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行车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自行车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自行车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自行车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自行车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说明—

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样也是自行车王国,在我国13亿人口中,78%的家庭拥有自行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的自行车总数达4.5亿辆,然而十几年前,作为中国家庭的“老三件”,我国自行车总量达4.87亿辆。截止至今我国已经成为自行车生产、出口和消费的大国,现跟随笔者来看自行车行业定义及分类。

该自行车项目计划总投资10154.6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693.9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77%;流动资金2460.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23%。

达产年营业收入18283.00万元,总成本费用14511.29万元,税金及附加172.38万元,利润总额3771.71万元,利税总额4464.33万元,税后净利润2828.7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635.5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7.14%,投资利税率43.96%,投资回报率27.86%,全部投资回收期5.09年,提供就业职位290个。

自行车行业指从事自行车相关的同性质的经营单位或个体所构成的组织结构体系。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国把自行车制造(国统局代码C376)归入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国统局代码C37)。自行车制造行业包括脚踏自行车及残疾人座车制造(国统局代码C3761)和助动自行车制造(国统局代码C3762)。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背景

自行车项目

中国的自行车行业已完全市场化运作,不论是在整车制造端、零部件

生产端、以及末端的专业渠道运营,市场的竞争都异常激烈。

近年来,中国自行车行业的整体形势较为复杂,国内外市场增长动力

偏弱,需求疲软,行业发展面临较多挑战。2019年,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

外环境,行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消费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自行车行业平稳运行。

(二)项目选址

x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项目建设方案力求在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卫

生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合并建筑;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坚决贯彻执行“十

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27487.07平方米(折合约41.21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8.99%,建筑容积率1.27,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6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6.70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27487.07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1712.0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908.58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7586.46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661.37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82台(套),设备购置费3674.66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785832.83千瓦时,折合96.58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9645.47立方米,折合0.82吨标准煤。

3、“自行车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785832.83千瓦时,年总用水量9645.47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97.40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25.89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7.41%,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符合x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

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

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0154.6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693.91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75.77%;流动资金2460.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23%。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8283.00万元,总成本费用14511.29万元,税

金及附加172.38万元,利润总额3771.71万元,利税总额4464.33万元,

税后净利润2828.7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635.5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

润率37.14%,投资利税率43.96%,投资回报率27.86%,全部投资回收期

5.09年,提供就业职位290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在技术交流谈判同时,提前进行设计工作。对于制造周期长的设备,

提前设计,提前定货。融资计划应比资金投入计划超前,时间及资金数量

需有余地。选派组织能力强、技术素质高、施工经验丰富、最优秀的工程

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投入本项目施工。

二、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x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及x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行车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行车产业结构、技术结构、

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科技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自行车项目”,本期

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发展,为社会

提供就业职位290个,达产年纳税总额1635.55万元,可以促进xxx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

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7.14%,投资利税率43.96%,全部投资回

报率27.86%,全部投资回收期5.09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5.09年(含

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不

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更不是过河拆桥式的策略性利用。对于非公有制经济

的地位和作用,“三个没有变”的判断:“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

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同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是写入党章和宪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不会变的,也是

不能变的。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民营经济只会壮大、不会离场,只会越来

越好、不会越来越差。民间投资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约占制造业投资的85%以上,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民间投资的健康发展。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对促进民间投资的一系列工作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5个相关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导意见》,围绕《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促进民营制造业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旨在释放民间投资活力,引导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品牌管理体系,增强以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以民企民资为重点,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和知名品牌示范区。

强化资源环境倒逼机制,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打造能源梯度循环利用、资源接续保护、生态环境友好的绿色制造体系。

三、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项目投资单位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投资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司始终秉承“集领先智造,创美好未来”的企业使命,发展先进制造,不断提升自主研发与生产工艺的核心技术能力,贴近客户需求,助力中国智造,持续为社会提供先进科技,覆盖上下游业务领域的行业综合服

务商。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形成了完整的内控制度。

公司自设立以来,组建了一批经验丰富、能力优秀的管理团队。管理团队人员对行业有着深刻的认识,能够敏锐地把握行业内的发展趋势,抓住业务拓展机会,对公司未来发展有着科学的规划。相关管理人员利用自己在行业内深耕积累的经验优势,为公司未来业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公司以生产运行部、规划发展部等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依托各单位生产技术人员,组建了技术研发团队。研发团队现有核心技术骨干十余人,均有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及实践经验。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科技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82.35万元,同比增长24.46%(2610.44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自行车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2413.14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3.46%。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130.7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1.90万元,增长率9.13%;实现净利润2348.05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63.62万元,增长率24.60%。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第三章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自行车项目背景分析

自行车行业指从事自行车相关的同性质的经营单位或个体所构成的组织结构体系。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国把自行车制造(国统局代码C376)归入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国统局代码C37)。自行车制造行业包括脚踏自行车及残疾人座车制造(国统局代码C3761)和助动自行车制造(国统局代码C3762)。

自行车行业的发展从市场情况、行业服务等角度已切入到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研究自行车行业的趋势发展特点能更好地为社会和市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

数据显示,中国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但增速呈放缓的趋势。人口规模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行车行业的潜在用户基础。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的骑行人口占比只有0.3%,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这对于中国的自行车运动产业的发展来说有

着巨大压力,但也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由于中国骑行人口比重较小,使得自行车运动产业仍享受着较大的人口红利,随着大众对自行车的

接受以及自行车文化的普及,轻便环保灵活的自行车将会得到越来越

多人的青睐。

在1995年前后,随着中国公共动力交通的普及,自行车的保有量

不断下降,到2004年左右,各地放开对自行车的限制,自行车的产量

随即有个大幅度的跃升,自行车也渐渐成为民众的一种流行出行方式

并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平稳波动。共享单车的出现,一定程度

上拉动自行车企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会排挤了部分自购自行车

民众的需求。

2019年自行车产量6500.2万辆,同比下降11.2%;电动自行车产

量为3609.3万辆,同比增长10.1%。共享单车影响逐渐消退,自行车

行业回归中高端化趋势明显;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后,行业由高速

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2019年中国电动自行车产量为3609.3万辆,同比增长10.1%。,

其中新国标车型1180多万辆。截至2019年底,已有700多家企业共

获得4700多张电动自行车CCC认证证书。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后,

行业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中国自行车消费者大部分为男性(63.1%),且自行车消费者的年龄主要是分布在26~30岁和31~40岁这两个年龄层,分别占到了自行车行业消费者群体的25.4%和36.9%。

以男性为主的消费群体,可以着重关注男性消费者的态度,针对男性进行产品设计和推广。而年龄分布较为集中的年轻人和中青年消费者,可以主打不同的品牌特点来吸引不同年龄层的消费者。相对来说,31~40岁属于经济能力较强的年龄层,可以更注重自行车性能的设计,而针对年轻人来说,可以推性价比较高,外观设计时尚的产品。

