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带答案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带答案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带答案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带答案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年高三一模语文

2020.3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是茶的故乡。智慧的古人从葳蕤草木中选择了茶叶,自此开启世人种茶、制茶、品茶的历史。在千百年的漫长岁月中,茶叶承载着泱泱中华文明,跨越无尽的山海,推动各个民族以茶会友、因茶结缘。

按照唐代“茶仙”陆羽的说法,中国人吃茶的习俗,可上溯到传说中的神农氏。唐代以前,我国产茶地区和饮茶风俗主要是在南方,绝大多数人对茶是陌生的。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得益于漕运改革,产自南方的茶叶沿运河大批北上,北方饮茶风俗随着佛教禅宗的兴起而盛行起来,极大促进了南方茶叶生产和南北茶叶贸易的迅速发展。唐代茶叶经济的繁荣,是陆羽能够写出《茶经》的社会基础。

随着茶的广泛普及,唐人制茶、吃茶的方式发生变化。在唐代以前,人们除了喝茶汁,也将茶当作蔬菜,加盐制成羹状的“茗粥”。到了唐代,“茶仙”陆羽推崇茶之真味,将茗粥斥为“沟间废水”,但仍保留了在茶汤里加盐的做法。在今日的缅甸、泰国,人们也还在食用加盐、辣椒等发酵制成的腌茶。以茶为镜,既能照见各时各地茶文化的多样性,也能洞察人类文明的互通性与和睦性。

以陆羽《茶经》问世为里程碑,不但大江南北掀起了烹茶、品茶、谈茶的热潮,就连西域、中亚一带的回鹘人也深受影响,尚茶成风。他们对于茶的兴趣,则是由特殊的饮食结构决定的,“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为维持身体健康,他们不惜以良马换茶,自此开启了中外“茶马互市”的历史。若所换之茶有结余,回鹘人会将它转售到丝路西段的波斯、阿拉伯地区。茶叶传入后,阿拉伯人多在浓茶中加入糖和薄荷的独特饮法,一天至少三饮,一饮数杯,他们对茶的沉迷,与唐人相比也毫不逊色。

茶文化于宋代再攀高峰,宫廷、民间盛行一种对茶进行钻研与品鉴的“比茶大会”,世称“斗茶”或“茗战”。这种游戏连同茶的栽培和饮用方法,随后均由在中国学法的禅师带回日本,日本斗茶戏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通过品尝茶汤来判断茶叶产地与品种的新型斗茶戏,名为“茶香服”或“茶歌舞伎”。在今天,“茶香服”也仍是日本人用以庆贺新春及新茶上市的一项重要礼仪。

我国航海技术及海上贸易的规模在宋代获得极大的发展,茶叶在这一时期也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南洋诸国。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茶经由川滇茶马古道、海上丝绸之路、中俄万里茶路等途径,进入了欧洲人的视野,饮茶开始成为欧洲人一项时髦的社交礼仪。

英国有一句谚语说:“世上没有什么难题是一杯热腾腾的茶所不能解决的。”日本人也常说:“早饮茶,添福运。”东西方不约而同地将茶视为幸福之源,不仅切合了中国茶文化的“和谐”精髓,也许还说明茶文化在解决人类共同难题方面,的确具有长期、公认的启示意义。

(取材于李颖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3分)

A. 唐代以前,受客观条件限制,北方人没有饮茶的习俗。

B. 漕运改革促进南方茶叶生产和南北茶叶贸易迅速发展。

C. 陆羽《茶经》的问世,推动了中国和世界茶文化发展。

D. 回鹘人饮茶蔚然成风,是由他们特殊饮食结构决定的。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世界各地饮茶习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现今缅甸、泰国腌茶的做法可以追溯到唐以前的茗粥。

B. 茶叶传入阿拉伯后,又被他们改制成喜爱的独特饮品。

C.“比茶大会”传入日本,是他们用以庆贺的重要礼仪。

D. 茶叶进入欧洲后,饮茶成为欧洲人一项时髦的社交礼仪。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大规模种植茶叶也是最早形成饮茶文化的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的饮茶风俗,使得中国茶文化在当今“一带一路””建设中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早在汉代时期,茶叶就已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商品之一。公元七世纪左右,阿拉伯人来到中国购买大量的丝绸和瓷器,同时也带回了茶叶,并传至北欧、西欧甚至非洲。唐代中后期,南方多地开始频繁与西欧通商,茶叶和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茶文化也开始在西欧各国传播开来。自宋代开始,茶叶依靠陆上丝绸之路销往西亚和西非等地,依靠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南洋和日本等地。到了明代,政府更加积极地推进东西贸易的发展,并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推动了茶叶出口和茶文化输出。

“北有丝绸之路,南有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的概念来源于茶叶与马匹的互市,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深处及周边国家的各个民族,在茶马古道上进行各种物质交换和文化交流。茶马古道不仅是茶叶补给的重要途径,茶文化的传播与交融的重要通道,也是沿线各族人民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茶文化随着道路的延伸和传播,流传到了南亚、东南亚等地区,走进这些不同民族的生活,融入风姿各异的文明。

十九世纪,中国茶传播已遍及世界各地并风靡全球。从茶叶随着丝绸之路传播世界的历史进程中,唯有茶叶长期居于中国商品的支配地位,并在世界创造了重要价值。同时,中国茶与茶文化还与当地社会文化相结合,发展出新的茶文化形态,如韩国的茶礼、日本的茶道、英国的下午茶等民族的、地域的茶文化,丰富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

茶本是自然之物,采茶、制茶、煮茶、泡茶、饮茶等一系列茶事活动,呈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生的氛围。茶文化也是一种休闲文化,有利于放松人们的心灵,净化社会风气,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茶贸易在世界发展过程中,使得茶文化更加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类的性格修养,促进人类文化的积淀。

中国茶文化融合了儒释道文化的哲学思想,凝聚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和”文化精髓,与“一带一路”具有高度契合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都体现了“和”的思想。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以“和”为核心思想的中国茶和茶文化等多方面交流和合作,将丝绸之路上友好交往、和平共处的传统发扬光大。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而文化软实力也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和引导下,将中国茶文化传播融入全球网络化发展中,使得茶文化传播更加快速,影响范围更广,可以增强沿线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取材于董晓波袁梦瑶的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中国茶文化传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随着茶叶逐渐输入欧洲,茶文化也开始在西欧各国传播开来。

