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5月份月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5月份月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5月份月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5月份月考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P 为AB 上的一动点,E 为AD 中点,PE 交CD 延长线于Q ,过E 作EF PQ ⊥交BC 的延长线于F ,则下列结论:①APE DQE ???;②PQ EF =;③当P 为AB 中点时,2CF =;④若H 为QC 的中点,当P 从A 移动

到B 时,线段EH 扫过的面积为

1

2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如图,在正方形纸片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折叠正方片ABCD ,使AD 落在BD 上,点A 恰好与BD 上的点F 重合,展开后,折痕DF 分别交AB 、AC 于点E 、G ,连解FG ,下列结论:(1)∠AGD =112.5°;(2)E 为AB 中点;(3)S △AGD =S △OCD ;(4)正边形AEFG 是菱形;(5)BE =2OG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是( )

A .2

B .3

C .4

D .5

3.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连接CD ,过E 作EF ∥DC 交BC 的延长线于F ,若四边形DCFE 的周长为18cm ,AC 的长6cm ,则AD 的长为( )

A .13cm

B .12cm

C .5cm

D .8cm

4.如图,边长为8的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O ,点,E F 分别在边,CD DA 上

(CE DE <),且90,,EOF OE BC ?

∠=的延长线交于点 ,,G OF CD 的延长线交于点,H E 恰为OG 的中点.下列结论:

①OCE ODF ??≌; ②OG OH =; ③210GH =.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5.如图,在菱形ABCD 中,2AB =,,E F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将CDF 沿着DF 折叠得到DFC '△,若C '恰好落在EF 上,则菱形ABCD 的面积为( )

A .23

B .

37

C .

36

D .22

6.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G 是对角线AC 上一点,且CG =CB ,连接BG ,取BG 上任意一点H ,分别作HM ⊥AC 于点M ,HN ⊥BC 于点N ,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HM +HN 的值为( )

A 2

B .1

C 3

D .

22

7.如图,45A ABC C ∠=∠=∠=?,E 、F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①EF BD ⊥,②1

2

EF BD =

,③ADC BEF BFE ∠=∠+∠,④AD DC =,其中正确

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8.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AE、EF为折痕,∠BAE=30°,AB=3,折叠后,点C落在AD边上的C1处,并且点B落在EC1边上的B1处.则BC的长为()

A.3B.3C.2D.23

9.将矩形纸片ABCD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若AB=3,则BC 的长为()

A.2B.2 C.1.5 D.3

10.如图,已知一个矩形纸片OACB,将该纸片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0),点B(0,6),点P为BC边上的动点,将△OBP沿OP折叠得到△OPD,连接CD、AD.则下列结论中:①当∠BOP=45°时,四边形OBPD为正方形;②当∠BOP=30°时,△OAD的面积为15;③当P在运动过程中,CD的最小值为234﹣6;④当OD⊥AD时,BP=2.其中结论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

,顶点D坐标为11.如图,菱形ABCD的BC边在x轴上,顶点C坐标为(3,0)

(0,4),点E 在y 轴上,线段//EF x 轴,且点F 坐标为(8,6),若菱形ABCD 沿x 轴左

右运动,连接AE 、DF ,则运动过程中,四边形ADFE 周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

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6,BC =4,∠A =120°,E 是AB 的中点,点F 在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上,若△AEF 为等腰三角形,则EF 的长为_____.

13.在ABC 中,AB=12,AC=10,BC=9,AD 是BC 边上的高.将ABC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A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则DEF 的周长为______.

14.如图,在ABC 中,D 是AB 上任意一点,E 是BC 的中点,过C 作//CF AB ,交DE 的延长线于F ,连BF ,CD ,若30FDB ∠=?,45ABC ∠=?,22BC =,则

DF =_________.

15.如图,四边形ABCP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点E 在边CP 上,PE =1;作EF ∥BC ,分别交AC 、AB 于点G 、F ,M 、N 分别是AG 、BE 的中点,则MN 的长是_________.

16.如图,点E 、F 分别在平行四边形ABCD 边BC 和AD 上(E 、F 都不与两端点重合),连结AE 、DE 、BF 、CF ,其中AE 和BF 交于点G ,DE 和CF 交于点H .令

AF

n BC

=,EC

m BC

=.若m n =,则图中有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不添加别的辅助线);若

1m n +=,且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28,则四边形FGEH 的面积为_______.

17.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B =OB ,E 为AC 上一点,BE 平分∠ABO ,EF ⊥BC 于点F ,∠CAD =45°,EF 交BD 于点P ,BP =5,则BC 的长为_______.

18.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8,BC =6,点D 为平面内动点,且满足AD =4,连接BD ,取BD 的中点E ,连接CE ,则CE 的最大值为_____.

19.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 //,5,18,AD BC AD BC E ==是BC 的中点.点P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 出发,沿AD 向点D 运动;点Q 同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C 出发,沿CB 向点B 运动.点P 停止运动时,点Q 也随之停止运动,当运动时间为

t 秒时,以点,,,P Q E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t 的值等于_______.

2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5

3AB AD ==,,BAD ∠的平分线AE 交CD 于点E ,连接BE ,若BAD BEC ∠=∠,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如图,在Rt ABC ?中,090BAC ∠=,D 是BC 的中点,E 是AD 的中点,过点A 作//BC AF 交BE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四边形ADCF 是菱形

(2)若4,5AC AB ==,求菱形ADCF 的面积

22.(1)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 中,AEF ?的顶点E ,F 分别在BC ,CD 边上,高AG 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求EAF ∠的度数;

(2)如图②,在Rt ABD ?中,90,BAD AD AB ?

∠==,点M ,N 是BD 边上的任意两

点,且45MAN ?∠=,将ABM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度至ADH ?位置,连接NH ,试判断MN ,ND ,DH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在图①中,连接BD 分别交AE ,AF 于点M ,N ,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2,GF=6,BM= 32,求EG ,MN 的长.

23.在矩形ABCD 中,连结AC ,点E 从点B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B A →的路径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以BE 为边在矩形ABCD 的内部作正方形BEHG .

(1)如图,当ABCD 为正方形且点H 在ABC ?的内部,连结,AH CH ,求证:

AH CH =;

(2)经过点E 且把矩形ABCD 面积平分的直线有______条;

(3)当9,12AB BC ==时,若直线AH 将矩形ABCD 的面积分成1:3两部分,求t 的值.

24.如图,矩形ABCD 中,AB=4,AD=3,∠A 的角平分线交边CD 于点E .点P 从点A 出发沿射线AE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Q 为AP 的中点,过点Q 作QH ⊥AB 于点H ,在射线AE 的下方作平行四边形PQHM (点M 在点H 的右侧),设P 点运动时间为t 秒.

(1)直接写出AQH 的面积(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2)当点M 落在BC 边上时,求t 的值.

(3)在运动过程中,整个图形中形成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全等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所有全等三角形,并求出对应的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不能添加辅助线). 25.如图①,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点Q 是AD 边上的一个动点,点A 关于直线BQ 的对称点是点P ,连接QP 、DP 、CP 、BP ,设AQ =x . (1)BP +DP 的最小值是_______,此时x 的值是_______; (2)如图②,若QP 的延长线交CD 边于点M ,并且∠CPD =90°. ①求证:点M 是CD 的中点;②求x 的值.