2020年消费人群对自行车品牌感知度TOP8分别为捷安特、凤凰、美利达、永久、飞鸽、喜德盛、阿米尼以及崔克,其中捷安特品牌感知度最高,为40.4%。其次凤凰品牌感知度也较高,为35.8%。此外美利达品牌感知度为25.4%;永久品牌感知度为24.6%;飞鸽品牌感知度为16.5%;喜德盛品牌感知度为15.4%;阿米尼品牌感知度为10%;崔克品牌感知度为7.3%。

从2019年消费者升级自行车部件的习惯以及购买骑行装备的需求数据来看,有32.2%的消费者明确有升级自行车大部件的习惯,有29.8%的消费者明确有升级自行车小部件的习惯,同时,共计有62.6%的消费者有购买骑行装备的需求。与自行车相比,自行车零部件的换

购率明显更高,因此,如何进一步开拓零配件市场,并通过零配件的差异化竞争脱颖而出,是自行车企业寻求突破的有效方式。

2019年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自行车企业统计营业收入1238.3亿元,同比下降5.5%;实现利润52.9亿元,同比增长11.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行业利润增速高于全国轻工业4.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15.2个百分点。

2019年中国自行车出口5251.0万辆,同比下降11.4%;出口额为28.5亿美元,同比下降12.4%;出口平均单价为54.2美元,同比下降1.2%。

2019年中国自行车进口4.18万辆,同比下降34.6%;进口额为2554.2万美元,同比下降29.6%;进口平均单价为610.1美元,同比增长7.7%。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席卷全国,自行车制造业也深受影响,但是随着疫情形势好转乃至结束,还将恢复平稳或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预计全年总产量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行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或将进一步加快。

受疫情影响,虽然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维持行业平稳运行的有利因素依然存在。在拉动经济的“三驾

马车”中,消费仍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受疫情影响,春节消费高

峰被压抑,待疫情平稳后刚需消费将得到释放,自行车、电动自行车

销量还会持续增长。当年的非典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动自

行车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此次疫情过后,全民健康意识进一步提高,以健身和运动为目的中高端自行车消费将加速复苏。

疫情期间,线上新型消费迸发出巨大潜力,线下不再是产品销售

的唯一途径。从今年3月份开始,行业骨干企业纷纷采用线上新零售

模式全力促进消费,力争恢复正常经营活动。“直播带货”、网上销售,看似应急之举,但这种方式证明了线上营销的可行性,线上消费

将成为行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共享单车风口已过,自行车行业投资呈收紧态势,但资本逐利,

行业仍存在投资机会。近年来,行业中上市公司的数量连年增加,在

资本市场支持下企业主营业务继续稳步增长。目前,行业整体收益较

稳定,企业上市进程将稳步加快,科技创新型企业更受资本青睐。另外,骨干企业在集中充换电设施、环保设施改造和“走出去”方面投

入加大,可占年度总投资额的2%-10%。其中,部分自行车、电动自行

车企业已经在东南亚、东欧等地设立工厂,后续在配套供应链、检测

认证、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将加大。未来,行业数字化改造的“新

基建”项目,例如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将是投资热点。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调低今年全球经

济增长预测,预计比去年的2.9%将有所回落,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加剧

需求疲软。自行车主要出口市场美国、日本、印度尼西亚、韩国,电

动自行车主要出口市场荷兰、德国、意大利、越南,这些国家均出现

不同程度疫情对行业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当前,外贸企业面临获取新

订单、履行合同、国际物流、贸易壁垒等诸多难题,预计上半年出口

可能出现较大下滑。

为了稳住行业出口形势,要努力创造机遇,不断扩大出口规模。

东盟人口多市场潜力大,欧美日市场出口利润率较高,“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仍是出口重要增长点,可以考虑从这些国家中捕捉商机,积

极应变,力争全年出口不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近期,受疫情冲击多国央行宣布降息,美联储开启无限期量化宽松。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美股多次熔断、美中长期国债收益下跌,导致美元指数急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加大。同时,部分新兴市

场国家货币大幅贬值,使出口企业以美元结算时利润缩水。当国际贸

易结算风险加大时,建议企业避免单一美元结算,可采用多币种结算

方式减少结算风险。同时,出口企业应关注未来汇率走势,锁定适合

的交易汇率,建议办理出口信保应收账款买断业务或外汇套期保值业务,降低汇率风险,维持合理利润水平。远期看,人民币在国际货币

体系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企业还可以在出口业务中增加使用人民

币结算,直接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国际蔓延,行业面临国际、国内的双重挑战,要善于化危为机,加快调整提升,扬长补短,利用消费升级力保

国内市场,通过多措并举扩展国际市场。

中国自行车市场作为买方主导的行业,消费者的需求会对产业未

来的发展有导向作用。未来中国的自行车行业会向着“多样化、高端化、品牌化”的方向转型升级,在自行车装备智能化发展方面,以及

在自行车出口扩张方面将会倾注更多的资源。目前中国仍有大部分厂

商还是渠道商贴牌的代工方式生产,现阶段处在行业的调整期之中。

自行车行业处于深度分化的阶段。从当前形势看,中低端自行车

市场的利润率会被进一步压缩,只有不断升级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在规模更大,利润更高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电动自行车产品在未来被看好,产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数据显示,在各大品牌持续的推广攻势下,2017年该品类车型的占比有所上

浮,到2018年再度回落,一方面是电助力运动自行车的发展要得到国

内消费者的认可尚需时日,另一方面,电助力车的发展受制于中国部

分城市制度的约束,仍无法大规模推广。但是作为环保能源的电助力

车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未来随着消费者的逐渐接受,这一部分在

自行车产业中的占比会趋于上升。

二、自行车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样也是自行车王国,在我国13亿人口中,78%的家庭拥有自行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的自行车总数达4.5亿辆,然而十几年前,作为中国家庭的“老三件”,我国自行车总量达4.87亿辆。截止至今我国已经成为自行车生产、出口和消费的大国,

现跟随笔者来看自行车行业定义及分类。

自行车是传统产业,具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环保以及交通的

问题,自行车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喜爱的交通、健

身工具,世界自行车行业的重心正从传统的代步型交通工具向运动型、山地型、休闲型转变,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自行车是一种较普