B.为了出口茶叶和输出茶文化,明代的郑和曾前后七次下西洋。

C. 茶马古道在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与交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 韩国的茶礼、日本的茶道、英国的下午茶等都源自中国茶文化。

4.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茶兼具物质与文化双重属性,便于各国互相的交流与理解。

B. 茶文化体现了天人合一、净化心灵、修身养性的思想理念。

C. 中国茶文化所包含的哲学思想和当今的丝路精神高度契合。

D. 在传播世界的进程中,茶叶一直居于中国商品的支配地位。

5.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分析中国茶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意义。(5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情采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①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镂心鸟迹之中②,织辞鱼网之上③,其为彪炳,缛采名矣。

《孝经》垂典,丧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庄周云“辩雕万物”,谓藻饰也。韩非云“艳采辩说”,谓绮丽也。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文辞之变,于斯极矣。研味《孝》《老》,则知文质附乎性情;详览《庄》《韩》,则见华实过乎淫侈。若择源于泾渭之流,按辔于邪正之路,亦可以驭文采矣。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④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

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理,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固知翠纶桂饵,反所以失鱼。“言隐荣华”,殆谓此也。夫能设模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摛藻,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⑤,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

(取材于刘勰《文心雕龙》)

注:①鞟(kuò):革,去毛的皮。②镂心:精细雕刻推敲;鸟迹:文字。③织辞:组织文字,指写作;鱼网:古人用渔网、树皮、麻头造纸,故用渔网代纸。④诸子:指辞赋家。⑤正采:正色,代表雅正的好的文采。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若乃:至于

②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信:相信

③研味《孝》《老》,则知文质附乎性情乎:介词,译为“在”

④诸子之徒,心非郁陶郁陶:忧思积聚

⑤为文者淫丽而烦滥淫:过分。

⑥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而:表顺承,译为“就”

⑦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翳:遮蔽

⑧理正而后摛藻摛:铺陈。

A.①⑦B.②⑥C.③⑤D.④⑧

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

犀和兕的皮虽然坚硬可做战甲,但还靠涂上丹漆来显示他们的色彩

B.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

用绮丽的文辞来辩说,用巧妙的辞藻来描绘万物

C.言与志反,文岂足征

如果文辞和情志相反,文章怎能经得住事实真相的验证?

D.固知翠纶桂饵,反所以失鱼

本知要用装饰有翡翠的纶线垂钓、用肉桂做钓饵,反之则钓不到鱼

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情采”为题,“情”指情理,即文章的思想内容;“采”指文采,即文章的

现形式;二者关系为“采”依附于“情”,“情”也需要借助“采”。

B.刘勰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居于主要地位,是“立文之本源”;在此前提下,刘勰也不断强调着形式的重要性,其“重采”思想在文中随处可见。

C.针对当时“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的形式主义的创作风气,作者强调学习辞人的“为文而造情”,强调“述志为本”,反对“为情而造文”。

D.刘勰在如何运用文采的问题上提出要“联辞结采”,文采是为情理服务的,不能用得太过,如果文采泛滥怪异,势必使思想内容的表达模糊不清。

9.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3分)

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

10.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论述文学艺术的“情”和“采”的关系。请选择两种,并结

合文本作简要分析。(6分)

(二)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共8分)

11.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②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

③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1)上述《论语》选段和《文心雕龙·情采》中的“文”“质”各指什么?(2分)

(2)比较二者在“文”“质”关系上观点的异同。(6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5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①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②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③,今如许?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②貔(xiū)虎,貔和虎。泛指猛兽。③曹瞒,曹操小名阿瞒。

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上阕开篇点题,一个“想”字领起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与“怀”字相照应。

B.“貔虎噪”“鱼龙怒”,比喻、拟人手法,表现周瑜火攻曹军时排山倒海之势。

C.“今如许”三字反问将思绪由历史转入现实,写出词人对功名事业的淡漠。

D.词人将满腔的伤感融入到向道旁杨柳的发问之中,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13.周瑜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诗歌形象,下列对这一人物的评价与本词一致的一项是(3分)

A.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赤壁怀古》唐王周)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唐杜牧)

C.周郎二十四年少,盖世功名随一燎。(《赤壁》南宋岳珂)

13.周瑜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诗歌形象,下列对这一人物的评价与本词一致的一项是(3 分) A.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赤壁怀古》唐王周)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唐杜牧)

C.周郎二十四年少,盖世功名随一燎。(《赤壁》南宋岳珂)

D. 顾曲周郎今已矣,满江南、谁是知音客。(《贺新郎》元邵亨贞)

14.同样写赤壁之战,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6 分)

15.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 分)

(1)诗歌的本质是对生命的独特发现与表达。李白宁可被赐金放还,也不阿附权贵,大声疾呼

①“,”(《梦游天姥吟留别》);陶潜挂冠归隐,

如俊鸟出笼,任意西东,一句②“,”,(《归园田居》)充分表达了他重获自由的愉悦;白居易谪居浔阳,醉听琵琶,发出

③“,”(《琵琶行》)的感慨,同病相怜,自有一见如故的惊喜。

(2)由于新冠疫情,高三学生不能按期返校,没有老师指导和同学陪伴的复习,无心坚持。你会用《劝学》中的④“,”来鼓励同学们继续努力,迎战高考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大地的泉眼

彭程

惊蛰、清明、谷雨、芒种、白露、寒露、霜降……在我的手指随意地翻动下,台历本上的节气轮回成一个完整的四季。像一条琴弦被一根手指拨动,我感觉到胸间某种板滞的东西正在剥蚀、融化,而一种遥远的原野气息却慢慢地鼓胀,渐渐地盈满了。

我该从哪里开始我的诉说呢?

小雪,大雪。窗外皑皑的白色为我的思绪准备好了开端。一场飘飘扬扬的大雪,就是一片银屑样的记忆,幻化出童年的天空和大地。语言的不加修饰的素朴正像一片无遮无拦的原野,为想象提供了最为宽阔的空间,摆脱了具体狭隘的经验的拘囿,这样的想象最能接近实物的本质,同时散发出浓郁的诗意。小雪。大雪。想出这两个词来概括一段节气的是聪明人。在纷纷扬扬的背景中时间隐匿了,寂静寒冽袭来无声。

日子过得很快。“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立春,雨水。春天的降临如同一个童话的开始。这个童话弥漫着湿淋淋的气息。迈进春分的门榭,白天就和夜晚一样长短了,就像两间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屋子。但很少有人会细心品味这一点,前面几步开外,清明正在一片绿意迷蒙中散布着湿润柔和的光亮。说到清明,墓草萋萋,纸幡飘飘,哀思播撒在这一天,好像连绵遥迢的春草。文化传承的力量强大而深厚,不过这种理解显然是后来被赋予的。这个词汇的本来意义仍旧是描述性的,就像字面透露出来的那样充满感觉:天气温暖起来,天空晴朗,草木繁茂,空气清新润泽。清明,这两个字里有水汽氤氲……谷雨。因为和收获、生存系连在一起,这两个字显得分外美丽,令人动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水的春天呵,一千多年前让杜甫欢喜欣快的雨水,如今依然飘洒在我们感受的天空。喜悦恒久如初。

诗的最初的源头在哪里呢?

