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在等待手术期间的心理体验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在等待手术期间的心理体验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在等待手术期间的心理体验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在等待手术期间的心理体验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在等待手术期间的心理体验

高秀梅刘柏友

摘要目的:了解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在等待手术期间的心理体验,为实施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我科8例等待瓣膜置换的患者进行非结构式访谈。结果:等待手术的患者存在心理障碍、过度依赖等心理问题。结论:等待瓣膜置换的患者需要医务人员提供更多的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

关键词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前;心理体验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23.081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由于多瓣受损时间长,心脏处于高负荷超能状态,心脏细胞受到损害,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手术死亡率较高[1]。尤其是心功能Ⅳ级者手术前必须加强治疗,待心功能改善至Ⅲ级时再考虑手术,这期间,患者往往出现心理问题。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会延续至术后,患者会认为,自身的完整性被破坏,对换上的瓣膜能用多久十分担心,一旦瓣膜失灵会危及生命,而产生忧虑、惶惶不安,甚至感到悲伤[2]。笔者通过对等待手术的患者进行访谈,探寻其心理状况,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12年2 3月在我科住院等待瓣膜置换的患者8例。均自愿参加调查,男5例,女3例。年龄34 61岁。其中二尖瓣重度狭窄伴关闭不全6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关闭不全2例。心功能均为Ⅳ级。为保护患者隐私,8例患者分别用代号C1 C8表示。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非结构访谈,访谈在病房床旁进作者单位:610083成都军区总医院心外ICU

高秀梅:女,本科,护师行,访谈采用“您觉得入院这些天感觉好一点没有?”“现在您有什么需要想了解的吗?”“现在您是怎么想的?”等开放式问题,谈话时做适当追问,随时观察患者的表情,以便更深入地挖掘其感受。每例患者的访谈时间为20 30min。1.2.2资料分析方法。采用现象学方法进行资料分析与整理。访谈资料按照Colaizzi[3]的7步分析法进行。每次访谈结束后,反复聆听录音,然后逐字逐句转录,对访谈内容有一个总体印象[4]。记录受访者的非语言行为,最终形成的主题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5]的语句。再反复阅读,从多次阅读中提炼其中的主要观点与意见[6],将观点、意见汇集,辨别出相似的观点,形成初步主题概念。对初步形成的主题概念,进行不断地比较对照,升华出最终的主题概念[7]。最后取得受访者确切的见解。

2结果

2.1心理障碍

2.1.1对手术费用的担心。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支付一定的医疗费用,所有患者都感到负担沉重。C1:“我们家

2.368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本组68例患者经护理后有57例表示对护理工作很满意,11例表示满意。

3讨论

ICU收治的急、危、重患者病情较复杂、严重,加之ICU特殊的工作环境和陪护制度,使患者的心理护理问题一直受到医护工作者的重视[4,5]。我科拥有20名经临床心理学培训的ICU护士和8名经验丰富的ICU高年资护士,这为ICU开展科学、专业的心理护理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开展心理护理时,由于患者的性格与其情绪的自我调节有直接关系,因此有必要先对患者进行性格角度上的分型,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研究结果显示,68例患者在护理后SAS 及SDS得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提示以性格分型为特征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ICU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水平。

护理质量反映了护理工作的内涵,指的是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效果及患者对护理工作合理需要的综合。心理护理除了能够缓解ICU患者的负性情绪,还会对护理质量产生影响。本研究以ICU患者危险事故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作为护理质量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68例患者经护理后危险事故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护理前的19.12%(P<0.05),此外,本组患者均表示对护理工作满意,提示对ICU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不但能改善其焦虑、抑郁水平,还能显著提高其护理质量,这对ICU患者的远期康复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祝惠民主编.内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47-451.

[2]金艳艳,陈倩倩.慎独精神在提高ICU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7):112-113.

[3]张明园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5-39.

[4]胡雪元.ICU医院感染的观察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2):87-89.

[5]王宏霞,刘璞娟.浅谈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4):13-17.

(收稿日期:2012-08-23)

(本文编辑白晶晶)

