。一个微笑、一次点

头、一声亲切热情的指导都会带给学生无穷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课堂上的闪光点,对学生的学习及时反馈和正面评价,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功的机会,感受到来自教师、同学间的鼓舞,体味到受到表扬和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努力的后劲。

2、在精神研究教材的同时,教师要体现出自己的独到之处

课本是教学载体。要充分利用好课本。就要以严谨治学的态度,求真务实的精神,深钻教材,把握教材,认真备课。只有这样,在应用教材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循循善诱,从而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磁性和魅力,使学生始终保持持久的学习欲望。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点,我们要加强集体备课,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通过集体的智慧将教材吃透,在此基础上,个性化处理教材。

3、设计问题要抓住核心,突出高效。

自主高效课堂的阵地是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的思考及活动。但是如果一节课老师问的太多,太琐碎,看似把问题分解引导,实则割散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被牵着走,没有自主思索时间,课堂就变成了满堂问,没了精髓。老师应抓住高效问题,把核心问题、思路方法、疑点难点讲透。问题设计不要太简单或太难,要符合学生学情,配合教学进度,做到灵活多样。讨论的问题也不能简单化,无讨论价值的不予讨论,教师不能为了活跃气氛而提出一些不值得讨论的非常简单的问题。还要善于设计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和矛盾性的问题。

①探究性问题。要让学生探究知识产生发现的过程,诸如科学学科中各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数学中各种公式定理推论的推导等问题。

②开放性问题。对于开放性的问题,学生能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阅历,素养等进行个性化的解答,诸如数学学科中的一题多解,语文学科中的体会与感受等。

③矛盾性问题。学生身心的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克服自身矛盾冲突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矛盾问题的设计,引起学生认识、情感、生活经验等的矛盾冲突,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思考欲望。

4、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①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组建学习小组时,教师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建成后,

教师如何备好课 备课指导

教师如何备好课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教师必须把着眼点放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使学生在40分钟时间里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既掌握方法,又提高能力。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备好课是上好课的保证。备课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备课不单单的指编写教案,它包括钻研教材、了解情况、准备教具、设计教学方法、编写教案等。备课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只有备得深,才能讲得透,析得准,练得精。那么,备一堂好课,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树立备课新理念 1、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 2、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相统一的理念 3、要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 4、要体现生活化的理念 5、要体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 达到备课新要求 1.高度的准确性 凡需要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应该十分准确,不能似是而非,即使是最简单的概念问题,也要准确把握,不能出现问题。有争议、不能作出结论的问题,一般应予回避,不能轻易搬上课堂

2.明确的目的性 教师应对每堂课,每个章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要求,都必须十分明确。这样才能依据目的合理处理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否则会东拉西扯,随心所欲,使教学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3.极强的针对性 备课必须心目中有学生,时时想到学生,处处想到学生。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4.周密的计划性 就整册教材而言,课时的分配,新旧知识的联系,复习与检测的安排,均应有计划。就每课而言,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板书的设计,教具的使用,实验的演示,都是统筹安排,有一个合理的“序”。 5.准确的预见性 备课既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当然有明显的预见性,我们要求的是“准确”。 在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的基础上,要准确的预计到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设想好应变的措施,以因势利导,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预见性准确,教师上课时就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始终掌握主动权,不会出现忙乱无绪的情况。 探求备课新方法

青年教师应如何备课、上课

辅导青年教师材料 青年教师应如何备课、上课 主讲人:吕学安 颍上县江店孜镇培蕾小学 2012年9月

青年教师应如何备课、上课 主讲人:吕学安 一、备课 备课是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备课是课堂讲授的前提,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课堂讲授的水平,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但认真备课对于保证讲授的效果,有直接的意义。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必须认真备课。准备一次教学设计(教案)用几年,或者不同对象只用固定的教学设计,都是不妥当的。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不断发展,教学对象(学生)也有所不同,教学的难点、重点及讲授方法、手段也可能做某些必要的调整。因此,教师每次上课都应重新认真备课。 备课是连续性的细致而复杂的脑力劳动,必须准备足够的时间并付出足够的精力。对于中青年教师,一般情况下,讲授一次课(两节)内容应准备12至14小时作为备课时间。 在实际备课活动中,建议青年教师分“六步走”。这些步骤往往是同步或交叉进行的,但每一个步骤教师应掌握关键要领。 第一步:总体安排 接受教学任务关键要明确任务性质,总学时、周学时安排,考核方式,教学对象(学生)的基本情况,年级等。关键是了解学生群体的基础情况(如个人、学风、班风、学习态度、习惯、水平等),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第二步:阅读教学文件 首先阅读专业教学计划即专业设计,了解所讲授课程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相互关系。通过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所讲授课程的结构体系,知识点之间内在关系,初步了解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法上的要求。 第三步:钻研教材 对于新任课的教师,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前期基本工作。先略读,再细读,最后精读。通过钻研教材要把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理解准确、透彻;重要公式、推导过程要清楚熟练;掌握教材的重点,找准教材的难点;掌握

