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地区全国第二次土地调研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设计)

某地区全国第二次土地调研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设计)

某地区全国第二次土地调研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设计)
某地区全国第二次土地调研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设计)

摘要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将于2007年7月1日全面启动,计划于2009年完成。调查的主要任务包括,农村土地调查,查清每块土地的地类、位置、围、面积分布和权属等情况;城镇土地调查,掌握每宗土地的界址、围、界线、数量和用途;基本农田调查,将基本农田保护地块(区块)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并登记上证、造册;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地籍信息系统,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统计、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目录

一概况 (1)

1 县城概况 (1)

1.1 地理位置 (1)

1.2 自然资源 (1)

二测区基本情况图 (2)

三目的和任务 (2)

四组织实施 (3)

1 准备工作 (3)

1.1 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3)

1.2 选择地籍调查专业队伍 (4)

1.3 投入的人员及仪器设备 (4)

1.4 制定实施方案 (5)

1.5 宣传动员 (5)

1.6 宣传标语口号 (5)

2 技术路线 (6)

2.1 确定工作方法 (6)

2.2 实施过程与技术保障 (7)

2.3 地籍建库工作流程图 (8)

五技术设计的依据 (8)

六取得的成果 (9)

1 控制测量成果 (9)

2 图件成果 (10)

3 权属调查成果 (10)

4 文字报告 (10)

5 图纸资料 (11)

七成果主要技术指标 (11)

1 平面坐标系统 (11)

2 地籍图分幅和编号 (11)

八工作安排 (11)

九技术方法 (12)

1 权属调查的工作程序 (12)

2 地籍编号 (12)

3 街道的划分原则 (13)

4 街坊的划分原则 (13)

5 宗地的编号及方法 (13)

6 地籍编号的方法 (13)

7 界址点调查 (14)

8 界址点的编号 (15)

9 地籍调查表 (15)

十地籍图业编辑 (15)

十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6)

1 权属调查方面 (16)

1.1 存在的问题及工作难度 (16)

1.2 采取措施 (17)

2 地籍测量方面 (17)

2.1 存在问题及工作难度 (17)

2.2 采取的措施 (17)

十二总结 (18)

一概况

1 县城概况

1.1 地理位置

平遥县位于省中部,盆地西南,太岳山之北,太行山,吕梁山两襟中央,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2′~112°31′,北纬37°12′~37°21′之间。东接祁县,西邻汾阳县,南靠沁源县,北连文水县,西南与介休市接壤,东南与武乡县、沁县毗邻。汾河和南同蒲铁路、108国道穿境而过。县城距首都616公里,距天津港口758公里,距海岸2390公里,距古都543公里,距省城94公里,距晋中行署所在地市81公里。距飞机场仅有90公里。

1.2 自然资源

全县海拔700-1000米,地势呈阶梯状,东南高、西北低,山地、丘陵、平川各占总面积的46.6%、21.1%、33.3%。境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2℃,大于10℃的有效积温2400℃左右,全年无霜期160天左右,年均降雨量450mm左右,且多集中在7-9月份。

总体上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有利于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且产品品质较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相对较好的气候环境,构成了具有平遥特色的区域比较优势,历来是晋中重要的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平遥县富藏煤、铁、石膏、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煤炭储量113亿吨,铁矿13万吨,石膏矿1000万吨,石灰石5000万吨。

平遥县水资源非常贫瘠,境有惠济河、柳根河、婴涧河和汾河四条季节性河

流,年均降水455毫米,水资源总量1.1亿立方米,人均、亩均占有量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平遥县生物资源比较多样,自然植被有草丛、灌丛、疏林和针叶林,人工植被有针叶林、经济林、农作物等。动物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山区林区和西北部汾河沿岸,主要有野猪、野兔、野鸡、狐獾、狍子、鼠类、蛇类、鸟类等。

测区房屋分布密集,街巷纵横交错,本测区用地特点多为商业、住宅、公共设施、学校等。测区建筑密度较大。

二测区基本情况图

三目的和任务

第二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利用和土

地权属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土地参与宏观调控、保证昌平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发展、维护农民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严格管理土地资源的重要支撑;是满足土地管理方式和管理职能转变的重要措施。

此次地籍调查工作的任务是以县城所在镇为基本调查单位,对其围全面进行权属调查及地籍测量工作,查清每一宗地的土地权属、界址点位、界址线、面积和用途等基本情况,为土地登记、统计、定级及利用管理提供原始资料及基本依据.

四组织实施

为全面查清我县城镇土地利用和权属状况,为政府依法科学决策提供翔实准确的基础数据,进一步强化国土资源与资产的并重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省国土资源厅“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总体方案”部署要求,我县城镇地籍调查工作在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国土资源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由县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实施。

1 准备工作

1.1 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加强城区地籍调查工作领导,成立了平遥县地籍调查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副组长、平遥县法院院长、财政局局长、民政局局长、水务局局长、农业局局长、广播电视局局长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为主任,具体负责地籍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和业务指导。领导小

组各成员单位要在城区地籍调查工作中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对权属争议及时处理。确保城区地籍调查工作的顺利完成。办公室负责处理调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传达领导小组对调查工作的指示和要求。

1.2 选择地籍调查专业队伍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由于技术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专业技术队伍的保障是完成好此项工作的保证。根据要求,经我局多方考察,认真筛选,并经公开招标,同中标单位平安智能系统工程(乙级资质)签订了城镇地籍调查合作协议。

1.3 投入的人员及仪器设备

为保证任务的如期完成,我公司为本工程共投入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共35名,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8人,技术员10人,高级工10人,其余为技术工人。

本测区投入的仪器设备见表1.2。

1.4 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省城镇地籍调查技术细则》,结合平遥县地籍管理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平遥县1:500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并呈报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后执行。

1.5 宣传动员

为了使地籍调查深入人心,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工作开始前,领导小组成员召开会议,研究布署,调查工作人员召开了动员大会,调查办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在全县进行广泛宣传,县电视台发布公告,贴调查通告,发放宣传传单等,大力宣传了地籍调查工作的目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宣传,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认识,为取得他们的积极支持与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给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1.6 宣传标语口号

开展二次土地调查决战,确保调查任务圆满完成

积极申请土地登记,保护产权人合法权益

积极配合土地调查,是每一个公民的应尽义务

依法申请土地登记,是每一个公民应尽义务

贯彻实施《土地登记办法》,保障权利人切身利益

积极配合土地指界,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土地登记、明晰产权,保障权利

积极配合二次土地调查,实现土地信息社会化服务

开展土地登记,维护产权人权益,构建和谐社会

让每一块土地拥有合法

2 技术路线

2.1 确定工作方法

1、权属调查

依照省、市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以城区办事处为单位划分街道,以城区主干道、自然巷道、沟渠划分街坊。整个调查区共划分了1个街道,共23个街坊。地籍编号由“行政区划代码+街道号+街坊号+基本宗地号+宗地支号”组成。

