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联网导论作业

物联网导论作业

物联网导论作业
物联网导论作业

一,什么是物联网?

1,下面是维基百科对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英语:Internet of Things,缩写IoT)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1]物联网一般为无线网,而由于每个人周围的设备可以达到一千至五千个,所以物联网可能要包含500兆至一千兆个物体。在物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应用电子标签将真实的物体上网联结,在物联网上都可以查出它们的具体位置。

物联网将现实世界数位化,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物联网拉近分散的信息,统整物与物的数字信息,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运输和物流领域、健康医疗领域范围、智能环境(家庭、办公、工厂)领域、个人和社会领域等,[2]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和应用前景。

2,百度对物联网的定义:

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用,但物联网中所有的元素(所有的设备、资源及通信等)都是个性化和私有化。

3,Cisco对物联网的定义是:

The IoT links smart objects to the Internet. It can enable an exchange of data never available before, and bring users information in a more secure way. Cisco estimates the IoT will consist of 50 billion devices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by 2020. Gain deeper insight with analytics using our IoT System to enhance productivity, create new business models, and generate new revenue streams.

二,有那些物联网前沿应用

1,RFID

RFID的自我介绍

我的英文名叫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中文名字叫做无线射频识别。简单说来,就是一种非接触性的自动识别技术,不需要人工干预便可以实现信息识别。我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我比较坚强,即使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也依然能完成工作。

我们这个大家族因为有频率的不同,传播距离远近各异,传播速度也有快有慢,所以我们都有所分工,按照各自的特点被应用在不同的领域。这用古话说,叫做术业有专攻嘛。

虽然低频那一家说话慢,声音小,但是他们的声音穿透力强,一般的障碍物,除了金属之外,都阻挡不了他们和读写器之间的沟通。但是因为他们的沟通距离限制,通常活跃在酒店的门锁、门禁、自动停车场收费、畜牧业管理系统等这些对距离要求不高的地方。

2016年RFID行业9大预测

1:今年RFID行业将迎稳健增长,尤其是那些专注服装及零售行业的企业。

2:航空,建筑及能源三个行业的RFID技术使用率增长强劲,使用率将仅次于零售行业。

3:RFID供应商将继续并购整合。

4:微软的一些权威人士将意识到RFID行业机会巨大。

5:越来越多低成本无源RFID传感器将被部署。

6:越来越多的创新技术将让RFID更可靠,更容易部署。

7:投资者将重回RFID行业。

8:无人机和机器人将整合RFID技术,用于自动收集数据。

9:一个解决方案提供商将用一种新方法结合RFID技术和视频分析。

2,传感器:

数年前,当乔布斯拿着苹果手机“晃一晃”就可以让它有所反应的时候,手机的智能化时代真正开始了。几年后,手机从一种通讯工具变成了一个人们离不开的伙伴。

让手机具备这样“魔力”的,是触摸屏、陀螺仪、加速度计等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当然,还有用于导航的“指南针”——磁阻传感器,以及用光电传感器制作的摄像头。

不仅仅是手机,在汽车、家用电器、可穿戴设备上,以及工业自动化领域,越来越多的传感器成为机器的“耳目”。

当下,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开启,各式各样的传感器正成为无处不在的神经元,全球对于传感器的需求也开始呈现爆发性的增长。但是,在这一次盛宴开启的前夜,业界又遗憾地发现,中国似乎又落伍了。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物联网最核心、最基础的就是传感器。”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叶甜春对财新记者说,没有传感器就没有办法让机器自动感知信息。正是因为有了传感器加入网络,物联网的概念才被提出来。传感器在技术水平和功能上的迅速

发展,一方面来自于计算机、检测等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源于应用领域需求的驱动。随着技术的进步,让压力传感器的成本降得足够低,把过去应用于军事、工业上的高端传感器,最终将应用到智能终端上。

3,生物识别

今年是生物识别异常活跃的一年,微软甚至在其推出的 Windows 10 采用了生物特征授权方式,称之为 Windows Hello(支持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但就是这样的人脸识别模式,在测试 6 对双胞胎的时候也失败了 1 对,这在韩国或许会很致命。

在互联网时代,你对自己的定义和时代对你的定义往往是不同步的。在上述提到的生活场景,相信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但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因为在这个莫大的群体中,有部分人遭遇过“你不是你”的境遇。别惊讶,这真实地存在着:

在描述一种生物识别方式,尤其是在和其他识别方式来进行对比时,我们常常提到三个指标:独特性、丰富度和稳定性。

评价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优劣,主要使用注册成功率、错误拒绝率和错误接受率等指标。只是这种指标基于不同的实验数据库,样本群体不同,我也无法多做评论。

4,二维码

二维条码/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

二维条码/二维码可以分为堆叠式/行排式二维条码和矩阵式二维条码。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堆叠式/行排式二维条码形态上是由多行短截的一维条码堆叠而成;矩阵式二维条码以矩阵的形式组成,在矩阵相应元素位置上用“点”表示二进制“1”,用“空”表示二进制“0”,由“点”和“空”的排列组成代码。堆叠式/行排式二维条码

5,IPV6

ipv6网络是什么?下一代互联网是基于ipv6的网络。ipv6网络的提出最初是为了扩大IP地址空间。实际上,ipv4除了在地址空间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成为互联网发展的煨大障碍外,ipv4在服务质量.传送速度.安全性、支持移动性和

多播等方面也存在着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同样妨碍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使许多服务与应用难以在互联网上开展。因此.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他问埋。ipv6相对于ipv4的主要优势是:扩大了地址空间,提高了网络的整体吞吐量,服务质鬏得到很大改善,安全性有了更好的保证。

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动性,更好地实现了多播功能。ipv6实际上改变了互联网的核心,需要开发新的大型路由器,使目前的互联网变成一个性能更高、成本更低的全球互联网,彻底结束拨号上网的时代。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让ipv6-步取代ipv4既不可能也无必要,过渡将是长期的,即便采取平滑的过渡策略.成本也是很高的。但从长远看,改变后会引入许多新的服务与应用,能使互联网转向新的能盈利的商业模式,将更有利于互联网的持续长久发展。

6,通信网络

7,TD-LTE

TD-LTE即TD-SCDMA Long Term Evolution,宣传是是指TD-SCDMA的长期演进。实际上没有关系。TD-LTE是TDD版本的LTE的技术,FDDLTE的技术是FDD 版本的LTE技术。TDD和FDD的差别就是TD采用的是不对称频率是用时间进行双工的,而FDD是采用一对频率来进行双工。 TD-SCDMA是CDMA技术,TD-LTE 是OFDM技术,不能对接。