(3)若点Q 是射线AD 上的一个动点,请直接写出当△CDP 为等腰三角形时x 的值.

26.(1)问题探究: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E 是BC 的中点,AE 是∠BAD 的平分线,则线段AB ,AD ,DC 之间的等量关系为 ;

(2)方法迁移: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AF 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E 是BC 的中点,AE 是∠BAF 的平分线,试探究线段AB ,AF ,CF 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联想拓展:如图③,AB ∥CF ,E 是BC 的中点,点D 在线段AE 上,∠EDF =∠BAE ,

试探究线段AB ,DF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7.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BC ∥,连接AC ,点P 、E 分别在AB 、CD 上,连接PE ,PE 与AC 交于点F ,连接PC ,D ∠=BAC ∠,DAE AEP ∠=∠. (1)判断四边形PBC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证:CP AE =;

(3)当P 为AB 的中点时,四边形APCE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28.在正方形

中,连接

,为射线

上的一个动点(与点不重合),连接,

的垂直平分线交线段于点,连接

.

提出问题:当点运动时,的度数是否发生改变?

探究问题:

(1)首先考察点的两个特殊位置:

①当点与点重合时,如图1所示,____________

②当

时,如图2所示,①中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__________;(填“变化”或“不变化”)

(2)然后考察点的一般位置:依题意补全图3,图4,通过观察、测量,发现:(1)中①的结论在一般情况下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3)证明猜想:若(1)中①的结论在一般情况下成立,请从图3和图4中任选一个进行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9.点E在正方形ABCD的边BC上,点F在AE上,连接FB,FD,∠ABF=∠AFB.

(1)如图1,求证:∠AFD=∠ADF;

(2)如图2,过点F作垂线交AB于G,交DC的延长线于H,求证:DH=2 AG;

(3)在(2)的条件下,若EF=2,CH=3,求EC的长.

3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AD=30 ,CD=10,F是BC 的中点,P 以每秒1 个单位长

→→→路径以每秒3个度的速度从 A向 D运动,到D点后停止运动;Q沿着A B C D

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到D点后停止运动.已知动点 P,Q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停止后,另一点也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秒,问:

(1)经过几秒,以 A,Q ,F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经过几秒,以A ,Q ,F , P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 ABCD面积的一半?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

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依次判断即可;

【详解】

解:①∵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CD=AD,∠A=∠B=90°,

∵∠A=∠EDQ,∠AEP=∠QED,AE=ED,

∴△AEP≌△DEQ,故①正确,

②作PG⊥CD于G,EM⊥BC于M,

∴∠PGQ=∠EMF=90°,

∵EF⊥PQ,

∴∠PEF=90°,

∴∠PEN+∠NEF=90°,

∵∠NPE+∠NEP=90°,

∴∠NPE=∠NEF,

∵PG=EM,

∴△EFM≌△PQG,

∴EF=PQ,故②正确,

③连接QF.则QF=PF,PB2+BF2=QC2+CF2,设CF=x,

则(2+x)2+12=32+x2,

∴x=1,故③错误,

④当P在A点时,Q与D重合,QC的中点H在DC的中点S处,当P运动到B时,QC的中点H与D重合,

故EH扫过的面积为△ESD的面积=1

2

,故④正确,

则正确的是①②④,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难度较大.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利用翻折不变性可知:AG=GF,AE=EF,∠ADG=∠GDF=22.5°,再通过角度计算证明

AE=AG,即可得到答案,具体见详解.

【详解】

因为∠GAD =∠ADO =45°,由折叠可知:∠ADG =∠ODG =22.5°. (1)∠AGD =180°﹣45°﹣22.5°=112.5°,故(1)正确;

(2)设OG =1,则AG =GF ,

又∠BAG =45°,∠AGE =67.5°,∴∠AEG =67.5°,

∴AE =AG ,则AC =2AO =2+1),

∴AB

=, ∴AE≠EB ,故(2)错误;

(3)由折叠可知:AG =FG ,在直角三角形GOF 中, 斜边GF >直角边OG ,故AG >OG ,两三角形的高相同, 则S △AGD >S △OGD ,故(3)错误;

(4)中,AE =EF =FG =AG ,故(4)正确; (5)∵GF =EF ,

∴BE EF GF OG =2OG , ∴BE =2OG ,故(5)正确.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翻折变换,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3.C

解析:C 【分析】

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推知ED ∥FC ,2DE=BC ,然后结合已知条件“EF ∥DC”,利用两组对边相互平行得到四边形DCFE 为平行四边形,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AB=2DC ,即可得出四边形DCFE 的周长=AB+BC ,故BC=18-AB ,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 【详解】

∵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F 是BC 延长线上的一点, ∴ED 是Rt △ABC 的中位线, ∴ED ∥FC .BC =2DE , 又 EF ∥DC ,

∴四边形CDEF 是平行四边形; ∴DC =EF ,

∵DC 是Rt △ABC 斜边AB 上的中线, ∴AB =2DC ,

∴四边形DCFE 的周长=AB +BC ,

∵四边形DCFE 的周长为18cm ,AC 的长6cm ,

∴BC =18﹣AB ,

∵在Rt △ABC 中,∠ACB =90°,

∴AB 2=BC 2+AC 2,即AB 2=(18﹣AB )2+62, 解得:AB =10cm , ∴AD =5cm ,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等,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4.C

解析:C 【分析】

①直接利用角边角判定定理判断即可; ②证明ODH OCG ???即可;

③在Rt CGH ?中求解即可判断此答案错误. 【详解】

解:①∵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C BD 是对角线, ∴OD OC =,45ODF OCE ∠=∠=?,90DOC ∠=?, ∵90EOF ∠=?,

∴DOC DOE EOF DOE ∠-∠=∠-∠,即:EOC DOF ∠=∠, 在ODF ?和OCE ?中,

∵ODF OCE OD OC DOF COE ∠=∠??

=??∠=∠?

, ∴ODF OCE ???, 故①正确;

②∵45ODF OCE ∠=∠=?,

∴90=90=135ODF OCE ∠+?∠+??,即:ODH OCG ∠=∠, 在ODH ?和OCG ?中,

∵GOC DOH OD OC ODH OCG ∠=∠??

=??∠=∠?

, ∴ODH OCG ???, ∴OH OG =, 故②正确;

③过点O 作OM CD ⊥于点M , ∵OM CD ⊥,

∴在等腰Rt OCD ?中,11

84

22

OM CD ==?=, 在Rt ECG ?和Rt EMO ?中

∵OME GCE

OEM GEC OE GE ∠=∠??

∠=∠??=?

, ∴4CG OM ==,

由②中知:ODH OCG ???, ∴DH CG =, ∴=4DH CG =,

∴8412CH CD DH =+=+=, ∴在Rt CGH ?中,由勾股定理得:

2222412410GH CG CH =+=+=,

故③错误;

综上所述:只有两个正确, 故选:C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正方形的每条对角线平分每组对角.

