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清单

(新)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清单

(新)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清单
(新)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清单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清单

编制:

审核:

批准:

广西浩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八月八日

同是寒窗苦读,怎愿甘拜下风!0

编制说明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清单》是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各工序可能出现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按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中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而得出的环境因素。在进行具体的工程项目施工时,应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进行引用或补充识别一些特殊的环境因素,并针对重要的环境因素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明确规定控制这些因素应采取的具体措施、责任部门、负责人、实施时间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指标。

同是寒窗苦读,怎愿甘拜下风! 1

QES/203-2011-R001

同是寒窗苦读,怎愿甘拜下风! 2

同是寒窗苦读,怎愿甘拜下风! 3

同是寒窗苦读,怎愿甘拜下风! 4

同是寒窗苦读,怎愿甘拜下风! 5

同是寒窗苦读,怎愿甘拜下风! 6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报告 (1)

*******公司 ****年度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报告公司以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为指导,识别本组织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并根据法规的要求和组织本身的价值观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并制订出目标指标与环境管理方案,现就有关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工作报告以下,并提交管理评审会议审议。 一、年度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策划和评价要求 按照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公司对本年度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工作进行策划,将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方法、过程记录、评价报告编制、控制措施和时间进度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并对评价范围、重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程序等做了安排,明确环境因素识别时态、状态和情况状况,推荐评价方法。各有关单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运用适宜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了全面的识别和评价。保证了环境因素识别的全面、评价方法适宜、评价标准准确、评价结果有效。 二、各单位环境因素评审情况及结果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工作从去年1月上旬开始,各单位建立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的过程记录,从涉及产品、活动、服务三方面的基层单元做起,进行调查,对识别情况进行了归类、汇总、分析,评审。 各单位组织有关人员按照确定的识别评价方法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所辖区域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平衡、排序和汇总,评价、判断出重要环境因素,编制了完整的识别评价结果记录。 1、识别原则 各单位为了确保环境因素识别全面性、评价充分性和方法适宜性,确定环境管理和节能减排的控制重点,首先进一步明确了识别原则,评价方法以保证识别的符合性: (1)环境因素识别时是否充分考虑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所使用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及表格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企业生产、产品、服务中能够控制的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为本企业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 3、职责 3.1 各部门负责调查、评价本部门的环境因素,并填写环境因素调查表。 3.2 质安部负责对调查公司的活动/服务中,所涉及的环境因素并编制成清单下发给各部门,各部门根据各部门的地理环境、活动/服务范围、能源/资源种类等,再调查各部门的环境因素,经确认汇总、登记后再进行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工作。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企业重大环境因素清单和管理方案的审核。 3.4 质安部负责发放公司环境因素清单。 4、环境因素识别 4.1 环境因素识别的要求和方法 各部门按下列要求进行部门工作范畴内的环境因素识别。 环境因素为凡对大气、水、资源、土地等产生污染的因素 4.1.1 应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 4.1.2 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覆盖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七个方面,既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将来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排水、粉尘排放、废物管理、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消耗和浪费、对社区的影响(噪音、火灾、爆炸等)、当地其他环境和社区问题、土地污染等。 4.1.3 识别环境因素时,下列四种方法可联合使用。 ①调查法 ②现场观察法 ③排查法 ④过程分析法 ⑤物料测算法; ⑥专家咨询法;

⑦测量法; ⑧查阅文件记录法; 4.1.4 实施识别环境因素工作时,应将本部门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进行分析,各方面环境问题尽量全面的识别出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噪声:包括施工机械噪声、土方施工车辆噪声等; 2)废水:包括建筑生产废水、生活废水; 3)废气:汽车、机械、化学物品挥发有毒有害气体; 4)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包括有毒有害、无毒无害、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5)扬尘:施工扬尘、施工场地自然扬尘; 6)资源能源浪费:包括水、电、油、原材料等; 7)潜在泄漏:化学品泄漏、油泄漏、气体泄漏; 8)潜在火灾、爆炸:乙炔、炸药、油漆、木材等的; 4.1.5 各部门将环境因素调查表,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交质安部,质安部对各部门已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分类、登记、核定和汇总,为环境因素评价提供依据。 4.2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4.2.1 重要环境因素是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是企业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是企业在制定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实施预防和控制等方面加以考虑,以将重要环境因素转化为具体的管理对象;并指出管理要求。评价重要环境因素是在识别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明确管理重点和改进要求的过程。 4.2.2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依据考虑以下方面; ①有关标准、法律法规要求; ②发生的频率; ③环境影响的规模; ④环境影响的时间; ⑤相关方关注的程度,包括对企业及产品形象的影响程度; ⑥潜在的环境风险和存在的安全隐患 ⑦环境因素所产生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4.2.3 重大环境因素评价方法;为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由管理者代表和质安部一起研究,拟出相关人员组成的重大环境因素评价小组,进行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工作。 ①跟踪环境影响:从发现的重大环境影响跟踪出重大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 (HBQY-CX-13) 1 目的 对管理处在活动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确保重要环境因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理处在各项活动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3 职责 3.1办公室负责组织各科室、单位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3.2各科室、单位负责识别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因素。 4 工作程序 4.1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流程 确认工作过程→识别环境因素(排查)→登记、汇总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登记重要环境因素 4.2 环境因素的识别 4.2.1 识别范围:识别范围为所有工作活动和服务中可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识别: a) 材料、物品等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及回收和报废全过程; b) 设备、设施的采购、维修、保养、运行等一系列活动; c) 日常办公、职工生活; d) 各项服务过程:收费、养护、机电维护、路政执法等。 4.2.2 识别时应考虑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 三种状态: a) 正常:指正常运行、生产的状态; b) 异常:指生产设备的启动、停机与检修或可合理预见的状态; c) 紧急:指不可预见的、突发的或设施突然失效的状态。

