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机构的服务方式[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医疗机构的服务方式[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医疗机构的服务方式[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医疗机构的服务方式[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医疗机构的服务方式[医疗机构综合服务

能力提升]

以服务促发展抓业务强能力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事业更出彩

**县**卫生院(20XX年6月21日)**县**卫生院是一所集医疗、

教学、公共卫生服务于一体的中心卫生院。在职职工206人,专业技术人员16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17人,执业医师39人,开放床位270张。拥有螺旋CT腹腔镜、四维彩超等60余台现代化诊疗设备。20xx年,门诊137832人次,同比增长25% 住院4563人次,同比增长19%

如何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强抓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解决好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与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矛盾,我们以服务促发展,做足“软” “硬”两篇“文章”,抓业务强能力,练就三种“功夫”,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事业更出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做足两篇“文章”,以服务促发展第一篇“文章”整合力量,突出实效,增强服务能力。

一是抓机遇,转作风。《**县乡镇卫生院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实施方案》下发后,我院积极响应,把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作为卫生院发展的大事来抓。增压提质,解放思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二是诚信模式得民心。在全县开展贫困群众诚信就医基础上,我院率

先推行全民参保患者“诚信就医服务模式”,让患者便捷就医。20xx年共免除4500多人次住院押金1100多万元,得到患者以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三是恳谈模式赢信任。为增强患者满意度,我们坚持每周五下午定时召开病友恳谈会,倾听患者呼声。20xx年,共召开病友恳谈会54次,收到患者意见建议152条,建立问题台账逐一整改。增强了全院职工自我监督、自我修正意识,赢得了患者和社会的信任。

第二篇“文章”突出重点,全力攻坚,提升综合能力。

一是亮化工程有内涵。聘请专业技术团队,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投入948根数码管、250根洗墙灯、26个投影灯、20个瓦楞灯、16 个庭院灯,夜幕下的院区,霓虹闪烁,温馨和谐。

二是美化工程有温度。大门内侧安放景观石,种植迎客松,院内栽植绿化树木,铺设草坪,设置花坛,摆放花箱,整个院区环境舒适,格局有品味,服务有温度。

三是硬化工程树形象。改造大门,铺设下水道管网,石材硬化路面,建造休闲区,统一规格、统一色调外立面改造,安装玻璃幕墙,硬化工程树立了我院形象。

四是设施设备投入有保障。高标准安装呼叫查询系统,膜结构车棚、中央空调、中心供氧、有线电视系统,设立导医台和青年志愿者服务台,方便了患者就医。规范化设计安装标识标牌,提升了标准化服务能力。高质量引进螺旋CT腹腔镜、四维彩超、电子胃镜、拓

普康手术显微镜等先进医疗设备,我院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练就三种“功夫”,抓业务强能力第一种“功夫”是,解决人才

问题,有了更好服务群众的力量。

人才培养有路径。从全院各学科中选拔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分批送到上级医院挂职学习、轮训,20xx年共培训15批,120人次,其中,全科医师15人,规培医师7人,“369”人才5人。

人才储备有举措。留住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了青年后备人才。一系列措施,使我院服务半径拓宽及延伸到周边多个乡镇。

人才发挥有空间。诊疗病种由以往的40余种增加到现在的120 多种,脑梗、心梗、急腹症手术等急、危、重症在我院得到了有效治疗。其中,开展腹腔镜手术133例,填补了乡镇卫生院的空白。

第二种“功夫”是,特色科室引领,有了更好服务群众的能力。

中医特色有亮点。设置750平方独立中医服务区,推广灸类、拔罐类、推拿类、中医微创类、肛肠类中医药技术方法。20xx年,该

特色科室诊治患者15800多人次。率先在卫生院开展盆底康复技术,20xx 年为860余名妇女解除疾病困扰,开展肛肠科内痔、外痔、混合痔,眼科白内障、青光眼等1330余例专科手术。

第三种“功夫”是,向管理要效益,有了更好服务群众的机制。

精益管理有创新。我院推行6S精益管理工作,按照单位先期对职工就6S工作的培训要求,对科室进行打造。通过三个月的艰辛蜕变,先后5次评比,各科室均做到了有物必有用,有用必有位,标识清晰,井井有条。

科学管理有经验。聘请专家学者,举办医院管理、职业道德、安全素养等培训班,20xx年共举办17次,受益群体1560余人次。提高了我院科学管理水平、职工文明素质,科学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三、落实一个“目标”,谱新篇创佳绩人民为根,服务为魂。我院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顺应形势,得民心,顺民意,较好实现了服务基层群众、服务基层患者的目标。

我们将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把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作为重点工作,抓实、抓细、抓常,将优质服务基层行真正落实到群众心窝里,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更加务实的作风,提高综合实力,争创二级医院,更好服务全县、全区人民。