新教师如何备课(经典)

高燕:牛泉中心小学数学教师。参加工作20年来,先后获得莱芜市教学能手、莱芜市优秀班主任、莱芜市学科带头人、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山东省小学数学先进个人、山东省教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省以上杂志或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指导学生数学日记省以上杂志发表60篇;先后多次在市、区现场会上做典型发言,被10几个乡镇或区直学校邀请作经验报告,2009年,《莱城教育网》、《莱芜教育》、《莱芜日报》等刊登了其事迹。 《新教师如何备课》 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一说起“备课”,有些老师往往与“写教案”相混淆,其实二者不是一回事。备课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教材内容、结构、情感、道理等的深入理解,以及针对所教学生,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联系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的思考与选择、确定。而写教案,只是对上述理解、思考、选择这一备课过程的书面记录。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听课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我花了约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一语道出了教师备课的真谛。 另外,根据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以及多次聆听新老师的课,感到初上讲台的老师会出现一些雷同的问题。 第一种问题是满堂灌。新老师总想在课堂上多讲点,总觉得自己讲得越多,学生也学得越多,结果一堂课下来,自己讲得很累,但学生还是不知道这堂课究竟讲了些什么。讲的内容过多,学生根本来不及归纳思考,昏昏沉沉的,一点要领都没有,这叫“贪多嚼不烂,消化不良”。 第二种问题是照本宣科。有些老师把书背得滚瓜烂熟,一堂课几乎把书本中的内容,一字不漏地在课堂上背了一遍,这样的课失去了上课的意义,老师功夫没少下,效果就不必说了,这叫“死记硬背,囫囵吞枣”。 第三种问题更为普遍,那就是不会掌握一堂课的时间。有时候50分钟不到就没内容讲了,有时候到下课铃响了,问题还没讲完,只好压堂。一压堂学生精力就不集中,根本听不进去你在上面讲些什么,效果很差等等。 、 总之,初上讲台的老师,一定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有时当场又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面对这些常见的问题,新教师该如何尽量避免呢唯一的做法就是,当你准备登上讲台时,就应该想到如何尽快让学生领会新知识、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如何教会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方法,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在于你有一个怎么样的备课。 一、备课的要求 (一)备教材

新教师如何备课上课

新教师的备课和上课 1.课程改革的背景 今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所有学校全面开始实践“二期课改”新课程。刚进入我区教育系统的青年教师,绝大部分都将从起始年级开始,和新课程新教材以及学校的新生同步成长。有一些老教师,已经习惯了原来的教材和教学方式,让其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还需要做很多努力,他们在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的时候,有时候会有一些抱怨的情绪、抵触的心态,如果用这样的心态来带教新分配到学校的大学生,会使他们错误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和意义。所以在新教师刚进入学校之初,让他们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正确认识和理解自己肩上的责任是很有必要的。 在这里,我主要讲了两点:一是明确影响当今各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时代背景;二是让新教师体会课程的内涵,感悟教师的责任。 2.备课的基本要求 备课,是新教师走上讲台,在业务上“入门”的第一步。在新课程背景下,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简单的展示。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这对新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艰难而又重要的工作。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和新教师谈备课: ⑴坚持“六备”要求: 1)备标准:按课程标准要求做到深浅适当。 & 2)备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并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水平,精心设计练习内容。 3)备教法和学法:掌握授课的技能技巧,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 4)备学生:要从不同的学生水平出发,因材因人施教。 5)备教具:要通过教具演示,使深奥的、复杂的变为直观的知识教给学生。 6)备练习:要精心选择与设计练习,练习要有坡度,有利于学生理解与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精选作业,不搞“题海战术”。 ⑵争取做到五个“突出”: 1)突出知识要点。 2)突出教法、学法和教与学的过程。 < 3)突出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能力。 4)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 5)突出本节课的特点。 ⑶努力做到四个“体现”: 1)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在教学设计的展示。