三种时态 a) 过去:指以往遗留的环境影响; b) 现在:指现场的、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题; c) 将来:指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4.2.3 识别内容 a) 大气:废气排放; b) 水体:废水排放; c) 废物:固体废物的处理; d) 土地污染; e) 噪音污染; f) 原材料(化学品)与自然资源的利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g) 可能对当地环境带来的问题: h) 相关方的问题等。 4.2.4 识别的方法 采用过程分析法、座谈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环境因素识别。 a) 过程分析法:对工作流程的环节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环境因素; b) 现场观察法:到现场采取看、查、问等方法发现环境因素。 4.3 环境因素的评价 4.3.1评价的依据 a) 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 b)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c) 环境影响的发生频率; d) 环境影响的恢复能力; e) 环境影响的控制情况; f) 相关方的利益和要求。 4.3.2 评价方法 4.3.2.1 是非判断法 a) 对能源、资源以及原材料消耗的环境因素采用是非判断,消耗严重超标的判是。 b) 危险废物的处置、对化学危险品的管理等违反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最新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制度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管理制度 1 (WHNYLM/ZD-056-2015) 2 (试行) 3 4 第一章总则 5 6 7 第一条为识别企业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评价 出重要环境因素,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依据神华集团《煤化工企业安全风险预控管8 9 理体系要求》及乌海能源公司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0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企业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方法、要求 和步骤、评价方法、更新及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 11 12 环境因素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重要 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13 14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内蒙古利民煤焦有限责任公司各部门及各生产厂(以下简称 15 各单位)。 16 17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18 第四条各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的具体实施,以及削减控制 19 20 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21 第五条安健环部是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主管部门,负责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监督管理。 22 23 第六条各单位负责业务活动范围内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工作,以及削减、控制

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24 25 26 第三章控制要求 27 28 第七条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 29 (一)各单位的生产、办公、后勤、服务中及所使用产品、服务中可控制的环境因30 素。 31 (二)各单位厂能够施加影响的的环境因素(如承包方、供应方)。 32 (三)新改扩建设项目的环境因素。 33 (四)为全面识别环境因素,避免发生遗漏,识别时要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34 态”、“八个方面”。 1.三种时态: 35 36 过去:是指过去存在的环境因素,其遗留的环境影响现在依然存在; 37 现在:是指现在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的或潜在的对 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 38 39 将来:是指计划中的活动、服务或产品中存在的将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 40 2.三种状态: 41 正常状态:指服务或设备无故障运行状态; 42 异常状态:是指设备开、停、检修等非正常运行时的状态; 43 紧急状态:是指不可预见的、一旦发生将造成严重环境影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MSDS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部门:PAPC成品库存区 FD E/04-02 序 号过程活动环境因素环境影响 现行控 制办法 发生频次 a 影响范围 b 社会 关注度 c 排放量 d 法律法规符合 e 评价分 值 x 是否为重要 环境因素 需采取 的措施 描述分值描述分值描述分值描述分值描述分值分值 1 成品库存PC,PA储存PC,PA挥发污染大气包装桶密闭每天 5 本公司 范围内2 一般不 关注 1 排放量 小 1 符合法 律 1 10 否现有控制措施 2 成品库存清洗成品外 包装 废水 污染土壤无每天 5 本公司 范围内 2 一般不 关注 1 排放量 小 1 不符合 法律 2 20 否 需要采取措施处理 废水 3 成品库存成品灌装时 外包装残存PA,PC挥发 污染大气 按操作规程 进行灌装 每天 5 本公司 范围内 2 一般不 关注 1 排放量 小 1 符合法 律 1 10 否现有控制措施 4 5 编制:审核:年月日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部门:一车间(制氧,造气,锅炉) FD E/04-02 1 / 21

