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教案

小学数学二级上册

《儿童乐园》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乘法的具体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让学生对具体情境进行观察、理解和思考,进而培养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用乘法表示的简便性,从而喜欢数学的运算符号和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乘法的含义,学会用乘法算式解答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质疑。

幻灯片出示果子图,问5盘果子你会算吗?学生口答出示加法算式。10盘呢?15盘呢?让学生在列加法算式的过程中感到麻烦,引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用乘法计算。

2、激趣。

教师由“星期天儿童乐园里的小朋友真多”这一话题引入情境,然后出示主题图中的各部分内容。

3、发问:引导学生就以上画面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我们可以以这几个问题为重点:有多少人乘坐飞机?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划船的有多少人?

二、新授

幻灯片出示主题情境图。

1、活动一。

展示学生所提问题“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1)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各自列出算式向教师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2+2+2+2=8(人)。

(3)教师指出:4个2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随后板书:2×4=8(人)。

(4)同桌商量:上面的乘法算式中的“2、4、8”各表示什么?(2表示每架飞机上坐了2人,4表示有4架飞机,8表示一共坐了8人,算式的意思是4个2相加得8。)(5)由学生发现或教师点拨第二种列式方法,引导学生说说该算式的含义。(也表示4个2相加得8。)

(6)依次出示乘法算式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各称。

2 × 4 = 8(人)

┋┋┋┋

乘数乘号乘数积

(7)让学生说第2个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各称,并自由举例。

(8)学习乘法算式的读法。(猜读、练读。)

2、活动二。

展示学生所提问题二: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3)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情况。

(4)伴随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相应的加法,乘法算式。

4+4+4+4+4+4=24(人) 4×6=24(人)或6×4=24(人)

(5)师生质疑、互动研究。6是从哪来的?(有6节车厢,有6个4人。)4×6表示什么意思?6×4呢?(都表示6个4相加)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都表示6个4相加,结果都是24;乘法比较简便。)

(6)在小组内说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活动三。

展示学生所提出问题之三:划船的有多少人?

(1)学生尝试独立列式,由于初次学写乘法算式,教师应注意巡视指导。

(2)学生展示算式并说明列式理由。

(3)教师应引导学生并全面讲解:算式的意义、两个“3”的不同意义、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算式的读写法等。

4、活动四。

出示“连椅画面”。

(1)提出挑战性问题:连椅上坐着多少人?能用乘法解答吗?

(2)学生观察、思考,小组内展开讨论。

(3)统一认识:连椅上的人数只能用加法求出,而不能用乘法求出。因为每个连椅的人数不一样多。

(4)课件动态演示:前面连椅上的小男孩走到后面,与右边连椅上的小女孩坐在一起。让学生列式解答。

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三、练习

完成试一试中的第1、2题。(独立读题,列式计算,交流汇报,订正答案。)

四、总结

引导学生谈收获或体会。

五、作业

完成其他练习题。

六、板书

儿童乐园

有多少人乘坐小飞机?

2 × 4 = 8(人)

┋┋┋┋

乘数乘号乘数积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教案

儿童乐园 教学内容: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18—19页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观察、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数一数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态度:使学生在具体的事例中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价值观:使学生能看图列出乘法算式及把加数相同的连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分析法 一、谈话引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吗?你最喜欢什么运动? 教师:同学们的兴趣爱好真广泛,现在我们到儿童乐园去看一看,同学们在干什么? (出示“儿童乐园”场景图,并揭示课题) 二、教学过程: 1、看一看。 独立观察画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试着解答出来。 小组内交流,并把提出的问题集中起来。 小组汇报,组间补充。 2、说一说。 教师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如“乘飞机的有多少人?”从2+2+2+2=8(人)中,指导观察:你们看,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教师点拨:像这样,求4个2连加的题目,除了用加法计算以外,还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 你们会表示吗?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跟同学说一说。 汇报:求4个2相加,可以怎样来表示?你是怎样想的?把你们的想法告诉大家。 着重说明:2×4=8和4×2=8都表示4个2相加。 3、认一认。 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 你能准确地读出这两个算式吗?试试看。