5.B

解析:B 【分析】

连接AC 、BD ,设交于点O ,延长DA 、FE ,设交于点G ,如图所示,先根据菱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得出∠G =∠BFE ,∠GAB =∠ABF ,进而可根据AAS 证明△AEG ≌△BEF ,可得GE=EF ,AG=BF ,由此可求出DG 的长,然后根据折叠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得

∠ADF =∠DFE ,于是可得GF=GD ,则GF 可得,再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和等量代换可得AC 的长,进而可得AO 的长,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DO 的长,即得BD 的长,再根据菱形的面积求解即可. 【详解】

解:连接AC、BD,设交于点O,延长DA、FE,设交于点G,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BC,AC⊥BD,BO=DO,AO=CO,

∴∠G=∠BFE,∠GAB=∠ABF,

∵,E F分别是AB,BC的中点,菱形的边长为2,

∴AE=BE,BF=CF=1,

1

2

EF AC

=,

∴△AEG≌△BEF(AAS),

∴GE=EF,AG=BF=1,

∵AD=2,∴DG=3,

∵将CDF沿着DF折叠得到DFC'

△,若C'恰好落在EF上,∴∠CFD=∠DFE,

∵AD∥BC,∴∠ADF=∠DFC,

∴∠ADF=∠DFE,

∴GF=GD=3,

1

2

EF AC

=,

1

2

EF GF

=,

∴AC=FG=3,

∴AO=13 22 AC=,

在Rt△AOD中,由勾股定理得:

2

222

37

2

22 DO AD AO

??

=-=-=

?

??

∴BD=7,

∴菱形ABCD的面积=1137

37

22

AC BD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面积、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具有一定的难度,正确作出辅助线、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6.A

解析:A 【分析】

连接CH ,过G 点作GP ⊥BC 于点P ,根据BHC GHC BCG S S S ???+=将HM HN +转化为GP 的长,再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得解. 【详解】

连接CH ,过G 点作GP ⊥BC 于点P ,如下图所示:

由题可知:12HBC S BC HN ?=

?,12HGC S GC HM ?=?,1

2

BGC S BC GP ?=? ∵BHC GHC BCG S S S ???+=

111

222BC HN GC HM BC GP ?+?=? ∵CG =CB ,

∴HN HM GP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2 ∴45BCA ∠=?,22AC =∴2

2CB CG AC === ∵GP ⊥BC

∴GP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

2GP =

=∴2HN HM +=,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求法,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7.C

解析:C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可得//EF AC ,

1

2

EF AC =

,再由45°角可证△ABQ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可得可得AQ BQ =,进而证明AQC BQD

ASA ?△△(),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

解:如图所示:连接AC ,延长BD 交AC 于点M ,延长AD 交BC 于Q ,延长CD 交

AB 于P .

45ABC C ∠=∠=?,

CP AB ∴⊥,

45ABC BAD ∠=∠=?, AQ BC ∴⊥,

点D 为两条高的交点,

BM ∴为AC 边上的高,即:BM AC ⊥,

由中位线定理可得//EF AC ,1

2

EF AC =,

BD EF ∴⊥,故①正确;

45DBQ DCA ∠+∠=?,45DCA CAQ ∠+∠=?,

DBQ CAQ ∴∠=∠,

BAD ABC ∠=∠,

AQ BQ ∴=,

90BQD AQC ∠=∠=?,

∴根据以上条件得AQC BQD ASA ?△△(),

BD AC ∴=,

1

2

EF AC ∴=,故②正确;

45A ABC C ∠=∠=∠=?,

()18045DAC DCA BAD ABC BCD ∴∠+∠=?-∠+∠+∠=?,

180135()180ADC DAC DCA BEF BFE ABC ∴∠=?-∠+∠=?=∠+∠=?-∠,故③

ADC BEF BFE ∠=∠+∠成立; 无法证明AD CD =,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②③,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点在于三角形的中位线和三角形全等的判断及应用.解题关键是证明

AQC BQD ASA ?△△(). 8.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由三角函数易得BE ,AE 长,根据翻折和对边平行可得△AEC 1和△CEC 1为等边三角形,那么就得到EC 长,相加即可. 解:连接CC 1.

在Rt △ABE 中,∠BAE =30°,AB 3 ∴BE =AB ×tan30°=1,AE =2,∠AEB 1=∠AEB =60°,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D ∥BC ,

∴∠C 1AE =∠AEB =60°, ∴△AEC 1为等边三角形, 同理△CC 1E 也为等边三角形, ∴EC =EC 1=AE =2, ∴BC =BE +EC =3, 故选B.

9.D

解析:D 【分析】

设BC x =,先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90,B AD BC ∠=?=,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

,,90OA AD x OC BC x COE B ====∠=∠=?,从而可得OA OC =,又根据菱形的性

质可得AE CE =,然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可得90AOE COE ∠=∠=?,从而可得点,,A O C 共线,由此可得2AC x =,最后在Rt ABC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 【详解】 设BC x =,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90,B AD BC x ∴∠=?==,

由折叠的性质得:,,90OA AD x OC BC x COE B ====∠=∠=?,

OA OC x ∴==,

四边形AECF 是菱形,

AE CE ∴=,

在AOE △和COE 中,OA OC AE CE OE OE =??

=??=?

()AOE COE SSS ∴?,

90AOE COE ∴∠=∠=?,即180AOE COE ∠+∠=?,

∴点,,A O C 共线,

2AC OA OC x ∴=+=,

在Rt ABC 中,222AB BC AC +=,即2223(2)x x +=,

解得x =

x =

即BC =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矩形与菱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证出90AOE COE ∠=∠=?,从而得出点

,,A O C 共线是解题关键.

10.D

解析:D 【分析】

①由矩形的性质得到90OBC ∠=?,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OB OD =,

90PDO OBP

,BOP DOP ∠=∠,推出四边形OBPD 是矩形,根据正方形的判定

定理即可得到四边形OBPD 为正方形;故①正确;

②过D 作DH OA ⊥于H ,得到10OA =,6OB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132

DH

OD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OAD ?的面积为1

1

310152

2

OA DH

故②正确;

③连接OC ,于是得到OD CD OC ,即当OD CD OC +=时,

CD 取最小值,根据勾股定理得到CD 的最小值为6;故③正确;

④根据已知条件推出P ,D ,A 三点共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OPB POA ,等量

代换得到OPA POA ,求得10AP OA ,根据勾股定理得到

108

2BP

BC CP

,故④正确.

