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总酚测定方法修改版

总酚测定方法修改版

总酚测定方法修改版

3.3.3总酚的测定:采用福林酚法测定。

(1)标准品的处理:

准确称取0 .1 g没食子酸,用50 mL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mL,得到质量浓度为1000mg/L 的没食子酸标准储备液,分别取标准储备液0、1.25、2.5、5、10、20、40mL 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配制质量浓度为0 、12.5、25、50、100、200和400mg/L 的系列标准溶液。

(2)样品的处理:

称取2g样品,加入蒸馏水20mL,溶解。以3000r/min转速离心10min后,取其上清液,稀释50倍。

(3)测定与计算:

取1 mL标准液或样品液于15 mL 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 FC (福林酚)显色剂及3 mL 20%Na2CO3,混匀,于50℃水浴反应30 min。在765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每个浓度做3个平行试验,取平均值,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吸光度值A与没食子酸标准溶液浓度(T,mg/mL)之间的回归方程,计算总酚含量。

糖分测定方法

糖分测定 试剂 MeJA购自日本Wako Pure Chemical公司。组织培养过程中采用去离子水。 乙腈为色谱纯,流动相的水为Millipore pure级。葡萄糖、果糖、蔗糖(分析纯100度烘干)购自Sigma公司。 设备 Waters 600E高效液相色谱仪,Alltech 2000 ELSD (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蒸发光散射检测器),Waters μBondapak TM NH2色谱柱(3.9×300 mm)。数据采用Waters公司的Enpower软件进行分析。样品用Waters Sep-Park-C18固相萃取小柱过滤。 HPLC样品制备 样品提取方法按照Gerrits (2001)[184]和Laurel (2001)[185]的方法进行修改。 培养液样品的处理方法 1) 取-20oC低温保存的培养液,室温下解冻,涡旋; 2) 取培养液0.5 ml,用去离子水稀释5倍; 3) C18柱过滤。 茎尖样品的处理方法 1) 0.5g 左右的样品,液氮研磨后加入3ml 80%乙醇,100oC提取3min; 2) 12,000g,4oC,离心10min; 3) 保留上清,在沉淀中加入1ml 80%乙醇,涡旋,70oC提取5min; 4) 12,000g,4oC,离心5min; 5) 保留上清,在沉淀中加入1ml 80%乙醇,涡旋,70oC提取5min; 6) 12,000g,4oC,离心5min; 7) 保留上清,在沉淀中加入1ml 去离子水,涡旋,70oC提取5min;

8) 12,000g,4oC,离心5min; 9) 保留上清,在沉淀中加入1ml 去离子水,涡旋,70oC提取5min; 10) 12,000g,4oC,离心5min; 11) 合并以上5步离心得到的上清,旋转蒸发后用水定容至25ml; 12) 取10 ml,冻干(找庄天明,再找杜红梅)(短期-20度,长期-80度); 13) 在冻干后的样品中加入1ml 去离子水,涡旋; 14) C18柱过滤(一个柱3-5次,用甲醇洗一次,再用水洗一次,5ml 枪)。 色谱条件 液动相为乙腈:水(v/v) = 75:25。上样前将C18柱过滤后的样品经0.45 μm 滤膜过滤。上样量为15 μl,每个样品重复上样2次。柱温25oC,流速1 ml/min。 工作曲线的制备 称取100oC烘至恒重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各5mg,溶解在1ml水中,分别配制成5 mg/ml的糖标准溶液和2.5 mg/ml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溶液。过滤后每种寡糖溶液和糖混合溶液分别进样5、10、15、20、25μl,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的对数和进样量的对数作图得到标准曲线。

总黄酮、多酚含量的测定

燕麦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一、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低速离心机、超声波提取器、恒温水浴锅、粉碎机、pH计、10mL容量瓶15个、10mL具塞试管、100mL烧瓶、10mL离心管10个、试管架2个 二、药品 芦丁标准品40mg、无水乙醇1000mL、亚硝酸钠500g、硝酸铝500g、NaOH 500g 三、实验步骤 (一)、样品处理及总黄酮的提取 1. 将样品籽粒分别称取 2.5 g置于小信封里,80℃烘干24 h。 2. 研成粉末,称取500±2 mg样品于10 mL离心管中,使样品位于试管底部(重复3次)。 3. 每管加4 mL 60%乙醇,放水浴锅60℃浸提2 h。6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后取上清液于10 mL容量瓶中。 4. 再向离心管中加4 mL的60%乙醇,放水浴锅60℃浸提1 h。6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后取上清液于相应的10 mL容量瓶中。60%乙醇定容至10 mL,待测。 (二)、标准曲线绘制 1. 精确量取浓度200 μg/mL芦丁标准溶液0、0.2、0.4、0.8、1.2、1.6、 2.0 mL 分别置于10 mL容量瓶中。 2. 向容量瓶中分别加60%乙醇5、4.8、4.6、4.2、 3.8、3.4、3.0 mL。 3. 然后加5%亚硝酸钠0.3 mL,摇匀,静置6 min。 4. 再加10%硝酸铝0.3 mL,摇匀,静置6 min。 5. 加4%氢氧化钠4.0 mL,用60%的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静置12 min。 6. 于51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并以芦丁标准浓度值为纵坐标,以吸光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三)、样品提取液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准确吸取总黄酮提取液2.0 mL于10 mL容量瓶中,按二的方法测定吸光度,