4、写一写。 请学生独立在后三个算式中选择出一个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名称及读法。 同桌互说,并纠正。 讨论第4个算式:如果加数不同,能不能直接列出乘法算式呢?为什么?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算,也可以用乘法算,你喜欢用哪一种?为什么? 三、练习: 两个因数分别是3和4:先写出乘法算式,再读一读。4+4+4 2+2+2+2+2 把意思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4个3相加5+5 4×2 6+6+6 6× 3 3+3+3+3 2个5相加4+4 写出乘法算式。 5乘4: 4个6相加: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2: 四、实践与应用 找一找,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些问题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与同伴说一说,并在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儿童乐园 有多少人乘坐飞机?有多少人乘坐火车? 2+2+2+2人)4+4+4+4+4+4=24(人) 2 × 4 = 8 (人)6×4=24(人) 有多少人划船? 3×3=9(人) 乘数乘号乘数积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儿童乐园》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儿童乐园》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儿童乐园》 教学目标: 经历把相同数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体会用乘法算式表示连加算式的简便性。 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结合情境,知道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能运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教学重点: 能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算式卡片,调查生活中能用连加表示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儿童乐园吗?今天刘老师就带着大家到儿童乐园去看一看。 二、探索新知。 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中有哪些游乐项目? 师:那你能具体说一说每架小飞机上有几人,有几架小飞机吗? 生:每架小飞机上有2人,有4架小飞机。 师:我找一个听得最认真的同学再重复一遍。 师:每条船上有几人?有几条船? 师:每张长椅上坐了几人?有几张长椅? 师:每节车厢有几人?有几节车厢?自己看一看,同桌先说一说。 解决问题。 架飞机。 师:我们先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有多少人坐小飞机?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谁会列算式? ) 师:你能不能结合图说一说算式里的2表示什么? 生:代表一架飞机里面有2个人。 师:也就是说每架飞机里有2个人。有几个2? 师:这个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对了,这个算式就表示4个2相加。 师:相同加数是2,先写2,有4个2,再写乘4。这个加法算式就可以用2×4=8来表示。用乘法算式表示,得数

《儿童乐园》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儿童乐园》教学设计 东河口镇雪峰小学×××××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上一节课“有多少块糖”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连加算式有了一定的体验,理解了求几个几相加可用连加来表示。本课结合“儿童乐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并提出问题,而且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连加算式中抽象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算式的意义,并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名称,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创设“发练习本”的具体情境,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儿童乐园”的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3.结合解决问题,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读法。教学重点: 能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活动卡片,小棒,调查生活中能用连加表示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儿童乐园吗?今天老师想带着大家到儿童乐园去看一看。(板书:儿童乐园) 二、探索新知。 1.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中的主题图“儿童乐园”,看看图中有哪些游乐项目?(学生独立思考,并举手回答。学生可能会说:有飞机、船、小火车等) 师:那你能具体说一说每架小飞机上有几人,有几架小飞机吗? 生:每架小飞机上有2人,有4架小飞机。 师:我找一个听得最认真的同学再重复一遍。(指名说,提高同学们注意力。)师:每条船上有几人?有几条船?(全班说) 师:每张长椅上坐了几人?有几张长椅?(找一个人说) 师:每节车厢有几人?有几节车厢?自己看一看,同桌先说一说。(找一个人说)2.解决问题。 (1)师:我们先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有多少人坐小飞机?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谁会列算式?(指名回答,并板书:2+2+2+2=8(人)) 师:你能不能结合图说一说算式里的2表示什么? 生:代表一架飞机里面有2个人。 师:也就是说每架飞机里有2个人。有几个2?(4个2) 师:这个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对了,这个算式就表示4个2相加。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1单元长度单位 一、单元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2、地位与作用: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4、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四、单元教学难点: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五、单元教法设计: 1、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体验到现有方法的局限性,从而产生一种创新工具的欲望。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按照儿童学习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成功的体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六、课时安排:4课时 第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 作用。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 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较正确、灵活的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直尺、纸条、回形针、练习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感受长度这个量: (1)出示新铅笔、教师书写笔,比一比,谁长谁短? (2)提出新问题: 铅笔和教师书写笔到底有多长呢?这就要用长度来表示。(板书:长度) 2、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学生看图教师叙述: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来测量长度的。例如:用手臂、手指、鞋长、步长等做工具来测量。 (2)分别演示:用手臂测黑板长,用手指测课桌面的长边,用步长测教室长。记下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一】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并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刘老师拍了两张学校校门的照片,想不想看一看?(课件出示校门的照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同一个校门,在它的里面和外面看,看到的样子是不同的。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吗?(课件出示教室前后的照片) 引导:仔细观察这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

