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云南昆明八中初中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

2018云南昆明八中初中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

2018学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

语文试题卷(昆明八中命制)

(全卷共四个大题,27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必须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2.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管,以便讲评。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满分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组是()

A.着.落(zhuó) 叱咤.(zhà) 迸.溅(bèng) 潜.移默化(qián)

B.惬.意(qiè) 秀颀.(qí) 癖.性(pì)鳞次栉.比(zhì)

C.召.唤(zhào) 执拗.(niù) 编撰.(zuàn) 锲.而不舍(qiè)

D.纤.细(xiān) 旋即.(jì) 创.伤(chuāng) 退避三舍.(sh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遐想竣工杳无音迅若无其事

B.遮敝萧索黄金搭档不可思议

C.恻隐案牍邪魔鬼崇与日俱增

D.潦草陶冶奇闻轶事物竞天择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经过沙尘暴的洗礼之后,地下露出了一件件惟妙惟肖

....的古代艺术珍品。

B.对于这些荒谬的言论,他们表面上洗耳恭听

....,心里却十分不以为然。

C.他却欲言又止,先故弄玄虚

....一番,才慢条斯理地把好消息公布出来。

D.但是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漫不经心

....,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是否能强盛、能复兴,关键于大力发展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B.今年6月,好莱坞大片《侏罗纪世界2》将陆续在全球上映,是恐龙迷们翘首期盼的盛事。

C.为更好地服务考生,为考生营造安心、舒心的考试环境,教育部要求优化高考综合服务,要在噪音治理、卫生防疫、防暑降温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综合保障。

D.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②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③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

④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练。

⑤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A.③⑤①④②

B.③⑤④②①

C.①④②③⑤

D.①③④②⑤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文中以丰富、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感情氛围。

B.《变色龙》出自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变色龙,蜥蜴的一种,皮肤的颜色会随着四周物体颜色的不同而改变,这儿用来比喻在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指文中的首饰匠赫留金。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D.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是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主要作品为《陶渊明集》,我们初中阶段学过他的诗歌《归园田居》和《饮酒》。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①与君离别意,。

②,左臂悬敝筐。

③散入珠帘湿罗幕,。

④,鬓微霜,又何妨!

⑤《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的是“,

⑥初中学习的古诗中蕴含哲理的诗句很多,请列举出一句,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8~11题,共10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

...上)(一)综合学习(5分)

据教育部消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在广大中小学生中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8年5月21日至27日期间,全国各地中小学组织开展了一次以“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8.请结合下面材料,给“民族英雄”下一个定义。(2分)

【材料一】2015年9月2日,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

强调,在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8年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

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

丽史诗,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

抗日英烈和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及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无论是直接参战还是后方支援,所有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人们,都是抗战英雄,都是民族英雄。

【材料二】

什么是英雄/英雄,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人

他们默默无闻/却让我们屹立于世界/他们走进历史/却让我们拥抱未来

他们失去生命/却让我们生生不息/是平常日子鞠躬尽瘁/是普通岗位恪尽职守

流血牺牲是英雄/无私奉献也是英雄/英雄,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

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材料三】中国著名民族英雄:

古代——卫青、岳飞、文天祥、于谦、戚继光、史可法、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张自忠。

近代——维新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教育革新的何子渊,孙中山。

当代——钱学森、邓稼先。

9.除了下面一个活动外,请为本次主题班会再设计三个活动内容。(3分)

活动一:集体观看宣传片。组织学生收看《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宣传片,解读英雄内涵,揭

示英雄就在身边,引发学生对英雄的崇敬,对英雄精神的思考。

活动二: 活动三:

活动四:

(二)名著阅读(3分)

“混帐东西,你们不抽烟,那么面团里的烟末儿是谁撒的?全不抽烟吗?好,咱们这就

来瞧瞧!把口袋翻过来!快!听见了没有?翻过来!”有三个孩子开始把口袋里的东西掏出来,

放在桌子上。神父仔细地检查他们口袋里面的每一条缝,想找出一点烟末儿,但是什么也没

找到,他就转过去对着第四个,那个黑眼睛的孩子,他穿着破旧的灰衬衫和膝盖上打着补钉

的蓝裤子。“你怎么像木头一样地站着?”那黑眼睛的小孩恨透了神父,他看着他,低声回答说:“我一个口袋也没有,”他边说边用手摸着那缝死的袋口。“哼,一个口袋也没有?你以为

我就不知道谁会干出那么可恶的事情——把复活节的面团糟蹋了吗,是不是?你以为现在学

校还能要你吗?哼,你这小鬼,这回可不能便宜你了。上次是亏了你母亲恳求才没有开除你,

这回可不行了。你给我滚出去!”他使劲地揪住那小孩的一只耳朵,把他推到走廊里,随手就

把门关上了。

10.这段文字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的作者是苏联作家。你认为文中的

神甫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三)汉字书写(2分)

