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试卷(含答案)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试卷(含答案)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试卷(含答案)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试卷(含答案)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试卷

学校:____姓名:___班级:___考号:____

一.单选题

1.经测定C3H7OH和C6H12组成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8%,则此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为()

A.78%B.22%C.14%D.13%

2.下列物质中,只有共价键的是()

A.NaCl B.HCl C.NaOH D.KCl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熔融状态的HgCl2不能导电,HgCl2的稀溶液有弱的导电能力且可作手术刀的消毒液,从不同角度分类HgCl2是一种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盐、分子晶体

B.单质熔点97.81℃,是热和电的良导体,该晶体最可能是分子晶体

C.SiO2晶体属于原子晶体,1mol的SiO2晶体含有4N A的Si-O键(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D.固态金属单质都是金属晶体,金属晶体含有金属键.非金属单质晶体都是分子晶体,分子晶体主要含有共价键,范德华力,有些分子晶体还含有氢键

4.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跟它的原子序数靠近的两种短周期元素X和Y相互化合时,能形成化学式为XY2的离子化合物.已知Y的原子序数为b,则X的原子序数为()A.a-b B.2a-b C.3a-2b D.3b-2a

5.现有乙酸、乙醛、甲酸甲酯、2-甲基-1-戊烯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15.3%,则氢的质量分数为()

A.84.7%B.72.6%C.12.1%D.6.05%

6.按照HCl、()、Ca(ClO)2、KClO3、HClO4的排列规律,括号内应填入物质是()A.Cl2B.NaClO C.NaClO2D.ClO2

7.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跟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MgBr2B.Na2S C.KCl D.K2S

8.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知原子的①中子数②核电荷数③核外电子数④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9.下列各组中互为同位素的一组是()

A.O2、O3B.Na2O、Na2O2C.40K、40Ca D.H、D、T

10.下列变化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烧碱固体溶于水B.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C.二氧化碳变成干冰D.碘溶于酒精

11.以下表述不符合元素周期律观点的是()

A.酸性:H3PO4>HNO3>HClO4B.稳定性:HF>H2O>NH3

C.微粒半径:F->Na+>Mg2+D.碱性:KOH>NaOH>Mg(OH)2

12.聚合氯化铝:[Al(OH)m Cl n?yH2O]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广泛应用于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的净化,其中n为()

A.6+m B.6-m C.3+m D.3-m

13.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PH3、H2S、HCl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C.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氯化物都含有离子键

15.对下列有关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种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MgCl2中既存在离子键也存在共价

B.CH3COOH中只有离子键

D.NH4HSO4中既存在共价键也存在离子C.Na2O2中只存在离子键

16.已知下列顺序,其中错误的是()

A.氢化物稳定性增强:HF、H2O、NH3B.酸性减弱:HClO4、HBrO4、HIO4 C.还原性增强:A1、Mg、Na D.非金属性减弱:Cl、S、P

17.下列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弱的是()

A.SiH4B.PH3C.H2S D.HF

18.大气层中存在大最的臭氧分子,其化学式为O3,其中O的化合价为()A.+3B.+2C.-2D.0

19.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同位素:1H+、2H2、3H

B.同系物:丙烷、异丁烷、新戊烷

C.电解质:冰醋酸、水银、烧碱

D.酸性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碳、三氧化硫

20.能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的事实有()

①常温下S为固体,而Cl2为气体

②Cl2与H2混合,强光照射剧烈反应;而S与H2反应需较高温度

③与Fe反应,Cl2生成FeCl3,而S生成FeS

④盐酸是强酸,而氢硫酸是弱酸

⑤将Cl2通入氢硫酸中可置换出S.

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②④⑤

二.简答题

21.化学键的变化与物质的变化有关.

(1)下列4个变化中:①NaCl溶于水②HCl溶于水③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④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其中有共价键被破坏的变化是______.(填序号)

(2)卤素X2(F2、Cl2、Br2、I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3)HX的电子式是______.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4)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下列关于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字母).a.X2的颜色逐渐加深b.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c.HX的还原性逐渐减弱d.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5)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I-I、1mol H-I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151kJ、299kJ.则由氢气和碘反应生成1mol HI需要______(填“放出”或“吸收”)______kJ的热量.

22.A、B、X、Y、Z、W、Q、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八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和B、Z和W左右相邻,A和Z、B和W上下相邻;Y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R在同周期中原子半

径最小;X与Q同主族,能形成QX3化合物.已知Z是金属,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显两性.

(1)写出Z的氧化物与少量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2)单质B、W和WB都是熔点高、硬高大的晶体,B、W、WB、Y的一种氧化物、Q的单质和R的单质,它们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填化学式)______.

(3)A和R能生成共价化合物AR3,该分子是否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______(填“是”或“否”),该分子是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它和潮湿空气里的水分作用会产生大量白雾,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由等物质的量浓度Y2QX4和Z2(QX4)3组成的混合液,若在该混合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时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5)已知锌锰干电池电极总反应为:Zn+2MnO2+2NH4Cl=Mn2O3+ZnCl2+2NH3+H2O,则该电池正极反应为______.以B、Z为电极可以组成海水电池,这种电池的能量比锌锰干电池高20-50倍,可用作航标灯的电源,写出该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__小题)

1.经测定C3H7OH和C6H12组成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8%,则此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为()

A.78%B.22%C.14%D.13%

答案:C

解析:

解:C3H7OH中O的质量分数为.

所以混合物中C3H7OH质量分数为=30%,所以混合物中C6H12的质量分数为1-30%=70%.混合物中C3H7OH含H元素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30%=4%,

混合物中C6H12含H元素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70%=10%,

所以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为H%=4%+10%=14%.

故选:C.

2.下列物质中,只有共价键的是()

A.NaCl B.HCl C.NaOH D.KCl

答案:B

解析:

解:A.氯化钠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A错误;

B.氯化氢中氯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B正确;

C.氢氧化钠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C错误;

D.氯化钾中,钾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D错误;

故选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熔融状态的HgCl2不能导电,HgCl2的稀溶液有弱的导电能力且可作手术刀的消毒液,从不同角度分类HgCl2是一种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盐、分子晶体

B.单质熔点97.81℃,是热和电的良导体,该晶体最可能是分子晶体

C.SiO2晶体属于原子晶体,1mol的SiO2晶体含有4N A的Si-O键(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D.固态金属单质都是金属晶体,金属晶体含有金属键.非金属单质晶体都是分子晶体,分子晶体主要含有共价键,范德华力,有些分子晶体还含有氢键

答案:C

解析:

解:A.HgCl2的稀溶液有弱的导电能力,说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HgCl2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且HgCl2的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

B.分子晶体不导电,而该单质是热和电的良导体,所以不是分子晶体,故B错误;C.二氧化硅晶体中1个硅原子结合4个氧原子,所以形成四个Si-O键,则1molSiO2晶体含有Si-O键数目为:1mol×4×N A=4N A,故C正确;

D.金刚石、晶体硅是非金属单质晶体,都是原子晶体,故D错误;

故选C.