我们阅读节气时,其实已经是逼近它的边缘了。这一刻,感受向世界敞开,原野的鲜腥气息注入胸中,灵魄感到了微微的悸动。拂掠过它的是自由的风,而风来自大地。因此诗要向大地叩问。节气无疑包含了最为原始质朴的诗意,它直接源自大地,就像雨水从天空落下,而未经过过滤和雕饰。它给人看到大自然率真的表情和微妙的灵性。它是大地上轮番上演的戏剧的一幕幕背景。

春天是萌发,夏天便是生长了……我们一任自己被感受之船载负,沿季节河道顺流而下时,另外一件事情也在悄悄发生。我们透过节气的舷窗向外张望,结果看见了自己儿时跳跃的身影。好像童话中读到过的,某人不经意间进入了一条时光隧道,于是往昔重现。儿时的欢悦深藏在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阵微风中都有我们的笑声。诗就是这样同生命结缘。许多年后我们在日渐阔大的河流边漫步,涛声浩荡中,我们听得见最初的潺潺和泠泠,所以返回常常很有必要。时光一往无前,但自由的心灵却可以回溯。那里有生命的根。每个人都应适时回去,培一捧土,或者浇一罐水。他会发现,这样他站得更稳。

秋天,大地上的故事也掀开了新的一页。夜间,空气中的水分会凝成露珠,缀在紧贴地皮的草叶上,晶莹清亮。如果春天是从天上飘降的,那么秋天则是自地表激生的。这些日子被称作白露。露珠是大地分泌的泪珠,是对于刚刚过去的那个火热季节的悲悼和祭奠。秋分的白天和夜晚再次一样短长,但谁都清楚,从此后路标指着完全相反的方向。从这道后门出去,有一天人们觉出脚下越发寒凉潮湿,发现

原来已经走得很远了,周围是被割倒的庄稼和枝叶日渐稀疏的树木。寒露,有几只蟋蟀颤颤瑟瑟地唱出这个调子。

有人很投入地望着田野,进而很落寞地看自己的心,写下一些让人怅惘的句子。这样的人被叫作诗人。诗人的年龄几乎和土地有记载的历史一样长,五千年诗的天空中,布满了他们嘘气凝成的片云。秋天降临到人的心上,这就是愁了。在造字的时候,做出这样规定的一定是他们中的一个。诗人是田野最诚笃的守望者,风向着他吹。

这样的人如今越来越少了。在物质累积的背后也暗暗激生着贫困。水泥地面和摩天高楼将天空和土地隔绝,机器的轰鸣和流行音乐使人远离鸟鸣和水声。人躲进一个个狭窄的笼子里,什么样的风才能吹到他?没有谁肯去关注最后的雪和第一场雨。感受之水被闸断了,失去滋润的心日益干涸荒芜。我们获得了舒适,却丧失了诗。

节气,在这中间扮演什么角色呢?

没有鸟可以单凭一只翼飞。如果诗是种子,大地是温床,节气便是风和雨水。每一朵花、每一颗果实里,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季节神。读懂了它,一切文字便都索然无味了。

大地已将自身向我们敞开,启示是清晰昭然的。

海德格尔说过:人应该诗意地栖

居。

(有删改)

16.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胸间某种板滞的东西呆板聚结

B.好像连绵遥迢的春草广袤辽阔

C.这两个字里有水汽氤氲。弥漫动荡。

D.自由的心灵却可以回溯回顾回忆

1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形象地说明节气以其语言的素朴,激发了最能接近实物的本质的想象,散发出浓郁的诗意。

B.作者认为节气中有强大而深厚的文化传承的力量,还有来自大地的气息,是大自然本真的“表情”和“灵性”。

C.第七段中,作者认为在“日渐阔大的河流”中“最初的潺潺和泠泠”是指生命中令人难以忘怀的诗意和初心。

D.作者慨叹“我们获得了舒适,却丧失了诗”,我们的心田亟待滋润,放弃舒适才可以获得诗。18.依据文意,“大地的泉眼”应该如何理解?作品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19.作者说“大地已将自身向我们敞开,启示是清晰昭然的”,你获得哪些启示?结合北京市的地域特点或市民生活谈谈怎样做才能“诗意的栖居”。(6分)

(二)阅读下面《红楼梦》节选文字,根据要求完成20题。(5分)

20.俞平伯品评《红楼梦》时说“钗黛虽然并秀,性格却有显著不同:如黛玉直而宝钗曲,黛玉刚而宝钗柔,黛玉热而宝钗冷,黛玉尖锐而宝钗圆浑,黛玉天真而宝钗世故。……”你认同这个说法吗?请结合《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阐述你的理由。(5分)

五、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5 分。21.语言文字运用(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位校长对全体学生的开学寄语如下:面对疫情,你们除了赞美,我希望你们更多的是思考,是学习,是成长。因为 10 年、20 年后,是你们在建设这个国家,是你们在管理这个国家,是你们在保护这个国家。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要汲取哪些教训,积累哪些经验,如何真正( )我国的治理水平、( )治理体系,( )重大公共卫生预警机制,当这样的传染病刚一发生就能从政府向公众第一时间预警,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今天的世界就在你们闪动的双眸和笑靥中,未来的世界就在你们独立的思想和情感里。

① 在括号内填上三个动词,使语句搭配合理,句意明确。(3 分)

② 划线句子有语病,请找出语病并作修改。(2 分)

22.微写作(10 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 字左右

①请给疫情期间仍然战斗在工作岗位上的人们,写一段抒情性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情。

要求:对象明确,感情真挚;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②有人曾评价“网络红人”现象说,只有灵魂有厚度,内在有深度,才能真正得到大众的支持。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③ 文学作品经常将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来凸显出人物性格。请在《呐喊》《边城》《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分析作品如何借助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

