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饮料16种添加剂及其作用

常见饮料16种添加剂及其作用

常见饮料16种添加剂及其作用
常见饮料16种添加剂及其作用

常见饮料16种添加剂及其作用

阿斯巴甜: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在

应用中仅需少量就可达到希望的甜度。阿斯巴甜是一种甜味剂,甜度很高但是不被吸收能量,所以可以作为低糖食品的成分。“阿斯巴甜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成本很低,用量在一定标准范围内既不会危害健康,又减少糖分摄入,而且降低产品成本,还是值得提倡的,”

安赛蜜:一种化学品,类似于糖精,易溶于水,可增加食品甜味,没有营

养,口感好,无热量,具有在人体内不代谢、不吸收,对热和酸稳定性好等特点,是目前世界上第四代合成甜味剂。

羧甲基纤维素钠:良好的乳化稳定剂,具有优异的冻结、熔化稳定性,并能提高产品的风味,延长贮藏时间。

柠檬酸:可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增强食欲和促进体内钙、磷物质的消化吸收。

乳酸:具有调节pH值、抑菌、延长保质期、调味、保持食品色泽、提高产品质量等作用,有很强的防腐保鲜功效。

柠檬酸钠:广泛用于食品、饮料、香料行业作为酸味剂、调味剂及防腐剂、保鲜剂、缓冲剂、螯合剂。

三聚磷酸钠:一种无机物表面活性剂,对润滑油和脂肪有强烈的乳化作用,食品工业中用于罐头、果汁饮料、奶制品、豆乳等的品质改良剂。

瓜尔胶:天然的增稠剂,主要由半乳糖和甘露糖聚合为食品而成,属于天然半乳。

黄原胶:被誉为“工业味精”,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且用途极为广

泛的微生物多糖。即使是低浓度也会产生很高的黏度,1%水溶液黏度相当于明胶的100倍,从而可作为良好的增稠和稳定剂。

乳化硅油:可用于发酵工艺,最大使用量为0.2g/kg。

乳酸链球菌素:是乳酸链球菌产生的一种多肽物质,可以降低灭菌温度,缩短

灭菌时间,降低热加工温度,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改进食品的品质和节省能源,并能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时间。

增稠剂:增强固体饮料口感,代表产品:即溶花粉类、果汁速溶品类。增稠剂的成

分主要是纤维素,也就是多糖类,常见的有脱水纤维素、纤维素钠盐、海藻胶、黄原胶等。“固体饮料中,一些能溶于水,一些不能,增稠剂的作用就在于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浮在饮品中而不沉底,增强口感。比如杏仁粉,如果是纯原料加水后一定沉底的。”

麦芽糊精:“无糖食品”中常出现,代表产品:杏仁粉、玉米糊、藕粉等。麦芽糊

精也是一种多糖,是淀粉水解之后的产物。一叫什么“精”就好像是不好的物质,实际上麦芽糊精并没有危害,人体吸收分解后产生能量。很多无糖固体饮料中都有麦芽糊精的成分,实际上这些无糖固体饮料是无蔗糖等精致糖,“麦芽糊精等多糖最终产物也是葡萄糖,但是这个转化吸收的过程很慢,使血糖平缓增长,而不至于忽起忽落。”

酸味剂/酸味调节剂:工业提纯可以无杂质,代表产品:果汁类速溶品酸味剂

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添加剂,国家标准对其用量几乎没有限制,厂家可以根据生产需要使用。酸味剂以合成有机酸为主,“不要认为工业化合成都是不好的,工业化可以使有机酸提得很纯,去掉一些不好的杂质。”合成主要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天然的物质通过工业化提纯、合成,比如维生素C。而另一种是人类自己合成自然界中没有的物质,还是少吃为好。

植脂末:含有反式脂肪酸,代表产品:奶茶、咖啡、果汁类。“植脂末属于不太好

的一类食品添加剂,主要是饱和油脂类。”植脂末一般是通过工业的手段将植物油变为饱和的油脂类,成为代脂肪类的物质。“问题在于植脂末中含有反式脂肪酸,这种物质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天然油脂中是没有反式脂肪酸的,实际上反式脂肪酸是工业将不饱和植物油转化成饱和植物油的副产品。

膳食纤维:代表产品:阿胶核桃粉。膳食纤维是人体不能消化吸收只能在肠道中

停留的一类多糖物质,主要作用在于润肠通便,还能降低消化道肿瘤发生风险。膳食纤维分为不可溶性和可溶性两种,不可溶纤维主要来自蔬菜和麦麸等。“添加膳食纤维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创意,既有保健作用,又能降低产品成本。”

专家:有毒!不同添加剂有化学反应。

每人日吃掉10克添加剂

“凡是化工合成的添加剂,基本对人体没有什么好处。比如D-异抗坏血液酸钠血酸钠,少量摄入基本无害,但是过量摄入会导致一系列的肠道与皮肤疾病,严重者会昏迷甚至猝死。”

“每天吃下去的食品,几乎都含有害的添加剂。但是只要不过量都是安全的。这些添加剂能够提高食品性能提高食品口感。”

那么我们每天吃下去添加剂有多少?这位高工表示,这个与每人饮食结构有关系,很难做出精确的统计。但是日本“食品添加剂之神”安部司在其《食品真相大揭秘》介绍,一般人每天吃的添加剂大约10克,一年下来大约4公斤。

不同添加剂或有化学反应

市质检所食化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在制订食品标准时,在添加剂含量规定上是按照普通人正常摄入量而定的,也考虑了一定的余量,但是过多食用产生身体危害也是可能存在的。

这位负责人介绍,不但不同食品中同一添加剂会产生富积,而且不同的添加剂甚至会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其他有害物质。比如苯甲酸钠作防腐剂与饮料中的维生素C添加剂结合时,会产生致癌物——苯。

“但是制订食品标准不可能把各种可能因素都考虑进去,否则标准就没有办法制订。只能提醒市民的是,尽可能少用有添加剂的食品,尤其是儿童、孕妇。”

固体饮料常见添加剂大盘点

固体饮料常见添加剂大盘点 “固体饮料中,一些能溶于水,一些不能,增稠剂的作用就在于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浮在饮品中而不沉底,增强口感。“阿斯巴甜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成本很低,用量在一定标准范围内既不会危害健康,又减少糖分摄入,而且降低产品成本,还是值得 提倡的,” 增稠剂――增强固体饮料口感 代表产品: 即溶花粉类、果汁速溶品类 何计国介绍,增稠剂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也就是多糖类,常见的有脱水纤维素、纤维素钠盐、海藻胶、黄原胶等。“固体饮料中,一些能溶于水,一些不能,增稠剂的作用就在于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浮在饮品中而不沉底,增强口感。比如杏仁粉,如果是纯原料加水后一定沉底的。” xx糊精――“无糖食品”中常出现 代表产品: 杏仁粉、玉米糊、藕粉等 麦芽糊精也是一种多糖,是淀粉水解之后的产物。一叫什么“精”就好像是不好的物质,实际上麦芽糊精并没有危害,人体吸收分解后产生能量。 很多无糖固体饮料中都有麦芽糊精的成分,实际上这些无糖固体饮料是无蔗糖等精致糖,“麦芽糊精等多糖最终产物也是葡萄糖,但是这个转化吸收的过程很慢, 使血糖平缓增长,而不至于忽起忽落。” 酸味剂/酸味调节剂――工业提纯可以无杂质 代表产品:

果汁类速溶品 酸味剂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添加剂,国家标准对其用量几乎没有限制,厂家可以根据生产需要使用。酸味剂以合成有机酸为主,“不要认为工业化合成都是不好的,工业化可以使有机酸提得很纯,去掉一些不好的杂质。” 合成主要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天然的物质通过工业化提纯、合成,比如维生素C。而另一种是人类自己合成自然界中没有的物质,还是少吃为好。 xx――降低糖分摄入 代表产品: 杏仁粉、核桃粉等 阿斯巴甜是一种甜味剂,甜度很高但是不被吸收能量,所以可以作为低糖食品的成分。“阿斯巴甜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成本很低,用量在一定标准范围内既不会危害健康,又减少糖分摄入,而且降低产品成本,还是值得提倡的,”植脂末――含有反式脂肪酸 代表产品: 奶茶、咖啡、果汁类 “植脂末属于不太好的一类食品添加剂,主要是饱和油脂类。”植脂末一般是通过工业的手段将植物油变为饱和的油脂类,成为代脂肪类的物质。 “问题在于植脂末中含有反式脂肪酸,这种物质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天然油脂中是没有反式脂肪酸的,实际上反式脂肪酸是工业将不饱和植物油转化成饱和植物油的副产品。 膳食纤维――创意好,成本低 代表产品: 阿胶核桃粉

中国功能型饮料市场分析

中国功能型饮料市场分析 一、前言 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经济和市场变化莫测,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快,市场细分越来越细,这就使得企业的品牌和营销战略变得越发重要,品牌形象日益受到企业界和广大消费者的广泛关注。而在成分基本无差别的功能型饮料市场,品牌和营销战略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定义 功能饮料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包括营养素饮料、运动饮料和其它特殊用途饮料三类。功能饮料主要作用为抗疲劳和补充能量。中国饮料业内人士认为,功能饮料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人体功能的饮料。专家认为,所谓功能饮料,就是在饮料中加入一定的功能因子,使其在解渴的同时具有调节机体功能、增强免疫力等保健作用的软饮料。《中国软饮料分类标准》中特殊用途饮料,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三类。 三、市场要素 产品结构: ①以红牛、力保健、黑卡、乐虎为代表的能量饮料,号称抗疲劳,增加动力; ②以佳得乐、尖叫、宝矿力水特为代表的运动饮料,号称补充电解质解“体渴”; ③以脉动、水溶C100、酷乐仕为代表的维生素饮料,号称可补充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 ④以真田、葛根等为代表的含植物药物成分的饮料,号称可清肺、降火 ⑤以味全等为代表的益生菌饮料,号称可增加肠蠕动,预防消化不良; ⑥以九朵玫瑰、娇源为代表的美容饮料,号称可补充胶原蛋白,美容养颜 四、市场规模与潜力 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功能饮料在近几年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已经占据了市场的一片江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的数据显示,功能饮料在整个饮料市场占比达到了近13%,产业价值已高达15亿美元,产品类型超过150种。 五、广告宣传策略: 1、红牛(维生素饮料): 红牛是一种维生素功能型饮料,红牛功能饮料科学地把各种功效成分融入产品之中,与以往普通碳酸饮料不同。从推广之初,就将产品定位在需要补充能量的人群上。“汽车要加油,我要喝红牛”,产品在广告宣传中就将功能性饮料的特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危害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危害 1、山梨酸钾(防腐剂): 能有效地抑制霉菌,酵母菌和好氧性细菌的活性,还能防止肉毒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推荐:山梨酸钾抗菌力强、毒性较小,可参与体内正常代谢,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但价格较贵,不少国家已开始逐步用它取代苯甲酸钠。 2、亚硝酸钠(护色剂): 不仅可以使肉制品色泽红润,还可以抑菌保鲜和防腐,目前还没有其他更为理想的添加剂替代它。 副作用:过量食入可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更可疑的是有一定致癌性。 标准:世界食品卫生科学委员会发布的人体安全摄入亚硝酸钠的标准为0-0.1毫克/千克体重,按此标准使用和食用,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 3、D-异抗坏血酸钠(抗氧化剂): 被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评为“绿色食品添加剂”,可保持食品的色泽,自然风味,延长保质期,主要用于肉制品、水果、蔬菜、罐头、果酱、啤酒、汽水、果茶、果汁、葡萄酒等。它能防止腌制品中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 副作用:基本无害,但是过量摄入会导致一系列的肠道与皮肤疾病。 4、红曲红(着色剂):天然红色素,是微生物发酵的产物,目前并未发现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可以用在调制乳、冷冻饮品、果酱、腐乳、糖果、方便米面制品、饼干、腌腊肉制品、醋、酱油、饮料、果冻、膨化食品上,不允许用在生鲜肉或调理肉制品中。 5、糖精钠(甜味剂): 糖精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又称可溶性糖精,是糖精的钠盐(果脯大量含有)。一般认为糖精钠在体内不被分解,不被利用,大部分从尿排出而不损害肾功能。 副作用:致癌的可能性尚未完全排除。 标准:糖精钠的最大使用量是0.15克/千克、婴幼儿食品中不得使用。 6、甜蜜素(甜味剂): 甜蜜素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甜味剂,成分是环己基氨基磺酸钠。调配于清凉饮料,加味水及果汁汽水最适宜。罐头、酱菜、饼干、蜜饯凉果等均有使用。

央视再揭鲜榨果汁和饮料勾兑内幕 喝的全是添加剂

央视再揭鲜榨果汁和饮料勾兑内幕喝的全是添加 剂 2012-10-31 09:00:43 琳琅满目、价格不菲的各种鲜榨果汁、奶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有些人指望用这些饮料来补充日常维生素和蛋白质,岂料其中很多的“鲜榨”饮料中,除了水,基本是添加剂! 鉴于消费者对添加剂勾兑鲜榨果汁事件的强烈关注,今年央视《向幸福出发》栏目,著名主持人李咏现场揭示添加剂勾兑“鲜榨”饮料黑幕之后,10月16日,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平安365》栏目再次强势推出名为“与水果无关的果汁”节目,节目中,著名公共营养师陈治锟用“真材实料”的各种添加剂勾兑出色彩鲜艳,香味浓郁的“果汁”饮料,口感和香味均胜过真正的鲜榨果汁,并现场指出,长期饮用这种饮料,对人的身体百害无益,尤其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危害巨大! 添加剂现场勾兑“鲜榨饮料” 长期饮用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 节目中,公共营养师陈治锟拿出一瓶水,加入柠檬黄、安赛蜜、阿斯巴甜、酸度调节剂和半滴香精,几分钟后如魔术般变出一杯香味浓郁、色泽与鲜榨无异的橙汁,为了增加质感,最后加入少量卡拉胶和黄原胶两种增稠剂,浓稠感立刻增强,周围还泛起了泡沫,足可以假乱真。整个勾兑

