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学前教育复习要点

当代学前教育复习要点

当代学前教育复习要点
当代学前教育复习要点

当代学前教育复习要点

第一章比较学前教育概论

第一节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

一、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 前学科阶段、学科奠基阶段、学科形成阶段、学科发展现状。

1 比较教育起源于旅行见闻。

2 法国的朱利安第一次提出了“比较教育”这一术语。他是最早提出进行国际教育研究、建立国际教育机构的建议者之一,被誉为“比较教育之父”。

二、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和内容

1 比较学前教育是比较教育学与学前教育学相交叉而产生的,是以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揭示学前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改进本国学前教育的一门学科。

2 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内容:? 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的目的及目标;? 五大洲各主要国家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和法规;? 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的任务及内容;? 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的机构及课程设置;? 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的师资与培训;? 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之间的关系;? 影响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各国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学前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国际组织对世界学前教育事业的作用和贡献。

第二节比较学前教育的对象和特征

比较学前教育的对象:? 不同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及过程;? 外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 当代外国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趋势。

比较学前教育的特征:?跨学科性;?开放性;?可比性。

第三节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1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 增强对外国学前教育的认识,开阔视野,增进了解;? 借鉴外国学前教育的经验教训,为本国学前教育的改革提供参照;? 有助于了解世界

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 有助于促进各国在学前教育领域的相互理解、交流和合作;? 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化。

2比较学前教育的方法。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为世公认。即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描述阶段: 即通过身临其境的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事实进行客观叙述。解释阶段: 指的是“对教育对象的决定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阶段,它要求一开始就弄清这些现象的复杂性和两可特征。并置阶段: 即分类。整理描述和解释的教育事实,按具有可比性的形式分列,将教育现象一个个排列起来,或者将获得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研究对象国的资料加以对比。此时需要统一概念,提出假说,并确定比较的标准。比较阶段: 即对并列的材料进行全面比较分析,验证假说,并作出定论。

3 比较学前教育的方法:? 参观访问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参观访问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现场研究法。是指研究人员深入研究对象之中,身临其境,参与各种活动,进行较长期的观察研究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是指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群向他们发放经过设计的问卷,回收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取有关信息的方法。?文献整理法。是指通过查阅重要的学前教育文献、文件资料,并对文献的线索加以整理,了解外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详细情况的一种方法。?比较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践进行

比较研究,寻找异同点,以揭示各国学前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

?分析法。是指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有关资料进行因素分析、质量分析、数量分析,去除无关的现象和因素,从而达到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实质性认识的方法。

第二章欧洲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德国的学前教育

1德国的义务教育始于6岁。德国是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的发祥地。文艺复兴之前,德国学前儿童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进入18 世纪,德国主要实施强迫教育。18世纪末,泛爱主义出现于德国。1871年,以别劳夫人为核心的教育协会总会成立,该协会致力于开展运用福禄贝尔教育原理进行全面教育改革的运动。

2.19 世纪上半叶,德国各邦的幼儿教育政策是:(1) 将幼教机构视为私人或团体的慈善设施而予以鼓励设立,并加强监督管理。(2) 在幼儿学校及托儿所中加强对贫民子女的宗教、道德教育,把这作为抵制当时革命运动及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3) 认为贫民幼教设施不应像英法的幼儿学校和托儿所那样进行读、写、算等正规学校课程的教学,主要是给予幼儿家庭式的照料和安排,开展室外游戏以保持身体健康。这些总的

政策倾向是“控制但不援助”,与英法等国的“控制但援助”的政策形成了反差。

3相关法规:1946 年,《关于德国学校民主化的法律》,6月12日起生效。规定“幼儿园作为非义务的教育机构,属于国民教育体系”。1970年《教育结构计划》中要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将其列入学校教育系统。”

4联邦德国教育行政体制分四级:? 联邦德国政府教育机构;?各州教育部;?

地方行政公署及其所辖教育处;?县市教育局或教育科。

5教育督导是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育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教育事务的重要手段。 6 德国教育督导的主要职能:? 业务监督;主要指对教

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情况的监督?公务监督;既是指对教师任职情况、工作态度的监督,以决定教师的晋升、解职,同时也指对学校组织和日常工作的监督。?法律监督。是指根据各州颁布的有关教育法律条款,衡量和检查教师的

情况,同时也指对地方行

政部门在处理设立学校、提供教育用具等一系列教育外部事务中的工作情况的监督。

7德国教育监督的工作Owen ,1771---1858 年),他于1816年在新拉纳克正式创办了英国第一所幼儿学校,专为工人阶级子女(1 —6岁的儿童)提供教育,以培养善良的性格。

2. 英国保育学校的创始人是麦克米伦姐妹。

3. 由于战时需要,英国出现另一种幼教机构——日托中心。战后继续发展,保留至今,属社会服务性质。

4.20 世纪初,在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潮广泛传播的背景下,美国进步教育运动、蒙台梭利方法以及新教育的其它方法逐渐影响到英国学前教育,英国幼儿教育界非常重视革新幼儿教育方法。

5. 19 世纪50年代,福禄贝尔幼儿园开始在英国发芽、生根。英国的幼儿教育出现两种制度并存局面: 一种是幼儿学校及收容幼儿的小学,仍以贫民和工人的子女为对象;另一种则是幼儿园,以中上层阶级的子女为对象。但在19 世纪,英国也

出现了少量招收工人子女的慈善性质的免费幼儿园。第一所免费幼儿园由马瑟爵士(Sir William Mather)于1873 年在工业城市曼彻斯特开办。同时,英国传统的幼儿学校也逐渐受到福禄贝尔运动的影响。

6.1870 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蒙台梭利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对英国的学前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国的保育学校和幼儿学校都受其影响很大。

7. 英国教育部门为学前教育规定的任务是:1 、给幼儿以必要的医疗保护(免费医疗);2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3 、进行与幼儿年龄相称的学习。其学习内容是: 游戏、唱歌、舞蹈、讲故事、绘画、手工(以泥、沙、木材为原料的简单手工作业)、谈话、看图讲述、礼貌教

育和习惯培养以及极简单的读、写、算教学)