TD-LTE:中国创造走向世界

业界巨头共同发力4G标准,是任何一个产业走向全球市场的根本性“抓手”,也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关键所在。从TD-SCDMA开始,中国移动通信产业中的自主创新力量正式崛起,并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而作为全球4G候选标准的TD-LTE,注定将因为业界巨头的共同发力,创造出产业化发展的“中国速度”。

TD-LTE是一个中国主导的并具有“国际化”特征的标准。TD-LTE的技术优势体现在速率、时延和频谱利用率等多个领域,使得运营商能够在有限的频谱带宽资源上具备更强大的业务提供能力,而这正是全球移动通信产业孜孜以求的目标所在。

8,无线传感

1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信息科学领域中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进行领域间交叉的结果。无线传感器网络经历了智能传感器、无线智能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网络3个阶段。智能传感器将计算能力嵌入到传感器中,使得传感器节点不仅具有数据采集能力,而且具有滤波和信息处理能力;无

线智能传感器在智能传感器的基础上增加了无线通信能力,大大延长了传感器的感知触角,降低了传感器的工程实施成本;无线传感器网络则将网络技术引入到无线智能传感器中,使得传感器不再是单个的感知单元,而是能够交换信息、协调控制的有机结合体,实现物与物的互联,把感知触角深入世界各个角落,必将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2 WSN技术体系及其发展现状

WSN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因而包含众多研究方向,WSN技术具有天生的应用相关性,利用通用平台构建的系统都无法达到最优效果。WSN技术的应用定义要求网络中节点设备能够在有限能量(功率)供给下实现对目标的长时间监控,因此网络运行的能量效率是一切技术元素的优化目标。下面从核心关键技术和关键支撑技术两个层面分别介绍应用系统所必须的设计和优化的技术要点。

2.1.1 组网模式

(1)扁平组网模式

(2)基于分簇的层次型组网模式

(3)网状网(Mesh)模式

(4)移动汇聚模式

2.1.2 拓扑控制

2.1.3 媒体访问控制和链路控制

2.1.4 路由、数据转发及跨层设计

2.1.5 QoS保障和可靠性设计

2.1.6 移动控制模型

* 关键支撑技术

* WSN网络的时间同步技术

* 基于WSN的自定位和目标定位技术

*分布式数据管理和信息融合

* WSN的安全技术

*精细控制、深度嵌入的操作系统技术

*能量工程

3 基于WSN网络的应用系统发展现状

WSN网络是面向应用:

*在环境监控和精细农业方面

*在民用安全监控方面,

*现代建筑的发展

*在医疗监控方面

*在工业监控方面

*在智能交通方面

*智能家居领域

9,M2M

一、M2M概念

M2M包括: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人对机器(Man to Machine);机器对人(Machine to Man);移动网络对机器(Mobile to Machine)。

二、M2M应用系统构成

1、智能化机器

“智能化”,所谓使机器“开口说话”,让机器具有信息感知、信息加工及无线加工的能力。

2、M2M硬件

使机器可具备联网能力和远程通信的部件,进行信息提取,从不同设备内汲取需要的信息,传输到分析部分。

3、通信网络

包括广域网(无线移动通讯网络、卫星通讯网络、互联网和公众电话网),局域网(以太网、无线局域网、蓝牙、wifi),个域网(Zigbee、传感器网络),通过上述网络将M2M硬件传输的信息送达指定位置,是出于M2M技术框架的核心的地位。

4、中间件

M2M网关完成在不同协议之间的转换,在通信网络和IT系统之间建立桥梁。

三、M2M应用

1、M2M应用领域

1)家庭应用领域:

2)零售和支付领域:

3)工业应用领域:

4)物流运输行业:

5)医疗行业:

2、M2M应用现状

目前,欧美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M2M技术商用,M2M技术主要应用于安全监测、自动贩卖机、公共交通系统、车辆监控与管理、工业流程自动化、电动机械和城市信息化等领域。虽然,国内M2M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仅仅是在电力行业略有应用,但是在各行各业对M2M技术需求日益强烈环境下,尤其在国家十一五计划强烈的支持下,M2M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会是飞跃性。

3、M2M应用面对问题

1)技术标准不规范:

2)产业集中度低:

3)终端形态多样:

4)产业链各环节缺乏协同:

总体来说,当通信终端标准化、开放性统一M2M管理平台出现与产业链资源彻底整合之时,也就代表世界进入M2M时代,更是迈向物联网关键的一步。

三,物联网的重要性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s something similar to some others modern concepts such as the Web 3.0, the semantic Web, the symbiotic web, etc. Actually, it all could be merged into a single approach and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threshold”between:and a new paradigm in which human beings and automated entities (such as computer systems, robots, cyberobjects, ), all autonomous (but not necessary at the same level) are all

considered as parts of a same complex organization (whenever a common finality can be settled) or pars of a chaotic environment (whenever no finality can be found).

In such a scenario, analytical approaches are no longer useful in themselves (essentially top-down). Additional ones such as systemic (sciences of complexity), cybernetics and decisional (both top-down and bottom-up but mainly recursive) become also highly relevant.

An illustration of this: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e “cyberobjects”– i.e. the physical objects associated with their individual virtual intelligence (can be a “software avatar” which can be hosted in the cloud, embedded with the object, centrally managed, etc.) - are gradually becoming full actors in our complex organizations, just as the human beings already are in the current Web 2.0.

Those “object-actors” become then able to react - as processing management operators - to contextual events at very subsidiary levels, whatever is the considered process. Nevertheles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learly raises the question of our ability to develop ever more powerful tools in complex environments such as computer systems.

Either objects, with their associated software intelligence, become tangible "actors / partners" acting under our control: that is to say not only assistants but especially counsellors, policy makers, organizers or economic agents... Or we must prepare for the digital chaos. The recent financial crisis is a perfect example of those “crazy IT systems”: they just amplify small and insignificant decisions at the lowest level to make them catastrophes at the overall stage (butterfly effect).

Actually, this revolution in progress, deeply calls into question our “old” social, economic or technical models (mainly functional): we must be ready for a change of the same nature as that which took place between the vision of the cosmos from Newton to Einstein (relativity) or Max Planck (Quantum), but also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change (moving from the gun to the atomic bomb).

To tackle those challenges and avoid chaos, we must change the way we both conceive and realize our information systems: cybernetics, sciences of complexit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 matters that will be critical to make the IOT a success.