[评析:让学生观察自己学校校门和教室的照片,学生有话可说,兴趣高涨,充分激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生活中的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合作探究 1、指导观察。 出示并介绍小猴。 示范:下面我们来观察小猴,请小朋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示范)我先观察小猴的前面,像这样(从前面平视小猴)在小猴的前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呢?(看到的是小猴的前面)那老师看到的是这里四幅图片中的哪一幅呢?(出示四幅图片让学生选择) 让每个小组的1号小朋友学着老师的样子观察小猴的前面,师生共同评价。 继续示范:再观察小猴的左边,(教师转到小猴的左边)这回老师看到的又是哪一幅图片呢?(一边看,一边从四幅图片中找出相应的图片)哦,是这一张图片。(举起小猴左侧面的图片) 谈话:下面请每组的四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小猴,并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 学生按要求活动,并从四幅图片中找出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教师巡视,注意纠正不规范的观察姿势。 反馈:请每组1号小朋友举起你看到的小猴图片,(学生举起图片)说一说,你看到的是小猴的哪一面?

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教学设计

《儿童乐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8---19页 教材分析: 1、本节是在上一节“数一数”的基础上,结合“儿童乐园”的情景,不仅让学生经历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而且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算式的意义,并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名称。 2、由连加算式变到乘法算式是学生认识乘法的关键。 学情分析: 经过第一次学生对新教材的接触,学生已经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信息和提出简单的问题,可以在小组内有序合作,与人交流,能用数学语言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并且在上一节课,学生学习了多个相同加数的加法计算,在具体的情景中为学习乘法奠定了基础。 教学理念: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被激活了,认知和情感得到同步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经历把相同数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体会用乘法算式表示连加算式的简便性。

2、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结合情境,知道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能运用加法计算简便的乘法算式的结果。教学重难点: 1、体会乘法的意义以及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并运用乘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把相同的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告诉你一个秘密,今天是淘气9岁生日,咱们如何给淘气庆祝一下呢?我提个建议,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热闹一天好吗?好来,现在就去。(板书课题:儿童乐园) (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自然引入到教材中的问题。) 二、创设环境、愉快教学 1、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景图 生:哇,这里热闹,小朋友们玩得真高兴. 师: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刺激学生的多种器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反馈。 师归纳问题并板书:

小学:二年级上期数学教案《儿童乐园》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二年级上期数学教案《儿童乐园》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e second grade mathematics lesson "Children's Paradis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二年级上期数学教案《儿童乐园》 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解决数学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初步认识乘法,了解各部分名称,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重点: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能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分清几个几。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小黑板:(判断)列示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课 1、出示情景图。观察画面。在儿童乐园里,孩子们有的坐飞机、有的坐火车,有的划船,有的玩游戏。你能从中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并根据该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生提问:坐飞机的有几人?坐火车的有几人?划船的有几人?做游戏的一共有几人?

