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考政治复习:初一上学期知识点

2020年中考政治复习:初一上学期知识点

2020年中考政治复习:初一上学期知识点
2020年中考政治复习:初一上学期知识点

2020年中考政治复习:初一上学期知识点

2019年中考政治复习:初一上学期知识点

初一上学期知识点

1、人的生命性表现在: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突出表现)、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2、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3、真正的个性在于从内心深处散发的魅力,真正的独立是逐渐摆脱依赖,勇于为自己负责的精神

4、学会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

5、认识自我的途径:

6、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知识学习和品德培养

7、人的情绪分为喜、怒、哀、惧

8、情趣与兴趣的关系: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产生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

9、培养高雅情趣的方法:A、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B、增强好奇心,将好奇心转化为兴趣,从而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C、丰富的文化生活,是陶冶情操,追求高雅情趣的重要途径;D、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陶冶提升情操。

10、战胜诱惑的方法:A、用科学的方法、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抵制不良诱惑;B、可以采用避开诱因法、婉言谢绝法、专时专用等方法抵制不良诱惑;C、还可以通过认清不良诱惑的危害来抵制不良诱惑;C、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D、培养坚强的意志、请家长老师同学监督等方法

11、青少年怎样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A、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

B、侵害发生前,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持

高度的警惕性,增强抵制诱惑的能力,谨慎交友,培养高雅的生活

情趣,加强防范,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

C、侵害发生时,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采取非法的手段报复,

而要运用法律武器和智慧保护自己,做到见义智为和见义巧为;

D、①青少年在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违

法犯罪分子是凶狠、狡猾的,青少年在与其斗争时;既要有“胆”,

更要有“谋”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

量将不法分子抓获;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

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遭遇不法侵害时,有能力将其制服,当然要勇敢的搏斗,没有

能力将其制服时,可采用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如:记住犯罪分子的相貌特征,事后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

初一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3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 正数大于 0,负数小于 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 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 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 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 如π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 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 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0 的相反数还是 0。 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 的绝对值是 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四有理数的加减法

1.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2.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到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 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0。 一个数同 0 相加减,仍得这个数。 3.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 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5.?=+?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五有理数乘法先定积的符号,再定积的大小 1.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 0 相乘,都得 0。 2.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 5.乘法分配律+=+ 六有理数除法 1.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定符号,最后求结果。 2.除以一个不等于 0 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 除以 任何一个不等于 0 的数,都得 0。

2019年人教版英语初一上学期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2019年人教版英语初一上学期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Unit 2 This is my sister. 1.短语归纳: have a good day 过得愉快 a photo of …………的照片in the first photo 在第一张照片上in my family 在我的家庭里the name of ……的名字 a photo of my family 一张我的全家福family tree 全家福(家族关系图)family photo 全家福 2.必备典句: { 1.That is my family. 那是我的家庭。 2.Those are my parents. 那是我的父母。 3.These are my brothers. 这些是我的兄弟。 4.—Who’s she? 她是谁? —She’s my sister. 她是我的姐姐(妹妹)。 5.This is my sister Kate. 这是我的妹妹凯特。 6.—Nice to meet you , Jane. 见到你很高兴。 —Nice to meet you, too. 见到你我也很高兴。 ¥ 7.—Are those your parents? 那是你的父母吗? —Yes, they are. 是的,他们是。 8.Well, have a good day! 好吧,祝你们过得愉快!