8. 在英国,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中的法律文件是《费舍法案》

英国主要有以下几种幼儿教育机构:?幼儿学校和幼儿班;?托儿所;?日托中心;? 学前教育中心;? 学前游戏小组;? 家庭保育;? 联合托儿中心。

英国0~5 岁儿童课程指南分为六个领域:?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交流、语言和读写;?数学发展;? 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身体发展;?创造性发展。

英国幼儿教师一般要求制定以下三种教学计划: 学期计划、月周计划及日计划。教师在制定计划时,应考虑的问题有:? 自身对幼儿发展的理解及对幼儿学习特点的认识;?自身对上述九门学科的知识准备与经验;? 孩子现阶段所具有的能力、知识与理解力;? 个别幼儿的特殊教育需要。

英国幼儿教师师资所学的课程如下: 普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实习。

英国家长通过以下形式了解、参与幼儿园活动:?父母联系卡;?父母屋;?布告栏;?参与家庭教育讲座;? 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工作;? 参加各种辅导班。

英国广泛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组织春游活动;? 玩具图书馆。它是学前教育

社区化的一个具体体现,符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原则。

玩具图书馆: 原名玩具馆,英国第一所玩具馆是由一位老师和以为母亲共同筹建的,他们把不同的家庭组织起来,使儿童能够交换玩具、扩大玩耍的范围。

第三节法国的学前教育

一、发展简史

1.1792 年,法国启蒙教育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出版了儿童教育小说《爱弥儿》,法国的学前教育因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而发展。

2. 在法国,最早在历史上留下记录的幼儿教育机构是奥柏林的“编制学校”

3.19 世纪中叶,在别劳夫人的努力下和法国政府的支持、协助下,福禄贝尔幼儿园运动在法国掀起了热潮。

4.1881 年,法国通过《费里法案》,提出国民教育的三个原则: 免费、义务、世俗化。同年8 月 2 日,改托儿所为“母育学校”。

5.法国是欧洲唯一接受 2 岁幼儿入托的国家。

6. 法国幼儿教育的职能,承担着教育、诊断、治疗三个职能。

7. 法国幼儿教育的功能有:教育性、社会性、补偿性。

8. 法国幼儿教育的原则: 自愿性、免费性、教育性、非宗教性。

9. 今后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幼儿建立多文化教育课程;?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相互作用的环境;?研究幼儿学习电脑的问题;? 研究家庭教育问题;? 研究残缺幼儿教育问题。

二、法律与法规

1. 法国是最早制定旨在保护和教育幼儿设施法令的国家。

2.1881 年,《费里法案》颁布。该法案明确指出,国民教育三原则为“免费、义务、世俗化。”同年8 月2 日,将托儿所等幼教机构统一改称为“母育学校。” 以实施“母性养护及早期教育”为宗旨。

3.1886 年10 月,颁布《戈勃莱法案》,明确凡超过2000人的居民区都开办幼儿学校,免费招收2-6 岁的儿

童。

4.1975 年,法国政府颁布了《哈比改革法案》,将发展幼儿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列为1976-1980 年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重点任务之一,要求学前教育发挥教育、补偿、诊断治疗、

与小学衔接的四重作用。

2018年中国幼教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幼教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中商情报网讯:近年来,教育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我国社会经济领域重要的增长点。目前国内已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多体系、门类齐全的教育体系,政府也正逐年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直接利好教育行业长期发展。一方面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意识的逐渐加强。另一方面,二胎政策持续发酵,使适龄入园儿童有望不断增长。这两大因素促使我国幼儿教育行业发展越发迅速,并且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一、幼儿教育基本概述 幼教——主要是为幼儿提供教育的机构,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幼儿园。幼儿园是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3至6周岁的幼儿。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从0~6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教育相关规定,3~6岁的适龄儿童都有权力在其监护人监督下进入幼儿园进行培训学习,幼儿园在中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对于适龄期儿童进行保育和教育。 学前教育的框架划分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二、中国幼教行业相关政策 自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中国不断推出鼓励幼儿园发展相关政策。2017年尤为密集。总结归纳为社会力量办幼儿园,各

级政府不得限制。幼儿园可以自己定价学费,具体收费标准由民办幼儿园自主确定。2017年起,幼儿园分为营利性非营利性两大类。扩大办学资金来源,利用幼儿园现金流,发行ABS等创新金融工具将更加活跃。政府向民办园购买服务。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中国幼儿人口基本情况 1.“二胎”政策带来人口利好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拐点的出现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维持或者适度提高人口出生率有利于改善“未富先老”的状况,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保障。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达到1723万,同比减少6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同比下降0.52‰。“全面二孩”政策施行两年来,出生人口徘徊在1800万以内。查看地方数据发现,放开二胎效果愈加明显,各地二胎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历程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历程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历程 点击次数: 478 作者: 朱宗顺

