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psk信号调制解调

2psk信号调制解调

2psk信号调制解调
2psk信号调制解调

三、2psk信号调制解调

2psk信号的调制不能采用包络检测的方法,只能进行相干解调,其原理框图如下:

不考虑噪声时,带通滤波器输出可以表示为

y(t)=cos(wct+Φn)

式中Φn为2psk信号某一码元的初相。Φn=0时,代表数字“0”,Φn=π时,代表数字“1”。与同步载波COSwct相乘后,输出为

Z(t)=COS(wct+Φn) COSwct=1/2cosΦn+1/2cos(2wct+Φn)

经过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得解调输出为

根据发送端产生2psk信号时Φn代表数字信息1或0的规定,以及接收端x(t)与Φn 的关系特性,抽样判决器的判决准则为

其中,x为x(t)在抽样时刻的值。

2psk信号相干解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输入已调信号与本地载波信号进行极性比较的过程,故常称为极性比较解调。

Matlab程序实现

clear ;

close all;

fs=8e5; %抽样频率

fm=20e3; %基带频率

n=2*(6*fs/fm);

final=(1/fs)*(n-1);

fc=2e5; % 载波频率

t=0:1/fs:(final);

Fn=fs/2; %耐奎斯特频率

%用正弦波产生方波

twopi_fc_t=2*pi*fm*t;

A=1;

phi=0;

x = A * cos(twopi_fc_t + phi);

% 方波

am=1;

x(x>0)=am;

x(x<0)=-1;

figure(1)

subplot(321);

plot(t,x);

axis([0 2e-4 -2 2]);

title('基带信号');

grid on

car=sin(2*pi*fc*t); %载波

ask=x.*car; %载波调制

subplot(322);

plot(t,ask);

axis([0 200e-6 -2 2]);

title('PSK信号');

grid on;

%===================================================== vn=0.1;

noise=vn*(randn(size(t))); %产生噪音

subplot(323);

plot(t,noise);

grid on;

title('噪音信号');

axis([0 .2e-3 -1 1]);

askn=(ask+noise); %调制后加噪

subplot(324);

plot(t,askn);

axis([0 200e-6 -2 2]);

title('加噪后信号');

grid on;

%带通滤波

fBW=40e3;

f=[0:3e3:4e5];

w=2*pi*f/fs;

z=exp(w*j);

BW=2*pi*fBW/fs;

a=.8547; %BW=2(1-a)/sqrt(a) p=(j^2*a^2);

gain=.135;

Hz=gain*(z+1).*(z-1)./(z.^2-(p));

subplot(325);

plot(f,abs(Hz));

title('带通滤波器');

grid on;

Hz(Hz==0)=10^(8); %avoid log(0) subplot(326);

plot(f,20*log10(abs(Hz)));

grid on;

title('Receiver -3dB Filter Response'); axis([1e5 3e5 -3 1]);

%滤波器系数

a=[1 0 0.7305]; %[1 0 p]

b=[0.135 0 -0.135]; %gain*[1 0 -1] faskn=filter(b,a,askn);

figure(2)

subplot(321);

plot(t,faskn);

axis([0 100e-6 -2 2]);

title('通过带通滤波后输出');

grid on;

cm=faskn.*car; %解调

subplot(322);

plot(t,cm);

axis([0 100e-6 -2 2]);

grid on;

title('通过相乘器后输出');

%低通滤波器

p=0.72;

gain1=0.14;%gain=(1-p)/2

Hz1=gain1*(z+1)./(z-(p));

subplot(323);

Hz1(Hz1==0)=10^(-8);%avoid log(0)

plot(f,20*log10(abs(Hz1)));

grid on;

title('LPF -3dB response');

axis([0 5e4 -3 1]);

%滤波器系数

a1=[1 -0.72]; %(z-(p))

b1=[0.14 0.14]; %gain*[1 1]

so=filter(b1,a1,cm);

so=so*10; %add gain

so=so-mean(so); %removes DC component subplot(324);

plot(t,so);

axis([0 8e-4 -3.5 3.5]);

title('通过低通滤波器后输出');

grid on;

%比较器

High=2.5;

Low=-2.5;

vt=0; %设立比较标准

error=0;

len1=length(so);

for ii=1:len1

if so(ii) >= vt

Vs(ii)=High;

else

Vs(ii)=Low;

end

end

Vo=Vs;

subplot(325);

plot (t,Vo), title('解调后输出信号'), axis([0 2e-4 -5 5])

grid on;

xlabel('时间 (s)'), ylabel('幅度(V)')

仿真结果

AM,DSB,SSB调制和解调电路的设计。

东北大学分校电子信息系 综合课程设计 基于Multisim的调幅电路的仿真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学号5081411 学生曹翔 指导教师王芬芬 设计时间2011/6/22