本次调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起点高,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作业中采用测绘与权属调查人员有机结合方式,即在每一个权属调查组中增加一名负责测绘的人员,负责宗地草图绘制、界址边长与相关距离丈量等技术工作,权属调查人员负责界址点的实地设置、调查表的填写、土地权属权源资料的索取,纠纷的调处等工作。形成权属调查与测量二为一体的运行模式,有效保证权属调查与测量的连贯和一致性,避免权属调查与地籍测量成果质量不一致,工作前后衔接难度大等弊端。

2、地籍测绘

地籍测绘工作,充分利用3S技术在测绘领域里的应用,外业数据采集采用全站仪全野外数字化解析测量方法。充分利用GPS-RTK动态定位测量技术,代替了常规图根

光电测距导线作业方法,加快作业进程。利用GIS专门检查软件,对于图形数据的拓扑关系做了严格的检查,提高数据质量,加快工作进度。

2.2 实施过程与技术保障

1、权属调查

权属调查是地籍调查的核心,地籍测量成图、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取决于权属调查的质量。因此,我们在安排人员时,对参加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的同志,安排到权属调查组。权属调查工作自2009年8月正式铺开,至2010年5月结束。在此阶段注重于确界、设置界标、丈量边长、填表、绘图、整理资料等6个重要环节。

2、地籍测绘

控制测量由12名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三等、四等GPS平面控制网布设、观测等工作,在此基础上,采用GPS-RTK技术施测图根控制点,解析数字化测量、外业数据采集分9个组,每组2人。整个施测作业从2009年4月开始至2010年5月完成。地籍测量中注重于外业数字化测量、依据调查表绘制界址线、地物与界址线的关系、界址点测量精度等4个重要环节。

城镇地籍调查采用的全野外数字测量法、GPS测量方法等。

地籍测量所采用的测量软件是《数字成图软件CASS7.0》,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时采用的系统软件是超图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建库系统(supermap cis-V2.2)。

地籍平面控制包括基本控制的图根控制。基本平面控制采用D、E级GPS测量,图根控制采用RTK测量方式进行。

城镇地籍首级平面控制网,根据以国家大地控制点霍林寨、柏枝寺起算,按照《全

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有关规定施测。建立了D级GPS点6个,E级GPS 点49个

2.3地籍建库工作流程图

五技术设计的依据

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

2、《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细则》;

3、《省城镇地籍调查技术细则》;

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21010-2007);

5、《省土地登记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154号);

6、《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

7、《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国土[籍]字第26号);

8、《土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国土资源部2003);

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GB/T18314-2001);

10、《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11、《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1015-2007);

12、《城市测量规》(CJJ 8—99);

1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14、《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

15、《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GB/T17160-1997);

1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GB12898-91);

17、《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

18、《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7798—1999);

19、《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国土资源部2007);

20、《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国土资源部2007);

21、《平遥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22、《平遥县城区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六取得的成果

1 控制测量成果

1、平遥县1:500城镇地籍调查三等面控制网图;

2、平遥县1:500城镇地籍调查三等平面控制点点之记;

3、平遥县1:500城镇地籍调查三等平面控制网平差计算;

4、平遥县1:500城镇地籍调查四等平面控制网图;

5、平遥县1:500城镇地籍调查四等平面控制点点之记;

6、平遥县1:500城镇地籍调查四等平面控制网平差计算;

7、平遥县1:500城镇地籍调查控制点坐标成果表。

2 图件成果

1、分幅地籍图256幅;

2、宗地图;

3、以宗地为单位的界址点成果表;

4、地籍分幅图接合表;

5、街坊关系结合图;

6、以街坊为单位的宗地关系结合图。

3 权属调查成果

所有仪器及配套设施均依照规要求进行了检验和检校,符合规及设计要求。

4 文字报告

1、平遥县1:500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报告;

2、平遥县1:500城镇地籍调查技术报告;

3、平遥县1:500城镇地籍调查自检报告。

5 图纸资料

测区有2000年航摄的1:10000 DOM影像图,可作为测区控制网的设计用图和生产计划用图

七成果主要技术指标

1 平面坐标系统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平遥县独立坐标系,其定义为投影到1980坐标系椭球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为115°00′00″。

2 地籍图分幅和编号

基本地籍图的成图比例尺为1:500,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方法。图幅编号采用图廓的西南角坐标,纵坐标在前,横坐标在后,中间用短横线连接。坐标值以公里为单位取至10米。以图幅的主要土地使用者或知名度较高的地理名称作为图名。当较大单位分布在多幅图且取其名称作为图名时,采用加支号的形式编注。支号按自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顺序排列。图廓左上角接图表注记图名。

八工作安排

我公司初步对该项目的工作进度拟定如下:

2009年6月-2009年7月准备、宣传阶段;

2009年7月中旬-2009年9月中旬权属调查阶段;

2009年9月-2009年12月权属调查阶段及地籍测量(控制测量)阶段;

2010年1月-2010年5月中旬权属调查及地籍测量;数据库建设阶段;

2010年5月-2010年6月地籍测量、数据库建设阶段

2010年6月-2010年9月数据库建设阶段、数据汇总、报告、后期资料整理阶段;九技术方法

1权属调查的工作程序

1)收集调查资料,准备调查底图;

2)标绘调查围,划分街道、街坊;

3)分区、分片发放调查指界通知书;

4)实地进行调查、指界、签界;

5)绘制宗地草图;

6)填定地籍调查表;

7)调查资料整理归档

2 地籍编号

1)1:500城镇地基图中,一般应采取行政意义上街道、街坊划分,统一进行编号。2)在编号各组成部分中,如实际编号位数未达到规定位数,以前置“0”补充。

3)宗地编号由“基本宗地号+宗地支号”组成。宗地支号指在基本宗地号所指地发生分割而产生子宗地的编号,如果宗地无支号,则宗地支号为“000”。

4)图面上地籍号只标注宗地编号。

5)地籍图中,块地编号参照宗地编号方式,在基本宗地支号的第一位从“0”开始编码,自“0001”开始编号.