序 号过程活动环境因素环境影响 现行控 制办法 发生频次 a 影响范围 b 社会 关注度 c 排放量 d 法律法规符合 e 评价分 值 x 是否为重要 环境因素 需采取 的措施 描述分值描述分值描述分值描述分值描述分值分值 1 造气制氧噪声噪声影响操作室隔音每天 5 本公司 范围内2 一般不 关注 1 排放量大 2 不符合 法律 2 40 是 操作室加强隔音 层,给操作工配备 耳塞 2 锅炉锅炉运行噪声噪声影响操作室隔音每天 5 本公司 范围内2 一般不 关注 1 排放量很大3 不符合 法律 2 60 是 操作室加强隔音 层,给操作工配备 耳塞 3 制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出 口压力超出 规定溢出一 氧化碳 含一氧化碳气 体 污染大气 按操作规程 作业 每年一次 及以上 2 地区性 4 一般不关 注 1 排放量很大 3 不符合 法律 2 48 是保持现有控制措施 4 制一氧化碳 制一氧化碳 岗油压超出 规定漏油 漏油污染土壤 按操作规程 作业 每年一次 及以上 2 地区性 4 一般不关 注 1 排放量 大 2 不符合 法律 2 32 是保持现有控制措施 5 造气气柜储量低 于低限,合 成反应中断 压缩机停止工 作 浪费能源 按操作规程 作业 每年一次 及以上 2 本公司 范围内 2 一般不关 注 1 排放量小 1 符合法 律 1 10 否保持现有控制措施 6 产生废水冷凝器阀门 漏水 废水 污染土壤 无每天 5 本公司 范围内 2 一般不关 注 1 排放量小 1 不符合 法律 2 20 否更换冷凝器阀门 2 / 21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汇总表

GB/T 24001:2004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汇总表 编号:FF-085 编制:王进军 审核:杨晓丽 批准:党震宇 发布日期:2015年7月1日实施日期:2015年7月10日

环境因素评价多因子打分法a)评价因子与分值 评价因素a代表发生频次 连续发生 a=5 每日一次至每周一次a=4 每周一次至每月一次a=3 每月一次至一年一次a=2 一年以上时间一次a=1 评价因子b代表达标率 50%以下b=5 50%-60%b=4 65%-80%b=3 85%-90%b=2 95%以上b=1 评价因子c代表环境影响范围 全球性环境破坏c=5 全国性环境破坏c=4 区域性环境破坏c=3 局部地区环境破坏c=2 小范围轻微环境破坏c=1 评价因子d代表环境影响的持续性和不可恢复性因子 一年以上可恢复性或不可恢复d=5

半年到一年内可恢复d=4 一周到半年内可恢复 d=3 一天到一周内可恢复d=2 一天内可恢复 d=1 评价因子e代表相关方关注程度 社会极度关注e=5 区域性极度关注e=4 地区性极度关注e=3 地区性一般关注e=2 不甚关注e=1 b)评价公式 评价公式Σ=a+b+c+d+e c)评价原则 总得分Σ≥15时,一般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综合运用上述不同的判定方法,识别出本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根据企业规模、资金、法规符合性确定优先解决重要环境因素,并报 环境管理者代表批准,确定出本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

编制/日期:王进军2015.7.8 审核/日期:杨晓丽2015.7.8 批准/日期:党震宇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电力施工工程)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更新管理制度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更新管理制度 1. 实施部门 本制度由安环保卫部组织实施。 2. 目的和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更新管理要求,以确保正确识别和评价公司在各项活动、产品制造或服务中能够得到控制或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同 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重点关注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预防和减轻不利的环境影响,确保公司的环境风险受控。 本制度适用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3. 引用文件 4. 术语和定义 4.1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与环境或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4.2重要环境因素 指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4.3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不利或有益的变化。 4.4生命周期 产品(或服务)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从自然界或从自然界中获取原材料,直至最终处置。 注1: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最终处置。 4.5正常状态:在日常生产条件下,可能产生环境问题的常规状态。 4.6异常状态:在开/关机、停机检修等可以预见的情况下产生的与正常状态有 较大不同的环境问题的状态。 4.7紧急状态:因火灾、洪水、爆炸设备设施故障、大规模泄露等突发情况产生 环境问题的状态。 5. 培训和资格