·

141

·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第9卷第23期(上半月版)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综合治疗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综合治疗 目的为提高重症瓣膜病患者外科综合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总结及探讨其围手术期处理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3年12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02例重症瓣膜病患者资料,总结分析手术期情况。结果52例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住院期间死5例,死亡率为4.9%,其余患者顺利,心功能术后恢复至Ⅰ~Ⅱ级85例,Ⅲ级10例,Ⅳ级2例。结论经过充分和完善的术前准备、心功能调整和围手术期加强营养支持,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加强术中细节处理,能有效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疗效。 标签: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 目前我国的心脏瓣膜病主要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主,由于对疾病认识和重视不足,就诊时心脏的病理生理和心脏结构改变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阶段,常常已经出现心脏病恶液质,以及由此引发的多脏器功能不全以及全身代谢障碍和紊乱。即使采取了积极和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和处理,但术后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仍很高。临床上将其称之为重症心脏瓣膜病。国内外文献报道其手术死亡率高并且远期疗效较差[1-4]。我院从2007年1月~2013年12月为102例重症瓣膜病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效果疗效较好,现就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45例,女57例,36~72岁,身高146~175 cm,体质量32~85 kg,病程10~46年。其中单纯二尖瓣病变47例,单纯主动脉瓣病变21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病变34例,其中伴有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和肺动脉高压67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13例,合并左房血栓5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0例,合并心源性恶液质者65例,冠心病12例,其他心脏畸形5例,糖尿病16例,术前有脑血管意外病变9例,半侧肢体瘫痪6例。术前心功能Ⅱ~Ⅲ级78例,Ⅳ24例。胸片检查心胸比率>0.8者63例。心电图示有房颤心律82例。B超提示肝淤血、伴有腹水25例。肝肾功能不全者45例,高胆红素者31例,血小板减少及凝血机制障碍16例,贫血26例。术前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射血分数(EF)值0.35~0.66,其中左室舒张末径(LVEDD)>70mm 者65例,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55mm者62例,左房内径(LAESD )>55mm 56例。 1.2方法术前静脉应用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農、硝普钠等血管活性药物和营养心肌药物使用,合并心脏恶液质者应用胃肠内外营养,积极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加强利尿、补钾,待水肿基本消退,心、肝、肾功能有一定改善后行手术治疗。手术均为全身麻醉,常规采用胸部正中切口,中低温体外循环(25℃~30℃),中度血液稀释(Hct20%~25%),主动脉根部灌注冷血停搏液,心包腔置冰水或冰泥降低心脏局部温度;每30min左右重复灌半量。二尖瓣病变者经右房-房间隔探查,有主动脉瓣病变者经冠状动脉开口直接灌注,需要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时结合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二

ACC-AHA瓣膜性心脏病处理指南

ACC/AHA瓣膜性心脏病处理指南 I、导言 I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和治疗。 II类:指那些有用和有效性的证据尚有矛盾和/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和治疗。II a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 II b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尚不能充分说明有用和/或有效。 III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有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和治疗。 Ⅱ、总则 A、主动脉瓣狭窄(AS) 主动脉瓣狭窄(AS)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建议 适应症分类 1、出现症状的重度AS患者。Ⅰ 2、行冠状动脉旁路外科手术的重度AS患者。Ⅰ 3、行主动脉或其它心脏瓣膜外科手术的重度AS患者。Ⅰ 4、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或行主动脉或其它心脏瓣膜外Ⅰ 科手术的中度AS患者。 5、无症状的重度AS患者伴 左室收缩功能不全Ⅱa 对运动的异常反应(如低血压)Ⅱa 室性心动过速Ⅱb 显著或过分的左室肥厚(≥15mm)Ⅱb 瓣膜面积﹤0.6cm2 Ⅱb 6、无5项中的表现,对无症状患者预防猝死。Ⅲ 成年人主动脉瓣狭窄行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的建议 适应症分类 1、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且对AVR有高度危险者是Ⅱa 一种外科手术的过渡。 2、减轻患者严重的狭窄情况。Ⅱb 3、需紧急非心脏外科手术者。Ⅱb 4、替代AVR术。Ⅱb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

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血管扩张剂治疗建议 适应症分类1、有症状和/或左室收缩不全的严重反流患者由于其它心脏或Ⅰ 非心脏因素不推荐行外科手术的长期治疗。 2、有左室扩大但收缩功能正常的严重反流且无症状患者长期治疗。Ⅰ 3、有高血压和任何程度反流的无症状患者长期治疗。Ⅰ 4、AVR术后存在持续左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长期ACEI治疗。Ⅰ 5、在行AVR术前有严重心衰症状和严重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Ⅰ 为改善血流动力学而长期治疗。 6、轻、中度AR和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无症状患者的长期治疗。Ⅲ 7、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无症状患者有瓣膜置换的其它适应症行Ⅲ 长期治疗。 8、左室功能正常或轻、中度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有症状患者且Ⅲ 具有瓣膜置换的其它适应症者行长期治疗。 慢性严重主动脉瓣关闭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建议 适应症分类1、NYHA心功能分级Ⅲ或Ⅳ级的患者和维持的左室收缩功能在Ⅰ 休息时射血分数正常(EF≥50%) 2、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有症状的患者和维持的左室收缩功能Ⅰ (休息时EF≥50%),但伴有进行性左室扩大或在休息时射 血分数下降或运动耐量下降。 3、加拿大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Ⅱ级和伴或不伴冠心病的严重心Ⅰ绞痛患者。 4、轻、中度休息时左室功能不全(EF值25%~49%)患者有或Ⅰ无临床症状。 5、行冠脉搭桥手术和行主动脉或其它心脏瓣膜手术患者。Ⅰ 6、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有症状的患者和维持的左室收缩功能Ⅱa (休息时EF≥50%),但伴有稳定的左室大小及收缩功能和 稳定的运动耐量。 7、左室收缩功能正常(EF≥50%)的无症状患者,但伴有严重Ⅱa 的左室扩大(舒张末内径>75mm或收缩末内径>55mm)。 8、有严重的左室功能不全(EF值<25%)。Ⅱb 9、无症状患者休息时左室收缩功能正常(EF>50%)和进行性Ⅱb 左室扩大,而扩大程度中等(舒张末内径70-75mm,收缩末

