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综合)

整理:耿建峰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认识区域

、区域类型:均质区功能区

?区域特征 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区域差异1.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2

差异比较 自然环境: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生物(植被)

人文环境:社会(人口、聚落)、经济(工业、农业、第三产业)、文化

二、英国和日本的比较

1. 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三、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因素: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 ________ ;

受 _______________ 影响,我国的降水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综合 、 两大

要素,可以把我国分成三大自然区,既 、 、—

2.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界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 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

人教版教材:区域差异的比较: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⑴地理环境的差异:地理位置差异:长三角位于30° N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43-48 ° N ,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

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

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

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

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一、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的含义:

一是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是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按时间先后岀现的三种思想: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人地伙伴论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⑴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

⑵内涵: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和生态持续发展。

(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条件(2)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的(3)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⑶原则:① 公平性原则。② 持续性原则。③ 共同性原则。④ 阶段性原则

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③深刻的环境危机二?中国制定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1.人口战略(1)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a.人口众多;b.人口素质较低;c人口结构不合理;d.人均

自然资源占有量少。(2)措施a.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2.资源战略

(2)措施: 3.环境战略 4.稳定战略 提高人口素质; b. 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 1)面对的问题: a.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 b. 资源利用率低。 a. 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 b. 依靠科技进步充分挖掘潜力,促使其增值 ; c 建立资 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

1)存在的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措施:a.搞好生态建设;b 防治环境污染;c 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 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 黄土高原形成的外力作用: 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特征: 黄土高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

题:

2、 水土流失的危害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风力的堆积作用。

千沟万壑、支流破碎。 水土流失。

(1) 使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农业单产降低。 (2) 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 (3) 造成当地 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1 、自然原因 (1)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脆弱。 (2) 黄土疏松,易受 流水侵蚀。 (3)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4) 自然灾害频繁. 加剧水土流

失。 2 、人为原因 形成的外力作用: 流水的侵蚀作用。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和 破坏植被 措施有:①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②建立早涝保收、 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③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的质量;③开展煤炭开发地区 的复垦

工作。④小流域治理的工程措施:保塬、护坡、固沟 。⑤植树种草,恢复地表植被。 补充知识点: 一、西北荒漠化防治(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等地) 1、 荒漠化危害: ①土地退化, 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 ②生态恶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破坏基础设施建设; ④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 2、 荒漠化形成: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① 自然原因:a 、西北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厚疏松沙质沉积物;c 、大风频繁,风蚀作用强。 ② 人为原因:a 、人口增长过快,生态环境压力大; b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b 、工矿交通建设 不注重环境保护;d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a 、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大力植树造林,种草,营造“三北防护林; d 、退耕还林、还牧;

畜量; f 、 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二、 南方湿润高原山区的水土流失(石漠化)的治理。 (东南丘陵、 1、 形成原因: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①人口增长过快;②农村生活燃料短缺,乱砍滥伐森林;③陡坡开荒。 2、 治理措施:①封山育林,禁止陡坡开荒,乱砍滥伐。:②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a 、大力推广生活用 煤; b 、 革新炉灶,节省燃料; ④ 大办沼气、发展小水电、营造速生薪炭林) 宜,改变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⑤发展多种经营 ,增加农民收入。 3、 为什么说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比黄土高原大? b 、植被稀疏; c 、地表有深

a 、

b 、严禁乱砍滥伐、滥牧、滥垦;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控制载 g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量。

四川山区、云贵高原等地) e 、

①地表起伏大,重力作用强;②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冲蚀作用强;

① 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与产值较高;② 多石质山地,表土被侵蚀后很难再恢复;③ 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引起自然灾害损失更大。

c 、 :④因地制 江河下游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