5.1 安环部有关人员必须接受本管理制度培训。 5.2 各部门负责人需学习和了解本管理制度的内容。 5.3 各部门的体系管理员必须接受本管理制度培训。 6. 管理职责 安环保卫部 负责制定环境因素评价准则。 负责组织公司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汇总各部门环境识别和评价表,组织评审重要环境因素优先序评价结果,编制重要环境一览表。 负责公司环境风险控制的总体策划,监督各部门环境因素的管理与控制。 企划部 参与制定公司环境因素评价准则。 参与重要环境因素优先序评价。 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更新。 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的管理和控制。 7. 管理内容及流程 7.1 评价准则的编制与修订 安环保卫部收集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环境因素数据及有关的理化性质数据等,相关部门配合。 安环保卫部会同企划部、生产保障部等部门编制环境因素评价准则。 当影响环境因素评价的因子发生较大变更时,安环保卫部应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修订。 7.2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环境因素的识别 在组织环境因素识别前,安环保卫部会同企划部、人力资源部组织必要的培训。 安环保卫部将“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附录二)分发到各部门 公司采用以部门为单位,按照责任区域划分,结合造船工艺流程及部门职责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 产品中的环境因素由开发研究所和设计一所进行识别。 721.3 识别环境因素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选择部门涉及的作业过程为调查主线,并考虑各过程中涉及的活动、产品或服务;考虑生命周期观点,以公司能够控制或影响的生命周期阶段为主,包括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汇总……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_汇总 序号区域活动/产品 /服务 环境因素 环境影 响类别 状态/时态 评价 评价等级 (一般/重要) A B C D E F M 1 办公室办公活动纸张的消耗资源消耗现在、正常重要 2 水、电的消耗能源消耗现在、正常重要 3 生活垃圾排放土地污染现在、正常9 3 3 3 6 9 39 4 废弃墨盒硒鼓 的排放 土地污染现在、正常9 3 3 3 6 9 39 5 生活污水的排 放 水污染现在、正常9 3 3 3 6 9 39 6 废笔芯、废灯 管的废弃 固体废弃物现在、正常9 3 3 3 6 9 39 7 设备运转电能消耗能源消耗现在、正常重要 8 上料钢材消耗资源消耗现在、正常12 3 3 3 3 3 27 9 原辅材领用包装材料的废 弃 固体废弃物现在、正常15 3 3 3 3 6 33 10 含油抹布/手 套、废油桶排 放 固体废弃物现在、正常重要

11 生产车间冲压生产 废钢板、边角 料、废零件的 废弃 固体废弃物现在、正常15 3 3 3 3 6 33 12 液压油泄露水体污染现在、正常重要 13 噪声、振动排 放 噪声、环境污染现在、正常12 9 15 6 3 15 60 重要 14 废铁屑的排放土地污染现在、正常15 3 3 3 3 6 33 15 涂胶操作电能的消耗能源消耗现在、正常重要 16 油漆手套的废 弃 固体废弃物现在、正常重要 17 涂胶桶的废弃固体废弃物现在、正常重要 18 焊接操作焊接烟尘的排 放 大气污染现在、正常12 3 3 3 3 3 27 19 电能的消耗能源消耗现在、正常重要 20 焊渣的排放土地污染现在、正常15 3 3 3 3 6 33 21 成品包装包装物废弃固体废弃物现在、正常15 3 3 3 3 6 33 22 场内机动车产品运输、叉车使用 噪声排放噪声污染现在、正常15 3 3 3 3 6 33 23 电消耗能源消耗现在、正常重要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管理制度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 管理制度 1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管理制度 (WHNYLM/ZD-056- )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识别企业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依据神华集团《煤化工企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要求》及乌海能源公司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企业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方法、要求和步骤、评价方法、更新及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 环境因素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内蒙古利民煤焦有限责任公司各部门及各生产厂(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四条各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的具体实施,以及削减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第五条安健环部是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主管部门,负责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监督管理。 第六条各单位负责业务活动范围内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工作,以及削减、控制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第三章控制要求 第七条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 (一)各单位的生产、办公、后勤、服务中及所使用产品、服务中可控制的环境因素。 (二)各单位厂能够施加影响的的环境因素(如承包方、供应方)。 (三)新改扩建设项目的环境因素。 (四)为全面识别环境因素,避免发生遗漏,识别时要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八个方面”。 1.三种时态: 过去:是指过去存在的环境因素,其遗留的环境影响现在依然存在;

现在:是指现在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的或潜在的对 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 将来:是指计划中的活动、服务或产品中存在的将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 2.三种状态: 正常状态:指服务或设备无故障运行状态; 异常状态:是指设备开、停、检修等非正常运行时的状态; 紧急状态:是指不可预见的、一旦发生将造成严重环境影 响的,如发生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洪水等特殊情况时的状态。 3.八个方面: 向大气的排放; 向水体的排放; 向土地的排放;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能源使用; 释放的能量(如热、辐射、振动等); 废物和副产品; 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修改版)

