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教学的方法

语言教学的方法

语言教学的方法
语言教学的方法

语言教学的方法Post By:2009/11/13 下午10:36:28

(1)先从接受性语言(听、读)下手。

在语言学习上,表达性语言比接受性语言的学习困难得多。所以语言教学老师或父母不要因为自闭儿不会说话,便放弃和他说话。

接受性语言学习的初期通常从配对学习开始,也就是声音与事物的结合。这是最基础且简单的学习历程。除非智能严重障碍,否则只要反复的练习,都能学会身边的东西之名称,动作之词汇,并作为沟通的基础。

表达性语言则牵涉正确构音(articulation),选择适当的语汇和语法结合成正确语句,并于适当情境表达。应用表达性语言于互动的情境中,还牵涉对方语言的理解,困难度较高。因此应从接受性语言之教学开始。

(1)仿真化(结构化)的语言教学法:

Ⅰ、问句之教学:

前已述及,星星儿要学习理解与使用问句极其困难,需透过有系统的教学才能成功,底下说明常用问句的教学过程(引自Koegel, & Koegel, 1996, pp29-3 1)。

问句:「这是什么?」

教学过程:

a、将星儿喜欢的东西(吸引注意)放在透明袋中。

b、教他说:「这是什么?」

c、当自闭儿学说:「这是什么?」之后,将该东西拿出来给他,并告诉他:该东西的名字。

d、把透明袋拿开,将他喜欢的东西放在桌上,并加上一样他不一定喜欢的东西,然后指着他喜欢的东西,问他说:「这是什么?」

e、接着带他说:「这是饼干。」

f、在他说:「这是饼干或饼干」之后,接着说:「对,这是饼干」。

问句:「这是谁的?」

教学过程:

a﹑寻找专属某人当东西,如爸爸的领带,妈妈的发夹,小明的玩具等等

b﹑教自闭儿说:「这是谁的东西?」

c﹑拿出一件东西,如爸爸的领带,自问:「这是谁的领带?」自答「爸爸的」。

d﹑教自闭儿说:「爸爸的」,立即响应:「对,爸爸的」

e﹑反复练习此活动至该生正确反应为止。

f﹑重复上述过程,但将东西换成妈妈的发夹。

g﹑拿出小明的玩具自问:「这是谁的玩具?」,教导回答说:「这是我的玩具」,在此同时将玩具放在小明身上。

问句:「××东西在哪里?」

教学过程:

a﹑拿一样自闭儿喜欢的东西(如苹果),展示给他看,然后将苹果放在盒子上。

b﹑教他说:「苹果在哪里?」

c﹑等他说完:「苹果在哪里?」,立即说:「在盒子里」

d﹑教他说:「在盒子上」,立即说:「对,在盒子上」

e﹑反复练习此活动至该生正确反应为止。

f﹑重复上述过程,但改成「放在盒子里」,「放在盒子下面」,「放在盒子旁边」

问句:「怎么了?」

教学过程:

a﹑做一个动作:「把纸撕破」「拿青蛙做跳跃动作」「旋转乌龟」「把手帕弄脏」等等。

b﹑老师说:「怎么了?」

c﹑老师说:「纸破了」

d﹑教自闭儿说:「纸破了」

e﹑老师说:「对,纸破了」

f﹑反复练习此活动至该生正确反应为止。

g﹑重复上述过程,但改成「拿青蛙做跳跃动作」、「旋转乌龟」、「把手帕弄脏」等等。

Ⅱ、沟通意图之诱发

缺乏主动性是自闭儿的重要特征,所以与人互动时,缺乏主动出击的行为(如主动交朋友或主动参与游戏);与人沟通时,缺乏自发性的语言,会说话的自闭儿大都是呈现被动性的沟通方式。因此,激发自闭儿的沟通意图成为语言矫治的重要课题。

沟通意图之诱发可用情境法和故事法二种:

(Ⅰ)所谓情境法是创造自闭儿会产生好奇或生理需求的环境,引诱自闭儿的沟通意图。下列20项情境,可由教学者(老师或父母)演出或布置该情境,然后观察自闭儿的反应。若自闭儿无语言表现,可由助教(兄姐或父母)依自闭儿之动作反应,指导他做语言表达。

*拿一台会发出声音与灯光的电动小汽车,按下开关,让车子在孩子面前跑动,并发出声音与灯光,此时,关掉开关,观察孩子反应。

*准备一台小铁琴,以木棍敲击出声音,并给孩子一根小木棍,观察孩子有何反应。

*准备一台玩具小钢琴,按下不同按键使其发出不同旋律,观察孩子反应。

*让孩子看见在用吸管在杯中吹水起泡,观察孩子的反应。

*让孩子看见吹汽球,并且故意把汽球吹破,,观察孩子的反应。

*妈妈出现并敲着铃鼓,然后妈妈躲起来,铃鼓也没有声音。当妈妈再度出现,铃鼓也发出声音。然后妈妈再躲起来,但持续敲着铃鼓,欢察孩子的反应。

*在孩子面前,把孩子喜欢的食物吃掉,观察孩子的反应。

*使闹钟发出声音,二十秒后,再将闹钟放入书包中,并拿起书包到孩子面前,观察孩子的反应。

*儿童正在玩积木,中途将积木拿走,观察孩子的反应。

*手中拿着会吹泡泡的音乐熊,当泡泡吹出时,用自己的手去抓,观察孩子的反应。

*将宠物拿给儿童,观察孩子的反应。

*把儿童喜欢的糖果放在其眼前,但是不将糖果盒盖打开,观察孩子的反应。

*将小朋友在教室的位置互调,不让他坐在固定的位子,观察孩子的反应。

*在小朋友面前玩水枪的游戏,并将水喷在儿童脸上,观察孩子的反应。

*给小朋友喜欢的麦当劳儿童餐,观察他的反应,再将玩具拿走,观察孩子的反应。

*拿电动遥控的玩具车表演给他看,观察他的反应,再将玩具车拿走,

观察孩子的反应。

*嚼口香糖吹出大泡泡,吹到破了,观察孩子的反应。

*将积木堆高后,再将它推倒,观察孩子的反应。

*用纸黏土做动物或水果的造型,观察孩子的反应。

*在小朋友面前,拿点心给其它小朋友吃,观察孩子的反应。

(Ⅱ)所谓反复阅读故事法(repeated storyboook reading)是由教学者选择或撰写适当的故事,最好附上插图,然后与高功能的自闭儿一起反复阅读该故故事。自闭儿反复阅读故事时,教师或父母可运用若干鹰(scaffolding)技巧(Bellon, Og letree, Harn, 2000),可以诱发自闭儿的语言的沟通意图及互动,并促进其语言发展。