6)宗地编号不允许重号,一般不要跳号。

7)宗地号在街坊统一自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开始循序编号。

8)连续的宗地号应尽可能选着最近的位置衔接。

9)为编好宗地号,事先应在街坊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进行统一安排。

10)本次调查首先要预编地籍号,已登记发证的,将原有地籍号用括号标注在预编地籍号后。

11)本次调查只采用独立宗,不允许把密集、面积较小的几个单元划分为组合宗。

3 街道的划分原则

街道以街道办事处管辖围的界线划分,其编号从行政区的西北角开始,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原则,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连续编号;乡(镇)的编号应与行政编码相同,且与行政编码相同,且与农村土地调查编码保持一致。

4 街坊的划分原则

街坊是指以主要道路,河流等线状地物中心线(或一侧)围成的地籍管理单元,街坊编号以街道为单位,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原则,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连续编号。

5 宗地的编号及方法

以街坊为单位,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原则,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连续编号。将接受的土地登记申请书及权属来源证明材料,按地籍调查人员预编的文件顺序号,将每宗地勾绘到工作底图上,并在图上用铅笔注明编号。当一个街道或地籍街坊全部勾绘结束后,对街道或地籍街坊从西到东、从北到南,统一预编宗地号,并将预编的宗地号标注到地籍调查表上。当一宗地分布在几幅图上时,在这几幅图都注明该宗地的宗

地号。

6 地籍编号的方法

地籍编号采用:县(行政区划分代码6位)+街道号(3位)+基本宗地号(4位)+支宗地号(3位)共19位。如下图:

XXXXXX————XXX——————XXX————XXXX————XXX

↓↓↓↓↓

县(区)街道9(乡、镇)街坊(村)基本宗地号支宗地号

7 界址点调查

界址调查是指对相邻双方的界址状况进行实地调查,经邻界双方认可和各有管部门审核后,作为土地登记的依据。经过审核验收的地籍成果,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1)界址点调查的程序与步骤

本宗地、相邻宗地权利人及调查人员共同到现场,由本宗地及相邻地权利人指认界址点线。

界址认定后,调查人员会同双方指界人,对认定的界址点现场设界址,绘制宗地草图,勘丈成果填写到地籍调查表上并签字盖章。

(2)界址点认定要求

1)单位使用的土地,由法人代表出席指界,并出具法人代表明书及本人明书。个人使用土地,须由户主出席指界,并出具户口薄及其明。法人代表或户主不能亲自出席指界的,可由委托代理人指界,委托代理人指界时应出具法人代表明书、指界委托书及本人明。

2)两人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可共同委托代表指界,委托代理人指界

时应出具指界委托书及本人明。

3)土地使用者以己有建设用地的批准文件,对少批多用的,宗地界线按批准用地界线确定,多用部分在调查表中注明,待处理后。对批多少用的,原则上按实际适用围定界。代征的市政建设用地的宗地,按规定扣除代征地后,确定该宗地的界址。

4)宗地界址有争议的,调查人员应在现场调解,调解不了时,在调查记事栏上写明双方争议的原因,并标出有争议的地段,报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裁决处理。

5)一宗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时,能查清各自的使用部分和共同使用部分界线的,要查清。

6)邻宗地本宗地界址线上的界址点,应作为本宗地与邻宗地共有界址点处理。如下图所示的甲宗地3号和乙宗地的5号界址点。

(3)对指界人缺席或不签字的处理

权属调查时,对指界人缺席或不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的,按下列规定处理。

1)如一方缺席,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

2)如双方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人员根据现状及地方习惯规定。

3)将现场调查结果及违约缺席指界通知书送达违约缺席者。违约缺席者对调查结果如有异议,须在收到调查结果之日起15日重新提出划界申请,并负责重新划界的全部费用。逾期不申请者,则(1)(2)两条确定的界线自动生效。

4)指界人指界后,无任何正当理由,不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的,参照缺席指界的有关规定处理。

8 界址点的编号

界址点编号以街坊为单位,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原则依次编号,同一街坊的界址点不得重号。将一个地籍街坊的每宗地都勾绘到工作底图上,然后按地籍街坊统一编号,由“1”开始顺序编号。

界址点标志的设置

界址认定后,双方指界人均在场的情况下,调查人员应对所认定的界址点在实地按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设置界标。

9 地籍调查表

地籍调查表是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情况调查和界址调查结果及审批意见的真实记录,是土地登记发证依据。调查结果应在现场记录,填写,不得事后追忆,填补。十地籍图业编辑

地籍图业编辑采用南方CASS7.0软件DWG格式成图,作业模式尽可能按照软件的常规方式进行,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房屋注记时先注记房屋结构,后注记房屋层数;

围墙统一用宽度为0.5mm依比例尺的符号表示;

展绘各级控制点(包括三等、四等点和埋石图根点);

每幅图标注图名。图名选取图幅较大或较重要的单位名称。当单位较大跨越几幅图时,以图名后按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顺序用圆括号和阿拉伯数字注记图名序号;

保证相邻面状地物拓扑关系正确,对相邻面状地物要素(如居民地)发生公共边线时,其交点视为共有点,过公用边的地物都经过这些点进行连线并各自封闭。在图式上不要求自身封闭,而是借助于其他要素边线封闭的面状要素,其他要素不经过此面状要素与之的公共交点。

对带有弧形的台阶、楼梯,用该软件对应的符号无法自动生成,按弧线绘出图形,人工添加属性编码。

十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农村土地资源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土地经营管理现状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4年9月2日到2015年1月28日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目的:主要从农村土地现状及经营规模、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研究当前影响农村农业经济的因素及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现状,包括主要做法和措施等,提出正确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经营、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及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的意见和建议。 众所周知,土地是人类进行各种生产生活的载体,同时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产和资源,农村土地尤其耕地是粮食的母亲,它浓缩了千千万万农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保障权。依据《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是一种集体所有制形式。按用途可划分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农村土地管理就是依照《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行使对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等行为的管理,对土地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职能。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土地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根据调查,我认为普遍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一、“空心村”现象严重,农村新建住房缺乏规划,管理很不规范。 二、矿洞开采破坏土地、污染环境。 三、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是一种静态管理,没有建立土地市场机制,土地缺乏流动性,土地的资产价值不能显化,土地利用效率很低。 四、农村土地的产权制度不够完善,由此诱发了大量土地违法行为,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如何才能有效的加强农村土

地管理呢? 1.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工作的监督 农村土地权流转工作是对现有农村生产关系适应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局部调整,是对农村家庭承包制的进一步完善,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管理,是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工作的延续和发展。这些必然要求县、乡(镇)相关的政府部门把农村土地流转管理纳入工作范围内,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对土地流转管理,规范我县农村土地管理工作。首先是确立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具体范围、原则,规范流转的形式,明确流转的操作程序,规定对违规失范行为的处理办法;第二是规范流转合同,参照农业部第47号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加强土地流转合同的指导、签订;第三是农经部门要恢复、覆行农业承包合同的签证、仲裁职能。 2.积极探索,不断提升土地流转的开发档次 一是以“三个有利于”原则,探索土地流转形式的多元化。即只要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农户的增收,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管怎么样的土地流转形式,都可以运用并推广。二是面向市场,努力提升土地流转的开发档次。坚持以土地流转为载体,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积极将流转的土地区域办成结构调整的“示范园”,办成应用推广新科技的“试验区”,办成财政增长的新型社区。

