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7.1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7.1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7.1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7.1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第七单元第一节第1课时

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节课课型:新授课

课题: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1课时常见的酸盐酸的化学性质

课标要求:

1.认识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常见酸溶液的稀释方法。

内容和学情分析:

通过上册二氧化碳知识的学习,学生对碳酸、盐酸有了一定的了解,生活中学生也接触到不少酸性物质,也知道酸在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什么是酸、酸有哪些性质,学生不是太清楚。

学习建议:

1.温故知新,通过对二氧化碳内容的复习,让学生对酸有一个初步的认识。2.准备好实验用品,组织学生做好实验探究。

3.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的事物与现象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增强对酸知识的认识,增强学习积极性。

学习目标:

1.了解浓盐酸与浓硫酸的特性,学习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2.掌握盐酸的化学性质,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了解复分解反应与盐的概念。

4.通过对盐酸化学性质的探究,引领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盐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实验准备:

多媒体;试管、烧杯、玻璃棒、试管刷、锥形瓶、带分液漏斗的双孔塞、浓硫酸、浓盐酸、工业盐酸、稀硝酸、镁条、生锈的铁钉、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水、山楂、砂纸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一、情境引入

【展示图片,

分发山楂】我

家住在一个

小山村,山楂

满山遍野,随

处可见。今天

让同学们来

感受一下纯天然的感觉。观看图片,挑选、分享,议论

纷纷:

我怕酸。

我流酸水了。

还不错……

借助山楂,

增强学生

对“酸”的

认识。

【过渡】好吃不贵,这是免费。同

学们都说出来对“酸”的认识,到底什么样的物质是酸呢?引发思考。

激发探究

欲望。

二、谈谈对酸的认识

【思考】(1)我们接触到的有“酸味”的物质有哪些?

(2)酸是一类物质,你知道的酸有哪些?分组讨论,展示:

(1)山楂、西红柿、食醋、

柠檬……

(2)碳酸、乳酸、柠檬酸、

盐酸、硫酸……

(3)溶于水,看看能否解离

出H+。

思考回答:B

分析:水、二氧化碳是氧化物,

碳酸氢钠中有两种阳离子,只

有硝酸符合题意。

增强对酸

的认识,知

道如何区

分一种物

质是不是

酸。

酸奶中含有乳酸

(3)什么是酸?怎样区分一种物质

是不是酸?

【巡回】参与小组讨论,做好指导

工作。

【点拨】酸是一类化合物,酸溶于

水能够解离产生H+,并且阳离子全

部是H+。

【练习】下列属于酸的是()

A.水

B.硝酸(HNO3)

C.碳酸氢钠(NaHCO3)

D.二氧化碳

三、常见的酸

1.浓盐酸的特性

【展示标签】你能看懂哪些内容?

观看,回答:

含量:36%-38%

盐酸的符号:HCl

含有不少杂质,是混合物……符号为HCl 由观看标签,到探究浓盐酸的

【探究浓盐酸的物

理性质】拿出一瓶浓

盐酸,让学生观察。

敞口后,再让学生观

察。

找一学生闻气味,注

意方法。

拿出一瓶工业盐酸,让学生观察。【设疑】白雾是什么?工业盐酸为什么呈黄色?

【点拨】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工业盐酸中因含有铁离子呈黄色。

浓盐酸的特性口诀

无色刺激有酸味,浓酸挥发成白雾;要问白雾是什么,它是盐酸小液滴。

【练习】

(1)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酸,下列关于盐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B.浓盐酸是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C.胃液里含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D.浓盐酸敞口在空气中会生成白雾(2)辨析“烟”与“雾”无色液体。

有白雾。

用手扇动,有刺激性气味。

黄色。

参照教材,思考回答:白雾是

盐酸小液滴,工业盐酸中应该

含有一些杂质。

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1)B

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液体,工

业盐酸因含杂质氯化铁而略

带黄色。

(2)烟是固体小颗粒,雾为

液体小液滴。

物理性质,

学生易于

掌握浓盐

酸的特性。

讲练结合,

巩固提高。

2.浓硫酸的特性

【展示标签】你能获取哪些信息?【探究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拿出一观看,回答:

无色液体

含量较高,也含有一些杂质。

符号为H2SO4

……

粘稠、油状液体。

通过实验,

自己寻找

浓硫酸的

特性,学生

积极性高。

瓶浓硫酸,轻轻晃动,让学生观察。

敞口后,再让学生观察。

找一学生闻气味,注意方法。

【设疑】敞口后浓硫酸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浓硫酸与浓盐酸有哪些不同?

