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

成都地铁7号线9标隧道(交九暗挖区间及金茶盾构区间)有害气体监测管理制度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局二公司成都地铁7号线9标项目经理部

二○一五年一月五日

隧道(交九暗挖区间及金茶盾构区间)

有害气体监测管理制度

为了防止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超限带来危险。避免因有害气体含量高,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隧道工程安全造成毁灭性灾害。切实保护人身、机具和工程安全。特制订隧道有害气体检测及通风管理制度:

一、监测内容

有毒有害气体是隧道施工中,从煤层、岩层和隧道围岩中逸出的各种有害气体(其中主要成份是俗称沼气的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重烃及其化合物,包括乙烷、丙烷、丁烷等气体)的总称。是大量植物沉积埋藏在地下深处,在缺氧情况下经地层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在进入煤的变质碳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有毒有害气体通常以气压袋形式存在,当气压袋被刺破(如钻眼)后,由于稳定的渗入、严重散发或者突然涌入,在开挖区域将有有毒有害气体出现:伴随一定地质扰动,有毒有害气体也会以强烈爆发的形式(通常含有大量煤尘)产生。溶在地下水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气体进入隧道后,气体会从水中释放出来,进入隧道空气中。

根据隧道有害气体的实际情况,有毒有害气体(CH4) 、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S)作为主要监测对象,而把一些含量低、浓度小的有害气体作为辅助监控对象。

二、人员配置

成立以现场副经理为组长的隧道施工有害气体管理小组,指定专人负责现场的有害气体管理工作,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监

管。

配备2人进行有害气体监测。分白班与夜班。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保证有害气体监测的及时性及精确度。一发生情况直接,撤离作业人员并向有害气体管理组领导汇报。

隧道作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应该接受相应的有毒有害气体隧道安全施工基本安全知识培训。制定并落实隧道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用火安全制度,不得在隧道内抽烟、携带火种等,加强用电安全管理,提供电力安全防范等级。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隧道施工任务安全顺利完成。

三、气体监测与分析

1、监测频率及位置

因本隧道为非有毒有害气体隧道,因此监测频率较有毒有害气体隧道少,(但考虑不同断面偶尔出现煤矸石的状况),故在围岩变化时必须进行监测,同时每班监测不得少于1次,遇有突发气体时,每班可根据情况进行多次监测,监测时每一百米检测3个断面,每个断面测五个点:即拱顶、两侧拱腰处和两侧墙脚处,掌子面处应多测几点。重点监测的风流和场地包括:开挖面回风流,各种机械附近20 m 处以及隧道顶部局部凹陷有害气体易于

聚集处等;地质破碎带处应及时检查。

2、监测数据整理与分析

检测仪人员在洞内检测的同时,做好各种有害气体浓度变化的记录,并及时汇总分析,指导隧道安全施工,如遇特殊情况及时向值班负责人报告,以便采取紧急应对措施。

四、管理措施

1、检测仪器专人保管、充电,应随时保证测试的准确性。按各种仪器说明书要求,对需要大修的仪器应送国家认定机构进行修复。

2、每次检测应及时填写在记录本上,并定期逐级上报。

五、有害气体综合治理

目前对隧道内有害气体的综合治理,?主要是采用通风、防护、等方法对有害气体进行综合治理。

1、通风

通风是降低有害气体浓度、防止有害气体积聚的最有效手段;通风可以不断向洞内送入新鲜空气,排出有害气体和降低粉尘浓度,从而改善洞内施工环境,确保洞内施工安全和人员身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

通风标准:

根据经验及安全规范要求,通风量至少应满足以下要求:

a、洞内空气含氧量不得少于20%,并保证洞内施工人员每人每分钟能获得4m3的新鲜空气。

b、粉尘允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必须在2mg以下。

c、洞内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标准见表2。

d、洞内最小风速:Vmin=0.25(m/s)。

2 、其它方法

利用有害气体的化学、物理特性,采取下列措施,也可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①、对H2S气体,可向煤体或岩体压送石灰水及化学浆液。

②、水幕降尘,把水雾化成微细水滴射到空气中,使之与空气中的粉尘碰撞,则尘粒附于水滴上,被润湿的尘粒凝聚成大颗粒,?从而加快其降落速度,达到防尘防有害气体的目的。

六、具体要求

1、全员重视,合理投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

把有害气体监测放在第一位,把通风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在“人、?财、物”上优先保证,牢固树立“防有害气体灾害大于一切”的思想,当施工进度与有害气体监测、防治相矛盾时,