11.请将下面内容用楷书正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脍炙人口中西合璧

三、阅读(12~26题,共40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

...上)

(一)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12~13题(4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2.请指出本首诗中运用的一个典故,并说出借用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什么感受。(2分)

13.请谈谈你对“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精神”的理解。(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4~17题(12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策.之不以其道()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6.文中“安求其能千里也?”应该用什么语气读,为什么?(3分)

17.文中作者认为千里马只有靠伯乐的慧眼才能发现,这种观点你赞同吗,为什么?(3分)(三)阅读,完成18~21题(10分)

丈量世界的人体之尺

①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长度计量,那么长度计量是如何开始的呢?要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非常困难,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人体之尺在计量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趣的是,世界主要文明国家最初都选用人体之尺进行长度测量,并且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近的单位制。

大禹统尺,开中国长度标准先河

②大禹治水的故事在我国广为传颂,然而,你知道大禹对我国计量的贡献吗?据《史记》

记载,大禹授命治理洪水,改“堵”为“疏”,为此需要进行比较准确的测量。史书上记载的“左准绳,右规矩”,就反映了当时的测量情景。这里的准绳和规矩,就是两种重要的长度测量工具。然而,测量的前提条件就是建立统一的长度标准,否则测量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史记·夏本纪》中说禹“身为度,称以出”,意思是说大禹以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作为长度标准,制造了统一的测量工具。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件具有权威性的长度标准器,并在大禹治理黄河水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了单位和标准,并把它复制到木棍、矩尺和准绳上,就可以测量长度了。用准绳定平直、测长短,用规矩可以画图,还可以确定山川之高下、大地之远近。

③商代的骨尺、牙尺是目前所见的最早的测长工具。骨尺是用一根兽骨磨制而成的,骨尺长17厘米,尺面刻10寸。牙尺有两支,长为15.75厘米和15.8厘米,尺面刻有10寸,每寸刻10分。它们分别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度量衡大小不一。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颁发了统一的度量衡诏书。在我国古代,通常1尺等于10寸,但不同的朝代尺的量值并不一致。【A】周代的一尺大约合现在的19.91厘米,战国时期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12厘米左右,秦代使用的1尺大约合现代的23厘米。这也说明,古代的尺度要比现代的尺子短一些。

钦定腕尺,创造埃及金字塔传奇

④说起古埃及的长度计量单位也很有趣,是以国王的手臂作为标准的,称为腕尺。长度为从肘拐至中指尖的距离。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腕尺是用前臂和手来表示的。在古埃及的纸草记录中,关于腕尺的最古老记载则与金字塔有关。闻名于世的胡夫金字塔,就是以胡夫国王钦定腕尺作为标准修建的。金字塔塔高300腕尺,按每腕尺合0.49米计算,约合现在的147米,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无疑是一个建筑奇迹。在古埃及,丈量土地时也要用到腕尺。【B】当时,古埃及人制定的腕尺标准有两种规格:一种是国王钦定的腕尺,长度为20.59英寸(约合52厘米);另一种是民间的短腕尺,长度只有17.72英寸(约合45厘米)。为了解决腕尺长度不一的问题,古埃及人统一了腕尺的长度标准。他们还用质地坚硬的花岗岩制作了一根腕尺长度标准物。后来,随着宗教的传播,腕尺也被应用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过长度略有差别。如一个古希腊腕尺的长度大约为18.22英寸(约46厘米),而一个古罗马腕尺的长度则大约为17.47英寸(约44厘米)。

千年英尺,万变不离“脚丫子”

⑤说起英制单位,人们立即会想到英尺。其实,英尺来源于罗马帝国的计量单位———罗尺,其本意就是一只脚的长度。英尺的标准虽在不断变化,但在千年历程中不曾离开过“脚

丫子”。13世纪初期,英国的度量衡十分混乱,给生活和贸易带来了诸多麻烦。英国高层对此十分关注,但一时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曾签署《大宪章》的约翰王有一次不耐烦地在地上踩了一脚,然后指着凹陷下去的脚印对大臣们说:“就让这个脚印作为丈量的标准吧!”自此,英尺的标准算有了着落。具有历史意义的“英王御足”被制成长度标准,现珍藏在大英博物

馆中。用一个成年人的脚长作为英尺的标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因为人们基本

..都是依据自己的脚长来进行长度测量,所以结果往往会因人而异。到了16世纪,有个德国人找了16个从教堂出来的男子,分别测量了他们左脚的长度,然后取平均值,以得到一种更加科学的英尺标准。1英尺的标准长度约合现在的30.48厘米。

