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建筑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建筑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建筑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建筑史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赖德霖著

读了这本书,对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国建筑人才的出现

孙中山曾说:“夫人类能造屋宇以安居,不知几何时代,而后始有建筑学。中国则至今未有其学……”中国建造房屋是行而不知,外国是知而后行。

一门专业的独立需要具有三个基本条件,第一:专业人才的出现使得一种专门知识得到确认,第二:专业组织的形成使得该专业具有共同的标准和规范。第三专业教育的开展,使得专业知识标准和规范得到普及。

下面我说一下中国建筑师的出现。甲午中日战争战败,戊戌变法夭折,和义和团的危害,使得清政府不得不进行改革,推行新的政治制度和其他制度。废除八股文,进行教育改革。先后两份文件《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第一次将土木工程学和建筑学列为现代中国的教育科目。但是当时的建筑学所设课程与木工课相差无几,因此建筑被视为大木的习惯还是没有得到改观。

虽然建筑学并没有真正的得到发展,但是土木工程学在全国的大学中迅速发展,土木工程学的学生和分布都是非常的广阔。土木工程的迅速发展对建筑学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它意味着中国建筑在科学性方面的提高。与之同时产生的建筑学的专业教育则开始的比较晚,中国人获得专业的建筑学教育基本上都是在国外留学获得,其中以留学美国与日本的较多,其中由庚子赔款留学美国的影响尤其重大。留学美国的那一批学生为中国的建筑教育和建设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

国最早获得建筑学专业训练的人就出自留日的学生。综合所有的学生来说,第一批从清华毕业的庚子赔款留美学生对中国建筑影响最大。1908年,美国国会决定退还中国的庚子赔款,用于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为使中国学生能在进入美国之前打下必要的基础,设游美学务处并设肄业馆,1911年肄业馆改为清华学堂。庄俊在美国伊利诺大学建筑工程系,是第一位赴美留学的学生。在赴美留学的学校中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学生最多。影响最大,其中杨廷宝、梁思成和童寯等都毕业于宾大。

中国建筑人才的出现可以说一开始就是通过留学才得以出现,中国早期留学欧美时期,都是学习西方的古典主义,因此当时毕业的一大批中国的建筑人才都是倾向于古典主义,他们创建的建筑系也大都摆脱不了学院派的束缚。

读书笔记之《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赖德霖

------真正建筑教育的出现

在大批中国留学生回国后,中国终于有了真正的建筑人才,至此中国学校终于有了兴办建筑教育的条件。

下面我们讨论一下中国最早的大学的建筑学科。1923年苏州工业专门学习设立建筑科,由刘世英、刘敦桢、朱士圭和黄祖淼筹办。这四位先生都毕业自东京高等工业学校。1927年,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成立,刘福泰为系主任。1928年在梁思成在东北大学创办建筑工程系。教师有林徽因和陈植、童寯,都毕业于美国宾大。这是中国近代出现的最早的三所建筑工程系。

通过研究对比苏州工业专门学校与学校教师所毕业学校课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校的课程学习了日本的办学的一种理念,但同时建筑学真的成为建筑学,不再是大木。中央大学和东北大学的建筑学课程也都是学习美国的教学模式,。其中中央大学比较偏向设计,施工的学习相应减少,美术课也相应的增加。其中东北大学悉数模仿宾大的教学模式,东大延续了这一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训练,比较注重艺术修养的培养。

作为外来文化移植的一个结果,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收到内外两方面的影响:中国教育的发展受到教育人才的制约。第一批的老师均为留学生,外部因素,中国收到日本注重技术的影响和收到美国以及欧洲学院派的影响。

读书笔记之《中国建筑现代转型》李海清

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中国建筑的发展。中国建筑经历了新世纪前20年的发展,进入短暂的高潮期。

一、建筑技术的全方位的引进和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建筑中运用,使中国具有了建设高层建筑的能力,例如上海建成的峻岭庐公寓就有19层高,在没有引入这项技术前,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二、建筑材料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洲诸国皆处于战乱中,无暇顾及中国。中国进口水泥减少,因此给了中国水泥厂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但由于中国一直处于战乱之中,水泥生产技术一直非常落后。薄弱的钢铁产业,一个对比,日资的汉阳汉冶萍公司的钢铁年产量就远远超出中国民族企业的年产量。此外中国的砖瓦陶瓷等也有一定的发展。

三1938年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国性建筑法规,它的明确意义在于:中国建筑进入有法可依的新时期。我们可以看出,建筑技术发展出现的高潮期是1920年到1930年,而建筑制度的高潮期是1930年后才开始。两者在时间上有错位是正常的事情,但也说明我们的制度建设比较落后,只能等到有问题了采取解决。

经典建筑理论的由来:1933年黄钟琳提出“建筑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提出建筑的两个基本原理“美”和“真”。“真”就是建筑需合乎自然美力的进展,不能有矫揉造作。“真”就是材料运用的科学和形式处理的真实。“美”就是给人的视觉的优美的感觉。一个重要结论就这样诞生了:“以材料经济,建筑牢靠为准则;满足观者的美

的感受。”

中国建筑的现代转型,是从建筑材料、结构、建筑制度、建筑理念的基础上进行转型的,建筑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个层面的共同影响下进行的。因此它对我们的启示就是:“一旦有建筑技术的改良革新需要建筑制度作出相应的调整,那就必须大胆的尝试否则就会阻滞技术的优化和革新。”

读书笔记

-----《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之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和运作机制

我们知道古代我国没有建筑师,因此以前的建筑设计的工作实际上就是施工单位完成,进入近代我们国家有了建筑学,建筑设计已经成了一门新的主干课程。自此施工图设计方案与建筑设计方案分开设计。

我们能从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上看出端倪,如1925年南京中山陵的设计方案征集,就是通过方案排名之后才进行的工程设计。因此可以看出设计方案与施工图方案已经分离。