以“宁停三天,不抢一秒”作为处理问题的准则。

2、建立完善各种有害气体监测、管理制度,严格执行。

根据《隧道施工安全规程》、《铁路隧道施工规范》等法规,结合隧道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检查制度等,并严格执行制度,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3、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只有100%和0?两种结果,因此,提高洞内每一个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安全的前提。除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上岗培训外,还要经常在各种大、小会议上提安全、讲安全,做到警钟长鸣,甚至举行专题知识竞赛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使每一个施工人员随时脑子中有安全这根弦,树立“隧道施工安全无小事”的观念。

4 、综合治理见成效。

有害气体隧道安全施工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哪一个施工环节能够完全保证的,它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只有进行全时效、全方位综合治理,采取一切有效的管理、技术措施,消灭一切安全隐患,才能保证安全。对于有害气体监测,要狠抓检测员检查有害气体制度的落实,明确每班检查地点、时间。洞内无检测员不能施工,检测员有现场停止施工的权力。

隧道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编号:SM-ZD-54531 隧道工程安全管理办法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隧道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大西铁路客运专线隧道工程安全管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安全控制措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本项目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隧道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构建“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长效管理机制。 第三条本项目隧道工程的所有参建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在隧道工程实施中各负其责。 第四条本项目隧道工程安全目标:杜绝死亡事故、杜绝塌方事故、杜绝爆炸事故、杜绝爆破物品丢失事故。 第二章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控制 第五条公司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设计文件有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精编版)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各单位: 为了防止金鸡岭和田坪岭两条隧道在施工过程中, 有害气体超限带来危险。避免因有害气体含量高, 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隧道工程安全造成毁灭性灾害。切实保护人身、机具和工程安全。特制订隧道有害气体检测及通风管理制度, 望各单位认真执行: 一、监测内容 瓦斯是隧道施工中, 从煤层、岩层和隧道围岩中逸出的各种有害气体(其中主要成份是俗称沼气的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重烃及其化合物, 包括乙烷、丙烷、丁烷等气体)的总称。是大量植物沉积埋藏在地下深处, 在缺氧情况下经地层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在进入煤的变质碳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瓦斯通常在碳质岩内或者附近发现, 尤其在煤层、页岩和含油层以及其他产生瓦斯的岩石上的多孔地层, 另外在泥炭、有机粉砂和有机体在潮湿环境下腐烂的地方也会有瓦斯存在。瓦斯可以沿断层、节理或者多孔岩石横向通过相当一段距离。如果被覆盖的不渗水地层限制, 瓦斯会在湖和水下累积。 瓦斯通常以气压袋形式存在, 当气压袋被刺破(如钻眼)后, 由于稳定的渗入、严重散发或者突然涌入, 在开挖区域将有瓦斯出现:伴随一定煤层中的

隧道工程有害气体检测设备及监测方案

县道328线南安至官桥段公路扩建工程 梅花岭隧道 有害气体检测设备及监测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批准: 国诚集团有限公司 县道328线南安至官桥段公路扩建工程项目部 二0一二年O七月二日

有害气体检测设备及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述 梅花岭隧道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官桥镇下都村境内,是南安至官桥段公路扩建工程控制性工程,设计为双洞单向行驶三车道公路隧道,左线长2110米,右线长2086米,围岩以Ⅱ、Ⅲ级为主,Ⅳ、Ⅴ级围岩较少,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十分复杂。隧道最大断面1 48.3m2。根据围岩级别不同,施工采用人工、机械开挖或钻爆法双侧壁导坑法和台阶法开挖,双头掘进,装载机装碴,无轨运输出碴。设计为无瓦斯隧道,为预防有害气体突出,避免灾害性事故发生,加强对有害气体的监测,用监测信息指导隧道施工,同时对有害气体进行综合治理。 二、编制依据 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042—94)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076—95) 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D70-2004) 4.《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10120-2002) 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测定方法》5748 - 85 6.《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2007年第1号) 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9.《煤矿安全规程》 10.《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 11.《保腾高速公路土建2合同施工组织设计》 12.项目施工设计图纸及实际情况 三、监测目的及内容 (一)监测目的 1、防止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超限带来危险,确保人身、机具和工程安全。

隧道管理制度

隧道施工安全规章制度 隧道一般安全规定 1、隧道工程施工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施工组织 设计编制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2、隧道施工作业前,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全面了解地质状况,根据围岩等级进行钻爆设计,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3、洞外施工场地应平整不积水,应对车辆人员通道、出碴、进出 材料、结构加工等进行合理布置,通畅有序。弃碴场地应设置在不堵 塞河流、不污染环境、不毁坏农田的地段。 4、隧道钻爆作业前,应对通风、排水、用电、通讯进行专项设计,动力电线应与照明线路分开布设,照明器材及用电设备应根据隧道类型选用防爆型或非防爆型。 5、分部分项工程作业前必须逐级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人和被交底人应在交底书上签字。 6、每天作业前,作业组长或工段长应召开班前会,现场安全员 或技术人员应对作业面进行检查,排查隐患,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开始施工作业。 7、隧道施工的各班组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并将施工、安全等情况记载于交接班的记录簿内,工地值班负责人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 8、隧道爆破工和民爆器材保管员必须经过公安机关的专业培训