制度化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从制度生成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经过清末的初创、民国初期的调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拓展,促使我国学前教育的现代化取得了难能可贵的进展。本文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演进,略作梳理。 一、清末学前教育体制的初创 (一)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资源 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尽管不乏“传统资源”作基础,但不可否认,本土以外的“西方势力”的强行侵入,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国社会是被不请自来、强行登陆的“西方因素”推上了现代化的历程,带上了些许不情愿的色彩。正因为如此,“西方因素”既是我们现代转化的看得见的“推手”,又是我们现代转化的参照“偶像”。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启动也是如此,在近代社会颇为悲壮的现代转化进程中,学前教育也被裹挟着踏上现代征程。一方面,传统教育缺乏向现代学前教育发展的有效“资源”,诸如育婴堂、敬节堂一类传统机构,同福禄贝尔开创的现代学前教育模式有天壤之别,这就逻辑的决定了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现代转化的路径依赖性,模仿(不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无法回避。另一方面,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大批东来、西学东渐加速,从现代教育观念引进、到“物化”的新式教育机构的产生,为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启动提供了可资模仿的外来资源;近代工商业在洋务自强的旗帜下逐步发展,幼儿的看护和教育在部分妇女走出家门以后开始凸现;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后,开民智、新民德、鼓民力成为朝野共识,为近代幼儿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上述条件,说到底,又是由“西方因素”直接或间接促成的。因此,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动力在本土以外。 具体来说,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资源主要来自由“西方因素”促成的教育会学前教育机构和以湖北幼稚园为代表的国人学前教育实践。这两类学前教育实践可分别作为被动模仿西方现代学前教育制度和主动学习西方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代表,为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初创奠定了基础。 1 教会学前教育。东来的传教士在我国创办学前教育机构,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被动举措,但这一举措确实成为我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宝贵资源。《南京条约》签订后,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大门打开,为了便利传教,他们开展慈善活动以吸引中国民众,创设孤儿园、慈幼院、育婴堂等虽属慈善活动,但收容养育幼儿的举措本身,构成了教会学前教育的基础。19世纪80年代,教会在通商口岸的教堂或教会女学仿照西方的幼稚园制度附设小孩察物学堂,由牧师夫人或女传教士任教师,招收牧师、教徒及中国家庭的子女。宗教教育以外,进行知识启蒙教育,具有现代学前教育色彩。据著名传教士林乐知统计,到1902年,教会在华建立的学校中有小孩察物学堂6所。其中,1892年,美国监理工会传教士海淑德女士在上海中西女塾创办幼稚园教师培训班,这是近代中国最早开办的教会幼儿师资培养机构;1898年,英国基督教长老会在厦门鼓浪屿牧师楼举办幼稚园并创办识字培训班。教会早期的学前教育实践为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创立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基础。 2 湖北幼稚园是近代国人主动模仿西方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表现。1903年9月,由张之洞挈画、端方督办的湖北幼稚园正式开办,聘请日本人户野美知惠为园长,拟定了《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招收5至6岁幼儿入园,保育科目设有行仪、训话、幼稚园语、日语、手技、唱歌、游戏等7项;该园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园,1904年9月易名为武昌初等小学堂附设幼稚园;同年2月,附设保育科开办,招收青年妇女,由日本保姆教习讲授保育知识,标志中国近代幼儿教育师资培养工作的起步。

中国国内幼儿教育市场分析

中国幼儿教育市场分析 1幼儿教育市场发展概述 1.1城市化催生幼教市场新力量诞生 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农民工涌入城市,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建设大军。2009年我国流入城市的农民工数量达到2.11亿人。流动人口多集中在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城市以及东南沿海地区。 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已达1972万人,其中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726万人,占三分之一。在京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由2000年的9万余人,迅速增长到2009年的41.8万人,占学生总数的40%。迄今学前阶段的流动儿童仍没有准确数字,但是从人口家庭化迁徙上升趋向、及近3年北京市新生儿中非户籍人口占51%的情况等可以推测,流动的学龄前儿童数量不仅超过户籍儿童数,也大大超过学龄阶段的流动儿童。 城市的发展,必须正视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这一重大社会现实问题,采取相应的政策和适宜方式加以解决,推动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 经济体制转型的社会背景,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入托的现实需求,催生了自下而上的平民教育(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流动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未引起应有的关注,城市管理延续贯有方式迟迟未做好应对新形势的准备)。一方面,民间兴办的以农民工子女为收托对象的各种非正规托幼机构大量出现,低成本运营的形式,提供灵活便利的托幼服务,从而形成了自发的低端市场;另一方面,随着公民社会的萌发,面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现实需求,出现了第三种力量。 目前适应低端市场需求的所谓“山寨园”占据了学前教育的半壁江山。以北

京市为例,至2010年6月,收费低、没有正式注册的幼儿园已经达到1298所,数量超过全市注册的1266所幼儿园。城市中流动人口多聚居在城乡交界处,如北京市等大城市有些城市周边的地区,外来人口和当地居民的比例有的达10:1甚至更高。这类地区多为农转非的城中村,缺少公办的正规幼儿园,而入托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于是,自发地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山寨幼儿园”,收托儿童95%为外来的农民工学龄前子女。这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托幼服务和教育力量。 “山寨园”是依据所处社区的需求和现实条件兴办,行业整体的收费水平通常在200元到400元(包括伙食费)之间,基本符合农民工群体的承受力。低成本办园,物质条件一般比较简陋,师资力量也显薄弱。尽管如此,这类简易的幼儿园还是与社区周边环境相协调和适应的。 目前城乡结合地区多为城中村,属于发展的盲点或是待规划发展而具有不确定性。聚居这里的大量农民工子女入园的需求不能等待。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山寨园”的出现,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了最起码的学前教育,满足了当地群众的基本托幼需求。调查发现,“山寨园”的主办者往往也来自于外来人口或是大学生“蚁族”。 尽可能满足家长的托幼服务需求是“山寨园”最突出特点,如在一日生活制度、课程特色等方面都会重视家长的需要。针对农民工家长从事个体商贩、清洁或建筑装修等职业工作时间的差异,开园时间通常是周一到周六,有的周日也开园,平时早六点半孩子就可以入园,晚离园,延时服务通常不另外收取费用,这些均有别于作息制度严格的正规幼儿园。由于规模较小、机制灵活且因地制宜,“山寨园”能够及时应对发展中的问题,随时调整服务内容方式,其较强的适应性及灵活而便利的服务,赢得了家长的认可。

当前中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目前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城市学前教育供需矛盾突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和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县城)人口逐年增加。人口大量的涌入,使城市(县城)的入学需求不断增加,入托、入园难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以平山县为例,平山县城公办幼儿园数量原本就不足(仅两所),加上近年来县城开发建设的多数住宅小区都未配套建设幼儿园,县城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学前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造成学前教育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强烈反映“入园难,尤其是入好园难”。 二是民办幼儿园发展极不规范。在公办幼儿园不能满足入园需求的情况下,大量儿童只好选择进入民办幼儿园。而民办幼儿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担忧。管理水平较低:一般都是些没有幼师资质的人员兴办幼儿园,幼教和管理人员混杂,缺乏专业性。为了节省租房成本,多数民办幼儿园办园场地选择受到制约,有的在临街房中,更有甚者则开在单元楼内,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房间不够,没有活动场地,且大多数没有消防设施,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卫生状况堪忧。厨师

