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物理试题

高二物理试题

高二物理试题
高二物理试题

高二物理试题第1页 (共6

页)

高二物理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答案按要求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答在其它位置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上交。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如图,取一块长为L 的表面粗糙的木板,第一次将其左端垫高,让一小物块从板左端的A 点以初速度v 0沿板下滑,滑到板右端的B 点

时速度为v 1;第二次保持板右端位置不变,

将板放置水平,让同样的小物块从A 点正下

方的C 点也以初速度v 0向右滑动,滑到B 点

时的速度为v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v 1一定大于v 0

B .v 1一定大于v 2

C .第一次的加速度可能比第二次的加速度小

D. 两次小物块机械能的减少量相同 2. 如图所示,人造卫星A 、B 在同一平面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这两颗卫星相比

A .卫星A 的线速度较大

B .卫星A 的周期较大

C .卫星A 的角速度较大

D .卫星A 的加速度较大

3. 如图所示,“嫦娥三号”卫星在月球引力作用下,先沿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在P 处变轨进入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再次变轨后实现软着陆.已知“嫦娥三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运行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则( )

A .“嫦娥三号”卫星由远月点Q 向近月点P 运动的过程中速度变小

B. “嫦娥三号”卫星在椭圆轨道与圆轨道经过点P 时速度

相等

C .由题中给出的条件可求出“嫦娥三号”绕月球做圆周运

动的线速度

D .由题中给出的条件可求出月球的质量和平均密度

高二物理试题第2页 (共6

页)

4. 长L 的细绳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系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将细绳在水平方向拉直,

从静止状态释放小球,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 ,细绳拉力为F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为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质量变为2m ,其他条件不变,则小球到最低点的速度为2v

B .小球质量变为2m ,其他条件不变,则小球到最低点时细绳拉力变为2F

C .细绳长度变为2L ,其他条件不变,小球到最低点时细绳拉力变为2F

D .细绳长度变为2L ,其他条件不变,小球到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为a

5. 图示为一个玩具陀螺.a 、b 和c 是陀螺上的三个点.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

ω稳定旋转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a 、b 和c 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 .a 、b 和c 三点的角速度相等

C .a 、b 的角速度比c 的大

D .c 的线速度比a 、b 的大

6. 如图所示,两小球a 、b 从直角三角形斜面的顶端以

相同大小的水平速率v 0向左、向右水平抛出,分别

落在两个斜面上,三角形的两底角分别为30°和

60°,则两小球a 、b 运动时间之比为( )

A .1:

B .1:3

C .:1

D .3:1 7. 一条河宽100m ,水流速度为3m/s ,一条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5m/s ,关于船过河的过

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船过河的最短时间是20s

B. 船要垂直河岸过河需用25s 的时间

C. 船的实际速度可能为5m/s

D. 船的实际速度可能为10m/s

8. 质量为m 的滑块从半径为R 的半球形碗的边缘滑向碗底,过碗底时速度为v ,若滑块与碗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过碗底时滑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 )

A .μmg

B .μm 2

V R

C .μm (g+2

V R ) D. μm (2

V R

﹣g )

高二物理试题第3页 (共6页)

9. 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A 位置有一只

小球.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在B 位置接触弹簧的上端,在C 位置小球所受

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在D 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小球下降阶段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在

B 位置小球动能最大

B .在

C 位置小球动能最大

C .在

D 位置小球动能最大

D .从B→C 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

10. 质量为m 的物体,在距地面为h 的高处,以

3

g 的恒定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

B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C .物体的动能增加

D .重力做功mgh 11. 两个圆管道的半径均为R ,通过直管道将它们无缝连接在一

起.让一直径略小于管径的小球从入口A 处无初速度放入,

B 、

C 、

D 是轨道上的三点,

E 为出口,其高度略低于入口

A .已知BC 连线经过右侧圆管道的圆心,D 点与圆管道的圆

心等高,以下判断正确的有( )

A . 如果小球与管道间无摩擦,在D 点处,管道的右侧会受到小球的压力

B . 如果小球与管道间无摩擦,小球一定能从E 点射出

C . 如果小球与管道间有摩擦,且小球能运动到C 点,此处管道对小球的作用力可能为

D . 如果小球与管道间有摩擦,小球不可能从

E 点射出

12.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以额定功率做直线运动,速度为3m/s 时的加速度为6m/s 时的3倍,若

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由此可求得( )

A . .汽车的最大速度

B . 汽车受到的阻力

C . 汽车的额定功率

D . 速度从3m/s 增大到6m/s 所用的时间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13题6分,第14题4分,,共10分)

13. 兴趣小组为测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kg;

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如图甲所示安装;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s);

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的阻力恒定).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部分点迹如图乙所示.

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a)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m/s;

(b)关闭小车电源后,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c)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 W.

14. 如图为“研究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数的大小”的实验装置图,将一木块和木板叠放于水平

桌面上,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木块水平相连.

①现要测量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要求木板的运动 (填入选项前的字母)

A.必须是匀速直线运动

B.必须是加速直线运动

C.必须是减速直线运动

D.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减速直线运动均可

高二物理试题第4页 (共6页)

②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应测量的有 .(填入选项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F

C.木板的重力G1D.木块的重力G2.

三、计算题(本题共4道小题,第15题8分,第16题11分,第17题11分,第18题12分,

共42分)

15. 如图,水平面上的矩形箱子内有一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光滑

球,静止时,箱子顶部与球接触但无压力,箱子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然后该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经过的总路程为s,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

(1)求箱子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

(2)若a>gtanθ,求减速阶段球受到箱子左壁和顶部的作用力.

16. 如图所示,半径R=0.5m的光滑圆弧面CDM分别与光滑斜面体ABC和斜面MN相切于

C、M点,斜面倾角分别如图所示.O为圆弧圆心,D为圆弧最低点,C、M在同一水平

高度.斜面体ABC固定在地面上,顶端B安装一定滑轮,一轻质软细绳跨过定滑轮(不计滑轮摩擦)分别连接小物块P、Q (两边细绳分别与对应斜面平行),并保持P、Q两物块静止.若PC间距为L1=0.25m,斜面MN足够长,物块P质量m1=3kg,与MN间的动摩擦因数μ=,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sin37°=0.6,cos37°=0.8)

(1)小物块Q的质量m2;

(2)烧断细绳后,物块P第一次到达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物块P在MN斜面上滑行的总路程.

高二物理试题第5页 (共6页)

17. 如图竖直平面内有一光滑圆弧轨道,其半径为R=0.5m,平台与轨道的最高点等高.一质

量m=0.8kg的小球从平台边缘的A处水平射出,恰能沿圆弧轨道上P点的切线方向进入轨道内侧,轨道半径OP与竖直线的夹角为53°,已知sin53°=0.8,cos53°=0.6,g取

10/m2.试求:

(1)小球从平台上的A点射出时的速度大小v0;

(2)小球从平台上的射出点A到圆轨道人射点P之间的距离l;(结果可用根式表示)(3)小球沿轨道通过圆弧的最高点Q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18. 如图所示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ABCD,其中ABC部分为半径R=0.9m的半圆

形轨道,CD部分为水平轨道,在C点与半圆形轨道平滑连接.一个质量m=1kg的小球经压缩的弹簧弹射出去后,通过最高点A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其重力的3倍.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2.求:

(1)小球在A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落回水平面CD上时距C点的距离;

(3)弹簧对小球所做的功.

高二物理试题第6页 (共6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