最新教师如何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

(一)备课 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那么如何备课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准确定位学生学习目标,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 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并重”。即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并重,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保底目标、显性目标、短期目标可理解

为本课和本单元知识、能力点要求,从这个角度说,传统的知识点、能力点要求仍然是教师备课中必须重视的。开放目标、隐性目标、长期目标可的理解,一是过程和方法的考量,必须重视设计每个学生自主思索的平台,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用语文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可理解为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备课中应考虑两项内容:一是本课的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这里主要考虑的是知识点和能力点的“保底”问题,许多教师怕新课程的“放”,担心的是失去语文的“命根”,足见“保底”的重要性。一篇课文的学习,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如何定位,怎样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读提示、课后练习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决定。一般来说课文教学方面落实教材安排的思考练习内容就可以了,因为那是经过专家研究的一种精心编排,自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不必要去展开,去拔高。应该首先确定本课语言积累(生难字音形义、词语解释、名家名言)、文化积累(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和用语文的方法(朗读、默读、泛读、精读、语言常识、文体知识、阅读常识)准确解读本课文本问题的目标。二是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过程的落实和学习方法的运用。三是考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如每天写一张教学案、每天记录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预习课文)、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积极主动参与交流等开放性、隐蔽性、长期性目标,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浅谈如何有效备课

浅谈小学课堂如何有效备课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这几年我参加了本校的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课题研究,我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思索,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通过在课改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首先,重视课前的备课 (1)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2)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其次,重视课堂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呢?我们认为: (1)教师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

幼儿园新教师如何备课

幼儿园新教师如何备课 “教师成才备课始”,备课是引导教师在业务上逐步成熟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初涉教坛的新教师,要想顺利地组织实施教育活动,关键之一在于备课。笔者就曾经因为用心备课而成功组织了一次出彩的观摩活动,也曾遇到过因为备课不周而造成教育活动失败的案例,我真切地体会到备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奠基指导作用,以及对于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意义。那么,新教师在备课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备课以及提高备课的能力,笔者将根据一些实际经验,在下文中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一、新教师备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教师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还没有掌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在备课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拿来主义:重教参,轻思考 教参,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导性用书,其价值、作用不言而喻。新教师由于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到位,又缺乏教学经验,在设计活动时往往依赖教参上现成的教案。一篇成熟的活动教案往往环节清晰、重点突出,作为参考借鉴对于新教师会有非常大的帮助,然而如果照搬照抄,不加思考,教师就不能真正地理解教学内容,也无法深刻领会活动各环节设计的意图,更谈不上把握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了。例如,许多新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常常会忘记要说的话,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对于教参的机械记忆,而不是将教参上的话经过深思熟虑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 形式主义:重过程,轻目标 教学目标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指导思想,缺乏对教学目标明确地认识,教学过程只能是流于形式。然而新教师在备课时往往认为只要知道整个流程安排就行了,他们急于把活动中的每个步骤罗列下来、熟记于心,把每个细节考虑周全、安排妥当。然而在对教学过程精益求精的同时,作为核心的教学目标通常被忽视了。这也是笔者曾经的亲身经历,刚工作一个月时,我备课笔记上的活动过程写得非常详细,活动目标一栏却空空如也,根本不知道怎么填写。笔者就此问过许多刚工作的新教师,他们也坦言在撰写活动目标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备课时往往是本末倒置,先写好活动过程,觉得该活动可以实现哪些目标,就写上哪个,而不是活动围绕目标来进行,这样实际上就丧失了目标的在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性功能。 3. 本位主义:重教法,轻学法 新教师在备课时往往以自己为中心,只想到教师该如何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幼儿,而没有考虑到孩子将怎样主动学习和获得新的经验和技能。例如绘画活动“我给老师画张像”,一位新教师在出示范画后的指导语如下:“你们看,他把整张纸都填满了,所以等会我们小朋友画的时候也要把脑袋画大一点,尽量把一张纸撑满。剩下的地方是背景,也应该涂满颜色,可以画许多小斜杠,涂上朋友色,也可以涂成五颜六色,总之整张纸要涂满。”这就像是教师的一言堂,没有留给幼儿自由创作的余地。如果教师能运用提问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进行互动式的探讨,肯定更能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和想象力。 另外,新教师由于对幼儿缺乏了解,在备课时也往往缺少对幼儿回应和反馈的预设。许多新教师备课时会把每句要说的话都详细地写下来,但这句话对幼儿起到什么作用以及是否有必要说,却很少斟酌。例如一位新教师设计的中班活动《我为祖国过生日》,在导入之后她开始提问:“小朋友,你们每年都过生日吗?”大家齐刷刷的回答:“过。”“那你们记得自己的生日是哪月份吗?”话音刚落,就有几位小朋友站起来说:“老师,我不记得我的生日是几月份了?”“我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只有妈妈记得。”“我也不知道。”甚至有一位小朋友问道:“老师,月份是什么啊?”这位新教师没有想到4-5岁的幼儿还不能清楚地记住自己的生日,可以说创设的这一活动情境是失败的。 二、新教师备课的要点 新教师在备课时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的问题,归根究底是没有掌握备课的要领。为了保证备课的质量,新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准备: 1、备幼儿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活动应是师幼共同研究、共同创新、共同进步的互动过程,教师只是幼儿在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备课时要避免教师本位主义的影响,把幼儿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关注他们的兴趣