未取得健康、卫生证明,不具备消毒设施等等情况普遍存在,校车超载现象也层出不穷。 三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当前,城市(县城)的幼儿已基本上解决了入园问题,家长普遍关心的是让孩子上哪所好幼儿园的问题。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只有七成左右的孩子仅仅能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以平山县为例,西部偏远山区农村群众居住分散,幼儿入园距离远,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增加了很大负担。不少适龄幼儿是留守儿童,由老人看管,他们支持幼儿入园的积极性不高,直到孩子快上一年级了,才勉强让其去上一年学前班。这样,农村的孩子不仅在受教育机会和年限上远不如城市孩子,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的质量更是无法与城市幼儿相比。农村学前班一般物质条件比较简陋,师资素质较差,教育理念陈旧,分布也不合理。 四是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目前,政府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较低,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方向也仅限于教育部门办幼儿园在编教职工工资和个别不固定的专项经费。在幼儿园、托儿所等幼教场所建设、师资配置以及对民办园的引导扶持等方面,政府还没有相应的帮扶、推动机制。 五是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短缺。多数幼儿园都存在教师编制不足、结构不合理现象。公办幼儿园普遍存在教师缺编、年龄

中国幼儿教育市场分析

中国幼儿教育市场分析 一、政策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于我国幼儿教育明确提出了四点政策性意见: 1.关于时间规划 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这就足以说明,在未来10年内,国家不会像九年义务教育那样普及幼儿教育,实行免费。这就为民办幼儿教育留下了足够的生存空间。 2.关于办学体制 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 国家不仅承认、允许民办幼儿园,而且明确提出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 3.关于师资培训 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 很明显,幼儿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观念落后、技能偏低现象将长期存在,幼儿教师培训也有较大空间。 4.关于收费问题

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 公平公正,机会均等,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也是未来十年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所以,各园之间将在一定区域内相对均衡,政府将会干预幼儿园收费。 二、潜在市场分析 1.幼儿基数惊人,理论潜在效益巨大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透漏,2009年全国幼儿园共13.8万所,在园儿童2657.8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1%。其中,公办幼儿园数量约占总数的40%,在园人数约占总人数的60%;而民办幼儿园数量约占总数的60%,在园人数只占总人数的40%。 由此说明,我国还有2500余万名3-6岁的适龄幼儿没有入园,而且,在入园的幼儿中,民办教育也占有半壁江山。这种状况,在短期内不可能根本改变。 除此之外,我国目前的年出生人口数大约是1500万左右,也就是说,还有5000万名左右0—3岁的幼儿,未纳入国家教育规划序列,这将是一块巨大无比的蛋糕。 当前,发达地区城镇幼儿月教育消费在3000—8000元之间,落后地区城镇幼儿月教育消费在800—1800元之间;农村的消费也基本达到城市的1/3左右。如果按城市幼儿每月教育消费1200元,农村幼儿每月教育消费100元计算,那么,未能入园的7500万名幼儿中,有2500万名为城镇幼儿,5000万名为农村幼儿。据此计算: 100元/月×10个月/年×5000万名+1200元/月×10个月/年×2500万名=3500亿元/年 每年3500亿元的巨型蛋糕,足以吊起人的胃口,问题在于,谁有这么好的牙齿可以咬动这块巨型蛋糕。 2.纵览幼教市场,谁在驰骋纵横 目前,在幼教市场上比较得心应手的有如下七类:

学前教育市场分析

学前教育投资环境 中国教育产业的市场空间巨大,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每年400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培训和终生教育计划等等。中国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和目前国内就业压力的增大,都给教育产业带来了机会。目前教育培训市场投资热点领域主要为针对中小学生群体的考试辅导培训机构以及针对成人群体的语言培训或职业教育机构,而针对 0-6岁学前教育的早期教育市场尚未有大规模的投资事件披露。不过已有嗅觉灵敏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风险投资商们正在寻求“试水”该领域的投资机会,他们不断通过中国教育投融资网解读学前教育领域的政策法规,了解不同教育企业的产品理念和市场生存能力。可以说,学前教育市场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行业投资热点。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新生代父母对培养下一代有非常强烈的消费意愿。2008年,瑞士信贷银行在20个城市对消费者进行调查,其中一项数据表明中国中产阶级除了食品之外,第二大的消费就是教育,占家庭消费总额度的15%-18%。婴幼儿早教市场的消费潜力并不亚于婴幼儿产品市场。现在,普通早教机构的收费,从每课时二、三十元到一百元不等。一些定位于外籍人士和“都市金领”的早教服务机构收费还要远远高于这个水平。不过,中国的婴幼儿市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人士认为,学前教育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而在华东整个区域特别是浙江、江苏等省市的发展特别迅速。特别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逐步进入婚育期,这些“独生子女父母”在相对优越的环境中长大,他们更加重视婴幼儿的培养和教育,并更舍得花钱,由此更催生了这个产业的蓬勃发展。 第二,学前教育不属于学历教育范畴,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小,包括各类幼儿园(公办和民办)、胎教培训、亲子园、幼儿个性化培训(智力、情商开发)等早期教育机构。公办和民办(私立)幼儿园虽然不属于学历教育范畴,在现有政策下也需要考虑一定的教育公益性,如果以投资回报为办学首要目的则要承受较多舆论压力,而且上市的可能性极小。这类机构若需要引入资金,适合具备涉入教育产业实力的私人资本和民营企业投资。 胎教、亲子园、幼儿个性化培训等不隶属于政府部门的早教机构比公(民)办幼儿园更适合风险投资介入。这些机构是以亲子教育、幼儿潜能开发、家园服务为产品概念,在幼儿(胎儿)、家长、教师三方面互动的教学活动中,开发学前儿童智力潜能并指导家长科学育儿的早期教育机构。这些机构以短期培训为主,盈利模式清晰、舆论风险很小,无论直营还是加盟都比较容易复制推广达到规模化,投资机构退出机制更加多样。 第三,学前教育早教市场集中度低,还没有出现跨地域发展的垄断性企业,各类学前教育企业都具备巨大的成长空间。目前已有不少学前教育机构抓住市场机遇脱颖而出,如东方爱婴、天才宝贝、红黄蓝、红缨幼教等。2007年,天才宝贝早教机构获得德同资本、华威集团、逸飞集团千万美元风险投资,此次投资将用于天才宝贝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直营教学中心,发展3-6岁儿童的教育服务。几年间,该机构已在中国上海、杭州、广州、北京、大