提高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几点认识

提高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几点认识 卓尼县人民医院—赵怀信 当前,正处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同步推进的关键时期,医疗机构必须积极采取对策,切实改善经营管理,以促进医疗服务业和社会经济的同步、协调和健康发展。根据专家预见,随着我国加人WTO 和医疗改革的深化,医疗卫生行业的“体质再造”速度将在未来几年中超过其它行业。提高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已是大势所趋。如何提高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本人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医院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个医院整体的水平,既决定于该医院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也决定于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高低。作为医院,对患者的心灵抚慰和帮助患者身体康复,离不开高水平的服务。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人,医院被推向市场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一方面政府对医院的投入越来越少,这就要求医院必须依靠市场来实现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病人选医院、病人选医生的实行,使医院原有的固定“客源”受到了“分流”的威胁。第三,国外资本、民营资本的进入使现有的公有制医疗机构面临着内外夹击的局面。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医疗买方市场”的到来,竞争

日趋激烈。 其次,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途径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医生系统性、一贯性的单纯生物医学观点所形成的定势,加上缺乏医学社会学及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把患者臵于完全被动服从的位臵上,忽略或不注意患者的感受,忽视经济状况对患者造成的压力,不愿与病员多交谈或不谈疾病以外的事,甚至漠视患者的痛苦而表现出职业上的感情抑制,常令患者感到不被理解、尊重和关爱,导致失望与误会,使医患关系紧张对立,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出现纠纷与诉讼。究其原因,医患关系紧张是两种观念的冲突,患者是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的要求看待医疗服务,而医院仍然是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来运作,无法满足患者个性化要求。因此,医院必须苦练内功,加强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供给患者“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以良好的形象立足于医疗市场: 二针对医院管理的几点认识: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医院科学化管理,应抓住服务意识这个中心。它包含两层含义:从外部而言,指的是医院的广大医务人员首先要为广大患者服务;从内部而言,指的是医院的后勤部门要为医院的窗口部门服务。服务意识要求医院所有的工作人员应从服务对象的角度考虑问题,把他们当作一切管理服务的出发

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工作制度及管理规范

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工作制度及管理规范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规范我院预约挂号服务,推进文明有序挂号就诊,根据国家卫生部“三好一满意”和省卫生厅便民惠民50条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湖北省实施114统一预约诊疗服务工作方案的要求,现制定门诊预约制度及管理规范: 一、直属门诊部全面协调医院门诊预约诊疗工作,负责预约挂号服务的监督和管理,本着公开、公平的原则加强门诊预约挂号管理,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全面做好预约门诊工作。 二、预约挂号适用于初诊、复诊患者。预约挂号采取三种方式包括(1)现场预约:白天工作时段(8:00-16:00)由导医台负责接待登记;(2)电话预约;(3)114网络预约平台语音服务热线。预约挂号需提前两天预约,截止时间为就诊前一日下午17:00。预约挂号范围包括专家门诊、专科门诊和普通门诊。 三、本着“预约优先”的原则,我院挂号以预约挂号为主,当班挂号为辅。预约挂号采取实名制,患者预约、就诊均应

提供真实、有效的实名身份信息和证件(身份证、医保卡),接待人员必须做好预约就诊人员相关信息(身份证、医保卡号,电话联系方式)和就诊需求登记,安排好预约就诊相关工作。患者取消预约号须提前通知挂号室,如爽约将取消预约挂号资格。对预约患者挂号,应核对患者身份信息(身份证、医保卡)及挂号凭证。 四、为方便患者,导医预约台具体办理预约挂号手续、登记联络、领取预约就诊号、提供咨询等服务。并将每天现场预约和电话预约的资料交挂号室汇总。 五、预约工作人员(挂号室负责指派)每天下午16:30后,登录114网络预约平台下载预约清单,将预约就诊患者需求整理后报门诊部并通知挂号室,准备好相应专科(专家)预约号,加盖预约专用章。 六、预约患者就诊当天(10点前)到导诊预约台通报本人有关信息和就诊需求,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提供相应专科(专家)预约号,到预约窗口挂号,指导患者就诊。过时未到的预约患者,工作人员主动与患者联系,提示预约作废,请患者按正常秩序就诊或另行预约。

预约诊疗制度及流程

预约诊疗服务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规范我院预约挂号服务,推进文明有序挂号就诊,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现制定门诊预约制度如下: 1.门诊部全面协调医院门诊预约诊疗工作,负责预约挂号服务的监督和管理,本着公开、公平的原则加强门诊预约挂号管理,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全面做好预约门诊工作。 2.预约挂号适用于初诊、复诊患者。预约挂号方式包括现场预约、电话预约二种方式。预约挂号需提前两天预约,截止时间为就诊前一日下午14:00。预约挂号范围包括专家门诊、专科门诊和普通门诊。 3.本着“预约优先”的原则,我院挂号以预约挂号为主,当班挂号为辅。预约挂号采取实名制,患者预约、就诊均应提供真实、有效的实名身份信息和证件,接待人员必须做好预约就诊人员相关信息和就诊需求登记,安排好预约就诊相关工作。患者取消预约号须提前通知挂号室,如爽约将取消预约挂号资格。 4.为方便患者,导诊预约台具体办理预约挂号手续、登记联络、领取预约就诊号、提供咨询等服务。 5.预约工作人员每天下午16点30前将预约就诊患者需求整理