Cyberobjects are made of : 1) physical objects / assets 2) their individual software intelligence hosted anywhere (Cloud, server, etc.)

Based on a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 architecture, Thin-Track will make your objects / assets your assistants in the management or monitoring of your complex processes. And if your processes does not rely on any organization, Thin-Track just handles operations as they occurs and not as, ideally, they should be.

Thin-Track? is a software engine that Tracks and Traces objects in both structured and unstructured areas then significantly enhances stock or assets flow management as it exists today.

It can either be a complementary solution of existing systems : WMS, TMS, ERP, etc. ; or a stand-alone tool in case there is not any similar software in place.

Unstructured areas are generally used without formal procedures, therefore rarely monitored by any Information System : downgraded management mode, or no management at all. Such areas does not have any spatial organization: neither ground/cell references nor cheaper geolocalization possibilities.

But which can do more can do less, Thin-Track? also allows a dynamic and real-time management of structured (organized) storage areas, giving end users monitoring capabilities they couldn’t access so far.

参考文献:

<>

<>

<<传感器的崛起历程及行业发展现状>>

<<一个RFID萌妹纸的自我介绍>>

<<2014年物联网产业链现状分析>>

<>

<<什么是TD-LTE?>>

<<维基百科>>

<<百度百科>>

<<如何定义独一无二的你?生物识别告诉你答案>>

<>

四,对该门课程的认识和总结

通过学习《物联网导论》这门课,我从中学习到,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网络系统。物联网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成为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2005年1l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作为物联网的载体,物联网技术已成为继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之后人们所关注的技术发展热点之一,它的出现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世界各国

普遍认为,物联网不仅是解决经济持续发展问题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而且也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技术的三大主要关键技术与支撑技术为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此外,物联网技术还有其他许多涉及各个学科的关键技术。

1、传感器技术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无法想象没有传感器的世界,假如空调中没有了温度传感器、遥控中没有了红外传感器、手机中没有了重力传感器,那么生活就会变得让你抓狂。传感器可以测量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物质的相关参量,其强大程度比肩人类的感觉器官眼耳口鼻手,被称为“电五官”。由于传感器可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下,因此在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物联网感知层的作用是获取信息,传感器由于种类繁多,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商业、交通、环境、军事、电器等各个领域,是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实现物联网全面感知的基础。

2、通信技术通信技术发展到今天,相信大家已经有目共睹,真真切切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如果说传感器是“感觉器官”,那么通信技术就像传输信息的“神经”,实现信息的可靠传送。通信技术特别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物联网感知层所产生的数据提供了可靠的传输通道。因此,以太网、移动网、无线网等各种相关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物联网数据的信息传输提供了可靠的传送保证。

3、计算机技术感知层收集到大量的、多样化的数据,需要被进行相应的处理,才能做出智能的决策。海量的数据存储与处理需要更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近些年,随着不同计算技术的发展与融合所形成的的云计算,被认为物联网是其最大的客户。云计算技术为物联网的海量数据的存储提供了平台,另外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海量数据的处理分析提供了可能。

而通过导论的学习,让我对物联网了解了更多,对学习也有了方向和兴趣,由衷的感谢这门课程。

物联网导论习题解答

物联网导论习题解答 第1章概述 一、本章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了解物联网的起源、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进展;掌握物联网的概念与定义、物联网的特征、信息处理流程与物联网框架结构、物联网的基本结构、物联网的层次框架。 二、本章知识点 ●物联网的概念与定义 ●物联网的特征 ●信息处理流程与物联网框架结构 ●物联网的基本结构、物联网的层次框架 三、习题及解答 1. 物联网的含义包含哪些方面? 答:“物联网”或“The Internet of Things”具有以下含义: (1)“物联网”依然是一个网,是一个在现有互联网基础上的网,应具有互联网的共性,这些共性应包括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存储与信息的应用。 (2)物联网中的“物”应具有英特网中的终端或端点的特性,即“物”可以被寻址,“物”可以“产生”信息、交换信息。 (3)物联网中的“物”“所产生”的信息可以加以应用,或者说,人们可以应用“物”的信息。 (4)物联网应为人服务,能满足人的某些方面的需求,如果不能为人服务,它是没有意义的。 2. 学术界、我国及国际组织对物联网是如何定义的? 答:学术界对物联网的定义有以下几个: (1)面向互联网的定义:“全球化的基础设施,连接物理与虚拟的对象,以应用其捕获的数据和通信功能。这个基础设施包括了现存的和演进的英特网和网络,它将提供特殊的对象识别、感知和连接能力,以作为开发独立的、协作的、服务和应用基础。这些将是由高度自治的数据捕获、事件传输、网络互联和交互为特征的”。该定义是由CASAGRAS(Coordination and Support Action for Global RFID-related Activities and Standardisation,全球RFID运作及标准化协调支持行动)提出的。 (2)面向物的定义:在智能空间,被辨识的、拟人化操作的物,通过界面连接,与社区、环境和用户进行交互。 (3)面向语义的定义:“利用适当的建模解决方案,对物体进行描述、对物联网产生的数据进行推理、适应物联网需求的语义执行环境和架构、可扩展性存储和通信基础设施。”。面向语义的定义来源于IPSO (IP for Smart Objects)联盟。 我国及国际组织对物联网的定义为: (1)我国的定义: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物联网导论必做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原则,可以把物联网分为四层: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C)和综合应用层。 A)物理层B)会话层C)管理服务层D)表示层 2.工业界经常将RFID系统分为(A)、天线和标签三大组件。 A)阅读器B)扫描仪C)转换器D)主机 3.传感器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了(B)的三大支柱。 A)网络技术B)信息技术C)感知识别D)物联网技术 4.在传感器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程序设计时应考虑低成本与微型化、低功耗、灵活性与扩展性和(D)。 A)经济性B)高效性C)舒适性D)鲁棒性 5.具体而言,位置信息包括三大要素:所在的地理位置、处在该地理位置的(C)、处在该地理位置的对象(人或设备)。 A)空间B)事件C)时间D)场景 6.GPS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宇宙空间部分、地面监测部分和(B)部分。 A)空中接收B)用户设备C)管理控制部分D)连接传输 7.物联网设备的智能性就体现在这些异构的设备所构成的系统具有(C)、任务迁移、智能协作和多通道交互四个方面。 A)数据接收B)任务发布C)情境感知D)系统管理 8.随着物联网感念的诞生和发展,智能设备也有了新的理解和定位,即横向智能化、(A)和互联规模化。 A)纵向智能化B)管理深入化C)感知深入化D)互联微型化 9.组成无线网络的基本元素包括无线网络用户、无线连接和(A)。 A)基站B)数字终端C)PDA D)移动设备 10.无线网络的类别包括无线广域网、无线城域网、无线局域网和无线(A)局域网。 A)个人B)大众C)集体D)宽带 11.由于所使用的波长较短,对障碍物的衍射较差,因此两个使用(B)通信的设备之间必须相互可见,通信距离一般为一米左右。 A)蓝牙B)红外C)ZigBee D)WiFi 12.一个主蓝牙设备最多可以同时和(C)个从设备通信。 A)5B)6C)7D)8 13.移动通信经历了三代的发展:模拟语音、(C)和数字语音与数据。 A)单向语音B)双向语音C)混合语音D)数字语音 14.GSM蜂窝网络从蜂窝大小的角度可以分为4种:宏蜂窝、微蜂窝、微微蜂窝和(D)。 A)小蜂窝B)中蜂窝C)大蜂窝D)伞蜂窝 15.网络化存储是存储大规模数据的一种方式,能够提供高可靠行和(A)。 A)灵活性B)经济性C)扩展性D)安全性 16.网络存储体系结构主要分为直接附加存储、(B)和存储区域网络三种,每种体系结构都用到了存储介质、存储接口等多方面的技术。 A)间接附加存储B)网络附加存储C)直接访问存储D)间接访问存储 17.关系数据库的缺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对真实世界实体的有效表达,缺乏对(C)的有效处理,以及缺乏对Web应用的有效支持。 A)复杂应用B)网络问题C)复杂查询D)网络安全

