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桐梓县官仓镇众源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书

桐梓县官仓镇众源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书

桐梓县官仓镇众源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书
桐梓县官仓镇众源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书

桐梓县官仓镇众源煤矿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

报告书

(2014年度)

桐梓县众源煤业有限公司

桐梓县官仓镇众源煤矿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

报告书

(2014年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桐梓县众源煤业有限公司

报告完成时间:二零一四年三月十一日

目录

第一章核定的目的、依据和原则 (1)

第一节核定的目的和任务 (1)

第二节核定的依据 (1)

第三节核定的原则 (1)

第二章矿井概况 (2)

第一节矿井概述 (2)

第二节矿井自然条件概述 (2)

第三节矿井开拓、开采 (12)

第三章矿井通风概况 (15)

第一节矿井通风 (15)

第二节采区巷道布置情况 (17)

第三节矿井瓦斯等级 (17)

第四节矿井主要通风机型号、电动机功率及主要参数 (17)

第五节矿井主扇担负区域 (17)

第六节矿井上年度实际产量及核对生产能力 (18)

第四章矿井需要风量计算 (19)

第一节矿井需要风量计算原则 (19)

第二节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19)

第三节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22)

第四节硐室需要风量的计算 (24)

第五节矿井总风量的计算 (25)

第五章矿井通风能力计算 (25)

第一节计算公式 (25)

第二节参数选取 (26)

第三节能力计算 (26)

第六章矿井通风能力验证 (27)

第一节矿井通风动力验证 (27)

第二节矿井通风网络动力验证 (27)

第三节矿井用风地点有效风量验证 (26)

第四节矿井稀释瓦斯能力验证 (28)

第七章煤矿通风能力核定结果 (28)

第八章注意事项 (29)

附图桐梓县官仓镇众源煤矿通风系统示意图 (30)

第一章核定的目的、依据和原则

第一节核定的目的和任务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矿井每年安排采掘作业计划时必须核定矿井通风能力,必须按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产量。

其目的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提出的“以风定产”的煤矿瓦斯治理措施,提供依据,做到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防止超通风能力生产,有效遏制瓦斯事故发生,同时也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安全监察部门对煤矿企业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节核定的依据

1.《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

2.《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矿字[2005]42号);

4.桐梓县官仓镇众源煤矿主要通风机性能参数;

第三节核定的原则

1.核定的原则:矿井通风能力核定要求数据真实、可靠。核定组在实际工作中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公正的核定原则,力求收集的数据准确、真实、可靠、合理,计算结果能够反映矿井具备的通风能力。

2.本次核定的通风能力为众源煤矿现阶段以及以后一定时期内矿井的通风能力。

3.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81此常务会议提出的“以风定产”煤矿瓦

斯治理措施,防止超通风能力生产;

4.根据技术人员现场勘察,找出制约众源煤矿生产能力和通风能力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第二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矿井概况

桐梓县官仓镇众源煤矿于2009年7月,取得的采矿证(证号:C5200002009071120031558),桐梓县官仓镇众源煤矿矿区范围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划定,2010年3月,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关于调整桐梓县官仓镇众源煤矿矿区范围的通知》文件(黔国土资矿管涵【2010】184号),调整后的矿区范围由10个拐点坐标圈定,面积0.9397km2。准采标高+525m—+1050m。矿井设计能力为15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为8.5年。

第二节矿井自然条件概述

1.地理位置、交通

众源煤矿位于桐梓县城南西面,平距约18km处,属桐梓县官仓镇所辖。矿区地理坐标: 东经106°40′08″~106°41′03″,北纬28°01′24″~28°01′37″。矿山有公路经官仓镇到桐梓县城,运距约30km,矿区至桐容运煤公路3km,从而进行入210国道(川黔公路)、川黔铁路、崇遵高等级公路,交通十分方便。

2.地形地貌

区内地形总体上北东高,南西低,南北向及北东向山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属中、低山侵蚀、溶蚀、剥蚀山地地貌,地表河流由北东

向南西迳流,汇合于赤水河之中。地形上东部高,向西为斜坡,最高点为图区北东部石合岩附近的无名小山,标高为1108.5m。

3.气候、地震

桐梓县气候总的特点是冬季长,夏季短,气候变化大,山与谷间气温、降雨相差较大。根据桐梓县气象局的统计资料,降雨量一般为1150~1200mm,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且在时空上也分布不均匀,表现为平、枯季(10月至次年3月)降雨量少,雨季(4月至9月)降雨量多;多年气温一般为2~26℃,夏、冬季年际气温变化较大。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矿区及附近地区地震烈度不超过Ⅵ度,属稳定类型,对矿山建设危害性不大。

4.矿区地层及地质构造

4.1矿区地层

矿区及附近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和上统龙潭组(P3l)、长兴组(P3c)及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第四系(Q)。现将各地层由老到新叙述如下:

1、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

仅出露茅口组(P2m)的一部份。岩性为浅灰~灰白色厚层块状细晶石灰岩,夹少量燧石团块、炭泥质条带。厚度大于100m。

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

为矿山可采煤层赋存层位,由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粘土岩、炭质泥岩及煤组成,夹泥质灰岩及薄层状、条带状菱铁质灰岩,底部为含黄铁矿粘土岩。厚80~85m,平均厚83m,与下伏茅口组(P2m)呈假整合接触。

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

岩性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石灰岩,内夹燧石团块及条带,层间夹深灰色有机质钙质泥岩,底部为泥质灰岩。厚度60~65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4、三叠系下统夜朗组(T1y)

(1) 沙堡湾段和玉龙山段(T1y1+2)

灰、黄灰、黄褐色钙质泥岩夹薄层泥灰岩。厚8~10m。与下伏地层假整合接触。玉龙山段:浅灰、灰色薄~厚层状石灰岩,泥质石灰岩,局部夹钙质泥岩,顶部为块状鲕粒灰岩。厚度约13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2) 九级滩段(T1y3)

岩性为紫红、灰绿等色泥岩、钙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灰、浅灰色薄~中厚层石灰岩。厚度>10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2) 第四系(Q)

主要为残坡积土层。岩性为褐黄色粘土及砂质粘土,断续夹分布不均的碎石及块石,结构松散。厚度0~5m,一般厚约1.5m。零星分布于洼地及平缓斜坡地带。与下伏地层为假整合接触。

4.2地质构造

矿区位于高桥向斜(周市坝向斜)南东翼中段,轴部由侏罗系(J)、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T1m)组成,两翼出露分别为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二叠系长兴组(P3c)、龙潭组(P3l)、茅口组(P2m)及志留系等地层。区域上以横向断裂为主,走向断裂次之。

矿区内地层呈单斜产出,走向北东,倾向北西(310°~325),倾角在26~34°之间。从坑道测量情况看,煤层倾角在29~31°,

平均30°。断裂不发育,煤层中,局部有小断裂错动,但由于延伸短(3~5m)、断距小(0.3~1.5m)、对煤层连续性破坏不大。

根据矿区外围详查资料及矿区构造情况,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

5.煤层与煤质

5.1煤层

从目前工程揭露矿体情况看,矿区内煤层呈层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倾向315度,平均倾角30度,煤层上、下界与围岩界线清楚。各煤层在矿区内沿走向和倾向上较稳定,现将矿区可采煤层分述如下:

