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词解释——西方现代设计史

名词解释——西方现代设计史

名词解释——西方现代设计史
名词解释——西方现代设计史

名词解释——世界现代设计史

水晶宫博览会1851 年,为了炫耀英国工业进步,英国伦敦举办了19 世纪最著名的设计展览——水晶宫博览会。水晶宫的设计采用了玻璃和铁架结构,博览会对设计理念产生根本影响,各种思想争论对设计界形成强大冲击。终于在19 世纪下半叶英国引发了一场工艺美术运动。

霍塔旅馆维克多- 霍塔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大师, 霍塔是一位建筑师,他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经常使用葡萄蔓般相互缠绕和螺旋扭曲的线条,这种线条被称为“比利时线条”或“鞭线”,它起伏有力,并成为了比利时新艺术的代表性特征。

巴黎地铁设计吉马德( Hector Guimard , 1867-1942 )是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法国新艺术运动受到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影响,追求华丽、典雅的装饰效果。吉马德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他为巴黎地铁所作的设计,所有地铁入口的栏杆、灯柱和护柱全都采用起伏卷曲的植物纹样。这些设计赋予了新艺术最有名的戏称——“地铁风格”。

高迪西班牙新艺术运动以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为代表,他吸取了东方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并结合自然形式,以浪漫主义的幻想,将极力软化的曲线趣味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之中去,巴赛罗那的米拉公寓是一个典范。他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之中去,与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有异曲同工之妙。

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它是于1920 年在巴黎首度出现的。装饰艺术风格是一种明确的现代风格, 它从各种源泉中吸取了灵感,包括新艺术,俄国芭蕾、美洲印第安艺术。艺术装饰运动传入美国,与美国的大众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点的“爵士摩登”风格。它豪华、夸张、迷人、怪诞,主要表现在建筑设计和产品设计两方面。在建筑设计上,一系列的大型建筑物都是艺术装饰风格的产物,如克莱斯勒大厦等,这些建筑一方面采用了金属、玻璃等新型材料,一方面采用了金字塔形的台阶式构图和放射状线条来处理装饰。

第三国际纪念塔构成主义是一战前后俄罗斯的一个先锋艺术流派。构成派艺术家力图用表现新材料的空间结构形式,雕塑家塔特林是构成派最重要的代表, 构成主义最有名的作品当属建筑师塔特林创作于1919 年的第三国际纪念塔。按照设计,这座塔塔高400 米,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高出一半。纪念塔完全采用钢铁作为主要的结构材料,造型上是简洁的螺旋上升的几何形状,表达了一种坚定向上的政治信念。

风格派风格派( De Stijl )是活跃于1917-1931年间以荷兰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1917 年10 月,一批荷兰的设计师,艺术家发行了一本叫“风格”的杂志,风格派由此得名。这个组织以杜斯博格( Theo Van Doesburg )为领导, 风格派认为艺术应该用几何形象的构图和抽象的语言来表现宇宙的基本法则——和谐,在建筑、产品、室内等各个设计领域,风格派都使用着一种和谐的几何秩序来进行艺术创作,这种抽象的倾向,对后来的艺术和设计有着持久的影响。风格派艺术以一种几何和精确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精神支配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胜利,以及寓美于纯粹与简朴之中的思想。

里特维尔德( Cerrit Rietveld )的红蓝椅揭示了风格运动的哲学精髓, 他的《红蓝椅》、《柏林椅》和茶几成为现代设计史上经典之作。

麦金托什查尔斯?麦金托什被公认为新艺术在英国的杰出人物,在英国19 世纪后期独树一帜。1896 年以他为首成立“ 格拉斯哥四人” 的设计小组,麦金托什设计了格拉斯哥艺术学校大楼及室内陈设,获得了极大成功。这座建筑的外观带有新哥特式的简练、垂直的线条,体现出植物生长垂直向上的活力。麦金托斯设计的大量家具、餐具和其他家用产品都具有高直的风格, 世界闻名的高靠背椅就极具代表性。

高技术风格( High-Tech )“高技术风格”( High-Tech )是与新现代主义平行发展的另一种工业设计风格。高技术风格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在美学上力求表现新技术。高技术风格直接表现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战后初期,不少电子产品模仿“游击队”风格,即军用通讯机器风格,以表现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电子技术。“高技术”风格的发展与50 年代末以电子工业为代有的高科技迅速发展分不开的。英国建筑师皮阿诺( Reuzo Piano )和罗杰斯( Richard Rogers )于1976 年在巴黎建成的“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是其中最为轰动的作品。

波普设计波普设计出现于20 世纪50 年代,又称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新达达主义, 代表着流行与大众化的品味。它的鼎盛时期是本世纪60 年代,主要活动中心在英国和美国。它代表着60 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化的表现主义倾向。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波普风格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形式, 如美国电话公司就采用了美国最流行的米老鼠形象来设计电话机, 意大利的波普设计则体现出软雕塑的特点,如把沙发设计成嘴唇状,或做成一只大手套的样式。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指在反抗现代主义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在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得到广泛地体现。后现代主义首先体现于建筑界,而后迅速波及到其它设计领域。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是美国建筑师文丘里于1966 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文丘里的建筑理论“少就是乏味”的口号是与现代主义“少就是多”的信条针锋相对的。他鼓吹一种杂乱的、复杂的、含混的、折衷的、象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建筑,他把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归结为三点:即文脉主义( Contextualism )、引喻主义( Allusionism )和装饰主义( Arnamentation )。查尔斯?穆尔( Charles Moore 1925- )设计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想的典型体现。