后报门诊部并通知挂号室,准备好相应专科(专家)预约号,加盖预约专用章。 6.预约患者就诊当天(10点前)到导诊预约台通报本人有关信息和就诊需求,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提供相应专科(专家)预约号,到预约窗口挂号,指导患者就诊。过时未到的预约患者,工作人员主动与患者联系,提示预约作废,请患者按正常秩序就诊或另行预约。 7.导诊人员根据预约号按顺序优先安排患者就诊。 8.医院通过网络、门诊公示牌等方式公示专家门诊和专科门诊信息,预约挂号须知、预约流程及预约方式。 9.为保障预约门诊工作的有序开展,各科室和医生严格按要求出门诊,不得随意停诊和换人。若因故需停诊或换人,科室安排好替诊医生并在前一天下午16点前告知门诊部。 10.我院转诊工作由医疗服务部负责,与门诊部及预约工作人员做好衔接工作,确保双向转诊工作得以落实。

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活动实施方案

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活动实施方案 医院承担着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妇幼卫生保健、预防保健、计划免疫、康复治疗等工作。近年来,全市经济及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深入开展,就医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为提升医院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温馨舒适,安全有效,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决定在我院开展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领、突出重点、加强建设、分级负责、保障投入的原则,着力提升医院的基础设施、装备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水平,适应并满足区域内居民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及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与处置需求。 二、建设目标 围绕“规范、创新、提高”的主题,通过房屋、设备、人才队伍、技术管理信息等配套建设,医院达到一级甲等中心卫生院标准。 三、实施路径 (一)改扩建业务用房,全面完成安心工程建设项目,优

化科室布局,完善服务流程,使其基础条件达到一级甲等中心卫生院以上房屋建设标准; (二)招录和补充一定数量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使其达到甲级镇(街道)卫生院所需的人才队伍结构; (三)配备一批实用适宜的基本诊疗设备、装备,提高辅助诊断治疗能力; (四)大力开展卫生强基工作,城区医疗机构实行紧密型对口帮扶,实施管理能力培训,技术能力培训,提升诊疗能力和现代化医院管理水平。 四、资金来源 通过争取省重点建设项目扶持、市财政给予专项资金扶持、镇(街道)财政配套、镇(街道)卫生院自筹等多种途径解决。 五、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4年3-4月) 完成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活动的准备、动员和组织发动。下发实施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5月-11月) 1、进行自查与改进。根据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活动内容要求,进行全面自查,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工作台账,量化工作任务,按照时间节点,狠抓落实,逐步实现活动目标。 2、市卫生局指导、评价和监督检查。在自查和改进工作的基础上,卫生局对卫生院开展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活动进行指导,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实施方案

大名县民医院 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实施方案 根据市、县安排部署要求,结合我院管理年开展情况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经研究,在全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为保证该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使全院医疗服务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进服务作风,降低医药费用,倡导医院文化,努力实现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优质、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促进全县和谐社会建设。 二、活动内容 开展“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活动,要以创建质量第一、服务至上为目标,重在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以查促建、纠建并举,与县委“全面提升年”相结合,采取强化培训、对照要求自查、增强服务意识、确保服务质量和舆论宣传引导等措施,促进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改善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 (一)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强化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 1、加强对医务人员医疗质量、规范服务、文明服务和相关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2、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这一活动主题,突出管理、突出质量、突出安全、突出服务,宣传“全面提升”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绩及管理规范、质量可靠、服务优质、群众满意的先进典型,推行好经验、好做法,营造有利于促进“全面提升”的舆论氛围。 4、组织开展医护人员技能竞赛和技术“大比武”活动,强化护士的护理基础规范和护士礼仪及文明服务培训,切实转变“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观念,突出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理念,倡导医务人员以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的医院文化,全面提高社会及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 (二)以贯彻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文件为重点,通过开展医疗质量、病历质量评比活动,确保向广大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促进医疗事故防范工作的开展。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3月) 召开有关工作会议制定方案,做好动员和组织发动工作,对“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活动进行部署。各医院要制定本单位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组织分工、活动安排,落实各项活动内容。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5月-11月) 按照统一部署,全面开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活动。结合实施“医疗质量示范工程”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开展无事故年,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创建一批名科,评选一批岗位明星。 通过不断加强管理,进一步健全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医患沟通和文明规范化服务等管理体系,并对照有关标准,认真做好自查,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不足要立即整改,确保将工作落到实处。

门诊部开展复诊患者中长期预约服务措施

门诊部开展复诊患者中长期预约服务措施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门诊部开展复诊患者中长期预约服务措施 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要求医院对出院患者和慢性病患者实施中长期预约服务。结合目前我院预约诊疗工作开展实际情况,门诊部制定以下复诊患者中长期预约服务措施: 一、完善预约挂号服务系统功能模块 提请医院信息科技术人员开发、完善科间预约(出院患者复诊预约)和诊间预约(门诊患者复诊预约)及手术患者的复查预约服务模块,并负责安装调试及培训工作。 二、细化复诊预约诊疗服务流程: (一)门诊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需复诊患者可直接由接诊医生通过门诊工作站办理;也可到门诊大厅现场预约服务点办理。 (二)出院复诊患者及慢性病患者中长期预约 由住院部各科室通过住院系统中的预约挂号信息模块 完成。病人在办理出院手续时,相应科室可为患者预约半年内该患者主管医师或其他医师的门诊出诊号额;或科内复诊(复查)预约。条件为:各科只能预约本科室内每位医师的号额,预约比例为每位医师出诊号额的10﹪。 (三)各专科患者复诊预约:由各专科首诊医师负责相应接洽、办理(如:口腔科、妇产科、皮肤科、眼科等)。 三、保障措施 (一)规范和完善专家门诊停诊替代制度 建立并不断完善专家门诊管理制度,对于停诊专家要求 提前3天到门诊办理停诊手续,安排替诊专家,并经科主任签名同意。同时对科室再次重申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二)完善系统功能和操作流程,不断提高复诊患者中长期预约诊疗率。 (三)技术支持:由信息技术员负责复诊患者中长期预约相关系统功能的开发、改进工作,搭建门诊预约诊疗信息服务平台,健全医院预约诊疗服务信息台帐。