一些建筑设计机构的运作机制。自从第一批中国留学生回国,建筑设计单位也发展起来,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基泰工程司和华盖建筑事务所。中国的建筑设计机构从创办时间上看可以分为三期:一、20世纪初由学徒出身的建筑师开办。二、20年代到30年代由归国留学生开办的事务所。三、抗战后,由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的中国学生开办。设计机构的分工:一类是分工明确、责任目标清晰的大型设计机构。一类是遇事酌情处理的中小设计单位。

下面来说一下华盖建筑事务所,各成员层次分明,线性关系清晰,具体是总建筑师→执行建筑师→普通建筑师→监工员。经济核算是按级别进行分红。设计分工,由赵深做出平面,童寯和陈植讨论外形,童寯即兴渲染。华盖与众不同在于三位负责人品格高尚,胸襟坦荡,和无私的传授。直接就使得华盖内部人际关系融洽,雇员职业素质不

断提高。这种方式也值得我们现在的人去学习。

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之现代中国式的建筑首先从南京中山陵说起,孙中山逝世,欲设计一座陵墓,于是进行了一次国际竞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体现了他的现代理想。因此设计应该体现出中西合璧。

再此之前中国的一些重要建筑都是外国人设计建造的。但是这次竞赛获得头三名的全是中国人,头名是吕彦直,范文照获得第二名,杨锡宗获得第三名。吕彦直的成功说明中国学生的崛起,吕彦直对中国式现代建筑的追求始于茂飞和其他外国建筑师,这种追求以及融合中西建筑的传统的手法,被越来越多的和他一样有抱负的中国建筑史所继承。

梁思成是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他并不盲目的崇拜外国的建筑,而是潜心的研究中国的古典建筑。但是随着钢筋混凝土的出现,中国建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不能盲目的将中国古典建筑生硬的用现代材料去表现,我们必须有创新的去继承古典建筑。

位于南京的原国立中央博物院是近代中国风格的建筑中唯一采用辽宋建筑式样的建筑,梁思成参与设计。如果说吕彦直杨廷宝代表了一种借助西方构图法则建设中国建筑,则梁思成和他的营造学社则是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自身去发现它固有的构图规律。中央博物馆设计说明,梁思成并非是复古,而是在整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上,运用新的学理进行批判与改造,建造出中国风格的现代建筑。现在我们

许多的建筑师还在探索建造我们自己的建筑,王澍、张锦秋都在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探索属于中国的建筑。

《中国通史》读后感1500字

《中国通史》读后感1500字 《中国通史》读后感1500字 作者:分行机关调统处范念龙 闲暇之余,读了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此书是历史爱好者的良好入门读物,从婚姻到军事,从政治到科技,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读来受益匪浅,引人深思。自己本身对历史感兴趣,但仅存的那点历史知识荒废多年,《中国通史》使我又重燃了历史兴趣,趁着假期,游历了书中提到的一些地方,感触颇多。 中秋节,去看了人祖庙,国庆节期间又游览了太昊陵,跟随伏羲氏的脚步从天水追到周口。祖先不畏艰难险阻,为了生存和繁衍,战胜大河的泛滥,融合不同的族群,迈着艰难的脚步,才发展成我们现在的国家。 从关西到豫东,从关中平原到华北平原,祖先在这片土地留下太多的脚印。工作地和家乡分处陕西和河南,一个美曰”中华民族的父亲”,一个美曰”中华民族的母亲”,每年都要沿着连霍高速在”父亲”和”母亲”之间走上几趟,不曾留意过沿途的风光,总觉得太过乏味,审美疲劳的黄土,普通甚至略显破败的村庄,跟那些雄奇的雪山、美妙的瑞士风光相差太远。然而,仔细品味,这一路,并非这么简单。沿途四个古都,西安、洛阳、开封、郑州,短短五百多公里,中国八大古都有其四,再加上宝鸡的周秦故地,中国宋之前的王朝都城几乎全部囊括其中,这是一条了不起的路线。再往前追溯,天水的大地湾遗址、西安的半坡遗址、渑池的仰韶、偃师的二里头、郑州商城遗址,一连串的大遗址,在史学界都曾引起轰动。这是祖先走过的路,在这条线路中我们会清楚地知道我们从哪里来。 这段路程是丝绸之路的东线延伸,正是有了从长安向东的这条路,才使得向西的丝路走的更远。这是文化交融之路,佛教东传与中国文明西渐均是由此路流转。天水麦积山、洛阳龙门,中国四大石窟,这段路程有其二。沿着这段路再向东,便是孔孟之乡,姜尚、管子、老子、庄子均是在这条线路上进行生长和活动,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多半都分布在这条线路上下,知道血脉从哪里来才会明白灵魂向哪里去。 伏羲生于天水葬于淮阳,连起了东西文化的土壤,夏从西向东统一散乱的部落,商从东方崛起取代西方的夏,周盛于西岐,从西方伐商,取而代之,又被从东方迁徙至关外的秦取代,起于东方的刘邦又攻破西方的秦,随后历经几百年混战,一直到西方的关陇集团崛起建立隋唐,东方的赵氏又在混乱中建立宋朝,至此,东西方文化、政治的更替告一段落。近一千年历史基本演变为南北方的抗衡,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 “自然:第一自然,原始状况的大自然;第二自然,农业生产状况下的自然。 中国园林的起源是从模仿第一类自然开始;欧洲园林是在模仿第二自然开始的。” “水作为阿拉伯文化中生命的象征与冥想之源,在庭院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们常常以十字形水渠的形式出现,代表天堂中水、酒、乳、蜜四条河流。” 一、英国的景观设计 唐纳德(Christopher Tunnard) “把握日本庭院的本质,他提出:‘要从对称的形式束缚中解脱出来,提倡尝试日本园林中石组布置的均衡构图的手段,以及从没有情感的事物中感受园林的精神实在的设计手法。’” “在园林中要创造三维的流动空间,为了创造这种流动性,需要打破园林中场地的严格划分,运用割断和能透过视线的种植设计来达到。” 本特利树林Bentley Wood 杰里科(Geoffery Jellicoe) 第一阶段: 彻德峡谷工程(Cheddar Gorge) 迪去雷庄园(Ditchley Park) “在园中杰里科设计了一个有喷泉的下沉式的半圆形水池,水池被紫杉高篱围绕着,人们可以在水池中戏水。杰里科还沿着水面设计了一个长平台。” 第二阶段: 肯尼迪纪念园(The Kennedy Memorial) “‘白色纪念碑、美国详述、开阔的草地、规整的小路、冥思的石凳、俯瞰泰晤士河和绿色的原野’杰里科希望参观者能够仅仅通过潜意识来理解这朴实的景观。 舒特住宅(Shute House Garden) “水池、杜鹃花、古典雕塑、链式小溪、小瀑布、喷泉、平整的草地” 第三阶段: 莎顿庄园(Sutton Place)