9.Hi, I’m Jenny. 嗨,我是珍妮。 10.Hi, my name is Paul. 嗨,我叫保罗。 11.Here is a photo of my family. 这里有一张我的全家福。 3.指示代词this, that, these, those ~ 1.指示代词是表示“这个,那个,这些,那些”的代词,其中this和these是指距离说话人较近的人或者事物;that和those是指离或华人较远的人或者事物。 2.指示代词this, that作主语时,连系动词be用单数形式is,同时后面的名词用单数形式。当these, those作主语时,连系动词be用复数形式are,同时后面的名词用复数形式。 3.在回答主语是this或that的一般疑问句或特殊疑问句时,在答语中用it代替句中的this 或者that。当回答these或those作主语的一般疑问句或特殊疑问句时,在答语中用they 代替句中的these或those 4.介绍某人时,用this或that,而不用he或she. 5.打电话时,说自己是谁用This is…问别人是谁用Who’s that? 4.如何将单数句子变为复数 . (1)指示代词的变化:this变为these,that变为those (2)人称的变化:第一人称I变为we,you不发生变化,he / she / it变为they. I am a teacher.我是一位老师→We are teachers. 我们是老师。 (3)be动词的变化:am或is变为are。 Is she your sister? 她是你的妹妹吗?→Are they your sisters? 她们是你的妹妹吗? (4可数名词的变化: 可数名词的单数形式变为复数形式

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

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 【篇一】 1、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的同学要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他们应该去什么地方: 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西安半坡D.浙江河姆渡 2、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D.过群居生活 3、在我国古代,较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A.元谋人 B.长阳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4、你知道海外华人常自称是“炎黄子孙”的原因是: A.中国人善于想象B.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5、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6.我国历第一个国家是: A.商朝B.秦朝C.夏朝D.西周 7.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资料 8.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 A.宋襄公B.齐桓公C.晋文公D.秦穆公 9.春秋时期孔子的*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名子耕,这些现象直接反映出: A“千耦其耘”B那时已出现牛耕C分封制崩溃D青铜工具的使用 10.联系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你认为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人如果想免除劳役,的办法应该是 A.积极当兵,保卫国家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11.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B.外族入侵C.中央集权D.儒家思想 12.自西汉以后的两千多年,儒家思想被确立为*王朝的正统思想,这与汉武帝推行的哪项措施有关: A.推行推恩令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征战匈奴D.开拓西域 13.汉武帝时,地方上的诸侯国被越分越小,这种现象与下列哪项措施有关: A.推行推恩令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征战匈奴D.开拓西域 1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初一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基础,这篇文章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初一上学期数学的重要知识点,方便同学们参考学习。 数轴的知识点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平行线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整式 (1)整式:是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是有理式的一部分,在有理式中可以包含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但在整式中除数不能含有字母。 ①单项式:由数或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做单项式。 ②多项式:由若干个单项式相加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多项式。

③系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它的次数。 ④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变数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⑤项: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⑥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⑦同类项:多项式中,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⑧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整式加减 整式的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掉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几何图形 (1)几何图形 将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是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由一个或多个面围成的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三维图形。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分类:柱体、锥体、旋转体、截面体等。 (3)平面图形 平面图形是几何图形的一种,指所有点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如直线、三角形、平形四边形等都是基本的平面图形。 分类:圆形、多边形、弓形、多弧形。 (4)点、线、面、体 点:点是最简单的形,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点是空间中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图形。 线:线是由无数个点集合成的图形。

初一英语基础知识点整理

初一英语基础知识点整理 1.名词 首先,注意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A.数的区别:可数名词有单、复数,其复数形式一般是在其后加上-(e)s。不可数名词只有单数形式,而没有复数的变化。B.量的表达区别:可数名词前可用a(n)及 数词来表示其量,也可借助于其它的可数名词,用of介词来表示其量,此时,表示量的可数名词有单、复数变化,表示事物的可数名 词本身则必须用复数。不可数名词前则不可用a(n)及数词来表示其量,只可借助于其它可数名词,表示量的可数名词有单、复数的变化,不可数名词没有数的变化。C.修饰词的差异:可数名词和不可 数名词前都可用some,any来修饰,表示“一些”之意,而表示“很多”之意时,可数名词(复数形式)前应用many或alotof;不可数名 词(只可用单数形式)前应用much或alotof。询问可数名词的量用howmany,而询问不可数名词的量则应用howmuch。 其次,注意名词所有格的用法。有生命事物名词的所有格应在其后加上's。方法:A.单数名词在其后直接加's。B.以-s结尾的复数 名词,在其后加上’,而不可加's。C.以非s结尾的复数名词,需在 其后加上's。D.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有某个人或某个事物时, 只需将最后一个名词变为所有格,前面的各个名词无需变为所有格。E.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分别有某人或某物时,各个名词均需变 为所有格形式。注意:表示无生命事物的名词一般应用of介词短语 来构成其所有格。 2.英语限定词的用法 英语名词前一般常会用上a(n),the,some,any等词修饰它,这些词都叫限定词。限定词的使用应注意选择,不可滥用、混用。 首先,注意冠词的用法。a(n)为不定冠词,它常用在单数可数名词前,表示不确定的人或事物。a用在以辅音音素开头的词、数字、字母、符号等前;an用在以元音音素开头的词前。the为定冠词,可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