基于Multisim的调幅电路的仿真 1.前言 信号调制可以将信号的频谱搬移到任意位置,从而有利于信号的传送,并且是频谱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调制作用的实质就是使相同频率围的信号分别依托于不同频率的载波上,接收机就可以分离出所需的频率信号,不致相互干扰。而要还原出被调制的信号就需要解调电路。调制与解调在高频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信号处理应用的重要问题之一,系统的仿真和分析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和必要的保证。论文利用Multisim提供的示波器模块,分别对信号的调幅和解调进行了波形分析。 AM调制优点在于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所以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无线但广播。与AM信号相比,因为不存在载波分量,DSB调制效率是100%。我们注意到DSB信号两个边带中任意一个都包含了M(w)的所有频谱成分,所以利用SSB调幅可以提高信道的利用率,所以选择SSB调制与解调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论文主要是综述现代通信系统中AM ,DSB,SSB调制解调的基本技术,并分别在时域讨论振幅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 以及介绍分析有关电路组成。此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高频、通信原理等相关专业课上所学关于频率调制与解调等相关容。同时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次综合课设于2011年6月20日着手准备。我团队四人:曹翔、婷婷、赖志娟、少楠分工合作,利用两天时间完成对设计题目的认识与了解,用三天时间完成了本次设计的仿真、调试。 2.基本理论 由于从消息转换过来的调制信号具有频率较低的频谱分量,这种信号在许多信道中不宜传输。因此,在通信系统的发送端通常需要有调制过程,同时在接受端则需要有解调过程从而还原出调制信号。 所谓调制就是利用原始信号控制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使这个参数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最常用的模拟调制方式是用正弦波作为载波的调幅(AM)、调频(FM)、调相 (PM)三种。解调是与调制相反的过程,即从接收到的已调波信号中恢复原调制信息的过程。与调幅、调频、调相相对应,有检波、鉴频和鉴相[1]。 振幅调制方式是用传递的低频信号去控制作为传送载体的高频振荡波(称为

实验四 2PSK调制与解调实验

实验四 2PSK 调制与解调实验 1、 实验箱中2PSK 调制器用的调制方法是什么? 答:移相键控调制的直接调相法。 2、 2PSK 调制能否用非相干解调方法? 答:不能。 3、 相位模糊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答:①原因:在调制过程中采用了分频,而二分频器的输出电压有相差180度的两种可能相位,即其输出电压的相位决定了分频器的初始状态,这就是会导致分频出的载波存在相位模糊(2PSK 采用的是相移方式) ②解决办法:使用2DPSK 二相相对移相键控 4、 绝/相、相/绝变换的框图? 答: 5、 绝/相、相/绝变换电路是怎么实现的。 答:绝/相变换电路是把数据信息源输出的绝对码变相对码,2DPSK 信号由相对码进行绝对调相得到。它由模二加10A U (74LS86)和D 触发器9A U (74LS74)组成,其逻辑关系为:i a ⊕i-1b =i b ,其中i a 是绝对码,i-1b 是延迟一个码元的相对码,i b 是相对码。 相/绝变换电路由14B U (74LS74)和15B U (74LS86)组成,其逻辑关系可表示为i-1b ⊕i b =i a ,其中i b 为相对码,i-1b 为延迟一个码元的相对码,i a 为绝对码。 6、 画出实验板中2PSK 、2DPSK 调制与解调器的原理框图; 答:

7、本实验中,2PSK 信号带宽是多少?用数字示波器如何测量? 答:B=2 f=2/Ts。先按MATH按钮,再选择FFT选项。 s 8、测试接收端的各点波形,需要与什么波形对比,才能比较好的进行观测? 示波器的触发源该选哪一种信号?为什么? 答:绝对码波形。原始信号。触发源信号应该选择频率较低、稳定度高的信号。 9、解调电路各点信号的时延是怎么产生的? 答:由滤波与抽样产生。 10、码再生的目的是什么? 答:①防止噪声干扰的累加,恢复出基带信号。②把码元展宽。 11、用D触发器做时钟判决的最佳判决时间应该如何选择? 答:眼图中眼睛张开最大时刻,即码元能量最大时刻,把各个信号叠加在一起。 12、解调出的信码和调制器的绝对码之间的时延是怎么产生的? 答:由滤波与抽样产生。 13、在接收机带通滤波器之后的波形出现了起伏是什么原因,带通滤波器的 带宽设计多大比较合适? 答:符号切换造成了旁瓣的产生,0、1跳变使得高频成份丰富。π→0→π转换点导致的频谱扩展特别大,通过滤波器会缩小。带宽设计为2/Ts。

FM调制解调电路的设计..

FM 调制/解调电路的设计 摘要:本设计根据锁相环原理,通过两片CD4046搭接基本电路来实现FM 调制/解调电路的设计,将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作为解调电路的输入信号,最终实现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分析,我们得到的载波信号的电压P P V -大于3V ,最大频率偏移m f ?≥5KHz ,解调电路输出的FM 调制信号的电压P P V -大于200mV 可以看出我们的具体设计符合设计指标。 关键词:锁相环、调制、解调、滤波器 一、概述 FM 调制电路将代表不同信息的信号频率,搬移到频率较高的频段,以电磁波的方式将信息通过信道发送出去。FM 解调电路将接收到的包含信息的高频信号的频率搬移到原信号所处的频段。锁相环是一种相位负反馈的自动相位控制电路,它广泛应用于广播通信、频率合成、自动控制及时钟同步等技术领域它是通过比较输入信号的相位和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的相位,取出与这两个信号的相位差成正比的电压,并将该电压该电压作为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来控制振荡频率,以达到输出信号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等的目的。锁相环主要由相位比较器、压控振荡器和低通滤波器三部分组成。调制电路还需要另设计一个高频信号放大器和加法器。解调电路需要设计一个低通滤波器,来取出解调信号。 技术指标: 1.载波频率fc=46.5KHz,载波信号的电压Vp-p ≥3V ; 2.FM 调频信号的电压Vp-p ≥6V ,最大频率偏移?fm ≥5KHz ; 3.解调电路输出的FM 调制信号的电压Vp-p ≥200mV 。 二、方案设计与分析 调频是用调制信号直接线性地改变载波振荡的瞬时频率,即使载波振荡频率随调制信号的失真变化而变化。其逆过程为频率解调(也称频率检波或鉴频)。 本实验是用CD4046数字集成锁相环(PLL )来实现调频/解调(鉴频)的。 1.FM 调频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 将调制信号加到压控振荡器(VCO )的控制端,使压控振荡器得输出频率(在自

