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试题元素周期律汇编

高考试题元素周期律汇编

高考试题元素周期律汇编
高考试题元素周期律汇编

高考试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汇编

1、[2012·福建理综化学卷8]短周期元素R 、T 、Q 、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Q>R D .含T 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2.[2012·北京理综化学卷9]已知33As 、35Br 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s >C1>P B.热稳定性:HC1>AsH 3>HBr C .还原性:As 3->S 2->C1- D.酸性:H 3AsO 4>H 2SO 4>H 3PO 4

3. [2012·新课程理综化学卷13]短周期元素W 、X 、Y 和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 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 、Y 、Z 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 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 的单质,而Z 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以上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 <X <Y <Z

B .W 、X 、Y 、Z 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C .W 与Y 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 .由W 与X 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 与Y 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4.(2011江苏高考5)短周期元素X 、Y 、Z 、W 、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X 与元素Z 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 X >r Y >r Z >r W >r Q

C.离子Y 2-和Z 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元素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 的强

5.(2011广东高考2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 族,甲和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则

R T Q

W

A、原子半径:丙>丁>乙

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6.(2011天津高考)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I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

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第ⅦA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7.2011安徽高考11)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使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

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

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

2

8.(2010山东卷)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9.(2010浙江卷)8. 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 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M型化合物

A.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

2

B.由于W、Z、M元素的氢气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所以其沸点依次降低

C.元素Y、Z、W的单质晶体属于同种类型的晶体

D.元素W和M的某些单质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

10.(2010广东理综卷)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丙<丁<戊 B.金属性:甲>丙

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最外层电子数:

甲>乙

11.(2010上海卷)20.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

X Y Z W

原子半

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2 +3 +5、

+3、-3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元素的金属性 X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2W

2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12.(2010江苏卷)13.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B.一定条件下,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

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

D.化合物AE与CE古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13.(09年北京理综·7)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

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性:Y>Z B.氢化物的沸点:X>W

C.离子的还原性:X>W 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

14.(09年北京理综·12)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A、B、C、D、E、X

存在如右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

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X是Na

2CO

3

,C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则A一定是氯气,且D和E不反应

B .若A 是单质,B 和D 的反应是OH -+HCO 3- =H 2O+CO 32-,则E 一定能还原Fe 2O 3

C .若

D 为CO ,C 能和

E 反应,则A 一定为Na 2O 2,其电子式是

D .若D 为白色沉淀,与A 摩尔质量相等,则X 一定是铝盐

15. (09年广东化学·11)元素X 、Y 、Z 原子序数之和为36,X 、Y 在同一周期,X

与Z 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

的是 A .同周期元素中X 的金属性最强 B .原子半径X >Y ,离子半径X +>Z 2- C .同族元素中Z 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D .同周期元素中Y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16. (09年广东理基·3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I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c d 3

a

b

e

f

A .e 的氢化物比d 的氢化物稳定

B .a 、b 、e 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b>a

C .六种元素中,c 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

D .c 、e 、f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17. (09年海南化学·2)同一短周期的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单质的化学活泼性:W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W

C .单质的氧化能力:W

D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W

18. (09年江苏化学·8)X 、Y 、Z 、W 、R 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 、W 、R 处于同一周期,R 与Y 处于同一族,Z 、W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 、R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Y 、Z 、W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 .元素X 不能与元素Y 形成化合物X 2Y 2

C .元素Y 、R 分别与元素X 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 m Y >X m R

D .元素W 、R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19. (09年山东理综·11)元素在周围表中的位置,反映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下

族 周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 .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 .短周期和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D .同一主族的原子,最外层的化学原子相同

20. (09年上海化学·8)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正确的是

A .熔点:CO 2>KCl >SiO 2

B .水溶性:HCl >H 2S >SO 2

C .沸点:乙烷>戊烷>丁烷

D .热稳定性:HF >H 2O >NH 3

21. (09年四川理综·10)X 、Y 、Z 、M 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 、Y 、Z 相邻。X 的核电荷数是Y 是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 与M 可形成化合物M 2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还原性:X 的氧化物>Y 的氧化物>Z 的氢化物

B . 简单离子的半径:M 的离子>Z 的离子>Y 的离子>X 的离子

C . YX 2、M 2Y 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 . Z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 4

22. [2012·福建理综化学卷23](1)元素M 的离子与NH 4+所含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则M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能证明Na 2SO 3溶液中存在SO 32—+H 2O HSO 3—+OH —水解平衡的事实..

是 (填序号)。

A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H 2SO 4溶液红色退去

B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退去

C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 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退去

(4)元素X 、Y 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化合物Cu 2X 和Cu 2Y 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D 是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

aOH 22u N D Cu X C Y ????→?????→????→过量浓硝酸一定量的溶液澄清溶液悬浊液

①非金属X Y(填“>”或“<”)

②Cu 2Y 与过量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 (5)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2A(g)+B (g )

2C (g )+D (s )

反应,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简述该反应的平

衡常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

23. [2012·重庆理综化学卷26](15分)金刚石SiC 具有优良的耐磨、耐腐蚀特性,应用广泛.

(1) 碳与周期元素Q 的单质化合仅能生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H 为非积极性分子,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Q 是 ,R 的电子式为 .

(2) 一定条件下,Na 还原CCl 4可制备金刚石,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回收中CCl 4的实验操作名称为 ,除去粗产品中少量钠的试剂为 .