并取得作业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9、所有进入隧道的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防护用品,遵章 守纪,出、入洞登记,听从指挥。 10、隧道钻爆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配置必须的降尘设备,钻眼时应湿式凿岩,先送水后送风;装碴前必须进行喷雾、洒水。 11、进洞作业机动车辆应安装尾气净化装置或采取其他净化措施,防止有害气体在洞内积聚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 12、隧道钻爆作业应按有关规定使用仪器对瓦斯或有害气体进行 监测,其允许浓度应符合标准规定。 13、遇有断层及不良地质地段时,应遵循“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的施工原则。 14、在2米以上的洞口边坡和平台上作业时,应执行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5、特种设备应按规定取得特种设备检验合格证,并定期报检。 16、特种作业人员应经过职业技术培训,并取得操作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2交接班制度 1、轮班作业的工点,建立执行交接班制度。 2、交接班完毕后,由交接班负责人填写“交接班记录薄”并签字。 3、交接班时必须做到:对情况要看到;对工地各点要走到;对 不安全因素要指到;对预防事故措施要说到。 4、交接班双方交接主要内容: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8635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 度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各单位: 为了防止金鸡岭和田坪岭两条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超限带来危险。避免因有害气体含量高,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隧道工程安全造成毁灭性灾害。切实保护人身、机具和工程安全。特制订隧道有害气体检测及通风管理制度,望各单位认真执行: 一、监测内容 瓦斯是隧道施工中,从煤层、岩层和隧道围岩中逸出的各种有害气体(其中主要成份是俗称沼气的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重烃及其化合物,包括乙烷、丙烷、丁烷等气体)的总称。是大量植物沉积埋藏在地下深处,在缺氧情况下经地层高温高压的

作用下在进入煤的变质碳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瓦斯通常在碳质岩内或者附近发现,尤其在煤层、页岩和含油层以及其他产生瓦斯的岩石上的多孔地层,另外在泥炭、有机粉砂和有机体在潮湿环境下腐烂的地方也会有瓦斯存在。瓦斯可以沿断层、节理或者多孔岩石横向通过相当一段距离。如果被覆盖的不渗水地层限制,瓦斯会在湖和水下累积。 瓦斯通常以气压袋形式存在,当气压袋被刺破(如钻眼)后,由于稳定的渗入、严重散发或者突然涌入,在开挖区域将有瓦斯出现:伴随一定煤层中的地质扰动,瓦斯也会以强烈爆发的形式(通常含有大量煤尘)产生。溶在地下水中的瓦斯气体进入隧道后,气体会从水中释放出来,进入隧道空气中。 根据金鸡岭隧道、和田坪岭隧道有害气体的实际情况,瓦斯(CH4) 、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碳

隧道施工管理规定

永蓝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汕头市达濠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永蓝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八年十一月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节一般管理规定

第一条安全管理规定 (一)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结合工程特点,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与手段,制定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对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全过程的跟踪、检查。 (二)施工单位必须制定发生紧急情况时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完整的应急救援组织或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三)项目经理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贯彻落实安全责任,设置专门的安全组织机构,配置足够的安全器材。提供专项安全资金,并用好用足,不得挪用。 (四)项目经理部必须实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目标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安全保证体系和管理网络,机构健全,人员到位,责任到人。 (五)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隧道施工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职责要逐层落实到人。 (六)进入隧道工程施工现场的各类人员均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经专门安全知识培训教育。须持证上岗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关证件。 (七)隧道施工人员作业要接受安全技术交底。在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时,应对相关人员要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八)隧道施工现场应按规定配备必须的安全装置和设施,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并接受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 (九)隧道施工应建立交接班制度,并将涉及施工安全情况记载于交接班记录簿内。工地值班负责人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执行情况。 第二条技术规定 (一)施工场地应作详细的部署和安置,出碴、进料及材料堆放场地应妥善布置,弃碴场地应设置在地质稳定、不堵塞河流、不污染环境、不毁坏农田的地 段。对风、水、电、路等设施作出统一安排,并在正式掘进前完成 (二)掘进前应先做好洞口工程,做好洞口边坡和仰坡的稳定及天沟、边沟等排水设施,确保地表水不危及隧道施工安全。 (三)在软弱围岩地段施工时,应按照短进尺、弱爆破、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的原则稳步前进。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探明情况,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隧道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设备功能及监测专项方案