4.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跟它的原子序数靠近的两种短周期元素X和Y相互化合时,能形成化学式为XY2的离子化合物.已知Y的原子序数为b,则X的原子序数为()A.a-b B.2a-b C.3a-2b D.3b-2a

答案:C

解析:

解:由题意和元素周期表推知,稀有气体只能是氖,x为阳离子在第三周期,Y为阴离子在第二周期,化学式中提供的信息,只有x为+2价,Y为-1价的组成符合;结合周期表中的位置,在稀有气体氖相近的元素中符合要求的是,X为镁,Y为氟;即a=10,b=9

A、代入原子序数计算得到x的原子序数为10-9=1,x为氢元素,化合物为XY的共价化合物,故A不符合;

B、代入原子序数计算得到x的原子序数为2×10-9=11,x为钠元素,化合物为XY的离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

C、代入原子序数计算得到x的原子序数为3×10-2×9=12,X为镁元素,化合物为XY2的离子化合物,故C符合;

D、代入原子序数计算得到x的原子序数为3×9-2×10=7,X为氮元素,化合物不符合,故D不符合;

故选C.

5.现有乙酸、乙醛、甲酸甲酯、2-甲基-1-戊烯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15.3%,则氢的质量分数为()

A.84.7%B.72.6%C.12.1%D.6.05%

答案:C

解析:

解:在乙酸、乙醛、甲酸甲酯、2-甲基-1-戊烯组成的混合物中,C、H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始终是1:2,故C、H两元素的质量之比=12:2=6:1,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15.3%,所以C、H的质量分数是1-15.3%=84.7%,则氢的质量分数为84.7%×=12.1%,

故选C.

6.按照HCl、()、Ca(ClO)2、KClO3、HClO4的排列规律,括号内应填入物质是()A.Cl2B.NaClO C.NaClO2D.ClO2

答案:A

解析:

解:由信息可知,HCl中Cl为-1价,Ca(ClO)2中Cl为+1价,Cl2O5中Cl为+5价,HClO4中Cl为+7价,按照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

A.Cl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0,处于-1和+1之间,故A正确;

B.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B错误;

C.Na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C错误;

D.N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D错误;

故选A.

7.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跟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MgBr2B.Na2S C.KCl D.K2S

答案:B

解析:

解:A、溴化镁中,溴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氪原子的相同,与Ne、Ar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故A错误.

B、Na2S中的Na+与Ne核外电子排布相同、S2-离子结构与Ar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B正确.

C、氯化钾中,氯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钾离子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也相同,故C错误.

D、硫化钾中,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钾离子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也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8.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知原子的①中子数②核电荷数③核外电子数④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解: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即由原子序数可以推知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故选D.

9.下列各组中互为同位素的一组是()

A.O2、O3B.Na2O、Na2O2C.40K、40Ca D.H、D、T

答案:D

解析:

解:A.O2、O3均为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

B.Na2O2、Na2O均为化合物,故B错误;

C.40K、40Ca,二者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故C错误;

D.H、D、T的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分别是0 1 2,是氢元素的不同核素,化为同位素,故D正确;

故选D.

10.下列变化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烧碱固体溶于水B.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C.二氧化碳变成干冰D.碘溶于酒精

答案:B

解析:

解:A.烧碱固体溶于水发生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破坏的是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间的离子键,氢氧根内部共价键未被破坏,故A错误;

B.氯化氢溶于水,氯化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电离生成氯离子和氢离子,所以有共价键破坏,故B正确;

C.二碳变成干冰,是由气态转化为固态,只破坏分子间作用了,不破坏化学键,故C错误;D.碘溶于酒精后,碘在酒精中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没有化学键的破坏,故D错误;

故选B.

11.以下表述不符合元素周期律观点的是()

A.酸性:H3PO4>HNO3>HClO4B.稳定性:HF>H2O>NH3

C.微粒半径:F->Na+>Mg2+D.碱性:KOH>NaOH>Mg(OH)2

答案:A

解析:

解:A.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P,酸性:HClO4>H2SO4>H3PO4,故A错误;

B.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大,非金属性:F>O>N,稳定性:HF>H2O>NH3,故B正确;

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核数越大,半径越小,正确顺序为:F->Na+>Mg2+,故C正确;D.金属性:K>Na>Mg,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碱性:KOH>NaOH>Mg(OH)2,故D正确;

故选A.

12.聚合氯化铝:[Al(OH)m Cl n?yH2O]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广泛应用于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的净化,其中n为()

A.6+m B.6-m C.3+m D.3-m

答案:D

解析:

解:在化合物[Al(OH)m Cl n?yH2O]中Al是+3价,OH-是-1价,H2O是0价,Cl是-1价,所以(+3)+m×(-1)+n×(-1)+y×0=0

所以n=3-m.

故选D.

13.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答案:D

解析:

解:A、因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元素的性质,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A错误;

B、因元素的化合价属于元素的性质,则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B错误;

C、因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则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C错误;

D、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则引起元素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PH3、H2S、HCl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C.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氯化物都含有离子键

答案:C

解析:

解: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既存在静电吸引力,还存在原子核和原子核之间的斥力,故A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原子,从左到右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所以PH3、H2S、HCl的热稳定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故B错误;

C、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是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的结果,故C正确;

D、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氯化物中,氯化铝只有共价键,是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15.对下列有关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种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MgCl2中既存在离子键也存在共价

B.CH3COOH中只有离子键

D.NH4HSO4中既存在共价键也存在离子

C.Na2O2中只存在离子键

答案:D

解析:

解:A、氯化镁中镁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含离子键不含共价键,故A错误.

B、醋酸分子中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都只含共价键,不含离子键,故B错误.

C、过氧化钠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过氧根离子中氧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C错误.

D、硫酸氢铵中铵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硫酸氢根离子中硫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D正确.