征地拆迁工作方案

征地拆迁工作流程(工作方案) 征地拆迁工作分为十个阶段: ①征迁准备阶段②宣传发动阶段③勘察核实阶段④征地拆迁阶段⑤资金兑付阶段⑥拆迁安置阶段⑦进场施工阶段⑧服务招商阶段⑨竣工通车阶段⑩验收总结阶段。 一、征迁准备阶段 1、委托文物、压矿、地灾、水保、环评、土地等相关咨询评估机构完成相应的报告书,并获取相关行政批文后,委托国土咨询评估机构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及土地预审呈报书,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 2、在设计单位出征地红线图后,委托林业勘察单位编制《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使用林地调查报告》,报林业厅初审,报国家林业局批准。 3、省政府印发永武高速征地拆迁补偿标准。 4、地方政府建立相应的征地拆迁协调领导小组,并成立全职的征地拆迁办公室,办公室应设立土地核查小组、房屋丈量小组、矛盾纠纷协调小组。 5、根据初步设计编制征地拆迁简介,准备征地拆迁使用的各种表格及工具、用具等。编制项目征地拆迁实施预案,为正式实施征地拆迁做好充分准备。 6、召开征地拆迁动员大会。 二、宣传动员阶段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项目的重要性和征地拆迁政策。通过宣传发动,使沿线群众和征迁安置对象熟悉掌握永武高速公路征地拆迁政策、计划安排,争取公路沿线被征单位和个人积极

配合、参与、支持。 三、勘察核实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施工设计图为依据,通过实地勘察放线,划定高速公路征地拆迁红线范围,对征迁范围内的实物指标进行丈量、清点、核实、登记、签认,为开展征迁补偿提供数据指标。 1、与地方征迁办签订红线边沟开挖协议。 2、由设计单位依据红线图划定红线范围,进行红线放样,项目办、地方征迁办共同参与。确定中线和边线、打桩、开挖边沟和边界保护。 3、勘测界定:土地勘测单位以施工图为依据,对项目征地进行勘测核对、绘制勘测界图、市县勘测定界报告书,正式确定公路用地范围。 4、实物指标调查,在划定公路用地红线范围的同时,与设计单位、各地征迁部门、国土部门、林业部门、被征户(单位)共同对红线内土地、建筑物、地面附着物等进行现场实地丈量、清点、登记、四方共同签认工作,调查登记结束后及时统计、核算、汇总并上报确认。征地拆迁调查资料应永久存档保存。 四、征地拆迁阶段 (一)签订协议 1、与市(县)征地拆迁部门签订征迁协议及项目管理责任书、征迁管理资金管理协议。 2、各地征迁部门以确认的实际核实面积和实物为依据,以村为单位分解到农户,对被征地单位和个人的土地及房屋、类别、面积、补偿资金进行张榜公布。在公布期间无争议和举报,

土地调查技术设计书

土地调查工作项目技术设计书 (城镇地籍) 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大学拟在其所辖区域范围内进行土地调查工程。 1.1 土地调查(城镇地籍部分)的主要任务 1.2 项目内容及要求 主要内容:城镇地籍调查面积以实际调查成果为准。 将测区分成八部分,测绘两个班分成八组,每组承担一部分。 1.3 作业内容 (1)在校区已有控制测量的基础上,完成各作业区域的基础控制测量,并布设调查区的一、二级导线网或GPS控制网,以满足地籍图根控制及日常变更的需要; (2)基于现有的地籍调查数据和资料,完成各地籍调查区域的权属调查工作及地籍测量任务。 (3)应用市国土局提供的城镇地籍管理软件,建立城镇地籍数据库。 1.4 项目工期要求 工期要求:于2009年 4月12日前完成全部工作。 2.已有资料情况及分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基础控制资料 ****大学已完成了D级GPS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基础控制网建设,这些控制网点成果可作为E级GPS和一、二级GPS控制测量的起算成果。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城镇地籍调查资料 ****大学之前已经开展了城镇地籍调查,这些地籍调查成果为1954北京坐标系(需对原有成果的坐标系统进行转换至1980西安坐标系),可作为本次城镇地籍调查的作业底图和参考资料。 ⑶影像图资料 校区正射影像图可作为本项目基础测绘部分的工作底图。

(1)3.作业依据 (2) 3.1 调查依据 (3)1998年8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199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5)**省土地管理局制定的《**省土地管理条例》; (6)《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7)《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8)《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9)《全国土地调查培训教材》; (10)**省土地管理局1991年制定的《**省土地详查补充调查细则(试行草案)》; (11)**省土地管理局1991年10月制定《**省土地详查补充调查细则(试行草案)有关的补充意见》; (12)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制定《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简称《确权规定》; (13)国土资源部2001年制定《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 (14)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制定《土地登记规则》; (15)**省人民政府1996年制定《**省土地登记办法》; (16)**省土地管理局1993年12月发布的《**省城镇地籍调查细则》(简称《细则》); (17)**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变更调查中地类变更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71号); (18)**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2005年10月《**省土地资源基础数据库标准(土地空间数据部分)》(简称《基础数据库标准》); (19)《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20)《****大学土地调查工作方案》; (21)《****大学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方案》; (22)该项目技术设计书。 (23)3.2 测绘技术依据 (24)(1)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25)(2)GB 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26)(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27)(4)GB/T 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28)(5)GB/T 14804-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29)(6)GB/T 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标准》; (30)(7)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31)(8)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32)(9)本项目技术设计书。 (33)3.3 测绘基准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投影方式:采用3°分带,高斯-克吕格投影,中央子午线采用119°30′。4.作业流程

土地和宅基地房屋测量技术设计书

土地和宅基地房屋测量 技术设计书 1.3.1地籍调查 地籍调查,包含图根控制测量,地籍测量,填写地籍调查表等表格。权属调查由 西马银自主迁徙居民接收管理办公室组织完成,地籍测量由宁夏基础测绘院完成,主要内容为权属调查、界址调查、地籍测量、制作地籍图与宗地图、面积计算等。 1.3.2房屋调查 房屋调查与地籍调查一并开展,填写房屋调查表。工作主要包含房角点测量、权属调查、房产分幅图、房产平面图(分户图)、面积计算等,通过房屋权属调查,查清房屋坐落、种类、结构、条件、用途、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和使用面积等,为不动产登记提供可靠依据。 1.3.3农用地调查 农用地调查主要针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和农用地的其他使用权宗地进行权属调查、界址测量、面积计算,查清承包地块的发包方、承包方、土地用途、地力等级、是否划定为基本农田、四至、位置等内容。 1.3.4不动产数据入库 将整理后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按照《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对基础地理信息、宗地数据、自然幢数据、权利数据、权利人数据等进行数据组织、编码、入库,建成支撑银川市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运行的不动产登记数据