如何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如何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一、目前制约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主要问题: 1、卫生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 卫生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的“瓶颈”。医疗技术人员的培养有其自身行业的特点,从培养到使用其周期比较长。而我区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人员的情况呈现出职称低、学历低、分布不平衡,一身多职,难于考核。由于人才方面的问题,导致一是部分卫生院难于排班;二是“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镇”服务难以有骨干支撑;三是大量医疗设备闲置,无人操作;四是派员到上级医院进修无法安排;五是专业技术人员后续难继,面临断层;六是形成医生留不住,患者不愿来的恶性循环局面。 2、药品种类少,难以保障群众的基本医疗。 自2010年实施“药品三统一”以来,各乡镇卫生院的药品常常出现短缺,原因是供货商配送不及时和供货商货源不足,一些很常用、很普通的药品、品牌药品不在“三统一”招标范围之内,更有一些中标产品出现弃标、废标的产品,所以经常导致卫生院无药,住院病人常常外出购药的现象,外出购药也给临床用药带来了安全隐患,外购的药合疗又不能报销,由此住院病人常常要求转院或者自动出院而去大医院就医的局面,使卫生院的病员流失严重,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这无形中加大了患者的负担。药品配送企业只有一家,品种单一,无法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儿童用药、妇科用药、感冒用药以及乡村医疗机构常用的药品如安乃近、去痛片、阿莫西林胶囊等均未进入中标目录,医疗机构又不敢贸然从其他渠道购进,对日常诊疗有极大影响。药物的短缺致使老百姓常常不满,怨声载道,骂话连篇,使医患关系更加

紧张。 3、卫生经费严重不足。 缺医少药、病员流失,使卫生院的收入严重下降,虽然人员的工资由财政全额支付,但卫生院的正常运转却十分困难,很多卫生院由于人员少雇佣临时工偏多,临时工的工资又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偏高不下。再加上近两年来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视,各项费用开资都较大。这也是制约卫生院正常运转的一项重要原因。 4、乡医队伍不稳定。 近年来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乡医的收入待遇低下,满足不了一家人的需求。医改的不断深入,由于医疗收费标准降低、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乡村医生还承担着大量的公共卫生服务,与原来单独在家里相比工作量大,收入低。乡村医生一直工作在最基层,可以说是半农半医,有的已经为此奋斗了一生,为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至今仍无养老保障,老无所依等等原因。更使得乡医无积极性,甚至有些乡医不想干村卫生室的想法。工作上也是消极对待,应付差事,给医院的管理也带来不便。另外,有些乡医年龄偏大,年轻人又不愿意从事,村卫生室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 二、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 1、逐步加大财政对卫生事业投入力度,适当向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倾斜。 医改的不断深入,确实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实惠,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虽然人员的工资由财政全额支付,紧靠医院的收入很难用于建设、培训、管理、奖励的等费用的支付,何况有些乡镇卫生院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尚存留一些债务问题。

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涞水县医院 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根据国家卫计委《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的要求,对我院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制定如下发展规划: 第一节、现有情况汇报 2013-2015年,在和县委、县政府、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以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宗旨,紧紧围绕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深入开展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通知》要求,通过改善就医流程、改善就医模式、改善就医环境,努力争创人民满意医院。 一、改善就医环境 通过积极争取项目,投资6000万元,历时四年完成了门诊医技综合楼的建设。新楼建筑面积11446.52㎡,总编制床位300张,为实现老区人民“病有所医”的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3年门、急诊量53万人次,出院病人2.2万人次,门诊量增加38%,住院患者增加25%。门诊设立总值班室,24小时受理各方面的服务;完善门诊导向标识牌;门诊收费处配对讲机、验钞机显示器。病房全部配备窗帘、陪护椅宽敞明亮的患者休闲活动室、让患者吃上暖心饭的食堂、方便患者洗涤的凉衣阳台,24小时供应热水,处处体现着家庭化、人性化、现代化,让患者感受到“宾馆式”医疗服务。后勤服务全部实行社会化,聘用16人专门负责电梯运行,持证上岗,做到文明服务。建立了安防中心,安装了监控探头、配置巡逻电警车、聘请了保安人员10名、交通协警2名,成立了巡防队,24小时安全巡查,确保病人车辆和财产安全;扩建停车场并进行规