2019年中国幼教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9年中国幼教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近年来,教育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我国社会经济领域重要的增长点。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意识的逐渐加强以及二胎政策持续发酵,使适龄入园儿童有望不断增长,促使我国幼儿教育行业发展越发迅速,并且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2018年幼教产业的行业形势持续发生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幼教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2019年中国幼教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报告从幼教概况、幼教驱动因素、幼教发展现状、幼教重点企业四大方面剖析我国幼教行业,同时在发展现状中重点介绍了幼教行业中公立幼儿园市场、民办幼儿园市场、普惠性幼儿园市场,最后预测了未来几年幼教市场规模,进一步分析幼教的发展趋势。以下是报告详情: PART1:幼教行业概况 幼教就是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o~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

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PART2:幼教行业驱动因素 自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中国不断推出鼓励幼儿园发展相关政策。总结归纳为社会力量办幼儿园,各级政府不得限制,幼儿园可以自主定价学费。

“全面二孩”政策施行两年来,出生人口徘徊在1800万以内。查看地方数据发现,放开二胎效果愈加明显,各地二胎占比明显高于一胎,中国幼儿教育行业迎来人口红利。不过目前“二孩”的累积效应正在释放,这一两年出生率逐渐回落下来了,同时大批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正在退出生育旺盛期,未来几年中国的出生人数会逐年减少。 PART3:幼教行业发展现状 当前幼儿教育在一线、二线城市获得充分发展,一线城市平均每个城市拥有50余家早教中心,在北京、上海甚至超过百家,形成了以社区为辐射范围的早

中国幼教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幼教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故事森林内容功能定位完善方向 目录 中国幼教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1) 一、幼儿教育潜在市场分析 (2) 二、幼儿教育市场份额组成 (2) 三、中国当前幼儿家庭现状 (3) 四、我们的机遇和方向 (3) 五、故事森林完善改进方向 (3) 六、总结 (4)

一、幼儿教育潜在市场分析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透漏,2009年全国幼儿园共13.8万所,在园儿童2657.8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1%。其中,公办幼儿园数量约占总数的40%,在园人数约占总人数的60%;而民办幼儿园数量约占总数的60%,在园人数只占总人数的40%。 由此说明,我国还有2500余万名3-6岁的适龄幼儿没有入园,除此之外,我国目前的年出生人口数大约是1500万左右,也就是说,还有5000万名左右0—3岁的幼儿,未纳入国家教育规划序列,这将是一块巨大无比的蛋糕。 当前,发达地区城镇幼儿月教育消费在3000—8000元之间,落后地区城镇幼儿月教育消费在800—1800元之间;农村的消费也基本达到城市的1/3左右。如果按城市幼儿每月教育消费1200元,农村幼儿每月教育消费100元计算,那么,未能入园的7500万名幼儿中,有2500万名为城镇幼儿,5000万名为农村幼儿。据此计算: 100元/月×10个月/年×5000万名+1200元/月×10个月/年×2500万名=3500亿元/年 每年3500亿元的巨型蛋糕,足以吊起人的胃口,问题在于,谁有这么好的牙齿可以咬动这块巨型蛋糕。 二、幼儿教育市场份额组成 目前中国幼儿教育市场主要有以下七类组成。 一是玩教具生产经营。幼儿园的设备设施购置,价格昂贵,数额巨大。开发玩教具,并被其认可,得以推广,这是利润最大、生命力最强的增长点。但前提是,必须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二是学术团体活动。比如学前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儿童中心、少工委、关工委、妇联等,依靠网络渠道,开展常规活动,获取经济效益,并在进行学术支撑的同时,随时发现经济增长点。这里的前提有二:一是有关系,可以贴牌;二是有稳定的专家队伍,可以支撑延续。 三是儿童类报刊社、出版社经营。出版报刊、图书、音像,以销售产品的形式,获取利益。这种合作的前提有三:一要有市场资源基础,可以为其推销产品;二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投入足够的种子基金;三要有管理高手,可以整合调配各种资源;四要有行家里手,可以预测和把握幼教发展脉搏,不断研发新的产品。 四是科研课题研究。以国家级、省市级课题为抓手,通过会议、培训、科研成果实现效益。这种模式一般需要嫁接,关键点在于要有真诚合作的态度,足够重视和尊重专家的心理准备,一定的项目启动经费。 五是引进洋玩艺儿。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蒙式教学、奥尔良音乐教育,就是有名的做概念、蒙蔽家长、与地方、教师合作赚钱的范例。当然,这种做法往往是短期行为,而且,前期的宣传、广告、产品垫付等投入额度都比较大。而日本的“巧虎”系列产品,尽管一般,毫无特色,但由于其能够坚持始终,跟踪服务,所以,拥有了稳定的客户资源。 尽管如此,这种模式本身就已经包含了科研、出版、生产玩教具等多种元素,而不是单一的。 六是开办幼儿园。通过有特色、保质量的办园,扩大影响和声誉,逐步扩大规模,走向连锁。这有点开办实业的味道,是一种长期打算。但前提是:要有关系,可以申领手续;要

中国学前教育史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函授作业 教材:《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何晓夏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任课教师:孟红艳 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 1、外象内感说 2、行为课程 3、整个教学法 4、艺友制 5、五指活动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教以正、守以常”? 2、“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有哪些? 3、老解放区托幼机构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4、张雪门提出“有系统组织的实习”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题 1、中国学前社会教育机构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是什么? 2、简述陶行知的六项教育运动及其在这些运动中的主要活动事迹?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自学重点 第一编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前) 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 本章重点: 一、古代胎教定义及实施 二、胎教理论的萌芽―外象内感说 三、古代胎教的经验和局限 四、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

五、保傅制度与“备三母”制 六、古代学前教材概况 第二章中国古代的早期教育 本章重点: 一、关于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论述 二、对学龄前儿童特点的分析 三、古代的神童教育 四、颜之推的早期教育思想 五、论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六、论婴幼儿保育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编中国近代的学前教育(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第一章清末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实施 本章重点: 一、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经济基础 二、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思想基础 三、蒙养院章程的制定 四、蒙养院制度的实施 五、清末蒙养院设立情况 第二章中华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演进 本章重点: 一、辛亥革命的发生及其教育改革 二、蒙养园制度的规定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 四、幼稚园制度的确定 五、幼稚园课程标准的规定 六、幼稚园制度的实施 第三章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 本章重点: 一、利用不平等条约夺取在华办学前教育特权 二、设立学前教育机构 三、培植师资兴办幼稚师范 四、任教于中国幼稚园翻译教材出版幼儿读物 五、办理慈善事业摧残中国儿童 六、收回教育主权的斗争 第四章学前教育中国化、科学化的探索 本章重点: 一、康有为《大同书》中有关幼儿教育的思想 二、康有为有关学龄前教育的主张