库(成果数据库),并生成不动产登记元数据。 1.4工作期限 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本项目应在合同签订后6个月之内完成全部工作并提交所有成果资料。 2、任务区域情况与已有资料 2.1任务区域自然人文概况 银川市西夏区西马银地区东至贺兰山,西至西干渠,北至新小线,南至北京路,平均海拔在1100米以上,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常年干旱少雨,农作物以旱地作物为主,少量耕地可引黄灌溉,种植水稻。 居民主要由宁夏区内及区外自主迁移居民构成,其移民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其占用土地大多为原国营贺兰山农牧场土地,主要聚居在110国道以东、贺兰山路以北的区域内,其居民来源较多,历史遗留问题复杂,为本次调查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 2.2资料收集 收集以下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 (1)已有的控制资料:辖区内的C级GPS点成果表、控制网图、点之记、技术总计等; (2)影像资料:2014年0.2米分辨率的正射影像图; (3)甲方提供的“西马银项目地块示意图”及西马银移交土地地块的《地籍测绘技术报告》; (4)收集整理土地承包承包合同、承包经营权证书、土地台帐、登记簿、承包地籍图、农户信息(户口簿,身份证明)等资料。 3、工作依据 3.1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主席令【2004】第28号,2004.8.2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56号1998.12.24);

土地资源调查实习报告

一、引言 农村土地调查,即查清每块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面积分布和权属等情况;城镇土地调查,掌握每宗土地的界址、范围、界线、数量和用途;基本农田调查,将基本农田保护地块(区块)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并登记上证、造册;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地籍信息系统,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土地资源调查报告是资源调查的真实文字记录,是极重要的成果资料之一,它要求对整个调查工作系统的工作总结和技术性的总结探讨。编写好报告不仅对系统、全面、科学管理土地十分重要,而且对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充实、发展土地科学,造就一大批土地科学人才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土地资源调查结束后,一定要严格要求编写好土地资源调查报告。通过本次实验,学会利用有关资料和图件,撰写地、县、乡级各类土地资源报告和专题报告。 二、杨庄镇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莱芜地处东经117°19′~117°58′、北纬36°02′~36°33′之间。杨庄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杨庄镇地处泰山东麓,莱芜市西部平原,西与泰安市接壤,汶河、汇河交汇于此。面积58.8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15026户,48808人,耕地面积3588公顷。 行政区划:杨庄、大埠头、小埠头、燕家庄、东李家庄、西李家庄、陈徐、西宅科、张里街、朱屈街、冷家庄、西杨庄;陈东、陈西、陈北(三村合称陈家楼);高家店、前郭庄、后郭庄、水西官庄、张家泉、巩家庄、刘家店、李家堂、镇武庙、谭家庄、侯家洼、罗家洼、司家岭、胡家宅、孟家官庄、太平官庄、凤凰官庄、梅家官庄、尹家庄、马村(原名马家庄)、营房、蔺家庄(蔺家庄、王家庄)、石家河、大桥沟、小桥沟、阎桥(阎桥、小阎桥)、雪岭、龙尾、上马家泉(上马家泉、马家庙)、下马家泉。 (二)自然条件: 地理条件优越,地貌多样,山区、丘陵、平原三分天下,各占其一,主要种植烤烟、果品、中药材、花生等经济作物,森林覆盖率达36%;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矿、钛铁矿、白云母等,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是全镇的支柱产业,其中龙头企业兴盛矿业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并成功在香港上市。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齐长城遗址、曹操回马岩、五山溶洞、鸽子崖、汞丹山林场、驻地广场、千年银杏、龙山文化遗址、抗日烈士陵园等名胜古迹。 (三)社会经济情况: 杨庄镇地处泰莱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种植业发达,是莱芜市“三辣生产基地”。全镇生姜面积12135亩,大蒜25000亩。全镇依托资源优势,建有恒温库21座,库容6万吨,成规模农副产品加工厂22家,年加工生姜6万吨,大蒜5万吨,80%销往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国家,有9家企业有自营进出口权。全镇经济发展、政治和谐、社会稳定,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无邪教乡镇、平安建设先进乡镇、群众信访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56亿元,工业总产值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利税9.7亿元,境内税收1.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29元。全镇现有工业企业127处,年创工业产值16460万元,实现利税524万元,成为全镇经济的重要支柱。莱芜市风机厂、莱芜市兴华机械厂、莱芜年阀门厂、莱芜市东方摩托车汽缸厂、莱芜安王锅炉制造有限公司是杨庄镇骨干企业,其中限额以上企业8家。 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全面实施工业带动战略,靠龙头企业拉动经济增长、培植、扶持优势企业不断壮大,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推动镇村企业上台阶、快发展。杨庄镇是莱芜市农业大镇,全年粮食总产达1.9万吨。近几年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充分发挥科技、流通、储藏加工三大龙头的作用,加快了农业生产化进程,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良性循环格局。杨庄镇个体私营经济呈现蓬勃发展势头。 杨庄镇把园区环境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本着“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先后投资400多万元,规划方田65个,建成万亩生姜、大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打牢创汇农业基础。投资近千万元,新建双龙路、鑫源及供水、排水、变电、通讯设施,进一步提高了园区“四通一平”质量。园区管委会严格实行“一个头对外,一个漏斗对内”的封闭管理模式和“一个站式”服务,建立投资企业包干责任制,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创造优良投资环境。 2002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32元。

土地资源调查练习题

简答 1、计算耕地图斑净面积时需扣除田坎。 答:指处于图斑内或图斑边界上的单线线状田坎。具体指南方》1.0米,北方》2.0,米且小于20米的田坎。 2、田坎系数测算 答:田坎系数测算指田坎占扣除其他线状地物后耕地图斑面积的比例。 程序方法:1、分区,按地貌类型将调查区域分为丘陵,山区和高山区。 分组,在每一区内按照不同的坡度级(2-6,6-15,15-25,25以上)和耕地类型(梯田和坡耕地)进行分组。 确定样方。在每一组内布置30个以上均匀分布的样方。 田坎测量。长度在调查地图上量取,田坎宽度实地测量。 田坎系数计算。包括每一样方的田坎系数和每一组的平均田坎系数。 田坎面积扣除,根据每组每组平均田坎系数逐一扣除图斑内田坎面积。 检查验收。 3、具体工作中,如何得到田坎面积? 答:全站仪野外测站点,cad展点、绘图保存为dxf文件,用mapgis转换dxf文件为wl线文件,进行线编辑然后拓扑检查,线工作区提取弧,拓扑重建构面,空间分析对田坎进行缓冲分析,工程裁剪,将区属性参数导出,得到各id参数。 4、如何理解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土地调查的关系? 答:联系:1、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土地调查范围相衔接。 均以县级行政单位统一调查。 区别:1、依据规程不同。前者依据的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后者依据的主要是《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2、范围不同。前者包括全国大陆和海盗,后者范围为城市和建制镇。 3、调查单元不同,前者是图斑,后者是宗地。 4、内容都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但各有侧重,前者侧重地类调查,后者侧 重权属调查同时还包括地籍测量。 5、方法方面。确权方法相同,但依据的证明材料不同,面积量算方法相同,但 图斑面积需要平差而宗地面积不需要平差。 6、主要成果不同。前者为土地利用现状图,后者为地籍图和宗地图。 5、什么是土地调查 答:土地调查是指对土地的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自然属性和土地权属等社会属性及其变化情况的调查,监测,统计,分析的活动。 如何进行面积的量算 答:程序,控制面积量算,碎部面积量算,面积汇总统计。 控制面积量算 在图幅结合表中查询图幅理论面积 采用解析法等精度较高的量算方法,得到控制单位面积。 以图幅理论面积为基本控制,逐级平差后得到各级控制面积。 碎部面积量算 将所有区域里的图斑进行编号。 采用解释法图解法等面积量算方法量算图斑面积,其中解析法指由实地测量的角度,长度,坐标精确精算面积,包括几何解析法和坐标解析法。图解法指由图上测出的几何要素计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技术设计书

