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知识题库及答案

最新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知识题库及答案

最新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知识题库及答案
最新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知识题库及答案

最新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知识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5=10分)

1.半衰期:放射性母核数目衰变掉一半所需时间,或放射性活度减弱

一半所需时间。

2.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称为同位素。

3.松散污染:指该污染用擦拭、清洗等方法可以转移或去除的污染。

4.感生放射性:稳定的核素吸收一个中子后转变成放射性核素也就是

活化产物,活化产物衰变时产生的放射性称为感生放射性。

5.半厚度:r射线经过n个半厚度的屏蔽层后,其强度将减弱到原来

强度的1/2 n。

二、选择题(1×17=17分)

1.在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

B 。

A)20mSv

B)2.4mSv

C)5mSv

2.在人工辐射源中,对人类照射剂量贡献最大的是 B 。

A)核电厂

B)医疗照射

C)氡子体

3.在核电厂放射性热点设备上布置铅皮,目的是为了屏蔽 B 。

A)β射线

B)γ射线

C)n射线

4.在内照射情况下,α、β、γ放射性物质的危害程度依次为:

A 。

A)α>β>γ

B)γ>β>α

C)γ>α>β

5.固定的表面污染对人具有 A 风险。

A)外照射

B)内照射

C) A+B

6.工作人员控制区,个人剂量计应佩戴在工作人员的 B 部位。

A)右胸

B)左胸

C)头部

7.控制区内产生的湿废物应作为 B 进行收集和处理色收集袋。

A)可压缩

B)不可压缩

C)待去污物品

8.人体皮肤的β放射性表面污染限值为 B 。

A)4Bq/cm2

B)0.4Bq/cm2

C)40Bq/cm2

9.个人剂量限值限制的是 C 。

A)外照射剂量

B)内照射剂量

C)内照射剂量+外照射剂量

10.在 B 工况下进入反应堆厂房,必须办理《红区进入许可证》。

A)任何

B)反应堆运行

C)停堆

11.气衣主要用于 B 。

A)高外照射区域作业

B)严重空气污染+表面污染区域作业

C)放射性积水区域作业

12.在控制区内,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包括: B 。

A)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B)外照射防护、内污染防护、体表污染防护

C)外照射防护、空气污染防护、表面污染防护

13.下列不宜采用直接法测量表面污染的是 A :

A)环境γ本底高

B)固定表面污染

C)松散表面污染

14.下列不宜采用擦拭法测量表面污染的是 B :

A)环境γ本底高

B)固定表面污染

C)松散表面污染

15-16可能为多项选择题

15、下列哪些机体变化属于确定性效应:( a b c e )

a. 皮肤损伤

b. 造血器官损伤

c. 中枢神经损伤

d. 癌症

e. 免疫系统受损

16、下列哪些准备是你进入控制区热更衣室所应该进行的:( a b

c )

a. 只穿内裤

b. 用控制区通行证领取电子剂量计和热释光个人剂量计

c. 戴上身份磁卡

d. 戴上安全帽

17、指出右图是何标志:( c )

a. 辐射源标志

b. 剂量标志

c. 电离辐射标志

d. 放射性标志

三、填空题(1×33=33分)

1.填写下列辐射物理量对照表

辐射物理

量吸收剂量剂量当量

放射性活

SI单位

焦耳·千克-1(J·kg-

1)焦耳·千克-1(J·kg-

1)

秒-1

SI单位专

戈瑞希弗贝可定义式 D = d E /d m H=DQN A=dN/dt 2.外照射防护一般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和 _源强防护四种方法。

3.根据国标GB8703-88《辐射防护规定》我国将核电厂厂区划分为非限制区、监督区和控制区三个区域。

4.放射性活度是指放射性物质原子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___核衰变的数目___。

5.放射性核素经过2个半衰期后,其量将减少至原来数目的____4_____分之一。

6.工作场所中的放射性物质可通过____食入_____、___吸入______和__伤口进入_______三种途径进入体内形成内照射。

7.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防止______确定性效应_____的发生,并把__随机性____ 的发生率限制到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水平。

8.工作场所辐射监测包括____外照射____、____表面污染______、____空气污染___。

9.根据国家辐射防护标准,辐射工作人员5年累积有效剂量应不超过__100___mSv,且任何一年不应超过___50___mSv;眼晶体每年不应超过__150___mSv,皮肤每年不应超过____500_____ mSv。辐射防护标准中剂量当量限值不包括___天然本底__和____医疗照射______两种照射。10.表面污染的监测方法一般有两种,分别为__直接测量法___、__间接测量法__。

11.距离一个γ点源1米处的剂量率为900μSv/h,那么某人距离该源3米处工作2小时,将接受的外照射剂量为__200___μSv。

12.一个γ点源外2m处剂量率为400μSv/h,欲使1m处工作人员半小时

所受剂量不超过100μSv,需要设置_____39______mm厚的铅屏蔽层。

(铅的半厚度为13mm。)

四、判断题(1×25=25分)

1.太阳光是电离辐射。(×)

2.半衰期长的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衰变的几率大。(×)

3.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 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刻都会受到电离辐射的照

射。(√)

4.人员离开控制区, 必须进行体表污染检查。(√)

5.工作人员发生头部和伤口污染,应立即自行冲洗。(×)

6.放射性物质在体外进行的照射称为外照射,放射性物质在体内进行的

照射称为内照射。(√)

7.居住在通风不良的室内居民一般会受到较高的内照射剂量。(√)

8.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已经有办法控制放射性衰变了。

(×)