*语句完成法(cloze procedures):教学者暂时中断故事中的一句话,由自闭儿完成该句话。

*选择法(binary choices):教学者插入选择性的句子让自闭儿回答

故事范例:饥饿的巨人(Bellon, Ogletree, Harn, 2000,p55)

巨人说:「我要吃,如果不给我面包(语句完成法),我会打断你的」(语句完成法)。所以这人赶紧跑去拿面包给巨人。他们用跑的?还是飞的?(选择法) *封闭式问句法(wh questions),「为什么?在哪里?什么时候?是谁?什么事?怎么了?」:提出有特定答案的问句,由自闭儿回答。

*语句扩张法(expansions):教学者替自闭儿扩张他的与语句再由自闭儿仿说。

范例:游泳去!(Bellon, Ogletree, Harn, 2000,p55)

星期日小明和爸爸开车去长春游泳池学习游泳,路上塞满好多车子。突然有

一部车子----。

教学者:哇!车子怎么了?(封闭式问句法)

自闭儿:哇!喔!

教学者:车子撞倒电线杆了。(语句扩张法)

自闭儿:车子撞倒电线杆了。

(3)自然环境教学法

自然环境教学的涵义是:

Ⅰ、沟通性性语言教学:这是指自闭儿的语言教学目标,应该是教自闭儿学习功能性语言(生活用得上的语言)于社会环境(真实的人际互动)中。

语用是自闭儿语言发展最弱的部分。会说话的自闭儿尽管学会了需多词汇和语句,但是在互动中常常会只使用少数的语言与人互动。这就是教导自闭儿说话时,要优先考虑选择「教自闭儿学习功能性语言(生活用得上的语言)于社会环境(真实的人际互动)中」的原因。

不会说话的自闭儿使用行为语言沟通时常常只是表达其生理需要(要吃饭、喝水或尿尿)及愤怒、害怕的情绪。这时候行为语言的表达常常会用偏差行为的方式演出。此时,父母或老师可用「行为的功能性分析」的概念,去理解自闭儿偏差行为的功能性目的,然后依据功能性分析的结果,教导他表达其行为之目的。上述若干例子即是说明和功能性分析与功能性沟通训练是消除不语症自闭儿行为问题的方法。

Ⅱ、生态语言教学:自闭儿语言教学教材必须从生态环境中取材。自闭儿生活周遭的人(爸爸、妈妈、老师、伯伯爷爷);事(早安、再见、尿尿、喝水、吃饭),物(厕所、桌子、椅子、香蕉、苹果)都是要优先学习的语汇。

每日生活可能使用的语句如「我要尿尿」「我要吃饭」「老师好」也是生态语言教学的一部份。

Ⅲ、偶发性教学(随机教学):这是指自闭儿的语言教学法,应该在自然环境下做功能性的互动时,由儿童选择说话的主题,老师从旁引导。

(a)让自闭儿在自然环境中暴露于多重的例子(例如带自闭儿到水族馆,让他看到各种鱼),以诱发自闭儿说话的意愿,再进行教学。

(b)当儿童注意某种东西,并有意沟通时,立即进行教学。

(c)对自闭儿的任何语言行为都予以增强,不要等进步甚多或说得非常完美才增强。例如当自闭儿看到「花」时,对你说「挖」(注「挖」是「花」的省略音,即省略ㄏ这个音素,所以念成挖),你应立即予以增强说:「对,这是花」。这叫做语言的塑造(shaping)

(二)自闭儿语言变异之矫治:

1、对无口语能力的自闭儿

(1)各种替代性沟通系统包括沟通簿、沟通皮夹、沟通板都可以满足自闭儿主要的沟通需求.。对已学会很多词汇,却无法开口说话的自闭儿,则以电子语音沟通系统功能最好。

(2)行为语言:绝大多数的自闭儿不论会不会说话,都不会运用肢体语言及面部表情来与人沟通。然而,肢体语言不仅可以用作主要的沟通工具,而且可以辅助口语语言的沟通功能。因此教导自闭儿肢体语言是自闭儿语言发展计划的重要部分。

2、自闭儿的鹦鹉式语言,过去大都以行为治疗的方式消除之。迩来,视鹦鹉式语言为儿童语言发展初期的正常现象。因此目前倾向不直接消除之,而是借着直接促进语言发展而间接消除。有关鹦鹉语言的处理,另辟一章说明。

3、代名词反转的原因是父母错误教导的结果,可透过再教导的方式予以纠正。

兹举例说明:

错误教导的情境:

当自闭儿看着桌上水壶并伸手示意要水喝时,妈妈会问自闭儿说:「你要喝水?」,自闭儿点点头。此时妈妈已确定自闭儿要喝水,便倒水给他,结束互动。在这种情境下,自闭儿学会口渴时说「你要喝水」。

正确的修正:

当妈妈拿水给自闭儿喝时,应进一步教导自闭儿说:「我要喝水」。如此反复练习之,自闭儿将会修正先前说:「你要喝水」。

4、隐喻式语言之处理

隐喻式语言通常会有沟通的意图,因此应该透过功能性的评估(functional a nalysis or functional assessment)以了解自闭儿的隐喻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