过程跟橙子完全扯不上一点关系,香味却更胜过鲜榨橙汁,央视主持人王筱磊大胆地尝了一下,在增稠剂的作用下,那种饱满、浓厚的口感也恰到好处。据陈治锟介绍,人们日常在餐饮场所喝的所谓鲜榨果汁,以及商场里的果汁饮料、蔬菜汁等饮品一部分是添加剂勾兑而成,不含任何牛奶、果汁和蔬菜成分,而这些饮品对人体没有任何营养可言,尤其对孩子的身体影响更大。 陈治锟指出,如果长期饮用这种勾兑饮料,饮料内的人工合成色素、防腐剂将会导致儿童生长放缓,缺锌,严重者会患上异食癖,进而影响智力发育。而另一个让人担忧的后果是,由于这种勾兑果汁的大多数甜味剂都是果糖调制而成,我们喝一瓶500ml的饮料实际上相当于吃下50克的白糖,肝脏器官会把这些多余的糖分转化为脂肪,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人们肥胖比例大大增加的原因。 添加剂勾兑升级 果汁浓缩液出现市场 长期饮用对身体危害更大 由于现场勾兑比较麻烦,于是一种叫做“果汁浓缩液”的半成品便应运而生,这种果汁浓缩液也完全由添加剂勾兑而成,调制果汁饮料时直接加入少许在水里,摇晃几下就完成了。

功能性饮料消费市场状况分析修改

中国功能性饮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定义: 在中国,功能饮品是指在饮料中加入一定的功能成分(或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使饮用者在解渴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保健或降低疾病风险的功能。目前饮用功能性饮料成为一种时尚。 第一章我国功能性饮料行业发展现状 1、功能性饮料行业品牌发展现状 经过20 多年的发展,我国功能饮料市场已取得了巨大的市场,产品种类不断增加,红牛,脉动,维他命水等等。功能饮料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人体功能的饮料,具有解渴、调节肌体功能、增强免疫力等保健作用。如今各种类型的饮料似乎成为年轻人每日必需,功能饮料更是受人追捧。近年来,中国市场上功能饮料层出不穷,新一轮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2008 年功能性饮料整体增速约为29%。2011 年增速达到34%。我国功能饮料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上市品种不断增加,品类进一步丰富,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12 年,我国将成为世界饮料第一大国,其中功能饮料市场潜力巨大。 2.市场规模 2010 年,我国功能性饮料市场规模达到88 亿元,2011 年末市场规模达到近100 亿元,2012 年第一季度我国功能型饮料市场规模在50 亿元左右,预计2012 年全年有望突破120 亿元,2012年产量达到280 万吨左右,2016 年产量将,突破400 万吨。 3.功能性饮料行业消费市场现状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功能饮料的人均消费量每年仅为0.5公斤,距离全世界人均7 公斤的消费量尚有较大空间,因此中国的功能饮料市场潜力巨大。 第二章中国功能性饮料消费市场分析 1.功能性饮料消费市场状况分析 使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大连、济南、厦门十个城市3212 名18-60 岁的当地常住居民进行了入户访问。在功能饮料的认识度、各城市饮用率、购买理由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1.1、人均消费量 目前中国功能饮料的人均消费量每年仅为0.5 公斤,距离全世界人均7 公斤的消费量尚有巨大空间,功能饮料的在国内的市场潜力极其巨大。另外,中国的人均GDP 已经超出1000 美元,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已经有了大幅提升。 1.2功能饮料认识度 城市居民认知度普遍偏低 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不同城市居民对功能饮料的认知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居民认知程度最高,为85.5%;济南、上海和武汉居民认知程度较低,不知道功能饮料的比例均在44%左右(注:本文的“居民”仅指既饮用又主动购买包装软饮料的消费者)。看来虽

各种食品添加剂的用途和成分

常见食品添加剂的成分、用途 植酸 Phytic acid 别名肌醇六磷酸、环己六醇六磷酸酯、PA 编码GB 04.006 性状黄褐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96%乙醇、甘油和丙酮,难溶于无水乙醇和甲醇,不溶于苯、氯仿和乙醚等。水溶液为强酸性0.7%溶液的pH为1.7。易受热分解。若在120℃以下短时间加热,或浓度较高时,则较稳定。 植酸对金属离子有螯合作用,在低pH下可定量沉定Fe3+。中等pH下可与所有的其他多价阳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它能显著地抑制维生素C的氧化。与维生素E混合使用,具有相乘的抗氧化效果。 制法将来糠、麸皮等用2%盐酸浸提制得菲丁,再以菲丁制得植酸。 质量标准 毒理学依据 LD50小鼠口服4300mg/kg体重(2950~6260mg/kg)(雌性); 3160mg/kg体重(2050~4880mg/kg)(雄性)。 使用抗氧化剂和螯合剂。 1.使用注意事项植酸为天然产物,多年食用证明对人无毒害作用。日本规定可不予限制,但也有人认为它能螯合微量金属离子,可有不利应予注意。 2.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920-1996)规定:植酸用于对虾保鲜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允许残留量为20mg/kg;用于食用油脂、果蔬制品、果蔬汁饮料和肉制品,最大使用量为0.2g/kg。 (2)美国规定:使用0.01%植酸热消毒婴儿食品用瓶及盖,并可防止金属瓶盖的锈蚀。(3)实际使用参考 ①植酸可用于防止食品的褐变或褪色,稳定维生素C,用作食品、医药品的抗氧剂和稳定剂。如用于腌制品或卤煮鱼虾的调味液,在制作过程中添加0.1%~0.3%的植酸,可防止产品褐变或褪色。 ②植酸用作植物油的抗氧化剂,如对大豆油等植物油添加0.01%即非常有效。对几种植物油的抗氧化效果如下表