9.在正常运行情况下超过个人剂量限值的照射是不可接受的。(√)

10.每一放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就业前医学检查和就业后定期医学检查。

(√)

11.辐射权重因子不同的辐射, 尽管吸收剂量一样, 但其生物效应不一样。

(√)

12.职业照射个人剂量限值适用于医疗照射。(×)

13.年龄小于16周岁的人员不得接受职业照射。(√)

14.满足了辐射防护最优化要求的辐射实践肯定能满足对个人剂量限制的

要求。(×)

15.点源情况下,剂量率的大小与到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16.在控制区内只要严格按规定穿戴辐射防护用品, 就不会受到辐射照射。

(×)

17.在控制区内戴口罩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从口鼻进入体内。

(√)

18.空气污染不仅有内照射风险,而且还有外照射风险。(√)

19.高辐射区的门应上锁关闭,钥匙由辐射防护部门控制。(√)

20.辐射防护最优化意味着要不惜一切代价使个人剂量尽可能低。

(×)

21.每个人都不超过个人剂量限值,就是对辐射防护原则最好的遵守。

(×)

22.进入高辐射区前,必须使用便携式仪表测量辐射水平。(√)

23.工作人员停堆后进入反应堆厂房,无需考虑中子防护。(√)

24.工作人员可以使用电子剂量计测量场所辐射水平。(×)

25.核电厂对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制无须考虑该工作人员在其它核电厂接受

的剂量。(×)

五、简述题(15分)

1. 在控制区解体检修放射性系统热点设备,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防护措施?(6分)

2. 对照下图,简述你对ALARA原则的理解。(9分)

考过的名词解释:半厚度,感生放射性,表面污染,源项控制,随机性效应

问答题,1、辐射防护的三大原则?你个人的理解。

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对个人剂量的限制,。

外照射的防护方法和具体措施。

2.为什么SF6断路器在电网中得到广泛使用?

3.电气主接线有哪些基本形式?绘图并说明双母线接线形式的优缺点。

4.简述特高压输电的优势。

、以油浸纸绝缘电缆为例,简述其结构。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试题科室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 1、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活度:处于某一特定能态的放射性核在单位时间内的衰变数,记作A,A=dN/dt=λN,表示放射性核的放射性强度。根据指数衰变规律可得放射性活度等于衰变常数乘以衰变核的数目。放射性活度亦遵从指数衰变规律。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贝可勒尔(Bq),常用单位是居里(Ci)。由于有些放射性核一次衰变不止放出一个粒子或γ光子,因此,用放射探测器实验计数所得的不是该核的放射性活度,还需利用放射性衰变的知识加以计算。 2、放射源 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密封源,如钴钴-60、铯-137、铱-192等。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 等.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也不会伤害身体 3、吸收剂量 描述X和γ射线的辐射量分为电离辐射常用辐射量和辐射防护常用辐射量两类。前者包括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等。后者包括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等。 所谓“剂量”是指某一对象接收或“吸收”的辐射的一种度量。 电离辐射传给单位质量的被照射物质的能量叫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电离辐射的能量,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被照射物质的种类。它适用于任何电离辐射和任何被照射的物质。 吸收剂量(D)的单位和比释动能相同,SI单位是焦耳千克-1表示,其特定名称为戈瑞 4、辐射事故的处理 1.立即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控制事故源,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放射源丢失,要全力追回,对放射源脱出,要将源迅速转移至容器内。 2.对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彻底清除污染并根据需要实施医学检查和医学处理。 3.对受照人员要及时估算受照剂量。 4.污染现场未达到安全水平之前,不得

辐射安全与防护(中级医学班)培训基础知识考题集(一)

辐射安全与防护(中级医学班)培训 基础知识考题集(一) 一、单项选择题(35题) 1.1896年,法国科学家( B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成为人类第一次观察到核变化的情况,通常人们把这一重大发现看成是核物理的开端。 A .卢瑟福 B .贝克勒尔 C .汤姆逊 D .居里夫人 2.原子质量单位u 等于( B ) A .12C 的1/16 B .12 C 的1/12 C .16O 的1/12 D .16O 的1/16 3.下列哪一组核素是同位素:( D ) A .H 21和He 32 B .Ar 4018和K 4019 C .Co m 60和Co 60 D .U 235 92和U 23892 4.半衰期T 1/2和衰变常数λ的关系是:(C ) A .T 1/2=ln3/λ B .T 1/2=ln4/λ C .T 1/2=ln2/λ D .T 1/2=ln5/λ 5.下面哪种粒子的穿透力最弱(C ) A .γ光子 B .β粒子 C .α粒子 D .中子 6.γ光子把全部能量转移给某个束缚电子,使之发射出去,而光子本身消失的过程叫做(C ) A .电子对效应 B .康普顿效应 C .光电效应 D .穆斯堡尔效应 7.下面哪一种不是β衰变的类型?( B ) A .β-衰变 B .韧致辐射 C .β+衰变 D .轨道电子俘获 8.下列探测器的工作介质中哪一项不是闪烁体:( C ) A .NaI(Tl) B .CsI(Tl) C .BGO D .HPGe 9.下列放射性核素,哪一种放射α粒子:( D ) A .60Co B .137Cs C .14C D .241Am 10.下列元素中哪一种对快中子的慢化能力最强:(B ) A .氧 B .氢 C .氮 D .碳 11.高速电子轰击靶物质时,靶原子的内层电子被电离而离开原子,外层电子进入内层轨道 填补空位,多余的能量以辐射的形式释放,这种辐射光具有特定的能量,叫做:(C ) A .β射线 B .内转换电子 C .特征X 射线 D .韧致辐射 12.可通过T(d,n)4He 反应来产生( B )中子,这一能量的中子应用很广。 A .2.5MeV B .14MeV C .10MeV D .5MeV 13.可用于烟雾报警器、容易对人体造成内照射的放射源是(C ) A .γ放射源 B .β放射源 C .α放射源 D .中子源 14.可用作各种核仪表,如料位计,核子称,密度计等的放射源是( A ) A .γ放射源 B .β放射源 C .α放射源 D .中子源 15.在地质勘探和活化分析方面有广泛应用的放射源是( D ) A .γ放射源 B .β放射源 C .α放射源 D .中子源 16.在放射源治疗中,进行近距离表浅治疗一般使用(B ) A .γ放射源 B .β放射源 C .α放射源 D .中子源 17.下面哪一个不是核燃料循环的模式:(D ) A .后处理模式 B .“一次通过”模式 C .“wait and see ” 模式 D .前处理模式