(3)碳还原2SiO 制SiC ,其粗产品中杂志为Si 和2SiO .先将20.0g SiC 粗产品加入到过量的NaOH 溶液中充分反应,收集到0.1mol 氢气,过滤得SiC 固体11.4g ,滤液稀释到1L ,生成氢气的离子方程式为 ,硅盐酸的物质量浓度为 。

(4)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Na 还原CCl 4的反应、Cl 2与2H O 的反应均是置换反应

②水晶、干冰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③23Na SiO 溶液与3SO 的反应可用于推断Si 与S 的非金属性强弱 ④钠、锂分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中阴阳离子数目比均为1:2 24. [2012·天津理综化学卷7](14分)X 、Y 、Z 、M 、G 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Z 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 ;Y 、M 同主族,可形成MY 2、MY 3两种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Y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

⑵ 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⑶ Y、G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的有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⑷ X

2M的燃烧热ΔH=-a kJ·m o l-1,写出X

2

M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⑸ ZX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ZX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熔融状态下,Z的单质和FeG

2

能组成可充电电池(装置示意图如下),反应原理为:

2Z + FeG2 Fe + 2ZG

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电时,______________(写物质名称)电极接电源的负极;

该电池的电解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

25.(09年重庆理综·29)(15分)化合物A由周期不同的短周期元素X、Y组成,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

(1)X的单质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NaOH溶液反应,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X的硫酸盐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一定条件下,A和水缓慢作用生成含Y的化合物Z,Z分子含有10个电子。

①Z与H

2O

2

反应,其产物之一是Y的单质,Y的单质地电子式为;

Z分子的结构呈。

②A的化学式是。

(4)X的单质、石墨和二氧化钛(TiO

2

)按比例混合,高温下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都是新型陶瓷材料(在火箭河导弹上有重要应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6.(09年天津理综·7)(14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

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

....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IA 0

1 ①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2 ②③④

3 ⑤⑥⑦⑧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 _。

a.MnO

2 b.FeCl

3

c.Na

2

SO

3

d.KMnO

4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常温下,为使0.1 mol/L M 溶液中由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Y溶液至。

高考试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汇编答案

1.D 解析:根据元素所处的位置,可猜测T、Q、W为第三周期的元素,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则T为Al,Q为Si,W为S,R为N元素。用具体元素可判断A,B,C三个选项都正确,D选项中含铝离子的盐溶液是显酸性,但NaAlO

2

溶液

就是显碱性的,学生可用排除法得出答案。这题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D 选项设问角度新颖独特,有点出人意料。

2. 解析: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l 原子半径小于P ,A 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AsH 3的稳定性小于HBr ,B 错误;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依次减弱,H 3AsO 4的酸性弱于H 3PO 4,D 错误。答案:C

3. C 【解析】:首先推出W :H 、X :C 、Y :O 、Z :Ne 或者Ar 。A 项,应该X(C)>Y(O),故错;B 项,四种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总和应该为1 + 4 + 5 + 8 = 18;C 项,W(H)与Y(O)既可以生成H 2O ,也可以生成H 2O 2;D 项,由W(H)与X(C)形成的烃中,随碳原子增多沸点升高,除气态烃分子之外还有很多液态或固态的烃,故说法错误。

4. 解析;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根据周期表的结构可推出元素分别为:X:N ; Y :O ; Z: Al ; W :S ; Q :Cl A.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一般等于其主族数。

B.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依次增大。

C.离子Y 2-和Z 3+都为10微粒,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相同。

D.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是与非金属性一致的,因此酸性Q 的强。

答案:A

5. 解析:本题考察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周期律应用。在中学化学中只有氨气的水溶液才显碱性,因为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甲是H ,乙是N ;甲和丙同主族,因此丙只能是Na ,这说明丁属于第三周期,根据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所以丁是Al 。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选项A 正确,B 不正确,还原性应该是Na >Al >H ;Na 属于活泼金属,其氧化物Na 2O 属于离子化合物,C 不正确;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HNO 3(强酸)、NaOH (强碱)、Al(OH)3(两性氢氧化物),因此选项D 也是正确的。答案:AD

6. 解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即137Cs 和

133

Cs 的质子数相同,

137和133表示二者的质量数,因此A不正确;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逐渐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对吸引力逐渐减弱,因此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逐渐增多,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对吸引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第ⅦA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不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有的逐渐降低,例如IA,而有的逐渐升高,例如ⅦA,所以选项也D不正确。答案:B

7. 解析: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由周期表可知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但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小,A错误;卤族元素中氟元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不可能失去电子,所以氟元素无正价,B错误;只有再常温下pH=6.8的溶液才一定显酸性,而在100℃时pH=6.8的溶液却显酸性,因此用pH判断溶液酸碱性时必需考虑温度,因此C不正确;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的,所以CO

2

通入NaClO溶液

中能生成HClO,方程式为:CO

2+2ClO-+H

2

O=CO

3

2-+2HclO,因此只有答案D正确,

答案:D

8. 解析: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故A错;因同驻足元素从上到下的非金属性减弱,故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但HF、HCL、HBr、H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故B错;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汉阳算得酸性越强,C错‘因为没有指明是最高价含氧酸;元素周期律的根本原因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D正确。答案:D 9.试题解析:

本题为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知识题。首先,运用周期表工具,结合周期规律,考虑位、构、性关系推断X、Y、Z、W、M分别是什么元素。在此基础上应用知识解决题给选项的问题。本题分析的要点或关键词是:短周期元素、同周期、同主族、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大小、单质晶体熔点硬度、半导体材料等。找到突破口:Y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半导体材料,则Y是Si。根据X、Y、Z、W同周期,Z2-M2-知Z是S,M是O(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X为Na。离子半径:Z2->W-,则W为Cl。整理一下:X\Y\Z\W\M分别是:Na\Si\S\Cl\O。