C5(原K3)煤层:位于龙潭组中上部,上距长兴组底界17m左右,厚度0.75~1.58m,一般0.94m,夹石0-1 层,结构较简单。全区可采,属较稳定煤层。

C4(原K2)煤层:位于龙潭组中部,上距C5煤层10m左右,厚度0.71~1.33m,一般0.95m,无夹石,结构简单。全区可采,属较稳定煤层。

C1(原K1)煤层:位于龙潭组底部,上距C4煤层45m左右,下距茅口组4m左右。厚度0.75~1.58m,一般1.32m,夹石0-1 层,结构较简单。全区可采,属较稳定煤层。各煤层特征见表2-1。

5.2 煤质

1、物理性质

各煤层主要物理性质如下:

C5煤层:呈黑色、条痕暗黑色,以粒状、碎块、片状、鳞片状结构为主,具中至细条带结构。内生裂隙发育,油脂及玻璃光泽,贝壳状、参差状断口。

C4煤层:呈黑色粉状、碎粉状,煤岩类型为半亮型,刻痕呈黑色,内生裂隙发育,参差状断口,具半金属光泽,为中至细条带结构,局部宽条带结构。

C1煤层:呈黑色粉末状、粒状及片状,煤岩类型为半亮~光亮型,刻痕呈黑色,内生裂隙较发育,具半金属光泽。该煤层具明显的上下层结构,煤层的上部分较松散,呈黑色粉状、片状及粉末状,下部则多为块状,且偶见黄铁矿结核。

2、煤岩特征

各煤层煤岩特征大致相似:该煤层主要由有机组份和无机组份组成。无机组分主要为粘土矿物、黄铁矿次之,少量石英、方解石。粘土矿物:多为团块状、浸染状,部分呈细条带状、透镜状,少量充填胞腔。黄铁矿:多呈微粒状、球粒状、细粒状、星散状分布于基质镜质体中,少量充填胞腔。石英:呈微细粒状、细粒状分散分布。方解石:呈细脉状充填裂隙;有机组分占87~96%,镜质组普遍为基质镜质体、均质镜质体,少量结构镜质体。惰质组以半丝质体、氧化丝质体及碎屑丝质体多见,少量微粒体,偶见分泌体。

3、煤的化学成分

C1、C4、C5煤层主要煤质指标:

原煤水份(Mad):C1煤层0.98~1.90%、C4煤层1.07~1.23%、C5煤层1.18~1.63%。

原煤灰份(Ad):C1煤层18.34~26.72%、C4煤层16.74~18.35%、C5煤层12.78~14.13%。

原煤挥发份(Vdaf):C1煤层9.20~11.87%、C4煤层9.79~10.52%、C5煤层9.50~10.15%。

原煤全硫(St.d):C1煤层2.34~2.97%、C4煤层2.31~2.85%、C5煤层1.03~1.61%。

原煤发热量(Qnet.d):C1煤层25.631~27.022 MJ/Kg、C4煤层27.476~28.847 MJ/Kg、C5煤层29.725~30.095 MJ/Kg。

据外围收集资料:煤元素组成以碳为主,有少量氢、氧、氮元素组成;煤灰成分以二氧化硅为主,其次为三氧化二铝和三氧化二铁,

还含少量氧化镁、氧化钙及氧化钛;各煤层的其它元素含量较低:磷0.007~0.009%,砷4~17×10-6,氟191×10-6。

4、煤的变质程度及煤类

据《贵州省桐梓县众源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该区煤的变质程度属无烟煤Ⅶ变质阶段。

表2-2煤质特征表

据以上煤岩的煤质分析结果,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煤炭质量分级》(GB/T15224.1-2010)及《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1986)对主要煤质指标的分级标准,C1煤层为中灰、中高硫、高热值无烟煤;C4煤层为中灰、中高硫、高热值无烟煤;C5煤层为中灰、中硫、特高热值无烟煤。

6.矿井安全条件

(1)矿井瓦斯等级

根据众源煤矿2013年10月呈报遵义市煤矿管理局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众源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0.09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46m3/min,为高瓦斯矿井。

(2)煤尘爆炸性、自燃倾向性

煤尘爆炸性:根据贵州省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2012年7

月11日提供的《桐梓县众源煤业有限公司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该矿C1、C4、C5煤层均无爆炸危险性。

自燃倾向性:根据贵州省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2012年7月11日提供的《桐梓县众源煤业有限公司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该矿C1、C4、C5煤层自燃倾向性均属Ⅲ类,不易自燃。

(3)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

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本矿井位于煤与瓦斯突出区域。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于2012年9月编制提交了《桐梓县众源煤业有限公司C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鉴定结论:C1煤层在鉴定区域(见本设计大图中根据鉴定报告中拐点坐标所圈定的ABCD鉴定区域)+561m标高以上区域内没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2013年11月,众源煤矿委托中国矿业大学对该矿C1煤层进行了煤层瓦斯基本参数测定工作。中国矿业大学采用现场测定、实验室测定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并于2013年12月编制提交了《众源煤矿C1煤层瓦斯基本参数测定研究报告》,测定结论:众源煤矿C1煤层最大瓦斯压力为0.29MPa,最大煤层瓦斯含量为4.5m3/t。在矿大参数测定之后,众源煤矿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了一采区C1煤层区域预测报告,结果为1采区C1煤层+544m水平以上区域为无突出危险区。

(4)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地形总体上北东高,南西低,南北向及北东向山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属中、低山侵蚀、溶蚀、剥蚀山地地貌,地表河流由北东向南西迳流,汇合于赤水河之中。地形上东部高,向西为斜坡,最高点为图区北东部石合岩附近的无名小山,标高为1108.5m。

桐梓县气候总的特点是冬季长,夏季短,气候变化大,山与谷间气温、降雨相差较大。根据桐梓县气象局的统计资料,降雨量一般为1150~1200mm,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且在时空上也分布不均匀,表现为平、枯季(10月至次年3月)降雨量少,雨季(4月至9月)降雨量多;多年气温一般为2~26℃,夏、冬季年际气温变化较大。

矿区外围主要的地表水体有桐梓河,位于矿区西侧,在两河口交汇后向西流出矿区,河流流出矿区处标高为520m,是当地的最低侵蚀基准面。该区地下水由北东向南西迳流。

1)含水层、隔水层特征及其与矿床充水的关系

①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

零星分布于洼地及平缓斜坡地带,主要为残坡积土层。岩性为褐黄色粘土及砂质粘土,断续夹分布不均的碎石及块石,结构松散。厚度0~5m,一般厚约1.5m。该层为透水性好、含水性差,富水性弱。

②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九级滩段(T1y3)隔水层

出露于矿区北部,为紫红、灰绿等色泥岩、钙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灰、浅灰色薄~中厚层石灰岩,厚大于100m。调查泉水点1个,主要出露于中下部,流量为0.022L/s,出露标高950m。该层富水性弱,厚度较大,隔水性能良好。