初一历史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 1、云南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170万年。 2、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吃上熟食。 这种制作粗糙的打制石器称为旧石器。北京人过群居生活,(3、4) 3.山顶洞人距今1.8万年,居住在洞穴中,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最早能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用兽皮缝制衣服。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3、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7、河姆渡人(约7000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浙江)、居住干栏式的房子。 8、半坡人(约6000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子都已经使 用磨制石器。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华夏族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战争走向融合。(两个战争先是炎帝和黄帝大战蚩尤,后来是炎帝和黄帝之间的战争叫阪泉之野)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炎帝又被称为神农氏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13、大禹治水的方式:筑堤堵水、疏通河道。大禹因为治水有功成为禅让制推选出来的第三位部落联盟首领。

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定都阳城。禹传位于启,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15、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商朝出现了青铜器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甲骨文。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西周时建筑物上开始出现瓦。 17、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分封制的意义:巩固对国家的统治。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四羊方尊P26 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21、我国夏、商、西周出现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2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3、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秋形势图)p36 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晋楚之战) 2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战国形势图)p38 27、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分数形式的数,都就是有理数,整数与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就是正数,也不就是负数;-a 不一定就是负数,+a 也不一定就是正数;π不就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自然数? 0与正整数; a >0 ? a 就是正数; a <0 ? a 就是负数; a ≥0 ? a 就是正数或0 ( a 就是非负数); a ≤ 0 ? a 就是负数或0(a 就是非正数)、 (4)最大的负整数就是-1,最小的正整数就是1 2.数轴:数轴就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就是另一个的相反数;如1、5的相反数就是-1、5,-12的相反数就是12,a 的相反数就是-a,0的相反数还就是0; (2)注意:3、14-π 的相反数就是π-3、14;a-b 的相反数就是b-a ;a+b 的相反数就是-a-b ; (3)相反数的与为0, 即: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除0外)、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例如:|5|=5, |π-3、14|=π-3、14 0的绝对值就是0, 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例如: |-5|=5, |3、14-π|=-(3、14-π)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就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初一数学第一学期知识点归纳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BY HILBERT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a (a )0a (a a ;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 若 a≠0,那么a 的倒数是 a 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 10、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 a .