故选D.

16.已知下列顺序,其中错误的是()

A.氢化物稳定性增强:HF、H2O、NH3B.酸性减弱:HClO4、HBrO4、HIO4

C.还原性增强:A1、Mg、Na D.非金属性减弱:Cl、S、P

答案:A

解析:

解:A.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F、O、N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F>O>N,其氢化物稳定性HF、H2O、NH3依次减弱,故A错误;

B.同一主族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所以酸性减弱:HClO4、HBrO4、HIO4,故B正确;

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失电子能力越强,则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这几种元素的金属性A1、Mg、Na依次增强,则其单质的还原性增强:A1、Mg、Na,故C正确;

D.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所以非金属性减弱:Cl、S、P,故D正确;

故选A.

17.下列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弱的是()

A.SiH4B.PH3C.H2S D.HF

答案:A

解析:

解: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有

非金属性:Cl>S>P>Si,F>Cl,则非金属性:F>S>P>Si,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

所以,最不稳定的是SiH4,

故选A.

18.大气层中存在大最的臭氧分子,其化学式为O3,其中O的化合价为()

A.+3B.+2C.-2D.0

答案:D

解析:

解: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O3是单质,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

故选D.

19.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同位素:1H+、2H2、3H

B.同系物:丙烷、异丁烷、新戊烷

C.电解质:冰醋酸、水银、烧碱

D.酸性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碳、三氧化硫

答案:B

解析:

解:A、根据同位素的概念,同位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一类原子,本题中2H2为分子,故A错误;

B、同系物是具有相同结构而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丙烷、异丁烷、新戊烷都属于烷烃,结构相似,但分子式不同,为同系物,故B正确;

C、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水银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酸性氧化物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NO不能与碱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20.能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的事实有()

①常温下S为固体,而Cl2为气体

②Cl2与H2混合,强光照射剧烈反应;而S与H2反应需较高温度

③与Fe反应,Cl2生成FeCl3,而S生成FeS

④盐酸是强酸,而氢硫酸是弱酸

⑤将Cl2通入氢硫酸中可置换出S.

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②④⑤

答案:C

解析:

解:①常温时硫是固体,而氯气为气体,都是物理性质,与非金属性无关,所以无法说明非金属性的强弱,故错误;

②Cl2与H2混合,强光照射剧烈反应;而S与H2反应需较高温度,说明Cl2与H2化合时容易发生,则Cl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故正确;

③非金属单质与金属单质反应,生成产物的化合价越高,则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所以Cl2的氧化性大于S的氧化性,所以Cl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故正确;

④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应用元素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不能根据氢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例如盐酸的酸性比氢硫酸强,非金属性:Cl>S,但HF溶液的酸性比HCl 弱,但非金属性:F>Cl,不能说明非金属性的强弱,故错误;

⑤将Cl2通入氢硫酸中可置换出S,说明氯气的氧化性比S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所以能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故正确;

则正确的有②③⑤;

故选C.

二.简答题(共__小题)

21.化学键的变化与物质的变化有关.

(1)下列4个变化中:①NaCl溶于水②HCl溶于水③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④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其中有共价键被破坏的变化是______.(填序号)

(2)卤素X2(F2、Cl2、Br2、I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

(3)HX的电子式是______.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4)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下列关于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字母).a.X2的颜色逐渐加深b.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c.HX的还原性逐渐减弱d.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5)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I-I、1mol H-I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151kJ、299kJ.则由氢气和碘反应生成1mol HI需要______(填“放出”或“吸收”)______kJ的热量.

答案:

解:(1)①NaCl溶于水,破坏离子键;②HCl溶于水破坏共价键;③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破坏共价键;④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破坏金属键和共价键;所以有共价键被破坏的变化是②③④,故答案为:②③④;

(2)卤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只要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达稳定结构,故答案为:卤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

(3)HX的电子式是;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非金属性越强吸引共用电子对能力越强,所以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F、HCl、HBr、HI,故答案为:;HF、HCl、HBr、HI;

(4)a、F2、Cl2、Br2、I2单质的颜色分别是浅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和紫黑色,即其颜色逐渐加深,故正确;

b.F2、Cl2、Br2、I2单质的氧化性减弱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故正确;

c.HX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故错误;

d.按照F、Cl、Br、I的顺序,核电核数逐渐增加,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故正确;

故选:abd;

(5)氢气和碘反应生成2molHI是,旧键断裂吸收能量的值为:436kJ+151kJ=587KJ,新键生成释放能量为:299kJ×2=598KJ,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98KJ-587KJ=11KJ,所以生成1mol HI需要放出的热量为:5.5KJ,故答案为:放出;5.5.

22.A、B、X、Y、Z、W、Q、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八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和B、Z和W左右相邻,A和Z、B和W上下相邻;Y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R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X与Q同主族,能形成QX3化合物.已知Z是金属,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显两性.

(1)写出Z的氧化物与少量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2)单质B、W和WB都是熔点高、硬高大的晶体,B、W、WB、Y的一种氧化物、Q的单质和R的单质,它们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填化学式)______.

(3)A和R能生成共价化合物AR3,该分子是否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______(填“是”或“否”),该分子是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它和潮湿空气里的水分作用会产生大量白雾,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由等物质的量浓度Y2QX4和Z2(QX4)3组成的混合液,若在该混合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时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5)已知锌锰干电池电极总反应为:Zn+2MnO2+2NH4Cl=Mn2O3+ZnCl2+2NH3+H2O,则该电池正极反应为______.以B、Z为电极可以组成海水电池,这种电池的能量比锌锰干电池高20-50倍,可用作航标灯的电源,写出该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______.