迪庆州维西(塔城)至德钦公路改建工程茨中隧道工程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设备及监测 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施工单位:核工业华东建设工程集团公司迪庆州维西(塔城) 至德钦公路改建工程茨中隧道工程 项目经理部 二0一五年五月十二日

目录 一、工程概述.......................................................................................................... - 2 - 二、编制依据.......................................................................................................... - 2 - 三、监测目的及内容.............................................................................................. - 3 - 四、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 ............................................................. - 3 - 五、隧道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极限浓度参数 ..................................................... - 6 - 六、仪器的功能及使用说明.................................................................................. - 6 - 五、有害气体监测管理........................................................................................ - 23 - 六、监测及数据整理分析.................................................................................... - 24 - 七、有害气体综合治理........................................................................................ - 26 - 八、具体要求........................................................................................................ - 28 -

隧道洞内有毒有害气体防辐射风险专项方案(优.选)

XXX工程 隧洞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件 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XXX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七年五月

目录 1、编制说明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目的和目标 (1) 1.3适用范围 (1) 1.4工作原则 (1) 2、工程概况 (1) 2.1巴杰若隧洞 (1) 3、隧洞有毒有害气体风险专项方案 (2) 3.1方案编制的方针与原则 (2) 3.2事件特征 (2) 3.3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及辐射的预防及措施 (3) 3.4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及辐射中毒现场救护 (5) 3.5有害有毒气体的检测管理 (5) 3.6恢复正常状态的原则 (6) 3.7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6) 3.8后期处置 (6) 4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7) 4.1通信与信息保障 (7) 4.2应急装备与保障 (7) 4.3救援队伍保障 (7)

4.4经费保障 (7) 4.5其它保障 (7) 5、组织机构及职责 (8) 5.1应急组织体系 (8) 5.2指挥机构及职责 (8) 6、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部门机构及个人联系方式:见附表。 (13)

隧洞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1、编制说明 为积极响应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决定,落实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我项目经理部根据活动方案,制定了本次隧洞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件应急预案。并在XX公司的指导下,于2017年6月XX号举行有毒有害气体中毒应急事件预演。 1.1编制依据 (1) 《XXX工程施工图》; (2) 《XXX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 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标准、规范;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④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其他法律法规等; 1.2编制目的和目标 为了加强对隧洞内有毒有害气体突发事件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标段各个隧洞有毒有害气体及辐射突发事件,并指导本标段应对隧洞有毒有害气体及辐射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1.4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2、工程概况 2.1 XXX工程XX号隧洞 参考:隧洞起讫里程为DK266+097~DK268+002,隧洞全长2105m,单线隧洞、隧洞最大埋深334m。洞内线路纵坡3.0‰/653m、-4.6‰/1452m的人字坡,隧洞进口端

隧道管理制度

隧道管理制度 隧道管理股股长岗位职责 一、负责隧道内机电、消防、应急处置、信息通报的管理工作,对部门人员进行合理分工,严格管理,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二、负责组织股室人员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政治和业务素质;组织开展各项救援、抢修、急救等应急演练活动,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军训活动,推行准军事化管理。 三、负责隧道交通调度管理工作,制订救援、清障、消防安全等交通管理的处置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四、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负责管辖隧道的设备安全管理,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五、经常检查督促工作,及时处理职权范围内的各种事务和出现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 七、定期召开部门工作会议,部署任务,研究问题,改进工作,拟定工作计划,定期进行工作总结。 八、负责提出年度设备保养、管理、维修等计划,严格财务制度,合理控制股室的各项开支。

九、负责做好本股室人员考勤、考核工作,对各岗位人员的违规违纪行为及时做出处理或通报,对工作表现优秀者进行奖励。 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隧道管理股干事岗位职责 一、负责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省交通运输厅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隧道机电、照明系统,消防、应急处理、养护监管等各项管理工作制度。 二、督促监控人员密切注视车辆通行隧道情况,发生突发事件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组织开展应急救援、事故处置、隧道清障、设备维修、保障畅通和善后事宜等工作。 三、按照《隧道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暂行规定》加强对机电、照明设备维护保养,确保机电系统安全运行。 四、积极同相关联系单位和部门建立健全信息通报和联勤机制,相互沟通、相互配合,依法合规,妥善、迅速处理各类应急事件,降低事故损失,全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适应综合管理工作的需要。 六、定期、不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置,保障隧道安全畅通。

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

编号:AQ-BH-09060 ( 管理资料)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 案 Construction safety scheme of tunnel harmful gas monitoring

