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周刊解说词

新闻周刊解说词

新闻周刊解说词

【篇一:浅析cctv《新闻周刊》的栏目特色及白岩松的

主持风格】

浅析cctv《新闻周刊》的栏目特色及白岩松的主持风格关键字:新

闻周刊;栏目特色;主持人;主持风格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闻信息通过不同的渠道涌到我们面前,报纸、电视、广播以及正在如火中天的网络媒介将新闻信息混

杂在一起,使得受众在新闻信息的选择和关注上遇到了困惑。从

2003年5月3日开始,一档全新的新闻综合节目《中国周刊》

(《新闻周刊》更名前的名称)于每周六22:15在中央电视台新闻

频道播出。在45分钟的时间里,一周内国内最重要的新闻、观众最

关注的人物都将在节目中出现,《中国周刊》将为观众补上由于各

种原因错过的一周以来的一些重要新闻。《中国周刊》在自我的简

介中提到,节目追求的是希望做一本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

能记录历史的新闻杂志,同时更期待能在与观众的沟通交流中获得

启迪。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周刊》更名为《新闻周刊》。节

目由著名主持人、新闻评论员白岩松主持,他以自己的独特主持和

评论风格,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感受,展现了其独特性和个性化的节

目品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闻周刊》的栏目策划将自己定位在了电视新闻杂志栏目。在节

目的开始,白岩松总会以,“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打开《新闻周刊》。”开场,“打开”这个动态性的词语在展示了白岩松的主持魅力

之外,更形象的让受众产生类似杂志的感触,丰富多彩的内容同时

感受到电视节目的优点,45分钟的节目避免了给受众乏味的感觉。《新闻周刊》作为一档新闻栏目,在栏目的策划过程中以一种新颖

的方式带给受众一种新鲜感。整个节目由“本周视点”、“本周人物”、“本周声音”和“本周特写”四个板块构成,同时在节目的开始和结束

时分别加入了新闻回顾和下周关注板块,在较短的时间内新闻回顾

把本周内所发生的重要新闻以十分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是对受众

记忆的一个提醒,也是新闻盘点的一种方式,同时在节目最后点出

下周关注的新闻信息,使得新闻信息量大量增加。该栏目的特色就

表现在了栏目的板块结构中,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上。

一、《新闻周刊》的特色分析

新闻节目的电视杂志形式

《新闻周刊》是一个综合性的新闻节目,是一种电视新闻杂志,在

节目形式上具备了电视新闻杂志的特色。在电视媒介上通过板块的

设置将新闻分成各个部分,以动态新闻的形式综合了杂志和电视两

种媒介的优点。

作为杂志型栏目,《新闻周刊》在节目的策划上类似于新闻杂志的

编排和设置,最大特点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注重报道形式、节奏

的动感,吻合观众的收视心理,高度尊重观众的收视节奏。在节目

设置的各个板块内,选择具有显著性的新闻事件以及人物进行报道,在报道中添加了评论性语言,以独特的视角进行报道和分析。恰到

好处的把握编排和节奏设置,使得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过程中自由

轻松。

此外,栏目内各种新闻信息的连接是互相契合的,以不同的切入使

得整期节目浑然一体,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丝毫没有拼凑的

感觉。之所以能做到这样的连接,体现在信息的处理上,在众多信

息中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在不同的事件间找到一个默契的相关点。在2011年7月16日的报道中,提到了“果蔬奶奶”的新闻,这里所

说的“果蔬奶奶”是一位独居的,以卖果蔬为生的老人,白岩松在对

此信息报道后提到了“活着”两个字,同时根据这两个字联系到了之

前的一个报道犯有强奸罪和杀人罪的李昌奎,并根据这个词提到了

下一个新闻事件——2011年7月2日广西合山煤业公司八矿樟村井

发生煤矿垮塌事故中求生188小时的刘加干和秦洪党。

4、多形式的艺术表现

《新闻周刊》的栏目策划,不是单方面的新闻信息报道,中央电视

台其他新闻栏目相同,在艺术表现上有了新的发展,更在这一方面

做出了更加优秀的设置。

记录式的表现形式是其采取的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在新闻特写中,

将新闻信息作为一种特写的方式展现给受众。此外,同期声的运用,配音、现场录制的被采访对象的讲话和现场背景声。

二、《新闻周刊》语言的特色分析

在45分钟的节目中,节奏紧张但又不失和谐,紧凑感的实现主要是解说词的运用。解说词是新闻节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说词与