范管理,院内车辆有序停放。配套建设职工食堂和病人营养食堂及便民超市。通过对卫生保洁、洗涤、空调、电梯维保、食堂、超市等全面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方便了患者就医,有力的提升了后勤综合服务能力。三层连廊纵贯南北将门急诊楼与病房楼有机连接起来,为患者开辟了就诊快捷通道,无论外面刮风下雨,患者都将全程无忧,且将三层连廊巧妙布局,营造成一道亮丽的“文化长廊”,将医院概况、光辉历程、领导关怀、专科名医、优秀团队、核心文化等内容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医院发展的辉煌成就。尤其是专科名医栏目为患者自主择医提供了指南。院区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休闲亭台、小桥流水、假山鱼池点缀其中,既可促进病体康复,又愉悦了心情。 二、改善就医模式 为了实现医院的现代化、精细化、信息化、无纸化管理,医院先后投入1000万元建成了“两个中心”(即计算机数据中心和远程医学中心),“二个平台”(即信息化软件系统平台和区域卫生平台),完成了以“临床电子病历”为核心的32个信息子系统的部署,共90个科室实现了信息化管理。门诊一卡通的使用,改变了原有的人工挂号、收费、记帐、开单,实现了从门诊办卡到诊室看诊、检查、治疗、输液、取药的一卡式全程管理,并为就诊患者建立门诊电子档案,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收费实行末端记费,杜绝了错收、少收、乱收费现象,让患者看明白病,花放心钱。一卡通的使用,减少了门诊“三长一短”现象发生,门诊人次由原来每天500人次上升到高峰期的2000人次,门诊就诊流程更加优化,工作效率更加高效,病人就诊更加便捷。临床电子病历在各病区的使用,使医生护士从繁重的医疗文书书写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用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上,真正做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了病人。同时,依托信息技术,临床医疗文书书写和保存实行了标准化规范

第二章 医院服务

精心整理 第二章 医院服务 一、预约诊疗服务(门诊部)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2.1.1 实施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与分时段服务,对门诊和出院复诊患者实行中长2.1.【C】1 形式。232.1.2 有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有操作流程,逐步提高患者预约就诊比例。 2.1.2.1有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有可操作流程,提高患者预约就诊比例。 【C】 1.有职能部门负责统一预约管理和协调工作。 2.有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流程。

3.有方便患者获取的门诊和预约服务公开的医疗信息。4.有出诊医师管理措施,变动出诊时间提前公告。5.医务人员熟知预约诊疗制度与流程。 【B】符合“C”,并 1.有信息化预约管理平台。 2 3 1 2 2.1. 2.1. 【C】 1 2 3 4 1.有提高转诊质量的相关培训和指导。 2.信息系统支持病历资料协同传输。 【A】符合“B”,并 对预约转诊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持续改进转诊工作。二、门诊流程管理(门诊部)

评审标准评审要点 2.2.1 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完善门诊管理制度,落实便民措施,减少就医等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有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的制度与程序。 2.2.1.1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完善门诊管理制度,落实便民措施,减少就医等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有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的制度与程序。 【C】 1 2 3 4 5 1 2 3 2.2.2 公开出诊信息,保障医务人员按时出诊,遇有医务人员出诊时间变更应当提前告知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帮助患者有效就诊。 2.2.2.1 公开出诊信息,保障医务人员按时出诊。提供咨询服务,帮助患者有效就诊。【C】

-市人民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方案

**市人民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 为加强医院综合能力建设,根据《福建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福建省县级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闽卫医政函﹝2018﹞146号)精神及市、区卫计主管部门部署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医院专科能力提升建设,进一步落实《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国卫办医发﹝2016﹞122号),提升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到2020年,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达到《推荐标准》要求,争取2-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二、建设内容 按照《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要求,在现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精神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职业病科等一级诊疗科目的基础上,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服务人口和实际需求,逐步开设独立的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妇科、产科、泌尿外科等二级诊疗科目。重点加强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急诊医学科等五大临床核心专科和精神科、康

复医学科、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科等五大临床薄弱学科。加强手术室建设,按国家标准建设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 (一)加强人才建设。积极培养或引进医院急需关键薄弱学科带头人,根据学科特点和要求,每个学科建立一支独立的学科团队,培养4-5名业务骨干。每年选送2-4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参加省内外相关专业诊疗技术培训。优先选派急需关键薄弱学科骨干参加培训。 (二)完善设施设备。根据《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结合临床需求,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配齐配足医院病区病房基本设备设施以及专科设备。至2020年,医院购置64排螺旋CT一台、1.5T磁共振1台、DSA1台,新增彩超2台、C臂机、关节镜、呼吸机等设备。 (三)提升技术水平。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重点提升微创手术、复杂疾病诊断及三级医院下转患者接续治疗等3个方面能力。 (四)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医疗管理核心制度。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有明确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领导组织和主管部门,并充分发挥作用;院科两级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控制、评估和监测,实施医疗服务全过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临床科室认真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分级护理、会诊、值班和交接班、疑难病例讨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查对、手术安全核查、手术分级管理、危急值报告、病历书写与病历管理、抗

门诊预约服务方式

牡丹江市肿瘤医院门诊预约服务方式 电话预约:6824681医务科6836139挂号室 服务时间:8:00—16:30 现场预约:挂号室或者门诊自动挂号机 服务时间:24小时服务 网上预约:mdjs_zlyiyuan@https://www.doczj.com/doc/a711086684.html, 服务时间:8:00—16:30