“被认为是杰里科作品的顶峰。杰里科试图赋予园林一些含义,是要引喻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一系列的食物和思想。鱼形的吃糖和小湖,引喻水和更神秘的东西,它与周围的小山精心组合,代表着阴阳结合。整个园林似乎微妙地潜藏着一些当今世界之外的东西。他认为,景观是历史、现在和将来的连续体。在这种意义上,莎顿庄园的设计是连续的,是现存轴线、视景线和原先设计者可能的设计意图的发展 ” “杰里科喜爱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绿篱、雕塑、链式瀑布、远景、凉亭、座椅、棚架、瓶饰、花篮、长平台、长步道、丰富的水景如池塘、瀑布、跌水、水池、喷泉等、视景线、植物。” 二美国的景观设计 斯蒂里Fletcher Steele 瑙姆科吉庄园(Naumkeag) 午后花园(the Afternoon Garden) 平台花园 “草地上斜向布置着弯曲的砾石带和中间的月季花坛。这至关重要的曲线形式由远处Bear山的曲线产生,自南部的草地开始,至树林中截止,这是在统一的设计中把背景地貌形式融于前景的第一次尝试。” 蓝色的阶梯(Blue Stairs) “清晰的展示了他运用透视法对地段富有想象力的处理。这个设计既是园林,也可看作是雕塑。” 托马斯.丘奇Thomas Church “这种带有露天木制平台、游泳池、不规则种植区域和动态平面的小花园为人们创造了户外生活的新方式,被称之为‘加州花园’(Califonia Garden)" “关键是要把握尺度并在规则的建筑与外围的自然景观之间进行微妙的转换。” “他的作品开始展现一种新的动态均衡的形式:中轴被抛弃,流线、多视点和简洁平面得到应用,质感、色彩呈现出丰富变化。‘立体主意’、‘超现实主意’的形式语言如锯齿线、钢琴线、肾形、阿米巴曲线被他结合形成简洁流动的平面。” 金门展小花园(Golden Gate Exposition) 唐纳花园(Donnel Garden)

关于近代史的读书笔记

关于近代史的读书笔记 一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

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

林徽因传读书笔记

林徽因传读书笔记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读书笔记 14环境1班王明荣 读了《林徽因传》,林徽因是温和的,她不曾有过太多的放纵,所以也不曾有过太多的支离破碎。她没有张爱玲的凌厉,没有三毛的放逐,没有陆小曼的决绝。她活的乐观而执着,坚定而又清脆。她不需要浓烈相守,只需要淡淡的陪伴。 无论经受过多少起落浮沉,尝过多少人情世故,她永远都是一杯淡雅清茶,她那样柔婉坚忍,诗意又坚忍。 提起林徽因,总在人间四月天,有一种轻灵的美丽。有人说,林徽因杯封存在了人间四月天。纯净的她比任何人都懂得调配烟火,所以她不会轻易的被往事所伤。 我时常在想,假如林徽因一直守在江南,守着老旧的宅院,做着一个凡妇,与一个凡人共有黄昏,度过炊烟四季,慢慢老去,深深庭院,还有爬满青苔的老墙,几只杏桃,一种简约的美丽。在午后慵懒的阳光下,她用柔情给爱人的衣裳缝制纽扣,偶尔也教清风识字,日子如流水而过,而那个男子的温和目光,则一直追随,不离不弃。 林徽因的出现,无疑给这座高贵沧桑的城市增添了诗意与柔情。尽管那个时候她还不到风华绝代的年龄,但她的钟灵毓秀,用她的明净的眼眸,秀丽的面容,优雅的姿态,斐然的才情,迷醉了许多的校友。那时候的林徽因绝对是许多人心中的美丽女神。有些人的美丽是与生俱来

的,有些人则需要经历蜕变的过程,林徽因属于前者,仿佛任何时候她给人的感觉,永远是那么的清新如一。 我相信在林徽因的童年中,也有许多的令她难忘的旧事。小小的她,有一颗比同龄人更加多愁善感的心,而她所邂逅的,亦是不同于常人的人和事。那些美好的岁月,都被封存在书卷中,或许只有有缘人才能翻读。又或许,许多人宁愿将那些美好封存,有如搁置在木抽屉的老照片,若非年华老去,都不会轻易的去碰它。 一切都只是幻想,这世间本就没有假如,大家闺秀的林徽因,才情横溢的林徽因,注定做不了一个平凡的女子。纵然她喜欢柴米油盐的香味,可是风花雪月的柔情却一直对她纠缠不休,所以她被放逐,远离江南,接受更加绝美的绽放。 我不得不承认,林徽因是一个可以令春风失色,令百花欢颜的女子,仿佛只有她可以在滔滔红尘里淡然自若,可以令徐志摩写下最美丽的诗意,令梁思成和金岳霖两位才华横溢的男子相安无事的无辜的甘为她守护一生。都说文如其人,读林徽因的文字,永远都没有疼痛之感,永远那么清新美好。一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好似她如莲的一生,纯净柔美优雅。 再后来,林徽因去了英国,她以绝代的容颜和才情令许多的中国留学生倾慕,追求。她独恋上徐志摩,只是他们的爱情就像是一场烟花,璀璨之后只留下一地的残雪。之后,林徽因再没有旁骛之心,只钟情于她的归属梁思成。