教师如何备课、上课

教师如何备课、上课 一、备课篇 (一)什么就是备课? 定义涵义 备课就是教师为了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得要求与本门课程得特点,结合学生得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作教学教法上得加工与处理,选择合适得教学方式方法,规划教学活动得课堂教学之前得准备工作。就是对所讲授内容加以深刻理解,并对讲授内容得结构进行安排及设计得课堂教学得方案,表现在书面上就就是对课堂讲授内容与课堂结构设想所形成得教学设计。 备课就是上好一堂课得先决条件,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得效果。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得计划性与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备课就是讲课得起始环节,就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课堂效果得先决条件,就是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得保障,也就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得有效途径. 备课即设计。通俗地讲,设计就就是按一定得“计”来设立有关项目与有关程序。这个过程,就就是研究。在这里,“课"就就是教学,“备”就就是研究,因此所谓“备课”就就是“研究教学”.与一般得教学研究不同得就是,它不就是研究整个教学过程,它就是研究一堂具体得课如何上,着眼于“如何行动"。因此更准确地说,备课就就是研究如何行动得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得生成性得到强调,教学得过程不就是备课得执行过程,不就是教案得课堂再现,而就是与学生交往互动得过程,这样,备课得功能也就发生了变化。备课不再就是教学方案设计记录,而就是生成教学过程得准备,包括材料得准备,内容得准备,指导思想得准备,方法得准备。这种准备,就是对各种“可能性”得预知,就是为实现教学过程中得各种“可能性”提供支持.换一句话说,备课对教学来说还处于“未定”状态。正因为就是“未定",所以备课必须从“方案设计”得层面上退下来,退到为方案设计作准备得层面上。这种“退"对备课提出了更高得要求。如果说传统得备课就是为教学提供一个蓝图,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备课就是为教学提供确定蓝图得依据。简明地说,过去,备课就是教学得脚本;现在,它应该就是研究得记录。 备课要求 钻研教学大纲与教材,弄清本学科得教学目得与具体章节得具体要求,了解教材体系

浅谈幼儿园新教师该如何备课

备课是引导教师在业务上逐步成熟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初涉教坛的新教师,要想顺利地组织实施教育活动,关键之一在于备课。我曾经因为用心备课而成功组织了一次出彩的观摩活动,也曾遇到过因为备课不周而造成教育活动失败的案例,我真切地体会到备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奠基指导作用,以及对于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那么,新教师在备课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备课以及提高备课的能力,笔者将根据一些实际经验,在下文中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一、新教师备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拿来主义:重教参,轻思考。 教参,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导性用书,其价值、作用不言而喻。新教师由于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到位,又缺乏教学经验,在设计活动时往往依赖教参上现成的教案。一篇成熟的活动教案往往环节清晰、重点突出,作为参考借鉴对于新教师会有非常大的帮助,然而如果照搬照抄,不加思考,教师就不能真正地理解教学内容,也无法深刻领会活动各环节设计的意图,更谈不上把握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了。例如,许多新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常常会忘记要说的话,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对于教参的机械记忆,而不是将教参上的话经过深思熟虑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 形式主义:重过程,轻目标。 教学目标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指导思想,缺乏对教学目标明确地认识,教学过程只能是流于形式。然而新教师在备课时往往认为只要知道整个流程安排就行了,他们急于把活动中的每个步骤罗列下来、熟记于心,把每个细节考虑周全、安排妥当。然而在对教学过程精益求精的同时,作为核心的教学目标通常被忽视了。这也是我曾经的亲身经历,刚工作一个月时,我备课笔记上的活动过程写得非常详细,活动目标一栏却空空如也,根本不知道怎么填写。我就此问过许多刚工作的新教师,他们也坦言在撰写活动目标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备课时往往是本末倒置,先写好活动过程,觉得该活动可