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 说明:施工方案是根据一个施工项目制定的实施方案;是根据项目确定的,有些项目简单、工期短就不需要 制订复杂的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麻地箐隧道位于昆明市富民县麻地箐村,为一座分离式隧道,采用单洞两车道单向行驶,80km/h行车速度,有效净宽10.25m,净高5m的隧道建筑限界,其左幅桩号:K14+645~ K17+730,长3085m,右幅桩号:K14+640~K17+770,长3130m,左右幅全长6215m,均为特长隧道。隧道区内有5条断层发育,与路线斜交,较富水。 分布于隧道区段内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砂岩、泥岩地层中,在岩石接触带及断层破碎带附近岩石节理发育,岩溶较发育,隙裂隙水、岩溶水较富。隧道沿线发育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岩溶、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和崩塌。 二、有害气体监测 隧道内若有害气体、含量高、有突出危险,如不重视,不仅将

影响施工人员身体健康,还可能给隧道工程造成毁灭性灾害。因此有害气体的防治是隧道施工的重点,而监测则是采取防治措施的依据。 (一)监测目的及内容 1、监测目的 (1)防止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超限带来危险,确保人身、机具和工程安全。 (2)根据有害气体的含量高低、浓度大小,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3)检验技术措施效果,正确指导隧道施工。 (4)为瓦斯隧道施工积累经验。 2、监测内容 根据隧道有害气体的复杂性,把困扰施工的瓦斯(CH)、硫化氢(HS)、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作为主要监测对象,而把一些含量低、浓度小的有害气体作为辅助监控对象。 3、监测依据及执行标准 隧道有害气体的监测以《隧道安全规程》、《公路隧道施工规

隧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中铁xxxxx局集团金温扩能改造工程指挥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制度xxxxxxxxxxx铁路扩能改造工程JWSG-Ⅲ标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第一条、编制依据 (1) 第二条、隧道工程安全方针与目标 (1) 第三条、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1) 第四条、风险评估与管理. (2) 第五条、隧道安全检查 (2) 第六条、超前地质预报管理 (3) 第七条、隧道监控量测管理 (4) 第八条、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要求 (4) 一、洞口工程 (5) 二、洞身开挖 (5) 三、装渣与运输 (6) 四、支护与加固 (7) 五、衬砌 (7) 六、施工排水 (8) 七、通风、防尘、与风水电供应 (9) 八、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隧道 (13) 九、逃生及救援 (13) 第十条责任追究制度 (18) 第十一条、附表:隧道安全检查表 (18)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编制依据 根据铁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安全工作的通知》(铁建设 (铁建设〔2007〕《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 函〔2007〕1007号)、 200号)文件的规定、《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J944-2009),结合本本项目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隧道工程安全方针与目标 一、隧道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构建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安全管理目标: 1、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责任事故。 2、杜绝责任死亡事故,责任重伤率小于0.12人/每亿元产值 3、杜绝严重塌方、突水、突泥事故; 4、杜绝火灾、爆炸事故; 5、杜绝爆破物品丢失事故。 第三条、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一、项目成立以经理为组长,安全总监、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生产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各架子队相应成立队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设立专职的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对项目安全生产负有全面责任;安全管理部门是项目安全生产的常设机构,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日常工作,对项目安全生产负有监督、检查及管理责任;其他领导、部门及人员,按照各自分工负有相应安全责任。 二、管理职责 1.周密准备、精心组织,对隧道工程施工安全负具体责任; 2.严格按照设计及有关规范、规程要求并结合实际,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重大安全技术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核和公司审批,并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

隧道有害气体监测管理制度 各单位: 为了防止金鸡岭和田坪岭两条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超限带来危险。避免因有害气体含量高,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隧道工程安全造成毁灭性灾害。切实保护人身、机具和工程安全。特制订隧道有害气体检测及通风管理制度,望各单位认真执行: 一、监测内容 瓦斯是隧道施工中,从煤层、岩层和隧道围岩中逸出的各种有害气体(其中主要成份是俗称沼气的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重烃及其化合物,包括乙烷、丙烷、丁烷等气体)的总称。是大量植物沉积埋藏在地下深处,在缺氧情况下经地层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在进入煤的变质碳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瓦斯通常在碳质岩内或者附近发现,尤其在煤层、页岩和含油层以及其他产生瓦斯的岩石上的多孔地层,另外在泥炭、有机粉砂和有机体在潮湿环境下腐烂的地方也会有瓦斯存在。瓦斯可以沿断层、节理或者多孔岩石横向通过相当一段距离。如果被覆盖的不渗水地层限制,瓦斯会在湖和水下累积。 瓦斯通常以气压袋形式存在,当气压袋被刺破(如钻眼)后,由于稳定的渗入、严重散发或者突然涌入,在开挖区域将有瓦斯出现:伴随一定煤层中的地质扰动,瓦斯也会以强烈爆发的形式(通常含有大量煤尘)产生。溶在地下水中的瓦斯气体进入隧道后,气体会从水