中国幼教市场发展形势分析

中国幼教市场发展形势分析 中投顾问在《2016-2020 年中国幼儿教育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提到,当今教育行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中国目前06 岁的幼儿约有 1.8 亿,每年新出生人口约2000 万,其中城市人口就有600 多万。庞大的基数、稳定的增长与更新,奠定了幼儿教育市场坚实的客户基础。儿童早期教 育成为朝阳教育产业。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中积淀下来的望子成龙传统观念 根深蒂固,也给幼教市场提供了强劲动力。 我国城市家庭教育占家庭消费的65.5%,有56.5%的家长把孩子教育 投资列在首位。摇篮网调查问卷显示,儿童早教年支出10003000 元的占到40.5%,30005000 元的占到14.71%,1000015000 元的占到12.44%。新浪调查问卷中,教育费用年支出1 万元以上的家庭占21.6%,06 岁婴童的花费占到家庭总收入的30%以上。随着数码电子产品消费率的提升,仅婴幼儿早教 市场需求,保守估计至少在1 万亿元,2015 年近到2 万亿元规模。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金融危机的到来,促使人们更加关注智力投资。传统的应试教育正在逐步转向素质教育,而低幼阶段教育也受到前所未 有的重视。教育市场趋向于细分,如以做教育培训机构出名的新东方、学而思、巨人教育等公司,占领了大部分的教育培训市场,甚至已经进入线下线 上同步铺开的局面。在早教市场上玩具有很多,通常都会根据孩子的年龄来 划分难易程度,著名的益智玩具厂家如乐高、费雪,不光有品牌益智玩具, 同时也开设了很多相关的课程。而国内的巧虎乐智小天地系列等产品则是按 年龄分阶段推送不同的幼儿学习产品,在市场上也很受欢迎。这些机构都是 针对不同的幼儿教育需求,成功切入教育细分市场。事实上,由于教育细分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概述 (6)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6)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6) 一、研究原则 (6) 二、研究方法 (7) 第三节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作用、特征及与企业的关系 (9) 一、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作用 (9) 二、市场发展战略的特征 (10) 三、市场发展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11) 第四节研究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12) 一、重要性 (12) 二、研究意义 (12)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3) 第一节学前教育概述 (13) 第二节我国学前教育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3) 一、行业分类及依据 (14) 二、行业监管体系 (14) 三、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14) 四、行业上下游情况 (16) (1)行业价值链构成 (16) (2)行业的上游情况 (16) (3)行业的下游情况 (17) 五、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特点 (17) (1)行业的周期性 (17) (2)区域性特征 (17) 六、行业进入壁垒 (17) (1)品牌壁垒 (17) (2)人才壁垒 (17) (3)教研能力壁垒 (17) (4)准入条件壁垒 (18) 七、行业基本风险特征 (18) (1)监管风险 (18) (2)政策风险 (18) (3)安全风险 (18) (4)知识产权受侵害风险 (19) (5)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19) 第三节2019-2020年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9) 一、政策鼓励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19) 二、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20) 三、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1) (1)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21)

中国学前教育市场调查

中国学前教育市场调查 一、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学前教育市场概况 1、学前教育机构规模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学前教育机构数量从2010年以来便呈现出增长态势。其中,2011-2013年机构增长增速均在9%以上的水平;2014-2016年,机构增长增速有所回落,但增速值却不断上升。具体来说,2010-2016年,我国学前教育机构数量从15.04万个增加至23.98万个,年均复合增速高达8.1%左右。学前教育机构数量的猛增也暗示着该市场发展形势较好。 2、学前教育师资规模 从学前教育的师资规模来看,2010年以来,我国幼儿教师逐渐增多,学历层次逐年提高。2016年,全国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总数为249.88万人,比上年增加19.57万人。其中,研究生毕业的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6654人,本科毕业人数为52.26万人,合计占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总数的21.18%。 3、学前教育学员规模 幼儿园毛入园率稳步提升。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计划到2020年,我国幼儿园学前一年的毛入园率需要达到95%,学前两年的毛入园率要达到80%,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要达到70%。2009年,我国的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仅为50.9%,学前一年的毛入园率为74%。在后续五年中,国家通过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划拨生均经费、免费教师培训等措施,进一步持续稳定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性投入,把学前教育财政经费占比从2013年的3%提升到7%。随后,我国的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稳步提升,从2011年的64.5%上升到2016年的77.4%,在园儿童人数从3376.67万人上升到4413.86万人。 4、学前教育市场规模 当前学前教育在一线、二线城市获得充分发展,一线城市平均每个城市拥有50余家早

当今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学前142 何佳钰1406032066 (一)民主化 民主化是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世界学前教育民主化 趋势主要表现为: 学前教育普及率持续上升, 加强学前教育的公平性, 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发展。 1、学前教育普及率持续上升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容, 而入学机会均等又是其前提。学前教育普及率是反映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无论是世界还是我国,学前教育的普及率都在显著上升。有关数据显示,OECD的30个国家入园率由1999年的74.4%上升到2006年的83.8%,而我国的幼儿教育也不断从城市向农村发展,更多适龄儿童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 2、加强学前教育的公平性 从20 世纪60 年代以来, 对教育公平的呼吁逐渐增多, 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成为可能。2000 年, 有164 个国家参加的达喀尔会议所通过的六项全民教育目标中, 第一项就是“全面扩大和加强幼儿保育和教育工作, 以最易受到伤害和处境不利的儿童的保育和教育工作为主。1965 年, 美国提出了“开端计划”, 其主要目的是对贫穷、处境不利和少数民族 3 岁~5 岁儿童提供补偿教育。 1994 年, 美国又提出“早期开端计划”, 将赞助对象延至2 岁儿童。 英国的“确保开端” 运动, 资源优先向20% 处境不利的地区倾斜, 该项目的口号是“每个儿童的生命都值得拥有最好的开端”。3 岁~4 岁儿童可享受每周 5 天、每天 2.5 小时的免费教育。在俄罗斯, 1992 年通过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宣布教育为优先发展的领域, 并将教育的人道主义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准则, 规定俄罗斯境内的公民, 不分种族、民族、语言、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社会地位、财产和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历程

