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的性质

教育的性质

教育的性质
教育的性质

教育的性质(重点)

1、教育的本质属性

(1)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这教育者、受教育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或社会形态,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的作用。

(2)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

第三次工业革命: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

信息革命:高等教育大众化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即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重点)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即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并非决定着教育的一切。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着受教育权

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可以促进民主

(3)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3、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1)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扥方面全面发展

(3)实现的根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教师观方面: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教学行为方面: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1)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2)注重对教师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3)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

(4)鼓励教师身体力行,知行统一;

(5)促进科研,发展教师的批判思维;

(6)加强自我教育,形成反思意识。

4、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第一,及时复习,在学习的当天进行复习

第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第三,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第四,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第五,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第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4、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2)早期的经验

(3)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影响

(4)个人勤奋的影响

4、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程度

(2)社会文化因素

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3)家庭因素

①权威型:被动、依赖等

②放纵型:任性、自私等

③民主型:活泼、自立、富于合作等

4、学校教育因素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

5、个人主观因素

社会上各种影响因素,道德要为个人接受和理解,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才能推动他去思考与行动。

班级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

(2)有利于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

(3)有利于学生提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

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1)德育工作是班级管理的首要工作。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有耐心,结合具体事例,引导他们认识真、假、善、恶、美、丑,让他们从中感受到心灵美,从而立志做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2)开展各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在“玩”中学。

(3)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规范小学生的言行,培养小学生的自

控能力。

(4)抓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5)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以班集体带动学生个人的发展。

(6)建立班级核心力量,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7)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在对待学生方面,要做到公平公正,赏罚分明,对学生一视同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六、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一)处理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让学生受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为目的。

2、客观性原则

3、有效性原则

4、可接受性原则

5、冷处理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那么处理事件就会顺利得多。

(二)处理方法

1、沉着冷静面对

2、机智果断应对

3、公平民主处理

4、善于总结引导

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二)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

(三)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

2、后进生的教育(重点)

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

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常见土的种类及性质

四、无黏性土的物理性质 无黏性土主要是指砂土和碎石土,其工程性质与其密实度密切相关。密实度越大,土的强度越大。因此,密实度是反映无黏性土工程性质的主要指标。 评判无黏性土的密实度有以下方法:1、根据相对密实度 Dr (大小位于0~1 之间)判别: 密实( 1 ≥Dr≥0 . 67 );中密( 0 . 67≥Dr≥0 . 33 );松散( 0 . 33 ≥ Dr ≥0 )。该法适用于透水性好的无黏性土,如纯砂、纯砾。 2、根据天然孔隙比e判别: e越小,土越密实。一般,e< 0 . 6 时属密实,e> 1 . 0 时属疏松。该法适用于砂土,但不能考虑矿物成分、级配等对密实度的影响。 3、根据原位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密( N > 30 )、中密( 15 ≤N≤ 30 )、稍密( 10≤N≤15 )、松散( N≤10 ) 原位标准贯入试验:在土层钻孔中,利用重63.5kg的锤击贯入器,根据每贯入30cm所