然后教导正确的语言表达。

例如:前述一位自闭儿每次大便在裤子里,便会说:「啊贺!(台语发音)」,经查证宿舍管理员才得知:这位自闭儿大便在裤子里时,管理员都会厉声斥责:「阿贺!你又大便下去!」。此自闭儿误以为大便时,要说:「阿贺!」。(此例是属于延宕式的鹦鹉语言)

矫正法:当这位自闭儿再度大便在裤子时,教他说:「哇!我大便在裤子了!」

又如前述:有位自闭儿当他说:「几位」时,通常是表示:他要吃饭。

其原因是父母常常带他去餐厅吃饭,当服务生带位时,常常会问:「几位」。(此例是属于延宕式的鹦鹉语言)。

矫正法:下回当这自闭儿说:「几位?」时,教他正确表达「妈妈,我要去餐厅吃饭」。

又如前述,一位不耐烦的自闭儿说:「妈妈你不要讲三个」(隐喻语言),此时可以教他说:「妈妈你不要和他们讲那么久」或「妈妈你不要再和他们三个人讲话了」。

5、磁石语言之处理

前述磁石语言分有、无沟通意图两种。磁石语言若没有沟通的意图便是一种自我刺激的行为。若是磁石语言属于一种自我刺激,则老师或父母应用建设性活动去替代自我刺激的行为,例如听儿歌或简单童话小故事,以提升他的语汇及语言理解与使用。

若磁石语言具有沟通意图,则需应用功能性分析以理解该生要表达的是什么事?然后教导正确的表达。如,前述一自闭儿不断说:「肉圆」(磁石语言),有可能是该生想吃肉圆。此时可以教他说:「我要吃肉圆」或「我想吃肉圆」

课堂教学艺术的十种方法

课堂教学艺术的十种方 法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课堂教学艺术的十种方法一种教学艺术。要搞好组织教学,教师就必须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要有驾驭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师必须把握学生的注意和情感,努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同时,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快喜悦的心境,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组织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加以选择,灵活运用。南昌膝王阁学校林子谦老师总结了十种常用的方法— 组织教学艺术的十种方法 1、形象感染法 教师走上讲台时,神情要亲切、庄重、肃穆,站定后要扫视整个课堂,以安定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把注意从原来的注意对象迅速转移到教师身上来,自觉地投入教学活动。 2.目标引导法 讲课开始时,教师可简要地肯定学生的表现,提出本次学习要求,运用语言的感召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促其产生努力达到目标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从而调动自己的有意注意。 3.趣味激发法 教师讲课时,如有较多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可适当穿插讲一些表面看来跟教学无关(但内含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启示)而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事。使学生精神振奋,产生良好的心境,从而引发学习的浓厚兴趣。

4.提问点拨法 当某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提出问题让他们回答,促使他们转移注意对象,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活动上来。学生答题不够理想时,不要急于批评,可稍加点拨,鼓励他们动脑筋思考或用心听老师和同学讲。这样引发他们的兴趣,使其保持注意的稳定性,积极投入学习的活动。 5.指名演板法 此法类似“提问点拨法”教师指名让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演板,并在适当时机轻声对演板学生进行教育和帮助,要求他们回位后用心听讲。这种方法具有中等强度的刺激,可对学生大脑皮层起一定作用,能促使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6.语言表达法 语言条理清楚、通俗易懂是组织教学的基本要求。只有讲得有条理性和逻辑性,才会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概念;语言准确、简明扼要是组织教学的基础。这样才能使人听着舒服,爱听;善于例证,形象比喻,适当应用一些格言、名句、典故、顺口溜等也是语言组织的一些技巧。 生动的语言给人一种直观和感动,使人兴趣盎然,同时也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语言的使用影响着意思的表达,感情的色彩。在不同的情况下,恰当的使用语气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总之,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语言使用得当。

《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程序设计语言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应用 适用层次:高技 总 学 时:320学时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是高技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必修的课程,本课程采用的语言是Javascript,简单、实用,能使互联网前端和后端有机的结合;利用第三方库、模块,学生可以高效、快速地开发出互联网产品,同时为专业知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课程与互联网密不可分,通过掌握互联网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力。 2、教学基本任务和要求 熟练使用Javascript编写程序;掌握HTML、CSS和Javascript制作前端网页,熟悉jQuery、Bootstrap等框架的使用;掌握利用Node.js和Express.js构建服务器后台程序,并与前端进行数据交互;了解产品的用户体验,识得UI制作;掌握利用UML建模工具绘制用例图、功能图、流程图等;知道WebSocket原理,并学会使用WebSocket构建实时通讯系统;通过Node.js第三方模块,学会动态地构建应用程序的多样主题;了解Ghost开源系统,识得利用Ghost构建多样主题的博客网站;

掌握国外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能看懂、理解搜索结果的英文内容。 3、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程序设计语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理论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性要求学生多动手。因此课程的重点放在项目实践上,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项目协作能力。理论知识以精讲为主,讲清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巧,为学生提高动手技能打好基础;多利用国外搜索引擎,能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英文阅读、交流能力。 二、内容及学时分配 序 号章节内容总学 时 讲授 学时 训练 学时备注 1第一章 课程介绍22 2第二章 基本语法1266§2.1 变量与数据类型 §2.2 程序结构控制 §2.3 自定义函数 §2.4 字符串函数 §2.5 Math函数 2 1 1 1 1 2 1 1 1 1 3第三章 闭包与回调函数1266§3.1 剖析函数定义 §3.2 闭包 §3.3 回调函数 2 2 2 2 2 2 4第四章 对象1266§4.1 对象的使用 §4.2 this、apply、call §4.3 原型继承 2 2 2 2 2 2期中考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 法和途径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

福建中华技师学院学校教案纸

福建中华技师学院学校教案纸(副页)