最新物联网概论期末试题

D.物联网 卡(A)可分为:有源(Active)标签和无源(Passive)标签。 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智能物流系统(ILS)与传统物流显著的不同是它能够提供传统物流所不能提 C ) 数码仓储应用系统 B.供应链库存透明化 物流的全程跟踪和控制 D.远程配送 运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以及模糊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 A)。 A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下列哪项不是物联网体系构架的是(B) 感知层 B.物理层 C.网络层 D.应用层 三层结构类型的物联网不包括(D)。 D B.网络层C.应用层D.会话层 射频识别系统(RFID)阅读器(Reader)的主要任务是(D ) 控制射频模块向标签发射读取信号,并接受标签的应答,对其数据进行处理 存储信息 识别响应的信号 云计算最大的特征是:B 计算量大 B 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 C 虚拟化 D 可扩展性 物联网节点之间的无线通信,一般不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D) 节点能量 B.障碍物 C.天气 D.时间 下列哪项不是物联网体系构架原则 D 多样性原则 B时空性原则 C安全性原则 D复杂

18.人们常说,横在物联网应用前面的有三座大山,下列哪一个不是所说的“三座大山”D A.微型化、低成本 B.网络技术 C.实时处理海量感知信息并将其存储 D.处理器 19.下列哪项不是物联网体系构架原则 D A 多样性原则 B时空性原则 C安全性原则 D复杂性原则 20.下列哪项不是物联网的组成系统 B A. EPC编码体系 B. EPC解码体系 C.射频识别技术 D.EPC信息网络系统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0.5分,共20分) 21.云计算不是物联网的一个组成部分。(×) 22.RFID技术具有无接触、精度高、抗干扰、速度快以及适应环境能力强等显著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诸如物流管理、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商品防伪、资产管理以及国防军事等领域,被公认为二十一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 23.RFID是物联网的灵魂。(×) 24.目前物联网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各个企业、行业都根据自己的特长定制标准,并根据企业或行业标准进行产品生产。这为物联网形成统一的端到端标准体系制造了很大障碍。(√) 物联网标准体系可以根据物联网技术体系的框架进行划分,即分为感知延伸层标准、网络层标准、应用层标准和共性支撑标准。(√) 25.传感器网:由各种传感器和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 26.家庭网:用户在基于个人环境的背景下使用的网络。(×) 27.国际电信联盟不是物联网的国际标准组织。(×) 28.感知延伸层技术是保证物联网络感知和获取物理世界信息的首要环节,并将现有网络接入能力向物进行延伸。(√)29.物联网中间件平台:用于支撑泛在应用的其他平台,例如封装和抽象网络和业务能力,向应用提供统一开放的接口等。(√) 30.物联网服务可以划分为行业服务和公众服务。(√) 31.物联网公共服务则是面向公众的普遍需求,由跨行业的企业主体提供的综合性服务,如智能家居等。(√) 32.物联网共性支撑技术是不属于网络某个特定的层面,而是与网络的每层都有关系,主要包括:网络架构、标识解析、网络管理、安全、QoS等。(√) 33.奥巴马将“新能源”和“物联网”作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物联网相关技术。(√) 34.2010年12月,欧盟委员会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对外发布了欧盟“数字红利”利用和未来物联网发展战略。(×) 35.2009年8月7日,温家宝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强调“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 36.2010年1月,传感(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在无锡成立。(√) 37.物联网已被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2050年国家产业路线图。(√) 38.1999年, Electronic Product Code (EPC) global的前身麻省理工Auto-ID 中心提出“ Internet of Things”的构想。(√) 39.2006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名为《Internet of Things》的技术报告。(×) 40.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智能技术、纳米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性技术。(√) 41.1998年,英国的工程师Kevin Ashton提出现代物联网概念。(√)42.“物联网”是指通过装置在物体上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等,赋予物体智能,并通过接口与互联网相连而形成一个物品与物品相连的巨大的分布式协同网络。(√)