新闻画面是相辅相成

的。在《新闻周刊》中,解说词的运用表现在各个板块的设置上,

不仅是在播报新闻的过程中,同时也有对新闻信息的评论和分析。

解说员从语言上给受众带来睿智的感觉。

三、主持人的主持风格

每个有自觉意识的电视媒体都会通过个性化的传播来打造媒体形象,塑造自己独特的风格,形成媒体的自我意识。主持人作为节目的把

握者和掌控者,就是媒体自我意识的一个塑造方面。在《新闻周刊》的发展中,作为主持人的白岩松不仅扮演着主持的身份,同时又将

其评论员的身份表现的淋漓尽致,吸引了较多的受众,同时,作为

一个舆论领袖的身份引导着受众对新闻的认识。

白岩松在《新闻周刊》的主持中充分表现了他的爱憎分明、刚柔并济、

严谨生动、亲切朴实,使受众在整个新闻栏目中感受到的是他主持

的魅力以及栏目的魅力所在。的语言准确、清晰、简洁、通俗、流畅、在主持节目时,还流露出幽默和智慧,用一种标新立异的修辞,咄咄逼人的口吻,专家一样的评论,学者一般的反问,最后引出自

己的希望与思索。

白岩松在主持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理性,作为《新闻周刊》的主

持人,他能够把自己的个人辨析能力,融入对新闻的理解,用自己

的方式评价新闻事件的背后,更能达到一定的深度,从而完成对

《新闻周刊》所期望的深度,使得受众对他产生信任感,起到意见

领袖的作用。此外,白岩松还有较温和的方面,使得他的信息传达

既不会产生强硬的效果,更能够合理的灌输给他的受众。

作为cctv的王牌新闻主持人,白岩松的睿智、机敏又不失亲切的主

持风格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同时,在新闻报道的过程的大量评论,使得栏目摆脱了死板生硬的缺点,更加生动,自然。受众对主持人

长久以来形成了一种信赖感,是白岩松的成功,也是《新闻周刊》

栏目的成功。白岩松让《新闻周刊》更加贴近受众,《新闻周刊》

使得白岩松在受众心里有了更深的地位巩固。皱着眉头,表情凝重,标新立异的修辞,咄咄逼人的口吻,专家一样的评论,学者一般的

反问,最后引出自己的希望与思索。机敏和语言犀利是白岩松的优势,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其主持风格自成

一派。白岩松睿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表面上,他的语言更华丽,更有诗情画意,但藏在一副眼镜后的小而明亮的眼睛告诉我们:他思想更深邃,更沉稳。2000年,他在悉尼奥运会的直播,他的即

兴直播,甚至丝毫不逊于体育频道主持人。朴实无华、一身正气,

对祖国,对人民真诚的爱;决不哗众取宠,真实做人,在做事中踏

踏实实做人,这就是白岩松。

【篇二:百年潮中国梦解说词全文】

五集电视政论片

总撰稿:张胜友徐锋

第一集百年追梦

(字幕:2012年11月29日)

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北京风和日丽,长安街车水马龙,天安门广

场游人如织??上午10点,中巴车缓缓驶入巍峨矗立的国家博物馆。

历史在这一刻,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憧憬与期待呢?