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护理查房

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内科护理查房 时间:责任护士: 地点:记录者: 主查人: 查房内容: 查房形式: 主查人职称(职务): 参加查房人员: xx:各位同志,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内科的护理查房,这次查房的内容是325床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该病人病情复杂,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因此我们就针对这病人展开一次教学护理查房,共同学习相关知识。下面由我科xx向大家介绍一下病人的一般情况。 xx:案例患者xx床xx,女,81岁,住院号xxxxx。患者于2012-07-03 08:00 因反复胸闷气急、浮肿十余年,加重半月来院,T:37.6℃,P80次/分,R 20次/分,BP 145/85 mmHg。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91g/L、血红蛋白97.0 g/L、钠130.7mmol/L、氯93.2mmol/L、尿素氮11.9mmol/L、尿酸736umol/L。粪便检查示:大便隐血试验阳性,2012-07-11复查为阴性。腹部B超示:1、腹腔积液,2、胆囊水肿,3、脾肿大。心电图示:1、心房颤动伴频发室性早搏,2、心肌劳损。全胸片示: 心影增大,两肺纹理粗重。心脏超声示: 全心增大,二、三尖瓣中至大量反流,主动脉瓣增强伴瓣少量反流,左心收缩功能正常。 临床诊断:心脏瓣膜病:二尖瓣闭锁不全、三尖瓣闭锁不全、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心脏增大,心房纤颤,心功能Ⅳ级, 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临床处理:扶入病房。入院后予一级病重,氧气2L/min吸入,于

2012-07-06停病重。入院后予心酰安、单硝酸异山梨酯强心扩冠脉,托拉塞米、螺内酯消肿利尿,舒血宁扩充血容量等支持对症治疗。护理体检:现患者一般情况可,无胸闷气急、无发热咳嗽,双下肢浮肿明显好转。口腔清洁无异味无霉菌感染,全身皮肤完好无破损。(患者入院时下肢水肿部位皮肤破损) xx:请问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理特点? xx:二尖瓣关闭不全:当左心室收缩时,由于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室部分血液反流入左心房,左心房的容量负荷增加,左心房扩大。心室舒张期左心房仍可将过多的血液送至左心室,致使左心室扩大、肥厚。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由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内血液在舒张期反流入左心室,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使左心室扩大、离心性肥厚,久之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发生左心功能不全。另由于舒张期血液反流回左心室,主动脉舒张压低,可引起外周动脉供血不足,导致主要脏器如脑、冠状动脉等灌注不足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xx:请问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临床表现? xx:二尖瓣关闭不全:1、症状:轻者无症状,重者出现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疲倦、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等,后期可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2、体征: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粗糙吹风样杂音。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症状:轻者无症状,重者有心悸、心前区不适,常有体位性头晕;2、体征:第二主动脉瓣区可听到舒张早期叹气样杂音。 xx:请问左心衰竭、右心衰竭临床表现? xx: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1、呼吸困难:最早出现的是劳力性呼吸困难,最典型的是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咳嗽、咳痰、咯血,3、其他:倦怠、乏力、头晕、失眠等。 右心衰竭:主要变现为体循环静脉淤血.以食欲缺乏、恶心呕吐、水

2014年AHA-ACC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解读

2014年AHA/ACC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解读 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刘庆荣吴永健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老年型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VD)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成为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心血管疾病。我国一项回顾性非随机研究分析提示50岁以上的的中老年患者主动脉瓣钙化(AVC)的发病率达49.38%。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CAS)的发病率增加,即将成为我国瓣膜病的首要病因。 主动脉瓣狭窄(AS)的有效治疗治疗方式曾经只有采取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由于常规外科手术风险高,创伤大,需要体外循环,而且大部分患者因年龄,左室功能及其他并发症而不得不放弃手术治疗。2002年法国的Criber教授首次报道采用介入方法经导管置入人工主动脉瓣膜(TAVI)的新技术。为不能行外科换瓣手术的严重AS患者的带来了新的治疗方式。此后十几年来,经验的累积和器械的改良,不断推进TAVI技术的发展,目前在近40个国家的500多个心脏中心相继开展,目前已完成90000例。 ACC和AHA在2006年8月刊发的《心瓣膜疾病治疗指南(2006修订版)》,包含了心脏瓣膜病的最新研究进展,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等。2012年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时,首次由ESC和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共同制定完成的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发布,指南首次明确了TAVI指征,着重介入医师和外科医师共同参与适应症评估,选择最优干预手段。2014年3月3日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HA/ACC)专家协同美国胸外科协会(AATS)、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协会(SCAI)、美国心血管麻醉师协会(SCA)和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TS)等协会专家共同完成并发布了《2014年心脏瓣膜病患者管理指南及执行摘要》,该指南将正式刊登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和《Circulation》杂志。该指南是继2008年指南发布之后,AHA/ACC首次对心脏瓣膜病的分期,诊断,治疗,管理及一些特殊情况(人工心脏瓣膜,非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等)给出指导,并更新部分推荐意见。新版指南以大量的路线图及图表形式展现,方便了临床医生快速高效的参考阅读。 (1)新指南强调群策群力,推荐组建心脏瓣膜中心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心脏瓣膜病采用瓣膜置换术治疗术后有效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6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例数分别为11例、9例和10例,实验组患者的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例数分别为25例、5例和0例,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较高于对照组的6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中有8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308,P=0.0024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护理方式,具体护理方法为做好术前准备,常规健康教育,术中对医生进行有效配合,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等进行观察等。实验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的护理方式,具体护理方法包括呼吸系统护理、循环系统护理、管道护理、抗凝护理等。 1. 3 观察指标对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对比。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例数分别为11例、9例和10例,实验组患者的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例数分别为25例、5例和0例,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较高于对照组的6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中有8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308,P=0.0024<0.05)。 3 讨论 3. 1 呼吸系统护理术后后患者予以呼吸机辅助治疗,所用时间为10~72 h,12~15 ml/kg潮气量,12~14次/min呼吸频率。当患者意识处于清醒状态之后,转变为间歇性通气,病情平稳后,对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胸腔积液及低血压等情况是否产生进行观察,逐渐将通气次数减少。在呼吸机辅助通气过程中,也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深度变化、呼吸频率、胸廓起伏、潮气量等;