茶饮料中的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作业 ——茶饮料中的添加剂 学院:食品学院 班级:食科1005 姓名:张永飞 学号:0103100514 茶饮料中的添加剂 茶饮料是指以茶叶的萃取液、茶粉、浓缩液为主要原料加工而制成的饮料具有茶叶的独特风味,含有天然茶多酚、咖啡碱等茶叶有效成分,是清凉解渴的多功能饮料。现在市场上的品种主要为:冰红茶、绿茶、冰绿茶、茉莉花茶、乌龙茶、凉茶。茶饮料中使用的添加剂可分为抗氧化剂、滋味改良剂、色素及护色剂、乳化剂等,他们对改善和提高茶饮料品质具有不同功能和作用。 市面上不同品种的茶饮料及其配料如下表: 名称配料使用的添加剂统一冰红茶水、果葡糖浆、白砂糖、速溶红茶、食品添加剂 食用香精、柠檬酸、苹果酸、柠檬酸钠、六偏磷酸钠、D-异抗坏血酸钠、甜菊糖苷康 师傅冰红茶水、白砂糖、红茶粉、精制盐、食品添加剂柠檬酸、柠檬酸钠、维生素C、焦 糖色、食用香精龙井怡茶水、白砂糖、龙井茶叶、蜂蜜0.3g/L、龙井茶浓缩液、 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钠、六偏磷酸钠、维生素C、碳酸氢钠、食用香精 铁观音茶水、白砂糖、铁观音茶叶、铁观音茶浓缩液、食品添加剂D-抗坏血酸钠、柠 檬酸钠、六偏磷酸钠、维生素C、碳酸氢钠、食用香精王老吉(加多宝、和其正)水、 白砂糖、仙草、鸡蛋花、布渣叶、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 (未找到)统一冰绿茶水、白砂糖、果葡糖浆、绿茶浓缩液、食品添加剂、食盐食 用香精、柠檬酸、苹果酸、柠檬酸钠、D-抗坏血酸钠、六偏磷酸钠、甘草酸胺、焦磷酸二氢二钠、三聚磷酸钠统一绿茶水、白砂糖、绿茶茶叶、乌龙茶茶叶、食品添加剂六偏磷 酸钠、D-抗坏血酸钠、食用香精、维生素C、碳酸氢钠、焦磷酸二氢二钠、三聚磷酸钠 康师傅绿茶水、白砂糖、绿茶茶叶、蜂蜜、绿茶浓缩液、食品添加剂D-抗坏血酸钠、六 偏磷酸钠、柠檬酸钠、维生素C、碳酸氢钠康师傅茉莉蜜茶水、白砂糖、茉莉花茶叶( 绿茶茶坯)、蜂蜜、绿茶浓缩液、茉莉花茶萃取液、食品添加剂D-抗坏血酸钠、偏磷酸钠 、柠檬酸钠、维生素C、碳酸氢钠、食用香精 茶饮料中添加剂的种类:

饮料的概述及分类

饮料的概述及分类 公元前1400年古代埃及的记载文书中,就有‘在酒肆饮用啤酒,不可烂醉如泥’的文字记载,证明当时埃及已经有酒馆存在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生活水准日益提高,现代酒吧供应饮料时,酒吧礼仪、用杯的挑选、饮料的温度、时间、操作的态度,以及调酒员的外语能力等,要求是日益严谨。 饮料(beverage),又称为酒水,是指经过加工制造供饮用的液态食品。英语牛津字典解释为‘Any sort of drink except water’意指除水以外的任何一种可饮用的液体,如牛奶、茶、啤酒、葡萄酒等。所以可见饮料是一切含酒精与不含酒精饮品的统称。 非酒精饮料(Non-alcoholic Drinks) 非酒精饮料又称为软饮料(soft drink),它是一种不含酒精、提神解渴的饮品。虽然少数软饮料含有0.5%(体积分数)以下的酒精,但这部分酒精仅仅是作为调香调味之用,因此这些软饮料仍划分为非酒精饮料。 目前市场中不含酒精饮料大至可分为下列几类: 1、碳酸饮料汽水(白汽水、各种口味汽水)、可乐、苏打 碳酸饮料是将二氧化碳气体与不同的香料、水分、糖浆及色素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 气泡式饮料。 2、果蔬汁饮料 果蔬汁饮料主要是以水果及蔬菜类植物等为制造的原料,果蔬汁饮料有可分为两 类:1)以浓缩果汁为主原料,经过稀释后再包装销售的饮料,主要有柳橙汁、葡 萄汁及柠檬汁等。2)以鲜水果直接榨取原汁为主原料,主要有西瓜汁、芒果汁、 番茄汁、混合果汁等。水果、蔬菜含有丰富的维他命及矿物质,因此自然健康的形 象深植人心,故为大众所喜爱。 3、乳品饮料 乳品饮料的营养价值极高,它除了含有维他命及矿物质外,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脂肪及钙质等营养成分。其又分为;1)鲜乳:全脂鲜乳、低脂鲜乳等;2)调味 乳:苹果、巧克力、咖啡、麦芽调味乳等;3)发酵乳:稀释发酵乳,酸奶,固状 发酵乳。 4、机能性饮料 机能性饮料除了能满足消费者‘解渴’与‘好喝’的需求外,更以能为消费者补充

常见添加剂及作用

添加剂是铅酸蓄电池的重要成分,对蓄电池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入铅酸蓄电池中的添加剂一般分为:极板添加剂和电解液添加剂,极板添加剂在和膏时加入,对负极板来讲,主要作用是抗收缩,又称为膨胀剂;对正极板来讲,主要增加极板的强度,防止软化、脱落和增加导电性等。电解液添加剂在电解液配制时加入,主要作用是增加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减缓板栅腐蚀等。本文主要谈论极板添加剂。 2 常见添加剂 2.1 短纤维 2.1.1 种类和特性 短纤维根据使用材料不同,一般分为聚酯纤维(涤纶材料),PP纤维(丙纶材料)和聚丙烯腈纤维(腈纶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对极板添加剂中使用的短纤维除纤维直径、长度外,在70℃酸中的耐酸性以及在酸中分散性(是否沉降)对极板的性能都有影响。 2.1.2 作用 正、负铅膏中都使用,其主要作用:增加活性物质的机械强度,防止脱落,从而提高循环性能,有些文献报道,少量添加时有利于H2SO4向电极内部扩散,可以提高正极板的孔率,提高初容量;但加入量多时初容量无利。 2.2 碳素材料 2.2.1 种类和特性 碳素材料有:乙炔黑(炭黑)、超导电炭黑、碳纤维、石墨。乙炔黑是一种纳米材料,具有高分散性,石墨具有层状结构,碳纤维直径为0.1—1.0μm,其电阻与PbO2基本相同。碳纤维的最大特点是纤维细长,加入铅膏不降低其表现密度,容易被氧化,化成时损失一半。 2.2.2 作用 这几种物质都能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以及低温大电流放电性能,但各有特点:添加各向异性石墨,在正极化成时受到阳极氧化,硫酸浸入石墨的层与层之间,化成后,活性物质的毛细孔增加了,这种大孔径的微孔作用向极板内部供应电解液,从而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杨乘英等[2]研究发现:加入高纯石墨有以下作用:①提高电极的孔率和润湿性能,能提高正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和容量;②减少内阻,提高导电性;③加入石墨使正极的自放电增加,必须注意石墨中杂质的含量,以不同产地进行对比选择。张玉峰等[1]研究发现在正极板中加入—定量的碳纤维,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9 %,低温放电性能提高50 %,使用石墨可能导致过度膨胀,使活性物质脱落。朱松然[3]等研究发现在负极中增加碳的含量可以提高电池容量和充电接受能力,但会降低氢析出的过电位10~20mV。D.P. Poden[4]研究发现:炭黑的作用是在深放电时提高活性物质的导电性能,因深放电时,阻抗较高的硫酸铅浓度都高。但是Vind则认为,炭黑对容量几乎没有影响,只在低温时稍有作用,但是化成时,对极板有冲洗作用,也能减缓由于添加剂中的其他成分引起的最终充电电压过高现象,在化成或放电时充当导体,其使用量与木素差不多,没有人准备使用过量的炭黑。 现在铅酸蓄电池生产厂使用较多的是炭黑,有的在正、负极板中都使用。 2.3 硫酸钡 2.3.1 种类和特性 用来作添加剂的硫酸钡有两种:一种是重晶石粉,它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其颗粒直径为1 μm,—种是重晶石,圆形的精矿石,其颗粒直径为3~5μm,重晶石比重晶石粉的作用差许多。吴寿松先生[5]也提出使用沉淀法生产的BaSO4,国内有的厂家中称生产超细BaSO4;能过1 250目的分子筛。 硫酸钡具有与PbSO4相似的结构,硫酸钡在硫酸中难溶且电化学活性低,这些特性确保在负极板中保持化学性质稳定。