用MATLAB建模实现信号的调制解调(DOC)

用MATLAB 建模实现信号的调制解调 1. 实验要求 用MATLAB 的调制解调建模实现信号的调制解调过程,需要文字报告、波形图。 (本文选用AM 、FM 调制进行仿真分析) 2. 实验原理 2.1 AM 调制解调的原理 2.1.1 AM 调制信号的产生 标准调幅(AM )是指用信号m(t)去控制载波c(t)的振幅,是已调信号的包络按照m(t)的规律线性变化的过程,u(t)=(A0+a*m(t))*c(t)。调制过程如图2.1所示。 图2.1 AM 调制模型 2.1.2 AM 的解调 调制的逆过程叫解调,调制是一个频谱搬移过程,它是将低频信号的频谱搬移到载频位置。解调就是从已调信号的频谱中,将位于载频的信号频谱搬移回来。调制和解调都完成频谱搬移,各种调幅都是利用乘法器实现的,因此可以设想,在收端也可以利用乘法器进行解调[1]。已调信号u(t)乘以本地载波c(t),再通过低通滤波器得到解调信号dem(t)=u(t)*c(t)。如图所示,解调后dem(t)=A0/2+m(t)/2,所以在解调后要重新缩放。另一种解调方法,包络解调由于包络检波器电路简单,检波效率高,几乎所有调幅(AM )式接收机都采用这种电路,如图2.3所示为包络检波模型。在MATLAB 中我们使用hilbert()函数找出已调信号包络dem(t) A0+m(t)。找出包络后也要重新缩放,最终解调出基带信号m(t)。 c(t) A0 m(t) u(t)

相干解调模型 2.2 FM 调制解调的原理 2.2.1 FM 调制信号的产生 角度调制是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的总称。角度调制是使正弦载波信号的角度随着基带调制信号的幅度变化而改变。 调频信号可以被看作调制信号在调制前先积分的调相信号。这意味着先对m(t)积分,再将结果作为调相器的输入即可得到调频信号。相反,先微分m(t),再将结果作为调频器的输入也可得到调相信号。在模拟蜂窝移动通信中,调频是更为普遍应用的角度调制,这是因为FM 不管信号的幅度如何,抗干扰能力都很强,而在调幅中,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抗干扰能力要弱得多[10]。 有两种基本的方法来产生调频信号:直接法和间接法。在直接法中,载波的频率直接随着输入的调制信号的变化而改变。在间接法中,先用平衡调制器产生一个窄带调频信号,然后通过倍频的方式把载波频率提高到需要的水平。 非线形调制要完成频谱的搬移但是他所形成的信号频谱不再保持原来基带频谱的结构,也就是说已调信号频谱与基带信号频谱存在着非线形关系,而解调正是从已调波中不失真地检出调制信号的过程。频率调频制:是瞬时频率偏移随基带信号成比例变化的调制[5]。 =dt t d ) (?) (t m K F (2-1) ?∞ -=t F d m K t τ τ?)()( (2-2) FM 公式: []?∞ -+=t F c m d m K t w A t S τ τ)(cos )( t A t m m m ωcos )(= ?? ????+=t A K t A m m m F c ωωωs i n c o s (2-3) dem(t) c(t) LPF u(t)

通信原理实验——2PSK调制与解调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计信学院专业:网络工程班级:101 姓名学号实验组实验时间2013.06.16 指导教师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二2PSK调制与解调 实 验目的1、掌握2PSK调制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2、掌握2PSK解调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实验原理 1、2PSK调制 2PSK信号产生的方法有两种:模拟调制法和数字调制法。 码型变换乘法器 NRZ输入双极性NRZ调制输出 载波输入 图16-1 2PSK调制模拟相乘法原理框图 上图16-1是2PSK调制模拟相乘法原理框图。信号源模块提供码速率96K的NRZ 码和384K正弦载波。在2ASK中数字基带信号是单极性的,而在2PSK中数字基带信号是双极性的。故先将单极性NRZ码经码型变换电路转换为双极性NRZ码,然后与384K正弦载波相乘,便得2PSK调制信号。乘法器的调制深度可由“调制深度调节”旋转电位器调节。 载波1 384K 开关电路2 调制输出 NRZ输入 开关电路1 反相器 图16-2 2PSK调制数字键控法原理框图 上图16-2是2PSK调制数字键控法原理框图。为便于实验观测,由信号源模块提供码速率为96Kbit/s的NRZ码数字基带信号和384KHz正弦载波信号,NRZ码为“1”的一个码元对应0相位起始的正弦载波的4个周期,NRZ码为“0”的一个码元对应π相位起始的正弦载波的4个周期。 实验中采用模拟开关作为正弦载波的输出通/断控制门,数字基带信号NRZ码用来