GAGGAGAGGAFFFFAFAF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历程 点击次数: 478 作者: 朱宗 顺 制度化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从制度生成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经过清末的初创、民国初期的调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拓展,促使我国学前教育的现代化取得了难能可贵的进展。本文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演进,略作梳理。 一、清末学前教育体制的初创 (一)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资源 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尽管不乏“传统资源”作基础,但不可否认,本土以外的“西方势力”的强行侵入,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国社会是被不请自来、强行登陆的“西方因素”推上了现代化的历程,带上了些许不情愿的色彩。正因为如此,“西方因素”既是我们现代转化的看得见的“推手”,又是我们现代转化的参照“偶像”。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启动也是如此,在近代社会颇为悲壮的现代转化进程中,学前教育也被裹挟着踏上现代征程。一方面,传统教育缺乏向现代学前教育发展的有效“资源”,诸如育婴堂、敬节堂一类传统机构,同福禄贝尔开创的现代学前教育

模式有天壤之别,这就逻辑的决定了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现代转化的路径依赖性,模仿(不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无法回避。另一方面,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大批东来、西学东渐加速,从现代教育观念引进、到“物化”的新式教育机构的产生,为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启动提供了可资模仿的外来资源;近代工商业在洋务自强的旗帜下逐步发展,幼儿的看护和教育在部分妇女走出家门以后开始凸现;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后,开民智、新民德、鼓民力成为朝野共识,为近代幼儿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上述条件,说到底,又是由“西方因素”直接或间接促成的。因此,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动力在本土以外。 具体来说,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资源主要来自由“西方因素”促成的教育会学前教育机构和以湖北幼稚园为代表的国人学前教育实践。这两类学前教育实践可分别作为被动模仿西方现代学前教育制度和主动学习西方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代表,为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初创奠定了基础。 1 教会学前教育。东来的传教士在我国创办学前教育机构,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被动举措,但这一举措确实成为我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宝贵资源。《南京条约》签订后,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大门打开,为了便利传教,他们开展慈善活动以吸引中国民众,创设孤儿园、慈幼院、育婴堂等虽属慈善活动,但收容养育幼儿的举措本身,构成了教会学前教育的基础。19世纪80年代,教会在通商口岸的教堂或教会女学仿照西方的幼稚园制度附设 GAGGAGAGGAFFFFAFAF

第三章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 《中国学前教育史》教案3

《中国学前教育史》教案3 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教学目标:(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我国近代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社会背景。 2.掌握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颁布和蒙养院制度的建立。 3.理解外国教会设立的学前教育机构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一部分。 4.掌握教育家康有为的学前公共教育思想。 教学重点:近代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社会背景、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颁布教学难点:康有为的学前公共教育思想及其评价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课时:4 教材处理:通过历史背景介绍,使学生理解随着社会的大变革,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必然性;按照内容体系将本章划分三部分,将原教材一、二、三节内容合为蒙养院制度的确立;接着学习外国教会设立幼稚园和兴办“慈善”事业及康有为的学前儿童公育思想。 教学方式:讲解、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节蒙养院制度的确立 一、学前社会教育机构产生社会基础 有组织的学前教育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纵观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诸如幼儿学校(1816年欧文所办)、幼儿园(1837年福禄培尔所办)之类的学前教育机构都是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才产生的。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需求 2.统治者改革需要----------缓和矛盾 3.教育家的推动-------------西学东渐 根本上:近代大工业生产的需要 妇女就业,家庭无法进行学前教育。

思想基础:维新派教育改革、主张学习西方 二、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的颁布 1904年,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订《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内容: 1.蒙养院的意义、对象 蒙养通乎圣功,实为国民之第一基址。 设置蒙养院为学前教育专门机构:招收“3-7岁儿童”,“每日不得过四点钟” 2.蒙养院的设置 3.蒙养院保教要旨:身心健康发展 4.蒙养院课程:游戏、歌谣、谈话、手技 5.蒙养院保姆的来源与培训: 来源:育婴堂的乳媪、警节堂的节妇 培训:选识字妇女为教员,教材是《孝经》、《列女传》等官编教科书 6.蒙养家教合一 评价:推动近代学前的发展 1907年蒙养院428所,在园幼儿4893人 蒙养院地位作用得不到保证 师资水平低 教育形式与内容实质矛盾 三、蒙养院制度的实施 (一)蒙养院的兴办: 1.1903年秋;湖北(省立)幼稚园后改名武昌蒙养院——中国最早公立学前教育机构,近代第一所幼儿园。湖北幼稚园附设女子学堂是中国幼稚师范萌芽。 2.1905年天津严氏蒙养院是国人自办的最早幼教机构。 (二)清末蒙养院制度的特点: 1.中国学前教育社会化迈出艰难第一步 2.被动出现 3.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4.严重抄袭日本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从中国的古代教育史来看,中国是一个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国家。例如:先秦时期的典籍《周易》中就提到“物生必蒙,古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智也,物智不可不养”的早期教育思想。又如,汉代著名贾谊的早期教育思想,以及宋明时期的朱熹、王守仁等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幼儿教育等等。当然这也形成了我国古达极具有价值的儿童教育思想,为现在的学前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那么古代儿童教育到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我主要从以下四个层次来谈。 首先,古代学前教育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就告诉我们儿童最初的本性是善良的。因此,我们要“蒙养弗端,长益浮糜”。在人是幼儿时要给予及时的正确的教育,给他们打好基础,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抵御不良诱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才能有利于自己、集体乃至国家。倘若未给予正确的教育,今后必会害人害己。因此,学前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重视它的重要性。 其次,儿童教育要从幼儿的自身特点出发。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儿童的自身特点也各有不同,我们就要根据儿童的特点发展学前教育。古人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强调要“顺其自然,寓礼于教”;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要“宽严相济,诱禁结合”;要“知行并进,培养习惯”等等。这些教育原则无一不是从儿童自身特点出发,它符合儿童发展要求。 再则,儿童教育要全面和谐发展。幼儿教育不仅要让身体健康发展,而且还要将德、智、体、美等与其结合全面发展。有句话说“有知识,没道德叫做危险品”,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必定会危害他人、集体甚至是国家利益。儿童教育全面发展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身体健康居于首位,但“蒙养以正”,儿童教育“惟以成德为事”,因而德是根本,然而道德教育要以认知为起点,即“以力学为先”,力学则“以读书为本”,所以智育不可缺,自古以来就有“礼乐相济”,“美善相乐”的思想,古美德更能增强德育效果。因此,只有将德、智、体、美和谐结合,才能使儿童全面发展。 最后,儿童教育形式要多样化。在现在社会里学前教育有五大领域:社会、科学、艺术、健康、语言。它要求幼儿教育要围绕这五大领域展开。在古代,他们主要教育形式大体上有“读书”、“习礼”、“歌诗”和“考德”,虽然涉及不广泛,不全面,但初步也形成了儿童教育形式。因此,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去教育幼儿。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继承它的优秀文化,让现代的教育系统更完善,更有效。