新教师如何备课与上课

新教师如何备课与上课 如何备好一堂课呢? 一、认真编制一学期的学科教学进度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根据学校和教研组对一学期教学工作的安排来进行编制。 分布合理,不仅要把本学期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全部容下,更重要的是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并把这部分内容的时间分配尽量充分些 二、教师备课的“源”在于认真钻研教材 能够迷住我的学生的心是什么 我的学生需要什么? 对我的学生来说什么重要? 哪些内容能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被调动起来? 哪些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在哪些方面会有不同于自己的看法? 三、备课时,“重点”要找、“难点”必寻、“关键”不能被遗漏 1.必须抓住本节课的重点 2.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的同时,努力寻找本节课的“难点” 3.在此基础上,去认真地确定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的突破口“关键” ?2、在了解的途径和方法上有: (1)从学生的档案中了解学生,或者直接深入到学生之中通过与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谈话来互相间进行了解; (2)可以听取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对该班学生思想、纪律、学习等情况的介绍以达到了解; ( 3)利用召开有各方面学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上的意见和要求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学生等。 四、“了解学生”是教师备好课的又一重要条件 (1)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等,达到“心中有学生”; (2)还要了解全班学生的一般情况,又要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以便区别对待; (3)根据每一课教材的备课情况,研究学生会在接受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能作出较为正确的预见等。 五、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准备和计划教学的手段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以引导 探究为主的方法) ?4、每一节课具体教材内容不一样,要求的教学方法也不同。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的教学方法,其中“启发式”是它的核心 六、备教学流程 ?开课(展示目标、任务)----自主学习---有效互动---魅力精讲---当堂过手(记忆、练习、拓展 运用)---生成创新---结课---课外作业的布置; ?“三三制”教学方式,即每一堂课教学时间尽可能做到三个三分之一,教师讲授、学生自主

谈新教师如何备课和上课

备课,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即使是一名有经验的教师也不是随心所欲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因而,作为一名新教师不能不研究如何备课。这就好比你要出门旅游,出发前要了解目的地的气候,风土人情等,准备好相机、个人日用品否则就会劳累而达不到放松的作用,教学工作更是如此。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备课。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经过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初次登上讲台,总是忐忑不安,怎样才能备好课,如何才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自己,这些都是新教师忐忑不安的原因。我们都有过做新教师的经历,可以说新教师的第一节课既是甜蜜的也是苦涩的。归纳起来新教师在课堂上最容易发生的情形有这么几种问题。第一种问题是满堂灌。总觉得自己讲得不够详细,害怕学生没听懂,结果一堂课下来,自己讲得很累,但学生还是不知道这堂课究竟讲了些什么,因为老师讲得太多了,当发现效果不好时再来炒夹生饭口味就难改了。第二种问题是照本宣科。特别在文科教学中老师把书背得滚瓜烂熟,一堂课几乎把书本中的知识一点不落地讲完,划字词谈中心,看上去老师功夫下的不少,但这种上法却失去了上课的意义,效果肯定很差。第三种问题是不能很好地分配时间与内容的关系。由于教材的系统性不熟悉,对章、节、单元的知识了解不够全面,难以准确把握重难点,往往出现一节课下来该讲的还没讲。下面我就新教师如何备课、上课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我校为备课设计了专用备课本,包含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学计划中有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计划安排、计划调整说明四块内容。学情分析要求教师在开学一周内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填写;教材分析则要在备课前通读教材,对知识的难点重点做到心中有数,结合前后知识做系统性备课,防止备一课上一课;学期计划安排是由年级组教师集体讨论确定;计划调整说明一般用于初三年级组根据学生情况和实际教学作部分改动。教学设计如下表 第二,要求教师备课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备教材备课前应通览全册教材,阅读教学参考,注意其章、节、单元内部的系统性、因果性、关联性,同时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从而进行单元、章、节的备课,帮助自己对本学科知识的体系有个大致的了解,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使自己对某些知识点在后继学习中的作用有所认识,确定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生活现实的结合,把握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切入点,找出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材内容的“知识链”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点”,设计学科综合教学活动,进而帮助自己确定现在的教学目标。善于发现教材设计与教学流程上的冲突问题.新教材中经常会提出一些小问题(数学上的“思考”,化学上的“观察与思考”,物理上的“思考与讨论”等)有些问题是起到承上启下引出新问题的作用。 二、备目标知识点的讲解,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是通常所讲的教学目标。当教材所提供的素材还不能完全达到目标要求时,要考虑是否补充材料和重新整合。(如政治、地理学科都出现了看似内容较浅,实则是重要内容,但学生与之相联系的信息太少的现象)。在分析教材与学生的基础上,要明确三维目标,加强统整,确定学生学习的主线索。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具有可操作、可观察和可检测性。并在分析学生的基础上,