答案:

解:(1)已知Z是金属,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显两性,判断Z为铝;Y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B和W上下相邻;A、B、X、Y、Z、W、Q、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八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综合以上条件,可判断Y为钠;故答案为Al2O3+2OH-═2AlO2-+H2O;

(2)根据晶体类型可以判断不同类型的晶体熔点高低,晶体的熔沸点的一般规律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同种类型的晶体看化学键键能的大小判断,单质B、W和WB 都是原子晶体,Y的一种氧化物是离子晶体,Q的单质和R的单质为分子晶体,故答案为:C>SiC>Si>Na2O>S>Cl2;或C>SiC>Si>Na2O2>S>Cl2;

(3)A为B元素,R为Cl,共价化合物BCl3,平面三角形,B元素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它和潮湿空气里的水分作用会产生大量白雾,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l3+3H2O=H3BO3+3HCl,故答案为:否、;非极性;Cl3+3H2O=H3BO3+3HCl;(4)硫酸钠、硫酸铝与氢氧化钡反应,当铝离子沉淀完全时,则2Al3++6OH-+3Ba2++3SO42-=2Al (OH)3↓+3BaSO4↓,此时溶液中的硫酸根并没有完全沉淀,再滴加氢氧化钡,生成硫酸钡,

即Ba2++SO42-+2Al(OH)3+2OH--=2[Al(OH)4]-+BaSO4↓,生成1molBaSO4但减少2molAl(OH)3,实为沉淀的物质的量减少,故物质的量最大的离子反应2Al3++6OH-+3Ba2++3SO42-=2Al(OH)3↓+3BaSO4↓,故答案为:2Al3++6OH-+3Ba2++3SO42-=2Al(OH)3↓+3BaSO4↓;

(5)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该电池也是课本介绍的化学电源,明确给出正负极的电极反应,或者先写简单的负极反应,有总的离子反应减去负极反应式即得

2MnO2+2NH4++2e-=Mn2O3+2NH3+H2O;B是碳,Z是铝,较活泼的做负极,故负极反应为Al-3e-=Al3+,故答案为:2MnO2+2NH4++2e-=Mn2O3+2NH3+H2O;Al-3e-=Al3+.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高二第二章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4第二章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 B.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能提高转化率 答案:C 解析:解答: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故A错误;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而不是性质)不变,故B错误; C、催化剂能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速率,即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C正确. D、催化剂能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速率,但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不能提高转化率,故D错误.所以选C. 分析:本题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通过对有关一氧化碳在金属铂表面的氧化过程的研究,发明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净化装置中的催化转化器,可将CO、NO、NO2和碳氢化合物等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有效降低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催化转化器中的铂催化剂可加快CO的氧化 B.铂表面做成蜂窝状更有利于提高催化效果

C.在铂催化下,NO、NO2可被CO还原成N2 D.碳氢化合物在铂催化下,被CO直接氧化成CO2和H2O 答案:D 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知,催化转化器中的铂催化剂是正催化剂,可加快CO氧化,从而降低尾气的危害,故A正确; B.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把铂表面做成蜂窝状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提高催化效果,故B正确; C.根据题意知,在铂催化下,NO、NO2可被CO 还原成无害物质N2,故C正确;D.使用铂催化下,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是不会提高碳氢化合物的转化率,故D错误;所以选D. 分析:本题以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为载体考查了氮的氧化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明确反应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影响. 3.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若其它条件都不变,探究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可得到如下两种v﹣t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1>b2,t1>t2 B.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一定相等 C.A的平衡转化率(Ⅱ)大于(Ⅰ)中A的转化率 D.若m+n<p+q,则压强变化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影响程度大 答案:B 解析:解答:A.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故b1<b2,t1>t2,故A 错误; B.阴影面积为反应物浓度的变化,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故B正确; C.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的平衡转化率(Ⅱ)等于(Ⅰ)中A 的转化率,故C错误;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历年高考题汇总

物质结构与性质(2014年-2019年全国卷) 1.[2019年全国卷Ⅰ] 在普通铝中加入少量Cu和Mg后,形成一种称为拉维斯相的MgCu2微小晶粒,其分散在Al中可使得 铝材的硬度增加、延展性减小,形成所谓“坚铝”,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村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填标号)。 A. B. C. D. (2)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是、。乙二 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 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 (填“Mg2+”或“Cu2+”)。 (3)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所示: 解释表中氧化物之间熔点差异的原因。 (4)图(a)是MgCu2的拉维斯结构,Mg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 面体方式排列的Cu。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可见,Cu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 pm,Mg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 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MgCu2的密度是 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2.[2019年全国卷Ⅱ]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铁系超导材料,其中一类为Fe—Sm—As—F—O组成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AsH3的沸点比NH3的________(填“高”或“低”),其判断理由是______。 (2)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66s2,Sm3+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3)比较离子半径F- O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的晶胞如图1所示。晶胞中Sm和As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2所示。 图中F-和O2-共同占据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两者的比例依次用x和1-x代表,则该化合物的化 学式表示为____________;通过测定密度ρ和晶胞参数,可以计算该物质的x值,完成它们关系表达式:ρ=_________g·cm-3。 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1中原子1的坐标为(,,),则位于底面中心的原子2和原子3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9全国卷Ⅲ] 磷酸亚铁锂(LiFePO4)可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循环性能优良、安全性高等 特点,文献报道可采用FeCl3、NH4H2PO4、LiCl和苯胺等作为原料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周期表中,与Li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该元素基态原子核外M层电子的自旋状态(填“相同”或“相反”)。 (2) FeCl3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汽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的FeCl3的结构式为,其中Fe的配位数为。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知识点总结(精选课件)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知识点总 结 分子结构与性质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分类标准类型 共用电子对数单键、双键、三键 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极性键、非极性键 原子轨道重叠方式σ键、π键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判别规律: 极性键: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 非极性键: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 分子极性与非极性判别: 极性: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未全部成键; 非极性: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全部成键; 氢键:氢键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N、F、O)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分子中或同一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当形成氢键时,物质的熔、沸点将升高。 (2)氢键不属于化学键; σ键、π键判别规律: 1.共价单键全部都是σ键; 2.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 3.共价三键中一个是σ键,两个是π键;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价层电子对数目=(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配位原子提供的电子数)/2 a、如果是离子团,离子的价电子对数应考虑离子所带的电荷: (1)负离子的价电子数=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所带的负电 子数; (2)正离子的价电子数=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所带的正电 荷数; b、如果成键原子是配位原子,与中心原子之间的化学键是单键时,配位原子提供的价电子数是1,如H、卤素原子;双键时,配位原子提供的价电子数为0,如氧原子,三键时,配位原子提供的原子为-1,如乙炔。双键、三键都当做一个配位原子。...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c、σ键电子对数:由分子式确定。如H2O、NH3、CH 4分子中的中心原子O、N、C分别含有2、3、4对σ键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规律大全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规律大全 1.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注意:(1)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2)“核电荷数”与“电荷数”是不同的,如Cl-的核电荷数为17,电荷数为1. [质量数] 用符号A表示.将某元素原子核内的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整数值,叫做该原子的质量数. 说明(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的关系:A=Z + N. (2)符号A Z X的意义:表示元素符号为X,质量数为A,核电荷数(质子数)为Z的一个原子.例如,23 Na中,Na原子的质量数为23、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 11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1)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轨道,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的速度,也不能描绘出它的运动轨迹.在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 (2)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几率多少的图像,叫做电子云.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不表示电子数,只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电子云密度的大小,表明了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几率的多少. (3)在通常状况下,氢原子的电子云呈球形对称。在离核越近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小.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而只有当能量最低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中.因此,电子在排布时的次序为:K→L→M…… (3)各电子层容纳电子数规律:①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1、2……).②最外层容纳的电子数≤8个(K层为最外层时≤2个),次外层容纳的电子数≤18个,倒数第三层容纳的电子数≤32个.例如:当M层不是最外