【详解】 解:①

四边形OACB 是矩形,

90OBC ∴∠=?,

将OBP ?沿OP 折叠得到OPD ?,

OB OD ∴=,90PDO OBP ,BOP DOP ∠=∠, 45BOP , 45DOP BOP ,

90BOD =∴∠?,

90BOD

OBP

ODP

∴四边形OBPD 是矩形,

OB OD =,

∴四边形OBPD 为正方形;故①正确;

②过D 作DH OA ⊥于H , 点(10,0)A ,点(0,6)B ,

10OA ∴=,6OB =,

6OD

OB

,30BOP DOP ,

30DOA

132

DH

OD ,

OAD ∴?的面积为

1

1

310152

2

OA DH ,故②正确;

③连接OC , 则OD CD OC ,

即当OD CD OC +=时,CD 取最小值, 6AC

OB

,10OA =,

2

2

2

2

106234OC

OA AC ,

234

6CD OC OD ,

即CD 的最小值为6;故③正确;

⊥OD AD , 90ADO ∴∠=?,

90ODP OBP ,

180ADP ,

P ∴,D ,A 三点共线,

//OA CB ,

OPB

POA ,

OPB

OPD ,

OPA

POA ,

10AP

OA ,

6AC =,

2

2

1068CP

108

2BP BC CP ,故④正确;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1.18 【分析】

由题意可知AD 、EF 是定值,要使四边形ADFE 周长的最小,AE +DF 的和应是最小的,运用“将军饮马”模型作点E 关于AD 的对称点E 1,同时作DF ∥AF 1,此时AE +DF 的和即为E 1F 1,再求四边形ADFE 周长的最小值. 【详解】

在Rt △COD 中,OC =3,OD =4, CD =22OC +OD =5, ∵ABCD 是菱形, ∴AD =CD =5,

∵F 坐标为(8,6),点E 在y 轴上, ∴EF =8,

作点E 关于AD 的对称点E 1,同时作DF ∥AF 1, 则E 1(0,2),F 1(3,6), 则E 1F 1即为所求线段和的最小值,

在Rt △AE 1F 1中,E 1F 1222

11

EE +EF =-+(8-5)2(62), ∴四边形ADFE 周长的最小值=AD +EF +AE +DF = AD +EF + E 1F 1=5+8+5=18.

201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201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试题分:100分附加分:20分时间:100分钟计分: (19分) 1、5.25小时=()小时()分6平方米50平方分米=()平方米 2、0.42×1.8的积是()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3、1.4÷0.9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精确到千分位是( )。 4、在○里填上“>”、“<”或“=” 0.65÷0.78○0.65 0.8×1.3○1.3 1.46÷1.1○1.46×1.10.7×10○0.7÷0.1 5、测得一段钢丝长0.5米,重0.4千克,另有这样的钢丝100米,重()千克。 6、把4.83、4.8、4. . 8、4...83、4.8.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7、如果:a×b=0.24,那么:3a×2b=()。 8、小马虎计算一个数乘0.58时,错算成乘0.85,导致比正确结果多出了1.62,正确的结果 应该是()。 9、妈妈花a元买了5箱苹果,每箱苹果b千克,妈妈一共买了苹果()千克。 10、从0.1、5.5、0.75、9.9、0.9中,选择合适的数填到括号里,使每题都能简便计算。 5.4×4.5+()×5.4 2.5×1.9-2.5×()7.5×9.9+() (每题1分,共8分) 1、大于1.1而小于1.2的两位小数有( )个。 A、9 B、0 C、无数 D、99 2、20.13×20.14=() A、40541.28 B、405.4182 C、405.4128 D、40541.82 3、昙花的寿命约4小时,小麦开花的时间是昙花寿命的0.02倍,约()左右。 A、0.8分钟 B、5分钟 C、0.08分钟 D、4分钟 4、a÷b=c……7,若a与b同时缩小10倍,则余数是( )。 A、70 B、7 C、0.7 D、0.07 5、下面算式中与36÷2.5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 、0.36÷0.25 B、3.6÷0.25 C 、3.6÷25D、0.36÷0.25 6、甲数是a,比乙数的4倍少b,求乙数的式子是()。 A、(a+b)÷4 B、(a-b)÷4 C、4a-b D、4a+b 7、小强今年a岁,爸爸比他大b岁,再过c年,小强()岁。 A、a+b B、b+c C、a+c D、a+b+c 8、下列说法正确的话共有()句。A、1 B、2 C、3 D、4 ①一个数乘以小数,积小于这个数。②把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5倍,商不变。 ③无限小数一定比有限小数大。④在表示近似数的情况下,8.0比8更精确。 1、987.0 保留三位小数约是0.790。……………………………………() 2、3.5×0.4÷3.5×0.4的结果是1。…………………………………() 3、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4、7.232323是一个循环小数,它的循环节是23。……………………() 5、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就扩大100倍。………………() 6、如果a÷b﹤1,那么a一定小于b。…………………………………() (29分) 1、口算:(5分) 0.5×0.8= 3.5÷0.07= 2.4×0.1= 0.9÷0.01= 0.24×5= 1.25×0.8= 0.25×(1.6×4)= 0.92-0.52=9.9×9+9.9= 1.2×0.4-0.4×1.1= 2、竖式计算,打“*”号的保留两位小数。(6分) 18.36÷4.5=*0.24×4.98≈*5.68÷3.6 ≈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9分) 1.6+8.4×1.5÷0.18 6.9×5.4+6.9×5.6-6.9 2.5×32×1.25 密 封 线 答 题 学 校 年 级 年 级 班 班 姓 名 (6分)

八年级(上)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

饶师实中-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八年级数学试题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一、选择题:(21 分) 1.下列图像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A B C D 2.下面哪个点在函数y= 1 2 x+1的图象上() A.(2,1) B.(-2,1) C.(2,0) D.(-2,0) 3.比较2.537 -,,的大小,正确的是() A.3 2.57 -<<B.2.537 <-< C.-37 2.5 <<D.7 2.53 <<- 4.函数y=ax+b与y=bx+a的图象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位置正确的是() A B C D 5.Rt90 ABC C BAC ∠∠ 在△中,=,的角平分线AD交BC于点D,2 CD=,则点D 到AB的距离是() A.1B.2 C.3 D.4 6.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1和2,点A关于点B的对称点是点C,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 A.21-B.12 +C.222 -D.221-0 A B C

7.如图, AD 是ABC △的中线,E ,F 分别是AD 和AD 延长线上的点,且DE DF =,连结BF ,CE .下列说法:①CE =BF ;②△ABD 和△ACD 面积相等;③BF ∥CE ;④△BDF ≌△CDE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24分) 8. 函数2y x =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9.在RT △ABC 中,已知∠C=90°,∠A=30°,AB=6cm, 则BC= 。 10. 若点(1,3)在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上,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 . 11. 计算:2 )4(3-+-ππ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 12. 如果正数m 的平方根为1x +和3x -,则m 的值是 13. 已知点A(a ,–2) , B(b ,–4)在直线y=–x+6上,则a 、b 的大小关系是a_ ___b. 14. 已知直线y=x-3与y=2x+2的交点为(-5,-8),则方程组30 220x y x y --=??-+=? 的解是 _____ ___。 15.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某市制定了如下收费标准:每户每月的用水量不超过10t 时,水价为每吨1.2元;超过10t 时,超过部分按每吨1.8元收费.该市某户居民5月份用水x(t)(x>10),应交水费y 元,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 _____. 三、解答题:一定要细心哟! 16.(7分)计算:(1) 3 1 804 + - ; (2)() () 2 432132-++-。 17.(6分)已知,函数()1321y k x k =-+-,试回答: (1)k 为何值时,图象交x 轴于点( 3 4 ,0)? (2)k 为何值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 A D C B E F