控制门的通/断。当NRZ 码为高电平时,模拟开关1导通,模拟开关2截止,0相位起始的正弦载波通过门1输出;当NRZ 码为低电平时,模拟开关2导通,模拟开关1截止,π相位起始的正弦载波通过门2输出。门的输出即为2FSK 调制信号,如下图16-3所示。 NRZ输入 调制信号 1 1 00 1 PSK 图16-3 2PSK 调制信号波形 2、2PSK 解调 2PSK 信号的解调通常采用相干解调法,原理框图如下图16-4所示。 LPF 相乘器电压判决 抽样判决 调制输入 BS输入 PSK/DPSK 判决电压调节 载波输入相乘输出 滤波输出 解调输出 判压输出 图16-4 2PSK 解调相干解调法原理框图 设已调信号表达式为1()cos(())s t A t t ω?=?+(A 1为调制信号的幅值), 经过模拟乘法器与载波信号A 2cos t ω(A2为载波的幅值)相乘,得 0121 ()[cos(2())cos ()]2 e t A A t t t ω??= ++ 可知,相乘后包括二倍频分量121 cos(2())2 A A t t ω?+和cos ()t ?分量(()t ?为时 间的函数)。因此,需经低通滤波器除去高频成分cos(2())t t ω?+,得到包含基带信号的低频信号。 然后再进行电压判决和抽样判决。此时,“解调类型选择”拨位开关拨到“PSK ”一端。 解调过程中各测试点波形如下图16-5所示。

AM调制与解调电路设计

AM 调制与解调电路设计 一.设计要求:设计AM 调制和解调电路 调制信号为:()1S 3cos 272103cos164t V tV ππ=?+=???? 载波信号:()2S 6 cos 2107210 6 cos1640t V tV ππ=??+=???? 二.设计内容:本题采用普通调幅方式,解调电路采用包络检波方法; 调幅电路采用丙类功放电路,集电极调制; 检波电路采用改进后的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 1.AM 调幅电路设计: (1).参数计算: ()6cos1640c u t tV π=载波为, ()3cos164t tV πΩ=调制信号为u 则普通调幅信号为am cm U U [1cos164]cos1640a M t t ππ=+ 其中调幅指数 0.5a M = 最终调幅信号为 am U 6[10.5cos164]cos1640t t ππ=+ 为了让三极管处在过压状态cc U 的取值不能过大,本题设为6v 其中选频网络参数为 21 LC c ω= c 1640ωπ= L 200H,C 188F 1BB V μμ===另U (2).调幅电路如下图所示:

调幅波形如下: 可知调幅信号与包络线基本匹配 2.检波电路设计: 参数计算: 取10L R k =Ω 1.电容 C 对载频信号近似短路,故应有1 c RC ω ,取 ()510/10/0.00194c c RC ωω== 2.为避免惰性失真,有m a x /0.00336 a RC M Ω= ,取0.0022,1RC R k C F μ==Ω=,则

3.设 11212250.2,,330, 1.6566 R R R R R R R k R ====Ω=Ω则。因此, 4.c C 的取值应使低频调制信号能有效地耦合到L R 上,即满足min 1 c L C R Ω ,取 4.7c C F μ= 3.调制解调电路如下图所示: o am U U 与波形为: o L U U 与解调信号的波形为:

调制解调电路

第六章 频谱变换电路 ?? ?非线性:调频、限幅 频 线性:调幅、混频、倍 6.1概述 频谱变换电路:频谱搬移,使之适合于传输. 具备将输入信号频谱进行频谱变换,以获取具有所需频谱的输出信号这种功能的电路就叫做频谱变换电路。 6.2乘法器 变跨导式模拟乘法器是以恒流源式差动放大电路为基础,并采用变换跨导的原理而形成的。 变跨导式模拟乘法器(恒流源式差分放大器) 双入双出 () () EQ T EQ T b b be i be c o I U I U r r u r R u ββ β+≈++=?- ='111

() 21I U T β+= ∴I u U R u i T C o ??- ≈12 若I u i ∞2成正比,则21i i o u u u ?∞ e i e BE i e R u R u u I I 23 2≈-= = ∴21212i i e i i T C o U U R R u u U R u ??=? ?- = 跨导 222121 i e I T T T EQ m u R U U U I U I g ∞?=== ∴称为变跨导乘法器. 6.3调幅波 一、幅度调制(AM ) ()t u Ω-低频 ()t u c -高频 定义:用()t u Ω去控制()t u c 的幅度,使幅度()t u Ω∞,称为调制 称()t u Ω为调制信号,()t u c 为载波信号. 1、 调幅特性. 令()t U t u m Ω=ΩΩcos ()t w U t u c cm c cos = 则 )()t w t M U t u c a cm AM cos cos 1?Ω+= 其中cm m a U U k M Ω? =称为调制指数.(k 由电路决定的一个常数) ()t w t M U t w U t u c a cm c cm AM cos cos cos ?Ω??+?= ()()[]t w t w M U t w U c c a cm c cm Ω-+Ω+??+ ?=cos cos 2 1cos ∴调幅波有3个频率分量c w 、Ω+c w 、Ω-c w .