遍的运动、健身、休闲和娱乐性产品。自行车市场分析,每年全世界

自行车需求量巨大,日本CYCLEPRESS的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自行车

需求规模保持在1.06亿台的水平,自行车年交易额约为50亿美元。

健身单车:健康、时尚、新概念全新理念设计的健身自行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手脚双动力,时速可达40km/h;做功方式多、健身效果好。骑行本自行车时,手脚可同时对自行车驱动做功,也可单独用手或脚驱动做功。采用脚拉脚蹬直线式、手拉摆杆摆动式做功方式,既提高了自行车的行驶速度,又锻炼了腿部肌肉、臂部肌肉。获得多项国家专利,适应于中老年人作代步健身的交通工具之用,也可适应于年轻人作旅游娱乐之用。

山地单车:山地自行车起源于1977年美国旧金山。设计为骑乘于山区的车种,通常具有变速器可变换省力或快速的档位,有些会在车架安装避震器,部分的轮胎胎皮是巧克力胎纹以便于在无铺自行车面的路面骑乘。山地车零件的尺寸一般为英制单位。车圈为24/26/29英寸,轮胎尺寸一般为1.0-2.5英寸。车架尺寸也以英制为单位,例如14“、17”、19“来表示车架尺寸的大小。详细分为很多类别,我们常见到的一般为xc类。可变速,胎粗抓地力好适合越野,有减震系统减小颠簸。整体强度较大抗冲击能力强。相比普通自行车强力骑行时更不易损坏。

死飞单车:死飞车起源于场地自行车,飞轮是固定的,向前踩车子向前,向后踩则车子向后,后有一些另类的自行车爱好者利用废弃

简易智能小车设计方案

简易智能小车设计方案 一、设计总览 本设计以单片机小车的控制核心,设计分为 5 个模块:前轮PWM 驱动电路、显示及声光指示模块、轨迹探测模块、障碍物探测模块、光源探测模块。前轮PWM 驱动电路用于转向控制;后轮PWM 驱动电路用于方向和速度控制;探测模块利用三个光感元件,对黑色轨道进行寻迹;障碍物探测模块用于对两个障碍物进行探测;光源探测模块利用三个光敏电阻制成,用于寻光并确定光源角度,以期获得较为精确的转向值。绕障方案利用障碍物较低这个重要条件,在C 点出发后,利用光敏电阻获得光源的方向 1.轨迹探测模块设计 ●用三只光电开关。 一只置于轨道中间,两只置于轨道外侧,当小车脱离轨道时,即当置于中间的一只光电开关脱离轨道时,等待外面任一只检测到黑线后,做出相应的转向调整,直到中间的光电开关重新检测到黑线(即回到轨道)再恢复正向行驶。现场实测表明,虽然小车在寻迹过程中有一定的左右摇摆(因为所购小车的内部结构决定了光电开光之间的距离到达不了精确计算值 1 厘米),但只要控制行驶速度就可保证车身基本上接近于沿靠轨道行驶。 2.数据存储 ●直接用单片机内部的 RAM 进行存储。 虽然不能在断电后保存数据,但可以在实验结束后根据按键显示相应值。而且本实验的数据存储不大,采用 RAM 可以减少 IO 接口的使用,便利 IO 接口分配,故此方案具有成本低、易实现的优点,更符合实际需求。 3.障碍探测模块方案 考虑到在测障过程中小车车速及反应调向速度的限制,小车应在距障碍物40CM 的范围内做出反应,这样在顺利绕过障碍物的同时还为下一步驶入车库寻找到最佳的位置和方向。否则,如果范围太大,则可能产生障碍物的判断失误;范围过小又很容易造成车身撞上障碍物或虽绕过障碍物却无法实现理想定向方案。 ●采用一只红外传感器置于小车右侧并与小车前进方向呈一固定角度。 基于对C 点后行车地图中光源及障碍物尺寸、位置的分析,我们采用了从 C 点出发即获得光源对行车方向的控制,在向光源行驶的过程之中检查障碍物并做

【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自行车测速系统设计-精品

基于单片机自行车测速系统设计 摘要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行车不再仅仅是普通的运输、代步的工具,而是成为人们娱乐、休闲、锻炼的首选。自行车的速度里程表能够满足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让人们能清楚地知道当前的速度、里程等物理量。本论文主要阐述一种基于霍尔元件的自行车的速度里程表的设计。以 AT89C52 单片机为核心,A44E 霍尔传感器测转数,实现对自行车里程/速度的测量统计,采用 24C02 实现在系统掉电的时候保存里程信息,并能将自行车的里程数及速度用LED实时显示。文章详细介绍了自行车的速度里程表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硬件部分利用霍尔元件将自行车每转一圈的脉冲数传入单片机系统,然后单片机系统将信号经过处理送显示。软件部分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该系统硬件电路简单,子程序具有通用性,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里程/速度;霍尔元件;单片机;LED显示

Bike speed system design based on single chip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ing of people’s life, the bi cycle is not only the universal t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substitute for walking, but becomes the first choice of entertainment and exercising. The bicycle mileage/speed can fulfill the basic need of people’s life, so that they can learn the speed and the mileage of the bicycle. In this paper, the bicycle mileage/speed design based on the Hall element is elaborated. By AT89C52 as kernel, using A44E Hall element to measure revolution, the measure and statistic are achieved. The range information is saved by 24C02 when the power is off, the bicycle speed can be displayed on LED. In this article, the hardware circuit and software design of bicycle mileage/speed instrument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About the hardware, the pulse number is transmitted of one cycle of the bicycle into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system. Then the signal processed by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system is sent to display scream. About the software, in assemble language; the program is designed in the mode of modules. The system has simple hardware, common sub-program, and meets the demand of design. . Keyword:Mileage / speed; Hall element;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LED

自行车租赁系统设计方案

自行车租赁系统设计方案 1.1.1系统概述 “公共自行车”就是在某个区域内(城市、大型景区、大学城、大型企业内等),隔一定距离规划出一些停放公共自行车的点(比如社区门口、校园门口、车站、码头、商圈、景点、公交对接处、地铁出口,公交换乘点等),每个租赁点放置一些自行车,供游客在一定时间内免费使用,利于低碳出行,全民健身,和城市畅通。 每辆自行车都是特制的,有自己的身份标签。通过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来管理自行车的租借。由于系统联网,所以在任何租赁点刷卡借车,可在其它任何不同的点刷卡还车。所有这些都通过“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来实时管理控制这些设备,实现管理这些租赁点每辆自行车的租借。系统完全实现无人化、智能化、全天候24小时服务游客。 1.1.2公共自行车系统原理 1.1. 2.1系统结构图

本系统采用集中控制、分布式管理的模式,由一个后台管理系统和若干自行车服务点组成。自行车服务点通过网络与后台管理系统相连接,自行车服务点将车辆信息、租还信息发送到后台管理系统,后台管理系统根据数据库信息向自行车服务点回复数据。本系统设计的一大特点是采用网络无关性设计,也就是本系统服务点与后台管理中心之间的网络由运营商根据当地实际网络环境来定,无论有线网络还是无线网络,无论是哪家电信运营商都可以使用。 1.1. 2.2自行车服务点结构图 自行车服务点结构分为两种方式。如下图所示 自行车服务点结构“方式一”图