需锤击数来判断土的性质,估算土层强度的一种动力触探试验。 4、根据野外方法鉴别(针对碎石类土) 肉眼观察、挖、钻等。 五、黏性土的物理性质 黏性土的特性主要是由于黏粒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因此含水量是决定因素。黏性土的含水量对其物理状态和工程性质有重要影响。 液限(ωL, Liqud Limit ):土由可塑状态变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土处于可塑状态的最大含水量,稍大即流态; 塑限(ωP, Plastic Limit ):土由半固态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土处于可塑状态的最小含水量,稍小即半固态; 缩限(ωS , Shrinkage Limit ):土由固态变为半固态的界限含水量;土处于半固态的最小含水量,稍小即为固态。 塑性指数IP ―表示土处于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 IP 越大,土处于可塑状态的含水量范围也越大。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吕达张廷凯 论著选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生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似乎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盲目的轻率的否定于改革和发展不利,而针对现实的具体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处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这是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足够的准备。从战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前瞻性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相情愿或纸上谈兵,或大起大落导致最终失败。学校课程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它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涉及教育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发展按改良或改革来作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以上述指导思想来思考与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问题和趋势,也许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01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教案 课题: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一、教学目的:1.了解土的生成和工程力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2.掌握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的测定方法和指标间的相互转换; 3.熟悉土的抗渗性与工程分类。 二、教学重点:土的组成、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物理状态指标。 三、教学难点:指标间的相互转换及应用。 四、教学时数: 6 学时。 五、习题: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一、土的生成与特性 1.土的生成 工程领域土的概念:土是指覆盖在地表的没有胶结和弱胶结的颗粒堆积物,土与岩石的区分仅在于颗粒胶结的强弱,土和石没有明显区分。 土的生成:岩石在各种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固体矿物、流体水、气体混合物。 不同风化形成不同性质的土,有下列三种: (1)物理风化:只改变颗粒大小,不改变矿物成分。由物理风化生成土为粗粒土(如块碎石、砾石、砂土),为无粘性土。 (2)化学风化:矿物发生改变,生成新成分—次生矿物。由化学风化生成土为细粒土,具有粘结力(粘土和粘质粉土),为粘性土。 (3)生物风化:动植物与人类活动对岩体的破坏。矿物成分没有变化。 2.土的结构和构造 (1)土的结构 定义:土颗粒间的相互排列和联结形式称为土的结构。 1)种类: ●单粒结构:每一个颗粒在自重作用下单独下沉并达到稳态。 ●蜂窝结构:单个下沉,碰到已下沉的土颗粒,因土粒间分子引力大于重力不再下沉,形成大孔隙蜂窝状结构。 ●絮状结构:微粒极细的粘土颗粒在水中长期悬浮,相互碰撞吸引形成小链环状土集粒。小链之间相互吸引,形成大链环,称絮状结构。 图1.1 土的结构 3)工程性质: 密实的单粒结构工程性质最好,蜂窝结构与絮状结构如被扰动破坏天然结构,则强度低、压缩性高,不可用做天然地基。

2016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2016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前言 生源下降的整体趋势并没有得到缓解,但是小学一年级招生总量已经超过1700万,比上年明显增长60余万。从小学一年级入学新生与小学在校生总量上看,一个阶段的生源下降探底,开始小幅回升,但仍需观察。 但是从绝对的人口出生率看,仍然处于一个相对的低端平台期,10余年来一直处于1700余万左右,并没有显著变化,这也决定了未来学生的基本基数,不大可能短期产生根本性改观。 初中阶段招生量与在校生量继续下降,同时,普通高中招生量继续保持微跌的趋势,未来一个阶段高考报名人数增长无望,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小幅下降2万人,停止了连续三年的反弹趋势,也基本反映了高考报名人数开始触底,未来波动不会太大。 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下降至601万,连续5年下降,与5年前相比,下降了31%,占高中阶段招生总量的占比也继续下探,从51%,下探至43%,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堪忧!但是另一方面,大量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只是强调家长的观念,并不能改变职业教育下滑的现状,如何从根本上下手,改变教育培养的人才结构是根本。 出国留学分流作用仍然显著,尤其是小留学生已经成为出国留学增长的引擎,中学生出国比例仍然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国际学校与国际部高烧不退。 201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2.9万亿人民币,再次创造历史,国家在教育,尤其基础教育的投资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但是,无论从生均拨款还是从生师比看,基础教育的投资效率都值得关注。 北京,上海等地非本地户籍学生招生比例与总量显著下降,湖北江苏减招事件再次提示我们,教育治理只是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只讲自己局部利益与私立的环境下,“教育公平”实现起来还很遥远。 包括中考高考在内的选拔性考试水平化,简单化,模式化现象应该引起重视,在客观上失去选拔功能的同时,实际上起到了推动应试教育的作用。 新东方、学而思等校外辅导机构收入大幅度增长,新东方与留学相关的收入已经退居第二位,中小学校外辅导培训占据第一。学而思的核心收入来自没有升学考试的小学阶段,开班总和超过了初中与高中。从小学高年级开始,伴随年级的增长递减,开班最少的是高三。从新东方、好未来等上市公司的收入结构与开班情况看,相关部门的减负措施可能适得其反,值得我们反思。 第一章基础教育各阶段发展情况 1.1 基础教育各阶段学生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1.1.1 新生婴儿数量稳中有降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现状1培训讲学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现 状1