初一下学期英语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Unit 1 ◆短语归纳 1.play chess 下国际象棋 2. playthe guitar 弹吉他 3. speak English说英语 4.English club英语俱乐部 5. talkto 跟…说 6. playthe violin 拉小提琴 7. play the piano 弹钢琴 8.play the drums 敲鼓 9. makefriends结交朋友 10. dokung fu 练(中国)功夫 11.tell stories 讲故事 12. play games 做游戏 13. on the weekend/on weekends在周末 ◆用法集萃 1.play +棋类/球类下……棋,打……球 2. play the+西洋乐器弹/拉……乐器 3.begood at doing sth.=dowell in doingsth. 擅长做某事 4. be goodwith sb.和某人相处地好 5.needsb.todo sth. 需要某人做某事 6. can +动词原形能/会做某事 7. a little + 不可数名词一点儿…… 8. join the…club 加入…俱乐部 9.like to do sth.=love to do sth.喜欢/喜爱做某事 ◆典句必背 1.Canyoudraw?Yes,Ican. / No, Ican’t. 2. Whatclub doyouwant to join? Iwantto jointhe chess club. 3.Youcan join the Englishclub. 4. Sounds good./Thatsounds good. 5. I can speak EnglishandIcan also play soccer. 6.Please call Mrs.Miller at 555-3721. ◆话题写作 Dear Sir, I want to join yourorganization(组织) to helpkidswithsports,music andEnglish.My nameis Mike. Iam 15 yearsold. I’m astudent inNo. 1Middleschool. Ican play theguitar well.Icansing many songs. Ican swim and speakEnglishwell,too.I think Icanbe good with the kids. I alsodo wellin telling stories. I hopeto get yourletter soon. Y ours,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20xx-20xx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满分:50分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女娲 B. 北京人 C. 元谋人 D. 山顶洞人 2、旧石器时代的典型特征是( )。 A. 使用火 B. 采集野果 C. 使用大制石器 D. 狩猎 3、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们祖先栽培的( )。 A.大豆、小麦 B.花生、高粱 C. 水稻、粟 D.甘薯、玉米 4、下列不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重要标志的是() A. 农作物的种植 B. 家畜饲养 C. 磨制工具 D.火的使用 5、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A. 炎帝、蚩尤 B. 黄帝、蚩尤 C. 黄帝、禹 D. 炎帝、黄帝 6、相传造出衣裳、造船、宫室、指南车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 是()。 A. 炎帝 B.尧 C. 舜 D. 黄帝 7、尧、舜、禹时期,把首领之位传给贤德之人这种产生首领的方式称为() A. 世袭制 B.分封制 C.选举制 D. 禅让制 8、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的是() A. 夏朝 B.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9、西周后期,周厉王于民争利,引发“国人暴动”,周厉王逃亡时间是() A. 前841年 B.前771年 C. 前1600年 D. 前1046年

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A. 商朝 B. 夏朝 C.西周 D.东周 11、商朝时期铸造的、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 D. 青铜树 12、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A. 晋文公 B.齐桓公 C. 楚庄王 D. 秦穆公 13、战国后期,秦国管辖成都及其周围广大地区的是()。 A.象郡 B.蜀郡 C.巴郡 D.辽东郡 14.战国七雄韩、赵、魏的前身是()。 A.鲁国 B.晋国 C.齐国 D.秦国 15.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是()。 A.“仁”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礼治” 16.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学习要经常复习巩固 B.“因材施教” C.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D.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17.秦王“扫六合”,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扫”的是()。 A.韩、赵 B.赵、魏 C.韩、齐 D.齐、韩 18.秦始皇在地方建立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9.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20.下列王朝排序正确的是()。 A.夏—商—东周—西周—秦—汉 B.夏—商—西周—东周—汉—秦 C.商—夏—西周—东周—秦—汉 D.夏—商—西周—东周—秦—汉 二、列举题(共12分)

初一数学第一学期知识点归纳(汇编)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BY HILBERT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a (a )0a (a a ;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 若 a≠0,那么a 的倒数是 a 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 10、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 a .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 第一章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 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 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w w w .x k b o m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 ??<-=>=) 0a (a )0a (0)0a (a a 或 ?? ?≤-≥=) 0() 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初一(七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1-6单元

初一(七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 unit1 My name’s Gina 句型: 1,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Jenny. / I’m Jenny. / Jenny. May I have your name? Yes, my name’s Jenny. What’s his/her name? His/Her name’s Tony/Gina. 2, I’m Tony Brown. What’s your full name? My full name/ It is Tony Brown. My first name is Tony. My last name/family name is Brown. 3, What’s your/his/her telephone/phone number? It’s 555-3539.语法:1,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我的) your(你的) his/her/its(他/她/它的) our(我们的) your(你们的)their(他们的) 后面需要接名词,修饰名词,做前置定语。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等成分。 My book is here. This is my book. 主格: I you he/she/ it we you they 在句中做主语,一般放句首,后面紧跟 am/is/are 及其他动词。 I’m a student. She looks great. 词汇:1. my pron. 我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还有his,her,your 2.由name构成的短语first name 名字 last name 姓氏 family name 姓氏 3.“电话号码”的表达方式: telephone number phone number 4. 本单元出现的缩写有: I’m = I am what’s = what is it’s =it is 5. answer n. 回答;答案(也可做动词“回答”,如answer the questions) 句式: 1. What +be 动词+your(his/her) name? What’s your name? What’s his name? What’s her name? 2. 自我介绍时常用语: My name’s Jenny. I’m Gina. 3.表达第一次和某人见面的高兴之情: Nice to meet you! 4. 询问别人的电话号码: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5. 询问别人的姓氏常用语: What’s her family name?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检测)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使用下图所示生产工具和房屋等的原始居民,最有可能是 ①半坡原始居民 ②河姆渡原始居民 ③生活在长江流域 ④种植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 . 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汨汨清流。”请从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六辅渠 3 . “哪吒”和“二郎神”是中国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在电视剧《封神榜》中,他们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君王是()