第三章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

《xx学前教育xx》教案3 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 教学目标:(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我国近代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社会背景。 2.掌握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颁布和蒙养院制度的建立。 3.理解外国教会设立的学前教育机构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一部分。 4.掌握教育家康有为的学前公共教育思想。 教学重点:近代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社会背景、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颁布教学难点:康有为的学前公共教育思想及其评价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课时:4 教材处理:通过历史背景介绍,使学生理解随着社会的大变革,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必然性;按照内容体系将本章划分三部分,将原教材一、二、三节内容合为蒙养院制度的确立;接着学习外国教会设立幼稚园和兴办“慈善”事业及康有为的学前儿童公育思想。 教学方式:讲解、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节蒙养院制度的确立 一、学前社会教育机构产生社会基础 有组织的学前教育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纵观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诸如幼儿学校(1816年欧文所办)、幼儿园(1837年福禄培尔所办)之类的学前教育机构都是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才产生的。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需求

2.统治者改革需要----------缓和矛盾 3.教育家的推动-------------西学东渐 根本上:近代大工业生产的需要 妇女就业,家庭无法进行学前教育。思想基础:维新派教育改革、主张学习西方 二、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的颁布 1904年,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订《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内容: 1.蒙养院的意义、对象 xx通乎圣功,实为国民之第一基址。 设置蒙养院为学前教育专门机构:招收“3-7岁儿童”,“每日不得过四点钟” 2.蒙养院的设置 3.蒙养院保教要旨:身心健康发展 4.蒙养院课程:游戏、歌谣、谈话、手技 5.蒙养院保姆的来源与培训: 来源:育婴堂的乳媪、警节堂的节妇 培训:选识字妇女为教员,教材是《孝经》、《列女传》等官编教科书 6.xx养家教合一 评价:推动近代学前的发展 1907年蒙养院428所,在园幼儿4893人 蒙养院地位作用得不到保证

我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历程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历程 点击次数: 478 作者: 朱宗顺 制度化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从制度生成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经过清末的初创、民国初期的调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 一、清末学前教育体制的初创 (一)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资源 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尽管不乏“传统资源”作基础,但不可否认,本土以外的“西方势力”的强行侵入,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国社会是被不请自来、强行登陆的“西方因素”推上了现代化的历程,带上了些许不情愿的色彩。正因为如此,“西方因素”既是我们现代转化的看得见的“推手”,又是我们现代转化的参照“偶像”。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启动也是如此,在近代社会颇为悲壮的现代转化进程中,学前教育也被裹挟着踏上现代征程。一方面,传统教育缺乏向现代学前教育发展的有效“资源”,诸如育婴堂、敬节堂一类传统机构,同福禄贝尔开创的现代学前教育模式有天壤之别,这就逻辑的决定了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现代转化的路径依赖性,模仿(不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无法回避。另一方面,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大批东来、西学东渐加速,从现代教育观念引进、到“物化”的新式教育机构的产生,为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启动提供了可资模仿的外来资源;近代工商业在洋务自强的旗帜下逐步发展,幼儿的看护和教育在部分妇女走出家门以后开始凸现;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后,开民智、新民德、鼓民力成为朝野共识,为近代幼儿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上述条件,说到底,又是由“西方因素”直接或间接促成的。因此,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动力在本土以外。 具体来说,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资源主要来自由“西方因素”促成的教育会学前教育机构和以湖北幼稚园为代表的国人学前教育实践。这两类学前教育实践可分别作为被动模仿西方现代学前教育制度和主动学习西方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代表,为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初创奠定了基础。 1 教会学前教育。东来的传教士在我国创办学前教育机构,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被动举措,但这一举措确实成为我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宝贵资源。《南京条约》签订后,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大门打开,为了便利传教,他们开展慈善活动以吸引中国民众,创设孤儿园、慈幼院、育婴堂等虽属慈善活动,但收容养育幼儿的举措本身,构成了教会学前教育的基础。19世纪80年代,教会在通商口岸的教堂或教会女学仿照西方的幼稚园制度附设小孩察物学堂,由牧师夫人或女传教士任教师,招收牧师、教徒及中国家庭的子女。宗教教育以外,进行知识启蒙教育,具有现代学前教育色彩。据著名传教士林乐知统计,到1902年,教会在华建立的学校中有小孩察物学堂6所。其中,1892年,美国监理工会传教士海淑德女士在上海中西女塾创办幼稚园教师培训班,这是近代中国最早开办的教会幼儿师资培养机构;1898年,英国基督教长老会在厦门鼓浪屿牧师楼举办幼稚园并创办识字培训班。教会早期的学前教育实践为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创立发展 2 湖北幼稚园是近代国人主动模仿西方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表现。1903年9月,由张之洞挈画、端方督办的湖北幼稚园正式开办,聘请日本人户野美知惠为园长,拟定了《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招收5至6岁幼儿入园,保育科目设有行仪、训话、幼稚园语、日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