【化学】高中知识点规律大全(4)——《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试题调研网站精品免费资料:https://www.doczj.com/doc/a811957065.html,/stdy/ 1.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注意:(1)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2)“核电荷数”与“电荷数”是不同的,如Cl-的核电荷数为17,电荷数为1.[质量数] 用符号A表示.将某元素原子核内的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整数值,叫做该原子的质量数. 说明(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的关系:A=Z + N.(2)符号A Z X的意义:表示 Na中,Na原子元素符号为X,质量数为A,核电荷数(质子数)为Z的一个原子.例如,23 11 的质量数为23、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1)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轨道,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的速度,也不能描绘出它的运动轨迹.在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 (2)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几率多少的图像,叫做电子云.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不表示电子数,只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电子云密度的大小,表明了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几率的多少. (3)在通常状况下,氢原子的电子云呈球形对称。在离核越近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小.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而只有当能量最低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中.因此,电子在排布时的次序为:K→L→M…… (3)各电子层容纳电子数规律:①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1、2……).②最外层容纳的电子数≤8个(K层为最外层时≤2个),次外层容纳的电子数≤18个,倒数第三层容纳的电子数≤32个.例如: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排布的电子数为2×32=18个;而当它是最外层时,则最多只能排布8个电子. (4)原子最外层中有8个电子(最外层为K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稳定的,这个规律叫“八隅律”.但如PCl5中的P原子、BeCl2中的Be原子、XeF4中的Xe原子,等等,均不满足“八隅律”,但这些分子也是稳定的.

高中化学用到的四十种实验仪器完整介绍

一.温度计 温度计是用于测量温度的仪器。其种类很多,有数码式温度计,热敏温度计等。而实验室中常用玻璃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可根据用途和测量精度分为标准温度计和实用温度计2类,标准温度计的精度高,它主要用于校正其它温度计。实用温度计是指所供实际测温用的温度计,主要有实验用温度计、工业温度计、气象温度计、医用温度计等。中学常用棒式工业温度计。其中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100πC,水银温度计用200°C和360°C2种量程规格。 使用注意事项 (1)应选择适合测量范围的温度计。严禁超量程使用温度计。 (2)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应完全浸入液体中,但不得接触容器 壁,测蒸汽温度时液泡应在液面以上,测蒸f留f留分温度时,液泡应略低于蒸f留烧瓶支管。 (3)在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弯月面最高点(水银温度计)或最低点(酒 精温度计)水平。 (4)禁止用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用完后应擦拭干净,装入纸套 内,远离热源存放。 二.托盘天平 托盘天平是用来粗略称量物质质量的一种仪器,每架天平都成套配备磁码—盒。 中学实验室常用载重100 g (感量为0.1 g)和200 g (感量为0.2 g) 2 种。载重又叫载物量,是指能称量的最大限度。感量是指天平误差(±),例如感量为0.1 g的托盘天平。表示其误差为±0.1 g,因此它就不能用来称量质量小于0.1 g的物品。

使用注意事项 (1)称量前应将天平放置平稳,并将游码左移至刻度尺的零处,检查天平的摆动是否达到平衡。如果已达平衡,指针摆动时先后指示的标尺上左、右两边的格数接近相等。指针静止时则应指在标尺的中央。如果天平的摆动未达到平衡,可以调节左、右平衡螺母使摆动达到平衡。 (2)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应在2个托盘上分别放一张大小相同的同种纸,然后把要称量的试剂放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试剂必须放在玻璃容器(如表面皿、烧杯或称量瓶)里称量。 (3)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祛码放在右盘,法码要用锅子夹取。先加质量大的法码,再加质量小的袪码,最后可移动游码,直至指针摆动达到平衡为止。 (4)称量完毕后,应将袪码依次放回袪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 三.试管 试管是一种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用作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加热之前应该预热,不然试管容易爆裂。)使用。试管分普通试管、具支试管、离心试管等多种。普通试管的规格以外径(mm) X长度(mm)表示,如 15×150v 18X180、20X200 等。 注意事项 (1)使用试管时,应根据不同用量选用大小合适的试管。徒手使用试管应用姆、食' 中三指握持试管上沿处。振荡时要腕动臂不动。 (2)盛装液体加热,不应超过容积的,并与桌面成45”角,管口不要对着

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练习题

作业 1 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二周期,第ⅠA族 B.第二周期,第ⅤA族 C.第三周期,第ⅣA族 D.第三周期,第ⅤA族 2、下图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A.Mg2+ B.Cl C.Ar D.K 3、下列原子中,最容易形成阳离子的是() A. B. C. D.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 A.主要化合价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半径 D.最外层电子数 5、和氖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的微粒是()A.He B.K+ C.Cl- D.Na+ 6、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一组微粒是() A.Mg2+,Al3+,Cl-,Ne B.K+,Ca2+,S2-,Ar C.Na+,F-,S2-,Ar D.Mg2+,Na+,Cl-,S2- 7、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A m+和B n-,两种元素的质子数,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8、今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 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则A、B分别是() A.He和B B.C和Cl C.Na和Si D.C和Al 题目 1 2 3 4 5 6 7 附8 答案 9、有A、B、C三种元素,已知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和C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等,而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C能形成AC型化合物,A2+离子和B原子电子层数也相同.回答: (1)画出A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 (2)A、B、C三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2 1.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高中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命题热点