瓣膜性心脏病健康宣教

瓣膜性心脏病健康宣教 定义:心脏瓣膜的功能是维持血液在心脏和大 血管中按一定的方向流动,瓣膜性心脏病是由于炎症、 黏液性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 创伤等原因引起的单个或多个瓣膜结构的功能或结构异 常,导致瓣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最常受累的是二 尖瓣,其次为主动脉瓣,最常见的病因为风湿热。 饮食: 1、以少量多餐为原则,限制脂肪摄入,少食腊制品和 罐头食品,宜选用咼蛋白、咼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以维 持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如瘦肉、豆腐、蛋、鱼等。 2、发热患者多饮水,预防出汗引起的脱水。 3、患者心力衰竭时,宜低钠饮食,限制水分。 4、保持排便通畅,多食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丰富的 食物。 休息与活动: 1、保证充足的睡眠。 2、避免较重体力活动,体力活动的程度以活动后不出现胸闷、气短、心悸 或休息数分钟后能缓解为限,出现眩晕、晕厥应立即平卧,并及时传呼医护人员< 3、房颤病人还应注意防止屏气和突然用力,剧烈咳嗽,以减少血栓脱落机会,预防栓塞。' 用药指导: 1、长期使用洋地黄制剂者,在使用前测脉博,若脉率<60次/分,应停药, 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黄视等毒性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停药。