挥发酚的测定 国标法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警告:乙醚为低沸点、易燃和具麻醉作用的有机溶剂,使用时周围应无明火,并在通 风柜内操作,室温较高时,样品和乙醚宜先置冰水浴中降温后,再尽快进行萃取操作;三氯甲烷为具麻醉作用和刺激性的有机溶剂,吸入蒸气有害,操作时应配戴防毒面具并在通风处使用。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挥发酚的4-氨基 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地表水、地下水和饮用水宜用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检出限为0.0003 mg/L,测定下限 为0.001 mg/L,测定上限为0.04 mg/L。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宜用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检出限为0.01 mg/L,测定下限为0.04 mg/L,测定上限为2.50 mg/L。 对于浓度高于标准测定上限的样品,可适当稀释后进行测定。 定义挥发酚 volatile phenolic compounds 随水蒸汽蒸馏出并能和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挥发性酚类化合物,结 果以苯酚计。 方法1 萃取分光光度法 4 方法原理 用蒸馏法使挥发性酚类化合物蒸馏出,并与干扰物质和固定剂分离。由于酚类化合物的 挥发速度是随馏出液体积而变化,因此,馏出液体积必须与试样体积相等。 被蒸馏出的酚类化合物,于pH 10.0±0.2介质中,在铁氰化钾存在下,与4-氨基安替比 林反应生成橙红色的安替比林染料,用三氯甲烷萃取后,在46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5 干扰及消除 氧化剂、油类、硫化物、有机或无机还原性物质和苯胺类干扰酚的测定。 5.1 氧化剂(如游离氯)的消除 样品滴于淀粉-碘化钾试纸(6.23)上出现蓝色,说明存在氧化剂,可加入过量的硫酸 亚铁(6.2)去除。 5.2 硫化物的消除 当样品中有黑色沉淀时,可取一滴样品放在乙酸铅试纸(6.24)上,若试纸变黑色,说 明有硫化物存在。此时样品继续加磷酸酸化,置通风柜内进行搅拌曝气,直至生成的硫化氢完全逸出。 5.3 甲醛、亚硫酸盐等有机或无机还原性物质的消除 可分取适量样品于分液漏斗中,加硫酸溶液(6.11)使呈酸性,分次加入50 mL、30 mL、30 mL乙醚(6.5)以萃取酚,合并乙醚层于另一分液漏斗,分次加入4 mL、3 mL、3 mL氢氧化钠溶液(6.12)进行反萃取,使酚类转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合并碱萃取液,移入烧杯中,置水浴上加温,以除去残余乙醚,然后用水(6.1)将碱萃取液稀释到原分取样品的体积。同时应以水(6.1)作空白试验。 5.4 油类的消除 样品静置分离出浮油后,按照5.3操作步骤进行。 5.5 苯胺类的消除

蒽酮比色法测总糖

[1] 姚立虎,徐茜. 蒽酮比色法测食品总糖含量的简化研究[J]. 食品工业992,03:40-42. 1. 2 试剂 0. 1 mg / mL, 1 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mg 葡萄糖标准品溶于少量蒸馏水中,溶解后转移至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100 mL. 蒽酮硫酸溶液:准确称取蕙酮50 mg 于100mL 二烧杯中,加入蒸馏水25 mL, ,缓慢加入98% 质量分数)浓硫酸75 mL, ,边加边搅(于冰水浴中完成),直至蕙酮溶解,冷却至室温后使用(临用新配)。 浓盐酸、浓硫酸、NaOH ,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1. 3 方法 1. 3. 1 显色剂(蒽酮硫醇溶液)用量选择。向试管中加入0. 1 mg / mL 葡萄糖标液0. 1 mL, ,并加入蒸馏水至1m L, ,分别加入不同量的显色剂显色测定,以0. 1 mL, 蒸馏水为空 白对照。 1.3.2 显色时间选择。向10 mL 二试管中加入0. 1mg / mL 葡萄糖标液0. 1 mL 二并加入蒸馏水至1mL, ,在冰水浴中缓慢加入9 mL 显色剂摇匀,改变沸水浴时问,冷却至室温后测体系吸光度。 1.3.3 葡萄搪标准曲线的绘制。改变0. 1 mgmL 葡萄糖标准液和蒸馏水的用量,再分别加入9mL 显色剂,进行显色测定。 1.3.4 正交试验确定提取条件。采用正交试验,考查 4 个影响因素(料液比、盐酸浓度、提取时间、水解时问)对实验的影响,因素水平见表 1.

1.3.5 水溶性总搪的提取。取0. 5 g 棉花纤维于150 mL 圆底烧瓶中,加入30 mL, 蒸馏水,在沸水浴中加热60 mLn, 滤出提取液20 mL 于50 mL 烧瓶中,加 5 mol / L 盐酸 5 mL 继续在沸水浴中加热30 mLn ,冷却后,滴加一滴酚酞,用 5 mol / L, 1 的氧氧化钠中和至中性。 1. 3. 6 水溶性总搪的测定。取提取液 1 mL 于10mL 试管中,在冰水浴中缓慢加入9 mL, 蕙酮硫酸溶液摇匀,在沸水浴中加热9 mLn ,冷却后放置30min 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对应的浓度并计算总糖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 1 吸收曲线 用紫外刊一见分光光度计在500 ~700 nm 波长范围内进行光谱扫描,结果发现在625 nm 处有最大吸收,故本实验采用625 nm 为测定波长。 2. 2 显色剂用量 由图 1 可以看出,当显色剂用量为9 ml 二时吸光度最大,故实验采用显色剂用量为9 m l。