XXX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项目 技术设计书 xxxxx 二○一四年x月

XXX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确权登记项目 技术设计书 编写单位:长春伟业测绘有限公司 网址: 总经理:xx 总工程师: 编写者:王彪 审查者: 编写日期: 二○一四年x月

目录 一、概述 (66) (一)项目区概况 (66) (二)主要工作内容 (66) 二、作业依据 (66) (一)政策及法律法规依据 (66) (二)技术依据 (77) 三、主要技术要求 (88) (一)数学基础 (88) (二)主要精度要求 (99) 四、设计方案 (1010) (一)工艺流程 (1010) (二)前期工作准备及人员准备 (1010) (三)调查底图与调查表的制作 (1111) (四)外业入户权属调查 (1212) 1.调查内容 (1212) 2.实地权属调查 (1515) 3.调查成果确认 (1515) 4.调查成果移交 (1616) (五)内业矢量化及属性信息上图 (1616) 1.图形矢量化及调查属性上图 (1616) 2.外业权属调查表录入 (1616) 3.调查图、表排错 (1616) 4.入库前的准备 (1616) (六)成果审核公示 (1717)

1.初步调查成果审核 (1717) 2.制作公示成果 (1717) 3.成果公示确认 (1717) 4.成果修正 (1717) 5.第二次公示 (1717) (七)制作宗地图并颁证 (1818) 1.完善土地承包合同 (1818) 2.申请 (1818) 3.制作承包地宗地图 (1818) 4.建立登记薄,制作经营权证书 (1818) 5.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1818) (八)建立数据库及面积汇总 (1818) 1.与周边各标段数据的接边 (1818) 2.再入库 (1919) 3.检查完善数据库 (1919) 4.量算面积及面积汇总 (1919) (九)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信息系统 (2020) (十)验收 (2020) (十一)资料归档 (2121) 五、质量管理 (2121) (一)质量目标 (2121) (二)质量保证措施 (2121) 六、人员设备配置及工作计划 (2424) (一)建立项目部 (2424) (二)人员配置及职能 (2424) (三)设备配置 (2525) (四)分阶段工作安排及工期 (2525) 七、安全措施 (2626) 八、成果资料 (2626)

第三次国土调查流程

次全国国土 调查流程 目录 一、技术路线 (1) 二、前期准备 (2) 1、制定方案................................... - 2 - 2、人员培训................................... - 2 - 3、资料收集................................... - 2 - 4、资料分析................................... - 2 - 5、仪器和设备准备............................. - 3 - 三、内业数据处理 (3) 1、权属界线调查及上图......................... - 3 - 2、城镇村范围界限划定......................... - 3

- 3、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4 - 4、农村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5 - 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5 - 6、属性完善................................... - 7 - 7、调查底图制作............................... - 8 - 8、数据检查................................... - 8 - 四、外业调查 (9) 1、实地举证................................... - 9 - 2、标注核实................................... - 9 - 3、地类核实.................................. -10 - 4、图斑边界核实.............................. -10 - 5、数据检查.................................. -10 - 五、专项用地调查 (10) 1、耕地细化调查.............................. -10 - 2、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调查.................. -10 - 3、永久基本农田调查.......................... -11 -

集体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和房屋调查项目技术设计书

阜阳市颍泉区集体建设用地、农村宅基 地和房屋调查项目 技术设计书 批准单位:申报单位:颍泉区国土资源局 编写单位:安徽省第四测绘院 审批意见:编写人:柏友林 审批人: 2015年月日 2015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一、项目来源 本项目由安徽省第四测绘院于2015年9月通过《阜阳市颍泉区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项目》公开招标方式获取。 二、完成期限 按照合同要求本项目于2015年10月开始,至2016年5月底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调查测绘、房屋调查及登记发证工作,于2016年7月底完成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三、测区概况 颍泉区位于阜阳市中心区域,北纬32°54′-33°10′,东经115°30′-115°55′。北至东北与太和县、利辛县相连,南至东南与颍州区、颍东区两区交界,西至西北与界首市、太和县接壤,是阜阳市3个市辖区之一。东西最大直线距离公里,南北最大直线距离公里,辖区总面积648平方公里。 颍泉区位居阜阳市商业中心区,大京九、商阜、漯阜、濉阜、阜淮铁路在此交汇,京九铁路上最大的编组站位于区内,界阜埠、阜六高速公路、合淮阜高速、阜亳高速和105国道、202省道纵贯全境,4C级的阜阳西关机场航班直通上海、北京、广州、厦门等地,内河水运纵横交错,形成了立体交通网络。 颍泉区地处中国东部的中纬度地带、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的西部,地势平坦,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年降水量毫米,年均气温℃。 四、工作内容

1、根据《全国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划分颍泉区地籍区和地籍子区。 2、查清测区范围内所有宗地的权属、界址、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数据、图件、表册等调查成果,为不动产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但测区范围内的国有土地只调查测绘权利人、界址、用途等信息,不填写地籍调查表等相关表格,仅在地籍图上标注界址线和权利人名称等信息。此次调查按初始调查模式进行。 3、按照地形图测图要求,测绘村庄范围内地形要素,绘制1:500地形图。 4、按照《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技术方案(试行)》和《房产测量规范》,针对农村房屋实际情况,实地调查各宗地上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产权状况,包括房屋的权利人、权属来源情况、建筑结构、建成年份、批准用途与实际用途、批准面积与实际面积等要素,并结合地籍测量一道开展房屋测量,形成房地一体的地籍调查成果。 5、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在地籍调查和房屋调查的基础上,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对符合登记发证条件的配合国土部门进行登记发证,对不符合登记发证条件的登记造册。 6、地籍测量和房屋调查数据库建设。以地籍调查、房屋调查和登记发证成果为基础,依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国土资源部“一张图”工程要求,以GIS平台为基础,满足矢量、栅格和与之关联的属性数据的管理,建设具有数据输入、编辑处理、查询、统计、汇总、制图、输出,以及更新等功能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库。 7、证书填制和档案卷宗装订。