新教师如何备课和上课

新课程教师如何备课和上课 备课,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即使是一名有经验的教师也不是随心所欲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因而,作为一名新教师不能不研究如何备课。这就好比你要出门旅游,出发前要了解目的地的气候,风土人情等,准备好相机、个人日用品否则就会劳累而达不到放松的作用,教学工作更是如此。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备课。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经过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初次登上讲台,总是忐忑不安,怎样才能备好课,如何才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自己,这些都是新教师忐忑不安的原因。我们都有过做新教师的经历,可以说新教师的第一节课既是甜蜜的也是苦涩的。归纳起来新教师在课堂上最容易发生的情形有这么几种问题。第一种问题是满堂灌。总觉得自己讲得不够详细,害怕学生没听懂,结果一堂课下来,自己讲得很累,但学生还是不知道这堂课究竟讲了些什么,因为老师讲得太多了,当发现效果不好时再来炒夹生饭口味就难改了。第二种问题是照本宣科。特别在文科教学中老师把书背得滚瓜烂熟,一堂课几乎把书本中的知识一点不落地讲完,划字词谈中心,看上去老师功夫下的不少,但这种上法却失去了上课的意义,效果肯定很差。第三种问题是不能很好地分配时间与内容的关系。由于教材的系统性不熟悉,对章、节、单元的知识了解不够全面,难以准确把握重难点,往往出现一节课下来该讲的还没讲。 备课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备教材备课前应通览全册教材,阅读教学参考,注意其章、节、单元内部的系统性、因果性、关联性,同时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从而进行单元、章、节的备课,帮助自己对本学科知识的体系有个大致的了解,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使自己对某些知识点在后继学习中的作用有所认识,确定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生活现实的结合,把握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切入点,找出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材内容的“知识链”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点”,设计学科综合教学活动,进而帮助自己确定现在的教学目标。 二、备目标知识点的讲解,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是通常所讲的教学目标。当教材所提供的素材还不能完全达到目标要求时,要考虑是否补充材料和重新整合。在分析教材与学生的基础上,要明确三维目标,加强统整,确定学生学习的主线索。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具有可操作、可观察和可检测性。并在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制定上限目标和下限目标。 三、备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定了,这只是做到了“知己”;紧接着还要做到“知彼”,那就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重新审视你所选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如本课中某些知识点,可能从我们教学的角度来看,它们既非重点也非难点,但是学生对这些问题有可能非常感兴趣,那么,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就不能因为它们不是难点重点,就不去准备或少去准备,恰恰相反,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认真准备。如课后活动,尽管你准备的这些东西不一定都要写在教案上,也不一定都要在课堂上给所有的学生讲,但是你一定得知道,当学生问起时,你能说的很清楚,这是赢得学生对你信任的好办法。 四、备学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明确了,学生情况了解了,还要考虑到本课的这些教

新教师如何提高备课能力

新教师如何提高备课能力 对于新教师来说,提高备课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此,分析了新教师备课的步骤,并提出了提升新教师备课能力的建议,希望新教师能够重视备课工作,有效的提升备课能力,确保课堂教学的效果可以进一步提升。 1 前言 在教师教学过程之中,最重要的便是课堂教学环节,不管是教师采用何种方法,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均要求应当确保前期准备工作做充分,即要求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尤其是对于新教师而言,由于教学经验非常少,对于教学流程以及教学内容不太熟悉,若是不能做好备课工作,将导致课堂教学无法取得理想效果。所以,对于新教师来说,更应当最好备课工作,这是确保课程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2 新教师备课的步骤 2.1 学期备课 新教师在获得相应的教学任务之后,要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做好总体的准备,也就是应当对教学大纲进行全面研读,细致分析学生目前现状,最后制定整体的课堂教学规划。整体教学规划应当包含有课堂教学具体目标、教学重点内容以及教学要求等。另外,还应当全面的分析教学手段以及方法,做好教辅资料以及教学工具的准备工作。 2.2 单元备课 在教师进行某个单元教学前,要针对该单元制定相应计划,这便是单元备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新教师应当对教材加以全面的了解与熟悉,明确单元教学工作具体目标,对课堂教学的步骤以及课时进行合理安排,依照教学内容的难点与重点,明确单元教学过程中主次顺序。 2.3 课时备课 由于教学工作是由每一个课时教学所实现的,所以,要求在课时讲解之前,新教师还应当针对该课时讲解的内容完成备课工作。在课时备课之中,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教案编写,并且明确课时教学具体目标,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手段与方法,还要大致设计课堂板书布局。 2.4 课前备课 由于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所以对于新教师来说,不仅要全面熟悉课堂教学所用教材以及讲稿,同时也应当分析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方法,另外,对于新教师