安全知识考试题库

安全知识考试题库 安全知识考试题库 A、听从教师指挥完成规定动作 B、离开教师的保护,擅自做有危险的器械动作 C、在指定区域内有序开展活动 2、遇到不了解真相的网友约你见面,你应该怎么办?(C) A、欣然前往 B、无所谓 C、保持高度的警觉,不能去约见 3、乘坐出租车要在车停稳后从(B)门下车。 A、左边的 B、右边的 C、随意的 4、在有人行道的路上,你应该:(A) A、走人行道 B、走非机动车道 C、随心所欲,哪儿没车走哪儿 6、汽车车尾白灯闪烁时,表示汽车(B):A、前进B、倒车 7、行人可以搭乘自行车、人力货运三轮车、轻便摩托车吗?(B) A、能 B、不能 8、经过一个有信号灯的铁路道口时,应该:(C) A、直接从铁路上穿过去 B、看看左右没火车就快速走过去 C、在准许通过的信号灯亮时通过 四、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的符号填到括号里) 1、容易造成意外伤害的做法有:(BC) A、雷雨时,不使用电话或观看电视 B、玩弄火柴、打火机等 C、用潮湿的手触摸电器开关或插头 2、容易造成喉咙被卡住的事情有:(AB)

A、吃鱼时狼吞虎咽 B、吃饭时,边吃边说笑 C、吃果冻时,用小勺挖着慢慢吃。 3、容易引起火灾的做法是:(ABC) A、在柴草前燃放鞭炮 B、随手扔未灭的烟头 C、祭祀时,烧香烧纸 4、被狗咬伤后正确的救治方法是:(ABC) 5、乘坐公共汽车时要做到:(ABC) A、在指定地点依次候车,先下后上 B、不把头、手、胳膊伸出窗外 C、不带危险品乘车 A、扶他到医务室找校医 B、把他扶到阴凉处及时补充水分 C、用手指掐嘴唇上方的人中穴 8、为了避免遭到他人抢劫应该注意:(AC) A、要和同学结伴上学、回家 B、上学放学路上尽量走偏僻的小路 C、衣着朴实,不追求高消费,身上尽量少带钱 9、雨雪天气在路上行走要注意:(AB) A、尽量穿色彩鲜艳的雨衣 B、手撑雨伞尽量不要挡住行进的视线 C、没带雨具,慌不择路,赶快找地方避雨 10、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有:(ABC) A、食用腐烂变质的食品 B、使用劣质原材料加工食品 C、没有饭前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简答题 1、扑救电器火灾应首先做什么? 答:切断电源。 3、当你发现液化石油气瓶、灶具漏气时应怎么办? 4、我国消防工作贯彻什么样的方针?

2019辐射安全防护初级培训知识点

辐射安全与防护初级培训知识要点 一、选择题 1、 可用作各种核仪表,如料位计,核子秤,密度计等的放射源是( A. 丫放射源 B. 3放射源 C. a 放射源 2、 下面哪种粒子的穿透能力最弱( C ) A. 丫光子 B. 3粒子 3、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的年平均有效剂量限值分别为(C ) A. 5mSv 、1mSv B. 20mSv 、5mSv 4、 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为( A.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C.辐射效应和遗传效应 5、 下面那些不是外照射的防护措施( A.减少受照时间 C.保持相当远的距离 6、 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提交延续申请需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 A ) A. 30日前 B. 20日前 C. 10日前 D. 5日前 7、 电力辐射安全与防护标准中规定的剂量限值不包括( D ) A.全身照射 B.局部照射 C.医疗照射和天然本底照射 D.都不正确 &射线照射后,可能在受照个体上诱发癌症,这种效应属于( B ) A.确定性效应 B 随机性效应 C.遗传效应 D.致畸效应 9、世界人口受到的人工辐射的照射中,属于首位的是( B ) A.大气层核实验 B.医疗照射 C.地下核实验 D.核能生产 10、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属于首位的是为了( A ) A. 防治放射性污染,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核能的开发与和平利用 B. 加强对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的监督管理 C. 加强对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 D. 加强对放射性物品运输的安全管理 二、判断题 1、 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 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V ) 2、 核技术利用是指密封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在医疗、工业、农业、地质调查、 科学研究和教学等领域中的使用。 (V ) 3、 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源的单位无需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X ) 4、 应急计划应当定期评估和更新。 (V ) 5、 V 类放射源与危险性最高的放射源。 (X ) 6、 丫射线穿过物质时其注量率随着穿过的厚度的增加而指数衰减。 (V ) 7、 辐射对人体有害,所以不应该进行任何与辐射相关的工作。 (X ) &进行X 射线检查时,只要可行,就应对受检查者的辐射敏感器官(例如生殖器官和甲状 腺等)采取 适当的屏蔽保护。 (V ) 9、 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只要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就可上岗。 (X ) 10、 辐射防护只是为了保护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 (X ) A ) D.中子源 C. a 粒子 D.中子 (GB 18871-2002 )中规定职业和公众连续 5年 C. 20mSv 1mSv D. 10mSv 、1mSv B.近期效应和远期效应 D.以上都不正确 B.避免吸入放射性核素 D.采取屏蔽措施