③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玉龙山段(T1y2)及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

岩溶裂隙含水层

玉龙山段和长兴组岩性和富水性相近,且二层之间仅有8~10m 厚的沙堡湾段(T1y1)隔水层相隔,岩性为浅绿色钙质泥岩夹薄层灰岩。T1y1在受外力的作用下易变形破坏,并失去隔水性。所以将玉龙山段和长兴组合并为同一层来研究,把两层统称为“T1y2+P3c”岩溶裂隙含水层。

玉龙山段(T1y2):出露于矿区北部大面积区域,岩性浅灰、灰色薄~厚层状石灰岩,泥质石灰岩,局部夹钙质泥岩,厚度为130m。调查泉水点2个,流量0.012~0.051L/s,标高为790~1005m,岩溶不发育,调查岩溶漏斗1个,标高为790m。据区域水文资料,该层富水性中等。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分布于矿区中部,在地表形成陡崖,岩性主要为灰~深灰色灰岩、含燧石结核灰岩,厚度为60~65m。未见到泉水出露,据区域水文资料,该层富水性中等,含水性不均一。

综合上述资料分析认为,“T1y2+P2c”层以面状渗入补给为主,当地补给却未见排泄点,地下水则可能桐梓河河底一带排泄。经查明“T1y2+P3c”层底界至C4、C5煤层之间为25~30m,采空塌陷将影响至该层,故该层为矿床顶板间接充水含水层,其地下水将通过导水裂隙带间接进入矿井。

④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裂隙含水层

出露于矿区南东侧,岩性主要为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粘土岩、炭质泥岩及煤组成,夹泥质灰岩及薄层状、条带状菱铁质灰岩,

底为含黄铁矿粘土岩,平均厚83m ,含可采煤层C1、 C4和C5。调查泉水点2个,流量0.023~0.076L/s,标高为610~718m。该层含裂隙水,属当地补给当地排泄特点,补给条件差,富水性弱,由于煤层赋存于该层中,故成为矿床直接充水含水层,在未来采掘过程中,地下水可直接进入井巷对矿床充水。

⑤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岩溶裂隙含水层

出露于矿区南东面,岩性主要为浅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细晶灰岩、沥青质细晶灰岩,中上部间夹燧石团块,厚度>100m。调查区地表岩溶不发育。该层富水性强,但极不均一,其顶界距C1煤层之间仅有0.4~6.3m的含黄铁矿粘土岩隔水段,故该层构成了矿床的底板充水含水层。根据资源量估算图,资源都位于该层地下水位以上,但由于其富水的不均匀性,地下水将有可能造成井巷突水。从区域上看,当地最低标高520m,地下水由北东向南西迳流。矿区内资源量都位于此标高之上(准采标高:+1050m-+525m),地下水对矿床开采影响较小,但地质构造及水文变化因素多,开采过程中尚需注意。

第三节矿井开拓、开采

1.矿井开拓方式及主要巷道布置

(1)井筒

桐梓县官仓镇众源煤矿采用平硐开拓,布置有主平硐、进风平硐和回风平硐三条井筒。

主平硐井口坐标为:X=3102410,Y=36369333;井口标高+544m,

井筒方位角309°,坡度3‰°,长458m。主平硐担负煤炭、材料运输及行人、进风、敷设管线等任务,净断面11m2,采用半圆拱形断面,锚喷支护,主平硐采用电机车运输煤炭,敷设22Kg/m轨道。

进风平硐井口坐标为:X=3102103,Y=36369833;井口标高+703m,井筒方位角292°,坡度3‰°,长349m。进风平硐担负行人、进风、敷设管线等任务,净断面6.6m2,采用半圆拱形断面,锚喷支护。

回风平硐井口坐标为:X=3102058,Y=36369850;井口标高+707m,井筒方位角285°,坡度3‰°,长377m。回风平硐担负回风任务,净断面6.6m2,采用半圆拱形断面,锚喷支护。

(2)水平及采区划分

众源煤矿开采标高在+1050—+525m之间,该矿井共划分一个水平一个采区开拓全矿井,水平标高为+544水平。

(3)主要巷道布置

采区为联合布置。

1)采区上山:一采区3条上山均布置在C1煤层底板中,采区上山下部通过采区下部车场与运输大巷相连,上部与进风平硐和回风平硐沟通。

①溜煤上山:煤炭运输、行人、进风和铺设管线等,坡度32°,行人道设置扶手,扶手高度1.0m。

溜煤上山一侧铺设溜槽溜煤,一侧用于行人。溜煤道和人行道中间修筑不小于300mm的挡墙,溜煤道内完全封闭。每隔20m布置一铁门,铁门溜煤时必须关闭。如溜煤道内出问题时,须停止溜煤,打开

所有铁门通风,新鲜风充分进入溜煤道并检查瓦斯及一氧化碳后确认安全后,人员方可在系上安全带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入溜煤道处理问题。

②轨道上山:辅助提升、进风和铺设管线,坡度28°,铺设18kg/m 钢轨,轨距600mm,钢筋混凝土轨枕,绞车串车提升,行人道设置梯步及扶手。

③回风上山:专作回风之用,坡度28°,不铺设轨道,铺设瓦斯抽放管和监控电缆,不准铺设动力线缆,行人道设置梯步及扶手。

2012年3条上山已施工完毕,已经布置出2采3掘巷道。巷道施工过程中:①必须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经过效果检验消突后向前掘进;②“边掘边探”,同时要加强地质编录工作,采区巷道布置时,揭穿突出煤层地点应避开地质构造带,防止突穿煤层和构造诱发突出。

2)层间联系方式:区段石门。

2.采煤方法、开采顺序

采区开采顺序为:一采区

煤层开采顺序:众源煤矿开采顺序为C1煤层→C5煤层→C4煤层。

采区内工作面为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采区内采面开采顺序为由采区边界向上山方向推进。

采煤方法结合煤层倾角及构造赋存特点,适合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法,后退式回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第三章矿井通风概况

第一节矿井通风

1.通风方法及通风方式

桐梓县官仓镇众源煤矿采用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由主平硐、进风平硐进风,回风平硐回风。矿井配备了两台同等能力的通风机,其型号为FBCDZ-6-No16,额定功率为2×75Kw,额定风压范围为2950-790pa,额定风量范围为1698-3768m3/min。矿井主要通风机采用电动机反转实现反风,主要通风机采用双电源,双回路供电。矿井核定期间总进风量为1947m3/min,总回风量为1955m3/min。

111采面、1032采面采用U型上行通风,112回风顺槽、112中部运输顺槽、112下部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风机均为FBDNo5.6型局部通风机,其额定功率为2×11Kw,额定风压范围为350-4100pa,额定风量范围为180-340m3/min。