要求:情节典型,符合原著。

23. 作文(50 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

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也照出了真实:有趁机发财的人,有默默捐款的人;有逃离躲避的人,有逆行面对的人;有转嫁危机的企业,有扛起责任的企业。有帮扶支援的国家,有围观漠视的国家……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主持人大赛康辉评价选手说:再微小的光也是光,再平凡的人也有他们人生当中的高光时刻。请以“微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有细节,有描写。

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2020.3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1. A(3分)

2.C(3分)

3. B(3分)

4. D(3分)

5.(5分)答案提示:

①传播中国茶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1分)

②促进世界各地茶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类文化的积淀。(1分)

③洞察人类文明的互通性与和睦性,增强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友谊。(1分)

④“一带一路”将丝绸之路上友好交往、和平共处的传统发扬光大。(1分)

⑤增强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1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6. B ②“信”,真实⑥而:表转折,译为“却”

7. D 固知翠纶桂饵,反所以失鱼

应译为本知像用装饰有翡翠的纶线垂钓、用肉桂做钓饵,反而钓不到鱼。

8. C 应为针对当时“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的形式主义的创作风气,作者强调学习诗人的“为情而造文”,强调“述志为本”,反对“为文而造情”。

9.翻译:粉黛是用来装饰人的容颜的,但是顾盼时美丽的情态却只能从人美好的风姿中产生出来。(关键词:“铅黛” “所以” “盼倩”,意思对即可)

10.答案提示:

①例证法:文章第二段举了《孝经》和老子的《道德经》的例子,论证了文章的语

依附于作者的情感,写文章要首先确定内容,其次考虑文辞,这是文学

作的根本原则。

②比喻论证:第三段“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一句,用粉黛只能装饰人

的外容,真正的美丽源自人的资质,来比喻文采只能修饰语言,真正打动

人的还是作品的思想情感;“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

一句,用织布时经纬线的交错来比喻文章情理与辞采的结合,论述了文

创作应以思想情感为本,语言表达为辅。

③对比论证:第三段“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与“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

正反对比,阐明了只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文章应该以抒写情

为根本。

④引证法:第二段先引用了老子的“美言不信”,又引用了庄子的“辩雕万物”,论证

了两人在情与采的问题上,老子更重视情理,庄子更强调对语言的修饰。

(评分标准:选两种论证方法,举例合适、分析得当即可。论证方法1分,结合文本举例1分,分析1分;两种方法共6分。)

11.答案提示:

①《论语》中的“文”是文采与文饰,“质”为质朴;《文心雕龙·情采》中的“文”

与“质”指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2分)

②相同:都认为“文”与“质”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孔子和子贡都认为文质兼备,方为

君子;刘勰认为文依附于质,质也依赖于文。(2分)

不同:《论语》侧重在文化教养和道德品质层面。孔子与子贡认为君子应该既讲究

采等外在修饰,又有内在的仁德,内外兼修,缺一不可。(2分)

刘勰将孔子“质”与“文”的观念援引至文学,表达为“情”“采”,用来阐释文学

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与内容互为依存,密不可分。(2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2、C(“对功名事业的淡漠”错,主要表现词人对时事的伤感)

13.C

14. 答案提示:

①苏词通过细节描写“谈笑间”,就让曹军快速崩溃(1分),意在表现青年周瑜才能卓越、年少立功(1分),反衬自己早生华发、功业无成,怀古是为伤己(1分);②戴词则用对偶、比喻、夸张等手法艺术地再现周瑜火烧曹营时惊心动魂的赤壁战场(1分),意在表现战争场面宏大激烈(1分),反衬南宋朝廷的军事不振、国势衰颓,怀古是为讽今(1分)。

(6分,手法写一种即可)

15.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

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②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或(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或((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或((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8分,每句1分,有错字该句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16.B

17.D

18. 答案提示:

理解:节气是大地的泉眼,从中涌现无限诗意。(诗潜藏于大地深处,节气是它涌

现的泉眼)2分

效果: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激发阅读兴趣;暗含全文主旨:大自然的节气中蕴含无限诗意,要感知自然,亲近自然,从中领会大自然无穷的诗意,诗意美好地生活。

(意思对即可)3分

19.答案提示:

启示:呼吁我们重视节气,感知自然,亲近自然,从中领会大自然无穷的诗意,诗意美好地生活;物质的丰富不能带来精神的富有。(意思对即可)2分

第二问:略4分

( 观点阐述2分,结合地域特点或市民生活1分;语言表述优美1分)

(二)阅读下面《红楼梦》节选文字,根据要求完成20题。(5分)

20、观点1分;事例得当2分;分析合理2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5分。

21语言文字运用(5分)

答案提示:①提高,完善,建立

②搭配不当,“闪动”与“笑靥”不能搭配。

22.微写作(10分)

根据完成题目要求的质量,以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23.作文评分标准

第①题

类别评分要求评分说明

一类卷(42—50分)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46分为基准分。符合一类卷

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

作文可得48分以上。

二类卷(33—41分)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较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通顺、表达基本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37分为基准分。符合二类卷

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为

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三类卷(25—32分) 基本符合题意、论点基本明确

论据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29分为基准分。符合三类文

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

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四类卷(0 —24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论点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紊乱

以24分为基准分。

第②题

类别评分要求评分说明

一类卷(42—50分)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想象丰富合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46分为基准分。符合一类卷

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

作文可得48分以上。

二类卷(33—41分)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以37分为基准分。符合二类卷

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为

想象合理

语言通顺、表达基本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三类卷(25—32分) 基本符合题意、主题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想象较合理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29分为基准分。符合三类文

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

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四类卷(0-24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紊乱

以24分为基准分。

说明:没有题目的扣2分。

附:译文

古代圣贤的著作,总称做“文章”,这不是说文章要有文采又是什么呢?像水有虚柔的性质,所以才会起波纹;树木有充实的质体,所以开出鲜艳的花来:可见文采要依附于一定的质地上。如果虎豹没有花纹色彩,那它们的皮毛就同狗和羊的相似;犀和兕的皮虽然坚硬可做战甲,但还靠涂上丹红的漆来显示它们的色彩:可见质地还需要文采。至于抒写性情,描写万物的形象,在文字上用心琢磨,组织好文辞写在纸上,其所以能够光辉灿烂,就因为文采繁茂的原故啊!