淀粉、总糖、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淀粉、总糖、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淀粉的测定方法---蒽酮法 一( 原理 用乙醇将烟叶中可溶性糖浸出并分离出去,而后烟叶中淀粉用适量Hcl,因淀粉在稀酸作用下被水解成葡萄糖,再按葡萄糖测定进行。根据葡萄糖的含量从而算出淀粉含量。二( 仪器设备 三角瓶50ml 容量瓶100ml 移液管10ml、1ml 漏斗圆底烧瓶1000ml 离心管和离心机水浴锅温度计烘箱滤纸天平分光光度计 三( 试剂 盐酸乙醇氢氧化钠蒽酮 四、试剂的配制和标准曲线的绘制 1. 葡萄糖标准液的配制称取无水葡萄糖(AR级)0.1g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00毫升,用前取此液10毫升,再用水稀释至100毫升。 2.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6支干洁刻度试管,依次移入葡萄糖标准液 (100μg/ml)0,0.20,0.40,0.60,0.80,1.00ml后,再从1至6试管依次补加1.0,0.8,0.6,0.4,0.2,0ml蒸馏水后,再分别加入蒽酮试剂5毫升,于沸水中加热10分钟,冷却后在620nm波长处比色,记录OD值,以吸光值为纵坐标,糖含量为横坐标,绘出标准曲线 3. 80%乙醇的配制取400毫升乙醇加水定容至 500ml 4. 1当量的盐酸配制 43毫升浓盐酸加水定容至500ml 5. 10%氢氧化钠配制 1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 6. 蒽酮试剂:1克蒽酮溶于72%的HSO1000ml(98%的HSO+240的蒸馏水),棕色瓶冰箱2424

保存2,3周。 五实验步骤 1. 分离出水溶性糖 0.1g样置于离心管中加入8毫升80%乙醇 80?水浴浸 提30分钟冷却后离心(3600转)5分钟残渣再加入 8ml80%乙醇。重复三次 2. 水解 残渣用1当量的盐酸15ml洗入50ml三角瓶,摇匀后烘箱105度加热3.5小时,冷却后加10%氢氧化钠6ml中和,过滤,蒸馏水定容100ml。 3. 测定 取滤液1ml(空白用1ml蒸馏水代替),加入蒽酮试剂5ml,摇匀,于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冷却后在620nm波长处比色 六结果的计算与表述 C=AN*0.9/W C—样品淀粉含量(μg/g) W—样品重量(g) A—标准曲线查得的糖量(μg) N—样品提取液占样品反应液的倍数 蒽酮比色法测总糖: 实验步骤: 1、可溶性糖的提取:准确称取烟叶样品0.100克,置于离心管中,加入8毫升80%乙醇,于80?水浴浸提30分钟,冷却后于4000转离心5分钟,收集上清液,残渣再加入8毫升80%乙醇,再次浸提,重复两次,将三次提取的上清液合并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并定容至100毫升。 2、总糖的测定:取提取液1毫升于试管中(空白中用1毫升蒸馏水代替),加入蒽酮试剂5毫升,摇匀,于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冷却后在620nm波长处比色。

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案

总黄酮含量测定 一样品溶液的制备 70%乙醇溶液,料液比1﹕8 ,80度下回流2h。取10g样品放入圆底烧 瓶中加入80ml 70%乙醇溶液回流2h,抽滤定容至100ml备用。使用时先离心再用70%乙醇稀释10倍做样品溶液。 二芦丁标准品的配置 精密称取芦丁2mg,加无水乙醇定容至10ml。制得浓度为0.2mg/ml芦 丁标准品溶液。 三显色方法的确定 1 扫描原液分别取芦丁溶液和样品溶液各1ml,加无水乙醇定容至25ml,空白对照,全波扫描。 2硝酸铝显色法分别取芦丁对照品溶液和样品溶液各5ml,加5%亚硝酸 钠溶液(1.25g亚硝酸溶于无水乙醇中定容到25ml容量瓶中) 1ml, 摇匀,放置6min,加10%硝酸铝溶液(4,4014g硝酸铝.九水溶于无水乙醇中定容到25ml 容量瓶中) 1ml,摇匀,放置6min,加4%氢氧化钠试液(2g氢氧化钠溶于无水乙醇中定容到50ml容量瓶中)10ml, 再加无水乙醇定容至25ml,摇匀,放置15min,空白对照,全波扫描bb 。 3氯化铝显色法分别取芦丁对照溶液和样品溶液各5ml ,加1%的氯化 铝溶液(1g氯化铝溶于无水乙醇中定容到100ml容量瓶中)10ml,摇匀放置10min,空白对照,全波扫描。 4 氢氧化钾显色法分别取芦丁对照品溶液和样品溶液各5ml,加3ml10% 氢氧化钾溶液(2.5g氢氧化钾溶于无水乙醇中定容到25ml容量瓶中), 充分摇匀显色5min后,用无水乙醇定容至25ml, 摇匀,空白对照,全波 扫描。 四显色条件的确定 五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取1ml,2ml,3ml,4ml,5ml,6ml芦丁对照品溶液,按所选的显色方法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六精密度实验 按标准曲线绘制方法,分别准确量取1.0ml芦丁标准液5份,按所选显色剂和所确定的最优显色条件在所选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挥发酚的测定