A、X、M两种元素能形成X

2M和Na

2

O

2

两种化合物。B、W、Z、M元素的氢气化物

分别为HCl\H

2S\H

2

O,分子量减小,但由于水中存在氢键,沸点最高。C、Y、Z、W的

单质分别为:Si\S\O

2。分别属于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两种类型。D、W和M的单质Cl

2

\O

3

可作水处理剂。本题答案:D

教与学提示: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涉及:单质、化合物、晶体、氢键、物质的性质、用途、结构、原子结构等知识内容。是单一知识内容中的多知识点综合题。考查学生重点知识点的重点掌握情况。要重视双基与能力的培养,重视重点化学知识的突破,重视重点化学工具的学习与应用。元素周期表知识是统帅高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规律,同时要注意规律下的特例(如化学键与氢键)。元素周期表知识也是高等化学的重要研究手段。

10. 解析: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是减小的,故A错;同主族元素金属性自上而下是增强的,故B错;同周期的元素的金属性越来越弱,故对应碱的碱性也是减弱的,C 正确;同周期的最外层电子数越来越多,故D错。答案:C

11. 答案:D

答案:此题考查了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根据题给数据,X、Y的化合价不同,但原子半径相差较小,可知两者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主族,故金属性X>Y,A错;根据Z、W的原子半径相差不大,化合价不同,且W只有负价,则其可能是O,Z是N,两者的单质直接生成NO,B错;据此判断可知X是Mg,Y是Al;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其不溶于氨水,C错;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和氨气反应生成水和氮气,D对。

知识归纳:解答元素推断题的突破口可能是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性质等;在此题中解答时,关键是抓住元素性质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从原子半径的变化和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入手寻求突破。

12. 【答案】B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从题目所给条件可以看出A 为N元素、B为C元素、C为Na元素、D为Al元素、E为Cl元素,A项,由C、N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常温下,一般形成的原子晶体,呈固态;B项,其对应的最高价

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和Al(OH)

3,能反应;C项,对于Na、Al、Cl

2

的制备,在

工业上都采用电解的方法;D项,化合物AE和NCl

3

,为分子晶体,只有共价键,化合物CE为NaCl,是离子晶体,存在离子键。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C项。

13.答案:B 14.答案:A 15.答案:B 16.答案:D

17. 答案:B 18. 答案:C 19. 答案:B 20. 答案:D

21. 答案:D

22.解析:(1)铵根离子中含有10个电子,11个质子,与之相同的单核离子为钠离

子,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NH

3·H

2

O=Al(OH)

3

↓+3NH

4

+

(3)选C,ABC三个选项描述都是正确的,但要说明亚硫酸钠显碱性是亚硫酸离子

水解造成的,存在水解平衡这一事实。比如说向氢氧化钠这样的碱溶液中加入酚酞后变红,用AB两项中的试剂都可褪色,但用C中的试剂就不行。选择试剂最好是中性,并与亚硫酸根离子反应,使水解平衡移动,这样一比较C可以充分说明亚硫酸钠显碱性是亚硫酸离子水解造成的。

(4)先推断元素,悬浊液与D的溶液(葡萄糖溶液)生成砖红色沉淀是氧化亚铜,则Y为O元素,X,Y同主族,则X为S元素。问题就很好回答,非金属性X<Y,Cu

2

O

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的气体NO

2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并配平可写出方程式:

Cu

2O+6HNO

3(浓)

=2Cu(NO

3

)

2

+2NO

2

↑+3H

2

O

(5)在恒容绝热的情况下,反应达到平衡后,体系压强升高,可推知气体体积变大,说明反应是向左移(注意D为固态)。另外压强与温度成正比,压强升高,温度升高,如果正反应是放热的情况下,则是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符合题目情况。因此推出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那平衡常数与温度成反比。

23题考查得都是主干知识,只是觉得拼盘得太明显,5个小问各不相干,独立成题,是否可用10电子,18电子微粒把它们串起来,比如Na+,Al3+,O2—,S2—。其中第4问涉及有机化学知识,把知识很好的揉合在一起,第3问,第5问要求思维推理能力较高。

23.【答案】(1)第二周期第IVA族,氧(或O),

(2)过滤,水(或乙醇)[中%*&国@教育出~版网]

(3)Si+2OH-+H

20=SiO

3

2-+2H

2

,0.17mol/L

(4)③④

【考点】硅、碳单质及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24. 该题考察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热化学方程的书写、电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由已知条件首先推断X、Y、Z、M、G元素分别为H、O、Na、S、Cl。

1Y第2周期VIA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非金属性越弱,气态氢化物还原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H2S

3Y的单质O3、G的单质Cl2、二者形成的ClO2可作消毒剂

4根据燃烧热的含义,写H2S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生成物应该生成SO2,

2H

2S(g)+3O

2

(g)=2 SO

2

(g)+2H

2

O(l), △H=-2aKJ·mol-1

(5),

(6)2Na+FeCl

2

Fe+NaCl,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应该是Fe2+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材料Na接电源的负极。该电池的电解