预约门诊挂号工作制度 1、预约挂号工作由主管门诊工作的院领导负责,门诊办公室落实管理。 2、医院通过网站、显示屏、公示栏负责对外宣传。 3、预约挂号方式有电话预约、网络预约、手工预约。挂号室主班负责预约挂号工作,保证电话预约、手工预约挂号的顺畅。 4、预约挂号采取实名制。患者预约和就诊时,应提供有效的实名身份信息和证件。 5、预约挂号采取分时段预约,参考患者平时就诊时间,尽可能满足患者就诊需要。 6、预约挂号应在24小时以前预约由医院提供专科、专家号源,社区预约信息24小时内给予答复。 7、专家停诊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并提前向患者告知。

牡丹江市肿瘤医院预约挂号管理规范 为落实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预约挂号工作的通知》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我院预约挂号的工作,特制定预约门诊管理规范如下: 1、预约挂号工作由主管门诊工作院长负责,医务科落实管理。 2、医院对外联络办公室通知网站、显示屏、公示栏负责对外宣传。 3、门诊挂号室为预约挂号的负责部门,挂号室负责人承担日常工作的落实管理。 4、预约挂号采取实名制。患者预约和就诊时,应提供真实有效的实名身份和证件。挂号室在预约、换号时需核对实名身份信息。 5、预约挂号采取分时段预约,参考患者平时就诊时间,尽可能满足患者就诊需要。 6、预约号应提供专科、专家预约信息24小时内给予答复。 7、预约挂号方式有电话预约、网络预约、现场预约,挂号室每日设专人负责预约挂号工作,保证电话预约、现场预约挂号的畅通。 8、根据我院科室的实际诊疗情况,安排预约挂号比例,并逐渐提高比例达到市卫生局要求。 9、专家停诊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并提前向患者告知。

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工作制度

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规范我院预约挂号服务,推进文明有序挂号就诊,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现制定门诊预约制度如下: 一、门诊办全面协调医院门诊预约诊疗工作,负责预约挂号服务的监督和管理,本着公开、公平的原则加强门诊预约挂号管理,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全面做好预约门诊工作。 二、预约挂号适用于初诊、复诊患者。预约挂号方式包括现场预约、电话、社区预约。预约挂号需提前1周预约,截止时间为就诊前一日12:00。预约挂号范围包括专家门诊、专科门诊、普通门诊。 三、预约挂号采取实名制,患者预约、就诊均应提供真实、有效的实名身份信息和证件,接待人员必须做好预约就诊人员相关信息和就诊需求登记,安排好预约就诊相关工作。 四、为方便患者,由导医台具体办理预约挂号手续、登记联络、领取预约就诊号、提供咨询等服务。 五、预约工作人员每天下午4:00点前将预约就诊患者需求整理后通知挂号室,准备好相应专科(专家)预约号,加盖预约专用章。 六、预约患者就诊当天到询诊台通报本人有关信息和就诊需求,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提供相应专科(专家)预约号,到预约窗口挂号,指导患者就诊。患者未在预约的相应时段就诊,预约作废,请患者按平常秩序就诊或另行预约。 七、导诊人员根据预约号按顺序优先安排患者就诊。 八、医院通过门诊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公示专家门诊和专科门诊信息、预约挂号须知、预约流程及预约方式。

九、为保障预约门诊工作的有序开展,各科室和医生严格按要求出门诊,不得随意停诊和换人。若因故需停诊或换人,科室安排好替诊医生并在前一天下午4:00点前告知门诊办。

医院2016年提升服务能力工作计划

**市人民医院2016年提升 服务能力工作计划 我院新病房楼于2016年元月投入使用,新病房楼投入使用开启医院发展新机遇,可开放床位达500张,为争创“三级乙”医院奠定基础。2016年,我院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升服务能力。 一、抓住城乡医院对口支援这项工作深入开展的契机,与上级医院成立医联体,提升服务水平。 1、根据市卫计局部署,由解放军***医院帮扶我院。日前,我院与解放军***医院座谈,初步拟定帮扶方案,即以骨科为重点帮扶科室,医院将设置独立的骨科,由***医院将组派医务人员到我院开展工作,通过临床带教,提高我院骨科技术水平,并扩大我院骨科影响力。 2、继续做好和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原厦门中山医院心脏中心)的联合共建工作。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实力雄厚,人才荟萃,设备一流,在国内心血管医疗界享有良好声誉。2004年,经市、区卫生局批准,我院与该中心成立技术协作医院,充分带动我院心血管内科的发展,成为我院重点科室,且在漳州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目前,厦门心脏中心已从厦门中山医院分离成独立法人机构,为进一步发挥厦门心脏中心的人才、技术、设施和品牌作用,目前,双方就如何进一步加深医疗合作进行探讨,初步方案正在拟定中。

二、组建重症监护科(ICU),提高医疗安全。 新病房楼10楼设置ICU 12张,目前ICU有关建设材料已送中介公司进行招投标,预计于今年6月份可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ICU投入使用,人员配备及各项功能都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为全院医疗安全提供保障。 三、教、学相结合,提升业务水平。 充分发挥漳州卫生职业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功能。今年与卫生职业学院合作,由我院承担医疗班及护理班两个班级的教学工作,我院成立教学领导小组,选派12 名高级职称或高年资主治师做为这期的授课老师承担教学任务,并于2月份开始授课,通过教、学结合,既提高医务人员理论水平,也为医院人才储备提供条件。 四、配备急需的医疗设备,拓宽业务范围。 随着与三级医院合作进一步密切,根据初步方案,***医院及厦门心血管病医院将组派专家长驻我院开展工作,人才问题虽然解决,但开展业务工作所需的设备也急需配备,如DSA、C臂机、CT及血透设备,目前我院刚完成新病房楼建设,资金紧张,请求上级给予资金补助或予以贴息贷款。 **市人民医院 2016年2月25日