安全知识题库

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消防类 选择题 1.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B)起施行。 A.2008年5月1日 B. 2009年5月1日 C. 2010年5月1日 2. 消防工作贯彻的方针(B)。 A.防患于未然 B.预防结合,防消结合 C.预防为主,及时营救 3. 任何单位和(A)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A、成年人 B、男性公民 4. 对在消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B)。 A、鼓励 B、表彰和奖励 5. 《消防法》规定,禁止非法携带(A)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A、易燃易爆危险品 B、火种 7 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B)。 A、报警 B、阻拦报警 8. 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扑救火灾、应急救援,收费吗? A、不收 B、应当适当收取 9. 违反规定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情节严重者处(B)拘留。 A、七日以下 B、五日以下 10、过失引起火灾的,尚不构成犯罪的,处(B)拘留,可以并处五佰元以下罚款。 A、十日以下 B、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是以(A)公布的。 A、国家主席令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20. (A)领导全国的消防工作。 A、国务院 B、公安部 21. 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B)、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A、消防环境B消防设施 27. (A)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A、国务院公安部门 B、公安部消防局 36、收看电视时,不正确的做法是(AC)。 A 雷雨天气利用室外天线收看电视 B 把电视机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C可以长时间收看电视 37、到床底、阁楼找东西时,应用(A)照明。 A 手电筒 B 油灯 C 蜡烛 38、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是(C)。 A 群防群治 B 遏制重特大火灾 C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39、当遇到火灾时,要迅速向(C)逃生。 A 着火相反的方向 B 人员多的方向 C 安全出口的方向

放射法律法规及防护知识培训试题

放射法律法规及防护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哪个标记是为“电离辐射”或“放射性”的标识:() A. B. C. D. 2. 原子核半径尺度为:() A. 10-15 m B. 10-12 m C. 10-10 m D. 10-6 m 3. β衰变一共有多少种模式:() 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 4. 在下列给出的屏蔽材料中,屏蔽γ射线宜选用以下哪种:() A. 聚乙烯塑料 B. 混凝土 C. 有机玻璃 D. 铝合金 5. 原子核所带电性为:() A. 电中性 B. 负电 C. 不带电 D. 正电 6. 以下不属于γ射线与物质作用机制的有:() A. 光电效应 B. 碰撞散射 C. 康普顿散射 D. 电子对效应 7. 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 A. 居里 B. 毫克镭当量 C. 贝克勒尔 D. 伦琴 8. 下列数字中,有可能是组织权重因子W 的是:() T A. 0.12 B. 1.0 C. 20 D. 0.5 9. 有效剂量的单位是:()

A. 戈瑞 B. 伦琴 C. 希伏 D. 拉德 10. 以下哪一个是放射性货包的标识:() A. B. C. D. 11. 下列属于职业照射的情况是:() A. 客机飞行员所受的来自宇宙射线的照射 B. 乘坐头等舱的商务精英所受的来自宇宙射线的照射 C. 核电厂职员工体检时所受的照射 D. 普通公众所受的来自土壤、建筑物的放射性照射 12. 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规定公众的年有效剂量限值是:() A. 20 mSv B. 5 mSv C. 1 mSv D. 0.25 mSv 13. 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可以让物质原子被电离或激发,原子退激发所发射的()可用作核素识别。 A. 俄歇电子 B. 特征γ射线 C. 康普顿电子 D. 特征X射线 14.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剂量分担”常被用于减少放射性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那么,“剂量分担”按方法论分,属于下列哪种辐射方法:() A. 时间防护法 B. 个人剂量限值 C. 外照射防护法 D. 源项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培训试卷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课程名称: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学号_____ 一、选择题(1×17=17分) 1.在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B A)20mSv B) B)2.4mSv C)C) 5mSv 2.在人工辐射源中,对人类照射剂量贡献最大的是:B A)核电厂 B)医疗照射 C) 氡子体 3.在核电厂放射性热点设备上布置铅皮,目的是为了屏蔽:B A)β射线 B)γ射线 C)n射线 4.在内照射情况下,α、β、γ放射性物质的危害程度依次为:A A)α>β>γ B)γ>β>α C)γ>α>β 5.固定的表面污染对人具有 A 风险。 A)外照射 B)内照射 C) A+B 6.工作人员控制区,个人剂量计应佩戴在工作人员的B 部位。 A)右胸 B)左胸 C)头部 7.控制区内产生的湿废物应作为B 进行收集和处理色收集袋。 A)可压缩 B)不可压缩 C)待去污物品