物质结构与性质考点分析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命题热点 ①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②书写原子或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图(即轨道表示式); ③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④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的判断; ⑤分子中的原子轨道杂化类型及分子的空间构型的判断; ⑥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分子的性质; ⑦常见四种晶体的判断方法及性质; ⑧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 ⑨均摊法求解晶体化学式; ⑩常见晶体结构分析; ?有关晶胞的计算。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解题方法与技巧 (1)核外电子排布式:用数字在能级符号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为了简化,通常把内层已达稀有气体电子结构的部分称为“原子实”,用该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加方括号来表示。例如,K:[Ar]4s1。(2)核外电子排布图:用□表示原子轨道,↑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自旋方向的电子。如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可表示为。核外电子排布图能直观地反映出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自旋情况以及成对电子对数和未成对的单电子数。 (3)价电子排布式:如F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价电子排布式能反映基态原子的能层数和参与成键的电子数以及最外层电子数。 (4)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的主要依据之一。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以硫原子为例) 3、电离能的应用: ①判断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 ?I n,则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 ②分析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如某元素的I n +1

③判断化学键类型。 4、电负性的应用: ①判断一种元素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以及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 ②判断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价态; ③判断化学键类型。 标准:以最活泼的非金属氟的电负性为4.0和锂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计算得出其他元素的电负性(稀有气体未计)。 变化规律: ①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②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从左至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至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 二、分子结构与性质 1、共价键类型 2、分子的立体构型与性质

高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高中实验专题——1、高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1、反应容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溶解 或反应的仪器,也可 收集少量气体、装配 小型气体发生器 (1)可直接加热,加热时外壁要擦干,用试管夹夹 住或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2)加热固体时,管 口略向下倾斜,固体平铺在管底;(3)加热液体时 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1/3,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 成45°,切忌管口向着人。装溶液时不超过试管容 积的1/2。 烧杯配制、浓缩、稀释、 盛装、加热溶液,也 可作较多试剂的反应 容器、水浴加热器 加热时垫石棉网,外壁要擦干,加热液体时液体量 不超过容积的1/2,不可蒸干,反应时液体不超过 2/3,溶解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圆底烧瓶平底烧瓶用作加热或不加热条 件下较多液体参加的 反应容器 平底烧瓶一般不做加热仪器,圆底烧瓶加热要垫石 棉网,或水浴加热。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1/2。 蒸馏烧瓶作液体混合物的蒸馏 或分馏,也可装配气 体发生器 加热要垫石棉网,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分馏时温 度计水银球宜在支管口处。 不溶性块状固体与液 体常温下制取不易溶 于水的气体 控制导气管活塞可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不能加 热,不能用于强烈放热或反应剧烈的气体制备,若 产生的气体是易燃易爆的,在收集或者在导管口点

启普发生器 锥形瓶滴定中的反应器,也 可收集液体,组装洗 气瓶。 同圆底烧瓶。滴定时只振荡,因而液体不能太多, 不搅拌。 2、盛放容器 集气瓶收集贮存少量气体,装 配洗气瓶,气体反应器、 固体在气体中燃烧的容 器 不能加热,作固体在气体中燃烧的容器时,要在瓶 底加少量水或一层细沙。瓶口磨砂(与广口瓶瓶颈 磨砂相区别),用磨砂玻璃片封口。 试剂瓶(广口瓶、细口 瓶)放置试剂用。可分广口 瓶和细口瓶,广口瓶用 于盛放固体药品(粉末 或碎块状);细口瓶用 于盛放液体药品。 都是磨口并配有玻璃塞。有无色和棕色两种,见光 分解需避光保存的一般使用棕色瓶。盛放强碱固体 和溶液时,不能用玻璃塞,需用胶塞和软木塞。试 剂瓶不能用于配制溶液,也不能用作反应器,不能 加热。瓶塞不可互换。 滴瓶盛放少量液体试剂的容 器。由胶头滴管和滴瓶 组成,滴管置于滴瓶内, 滴瓶口为磨口,不能盛放碱液。有无色和棕色两种, 见光分解需避光保存的(如硝酸银溶液)应盛放在 棕色瓶内。酸和其它能腐蚀橡胶制品的液体(如液 溴)不宜长期盛放在瓶内。滴管用毕应及时放回原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高考题汇总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高 考题汇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知识梳理:要描述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应从四个 第n能层有___个能级,每能层有__个轨道, 每个轨道最多容纳__个电子 (2007海南·25)A、B、C、D、E代表5种元素。 请填空: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 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的元素符号为,C的元素符号 为; (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亚层为半充满,D的元素符号为,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的元素符号为,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09年福建理综·30)[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 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 ①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 s n m p n 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 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回答下列问题: (1)Z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在[Z(NH3)4]2+离子中,Z2+的空间轨道受NH3分子提供的形成配位键。 (3)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b.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c.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d.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4)Q、R、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作答) (5)Q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中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 (6)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 知识梳理:Abn型分子中孤电子对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分子中键角大小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9年海南化学·)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SO2、SO3都是极性分子 B.在NH4+和[Cu(NH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C.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D.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1.(2007海南·2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 d、 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 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 3、 5、7,, 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 n:能层的序数)。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 d、 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 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 3、 5、7,, 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 n:能层的序数)。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 d、 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 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 3、 5、7,, 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 n:能层的序数)。

高中化学实验专题 常用仪器

高中实验专题——1、高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1、反应容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溶解或 反应的仪器,也可收集 少量气体、装配小型气 体发生器 (1)可直接加热,加热时外壁要擦干,用试管夹夹住或用 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2)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 固体平铺在管底;(3)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1 /3,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成45°,切忌管口向着人。装 溶液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烧杯配制、浓缩、稀释、盛 装、加热溶液,也可作 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 水浴加热器 加热时垫石棉网,外壁要擦干,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超过 容积的1/2,不可蒸干,反应时液体不超过2/3,溶解时要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圆底烧瓶平底烧瓶用作加热或不加热条件 下较多液体参加的反应 容器 平底烧瓶一般不做加热仪器,圆底烧瓶加热要垫石棉网, 或水浴加热。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1/2。 蒸馏烧瓶作液体混合物的蒸馏或 分馏,也可装配气体发 生器 加热要垫石棉网,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分馏时温度计水 银球宜在支管口处。 启普发生器不溶性块状固体与液体 常温下制取不易溶于水 的气体 控制导气管活塞可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不能加热,不 能用于强烈放热或反应剧烈的气体制备,若产生的气体是 易燃易爆的,在收集或者在导管口点燃前,必须检验气体 的纯度。 锥形瓶滴定中的反应器,也可 收集液体,组装洗气瓶。 同圆底烧瓶。滴定时只振荡,因而液体不能太多,不搅拌。 2、盛放容器