质为B-Al

2O 3

25. 答案:(1

(2)Al3++4OH-=AlO

2-+2H

2

O

(3)①三角锥形②AlN

(4)4Al+3TiO

2+3C高温2Al

2

O

3

+3TiC

2 8

3 +13

26. 答案:(1)Na>Al>O (2)HNO

3>H

2

CO

3

>H

2

SiO

3

(3)或

(4)a b

(5)Al3++3NH

3·H

2

O=Al(OH)

3

↓+3NH

4

+2Al

2

O

3

(熔融)4Al+3O

2

溶液的pH等于7 冰晶石电解

201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1理科数学分类汇编——9.解析几何

9.解析几何(含解析) 一、选择题 【2019,10】已知椭圆C 的焦点为121,01,0F F -(),(),过F 2的直线与C 交于A ,B 两点.若22||2||AF F B =, 1||||AB BF =,则C 的方程为 A .2 212x y += B .22132x y += C .22143x y += D .22154 x y += 【2018.8】抛物线C :y 2=4x 焦点为F ,过点(–2,0)且斜率为 23直线与C 交于M ,N 两点,则FM FN ?u u u u r u u u r = A .5 B .6 C .7 D .8 【2018.11】已知双曲线C :2 213 x y -=,O 为坐标原点,F 为C 的右焦点,过F 的直线与C 的两条渐近线的交点分别为M 、N .若OMN △为直角三角形,则|MN |= A . 32 B .3 C . D .4 【2017,10】已知F 为抛物线C :y 2=4x 的焦点,过F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 1,l 2,直线l 1与C 交于A 、B 两点,直线l 2与C 交于D 、E 两点,则|AB |+|DE |的最小值为( ) A .16 B .14 C .12 D .10 【2016,10】以抛物线C 的顶点为圆心的圆交C 于B A ,两点,交C 的准线于E D ,两点,已知24=AB ,52=DE ,则C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 A .2 B .4 C .6 D .8 【2016,5】已知方程1322 22=--+n m y n m x 表示双曲线,且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为4,则n 的 取值范围是( ) A .)3,1(- B .)3,1(- C .)3,0( D .)3,0( 【2015,5】已知00(,)M x y 是双曲线C :2 212 x y -=上的一点,12,F F 是C 的两个焦点,若120MF MF ?的一个焦点,则点F 到C 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A B .3 C D .3m

高考数学试题分类大全

201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解析(22个专题) 目录 专题一集合..................................................................................................................................................... 专题二函数..................................................................................................................................................... 专题三三角函数............................................................................................................................................ 专题四解三角形............................................................................................................................................ 专题五平面向量............................................................................................................................................ 专题六数列..................................................................................................................................................... 专题七不等式................................................................................................................................................. 专题八复数..................................................................................................................................................... 专题九导数及其应用................................................................................................................................... 专题十算法初步............................................................................................................................................ 专题十一常用逻辑用语 .............................................................................................................................. 专题十二推理与证明................................................................................................................................... 专题十三概率统计 ....................................................................................................................................... 专题十四空间向量、空间几何体、立体几何...................................................................................... 专题十五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 专题十六平面几何初步 .............................................................................................................................. 专题十七圆锥曲线与方程.......................................................................................................................... 专题十八计数原理 ..................................................................................................................................... 专题十九几何证明选讲 ............................................................................................................................ 专题二十不等式选讲.................................................................................................................................

2018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向量

1 2018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向量 一、填空题 1.(北京理6改)设a ,b 均为单位向量,则“33-=+a b a b ”是“a ⊥b ”的_________条件(从“充分而不必要”、“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充分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中选择) 1.充分必要 2.(北京文9)设向量a =(1,0),b =(?1,m ),若()m ⊥-a a b ,则m =_________. 2.-1 3.(全国卷I 理6改)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E 为AD 的中点,则EB = _________. (用,AB AC 表示) 3.3144 AB AC - 4.(全国卷II 理4)已知向量a ,b 满足||1=a ,1?=-a b ,则(2)?-=a a b _________. 4.3 5.(全国卷III 理13.已知向量()=1,2a ,()=2,2-b ,()=1,λc .若()2∥c a+b ,则λ=________. 5. 12 6.(天津理8)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AB BC ⊥,AD CD ⊥,120BAD ∠=?,1AB AD ==. 若点E 为边CD 上的动点,则AE BE ?uu u r uu u r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6. 2116 7.(天津文8)在如图的平面图形中,已知 1.2,120OM ON MON ==∠= ,2,2,BM MA CN NA == 则· BC OM 的值为_________. 7.6- 8.(浙江9)已知a ,b ,e 是平面向量,e 是单位向量.若非零向量a 与e 的夹角为π 3,向量b 满足b 2?4e · b +3=0,则|a ?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8.3?1 9.(上海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1,0)A -,(2,0)B ,E 、F 是y 轴上的两个动点,且2EF = ,则AE BF ?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9.-3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综合题汇编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综合题汇编 一、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元素周期表是打开物质世界奧秘之门的一把金钥匙,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发表了元素周期表。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 ,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_____。 (2)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h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写出h单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 (4)b、d、f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5)a、g、j的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其溶液与g的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r F HNO3制光电池 Mg>C>O KOH Al2O3 +2OH-=2AlO2- +H2O 【解析】 【分析】 由元素周期表可知,a为Li、b为C、c为N、d为O、e为F、f为Mg、g为Al、h为Si、i 为Ar、j为K。 【详解】 (1)0族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稳定,故上述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Ar;F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2)c为N,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NO3; (3)h为Si,核电荷数为14,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也是14,S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Si单质的一种用途是可以制光电池; (4)b为C、d为O、f为Mg,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b、d、f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Mg>C>O; (5)a为Li、g为Al、j为K,K的金属性最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a、g、j的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KOH;g的氧化物为Al2O3,Al2O3与K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 +2OH-=2AlO2- +H2O 。 2.南京理工教授制出了一种新的全氮阴离子盐—AgN5,目前已经合成出钠、锰、铁、钴、镍、镁等几种金属的全氮阴离子盐。