8.人体皮肤的β放射性表面污染限值为:B A)4Bq/cm B)0.4Bq/cm C)40Bq/cm 9.个人剂量限值限制的是:C A)外照射剂量 B)内照射剂量 C)内照射剂量+外照射剂量 10.在 B 工况下进入反应堆厂房,必须办理《红区进入许可222 证》。 A)任何 B)反应堆运行 C)停堆 11.气衣主要用于:B A)高外照射区域作业 B)严重空气污染+表面污染区域作业 C)放射性积水区域作业 12.在控制区内,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包括:B A)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B)外照射防护、内污染防护、体表污染防护 C)外照射防护、空气污染防护、表面污染防护 13.下列不宜采用直接法测量表面污染的是:A A)环境γ本底高 B)固定表面污染 C)松散表面污染 14.下列不宜采用擦拭法测量表面污染的是:B A)环境γ本底高 B)固定表面污染 C) 松散表面污染15-16可能为多项选择题 15、下列哪些机体变化属于确定性效应:(a b c e) a. 皮肤损伤 b. 造血器官损伤 c. 中枢神经损伤 d. 癌症 e. 免疫系统受损

辐射防护知识培训教程

放射性检测仪表应用辐射防护知识 培 训 材 料

北京树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一部分:放射源基本知识 1、什么是放射性? 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种叫“原子”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大多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不变的,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不稳定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各种各样的射线,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 有的放射性物质在地球诞生时就存在,如铀、钍、镭等,它们叫做天然放射性物质。另一方面,人类出于不同的目的制造了一些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叫人工放射性物质。 尽管100多年前人们才发现放射性,但放射性从来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放射性可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用的物品、周围的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 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诊断,而来自其他活动大约只有1%。 2、什么是放射源? 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 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是密封源,如钴-60、铯-137、铱-192等。非密封源是

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等。 放射源按发出射线的类型可分为阿尔法源(α射线)、贝塔源(β射线)、伽玛源(γ射线)、中子源(n射线)等。不同的放射源发射出不同类型的射线。这些射线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使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得到。不同的射线在物体中穿透能力也各有不同。一张厚纸可挡住阿尔法射线;有机玻璃、铝等材料可有效阻挡贝塔射线;伽玛射线穿透能力较强,可以用混凝土、铅等阻挡;中子射线需用石蜡等轻质材料来阻挡。因此,放射源并不可怕,对放射源无端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已经采取了安全保护措施,放射源品种很多,应用广泛,不仅在核设施,而且在科研院校、医疗机构、地质和煤田勘探与开采、石油开采与炼油、公路与桥梁建设、机械制造与安装、建材(尤其是水泥厂)、纺织、卷烟、造船、电力、制药、育种、造纸、冶金、仪表和钟表制造、电影制片、木材、塑料、面粉、饲料加工、电缆、荧光灯生产等各行各业都得到应用。 3、放射源的应用 几十年来,放射源的应用为发展国民经济、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医学方面放射源广泛用于医学诊断、治疗和消毒灭菌。在农业方面用于辐照育种,可以改良品质,增加产量,还可用于灭菌保鲜等。在工业方面可用于石油、煤炭等资源勘探,矿石成份分析,工业探伤、无损检测、材料改性和料位、密度、厚度测量等。放射源还可用于人造卫星供电,火灾烟雾报警,污水治理等。 正常使用的放射源,对人体是基本没有危害的。 4、放射源的活度 一个放射源强度的大小通常不用体积或质量的大小来衡量,而使用放射性活度来表示。一个放射源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称为它的放射性活度。1975年召开的国际计量大会规定了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秒的倒数(s-1),叫贝可勒尔(Becquerel),简称贝可,符号是Bq,1Bq就是放射性物质在1秒

安全知识培训试题

安全知识培训试题 进行一定的安全知识培训,对于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有很大帮助。下文是收集的安全知识培训试题,欢迎阅读! 安全知识培训填空题1、安全天数达到(100)天为一个安全周期。 2、即时报告可以电话、电传、(电子邮件)、短信等形式上报。 3、国家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个人,给予奖励。 4、《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和监控。 5、《安全生产法》所指的危险物品包括(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 6、(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对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 7、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8、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9、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0、上班要集中精力搞好安全生产,平稳操作,严格遵守劳

动纪律和工艺纪律,认真做好各种纪录,不得串岗、脱岗、严禁在岗位上睡觉、打闹和做其它违反纪律的事情,对他人违章操作加以劝阻和制止。 11、公司常见的消防设施、器材有灭火器、消火栓、消防应急灯、安全疏散标志。 12、《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安全知识培训判断题1. 班后会与班前会所采用的方式和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不同的。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2. 班组的现场安全管理,与5S活动的开展关系不大。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3. 对班组成员的个人安全防护工作进行检查与监督,是班组长的义务。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制度word版本

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制度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宗旨、对象、内容、方式、考核及实施等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一切从事电离辐射医学应用工作人员的放射保护培训。 二、防护培训对象 1、凡从事电离辐射医学应用工作的一切人员均为放射防护培训的对象。 2、除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核医学工作者、放射治疗工作者等职业性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放射防护知识之外,凡从事电离辐射医学应用工作的医疗、科研、教学单位的相关专业人员、见习人员及有关管理人员等,也必须接受放射防护基本知识的一般培训。 三、防护培训宗旨 1、防护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各类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对放射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防护意识,掌握防护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照射,避免事故发生,保障工作人员、受检者与患者以及龚总的健康与安全,确保电离辐射的医学应用获取最佳效益。 2、防护培训的基本要求: A、对电离辐射医学应用的利与害有正确的认识,防止麻痹思想和恐惧心理; B、了解有关放射防护法规和标准的主要内容,掌握放射防护基本原则; C、了解、掌握减少工作人员和受检者所照射剂量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有关防护设施与防护用品正确的使用方法; D、了解可能发生的异常照射及其应急措施。

