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这是在中国处于历史转折关头作出的战略决策,有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从国内情况看,“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灾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当时的严重局势,成为人心所向。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使党和人民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和奋起直追的紧迫感。

与此同时,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要和平、求发展逐步成为世界潮流,世界大战短期内打不起来,中国争取一个长期和平发展环境是可能的,这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

党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那时起,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30多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3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阐述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3)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的解决不需要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采取剧烈的阶级斗争的方式,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改革得到解决。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主要看它是否适应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统一的,它们要求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

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

(1)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①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的任务,到2020年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任务。为此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②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这些矛盾和问题有: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3)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①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③坚持以人为本。④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中国30多年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所谓颠覆性错误,就是指根本性、方向性错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补充: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好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辙,能不能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化改革,是一个涉及改革性质的原则问题,偏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偏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南辕北辙)。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率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其他各方面改革也要与之相适应、相衔接。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发展是目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发展。

2)改革是动力。新时期我们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中实现的,实现未来的奋斗目标,关键仍在于深化改革。

3)稳定是前提。没有社会稳定,改革和发展都无从谈起。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求我们:①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即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②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③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3.2011年多选第24题

改革、发展、稳定好比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的经验和主要原则包括

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B.把实现社会稳定作为促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C.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D.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答(ACD)

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并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取决于:一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的结果。

二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

三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四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中国的对外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0多年来,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

第一,立足国情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

第二,实现改革和开放良性互动。

第三,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四,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地开放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一,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第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