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集合理

2013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1:集合 一、选择题 1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已知全集 {}1,2,3,4U =,集合{}=12A ,,{}=23B ,,则 ()=U A B ( ) A.{}134, , B.{}34, C. {}3 D. {}4 【答案】D 2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辽宁数学(理)试题(WORD 版))已知集合 {}{}4|0log 1,|2A x x B x x A B =<<=≤=,则 A.()01, B.(]02, C.()1,2 D.(]12, 【答案】D 3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已知集合A = {x ∈R | |x |≤2}, A = {x ∈R | x ≤1}, 则A B ?= (A) (,2]-∞ (B) [1,2] (C) [2,2] (D) [-2,1] 【答案】D 4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设S,T,是R 的两个非空子集,如果存在一个从S 到T 的函数()y f x =满足:(){()|};()i T f x x S ii =∈ 对任意12,,x x S ∈当12x x <时,恒有12()()f x f x <,那么称这两个集合“保序同构”.以下集合对不是“保序同构”的是( ) A.* ,A N B N == B.{|13},{|8010}A x x B x x x =-≤≤==-<≤或 C.{|01},A x x B R =<<= D.,A Z B Q == 【答案】D 5 .(2013 年高考上海卷(理))设常数a R ∈,集合 {|(1)()0},{|1}A x x x a B x x a =--≥=≥-,若A B R ?=,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2)-∞ (B) (,2]-∞ (C) (2,)+∞ (D) [2,)+∞ 【答案】B. 6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山东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已知集合 A ={0,1,2},则集合 B ={},x y x A y A -∈∈中元素的个数是 (A) 1 (B) 3 (C)5 (D)9 【答案】C

历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2008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圆锥曲线 一. 选择题: 1.(福建卷11)又曲线22 221x y a b ==(a >0,b >0)的两个焦点为F 1、F 2,若P 为其上一点,且|PF 1|=2|PF 2|,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B A.(1,3) B.(]1,3 C.(3,+∞) D.[)3,+∞ 2.(海南卷11)已知点P 在抛物线y 2 = 4x 上,那么点P 到点Q (2,-1)的距 离与点P 到抛物线焦点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为( A ) A. ( 4 1 ,-1) B. (4 1 ,1) C. (1,2) D. (1,-2) 3.(湖北卷10)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在月球附近一点P 轨进入以月球球心F 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 点第二次变轨进入仍以F 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Ⅱ绕月飞行,最终卫星在P 点第三次变轨进入以F 为圆心的圆形轨道Ⅲ绕月飞行,若用12c 和22c 分别表示椭轨道Ⅰ和Ⅱ的焦距,用12a 和 22a 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长轴的长,给出下列式子: ①1122a c a c +=+; ②1122a c a c -=-; ③1212c a a c >; ④11c a <22 c a . 其中正确式子的序号是B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湖南卷8)若双曲线22 221x y a b -=(a >0,b >0)上横坐标为32a 的点到右焦点 的距离大于它到左准线的距离,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B ) A.(1,2) B.(2,+∞) C.(1,5) D. (5,+∞)

【十学年高考】2004-2013学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十年高考】2005-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0.[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Z C.离子半径:X2->Y+>Z- D.原子序数:X>Y>Z 10.D[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可确定X、Y、Z分别为S、Na和F。最外层电子数F>S>Na,A项错误;单质沸点Na>S>F2,B项错误;离子半径S2->F->Na+,C项错误;原子序数S>Na>F,D项正确。 12.[2014·安徽卷]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规律结论 A 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取盐酸 B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 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C 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 质量增大而升高 NH3的沸点低于PH3 D 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转化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 CuS沉淀 12.D[解析] 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A项错误;常温下,铝遇浓硝酸发生“钝化”,铝片不能溶解,B项错误;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PH3,C项错误;CuS比ZnS更难溶,因此向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实现沉淀转化,生成CuS沉淀,D项正确。 8.[2014·重庆卷] 月球含有H、He、N、Na、Mg、Si等元素,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 (1)3He是高效核能原料,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________。 (2)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N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统计

年高考真题理科数学解析分类汇编 12 统计
1. 【 高 考 上 海 理 17 】 设 10 ? x1 ? x2 ? x3 ? x4 ? 10 4 , x5 ? 10 5 , 随 机 变 量 ?1 取 值
x1、x 2、x 3、x 4、x 5 的 概 率 均 为 0.2 , 随 机 变 量 ? 2 取 值
x1
? 2
x2
、x2
? 2
x3
、x3
? 2
x4
、x4
? 2
x5
、x5
? 2
x1
的概率也均为 0.2
,若记
D?1、D? 2
分别为
?1、?2 的方差,则( )
A. D?1 ? D?2
B. D?1 ? D?2
C. D?1 ? D?2
D. D?1 与 D? 2 的大小关系与 x1、x2、x3、x4 的取值有关
【答案】A
【 解 析 】 由 随 机 变 量 ?1,?2 的 取 值 情 况 , 它 们 的 平 均 数 分 别 为 :
1 x1 ? 5 (x1 ? x2 ? x3 ? x4 ? x5 ),

x2
?
1? 5 ??
x1
? 2
x2
?
x2
? 2
x3
?
x3
? 2
x4
?
x4
? 2
x5
?
x5
? 2
x1
? ??
?
x1,
且随机变量?1 ,? 2 的概率都为 0.2 ,所以有 D?1 > D? 2 . 故选择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公式.记牢公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前提 和基础,本题属于中档题. 2.【高考陕西理 6】从甲乙两个城市分别随机抽取 16 台自动售货机,对其销售额进行统计,
统计数据用茎叶图表示(如图所示),设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分别为 x甲 , x乙 ,中位数分
别为 m甲 , m乙,则(