物联网导论答案

第一章 1.1试述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物联网理念最早可追溯到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和传感设备的发展,未引起重视。1998年MIT提出了EPC系统的物联网构想。1999年,建立在物品编码。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美国AUTO-ID中心首先提出物联网概念。奥巴马任总统后,于2009年1月28日举行“圆桌会议”,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 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Internet of Things-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物联网行动方案,加强物联网开发管理应用。 2009年,韩国通信委员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发展物联网。 2009年,日本制定《i-Japan战略2015》。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在无锡提出“感知中国”战略构想。11月,发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 我国高层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报告和相关政策措施表明: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将成为今后一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 1.2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技术及主要特点 感知识别层。联系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通过无线传感网络对物质性质、环境状态、行为形式等信息开展大规模、长期、实时的获取。信息生成方式多样化。 网络构建层。可以将下层数据接入互联网,供上层使用。具有强大的枢纽作用,高效、稳定、及时、安全的传输上下层数据。 管理服务层。将大规模数据高效可靠的组织,为上层行业提供智能的支撑平台。在信息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还存在缺陷。 综合应用层。以“物”或物理世界为中心,实现物物互联。 各个核心技术既相互独立又联系紧密。其技术的选择都以应用为导向,根据具体需求和环境选择还是的感知技术、联网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 1.3试述物联网应用前景 在看了第一章之后,我对物联网的未来应用前景有了更深入透彻的了解,比如在智能物流方面。不光中国,全球的其他任何一个有交易,有买卖的地方都会存在物流,但就现在物流的行业形势和前景,每年都会为买卖双方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这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合适的库存产品来满足双方的需求,同时由于生产商——供应商——零售商这个产业链条的各个步骤的效率问题。然而有了物联网,在这各个环节之间以及买卖双方之间的一系列矛盾、以及低效率的问题,大多都可以解决,这个技术主要依靠于互联网和射频识别,这两个技术支撑整个物流行业。这样,在商品的生产,运输,上架,交易以及商品质量上实现全程的智能化和人工可操作化,即可以即时的了解到商品的地理位置,以及商品在查询时的状况,让商家可以对情况进行了解和备案。同时还可以减少各公司在人工操作上的一些不必要的经济开销,节约成本,虽然这可能会带来比如失业等社会问题,但是在以后的,这些应该也是可以解决的。就智慧物流的整体优势来说,大大提高了现行物流的效率,减少成本。 另外,还有的就是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上的应用,,让交通资源得到最高效率的应用,并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道路基础设施中的传感器和车载传感设备能够实时监控交通流量和车辆状态,通过泛在移动通信网络蒋信息传送至管理中心。看未来,所有车辆都能预先知道并避开交通拥堵,延最快的路线到达目的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拥有实时的交通和天气信

物联网概论试题及答案

物联网概论试题及答案 第 1 章习题一、选择题 1. “智慧地球”是B公司提出的,并得到奥巴马总统的支持。A) Intel B) IBM C) TID ) Google 2. RFID 属于物联网的_D_层。 A) 应用B) 网络C) 业务D) 感知 3. 物联网有四个关键性的技术,B_能够接收物品“讲话”的内容?A) 电子标签技术B) 传感技术C) 智能技术D) 纳米技术 4. 下列哪项不属于在物联网存在的问题_____A______。 A) 制造技术B) IP 地址问题C) 终端问题D) 安全问题二、填空题1. 物联网的理念是基于__互联网___、___射频识别技术(RFID)__、____电子代码(EPC)_,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___射频识别技术__、___无线数据通信技术_等,构造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即物联

网。 2. 中国的第一个提出建设物联网城市是___无锡_。 3. 物联网包含体系结构有三层,分别是__感知层_、___网络层_和___应用层___。基于应用服务设想,物联网可以分为感知、传输、支撑、应用四大部分,其中感知和传输属于硬件系统中的___感知层__和____网络层__,感知层和网络层,支撑和应用属于软件系统中的___应用__应用层。 4. 物联网的显著特点是__技术高度集成_、____学科复杂交叉_和___综合应用广泛__。 5. 物联网,较直接地说,就是把世界所有的物体连接起来形成的网络,其关键技术有____ RFID_、___传感技术_、___无线网络技术__和___人工智能技术__,其核心是___智能技术__,能让物品“开口说话”的是__RFID__。简述物联网的定义,分析物联网的“物”的条件。答: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

物联网导论作业答案

作业题集 (一)物联网概述 1、填空题 1)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的普通的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三个重要特征。 2)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是(彭明盛)提出的。 3)物联网分为4层,分别是:(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 4)蓝牙协议的标准为()。 5)RFID技术属于物联网4层中的(感知识别层)。 2、选择题 1)下面哪项技术不属于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D A、传感器 B、通信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无线技术 2)不属于物联网存在的问题是(B)。 A、制造技术 B、IP地址问题 C、终端问题 D、安全问题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物联网的应用范畴C A、智能电网 B、医疗健康 C、智能通信 D、金融与服务业 3、判断题 1)2009年8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苏无锡调研时提出感知中国的概念。【错】 2)物联网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比尔.盖茨在1995年的《未来之路》。【对】 4、问答题 1)物联网概念产生的背景有哪些因素 答:物理世界的联网需求和信息世界的扩展需求 2)对于物联网,可以从那几个方面来理解 答:○1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2普通网络和泛在网络机器网络构架 ○3云计算方式的智能处理

3)简要说明一下物联网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答:○1摆脱智能手机○2创新的备用电源/低耗电方案 ○3对巨量资源的驾驭能力○4挖掘新的能量来源 4)简要介绍一下物联网相关的技术问题。 答:○1射频识别技术○2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3大规模数据和大规模计算问题 (二)感知识别层 1、填空题 1)RFID系统分为(阅读器)、(天线)和(标签)三大组件。 2)感知识别技术,是融合(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重要一环。 3)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利用(RFID )通过(射频信号)实现(空间耦合)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自动识别)的目的。 4)RFID系统中,标签根据是否内置电源,分为三类:(被动式标签)、(主动式标签)和(半主动式标签)。 5)位置信息包括三大要素:(所在的地理位置)、(处在该地理位置的时间)、(处在该地理位置的对象)。 6)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的软件平台和操作系统,早期是由( Google对象)开发。 7)现代传感器的“三化”发展路线为(微型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8)传感器技术发展史的两条主线为(低功耗无线传感节点)和(微型化传感节点)。 2、选择题 1)二维码目前不能表示的数据类型(C)。 A、文字 B、数字 C、二进制 D、视频 2)RFID卡的读取方式(B)。 A、CCD或光束扫描 B、电磁转换 C、无线通信 D、电擦除、写入 3)RFID卡(D)可分为:有源(Active)标签和无源(Passive)标签。 A、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4)定位技术中,ToA和TDoA测量法至少需要(C)个基站才能完成定位。

《物联网工程概论》习题及思考题答案..