集气瓶收集贮存少量气体,装配洗 气瓶,气体反应器、固体在 气体中燃烧的容器 不能加热,作固体在气体中燃烧的容器时,要在瓶底加少 量水或一层细沙。瓶口磨砂(与广口瓶瓶颈磨砂相区别), 用磨砂玻璃片封口。 试剂瓶(广口瓶、细口瓶)放置试剂用。可分广口瓶和 细口瓶,广口瓶用于盛放固 体药品(粉末或碎块状); 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 都是磨口并配有玻璃塞。有无色和棕色两种,见光分解需 避光保存的一般使用棕色瓶。盛放强碱固体和溶液时,不 能用玻璃塞,需用胶塞和软木塞。试剂瓶不能用于配制溶 液,也不能用作反应器,不能加热。瓶塞不可互换。 滴瓶盛放少量液体试剂的容器。 由胶头滴管和滴瓶组成,滴 管置于滴瓶内, 滴瓶口为磨口,不能盛放碱液。有无色和棕色两种,见光 分解需避光保存的(如硝酸银溶液)应盛放在棕色瓶内。 酸和其它能腐蚀橡胶制品的液体(如液溴)不宜长期盛放 在瓶内。滴管用毕应及时放回原瓶,切记!不可“串瓶”。 干燥器用于存放需要保持干燥的 物品的容器。干燥器隔板下 面放置干燥剂,需要干燥的 物品放在适合的容器内,再 将容器放于干燥器的隔板 上。 灼烧后的坩埚内药品需要干燥时,须待冷却后再将坩埚放 入干燥器中。干燥器盖子与磨口边缘处涂一层凡士林,防 止漏气。干燥剂要适时更换。开盖时,要一手扶住干燥器, 一手握住盖柄,稳稳平推。 贮气瓶用做实验中短期内贮备较 多量气体的专用仪器。 贮气瓶等所有容器类玻璃仪器均不能加热,使用时也 切记骤冷骤热。 贮气前要检查气密性。 3、测量仪器 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固体)质量,精 度≥0.1g。 称前调零点,称量时左物右码,精确至0.1克,药品不能 直接放在托盘上( 两盘各放一大小相同的纸片),易潮解、 腐蚀性药品放在玻璃器皿中(如烧杯等)中称量, 温度计测定温度的量具,温度计有 水银的和酒精的两种。常用 的是水银温度计。 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其量程,注意水银球部位玻璃极薄 (传热快)不要碰着器壁,以防碎裂,水银球放置的位置 要合适。如测液体温度时,水银球应置于液体中;做石油 分馏实验时水银球应放在分馏烧瓶的支管处。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规律大全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规律大全 1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注意:(1)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一所带的电荷数 (2) “核电荷数”与“电荷数”是不同的,如C「的核电荷数为17,电荷数为1. [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将某元素原子核内的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整数值,叫做 该原子的质量数. 说明(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的关系:A= Z + N . (2)符号A X的意义:表示元素符号为X质量数为A,核电荷数(质子数)为Z的一个原子.例如,J Na中,Na原子的质量数为23、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1) 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轨道,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 的位置和运动的速度,也不能描绘出它的运动轨迹.在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 现机会的多少. (2) 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几率多少的图像,叫做电子云.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不表示电子数,只表 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电子云密度的大小,表明了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几率的多少. (3) 在通常状况下,氢原子的电子云呈球形对称。在离核越近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的地方电子云密 度越小.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4)原子最外层中有8个电子(最外层为K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稳定的,这个规律叫“八隅律”?但如PCI5中的P原子、BeCl2中的Be原子、XeF4中的Xe原子,等等,均不满足“八隅律”,但这些分子也是稳定的. 2?元素周期律 [原子序数]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序号,叫做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2021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3.2《金属材料》word教案

金属材料 一、教材分析和建议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所采用的材料,其中,金属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根据元素周期表,金属元素的种类远远超过非金属元素,不同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合金(如铁及其合金)可以提供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多种性能的材料。 除了少数金属外,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这是由于金属元素的活泼性决定的。获取金属材料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源的分布、勘探和开发,二是开发的成本。金属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呈分散的趋势,使得回收与提炼的成本越来越高,因此,要从矿石中获得某种金属,使呈化合态形式的金属元素转化为游离态单质,往往要经过复杂的化学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冶金工业是一个高能耗的工业,其间所产生的矿渣、炉气、粉尘以及生产噪音等又使得它们成为潜在的污染源。 教学建议如下: 1. 对于学生来说,金属化学冶炼的基本原理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这是最基本的核心概念。为了实现金属由化合物还原为单质这一过程,应该根据金属的活动性不同,采用不同的还原剂或还原手段,这是金属化学冶炼的基本原理。例如,一般的高温碳还原法可用于冶炼中等活泼的金属(如铁、锌、锡等),置换反应不仅可用于冶炼铜、银,还可用于提炼稀土金属;电解法是目前人类生产中掌握和使用的一种最强的氧化还原手段,可以用于冶炼活泼金属(如钠、钾、铝、镁等)。抓住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对如何获得和使用金属材料就从化学角度有了一个基本的把握。 2. 教科书中,仅以钢铁和铝的冶炼为例介绍了金属化学冶炼原理和过程。对于钢铁冶炼(火法冶炼),重点在于揭示生铁冶炼与炼钢原理的区别,指出作为合金的钢铁材料在冶炼方法、使用性能等方面比生铁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对于铝的冶炼(湿法冶金和电冶金的结合),则可以通过展示铝的生产流程,重点讨论其中的化学反应原理,即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以及电解氧化铝的反应。 3. 金属的腐蚀和防止是金属材料使用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自发进行的原电池反应是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揭示金属腐蚀的本质,即金属与其接触的其他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受到损害,由此帮助学生归纳和理解金属防腐的思路和方法。再通过一些具体实例,引导同学分析和讨论防止金属腐蚀的原理和方法。需要指出的是,金属防腐方法的选择不仅是一科学问题,也是一技术问题,例如,金属腐蚀的防止必须考虑其中的经济成本。同时,教科书中也指出金属腐蚀可以利用来进行金属材料的加工,从而对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既可以产生正面影响也可以产生负面影响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重点:金属冶炼的原理,金属腐蚀的原理和防腐方法。 教学难点:电解、电镀的原理。 二、活动建议 【实验3-2】 (1)电镀时最好使用新铁钉(如使用其他铁制品,应预先把镀件打磨光滑),经水洗、NaOH溶液除油、盐酸清洗等,然后用清水洗净后立即进行电镀。