选一个来解决问题。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怎样列式?2+2+2+2=8(人) 这个算式里有几个2?4个2。像这样4个2相加的问题,我们除了可以用加法列式,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1)2×4=8(人)或4×2=8(人) (2)读法:2×4读作2乘4,4×2读作4乘2 (3)各部分的名称。乘号和加号的区别。2表示相同的加数,4表示有几个相同的加数。8表示4个2相加的和。即4×2的积。 (4)意义:表示4个2相加。 2、你能用乘法解决其他几个问题吗?并说出算式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含义。 坐火车的有几人? 4×6=24(人)或6×4=24(人)表示6个4相加.6从哪来? 划船的有几人? 3×3=9(人)表示3个3相加 3、观察这几个问题的解答,你发现了什么?(怎样的加法算式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练习 1、判断题。a: 。。。。。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 上册教案

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数学实践活动等。 本册的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进一步认识钟表,了解钟表内一大格表示的时间意义。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册重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表内乘法。 本册难点: 1、进位加、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乘法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一、长度单位(3课时)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4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4课时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我长高了………………………………………………………………1课时 三、角的初步认识(3课时) 四、表内乘法(一)(14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6的乘法口诀…………………………………………………………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观察物体(4课时) 六、表内乘法(二)(14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8的乘法口诀…………………………………………………………3课时9的乘法口诀…………………………………………………………4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 七、认识时间…………………………………………………………3课时 八、数学广角…………………………………………………………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二年级数学上册《儿童乐园》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儿童乐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上一节课“有多少块糖”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连加算式有了一定的体验,理解了求几个几相加可用连加来表示。本课结合“儿童乐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并提出问题,而且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连加算式中抽象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算式的意义,并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名称,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创设“发练习本”的具体情境,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儿童乐园”的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3.结合解决问题,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读法。教学重点: 能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活动卡片,小棒,调查生活中能用连加表示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儿童乐园吗?今天老师想带着大家到儿童乐园去看一看。(板书:儿童乐园) 二、探索新知。 1.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中的主题图“儿童乐园”,看看图中有哪些游乐项目?(学生独立思考,并举手回答。学生可能会说:有飞机、船、小火车等) 师:那你能具体说一说每架小飞机上有几人,有几架小飞机吗? 生:每架小飞机上有2人,有4架小飞机。 师:我找一个听得最认真的同学再重复一遍。(指名说,提高同学们注意力。)师:每条船上有几人?有几条船?(全班说) 师:每张长椅上坐了几人?有几张长椅?(找一个人说) 师:每节车厢有几人?有几节车厢?自己看一看,同桌先说一说。(找一个人说)2.解决问题。 (1)师:我们先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有多少人坐小飞机?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谁会列算式?(指名回答,并板书:2+2+2+2=8(人)) 师:你能不能结合图说一说算式里的2表示什么? 生:代表一架飞机里面有2个人。 师:也就是说每架飞机里有2个人。有几个2?(4个2) 师:这个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对了,这个算式就表示4个2相加。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表示4个2相加,生齐读两遍4个2相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00以内的加减法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课时:15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1.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

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竖式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 通过观察、操作、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算理和规范的书写格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出示单元主题图)。今天可真热闹光明小学的同学们要去参观博物馆,同学们请看图,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让销售看图说一说。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问) 老师引导:老师也有一个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尝试列式 要求:一共多少人?我们先要知道哪些条件,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指名列式。 35+2= 二、探究建模: 35加2等于多少呢? 1、交流口算的方法。 你能口算吗? 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来摆一摆。 指名说口算的方法。结合摆小棒,边说边摆。 学生互相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上台演示。 教师小结: 2用计数器拨一拨,略 3竖式计算。 这样的算是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根据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课本1页至第3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题;练习一中的第1至第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米尺、学生尺、长短两枝不同的铅笔、宽1厘米白纸条若干条、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两枝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然后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些?哪枝短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物体有长有短。 教师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课本的短边有多长? 让学生用带来的学具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 通过以上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指出: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量米”做单位。 二、新授 1、教学例1 (1)认识米尺。 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用来量物体长度的尺子。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尺子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介绍0刻度线 尺子的左端从0刻度开始表示起点(这叫尺的0刻度) 在尺子上找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呢?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2教学例2 (1)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张纸条;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想知道它的长度是多少;用什么量? (2) 教师拿出放大的米尺;讲讲如何量纸条的长度。 三、练习 1、让学生量一量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量的。 2、完成课本练习一第1至3题。 3、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 没有对准0刻度的。 (2) 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4、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刻0刻度线;怎么办?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教案