《孝经》教导后人:“哀悼父母的话,不需要什么文采。”由此可见,人们平时说话不是不要文采的。又如老子反对虚伪,所以说:“华丽的语言往往不可靠。”但他自己写的《道德经》五千言,却是非常美妙的;可见他对华美的文采并不一概反对。此外,庄子也曾说过“用巧妙的言辞来描绘万事万物”,这是讲辞采的修饰。韩非又曾说过“巧妙的议论多么华丽”,这是说文采太多了。文采太多的议论,修饰得很巧妙的描写,文章的变化这就达于极点了。体会《孝经》、《老子》等书中的话,可知文章的形式是依附于作者的情感的;细看《庄子》、《韩非子》等书中的话,就明白作品的华丽是过分淫侈了。如果能够在清流与浊流之间加以适当的选择,在邪道与正路面前从容考虑,也就可以在文学创作中适当地驾驭文采了。粉黛是用来装饰人的容颜的,但是顾盼时美丽的情态却只能从人美好的风姿中产生出来。文采是用来修饰语言的,但是文章的巧妙华丽都以它的思想内容为基础。所以思想内容犹如文辞的经线,文辞好比是内容的纬线;必须首先确定了经线,然后才能织上纬线。所以写文章也要首先确定内容,然后才能产生通畅的文辞:这就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

从前《诗经》的作者所写的诗歌,是为了表达思想情感而写成的;后代辞赋家所写的作品,则是为了写作而捏造出情感来的。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因为像《诗经》中《国风》、《小雅》等篇的产生,就是由于作者内心充满了忧愤,才通过诗歌来表达这种感情,用以规劝当时的执政者:这就是为了表达思想情感而写文章的。后来的辞赋家们,本来心里没有什么愁思哀感,却勉强夸大其辞,沽名钓誉:这就是为了写文章而捏造情感。为了表达情感而写出的文章,一般都能做到文辞精练而内容真实;仅仅为了写作而勉强写成的文章,就往往是过分华丽而内容杂乱空泛。但是后代的作家,大都爱好虚华而轻视真实,抛弃古代的《诗经》,而向辞赋学习。于是,抒写情志的作品日渐稀少,仅仅追求文采的作品越来越多。有的人内心里深深怀念着高官厚禄,却满口歌颂着山林的隐居生活;有的人骨子里对人间名利关心之至,却虚情假意地来抒发尘世之外的情趣。既没有真实心情,文章就只有相反的描写了。古人曾说:“桃树李树不用开口,就有许多来来往往的人在树下走出路来。”那是因为树上有果实的原故。古书上又曾说过:“男子种的兰花即使好看,却没有香味。”那是因为男子缺乏真诚细致的感情。像花草树木这样微小的东西还要依靠情感,凭借着果实;何况人们写作文章,那就更应该以抒写情志为根本。如果作家所写的和自己的情感不一致,这种作品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组织文辞,织结藻采,是想要用来阐明道理抒发感情;如果文采泛滥,文辞诡异,那情和理就会受到掩蔽。像用装饰有翡翠的纶线垂钓、用肉桂做钓饵,反而钓不到鱼。庄子所说:“言语的真实含意被辞采隐蔽了。”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要是能够规范体裁来安顿思想,拟定格调来抒发感情,

感情确定之后才配合音律,思想端正之后才运用辞藻铺陈开去,使文章既有文采又不掩盖内容,材料虽然广博但并不淹没作者的感情,要使赤、青等正色发扬光大,而把红、紫等杂色抛弃不用。这样才算是善于修饰文辞,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

2020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语文 本试卷共10 页,150 分。考试时长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18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5 。 材料一 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的一面总是背对着地球,这一面称为月球背面。人类在地球上始终无法看到月球背面。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人类此前的所有登月活动都是在月球正面完成的,嫦娥四号创造了历史。 嫦娥四号着陆于月背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与相对平坦的月球正面不同,月背地形更为复杂,几乎全是环形山和古老的陨石坑,更接近月球最原始的面貌。玉兔二号在月背巡视,开展地形地貌测量、浅层结构和矿物成分探测,将为人类研究月球矿物质结构和太阳系起源提供更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同时,由于月球自身对月背形成天然的屏障,没有来自地球的各种辐射干扰,可以为各类天文观测提供难得的纯净环境,填补地面射电观测的诸多空白。

在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背之前,前苏联与美国虽然已完成了月背的成像工作,但一直没有航天器造访这片古老的神秘之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通信障碍。由于月球自身的阻挡,地球上的测控站无法与月背建立无线电通信联系,也就无法对着陆月背的航天器进行测控。为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建立一座连接地球和月背的通信基站。经过专家们的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在环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 Halo轨道上放置一颗“鹊桥”中继星。“地月拉格朗日L2点”是地月系统中的五个平动点之一,位于地球至月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地球、月球的位置相对固定。L2点特殊的动力学特性和在三体问题中相对固定的几何位置,决定了它在停泊中转、中继通信、天文观测、星际转移等深空探测任务中,具备独特的工程应用价值。 “鹊桥”中继星是我国也是世界首颗地球轨道外的专用中继卫星,2018 年 5 月 21 日发射后,在地面的控制下,完成了地月转移、月球借力转向、Halo轨道捕获等关键控制,成功实现了沿 Halo轨道的飞行。在完成在轨精度和指向测试后,“鹊桥”具备了实现地面测控站和月背数据中继的能力。这座通信桥梁的架通,使我国航天器的月背软着陆最终从美好的设想变为现实。 (取材于李潇帆、武勇江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嫦娥四号是人类历史上首个在艾特肯盆地着陆的探测器。 B.月背更接近月球的最原始面貌,因此更有利于天文观测。

2020北京东城高三英语一模(含答案)

2020北京东城高三一模 英语试题 本试卷共10页,共120分。考试时长10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知识运用(共两节,45分) 第一节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A 阅读下列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在未给提示词的空白处仅填写1个适当的单词,在给出提示词的空白处用括号内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The goshawk, a rare bird, once close to extinction, has doubled ___1___ (it) number in a national park in the south of England. Around 100 years ago, there were thought to be no goshawks ___2___(leave), due to farmers hunting them and their woodland habitats being cut down. However, thanks to conservationists, goshawks are back. By monitoring their nesting sites over time, the teams have been able to protect them from further forestry work. As a result, their number ___3___(grow) from just 20 pairs to 40 pairs in the past two years. 【答案】1. its 2. left 3. has grown 【解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曾经濒临灭绝的稀有鸟类——苍鹰,在英格兰南部的一个国家公园数量翻了一倍。这都多亏了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的工作。 【1题详解】 考查代词。句意:苍鹰,一种曾经濒临灭绝的稀有鸟类,现在在英格兰南部的一个国家公园里它的数量翻了一番。number为名词,应用形容词性物主代词its修饰。故填its。 【2题详解】 考查非谓语动词。句意:大约100年前,人们认为那里已经没有苍鹰了,因为农民在捕猎它们,而它们的林地栖息地也被砍伐了。分析句子结构可知leave在句中应用非谓语动词形式,与逻辑主语goshawks构成被动关系,故用过去分词。故填left。 【3题详解】 考查动词时态。句意:因此,在过去的两年里,它们的数量从20对增长到了40对。根据后