实验四挥发酚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水样的蒸馏预处理方法。 2. 学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中酚的方法。 二、概述 根据酚类能否与水蒸气一起蒸出,分为挥发酚和不挥发酚。挥发酚通常是指沸点在230℃以下的酚类,通常属一元酚。 酚类为原生质毒,属高毒物质。人体摄入一定量时,可出现急性中毒症状;长期饮用被酚污染的水,可引起头昏、出疹、瘙痒、贫血及各种神经系统症状。水中含低浓度(0.1~0.2mg/L)酚类时,可使生长鱼的鱼肉有异味,高浓度(>5mg/L)时则造成中毒死亡。含酚浓度高的废水不宜用于农田灌溉,否则,会使农作物枯死或减产。水中含微量酚类,在加氯消毒时,可产生特异的氯酚臭。 酚类主要来自炼油、煤气洗涤、炼焦、造纸、合成氨、木材防腐和化工等废水。 三、水样保存 用玻璃仪器采集水样。水样采集后应及时检查有无氧化剂存在。必要时加入过量的硫酸亚铁,立即加磷酸酸化至pH=4.0,并加入适量硫酸铜(1g/L)以抑制微生物对酚类的生物氧化作用,同时应冷藏(5~10℃),在采集后24h内进行测定。 四、方法选择 酚类的分析方法较多,而各国普遍采用的为4-氨基安替比林光度法,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测酚方法亦为此。当水样中挥发酚浓度低于0.5mg/L时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光度法,浓度高于0.5mg/L时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光度法。高浓度含酚废水可采用溴化容量法,此法适用于车间排放口或未经处理的总排污口废水。 五、预蒸馏 水中挥发酚经过蒸馏以后,可以消除颜色、浑浊度等干扰。但当水样中含氧化剂、油、硫化物等干扰物质时,应在蒸馏前先做适当的预处理。 1. 干扰物质的排除 (1)氧化剂(如游离氯):当水样经酸化后滴于碘化钾—淀粉试纸上出现蓝色时,说明存在氧化剂。遇此情况,可加入过量的硫酸亚铁。 (2)硫化物:水样中含少量硫化物时,用磷酸把水样pH调至4.0(用甲基橙或pH计指示),加入适量硫酸铜(1g/L)使生成硫化铜而被除去:当含量较高时,则应用磷酸酸化的水样置于通风柜内进行搅拌曝气,使其生成硫化氢逸出。 (3)油类:将水样移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离出浮油后,加粒状氢氧化钠调节至pHl2~12.5。用四氯化碳萃取(每升样品用40ml四氯化碳萃取两次),弃去四氯化碳层,萃取后的水样移入烧杯中,在通风柜中于水浴上加温以除去残留的四氯化碳,用磷酸调节至pH4.0。当石油类浓度较高时,用正己烷处理较四氯化碳为佳。 (4)甲醛、亚硫酸盐等有机或无机还原性物质:可分取适量水样于分液漏斗中,加硫酸溶液使水样呈酸性,分次加入50ml,30ml,30ml乙醚或二氯甲烷萃取酚,合并二氯甲烷或乙醚层于另一分液漏斗中,分次加入4ml,3ml,3ml 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萃取,使

总黄酮、多酚含量的测定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一、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低速离心机、超声波提取器、恒温水浴锅、粉碎机、pH计、10mL容量瓶15个、10mL具塞试管、100mL烧瓶、10mL离心管10个、试管架2个 二、药品 芦丁标准品40mg、无水乙醇1000mL、亚硝酸钠500g、硝酸铝500g、NaOH 500g 三、实验步骤 (一)、标准曲线绘制 1. 芦丁标准品40mg置于称量瓶中80℃烘干至恒重,取烘干后的20mg芦丁标准品用水定容至100mL,得200μg/mL芦丁标准贮备液,精确量取上述浓度芦丁标准贮备溶液0、0.2、0.4、0.8、1.2、1.6、 2.0 mL分别置于10 mL具塞试管中。 2. 向具塞试管中分别加60%乙醇5、4.8、4.6、4.2、 3.8、3.4、3.0 mL。 3. 然后加5%亚硝酸钠0.3 mL,摇匀,静置6 min。 4. 再加10%硝酸铝0.3 mL,摇匀,静置6 min。 5. 加4%氢氧化钠4.0 mL,用60%的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静置12 min。 6. 于51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并以芦丁标准浓度值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研究表明芦丁标准品含量在0~0.5mg 范围内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二)、样品处理及总黄酮的提取(以60%乙醇提取为例) 1. 将样品在80℃烘干24 h,粉碎后过80目筛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2. 称取500±2 mg样品于25 mL具塞三角瓶中,使样品位于三角瓶底部(重复3次)。 3. 每瓶加4 mL 60%乙醇,放超声波提取器提取2 h。提取液转至10 mL具塞离心管中。 4. 再向具塞三角瓶中加4 mL的60%乙醇,放超声波提取器提取1 h,提取液转至相应10 mL具塞离心管中,6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后取上清液于相应

实验一,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

实验一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一、实验目的 掌握还原糖和总糖测定的基本原理,学习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操作方法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其中乳糖和麦芽糖是还原糖,蔗糖和淀粉是非还原糖。利用糖的溶解度不同,可将植物样品中的单糖、双糖和多糖分别提取出来,对没有还原性的双糖和多糖,可用酸水解法使其降解成有还原性的单糖进行测定,再分别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还原糖以葡萄糖含量计)。 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及其它产物,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成正比关系,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由于多糖水解为单糖时,每断裂一个糖苷键需加入一分子水,所以在计算多糖含量时应乘以0.9。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 1.实验材料 小麦面粉;广范pH试纸。 2.主要仪器 (1)大试管:2×20cm×14 (2)烧杯:100mL×3 (3)三角瓶:100mL×1 (4)容量瓶:100mL×3 (5)移液管:1mL×3;2mL×2;10mL×4 (6)吸耳球、玻璃棒 (7)恒温水浴锅 (8)漏斗、滤纸 (9)白瓷缸、电炉 (10)精度天平