土地资源与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土地资源与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土地资源与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土地资源与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报告1 今年暑期期间,根据学校的分配指示我参加了毕业实习。来到了国土资源局实习和工作,回首实习这几日的点点滴滴,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二十几年的学生生涯将要接近尾声,本次实习是我跨入社会进行的一个热身运动。实习中的每一天,让我感触颇深。不仅很好地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实际中去,而且学到了很多学校接触不多的东西,在过去四十多天实习中,通过不断地学习认知,不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社会阅历。也使我重新的对自我的能力以及各方面都有了全面审视。 一、实习单位概括 我的毕业实习单位是国土资源局,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国土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并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研究拟定我区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的具体管理办法,经审议批准后组织实施;组织编制和实施全区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

划、地质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其他专项规划;参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的审核;指导、审核镇、街道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编制;组织实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负责对全区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实施和土地、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矿产的采矿许可、储量、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矿业管理,矿产规划、;依法保护土地、矿产等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承办并组织调处权属纠纷,查处违法案件;土地利用、测绘、执法。还有土地证的发放、土地的丈量,土地的确权,土地权的变更等。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 7月初刚到国土资源局,在局里领导和其他老员工的帮助下,我慢慢的了解许多在实际工作中要用到的知识。我发现在工作中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要有一套学习知识的系统,遇到问题自己能通过相关途径自行解决能力。在领导的指导下,我第一次把学会的软件应用到了实际工作中,并熟练地掌握了土地系统的专业软件MAPGIS 的操作,我发现MAPGIS是款很实用的软件,它具有面向地理实体的空间数据模型,可描述任意复杂度的空间特征和非空间特征,完全表达空间、非空间、实体的空间共生性、多重性等关系;具备海量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能力,矢量、栅格、影像、三维四位一体的海量数据存储,高效的空间索引;标准自适应的空间元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元数据的采集、存储、建库、查询和共享发布,支持SRW协议,具有分布间索能力。最重要的是支持真三维建模与可视化,能进行三维海量数

拆迁工作汇报

拆迁工作汇报 肥城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 关于2011年房屋拆迁工作的情况汇报 根据市纪委的指示精神及州房地产管理局的要求,现就2008年1—8月份我县城市拆迁工作作出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随着我县建设路、边城广场一期工程、旧城石板街、煤碳堡路等区域改造、改建工作的顺利完成,2008年1月份以来,我县城市房屋拆迁的工作重心转向钟佛山北路旧城改造工程。钟佛山北路旧城改造工程建设期预计5年,拆迁工作期预计3年,总改造面积18万平方米。涉及房屋拆迁面积6万平方米,涉及被拆迁户132户(其中,国有房产8户,私有房产124户)。按照工程计划,我们已于2008年完成国有房产的拆迁安置,2008年的主要拆迁工作为私有房产的拆迁安置。根据实际情况及各私有房产的特点,年初以来,县 1 政府对旧城改造方案作出了较大调整,为缩短工期,科学建设,由原来的分期拆迁,拆迁完后再建设的工程方案改为分段拆迁,拆迁与建设同步进行。考虑到本次改造工程拆迁户户数多,数量大, 实行货币补偿后被拆迁群众购地建房难的基本现状,安置补偿方案由《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的实行全额一次性货币补偿后不作其他处理更改为由工程改造指挥部统一征地并免费赠送安置地一块,由规划部门统一规划要求后让各被拆迁户用于建房。截止8月底,已完成私人户拆迁41户,拆迁房屋面积1.2万平方米,征地面积1.7万平方米。确确实实做到了无一例群众上访,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存在的问题

1、思想动员难问题。在拆迁工作中,被拆迁人中有些思想过于偏激,自己对工程项目采取的资金来源方式不理解,却对大部分被拆迁人的思想进行误导宣传,把招商引资认为是“政府与开发商联合起来赚钱”,增加了拆迁工作思想动员的难度。 2、媒体效应问题。由于近年来不断曝光全国各地不合理的 2 拆迁案例,造成被拆迁人对拆迁人不信任,不论拆迁补偿合理与否,均抱有怕上当心理,增大了拆迁工作的难度。尤其是有部分人利用媒体不断曝光的不合理拆迁为由搞串联、阻工、 恶意上访等一系列恶劣行为,在补偿合理的条件下公然与政府对抗,以谋求不法收入。 3、强制拆迁难的问题。由于近年来国内各地出现部分不合法强制拆迁,被媒体过份宣扬后,造成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在补偿合理的情况下拒迁,在有关部门准备强制拆迁时纠集被拆迁人,游说于其中,煽动误导群众,对抗于政府。的确,在大部分人被误导的情况下,人民政府要强制行政可谓难上加难。还有另一种情况,不少人有借机发财的心理,明知补偿合理,但只要有人搞串联还是愿意试一试,报着闹一闹就有可能增加补偿的心态,认为人数多政府自然不敢强制。 三、几点建议 我们认为,拆迁工作的规范和稳定必须坚决做到以下几点,从而有效避免拆迁纠纷,大幅度减少上访率偏高情形,以维 3 护社会稳定 1、规划是否合理,所拆迁建设项目是否可行。

土地调查技术作业考点总结(附答案)

第一章土地管理概述 1、从土地管理的角度出发,谈谈土地的定义。 答:土地是指地球的陆域表面,含内陆水域和沿海滩涂,而不包包括地球上的大气,植被与人工设施以及地下矿藏等附属物。大气,水文地质,基础地质等各种自然因素以及人工设施和人类对土地的形成和发展虽有重要作用,且影响土地的质量,但不是土地的组成部分。 2、土地具有负载功能、养育功能、存储功能和观赏功能。 3、简述土地的特性 答:土地具有自然和社会经济双重属性。①自然特性:a 、土地位置的固定性b 、土地面积的有限性c 、土地利 用的永续性d 、土地地域的差异性②社会经济特性:土地作为社会资产还具有社会经济特性。主要体现在其商品属性。 4、我国土地的主要特点 5、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 6、地籍的定义 答: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督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质量、数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或是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7、地籍的分类 答:①按地籍的发展阶段,划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法律地籍)和多用途地籍②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③按地籍行政管理层次,分为国家地籍和基层地籍④按城乡土地不同特点分为城镇地籍、农村地籍。 8、地籍管理的内容 答: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 9、地籍管理在土地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①制定土地政策的科学依据②促进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③保护土地产权不受侵害,避免纠纷④为土地的经济活动提供参考。 10、土地调查的内容