《政治学的邀请》读书笔记

政治学原理 政治的重要性与政治参与 《政治学的邀请》读书笔记 王雪瑶 14300270063 2014/12/30 政治生活对于现代社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个体都应当积极参与其中。

政治的重要性与政治参与 王雪瑶 14300270063 费尔南多·萨瓦特尔是一个自由民主主义者,他承认并且尊重各种不同的观点的存在,但是又毫不避讳的宣扬自己的观点。在《政治学的邀请》一书中,他提出了许多的观点来引发读者的思考,但是我认为核心内容在于以层层的逻辑论证了政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向我们发出了政治学的邀请。 我们往往不愿参与政治,首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并没有认识到政治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政治实际上是人类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最佳选择。(虽然政治也有不同的类型)那么政治的重要性是体现在哪里呢?我想可以借用费尔南多·萨瓦特尔的逻辑来论证:首先,人类是无法脱离社会而生活的——人的需求总是没有止境的,人类不仅仅追求现世生活的满足,更希望能够得到不朽。从个人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终将走向消亡,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人类则是永不衰亡的。生命的结束只代表肉体的死亡,但是个人所创造出的物质、精神财富则可以永不消逝。因此可以出现这样一种假设:人类是追求不朽的,因此我们形成了社会。 其次,在社会生活之中,人类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产生冲突,为了解决这些冲突,我们需要某种形式的共同领导,因此我们产生了对于秩序、领袖、政府的需求,这些也都是政治的一些形式。或许有些人会倡导无政府主义,但是在人性的双重假设之下,这种理念是行不通的——倘若每个人都能够按照其良心行事,在满足自己利益追求的过程只需中不干涉他人,我们也就不需要政府的存在,但是这是显然不可能存在的,人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情况之下,便会毫无约束的追求自身利益。因此我们是需要一种政治权威的存在的。 在这两种假设之下,我们便可以理解政治产生的目的,因而可以得出:人类是不可能摆脱政治生活的。 这是从政治的产生曾面来论证政治对于人类的重要性的,那么在现代社会中,政治的重要性又体现在何处呢?—— 在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各种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地加剧,为了保障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段来缓和这些矛盾,在各种手段下,政治应当是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来被予以实施的。首先,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在自由主义的倡导下,资本主义国家高速发展,快速的实现了现代化,但是在现代化过程中更是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贫富差距加大,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加剧。。。。。。在这种情况下,暴动、战争往往不可避免,被

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 近日闲暇之余,在淘宝网站上闲逛,一本名为《中国现代史》的书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商品中使我眼前一亮。就是你了,多日来我都在思考着中国现代历史的路径和中国未来的走向的困惑将在你这里解开,我毫不犹豫地拍了下来,不多日,《中国现代史》便如约而至地到了我的手中,我欣喜着。 读史使人明智。“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看到手上捧着的这本崭新而又精致的《中国现代史》,待我轻轻地抚摸过她的封面后,我翻开了她的扉页。 这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讲,先后用七个章节的篇幅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北洋军阀的末路、工农武装革命的开展、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全民族抗战的展开、抗日战争的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这一系列过程,最后用单独一章的篇幅来阐述属于“中国现代”这个特定的历史范畴中的哲学、科学和文化思潮的发展和演变情况,让读者在为祖国和民族承受着巨大历史灾难而扼腕叹息之时,对国家未来的走向有更深沉更深刻的思考。 同样,我的思考也由此开始。 中国现代史的七个阶段 1.1919.5-1923.12: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北京高师、汇文大学、中国大学等13所大学3000多学生,冲破教育部代表和军警官吏的阻扰到天安门前集会,学生们手执写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口号的旗帜,一致要求惩办曹汝林、陆宗舆、张宗祥三个代表北洋政府签订“二十一条”的卖国贼。集会演讲后,即列队游行示威,这就是名垂史册的“五四爱国运动”,由此拉开了中国现代史的序幕。