教师如何备课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与大家共同学习如何备课,若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首先要提高对备课的认识 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一说起“备课”,有些老师往往与“写教案”相混淆,其实二者不是一回事。备课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教材内容、结构、情感、道理等的深入理解,以及针对所教学生,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联系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的思考与选择、确定。最终弄懂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即教案。而写教案,只是对上述理解、思考、选择这一备课过程的书面记录。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听课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我花了约15分钟……” 一辈子与15分钟,一语道出了教师备课的真谛。

二、教师备课备什么 新的课程理念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备课的内容也有所变革。那么教师备课需要备什么呢? (一)备教材——吃透潜在点 广义的教材泛指教学所用的一切材料,包括课程标准、教师用书、教科书(亦称课本)、练习册、课外习题集、课外读物以及教学挂图、卡片、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狭义的教材即指教科书。我们所指的“教材”都是狭义而言的。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钻研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资料,明确教材地位、作用,确定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精选练习和作业(包括随堂和课后)。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该学科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而编写的教学用书。它把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要点用准确生动的文字加以系统的阐述,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一般包括目录、课文、习题、插图。实验、注释等部分,课文是其中最基本的部分。教材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和检查学生学业成绩提供了基本材料。教师要上好课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如果教师对教材不熟悉,或对教材中实质性的内容没有吃透,上起课来必然穷于应付,教学效果不可能好。所以说,钻研教材是备课的主体部分。

新教师如何能备课讲座--张佑仪

新教师如何备课 簸峡小学——张佑仪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的机会。在此,我为本期加入到我校的新教师表示欢迎,祝贺你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下面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张友谊,是簸峡小学一名普通的教师。参加工作已30多年了。我的工作很平凡,在村小工作过十多年后到完小工作,我教学的理念也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不断转变和更新。我认为要上好课,除了要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外,关键是要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是《新教师如何备课》,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效果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得心应手。一说起“备课”,有些老师往往与“写教案”相混淆,其实二者不是一回事。备课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教材内容、结构、情感、道理等的深入理解,以及针对所教学生,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联系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的思考与选择、确定。而写教案,只是对上述理解、思考、选择这一备课过程的书面记录。 根据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以及多次聆听新老师的课,感到初上讲台的老师会出现一些这样的问题。 第一种问题是满堂灌。新老师总想在课堂上多讲点,总觉得自己讲得越多,学生也学得越多,结果一堂课下来,自己讲得很累,但学生还是不知道这堂课究竟讲了些什么。讲的内容过多,学生根本来不及归纳思考,消化不良。