自行车服务点结构“方式二”图 其中,方式一能够做到分级处理,先由工控机进行处理,然后再与后台联络,减轻服务器压力;方式二的优点是成本低,由局域网路由器实时向后台传输数据。 自行车服务系统由3部分组成,1个控制单元、若干锁止器和1个密钥系统。通过CAN总线与锁止器系统相连接,工控机负责交易逻辑的处理,脱机数据存储,卡片信息查询等功能,锁止器上送的卡片信息通过CAN总线传输到工控机,工控机根据卡片密钥体系的要求传送到密钥系统完成计算密钥。 技术亮点:自行车服务点系统具有两大技术亮点:CAN总线技术的使用,密钥系统的使用。 1.1. 2.2.1CAN总线 为了使本系统的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尽可能的提高用户卡的刷卡速度,系统采用的通讯模式为多对多,传统通讯模式不是点对点通讯就是广播式通讯,很难满足本系统的设计要求,针对本系统针对速度以及造价的要求,我们使用CAN总线解决,CAN总线的实现成本不高,而且能够实现多对多的通讯模式。 我们设计的CAN总线模块分两种,一种是安装在锁止器内部的CAN总线模块,还有一种是安装在工控机内部的CAN总线模块,在这两块CAN模块的配合之下系统能够使用CAN总线稳定的工作。 1.1. 2.2.2密钥系统 作为一个优秀的IC/ID卡系统,IC/ID卡的安全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环节,作为IC/ID卡安全体系的重要环节就是IC/ID卡密钥系统。而且为了保证

智能停车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停车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1. 引言 (1) 1.1 背景 (1) 1.2 智能停车系统定义 (1) 2. 系统开发设计概述 (2) 3. 智能停车系统分析 (2) 3.1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 (2) 3.2 可行性分析 (3) 3.3 需求分析 (3) 3.4 发展趋势分析 (4) 4. 智能停车系统设计 (5) 4.1 单片机软件设计 (5) 4.1.1 红外传感器检测 (5) 4.1.2 无线模块软件设计 (7) 4.2 上位机显示程序软件设计 (8) 4.2.1 串行通信函数模块 (8) 4.2.2 图像显示模块 (9) 4.2.3 附加功能模块 (10) 5. 结论 (11) 6. 参考文献 (11)

1.引言 1.1 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市场的繁荣引发了停车难题。据统计,“全国机动车与停车位之比例约为3:1”。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这一比例则更高,停车场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大问题。根据我国机动车数量与停车位之比,以及国外发达国家停车产业的发展来看,停车难问题催生出了一个巨大的智能停车场管理设备市场。 新型的车位引导系统作为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有力补充,从而形成了智能化更高的停车场管理系统。车位引导系统能够对进出停车场的车辆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本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更加方便快捷地停车,使停车场车位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并且进一步提高停车场车位利用率。 “智能停车引导系统”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国内只有较少大型停车场有类似的车位引导系统,因此本设计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2 智能停车系统定义 智能停车引导系统是为了对停车场车位状态进行判断,然后对停车场达到智能管理作用而设计的系统。停车场车位引导系统主要用于大中型停车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一定1的车位检测技术进行检测车位,从而判断出车位有无停放车辆,然后将各个车位停车情况通过一定的通信方式与控制计算机相连,控制计算机经过数据处理,将引导信号传给引导指示器,引导司机快速将汽车驶入空位。停车场车位引导系统不但能够提高了停车场的使用率,使停车场管理更加便捷,还降低了大中型停车场的经营成本,大大提高了停车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上面的信息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智能停车引导系统”是一个应用于停车场,通过车位检测模块检测数据,经过数据处理模块处理数据,并在引导指示模块显示信息的智能化系统。

智能小车B设计分析方案

C 智能小车设计报告 摘要 本设计为实现两车交替超车领跑的功能,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L298驱动电机转动完成小车,通过红外传感器ST188来检测路面黑线,完成小车在行车道上的各种正常行驶,通过光电开关避免两车相撞,从而实现两小车交替超车领跑的功能,并通过按键设置控制小车行驶状态,其中红外传感器和光电开关在小车上的放置情况,保证了小车的寻黑线和避障碍的完成。 关键词:STC89C52、L298、红外传感器ST188、光电开关 1 方案设计与论证 1.1设计要求 本系统要求两辆小车分别在行车道正常行驶一圈;甲乙两车按题目要求的所示位置同时起动,乙车通过超车标志线后在超车区实现超车功能,并先 于甲车到达终点,则两车前后位置交替,继续做下一圈的超车领跑。 1.2各部分方案论述 1.2.1 控制模块 采用STC89C52RC单片机,实现小车的智能控制,其中工作电压5V,8K 字节ROM,512字节RAM,通用I/O 口32个,3个定时器/计数器。 1.2.2电源模块 采用9V锂电池,经稳压电路到工作电压5V. 1.2.3 直流电机驱动模块 方案一:采用分立元件组成的平衡式驱动电路,这种电路可以由单片机直接对其进行操作,但由于分立元件占用的空间比较大,还要配上两个继电器,考虑到小车的空间问题,此方案不够理想。 方案二:采用L298N驱动直流电机,基于L298N芯片的PWM控制系统模块,让电机具有调速的功能,小车便可以完成调速速、转向功能。则需按此方案较好。 1.2.4 调速模块方案一:采用电阻网络或数字电位器调整电动机的分压来调速。

但电阻 网络只能实现有级调速,而且数字电阻的元器件价格比较昂贵。尤其是所使 用的电动机电阻很小,但电流很大,分压不仅会降低效率,实现也很困难。 方案二:采用继电器对电动机的开或关进行控制,通过开关的切换对小车的速度进行调节。此方案电路较简单,但继电器的响应时间有限,机械结构易损坏,寿命不长,可靠性也不太好。 方案三:采用脉冲宽度调制电路。用单片机控制信号的高低电平时间完成调速,用对两个信号的不同控制完成电机的转向和起停的控制。这种电路由于工作在管子的饱和截止状态下,效率非常高,经实验发现,此方法调速简单可行,方便可靠。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拟选择方案三。 1.2.5避障模块 方案一:采用超声波测距。超声波传感器测距时有足够的精度,可以达到1cm的近距离,对远距离也有较快的响应信号。但是,本题目的要求是绕过障碍物,这就要求小车在较远距离时即做出绕障的反应,因此没有必要采用精确近距的超声波传感器。 方案二:采用光电开关e18d8Onk。本设计采用的光电开关有效距离为可达到45cm, 所有能反射光线的物体均可被检测,所以小车前方只要有障碍,马上就可以检测到,且没有电路简单,便于操作,所以拟采用此方案。 1.2.6 黑带检测模块 方案一:采用发光二级管,用光敏二极管接受。由于光敏二极管受可见光的影响较大,稳定性差。 方案二:采用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ST188>,利用红外线发射管发射红外线,红外线二极管进行接收,采用红外线发射,外面可见光对接收信号的影响较小,再用电压比较器对信号进行调整。本方案也易于实现,较可靠,因此采用。 2 理论分析与计算 2.1黑带检测原理 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当光线照射在白纸上,反射量比较大,反之照在黑线上对光吸收,反射回去的量比较少,这样就可以利用红外发光二极管与接收端来判断黑线的位置,当遇到黑线时候,经过LM339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反之遇到白线为低电平。 2.2 超车原理利用光电开关判断两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也可以认为是一辆车是另一辆车的 “障碍物”,即当一辆小车在在另一辆小车光电开光的检测范围内时候,让小车