建筑史读后感

读《安藤忠雄》有感 院系:园艺园林学院 班级:城市规划111 姓名:莫刘杰 学号:20110634108

安藤忠雄是一位伟大的建筑师,他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了他从事建筑行业的心路历程,有些东西现在的我也许还无法体会,但我深深地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是一本很励志的书,也帮助我从某些疑惑中找到了未来的方向,实在获益匪浅。 本人本来就对这个专业有着极浓的兴趣,在和朋友聊天时,我就经常谈到我们专业的有关内容,就在去年,我一个同学听着我的聊天,逐渐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转专业转了过来。读这本书时,自己也一直在被他的经历和精神所打动,让我不自觉的在想建筑师是否也必须具备他这样执着、严谨的态度.下面简介一下他的经历。 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1957年左右,开始练习职业拳击, 1959-1961 年考察日本传统建筑, 1962-1969年游学于美国、欧洲和非洲。 1969 年在故乡大阪的梅田创办“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1995年获得普利策建筑奖, 1997年执教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并担任东京大学工学部教授 1997年- 2003年从东京大学退休,转任名誉教授 2005年获得东京大学的终身特别荣誉教授 安藤飘游四方旅游世界各地,目的是为了将其所见所闻与他个人的形式结合,安藤认为万神庙的静态几何布局形式的垂直发展的空间,与日本建筑具有明显的水平方向性的空间概念形成对比;万神庙是西方建筑空间的典型代表,两者存在着强烈的冲突。安藤就是要将这两种对立的空间观念融和起来,使其独树一帜。 像引言中有这么一段话,“像一首诗歌,一句哲言,它们拥有撼动人的力量,却不是因为它们拥有更高级的语言,而是它们直指人们精神的最本源,带给人们不可想象的变革”,这让我觉得我们设计的建筑应该具有某种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设计建筑的中心,所有的形式都是围绕这个中心而产生的,而设计的每个不同的单体建筑都会有不同的想要表达的中心精神。但是大师可以在他设计的建筑中找到共同的特点,这是他独特的处理“精神与表达”方法,这也是他的特色。像安藤忠雄的特色其实就是源于日本的文化,继承和发展日本的文化,但是现在的中国建筑好像很多都只是学到国外建筑的皮毛-----形式,而实际上真正的宝藏就在我们的脚下,只要我们认真的感受中国自身的文化,就能创造出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这样中国的文化传统也能得到传承和发展。 再看看安藤建筑中的日本精神,“他们认为‘光与影’的黑白世界,或者是空间里被称为‘无’及‘间’(物体与物体、事情与事情、空间乃至时间之间的间隔)的日本美学,暗藏在清水混泥土所刻划出来的简朴空间中”,的确,安藤建筑中光影、间隔是他建筑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其实是源于日本的精神的。“在事物之间的空白中发现意涵的‘间’的美学,以及遵守秩序等祖辈传承下来的日本情怀”我想着就是安腾找到的日本文化吧。 他认为抽象化的光、水、风这样的自然要素与以几何为基础的建筑体同时被导入,以共同呈现富有诗意的空间境界。安藤忠雄在设计中着意将自然界的多种要素如光、影、风、雨、草、木、水流等引入建筑之中,给建筑物带来生机和诗意。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将这种理念灌输到他的建筑中,用建筑去提炼自然,让人在他的纯粹构成中,通过光影摇曳、风雨变幻就能判定时间与自然的存在和变化。在引入自然要素的建筑设计中,以他的教堂建筑表现最为明显,比较典型的有光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感悟颇多,对这段历史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在读之前,我先给自己设置了两个疑问:中国共产党建立新社会之前,任何一个人或是组织能否改变旧中国的命运?若不能,为什么呢?若是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失败,抑或者根本未曾出现,是否必然还会有另一个组织来完成相同的伟业?简而言之,呼啸的历史巨轮滚动之方向,究竟是早已设定好,还是碰巧转向既定的方向?带着疑惑,我翻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扉页。 蒋先生其实早已看的明白:日本、俄罗斯、土耳其无一不是通过改革而国力强大,不至受到外国凌辱。而中国于人于地,均不在他国之下,“我民族何以遇着空前的难关呢?”“我们是落伍了!”因此“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中国人能近代化吗?”数言之间,总论已为全书、为中国近代史定下了基调,中国近代史根本只是无数尝试近代化的先知与更多被触动的既得利益者之间的战争史。 这场战争始于鸦片战争,这一战打开了中国紧闭了百年的国门,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就鸦片战争而言,对于英国,工业革命成功之后走向扩张之路,她的发展必得经由向外输出货物换取金银以充国力之路。因此,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迟早是要打开的。而18世纪末期英国在印度半岛取得统治性地位之后,对于她而言这一战的客观条件也已成熟。对于清政府,于外交、海关、法权的处置都不甚合理,同时鸦片这样一种商品是她所万万不能接受的,而禁言行为种种总欠考虑。于是战端骤起,于是签下了《南京条约》。 依我看来,鸦片战争之必然远大于偶然。其时中国早已落后于西方诸强之后,仍不自知;而西方诸强纷纷完成了近代化进程,由于资本主义产业内部的自身要求,必然是想要走向同英国一般向欠发达地区输出产品以换取硬通货扩大再生产之路。即使战事不以鸦片起也难保其他缘故。贪婪是永远无法满足的。禁烟未错,单看禁烟之手段和方法又是否错了?似乎也没错。那为何结果却差之千里呢?旧时代已发展到极致的中国不堪近代世界洪流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改变是唯一的出路,屈辱的历史是历史的契机,历史巨轮开始缓缓转动。 而此中的林则徐注定是一个悲剧,后人永远只记住他是勇敢禁烟,英勇剿夷的民族英雄,在琦善这类抚夷派小人的衬托下身影无比高大。真实的林则徐绝不希望如此。觉悟后的他突破了传统,在思想上也转为积极的形态,为魏源、为后人毕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材料。然这积极性终被他自己的士大夫情结所埋没,可惜!可叹!就剿夷和抚夷而言,剿夷难道“夷”能剿尽吗?抚夷难道“夷”的要求有能力一直抚下去吗?既然不能,那剿夷作甚?抚夷作甚?是为了给民族的发展和振兴的时间与空间啊!殊途同归,奈何走错了方向,错过的时间再也追不回了,非痛不知醒,人又有谁能免俗呢? 随后粉墨登场的代表人物当属洪秀全与曾国藩。洪秀全本是一介布衣,屡试不第,最终选择打着耶稣教的幌子建立反政府武装。农民起义按蒋先生的说法已是旧社会的“老圈套”了,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的最大特点即是借助了上帝神化了自己。此举看似新颖,其实西方的上帝只是一个幌子,与陈胜吴广时期的“大胜王”别无二致。所谓“天人合一”,其实却是为了利用底层民众的无知,无知则无畏,无畏则大事可期也。除了宗教这个利器之外,洪秀全还抓牢了种族这个武器,看来现在所倡之中华民族观念当时并未确立,汉族自命,排满者前赴后继,洪也不过借助这一方法团结大多数底层的民众而已。但其实作为他的追随者,与之前的“圈套”无二,真正向往的是他“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施政纲领”。而他的最终失败缘于改革的失败,他未能将所描绘的愿景转化为现实,太平天国的分崩离析也只是早晚之事。然而他究竟是不愿,还是不能?我们无从猜测,只是以我所见,他可能觉得实现这个理想的效益远低于宗教革命、种族革命,但却没想到因此从可能的正统掉落至流寇。 与洪秀全对应的自然是曾国藩。他从埋首的古籍中走出,践行着其所学所想,不失为一位大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十五篇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十五篇 【一】 徐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今天终于看完了大陆的版本,相比较于繁体版本显然是删节了不少,已经有朋友指出了,就不多说了。但是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真正对于历史本身——而非盲目追求某种模糊的意识形态——感兴趣的话,这个简化字版本的近代史仍然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书。 首先,这本书突破一般的观念,将历史的维度放大到了400年,成了一本400年的“近代史”。在这其中有助于我们建设一个大历史观,看到无论是合作还是冲突,平衡还是失衡的更全方位的因素。而这一点,向来是本人认为中国大陆一般人的历史观最缺乏的东西。我们总是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将历史事件的原因简单得归结于经济因素或者其它。这种思维的直接反动就是现在对于相反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认为西方式的模式移植到中国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社会变革。 而这本书恰恰是在这一点上,给我们刻画了从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整体社会的社会意识和整体文化的状态。冲突的根源与其说是最终的鸦片贸易——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一因素的重要,不如说整个近代史的冲突就来自于两种文化模式和意识的冲突,而两种文化的踫撞和互动中,又影响了历史本身的发展。事实上,我们从这本书中得到最大的观点就是社会与历史的交互式的前进。 其次,从这本历史书中我们可以跳出单纯的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刺激—反应”的模式。我记得在接受基础教育的时候,历史教材就给我们这样的印象,鸦片战争以及二次鸦片战争导致了所谓“开眼看世界”,以及在器物层面的模仿;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导致政治体制的反思与改革;而巴黎和会则导致了整体思想的反思。这种递推的模式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显然忽视了中国社会本身的主体性的问题。 本书所刻画的近代中国的历程则是一种反思式的推进,可以这样说中国从原先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试图进入完全外来的模式,但是发现这本身并非从其主体出发,从而进入下一个反思的过程,重新认识自身的主体性。最后一个阶段的主体性认识可以说就是摆脱苏俄模式的共产政权,领袖毛泽东最终取得胜利,完成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解放的任务。 第三,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猜想。整本中国近代史刻画了近代中国本身的一条主线,就是求得民族本身的解放,是从整个国际体系的压迫之下摆脱,恢复自己的主动性。这一恢复最终结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之下。但是另一部分的解放,即个人的解放,显然没有过多的提及,甚至是在繁体版本。或许这应当是下一个历史阶段“现代中国”的命题,事实上我们正在前进。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本人最近看到的比较好的历史类读物,如果说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侧重于介绍一种历史的观点,而比较不注意历史事实的分析——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只在那本小小的书中都说完了,那么这本徐先生的近代史,就是将宏观的历史思维和详细的历史事实相结合的好书。 【二】 新航路的开辟,为全世界的进步特别是在东西融化、或者说是全球欧化了提供动力。从此,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轰轰烈烈以鸦片战争为前奏,展开一部屈辱史—— 在我看来,这未尝不是数千年未有之机遇。从马嘎尔尼访华的失败,到嘉庆年间英国第二次派人来华受冷遇,从为抵御外敌而仅设立的一处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到不承认别国的平等、仪统、仪式问题——除了文化差异外,“我们抱定‘天朝驭万国’的观念,不承认国际,而西方则在近代步步地推出国际生活及其所需的管理和公法。足以证明中国绝不会自动地接受西洋的科学与工艺。”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摘抄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摘抄 zhongguojianzhushi 2012-10-02 18:54:52 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在欧美,古建实行的保存是比较晚近的进步。 2012-10-02 18:56:03 今日中国保存古建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将来复兴建筑的创造问题。欣赏鉴别以往的艺术,与发展将来创造之间,关系若何我们尤不宜忽视。 2012-10-02 20:11:30 无疑的将来中国将大量采用西洋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如何发扬光大我民族建筑技艺之特点,在以往都是无名匠师不自觉的贡献,今后却要成近代建筑师的责任了。如何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现中国特有的作风及意义,老树上发