(11)分光光度计 3.试剂(已制备) (1)1mg/mL葡萄糖标准液 准确称取90℃烘至恒重的分析纯葡萄糖100mg,置于小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混匀,4℃冰箱中保存备用。 (2)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 将6.3g 3,5-二硝基水杨酸(DNS)和2mol\L NaOH溶液262mL,加到500mL含有185g酒石酸钾钠的热水溶液中,再加5g重蒸酚和5g亚硫酸钠,搅拌溶解,冷却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7-10天后才能使用。 (3)6mol/L HCl和6mol/L NaOH 。 四、操作步骤 1.制作葡萄糖标准曲线 取7支2×20cm大试管编号,按表1分别加入浓度为1mg/mL的葡萄糖标准液、蒸馏水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配成不同葡萄糖含量的反应液。 将各管摇匀,在沸水浴中准确加热5min,取出,用流动水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补充至20mL (即各加入16.5mL蒸馏水),震荡混匀,在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比色。调波长540nm,用0号管调零点,测出1~6号管的吸光度值。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葡萄糖含量(mg)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 2.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 (1)还原糖的提取 准确称取3.00g食用面粉,放入100mL烧杯中,先用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然后加入50mL蒸馏水,搅匀,置于50℃恒温水浴中保温20min,使还原糖浸出。将浸出液用100mL容量瓶定容,混匀,过滤,滤液作为还原糖提取液,待测。 (2)总糖的水解和提取 准确称取1.00g食用面粉,放入100mL三角瓶中,加15mL蒸馏水及10mL 6mol/L HCl,置沸水浴中加热水解30min。待三角瓶中的水解液冷却后,用6mol/L NaOH中和(大约10mL左右),用广范pH试纸测试中和到pH=7,用蒸馏水定容在100mL容量瓶中,混匀。将定容后的水解液过滤,取滤液1 mL,移入另一9mL水的试管中,混匀,稀释10倍作为总糖待测液。 (3)显色和比色 取7支2×20cm大试管,编号,按表2所示分别加入待测液和显色剂,用7号管进行空白调零。加热、定容和比色等其余操作与制作标准曲线相同。

蔗糖的测定方法

蔗糖的测定方法 1.原理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蔗糖经盐酸水解转化为还原糖,再按还原糖测定。水解前后还原糖的差值为蔗糖含量。 2.适用范围GB5009.8-85。本方法适合于所有食物样品蔗糖的检测。 3.仪器(1)滴定管(2)25ml古式坩埚或G4垂融坩埚(3)真空泵(4)水浴锅 4.试剂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4.1 6 mol/L盐酸:量取5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00 ml。 4.2 甲基红指示剂:称取10mg甲基红,用100ml乙醇溶解。 4.3 5 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4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34.639g 硫酸铜(CuSO4·5H2O),加适量水溶解,加0.5ml硫酸,再加水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 4.5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173g酒石酸钾钠与50g氢氧化钠,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贮存于橡胶塞玻

璃瓶中。 4.6 精制石棉:取石棉先用3mol/L盐酸浸泡2~3天,用水洗净,再加2.5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3天,倾去溶液,再用热碱性酒石酸铜已液浸泡数小时,用水洗净。再以3 mol/L 盐酸浸泡数小时,以水洗至不呈酸性。然后加水振摇,使成微细的浆状软县委,用水浸泡并贮存于玻璃瓶中,即可用做填充古式坩埚用。 4.7 0.1000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4.8 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g 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9 硫酸铁溶液:称取50g硫酸铁,加入200ml水溶解后,慢慢加入100ml硫酸,冷却后加水稀释至1L。 4.10 3mol/L盐酸:量取3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20ml。 5.操作方法5.1样品处理:5.1.1乳类、乳制品及含蛋白质的食品:称取约0.5~2 g固体样品(吸取2~10 ml液体样品),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50 ml 水,摇匀。加入10 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4 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30min,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滤液备用。 5.1.2酒精性饮料:吸取100 ml样品,置于蒸发皿中,用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在水浴上蒸发至原体积1/4后,移入250 ml容量瓶中。加50 ml水,混匀。以下按5.1.1自"加10ml碱

饮料中总糖的测定

饮料中总糖的测定 测定总糖通常以还原糖的测定方法为基础,将食品中的非还原性双糖,经酸水解成还原性单糖,再按还原糖的测定法测定,测出以转化糖的总糖量。 若需要单纯测定食品中的蔗糖量,可分别测定样品水解前的还原糖量及水接后的还原糖量,两者的差再乘以校正系数0.95就是蔗糖量,即1g转化糖量相当于0.95g蔗糖量。 1原理 样品除去蛋白质后,加入稀盐酸,在加热条件下使蔗糖水解转化为还原糖,再以直接滴定法或高锰酸钾法测定。还原糖测定原理是根据还原糖可以还原碱性酒石酸铜,生成氧化亚铜这一特性来决定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时有甲乙液混合而成。试剂甲为硫酸铜溶液,试剂乙为氢氧化钠与酒石酸钾钠的混合液。甲乙两中溶液的混合液与还原糖作用,在加热滴定时产生红色氧化亚铜,滴定终点可以借助次甲基兰做指示剂。次甲基兰在碱性溶液中(加热至沸腾)可被还原成无色。 2?仪器 !)恒温水浴箱 2)其他仪器同还原糖的测定 3试剂 1)6mol/L盐酸溶液

2)甲基红指示剂:称取0.1g甲基红溶于100MI60%(体积分数)乙醇中。 3)200g/L氢氧化钠溶液 4)水解后的蔗糖标准溶液配制: (A)称取105度烘干至恒重的纯蔗糖I.OOOOg,用蒸馏水溶解,转移入500毫升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液1毫升相当于纯蔗糖 2mg. (B )吸取蔗糖标准液50毫升置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6mol/L5 毫升在68---70度水浴中加热15min,冷去后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用200g/L的氢氧化钠中和至中性,加水至刻度,摇匀,此标准液1毫升相当于蔗糖 1mg. 5)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g硫酸铜及0.05g次甲基蓝,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毫升 6)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及75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加入4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中。 7)乙酸锌溶液:称取乙酸锌结晶21.9g,加3毫升冰醋酸,加水溶解 至100毫升 8)106g/L亚铁氰化钾溶液 4测定方法 (1)样品处理(对于无蛋白质的饮料此处理步骤可以省略) 吸取果汁饮料样品10毫升于250毫升容量瓶中,加少量水摇匀,摇匀后加