2PSK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中南民族大学 软件课程设计报告 电信学院级通信工程专业 题目2PSK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学生学号 42 指导教师 2012年4月21日

基于MATLAB数字信号2PSK的调制与解调 摘要:为了使数字信号在信道中有效地传播,必须使用数字基带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以使得信号与信道的特性相匹配。基于matlab实验平台实现对数字信号的2psk的调制与解调的模拟。本文详细的介绍了PSK波形的产生和仿真过程加深了我们对数字信号调制与解调的认知程度。 关键字:2PSK;调制与解调;MATLAB 引言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在各种信息技术中,信息的传输及通信起着支撑作用。而对于信息的传输,数字通信已经成为重要的手段。因此,数字信号的调制就显得非常重要。 调制分为基带调制和带通调制。不过一般狭义的理解调制为带通调制。带通调制通常需要一个正弦波作为载波,把基带信号调制到这个载波上,使这个载波的一个或者几个参量上载有基带数字信号的信息,并且还要使已调信号的频谱倒置适合在给定的带通信道中传输。特别是在无线电通信中,调制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要使信号能以电磁波的方式发送出去,信号所占用的频带位置必须足够高,并且信号所占用的频带宽度不能超过天线的的通频带,所以基带信号的频谱必须用一个频率很高的载波调制,使期带信号搬移到足够高的频率上,才能够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主要通过对它们的三个参数进行调制,振幅,角频率,和相位。使这三个参量都按时间变化。所以基带的数字信号调制主要有三种方式:FSK,PSK,ASK。在这三种调制的基础上为了得到更高的效果也出现了很多其它的调制方式,如:DPSK,MASK,MFSK,MPSK,APK。它们其中有的一些是将基本的调制方式用在多进制上或者引入了一些新的方式来解决基本调制的一些问题如相位模糊和无法提取位定时信号,另外一些由是组合多种基本的调制方式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基带信号的调制主要分为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线性调制是指已调信号的频谱结构与原基带信号的频谱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占用的频率位置搬移了。而非线性调制则是指它们的结构完全不同不仅仅是频谱搬移,在接收方会出现很多新的频谱分量。在三种基本的调制中,ASK 属于线性调制,而FSK和PSK属于非线性调制。已调信号会在接收方通过各种方式通过解调得到,但是由于噪声和码间串扰,总会有一定的失真。所以人们总是在寻找不同的接收方式来降低误码率,其中的接收方式主要有相干接收和非相干接收。在接收方通过载波的相位信号去检测信号的方法称为相干检测,反之若不利用就称为非相干检测,而对于一些特别的调制有特别的解调方式,如过零检测法。 系统的性能好坏取决于传输信号的误码率,而误码率不仅仅与信道、接收方法有关还和发送端采用的调制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研究的ASK,FSK,PSK等就主要是发送方的调制方式。

2psk调制通信系统

2psk 调制通信系统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课程设计需要运用MA TLAB 编程实现2PSK 调制解调过程,并且输出其调制及解调过程中的波形,讨论其调制和解调效果。 二,实验基本原理 数字调制技术的两种方法: ①利用模拟调制的方法去实现数字式调制,即把数字调制看成是模拟调制的一个特例,把数字基带信号当做模拟信号的特殊情况处理。 ②利用数字信号的离散取值特点通过开关键控载波,从而实现数字调制。这种方法通常称为键控法,比如对载波的相位进行键控,便可获得相移键控(2PSK )基本的调制方式。相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相位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而振幅和频率保持不变。在2PSK 中,通常用初始相位0和π分别表示二进制“1”和“0”。 2psk 调制器可以采用相乘器,也可以采用相位选择器就模拟调制法而言,与产生2ASK 信号的方法比较,只是对s(t)要求不同,因此2PSK 信号可以看作是双极性基带信号作用下的DSB 调幅信号。而就键控法来说,用数字基带信号s(t)控制开关电路,选择不同相位的载波输出,这时s(t)为单极性NRZ 或双极性NRZ 脉冲序列信号均可。2PSK 信号属于DSB 信号。 本次实验采用的的模拟相乘法即通过载波和双极性不归零码的相乘得到2psk 信号,则2psk 信号产生的调制原理框图和时域表达式如下: ?? ?-±=p t P t t p s k e -,c o s ,c o s c o s 2_概率为概率为ωωω 图1时域表达式 图2调制原理框图 2psk 典型波形如下:

三,仿真方案和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如下所示: 每码元采样点数Fn=500; 码元数m=50; 载波频率fc=2; 码元速率Rm=1; 加入的白噪声的信噪比snr分别为10,30,50 MATLAB产生2psk信号的程序框图如下:

FM调制解调电路的设计说明

DOC 格式. FM 调制/解调电路的设计 摘要:本设计根据锁相环原理,通过两片CD4046搭接基本电路来实现FM 调制/解调电路的设计,将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作为解调电路的输入信号,最终实现信号的调制 解调。原理分析,我们得到的载波信号的电压P P V -大于3V ,最大频率偏移m f ?≥5KHz , 解调电路输出的FM 调制信号的电压P P V -大于200mV 可以看出我们的具体设计符合设 计指标。 关键词:锁相环、调制、解调、滤波器 一、概述 FM 调制电路将代表不同信息的信号频率,搬移到频率较高的频段,以电磁波的方式将信息通过信道发送出去。FM 解调电路将接收到的包含信息的高频信号的频率搬移到原信号所处的频段。锁相环是一种相位负反馈的自动相位控制电路,它广泛应用于广播通信、频率合成、自动控制及时钟同步等技术领域它是通过比较输入信号的相位和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的相位,取出与这两个信号的相位差成正比的电压,并将该电压该电压作为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来控制振荡频率,以达到输出信号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等的目的。锁相环主要由相位比较器、压控振荡器和低通滤波器三部分组成。调制电路还需要另设计一个高频信号放大器和加法器。解调电路需要设计一个低通滤波器,来取出解调信号。 技术指标: 1.载波频率fc=46.5KHz,载波信号的电压Vp-p ≥3V ; 2.FM 调频信号的电压Vp-p ≥6V ,最大频率偏移?fm ≥5KHz ; 3.解调电路输出的FM 调制信号的电压Vp-p ≥200mV 。 二、方案设计与分析 调频是用调制信号直接线性地改变载波振荡的瞬时频率,即使载波振荡频率随调制信号的失真变化而变化。其逆过程为频率解调(也称频率检波或鉴频)。 本实验是用CD4046数字集成锁相环(PLL )来实现调频/解调(鉴频)的。 1.FM 调频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 将调制信号加到压控振荡器(VCO )的控制端,使压控振荡器得输出频率(在自振频率(中心频率)o f 上下)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于是生成了调频波。