功能性饮料分类大起底 看看你适合喝哪种

功能性饮料分类大起底看看你适合喝哪种曾经,饮料的应用场景大多局限于过年过节和家中待客。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料早已成为人们居家生活的必备饮品。而消费需求的升级也促使饮料市场进一步细分,功能性饮料便在这种背景下孕育而生。 经过多年发展,功能性饮料市场从某牛的一家独大,到如今众品牌的“各领风骚”,竞争可谓十分激烈。在功能性饮料畅销的今天,我们不妨一起认真了解一下,什么样的饮料能被称为功能性饮料,它们又是怎样分类的? 功能性饮料即特殊用途饮料,据最新版本的《饮料通则》,分为运动饮料、能量饮料、营养素饮料、电解质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几大类别。虽然他们都统称为功能性饮料,但是饮用的效果和成分配方都有着很大的区别。 运动饮料 先说运动饮料,它是一种适合饮用运动型饮料。其成分主要包含水、电解质、维生素和食用葡萄糖,适宜帮助人们在运动后快速补充体能。 因为运动会造成肌糖原的大量消耗,肌肉又会加大对血糖的摄取,所以导致血糖下降,不及时补充会导致肌肉乏力;而大脑供能也来自于血糖,血糖下降也就同时导致大脑调节能力减弱,造成精神疲劳。运动饮料能及时补充糖分。 能量饮料

工作或学习时适合饮用能量型饮料。能量型饮料成分除了水、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之外,还包括各种营养物质的混合体,比如咖啡因、牛磺酸、氨基酸和蛋白质,是一种补充能量或者是加速能量释放的功能型饮料。 其中水,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的常规元素不多做介绍,我们主要分析一下能量饮料常见的重要成分:咖啡因。 咖啡因是一种能够入药的医学成分。咖啡因首先作用于神经中枢,能够使思维变得灵敏清晰减少精神疲劳;然后咖啡因将作用于脏器和呼吸系统,促进代谢,刺激肝脏释放糖原增加体内能量;促使血液中肾上腺素明显增加,从而加快心率,增加血流量,提高氧输送能力,促使三羧酸循环得以顺利进行,保证能量不断得到补充。当然,适量饮用咖啡因能够提神,但是过量的话就会导致精神亢奋过度,失眠。 电解质饮料 电解质饮料是用水将一组化合物溶解制成的饮料,能迅速补充人体水分的消耗、解除疲劳,补充人体新陈代谢的消耗。 人体的新陈代谢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复杂的反应的过程,主要在细胞内进行。体内水的容量、分布、溶解以及水中的电解质浓度都由人体调节功能加以控制,使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容量、电解质浓度、渗透压等能够经常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些反应的过程都离不开水和电解质。 营养素饮料 营养素饮料是一种添加适量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以补充机体营养需要的制品,如营养补充液。它适合辅助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如维他命元素等。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其作用

简述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其作用 1、酸度调节剂:添加于食品中的酸味物质。改善食品风味,提高防腐和抗氧化能力。包括各种有机酸(柠檬酸、琥珀酸、苹果酸)及其盐类(柠檬酸钠)。大多存在于各种天然食品中,可参与体内代谢,毒性很低,可以按照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使用范围:果酱、饮料、罐头等。 2、抗氧化剂:是指能延缓食品成分氧化变质的一类物质。以防止或延缓油脂及富脂食品的氧化酸败. 3、漂白剂:是抑制食品色变或使色素消减的物质。 氧化型:有过氧化氢、过硫酸铵、过氧化苯酰等。 主要用于面粉,用途用量均有限制。 还原型:亚硫酸及其盐类,用途用量均有限制。 亚硫酸盐: 使用范围:处理蜜饯、干果,保藏水果原料及其半成品 使用量:亚硫酸盐 0~0.7mg/kg.bw 注意:严格控制其二氧化硫残留量不适用于肉、鱼等动物性食品。 4、着色剂:又称色素,是通过使食品着色后改善其感观性状,增进食欲的一类物质。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大类。 天然色素:来自天然物质 (动植物或微生物代谢产物) 合成色素:从煤焦油中制取或以芳香烃化合物为原料合成. 特点:性质稳定,着色力强,成本低廉,多数有害. 5、护色剂:又称发色剂,使食品呈现良好的色泽,常用的发色剂有硝酸盐、亚硝酸盐; 作用:1 起护色作用, 2 抑制微生物作用, 3 增强风味作用。 6、酶制剂:是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提取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物质,加速食品加工过程、提高食品产品质量。谷氨酰胺转氨酶:改变蛋白质的功能性质,用于畜禽肉、乳品、植物蛋白制品、仿真食品。 7、增味剂:是补充、增进、改善食品中原有的口味或滋味及提高食品风味的物质。按化学性质分为:氨基酸系列、核苷酸系列。例如:氨基酸系列,谷氨酸钠(味精)增加肉味、鲜味。核苷酸系列:增加肉味、鲜味,效果是味精的10倍,与谷氨酸类合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8、防腐剂: 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并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的物质。 (1) 苯甲酸及其钠盐: 效果好,毒性低。 防腐效果受pH的影响:pH>6.5时,基本无效果 (2) 山梨酸及其钾盐:

铅酸蓄电池极板常用添加剂及作用

铅酸蓄电池用极板添加剂 1 前言 添加剂是铅酸蓄电池的重要成分,对蓄电池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入铅酸蓄电池中的添加剂一般分为:极板添加剂和电解液添加剂,极板添加剂在和膏时加入,对负极板来讲,主要作用是抗收缩,又称为膨胀剂;对正极板来讲,主要增加极板的强度,防止软化、脱落和增加导电性等。电解液添加剂在电解液配制时加入,主要作用是增加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减缓板栅腐蚀等。本文主要谈论极板添加剂。 2 常见添加剂 2.1 短纤维 2.1.1 种类和特性 短纤维根据使用材料不同,一般分为聚酯纤维(涤纶材料),PP纤维(丙纶材料)和聚丙烯腈纤维(腈纶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对极板添加剂中使用的短纤维除纤维直径、长度外,在70℃酸中的耐酸性以及在酸中分散性(是否沉降)对极板的性能都有影响。 2.1.2 作用 正、负铅膏中都使用,其主要作用:增加活性物质的机械强度,防止脱落,从而提高循环性能,有些文献报道,少量添加时有利于H2SO4向电极内部扩散,可以提高正极板的孔率,提高初容量;但加入量多时初容量无利。 2.2 碳素材料 2.2.1 种类和特性 碳素材料有:乙炔黑(炭黑)、超导电炭黑、碳纤维、石墨。乙炔黑是一种纳米材料,具有高分散性,石墨具有层状结构,碳纤维直径为0.1—1.0μm,其电阻与PbO2基本相同。碳纤维的最大特点是纤维细长,加入铅膏不降低其表现密度,容易被氧化,化成时损失一半。 2.2.2 作用 这几种物质都能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以及低温大电流放电性能,但各有特点:添加各向异性石墨,在正极化成时受到阳极氧化,硫酸浸入石墨的层与层之间,化成后,活性物质的毛细孔增加了,这种大孔径的微孔作用向极板内部供应电解液,从而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杨乘英等[2]研究发现:加入高纯石墨有以下作用:①提高电极的孔率和润湿性能,能提高正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和容量;②减少内阻,提高导电性;③加入石墨使正极的自放电增加,必须注意石墨中杂质的含量,以不同产地进行对比选择。张玉峰等[1]研究发现在正极板中加入—定量的碳纤维,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9 %,低温放电性能提高50 %,使用石墨可能导致过度膨胀,使活性物质脱落。朱松然[3]等研究发现在负极中增加碳的含量可以提高电池容量和充电接受能力,但会降低氢析出的过电位10~20mV。D.P. Poden[4]研究发现:炭黑的作用是在深放电时提高活性物质的导电性能,因深放电时,阻抗较高的硫酸铅浓度都高。但是Vind则认为,炭黑对容量几乎没有影响,只在低温时稍有作用,但是化成时,对极板有冲洗作用,也能减缓由于添加剂中的其他成分引起的最终充电电压过高现象,在化成或放电时充当导体,其使用量与木素差不多,没有人准备使用过量的炭黑。 现在铅酸蓄电池生产厂使用较多的是炭黑,有的在正、负极板中都使用。 2.3 硫酸钡 2.3.1 种类和特性 用来作添加剂的硫酸钡有两种:一种是重晶石粉,它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其颗粒直径为1 μm,—种是重晶石,圆形的精矿石,其颗粒直径为3~5μm,重晶石比重晶石粉的作用差许多。吴寿松先生[5]也提出使用沉淀法生产的BaSO4,国内有的厂家中称生产超细BaSO4;能过1 250目的分子筛。

常见饮料 种添加剂及其作用

常见饮料16种添加剂及其作用阿斯巴甜: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在应用中 仅需少量就可达到希望的甜度。阿斯巴甜是一种甜味剂,甜度很高但是不被吸收能量,所以可以作为低糖食品的成分。“阿斯巴甜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成本很低,用量在一定标准范围内既不会危害健康,又减少糖分摄入,而且降低产品成本,还是值得提倡的,” 安赛蜜:一种化学品,类似于糖精,易溶于水,可增加食品甜味,没有营养,口 感好,无热量,具有在人体内不代谢、不吸收,对热和酸稳定性好等特点,是目前世界上第四代合成甜味剂。 羧甲基纤维素钠:良好的乳化稳定剂,具有优异的冻结、熔化稳定性,并能提高产品的风味,延长贮藏时间。 柠檬酸:可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增强食欲和促进体内钙、磷物质的消化吸收。 乳酸:具有调节pH值、抑菌、延长保质期、调味、保持食品色泽、提高产品质量等作用,有很强的防腐保鲜功效。 柠檬酸钠:广泛用于食品、饮料、香料行业作为酸味剂、调味剂及防腐剂、保鲜剂、缓冲剂、螯合剂。 三聚磷酸钠:一种无机物表面活性剂,对润滑油和脂肪有强烈的乳化作用,食品工业中用于罐头、果汁饮料、奶制品、豆乳等的品质改良剂。 瓜尔胶:天然的增稠剂,主要由半乳糖和甘露糖聚合为食品而成,属于天然半乳。 黄原胶:被誉为“工业味精”,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且用途极为广泛的微生 物多糖。即使是低浓度也会产生很高的黏度,1%水溶液黏度相当于明胶的100倍,从而可作为良好的增稠和稳定剂。 乳化硅油:可用于发酵工艺,最大使用量为0.2g/kg。 乳酸链球菌素:是乳酸链球菌产生的一种多肽物质,可以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降低热加工温度,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改进食品的品质和节省能源,并能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时间。 增稠剂:增强固体饮料口感,代表产品:即溶花粉类、果汁速溶品类。增稠剂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也就是多糖类,常见的有脱水纤维素、纤维素钠盐、海藻胶、黄原胶等。“固体饮料中,一些能溶于水,一些不能,增稠剂的作用就在于

如何区分运动饮料的种类

运动饮料和碳水化合物,是保持运动和运动表现的重要物质,运动饮料通常含有甜味剂和防腐剂。运动饮料是被专门制定,以帮助过程中或运动后补充水分的人的饮料。它们通常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 能量的最有效的来源。运动饮料也含有电解质(矿物质,如氯,钙,镁,钠和钾),电解质会在运动中随着汗液排除逐渐降低。运动饮料可以适当补充训练期间损失的电解质,对于在运动过程中延缓疲劳的发生非常重要。 运动饮料根据所含有电解质和碳水化合物比例而定,主要分为3种类型: 等渗 等渗饮料含有类似人体体液浓度的盐和糖份。迅速补充通过出汗流失的液体并推的首选。大多数运动动提供碳水化合物。这是大多数运动选手,包括中长跑运动员以及团队运动参与饮料是中度等渗,等渗饮料含糖比在5-8%,其中的可溶性颗粒比例与人体接近,能被身体迅速吸收,同时满足液体,电解质和糖份需要的最佳选用品。 宝矿力水特,佳得乐,沛力特电解,统一海之言,三得利超级维体黄瓶,日加满力水,酷乐仕维他命,农夫山泉维他命,绿瓶尖叫等。 低滲 低渗饮料含有盐和糖的浓度低于人体。 适用于日常活动下的消耗,以补充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及补足肌肉的糖原储备。可以在超长距离项目使用以满足高能耗需求,但必须使用与等渗饮料一起,