我国基础教育概况及发展现状 一、我国基础教育的概况 1、我国基础教育的构成 在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三个部分。 (1)幼儿教育:我国幼儿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在城市以幼儿园为主,有三年制的,也有一年或两年制的;有全日制的,也有半日制、寄宿制、计时制的。在农村则以学前幼儿班为主要形式,另外还有季节性幼儿园。在老、少、边、穷地区,除正规教育外,还有幼儿活动站、游戏小组、巡回辅导站、“大篷车”服务等灵活多样的非正规教育形式。中国幼儿教育按照国家、集体、公民、个人一起办,多渠道、多形式发展的方针,极大地促进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2)中小学教育。中国的中小学分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三个阶段,共12年。小学有5年制和6年制两种,前者约占小学总数的35%,后者约占65%。初中多数为3年制,极少数为4年制(约有98%的初中生在3年制学校)。小学和初中一共9年,属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学制3年。 中小学每个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小学全年教学时间为38周,机动时间1周,节假日13周;初中全年教学时间为39周,机动时间1周,节假日12周;高中全年教学时间40周,机动时间1-2周,节假日10-11周。中小学实行一周5天授课制。 1993年秋季开始,初中和小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这个方案包括课程计划和各科教学大纲。这一方案将课

程分为国家安排课程和地方安排课程,地方安排课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课程内容。 现行普通高中课程由学科课程和活动两部分组成。学科课程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活动包括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1999年,教育部开始组织、设计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 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均可就近入小学学习,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推迟到7周岁入学;已基本普及初中义务教育的地方,小学毕业生可免试就近升入初 中学习。初中毕业生升高中阶段学习,要经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成绩合格,方可升入高中阶段学习。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期、学年和毕业生的终结性考试、考查是对学生的合格水平的考核。小学毕业考核,语文、数学为考试科目,其它为考查科目。初中毕业考核,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毕业年级文化学科范围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考试学科,其它科目则实行结业考试或考查。 2、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 基础教育实行在国家宏观指导下主要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 国家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中小学(幼儿园)的办学及管理,逐步形成以政 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倡导中小学校(幼儿园)同附近的企事业单位、街道或村民委员会建立社区 教育组织,吸引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学校建设。 3、基础教育的教材建设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稳,各学校办学条件差异很大,需要有不同层次,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教材。为此,原国家教育委员会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新中国成立50多年,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基础教育课程也在不断改革。但是,众多的教育工作者,经过与外国的对比.发现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存在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2)课程目标注重知识技能取向。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养成,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3)部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以致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4)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6)课程评价过分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过于强调学生学业考试成绩,评价标准单一.忽视了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促进发展等功能。(7)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课程管理缺乏灵活性、开放性.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等等。另外,推行素质教育也遇到很大困难.许多地方“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教育与时代的要求差距很大。二、我国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的目标(一)指导思想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总体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追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具体目标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及答案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一、思考题 1、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建筑地基土分哪几类?各类土的工程性质如何? 3、土的颗粒级配是通过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测定的,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判断土的级配情况? 4、土的试验指标有几个?它们是如何测定的?其他指标如何换算? 5、粘性土的含水率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很大,为什么?如何确定粘性土的状态? 6、无粘性土的密实度对其工程性质有重要影响,反映无粘性土密实度的指标有哪些? 二、选择题 1、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性质指标是() A、孔隙比、天然含水率和饱和度 B、孔隙比、相对密度和密度 C、天然重度、天然含水率和相对密度 D、相对密度、饱和度和密度 2、砂土和碎石土的主要结构形式是() A、单粒结构 B、蜂窝结构 C、絮状结构 D、层状结构 3、对粘性土性质影响最大的是土中的( ) A、强结合水 B、弱结合水 C、自由水 D、毛细水 4、无粘性土的相对密实度愈小,土愈() A、密实 B、松散 C、居中 D、难确定 5、土的不均匀系数C u 越大,表示土的级配() A、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 B、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 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 6、若某砂土的天然孔隙比与其能达到的最大孔隙比相等,则该土() A、处于最疏松状态 B、处于中等密实状态 C、处于最密实状态 D、无法确定其状态 7、无粘性土的分类是按() A、颗粒级配 B、矿物成分 C、液性指数 D、塑性指数 8、下列哪个物理性质指标可直接通过土工试验测定() A、孔隙比 e B、孔隙率 n C、饱和度S r D、土粒比重 d s 9、在击实试验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土的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 B、土的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 C、土的干密度在某一含水率下达到最大值,其它含水率对应干密度都较小 10、土粒级配曲线越平缓,说明()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发展方向汇编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发展方向 ——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来看 刘东茹指导老师:候选明 【摘要】: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教育模式机械僵化,教育内容过于陈旧,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者素质参差不齐等。