【点拨】可借助教材P2活动天地表格来对比两种浓酸的异同,也可自己设计表格。

【设疑】如何稀释浓硫酸?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该怎样处理?其他常见的酸还有哪些?

【趣味实验】稀释浓硫酸时,如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会怎样?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温馨提示】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溶于水要放出大量的热,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浓硫酸的稀释口诀

稀释浓硫酸,应防酸飞溅,

要把酸入水,同时再搅拌。

【练习】

1. 若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肯定的是()A.溶质质量都减少

B.溶剂质量都增大

C.溶液质量都增大

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2.请你来猜谜

(1)我入水中较安全,水入我中很危险。我与水合多放热,实验牢记保平安。没有白雾。

没有气味。

参照教材,思考回答:浓硫酸

有吸水性,质量会增加。

酸入水,勤搅拌。

先水冲洗,后涂3%-5%碳酸氢

钠溶液。

醋酸、磷酸……

液滴飞溅。

水的密度小于浓硫酸的密度,

溶解放出的热,让液滴飞

溅……

思考回答:

1.D

分析:浓盐酸因挥发出氯化氢

气体使溶液的质量减小,导致

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因

吸水使溶液的质量变大,导致

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2.(1)稀释浓硫酸

对比分析,

增强认识。

认识到规

范操作的

重要性。

借助口诀、

谜语,激发

学习兴趣。

(打一实验操作)

(2)老汉生来脾气燥,每逢喝水必高烧,

高寿虽己九十八,性情依旧不可交。

(打一化学物质)

(2)98%的浓硫酸

四、盐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7-1】强调安全,注重规范操作,先熟悉操作步骤,再开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温馨提示】

(1)镁条要用砂纸打磨干净。(2)废液要倒入废液缸。

(3)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设疑】(1)遇镁条、碳酸钠粉末产生的气泡是否一样?

(2)盐酸除铁锈,能否长期浸泡?(3)氯化银能否在稀硝酸中溶解?【提示】可以结合化学方程式来回答。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可以利用硝酸银来检验氯离子。

【注意】铁和酸反应常生成+2价的亚铁;化合态的铁和酸反应,反应前后铁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熟悉操作后,开始操作,并做

好记录:

1.石蕊变红,酚酞不变。

2.遇镁条、碳酸钠粉末有气

泡产生

加入生锈铁钉,溶液先变黄,

过一会有气泡

遇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加入氯化钡溶液无明显变化

思考,利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1)

(2)

(3)

通过探究,

明确盐酸

的化学性

质,练习化

学方程式

的书写。

五、盐与复分解反应

【设疑】请尝试对上述5个方程式中的物质进行分类?

【点拨】盐由酸根(去掉氢离子后的剩余部分的统称)与金属离子组成。如果老师告诉你,硝酸铵、氯化铵也属于盐,你看盐的概念如何改进?

注意:盐(一类物质,包括食盐)与食盐(即氯化钠)不是一回事。【追问】上述5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几个?

【提示】可以将二氧化碳与水当成碳酸来看待,

【总结规律】请标出复分解反应中各物质组成元素的化合价,并归纳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温馨提示】

复分解的特征:双交换,价不变。可用下式表示:AB+CD=AD+CB 结合教材,思考回答:

单质:铁、镁、氢气

氧化物:水、二氧化碳、氧化

酸:盐酸

盐:氯化镁、碳酸钠、氯化钠、

氯化铁、氯化亚铁、硝酸银、

氯化银

交流回答:由金属离子(或铵

根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混

合物,叫做盐。

思考回答:2个。

3个。

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化合物

交换成分。

分析概念

的内涵与

外延,增强

理解,加深

记忆。

【练习】

(1)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Ca(OH)2 B.H2SO4 C.MgSO4 D.K2O