自行车创新设计

机械械创新设计案例 新型自行车的开发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现原有自行车有不少缺点,同时也根据需要提出一些希望点,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多种新型自行车。 1)助力车 为省力开发出多种助力车,为避免对环境的污染,电动车较受欢迎,小巧的电机和减速装置放于后轮毂中,直接驱动车轮,电源则采用干电池。 2)考虑宜人性的新型车 英国发明家伯罗斯发明躺式三轮车(图例10—2),车上座位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躺式蹬车省力,时速可达50km。 摇杆式自行车(图例10—3)将回转蹬踏变为两脚往复蹬踏,这样能充分使人蹬车时在90°-120°范围内做有用功,而去除做无用功的动作。两摆杆通过链条分别带动超越离合器使后轮转动。

3)传动系统的变异 链传动易磨损掉链。新开发的齿轮传动自行车(图例10—4)脚蹬带动齿轮通过传动轴将运动传至后轮,提高传动效率。传动体包覆,无绞人裙摆、裤脚之忧。上海凯瑞驰自行车公司已生产这种自行车系列。 根据需要将单速车改型为变速车,最多可达15种变速。开发自适应调速装置,在上坡或蹬踏阻力大处自动调至低速挡。

4)塑料自行车 工程塑料的引入对自行车性能有很大改进。碳纤维自行车采用碳纤维模压做成整体无骨架式车身(图例10—5)。其特点是强度高,避免有焊接薄弱点;无横梁,重心低,行车便于控制;流线外形,风阻小;重量轻(约11kg ,比金属架车轻1.5kg);速度快(比金属架车每公里快3s)。

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一名美国车手骑着定做的一辆碳纤维自行车取得金牌并破世界纪录。 全塑自行车 图例10—6所示为,其车架、车轮皆为塑料整体结构,一次模压成型;车把为整流罩式全握把,整车呈流线型。日本伊嘉制作公司开发的全塑自行车整车重量仅7.5kg。 高速自行车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学生弗朗斯等人设计的半躺式Dexter Hysol“猎豹”自行车车速达68.73mi1e/h,创世界新纪录。(猎豹奔跑时速可达68mi1e/h。 图例10—7所示的这种高速自行车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躺式”,骑车者能发挥最大动力,并减小风阻面积; (2)双级链传动升速; (3)以高强度碳纤维复合材料注塑整体车座和大梁。采用碳纤维车把和立柱,铝制链套和中轴套,连同碳纤维车外罩,全车总重量只有29.5lb(约13.4kg)。 (4)采用Hysol宇航粘合剂取代传统紧固件,既减轻重量,又使载荷和应力均布在更大面积上,

智能小车系统项目设计方案

智能小车系统项目设 计方案 第一章引言 1.1 智能车研究背景 1.1.1发展历史 智能小车系统是迷你版的智能汽车,二者在信息提取,信息处理,控制策略及系统搭建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说智能小车系统将为智能汽车提供很好的试验和技术平台,从而推动智能汽车的发展。 智能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将在减少交通事故、发展自动化技术、提高舒适性等许多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同时智能汽车是一个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信息融合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于一身的行业,它的发展势必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在自动化智能方面的水平[1]。汽车在走过的100多年的历史中,从没停止过智能化的步伐,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日益加剧和智能运输系统(ITS)的兴起,国际上对于智能汽车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成为热门,一大批有实力有远见的大公司、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很多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都十分重视并积极发展智能车系统,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取得了很多成就。我国的相关研究也已经开展,清华大学成立了国最早的研究智能汽车和智能交通的汽车研究所,在汽车导航、主动避撞、车载微机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2000年智能交通系统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国防科大研制出第四代无人驾驶汽车,西北工业大学、交通大学、大学等也展开了相关研究。这一新兴学科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学者投入其中。

1.1.2 智能车的应用前景 智能车系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结合传感器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实现汽车的自适应巡航并把车开得又快又稳、安全可靠;汽车夜间行驶时,如果装上红外摄像头,就能实现夜晚汽车的安全辅助驾驶;此外,智能车系统还可以工作在仓库、码头、工厂或危险、有毒、有害的工作环境里,并能担当起无人值守的巡逻监视、物料的运输、消防灭火等任务。在普通家庭轿车消费中,智能车的研发也是很有价值的,比如雾天能见度差,人工驾驶经常发生碰撞,如果用上这种设备,激光雷达会自动探测前方的障碍物,电脑会控制车辆自动停下来,撞车就不会发生了。 1.2智能汽车大赛介绍 公司开发嵌入式解决方案的历史可追溯到50多年前,现在,已发展成为在20多个国家设有业务机构,拥有 20,000多名员工的实力强大的独立企业。 公司专门为汽车、消费电子、工业品、网络和无线应用提供“大脑”。他们无比丰富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微处理器、微控制器、传感器、射频半导体、模块与混合信号电路及软件技术已嵌入在全球使用的各种产品中。并拥有雄厚的知识产权,其中包括6,200 多项专利。 为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教高司函[2005]201号文,附件1),由教育部高等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自动化分教指委)主办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该竞赛以智能汽车为研究对象的创意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一种具有探索性工程实践活动,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之一。该竞赛以“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旨在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该竞赛由竞赛秘书处为各参赛队提供/购置规定围的标准硬软件技术平台,竞赛过程包括理论设计、实际制作、整车调试、现场比赛等环节,要求学生组成团队,协同工作,初步体会一个工程性的研究开发项目从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该竞赛融科学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为一体,是以迅猛发展、前景广阔的汽