2019朝阳区高三一模有答案(数学理)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数学试卷(理工类)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共40分)和非选择题(共110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 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复数 10i 12i =- A. 42i -+ B. 42i - C. 24i - D. 24i + 2. 已知平面向量,a b 满足()=3a a +b ?,且2,1==a b ,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 A. 6π B. 3π C. 32π D. 6 5π 3.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21()n n S a n N * =-∈,则5a = A. 16- B. 16 C. 31 D. 32 4. 已知平面α,直线,,a b l ,且,a b αα??,则“l a ⊥且l b ⊥”是“l α⊥”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 有10件不同的电子产品,其中有2件产品运行不稳定.技术人员对它们进行一一测试, 直到2件不稳定的产品全部找出后测试结束,则恰好3次就结束测试的方法种数是( ) A. 16 B. 24 C. 32 D. 48 6.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对任意的x ∈R ,都有(2)()f x f x +=.当 01x ≤≤时,2()f x x =.若直线y x a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在[0,2]内恰有两个 不同的公共点,则实数a 的值是 A.0 B. 0或12- C. 14-或12- D. 0或1 4 - 7. 某工厂生产的A 种产品进入某商场销售,商场为吸引厂家第一年免收管理费,因此第一 年A 种产品定价为每件70元,年销售量为11.8万件. 从第二年开始,商场对A 种产品 征收销售额的%x 的管理费(即销售100元要征收x 元),于是该产品定价每件比第一年 增加了 70% 1% x x ?-元,预计年销售量减少x 万件,要使第二年商场在A 种产品经营中收取的 管理费不少于14万元,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2 B. 6.5 C. 8.8 D. 10 8.已知点集{} 22(,)48160A x y x y x y =+--+≤,

2019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27分) 一、本大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活性炭韬光养晦冗.(rǒng)长恪.(kè)尽职守 B.协奏曲咄咄逼人怆.(chuàng)然怙恶不逡.(qūn) C.威慑力暇不掩瑜攫.(jué)取唾.(chuí)手可得 D.笑咪咪按图索骥荒谬.(niù)返璞.(pú)归真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 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 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 ....,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浸染,鸿 雁南飞,江河日下 ....,诗意油然而生。 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 兵不血刃 ....,最终以3︰0取得胜利。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板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D.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诗

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总复习英语练习答案

2002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英语一模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听力(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0 A B B A C B B C B C 11—20 A C C A B B A B C B 第二部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分) 21—30 A C B B C A A D C D 31—35 A C D B C 第二节完形填空(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45 B D D A B C D A C B 46—55 A C B C D A C A D B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40分) 56—65 D A B B A D C A A C 66—75 C C C A D A D A D D 第二卷(共35分)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Dear Abby , How are you ? Today I’ve got a wonderful news to tell you. 1. a I have ∧offered a scholarship at a university in Australia for my 2. been further education .One hundred and twenty students took exam 3. exams for it ,but only a few was chosen and I was one of them .However , 4. were my parents are not happy about it .They are strong against me 5. strongly going there .They say it is too far away that they will not see 6. so for a whole year and they are afraid of I will feel lonely .They 7. of can’t imagine a girl so young live alone .They advise me to study 8. living in the capital instead .Then I’ll be able to continue living with 9. √ them .How can I persuade them to accept the fact ∧I have grown up ? 10. that Best Wishes Jane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One possible version) Tony i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Yesterday he was praised by the headmaster at the school meeting for turning in the wallet he had picked in the street .The headmaster asked the students to learn from him .His classmates applauded loudly for his noble need and Tony felt proud of himself .On their way home ,his friend said to him,“You are so lucky ,Tony ,but can you tell me where you picked up the wallet ?”but Tony kept it a secret. In fact ,the wallet belonged to his granny .He pretended to have picked it up in the street . I don’t think it i s a good example for us to follow. 一、评分原则: 1.本题总分为25分,按5个档次给分。 2.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

2018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生物

2018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生物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以下实验选材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鸡红细胞进行DNA的粗提取 B.利用蛙红细胞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C.利用猪红细胞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D.利用羊红细胞进行细胞吸水失水实验 2.单细胞浮游植物杜氏盐藻是最耐盐的光合生物之一。研究发现,K+浓度对杜氏盐藻的生长繁殖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每天需定时对杜氏盐藻逐个计数以绘制生长曲线 B.4mmol/L的K+对杜氏盐藻生长繁殖具有抑制作用 C.杜氏盐藻的高耐盐性是其与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 D.若将K+替换成Na+,则得到的实验结果也一定相同 3.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定量检测样本中某种DNA含量。其原理是:在PCR反应体系中每加入一对引物的同 时加入一个与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当Taq酶催化子链延伸至探针处,会水解探针,使荧光监测系统 接收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引物与探针均具特异性,与模板结合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Taq酶可以催化子链沿着3’→5’方向延伸,需dNTP作为原料 C.反应最终的荧光强度与起始状态模板DNA含量呈正相关 D.若用cDNA作模板,上述技术也可检测某基因的转录水平 4.下丘脑的CRH神经元兴奋后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一种含41个氨基酸的神经肽),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而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研究发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紊乱,可使CRH神经元过度兴奋,导致CRH分泌增多,为抑郁症的成因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状态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单向传递 B.CRH的合成、加工需要多种细胞器协调配合,分泌方式为胞吐 C.健康人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时会增强对下丘脑的抑制

2018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精华版】

2018 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23 分. 1.(23.0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材料一 当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木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 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 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 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 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数

东城区2020届高三一模英语试题及答案(word版)