出新技,则真是问题了。 2012-10-02 20:12:40 到现在为止,中国城市多在无知匠人手中改观。故一向的趋势是不顾历史及艺术的价值,舍去固有风格及固有建筑,成了不中不西乃至于滑稽的局面。 2012-10-02 20:49:48 要能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需增加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 2012-10-14 09:44:00 英,美,苏,法,荷,比,北欧或日本都曾造成他们本国特殊作风,适宜于他们个别的环境及意趣。以我国艺术背景的丰富,当然有更多可以发展的方面。新中国建筑及城市设计不但可能产生,且当有惊人的成绩。 在这样的期待中,我们所应作的准备当然是尽量搜集及整理值得参考的资料。

2012-10-14 09:47:12 以测量绘图摄影各法将各种典型建筑实物作有系统秩序的纪录是必须速做的。 2012-10-14 09:49:43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 2012-10-14 10:03:11 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因素: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者,有缘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 2012-10-30 11:05:24 这好比是在欣赏一国的文学之前,先学会那一国的文字及其文法结构一样需要。所以中国现存仅有的几部术书,如宋李诫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乃至坊间通行的鲁班经等等,都必须有人能明晰的用现代图解译释内中工程的要素

(完整版)政治理论读书笔记

政治理论读书笔记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矗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辨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形式,主观和客观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阶级性和实践性是他的显著特点。 2,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物质的唯一特征,就是他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的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是一维的。空间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指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空间是

三维的。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实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1客观物质性2自觉的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有:改造自然界,变革社会关系,科学实验。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实事求是。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他的物质性。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依赖于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意识依赖于意识的对象-客观存在,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但这种能动作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主观和客观相统一与实事求是。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我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矗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辨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3,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直接联系和见解联系。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其他联

中国现代史的读后感

中国现代史的读后感 中国现代史的读后感(一) 近日闲暇之余,在淘宝网站上闲逛,一本名为《中国现代史》的书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商品中使我眼前一亮。就是你了,多日来我都在思考着中国现代历史的路径和中国未来的走向的困惑将在你这里解开,我毫不犹豫地拍了下来,不多日,《中国现代史》便如约而至地到了我的手中,我欣喜着。 读史使人明智。“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看到手上捧着的这本崭新而又精致的《中国现代史》,待我轻轻地抚摸过她的封面后,我翻开了她的扉页。 这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讲,先后用七个章节的篇幅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北洋军阀的末路、工农武装革命的开展、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全民族抗战的展开、抗日战争的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这一系列过程,最后用单独一章的篇幅来阐述属于“中国现代”这个特定的历史范畴中的哲学、科学和文化思潮的发展和演变情况,让读者在为祖国和民族承受着巨大历史灾难而扼腕叹息之时,对国家未来的走向有更深沉更深刻的思考。 同样,我的思考也由此开始。