四、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培训 1、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放射防护培训,并经考核之后才有资格参加相应工作。 2、医学院校学生进入与放射工作有关的专业实习前,应接受放射防护知识培训。 3、各类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在岗期间应定期接受在培训。 五、防护培训内容 1、防护培训内容和深度应根据培训对象、工作性质和条件确定。附录A、附录B列出的放射防护培训内容提纲和专题培训课程可供参考。 2、在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培训中应强调受检者与患者的防护,医疗照射的正当性判断和最优化分析必须列为防护培训的重要内容。 3、接触医用开放型放射源的工作人员的防护培训内容必须包括内照射防护和放射性废物处理知识。 4、X射线诊断、核医学和放射治疗的质量标准,应列入相应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培训课程。 六、防护培训方式 1、防护培训应根据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及其工作性质采取相应方式,例如课堂教学、现场实习和个人学习等。并注意充分利用各种声像教材。培训时间长短视实际情况酌情决定。 2、课堂教学可以基础知识为主,较系统讲授共同性内容;也可以某方面专题为内容举办培训班。 3、现场实习以实际操作为主,侧重培训学员掌握防护技能。 4、个人学习应由所在单位负责组织并选择合适教材,提出统一要求,个人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题库(含答案)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同学们考得一个好成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题库(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2×5=10分) 1.半衰期:放射性母核数目衰变掉一半所需时间,或放射性活度

减弱一半所需时间。 2.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称为同位 素。 3.松散污染:指该污染用擦拭、清洗等方法可以转移或去除的污 染。 4.感生放射性:稳定的核素吸收一个中子后转变成放射性核素也 就是活化产物,活化产物衰变时产生的放射性称为感生放射性。 5.半厚度:r射线经过n个半厚度的屏蔽层后,其强度将减弱到 原来强度的1/2 n。 二、选择题(1×17=17分) 1.在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

为 B 。 A)20mSv B)2.4mSv C)5mSv 2.在人工辐射源中,对人类照射剂量贡献最大的是 B 。 A)核电厂 B)医疗照射 C)氡子体 3.在核电厂放射性热点设备上布置铅皮,目的是为了屏蔽 B 。 A)β射线 B)γ射线 C)n射线 4.在内照射情况下,α、β、γ放射性物质的危害程度依次为:

A 。 A)α>β>γ B)γ>β>α C)γ>α>β 5.固定的表面污染对人具有 A 风险。 A)外照射 B)内照射 C) A+B 6.工作人员控制区,个人剂量计应佩戴在工作人员的 B 部位。 A)右胸 B)左胸 C)头部 7.控制区内产生的湿废物应作为 B 进行收集和处理色收集袋。

A)可压缩 B)不可压缩 C)待去污物品 8.人体皮肤的β放射性表面污染限值为 B 。 A)4Bq/cm2 B)0.4Bq/cm2 C)40Bq/cm2 9.个人剂量限值限制的是 C 。 A)外照射剂量 B)内照射剂量 C)内照射剂量+外照射剂量 10.在 B 工况下进入反应堆厂房,必须办理《红区进入许可证》。 A)任何

辐射防护知识培训

辐射防护知识讲座 ?第一部分辐射防护的目的原则与方法 一、放射防护目的 防止发生确定性效应,把随机性效应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并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保障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和公众以及他们的后代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促进放射性同位素和核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实现辐射防护目的的办法: 1、为了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把剂量当量限值定在足够低的水平上,以保证工作者在终生全部时间内受到的照射也不会达到产生有害效应的阈值。 2、使一切具有正当理由的照射保持在合理的可以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二、放射防护基本原则 1、实践的正当化 ?是指从事任何与放射性有关的活动,都要有正当理由。采取任何可能接受辐射剂量的行动,都要经过事先论证,进行正当化分析。 2、辐射防护最优化 ?在考虑辐射防护时,并不是要求受照剂量越低越好,而是通过利益/代价分析,在考虑了社会和经济的因素之后使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 ?3. 个人剂量限制 个人剂量限制是指在具备实践正当化和防护最优化的条件下,人员接受的剂量不能超过一定量值。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GBZ128-2002 ?监测目的:对明显受到照射的器官或组织所接受的平均当量剂量或有效剂量作出估算,进而限制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并且证明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是否符合有关标准。 ?监测原则:所有从事或涉及放射工作的个人,都应接受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 ?a) 对于任何在控制区工作,或有时进入控制区工作且可能受到显著职业外照射的工作人员,或其职业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可能超过5mSv/a

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 ?b) 对于在监督区工作或偶尔进入控制区工作、预计其职业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在1mSv/a─ 5mSv/a范围内的工作人员,应尽可能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 ?c) 对于职业外照射年剂量水平可能始终低于法规或标准相应规定值的工作人员,可不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 个人计量计佩带要求及监测周期 ?对于比较均匀的辐射场,当辐射主要来自前方时,剂量计一般在左胸前;当辐射主要来自人体背面时,剂量计应佩带在背部中间。 ?对于工作中穿戴铅围裙的场合(如放射科),通常应佩带在围裙里面。 ?当受照剂量可能相当大时(如介入放射学操作),则还需在围裙外面衣领上另外佩带一个剂量计,以估算人体未被屏蔽部分的剂量。 ?只有当受照剂量很小且个人监测仅是为了获得剂量上限估计值时,剂量计才可佩带在围裙外面胸前位置。 ?对于短期工作和临时进入放射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参观人员和检修人员等),应佩带直读式个人剂量计,并按规定记录和保存他们的剂量资料。 ?常规监测周期 ?一般为30日,也可视具体情况延长或缩短,但最长不得超过90天。 三、外照射防护 ?外照射系指来自体外的电离辐射对人体的照射。 ?能够引起外照射的电离辐射源主要包括:①放射性核素,其中包括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和放射性中子源等。②X射线机。③粒子加速器。④核裂变反应堆。 (一)外照射防护目的和出发点 ?目的:保护特定人(群)不受过分的直接或潜在的外照射危害。 ?出发点:从防护目的的实现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付出方面综合进行考虑。 (二)外照射防护基本原则 ?保证完满达到电离辐射源的应用目的,又使人员受到的辐射照射保持在可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即 ALARA 原则。 ?1、最优化:在应用辐射源带来的利益和进行防护所付出的代价之