中释放出来,进入隧道空气中。 根据金鸡岭隧道、和田坪岭隧道有害气体的实际情况,瓦斯(CH4)、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S)作为主要监测对象,而把一些含量低、浓度小的有害气体作为辅助监控对象。 二、人员配置 各隧道工区成立以架子队队长为组长的隧道施工有害气体管理小组,指定专人负责现场的有害气体管理工作,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监管。 各工区至少配备2人进行全天24小时的有害气体监测。(建议各工区领工员或技术员),分白班与夜班。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保证有害气体监测的及时性及精确度。一发生情况直接,撤离作业人员并向有害气体管理组领导汇报。 隧道作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应该接受相应的瓦斯隧道安全施工基本安全知识培训。制定并落实隧道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用火安全制度,不得在隧道内抽烟、携带火种等,加强用电安全管理,提供电力安全防范等级。项目部安质部应定期(每周一次)和不定期对隧道安全施工进行检查,及时处理暴露的安全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隧道施工任务安全顺利完成。 三、气体监测与分析 1、监测频率及位置 因本隧道为非瓦斯隧道,因此监测频率较瓦斯隧道少,(但考虑不同断面偶尔出现煤矸石的状况),故在围岩变化时必须进行监测,

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完整版

编号:TQC/K624 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 全方案完整版 Through the proposed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common types such as planning scheme, design scheme, construction scheme, the essence is to build accessible bridge between people and products, realize matching problems, correct problems. 【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完 整版 下载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合用于解决各类问题场景,通过提出的方法与对策来应付,常见种类如计划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本质是人和产品之间建立可触达的桥梁,实现匹配问题,修正问题,预防未来出现同类问题。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麻地箐隧道位于昆明市富民县麻地箐村,为一座分离式隧道,采用单洞两车道单向行驶,80km/h行车速度,有效净宽10.25m,净高5m的隧道建筑限界,其左幅桩号:K14+645~K17+730,长3085m,右幅桩号:K14+640~ K17+770,长3130m,左右幅全长6215m,均为特长隧道。隧道区内有5条断层发育,与路线斜交,较富水。

隧道安全管理示范文本

隧道安全管理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隧道安全管理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近期铁路隧道安全生产主要问题 二、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安全 三、质量问题是引发隧道施工安全和运营安全事故的 重要因素。 1、原材料方面 以次充好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原材料不经检验或者 检验结果未出来就提前投入使用。 超前支护、初期支护方面,主要表现是:不按设计进 行超前支护或超前支护不到位;不按设计的长度、数量施 做锚杆;不按设计设置锁脚锚杆等控制拱脚位移的措施; 不按设计要求设置钢筋网;喷射砼厚度、强度不足;钢架 间距超标;初支背后空洞不按设计要求处置等,此类问题

十分突出,是上半年接到举报较多的问题。 二衬施作方面,主要问题是对欠挖、初期支护侵限不处理,局部二衬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有的对仰拱与二衬纵向施工缝、二衬环向施工缝不处理,甚至夹杂大量杂物;有的二衬钢筋排距误差严重超标;有的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要求,造成二衬出现大量超标裂缝。 防水设施方面,存在防水板搭接宽度不够、焊接不密实、漏焊、破损现象及止水带安装位置不准确、不顺直的问题。内业资料方面,资料不全、弄虚作假的情况依然存在,尤其是变形监控量测资料弄虚作假现象对安全危害较大。 2.违章违规作业 最明显的是仰拱及二衬跟进有标准、有规定不执行,有的跟进不及时,有的仰拱及二衬距离掌子面安全距离严重超标,造成隧道塌方“关门”事故时有发生。近期检查

隧道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编号:SY-AQ-04359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隧道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Tunnel engineering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隧道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事故申报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作业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评比制度,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跨越307国道路段作业安全制度,施工现场保安管理制度,用电安全制度,防洪、防火、防风的安全专项规定,各种安全标志的设置及维护制度,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事故申报制度 项目指挥(经理)部及各施工作业队要严格执行铁道部相关安全规则。 发生职工重伤或死亡事故后,必须立即报告项目指挥(经理)部,安全质量部必须在6小时内按"职工伤亡事故快报登记表"规定的内容,电话快报上级部门,并在24小时内将事故经过基本情况书面报上级部门。上报其它有关部门的时间按有关规定办理。安全快报,