儿童乐园。(教材第18、19页) 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逐步发展并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并运用加法计算得出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重点:乘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课件。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中有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那就是“儿童乐园”。 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情境图。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有乘小飞机的、划船的,还有坐小火车的。 ·我发现每架小飞机上的人数同样多,每节车厢里的人数也同样多。 ·有4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上有2人。 ·每条船上有3人,有3条船。 ……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说得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一起解答,好不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发现的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和语言表达能力。】 师:把根据这幅图提出的数学问题,先在小组里交流,并列式计算。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说: ·有多少人坐小飞机?2+2+2+2=8(人) ·有多少人坐小火车?4+4+4+4+4+4=24(人) ·划船的有多少人?3+3+3=9(人) ……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意识地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板书在一起。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算式中的加数是相同的。 【设计意图: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加数的连加,所以要充分利用主题图,结合问 题情境,帮助学生发现并逐步理解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含义,为理解乘法的意义做好铺垫。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到相同加数连加的情况在生活中处处存在。】 师:像这样的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还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与加法有关的乘法的知识。 (1)针对2+2+2+2=8(人)进行教学。 师:这道算式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 生:相同的加数是2,有4个这样的加数。 师:4个2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 边说边板书2×4=8或4×2=8,并结合所写的乘法算式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和算式的读法。 (2)根据“儿童乐园”的其他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先写一道连加算式,再改写为乘法算式,并说一说改写的理由。 学生可能会说: ·我数了数有6个4,就是6×4=24或4×6=24。 ·有3个3,所以就是3×3=9。 …… 师:4+4+4+4+4+4=4×6,6是从哪来的?3+3+3=3×3,两个乘数“3”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由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学会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谈论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表示的不同含义,引起学生的关注,使 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计算相同加数的连加问题,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儿童乐园 2+2+2+2=8(人)2×4=8(人)或4×2=8(人) 2× 4 = 8读作:2乘4等于8 = 读作:4乘2等于8 4+4+4+4+4+4=24(人)6×4=24(人)或4×6=24(人)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学情分析: 在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不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认识,并能用厘米和米进行测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限整厘米)。 5.能够对生活中的食物进行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

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估测意识。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曲别针、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 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一庹( tuǒ)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儿童乐园》教案

儿童乐园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乘法的含义,明确求几个相同的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易;并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能够根据详尽情境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并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3、培养学生能够根据详尽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了解乘法的含义,学会用乘法算式解答问题。 学习难点:理解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方法:观察、讲授、小组合作学习、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提出问题并解决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数一数”的内容,看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出示式子:4+4+4+4+4=20问:4是什么?生:加数。 师:多少个4相加?生:5个,加数都相同。 师:同学们真棒!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数学王国里一个特别好玩的地方,那就是“儿童乐园”!我们一起去玩一玩。高兴吗?看看同学们在儿童乐园会看到什么?学到什么?(投影图片)你能找到那些数学信息? 生:有坐飞机的,划船的,还有坐火车,还有坐在椅子休息的。生:我发现了有4架飞机,每架飞机上都坐着2人;每节车厢的都是4人,有6节车箱……。