人教版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9月份)

人教版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9月份)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四组线段中,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A.3cm,6cm,8cm B.3cm,6cm,9cm C.3cm,8cm,9cm D.6cm,8cm,9cm 2 .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选用了赵爽弦图作为会标的中心图案.如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5,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长是a,较短的直角边长是b,且(a+b)2的值为49,那么小正方形的面积是() A.2B.0.5C.13D.1 3 . 如图所示的图形中,三角形共有() A.3个B.4个C.5个D.6个 4 . 如图,0°<∠BAC<90°,点A1,A3,A5…在边AB上,点 A2,A4,A6…在边AC上,且满足如下规律:A1A2⊥A2A3,A2A3⊥A3A4,A3A4⊥A4A5,…,若AA1=A1A2=A2A3=1,则A11A12的长度为()

A.B.C.D. 5 . 根据下列条件利用尺规作图作△ABC,作出的△ABC不唯一的是() A.AB=7,AC=5,∠A=60°B.AC=5,∠A=60°∠C=80° C.AB=7,AC=5,∠B=40°D.AB=7,BC=6,AC=5 6 . 如图,AB//CD,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放置,∠AEG=20°,则∠HFD为(). A.35°B.20°C.45°D.25° 7 . 已知三条线段长a、b、c满足a2=c2﹣b2,则这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三角形的形状是()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8 . 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一根木条固定长方形门框,使其不变形,这样做的根据() A.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B.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C.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D.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9 . 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其中逆命题为真命题的有几个() A.0B.1C.2D.3 10 . 在下面的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C.D. B. 二、填空题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月考数学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月考数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循环小数4.564564…的循环节是()。 A.456B.564C.645 2 . 世界上最重的鸟是鸵鸟,最轻的鸟是蜂鸟。鸵鸟的平均体重是90kg,蜂鸟的平均体重是0.0016kg,鸵鸟的平均体重是蜂鸟的()倍。 A.56.25B.5625C.56250 3 . 以AB为轴快速旋转后形成的图形是()。 D. A.B.C. 4 . 估算5.3÷6时,可以把5.3看成()。 A.5B.5.2C.5.4 5 . 与0.845×1.8的计算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A.18×0.0845B.8.45×18C.84.5×0.18 6 . 下列算式中,只有()不是方程: A.3x=8B.5×7=35C.2÷a=5D.x÷8=2.5

二、填空题 7 . 48.5÷0.23=_____÷23=0.485÷_____. 8 . 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____)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____)位。 9 . 576÷0.02=(_________)÷28.5×1.4=(__________)×14 10 . 商是0.2,被除数是0.6,除数是(_______). 11 . 用循环小数简写法表示结果: 0.7070…= 5.3333…=. 12 . 要使8.31>□.3,□里最大填_____;要使3.9□≈4.0,里□最小填_____. 13 . 在横线上填上“<”、“>”或“=”. 4.35×0.87________4.35 4.35÷0.87________4.35 2.5×4.6________10 0.567×0.8________0.567÷0.8. 14 . 1.36÷0.5=(____)÷50.8÷0.27=(____)÷27 三、判断题 15 .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______) 16 . 在0.1和0.9之间的一位小数有7个.(____) 17 . 钟表的分针旋转一周,时针旋转30°。(___) 18 . 1.2323…的小数部分最后一位上的数字是3。(_______) 19 . 4x+5>10是方程. 20 . 若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一共是3位,则积的小数位数最多是3位。(______)

2017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次月考测试题

2017-2018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学月检测卷 试题分:100分附加分:20分时间:100分钟计分: (19分) 1、5.25小时=()小时()分6平方米50平方分米=()平方米 2、0.42×1.8的积是()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3、1.4÷0.9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精确到千分位是( )。 4、在○里填上“>”、“<”或“=” 0.65÷0.78○0.65 0.8×1.3○1.3 1.46÷1.1○1.46×1.10.7×10○0.7÷0.1 5、测得一段钢丝长0.5米,重0.4千克,另有这样的钢丝100米,重()千克。 6、把4.83、4.8、4. . 8、4...83、4.8.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7、如果:a×b=0.24,那么:3a×2b=()。 8、小马虎计算一个数乘0.58时,错算成乘0.85,导致比正确结果多出了1.62,正确的结果 应该是()。 9、妈妈花a元买了5箱苹果,每箱苹果b千克,妈妈一共买了苹果()千克。 10、从0.1、5.5、0.75、9.9、0.9中,选择合适的数填到括号里,使每题都能简便计算。 5.4×4.5+()×5.4 2.5×1.9-2.5×()7.5×9.9+() (每题1分,共8分) 1、大于1.1而小于1.2的两位小数有( )个。 A、9 B、0 C、无数 D、99 2、20.13×20.14=() A、40541.28 B、405.4182 C、405.4128 D、40541.82 3、昙花的寿命约4小时,小麦开花的时间是昙花寿命的0.02倍,约()左右。 A、0.8分钟 B、5分钟 C、0.08分钟 D、4分钟 4、a÷b=c……7,若a与b同时缩小10倍,则余数是( )。 A、70 B、7 C、0.7 D、0.07 5、下面算式中与36÷2.5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 、0.36÷0.25 B、3.6÷0.25 C 、3.6÷25D、0.36÷0.25 6、甲数是a,比乙数的4倍少b,求乙数的式子是()。 A、(a+b)÷4 B、(a-b)÷4 C、4a-b D、4a+b 7、小强今年a岁,爸爸比他大b岁,再过c年,小强()岁。 A、a+b B、b+c C、a+c D、a+b+c 8、下列说法正确的话共有()句。A、1 B、2 C、3 D、4 ①一个数乘以小数,积小于这个数。②把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5倍,商不变。 ③无限小数一定比有限小数大。④在表示近似数的情况下,8.0比8更精确。 1、987.0 保留三位小数约是0.790。……………………………………() 2、3.5×0.4÷3.5×0.4的结果是1。…………………………………() 3、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4、7.232323是一个循环小数,它的循环节是23。……………………() 5、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就扩大100倍。………………() 6、如果a÷b﹤1,那么a一定小于b。…………………………………() (29分) 1、口算:(5分) 0.5×0.8= 3.5÷0.07= 2.4×0.1= 0.9÷0.01= 0.24×5= 1.25×0.8= 0.25×(1.6×4)= 0.92-0.52=9.9×9+9.9= 1.2×0.4-0.4×1.1= 2、竖式计算,打“*”号的保留两位小数。(6分) 18.36÷4.5=*0.24×4.98≈*5.68÷3.6 ≈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9分) 1.6+8.4×1.5÷0.18 6.9×5.4+6.9×5.6-6.9 2.5×32×1.25 密 封 线 答 题 学 校 年 级 年 级 班 班 姓 名 (6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初中数学试卷 桑水出品 2012——2013八年级上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1—8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若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的立方根,则这个数是 .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则它的顶角是 . 3.在Rt △ABC 中,∠C=90°,AD 平分∠CAB ,BC=8,BD=5,则D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 . 4.已知函数()3232+-=-m x m y 是关于x 的一次函数,则m = . 5.一次函数)1(-+=k kx y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6. △ABC 中,AB=AC=30,∠BAC=150°,则△ABC 的面积是 . 7.直线4-=kx y 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4,则直线的解析式为 . 8.经过点A (-2,-1),且与直线32-=x y 平行的直线解析式为 . 二、选择题(9—16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已知点A (-4,1y )和点B (2,2y )都在直线22 1+-=x y 上,则1y 与2y 大小关系为( ) A. 1y >2y B. 1y = 2y C. 1y <2y D.不能比较.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③ 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零,负无理数,④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1.负数a 和它的相反数的差的绝对值是( ) A.2a B.0 C.-2a D. ±2a 12.下列图象中,不能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 13.如图,三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对应的解析式为①y =a x ,②y =b x ,③y =c x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B. c >b >a C. b >a >c D. b >c >a 14.如图,已知△ABC ,AB=AC ,∠BAC=90°,直角∠EPF 的顶点P 是BC 中点,两边PE ,PF 分别交AB 、AC 于E 、F.下列结论:①AE=CF ,②∠APE=∠CPF ,③△E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④EF=AP ⑤S 四边形AEPF =2 1S △ABC .当∠EPF 在△ABC 内绕点P 旋转时(E 不与A 、B 重合).上述结论始终正确的有(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15.小亮早晨从家骑车到学校,先上坡后下坡,行程情况如图所示,若返回时上坡、下坡的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B。C。AD.。 2、和点P(-3,2)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 A.(3,2) B.(-3,2) C. (3,-2) D.(-3,-2) m的值等于(.若x+2(m-3)x+16是完全平方式,则31 2) 或-D.7 C.7 1A.或5 B.5 4.圆、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中有唯一条对称轴的是() (A)圆(B)正方形(C)长方形(D)等腰梯形 33)b2b??2)((,那么这个多项式是()5、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66664??4?44?bbb?b B、、A、D、C6.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等腰三角形的是() (A) 1,1,2 (B) 2,2,5 (C) 3,3,5 (D) 3,4,5 4x?1得(7、分解因式) 2222)11)(x?(x?)?1?1)(xx(、 B 、A23(x?1)(x?1x?1)(x?1)()x?1)( C 、D、8.已知∠AOB=45°,点P在∠AOB内部,P与P关于OB对称,P与P关于OA对称,21则P,O,P 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 ( ) 21(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9.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第三边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m 10、如图,如果直线m是多边形ABCDE的对称轴,A E 其中∠A=130°,∠B=110°,)那么,∠BCD的度数等于(D B 、40° B、50° A C、60° D、70°C 分)3二.填空题(每题分,共3032a?ab分解因式的结果是、多项式1 242?y?16?49x())(2、?7050?。AD3.在