2.风量分配

矿井目前风量分配情况:主平硐进风量为1124m3/min,进风平硐进风量为823m3/min,回风斜井回风量为1955m3/min。

(1)采掘工作面风量分配

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风量分配情况详见下表。

表3-1回采工作面通风情况

表3-2掘进巷道通风情况

(2)硐室风量分配

机电硐室、绞车硐室、消防材料库、避难硐室均采用扩散通风。

第二节采区巷道布置

众源煤矿采煤工作面有运输顺槽、专用回风顺槽、采区、采面形

最新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编制大纲讲解

附件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编写大纲 一、报告格式 (一)报告编写的方法及要求 1.报告采用叙述式表达形式。报告内容包含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矿井概况; 第二部分矿井需风量计算; 第三部分矿井通风能力计算; 第四部分矿井通风能力验证; 第五部分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结果; 第六部分结论、问题与建议。 2.报告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正确、无错别字。 3.报告中各公式、插图、附表按章节分类编号,参数、数据要引用有据,报告内容中插图、附表、公式的编写应按统一规定。 4.报告内容中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各术语名称及符号要按照《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统一规范,术语名称、符号及参数选择前后要一致。 (二)报告编写的结构 1.标题层次 报告正文采用如下层次标题: (1)一级标题为报告中六大部分的标题,方正仿宋简体,三号,居中,加粗,并另起一页。示例格式如下:

第二部分矿井需风量计算 (2)二级标题,方正仿宋简体,小三号,加粗,无缩进,留出上下行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示例格式如下: 一、通风系统能力核定依据 二、矿井需要风量核算 (3)三级标题,方正仿宋简体,四号,不加粗,无缩进。示例格式如下: 1、×××××××××××××× 2、×××××××××××××× 2.正文排版 (1)报告使用WPS或Word软件排版。正文字体为方正仿宋简体,字母、数字采用Times New Roman,四号,首行缩进2字符,段落行间距为28磅。上下页边距2.54厘米,左右页边距为3.17厘米,A4纸。 (2)正文中各符号的上标、下标必须标注清楚,用Times New Roman表示。 (3)正文中范围线应用“~”波浪线,如:工作面供风系数1.0~1.5等。 (4)一字线用于图、表及公式符号的连接短线,占一格,如:图3-1、表5-2、式1-2。 二字线用于公式后的式中符号解释,编写时占两格,如: 式中Qcf——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Kcg——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5。

关于对《年度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的批复

关于对《年度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的批复 煤业有限公司: 你矿上报的《关于年度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关于煤业年度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已收悉,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 1056-2008),公司组织相关部门对《报告》进行了审查,同时对矿井主通风机运行情况、实际风量、采掘情况等进行了现场核查。现批复如下: 一、《报告》符合规定要求,与实际相符。 二、煤业公司各类证件齐全有效,矿井证载生产能力为300万吨/年。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的通风方式,通风系统为三进(副平硐、主斜井、排水平硐)一回(大石沟回风井),为低瓦斯矿井,矿井安设2台FBCDZNO27 2*450kw能力相同的主通风机,矿井总进风量为9428m3/min,其中主斜井进风量1674m3/min、副平硐进风量6465m3/min、排水平硐进风量1289m3/min;矿井总回风量9540m3/min,矿井有效风量为8312m3/min,有效风量率为88.16%. 山沟煤业各类证件齐全有效,矿井证载生产能力为145万吨/年。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回风井采用2台FBCDZ№24/2×200型轴流式通风机,功率为2×200kW。通风系统为两进(主斜井、副平硐)一回(总回风井),为低瓦斯矿井,矿井总进风量为7088m3/min,其中主斜井进风量1695m3/min、副平硐进风量5358m3/min、矿井总回风量7097m3/min,矿井有效风量为6620m3/min,有效风量率为93.23%. 属容易通风矿井,井下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三、经评审,同意煤业公司核定通风能力为440万吨/年。山沟

2017年通风能力核定

秦华煤矿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二零一七年八月

编制:年月日审查:年月日通防副总: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一、矿井通风概况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由主立井、副斜井进风,斜风井回风,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根据该矿2017通风设计,按“一采二掘”计算总需风量为3073m3/min,采煤工作面配风量为801m3/min,掘进工作面配风量为180 m3/min。 实际井下布置“一采二掘”,矿井实测总进风量为3180m3/min,总回风量3198 m3/min。矿井通风阻力为1280Pa,矿井等积孔1.68m2。10103E综放工作面风量为1072m3/min,9304E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迎头风量为228 m3/min,9304E 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迎头风量为222 m3/min。 (一)矿井通风线路 1.10103E综采工作面 新鲜风流经副斜井—→+900水平车场—→暗斜井—→ 一采区轨道上山—→一采区10-1轨道巷—→主运皮带巷—→10103E运输顺槽—→10103E综采工作面—→10103E回风顺槽—→845回风上山—→900m水平回风上山—→960m水平回风上山—→+960m水平回风石门—→斜风井—→地面2.9304E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 安装在一采行人上山上端9组煤联络通道的局部通风机通过风筒经9-3煤层运输巷—→9304E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9303E回风顺槽—→九组煤运输石门—→主运皮带巷—→720回风石门—→845回风上山—→900m水平回风上山—→960m水平回风上山—→+960m水平回风石门—→斜风井—→地面 3.9304E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模板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矿井名称:义煤集团新安县鑫山煤业有限公司核定年度:2014年度 编制日期:年月日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2014年度) 矿井名称:义煤集团新安县鑫山煤业有限公司核定负责人(签字): 核定审核人(签字): 报告审批人(签字): 编制日期:年月日

2014年度通风能力核定人员表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核定工作的简要过程 简要介绍通风能力的核定过程,包括资料收集、数据计算、编制核定报告等内容。 第二节核定依据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 简要介绍核定所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和行业技术标准等内容。 第二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矿井生产概况 主要介绍矿井开拓方式、煤层开采技术条件、生产工艺、地温等情况。 第二节矿井采掘概况 主要介绍本年度计划采掘地点的布置情况、名称、位置、数量,上年度实际开采情况,上年度实际产量等情况。 第三节矿井通风概况 主要介绍矿井的基本通风情况,内容包括:通风方式及通风方法;进、回风井筒数量及风量;矿井分区通风情况;矿井需要风量、实际进风量、有效风量;主要通风机数量及运行参数,风量、负压、等积孔,电动机型号及功率等情况。 第四节矿井瓦斯概况 主要介绍矿井瓦斯等级,矿井瓦斯涌出情况,瓦斯和二氧化碳的绝对、相对涌出量;煤尘自燃性倾向性和煤尘爆炸

危险性等情况。 第五节“一通三防”其它系统概况 一、简要介绍防火、防尘系统情况; 二、简要介绍矿井瓦斯抽放系统情况; 三、简要介绍通风安全监测监控情况; 四、简要介绍矿井压风自救系统情况。 第三章矿井需要风量计算 第一节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的计算 每个采煤工作面的实际需要风量,应按工作面气象条件、瓦斯涌出量、二氧化碳涌出量、人员和爆破后的有害气体产生量等规定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取其中最大值并进行验算。(风量计算方法按照《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中的公式进行,下同。) 第二节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的计算 每个掘进工作面的实际需要风量,应按瓦斯涌出量、二氧化碳涌出量、人员、爆破后的有害气体产生量以及局部通风机的实际吸风量等规定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取其中最大值并进行验算。 第三节硐室需要风量的计算 各个独立通风硐室的需要风量,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硐室分别进行计算并验算。 第四节其他用风巷道需要风量的计算