交通安全知识考试题库

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交通安全知识考试题库 姓名:单位:时间:年月日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 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目的是为了:( C ) A、使车辆按规定的速度行驶 B、圆满完成运输任务 C、保障道路交通的有序、安全和畅通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称的“机动车”是指:( C ) A、各种客车、货车三轮车 B、各种货运汽车、客运汽车公共汽车 C、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3、驾驶车辆,必须遵守:( A ) A、右侧通行的原则 B、左侧通行的原则 C、中间通行的原则 4、交通信号灯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应:( B ) A、不准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B、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C、加速通行 5、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驾驶证或者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并处:( B ) A、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B、二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 C、两千元以上罚款 6、机动车号牌和行驶证:(A ) A、不准转借、涂改伪造 B、经有关部门同意、可以暂时转借 C、根据需要可以临时借用 7、驾驶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时:( C ) A、可以不携带驾驶证 B、可以不携带行驶证 C、必须携带机动车驾驶证和行驶证 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称的“道路”是指:( B )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去应对每一次挑战。往往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自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计划

中南医院辐射安全与防护专业知识人员培训计划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放射相关人员的放射防护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结构,保障医护人员、病人和公众的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培训对象 医院与放射直接或刊幢接触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培训原则 外出培训与在院培训相结合、个别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及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 三、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辐射安全综合素质,尤其是防护专业素质,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保障医护人髓.病人和公众的身心健康. 四、培训内容 按辐射安全和放射防护专业娶求,结合工作买际,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害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放射性污染事件管理规定》、《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安全工作培训手册》等法律法规、专业防护知识和技能. 五、组织管理 医院放射防护领导小组负责医院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培训工作: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实施培训计划. 六、培训方法 以集中授课为主、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开展科室范围内的学习讨论等形式,并将培训纳入在职继续教育的管理考核中。 七、培训时间 按照医院《培训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与要求,每年相关人员不少于2次的集中培训学习。每年分期分批地派出人员参加上级主管部分举办的辐射安全培训班,并以点代面,在院内普及辐射安全知识。 八、授课人员 1.医务处负责人 2.相关科室负责人 3.外出参加培训人 4.卫生监督及环保局管理人员

最新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试题精选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试题 科室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 1、放射性活度 2、放射源 3、吸收剂量 4、辐射事故的处理

5、半衰期 6、核医学诊治中常见的事故 二、选择题(每题10分,共40分)以下为单选: 1、当量剂量的SI单位名称的符号: ( ) A. Sv B. rad C. Gy D. rem 2、下列哪种射线不是放射性核素发出的: ( ) A. α射线 B. β射线 C. X射线 D. 中子 3、对核设施的批准方式应采取: ( ) A. 通知 B. 注册 C. 许可 D. 豁免 4、半衰期T1/2和衰变常数λ的关系是: ( ) A.T1/2=ln3/λT B. T1/2=ln4/λ C. T1/2=ln2/λ D. T1/2=ln5/λ

答案: 1.放射性活度:处于某一特定能态的放射性核在单位时间内的衰变数,记作A,A=dN/dt=λN,表示放射性核的放射性强度。根据指数衰变规律可得放射性活度等于衰变常数乘以衰变核的数目。放射性活度亦遵从指数衰变规律。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贝可勒尔(Bq),常用单位是居里(Ci)。由于有些放射性核一次衰变不止放出一个粒子或γ光子,因此,用放射探测器实验计数所得的不是该核的放射性活度,还需利用放射性衰变的知识加以计算。 2.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密封源,如钴钴-60、铯-137、铱-192等。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 等.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不会伤害身体. 3.描述X和γ射线的辐射量分为电离辐射常用辐射量和辐射防护常用辐射量两类。前者包括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等。后者包括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等。所谓“剂量”是指某一对象接收或“吸收”的辐射的一种度量。电离辐射传给单位质量的被照射物质的能量叫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电离辐射的能量,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被照射物质的种类。它适用于任何电离辐射和任何被照射的物。 吸收剂量(D)的单位和比释动能相同,SI单位是焦耳千克-1表示,其特定名称为戈瑞. 4.1立即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控制事故源,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放射源丢失,要全力追回,对放射源脱出,要将源迅速转移至容器内。2.对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彻底清除污染并根据需要实施医学检查和医学处理。3.对受照人员要及时估算受照剂量。4.污染现场未达到安全水平之前,不得解除封锁,将事故的后果和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5.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原子核的衰变规律是:其中:No是指初始时刻(t=0)时的原子核数t为衰变时间,T 为半衰期N是衰变后留下的原子核数。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长短差别很大,短的远小于一秒,长的可达数万年。 6.放射性污染,如地面、台面等污染。 放射性活度计算有误,所用剂量错误。 放射性药物种类错误。 患者弄错,导致不必要的照射。 授乳期妇女接受放射性核素的诊断和治疗。 选择题:1.C 2.D 3.C 4.C