医院预约诊疗服务方案

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1】10号)、《卫生部关于在公立医院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卫医管发【2009】95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卫医管发【2 011】111号)精神,进一步加强预约诊疗服务工作,引导患者合理就医,缓解群众“看病难、挂号难”问题,保证全省统一预约诊疗服务平台的顺利开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参加全省医院的统一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实现共享平台开展预约诊疗服务。 (二)实现面向公众的统一规范、公平公正的预约诊疗服务。 (三)逐步开展影像、检验、超声、入院等多种项目的预约诊疗服务,以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引导患者选择合适的医师,切实提升医院医疗服务内涵。 (四)逐步完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工作,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五)到2012年6月底,原则上所有专家门诊号源全部开放预约。

二、预约方式 (一)网络预约:使用经省厅认可的预约网站,目前可登陆www. https://www.doczj.com/doc/a711086684.html,及https://www.doczj.com/doc/a711086684.html,进行网上预约。 (二)电话预约:使用经省厅认可的预约电话,目前可拨打114、116114及4000-114-120进行网上预约或直接拨打我院预约服务热线****。 (三)现场预约:患者可通过医院设立的预约挂号窗口,由医院相关工作人员为患者进行预约。 三、组织保障 (一)成立我院预约诊疗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信息科,具体工作负责人为。 (二)加强宣传工作 1.向全院医务人员宣传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认识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医院改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增强全院职工积

全面提升医务人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全面提升医务人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一、服务水平方面 (一)深刻理解优质医疗服务的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由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求医”形式向“择医”方式转变。医院工作的重心也从“以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所以,如果现在我们广大的医务人员没有医疗服务概念的思想转变,仍然没有牢固确立新的“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优质服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优质医疗服务取决于以下诸多因素:医院的管理是否到位、医院形象,社会声誉是否优良、后勤保障是否及时、就医环境是否温馨、服务流程是否合理、服务态度是否和蔼可亲、医疗技术是否高超、价格和费用是否低廉等等。 医院对病人实施的医疗服务活动变成由许许多多环节组成的一个连续的运行过程,整个医疗服务质量是由各项医疗服务环节所产生的医疗服务质量的总和。“成败在于细节”,参与该活动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哪怕是细小的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医疗服务的质量。 (二)牢固树立优质医疗服务的意识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意识,他就有什么样的表现,树立优质医疗服务的意识,转变观念是提升医疗服务的重要一环。优质

是人做出来的,缺陷也是人造成的。试想,一个人他虽然明确优质医疗服务的概念,并能够做好它,但他思想上有抵触情绪,没有树立优质医疗服务的意识,那么,工作中他肯定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当然,要想真正树立优质医疗服务的意识,必须有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做基础,否则就成了空中楼阁。所以,平时首要的也是要持之以恒的是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学习,如先进的儒家思想、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文化及科学知识等。人的思想先进了、道德提高了,素养提升了,那么,优质医疗服务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多层次开展优质医疗服务 1.礼仪规范 古人所说的“不学礼无以立”。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职业礼仪修养对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尤为重要。不管是在院内服务病人,还是走出院门,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医院形象,平时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为规范,既是服务病人的需要,也是维护医院形象的需要。 人与人相识,第一印象往往是在前几秒钟形成的,而要改变它,却需付出很长时间的努力,良好的第一印象来源于人的礼仪。对于我们,上班第一件事就是见到病人会主动问一个好,打一个招呼,关心一下病情变化,查房先敲门,病人治疗完走时再打一个招呼,叮嘱一声注意事项,礼貌地与每一个病人交

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模式的实践与体会

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模式的实践与体会 【摘要】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看病难问题,积极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瑞金医院以信息化自主开发团队为依托,开展了多种预约诊疗方式,改进了患者就诊服务流程,改善了医院系统服务功能,方便了群众就医,缓解了百姓看病难的困境。 【关键词】门诊预约预约诊疗服务就诊流程 挂号难、挂专家号更是“一号难求”,这是当前很多大型医院的普遍现象。预约挂号是各地近年来开展的一项便民就医服务,旨在缩短看病流程,节约患者时间。这种预约挂号大多通过医疗机构提供的电话或者网络进行,基本上是免费或者只收取很少的手续费,它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改善就医环境,促进“实名制”的推行,受到了患者的肯定和欢迎。 1 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模式的实施背景 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看病难问题,积极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工作,改善医院系统服务功能、方便群众就医,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国家卫生部于2009年10月印发了《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卫办医管发〔2009〕95号),对公立医院实施预约诊疗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公立医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 公立医院实施预约诊疗,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促进公立医院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推进,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其中明确要求,所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要实行多种方式预约诊疗,社区转诊预约要优先诊治,到2011年底,社区转诊预约应占门诊就诊量的比例达到20%,本地病人复诊预约率要达到50%,其中口腔科、产前检查、术后病人复查等复诊预约率应达到60%。 近10年来,各级医疗机构的门急诊服务总量不断攀升,迫切需要重建服务流程以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就医环境。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为例,门急诊服务量从2000年的208万人次提高到2010年的271万人次,增幅达到30%。日均门急诊人次达到9000人,日门急诊人次峰值超过12000人,对门急诊服务的管理和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门急诊服务总量的提升必然增加了患者就医的困难,因此,瑞金医院以信息化自主开发团队为依托,开展了多种预约诊疗方式,改进了患者就诊服务流程,改善了医院系统服务功能,方便了群众就医,缓解了百姓看病难的困境。 2 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模式的应用和推广 2.1 门诊预约诊疗服务的渠道