(新标准)矿井通风能力核定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 一、矿井通风概况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新、老副井两个井筒进风,老副井净直径4.5米,新副井净直径6.0米;上、下组煤两座风井回风,上组煤风井直径3米,垂深87.54米,下组煤风井直径4米,垂深83米。 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矿井采用两个进风井(老、新副井)进风,两个回风井(上、下组煤风井)回风;老副井主要服务于上组煤-120m水平的六采区、-400m水平的八采区,新副井主要服务于下组煤-280m水平的西三、西四、东三采区及-480m水平延深的西五采区,上、下组煤分别有独立的回风系统,故矿井上、下组煤通风系统相对独立;矿井各采区内无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老塘通风,各用风地点无角联通风线路,进回风线路干、支清晰,通风网络合理、稳定。 2009年8月矿井总进风量7983m3/min,总排风量8376m3/min,计算需要风量7573m3/min,矿井有效风量7335m3/min,有效风量率87.6%;其中:上组煤总进风2440m3/min,总排风量2558m3/min,有效风量2233m3/min,计算需要风量2342m3/min;下组煤总进风量5543m3/min,总排风量5818m3/min,有效风量5102m3/min,计算需要风量5231m3/min。 矿井分三个水平开采,第一水平为-120m水平(现生产水平),第二水平为-280m水平(现生产水平);为提高矿井提升及抗灾能力,矿井于1997年进行了技术改造,矿内施工一座新副井(立井),井底标高为-280m,第三水平为-480m水平,即矿井下组煤主要延深水平,现正在开拓施工。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

附件3: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科学核定煤矿生产能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核定煤矿生产能力,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二)有健全的生产、技术、安全管理机构及必备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有完善的生产、技术、安全管理制度; (四)各生产系统及安全监控系统运转正常。 第三条核定煤矿生产能力以万t/a为计量单位,年工作日采取330d。 第四条核定煤矿生产能力应当逐项核定各生产系统(环节)的能力,取其中最低能力为煤矿综合生产能力。同时核查采区回采率、煤炭资源可采储量和服务年限。 井工矿主要核定主井提升系统、副井提升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井下运输系统、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和地面生产系统的能力。矿井压风、灭尘、通讯系统和地面运输能力、高瓦斯矿井瓦斯抽排能力等作为参考依据,应当满足核定生产能力的需要。

露天矿主要核定穿爆、采装、运输、排土等环节的能力。除尘、防排水、供电、地面生产系统的能力作为参考依据,应当满足核定生产能力的需要。 第五条核定煤矿生产能力档次划分标准为: (一)30万t/a以下煤矿以1万t为档次(即1、2万t/a……); (二)30万t/a至90万t/a煤矿以3万t为档次(即33、36 万t/a……); (三)90万t/a至600万t/a煤矿以5万t为档次(即95、100 万t/a……); (四)600万t/a以上的煤矿以10万t为档次(即610、620万t/a……)。 生产能力核定结果不在标准档次的,按就近下靠的原则确定。 第六条煤矿通风系统能力必须按实际供风量核定,井下各用风地点所需风量要符合规程规要求。经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批准的矿井年度通风能力,可作为核定生产能力的依据。 第七条核定煤矿生产能力所用参数,必须采集已公布或上报的生产技术指标、现场实测和合法检测机构的测试数据,经统计、分析、整理、修正,并进行现场验证而确定。 第二章资源储量及服务年限核查 第八条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容及标准: (一)有依法认定的资源储量文件; (二)有上年度核实或检测的资源储量数据;

通风能力核定

煤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煤矿名称:赤峰宝马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矿长姓名:马玉财 煤炭生产许可证号:X0504010102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结果:45万吨 赤峰宝马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编制

目录 第一章矿井基本概况......................................... 第一节矿井概况............................................. 一、井田位置及范围....................................... 二、矿井储量............................................. 三、矿井煤层赋存条件..................................... 四、矿井开采............................................. 第二节矿井通风情况......................................... 一、矿井通风方式......................................... 二、矿井瓦斯、煤尘、自然发火情况......................... 第二章矿井需要风量计算..................................... 一、风量计算................................... 二、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三、矿井等积孔计算.................................... 第三章矿井通风能力计算.................................... 第四章矿井通风能力验证.................................... 一、通风网络验证........................................ 二、利用用风地点有效风量进行验证........................ 第五章通风能力核定结果....................................

咱德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咱德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一、通风概括 (一)通风方式、方法矿井现有两套独立地生产系统,分别为北翼生产系统和南翼生产系统,南翼井和北翼井具有独立地风井,通风系统相对独立,分别服务各个系统. 南翼井和北翼井矿井通风方式都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抽出式,机械通风. (二)进、回风井筒数量及风量 1、北翼生产系统(北翼井)北翼生产系统有一个主斜井和一个风井,主斜井进风量为 756.86m3/min ,风井排风量为978.23m3/min. 2、南翼生产系统(南翼井)南翼生产系统有一个主斜井、一个副斜井(平硐)和一个风 井,主斜井进风量为954.34m3/min ,副斜井进风量为566.20m3/min ,风井排风量为 1320.1m3/min. (三)矿井需要风量、实际风量、有效风量 1、北翼生产系统(北翼井) 根据计算矿井需风量为m3/min ,矿井实际风量为756.86m3/min ,有效风量为648.7m3/min. 2、南翼生产系统(南翼井) 根据计算矿井需风量为m3/min ,矿井实际风量为1221.17m3/min ,有效风量为907.6m3/min. (四)矿井瓦斯等级,瓦斯和二氧化碳地绝对涌出量、相对涌出量1、北翼生产系统(北翼井)矿井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瓦斯和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0.67m3/min 、0m3/min ,相对涌出量为11.20m3/t 、0m3/t. 2、南翼生产系统(南翼井)矿井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瓦斯和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 2.005m3/min 、 0.398m3/min ,相对涌出量为27.50m3/t 、5.46m3/t. (五)主要通风机及运行参数,风量,静压,通风阻力,等积空1、北翼生产系统(北翼井) 矿井主要通风机型号为YBK56-10,配套电机型号为,功率为22KW,主要通风机 运行参数为:风量m3/min,静压为Pa,通风阻力为Pa.矿井通风阻力为Pa,矿井等极孔为m2. 2、南翼生产系统(南翼井) 矿井主要通风机型号为2YBK56-12,配套电机型号为,功率为18.5 >2KW,主要通 风机运行参数为:风量540-1320m3/min,静压529-1455Pa,通风阻力800Pa,等积空m2. (六)分区通风情况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22