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月考试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月考试题 一、口算(4分) 13×0.4= 1.3×5= 2.14×0.6= 3.48+0.8= 2.8×0.7= 0.125×8= 0.25×4= 1.69×0.06= 二、填空(28分,每空1分) 1、3.2米=()分米 0.45吨= ()千克 3元7分=()分 2、把“8.5×4”这个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先把8.5扩大()倍,然后把它们的积缩小()倍。 3、3.45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倍,结果是(),如果把3.456扩大100倍,它的小数点向()移动()位,结果是()。 4、两个因数的积是0.8,若将其中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是()。 5、两个因数的积是2.6,若将其中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那么积是()。 6、0.64×4.2的积是()位小数。 7、甲数是0.1,乙数是0.001,甲乙两数的积是()。 8、小红每步走0.36米,她从家到学校走了360步,她家到学校有()米 9、填上合适的数 42.7×0.27= 1.38×4.5= 3.16×2.4=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0.56乘4.3的积是()位小数 A.两 B.三 C.四 D.五 2、两个因数的积,一个因数扩大10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0倍,积() A.扩大10倍 B.缩小10倍 C.不变 D.扩大1100 3、甲数是0.2,乙数是0.002,甲乙两数的积是()

A.0.202 B.0.4 C.0.0004 D.0.00004 4、如果两个因数的积小于一个因数,那么另一个因数() A.大于2 B.大于1 C.小于1 D.等于1 5、一种水果每千克0.88元,小强买8千克共花了()元 A.0.704 B.7.04 C.70.4 D.704 四、明辨是非。(对的打“√”,错误的画“×”)(5分) 1、120乘一个小数的积小于120…………………() 2、3.56×1.05 > 3.56×0.999 …………………() 3、近似值是1.8的最大两位小数是1.89………() 4、0.85×1.25的结果大于1.3…………………() 5、1.45×200的积有两位小数…………………() 五、计算。(24分) 1、用竖式计算。(12分) 2.4×0.37= 0.33×5.2= 2.25×1.9= 2.3×0.13= 0.15×120= 1.25×0.8= 2、脱式计算。(12分) 2.5×4× 3.2 32×3.2×0.7 4.4×0.4×0.4 2×0.7×3.3 0.125×32×2.5 3.5×3.5×0.6 六、动手操作。(8分) 1、画出图A右移4格,再下移4格后的图形。(2分) 2、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4分) 3、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2分) 七、解决问题(26分) 1、一个鸡蛋大约重0.08千克,一个鸵鸟蛋的质量是一个鸡蛋的17倍。一个鸵鸟蛋大约重多少千克?(5分) 2、小华的体重是29.5千克,妈妈的体重是小华的1.9倍,爸爸的体重是妈妈的1.3倍,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5分) 3、一只兔子每时跑55千米,一只鸵鸟每时跑的路程是兔子的1.2倍,一只羚羊每时跑的路程是鸵鸟的1.3倍。羚羊每时跑多少千米?(5分)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学情检测 八年级数学试卷 (本卷总分120分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16的算术平方根是() A.±4 B.﹣4 C. 4 D.±8 2.下列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则它的一个底角度数为() A. 20° B. 50° C. 80° D. 100° 4.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4,5,6 B. 2,3,4 C.,3,4 D. 1,,3 5.3184900精确到十万位的近似值为() A. 3.18×106 B. 3.19×106 C. 3.1×106 D. 3.2×106 6.若点P(a,a﹣3)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a<0 B. a>3 C.﹣3<a<0 D. 0<a<3 7.如图,已知BC=EC,∠BCE=∠ACD,如果只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EC,则添加的条件不能为() A. AB=DE B.∠B=∠E C. AC=DC D.∠A=∠D A. B. C. D. 8.如图,已知△ABC(AB<BC<AC),用尺规在AC上确定一点P,使PB+PC=AC,则下列选项中,一定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 9.已知∠AOB=30°,点P在∠AOB内部,P1与P关于OA对称,P2与P关于OB对称,则P1,O,P2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点的坐标为(6,3),B点的坐标为(0,5),点M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则MA+MB的最小值是()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 月考检测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在23?的正方形网格中,AMB ∠的度数是( ) A .22.5° B .30° C .45° D .60° 2.在ABC 中,AB 边上的中线3,6,8CD AB BC AC ==+=,则ABC 的面积为 ( ) A .6 B .7 C .8 D .9 3.已知,如图,ABC ,点,P Q 分别是BAC ∠的角平分线AD ,边AB 上的两个动点, 45C ?∠=,6BC =,则PB PQ +的最小值是( ) A .3 B .23 C .4 D .32 4.如果正整数a 、b 、c 满足等式222+=a b c ,那么正整数a 、b 、c 叫做勾股数.某同学将自己探究勾股数的过程列成下表,观察表中每列数的规律,可知x y +的值为( ) A .47 B .62 C .79 D .98 5.如图是一块长、宽、高分别为6cm 、4cm 、3cm 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要从长方体木块的一个顶点A 处,沿着长方体的表面到长方体上和A 相对的顶点B 处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的长是( )