国家博物馆庄严厚重,展厅四壁的浮雕从四大发明到北京奥运,沉

沦与抗争交织,奋斗与崛起辉映,鲜活地再现了泱泱华夏源远流长

的文明史。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闭幕半个月。此刻,中共中

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正流连于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展板前,

凝神静思,探幽涉远,犹如在穿行一条长长的历史隧道:从鸦片战

争到甲午海战到戊戌变法,从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摧毁封建帝制到

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开辟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路高蹈宏略波澜壮阔,回响着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铿锵脚步声。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踏上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博物

馆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地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殿堂,习近平

向全世界庄严昭告了中国梦——

【同期声】习近平

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

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它体

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

期盼。

我坚信,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

定能够实现;我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时,把我国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

实现;我更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解说】

这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们别开生面的集体亮相、深谋远虑的集体发声——无疑,这是一次历史承诺,更是一次政治

宣示。

一个伟大的历史性事件,也许就在看似寻常之中开始悄悄萌动了??【采访】《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

中国梦提出来以后,无论是国内还是在世界上,都产生了非常好的

反响,那么大家也就自然会问,这个梦是从哪里来,又向哪里去?

这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解说】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鲜明宣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反映了近现代以来一代

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

代中国的发展路径,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坚

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入了新的

内涵,对于团结动员全体人民开辟现代化事业新境界,具有重大而

深远的意义。

【采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孙业礼

中国梦核心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归根到底是人民的。要理解中国梦,首先要理解它提出的背景,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呢?

【解说】

中国梦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紧密相连的:

到2020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时候,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

中叶,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这样伟大的目标

和任务,需要一个核心概念来阐述它,也需要有一面精神旗帜来激

励人民的斗志,激发社会正能量;而中国梦的提出,既生动形象又

富有感召力,中国梦昭示的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血气、一种骨气、一

种志气!

【解说】

中国梦一经提出,立即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共鸣,从报纸荧屏到街

头巷尾,从qq群到微博,中国梦成为激荡神州大地、承载亿万海内

外中华儿女梦想和重托的热门词汇。中国梦引发“世界回响”——成

为许多国家政要、学者和媒体谈论的焦点。

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巴桑乔说,中国梦不是政治口号,它勾画出了一

个完全可以实现的愿景,很值得非洲学习。

德国汉学家、民族学家南因果博士认为,无论是中国领导人还是民众,都对中国梦充满期待。中国梦是属于世界的,也是由亿万个普

通中国人的个人梦想汇集而成的。

美国《新闻周刊》载文称,中国梦会产生深远影响,将“重振中国光

辉史”。

英国《金融时报》则刊文称,中国的梦想,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

也关乎世界的命运。

【采访】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韩庆祥

中国梦不是做世界霸主的梦,而是和世界其他的国家共同繁荣、共

同发展、和平相处的梦,这样的梦也不是去索取社会资源的梦,而

是中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梦,这是第一个维度,宏观的,讲中

国和世界的关系。第二个维度是中观的,主要是在国家、民族和人

民之间关系当中来讲,这个内涵就是三句话:“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第三个是从微观的维度来讲中国梦的内涵,就是总书记

讲的,让每个人人生出彩之梦,是每个人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梦。

【解说】

人类历史曾创造灿烂辉煌的文明形态: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华夏文明和古希腊文明。史籍记载,

埃及、西亚、希腊、印度、中国曾经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五大中心区域。伟大的中华文明五千多年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从伏羲明道到精卫填海,从女娲补天到大禹治水;从始皇一统到汉

唐盛世,从富庶大宋到繁华明代;从冶铁铸剑到火药发明,从造纸

技术到活字印刷,从指南针的运用到郑和七下

西洋??勤劳智慧的华夏子孙向世界奉献的文明成果,以及物华天宝

的“天朝上国”,让世人钦慕、万国敬仰。

1840年的鸦片战争,无疑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西方列强一巴掌

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

1872年,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哀叹曰:“臣窃

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

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

落后就会挨打。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灾难深重的中国内忧外患,无约不损,无战不败,神州陆沉,山河破碎,中华民族到了危如累卵、大厦将倾的时刻。

戊戌变法先驱康有为,曾在《三月十七日保国会上演讲辞》中痛心

疾首:“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

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

变。”“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北京长安街,取盛唐之意,谓之长治久安也!何谓“复兴”?惟有自