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二○一二年元月

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第一节矿井通风条件概况 一、矿井瓦斯、煤尘、自燃性、煤与瓦斯突出及地温情况 据我矿详查地质报告,各煤层CH4含量均很低,大部分在1m L /g以下,自然瓦斯成分中以N2为主,平均值在70%以上,根据瓦斯含量分带属于瓦斯风化带,根据瓦斯成分分带属于CO2~N2带。 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瓦斯等级鉴定结果,20011年瓦斯相对涌出量为0.42m3/t,绝对瓦斯涌出量0.88 m3/min。矿井历史上未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为低瓦斯矿井。 2号煤层自燃等级为II级,属自燃煤层,,4号煤层自燃等级为II级,属自燃煤层,9号煤层自燃等级为II级,属自燃煤层,10号煤层自燃等级为II级,属自燃煤层。 本区地温普遍偏低,据详查报告,平均地温梯度为1.6℃/100m,属地温正常区。 二、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的选择 1、煤层开采技术条件及矿井开拓方式 煤层开采技术条件 设计开采,9号、10号煤层,煤厚0.97m,稳定可采,其顶板岩性为石灰岩,底板岩性为泥岩。 矿井属低瓦斯矿井,煤层有爆炸危险性,属自燃煤层,地温

正常,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无冲击地压现象。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2、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 本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的通风方式,采用主斜井、副立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法,通风机型号为FBCDZ-No17,功率为2×75kW。局部通风采用机械式压入式通风,井下设置了完整的通风构筑物。 二、风井数目、位置、服务范围 本矿井共布置四个井筒,即主斜井、副斜井、副立井、回风立井。主斜井和副立井进风,副斜井未贯通,回风立井回风。四个井筒均位于工业场地内,服务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整合改扩建期间井田所有用风地点。 三、掘进工作面及硐室通风 掘进工作面采用机械压入式通风。井下硐室除变电所采用独立通风外,其余硐室均采用扩散通风。 四、矿井风量 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经通风队实地测量其总入风量为2780m3/min,总回风量为2881m3/min。 第二节矿井需要风量计算 一、矿井需要风量计算原则 矿井需要风量,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并采用其中最大值。 (1)按矿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

2018年最新通风能力核定

山西右玉教场坪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2018年1月6日

2018年度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会审意见表 会审意见: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第一节核定工作的简要过程 (1) 第二节核定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 (1) 第三节最终确定的煤矿核定通风能力 (2) 第二章矿井基本概况 (2) 第一节矿井概况 (2) 第二节矿井生产现状 (2) 第三节通风系统情况 (3) 第三章煤矿需要风量计算 (5) 第一节矿井需要风量的计算原则 (5) 第二节矿井需要风量计算方法 (6) 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6) 第四节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11) 第五节硐室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15) 第六节其它用风巷道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16) 第七节矿井总需风量的确定 (17)

第四章矿井通风能力计算 (18) 第一节计算公式 (18) 第二节参数选取 (18) 第三节能力计算 (19) 第五章矿井通风能力验证 (20) 第一节矿井通风动力验证 (20) 第二节矿井通风网络能力验证 (21) 第三节矿井用风地点有效风量验证 (22) 第四节矿井稀释瓦斯能力验证 (22) 第六章煤矿通风能力核定结果 (22) 第七章问题及建议 (23)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核定工作的简要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1056-2008《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及《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第139条“矿井每年安排采掘作业计划时必须核定矿井生产和通风能力,必须按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产量,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的要求,落实“以风定产”的煤矿瓦斯治理措施,加强煤矿通风管理,指导煤矿科学组织生产,规范煤矿生产行为,有效促进煤矿提高通风装备水平,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我矿于2018年1月6日对通风能力进行了核定。 第二节核定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 1、《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1056-2008《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1028-2006《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 4、《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5、矿井有关监测检验报告; 6、《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和核定标准》; 7、MT/T440-2008《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8、《煤炭法》、《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有关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 一、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具有独立通风系统的合法生产矿井。 二、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方法 矿井有两个以上通风系统时,应按照每一个通风系统分别进行通风能力核定,矿井的通风能力为每一通风系统通风能力之和。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采用总体核算法或由里向外核算法计算。 方法一(总体核算法,产量在30万吨/年以下矿井可使用本法): 1.公式一(较适用于低瓦斯矿井): 4 10 350 ???= K q Q P (万t/a ) 式中: P ——通风能力,万t/a ; Q ——矿井总进风量,m 3/min ; q ——平均日产一吨煤需要的风量, m 3/t ; K ——矿井通风系数。取1.3~1.5,取值范围不得低于此取值 范围,并结合当地煤炭企业实际情况恰当选取确保瓦斯不超限的系数。 进行q 计算时,首先应对上年度供风量的安全、合理、经济性进行认真分析与评价,对上年度生产能力安排合理性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评价,对串联和瓦斯超限等因素掩盖的吨煤供风量不足要加以修正,q 计算应考虑

近三年来的变化,取其合理值。 2.公式二(较适用于高瓦斯、突出矿井和有冲击地压的矿井): P =∑????10k q 0.09263504 相入Q 式中: P ——通风能力,万t/a ; Q 入——矿井总进风量,m 3/min; 0.0926——总回风巷按瓦斯浓度不超0.75%核算为单位分钟 的常数; q 相——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m 3 /t ;在通风能力核定时,当 矿井有瓦斯抽放时,q 相 应扣除矿井永久抽放系统所 抽的瓦斯量。q 相取值不小于10,小于10时按10计算。扣减瓦斯抽放量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与正常生产的采掘工作面风排瓦斯量无关的抽放量不得扣减(如封闭已开采完的采区进行瓦斯抽放作为瓦斯利用补充源等); ②未计入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计算范围的瓦斯抽放量不得扣除; ③扣除部分的瓦斯抽放量取当年平均值; ④如本年进行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取本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本年未进行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取上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 ∑K ——综合系数; ∑K =k 产 ·k 瓦·k 备·k 漏 表1 ∑K 取值表

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通风能力核定报告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山西介休大佛寺煤业有限公司 通风系统能力核定报告 一、核定通风系统生产能力的必备条件 矿井通风系统生产能力核定必备条件见表1。 表1 矿井通风系统生产能力核定必备条件 由上表可知,矿井具备通风系统生产能力核定的必备条件,可对矿井进行通风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二、通风概况 矿井有完整独立的通风、防尘、防灭火及安全监控系统,通风系统合理,通风设施齐全可靠;采用机械通风,运转风机和备用风机具备同等能力,通风机经具备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测试合格;安全检测仪器、仪表齐全可靠;局部通风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并能自动切换,局部通风机的安装和使用符合规定;井下不存在串联