A .cm B . cm C . cm D .9cm 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 =∠ACB =∠ADC =45?,若AD =4,CD =2,则BD 的长为 ( ) A .6 B .27 C .5 D .25 7.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如图,正方形A 的面积为( ) A .6 B .36 C .64 D .8 8.下列各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 A .30,40,60 B .7,12,13 C .6,8,10 D .3,4,6 9.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5:12:13a b c = B .A B C ∠+∠=∠ C .::2:3:5A B C ∠∠∠= D .6a =,12b =,10c = 10.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6,8AC BC ==,现将ABC 折叠,使点B 点A 重合,折痕为DE ,则BD 的长为( ) A .7 B . 25 4 C .6 D . 112 二、填空题 11.如图,点E 在DBC △边DB 上,点A 在DBC △内部,∠DAE =∠BAC =90°,AD =AE ,AB =AC ,给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BD =CE ;②∠DCB =∠ABD =45°;③BD ⊥CE ;④BE 2=2(AD 2+AB 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

第1页 共10页 ◎ 第2页 共10页 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x=3是下面方程( )的解。 A. 2x +9=15 B. 3x=4.5 C. 18.8÷x=4 D. 3x ÷2=18 【答案】1.A 【解析】1. 试题根据题意,把x=3分别代入下面选项中方程,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就是要选择的.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 把x=3代入A 选项,左边=2×3+9=15,右边=15,左边=右边,所以,x=3是A 选项方程的解; 把x=3代入B 选项,左边=3×3=9,右边=4.5,左边≠右边,所以,x=3不是B 选项方程的解; 把x=3代入C 选项,左边=18.8÷3=6.27,右边=4,左边≠右边,所以,x=3不是C 选项方程的解. 把x=3代入D 选项,左边=3×3÷2=4.5,右边=18,左边≠右边,所以,x=3不是D 选项方程的解; 故选:A . 2.学校舞蹈队有男生8人,女生人数比男生的3倍少12人。女生有多少人?下面( )算式是正确的。 A. 设女生人数为x 人,3x-12=8 B. 8×3-12 C. 设女生人数为x 人 3x+8=12 D. (8+12)÷3 【答案】2.B 【解析】2. 略 3.在下面的直角梯形中,三角形①与三角形②的面积相比,( )。 A. 三角形①面积大 B. 三角形②面积大 C. 一样大 D. 无法比较 【答案】3.B 【解析】3. 略 4.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是50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A. 12.5 B. 2500 C. 1250 D. 25 【答案】4.A 【解析】4. 略 5.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面积也相等,已知三角形的底是16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

初二数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第一学期淮安市淮海中学 初二数学第三次月考试卷.12.20 命题人:张建华 审核人:丁海英 一、选择题:(每题3,共30) 1、下面的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2、25的平方根是( ) A .5 B-5 C 5± D 5±. 3、下列实数 010010001.0,1.0,3 ,4,8,3,323-π ….其中无理数共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以a 、b 、c 三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 a=1 ,b=2 ,c=3 B . a=32 ,b=42 , c=5 2 C .a=2,b=3,c=5 D .a=5 ,b=6,c=7 5、一次函数y=―x ―1不经过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6、如图,下列条件之一能使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的为( ) ①AC ⊥BD ②∠BAD=90° ③AB=BC ④AC=BD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7.如图,在△ABC 中,BC =8cm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边AC 于点E ,△BCE 的周长等于18cm ,则AC 的长等于 ( ) A .12cm B .10cm C . 8cm D . 6cm 8、如图,□ABCD 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 (0,0)、B (6,0)、C (7,3),则顶点D 的坐标是 ( )A .(3,1) B .(1,3) C .(2,3) D .(3,2) 9、已知∣x -2∣+ 3+y =0,则 点P (x,y )在直角坐标系中(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A B C D 班级 初 二( ) 姓名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月考试题

③ ② ① 月考试卷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的高相等 B.全等三角形的中线相等 C.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D.全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等 2、如图,直线a、b、c表示三条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A.一处 B.两处C.三处 D.四处 3、如图,△ABC中,AB=AC,AD⊥BC,点E、F分别是BD、DC的中点,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A.3对B.4对C.5对 D.6对 4、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和②去 5.下面4个汽车标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 A 80° B 20° C 80°或20° D 不能确定 7.小明从镜子中看到对面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A.21:10 B.10:21 C.10:51 D.12:01 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 A、80° B、20° C、80°或20° D、不能确定 c a b C F E D B A (第12题图)(第13题图)(第14题图)

9、如图,在△ABC 中,AB =AC =20cm ,DE 垂直平分AB ,垂足为E ,AC 于D ,若△DBC 的周长为35cm ,则BC 的长为( ) A 、 5cm B 、10cm C 、15cm D 、17.5cm 10、在直角坐标系中,A (1,2)点的纵坐标乘以-1,横坐标不变,得到B 点, 则A 与B 的关系是( ) A 、关于x 轴对称 B 、关于y 轴对称 C 、关于原点轴对称 D 、不确定 二.填空题 1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____. 12 如图9在等腰Rt △ABC 中,∠C =90°,AC =BC ,AD 平分∠BAC 交BC 于D ,DE ⊥ AB 于D ,若AB =10,则△BDE 的周长等于____. 13.点M (-2,1)关于x 轴对称的点N 的坐标是________,直线MN 与x?轴的位置关系是 14.已知,AD 是△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若AB=2,AC=4,则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5.如图10,如在平面上将△ABC 绕B 点旋转到△A ’BC ’的位置时,AA ’∥BC ,∠ABC=70°, 则∠CBC ’为________度. 16.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腰长是x ,则x 的取值范围________ 17.试找出如图所示的每个正多边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并填在下表格中. 正多边形的边数 3 4 5 6 7 8 对称轴的条数 根据上表,请就一个正n 边形对称轴的条数作一猜想.n 边形有_______对称轴。 18.如图11所示,在△ABC 中,∠ABC=?100,∠ACB=?20, CE 平分∠ACB ,D 为AC 上一点,若∠CBD=?20,BD=ED , 则∠CED 等于_______ 19.如图12,已知ABC △的周长是21,OB 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OD ⊥BC 于D ,且 OD =3,△ABC 的面积是._______ 20.如图5在Rt ΔABC 中,∠C=90°,BD 是∠ABC 的平分线,交于点D ,若CD=n ,AB=m , 则ΔABD 的面积是_______ A B C D E (第10题) A