某智能小车详细设计方案

某智能小车详细设计方案 1前言 1.1智能小车的意义和作用 自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以来,机器人的发展已经遍及机械,电子,冶金,交通,宇航,国防等领域.近年来机器人的智能水平不断提高,并且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在不断探讨,改造,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由此发展起来的智能小车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极大的兴趣。 智能小车,也就是轮式机器人,最适合在那些人类无法工作的环境中工作,该技术可以应用于无人驾驶机动车,无人生产线,仓库,服务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作为20世纪自动化领域的重大成就,机器人已经和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因此为了使智能小车工作在最佳状态,进一步研究及完善其速度和方向的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智能小车要实现自动寻迹功能和避障功能就必须要感知导引线和障碍物,感知导引线相当给机器人一个视觉功能.避障控制系统是基于自动导引小车(avg—auto-guide vehicle)系统,基于它的智能小车实现自动识别路线,判断并自动避开障碍,选择正确的行进路线.使用传感器感知路线和障碍并作出判断和相应的执行动作. 该智能小车可以作为机器人的典型代表.它可以分为三大组成部分:传感器检测部分,执行部分,cpu.机器人要实现自动避障功能,还可以扩展循迹等功能,感知导引线和障碍物.可以实现小车自动识别路线,选择正确的行进路线,并检测到障碍物自动躲避.考虑使用价廉物美的红外反射式传感器来充当.智能小车的执行部分,是由直流电机来充当的,主要控制小车的行进方向和速度.单片机驱动直流电机一般有两种方案:第一,勿需占用单片机资源,直接选择有pwm功能的单片机,这样可以实现精确调速;第二,可以由软件模拟pwm输出调制,需要占用单片机资源,难以精确调速,但单片机型号的选择余地较大.考虑到实际情况, cpu使用AT89c52单片机,配合软件编程实现. 1.2智能小车的现状 现智能小车发展很快,从智能玩具到其它各行业都有实质成果.其基本可实现循迹,避障,检测贴片,寻光入库,避崖等基本功能,现在大学电子设计大赛智能小车又在向声控系统发展.比较出名的飞思卡尔智能小车更是走在前列,我此次的设计主要实现循迹避障通信及遥控功能。

智能小车的自动驾驶系统的方案设计书☆

智能小车的自动驾驶系统的设计☆ 智能小车的自动驾驶系统的设计(21000字) 摘要本文介绍的是一种基于微处理器智能汽车控制器的设计。主要介绍智能汽车的运动模型、硬件系统和直流电机控制方法。重点针对智能汽车的调速系统进行建模,利用protel软件对系统的启动、调速和抗扰的特性电路进行... 智能小车的自动驾驶系统的设计☆(字)
摘  要
本文介绍的是一种基于微处理器智能汽车控制器的设计。主要介绍智能汽车的运动模型、硬件系统和直流电机控制方法。重点针对智能汽车的调速系统进行建模,利用protel软件对系统的启动、调速和抗扰的特性电路进行设计,同时初步优化控制策略。
智能汽车的硬件系统主要由电源模块、主控制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转向控制模块、速度检测模块、路径识别模块和实时显示模块组成。主控制器模块采用飞思卡尔公司的 MC9S12DG128B单片机作为处理核心,用以处理方位信号和速度信号,同时对转向和转速进行实时控制;路径识别模块采用红外传感器收集路径信息,并分析红外传感器分布对路径识别的影响;驱动模块采用MC驱动芯片,通过控制PWM占空比实现对直流电机的控制;速度检测模块使用霍尔传感器获得智能车信息,并以此形成速度的闭环控制;实时显示模块用于当前小车相关信息的显示。
智能汽车的软件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红外传感器信息采集及处理模块、速度检测模块、转向控制模块、转速控制模块和实时显示模块。根据仿真结果,分析转速控制方法对智能汽车调速性能的影响,转向控制中分析PD控制对智能汽车的转向控制的影响。
该智能汽车控制系统具有硬件电路结构简单,系统稳定性强、响应性快,控制效果好的特点。

关键词:智能汽车;红外传感器;PID控制;自动循迹;
 
ABSTRACT

智能汽车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汽车系统设计方案 第一章方案设计 本章主要介绍智能汽车系统总体方案的选定和总体设计思路,在后面的章节中将整个系统分为机械结构、控制模块、控制算法等三部分对智能汽车控制系统进行深入的介绍和分析。 1.1 系统总体方案的选定 本届智能汽车大赛摄像头组是直立平衡组,这对我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一开始小车系统中我们使用KL25 MCU但之后发现,KL25的存较小,不能 存储足够的赛道信息,于是改用了KL26 ARM? Cortex ? -M0+ MCU智能车的系统中,车模直立行走比赛是要求仿照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的行进模式,让车模以两个后轮驱动进行直立行走。其运动控制主要可以分为三个主要任务:车模平衡控制、车模速度控制、车模方向控制。 根据最基本保持车身平衡的基本原理,我们需要知道车身当前的角度和角速度。因此在保持车身平衡方面,我们确定以加速度计作为角度传感器,陀螺仪作为角速度传感器。对于速度控制,我们使用欧姆龙编码器进行测速,根据编码器返回的速度进行自适应调整。使用野火鹰眼OV7725进行赛道信息的采集并实现方向控制。 1.2 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遵照本届竞赛规则规定,智能汽车系统采用飞思卡尔的32 位微控制器KL26 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用于智能汽车系统的控制。摄像头采集二值化赛道信息,返回到单片机作为转向控制的依据。使用卡尔曼滤波将加速度计测得的角度和陀螺仪测得的角速度进行角度合成。最后车模平衡控制、车模速度控制、车模方向控制叠加成对车模电机的控制,通过主控输出PWM波控制电机的转速以保持车身的平衡和锁定赛道。同四轮车不同,平衡组仅能使用左右轮的差速来转弯。为了控制的准确性和快速性,我们使用编码器作为速度传感器。编码器返回的信号可以形成闭环,使用PID 控制电机的转速。 根据以上系统方案设计,智能车分为以下几个模块:KL26 主控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源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速度检测模块和辅助调试模块。各模块的作用如下: KL26 主控模块是整个智能车系统的“大脑”,用来处理和存储摄像头采集的道路信息,根据控制算法做出控制决策,驱动两个直流电机完成对智能汽车的方向控制;同时使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获取车模行进过程中的实时角速度和加速度信息,用以保持车模稳定行进; 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合适而又稳定的电源; 电机驱动模块,将主控芯片输出的PWM空制信号放大以实现对直流电 机的控制; 速度检测模块,检测反馈智能汽车轮的转速,用于速度的闭环控制;辅助调试模块,主要用于智能汽车系统的功能调试、赛车状态监控。 1.3 小结 本章重点分析了智能汽车系统总体方案的选择,并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总体结构,简要地分析了系统各模块的作用。在今后的章节中,将对整个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介绍。

五人自行车方案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作业五人自行车 成员:__蔡万强_ ___张芷僮__ __胡书佳_ ___黄钰鸿__ __杨皓森____ ________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2012级03班 二〇一五年四月