身文明曾经繁荣昌盛过的民族,才有资格提出复兴的目标;惟有承

受过艰难困苦而始终不曾放弃梦想的民族,才有力量提出复兴的目标;惟有真正伟大的民族才不会在苦难中沉沦,反而会从苦难中奋起。“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在沉沉的暗夜里,在厚厚的冻土下,一粒梦的种子也在深深地植根、悄悄地萌发,这就是民族复兴之中国梦。

一个多世纪以来,多少志士仁人舍生取义,无数英雄豪杰奋起抗争,古老中华民族踏上了一条充满悲壮、充满艰辛而又浩气长存的复兴

之路。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只有革命才是中国的出路,于是发动武昌起义,将腐朽的清王朝掀翻在地,终结了两千多年的

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然而,胜利果实很快被封建

余孽和野心家窃取了,中国继续深陷在战乱与贫困之中??

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梦想。

在民族危难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破茧而出,在华夏大地掀起了

一场前无古人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大革命失

败后的南昌暴动、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到古田会议创立建党建军

路线;从开辟井冈山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横空出世;从历经九难十八险的万里长征,到延安高擎起抗日救亡

的大旗;从“九一八”民族蒙难,到赢得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

利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西柏坡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波澜壮

阔的解放战争,到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在长达28年金戈铁马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战争中,无论其历史规模与社会内涵,都为这个积贫积弱的东方民族注入了勃勃生机。

历史生动地证明,从韶山冲走出来的毛泽东,成为领导这场艰苦卓

绝革命的最杰出的民族英雄和人民领袖!

【同期声】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解说】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一个不再被人欺辱的民族,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开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采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树军

新中国成立以后,分为两个时期,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和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这就是两个不能否定。这个重要的观点,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乃至正确认识整个党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解说】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开幕。

【同期声】邓小平

我主要讲一个问题,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解说】

与此同时,远在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一座破旧的土屋里,衣衫褴褛的18户农民在一张皱巴巴的草纸上,共同摁下了鲜红鲜红的“分田到户”的手印——历史的门扉被骤然叩响: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与最基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风起云涌的社会大变革的新篇章!

【解说】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

【同期声】邓小平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们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解说】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

【采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

我们之所以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开辟中国道路的标志,一个核心的体现就是因为这个全会明确地、果断地停止使用以前的一个著名口号,叫“以阶级斗争为纲”,明确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而且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确立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基本路线一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有了魂。

【解说】

深圳莲花山顶,七峰如莲,松柏苍翠,绿荫匝地。

邓小平全身塑像高高耸立。他老人家目光炯炯,脚步匆匆??似乎又一次巡视在珠江三角洲这片热土。

2000年11月14日,江泽民专程前来为邓小平塑像揭幕。

2003年4月12日,胡锦涛深情瞻仰了这位世纪伟人。

2012年12月8日,习近平向耸立在莲花山顶的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致以崇高敬意。这是后继者对先驱者满怀敬仰的追思,同时又是后继者对先驱者的庄严承诺。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实现了第一次伟大觉醒,精辟分析和把握天下大势,洞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之主题,从而找准了我国社会的历史方位,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

江泽民郑重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

胡锦涛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这一精辟阐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历史这样书写: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引领一穷二白的中国走上了艰苦奋斗、变革图强的现代化征途。

改革再出发,改革再扬帆。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表明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将是空前的,必将强有力地推动

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毫无疑问是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采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每一次三中全会基本上都是

以改革开放为主题。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

键抉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

革命。

【解说】

我们有底气自豪地宣告:当世界上占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在现代化

大道上疾行,当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当中国整个东部

海岸线上那条“地理级”生产线源源不断地向全世界提供商品,打造

20世纪末、21世纪初最耀眼的工业神话,当中国人用短短35年的

时间,全方位地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及国际化进程——我

们就这样几乎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100年、200年乃至300年所走

过的历史!