通风;矿井瓦斯管理符合规程规定。通风系统具备能力核定必备条件。 ㈠、通风方式、方法 矿井通风方式采用分列式,主要通风机工作方式采用抽出式。 ㈡、进、回风井筒数量及风量 主、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总进风量为6350m3/min,其中,主斜井进风2048m3/min,副斜井进风4302m3/min,总回风量6455m3/min。 ㈢、矿井需要风量、实际风量、有效风量 矿井需风量6280m3/min,实际风量6350m3/min,有效风量6300m3/min,有效风量率99%。 ㈣、矿井瓦斯等级 矿井2011年联合试运转期间的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批复为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1.98m3/min,瓦斯相对涌出量1.10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3.17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1.67m3/t,属低瓦斯矿井。2012年生产期间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为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3.28m3/min,相对涌出量1.91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4.15m3/min,相对涌出量2.42m3/t,鉴定为低瓦斯矿井,故此次通风能力核定报告按2012年瓦斯等级及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㈤、主通风设备及运行参数 主通风机为两台FBCDZ-№25型对旋式轴流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备电机型号为YBFH450M1-8,功率为2×280kW。据山西公信安全技术有限公司2012年2月提供的通风机技术性能测试报告,1#通风机:风量112.81m3/s,静压1810.1Pa,静压效率54.2%,2#通风机:风量111.85m3/s,静压1791.9Pa,静压效率53.2%,1、2#通风机检测项目符合AQ1011-2005标准要求,满足核定条件。 二、计算过程及结果

关于印发《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 安监总煤矿字〔2005〕42号 关于印发《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煤炭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有关中央煤矿企业: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提出的“以风定产”等煤矿瓦斯治理措施,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发改运行〔2004〕2544号)精神,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工作,防止超通风能力生产,有效遏制瓦斯事故的发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研究制定了《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每年进行一次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工作,并根据核定的矿井通风能力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煤矿企业按照核定的矿井通风能力组织生产情况的监督管理。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加大对煤矿企业按核定的矿井通风能力组织生产的监察执法力度。 二、矿井通风能力核定以具有独立通风系统的合法生产矿井为单位。 三、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的程序、组织与核准,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的若干规定》(发改运行〔2004〕2544号)(以下简称《若干规定》)执行。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审查核准矿井通风能力后,要将结果抄送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四、发生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矿井通风能力发生变化的,必须重新核定矿井通风能力,并在30日内核定完成: (一)通风系统发生变化; (二)生产工艺发生变化; (三)矿井瓦斯等级发生变化或瓦斯赋存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四)实施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并经“三同时”验收合格; (五)其他影响到矿井通风能力的重大变化。 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监察、组织指导全国煤矿的通风能力核定工作。 六、从事通风能力核定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核定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科学公正、实事求是地开展核定工作,并对核定结果负责。对在矿井通风能力核定过程中弄虚作假的,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七、2005年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工作要于2005年9月30日前完成。在《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印发前已按《若干规定》完成了生产能力核定的省(区、市),要依据《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组织对矿井通风能力进行一次复核,并取已核定结果与复核结果两者中的低者作为最终的核定矿井通风能力。 八、对《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在贯彻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反映,以利进一步修订完善。

2016年通风能力核定报告资料

沙湾县东升煤炭有限责任 公司 东升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二0一六年

会审签名表 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 生产技术科:年月日调度室:年月日机电科:年月日安检科:年月日企管科:年月日综合办:年月日机电矿长:年月日安全矿长:年月日生产矿长: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矿长: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矿井概况..................................... - 1 - 一、矿井概况..................................... - 1 - 二、井田位置及范围............................... - 1 - 三、矿井开拓情况................................. - 3 - 四、通风系统..................................... - 4 - 五、主要通风机情况............................... - 4 - 六、瓦斯与二氧化碳情况........................... - 5 - 七、瓦斯抽放情况................................. - 5 - 八、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 5 - 九、煤质自燃倾向性及爆炸性....................... - 5 - 第二章矿井需要风量计算............................. - 6 - 一、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方法的选择................... - 6 - 二、矿井需要风量计算............................. - 6 - 三、矿井总风量.................................. - 15 - 第三章矿井通风能力核算............................ - 16 - 一、 30 万t/a以下矿井计算方法.................. - 16 - 第四章矿井通风能力验证............................ - 18 - 一、矿井主要通风机性能验证...................... - 18 - 二、通风网络能力验证............................ - 18 - 三、用风地点有效风量验证........................ - 18 - 四、稀释瓦斯能力验证............................ - 18 - 五、问题及建议.................................. - 19 -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井工煤矿通风能力核定的条件、要求、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晋煤集团所属矿井。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煤矿安全规程 AQ1028-2006 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 AQ1056-2008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Q/JM J 煤矿矿井风量计算方法 Q/JM J 局部通风机管理标准 术语和定义 通风能力核定 矿井通风动力、通风网络、用风地点有效风量、稀释瓦斯所能满足的正常年生产煤量。 有效风量 送到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他用风地点的风量之总和。 通风需风系数 平衡矿井内部漏风和配风不均匀等因素而采用的系数。 1.1 通风能力系数 根据矿井等积孔平衡矿井产量,并结合当地煤炭企业实际情况恰当选取确保矿井通防安全的系数。 核定要求 1.2 矿井每年应进行通风能力核定。 1.3 矿井转入新水平生产或改变一翼通风系统后,应及时重新核定矿井通风能力。 1.4 矿井更换主要通风机,对主要通风机技术改造,主要通风机参数发生变化时,应重新核定矿井通风能力。 1.5 采掘生产工艺发生变化后,应重新核定矿井通风能力。 1.6 矿井瓦斯等级发生变化或瓦斯赋存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后,应重新核定矿井通风能力。 1.7 实施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的矿井,应重新核定矿井通风能力。 1.8 矿井有多个独立通风系统时,应按照每一个主要通风机通风系统分别进行通风能力核定,矿井的通风能力为每一通风系统能力之和。矿井应按照每一通风系统能力合理组织生产。 核定条件 1.9 矿井应有完整独立的通风、防尘、防灭火、安全监控及抽采系统。 1.10 矿井应采用机械通风,运转风机和备用风机应具备同等能力,矿井主要通风机经具备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测试合格。 1.11 矿井通风安全检测仪器、仪表齐全可靠。 1.12 矿井局部通风机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相关规定。 1.13 矿井瓦斯管理符合规定。 1.14 采掘工作面的串联通风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对串联通风的有关规定,以及对串联通风采掘工作面的甲烷传感器的设置和管理规定。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2015年)

前言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提出的“以风定产”等煤矿瓦斯治理措施,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安监总煤字[2004]2544号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各煤矿每年要进行一次通风能力核定工作,并根据核定的通风能力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为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依据安监总煤矿字(2005)42号文件有关规定,对矿井生产系统进行矿井通风能力核定。 一、核定的目的及指导思想 1、坚持以风定产,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并结合设计方案及《安全专篇》等确定矿井原煤生产规模。 2、杜绝超通风能力生产现象和超负荷运转。 3、优化通风系统和通风设施,减少漏风,提高有效风量,改善井下空气及气候条件,预防事故发生。 二、核定依据 1、安监总煤字(2005)42号文件关于《煤矿通风能力核定(试行)》 2、贵州省煤炭管理局黔煤规定(2005)129号文件“关于开展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工作”。 3、矿井通风系统图及测风记录等相关资料。 4、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

5、贵州省能源局黔能源发(2010)40号文件“关于对遵义市煤炭局《关于请求对<习水县XX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进行审批的报告》的批复”。 6、《20123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22226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22226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2015东翼大巷掘进作业规程》。 7、其他相关规定。