2长期使用利尿剂如速尿、双氢克尿噻等,应注意补钾,多食含钾高的食物如桔子、香蕉、韭菜等。 出院指导: 1、该病需长期治疗,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有手 术适应症者建议早期择期手术。 2、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受凉受湿,积极防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以防风湿热复发。 3、在接受牙科治疗,各种侵袭性检查或治疗时,应告知医生目前正在服用抗凝剂,应预防性使用抗感染治疗,注意休息,以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4、育龄妇女应注意避孕,避免诱发或加重病情。 5、长期服用地高辛病人,出院后严格按医嘱服药,且应在每日同一时间服 药,并不可因少服1次药而自行加服1次,因为两次剂量间隔太近,易产生蓄积中毒。 6、出现明显乏力、胸闷、心悸等症状,休息后不好转或出现腹胀、纳差, 下肢水肿时应及时就诊 \\ // \ / £1 盲W 心亍就令 4冈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ICU护理经验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ICU护理经验 发表时间:2018-10-25T10:24:47.75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4期作者:刘晓婷 [导读] 对瓣膜置换术后ICU治疗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更确切。 (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ICU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接受瓣膜置换术的5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干预组(26例患者ICU治疗期间接受全面、综合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26例患者ICU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有效率96.2%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6.9%,且并发症发生率7.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30.8%,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瓣膜置换术后ICU治疗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更确切。 关键词: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ICU;护理效果 重症心脏瓣膜病是指患者的心脏瓣膜出现了病理性的损伤症状,多是由于风湿性心脏病所导致。心瓣膜在人体中起着组织血液逆流的重要功能,当其发生损害之后,一般需要采用瓣膜置换术治疗,对患者受损的心瓣膜进行替换,以维持其正常的心脏功能。但是由于瓣膜置换术风险大,难度高,术中不确定性因素多,术后护理干预不当易导致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1-2]。为了提高瓣膜置换术后的重症心瓣膜病患者生存效率,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我们为患者ICU治疗期间给予了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现将本次护理干预过程和步骤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接受瓣膜置换术的5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干预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干预组中男性有15例,女性有11例,年龄在45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24±1.68)岁,病程在1个月~4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51±1.64)个月;对照组中男性有14例,女性有12例,年龄在43岁~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35±1.62)岁,病程在1个月~5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3.01±0.68)个月。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良好。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模式进行护理。 干预组:采用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包括:(1)循环系统护理:ICU患者均为病情较严重,术后应该为患者设置好心电图检测设备,及时对患者的血压、脉搏等体征状态进行观察,并提前准备好起搏器、呼吸机等设备,从而能够及时的对患者的心动过缓、房颤等症状进行处理。此外,及时的观察患者的尿液、导管排出液的颜色、性质和量,通过分析上述指标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等进行提前预防和处理。定期对患者的血气指标、水电解质平衡情况进行检测,出现异常时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处理。(2)呼吸系统护理:术后短时间内,患者可能会处于意识不清醒的状态,要及时的为其设置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通气治疗的频率保持为每分钟12~14次左右。患者完全清醒之后,给予间歇呼吸治疗。期间,为患者进行排痰处理,确保其呼吸通道的畅通无阻。(3)管道护理:术后将引流导管位置进行合理的设置,防止其出现挤压和折损,并随时做好对引流物的观察记录工作。(4)并发症护理:清洁患者口腔,避免细菌感染;定时改变患者体位,避免压疮发生;为患者设置科学的饮食方案,确保治疗期间营养成分摄取的充足,以帮助患者创伤更快恢复;对于存在术后疼痛症状的患者,给予止痛药物进行治疗。(5)抗凝护理:患者治疗期间,可以根据情况为其给予抗凝药物治疗,以改善其血流状态,避免血栓的不良症状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护理效果:显效:心功能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心功能有所改善,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无效:心功能完全为改善,患者术后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3-4]。统计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2.0,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有效率96.2%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6.9%,且并发症发生率7.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30.8%,差异显著(P<0.05),如表1。 3讨论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在接受瓣膜置换术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发生心律失常以及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且部分患者会因为术后护理不当而出现死亡的情况。因此,在术后为患者给予合理有效的干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是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结束后生存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5]。 本次针对接受瓣膜置换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给予了综合、全面、完善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效果十分显著,且患者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概率仅为7.8%,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0.8%相比,差异显著(P<0.05)。这是因为我们针对患者术后ICU治疗的特点,对患者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输尿管等引流设备给予了全面的护理。为患者设置监护设备可及时发现治疗过程中的异常,给予呼吸道护理能够确保患者呼吸功能的正常,确保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的正常。此外,给予了并发症护理,从而对术后常见并发症实现了有效的控制。综上所述,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ICU治疗期间给予必要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更确切。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术后监护与治疗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术后监护与治疗 发表时间:2019-03-27T14:17:49.307Z 来源:《心理医生》2019年第5期作者:杨宇光李佳 [导读] 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术后的监护与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4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杨宇光李佳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术后的监护与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4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经过临床确诊为重症心脏瓣膜疾病。所有患者入院后皆接受瓣膜替换术,术后对患者进行监护与治疗,分析与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全部的患者术后进行有效的监护与治疗,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患者16例,因失血性休克的死亡患者1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4例,呼吸衰竭患者2例,肾功能损伤患者2例,肝功能损伤患者3例。结论:重症心脏瓣膜患者在进行瓣膜替换手术之后,需要强化术后对患者的治疗与监护,强调血流动力学、呼吸支持、液体平衡与电解质、酸碱平衡、镇痛镇静等方面的管理。特别注意心肺并发症的及时处理。既能促使患者治疗效果的全面提升,还能最大化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重症心脏瓣膜;术后监护与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152-02 本文就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的监护与治疗进行分析,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我院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4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经过临床确诊为重症心脏瓣膜疾病。所有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34.65±6.2)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5例,冠心病患者3例,先天性心脏病1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患者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本组重症心脏瓣膜疾病40例患者在入院之后,都将接受瓣膜替换手术,并进行全身麻醉,其中10例患者进行二尖瓣替换手术,16例患者进行三尖瓣替换手术,3例患者进行瓣膜替换手术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术,14例患者进行主动脉瓣膜替换手术,此次手术的时间为4~11h,平均时间(5.62±0.81)h。患者手术完成后移送重症监护室。 本组患者完成瓣膜替换手术后,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氧浓度设置在46%~86%的范围,早期应用的模式A/C(辅助/控制通气模式)+PEEP(呼气末正压通气),后期选取的模式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PS(压力支持通气),同时尽早开始锻炼呼吸,争取早期拔管。 患者术后移送至重症监护室后,严密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强调血流动力学、呼吸支持、液体平衡与电解质、酸碱平衡、镇痛镇静等方面的管理。特别注意心肺并发症的及时处理。包括低心排量、肺动脉高压、心脏骤停、心律失常、肺部并发症等。要细致的观测患者的引流管颜色、量、性质。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肾功能,对酸碱平衡与电解质进行纠正,并提升巡视病房的次数[1]。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x-±s),采用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中的例数、(%)表示百分数,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使用机械辅助通气之后,应用的时间为25~200h,平均的通气时间为(60.84±50.36)h。经过对患者术后的监护和治疗过后,本组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5d,并从重症监护室转送至普通病房。行心脏瓣膜替换术后,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1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死亡1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4例,呼吸衰竭患者2例,肾功能损伤患者3例,肝功能损伤患者1例。 3.讨论 依据相关的资料显示,在南方地区风湿性心脏病的患病几率非常高,并且大部分发病的部位则是主动脉瓣或是左心房室瓣,该病的患病几率最高达到50%左右。基于此种病症来说,采取瓣膜替换手术是必须进行的。针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讲,不仅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加强对患者术后的治疗与监护[2]。 鉴于我国对重症心脏瓣膜疾病确诊的角度而言,通常包含:(1)左心室具有明显的功能障碍;(2)心脏功能的标准达到IV级或以上;(3)进行过多次瓣膜替换手术;(4)患有冠心病而且进行过心脏搭桥手术;针对以上的内容,符合两项都可以确诊是重症心脏瓣膜疾病。 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应该进入重症监护室,采用相关的监测设备对其的生命体征加以监测,而且处在麻醉还未清醒的状态中,需要采取辅助机械通气的治疗方式,以便于为患者供应足够的氧气[3]。在本组患者当中,早期进行的模式A/C(辅助/控制通气模式)