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提倡“回归自然”,尊重儿童的天性发展,强调自由与自主,并且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这些思想和理论对我国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反思。 【关键字】:自然教育基础教育素质教育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间的较量成了综合国力的较量,成了科学与技术的较量,成了人才的较量。而发展教育事业是一国培养人才,和平崛起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基础教育,它作为教育的根基,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兴衰成败。就目前来看,我国教育领域尤其是基础教育暴露出了许多矛盾与问题。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提倡“归于自然”,重视儿童的天性发展,崇尚自由和平等,这些思想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卢梭及其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一)卢梭与《爱弥儿》 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oau, 1712——1778)是十八世纪法国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在对封建旧教育的批判中,卢梭也是一名在教育思想上扭转乾坤的勇猛的战士。”①卢梭生于瑞士,自幼勤奋好学,3岁识字,7岁可读一些历史和文学书籍,这种嗜读习惯,使他很早就接触了古代希腊、罗马伟人的思想,也锻炼了自学能力,为他以后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0岁到30岁是卢梭思想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卢梭在各地漂泊,从事过各种下层职业,广泛地接触了城市和乡村的各种社会阶层。同时年轻的卢梭在这一时期还大量地接触了当时最新的科学知识和思想成果,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名著,他以顽强的毅力,经过多年的勤奋学习,在众多领域积累了广博的知识,为自己创造了作为一个思想巨人、迈上思想界高峰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卢梭一生写作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著作,如《民约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等,这些作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诸多方面,对社会历史的进步具有重大贡献。其中,最能体现卢梭教育思想的著作是《爱弥儿》,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及改革趋势(上)汇编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及改革趋势(上) 吴霓 教育部中国教科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是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霓。今天我给大家讲述的内容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及改革趋势。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及改革趋势这一讲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大家都知道,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基础教育的发展好坏关系到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未来。下面我给大家就相关内容进行一个讲述。 一、我国基础教育概况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况,我国基础教育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幼儿教育,另外一个方面是小学教育,再一个方面是普通中等教育。 截止到2010年,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概况有这样一些数据。截止到2010年我国共有幼儿园15.04万所,在园的幼儿包括学前班有2976.67万人,学生教育的毛入园率达到56.6%。我们国家基础教育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小学教育,截止到2010年全国共有小学25.74万所,在校小学生有9940.70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70%。基础教育的另外一个学段是初中,我们国家在截止到2010年,初中学校有5.49万所,其中包括职业初中0.01万所,在校初中生279.33万人,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达到了100.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7.5%。 另外我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706所,在校生42.56万人。再一个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包括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学校2.86万所,在校学生4677.34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2.5%。这是我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基础教育目前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高中大概的一个情况,这个数据是截止到2010年的数据。(一)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什么样的类型?我国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实行的是在国家宏观指导下,主要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这样一个分级管理的体制它有这样几个方面,一个从中央也就是我们国家的中央主管部门就是教育部,教育部的职责就是:负责制定有关基础教育的法规、方针、政策及总体发展规划和基本学制;设立用于补助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师范教育的专项基金;对地方教育部门工作进行监督指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的趋势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吕达张廷凯 论著选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生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似乎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盲目的轻率的否定于改革和发展不利,而针对现实的具体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处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这是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足够的准备。从战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前瞻性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相情愿或纸上谈兵,或大起大落导致最终失败。学校课程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它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涉及教育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发展按改良或改革来作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以上述指导思想来思考与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问题和趋势,也许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土的类别和性质