五人自行车方案设计 摘要 现在市面上的自行车大都是以单人或者双人的自行车为主,但是这并不能满足较大团体的聚会或者游玩。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艺术家Eric Staller 就提出了“圆桌巴士”多人乘坐观光脚踏车的概念。近年来,五人自行车以其特有的合作性和趣味性成为休闲观光的理想交通工具,适宜人群广,适合于较为平坦的地形。 据此,我们小组提出了一种可供五人骑行的自行车方案,该方案包含传动系统、转向、车身布置等内容。 传动系统的设计中,考虑到自行车座位的布置方式,采用齿轮传动作为1, 2号座位的变向装置,并通过轴联接将齿轮和链轮的位置相对固定;后续的传动形式均为开式链传动,并将所有动力传递到驱动轴上;最后通过对称布置于驱动轴上的链轮将驱动轴与后轮轴联接起来,实现后轮的驱动。前轮通过梯形臂与自行车底盘联接,梯形臂通过转向横拉杆与齿轮齿条转向器固联,同时保证梯形臂和拉杆端点处的转动自由度。自行车转向过程中,通过方向盘与万向节联接,将方向盘的转动转化成齿轮齿条的啮合运动,进而带动梯形臂(车轮)的左右转动。基于我们设计的传动系统方案,理论上来说只需2至4人同时踩踏板即可保证自行车稳定前行。 总的来说,该五人自行车需具备良好的转向能力和运动平稳性,稍加改进修缮,有望成为多人休闲娱乐的理想代步工具。

一.整体结构布置 在五人自行车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便是五名乘客的座位布置。毫无疑问,五人自行车的定义关键词是休闲娱乐、代步工具,那么如何体现休闲娱乐就成为如何布置座位的关键。考虑到骑行过程中乘客之间交流的便利和安全等因素,我们初步提出了如下图所示的车身整体结构布置图。 图 1 五人自行车的车身整体结构布置 上图1中,座位1-4号座位的乘客均可紧握红色部分的手扶装置以保证骑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座位5的乘客负责整车的转向控制,同时方向盘也起到了手扶装置的作用。除此之外,座位1, 3分别和座位2, 4相对,使得乘坐人员之间交流方便。支撑手扶装置的框架上可配置置物盘,可以起到放置随身物品或食物的作用。 二.传动系统布置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将齿轮传动与滚子链传动组合起来,构成如图所示的传统系统。

智能婴儿车方案设计

智能婴儿车设计方案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0 8 1 2 姓名:李光花(0820108232) 邱海艳(0820108233) 郭婷(0820108234) 指导教师:王俭 2011年5 月25 日

一.设计介绍 1.标题:智能婴儿车 2.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婴儿车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婴儿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者希望婴儿车能最大可能地模仿人的操作,让孩子的生活环境更安全、更舒适、更健康、更美好。 3.功能介绍 ①安全功能:防丢失。婴儿是好动的,ta会坐在婴儿车上到处乱跑,为了确保安全,必须要保证其在大人的视野范围以内。超过一定的安全距离,车就会报警。 ②检测功能:对于婴儿的温度以及周围空气湿度测试,光靠大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因此要用到温度、湿度超限报警器电路。当婴儿体温或者周围空气湿度不正常时,婴儿车就会发出声音提醒。 ③监护功能:当婴儿踢被、尿湿时,婴儿车会报警;有蚊虫时能灭虫;婴儿哭闹的时候婴儿车前面的玩具狗听到后会发出“汪汪”的叫声,同时两眼闪闪发光,叫声停止后,还能奏出一曲优美的音乐。 二.设计电路及其所选器件 1.防丢失报警器电路 此电路用于控制婴儿在安全距离之内,防止婴儿丢失。使用时,将发射器放在婴儿身上,接收器放置在大人身上,一旦婴儿离开超过一定距离(8m)时,接收器便会发出“嘟嘟,请注意!”的报警声。 ①电路工作原理 该防丢失报警器电路由无线发射器电路和无线接收器电路,如图所示 电路中,无线发射器电路由超短波无线遥控发射模块IC1和电源开关S1、电池GB1组成;无线接收电路由电源开关S2、电池GB2、无线遥控接收模块IC2、语音集成电路IC3、电阻器R、晶体管V和扬声器BL组成;当无线接收器和无线

智能停车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停车系统设计方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智能停车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1.引言 1.1 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市场的繁荣引发了停车难题。据统计,“全国机动车与停车位之比例约为3:1”。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这一比例则更高,停车场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大问题。根据我国机动车数量与停车位之比,以及国外发达国家停车产业的发展来看,停车难问题催生出了一个巨大的智能停车场管理设备市场。 新型的车位引导系统作为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有力补充,从而形成了智能化更高的停车场管理系统。车位引导系统能够对进出停车场的车辆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本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更加方便快捷地停车,使停车场车位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并且进一步提高停车场车位利用率。 “智能停车引导系统”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国内只有较少大型停车场有类似的车位引导系统,因此本设计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2 智能停车系统定义 智能停车引导系统是为了对停车场车位状态进行判断,然后对停车场达到智能管理作用而设计的系统。停车场车位引导系统主要用于大中型停车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一定1的车位检测技术进行检测车位,从而判断出车位有无停放车辆,然后将各个车位停车情况通过一定的通信方式与控制计算机相连,控制

计算机经过数据处理,将引导信号传给引导指示器,引导司机快速将汽车驶入空位。停车场车位引导系统不但能够提高了停车场的使用率,使停车场管理更加便捷,还降低了大中型停车场的经营成本,大大提高了停车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上面的信息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智能停车引导系统”是一个应用于停车场,通过车位检测模块检测数据,经过数据处理模块处理数据,并在引导指示模块显示信息的智能化系统。 2.系统开发设计概述 根据设计要求,可将系统分为车位检测及引导显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上位机显示程序模块。其中车位检测及引导显示模块包括:主控制器、车位检测模块、引导显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下位机无线通信模块和上位机无线通信模块。 图:“智能停车引导系统”的基本模块方框图