项目部于每月26日前按规定填表上报我集团公司。 2.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各项经济承包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包括奖惩办法在内的保证措施。建立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项目指挥部将预留一定额度的安全风险抵押金。对安全事故责任者除按有关规定处罚外,还将扣除安全风险抵押金。 3.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工人在上岗前,进行安全教育,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养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计划的对重点岗位的生产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制度、施工纪律进行培训和考核。 4.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作业制度 对专职安全员、班组长、从事特种作业的架子工、钢筋工、起重工、电气焊工、电工、场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等,必须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进行安全教育、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110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标准版 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各单位: 为了防止金鸡岭和田坪岭两条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超限带来危险。避免因有害气体含量高,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隧道工程安全造成毁灭性灾害。切实保护人身、机具和工程安全。特制订隧道有害气体检测及通风管理制度,望各单位认真执行: 一、监测内容 瓦斯是隧道施工中,从煤层、岩层和隧道围岩中逸出的各种有害气体(其中主要成份是俗称沼气的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重烃及其化合物,包

括乙烷、丙烷、丁烷等气体)的总称。是大量植物沉积埋藏在地下深处,在缺氧情况下经地层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在进入煤的变质碳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瓦斯通常在碳质岩内或者附近发现,尤其在煤层、页岩和含油层以及其他产生瓦斯的岩石上的多孔地层,另外在泥炭、有机粉砂和有机体在潮湿环境下腐烂的地方也会有瓦斯存在。瓦斯可以沿断层、节理或者多孔岩石横向通过相当一段距离。如果被覆盖的不渗水地层限制,瓦斯会在湖和水下累积。 瓦斯通常以气压袋形式存在,当气压袋被刺破(如钻眼)后,由于稳定的渗入、严重散发或者突然涌入,在开挖区域将有瓦斯出现:伴随一定煤层中的地质扰动,瓦斯也会以强烈爆发的形式(通常含有大量煤尘)产生。溶在地下水中的瓦斯气体进入隧道后,气体会从水中释放出来,进入隧道空气中。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编制依据 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60-2009)、《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1-2009)、《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026.1-1999)、《隧道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以及项目经理部的《隧道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结合本工区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隧道工程安全方针与目标 一、隧道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构建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安全管理目标: 1、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责任事故。 2、杜绝责任死亡事故。 3、杜绝严重塌方、突水、突泥事故。 4、杜绝火灾、爆炸事故。 5、杜绝爆破物品丢失事故。 6、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第三条、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一、工区成立以经理为组长,安全总监、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生产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各架子队相应成立队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设立专职的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工区经理是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工区安

全生产负有全面责任;安全管理部门是工区安全生产的常设机构,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日常工作,对工区安全生产负有监督、检查及管理责任;其他领导、部门及人员,按照各自分工负有相应安全责任。 二、管理职责 1.周密准备、精心组织,对隧道工程施工安全负具体责任; 2.严格按照设计及有关规范、规程要求并结合实际,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重大安全技术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核和公司审批,并严格实施; 3.严格执行铁道部、路局及公司有关隧道施工安全的管理规定和技术要求,严格组织管理、工艺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技术管理和风险评估与管理,全方位、全过程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4.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密切联系设计单位,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努力提高预报水平; 5.做好隧道安全管理的过程控制和管理,抓住各项管理重点,把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纳入施工工序进行严格管理; 6.负责编制隧道工程各项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四条、风险评估与管理 1.工区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包括隧道、地质、物资、设备、试验、测量等专业人员,人数不少于8人,其中隧道、地质专业人员应具有8年以上工作相关经验;进行隧道工程风险的预测、辨识、评估和风险管理的计划的制定;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各阶段对风险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进行风险的监控和跟踪。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 度正式版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各单位: 为了防止金鸡岭和田坪岭两条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超限带来危险。避免因有害气体含量高,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隧道工程安全造成毁灭性灾害。切实保护人身、机具和工程安全。特制订隧道有害气体检测及通风管理制度,望各单位认真执行: 一、监测内容 瓦斯是隧道施工中,从煤层、岩层和隧道围岩中逸出的各种有害气体(其中主要成份是俗称沼气的甲烷、二氧化碳、一

氧化碳、氮、重烃及其化合物,包括乙烷、丙烷、丁烷等气体)的总称。是大量植物沉积埋藏在地下深处,在缺氧情况下经地层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在进入煤的变质碳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瓦斯通常在碳质岩内或者附近发现,尤其在煤层、页岩和含油层以及其他产生瓦斯的岩石上的多孔地层,另外在泥炭、有机粉砂和有机体在潮湿环境下腐烂的地方也会有瓦斯存在。瓦斯可以沿断层、节理或者多孔岩石横向通过相当一段距离。如果被覆盖的不渗水地层限制,瓦斯会在湖和水下累积。 瓦斯通常以气压袋形式存在,当气压袋被刺破(如钻眼)后,由于稳定的渗入、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制度95643

隧洞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批准: 审核: 编制: XXXXXXXXXXX公司 XXXXXXXXXXXXXX项目部 X年X月X日