以补充失去的液体。低渗饮料含糖少,可溶性颗粒浓度低于血液,但它提供液体吸收快,从胃中排空和吸收也快,但不能供应足够量的糖份。 脉动系列不含电解质;水动乐,莹纯盐汽水,三得利超级维体蓝瓶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于标准下限。 高滲 高渗性饮料中含有盐和糖的浓度高于人体,可迅速补充出汗流失的液体。适合需要流体和碳水化合物高储备的推动作用。高渗饮料中可溶性颗粒的含量高于血液,主要是糖碳水化合物,在补给额外能量时使用,这种饮料从胃中排空慢,在小肠吸收前会从血中吸收水分以稀释,不利于快速补充水分 特殊功能性 牛磺酸成分经实验证明具备一定的抗疲劳功用,部分饮料会在一般饮料的基础上增强一些效能。在赛后饮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疲劳的功用。主要有红牛,乐虎,黑卡,麒麟魔力氨基酸和尖叫红瓶,蓝瓶等。 水中毒的风险 虽然补水对身体平衡很重要,但过量单纯补净水会引起体内电解质不平衡,这种情况被称为水中毒,虽然它比较罕见,却是致命的。水中毒发生时,大量的纯水

食品添加剂及其分类

食品添加剂及其分类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为改善食 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的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同时明确,“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假如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添加物”也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 食品添加剂有三方面的重要的作用:①它能够改善食品的品质,提高食品 的质量和保藏性,满足人们对食品风味、色泽、口感的要求;②它能够使食品 加工和制造工艺更合理、更卫生、更便捷,有利于食品工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规范化;③它能够使食品工业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在极大地提升食品品质和 档次的同时,增加其附加值,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防腐剂 防腐剂就是能够杀灭微生物或抑制其繁殖作用,减轻食品在生产、运输、销售等过程中因微生物而引起腐败的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不同。狭义的防腐剂主要指山梨酸、苯甲酸等直接加入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广义的防腐剂除包括狭义防腐剂所指的化合物质外,还包括那些通常认为是调味料而具有防腐作用的物质,如食盐、醋等,以及那些通常不直接加入食品,而在食品贮藏过程中应用的消毒剂和防腐剂等。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的防腐剂是指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繁殖的物质,但在食品中具有同样作用的调味品如食盐、糖、醋、香辛料等不包括在内。食品容器消毒灭菌的

消毒剂亦不在此列。常见的几种防腐剂:苯甲酸及其钠盐(目前食品工业中最常见的防腐剂之一,主要用于饮料等液体的防腐。在偏酸性的环境中,具有较广泛的抗菌谱。) (二)抗氧化剂 能防止或延缓食品成分氧化变质的食品添加剂称为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按溶解性可分为油溶性与水溶性抗氧化剂两类。按来源可分为天然的与人工合成的两类。抗氧化剂能够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反应的进行,但不能在食品发生氧化后使之复原。因此,抗氧化剂必须在氧化变质之前添加。抗氧化剂的用量一般很少(0.0025%-0.1%),但必须与食品充分混匀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另外,柠檬酸、酒石酸、磷酸及其衍生物均与抗氧化剂有协同作用,起到增效剂的效果。 (三)酸味剂 酸味剂是以赋予食品酸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它还有调节食品pH的作用。酸味剂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食品中天然存在的主要有机酸包括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和乳酸等。目前,实际应用的酸味剂主要是这些有机酸。酸均有一定抗菌作用,尽管单独使用酸来抑制防腐所需浓度太大,并且会影响食品感官特性,因而难以实际应用。但是,以足够浓度的酸味剂与其他保藏方法并用,可以有效的延长食品的保存期。上述各种酸味剂虽然都可以参加人体内正常代谢,但受消费者可接受性的限制,食品中加入酸味剂的量不可过大。 (四)着色剂

日语词汇分类--饮料

飲料のみもの【飲物】 nomimono drinks クルアンドゥーム 威士忌ウィスキー→ wisky ウィサキー 苏格威士忌スコッチウィスキー→ skotch wisky 波旁威士忌バーボンウィスキー→ barbon wisky 白兰地ブランデー→ brandy ブランディー 干邑コニャック konyakku cognac 掺水的威士忌みずわリ【水割り】 mizuwari wisky & water ウィサキーナム金酒ジン jin gin ラオジン 蔗酒ラム ramu rum ラオラム 伏特卡酒ウォッカ wokka vodka ラオヲッカ 露酒リキュール rikyuru liqueur ラオワーン 鸡尾酒カクテル kakuteru cocktail コックテル 味美思ベルモット berumotto vermouth 一种鸡尾酒ダイキリ daikiri daiquiri 特奎拉酒テキーラ tekira tequila 清酒せいしゅ/さけ【清酒】 seishu/sake Sake ラオイープン 烧酎しょうちゅう【焼酎】 shouchuu shochu(Jp.spirits) 白酒ぱいちゅう【白酒】 paichuu Chinese spirits 茅台酒まおたいしゅ【茅台酒】 maotaishu Maotai ラオチン 老酒らおちゅう【老酒】 raochuu Laojiu 绍兴酒しょうこうしゅ【紹興酒】 shoukoushu Shaoshinjiu 香宾酒シャンパン shanpan champagne シャンペン 葡萄酒ワイン wain wine ワイン 果酒かじつしゅ【果実酒】 kajitsushu fruit wine 啤酒ビール biiru beer ビア 鲜啤酒なまビール【生ビール】 nama-biiru draft beer 罐啤酒かんビール【缶ビール】 kan-biiru tinned beer ビアクラポーング 茶おちゃ【お茶】 ocha tea (Japanese tea) チャージープン 绿茶りょくちゃ【緑茶】 ryokucha green tea 茉莉花茶ジャスミンちゃ【茶】 jasumincha Jasmine tea 乌龙茶ウーロンちゃ【烏龍茶】 uroncha wulong tea 红茶こうちゃ【紅茶】 koucha tea チャーファラン 袋泡茶ティーバッグ→ teabag 咖啡コーヒー【珈琲】 kouhi coffee ガフェー 冰鎮咖啡アイスコーヒー aisu-kouhi iced coffee ガフェーイェン 可可ココア kokoa cocoa コーコー 牛奶ぎゅうにゅう【牛乳】 gyuunyuu milk ノム 酸奶ヨーグルト→ yoghurt ヨーグン 豆沙汤しるこ【汁粉】 shiruko sweet red-bean broth 汽水儿たんさんいんりょう【炭酸飲料】 tansan inryou carboneted drink 可乐コーラ→ cola コーク 汽水サイダー/ソーダ saidaa/soda sider/soda pop ナムアットロム