安庆石化内部管理体系文件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AQSH-2-02.005--2007版本/修改A/1共16页第1页 1目的 对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为建立环境目标、指标,实施运行控制和改善环境行为提供依据。 2适应范围 本程序适用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3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重要环境因素的确认和审批。 3.2安全环保部是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监督本程序执行情况。 3.3生产部负责日常生产协调及生产技术方案制定中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方案进行控制。 3.4科技发展部负责新建项目新技术、新工艺等开发、应用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并进行控制。负责新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可研阶段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制定方案并进行控制。 3.5工程管理部负责新建项目和所管技术改造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方案进行控制。 3.6机动部负责设备、设施更新改造及所管技术改造项目施工和检维修作业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方案进行控制。 3.7物资供应中心负责采购和保管有毒有害及危险化学品过程中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并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方案进行控制。 3.8保卫部负责剧毒化学品管理过程中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并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方案进行控制。 3.9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负责本单位全体员工的有关知识培训,编制本单位的环境因素清单,确定本单位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方案措施进行控制,并配合做好公司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和治理工作等。 4 工作程序 4.1环境因素的识别 4.1.1成立环境因素识别小组 4.1.1.1安全环保部牵头成立由职能部门和专家组成的公司级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小组,领导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与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工作,制定控制方案。 4.1.1.2各单位成立本单位的环境因素识别小组。其成员由单位主管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需要的相关人员组成。 4.1.2环境因素识别应包括:公司生产、活动和经营中运行正常、异常以及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三种

环境因素清单及环境因素评价汇总表

环境因素清单 环境影响类别:噪声 填表:翟睿姣 负责人:禹茵 序号 环境因素 状态 工序名称 产生过程 环境因子 评价结果 评价准则 正常 异常 紧急 是 否 1 噪声排放 * 平整场地 机械平整 噪声 2 噪声排放 * 桩基工程 机械钻孔 噪声 3 噪声排放 * 桩基工程 机械打桩 噪声 4 噪声排放 * 施工降水 降水施工 噪声 5 噪声排放 * 锚杆 钻孔机械 噪声 6 噪声排放 * 锚杆 空压机 噪声 7 噪声排放 * 锚杆 细石砼搅拌 噪声 8 噪声排放 * 地基处理 重锤夯实地基 噪声 9 10 11 12 噪声排放 * 地基处理 注浆地基 噪声 13 噪声排放 * 土方工程 机械挖土 噪声 √ 不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14 噪声排放 * 土方工程 机械夯实 噪声 √ 不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15 噪声排放 * 地下连续墙 机械挖槽 噪声 16 噪声排放 * 模板工程 木模板制作 噪声 √ 不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17 噪声排放 * 模板工程 模板支拆 噪声 18 噪声排放 * 钢筋工程 钢筋制作 噪声 19 噪声排放 * 钢筋工程 钢筋焊接工程 噪声 20 噪声排放 * 砌体工程 砂浆搅拌 噪声 21 噪声排放 * 砼工程 砼搅拌 噪声 √ 不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第1页 共23 页

环境影响类别:噪声 填表:翟睿姣 负责人:禹茵 序号 环境因素 状态 工序名称 产生过程 环境因子 评价结果 评价准则 正常 异常 紧急 是 否 22 噪声排放 * 砼工程 砼浇筑振捣 噪声 √ 不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23 噪声排放 * 砼工程 砼运输 噪声 24 噪声排放 * 砼工程 预制构件运输 噪声 25 噪声排放 * 砼工程 预应力筋切割 噪声 26 噪声排放 * 砼工程 预制件吊装 噪声 27 噪声排放 * 钢结构 钢结构焊接 噪声 28 噪声排放 * 钢结构 钢零部件加工 噪声 29 噪声排放 * 钢结构 钢结构安装 噪声 30 噪声排放 * 钢结构 钢构件组装 噪声 31 噪声排放 * 钢结构 钢构件预拼装 噪声 32 噪声排放 * 钢结构 钢网架结构安装 噪声 33 噪声排放 * 木结构 木构件加工 噪声 √ 不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34 噪声排放 * 木结构 木结构安装 噪声 35 噪声排放 * 抹灰 砂浆搅拌 噪声 36 噪声排放 * 抹灰 砂浆垂直运输 噪声 37 噪声排放 * 抹灰 基层处理 噪声 38 噪声排放 * 块料粘贴工程 块料切割 噪声 √ 不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39 40 41 噪声排放 * 吊顶工程 龙骨上料制作 噪声 42 噪声排放 ◇ 吊顶工程 铁件焊接 噪声 第2页 共23 页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1目的 最大限度地识别出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以及可以期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并及时更新,确保环境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从事活动、产品、服务的所有相关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更新。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ISO 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 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4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本文件除了采用ISO 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和ISO 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的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之外,还采用以下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重要环境因素 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5 权职 行政部职责 1)对整个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过程进行策划和管理; 2)对各部门的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3)对整个公司的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工作进行总结。 生产技术部、销售部其他部门职责 根据本程序负责排查、识别所属范围内的环境因素。 6 管理内容和要求 环境因素的识别 确定环境因素时,要考虑生命周期观点。产品或服务的典型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 识别原则 ⑴环境因素识别过程中要遵循三种状态、三种时态: ①三种状态指的是: a. 正常时------指的是业务、生产正常进行时对环境的影响; b. 异常时------指的是设备、机器的启动、停止、检修、保养等时候; c. 紧急时-----不可预见性事件发生对环境的影响,如泄漏、火灾等发生时。 ②三种时态指的是: a. 过去时------指的是发生在过去,但环境影响持续到现在; b. 现在时------指的是目前正在发生的; c. 将来时------指的是产品出厂后可能会产生的、法律将有新的规定的或公司新、改、扩建时将会产生的。 (2)组织不必单个考虑每个产品、组件或原材料以确定和评价其环境因素。多方位地考虑。当这些活动、产品和服务具有相同特性时,可对其进行分组或分类。 识别环境因素时应从多方面识别,通常包括: ---向大气的排放 ---向水体的排放 ---向土地的排放