A. x甲 ? x乙 , m甲 ? m乙
B. x甲 ? x乙 , m甲 ? m乙
C. x甲 ? x乙 , m甲 ? m乙
D. x甲 ? x乙 , m甲 ? m乙
【答案】B.
【解析】根据平均数的概念易计算出
x甲
?
x乙
,又 m甲
?
18 ? 22 2
?
20 ,m乙
?
27 ? 31 2
?
29
故选 B.
3.【高考山东理 4】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 960 人中抽取 32 人做问卷调查,为此将他们随机编
号为 1,2,…,960,分组后在第一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到的号码为 9.抽到的 32
人中,编号落入区间?1, 450?的人做问卷 A ,编号落入区间?451, 750? 的人做问卷 B ,其余

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应用题 精品

应用题 1.(四川理9)某运输公司有12名驾驶员和19名工人,有8辆载重量为10吨的甲型卡车和 7辆载重量为6吨的乙型卡车.某天需运往A 地至少72吨的货物,派用的每辆车虚满载且只运送一次.派用的每辆甲型卡车虚配2名工人,运送一次可得利润450元;派用的每辆乙型卡车虚配1名工人,运送一次可得利润350元.该公司合理计划当天派用两类卡车的车辆数,可得最大利润z= A .4650元 B .4700元 C .4900元 D .5000元 【答案】C 【解析】由题意设派甲,乙,x y 辆,则利润450350z x y =+,得约束条件 08071210672219 x y x y x y x y ≤≤??≤≤?? +≤??+≥?+≤??画 出可行域在12219x y x y +≤??+≤?的点7 5x y =??=?代入目标函数4900z = 2.(湖北理10)放射性元素由于不断有原子放射出微粒子而变成其他元素,其含量不断减少, 这种现象称为衰变。假设在放射性同位素铯137的衰变过程中,其含量M (单位:太贝克) 与时间t (单位:年)满足函数关系:30 0()2 t M t M - =,其中M 0为t=0时铯137的含量。已知t=30时,铯137含量的变化率是-10In2(太贝克/年),则M (60)= A .5太贝克 B .75In2太贝克 C .150In2太贝克 D .150太贝克 【答案】D 3.(北京理)。根据统计,一名工作组装第x 件某产品所用的时间(单位:分钟)为 ??? ??? ? ≥<=A x A c A x x c x f ,,,)((A ,C 为常数)。已知工人组装第4件产品用时30分钟,组装第A 件产品用时15分钟,那么C 和A 的值分别是 A .75,25 B .75,16 C .60,25 D .60,16 【答案】D 4.(陕西理)植树节某班20名同学在一段直线公路一侧植树,每人植一棵,相邻两棵树相距 10米。开始时需将树苗集中放置在某一树坑旁边,使每位同学从各自树坑出发前来领取树苗往返所走的路程总和最小,这个最小值为 (米)。 【答案】2000 5.(湖北理)《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 差数列,上面4节的容积共为3升,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则第5节的容积为 升。 【答案】67 66 6.(湖北理)提高过江大桥的车辆通行能力可改善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在一般情况下,大 桥上的车流速度v (单位:千米/小时)是车流密度x (单位:辆/千米)的函数。当桥上的的车流密度达到200辆/千米时,造成堵塞,此时车流速度为0;当车流密度不超过20 辆/千米时,车流速度为60千米/小时,研究表明;当20200x ≤≤时,车流速度v 是车流密度x 的一次函数.

【高考真题】2016---2018三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1 直线运动 【2018高考真题】 1.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新课标I卷) 【答案】 B 2.如图所示,竖直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某一竖井的深度约为104m,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8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零,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时间是 A. 13s B. 16s C. 21s D. 26s 【来源】浙江新高考2018年4月选考科目物理试题 【答案】 C

【解析】升降机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在加速阶段,所需时间 ,通过的位移为,在减速阶段与加速阶段相同,在匀速阶段所需时间为:,总时间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升降机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和速度时间公式求得总时间。 3.(多选)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 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来源】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II卷) 【答案】 BD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图像的理解及利用图像解题的能力问题

4.(多选)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 A. 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 B. 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2:1 C. 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2:1 D. 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4:5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全国III卷) 为2∶1,选项C正确;加速上升过程的加速度a1=,加速上升过程的牵引力F1=ma1+mg=m(+g),减速上升过程的加速度a2=-,减速上升过程的牵引力F2=ma2+mg=m(g -),匀速运动过程的牵引力F 3=mg。第次提升过程做功W1=F1××t0×v0+ F2××t0×v0=mg v0t0;第次提升过 程做功W2=F1××t0×v0+ F3×v0×3t0/2+ F2××t0×v0 =mg v0t0;两次做功相同,选项D错误。