科学发现:瓣膜性心脏病治疗技术新进展

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瓣膜性心脏病(VHD)治疗技术在心血管医学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9年经导管介入治疗瓣膜性心脏病涉及的范围 流行病学趋势 VHD II调查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观察研究项目设计的,其强调了不断变化的VHD人口学及其对临床管理的影响。 调查的主要发现包括与2005年进行的相似研究相比,VHD患者的年龄增加,与主动脉瓣膜疾病患者的指南推荐高度一致,以及经导管介入治疗的逐渐出现。 影像学诊断 多模态成像在VHD的早期诊断、检测疾病进展(瓣膜损伤和相关心肌重塑反应)、经导管和外科治疗计划,以及之后的随访中均具有

重要意义。 1.瓣膜超声心动图仍然是首选的VHD影像学检查方法。2019年发表的研究(对25例患者 进行20次超声心动检查)表明,峰值速度的 重复性优于平均梯度评估(变异系数为10.1% vs. 18.0%,P<0.001),提示峰值血流速度应为观测主动脉进展的首选指标。峰值血流 速度>5?m/s且射血分数<60%的无症状患者的死亡率增加[即使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术(AVR)],因此应考虑在这类高危患者中进行早期 干预。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推荐,在超声心动图测量结果不一致时,可使用CT钙 评分来评估主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该领域 的进展包括明确指导瓣膜钙化的最佳评分,一项大型国际多中心研究证实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及其预测疾病进展和临床事件的能力。正 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可使用18F-氟化物作为钙化活动的标志,可较超声心动图和CT更早地检测早期生物瓣膜退行性病变,如 图1。事实上,研究证实,生物瓣膜瓣叶对示踪剂摄取地增加可以作为瓣膜变性的标记,是 未来预测瓣膜功能障碍的唯一独立预测因 子。然而,将这些发现用于临床实践的可能性仍不确定。 图1 体内18F-氟化物PET(右)和CT成像(左) 2.心肌随着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磁共振(CMR)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地研究探究了VHD 继发的心肌损伤。例如,在原发性二尖瓣反

心脏骤停病例

再次入院或多次入院记录 姓名:李盈福出生地:湖南宁乡县灰汤镇 性别:男民族:汉族 年龄:71岁职业:农民 婚姻:已婚住址:湖南宁乡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无 入院时间:2012年02月23日09时29分记录时间:2012年02月23日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入院方式:平车推送 主诉:胸闷、气促10余年,加重2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2011年8月4日因反复胸闷10年、胸痛1年余,加重伴气促、咳嗽3天入院,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1)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心脏扩大频发室早心功能Ⅲ级2)慢性支气管炎3)腰椎骨质增生",给予抗心衰、抗炎、护心、降压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好转,于2011年8月10日出院。 出院后一直坚持在家服药治疗,病情仍有反复,2011年10月26日因反反复胸闷、气促10年,加重2天再次入院住院治疗,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1)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心脏扩大频发室早心功能Ⅲ级2)慢性支气管炎3)腰椎骨质增生",予以抗心衰、护心、利尿、抗炎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好转,于2011年11月1日出院。 出院后一直坚持在家服药治疗(拜阿司匹林100mg qd; 福辛普利钠片10mg qd; 辛伐她汀片20mg qn。),病情仍有反复,于2012年01月15日因反复胸闷、气促10年,加重2天第三次入院治疗,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1)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心脏扩大心房颤动心功能3级,2) 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3)腰椎骨质增生",予扩冠护心、调脂、护胃、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好转,于2012年01月20日出院。 出院后,患者在家静养休息,并规律服药治疗,病情控制一般。2天前因受凉后再次出现胸闷、气促,症状较前加重,于轻微活动下即可出现气促,伴有咳嗽,少量白痰,无畏寒、发热、胸痛、心悸、头晕、头痛、腹痛、腹泻,遂于今日再次来我院诊治,门诊以"冠心病"收住我科。患者此次病情加重以来,睡眠欠佳,食欲精神较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详见第一次入院记录 体格检查 T36、8℃,P105次/分,R24次/分,BP11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端坐体位,急性病容。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头颅五官大小形态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3、5mm大小,对光反射灵敏,无鼻翼煽动,无外耳道流脓,口唇发绀,咽部不充血,双侧扁桃体不肿大。颈软,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不肿大。双侧胸廓对称,呼吸运动自如,触觉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左侧第6肋间隙锁骨中线腋前线处,无震颤,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25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得,二尖瓣区可闻及SM2/6吹风样杂音。腹平,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肾未及,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分,音调不高。肛门外生殖器未查,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下肢轻度浮肿,右下肢肌力4级,双膝反射存在,克布氏征阴性,巴彬斯基征未引出。 专科情况: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左侧第6肋间隙锁骨中线腋前线处,无震颤,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25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得,二尖瓣区可闻及SM2/6吹风样杂音。 辅助检查结果: 无 入院诊断::1、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心脏扩大心房颤动心功能4级 2、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