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

. 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号,以下简称《意见》),全面提122014(国卫体改发〔〕升我国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满足县域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建设、培训、支援等方式,加强县级医院(含县医院和县中医医院,下同)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精细化、能力建设,实现医院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能够承担县域居民常见病、信息化,医疗服务能力达到要求,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的任务,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二、工作内容 (一)落实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1.严格依法执业。落实《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医疗法律法规,以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和各项规定、规范。 教育资料. 2.建立完善医院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医疗、护理、院感、药事等医院管理各项制度,并分解细化到各职能部门和临床

科室,责任到人。 3.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医疗管理核心制度。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有明确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领导组织和主管部门,并充分发挥作用;院科两级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控制、评估和监测,实施医疗服务全过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临床科室认真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分级护理、会诊、值班和交接班、疑难病例讨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查对、手术安全核查、手术分级管理、危急值报告、病历书写与病历管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临床用血审核等医疗管理核心制度。医疗技术准入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4.加强医疗安全风险管理。树立医疗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机制,有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领导组织和主管部门,并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和预警制度,定期分析医疗安全风险,及时反馈临床科室;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细化到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责任到人。 5.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信息化流程再造,健全居民健康卡受理环境,注重信息标准应用和安全防护,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 设,按照《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至少达到3级水平。实现县域内电子病历与电子健康档案的

医院预约诊疗服务实施方案

医院预约诊疗服务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方便患者就诊,进一步提高我院整体服务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改善医院系统服务功能,方便群众就医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医院科学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工作目标 (一)近期目标 率先在专家门诊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提高预约挂号比例,总结经验,找出不足,逐步向普通门诊预约挂号过渡。 (二)长期目标 通过拓宽预约诊疗服务途径,如电话、网络、短信等途径,逐步建立门诊、出院、社区转诊等全方位、多形式的预约诊疗服务,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确保预约服务质量。 三、组织领导 成立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预约诊疗服务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检查、督促、指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门诊部,具体负责实施预约诊疗服务的各项工作。

组长:院长 副组长:主管副院长 成员:党群部、门诊部、医务部、客服部等相关人员 职责: (一)全面组织领导预约诊疗服务工作,协调各职能科室开展工作。 (二)完善预约诊疗服务工作制度。 (三)对预约诊疗服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四)组织宣传预约诊疗服务工作。 (五)根据需要配备人员、设备,满足工作需要。 (六)定期分析预约诊疗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即日起至2010年4月 启动医院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工作,按照《意见》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医院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工作机制,制定预约挂号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以电话预约和网站预约为基本形式,在专家门诊率先开展预约服务试点工作;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为下一步在医院各普通门诊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2010年5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 完善医院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工作机制和各项工作制度;在医院各普通门诊开展预约诊疗工作;探索院内现场预约、社区转诊预约等多

市人民医院2020年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工作计划

**市人民医院2018年提升专科 服务能力建设工作计划 为加强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根据《**市人民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制定2018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重点科室建设 1、完善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独立建制,配齐人员及设备。 2、建立康复医学科病房,设置10张床位,增加1名医生,配备4-5名护士,形成较为规范的康复病房。 3、完成血液透析中心、新生儿重症病房的建设,争取能够于2018年8月投入使用。 4、完成检验科和影像科搬迁工作,力争完成临床检验中心和影像中心建设。 5、螺旋CT、DSA、磁共振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证取于2018年上半年办理完成,下半年完成设备招投标工作,力争2018年年底能够安装投入使用。 二、加强人才培养 2018年选送2-4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参加省内外相关专业诊疗技术培训。优先选派急需关键薄弱学科骨干参加培训。 三、提升技术水平 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疗

技术水平。 四、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医疗管理核心制度 院科两级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控制、评估和监测,实施医疗服务全过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临床科室认真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分级护理、会诊、值班和交接班、疑难病例讨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查对、手术安全核查、手术分级管理、危急值报告、病历书写与病历管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临床用血审核等医疗管理核心制度。 五、加强医疗安全风险管理 树立医疗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机制,有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领导组织和主管部门,并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和预警制度,定期分析医疗安全风险,及时反馈临床科室;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细化到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责任到人。 六、规范诊疗服务 加强临床路径管理,继续完善医院现有的临床路径管理,2018年规范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出院人数占总出院人数的10%。 七、对口帮扶 继续做好对口帮扶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口帮扶工作,进一步推进双向转诊制度的落实。 **市人民医院 2018年5月25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