全国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全国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一、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下表列出了①~⑩十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 周期ⅠA0 1①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2②④⑩ 3⑤⑥⑦③⑧⑨ 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④按原子个数比1:1 组成的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由②、④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无毒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得电子能力最强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失电子能力最强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和⑨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元素③的气态氢化物和元素⑧的气态氢化物中,易于制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元素①、④、⑤两两之间可以形成两种类型的化合物,写出一种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O=C=O Ne O 2Na+2H2O=2NaOH+H2↑ 2HClO4 +Na2CO3=CO2↑+2NaClO4 +H2O H2S Al(OH) 3 +OH- = AlO2- +2 H2O H2O(或H2O2) Na2O(或Na2O2或NaH) 【解析】 【分析】 从表中元素所在的位置,可推出①为氢(H),②为碳(C),③为磷(P),④为氧(O),⑤为钠(Na),⑥为镁(Mg),⑦为铝(Al),⑧为硫(S),⑨为氯(Cl),⑩为氖(Ne)。 【详解】 (1)①、④为H和O,二者按原子个数比1:1 组成分子H2O2,电子式为;②、④两种元素为C和O,二者组成的一种无毒化合物为CO2,结构式为 O=C=O,答案为:;O=C=O; (2)这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Ne;得电子能力最强的原子是O;失电子能力最强的元素是Na,它的单质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化学方程式是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直线与圆理科及答案

专题八 直线 与圆 1.【2015高考重庆,理8】已知直线l :x +ay -1=0(a ∈R )是圆C :2 2 4210x y x y +--+=的对称轴.过点A (-4,a )作圆C 的一条切线,切点为B ,则|AB |= ( ) A 、2 B 、 C 、6 D 、 【答案】C 【解析】圆C 标准方程为2 2 (2)(1)4x y -+-=,圆心为(2,1)C ,半径为2r =,因此 2110a +?-=,1a =-,即(4,1)A --,6AB ===. 选C . 【考点定位】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名师点晴】首先圆是一个对称图形,它关于圆心成中心对称,关于每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当然其对称轴一定过圆心,其次直线与圆有相交、相切、相离三种位置关系,判断方法可用几何与代数两种方法研究,圆的切线长我们用勾股定理求解,设圆外一点P 到 圆的距离为d ,圆的半径为r ,则由点P 所作切线的长l = . 2.【2015高考新课标2,理7】过三点(1,3)A ,(4,2)B ,(1,7)C -的圆交y 轴于M ,N 两点,则||MN =( ) A .26 B .8 C .46 D .10 【答案】C 【解析】由已知得321143AB k -= =--,27 341 CB k +==--,所以1AB CB k k =-,所以AB CB ⊥,即ABC ?为直角三角形,其外接圆圆心为(1,2)-,半径为5,所以外接圆方程为 22(1)(2)25x y -++=,令0x =,得2y =±-,所以MN =C . 【考点定位】圆的方程.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接圆方程,要注意边之间斜率的关系,得出ABC ?是直角三角形,可以简洁快速地求出外接圆方程,进而求弦MN 的长,属于中档题. 3.【2015高考广东,理5】平行于直线012=++y x 且与圆52 2 =+y x 相切的直线的方程是( ) A .052=+-y x 或052=--y x B. 052=++y x 或052=-+y x

2020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集合)

2020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集合) 考法1交集 1.(2020·上海卷)已知集合{1,2,4}A =,{2,3,4}B =,求A B = . 2.(2020·浙江卷)已知集合{14}P x x =<<,{23}Q x x =<<,则P Q = A.{|12}x x <≤ B.{|23}x x << C.{|34}x x ≤< D.{|14}x x << 3.(2020·北京卷)已知集合{1,0,1,2}A =-,{|03}B x x =<<,则A B = A.{1,0,1}- B.{0,1} C.{1,1,2}- D.{1,2} 4.(2020·全国卷Ⅰ·文科)设集合2{340}A x x x =--<,{4,1,3,5}B =-,则A B = A .{4,1}- B .{1,5} C .{3,5} D .{1,3} 5.(2020·全国卷Ⅱ·文科)已知集合{3,}A x x x Z =<∈,{1,}A x x x Z =>∈,则A B = A .? B .{3,2,2,3}-- C .{2,0,2}- D .{2,2}- 6.(2020·全国卷Ⅲ·文科)已知集合{1,2,3,5,7,11}A =,{315}B x x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2 B .3 C .4 D .5 7.(2020·全国卷Ⅲ·理科)已知集合{(,),,}A x y x y N y x *=∈≥, {(,)8}B x y x y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2 B .3 C .4 D .6 8.(2020·全国卷Ⅰ·理科)设集合2{40}A x x =-≤,{20}B x x a =+≤,且 {21}A B x x =-≤≤,则a = A .4- B .2- C .2 D .4 考法2并集 1.(2020·海南卷)设集合{13}A x x =≤≤,{24}B x x =<<,则A B =

(word完整版)高考选择试题库(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选择题精选 【广东高考真题】 1、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丙<丁<戊B.金属性:甲>丙 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2、(双选)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A.原子半径:丙>丁>乙 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3、(双选)如右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 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C.WX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4、(双选)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ZQ 【广东高考模拟题】 单选题: 5、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质碘-131和铯-137(137 55 Cs ) 向外界泄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R X T Z Q