ESC瓣膜性心脏病管理指南

ESC瓣膜性心脏病管理指南(2012年版全文) ——欧洲心脏学会(ESC)和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 瓣膜性心脏病管理联合工作组 目录表 缩略语 1.前言 2.介绍 2.1.我们为什么需要新的瓣膜性心脏病指南? 2.2.这些指南的内容 2.3.如何使用这些指南 3.总体情况述评 3.1.患者评估 3.1.1.临床评估 3.1.2.超声心动图 3.1.3.其它非侵入性检查 3.1.3.1.负荷试验 3.1.3.2.心脏磁共振(CMR) 3.1.3.3.计算机断层摄影 3.1.3.4.荧光镜检查 3.1.3.5.放射核素血管造影 3.1.3.6.生物标志物 3.1.4.侵入性检查 3.1.5.合并症的评估 3.2.心内膜炎的预防 3.3.风湿热的预防 3.4.危险分层 3.5.相关情况的管理 3.5.1.冠心病 3.5.2.心律失常 4.主动脉反流 4.1.评估 4.2.自然史 4.3.手术结果 4.4.手术适应症 4.5.药物治疗 4.6.连续检测 4.7.特殊患者人群 5.主动脉狭窄 5.1.评估 5.2.自然史 5.3.介入治疗结果 5.4.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5.4.1.主动脉瓣膜置换的适应症

5.4.2.球囊瓣膜成形术的适应症 5.4.3.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的适应症 5.5.药物治疗 5.6.系列检测 5.7.特殊患者人群 6.二尖瓣反流 6.1.原发性二尖瓣反流 6.1.1.评估 6.1.2.自然史 6.1.3.手术结果 6.1.4.经皮介入治疗 6.1.5.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6.1.6.药物治疗 6.1.7.系列检测 6.2.继发性二尖瓣反流 6.2.1.评估 6.2.2.自然史 6.2.3.手术结果 6.2.4.经皮介入治疗 6.2.5.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6.2.6.药物治疗 7.二尖瓣狭窄 7.1.评估 7.2.自然史 7.3.介入治疗的结果 7.3.1.经皮二尖瓣连合部切开术 7.3.2.手术 7.4.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7.5.药物治疗 7.6.系列检测 7.7.特殊患者人群 8.三尖瓣反流 8.1.评估 8.2.自然史 8.3.手术结果 8.4.手术适应症 8.5.药物治疗 9.三尖瓣狭窄 9.1.评估 9.2.手术 9.3.经皮介入治疗 9.4.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9.5.药物治疗 10.联合瓣膜和多瓣膜病变

心脏瓣膜疾病详细治疗指南(2012年最新版)

心脏瓣膜疾病详细治疗指南(2008年最新版) 分享到我的患友会 美国心脏病学会关于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指南被奉为全世界内外科医生的圣经,该指南涵盖了心瓣膜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各个方面,反映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是指导瓣膜疾病临床实践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原文非常长,阐述也非常缜密,但对于普通非从医人士有点难以读懂。为了各位病友方便了解,特将其翻译为中文并摘其精髓,供大家分享和参考。 病友请注意,本文只摘录了部分“强适应证”,如果您不符合这些强适应证,并不意外着您不需要手术。 1一般原则 1.1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强适应症 1.舒张期心脏杂音、连续性心脏杂音、全收缩期心脏杂音、收缩晚期心脏杂音、与喷射性喀喇音有关的心脏杂音或心脏杂音放射到颈或背部的无症状患者。 2.有心力衰竭、心肌缺血/梗死、晕厥、血栓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症状或体征或器质性心脏病其它临床表现的心脏杂音患者。 3.33级收缩中期心脏杂音的无症状患者。 1.2心内膜炎预防治疗的强适应症 1.人工心脏瓣膜患者和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的患者。 2.复杂性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即,单心室、大动脉转位和Fallot四联症)。 3.外科手术建立体循环-肺循环分流的患者。 4.先天性心脏瓣膜畸形尤其是那些主动脉瓣二瓣畸形患者,后天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即,风湿性心脏病)。 5.做过瓣膜修复术的患者。 6.肥厚型心肌病有隐匿性或静息性梗阻的患者。 7.二尖瓣脱垂患者并且听诊有瓣膜返流和(或)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瓣叶增厚。 1.3风湿热二级预防的强适应症 风湿热伴或不伴心脏炎的患者(包括二尖瓣狭窄患者),应当接受预防治疗,防止风湿热复发。2特殊心瓣膜损害 2.1主动脉瓣狭窄 2.1.1超声心动图检查(成像、频谱和彩色多普勒)的强适应症 1.诊断和评估主动脉瓣狭窄的严重程度。 2.评估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心室室壁厚度、大小和功能。 3.再次评估主动脉瓣狭窄诊断明确并且症状或体征发生变化的患者。 4.评估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妊娠期间血流动力学的严重程度和左心室功能。 5.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再次评估无症状患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每年一次;中度主动脉瓣狭窄1~2年一次;轻度主动脉瓣狭窄每3~5年一次。 2.1.3心导管检查的强适应症 1.有冠状动脉疾病危险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术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病现状

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病现状 据《中国心血管报告2010》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2.3 亿人患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死于心血管病者每年近300万人,每小时约340人,每分钟约6人;2006年美国大型流行病学统计显示,瓣膜性心脏病发病率约为2.5%,在美国超过900 万人深受其害;我国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为2.5‰- 3.2‰( 很可能低估),按13亿人口估算,瓣膜性心脏病县者约400 万人,每年需要进行瓣膜手术的患者达20 多万例。目前占成人心脏手术的第一位。 认识瓣膜性心脏病 瓣膜是心脏内部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形状像花瓣,而且非常的薄,它们相当于心脏中房与房之间和心室与大动脉之间的大门,只能沿着血液流动的方向开启,保证血液顺着一个方向通过心脏,防止血液逆流。 正常心脏瓣膜的开放和关闭有赖于瓣膜、瓣环以及腱索和乳头肌等结构,当心脏瓣膜出现结构或功能改变时,血液无法顺利排出,或者排出去的血液逆流回来,而使心脏负荷加重,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病症,我们称之为瓣膜性心脏病。