数字调制信号调制解调与时频域分析

简明通信原理实验 报告六

实验6 Matlab 实验三数字调制信号调制解调与时频域分析一、MATLAB仿真内容: (1)运行样例程序,观察 OOK、BPSK、BFSK 信号的时域波形和功率谱谱,求已调信号的带宽。 (2)采用相干解调法对 BPSK 信号解调,绘制解调后的信号波形,并与原始信号进行比较,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说明。 (3)编写 DBPSK 信号产生和解调程序,绘制 DBPSK 信号的时域波形和功率谱,绘制解调后的信号波形并与原始信号波形进行比较。(4)编写四进制相移键控信号 QPSK 的产生程序,绘制信号波形与功率谱。 二、MATLAB仿真结果: (1)运行样例程序,观察OOK、BPSK、BFSK 信号的时域波形和功率谱谱,求已调信号的带宽。 文本: clear all;close all; A = 1; % 载波幅度 fc = 2; % 载波频率 N_sample = 8; % 每个码元采样点数 N = 500; % 码元数 Ts = 1; % 码元长度 dt = Ts/(fc*N_sample); % 波形采样间隔 fs = 1/dt; % 采样频率 t = 0:dt:N*Ts-dt; T = length(t); d = (sign(randn(1,N))+1)/2; dd = upsample(d,fc*N_sample);

gt = ones(1,fc*N_sample); d_NRZ = conv(dd,gt); ht = A*cos(2*pi*fc*t); %%********** OOK信号 ****************** s_BASK = d_NRZ(1:T).*ht; [f1,s_BASKf] = myt2f(s_BASK,fs); figure subplot(211) plot(t,s_BASK);grid axis([0 10 -1.2 1.2]); ylabel('OOK'); subplot(212) plot(f1,10*log10(abs(s_BASKf).^2/T));grid axis([-fc-4 fc+4 -50 10]); ylabel('OOK功率谱密度(dB/Hz)'); %%********** BPSK信号 ****************** d_BPSK = 2*d_NRZ-1; s_BPSK = d_BPSK(1:T).*ht; [f2,s_BPSKf] = myt2f(s_BPSK,fs); figure subplot(211) plot(t,s_BPSK);grid axis([0 10 -1.2 1.2]); ylabel('BPSK'); subplot(212) plot(f2,10*log10(abs(s_BPSKf).^2/T));A = 1;grid % 载波幅度fc = 2; % 载波频率 N_sample = 8; % 每个码元采样点数 N = 500; % 码元数 ylabel('BPSK功率谱密度(dB/Hz)'); %%********** BFSK信号 ****************** d_BFSK = 2*d_NRZ-1; s_BFSK = A*cos(2*pi*fc*t+2*pi*d_BFSK(1:T).*t); [f3,s_BFSKf] = myt2f(s_BFSK,fs); figure subplot(211) plot(t,s_BFSK);grid axis([0 10 -1.2 1.2]); ylabel('BFSK'); subplot(212) plot(f3,10*log10(abs(s_BFSKf).^2/T));grid axis([-fc-4 fc+4 -50 10]); ylabel('BFSK功率谱密度(dB/Hz)'); xlabel('f');

FSK调制解调原理及设计

一.2FSK 调制原理: 1、2FSK 信号的产生: 2FSK 是利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在波的频率来传送信息。例如,1码用频率f1来传输,0码用频率f2来传输,而其振幅和初始相位不变。故其表示式为 式中,假设码元的初始相位分别为1θ和2θ;112 f π=ω和222f π=ω为两个不同的码元的角频率;幅度为A 为一常数,表示码元的包络为矩形脉冲。 2FSK 信号的产生方法有两种: (1)模拟法,即用数字基带信号作为调制信号进行调频。如图1-1(a )所示。 (2)键控法,用数字基带信号)(t g 及其反)(t g 相分别控制两个开关门电路,以此对两个载波发生器进行选通。如图1-1(b )所示。 这两种方法产生的2FSK 信号的波形基本相同,只有一点差异,即由调频器产生的2FSK 信号在相邻码元之间的相位是连续的,而键控法产生的2FSK 信号,则分别有两个独立的频率源产生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故相邻码元的相位不一定是连续的。 (a) (b) 2FSK 信号产生原理图 由键控法产生原理可知,一位相位离散的2FSK 信号可看成不同频率交替发送的两个2ASK 信号之和,即 其中)(t g 是脉宽为s T 的矩形脉冲表示的NRZ 数字基带信号。 其中,n a 为n a 的反码,即若1=n a ,则0=n a ;若0=n a ,则1=n a 。 2、2FSK 信号的频谱特性: 由于相位离散的2FSK 信号可看成是两个2ASK 信号之和,所以,这里可以直接应用2ASK 信号的频谱分析结果,比较方便,即 2FSK 信号带宽为 s s F S K R f f f f f B 2||2||21212+-=+-≈ 式中,s s f R =是基带信号的带宽。 二.2FSK 解调原理: 仿真是基于非相干解调进行的,即不要求载波相位知识的解调和检测方法。 其非相干检测解调框图如下 M 信号非相干检测解调框图 当k=m 时检测器采样值为: 当k ≠m 时在样本和中的信号分量将是0,只要相继频率之间的频率间隔是,就与相移值无关了,于是其余相关器的输出仅有噪声组成。 其中噪声样本{}和{}都是零均值,具有相等的方差 对于平方律检测器而言,即先计算平方包络