总黄酮测定含量

1 各批次药材含量测定 使用已经确定的总黄酮含量检测方法分别进行5个批次原料含量的测定 总黄酮含量测定:分别精密称取药材粗粉0.5g,置100ml锥形瓶中,加70%乙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60分钟,放冷,称定,加入70%乙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过滤,弃去粗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10.0ml上聚酰胺树脂,待充分吸附后,用乙醇进行洗脱,至流出液基本无色,以洗脱液定容至25ml量瓶中,备用。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5ml,置10ml比色管中,加 5%亚硝酸钠溶液0.4ml,使混匀,放置6分钟,加10%硝酸铝溶液0.4ml,摇匀,放置6 分钟,加2mol/L氢氧化钠溶液3ml,再加30%乙醇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Ⅴ B),在504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表1 不同批次药材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 批号含量(%) 1 2 3 X±S 20140516 0.16350.16480.17010.1661±0.0035 20140516紫外扫描色谱图 2 药材总黄酮转移率研究 2.1 单个药材转移率研究

2.1.1 单个药材的转移率测定 同一批次的各药材,分别按照产品生产工艺提取得单个药材的总黄酮浓缩液样品,进行总黄酮含量检测,与“1”项下同批药材的总黄酮含量相比得出单个药材的转移率(如下式),分别进行5批次药材测定。 黄芪、桑叶、黄精、山茱萸:分别取黄芪、桑叶、黄精、山茱萸各100g,加水煎煮两次(回流),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0h,过滤;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1.0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00ml,备用。 黄芪不同浓缩程度的考查:取黄芪100g,加水煎煮两次(回流),第一次加水20倍量,煎煮2.5h,过滤;第二次加水20倍量,煎煮2.0h,过滤,合并滤液,重复试验三次,分别浓缩至50ml、100ml、200ml,备用。 精密量取上述溶液5ml,加乙醇15ml,摇匀,过滤,弃去粗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10.0ml上聚酰胺树脂,待充分吸附后,用乙醇进行洗脱,至流出液基本无色,以洗脱液定容至25ml量瓶中,备用。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5ml,置10ml 比色管中,加5%亚硝酸钠溶液0.4ml,使混匀,放置6分钟,加10%硝酸铝溶液0.4ml,摇匀,放置6 分钟,加2mol/L氢氧化钠溶液3ml,再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ⅤB),在504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表2 不同批次药材提取液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 批号含量(%) 1 2 3 X±S 20140516 0.16350.16480.17010.1661±0.0035

水中挥发酚类的测定1(精)

实验一工业分析项目之-------水中挥发酚类的测定挥发酚类通常指沸点在230℃以下的酚类,属一元酚,是高毒物质。生活饮用水和Ⅰ、Ⅱ类地表水水质限值均为0.002mg/L,污染中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为0.5mg/L(一、二级标准)。测定挥发酚类的方法有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溴化滴定法、气相色谱法等。本实验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挥发酚。 一、方法原理 用蒸馏法使挥发性酚类化合物蒸馏出,并与干扰物质和固定剂分离。由于酚类化合物的挥发速度是随馏出液体积而变化,因此,馏出液体积必须与试样体积相等。 被蒸馏出的酚类化合物,于pH 10.0±0.2介质中,在铁氰化钾存在下,与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橙红色的安替比林染料,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蒸馏法预处理水样的方法和用分光光度测定挥发酚的实验技术。 2.掌握测定方法原理,分析影响实验测定准确度的因素。 三、仪器 1.500ml全玻璃蒸馏器。

2.50ml具塞比色管。 3.分光光度计。 四、试剂 1.无酚水:于1升中加入0.2g经200℃活化0.5h的活性炭粉末,充分振摇后,放置过夜。用双层中速滤纸过滤,滤出液储于硬质玻璃瓶中备用。或加氢氧化钠使水呈强碱性,并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至紫红色,移入蒸馏瓶中加热蒸馏,收集馏出液备用。 2.硫酸铜溶液:称取50g硫酸铜(CuSO4·5H2O)溶于水,稀释至500ml。 3.磷酸溶液:量取10ml85%的磷酸用水稀释至100ml。 5.苯酚标准储备液:称取1.00g无色苯酚溶于水,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置于冰箱内备用。该溶液按下述方法标定:吸取10.00ml苯酚标准储备液于250ml碘量瓶中,加100ml水和10.00ml 0.1000mol/L溴酸钾-溴化钾溶液,立即加入5ml浓盐酸,盖好瓶塞,轻轻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加入1g碘化钾,密塞,轻轻摇匀,于暗处放置5min后,用0.12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记录用量。以水代替苯酚储备液做空白试验,记录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苯酚储备液浓度按下式计算:

实验一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蒽酮法

实验十二胰岛素、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血糖是指血液中糖,由于正常人血液中糖主要是葡萄糖,所以一般认为,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4.4~6.7mmol/L(80~ 120mg/100ml)。 血糖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全身各组织都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以氧化供能,特别是脑、肾、红细胞、视网膜等组织合成糖原能力极低,几乎没有糖原贮存,必须不断由血液供应葡萄糖。当血糖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严重妨碍脑等组织的能量代射,从而影响它们的功能。所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糖浓度的调节 血糖浓度能维持相对恒定是由于机体内存在一整套高效率的调节机制,精细地控制着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使之达到动态平衡。 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下丘脑和自主神经系统对所控制激素的分泌,后者再通过影响血糖来源与去路关键酶的活性来实现。神经系统的调节最终通过细胞水平的调节来达到目的。 下丘脑一方面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另