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长沙市金盛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筑安装分公司重要环境因素管理方案 编制部门:安全科 编制人:陈颢 审核人: 批准人:

北京首建集团华骏国际中心工程项目部 环境因素清单 编制部门:安全管理组 编制人:白玉臣 审核人: 批准人:

长沙市金盛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编制部门:安全科 编制人:唐兵飞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说明 根据《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辨识和评价控制程序(BSJ/Q&E&OHSMS02.03-2006)》,由公司安全科组织环境因素评价小组,对公司《环境因素清单》中所列环境因素,根据现行环保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程度、污染物排放量等方面内容,采取头脑风暴法逐项进行了评价,确定公司重要环境因素,经整理并汇总列出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现经公司副经理批准。根据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并编制了公司《重要环境因素管理方案》,经公司副经理批准下发执行,并按有关程序文件重要环境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重点加以控制,确保施工现场和办公地点噪声、废弃物、粉尘、污水达标排放,化学品及油品控制达标无环境污染现象。 长沙市金盛建安装有限公司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制表单位:安全科 填写单位:安全科表号: JL03.01-2006 序 号 重要环境因素活动点/工序/部位主要污染物环境影响时态/现状管理方式1、噪声 1噪声排放施工现场/砼搅拌机、输送泵、振动器使用噪声影响居民生活影响健康现在/正常按程序文件 管理方案 2噪声排放施工现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使用噪声影响居民生活影响健康现在/正常按程序文件 管理方案 3噪声排放施工现场/电锯、电刨使用噪声影响居民生活影响健康现在/正常按程序文件 管理方案 4噪声排放施工现场/吊车、升降机使用噪声影响居民生活影响健康现在/正常按程序文件 管理方案 5噪声排放施工现场/空压机使用噪声影响居民生活影响健康现在/正常按程序文件 管理方案 6噪声排放施工现场/模板、脚手架的支拆、维修噪声影响居民生活影响健康现在/正常按程序文件 管理方案 7噪声排放施工现场、街道/汽车运输噪声影响居民生活影响健康现在/正常按程序文件 管理方案2、粉尘 1粉尘排放施工现场/水泥、粉煤灰搬运粉尘大气污染影响健康现在/正常按程序文件 管理方案 2粉尘排放施工现场/旧建筑物拆除粉尘大气污染影响健康现在/正常按程序文件 管理方案 3粉尘排放施工现场/土堆存放、裸露地面粉尘大气污染影响健康现在/正常按程序文件 管理方案 4粉尘排放施工现场/现场运输/进出车辆车轮 带泥沙 粉尘大气污染影响健康现在/正常按程序文件 管理方案