通信系统实训报告2psk的调制与解调

目录 一.摘要和关键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小组成员与分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设计的主要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设计的系统仿真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仿真系统的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总结和体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PSK的调制与解调 一.摘要和关键词 2PSK中文是:二进制相移键控,其有两种调制方法,模拟调制法和键控法,解调是用相干解调法。我们这次做的是2PSK的调制与解调,在实现的过程中,使用了MATLAB的M文件的程序和SIMULINK 实现。 关键词:2PSK 调制解调 MATLAB 二.小组成员与分工 小组成员 分工:确定题目:,查找资料:全部,设计程序: Simulink模拟图:;PPT,演讲:,演示:旁观: 三.设计的主要原理 二进制相移键控中,通常用相位0和π来分别表示“0”或“1”。2PSK已调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e(t)=s(t)cosωt 。因此,在某一个码元持续时间内观察时,有0,或π。 当码元宽度为载波周期的整数倍时,2PSK信号的典型波形如下图,2PSK信号的模拟调制法框图;如下图是产生2PSK信号的

键控法框图,就模拟调制法而言,与产生2ASK信号的方法比较,只是对s(t)要求不同,因此2PSK信号可以看作是双极性基带信号作用下的DSB调幅信号。而就键控法来说,用数字基带信号s(t)控制开关电路,选择不同相位的载波输出,这时s(t)为单极性NRZ 或双极性NRZ脉冲序列信号均可。 2PSK信号属于DSB信号,它的解调,不再能采用包络检测的方法,只能进行相干解调。 在这次通信系统仿真实训中,我们使用了MATLAB中的M文件实现,也使用了SIMULINK模块实现了2PSK的调制与解调。 而我负责的是SIMULINK的解调部分,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种可视化仿真工具,是一种基于MATLAB的框图设计环境,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一个软件包,被广泛应用于线

基于Multisim调制解调仿真电路设计

基于Multisim调制解调仿真电路设计 春芽电子科技春芽ing 摘要 通信电路系统中实现调制解调方法很多,而锁相环鉴频是利用现代锁相环技术来鉴频实现调制解调因为工作稳定、失真度小、信噪比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本课题分别设计2ASK、2PSK、2FSK的调制解调电路,功能是数字基带信号经过调制输出模拟信号,然后运用锁相环进行解调出数字信号,所以调制解调电路都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对2ASK、2FSK、2PSK解调电路时低通滤波器输出的波形失真比较大,经过抽样判决电路整形后可以再生数字基带脉冲。整个硬件电路设计中,尽量做到电路简单实用,基本达到功能要求。 关键词:调制解调,Multisim仿真,锁相环 Abstract Communication circuit system to achieve a lot of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and the phase-locked loop frequency demodulation is the use of modern technology to achieve phase locked loop demodulation because the work is stable, low distortion, high signal noise ratio is widely used. This topic design of 2ASK, 2PSK, 2FSK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circuit function is digital base band signal after the modulation output analog signal, then use the PLL to demodulate the digital signal, so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circuit use Multisim software simulation analysis. The waveform distortion of the low pass filter output of 2ASK, 2FSK and 2PSK demodulation circuits is relatively large, and the digital baseband pulse can be regenerated by the sampling decision circuit. Throughout the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as far as possible to achieve a simple and practical circuit, the basic requirements to achieve functional. Keywords: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Multisim Simulation, Phase Locked Loop

4ASK载波调制信号的调制解调与性能分析(1)解析

****************** 实践教学 *******************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4年春季学期 通信系统仿真训练课程设计 题目:4ASK载波调制信号的调制解调与性能分析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四班 姓名:赵天宏 学号: 11250414 指导教师:彭清斌 成绩:

摘要 实际通信中的许多信道都不能直接传送基带信号,必须用基带信号对载波波形的某些参量进行控制,使得载波的这些参量随基带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即正弦载波调制。通过MATLAB软件平台,设计并实现了多进制幅移键控(M-ary Amplitude-Shift Keying,MASK)中的四电平调制(4-ary Amplitude Shift Keying,4ASK)的调制系统和解调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四电平调制和解调的原理,随后介绍载波产生、振幅调制、振幅判别等功能模块的设计,最后给出了整体调制解调的模块图和仿真波形。 关键词:载波调制、数字通信、四电平调制和解调