(2)(2019·百色)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O+C

u O△C

u

+ CO

2

B. HCl+NaOH NaCl+H

2

O

C. Zn+H

2SO

4

ZnSO

4

+H

2

D. 4P+5O

2点燃2P

2

O

5

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1)Ca(OH)2属于碱,H2SO4

属于酸,K2O属于氧化物,

MgSO4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

子组成,属于盐,故选C。

(2)B

符合复分解的特征。

讲练结合,

巩固提高。

六、课中检测

1.浓硫酸和浓盐酸都敞口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两者都变小的是()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2.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

A.BaCl2B.H2SO4C.Cu(OH)2D.CaO

3.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A.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B.有强烈的腐蚀性

C.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

D.可在量筒中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4.某学生实验时,不小心将稀硫酸溅到衣服上,当时他认为不是浓硫酸没什么大问题。但不久,发现衣服上出现了几个小洞,这是因

为。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两瓶酸溶液,

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测得它们的质量与放置天数的关系

如右图所示,则a、b分别代表()

A.浓盐酸、稀盐酸

B.稀盐酸、浓盐酸

C.浓硫酸、稀硫酸

D.浓盐酸、浓硫酸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结合下列实验仪器回答问题:

⑴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 ;E 。

⑵上述仪器中稀释浓硫酸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请写出碳酸氢钠溶液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选做题)一天清晨,探险的“盐酸先生”不小心走进了有许多陷阱(即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的小山迷宫(如图)。

(1)程超同学对小山迷宫内的12种物质进行了性质研究,下面是他的研究成果,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将这12种物质两两混合反应,有一种物质能使三种物质产生气体,这种物质是稀硫酸B.这12种物质中,有6种可以和盐酸发生反应

C.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备烧碱

D.这12种物质中,有单质、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

(2)请你帮助“盐酸先生”安全(不能碰到与盐酸反应的物质)走出小山(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表示所走的路线):入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口。(3)若“盐酸先生”所走的路线是“入口→②→⑤→⑦→⑨→出口”,会出现怎样的危险(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写两条)。

参考答案:

1.D 2.B 3. D 4. .稀硫酸中的水分蒸发,形成浓硫酸,腐蚀了衣服 5.D 6.

⑴量筒;酒精灯⑵玻璃棒;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7.(1)A(2)入口→③→⑥→⑩→⑦→11→12出口(3)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等(合理即可)

【解析】(1)A中,这12种物质中,只有Zn、Na2CO3能与稀H2SO4反应分别生成H2、CO2,不正确。B中,Zn、MgO、Fe2O3、NaOH、Na2CO3以及Ca(OH)2 都可以与盐酸反应,正确。C中,Na2CO3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和NaOH,可用于制备烧碱NaOH,正确。D中,Zn、Ag、Cu为单质,CO2、SO2为非金属氧化物,Fe2O3、MgO为金属氧化物,NaCl、Na2CO3为盐,H2SO4为酸,NaOH和Ca(OH)2为碱。综上,答案为A。(2)“盐酸先生”要走出小山,行走的路径中就不能有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根据这12种物质的性质,CO2、NaCl、

SO2、Cu、H2SO4、Ag不与盐酸反应,所以其路线为:入口→③→⑥→⑩→⑦→11→12出口。(3)盐酸与Na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2HCl =2NaCl+CO2↑+ H2O;暗红色的Fe2O3与盐酸反应生成棕黄色的FeCl3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盐酸不与Cu反应,看不到明显现象;白色MgO溶解,得到无色MgCl2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MgO+2HCl=MgCl2+H2O。以上反应和现象能得出很多结论,只要合理即可,如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等。

七、归纳总结师生共同回顾,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浓盐酸浓硫酸

溶质的化学式HCl H2SO4

颜色、状态无色液体,工业浓盐酸因含杂质

而呈黄色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没有挥发性,无味

密度g/cm3 1.19(比水大) 1.84(比水大)

常见质量分数37~38% 98%

其他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浓盐酸

敞口放置会形成白雾,这是由于

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跟

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

小液滴的缘故具有吸水性,可作氧气、氢气化碳等气体的干燥剂

盐酸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分类

八、布置作业

助学P106-107课时1题目

亮点:通过探究来研究浓酸的特性与盐酸的化学性质,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弱点:课堂容量较大,对盐酸化学性质的学习用时不多,学生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感觉难度较大,需要多花些时间。

建议:对于浓酸特性的探究不一定都集中在本课时,完全可以将一些内容,放到第2课时来解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