师: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有:①有多少人坐小飞机?2+2+2+2=8(人)②小火车上坐有多少人?4+4+4+4+4+4=24(人)③划船的有几人?3+3+3=9(人)④休息的有几人?3+3=6(人)【设计意图:结合“儿童乐园”的情境,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的加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2+2+2+2=8的加数都是2。 师:你的发现很严重,那其它几道呢?谁来补充? 生2:我还发现了4+4+4+4+4+4=24的加数都是4,3+3+3=3的加数都是3。3+3=6的加数都是3。 师:你的眼睛真蛮横,发现了这几道加法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其他人还有补充吗? 每一道算式的加数都相同。(点课件:加数相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类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善思考、爱动脑的好习惯。也为后续的学习作以铺垫,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由加法引起乘法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把几个相同数加起来的例子。用连加方法书写起来算式比较长,解决起来也很麻烦。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乘法来解决。板书课题:乘法。 (二)初步认识乘法。 师:请看大屏幕,(点课件)仔细观察2+2+2+2=8这道连加算式,在这道算式中这些加数都是几?生:加数都是2。 师:2我们可以叫它相同加数。数一数,有几个2相加? 生:有4个2相加。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备课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备课 一、本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 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 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理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理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绘画线段、

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 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各 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笔算数学与解决问题数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 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5.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6.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中需要准的教具和学具: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案 全册

目录 一、长度单位 1.统一长度单位 (3) 2.认识厘米用厘米测量 (5) 3.认识米用米测量 (7) 4.认识线段 (9)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 1.两位数加两位数 (12) 2.两位数减两位数 (18)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25) 整理和复习 (33) 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35) 三、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初步认识 (37) 2.直角的初步认识 (39) 四、表内乘法(一) 1.乘法的初步认识 (42) 2.5的乘法口诀 (47) 3.2、3、4的乘法口诀 (50) 4.乘加乘减 (52) 5.6的乘法口诀 (56) 6.复习与整理 (58) 五、观察物体 1.观察物体 (60) 2.轴对称图形 (62) 3.镜面对称 (64) 六、表内乘法(二) 1.7的乘法口诀 (70) 2.倍的认识 (74) 3.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76) 4.8的乘法口诀 (80) 5.9的乘法口诀 (86) 6.乘法口诀表 (92) 整理和复习 (94) 看一看摆一摆 (95) 七、统计 统计 (99) 八、数学广角 1.排列和组合 (105) 2.简单推理 (107) 九、总复习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111) 2.表内乘法的复习 (113)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115) 4.观察物体的复习 (118) 5.统计的复习 (119)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内容标准】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米、厘米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选择长度单位。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教学目标】 一、基础性目标 1.通过亲自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二、发展性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一年级“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1.教材在引出长度单位时,注意呈现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单位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3.线段教学时,采用直观、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注意尽量不要将直线与线段进行对比。 【教学课时】4课时

小学二年级数学:儿童乐园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儿童乐园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hildren's Paradise Lesson Pl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儿童乐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观察、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数一数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 使学生在具体的事例中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价值观: 使学生能看图列出乘法算式及把加数相同的连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 分析法 一、导入 教师提问:如果要给我们班每个同学发2本练习本,要准备多少本练习本?该怎么列式?先由学生试者在练习本上列,然后让学生相互说一说列式过程中有什么感觉。

教师说明:像这样的加法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同学们都觉得用连加法来计算太麻烦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没有一种简便的表示方法。 谈话引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吗?你最喜欢什么运动? 教师:同学们的兴趣爱好真广泛,现在我们到儿童乐园去看一看,同学们在干什么? (出示“儿童乐园”场景图,并揭示课题) 二、教学过程 1、看一看。 独立观察画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试着解答出来。 小组内交流,并把提出的问题集中起来。 小组汇报,组间补充。 2、说一说。 教师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如“乘飞机的有多少人?”从2+2+2+2=8(人)中,指导观察:你们看,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教师点拨:像这样,求4个2连加的题目,除了用加法计算以外,还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你们会表示吗?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跟同学说一说。 汇报:求4个2相加,可以怎样来表示?你们是怎样想的?把你们的想法告诉大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