关于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方法

关于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方法 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对组织本身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识别,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价、确定重大环境因素。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的最主要目的是使自愿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通过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来取得环境绩效,所以,环境因素的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是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来说,只有尽可能充分地识别出环境因素才能为体系的建立打好基础。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则保证了环境因素控制的重点突出、方向明确。 然而,在某些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中,对于环境因素的识别往往存在不足之处。如:环境因素识别不充分;识别不切合实际,不能抓住重点;仅着眼于现行的生产活动,忽视了能源、资源消耗和产品或服务过程的环境因素等。对于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的应用,有的不能满足组织环境因素实际情况,评价方法不适应评价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因而出现生搬硬套,评价不准确,造成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不正确,使控制对象偏离实际,导致体系运行的环境绩效不明显,体系运行处于形式化。为此,如何全面和客观地识别环境因素,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并正确的进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关键一步。 本文试图总结常用的环境因素识别方法,分析几种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为有关组织在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中进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一、环境因素的识别原则 为了确保环境因素识别的充分性并提供环境管理体系的控制重要对象,环境因素识别应遵循以下原则: 1.识别全面。即环境因素识别时应充分考虑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所使用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具体地说,应对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类型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三种状态:正常(如生产连续运行);异常(如生产的开车、停机、检修等)和紧急状态(如潜在火灾、事故排放、意外泄露、洪水、地震等)。 三种时态:过去(如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泄露事件造成的土地污染),现在(如现场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问题)和将来(如产品出厂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将来潜在法律法规变化的要求,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因素)。 七种类型:以上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可能存在大气排放、废水排放、噪声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当地社区的环境问题。 2.识别具体。环境因素识别的目的是提供环境管理体系控制的明确对象,为此识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 1.0目的 规定本公司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以便确定公司的环境因素、重大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从而使其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2.0范围 本标准适应于公司在活动、过程、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3.0识别人员 a 熟悉现场工艺的各部门工艺技术人员 b 具有环境知识和背景的人员 c 了解ISO14000体系 4.0职责 4.1各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员按要求对本部门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并依据8.2的评价方法和准则,在《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上判断或打分,并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2 各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员将本单位的《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给安环节能部,由安环节能部进行汇总和审核,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4.2当某活动、过程、产品、服务等发生较大的变化或改进时,所属单位在一周内将环境因素补充完整报安环节能部。 4.3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因素,在试运行三个月内,由所属部门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报安环节能部。 5.0环境因素的识别程序 确定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与环境(空气、水、人等)是否发生相互作用——〉确定环境因素 例如:流化床锅炉岗位 活动、过程、产品、服务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 烧锅炉 SO 2排放到大气中 SO 2 排放 6.0环境因素的类别

6.1公司在提供产品、服务或全部活动中的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下可能存在的六种类型。 三种状态:正常:连续生产状态 异常:开车、停车、设备维修等状态 紧急:火灾、爆炸、泄露等状态 三种时态:过去:非现在发生而是原来遗留的 现在:目前正在发生的 将来:现在未发生,以后有可能发生的 六种类型 向大气的排放:如SO 2、NH 3 、氮氧化物、烟尘、H 2 S、甲胺、DMF、醋酸、尿 素粉尘、飘尘等 向水体的排放:NH 3-N、COD、BOD 5 、SS、氰化物、重金属(含汞、烷基汞、 总铬、总镉、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等)、油、挥发酚等 废物管理:废触媒、炉渣、煤灰、废酸、废碱、有机残渣及重组分、有机树脂、废活性炭、含重金属废料、包装材料等 土地管理:油、丙碳液、醋酸铜氨液、醋酸、甲醇、醋酐、脱硫液、酸、碱、废液、有机溶剂和有机物洒在地面上 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使用:煤、电、天然气、水、蒸汽等的消耗 其他当地环境因素和社区行问题:如噪声等 6.2公司可望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的环境因素,包括: 6.2.1为公司提供建筑安装、运输等服务的分承包方的环境因素; 6.2.2向公司提供原辅材料、设备、外协件的供应商的环境因素; 6.2.3公司的产品用户、废弃物的管理方等。 7.0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为了尽可能的识别出直接环境因素和潜在的环境因素,采用过程分析法及物料衡算、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现场观察及面谈和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查阅文件信息法等单独或者联合使用方法: a 过程分析法及物料衡算:分析重点产品或物料的生产过程,采购过程、运输过程、工艺过程的投入及产出,对工作流程的环节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环境因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课件)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 一、术语定义 二、环境因素识别 三、环境因素评价及控制策划 一、术语定义 1 环境(ISO14001:2004标准3.5) 组织(3.16) 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2 环境因素(ISO14001:2004标准3.6) 一个组织(3.16) 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3.5) 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 环境影响(ISO14001:2004标准3.7)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3.16) 的环境因素(3.6)给环境(3.5) 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理解 ?强调要素 ?活动——环境——作用 ?环境因素描述:名词+动词 ?环境影响描述:强调对环境的变化 二、环境因素识别 1 为什么要识别环境因素 环境风险的系统管理图 2 环境因素 (ISO14001:2004标准4.3.1条款)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有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判别出那些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3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 1)确定主管部门,编制准备相关的表格; 2)对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工作活动、区域进行划分; 3)分解落实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任务; 4)责任单位组织相关岗位开展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活动,如现场巡视、座谈交流、填写“环境因素调查表”等; 5)责任单位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表”,报主管部门; 6)主管部门汇总全公司“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表”,确定公司及部门、车间级“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在网络上公示,并在随后的体系策划中考虑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 —划分作业活动; —环境因素识别; —环境因素评价; —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制定控制措施计划; —评审控制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4环境因素覆盖范围及环境影响 ●体系范围内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所涉及的环境因素; ●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能够控制——组织自己的活动; 能够施加影响——相关方活动,如合同方和供方的活动; ●已纳入计划的活动中的环境因素; ●新的开发、新的修改的活动中的环境因素。 1)活动、产品、服务 活动: (1)主过程:设计和开发、制造过程、实验/试验、包装和运输活动产生的环境因素; (2)辅助过程:办公区域及生活的活动产生的环境因素。 产品: (1)使用的原材料导致的资源消耗;

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辨识清单及控制措施(习水)3.