A.每个 137 55 Cs 原子中有82个中子B.CsOH的碱性比KOH强C.HI比HF还原性强D.KIO3是碘的最高价含氧酸的盐 6、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Q形成的化合物的种类最多 B.T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III族 C.Q和R的气态氢化物,前者比后者稳定 D.原子及简单离子半径均是T>W 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字母i所代表的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 B.字母a、c、d、h所代表的元素形成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C.上表14种元素中n元素失去核外第1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D.上表14种元素中m元素失去核外第1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少 8、X、Y、Z、W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Y、Z质子数之和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压下,四种元素单质中,X单质的熔点最高 B.Z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W元素的金属性比Z元素金属性强 9、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 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 C.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ⅠA、Ⅱ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难失去电子 B.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Q R T W X Y Z W

全国高考理科数学历年试题分类汇编

全国高考理科数学历年试题分类汇编 (一)小题分类 集合 (2015卷1)已知集合A={x x=3n+2,n ∈N},B={6,8,10,12,14},则集合A ?B 中的元素个( )(A ) 5 (B )4 (C )3 (D )2 1. (2013卷2)已知集合M ={x|-3<x <1},N ={-3,-2,-1,0,1},则M∩N =( ). A .{-2,-1,0,1} B .{-3,-2,-1,0} C .{-2,-1,0} D .{-3,-2,-1} 2. (2009卷1)已知集合A=1,3,5,7,9},B={0,3,6,9,12},则A ?B= A .{3,5} B .{3,6} C .{3,7} D .{3,9} 3. (2008卷1)已知集合M ={ x|(x + 2)(x -1) < 0 }, N ={ x| x + 1 < 0 },则M∩N =( ) {A. (-1,1) B. (-2,1) C. (-2,-1) D. (1,2) 复数 1. (2015卷1)已知复数z 满足(z-1)i=1+i ,则z=( ) (A ) -2-i (B )-2+i (C )2-i (D )2+i 2. (2015卷2)若a 实数,且 i ai ++12=3+i,则a= ( ) A.-4 B. -3 C. 3 D. 4 3. (2010卷1)已知复数() 2 313i i z -+= ,其中=?z z z z 的共轭复数,则是( ) A= 4 1 B= 2 1 C=1 D=2 向量 1. (2015卷1)已知点A(0,1),B(3,2),向量AC =(-4,-3),则向量BC = ( ) (A ) (-7,-4) (B )(7,4) (C )(-1,4) (D )(1,4) 2. (2015卷2)已知向量=(0,-1),=(-1,2),则() ?+2=( ) A. -1 B. 0 C. 1 D. 2 3. (2013卷3)已知两个单位向量,的夹角为60度,()0,1=?-+=t t 且,那么t= 程序框图 (2015卷2)右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来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 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 为 A . 0 B. 2 C. 4 D.14

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集合

2008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集合 【考点阐述】 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 【考试要求】 (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考题分类】 (一)选择题(共20题) 1、(安徽卷理2)集合{}|lg ,1A y R y x x =∈=>,}{2,1,1,2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1A B =-- B . ()(,0)R C A B =-∞ C .(0,)A B =+∞ D . }{()2,1R C A B =-- 解: }{0A y R y = ∈>,R (){|0}A y y =≤e,又{2,1,1,2}B =-- ∴ }{()2,1R A B =--e,选D 。 2、(安徽卷文1)若A 为全体正实数的集合,{}2,1,1,2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1A B =-- B . ()(,0)R C A B =-∞ C .(0,)A B =+∞ D . }{()2,1R C A B =-- 解:R A e是全体非正数的集合即负数和0,所以}{() 2,1R A B =--e 3、(北京卷理1)已知全集U =R ,集合{} |23A x x =-≤≤,{}|14B x x x =<->或,那么集合A ∩(C U B )等于( ) A .{}|24x x -<≤ B .{}|34x x x 或≤≥ C .{}|21x x -<-≤ D .{}|13x x -≤≤ 【标准答案】: D 【试题分析】: C U B=[-1, 4],()U A B e={}|13x x -≤≤

2019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全)

2019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第一节 集合分类汇编 1.[2019?全国Ⅰ,1]已知集合{} }2 42{60M x x N x x x =-<<=--<,,则M N ?= A. }{43x x -<< B. }{42x x -<<- C. }{22x x -<< D. }{23x x <<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渗透了数学运算素养.采取数轴法,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 【详解】由题意得,{}{} 42,23M x x N x x =-<<=-<<,则 {}22M N x x ?=-<<.故选C . 【点睛】不能领会交集的含义易致误,区分交集与并集的不同,交集取公共部分,并集包括二者部分. 2.[2019?全国Ⅱ,1]设集合A ={x |x 2-5x +6>0},B ={ x |x -1<0},则A ∩B = A. (-∞,1) B. (-2,1) C. (-3,-1) D. (3,+∞)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渗透了数学运算素养.采取数轴法,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 【详解】由题意得,{}{} 2,3,1A x x x B x x ==<或,则{} 1A B x x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点为集合的运算,为基础题目,难度偏易.不能领会交集的含义易致误,区分交集与并集的不同,交集取公共部分,并集包括二者部分. 3.[2019?全国Ⅲ,1]已知集合{}{} 2 1,0,1,21A B x x ,=-=≤,则A B ?=( ) A. {}1,0,1- B. {}0,1 C. {}1,1- D. {}0,1,2 【答案】A 【解析】【分析】 先求出集合B 再求出交集. 【详解】由题意得,{} 11B x x =-≤≤,则{}1,0,1A B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集合交集的求法,是基础题. 4.[2019?江苏,1]已知集合{1,0,1,6}A =-,{} 0,B x x x R =∈,则A B ?=_____. 【答案】{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