一方面也作用于胰岛α-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同时还可以直接作用于肝。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肝细胞的磷酸化酶活化,使糖原分解加速;糖异生关键酶的活性增加,糖异生作用增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下丘脑还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使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还可直接作用于肝,使肝细胞内糖原合成酶活化,促进肝糖原的合成;此外还抑制糖异生途径,促进糖的氧化和转化,总体上使血糖的去路增加,来源减少,最终达到使血糖浓度降低的目的。 激素 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 :胰岛素 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素、甲状腺素 它们对血糖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糖代谢各主要途径的影响来实现的。 在激素发挥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中,最重要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在应激时发挥作用,而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都可影响血糖水平,但在生理性调节中仅居次要地位。 胰岛素 使肌肉和脂肪组织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增加,利于血糖进入这些组织进行代谢。 诱导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合成,加速细胞内葡萄糖的分解利用。 通过使细胞内cAMP含量减少,激活糖原合成酶和丙酮酸脱氢酶系,抑制磷酸化酶和糖异生关键酶等,使糖原合成增加,糖的氧化利用、糖转变为脂肪的反应增加,血糖去路增快;使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减少或受抑制,使血糖来源减少,最终使血糖浓度降低。 胰高血糖素 主要通过提高靶细胞内cAMP含量达到调节血糖浓度的目的。细胞内的cAMP 可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后者通过酶蛋白的共价修饰改变细胞内酶的活性,即激活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关键酶,抑制糖原合成和糖氧化的关键酶,使血糖升高。 肾上腺素

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1、对照法 1) ①对照品制备: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20.8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70%乙 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②样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样品0.50g,精密加入70%乙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重量,即得。 ③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对照品溶液0.0、1.0、2.0、3.0、4.0、5.0ml,分别置于25ml比色管中,加70%乙醇10ml,加5%亚硝酸钠溶液1ml,摇匀,放置6分钟,加1mol/L 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70%乙醇置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各取10ml 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70%乙醇稀释至刻度。在510nm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2) ①样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确称取80℃恒温干燥的样品用50%甲醇回流提取,料液比1:15,提取两次,每次30min,将两次提取液合并浓缩至一定体积,用30%甲醇定容至50ml 容量瓶中。从其中取出12ml溶液放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再从100ml 容量瓶中取出1.5ml溶液,放至10ml容量瓶中,定容,为待测样品液Ⅰa和Ⅱa。 ②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分别作样品液Ⅰa、Ⅱa及芦丁标准品的吸收曲线,均在350 nm 处有一强吸收,因此选择350 nm为测定波长。 ③标准曲线的制定: 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10.3mg,用少量30%乙醇溶解后,转移至50ml容量瓶,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分别精密量取2ml、3ml、4ml、5ml、6ml芦丁溶液置于100ml 容量瓶中,于350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值,以芦丁空白为参比,以芦丁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提示在4.12~12.36mg/103ml浓度之间,吸光度值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④含量测定结果: 分别吸取2.2.1中Ⅰa和Ⅱa待测样品液各适量于石英比色池中,按标准芦丁一吸光度测定法,以样液空白参比,于3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值,计算各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 计算公式为:样品总黄酮含量(%)=0.03692(A+0.1644)/W。 注:上式为通过回归方程转化而来,式中A为测得样品液的吸光度值,W为称样量。

水中挥发酚测定注意事项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挥发酚的测定方法是4-氨基安替比林(4-AAP )分光光度法,样 品处理需经过蒸馏,蒸馏样品量大,费时费电,而且显色后用氯仿萃取,氯仿毒性大,操作 繁锁[1 ]用乙醚萃取,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酚,检出限完全满足生活 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而且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日常检测工作的需要。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1.1.1仪器分光光度计。 1.1.2试剂酚标准溶液:1000mg/L (苯酚计),购买国家标准物质中心生产的酚标准溶液;酚标准应用溶液为临用前用无酚水稀释成 1.00卩g/ml;氢氧化钠溶液(2mol/L );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20g/L ),临用新配;铁氰化钾溶液(80g/L ),临用新配;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pH9.8 ):20g氯化铵,溶于100ml氨水中。 1.2方法 1.2.1标准曲线绘制取8个500ml分液漏斗,每个分液漏斗中加入纯水250ml,然后分 别加入酚标准应用溶液0.00、0.50、1.00、2.00、4.00、6.00、8.00、10.00ml,加入5ml 硫酸 (1+1 )溶液混匀,分别以30、10、10ml乙醚萃取,合并乙醚液于100ml分液漏斗中,分别以2.0ml、2.0ml、2.0ml氢氧化钠溶液(2mol/L )进行反提取,合并氢氧化钠于25ml 比色管中,用硫酸溶液中和至中性后供测定。 1.2.2测定于标准及样品提取液(提取方法同标准品提取法)中各加入1.0ml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pH9.8 )摇匀。加入1.0ml4-AAP溶液,摇匀.最后加入1.0ml铁氰化钾溶液,摇匀。用纯水稀释至10.0ml,混匀。放置10min,于510nm波长处,用2cm比色皿,空白管作参比,测量吸光度值A。以吸光度值A为纵坐标,酚标准含量值M (卩g)为横坐标作线性回归。 1.2.3结果计算 X=M V X为水中挥发酚的含量(mg/L);M为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中挥发酚的含量(卩g);V

设计实验 总黄酮的提取和测定

设计性实验: 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和测定 小组人员:袁国明郎启国赵永仓王蓉 一、目的要求 1、探究不同浓度的乙醇和在不同时间下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 2、掌握从银杏叶中提取总黄酮的操作步骤和测定方法。 3、了解提取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制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根据超声波具有空化、粉碎、搅拌等特殊作用,对银杏叶的细胞有破坏现象,使乙醇溶液能渗透到银杏叶中,以便让总黄酮溶解在乙醇中,在通过分离提纯的方法,来获得总黄酮的含量。 黄酮类是含酚羟基的化合物,能够和铝离子产生黄色络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溶液呈红色。因此,本实验所采用的方法是在碱性溶液中加铝盐显色的分光光度法。其具体操作是在所测定的溶液中加入5%NaNO2;10%A1(NO3)3;5%NaOH溶液,在500nm波长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所提溶液中总黄酮的含量。 三、试剂和器材 1、试剂 芦丁标准品;5%NaNO2;10%A1(NO3)3;5%NaOH;30%、40%、50%、60%、70%、80%的乙醇(用95%的酒精31.91ml、42.55ml、53.19ml、68.83ml、74.47ml、85.11ml );及蒸馏水等。 2、材料 新鲜的银杏叶 3、器材 容量瓶25ml(×1) 100ml(×6);吸管0.5ml(×2)1ml(×2),2ml(×1),5ml (×1)粉碎机;超声波清洗机;高速离心机;三角锥形瓶50ml(×6);滤纸;分光光度