常用食品添加剂的用法及作用

常用食品添加剂的用法及作用 面包制作过程中,难免会要添加一些添加剂,这些添加剂有的是为了增加成品的口感,像是泡打粉、面包改善剂。有的是为了增加成品的风味,像可可粉、绿茶粉等等。当然,在家中制作西点,大可不必像是西点蛋糕坊那样加入很多的食品添加剂来增加蛋糕的口感和延长保存期,所以有些材料我们在家里制作时不必非要加入,大概了解一下就可以。下面蛋糕DIY就常见的一些添加剂做个介绍。 干燥酵母粉:是使面包等点心发酵的酵母。酵母与糖作用后,产生二氧化碳与酒精,当烘焙受热后,酒精被蒸发,而二氧化碳会扩张,即产生膨大效果,应放在不透光的容器中,冷藏保存。 泡打粉(发粉):作用是使产品膨大,可改善产品组织颗粒及每一个气室的组织,使蛋糕组织有弹性,面糊的蛋白质增加韧性,防止气室互相粘黏,蛋糕组织更加细密。 小苏打粉:呈细白粉末状,遇水和热或与其他酸性中和,可放出二氧化碳,一般用于酸性较重的蛋糕及小西饼中,尤其在巧克力点心中使用,可酸碱中和,使产品颜色较深。 塔塔粉:酸性盐,用来降低蛋白碱性和煮化糖浆的作用,在打发蛋白时添加,可增强蛋白的韧性,使打好的蛋白更加稳定。 S.P.乳化剂(蛋糕乳化剂):可帮助油、水在搅拌过程中更好的融合、乳化,不会油水分离,可使面糊比重降低,蛋糕品质得到改善。 面包改良剂:用在面包配方中可改善面包的操作性、体积、组织及柔软性,延缓面包老化变硬,延长保存期限。

鱼胶粉(吉利丁粉):是动物胶,由动物的骨骼中提炼出来的蛋白质胶质,常用于冷冻西点、慕斯蛋糕类的胶冻之用,需用4-5倍冷水浸泡吸水软化后再隔水融化使用。 鱼胶片(吉利丁片):是动物胶经脱色去味后制成片状,使用时先要浸泡在冰水中软化后,挤干水分再融化使用。 琼脂:是由海藻类的石花菜所提炼制成,有条状及粉状,需在热水中加热溶解后使用,做出的成品口感较脆硬且不透明,放置室温下不会溶化,常用在一些中式冻类甜点中。 可可粉:去除巧克力中的油脂研磨制成的粉状,可混合在饼干、蛋糕或撒在西点蛋糕表面增加风味及装饰。 绿茶粉:是采用幼嫩茶叶经脱水干燥后,在低温状态下将茶叶瞬间粉碎成200目以上的纯天然茶叶超微细粉,常用在蛋糕、面包、饼干或冰淇淋中以增加产品的风味。

探究果蔬饮料中化学添加剂对人体的危害

果蔬饮料中化学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危害 李臻张阳张帅楠辅导老师:潘冠华白慧峰 摘要:在台湾塑化剂事件后,人们再次把目光放在了食品安全问题上。从前些年的苏丹红、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火锅地沟油事件到今天的塑化剂风波,为何食品安全屡屡出现问题?那些我们常喝的果蔬饮料中的食品添加剂是否就真的安全?文章就这些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 前段时间,我到某商场对汇源、康师傅、可口可乐、农夫山泉等品牌的十七种饮料进行了调查,发现多数饮料都含有五到十种食品添加剂。就连商家标榜的纯果汁中少者也有一到两种添加剂,多者甚至超过五种。比如,汇源果肉系列饮料中食品添加剂就包含了柠檬酸、柠檬酸钠、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钠、维生素C、食用香精等成分。这种情况可参考表一。在所调查的这十七种饮料中,其食品添加剂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柠檬酸、柠檬酸钠、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维生素C、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乳化硅油、食用色素、β--胡萝卜素等。其所占比例见表二。下面我对这几种食品添加剂进行简单的介绍,以便大家有个大概的了解。 一、研究性状 1. 柠檬酸(citric acid),又名枸橼酸,化学名称为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在工业、食品业、化妆业等都具有极广的用途。天然的柠檬酸存在于植物如柠檬、柑橘、菠萝等果实和动物的骨骼、肌肉、血液中。人工合成的柠檬酸是用砂糖、糖蜜、淀粉、葡萄等含糖物质发酵而制得的。其分子结构如下图。[1] 2.柠檬酸钠(Sodium Citrate),又名枸橼酸钠,一般所称的柠檬酸钠皆含2分子结晶水,化学名称为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钠。具有安全无毒性能、生物降解性、金属离子络合能力、水中极好的溶解性能、良好的pH调节及缓冲性能,广泛用于食品、饮料、香料行业,可作为酸味剂、调味剂及防腐剂、保鲜剂、缓冲剂、螯合剂。在化工行业、化妆品行业及洗涤行业中做抗氧化剂、增塑剂、洗涤剂。医药行业中做抗凝剂。还见于化工、皮革、印刷、无毒电镀及原子能等工业。[2] 3.黄原胶又称黄胶、汉生胶,黄单胞多糖,是一种由假黄单胞菌属发酵产生的单孢多糖,由甘蓝黑腐病野油菜黄单胞菌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好氧发酵生物工程技术,切断1,6-糖苷键,打开支链后,在按1,4-键合成直链组成的一种酸性胞外杂多糖。主要用于食品、医药、化妆、牙膏、宠物罐头、鱼虾饲料、石油业、烟草业、印染、陶瓷、农药、胶体炸药及水溶涂料的制作中等。是目前国际上集增稠、悬浮、乳化、稳定于于一体.性能最优越的生物胶。[3] 4.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它具有黏合、增稠、增强、乳化、保水、悬浮等作用。主要用于食品、医药絮凝剂、螯合剂、乳化剂、增稠剂、保水剂、上浆剂、成膜材料等,每人允许摄入量为0~25mg/kg。[4] 5.六偏磷酸钠(Sodium Hexametaphosphate),为玻璃状或粉状,主要用于食品及工业行业,在饮料行业中可提高出汁率,增高黏度,抑制维生素C分解。[5] 6.三聚磷酸钠,可分为工业用三聚磷酸钠(Sodium Tripolyphosphate)和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STPP)。三聚磷酸钠绝大部分用于合成洗涤剂,少数用于食品及工业用水的软化处理。在食品工业中主要用于肉类食品、肉类罐头、果汁饮料、奶制品、豆乳等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