我设计的自行车美术教案公开

我设计的自行车美术教 案公开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2013年年会教案 课题:《我设计的自行车》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授课人:董莉 单位:奇台县第四小学 2013.9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 设计思路: 《我设计的自行车》是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五册第14课,属于“设计应用”,“造型表现”领域。本节课针对学生对自行车了解程度和现有自行车的特点和存在的弊端,让学生从设计者的角度重新审视自行车,创作出有个人独特风格的自行车。在观察与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充分发挥想像力,进行未来自行车的设计练习。这也是提高创新能力、想像能力和造型能力的一课,学生将通过一些图文的展示和信息的交流,拓展认知,启发思维,合作探究,借助绘画等形式创作出造型独特、功能先进的自行车。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大多9岁左右,正处于对世界好奇、活泼好动的年纪,具有一定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和同学交流讨论能得到很好的启发,利用这一点,我会在课堂上充分让他们交流。他们平时在生活中接触过很多交通工具,包括自行车。但并没有因此而产生明确的设计概念,对自行车的组成部分、功能并不了解,但这个年龄的孩子最大的特征是想象丰富,思维开阔,对色彩敏感,也能进行简单的形体组合。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想的多、动手少、实践难的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利用绘画的方式创作自行车。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创造性构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设计自行车,在创作中学会鉴赏美,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对运动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自行车的基本构造,设计一辆具有更多功能的自行车。 教学难点: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和未来自行车的设计及表现。 课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启发法、交流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学具—水彩笔 教具---课件、自行车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课堂教学部分: 一、设疑激趣揭示课题 1、提问:董老师现在遇到一个难题,老师家离学校有点远,你们给老师出个主意怎么办? 2、生讨论 3、教师板书“自行车” [设计意图——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明白本次学习的目的,形成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二、发展阶段 (一)、引导讨论说作用 娱乐、交通代步、轻便运输、健身、环保 (二)、引导启发了解车(课件介绍)。 1、自行车发展史 2、自行车的构成,学生总结、教师画:自行车 3、展示自行车实物,讨论其结构。 生:回答。 (大结构:由车把、(掌握方向)车轮、(滚动)车座、(坐人)车梁、(支撑)脚踏板(带动轮子滚动)组成。

自行车设计

自行车设计 宋贤敦 自行车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门专业的抖学。国外自行车工业发达的国家都在自行车设计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国虽然被称为自行车生产王国,但在产品设计工作上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为了迅速提高我国自行车水平,必须在设计工作中下功夫。自行车设计涉及到大量计算和技术问题,现仅将自行车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自行车设计的使用要求和步骤、自行车设计人员要求、自行车影响出功率的机械因素、自行车行驶阻力、自行车安全要求、自行车设计的配合要求八个方面分期刊登。 第一讲自行车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 自行车设计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结合制造部门的可能性,创造性地运用有关科学技术和知识,设计出受用户欢迎的产品。因此,设计自行车时,首先应该选择合理的结构,同时还应符合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的要求。社会对自行车使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因此,自行车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的内容也较多,这里就提出下列最常用的若干内容。 一、使用寿命:自行车属日用消费品,不同类型的自行车均有相应的使用寿命要求,因为自行车的易损零部件,在运转中要磨耗、变形或损坏,不但增加了维修工作量,甚至会失去使用价值。因此,设计自行车时应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对寿命问题予以重视。 二、行驶安全性:这是自行车设计者必须考虑的内容,随着车辆的增多和车祸的经常发生,国内外对自行车的行驶安全性越来越加重视,国际自行车标准已有明确的安全标准要求,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自行车严格禁止行驶。当然,骑车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首先要从产品设计结构上保证达到安全标准的要求。 三、产品标准化:这是指自行车产品的系列化,部件通用化和零件标准化。在各企业都在大力开展新品种的新形势下,标准化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目前我国自行车标准化主要存在二个问题,首先是国家标准未能完全很好的贯彻,不少人认为只要达到自行车质量鉴定4O项就行了,这是一种不全面的观点,何况我国现行的40项内容有其历史和客观的原因,从目前来看很有修改的必要。因此,我国自行车首先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要使新开发的产品符合标准化要求,标准要先行,如果各厂由于没有明确标准就自行设计,待社会上形成一定数量后,再统一标准就困难了。因此,产品设计,首先要查找和依据有关标准。 四、工艺性:自行车设计时要考虑加工工艺的合理性,特别批量生产的品种,工艺合理性显得更为重要。所设计的自行车在保证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应该能用最少的工时,材料和加工费用制造出来。 五、强度和最大容许负荷:设计自行车中的每个零部件时,必须保证足够的强度。任

公共自行车施工设计方案

天长市公共自行车服务采购项目 施 工 方 案

金通公共自行车科技股份 第一章编制围及原则 第一节编制围 根据业主方天长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提供的“天长市公共自行车站点规划图”,乙方设计施工图纸,并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 第二节编制原则 1、根据本工程施工合同的各项要求,工程特点和轻重缓急,分期分批组织施工,在工期安排上尽可能提前完成。 2、坚持实事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机具、新材料、新测试方法。 3、合理安排施工的程序和顺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平行流水作业;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均衡生产。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进行。 4、施工进度安排注意各工序间的协调和配合,并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 5、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设施或就近已有的设施,减少各种临时工程,尽量利用当地合理资源,合理安排运输装卸与储存作业,减少物资运输周转工作量。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作容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天长市公共自行车服务采购项目一期 二、工程地点:省天长市 第二节主要施工要求 1、按设计合同要求和根据国家颁发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验收规及操作规程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达到设计标高。 2、设置平面坐标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3、平整场地符合设计要求。 4、施工过程服从监理人员的质量监督及协调工作,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协调好周边关系和有关市政、道路、交通管理、环卫等关系。 第三节、工作容 本项目工程容: 按站点布置施工图,分别进行土方机械开挖、给线、装运至建设单位指定地点渣场,边坡处理、排水措施、安全措施等全部工作。 第三章主要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节施工组织安排 一、施工组织安排原则 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全面展开、平行作业、科学组织、均衡生产、确保工期、力争提前。 1、施工准备

智能小车详细设计方案及说明书

摘要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关于汽车的研究也就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而汽车的智能化已成为科技发展的新方向。本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此次设计的简易智能小车是基于单片机控制及传感器技术的,实现的功能是小汽车可自动寻迹行驶,并且能够利光电传感器检测道路上的障碍,利用电两个电机的差动调节, 控制电动小汽车的自动避障、寻光及自动停车,同时能够在行驶过程中显示里程、速度、时间等。通过寻迹传感器进行黑线的检测、霍尔传感器进行里程的记录,并由单片机系统来控制智能车的行驶状态。采用PWM技术实现了电动机的多级调速. 关键词:单片机 PWM 寻迹传感器霍尔传感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about cars, and the intelligent electric vehicles are more and more import. The design is put forward in this context .The simple design of smart car is based on the single-chip control and sensor technology, the realization of an automatic tracing traffic, using Two electric motors differential regulation ,Control automatic electric car obstacle avoidance, light search and automatic parking and can process in a moving display features such as mileage records .The use of rear-wheel drive front wheel steering mode of traveling through tracing sensors, such as Hall sensors detect the black lines and mileage records, by the single-chip system to decision-making Smart car driving. Using PWM technology to achieve a multi-stage motor speed . Key words: single-chip control PWM Seeks the mark sensor Hall senso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