第一章矿井概况 一、交通位置 XX煤矿位于习水县城以西,直距6km,属XX镇和XX乡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6°08′30″~106°11′00″,北纬28°18′15″~28°19′15″。 省道S302(梨园坝—赤水)从矿区以北通过,距习水县城运距18km,距习水电厂25km,距合江县长江码头里程 120km,距遵义市红花岗区里程250km,交通方便。 二、地形地貌 矿区处于云贵高原北端向四川盆地南部过渡的斜坡地带,属大娄山系和长江流域赤水河水系。区内最高海拔1522.00m(楠木桥),最低海拔1100m(K2岩溶洼地),高差422.00m;为浅切割的低中山风化剥蚀——溶蚀地貌。区内山高谷深,地层展布蜿蜒起伏,山脉走向由东向西呈波状延伸,山脊走向与沟谷展布并列相间,其北部地势较低而开阔,南部高而陡峻,为浅切割低中山地形,多以圆顶及平顶山峰形成垄岗谷地地貌景观。 三、河流 XX矿区处于长江流域赤水河水系支流黄金河与临江河的补给

大平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核定工作的简要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1056-2008《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及《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第104条“矿井每年安排采掘作业计划时必须核定矿井生产和通风能力,必须按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产量,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的要求,落实“以风定产”的煤矿瓦斯治理措施,加强煤矿通风管理,指导煤矿科学组织生产,规范煤矿生产行为,有效促进煤矿提高通风装备水平,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于2013年11月份对矿井通风能力进行了核定。 严格按通风能力核定工作相关要求,组建以矿总工程师为组长的核定小组,核定人员针对矿井的实际情况逐项收集资料,认真分析现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资料收集工作结束后,核定小组人员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对矿井生产系统中的各采掘工作面的需风量进行核算,最后按照《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的要求编写本报告。 第二节核定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 1、《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1056-2008《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1028-2006《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 4、《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5、矿井有关监测检验报告; 6、《煤矿生产能力核定与管理指南》; 7、MT/T440-2008《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8、《煤炭法》、《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第三节最终确定的煤矿核定通风能力 根据国家煤矿通风能力核定的有关规定,结合矿井通风系统风量分配实际,郑煤集团大平煤矿通风系统生产能力为101.62万吨/年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集团有限公司 ****煤矿 2019年度通风能力核定报告编制人:

编制单位:通防科 编制日期:2019年2月13日 报告会审人员签字

****2019年度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一、通风概况 (一)、通风方式 ****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机械全负压抽出式通风方法。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平硐开拓,布置三条斜井,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在回风斜井引风道安装了2台FBCDZN016型抽出式对旋轴流通风机,一台运行,一台备用,电机功率2×75KW,风量范围:1740~4080m3/min,风压:730~2609pa。采煤工作面实现U型全风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2×22KW对旋局部通风机进行压入式通风,风量范围:380~550m3/min,风压范围:560~5300pa。风筒直径800mm,局部通风机实现了“三专两闭锁”、“双风机,双电源”且自动切换。 (二)、巷道布置及用风地点分布情况 2019年度我矿生产计划主要布置在一采区M6煤层,计划原煤产量3.0万吨,其中回采煤2.8万吨,掘进煤0.2万吨,掘进进尺96米,主要回收一采区大巷煤柱,计划回采一采区煤柱面,计划掘进煤柱面跳切眼。 根据实际情况,最大同时布置为“一采两掘”,本次核定就以1个煤柱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及现有硐室需风量进行通风能力核定。 现实测矿井总进风量为2058m3/min,矿井总回风量为2086m3/min。 (三)瓦斯基本情况

(1)瓦斯等级鉴定:经2009、2011、2012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均为高瓦斯矿井,2012年瓦斯等级鉴定相对瓦斯涌出量51.15m3/t,绝对瓦斯涌出量17.07m3/min。 我矿委托安顺市乡镇煤矿技术服务中心测定了2018年度矿井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测定结果为绝对涌出量为3.67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3.48m3/t,为高瓦斯矿井。 (2)煤层自燃等级鉴定: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13年10月23日提交的****6号煤层煤的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为Ⅱ类(自燃煤层)。 (3)煤尘爆炸性鉴定:根据六枝(集团)恒达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室2006年9月14日提交的《贵州省普定县****6号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矿区内6号煤层煤尘无爆炸性。 (4)贵州省煤炭管理局(黔煤生产字[2008]448号)《关于《普定县****M6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批复》:****6号煤层在矿井矿区范围内+1181m标高以上区域,评价为不具有突出危险性。 (5)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达标情况:2017年12月经安顺市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等上级主管部门验收,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达到二级。(安市煤安监管字【2017】41号)。 (四)主扇运行指标 新回风斜井已经安装了两台FBCDZ№16型轴流式主扇通风机,与之配套的电机功率为2×75KW、叶片角度15°、排风量为2086m3/min、通风阻力640Pa,网络等积孔为2.18m2,通风难易程度为容易。 二、矿井需风量计算 (一)、矿井风量计算原则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作者: ————————————————————————————————日期:

陕西省淳化县安子洼二号井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批准: 审核: 编写: 2017年11月

目录 第一部分矿井概况 第二部分矿井需要风量计算 第三部分矿井通风能力计算 第四部分矿井通风能力验证 第五部分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结果 第六部分问题与建议 附件1、矿井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报告 附件2、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报告 附件3、矿井网络解算分析结果 附件4、矿井稀释瓦斯能力情况 附件5、矿井通风系统示意图 附件6、参加矿井通风能力核定人员名单 附件7、生产统计部门出据的采掘面平均日推进度依据和证明材料 附件8、网络解算结果和新增采掘瓦斯预测内容

第一部分矿井概况 一、矿井概述: 陕西淳化安子洼煤矿二号井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县城北部安子洼秦河乡行政区域,该矿区有公路达各县城,本矿至县城有柏油主干路27公里,至咸阳103公里,至西安133公里,另有简易公路通达淳化县城和旬邑,交通方便。 陕西淳化安子洼煤矿二号井机械化改造于2014年3月份开工建设,设计规模0.45万吨/年,矿区面积3.0574k㎡,可采储量320.2万吨,服务年限5.5年。 矿井开拓方式为单水平开拓,主、风井为斜井,副井为立井。井田可采煤层共1层,为侏罗系延安组4-2号煤,煤层倾角3~5°,其中4-2号煤为矿井主采煤层,4-2上煤平均厚度2.2m,4-2下煤层平均厚度2.3m,煤层赋存稳定,煤质优良,属长焰煤和不粘煤。可采井田共划分为1个采区,目前开采位于井底附近的一采区,矿井采用“一井一面”生产模式,采用走向长壁综采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二、通风系统: 1、通风系统 东安子洼二号井通风系统是主斜井、副立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的中央并列式通风。主扇的工作方法均为机械抽出式,矿井需风1600量3/min,实际总进风量为1840m3/min,总回风量为1980m3/min,主扇排风量 2140m3/min,有效风量1926m3/min,有效风量率为90%。 表4.8-1 矿井各井筒特征及风量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