中国现代史的七个阶段 1.1919.5-1923.12: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北京高师、汇文大学、中国大学等13所大学3000多学生,冲破教育部代表和军警官吏的阻扰到天安门前集会,学生们手执写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口号的旗帜,一致要求惩办曹汝林、陆宗舆、张宗祥三个代表北洋政府签订“二十一条”的卖国贼。集会演讲后,即列队游行示威,这就是名垂史册的“五四爱国运动”,由此拉开了中国现代史的序幕。 中国现代史的读后感(二) 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学过两遍,高中学过一遍,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 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却觉得学校如此的安排纯粹是多余。老师好象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说:“别看你们历史学过好几遍,但我现在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当中不一定有人能回答得上来。鸦片战争是哪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哪年爆发的?这些问题算是简单的吧。谁能告诉我?”不出所料,听到这个问题后,全班同学都做低头苦思冥想状,半天都给不出回答。 老师的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的次数不少,但都没怎么用心。就算有些时候很用心,但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现在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也没有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安排我

西方音乐史读书笔记

西方音乐史读书笔记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 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公元400年。这部分的音乐资料只能从考古而来,从发掘出的绘画、雕塑及少量流传下来的诗歌文学与哲学著作可以进行了解,但几乎是不可能聆听与欣赏。有资料统计这一阶段残存下来的乐谱还不到10件,但是从残存下来的雕塑等诸多文化遗产可以看出曾经存在过的辉煌与成就,古希腊的大哲学家都曾对音乐进行过讨论与研究,这被后人视为西方音乐之源。 在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荷马时期的两部史诗反映了古希腊的音乐文化。史诗本身既是文学作品又是音乐作品,它由职业弹唱艺人“阿埃德”用一种叫基萨拉的乐器伴奏吟唱。公元前776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举行,在比赛时常伴有音乐,后来产生了音乐比赛。 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斯巴达把音乐作为国事活动与教育的重要手段,使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公元前146年后,古罗马征服希腊后,它的文化主要受益于希腊,同时又吸收了叙利亚、巴比伦、埃及等国的文明成果。 1.希腊音乐的主要特征?在古希腊音乐的发展过程中,

有哪些重要的音乐现象出现? 主要特征:单声部旋律,朴素大方,并有简单的乐器伴奏;大部分都是即兴表演,且形成了音乐、舞蹈与诗歌的“三位一体”;重世俗与现实性,大部分作品直接反映了古希腊人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民族历史。尽管古希腊音乐篇章极少保留了下来,但它的意义不在具体的作品的流传,而在于激励了后世纪音乐的繁荣。 音乐现象:神话音乐、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 2.简述古希腊时期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 古希腊理论家认为,“音乐可以三种方式对意志产生明显影响”:它能激励行动;它能强健体魄和心灵,犹如它破坏头脑的平衡,最后它可以中断政党的意志力量,令人无法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因此,不仅在年轻人和普通公众的教育科目中应该建立有规律,受监督的音乐教育,而且在平时的音乐演出中应倡导秩序、尊严、果敢和生机。音乐的目的绝不仅是娱乐,而是应象柏拉图所言的“和谐的教养,灵魂的完善和激情的中和”。 古希腊理论家比较强调音乐的理论价值取向,认为音乐直接影响人的品格。

中国近代史的阅读个人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的阅读个人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的阅读心得体会1# 新航路的开辟,为全世界的进步特别是在东西融化、或者说是全球欧化了提供动力。从此,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轰轰烈烈以鸦片战争为前奏,展开一部屈辱史—— 在我看来,这未尝不是数千年未有之机遇。从马嘎尔尼访华的失败,到嘉庆年间英国第二次派人来华受冷遇,从为抵御外敌而仅设立的一处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到不承认别国的平等、仪统、仪式问题——除了文化差异外,“我们抱定‘天朝驭万国’的观念,不承认国际,而西方则在近代步步地推出国际生活及其所需的管理和公法。足以证明中国绝不会自动地接受西洋的科学与工艺。” 数千年来,从丝绸之路的捍威到贞观之治的“天可汗”威仪,再到郑和下西洋的外抚四夷,封建中国自诩天朝大国应有尽有,以不平等待遇对外邦交,以封藩属国作为我国的国防外线代守门户。却不料在这固步自封下,西方近代文明的曙光乍现一个个“日不落”的神话,黯淡了东方的光芒。廷黻先生说:“在世界上,一切国家能接受现代文明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惨败。”那么,西方列强的侵略正是使闭关锁国的封建中国觉醒,探索走向现代化,走向富强。 我们总将其屈辱原因归结为“落后就要挨打”,那么这个“落后”又体现在哪些方面的软肋之上呢?