A.大禹B.商汤C.周武王D.周厉王 4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是对古代中国、古代欧洲两种政治制度的描述。由此看出,当时中西政治制度的主要不同点是 A.君主所处地位不同B.臣下所处地位不同 C.土地的继承关系不同D.君臣从属关系不同 5 . 下列我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与行为,若在现代世界,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人物是()A.孔子B.墨子C.庄子D.老子 6 .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以上观点反映了春秋时期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7 . 《诗经》中的“千耜其耘”是对西周时期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形象描述。当时实行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原因主要是 A.劳动力充足 B.技术落后 C.生产工具简陋 D.农作物品料单一 8 . 我国奴隶社会的四个朝代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夏—商—西周—春秋B.夏—西周—春秋—商 C.商—夏—西周—春秋D.西周—夏—商—春秋 9 . 在人类的起源和古人类学的研究中,英国的利基家族享誉世界,很多古老的人类化石都是由这个家族发现的。他们研究人类的起源,寻找最古老的人类化石的理想地是下面的哪个地方? A.亚洲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初一英语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上学期英语重点知识总结 一、48个国际音标及26个英文字母的正确书写 要熟练掌握元音和辅音,5个元音字母(a, e, i, o, u),字母的正确占格及单词间距。 二、be动词的用法 be动词有三种变形,分别是:am, is, are。记忆口诀: “我”用am,“你”用are,is用于“他、她、它”;单数全都用is,复数全部都用are。 三、人称及人称代词的不同形式(主格和宾格) 1、三种人称:第一人称(I,we),第二人称(you,you),第三人称(he,she,it, Maria)。 2、人称代词的主格,即人称代词位于句子主语位置时的形态: I,We,You,You,He, She, It, Maria。 3、人称代词的宾格,即人称代词位于句子宾语位置时的形态: me,us,you,you,him, her, it。 4、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 our, your, your, his, her, its, their。 5、名词性物主代词:mine, ours, yours, yours, his, hers, its, theirs。 6、反身代词:myself,ourselves,yourself,yourselves,himself,herself,itself, themselves。 四、基数词(表示数量多少的词,大致相当于代数里的自然数) zero,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eleven,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ixteen, seventeen, eighteen,nineteen, twenty, twenty-one, twenty-two, twenty-three,twenty-four,twenty-five, twenty-six, twenty-seven,

初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最佳答案。) 题号 1 23456 78 9 10 11121314151617 181920 答案 1.右下图为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的宣传 海报。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假如你也想穿越 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 A.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 B.7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C.3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D.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 2.“生活在距今约二十至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大汶口原始居民 3.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 A.黄帝、蚩尤部落B。炎帝、蚩尤部落 C.黄帝、炎帝部落D。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 4.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过着群居生活 5.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平王迁都 D.西周灭亡 6.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 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 期D.宋元时期 7.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21世纪来临之际, 它的仿品作为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献给了联合国,现已被联合国永久珍藏,它是 A.四羊方尊 B.青铜立人像 C.人面鱼纹盆 D.司母戊鼎 8.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先生这里赞扬的是 A.尧B.黄帝C.炎帝D.大禹 9.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