第二种问题是照本宣科。有些老师把书背得滚瓜烂熟,一堂课几乎把书本中的内容,一字不漏地在课堂上背了一遍,这样的课失去了上课的意义,老师功夫没少下,失掉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三种问题更为普遍,那就是不会掌握一堂课的时间。有时候30分钟不到就没内容讲了,有时候到下课铃响了,问题还没讲完,只好压堂。一压堂学生精力就不集中,根本听不进去你在上面讲些什么,效果很差等等。 总之,初上讲台的老师,一定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有时当场又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面对这些常见的问题,新教师该如何尽量避免呢?唯一的做法就是,当你准备登上讲台时,就应该想到如何尽快让学生领会新知识、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如何教会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方法,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认真备课。 一、备课的要求 (一)备教材 广义的教材泛指教学所用的一切材料,包括课程标准、教师用书、教科书、练习册、课外习题集、课外读物以及教学挂图、卡片、幻灯片、投影片等;狭义的教材即指教科书。我们所指的“教材”都是狭义而言的。 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钻研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资料,明确教材地位、作用,确定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精选练习和作业。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该学科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学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备课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备课 网上转载 新课程提出了“以学论教、教促进学”的响亮口号。“以学论教”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对策。于是,促使教师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的再现教材。备好课是上好课、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该如何备课呢?下面谈谈肤浅的认识: 一、刷新理念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曾说过“行动到位与思想到位同等重要”。所以我们首先要更新观念,要学习、要思考、更要实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所以我们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上述课改新理念为出发点的备课观。这就要求我们把关注点移向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特别是那些学困生身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因此,备课中既要考虑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如何教,又要考虑学生如何学,既要关注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走进学生 学生走进教室时并不是一张白纸。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建构主义理论也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只有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掌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才能做到准确、恰当的预设,才能确保有效教学的开展。 例如:有位教师在备《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时,先调查了一下学生,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每天都在吃各种各样的饭菜,但对菜的搭配进行主动研究的却很少,所以对“配菜”这一情境都比较陌生,因此该教师重组了教材内容,把教材中的主情境“配菜”放在练习环节,改为学生经常经历的早点的搭配,即2种饮料和3种点心的搭配;衣服的搭配,即3种上装和4种下装的搭配。不仅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充分利用学具卡片,让学生通过摆学具来解决搭配问题。

新教师如何备课

新教师如何备课 经过了多年的学生生涯,初上讲台的老师虽然对如何学习都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但是做老师和做学生完全不同。如何能让一名新教师少走一些弯路,使教学效果获得更佳,在这里向大家谈一些见解。 一、初上讲台时要注意的问题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以及对新老师的初讲经验,感到初上讲台的老师会出现一些雷同的问题。 第一种问题是满堂灌。新老师总想在课堂上多讲点,总觉得自己讲得越多,学生也学得越多,结果一堂课下来,自己讲得很累,但学生还是不知道这堂课究竟讲了些什么。讲的内容过多,学生根本来不及归纳思考,昏昏沉沉的,一点要领都没有,这叫“贪多嚼不烂,消化不良”。 第二种问题是照本宣科。有些老师把书背得滚瓜烂熟,一堂课几乎把书本中的内容,一字不漏地在课堂上背了一遍,这样的课失去了上课的意义,老师功夫没少下,效果就不必说了,这叫“死记硬背,囫囵吞枣”。 第三种问题更为普遍,那就是不会掌握一堂课的时间。有时候50分钟不到就没内容讲了,有时候到下课铃响了,问题还没讲完,只好压堂。一压堂学生精力就不集中,根本听不进去你在上面讲些什么,效果很差。 总之,初上讲台的老师,一定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有时当场又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面对这些常见的问题, 新教师该如何尽量避免呢?首先,新教师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把学生集中在教室里,而不把教科书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学就行了。)其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如何用较少的时间,引

导学生较快地领会新的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指导学生学会掌握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教师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责任。因此,当你准备登上讲台时,就应该想到如何尽快让学生领会新知识、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如何教会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方法,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在于你有一个怎么样的备课。 二、好的备课标准是什么 要讲一门课,首先必须对这门课的全部内容非常熟悉,绝不是现买现卖。有的老师不是对这门课的全部内容都吃透后上讲台的,而是明天要讲什么内容他就去熟悉什么内容,准备多少就讲多少。不知道这节课在整个课程中占什么地位,会对以后的课程起到什么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样的讲课,非但达不到前后贯通的效果,就连老师自己也可能讲到后面忘了前面。 因此,老师在上讲台之前必须对这本教材的全部内容融会贯通,最好还要搞清楚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的相互关系。老师准备的内容就好比是一桶水,而一堂课教给学生的只有一杯水,这样的备课才是充分的。(一桶水与一杯水的比喻,老师充分准备的重要性) (新教师在熟悉全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必须认真阅读1.有关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这样才可以确定每个章节的学时数。一堂课该讲多少内容是有科学依据的,决不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怎么讲就怎么讲。在熟悉教材全部内容并按教学大纲确定了章节学时后,便可以开始准备每堂课的教学内容。) 三. 新教师如何备课 显然,备课就是去熟悉准备讲的内容,但是只熟悉内容不够,还必须明确这堂课的内容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什么是概念,什么是必须掌握的,什么是一般理解的……这一系列问题,在备课时就必须很清醒,并且要有意识地根据这些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去领会它。对于重点、难点或比较抽象的概念,备课时就要想办法在课堂上如何用显见、易懂的事例或简明的语言,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