1比2000土地整理技术设计书

广元市元坝区晋贤乡中山村、道角村土地整理项目测绘技术设计书 编写单位:四川致远测绘有限公司 编写人:陈浩 技术负责人:余键鹰 编制时间:2010年6月

广元市元坝区晋贤乡中山村、道角村土地整理项目 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 一、任务概述 为加快广元市元坝区晋贤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受四川省土地统征整理事务中心局委托,我公司对其拟进行土地整理的晋贤乡中山村、道角村实施1:2000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和勘测定界,为该项目规划设计、上报审批、工程施工提供现时、准确、可靠的地形地理信息数据,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基础服务。 二、测区概况 该工程项目位于元坝区晋贤乡中山村、道角村辖区内,含前述两个村所辖全部行政权属境界范围。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4°54′03″至114°57′47″,北纬32°09′12″至32°11′32″。测图面积约10.5平方公里。测区属浅丘地形、村庄稀疏,林(竹)木覆盖密度较大,通视条件一般,测区内盘山土路较多,其交通条件较差。 三、工作内容 2.1 基础控制测量:测区内布设E级GPS控制网,以保证满足图根控制及碎部测图需要为原则。 2.2 该项目区范围内1:2000地形测图约10.5平方公里。 2.3 测绘县(区)、镇、村界及地类图斑,编辑勘测定界图。 2.4 图斑面积量算并分类统计汇总到组。

2.5 刻制地形图和勘测定界图等数据光盘。 四、工作技术依据 1、《地籍测绘规范》(GH5002-94)简称“地籍规范”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简称“GPS规范”; 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简称“规范”; 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7-1995)简称“图式”; 5、《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1997); 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8、《土地开发整理标准》(CTD/1001-1013-2000); 9、《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范》(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年9月); 10、《四川省土地勘测定界要则》。 11、《成都市土开发整理测量技术规程》(成国土资发[2005]362号); 12、技术设计书。 五、已有资料及作业流程 5.1 已从四川省测绘局档案资料馆收集该测区1:10000地形图,通过图解法计算出起算点坐标。 5.2 广元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四川省测绘局于1986年调绘的元坝区晋贤乡中山村、道角村1:1万比例尺地形图,该图件作为测区范围的大致标定、踏勘、控制网点图上设计的工作底图。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方案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方案 第一部分基本概况 1.1.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概念 为贯彻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296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的通知》(鄂政办发[2004]99号)的要求,XX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以下简称更新调查)指在土地详查成果基础上,依据土地调查的有关技术规程和规定,参考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的图件、数据等有关资料,并借助遥感影像图等现势性较强的数据资料,启用最新的国家勘界成果,采用新的土地分类体系,按照不小于详查的调查比例尺度,对调查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一次全新的实地调查,查清土地利用现状和所有权状况,在此基础上建设或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这是对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成果进行全面更新的调查。 1.2.目标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是新形势下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一项新任务,通过使用现代测绘、卫星遥感、GIS、GPS等新技术新方法,加快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速度、减轻调查强度,客观、准确地掌握土地利用现

状及其动态变化状况,提高国土资源调查的科技水平,保持土地利用基础图件和数据的现势性,全面更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为准确摸清XX县土地资源家底、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加强耕地保护、实施土地用途管制、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等农村集体土地权属调查提供基础。本次更新调查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查清土地利用类型、数量、构成和分布,实现土地利用图件、数据、实地相一致,建立或更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同时也为今后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奠定基础。 2、通过土地更新调查真正实现新旧土地分类的转换,使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都统一到新分类中去,发挥土地分类在城乡土地一体化管理中的作用。 3、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提供基础数据。 1.3.更新调查范围及地理概况 1、更新调查面积 XX县面积约3125.39平方公里,辖XX个乡;XX个国营农场。涉及1∶10000国际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153幅。 2、地理概况 XX县地处长江中游平原南端,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南依长江,与湖南省岳阳市、华容、临湘县一衣带水;北枕汉水支流东荆河,与仙桃、潜江市隔河相望;东滨洪湖,与洪湖市共水同渔;西搀荆沙,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名词: 1、土地类型的定义可描述为构成土地各个自然要素的性质相对均一的单元地。 2、土地利用分类就是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与经济属性以及其她因素进行的综合性分类。 3、土地利用类型就是根据一定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对土地利用现状所进行的划分 4、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就是利用前一次土地利用的详查的结果作为基础,与当前土地利用状况进行比较,对于利用性 质、利用方式发生变化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线状地物与面状地物)进行调绘、填图、登记与权属确认等工作。 5、土地利用制图单元 6、土地评价即土地用于规定目的时对土地性能的评定 7、土地评价单元把整个评价范围内的土地按照土地质量组合方式,划分成的一个个的土地类型单元。 8、土地特性就是指各种可以直接测量或估测的土地属性,可用于区别不同适宜性的土地单元,用做描述土地质量的一种方法。 9、土地质量就是由一组具有共性的土地性质的综合表达形式,它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影响某一方面的土地适宜性。 10、土地质量评价就是根据土地特性及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土地质量,在一定条件下估算土地质量的等级并以 一定的方式描述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与过程。 11、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就是指分析与评定土地对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生理、生态与管理要求的满足程度的过程。 12、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分析土地的各种自然属性(土壤、气候、地形等)以及它们之 间的综合作用相互作用对各种可能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潜在生产能力的影响,依此进行的土地综合评估与分等定级的过程。 13、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就是运用经济指标对土地质量进行评定与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不同质量土地的 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相同投入条件下土地的不同产出量经济指标。),比较不同土地利用的投入与效益,决定土地的适宜性类型与适宜程度的过程。 14、农用地分等定级就是根据农用地的自然属性与经济属性,对农用地的质量优劣进行综合评定,并划分等别、级 别的过程。 15、标准耕作制度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水平、生产条件与技术水平下,有利于生产或最大限度发挥当地土地生产潜力,未来仍有较大发展前景,不造成生态破坏,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已为(或将为)当地普遍采纳的农作方式。16、基准作物就是理论标准粮的折算基准,指全国比较普遍的主要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水稻,按照不同区域生长季节的不同,进一步区分的春小麦、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一季稻、早稻与晚稻等7种粮食作物。 17、指定作物就是指行政区所属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中所涉及的作物。 18、农用地分等单元 19、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就是按照标准耕作制度所确定的各指定作物,在农用地自然质 量条件下,所能获得的按产量比系数折算的基准作物产量指数。 20、农用地利用等指数 21、农用地分等指数 22、土地利用系数现实土地利用水平,它用单位面积的实际标准粮总量与理论标准粮总量之比表示,反映的就是当地社会开发利用土地的平均水平,代表着社会经济条件、生产集约化水平的程度 23、土地经济系数就是当地制定作物的“产量—成本”指数与区域“产量—成本”指数的比值,亦即区域的投入—产出水平,反映了农用地经济效益水平的差异 二、问答: 第一章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1为什么要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的主任务就是什么? 土地资源调查就是对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特性、空间变异及在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利用与管理土地资源的状况进行综合考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其目的主要就是: 1)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基本数据 2)为土地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图件与属性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