计;烧杯;具塞刻度试管;分析天平;20ml量筒等 四、操作方法 1、银杏叶的处理 把新鲜的银杏叶低温烘干,使水分小于8%,制成干粉,待用。 2、制作标准曲线 准确称取芦丁标准品5mg,用80%乙醇溶解,定容于25mL容量瓶中,摇匀,得0.2mg /mL的标准溶液。 移液管精确吸取标准溶液0.0、0.2、0.4、0.6、0.8、1.0、1.2ml,分别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5%NaNO2 0.4mL,摇匀,放置5min;加入10%A1(NO3)3 0.4mL,摇匀,放置6min;加入5%NaOH 4.0mL,再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在80℃水浴中保温10min。以试剂空白作为参比溶液。用1cm比色皿,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标样浓度和吸光度的关系)。 表1-1 标准曲线制作 管号 1 2 3 4 5 6 7 芦丁标准液(mL)0.0 0.2 0.4 0.6 0.8 1.0 1.2 5%NaNO2(mL)0.4 0.4 0.4 0.4 0.4 0.4 0.4 放置时间(min) 5 5 5 5 5 5 5 0.4 0.4 0.4 0.4 0.4 0.4 0.4 10%Al(NO3)3 (mL) 放置时间(min) 6 6 6 6 6 6 6 5%NaOH(mL) 4.0 4.0 4.0 4.0 4.0 4.0 4.0 蒸馏水(mL) 5.2 5.0 4.8 4.6 4.4 4.2 4.0 3、探究不同时间对黄酮提取的影响 分别称取6分1g的银杏叶粉末,放在50mL的三角锥形瓶中,并作相应标记,分别加入70%的乙醇溶液各20mL,在超声波清洗机(500W)超声30 min、35 min 、40min、45 min、50min、 55min将溶液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后除去滤渣,得到粗产品,用量筒量体积做记录,等待备用。 4、探究不同浓度的乙醇对总黄酮提取的影响

葡萄糖检测方法

葡萄检测方法汇总 与葡萄糖检测相关的国家地方标准汇总: GB/T 30390-2013 油料种籽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DB41/T 321-2003 食品添加剂. 葡萄糖含量测定方法 NY/T 2279-2012 食用菌中岩藻糖、阿糖醇、海藻糖、甘露醇、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核糖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GB/T 22428.1-2008 淀粉水解产品还原力和葡萄糖当量测定 GB/T 20379-2006 淀粉衍生物葡萄糖浆、果糖浆和氢化葡萄糖浆成分的测定 GB/T 16285-2008 食品中葡萄糖的测定酶-比色法和酶-电极法 CNS 2874-N5083 葡萄糖浆及干葡萄糖浆 GB/T18932.22-2003蜂蜜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 GB/T22221-2008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YC/T252-2008烟用料液葡萄糖、果糖、蔗糖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国家地方标准检测方法汇总表

葡萄糖的应用范围 葡萄糖作为人体的基本元素和最基本的医药原料,其作用和用途十分广泛。尤其是随着广 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糖作为蔗糖的替代用糖应用于食品行业,为葡萄糖的应用开拓了 更广阔的领域。 (一)发酵工业 微生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碳氮比,葡萄糖作为微生物的碳源,是发酵培养基的主料,如抗 生素、味精、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等都需大量使用葡萄糖,同时也可用作微生物 发酵多聚糖和有机溶剂的原料。 1.抗生素发酵 葡萄糖是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尤其是抗生素发酵必不可少的原料,抗生素中最主要的品 种是青、链霉素,而这两种抗生素发酵都是以葡萄糖或者高DE值的淀粉水解液(即葡萄糖液)为 碳底物。链霉素发酵以结晶葡萄糖为主,也可用高DE值的淀粉水解液(即葡萄糖液);其他如利 福平也以葡萄糖或者高DE值的淀粉水解液(即葡萄糖液)为主要碳源;沽霉素、红霉索、麦迪霉 素也是以葡萄糖或者高DE值的淀粉水解液(即葡萄糖液)为底物;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也需要 用葡萄糖或者高DE值的淀粉水解液(即葡萄糖液)为底物。 2.氨基酸发酵 氨基酸是所有活细胞中蛋白质的基本成分,其营养价值极高,多数氨基酸特别是从发酵制 得的氨基酸,是以葡萄糖或者淀粉水解液(即葡萄糖液)为碳源生产的。如L-谷氨酸、赖氨酸等。 3.有机酸发酵 工业上重要的有机酸多数是通过葡萄糖或淀粉水解液发酵生产的,其中包括醋酸、柠檬酸、葡萄糖酸、乳酸和衣康酸,其他还有马来酸、富马酸和D-酒石酸也可用葡萄糖或淀粉水解液发 酵制得。葡萄糖酸也是葡萄糖经发酵,经葡萄糖脱氢酶的氧化产生葡萄糖酸。 4.酶制剂生产 酶工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由于其有效的、专一的催化作用,广泛在医药和食品及日用化工 等方面应用。酶的发酵生产绝大多数都以葡萄糖或淀粉水解液为培养基,如细菌α-淀粉酶以淀 粉液化液为培养基;葡萄糖异构酶就是以2%的葡萄糖为培养基生产的;蛋白酶的工业生产也是 用葡萄糖为培养基。 5.微生物多聚糖发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