1-1简述物联网的定义,分析物联网的“物”的条件。 答: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各种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特别注意,物联网中的“物”,不是普通意义的万事万物,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4、要有处理运算单元(CPU);5、要有操作系统; 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 7、要有数据发送器; 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1-2简述物联网应具备的三个特征。 答:一是全面感知,即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二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三是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1-4名词解释:RFID、EPC、ZigBee。 答:RFID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快速读写、长期跟踪管理,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 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即产品电子代码,为每一件单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标准,实现全球范围内对单件产品的跟踪与追溯。 ZigBee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主要用于距离短、功耗低且传输速率不高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典型的有周期性数据、间歇性数据和低反应时间数据传输的应用。 1-5简要概述物联网的框架结构。 答:物联网可以简要分为核心层、接入层,软件核心层主要是应用服务层,硬件接入层包括网络传输层和感知控制层。感知控制层一般包括RFID感应器、传感器网关、接入网关、RFID标签、传感器节点、智能终端等,网络传输层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信息中心、网管中心等;软件应用服务层是为了管理、维护物联网以及为完成用户的某种特定任务而编写的各种程序的总和。

《物联网导论》答案

1.请说出智能系统研究的几个发展阶段: 符号智能阶段,以物理符号为研究对象。 .链接智能阶段,以人工神经元网络的连接机制为对象。 现场智能阶段,以智能体与环境之间的现场交互为研究内容。 社会智能阶段,以智能体社会包括环境智能体的社会性交互求解机制为研究内容。 2.简述物联网三个特征 (1)全面感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 (2)可靠传输:通过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依托各种网络,随机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 (3)智能处理: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感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处理,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3.请解释以下名词: RFID:利用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来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 EPC: 产品电子代码(EPC)是由标头、厂商识别代码、对象分类代码、序列号等数据字段组成的一组数字。 产品电子代码是下一代产品标识代码,它可以对供应链中的对象(包括物品、货箱、货盘、位置等)进行全球唯一的标识。EPC 存储在RFID标签上,这个标签包含一块硅芯片和一根天线。读取 EPC标签时,它可以与一些动态数据连接,例如该贸易项目的原产地或生产日期等 WSN:指无线传感网络, Zigbee:是一种信息传递的网络协议 WiFi: 是一种信息传递的网络协议 GPS:空间卫星全球定位系统 PLC:利用电力线传输数据和语音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 MEMS:包括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处理电路的微机电系统 4国家提出的战略新兴领域主要包括哪七个方面? 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 5智慧城市的构建涵盖哪五个方面? 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政府,智慧公共服务,智慧产业,智慧人文, 6.智慧校园的架构有哪几个方面?他们分别是什么? 感知层:通过各种无线传感网络收集各类信息 网络层:实现更广泛的互连功能,能够把感知层的信息无障碍,高可靠,高安全的进行传输。 平台层:IDC互联数据中心汇聚各种信息,V AE垂直应用环境平台对各种智慧应用集成,形成统一的框架系统。 业务应用平台:“通过信息处理和智能分析形成对各领域的具体解决方案。 7.请简要归纳霍尔三维定律。 是由逻辑维(规划,拟定方案,系统研究,生产,安装,运转,更新), 时间维(明确问题,设计指标,系统综合,系统优化,决策,实施), 知识维(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组成, 8.老年人用物联网信息终端有哪几个方面组成? 身体状态检测仪,短信报警,短信发送装置,ZIGBEE路由器,紧急救护,直观监测语音

物联网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兰州理工大学 物联网工程导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才v 2012-7-19

第1章物联网概论 (1) 1.简述物联网的定义 (1) 2.简述物联网应具备的三个特征 (1) 3.简述信息浪潮15年定律的内容 (1) 4.请解释以下名词:RFID;EPC (1) 5.物联网的三大推动力分别是什么? (2) 6.国家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主要包括哪七个方面? (2) 第2章物联网应用案例 (2) 1.请说出数字城市发展的两个阶段 (2) 2.什么是智慧城市? (2) 3.谈谈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区别 (3) 4.智慧城市的构建涵盖了哪五个方面? (3) 5.什么是智慧校园? (4) 6.智慧校园的架构有哪几方面?它们分别是什么? (4) 7.请写出智慧校园的技术方法 (4) 8.老年人用物联网信息终端由哪几部分组成? (5) 11.简述微电网的定义以及微电网的基本架构 (5) 13.实现智能家居需要几个条件,这些条件是什么? (6) 第3章物联网技术基础 (6) 1.简述物联网的三个层次 (6) 2简述物联网的八层架构 (7) 3.画出物联网的框架模型 (8) 4.简述物联网的四大支撑技术 (9) 5.RFID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并说明各个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10) 6.名字解释:WSN;Zigbee;WIFI;GPS;PLC;MEMS (10) 7.说出Zigbee的技术优势所在 (11) 8.简述ZigBee协议与IEEE802.15.4标准的联系与区别 (11) 9.什么叫现场总线?它有什么特点? (12) 10.说一下GPS有哪几部分组成 (12)

11. PLC(电力线通信)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12) 12.请说出几种常见的微传感器 (12) 13.简述物联网的两大技术范畴 (13) 14.智能空间应具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3) 16.请说出什么是物联网终端,它有什么作用? (14) 17.物联网终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4) 18.请简述云计算的概念 (14) 第4章信息处理与软件服务 (15) 1、请说出智能系统研究的几个发展阶段 (15) 2、Agent是谁什么时候提出的 (15) 4、请用图表示出Agent与环境的交互模型 (16) 5、说说什么是服务?什么是服务科学? (16) 6、服务科学的相关技术有哪些 (16) 7、请简要归纳霍尔三维定律 (17) 8、请画出运筹学的工作过程 (18) 9、运筹学在服务科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8)

物联网概论标准答案

第 1 章习题 一、选择题 1. “智慧地球”是由_____B______公司提出的,并得到奥巴马总统的支持。 A) IntelB) IBM C) TID) Google 2. RFID 属于物联网的_____D______层。 A) 应用B) 网络 C) 业务D) 感知 3. 物联网有四个关键性的技术,_____B______能够接收物品“讲话”的内容? A) 电子标签技术B) 传感技术 C) 智能技术D) 纳米技术 4. 下列哪项不属于在物联网存在的问题_____A______。 A) 制造技术B) IP 地址问题 C) 终端问题D) 安全问题 二、填空题 1. 物联网的理念是基于__互联网___、___射频识不技术(RFID)__、____电子代码(EPC)_,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

用___射频识不技术__、___无线数据通信技术_等,构造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即物联网。 2. 中国的第一个提出建设物联网都市是___无锡_。 3. 物联网包含体系结构有三层,分不是__感知层_、___网络层_和___应用层___。基 于应用服务设想,物联网能够分为感知、传输、支撑、应用四大部分,其中感知和传输属于 硬件系统中的___感知层__和____网络层__,感知层和网络层,支撑和应用属于软件系统中的___应用__应用层。 4. 物联网的显著特点是__技术高度集成_、____学科复杂交叉_和___综合应用广泛__。 5. 物联网,较直接地讲,确实是把世界所有的物体连接起来形成的网络,其关键技术有 ____ RFID_、___传感技术_、___无线网络技术__和___人工智能技术__,其核心是___智能技术__,能让物品“开口讲话”的是__RFID__。