(新安全生产)安全知识题库

(新安全生产)安全知 识题库

工程安全题目 安全知识 1.安全生产的方针是什么? 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关于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的安全条件有何要求? 答: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3.生产经营单位如何管理重大危险源? 答: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 4.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的条件是什么? 答: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保证身体健康,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5.从业人员违反岗位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行为人和有关负责人各负什么责任? 答:从业人员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岗位操作规程,但未遵守而造成事故的,行为人应负直接责任,有关负责人应负管理责任。 6.《安全生产法》中所讲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答:《安全生产法》中的法律责任分为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7.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结案时间是多少个工作日? 答: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一般在3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90日,需进一步延长的不得超过180日。 8.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有哪些要求? 答:必须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对涉及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应当为其保密。 9.什么是应急预案? 答:应急预案是指事先制定的关于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救援的组织、程序、措施、责任以及协调等方面的方案和计划。 10.国家对哪些行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答: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11.生产安全事故可分哪几种? 答:按责任可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按事故造成的后果可分为人身伤亡事故和非人身伤亡事故。 12.通过安全教育培训的从业人员要达到什么要求? 答:一是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二是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是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13.什么是行政执法? 答: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处罚机关在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对特定的社会事实或对象单方面采取的能直接发生法律后果的行政行为。 14.什么是行政复议的申请? 答:行政复议的申请,也称行政复议的提起,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请求,要求撤销或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以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行为。 15.企业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1)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3)工作场所和设备设施的安全。(4)安全生产检查。 16.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对发生事故后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迟报或

放射防护知识培训考试题

放射防护知识培训考试题 科室: 姓名: 成绩: 1.《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自起施行。 2.X射线影像诊断: 3.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四类管理: 。 4.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放射防护知识培训考试题 科室: 姓名: 成绩: 一、对规划和建设放射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提出 的对策和措施~结合我国和法律法规要求~制定。 二、本制度对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进行“预评、控评、环评、竣工验收” 等。 三、为防治~~ 为目的。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并 的部门监督监测。 五、负责做好对的预评、控评并 进行监测。 六、负责做好对射线装置及场所的工作~并进行监测。 七、配合和进行检查。 八、所有放射项目按国家或本省规定要求评估和检测工作~项目需~原则 上。 九、项目评价与检测报告结果需及时 。 放射防护知识培训考试题

科室: 姓名: 成绩: 1、医用诊断X射线机属于~使用不当具有一定~操作人员首先要从思想上强化安全意识~避免 的发生。 2、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经常检查防护设施的~确保其安全正常的运转。射线装置变更时~机房定期进行检测。 3、为使医用诊断X射线机拍摄准确清晰~操作人员应学习并掌握~了解不同部位与相邻组织的关系及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从而采取有效的~采用放射诊断应遵循和~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并事先告知。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的专门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从业期间须接受~确保正确合理操作射线装置。 4、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上岗前须进行~合格后方可从事 放射诊疗工作。对已经从事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要进行 ~建立、和档案。 5、医用诊断X射线机须由操作~其他无关人员不得擅自动用设备。 6、操作人员进机房前须~每送交专业部门进行检测~并建立。开机 前~~发现异常情况立即 并。 7、医用诊断X射线机出现故障时应~ ~及时和进行检查。 8、对患者拍摄前应认真~~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 9、机房内除外~陪同人员及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10、机房内必须配备一套~并按规定。

2020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知识题及答案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知识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5=10分) 1.半衰期:放射性母核数目衰变掉一半所需时间,或放射性活度减弱一半所需 时间。 2.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称为同位素。 3.松散污染:指该污染用擦拭、清洗等方法可以转移或去除的污染。 4.感生放射性:稳定的核素吸收一个中子后转变成放射性核素也就是活化产物, 活化产物衰变时产生的放射性称为感生放射性。 5.半厚度:r射线经过n个半厚度的屏蔽层后,其强度将减弱到原来强度的1/2 n。 二、选择题(1×17=17分) 1.在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 B 。

A)20mSv B) 2.4mSv C)5mSv 2.在人工辐射源中,对人类照射剂量贡献最大的是 B 。 A)核电厂 B)医疗照射 C)氡子体 3.在核电厂放射性热点设备上布置铅皮,目的是为了屏蔽 B 。 A)β射线 B)γ射线 C)n射线 4.在内照射情况下,α、β、γ放射性物质的危害程度依次为: A 。 A)α>β>γ B)γ>β>α C)γ>α>β 5.固定的表面污染对人具有 A 风险。 A)外照射 B)内照射 C) A+B

6.工作人员控制区,个人剂量计应佩戴在工作人员的 B 部位。 A)右胸 B)左胸 C)头部 7.控制区内产生的湿废物应作为 B 进行收集和处理色收集袋。 A)可压缩 B)不可压缩 C)待去污物品 8.人体皮肤的β放射性表面污染限值为 B 。 A)4Bq/cm2 B)0.4Bq/cm2 C)40Bq/cm2 9.个人剂量限值限制的是 C 。 A)外照射剂量 B)内照射剂量 C)内照射剂量+外照射剂量 10.在 B 工况下进入反应堆厂房,必须办理《红区进入许可证》。 A)任何 B)反应堆运行 C)停堆 11.气衣主要用于 B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