一.师生问好 二.课程讲述 第一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是指以儿童为主体,以语言为客体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多种形式的活动过程。其根本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儿童积极主动地与人,与周围语言环境不断地交互作用,从而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如果只依靠儿童主体自然地获得语言,获得感性的语言经验,就无法实现他的语言潜能最大限度地发展。 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 1、语言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有利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每一次或每一阶段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都是根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阶段目标提出来的。通过有目的的语言教育活动,可以全面的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又是一项有计划的活动,它根据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儿童语言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安排具体的教育活动,有顺序、有步骤地训练儿童语言能力,从而保证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全面实施。 2、在整合的教育过程中,引导儿童主动参与,获得丰富的语言经验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是将儿童置身于语言环境或语言信息的传递中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师把儿童的语言学习过程,与幼儿园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密切结合,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获得大量的、丰富的语言经验。 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是一项专门的语言学习过程。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学前儿童除了通过活动和交往,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有关的语言知识外,还需要有专门的语言学习活动,让儿童有集中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的机会。另外,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还可以使儿童相互交流自己已经获得的语言经验,锻炼儿童在同伴和成人面前说话的勇气和自信心。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原则

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常见术语:Method, Approach, Design, Procedure, Technique 一、语法翻译法 1、语法翻译法是一种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和词汇,并且按照规则用本国语和目的语进行互译来教授语言的方法。 2、教学过程 阅读/朗读——句子翻译——讲解语法/语言点——书面回答——理解性问题 3、原则和技巧 原则:(1)书面语重要,重视写作和阅读 (2)熟记语法规则和单词 (3)教师的绝对权威 (4)本族语的中介作用 技巧:(1)书面翻译/互译 (2)阅读理解性问答 (3)演绎法讲解语法规则 (4)填空、背诵、造句、作文等 4、评价: (1)使用方便 (2)学习语言知识多于语言技能掌握 (3)改良式的语法翻译法:弥补口语的听说训练、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直接法 1、直接法是一种通过实物、图画、动作、表情等手段把外语和其对应的意思直接联系,从而达到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的外语教学法。 2、教学步骤 用目的语讲解——提问——回答 用归纳法教语法:例子——总结规则——巩固性练习——听写练习 3、原则与技巧 原则:(1)先听说后书面语言 (2)通过有意义的上下文来学习单词和句子 (3)禁止使用本族语翻译 (4)自我更正来促进语言学习 技巧:大声朗读、问答练习、自我更正、会话、填空、听写段落、画图讲解、实物演示等。 4、评价:(1)强调语言实践和运用,有利于听说 (2)学习用外语思考,重视语言的交际作用 (3)排斥本国语,有时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解释,或者解释不清楚 (4)对教师口语、教学技能要求高 三、听说法 1、听说法是一种运用句型操练形式学习外语的方法。其理论基础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2、教学步骤 听外语对话——模仿——纠正语音语调——逐句背诵——对话练习——看书面材料——语法点归纳——替换/回答练习 3、原则与技巧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教师改革的不断深入,这就要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 同时在近几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教学相关内容都是高频考点。以语言传递的教学方法,主要考察方式涉及主客观题型,客观题型主要以单选和判断为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结合这方面相关内容进行简析,方便各位考生快速简单的对教学高频考点有个简单的认识,这次介绍内容主要是结合客观题型,便于各位考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首先我们我们介绍下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定义:一种非常古老而又应用最广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

讲述:教师运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对教学内容作系统叙述和形象描绘的一种讲授方式。一般在人文学科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又分为科学性讲述和艺术性讲述。 讲解:教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论证的一种讲授方式。一般在自然学科教学中运用较多。 讲读:教师把讲述、讲解同阅读教材有机结合,讲、读、练、思相结合的一种讲授方式。一般用于语文、外语教学中,也可用于数理化学科教学。 讲演:以教师的学说或报告的形式在较长的时间里系统地讲授教材内容,条分缕析,广征博引,科学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结论的一种讲授方式。因为讲演时间长、知识面涉及广、难度大,主要运用于大学教学中,中小学中较少运用。 优缺点:能在短时间系统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运用的基本要求: 第一,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提高。 第二,注意启发。在讲授中善于诘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 第三,讲究语言艺术。力图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

英语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方法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英语教学方法: 1、大小声:我读大声,你读小声 2、举一反三:我读一遍,你读三遍 3、单词拍拍拍:(①、②、③、④、⑤)拍这几就读出来 4、炸弹:练习单词时,把一个炸弹放在一个单词上,在读单词的过程中,不能把放有炸弹的单词读出来 5、手心手背:伸手心读,伸手背不读 6、金手指:几根手指就读几遍 7、麦克风:以采访的形式来提问学生,练习单词、句子 8、击鼓传球:传球老师击鼓喊停时,谁最后拿到球就站起来读单词或句子,读对时,老师输,学生是胜利者,然后老师表演动作,如:兔子跳、贴墙、眨眼睛、表演大茶壶 9、抢椅子:读单词或句子同时,绕着椅子转,当老师说停时看谁以最快的速度抢到椅子,抢到者加分 10、木头人:如:I can fly I can jump 读句子的同时表演出动作,老师说停,不论你什么姿态,都不能动,老师挑选一名学生去逗表演的学生,看谁懂了谁犯规 11、说反语:I say sit down You say stand up

12、小手枪:指着谁,谁读单词的下一个单词 13、寻宝藏:选一名同学背对着大家,把卡片或别的东西藏到一个学生哪里,大家开始读单词或句子,当寻宝的学生离宝藏越近读声越大 14、萝卜蹲:用单词代替学生的名字一个接一个蹲 15、顶卡片:读句子单词的同时用头来顶卡片 16、互动记名字:给学生一个新名字(课中的单词)来互相提问及回答 17、警察抓小偷:选一名同学背对着大家,挑出两个学生,大家一起读单词,这两名同学读单词时不发音 18、单词转转转:人站词下,每个人代表一个单词,读到哪个单词,就迅速动一下,反应慢就下去换另一个人 19、加一法:我读一,你读二,我而你三,依此增加,练习单词句子 20 、拍图片:把制作好的单词图片贴在黑板上,拍到哪一个读哪一个 五部教学法 Step 1----Revision复习 Step 2----Presentation输入 Step 3----Drilling操练 Step 4----Practice练习