物联网导论习题及答案

物联网导论习题 第一章物联网概论 一、术语辨析 从给出的26个定义中挑出20个,并将标识定义的字母填在对应术语前的空格位置。 1、 H ARPANET 2、 J 泛在计算 3、 B ITU 4、 G 智能家居 5、 K CPS 6、 N VPN 7、 O 网关 8、 E 智能环保 9、 Q 应用层协议 10、 A Auto-ID实验室 11、 Y 公共服务平台 12、 L 物联网 13、 I NII 14、 T 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产业 15、 Z 战略性新兴产业 16、 W 信息处理技术 17、 M 承载网 18、 R 物联网网络体系结构 19、 D 欧盟委员会 20、 P TCP/IP协议 A、提供利用射频标签(RFID、,互联网,构建物联网的概念与解决方案的研究机构。 B、在2005年发布《Internet of Things》年度报告的国际组织。 C、提出智慧地球概念的IT企业。 D、2009年提出加强物联网管理,保护隐私等十项建议与十二项行动计划的组织。 E、包括污染源控制,水质监测,空气监测的一类物联网应用。 F、提出通过IPv6协议将智能手机,RFID标签,传感器等互联组成泛在网的国家。 G、包括家庭网络,家庭安防,家电智能控制,能源智能计量的一类物联网应用。 H、对奠定互联网发展基础起到重大作用的网络。 I、对推动世界各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起到重要作用的建设计划。 J、“普适计算”或“无处不在的计算”术语的另一种表达。 K、将计算与通信能力嵌入到物理系统,形成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技术。 L、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互联的智能信息服务网络系统。 M、为分布式进程通信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的传输网的另一种名称。 N、术语“虚拟专用网络”或“虚拟专网络”的英文缩写。 O、实现IP网与非IP网互联的网络设备。 P、互联网的核心协议。 Q、规定了物联网应用系统中人与物 ,物与物之间信息交互过程的协议。 R 、物联网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S、物联网产业链中的上游产业。 T、物联网产业链中的中游产业。 U、物联网产业链中的下游产业。 V、对网络拓扑,设备与链路状态,设备的硬件与软件配置数据的管理。 W、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与图像视频智能分析技术。 X、无线传感器网络,异构网络融合技术。

物联网导论参考答案

《物联网工程导论》参考答案 第1章 一. 术语辨析 (1)H(2)J(3)B(4)G(5)K (6)N(7)O(8)E(9)Q(10)A (11)Y(12)L(13)I(14)T(15)Z (16)W(17)M(18)R(19)D(20)P 二. 选择题 (1)D(2)C(3)C(4)D(5)A (6)B(7)D(8)B(9)D(10)A (11)B(12)D(13)C(14)D(15)D (16)A(17)C(18)B(19)D(20)C 第2章 一. 术语辨析 (1)Y(2)H(3)J(4)D(5)L (6)T(7)M(8)F(9)P(10)R (11)U(12)K(13)I(14)Q(15)X (16)N(17)B(18)S(19)W(20)G 二. 选择题 (1)A(2)C(3)B(4)B(5)A (6)A(7)C(8)B(9)D(10)D (11)C(12)D(13)C(14)D(15)A (16)B(17)A(18)B 第3章 一. 术语辨析 (1)L(2)T(3)B(4)E(5)M (6)C(7)N(8)P(9)F(10)Y (11)D(12)Q(13)O(14)V(15)H (16)A(17)R(18)X(19)W(20)I 二. 选择题 (1)C(2)C(3)C(4)A(5)B (6)C(7)D(8)C(9)D(10)B (11)B(12)D(13)B(14)B(15)D (16)C(17)B(18)D(19)B(20)C 第4章 一. 术语辨析 (1)K(2)G(3)H(4)Z(5)M (6)A(7)P(8)S(9)Y(10)L (11)D(12)Q(13)I(14)E(15)W (16)U(17)F(18)O(19)V(20)R 二. 选择题 (1)D(2)C(3)A(4)B(5)D (6)C(7)C(8)A(9)C(10)D

物联网导论习题解答

物联网导论习题解答 令狐采学 第1章概述 一、本章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了解物联网的起源、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进展;掌握物联网的概念与定义、物联网的特征、信息处理流程与物联网框架结构、物联网的基本结构、物联网的层次框架。 二、本章知识点 ●物联网的概念与定义 ●物联网的特征 ●信息处理流程与物联网框架结构 ●物联网的基本结构、物联网的层次框架 三、习题及解答 1. 物联网的含义包含哪些方面? 答:“物联网”或“The Internet of Things”具有以下含义: (1)“物联网”依然是一个网,是一个在现有互联网基础上的网,应具有互联网的共性,这些共性应包括信息传输、信息

交换、信息存储与信息的应用。 (2)物联网中的“物”应具有英特网中的终端或端点的特性,即“物”可以被寻址,“物”可以“产生”信息、交换信息。 (3)物联网中的“物”“所产生”的信息可以加以应用,或者说,人们可以应用“物”的信息。 (4)物联网应为人服务,能满足人的某些方面的需求,如果不能为人服务,它是没有意义的。 2. 学术界、我国及国际组织对物联网是如何定义的? 答:学术界对物联网的定义有以下几个: (1)面向互联网的定义:“全球化的基础设施,连接物理与虚拟的对象,以应用其捕获的数据和通信功能。这个基础设施包括了现存的和演进的英特网和网络,它将提供特殊的对象识别、感知和连接能力,以作为开发独立的、协作的、服务和应用基础。这些将是由高度自治的数据捕获、事件传输、网络互联和交互为特征的”。该定义是由CASAGRAS(Coordination and Support Action for Global RFID-related Activities and Standardisation,全球RFID运作及标准化协调支持行动)提出的。 (2)面向物的定义:在智能空间,被辨识的、拟人化操作的