目录 一、设计目的和要求 (1) 1.1设计目的 (1) 1.2设计要求 (1) 二、设计内容及原理 (2) 2.1 四进制ASK信号的表示式 (2) 2.2产生方法 (3) 2.3 4ASK调制解调原理 (3) 三、运行环境及MATLAB简介 (6) 3.1运行环境 (6) 3.2 MATLAB简介 (6) 四、详细设计 (8) 4.1载波信号的调制 (8) 4.2调制信号的解调 (8) 4.3编程语言 (9) 4.4测试结果 (10) 五、调试分析 (11) 六、参考文献 (12) 总结 (13)

2PSK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分享版

信息对抗大作业

一、实验目的。 使用 MATLAB构成一个加性高斯白噪声情况下的2psk 调制解系统,仿真分析使用信道编 码纠错和不使用信道编码时,不同信道噪声比情况下的系统误码率。 二、实验原理。 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分为基带传输和带通传输,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信道具有带通特性 而不能直接传输基带信号。为了使数字信号在带通信道中传输,必须使用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 进行调制,以使信号与信道的特性相匹配。这种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载波,把数字基带信号变 换为数字带通信号的过程称为数字调制。 数字调制技术的两种方法:①利用模拟调制的方法去实现数字式调制,即把数字调制看成 是模拟调制的一个特例,把数字基带信号当做模拟信号的特殊情况处理;②利用数字信号的离 散取值特点通过开关键控载波,从而实现数字调制。这种方法通常称为键控法,比如对载波的 相位进行键控,便可获得相移键控(PSK)基本的调制方式。 图 1相应的信号波形的示例 101 数字调相:如果两个频率相同的载波同时开始振荡,这两个频率同时达到正最大值,同时达 到零值,同时达到负最大值,它们应处于" 同相 " 状态;如果其中一个开始得迟了一点,就可能不 相同了。如果一个达到正最大值时,另一个达到负最大值,则称为" 反相 " 。一般把信号振荡一次(一周)作为360 度。如果一个波比另一个波相差半个周期,我们说两个波的相位差180 度,也就是反相。当传输数字信号时, "1" 码控制发 0 度相位, "0" 码控制发 180 度相位。载波的初始相位就 有了移动,也就带上了信息。 相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相位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而振幅和频率保持不变。在2PSK 中,通常用初始相位0 和π分别表示二进制“1”和“ 0”。因此, 2PSK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t)=Acos t+) 其中,表示第 n 个符号的绝对相位: = 因此,上式可以改写为

基于MATLAB的PSK调制和解调及仿真

学士学位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MATLAB的PSK调制和 解调及仿真

摘要 Psk调制是通信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Psk调制技术的改进也是通信系统性能提高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数字调制系统的基本调制解调方法,然后,运用Matlab及附带的图形仿真工具——Simulink设计了这几种数字调制方法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观察了调制解调过程中各环节时域和频域的波形,并结合这几种调制方法的调制原理,跟踪分析了各个环节对调制性能的影响及仿真模型的可靠性。最后,在仿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各种调制方法的性能,并通过比较仿真模型与理论计算的性能,证明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另外,本文还利用Matlab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功能为仿真系统设计了一个便于操作的人机交互界面,使仿真系统更加完整,操作更加方便。 关键词:数字调制;分析与仿真;Matlab;Simulink;GUI图形界面

ABSTRACT In this paper, methods of psk modulation are introduced firstly. Then their simulation models are bu ilt by using MATLAB’s simulation tool, SIMULINK. Through observing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apability of the psk modulation system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imulation models are analyzed. And then, the capability of three digital modulation simulation models, 2-PSK, 4-PSK and , have been compared, as well as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and theory. At last, the conclusion is gotten: The simulation models are reasonable. In addition, an operation interface is designed, which can simplify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simulation system, by mean of the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which short for GUI. Keywords:PSK modulation; analysis; simulation; MATLAB; SIMULINK; GUI

SSB信号调制解调(滤波法)

%SSB信号调制解调 clear;clc; f0 = 1; %信源信号频率(Hz) E0 = 1; %信源信号振幅(V) E = 1; %载波分量振幅(V) fc = 10; %载波分量频率(Hz) t0 = 1; %信号时长 snr = 15; %解调器输入信噪比dB dt = 0.003; %系统时域采样间隔 fs = 1/dt; %系统采样频率 df = 0.001; %所需的频率分辨率 t = 0:dt:t0; Lt = length(t); %仿真过程中,信号长度 snr_lin = 10^(snr/10);%解调器输入信噪比 %-------------画出调制信号波形及频谱 %产生模拟调制信号 m = E*cos(2*pi*f0*t); L = min(abs(m));%包络最低点 R = max(abs(m));%包络最高点 %画出调制信号波形和频谱 clf; figure(1); %% %画出调制信号波形 subplot(411); plot(t,m(1:length(t))); axis([0,t0,-R-0.3,R+0.3]);%设置坐标范围 xlabel('t');title('调制信号'); set(gca,'YTick',-R:1:R); subplot(412); [M,m,df1,f] = T2F_new(m,dt,df,fs); %求出调制信号频谱 [Bw_eq] = signalband(M,df,t0); %求出信号等效带宽 f_start_low = fc - Bw_eq; %求出产生下边带信号的带通滤波器的起始频率f_cutoff_low = fc; %求出产生下边带信号的带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f_start_high = fc; %求出产生上边带信号的带通滤波器的起始频率f_cutoff_high = fc + Bw_eq; %求出产生上边带信号的带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plot(f,fftshift(abs(M))); %画出调制信号频谱%M:傅里叶变换后的频谱序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