继续教培训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专业课)题库和答案

单选题 1.“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此话出自()。正确答案:C.庄子 2.“美是一切事物生存与发展的本质特征,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出自()。正确答案:A.卡尔·马克思 3.“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出自()。正确答案:B.洪堡 6.“美应当包括‘美的本质、审美性质与审美对象’三个层面内容。”出自()。正确答案:E.当代美学家 7.“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此话出自()正确答案:D.苏霍姆林斯基 8.()是奥地利科学院地理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知名的GIS研究与教育专家。正确答案:C.Josef Strobl 4.“教学过程不仅是学术基因的传递过程,更是创造过程。”这句话是()说的。正确答案:B.Josef Strobl 5.“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此话出自()正确答案:D.苏霍姆林斯基 7.夏自强是()归国华侨,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正确答案:B.印尼 1.“美是一切事物生存与发展的本质特征,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出自()。正确答案:A.卡尔?马克思 3.“美应当包括‘美的本质、审美性质与审美对象’三个层面内容。”出自()。正确答案:E.当代美学家 6.“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此话出自()正确答案:D.苏霍姆林斯基 7.“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此话出自()。正确答案:C.庄子 语音辨析功能具有()正确答案:B.先天遗传性 2.视觉皮层基本区()实现动态形状感知。正确答案:B.V2 3.为了便于机器对“数据”和“程序”的统一处理,谁提出增设“程序计数器”()正确答案:C.冯·诺依曼 4.指非随意创造思维所涉及的显、潜意识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双轨加工理论中的()正确答案:C.交互作用 7.在一定的时间内表达出不同观点愈多,其流畅性就愈好。是发散思维的哪种特性()正确答案: A.流畅性 8.当前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其()正确答案:A.人文性 9.在内部类感觉系统中,除平衡觉外还包括()正确答案:B.肌动觉 10.什么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正确答案:A.创新 1.语义辨识能力是()正确答案:A.先天的 2.哪种理论专门用于分析与处理高m值复杂性问题的理论,并为此提供心理加工策略,从而使创造性思维成为人人都有可能通过培养和训练来获得的能力。()正确答案:C.二维复杂性理论 3.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段是()以前正确答案:A.九岁 4.谁发现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正确答案:A.阿基米德 5.能细致地描述事物或事件的具体细节。是发散思维的哪种特性()正确答案:D.精致型 6.():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所作出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正确答案:A.思维 7.初中高中开始强调()都不晚正确答案:A.读写 8.阅读心理加工过程的四个环节中语音辨识是( )的正确答案:A.先天性 9.视觉皮层基本区()实现动态形状感知。正确答案:B.V2 10.视觉皮层基本区V1在布洛德曼()区正确答案:B.17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1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JA V A程序设计”、“https://www.doczj.com/doc/ab2020507.html,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等课程是软件开发类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程,此类课程传统的教学采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教学法,老师感觉教学实施很困难,学生感觉不能理解所教内容,没法独立完成简单程序的编码任务。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将其运用在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中,可以改变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状,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程序设计语言作为基本的软件开发工具之一,学生的知识结构、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专业学习的着重点。本文就任务驱动教学法如何在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中的实施谈谈笔者的初浅认识与实践体会。 2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对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的适应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景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环境下,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提高技能,还能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情景和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任务驱动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对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2.1探究教学策略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感觉编程类课程枯燥乏味,又难以理解,许多知识点抽象空洞,不能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没有兴趣,光凭教师的讲解学生也难于理解。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知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率。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师以任务链的方式合理的呈现任务并有效地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来建构知识和完善自己认知结构的特点,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为:任务提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入知识点→任务解决。 2.2设计任务情境,激活学习积极性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将枯燥的编程知识与实际应用及

八种常见的英语教学方法

十八种常见的英语教学方法 我们都知道少儿时期是学英语的最好时光,所以这个阶段的英语学习很重要,作为少儿英语老师来说最重要的无非就是英语教学方法! 1.童话剧教学法 教学内容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制约着语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用。学生用书主体部分为经典的英美英语童话故事。在英语课堂上,当孩子们遨游在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中,他们学习的英语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当他们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童话人物交上好朋友的时候,他们的英语也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2.情景教学法 Fresh English 新鲜美语是我们英语日常用语专题部分。在英语课堂上,老师们为学生们模拟各种各样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呈现学生们感兴趣的单元主体,组织学生们在情景中不断地反复地操练新知,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 3.音乐,律动教学法 Happy Melody 和 Motion Chant是我们课本里的英语歌曲和小诗歌。英语教学蕴含在“说,唱”英语中。以韵律式的“说,唱”形式,配合科学编排的韵律动作,全方位地调动视觉、听觉、言语能力和肢体动作,让孩子真正“懂得”英语,真正“脱口而出”纯正的英语,真正“学”会英语。昂立幼,少儿的学生用书中的英文歌曲和儿歌是一套真正为孩子设计的“看了就想学,一学就能跳”的英语韵律操。它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动作特点,有机地与英语发音和节奏配合起来,易学易跳,协调的动作使孩子深深的感受到英语的优美和学英语的乐趣 4.直拼教学法 Funny phonics是一套根据英文字母本身的音源,总结出的一套,学生不学就能“看单词能读,听单词能写”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它用最简单、最实用、最直接的字母以及字母组合的基本发音,让学生们能很快地掌握陌生单词的认读技巧,并能迅速记忆单词和朗读文章。我们还给每一个音素配上了形象生动,简单易记的小手势,帮助学生们正确发音。 5. 联想教学法 Magic Structure是重点巨型扩充练习,但是它根据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引申、扩展、推理、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用正确高效的方式来完成大脑中知识网络的建立,达到迅速把新知从短时记忆