瓣膜性心脏病如何分型 瓣膜性心脏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类。先天性瓣膜性心脏病是指胎儿在母体内孕育时,心脏存在发育缺陷或停顿,导致心脏畸形,胎儿出生时即存在的心脏瓣膜病。本网站仅介绍后天获得性瓣膜性心脏病,下文简称为“瓣膜性心脏病"。 后天获得性瓣膜性心脏病可依据结构异常分为三类: 瓣膜狭窄、瓣膜关闭不全、瓣膜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瓣膜狭窄——瓣膜张开的幅度不够大,造成血液流动受阻,从而进入下一个心腔或血管的血液减少。 瓣膜关闭不全——瓣膜关闭不严,造成部分血液返流。 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几乎在四个瓣膜均可发生,其中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承受的压力最大,因此最易受累。 瓣膜性心脏病的病因 形成瓣膜性心脏病的病因很多,大致可分为风湿性、退行性、感染性和其他可累及瓣膜的病因。 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病性心力衰竭

心脏瓣膜病性心力衰竭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的增加等,心脏瓣膜病及其引发的心力衰竭均明显增加,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 心脏瓣膜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瓣膜退行性变、心肌疾病、缺血性心脏病以及代谢性疾病引起的瓣膜病变均明显增加,心脏瓣膜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相关资料显示在65岁以上人群中,主动脉瓣钙化、增厚发生率为29%、狭窄率2%,其中75%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三尖瓣及肺动脉瓣退行性变、钙化狭窄或关闭不全也随之增加。因此瓣膜退行性病变及其引发的心力衰竭也已成为威胁老龄人群生命健康的重要疾患,本文将重点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一、概述 1. 心脏瓣膜病定义 心脏瓣膜病是指各种致病因素或先天发育畸形导致一个或多个瓣膜解剖结构和功能异常,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的临床症候群。主要累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受累较少。表现为二尖瓣狭窄(MS)和/或关闭不全(MR)、主动脉瓣狭窄(AS)和/或关闭不全(AR),以及联合瓣膜病变等临床病理类型。 2.心脏瓣膜病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 2003年欧洲心力衰竭研究表明,46788例心衰患者中与冠心病相关的心衰占68%,扩张型心肌病占6%;而超声心动图检测的中、重度心脏瓣膜病高达29%。“1980~2000年中国部分地区慢性心衰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显示,心衰患者中冠心病的比率从36.8%增至45.6%,高血压病从8.0%升至12.9%,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则由34.4%降至18.6%。虽然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衰呈下降趋势,但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心衰呈上升趋势,所以心脏瓣膜病性心衰仍是我国慢性心衰常见原因之一。 3.心脏瓣膜病性心衰的预后 心脏瓣膜病性心衰的发生机制不同于冠心病、高血压病等疾病的原发性心肌损害机制,因而其预后也有独特的规律性。心脏瓣膜病是由瓣膜机械性损害造成血流动力学异常,使心脏压力负荷(瓣膜狭窄)或容量负荷(瓣膜关闭不全)发生改变,最终发展为失代偿性心衰。AS患者心衰发生后一般存活时间仅为1~2年;MS患者出现心衰症状后5年存活率<15%;严重AR或MR的心衰患者,无论换瓣与否,其预后均与左室扩大和射血分数(EF)降低程度相关;对AR心衰患者早期积极治疗(如血管扩张剂应用)能改善预后;而MR患者的预后则更多地取决于其病因,药物治疗仅能使5年存活率达到50%。 二、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特征

心脏瓣膜病题库5-1-8

心脏瓣膜病题库5-1-8

问题: [单选]女性,18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4年,近半个月游走性关节痛、气促,以下哪项最可能提示患者发生了风湿性全心肌炎() A.心脏向双侧扩大 B.心尖区收缩期2级杂音 C.心包摩擦音 D.急性肺水肿发作 E.心电图PR间期延长

问题: [单选]女性患者,38岁,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患者出现心悸、气短、下肢水肿,给予地高辛0.25mg/d,间断服氢氯噻嗪已2个月,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治疗上应采取的措施首选为() A.继续地高辛0.25mg/d,观察 B.加大地高辛用量 C.加大利尿剂用量 D.停用地高辛,给予钾盐和苯妥英钠 E.钾盐

问题: [单选]患者,女性,30岁,既往有反复关节红肿病史,近3年出现心悸、气促,下肢水肿,今日活动后突发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入院。体查: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双肺布满水泡音,心电图示心动过速、二尖瓣型P波,最可能的诊断是() A.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左心衰竭期 B.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左心房失代偿期 C.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左心房代偿期 D.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右心衰竭期 E.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全心衰竭期 https://www.doczj.com/doc/a817990416.html,/ 网页游戏排行榜

问题: [单选]心脏瓣膜病最常见受累部位是() A.主动脉瓣 B.室间隔 C.二尖瓣 D.肺动脉瓣 E.三尖瓣

问题: [单选]心脏瓣膜病其次受累部位是() A.二尖瓣 B.室间隔 C.三尖瓣 D.主动脉瓣 E.肺动脉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