(选文有删改)

18.选文第①段有何作用?(2分)

19.请从文中【A】【B】两句任选一句,简要分析其说明方法及作用。(3分)

20.选文第⑤段中加点的“基本”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1.结合选文内容,请你谈一谈用人体之尺丈量世界有何意义,为选文补充最后一段。(3分)(四)阅读,完成22~26题(14分)

简静

①初秋的清晨,翻阅吴冠中先生的画。画上是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用笔极简极淡,画上大面积的白色是粉墙,黑色的线条勾勒飞檐、门窗、乳燕、春柳、水中柳树的倒影。只用黑白两色,表现出东方文化的意境之美。画面宛如一首小令,干净、简静之极。

②杏花春雨里,去看苏州博物馆,这是大师贝聿铭的杰作。你会被它弥漫着典雅的气息深深吸引。建筑是以灰白两色为主色调,没有红墙碧瓦,金碧辉煌。简洁的线条,三角形的屋顶,几何图案组成的窗棂,白色的粉墙和灰色的屋檐,不失苏州园林的气韵和灵秀。灰白两色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不由得赞叹,建筑简约之美,竟是最动人心魄的。

③在苏州博物馆看宋代的瓷器。人站在一尊宋瓷面前,会一瞬间安静下来。因为,静美的瓷器竟有一种奇特的气场。瓷器到了宋代就和唐代截然不同了,唐代的唐三彩,五彩斑斓,华美大气,光彩夺目。宋代瓷器则舍弃了一切的艳丽和装饰,她朴素简洁,平淡天真,渐渐向内而求,不再桃红柳绿,绚丽缤纷。她像一位中年的女子,慢慢舍弃华丽的外表,将人生渐渐向回收拢了,内心逐渐洁净和安宁起来。回归朴素、含蓄、清丽的色彩,简静的宋瓷,

诠释了古老文化淡泊典雅、质朴无华的美。

④宋徽宗是历史上一位不称职的帝王,不爱江山,只爱琴棋书画诗酒花。可是,他却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书法——瘦金体。瘦,是风骨,是一枝孤独的兰,是一枝清寒的竹。金,是锋芒,一种多么耀眼的光芒,那是掩藏不住才华和冷傲。他的书法,是悬崖峭壁上的一枝盛开的腊梅,临深渊而有清香袭人。中国的书法美学讲究藏锋,不外露,刚柔相济,绵里藏铁,浑厚拙朴,暗合了东方文化内敛含蓄、优雅沉静的审美观。可是,他的书法笔锋尽显,锋芒毕露,峭拔凌厉,如一把闪着寒光的利剑,这是书法美学之大忌。可是,也是他的书法,打破常规,率性随意,本真自我,彰显了书法另一种凛冽、冷艳,寒气逼人的美。欣赏他的书法,仿佛能看见他的灵魂。他的书法,瘦到只是枯水寒山,却风骨铮铮,没有一丝圆滑、退让和妥协。瘦金体是一位君王留给中国书法的绝笔。他的字多像他自己,坚硬、率真,不盲从,不迎合,我行我素,独树一帜。

⑤他的诗写道:“舞蝶迷香径,翩翩逐晚风。”都是他心灵的写照。他是一只在斜阳里迷路的蝴蝶,徘徊在清凉的晚风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是一个朝代日落西山的时刻,也是他玉石俱焚的时刻。简静的书法留在光阴里,仿佛还能听见玉碎的声音。

⑥一夜北风呼啸,楼下的银杏树卸下一身金黄的叶子,只留下枯瘦的枝桠伸向碧玉似的天空,大自然庄严肃穆的季节来了。深夜里,落了大雪。天地一派洁净晶莹,所有的树枝上落满了积雪,墙角一树红梅映着皑皑白雪。简静,原来是雪落梅花,当空皓月,纸上云霞,陌上烟花。

⑦杨绛先生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此刻,才懂得简静是一种奇异的力量。也是经历如梦繁华之后,内心的豁达和优雅,清澈和安静,那是生命另一种大美的境界。

(选文有删改)

22.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诠释“简静”?(2分)

23.文中③④段都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请举一例说明。(3分)

24.赏析下列句子。(4分)

(1)画面宛如一首小令,干净、简静之极。

(2)天地一派洁净晶莹,所有的树枝上落满了积雪,墙角一树红梅映着皑皑白雪。

25.文章第④段“欣赏他的书法,仿佛能看见他的灵魂。”怎么理解?(2分)

26.请谈谈你对标题“简静”的理解。(3分)

四.作文(50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

...上)

27.请以“留在心底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