高中化学用到的四十种实验仪器完整介绍

一.温度计 温度计是用于测量温度的仪器。其种类很多,有数码式温度计,热敏温度计等。而实验室中常用玻璃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可根据用途和测量精度分为标准温度计和实用温度计2类,标准温度计的精度高,它主要用于校正其它温度计。实用温度计是指所供实际测温用的温度计,主要有实验用温度计、工业温度计、气象温度计、医用温度计等。中学常用棒式工业温度计。其中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100℃,水银温度计用200℃和360℃2种量程规格。 使用注意事项 (1)应选择适合测量范围的温度计。严禁超量程使用温度计。 (2)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应完全浸入液体中,但不得接触容器壁,测蒸汽温度时液泡应在液面以上,测蒸馏馏分温度时,液泡应略低于蒸馏烧瓶支管。 (3)在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弯月面最高点(水银温度计)或最低点(酒精温度计)水平。 (4)禁止用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用完后应擦拭干净,装入纸套内,远离热源存放。 二.托盘天平 托盘天平是用来粗略称量物质质量的一种仪器,每架天平都成套配备砝码一盒。 中学实验室常用载重100 g(感量为0.1 g)和200 g(感量为0.2 g)2种。载重又叫载物量,是指能称量的最大限度。感量是指天平误差(±),例如感量为0.1 g的托盘天平。表示其误差为±0.1 g,因此它就不能用来称量质量小于0.1 g的物品。

使用注意事项 (1)称量前应将天平放置平稳,并将游码左移至刻度尺的零处,检查天平的摆动是否达到平衡。如果已达平衡,指针摆动时先后指示的标尺上左、右两边的格数接近相等。指针静止时则应指在标尺的中央。如果天平的摆动未达到平衡,可以调节左、右平衡螺母使摆动达到平衡。 (2)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应在2个托盘上分别放一张大小相同的同种纸,然后把要称量的试剂放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试剂必须放在玻璃容器(如表面皿、烧杯或称量瓶)里称量。 (3)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法码要用镊子夹取。先加质量大的法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可移动游码,直至指针摆动达到平衡为止。 (4)称量完毕后,应将砝码依次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 三.试管 试管是一种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用作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加热之前应该预热,不然试管容易爆裂。)使用。试管分普通试管、具支试管、离心试管等多种。普通试管的规格以外径(mm)×长度(mm)表示,如15×150、18×180、20×200等。 注意事项

高考化学练习题物质结构与性质-word

高考化学练习题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结构与性质 考点1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高频考点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样题1】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 B.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 C.2p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的X原子与3p轨道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Y原子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 【解题指导】A中1s2结构的He,1s22s2结构为Be,两者性质不相似。B项X原子为Mg,Y原子N层上有2个电子的有多种元素,如第四周期中Ca、Fe等都符合,化学性质不一

定相似。C项为同主族的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D项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可能是第ⅠA族元素,过渡元素中也有很多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故性质不一定相似。 【答案】 C 【命题解读】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中学化学原子结构的重点内容,也是元素周期律的基础。原子轨能级是决定核外电子排布和构型的重要因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是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周期性变化,而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的周期性变化又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称元素周期律,反映元素周期律的元素排布称元素周期表。 考点2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键和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6.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

(完整版)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

第一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金 属 键 与 金 属 特 性 [基础·初探] 1.金属键 (1)概念: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金属键。 (2)特征:无饱和性也无方向性。 (3)金属键的强弱 ①主要影响因素: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等。 ②与金属键强弱有关的性质:金属的硬度、熔点、沸点等(至少列举三种物理性质)。 2.金属特性 特性 解释 导电性 在外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在金属内部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导热性 通过自由电子的运动把能量从温度高的区域传 到温度低的区域,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同样的 温度 延展性 由于金属键无方向性,在外力作用下,金属原 子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各层金属原子之间仍 保持金属键的作用 [核心·突破] 1.金属键????? 成键粒子: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成键本质: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间 的静电作用 成键特征: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存在于:金属和合金中

2.金属晶体的性质 3.金属键的强弱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影响 (1)金属键的强弱比较:金属键的强度主要取决于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外围电子数,原子半径越大,外围电子数越少,金属键越弱。 (2)金属键对金属性质的影响 ①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越高。 ②金属键越强,金属硬度越大。 ③金属键越强,金属越难失电子。如Na的金属键强于K,则Na比K难失电子,金属性Na比K弱。 【温馨提醒】 1.并非所有金属的熔点都较高,如汞在常温下为液体,熔点很低,为-38.9 ℃;碱金属元素的熔点都较低,K-Na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 2.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 3.金属晶体中有阳离子,无阴离子。 4.主族金属元素原子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多少,可通过价电子数的多少进行比较。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全册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 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探究、调查或实验、查阅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问题]根据P2~P3图回答人体中的各种成分。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与生活关系多么密切。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与生命有关的一些重要基础物质,以及它们在人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知识。如糖类、油脂、蛋白质、微生素

和微量元素等。希望学了本章后,有利于你们全面认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导入]讨论两个生活常识:①“饭要一口一口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若饭慢慢地咀嚼会感觉到什么味道?②儿童因营养过剩的肥胖可能引发糖尿病来进行假设:这里盛放的是三个肥儿的尿样,如何诊断他们三个是否患有糖尿病?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来解决这两个问题.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糖类的有关知识。 糖类: 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大部分通式C n(H2O)m。 糖的分类: 单糖低聚糖多糖 一、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 葡萄糖的分子式: C6H12O6、白色晶体,有甜味,溶于水。 1、葡萄糖的还原性 结构简式: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或CH2OH(CHOH)4CHO。

2、葡萄糖是人体内的重要能源物质 C6H12O6(s)+6O2(g)→6CO2(g)+6H2O(l) 3、二糖(1)蔗糖:分子式:C12H22O11 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 化学性质:无醛基,无还原性,但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C12H22O11 + H2O C6H12O6 + 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2)麦芽糖: 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有甜味(不及蔗糖). 分子式: C12H22O11(与蔗糖同分异构) 化学性质: (1)有还原性: 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醛基),是还原性糖. (2)水解反应: 产物为葡萄糖一种. C12H22O11 + H2O 2 C6H12O6 (麦芽糖) (葡萄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