土方工作的主要内容: 主要工作:挖、运、填、压(平) 准备工作:施工排、降水 辅助工作:土壁支护 常见的土方工程: 场地平整 基坑(槽)及管沟开挖 地下工程大型土方开挖 土方填筑 学习单元1:认识土的工程性质 学习单元2:计算土方工程量 学习单元3:土方开挖(施工排降水、基坑支护) 学习单元4:填筑土方并压实 1.了解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 2.掌握土方量计算、施工排降水方法、基坑支护方法 3.熟悉土方机械 4.掌握土方工程质量验收 能看懂地质勘探报告,能在施工现场简单鉴别土的类别,会计算土方工程量,会编制基坑降水施工方案,会编制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学习重点: 1.施工降水的方法 2.基坑支护的方法 学习难点: 1.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的确定

学习单元1:土的类别及土的工程性质 工作任务1:判断土的类别 一、根据土的颗粒大小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详 细的分类,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二、根据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分为: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等八大类。 工作任务2:认识土的工程性质 一、土的天然含水量 二、土的天然密度 三、土的干密度 四、土的可松性 五、土的渗透性 一、土的天然含水量 土的天然含水量是指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的固体颗粒之间的质量比,以百分数表示。 mw ——土中水的质量; ms ——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土的含水量测定方法: 把土样称量后放入烘箱内进行烘干(100-105°C),直至重量不在减少为止,称量。第一次称量为含水状态土的质量,第二次称量为烘干后土的质量ms,利用公式可计算出土的天然含水量。 土的含水量表示土的干湿程度。 土的含水量:5%以内,干土; 5-30%以内,潮湿土; 大于30%,湿土。

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

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特点、必要性、策略等方面对我国有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局限性进行一些思考。(关键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我国基础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在20世纪末全国85%人口所在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在多年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体制下基础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出现了比较显著的非均衡发展趋向。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确保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使每个儿童都能真正得到尽可能的发展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日益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对我国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促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界定由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丰富论者们见仁见智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界定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针对现实中教育供需不平衡提出的因而它首先意味着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包括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分配也包括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间、各级各类学校间、各地区教育间的分配。另一种观点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涉及的主要是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保障

问题以及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问题。它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与-资源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还有观点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都要统筹规划实现均衡发展;二是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三是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特别应当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最后也有观点认为在空间结构上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在时间进程上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方面拥有相对平等的入学机会得到大致均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条件并能够获得尽可能的发展与成长。就其实质而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涉及受教育者教育权利的保障问题教育的民主与公平问题。具体而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在物质层面上追求优质资源的相对均衡配置从而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条件在就学过程中得到同等的对待与支持;在制度层面上保障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实现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和就学机会;在意识层面上关注每个儿童潜能的最大程度的发挥并为之提供最适宜的环境及条件。” 结合研究者们的已有观点笔者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对教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现状