英语教学方法汇总-语言教学种类概论

語言教學種類概論: 1.傳統語言教學法 傳統語言教學法包括:文法翻譯法、直接教學法、聽說教學法與認知 教學法。 1.文法翻譯法(Grammar-Translation Approach) ?緣起與教學理念: 文法翻譯法大約衍生於一七八0年代(Stem, 1983)。一九二0年代 到五0年代的拉丁文文法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訓練學生有研讀拉丁 文及希臘文文學典籍的能力。其次為增進對第一語言的深入瞭解。 第三為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加強學生對較難教材的學習能力。教 學著重於對文法規則的解說與字彙的學習與記憶。 (X)教材設計與教學方式: 閱讀的材料主要是取自於文學著作,為文法翻譯者編著的書籍,內 容的主要特色是每課課文之前有單字表文後有長篇的文法解析,練 習的份量不多。 ?適用的語言能力範圍: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聽說讀寫

L1 + + L2 + + L1 ?? L2 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並重 R=W 閱讀與寫作並重,聽力與說話不受重視 2.直接教學法 (The Direct Method) ?緣起與教學理念: 直接教學法約萌芽於十八世紀末期 (Stem, 1983)。鑑於文法翻譯法著重於熟記文法規則,無法習得交談能力以及兒童對第一語言習得的經驗而提倡。這個教學法在一九六0年代中期頗具勢力,又稱為『常識法』(mon sense method)。強調在有意義的語言學習環境以畫圖、示範及表演等方式施教,提供以學習語言為主的密集式語言訓練。 (X)教材設計與教學方式: 標的語言(target language)教學使學生完全投入在學習第二語言的情境中。 ?優點:

英语教学方法有哪几种

英语教学方法有哪几种 一、语法翻译法 1、语法翻译法是一种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和词汇,并且按照规则用本国语和目的语进行互译来教授语言的方法。 2、教学过程 3、原则和技巧 原则:(1)书面语很重要,重视写作和阅读 (2)熟记语法规则和单词 (3)教师的绝对权威 (4)本族语的中介作用 技巧:(1)书面翻译/互译 (2)阅读理解性问答 (3)演绎法讲解语法规则 4、评价: (1)使用方便 (2)学习语言知识多于语言技能掌握 (3)改良式的语法翻译法:弥补口语的听说训练、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直接法 1、直接法是一种通过实物、图画、动作、表情等手段把外语和其对应的意思直接联系,从而达到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的外语教学法。

2、教学步骤 用目的语讲解——提问——回答 用归纳法教语法:例子——总结规则——巩固性练习——听写练习 3、原则与技巧 原则:(1)先听说后书面语言 (2)通过有意义的上下文来学习单词和句子 (3)禁止使用本族语翻译 (4)自我更正来促进语言学习 技巧:大声朗读、问答练习、自我更正、会话、填空、听写段落、画图讲解、实物演示等。 4、评价: (1)强调语言实践和运用,有利于听说 (2)学习用外语思考,重视语言的交际作用 (3)排斥本国语,有时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解释,或者解释不清楚 (4)对教师口语、教学技能要求高 三、听说法 1、听说法是一种运用句型操练形式学习外语的方法。其理论基 础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2、教学步骤 听外语对话——模仿——纠正语音语调——逐句背诵——对话练习——看书面材料——语法点归纳——替换/回答练习 3、原则与技巧 原则:(1)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专业课)练习题、答案

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专业课 单选题 ---------------------------------------------------------------------------------------------------- 1.“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此话出自() 正确答案:D.苏霍姆林斯基 2.夏自强是()归国华侨,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 正确答案:B.印尼 4.()是奥地利科学院地理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知名的GIS研究与教育专家。 正确答案:C.Josef Strobl 5.“教学过程不仅是学术基因的传递过程,更是创造过程。”这句话是()说的。 正确答案:B.Josef Strobl 6.“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此话出自()。 正确答案:C.庄子 7.“美应当包括‘美的本质、审美性质与审美对象’三个层面内容。”出自()。 正确答案:E.当代美学家 8.“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出自()。 正确答案:B.洪堡 多选题 ---------------------------------------------------------------------------------------------------- 1.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 正确答案:A.体系清楚 B.主次分明 C.衔接恰当 D.收散自如 2.课堂教学的启思艺术包括() 正确答案:A.启发学生的问题思维意识 B.强化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 C.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意识 3.课堂教学组织艺术包括()。 正确答案:A.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 B.有效安排课堂教学的教学形式 4.下面属于课堂教学艺术的有() 正确答案:A.教学课件制作艺术 B.课堂教学的板书艺术 C.课堂教学教态艺术 D.课堂教学节奏艺术 5.下面()属于谨防课堂语言病。 正确答案:A.言不达意 B.喃喃自语 C.脏话 D.打摆子病 判断题

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初探

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初探 初次打开根据新课标要求编写的英语课本,看着这图文并茂的对话,令人耳目一新。但我们却不知道从哪儿下手,不知道该怎么备课,也不知道先讲什么,后讲什么,甚至还出现了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和表达法,更不知道什么叫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什么样的任务才算“任务”。2005年暑假,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的英语教研员组织全市城乡英语教师进行新一轮新课标培训,展开了学习活动,观看了课堂实录。通过参与活动,我树立了全新的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英语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心理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任务型语言教学”正是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原则,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性格,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使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教学模式。始终遵循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原则,即语言学习是为了用而学——在用中学——学用结合。由于任务型学习是双边或多边的交互式活动,学生的直接参与则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感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特征。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我观察到学生要想完成老师设计的任务,无论是小组活动还是双人活动,他们需要张口说,需要用脑想,需要动手写或画,需要请教老师,更需要询问同伴,所有这些活动中学生总是在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语言材料的理解,而且学生根据任务需要还能产生新的语言,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教材所设计的话题是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这就为他们“愿意说,有话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在设计活动时,就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活动设计还尽量考虑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在这半年的教学实践中,就进行课堂教学任务设计时,我尤其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任务设计的目的要明确 任务设计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避免为了表现任务而去设计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要能用到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设计任务一定要有助于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发展