1、总则 为规范XXXXXXXXX项目隧洞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满足业主、监理对隧洞施工安全管理要求,减少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保障隧洞内施工安全。根据我项目部隧洞施工特点,特制定本制度。2、职责 1)安全环保办:负责隧洞施工安全管理的监督工作; 2)技术质量办:负责隧洞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并实施交底及安全技术措施的检查指导工作; 3)工程管理办:科学合理编排隧洞掘进计划,落实隧洞内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及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4)土建工区、TBM工区:负责落实隧洞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及现场的施工安全的具体管理、协调、监护工作。 3、隧洞安全检查 一、隧洞安全检查的重点 1、光面爆破控制和监控量测、初期支护(包括二次衬砌)跟进进度和施工质量、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 2、施工用电、火工品管理、应急预案及演练、应急物资装备保障情况; 3、安全员履行职责及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情况等; 4、隧洞内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通风情况检查和排水设施的检查。 二、检查要求 1、安全总监每周检查不少于一次,项目经理每月检查不少于2次,安全员每日对洞内进行巡查; 2、检查人员每次检查均应做好检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口头或书面整改措施,安全人员跟踪落实。 4、隧洞施工安全管理要求 4.1 基本要求 1、所有进、出洞人员必须实施登记、刷卡或翻牌,洞口值班人员做好记录工作,违反规定的遵照项目部安全奖惩制度进行处罚;外来参观人员进行进洞安全告知后,由项目部专人引导和监护安全。 2、进入施工区域,所有人员遵照项目部规定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尘口罩、耳塞),进洞人员穿戴有明亮反光条的工作服或反光马甲; 3、隧洞内照明线路敷设严格遵照《水利水电施工标准化图册》布设为的三相五线制,照明灯使用LED节能灯,6-10m一盏,保证照明充足,并在弯道、洞口处安设一定数量的应急照明灯。 4、隧洞洞施工用电遵照临时用电规范进行,机具设备用电严格遵照”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安

隧道有害气体监测设备与检测方案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设备与 检测方案 中铁XXXX工程有限公司 XXXXXXXXX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三年七月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设备与检测方案 一、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 在生产过程中对财产与人的健康、生命造成危害的因素大体上可以分为物理、化学与生物三方面。其中化学因素的影响危害性最大。而有毒有害气体又是化学因素中最普遍、最常见的部分。 有毒有害气体分为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两大类。有毒气体又根据他们对人体不同的作用机理分为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和急性中毒的有机气体三大类。 其中刺激性气体包括氯气、光气、双光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甲醛、氨气、臭氧等气体。刺激性气体对机体作用的特点是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其中一些同时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损伤程度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作用部位有关。一般来说,水溶性大的化学物,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硫等对眼和上呼吸道迅速产生刺激作用,很快出现眼和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水溶性较小的化学物,如光气、二氧化氮等,对下呼吸道及肺泡的作用较明显。刺激性气体造成的病变的严重程度除化学物本身的性质外,最重要的是与接触化学物的浓度和时间密切相关。短期接触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可引起严重急性中毒,而长期接触低浓度则可造成慢性损伤。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通常先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眼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咽干、咳嗽、胸闷等症状,随后这些症状可减轻或消失,经过几小时至3天不等的潜伏期后症状突然重现,很快加重,

严重者可发生化学性支气管肺炎、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咳嗽、咯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发绀等,可因肺水肿或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症等导致残废。 窒息性气体包括一氧化碳、硫化氢、氰氢酸、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些化合物进入机体后导致的组织细胞缺氧各不相同。一氧化碳进入体内后主要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以致使红细胞失去携氧能力,从而组织细胞得不到足够的氧气。氰化氢进入机体后,氰离子直接作用于细胞色素氧化酶,使其失去传递电子能力,结果导致细胞不能摄取和利用氧,引起细胞内窒息。甲烷本身对机体无明显的毒害,其造成的组织细胞缺氧,实际是由于吸入气中氧浓度降低所致的缺氧性窒息。硫化氢进入机体后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硫化氢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结合,抑制细胞呼吸酶的活性,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硫化氢可与谷胱甘肽的巯基结合,使谷胱甘肽失活,加重了组织细胞的缺氧另外,高浓度硫化氢通过对嗅神经、呼吸道黏膜神经及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的强烈刺激,导致呼吸麻痹,甚至猝死。 急性中毒的有机溶剂有正己烷、二氯甲烷等。上述有机挥发性化合物同以上无机有毒气体一样,也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与神经系统造成危害,有的致癌,比如苯。由于有机化合物大多为可燃的物质,所以对于有机化合物的检测以前大多检测他的爆炸性,但有机化合物的最低爆炸极限远远大于它的MAC(空间最大允许浓度)的值。也就是说,对有机化合物的毒性进行检测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