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英语 2020.5本试卷共10 页,共120 分。考试时长10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知识运用(共两节,45分) 第一节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阅读下列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在未给提示词的空白处仅填写1个适当的单词,在给出提示词的空白处用括号内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A The goshawk, a rare bird, once close to extinction, has doubled 1 (it) number in a national park in the south of England. Around 100 years ago, there were thought to be no goshawks 2 (leave), due to farmers hunting them and their woodland habitats being cut down. However, thanks to conservationists, goshawks are back. By monitoring their nesting sites over time, the teams have been able to protect them from further forestry work. As a result, their number 3 (grow) from just 20 pairs to 40 pairs in the past two years. B One morning, I told my husband jokingly that he’d dropped the ball because he hadn’t made me coffee and I was having trouble getting motivated 4 (start) the day. My five-year-old son overheard me and asked what “drop the ball” meant. I told him it was just something like making a mistake. A few minutes later, he came into our bedroom 5 (hold) an overflowing coffee cup with a dishcloth underneath it to catch the drops. He said to my husband, “You dropped the ball, but I picked the ball up,” and he handed me the worst-tasting, most watered-down but 6 (sweet) cup of coffee ever. C

2019年北京朝阳区高三一模物理试题

2019北京朝阳高三一模 理综物理 13.一个铀核( )发生裂变,核反应方程是 → +3X ,并出现质量亏损则 A.X 是电子,裂变过程放出能量 B. X 是中子,裂变过程放出能量 C.X 是电子,裂变过程吸收能量 D. X 是中子,裂变过程吸收能量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B.物体温度升高,其中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均增大 C.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引起的 D.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 15.如图为速度选择器示意图, 、 为其两个极板。某带电粒子以速度 从 射入,恰能沿虚线从 射出。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板 的电势一定高于极板 的电势 B.该粒子一定带正电 C.该粒子以速度2 、从 射入,仍能沿虚线从 射出 D.该粒子以速度 从 射入,也能沿虚线从 射出 16.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P 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波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P 此时刻的速度沿y 轴的负方向 B.质点P 此时刻的加速度沿y 轴的正方向 C.再过半个周期时,质点p 的位移为负值 D.经过一个周期,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为2a 17.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接有电阻R 和小灯泡。电流表和电压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A 1的示数减小 B.电流表A 2的示数减小 C.电压表V 1的示数减小 D.电压表V 2的示数减小 18.如图所示,A,B 是两个带异号电荷的小球,其质量相等,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 1、q 2, A 球用绝 缘细线悬挂于0点,A 、B 球用绝缘细线相连,两细线长度相等,整个装置处于水平匀强电场中, 平衡时,两细线张紧,且B 球恰好处于O 点正下方,则可以判定,A 、B 两球所带电荷量的关系为 A. q 1=-q 2 B. q 1=-2q 2 C. 2q 1=-q 2 D. q1=-3q 2

2017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自助科技创新催生“蛟龙”入水 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开展探索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活动。深海潜水家是进入深海不可或缺的重要运载作业装备。在无人潜水器迅猛发展的今日,载人潜水器的发展仍然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被称为“海洋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石”。 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深海潜水器是美国的“曲司特I”号。由于该潜水器无航行和作业能力,使用性能受到限制,加上体积较大,建造与运输均不方便,此类深浅器未得到进一步发展。真正开创了人类检测海洋资源历史的是美国1964年研制的“阿尔文”号,法国、俄罗斯、日本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则是80年代的产品。 “蛟龙”号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2009年,我国研发的“蛟龙”二号载人潜水器在南中国海首次开展了1000米级深潜实验。2010年已能下潜到3750年的海底,并完成海底取样、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等任务。2011年7-8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又在东北太平洋进行了5000米级实验,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和应用成果。仅仅过了一年,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了7000米级载人深潜实验,下潜到7062米深度,创造了国际上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的最高纪录。此次海试进行了海水矿物取样、标志物发放、高清摄录、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等深海调查作业,并首次获取了这一海域7000米深度的动物影像和样本。2013年,“蛟龙”号转入实验性应用,并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缺德了大量宝贵样品,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深海实地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2014-2015年,“蛟龙”号在印度洋下潜。2016年5月,“蛟龙”号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进行科学应用下潜,并开展了超过1公里远的近底航行。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充分体现了美国自主科技创新的追求。它与美国最新的6500米级“新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在水下的工作时间极限相同,能够携带的科学有效负载也相同,操纵性能和悬停作业能力相近,但在下潜深度方面它要审500米。“蛟龙”号的自动驾驶水平、水声通信功能也要略胜一筹,特别是水声通信传输图像的能力和微地形地貌的探测能力更是“新阿尔文”号所不具备的。

东城一模英语试题

东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英语2015.4 本试卷共14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一遍。 例: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read? A.A newspaper. B.A magazine. C.A book. 答案是A。 1. When will the party begin? A. At 7:15. B. At 7:30. C. At 8:00. 2.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his afternoon? A. Write an essay. B. Go to see a movie. C. Take a rest. 3. What does the woman advise the man to do? A. Go to the party. B. Wear black clothes. C. Change his shirt. 4. Which button is intended for the banking hours? A. 1. B. 2. C. 3. 5. Which place is the woman looking for? A. The conference centre. B. The gas station. C. The Star Hotel.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How do the speakers feel about the test? A. Tiring. B. Useless. C. Boring. 7.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study in college? A. Science. B. Medicine. C. English.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A. Snowy. B. Sunny. C. Windy. 9.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 In a shop. B. On an island. C. On a boat.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at kind of books does the man like best? A. Historical novels. B. Adventure stories. C. Biographies. 11. Where does the man get most of his books? A. From his friends. B. From online bookstores. C. From the library. 12.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A. Selling books. 英语第1页(共10页)

2017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文科综合测试地理试题2017.3 第一部分(选择题,满分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元宵节和端午节是中国的两个传统节日,吃元宵、赏花灯,以及吃粽子、赛龙舟分别是这两个节日的民间习俗。元宵和粽子都是以稻米为原料制成的节令食品。图1 为我国双季稻主要适宜种植区分布图。 回答第1、2题。 1. 对北京而言 A. 端午节后即进入多雨季节 B. 元宵节时的昼长比广州长 C. 元宵节的日出时刻比端午节早 D. 端午节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元宵节大 2. 据图可知 A. 双季稻种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饮食习惯 B. M界线西段折向西南主要受海拔影响 C. N界线内种植双季稻的优势条件是光照充足 D. 对双季稻生长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寒潮 图2为局部地区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第3、4题。 3. 在图中天气系统影响下,最有可能出现的景 象是 A. 北风卷地白草折 B. 映日荷花别样红 C. 万条垂下绿丝绦 D. 黄梅时节家家雨 4. 此时 A. 最强高压中心位于西伯利亚 B. 渤海海域可能发布海浪预警 C. 京津地区即将迎来大幅降温 D. 陕西北部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泰国苏梅岛(9°N。100°E)面积约247平方千米。北京的地理老师小王和他的朋友小李春节期间到苏梅岛旅游。图3为小王手绘的苏梅岛地图以及二人的对话。据此,回答第5、6题。