五年级上册数学月考试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月考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8分) 1、1200dm 2=( )m 2 0.73km 2=( )hm 2 3.6 hm 2=( ) hm 2( ) m 2 1.15小时=( )时( )分 2、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4.10,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 ),最大是( )。 3、聪聪和明明一起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两人共有( )种不同的出法。 4、7.2952952…用简便方法记作( ),保留两位小数是( )。 5、钟面上显示4点,当时针旋转90°以后,时针会指向数字( )。 6、100千克大豆可榨油40千克,平均每千克大豆可榨( )千克油,每千克油需要( )千克大豆才可以榨成。 7、甲数是18,乙数比甲数的2倍多3,乙数是( )。 8、甲数是18,比乙数的2倍多3,乙数是( )。 9、一个数除以1.6等于2.9,它除以0.16等于( ),它除以0.016等于( )。 10、两个数的和是61.6,其中一个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与另一数相同,这两个数分别是( )和( )。 11、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6厘米、8厘米和10厘米,它的面积是( )cm 2,斜边上的高是( )cm 。 12、一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底是25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厘米。 13、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周长( ),面积( )。 14、一个平行四边形纸板,如图割拼成一个长方形后, 周长( ),面积( )。 15、一个梯形的面积是90 cm 2 ,高是9 cm ,下底是15 cm , 上底是( )cm 。 二、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3.415415是循环小数,也是无限小数。 ( )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 ) 3、用0.05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0.05大。 ( ) 4、两个数的商小于两个数的积。 ( ) 5、用掷骰子的方法决定甲乙两人谁先玩球,如掷到朝上的面大于3甲先玩,掷到朝上的面小于3乙先玩,这个方法公平。 ( ) 三、选择题。 (每题1分,共5分) 1、最小三位数除最小两位数,商是( ) A 10 B 101 C 0.1 D 0.99 2、如右图正方形中,甲的周长( )乙的周长。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无法比较 3、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高都扩大10倍,它的面积就( A 扩大10倍 B 扩大30倍 C 扩大100倍 D 扩大1000倍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填空.(每空1分,共21分) 1.7.52×0.13的积是()位小数,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2.根据24×36=864填出下面各数. 2.4× 3.6=()0.24×360=()()×0.36=86.4 864÷3.6=()8.64÷()=2.4 86.4÷0.36=()3. 78.6÷11的商是循环小数7.14545…,可以写作(),保留到百 分位为(),保留三位小数可以写成(). 4..把3.241.3.241.3.24.3.24.3.24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里填上“>”.“<”或“=”. 965÷1.1○965120÷0.999○1300.82×0.98○0.82 4.3×1.2○4.3 1.04×3.57○3.57×0.14 7.707○7.707 7.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来有35人,到新街站下去x人有上来y人.现在车上有 ()人. 8.红光小学买来8个篮球和6个足球,每个篮球a元,每个足球b元,学校应 付()元,当a=55,b=65时,学校应付()元.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0.94020202……这个数的循环节是(). A.9402 B.402 C.02 D.0.9402 2.得数是6.3的算式是(). A.6.3÷100 B.0.63×10 C.0.63÷0.01 D.0.63×100 3.积比第一个因数小的算式是() A.1.8× 0.4 B.0.8×1.3 C.1.2×5.4 4.被除数扩大5倍,除数缩小5倍,商() A.扩大25倍 B.不变 C.缩小10倍 D.扩大5倍 5.做一个铁圈需要4.5分米铁线,现有6米铁线,能做()个铁圈. A.13个 B.13.3个 C.14个 D.以上答案都不对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0.9898保留三位小数是0.990. () 2.3.6666是循环小数. () 3.方程一定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 4.3.36×0.07的积有4位小数. () 5.在15÷a中,a可以是任何数. () 四.计算题.(32分) 1.请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0.5分,共4分) 0.07×0.8= 1.7×0.03 =0.16×0.5= 4.5×0.03=0÷3.68=0.48÷0.03= 2.5×8= 2.33×0.2×5=2.用竖式计算.(每小题2分,共8分)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以下四家银行的标志图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x2÷x8=x﹣4B.a?a2=a2C .(a3)2=a6D.(3a)3=9a 3 3.能使分式值为0的x值为() A.B.C.D. 4.下列各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 A.2xy+6xz+3=2x(y+3z)+3 B.(x+6)(x﹣6)=x2﹣36 C.﹣2x2﹣2xy=﹣2x(x+y)D.3a2﹣3b2=3(a2﹣b2) 5.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cm,2cm,4cm B.4cm,6cm,8cm C.5cm,6cm,12cm D.2cm,3cm,5cm 6.如图所示,是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则说明∠A′O′B′=∠AOB的依据是() A.SAS B.SSS C.AAS D.ASA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A.50°B .80°C.50°或80°D.40°或65°8.如果把中的x和y都扩大到5倍,那么分式的值() A.扩大5倍B.不变C.缩小5倍D.扩大4倍 9.已知x2﹣2kx+36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 A.±6 B.±3 C.6 D.﹣6 10.如图,在△ABC中,∠B=∠C=60°,点D在AB边上,DE⊥AB,并与AC边交于点E.如果AD=1,BC=6,那么CE等于() A.5 B.4 C.3 D.2 11.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C=20°,AB+BD=AC,将△ABD沿AD所在直线翻折,点B在AC边上的落点记为点E.那么∠B等于() A.80°B.60°C.40°D.30° 12.如图,已知,B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BD=BC,E为BD 延长线上的一点,BE=BA.下列结论:①△ABD≌△EBC;②∠BCE+∠BCD=180°;③AD=AE=EC;④AC=2CD.其中正确的有()个. A.1 B.2 C.3 D.4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第一次月考试题

双泉初中八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 E,EF∥BD交CD于 F,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 [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2.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3cm和6cm, 则它的周长为 [ ] A.15cm B.12cm C.12cm或15cm D.18cm 3.如图,已知:AB=AD,∠BAC=∠DAC,∠B=90°.则AD与DC的关系是 [ ] A.相等 B.互相垂直 C.互相垂直平分 D.平行 4.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是 [ ] A.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B.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 C.三边中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D.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 5.下面四个图形中, 哪个不是轴对称图形 [ ] A.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 B.有一个内角45°的直角三角形 C.有一个内角是30°,一个内角是120°的三角形 D.有一个内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 6.已知:如图在△ABC中, AB=AC, CD为∠ACB平分线,DE∥BC,∠A=40°,则∠EDC的度数是 [ ] A.30° B.36° C.35° D.54° 7.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则不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最小角相等 B.它们的对应外角相等 C.它们是直角三角形 D.它们的最长边相等 8.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有一个角和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ABC和?DEF中,AB=DE∠B=∠D,∠C=∠F,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D.有一边和一锐角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9.下面的说法中 , 正确的是 [ ] A.两边及一边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 B.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0.等腰三角形一底角为30°,底边上的高为9cm,则腰长为___cm. [ ] 3 D.9 C.9 B.18 A.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