物联网概论期末试卷

《物联网概论》期末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参考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2009年8月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 提到“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提出了 的理念,这标志着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2009年,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IBM 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 的概念。 3.物联网至少具有的三个关键特征:一是各类终端实现 ;二是电信网、因特网等融合 实现 ;三是云计算等技术对海量数据 。 4. 在一维条形码中,“条”是指对光线反射率 的部分,即人们所说的黑条纹;“空” 是指对光线反射率 的部分,即人们所说的白条纹。 5.现今二维条码有两大类型,分别是 和 6.GPS 中文名字为 。 7.国际电信联盟确定3G 通信的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分别是欧洲的 、美国的 和中国的 。 8.按网络连接的地理范围不同,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 、城域网和 三种类型。 9. 命令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台主机交换(发送与接收)数据报。根据返回的信息,用户就可以推断TCP/IP 参数是否设置正确以及运行是否正常。 10. 命令可用于显示房钱TCP/IP 配置的设置值。这些信息一般用来检验人工配置的 TCP/IP 是否正确。 11.在物联网中,比较常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有: 、 、IrDA 、Wi-Fi 等。 12.云计算分为 、私有云和混合云三种。 13.大数据(Big Data ),IT 行业术语,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 ,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14.中间件是位于不同平台系统和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通用服务,是一种独立的 或 ,这些服务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通过中间件可实现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 共享资源。 15.物联网系统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 、 和应用层。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 1.首先提出“物联网”概念的是( ) A.比尔 盖茨 B.奥巴马 C. MIT Auto-ID 实验室的Ashton 教授 D.IBM 2.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调研时提出下面哪个概念( ) A.感知中国 B.感应中国 C.感受中国 D.感想中国 3. 对于物联网的定义,描述错误的是( ) A.物联网是指对具有全面感知能力的物体及人的互联集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如果能交换信息即可称为物联 B.物联必须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并通过相应的软件、硬件实现 C.物联网可以实现对各种物品(包括人)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这也是组建物联网的目的 D.物联网就是互联网 4.在条码中,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已分配给中国大陆的前缀码为( ) A. 690 ~ 695 B. 978 C. 471 D. 489 5. 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堆叠式二维码( ) 密 封 区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物联网概论试题及答案

第 1 章习题一、选择题 1. “智慧地球”是B公司提出的,并得到奥巴马总统的支持。A) Intel B) IBM C) TID ) Google 2. RFID 属于物联网的_D_层。A) 应用B) 网络C) 业务D) 感知 3. 物联网有四个关键性的技术,B_能够接收物品“讲话”的内容A) 电子标签技术B) 传感技术C) 智能技术D) 纳米技术 4. 下列哪项不属于在物联网存在的问题_____A______。A) 制造技术B) IP 地址问题C) 终端问题D) 安全问题二、填空题 1. 物联网的理念是基于__互联网___、___射频识别技术(RFID)__、____电子代码(EPC)_,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___射频识别技术__、___无线数据通信技术_等,构造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即物联网。 2. 中国的第一个提出建设物联网城市是___无锡_。 3. 物联网包含体系

结构有三层,分别是__感知层_、___网络层_和___应用层___。基于应用服务设想,物联网可以分为感知、传输、支撑、应用四大部分,其中感知和传输属于硬件系统中的___感知层__和____网络层__,感知层和网络层,支撑和应用属于软件系统中的___应用__应用层。 4. 物联网的显著特点是__技术高度集成_、____学科复杂交叉_和___综合应用广泛__。 5. 物联网,较直接地说,就是把世界所有的物体连接起来形成的网络,其关键技术有____ RFID_、___传感技术_、___无线网络技术__和___人工智能技术__,其核心是___智能技术__,能让物品“开口说话”的是__RFID__。简述物联网的定义,分析物联网的“物”的条件。答: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

(完整word版)物联网技术导论模拟试题汇总(含答案)

《物联网技术导论》 模拟试卷汇总 一、填空题:(红色字体及下划横线为填空的答案) 1.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具有两层含义: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5个空) 2.吸引了百万人关注的剑桥大学特洛伊计算机实验室的咖啡壶事件发生在1991年。(1个空) 3.物联网的战略意义体现主要体现在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国家安全及科技发展需求。(4个空) 4.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工业与自动化控制、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农业、智能环保、国防军事、金融与服务、智能家具等。(10个空) 5.物联网定义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地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5个空) 6.物联网至少应该具备三个关键特征:一是,各类终端实现“全面感知”;二是,电信网、互联网等融合实现“可靠传输”;三是,云计算等技术对海量数据“智慧处理”。(3个空) 7.RFID即射频识别,常用的工作频段和工作特点按下表分类,并对表格中的空挡给予填写(12个空)

8.传感器是把非电学物理量转换成易于测量、传输、处理的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电容等)的一种元件。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光电、压力、湿度、加速度、霍尔磁性传感器等。(7个空) 9.当今移动通信处于2G、3G、4G 三代技术并存,2G主要代表是GSM和CDMA;3G主要代表是中国TD-SCDMA、欧洲WCDMA、美国cdma2000和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4G主要代表是LTE和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8个空) 10.典型的短距离无线通信网络协议有WiFi (802.11,Wireless Fidelity,无线局域网)、蓝牙(802.15.1协议)、紫蜂ZigBee(802.15.4协议)、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红外线数据协会)无线协议及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无线低速网络技术。(5个空) 二、名词解释 1. 智能传感器 【答】智能传感器(smart sensor)是一种具有一定信息处理能力的传感器,目前多采用传统的传感器与微处理器结合的方式来制造。

物联网概论答案22

第1 章习题 一、选择题 1. “智慧地球”是由_____B______公司提出的,并得到奥巴马总统的支持。 A) IntelB) IBM C) TID) Google 2. RFID 属于物联网的_____D______层。 A) 应用B) 网络 C) 业务D) 感知 3. 物联网有四个关键性的技术,_____B______能够接收物品“讲话”的内容? A) 电子标签技术B) 传感技术 C) 智能技术D) 纳米技术 4. 下列哪项不属于在物联网存在的问题_____A______。 A) 制造技术B) IP 地址问题 C) 终端问题D) 安全问题 二、填空题 1. 物联网的理念是基于__互联网___、___射频识别技术(RFID)__、____电子代码(EPC)_,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___射频识别技术__、___无线数据通信技术_等,构造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即物联网。 2. 中国的第一个提出建设物联网城市是___无锡_。 3. 物联网包含体系结构有三层,分别是__感知层_、___网络层_和___应用层___。基于应用服务设想,物联网可以分为感知、传输、支撑、应用四大部分,其中感知和传输属于硬件系统中的___感知层__和____网络层__,感知层和网络层,支撑和应用属于软件系统中的___应用__应用层。 4. 物联网的显著特点是__技术高度集成_、____学科复杂交叉_和___综合应用广泛__。 5. 物联网,较直接地说,就是把世界所有的物体连接起来形成的网络,其关键技术有____ RFID_、___传感技术_、___无线网络技术__和___人工智能技术__,其核心是___智能技术__,能让物品“开口说话”的是__RFID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