附表1: 重大危险源辨识清单 目录 1.编制说明 一.土建部分 3.6电动提模平台组装 5 循环水(补给)泵房设备安装 1.主厂房建筑施工 3.7钢平台吊装系统组装拆除 6发电机充氢试验 1.1主厂房地下结构 3.8钢平台吊装 7除氧间设备安装 1.2主厂房汽机间上部结构 4冷却塔施工 8化学水系统设备安装 1.3除氧煤仓间上部结构 4.1土方施工 9滤油 1.4锅炉间上部结构 4.2基础钢筋作业 10汽机试运转 1.5主厂房建筑工程 4.3混凝土搅拌站Ⅱ锅炉专业 1.6主厂房建筑设备安装 4.4翻模施工木工作业 1.锅炉本体安装 1.7汽轮发电机基础工程 4.5翻模起重作业 1.1设备运输起重作业 1.8汽机地下设施 4.6人字柱预制安装 1.2钢架组合吊装 1.9锅炉基础工程 4.7环梁筒臂牛腿 1.3设备安装 1.10锅炉地下设施 4.8爬梯扶梯安装 2.锅炉辅机安装 2附属系统建筑施工 5燃料燃油系统 3.烟风6道配制 2.1除尘器建筑施工二.安装部分 4.水压试验 2.2引风机基础及支架Ⅰ汽机专业 5.锅炉酸洗 2.3干灰库建筑施工 1 汽轮发电机安装 6.筑炉和保温 2.4循环水(补给水)泵房建筑施工 1.1设备运输起重作业 7.电除尘、脱硫设备安装 2.5过滤器间 1.2汽轮机汽缸就位 8.燃料燃油系统设备安装 3烟囱施工 1.3汽轮机扣盖8.1燃煤系统 3.1电动提升系统 1.4 发电机(静子)吊装8.2燃油系统 3.2电气作业 1.5发电机穿转子 9.锅炉试运转 3.3翻模施工木工作业 2冷凝器安装Ⅲ电气系统 3.4翻模起重作业 3高压加热器安装 1.一次系统设备安装 - 1 -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 序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1 目的 识别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以确保重要环境因素得到有效地控制。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覆盖范围内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3职责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排查,填写《环境因素调查表》。 综合办公室负责环境因素的汇总审核,并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填写《环境因素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a)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的审核批准。 4程序 4.1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调查 4.1.1综合办公室负责将《环境因素调查表》发放到公司体系覆盖范围内的各 部门。 4.1.2各部门依据部门活动、产品、服务中的环境情况,尽可能全面地识别能 够控制和 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填写好《环境因素调查表》,并将结果报送到XX部。各部门根据如下文件和资料识别环境因素: a)厂区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 b)物料使用及废弃情况; c)能源、资源使用统计;化学品使用情况及化学品材料安全参数(MSDS)表; d)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排放物及排放频率;

e)设备运行中的环境影响; f)产品和服务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的环节; g)公司机构和职责划分,现行环境管理措施、设备及控制文件; h)环评报告及批文、“三同时”验收报告、“一控双达标”验收报告、近一年来环境监测报告等;排污管网图、排放口和排气筒位置;排污许可证等; I)相关方(供方、工程承包方、运输方、固废处置方等)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可能 产生的重大环境影响的环节; J)相关方投诉及处理结果;近五年来的重大环境、安全事故,全厂主要事故隐患; 生产部门采用过程分析法逐一对每一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输入、输出进行分析,从中识别出环境因素; 非生产性部门根据职能所及的活动和现场,用现场调查法等识别出环境因素;相关方的识别由职能归口部门进行; 为全面识别环境因素各部门应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的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类型。三种时态为现在、过去和将来;三种状态为正常、异常和紧急;七种类型为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资源能源(或原材料)消耗、土地污染、其他环境问题(如振动、电磁辐射、光热辐射、放射性、有毒有害化学品使用、相关方影响等)。 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时依据以下几方面: a、相关法律法规; b、环境影响的规摸及程度; c、发生的频率及持续时间; d、监控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