一.旧社会的恶性循环 在第二章里,蒋先生提到两个恶性循环①大乱后大治:因为民众不知利用科学节制生育也不知利用科学增加生产,于是乱世末,大治初人口少,有荒垦——人口多,分配少,生活水平低——烧香拜佛,土匪起义,小乱变大乱——大治末,乱世初;②每朝开国君主及元勋大部分起自民间,自奉薄,奢侈低,体恤民情,内政昌明吏治澄清;后来则欲望提高,奢侈增多,贪污长进。 这两个循环造就了中国历史如同sin函数图像跌宕起伏。而在西洋势力侵略起始的时候,正是我们在抵抗力量薄弱的低谷的时候,我们开始处在云端做双曲线中的下抛运动。这映证着近代历史血泪屈辱的必然性,也充分揭示了要想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命运,必须跳出该图像的发展,也就是必须革命地彻底,将中国封建统治连根拔起,这我也将在下面第三点中提到。 二.民心向背与国家进退 《南京条约》后,广州民众因为触及到自身利益而产生仇外心理,不让外人入城。当政者没有顾全大局地去疏解矛盾反倒是以林则徐等的意见认为“民心可用”,认为”四万万同胞有胜无败”,希望等到外人骚扰作乱时组织百姓去抗议其洋枪洋炮。“仅以民心对外人的炮火当然是自杀”,民心代表一种趋势,但如果没有大势力量——也就是综合国力的推动这根本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花骨朵儿。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更有甚者当起了汉奸,有些老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真正的建筑文化 ——读《中国建筑史》有感知道梁思成,是因为他跟林徽因令人动容的爱情;可真正认识梁思成,是因为《中国建筑史》这本书。且不说他在专业方面的造诣有多高,只为了他不畏艰难困苦,在抗战期间仍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建筑而奔波操劳的精神,他就称得上是一位建筑大家。 梁思成早年受父亲梁启超的影响,接受过正统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回国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了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建筑史》,他还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是一位真正具有文化视野的建筑大师。 我们常挂在嘴边说这个社会是一个人心都浮躁起来的社会,每个人都加紧着脚步往前赶而忽略了周遭的风景。每天面对着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霓虹闪烁,麻木或许已成必然。梁思成用清丽的文艺笔调,别具一格的叙述方式,将每个时代的建筑与政治经济上的变迁分析得十分清楚,引人入胜,能让人静下心来好好感受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建筑自身的魅力。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木构架建筑是我国使用面积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这种建筑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电视里也时有出现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深宅大院的场景,给人古典庄严的感觉。只是可惜现在木材越来越少,而且木架建筑易遭火灾,很多建筑都没有能保留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国建筑也随着历朝历代的更迭在不断向前发展着。在原始社会时期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从艰难地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慢慢地掌握了营建

《政治学》读书笔记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读书笔记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就是政治学的开山鼻祖。她第一次将政治学从其她学科中分离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她确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使政治学真正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体系。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著述就是一定历史背景的产物,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奴隶制已经发生了重大危机,社会力量开始发生变化,很多原有城邦的统治岌岌可危。亚里士多德站在陆续兴起的中产阶级的立场,与其师柏拉图希图通过一种理想主义的极端“哲学王”的统治理想相反,希图通过对现实城邦的考察比较以一种调与的中庸的更为实际的途径去寻求优良城邦的建立与存续,首先将政治学从哲学伦理学里分野出来,以分科学的方式去研究国家的理论、政体的理论、法治的理论等等。 《政治学》一书中,亚氏以城邦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所谓“至善”的城邦。书中,首先就是对于理想城邦的探讨。全书分为八卷。第一卷应该就是一个序言。政治学应当从何处开始。什么就是城邦:一种追求至善的包含其她一切的共同体就就是城邦。亚里士多德从一开始就批评了一种谬论即认为治城邦如治家,家长、主人、政治家与君主实际上就是一个意思,区别仅在于治理人数的不同而已。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治国与治家就是不一样的,家务管理者与政治家也就是不一样的。 从第二卷开始,亚氏开始讨论各种政体了。政体的研究也就是全书的核心与关键。“我们准备考察,对于那些最能实现其生活理想的人来说,最好的政治共同体就是什么。”亚氏认为政治学就是一门实践的科学,所以要研究所谓的理想政体,更要考察现存的各种不同的政体。理想政体应当就是能够实际可用的,因此最好的政治共同体就是由最能实现其生活理想的人来实现的。这种处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中庸主义式的思想贯穿着全书的始终。“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第二卷中亚氏开始了对其师柏拉图及其理想政体的强烈批判。她认为,“城邦的本质就就是许多分子的集合”,反对柏拉图整齐划一式的最理想的城邦组合形式。她还反对妻子财产共有等等柏拉图的共有制的思想。接下来,亚氏批判了柏拉图《法律篇》中平民政体与寡头政体两种最坏政体形式的结合体—共与政体。在最后,亚氏还比较分析了斯巴达、克里特、迦太基等不同的政体形式,

中国近现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读后感 ——论辛亥革命的得与失 1901年,清政府在北京签下了屈辱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从“同盟会”的成立到三民主义的出台,从广州起义到武昌起义,再到后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绚烂的篇章,虽然最终它最终仍以失败告终,但却给后人留下了享不尽的财富。 首先,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虽然期间民主共和政体并未真正贯彻实施,但这毕竟是中国首次试图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使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得到了确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其次,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而专制帝制的覆灭意味着对儒学三纲之首和传统等级制度的彻底否定。同时,在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通过报纸、刊物进行了大量的革命宣传鼓动工作,这为中国人民拯救祖国的的危亡提供了新的认识,为中国近代民族的觉醒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也对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辛亥革命后议和后产生的北洋政府在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在取消不平等条约和提高国家地位方面的取得巨大成就。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辛亥革命带给中国的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就经济方面来说,辛亥革命各省独立响应造成的中国长期分裂和混乱的状态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及现代化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袁世凯上台后,中国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下,三民主义成了纸面上的东西,他们挂羊头卖狗肉,虽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同时,各个帝国主义势力也依然原封不动地保存着,中国人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究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在于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的认识不清楚。其次,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从而使其的革命力量显得有些弱小,无法担负起救亡图存的重任。 其失败也表明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 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阶级政党来领导,新的指导思想,需要寻找新的出路。但是换而言之,正是有了辛亥革命开历史之先河,才会有新中国的建立,民主革命的胜利。 可以说,从辛亥革命本身而言,是成功一半,失败一半。但从它对后来中国革命的指导和影响来看,是值得我们赞扬的。革命是在与时俱进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应是它对后来历次革命的影响,它的成功同时也是失败的种种原因一直为后来的革命者所借鉴。因此,辛亥革命的得与失,留给我们的远远不止它表面上所留下了的那么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