我国基础教育概况及发展现状 一、我国基础教育的概况 1、我国基础教育的构成 在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三个部分。 (1)幼儿教育:我国幼儿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在城市以幼儿园为主,有三年制的,也有一年或两年制的;有全日制的,也有半日制、寄宿制、计时制的。在农村则以学前幼儿班为主要形式,另外还有季节性幼儿园。在老、少、边、穷地区,除正规教育外,还有幼儿活动站、游戏小组、巡回辅导站、“大篷车”服务等灵活多样的非正规教育形式。中国幼儿教育按照国家、集体、公民、个人一起办,多渠道、多形式发展的方针,极大地促进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2)中小学教育。中国的中小学分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三个阶段,共12年。小学有5年制和6年制两种,前者约占小学总数的35%,后者约占65%。初中多数为3年制,极少数为4年制(约有98%的初中生在3年制学校)。小学和初中一共9年,属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学制3年。 中小学每个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小学全年教学时间为38周,机动时间1周,节假日13周;初中全年教学时间为39周,机动时间1周,节假日12周;高中全年教学时间40周,机动时间1-2周,节假日10-11周。中小学实行一周5天授课制。 1993年秋季开始,初中和小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这个方案包括课程计划和各科教学大纲。这一方案将课程分为国家安排课程和地方安排课程,地方安排课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课程内容。 现行普通高中课程由学科课程和活动两部分组成。学科课程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活动包括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1999年,教育部开始组织、设计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 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均可就近入小学学习,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推迟到7周岁入学;已基本普及初中义务教育的地方,小学毕业生可免试就近升入初中学习。初中毕业生升高中阶段学习,要经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成绩合格,方可升入高中阶段学习。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期、学年和毕业生的终结性考试、考查是对学生的合格水平的考核。小学毕业考核,语文、数学为考试科目,其它为考查科目。初中毕业考核,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毕业年级文化学科范围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考试学科,其它科目则实行结业考试或考查。 2、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 基础教育实行在国家宏观指导下主要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 国家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中小学(幼儿园)的办学及管理,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倡导中小学校(幼儿园)同附近的企事业单位、街道或村民委员会建立社区教育组织,吸引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学校建设。 3、基础教育的教材建设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稳,各学校办学条件差异很大,需要有不同层次,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教材。为此,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6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吕达张廷凯 论著选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生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似乎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盲目的轻率的否定于改革和发展不利,而针对现实的具体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处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这是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足够的准备。从战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前瞻性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相情愿或纸上谈兵,或大起大落导致最终失败。学校课程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它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涉及教育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发展按改良或改革来作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以上述指导思想来思考与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问题和趋势,也许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中国教育在线制作完成的《xx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12月1日发布。 中国基础教育的总体面貌如何?成绩、亮点有哪些?老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又出现了哪些新问题?这份中国基础教育年度体检报告审视了当下基础教育的热点、痛点、发力点。 教育xx程度显著提高 学前:入园人数从xx年开始持续增长,增长幅度最高的是xx年,达到 9.92%,随后增幅逐年下降。xx年入园儿童xx.85万人,比上年增加21.07万人,只增长了1.06%。自xx年起,幼儿园数量开始持续增加,xx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2.37万所,13年间增幅达100%。 小学:xx年小学招生人数为1729.04万人,比上年增加70.62万人。自xx 年以来,每年小学招生人数基本维持在1700万人左右,几乎没有变化。但是xx 年比上年显著增加70万人,同时在校生数量也止跌回升。这个变化表明,此轮人口低谷基本探底,将进入缓慢回升阶段,只是不太可能再回到20年前的小学入学高峰。 初中:伴随小学招生人数的减少、在校小学生总量逐步下降,初中招生人数从xx年起也开始下降,已经从最高峰时每年招生2263万人下降至xx年的1411万人,降幅达37.6%。与初中招生数量持续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xx年以后初中阶段教师数量保持了平稳态势,xx年初中阶段教师数量为347.56万人,与xx年相比减少1.28万人。普通高中:xx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达877.7万人,创历史新高,但随着初中毕业生总量的减少,普通高中阶段招生人数在xx 年以后开始缓慢下降,xx年下降至796.6万人。伴随普通高中招生数量和在校生数量的增长,普通高中阶段教师数量也持续增加,xx年后增幅放缓,xx年普通高中阶段教师数量达到169.54万人。 中职:招生人数在xx年达到870万人,但从xx年开始,中职招生人数持续下滑。截至xx年,中职招生人数下降至601万人,较xx年减少269万人,5年间降幅达3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强调学生是能动实践的主体。“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将使学习者有更多机会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学生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程序,充分激发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统一的课程。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又承认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 (二)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在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仅仅坚持“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能力,如求知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以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型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未来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教育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如何让科学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就需要人文学科的指引。我国学校课程中数理学科比例大、人文学静分量偏低,如何平衡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 综合化课程既是为了避免增设新学科造成学生课业负担,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综合化课程中不仅可以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而且可以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品质。一般说来,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越高,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 (五)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课程的个性化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普遍运用,为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持。 个性化的课程必然带来多样化的课程,多样化的课程是我国未来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但并不是说不要统一性,多样化是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化,它是与特色化、层次性、可选择