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以及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近10%,从1978年的3645亿

元增长到2013年的56.9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超过6644美元,城镇化率达到53.7%,中国经济对世界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20%。

毫无疑问,在当今世界经济面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突出的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之一。

【同期声】习近平

现在比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我

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都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解说】

【篇三:复兴之路全部解说词】

cctv《复兴之路》宣传片解说词欣赏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

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用历史感悟未来。

复兴之路解说词下载复兴之路的解说词

第一集千年局变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

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建立了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

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人们发现,既然两千多

年来都被视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心灵上的土偶,

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思想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呢?从此敢

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深入人心。以孙中山为

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它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中

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

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

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第二集:峥嵘岁月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但是,

袁世凯很快就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这年4月,孙中山将临时大

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中华民国看似有国会、有《约法》、有众多

政党,但实际上政权都操纵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手中。1913年3月

国民党领袖宋教仁遭暗杀,他和许多人所期待的议会民主制度成了

泡影,随后,为了换取支持,袁世凯基本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严重损

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时人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

得假共和。1916年袁世凯终于随着83天皇帝梦的破灭而败亡,但

北洋政府却连形式上的统一都维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中

国依然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

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

20世纪早期的中国已到了国将不国的地步,军阀之间为争权夺利混

战不断,四处可见城头变幻大王旗,百姓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恐惧之中,报刊上常见的描述是大肆劫掠,惨不忍言。

租界和占领区则一如从前,外国人在华特权原封不动,外国的战舰

仍在中国内河扬威,一个迫切而又迷茫的问题是中国该往何处去?

在这众多的主义和思想中哪一个能给中国带来光明。

1919年梁启超来到欧洲,贫富差距和尖锐的劳资矛盾让他十分震惊,他在《欧游心影录》中描述道: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

惧之中,好像失去了罗针的海船,迎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怎生是好。一位美国记者直截了当地告诉梁启超,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这

使得正在向西方学习的中国人感到困惑,中国还要沿着这条路再走一遍吗?就在这个时候,从俄国传来了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反复比较中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第三集中国新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新生的共和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使全国物价基本稳定,治愈了旧中国无法医治的顽症,农村则继续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先后共使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但是,建设一个新国家的路途却山高水长,1949年的中国铁路主干线没有一条能够全线通车,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相当于亚洲国家平均值的三分之二,4000万灾民等待救助。面对旧政权留下的满目疮痍,冷战格局下诞生的新中国,在建设的进程中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领导人民如何开辟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道路。

新中国宣告成立的第3天,苏联政府发来外交照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对新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支持。两个多月后,毛泽东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前往莫斯科,这是他第

一次出国,也是他出国访问时间最长的一次,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条约签订后迅速回国的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条约定下来比不定好,定下来,就有了靠,可以放手做别的事情。然而,此时却中国东北边境传来了隆隆炮声,建设的步伐被打乱了,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始保家卫国的战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第四集:伟大转折

2007年北京工人体育场正在为迎接奥运会进行大规模的改建。30年前,这里曾经成为世界的焦点,在1977年的一场足球赛上,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多的邓小平第一次公开亮相,日本共同社描述道:数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都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狂热的掌声,美国新闻周刊的评论认为,在经济事务方面预计他将逐渐发挥关键作用。

当时的中国刚刚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10年间中国百姓的生活几乎没有得到改善,1977年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超过两亿,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而就在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四周出现了经济迅猛发展的亚洲四小龙,中国将如何选择前进的方向,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关头复出的邓小平将如何带领中国实现伟大的转折。

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在改革开放的重要关口再次以他特有的改革精神为中国指明了道路,他不仅留下了宝贵的邓小平理论,而且留下了宝贵的邓小平精神。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当人们回首20世纪时会发现,整个人类都处在大变局之中,各种社会思想的演变、竞争影响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将如何继续?新世纪的晨光中世界将看到一个怎样的中国?

第五集世纪跨越

当20世纪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信息革命已全面来临

,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提速。在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带领着改革开放的中国迈向新世纪。此后的13年,每个关注中国发展的目光都注意到了中华民族释放出的惊人活力,世界见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