5. 苏梅岛 A. 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B. 11月至次年4月是当地的旅游旺季 C. 盛产柑橘、葡萄等水果 D. 手绘地图的比例尺约为1:30000 6. 图中 A. 西侧为沙质海岸,东侧为礁石海岸 B. 东侧受地形影响,公路离海较远 C. 酒店区的优势区位因素是旅游资源 D. 影响码头选址的主要因素是市场 光伏发电是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关键原料是太阳能电池,图4为光伏设备生产流程图。回答第7、8题。 7. 目前,下列省区中最适宜布局太阳能光伏设备生产基地的是 A. 江苏 B. 青海 C. 新疆 D. 贵州 8. 一个国家的光伏发电 A. 成本比矿物能源发电成本低 B. 可有效减少本国大气碳排放 C. 所占比例取决于其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程度 D. 可根据本解决区域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 图5为某国等降水量线和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第9、10题。

2019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 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エ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 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 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城市中部分野生物种对相比地球漫长历史还十分年轻的人工环境有着不可思议的适应力。 科学家正努力掲示各物种在城市中的进化情况。“坦白说,部分物种对这种极端约束适应能力之强着

2017年北京东城区高三一模英语试题带答案(20200223161031)

2017年北京东城区高三一模英语试题 2017.4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 1.5分,共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你 将听一遍。 例: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read? A.A newspaper. B.A magazine. C.A book. 答案是A。 1. What did the man buy? A. A shirt. B. A sweater. C. A pair of gloves. 2. What music does the woman like best? A. Jazz. B. Blues. C. Pop music. 3. How will the speakers probably go to the Smith’s? A. By train. B. On foot. C. By car. 4.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have a talk? A. In a park. B. In an office. C. In a caf. 5.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now? A. Ask some questions. B. Review her notes. C. Take a test.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 1.5分,共15分) 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A. Collecting coins. B. Looking for keys. C. Doing security check. 7. What does the man have in his pocket? A. Some coins. B. A cellphone. C. Some key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 Who is going to wash the car? A. The woman. B. The man. C. The woman’s son. 9. What is Jonny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A. Meet some friends. B. Play basketball. C. Have a picnic.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Schedule. B. Hobbies. C. Transport. 11.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morrow morning? A. To the zoo. B. To the shop. C. To the bicycle museum.

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英语一模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东城区2016年高考英语一模试卷(解析版)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一遍。1.Which color does the man prefer? A.White.B.Black.C.Red. 2.Who needs a job? A.Sue.B.The man.C.The woman. 3.What time is the train for New York? A.4:20. B.4:25. C.4:30. 4.What will the boy do tonight? A.Clean the room. B.Go to the cinema. C.Finish the homework. 5.Why does the woman make the phone call? A.To make an appointment. B.To ask Dave to ring her back. C.To get some information for the trip. 第二节(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6.(3分)听第6 段材料,回答第6 至7 题. 6.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A.Play tennis.B.Go swimming.C.Go cycling. 7.What i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Classmates.B.Colleagues.C.Husband and wife. 8.(3分)听第7 段材料,回答第8 至9 题. 8.What does the man plan to do? A.Move to a flat. B.Apply for a university. C.Decorate the kitchen. 9.How will the man go to the university? A.By bicycle.B.By bus.C.On foot. 10.(4.5分)听第8 段材料,回答第10 至12 题. 10.Where does the man want to stay? A.In the country.B.By the beach.C.In the city. 11.What kind of hotel does the man want to stay in? A.A family hotel.B.A farmhouse.C.A spa hotel. 12.Which hotel does the man choose? A.Roomba Inn. B.Sparking Springs. C.Harhour Grand Hotel.

2018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地理

2018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 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7年9月15日19时55分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发出的最后信号被地球接收。土星的黄赤交角为26.73°,图1为土星照片。据此完成第1-2题。 1.土星 A. 与地球和木星相邻 B. 光环为无数小卫星发射光线所致 C. 表面温度较地球高 D. 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较地球低 2. 最后信号 A. 被地球接收时,旧金山(37°48′N,122°25′W)所在时区的时间为15日3时55分 B. 被地球接收时,孟买(18°56′N,72°49′E)已进入黑夜 C. 被地球接收后的一周内,珀斯(31°52′S,1l5°53′E)正午的日影变长 D. 被地球接收后的一周内,北京升旗时间越来越早 2018 年1月7 日撒哈拉沙漠边缘的艾因塞弗拉镇降下了38 年来的第三场雪,该地前两次降雪分别在2016年和2017 年。专家认为,该地近年来出现的降雪与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加快致使欧洲寒潮增强有关。图2为相关地区多年1月等压线形势示意图,图3为艾因塞弗拉镇所在地区地形图。读图,完成第3-4题。

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字形与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养殖业与日剧增便笺.(jiān)独辟蹊.(xī)径 B.醉醺醺席不暇暖泥淖.(nào)向隅.(yú)而泣 C.滥摊子自由竞争卷帙.(dié)运筹帷幄.(wò) D.颤巍巍信笔涂鸭蠹.(dù)虫湮.(yīn)没无闻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曝光,不同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B.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C.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2013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的原因,主要由于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D.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学艺术创造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 创作而形成的。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侧翻事故,交通、消防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 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 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从 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A.原形处置融化 B.原型处治融化 C.原型处置熔化 D.原形处治熔化 4.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②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时, 人的神经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③即使在不太强的电磁波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也会受到影响。 ④如果长时间出于这种强电磁波的环境中,人会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 强电磁辐射会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A.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运用,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A.微风习习,远处飘来阵阵歌声,也飘.来了缕缕的花香。 B.蜜蜂酿出了甘甜的蜂蜜,也为人们酿.出了美好的生活。 C.萧瑟的秋风吹落枝头的黄叶,却吹.不去她满腹的惆怅。 D.风和日暖,小院关闭了柴门,却关.不住那满园的春色。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曹彬,字国华,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