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姓名:XX 学号:0000000 学院:化学与药学学院专业: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间的较量成了综合国力的较量,成了科学与技术的较量,成了人才的较量。而发展教育事业是一国培养人才,和平崛起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基础教育,它作为教育的根基,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兴衰成败。就目前来看,我国教育领域尤其是基础教育暴露出了许多矛盾与问题,如:教育不公平、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育模式机械僵化、教育内容过于陈旧,安排不合理,教育与实际严重脱节、教育者素质参差不齐、入学人数增长迅速,但辍学率很高等。因此,我国要努力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完善基础教育机制,探索出适合本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一)教学模式机械僵化,教育内容陈旧,与时代发展不相符合 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差不多都是一种模式即填鸭式教育。虽然现在在我国的许多学校都采用投影、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但在教学方式上并没有太大改变,仍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主,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听的形式进行,而且教学内容过于偏重课本教材的学习,忽视了实践的作用,同时现今的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成绩过分的看重,将成绩看作衡量学生一切的标准。这种方式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以及对学生都极为不利。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种填鸭式教学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并在当时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一切讲求竞争,一切讲求创新的今天,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为我们发挥最优的效用,已是弊大于利了。这些弊病主要表现在:比如它一味强调结论的唯一性和权威性,而对过程的合理性合法性置若罔闻。一种只看重结果不看重过程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其目的心和功利心势必会很强。当然我并不是否认追求目的不好,但过分看重结果忽视过程,至少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利于学生去进行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锻炼,因为大家只要老老实实记住老师所讲就能达到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只要达到预期的结果,培不培养自主性创造性谁又会在乎呢。在这种模式下学习,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考试机器”。同时,填鸭式教学法过分强调共性和纪律性。因为它是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所以在上课时它要求课堂纪律的严肃性和学生完全的注意力集中,这种要求过于严苛而且也不符合人的生理条件,这样下去怎么培养学生的个性,更不可能关注到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需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5)讲解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5)

精品文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强调学生是能动实践的主体。“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将使学习者有更多机会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学生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程序,充分激发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统一的课程。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又承认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 (二)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在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仅仅坚持“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能力,如求知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以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型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未来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教育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如何让科学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就需要人文学科的指引。我国学校课程中数理学科比例大、人文学静分量偏低,如何平衡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