英语教学方法之直接教学法

英语教学方法之直接教学法 缘起(Origin) 顾名思义,直接教学法提倡在教室中直接以第二语或目标语(target language)来沟通或教 学。传统的文法翻译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Method)往往过度强调母语在第一语 学习时的重要性,并且过于强调文法知识(linguistic knowledge)的记忆。在这样的学习方 式下,学生常常无法有效地运用所学的字汇或文法知识来沟通。直接教学法特别针对文 法翻译法的缺点,从一开始就很重视学生听说口语沟通能力的培养,拒绝填鸭式的文法 规则教学,强调语言的自然学习。因此,本教学法又叫做Anti-grammatical Method。 教学原则(Teching principles) 直接教学法认为第二语学习要成功就要遵循母语(第一语)的学习模式。因此,就听说读写的学习顺序而言,直接教学法的支持者强调学习第二语时,听说能力的培养应优先 于读写能力的培养(我们学习母语时,也是先学会听说,再去学习文字的读写)。也就是说’学生对一个字的发音很熟悉之后,老师才让他们学习如何认字阅读和书写。因此

对直接教学法来说,四种语言技巧的学习顺序应该是:听→说→读→写。精确发 音的养成在一开始就很重视,若同时强调四种技巧的练习’将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困扰。这样的思考也表现在课堂活动的操作上,如听写活动(dictation)是直接教学法常用的 教室活动之一。老师会要求学生在“写”之前,先专心听一次内容;念第二次时再写下 他们所听到的课文内容。 此外,为了让第二语学习环境更接近母语学习环境,直接教学法还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三 点具体建议。第一,课堂中禁用母语。母语学习者因为没有其他语言的干扰’母语的学 习才能如此成功。因此,直接教学法的支持者认为第二语的学习也应将学生其他语言(母语)的千扰减到最低:老师不用母语来解释、翻译或分析。若老师允许学生遇到沟通困难时就依赖母语,那就剥夺了学生学习以第二语沟通的机会。 第二,就文法而言,外语学习应避免文法规则的解释或记忆’因为在母语的学习环境中’即使不特别去记忆或是分析文法规则,也能从单纯的自然接触中习得母语的文法规 则。因此,在学习第二语时,老师也应以同样的方式介绍文法: ●提供学生大量的范例(examples)和语料(input materials)’让学生自然而然从每天所接 触的语料资讯中直接归纳出文法(inductive way of learning grammar)。第二语学习

任务型语言教学读后感

《任务型语言教学》读后感 《任务型语言教学》读后感 读完《任务型语言教学》,心中有个最大的感受,用一个词概括就是:解惑。虽然我不敢说读完此书为心中的疑惑一扫而光(因为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仍在继续发展中),如果说我对任务型教学有诸多片面理解,对任务型教学只是细枝末节的把握的话,这本书使我对任务型教学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为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疑惑找到了解决的出口,为自己教学实践的改进找到了理论支撑,充实了我对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解。 其一,我曾同许多同行一样片面的以为所谓任务就是在课堂上不停的进行各种活动,而回避语法知识的传授。这一度使我的教学实践出现诸多难题,也使我对任务型教学有了理解误区。其实,恰恰相反,任务型教学并不反对语法知识的传授,因为注意语法形式上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主要原则之一。语言的意义与形式是学习语言的基础。任务型语言教学仍然提倡语言的学习应该是意义与形式统一。 其二,在学生没有语言能力的时候,如何能使学生完成任务。任务型学习是否反对机械性的练习。

任务型语言学习是否只是让学生在任务中自然习得语言而反对机械性的语言操练。事实上,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会发现这样做很多学生无法开口,更不能“习得”。通过本书我了解我对此有多么大的误解,任务型教学不是标新立异的教学,它并不反对任务实施过程中的重复和模仿,很多研究任务型教学的学者从来都提倡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语音语调的纠正,也指出了句型操练的 必要性。 其三,任务型教学中教师的课堂究竟应该怎样转变。这也是一个困扰了很久的问题,我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也许老师无法回答学生说提到的问题,我们已经习惯了学生按照我们所设想的答案作答。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无法预知每一个学生对任务所作的结论,老师可能会碰到无法给出答案的问题。也许我们在短期内还无法适应,因为我们已经习惯自己是权威。任务型教学给了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我们应该慢慢适应成为一学习的计划和组织者,尊重学生成为主体,不再习惯充当权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资源的提供者。利用所备资源引导学生进入任务,不设定任务的答案,因为它可能是开放性的。做探索知识开发学习技能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讲义

现代教学艺术论 第一章教学艺术概述 第一节艺术与教学艺术 一、艺术:情感、美 二、教学艺术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艺术就是塑造人、培养人的艺术。在此过程中,教学艺术突出了艺术的教育功能,这种教育功能是通过寓教于乐的审美形式来体现的。 第二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一、教学艺术的历史 关于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认识,追溯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一)教学艺术思想的历史发展 (二)教学艺术局限于技艺技巧的偏差 (三)教学艺术论的研究现状 二、“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及实践的偏差 赫尔巴特 三、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科学:求真共性普遍可复制艺术:创新个性特殊不可复制 第三节教学艺术的特点及作用 一、教学艺术的特点 (一)形象性:语言、表情、动作、图象、音响等,形象。 (二)情感性:真情实感打动人。知情意行……。情感交流……。 (三)创造性与灵活性:教学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高难度性;创造性地运用校内外各种教育影响;面临的新的教学任务;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即兴性的、应变的。……“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四)表演性:现场表演。教师还应作导演,师生双方共同演出。 (五)个性化:不可盲目模仿照搬 (六)审美性 二、教学艺术的作用 第二章教学幽默 第一节“幽默”与“教学幽默” 一、幽默 (一)众说纷纭的幽默定义(二)幽默的特性 幽默的三点特性:1.幽默有趣,引人发笑。2.幽默意味深长。3.幽默有时需要依赖一定的艺术手段。 (三)幽默与讽刺、滑稽相互关系的辨析 讽刺:否定性喜剧,愤怒和厌恶;幽默:正面发笑,善意的,直率而风趣。滑稽:以美遮丑,或只为发笑。 二、教学幽默 教学幽默: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一种幽默感,使学生在笑声中进行认知活动,在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 (一)教学幽默的内在表现 教学幽默的本质在于寓庄于谐, 一个完整的教学幽默一般包括三个环节:引起悬念、渲染铺垫、反转突变。 (二)中小学教学幽默的必要性 (三)教学幽默的类型 1.复杂的教学幽默与简单的教学幽默 2.言语的教学幽默与非言语的教学幽默 第二节教学幽默的特点与功能 一、教学幽默的特点: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李彩玲 【摘要】《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通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但要求学生掌握C语言的语法,更主要的是要求学生能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本文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愿与同道共同探讨。 【关键词】教学策略;程序设计;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作者单位】李彩玲,临汾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 C语言是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及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通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它具有功能丰富、表达能力强、目标程序效率高、移植性好等特点。《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开设,是学生掌握这种程序设计语言的有效途径。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但要求学生掌握C语言的语法,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如何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用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师的讲授是很难将复杂的程序设计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的。笔者在多年任教过程中,不断分析学生特点,尝试运用一些有益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教学,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C语言教学的原则 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程序设计举例时,不是简单地给出程序清单,而是先给出问题,从分析问题入手,继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给出算法,最后编写出完整的程序。而在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每一步都采用与学生一起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先进行自我思考,然后在老师提示启发下思考,在思考中解决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感性,因此在做思想教育的同时,我们每位老师要确实的融入爱的理念,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和学校的关怀,从而使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加具有力度。 (二)加强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通过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自我心理健康状况,客观、勇敢地面对现实,恰当、全面地接受自我,既看到自己的外在劣势,又看到自己的内在长处。在长期的工作中,我们对学生进校后的心理测试结果进行筛查,并对其中有自卑感、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贫困生进行约谈,予以特别关注,让贫困生感觉到他们是备受关心的。在学校层面我们通过点面结合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如采用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和典型案例教育。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我,使贫困生打开心扉。 (三)以增强学生自尊和自信为切入点的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结合学生的“成长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以增强学生自尊与自信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对正面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艺术类的专业尽可能地组织一些绘画展出或设计比赛等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贫困学生的负面情绪对外宣泄到活动中去,而不是对内指向自己和对外指向他人,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并通过活动使贫困生认识到,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缺乏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手段。另一方面,学校要注重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大力营造团结互助的校园氛围,给予贫困学生以更多的人文关怀,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贫困学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 (四)加强学生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完善心理咨询机制。学校应不断优化德育工作队伍,定期对学生德育工作队伍进行培训,并为其提供相关知识的学习机会,使大家能够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从而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有能力及时发现贫困学生的心理异常,并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更多关注和帮助。通过学校的心理咨询机制,有效的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咨询活动,从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针对艺术类学生心理特点开设心理讲座,从而提高贫困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有效的促进贫困生能够积极的自我探索,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获得对自我更为适当的看法。 【参考文献】 1.黄向真,陈祖标.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 2.雷静,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 · 012 ·

最新“整体语言教学法”(whole language复习课程

“整体语言教学法”(Whole Language Approach)的理论首先强调整体。在语言教学中,虽然我们常把语言分成“听、说、读、写”4个部分,但是实质上,语言是包含这4个部分的不可分割的整体。Ken Goodman认为,语言中的词、短语、句子和段落好比一样东西内部的原子和分子。我们可以研究原子和分子的特性,但是,其整体意义总是超过各部分加起来的总和。就好比一张木制桌子,我们可以分析木头中的碳、氢以及其他元素和成份,这对帮助我们加深对木材的认识是有好处的。但是,用木头分子是造不出桌子来的。下面将从六个方面对整体语言教学法做一个综述。 整体语言教学的背景与概念 1986年语言学家K. Goodman(凯·古德曼)倡导整体语言教学(whole language approach or integrated whole language approach)。整体语言教学是关于语言、语言学习、语言教学、课程内容和社团学习的一整套教育哲理。这一教育理念对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语言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全世界教育界的关注。但对于什么是整体语言教学,语言学界至今还没有一种统一的、普遍认可的观点,缺乏一个确切的定义。这是因为整体语言教学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而是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和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促进学生整体学习的一种哲理或方法。 早期的整体语言,即whole language,指的是whole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也就是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教(leaning and teaching language as a whole)。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教学中逐渐添加新的内涵,不断完善整体语言教学思想。现在,整体语言教学这一术语可以用来描述合作学习、有学生参与的教学、以学生为中的学习等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它指在教与学的环境中开展与整体语言教学的教育哲理相符合的教学活动。 一整体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 整体语言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教学方法和技巧,而是关于语言、语言学习、语言教学、教学内容及学习环境的一整套理论原则。其理论基础是语言习得和自然发生的读写能力以及相关学科如心理语言学、认知和发展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以及人类学等的知识。 Rigg (1991) 指出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应当被肢解成语音、词汇、语法、句型。把语言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成分,会使语言丧失其完整性。 Genesee (1994)也持同样的观点,他强调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入手,听、说、读、写是语言作为功能结构综合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技能不应肢解为听、说、读、写,而应该同时教。 Goodman(1990)在研究儿童语言能力发展过程中观察到,儿童对文字和书面语言的知识以及读写能力,并不是等口语能力发展完善以后才开始发展,而是很早就开始与听说能力同时发展的,很早就对书面语言已有一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其形式和功能。 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1978)曾提出这样的结论:语言能力是通过与其他人进行言语交际、思想交流而习得的。儿童不是主要靠模仿学会语言,而是靠置身于真实自然的、丰富的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 二整体语言教学的原则: 整体语言教学主张以下几个原则,只有这些原则得到理解和尊重时,语言学习就比较容易进行,语言水平和读写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1)语言的整体性原则 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不把语音、词汇、语法分开来教,也不把听、说、读、写分开培养。教学重点是有意义的整体语言活动,学习活动应该从整体到部分。每节课都应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 (2)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兼顾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发展,考虑学生的需求、动机、目的、兴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