孟菲斯后现代主义在设计界最有影响的组织是意大利成立于1980 年12 月的“孟菲斯”( Memphis )的设计师集团。孟菲斯原是埃及的一个古城,也是美国一个以摇滚乐而著名的城市。设计集团以此为名含有将传统文明与流行文化相结合的意思。“孟菲斯”成立于1980 年12 月,由著名设计师索特萨斯( Ettore Sottsovss )和其他7 名年轻的设计师组成,以后设计队伍和影响逐渐扩大,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集团。代表人物是索特萨斯, 他与其它一些反现代同仁们成立了“阿尔其米亚”设计室,开始了取代现代主义的艺术运动( 新设计运动) 。孟菲斯作为设计小组的名称,标志出索特萨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艺术相结合的理念。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价值在于它对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前驱作用与启迪意义。1859 年工艺美术运动首先提出了“ 美与技术结合” 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 纯艺术” 。另外,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强调“ 师承自然” ,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适用的作品。工艺美术运动的先天局限是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这一观念无疑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由此使英国设计走了弯路,它导致英国成为最早工业化和最早意识到设计重要性的国家,但却未能率先建立起现代工业设计体系。代表

人物是威廉?莫里斯,英国作家、画家、工艺美术家。

包豪斯( BauHaus , 1919-1933 ) “包豪斯”一词由德语的“建造”和“房屋”两个词的词根构成。创始人是格罗佩斯, 包豪斯学校由魏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并而成,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材。包豪斯是一所设计学校,开设有纺织、陶瓷、金工、玻璃、雕塑、印刷等科目。包豪斯在设计理论上,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包豪斯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开创了“ 基础课程” 的教育—三大构成。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课程结构与教学方式成了世界许多学校设计教育的参照系统,包豪斯的思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

“设计奇才”科拉尼( Luigi Colani, 1926- ) 70 年代中期,德国设计界出现了一些对抗功能主义的设计师,他们希望通过更加自由的造型来增加设计的趣味性。被人称为“设计奇才”的科拉尼( Luigi Colani , 1926- )就是这一时期对抗功能主义倾向最有争议的设计师之一。科拉尼出生于德国柏林,早年在柏林学习雕塑,后到巴黎学习空气动力学。在科拉尼的许多设计方案中,他都用空气动力学和仿生学知识表现出强烈的造型意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斯堪的纳维亚的现代设计将简洁与实用的设计思想与功能主义融为一体,使手工艺传统与新的严谨的理性主义并行,创造了自己鲜明特色。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自然材料的欣赏等。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设计文化,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一批优秀的设计大师当然功不可默。如汉宁森、克兰特、阿尔托等。阿尔托是芬兰著名工业设计师、建筑师。1921-1925 年间在瑞典、芬兰等地从事建筑、规划、室内设计、家具、灯具、染织、玻璃以及展示设计等工作, 1923 年,他研究和从事使木头弯曲的实验。这项实验导致他30 年代革命性的椅子设计。1929 年,与他人合办了他第一次完整的、为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现代家具展。他最著名的建筑设计是他在土库的家,这被看作是斯堪的纳维亚现代主义的第一个代表。在选择压薄的木头与胶合板作为他设计的主要选材后,他与土库附近家具厂的技术指导奥托(OTTO KORHONEN) 一起研究薄木板的结合以及胶合板成型的局限性。这些研究导致了他最具技术革命性的设计41 号和31 号椅子。他利用薄而坚硬但又能热弯成型的胶合板来生产轻巧、舒适、紧凑的现代家具,已成为国际上驰名的芬兰产品。他设计还有芬兰设计文化显著特征, 如皱叶甘蓝花瓶。这个花瓶的设计是他受到了芬兰峡湾海岸线的启发, 他的产品设计有一种温馨、人文的情调。

汉宁森汉宁森是丹麦著名设计师,汉宁森的成名作是他于1924 年设计的多片灯罩灯具,这件作品于1925 年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得好评,这种灯具后来发展成了极为成功的PH 系列灯具,至今畅销不衰。这正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特色。PH 灯具的重要特征是:所有光线必须经过一次反射才能达到工作面,以获得柔和、均匀的照明效果,并避免清晰的阴影;无论从任何角度均不能看到光源,以免眩光刺激眼睛;对白炽灯光谱进行补偿,以获得适宜的光色;减弱灯罩边沿的亮度,并允许部分光线溢出,以防止灯具与黑暗背景形成过大反差,造成眼睛不适。PH 灯具的优美造型正是这些特点的直接反映。

雅各布森( Arne Jacobsen, 1902-1971 ) 雅各布森是丹麦著名设计师, 他的三个经典的椅子设计,世界闻名。即1952 年为诺沃公司设计的“蚁”椅, 1958 年为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旅馆设计的“天鹅”椅和“蛋”椅。这三种椅子均是用热压胶合板整体成型的。流线型设计流线

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但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广为流传,冰箱、汽车的设计都受其影响。这种外形能够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呈现出一种流线型,在运动中能够得到更大的速度。流线型设计最早是用在20 世纪交通技术上。如轮船,飞机,汽车,以此来解决高速运动中的流体动力和气体动力性能。它不仅运用于功能改进上,还用在家居产品上, 从电熨斗、电冰箱乃至所有的家用电器,都采用了这种表面光滑、线条流畅的形式, 这些产品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不少流线型设计完全是由于它的象征意义,而无功能上的含义,流线型在富有想象力的设计师手中,体现了流线型作为现代化符号的强大象征作用。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复习-重点名词解释大总结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复习-重点名词解释大总结水晶宫——1851年英国伦敦,英国工程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运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的设计原理,大胆地把温室结构应用在这次博览会的展厅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材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外形为简单的阶梯型长方体,并有一个垂直拱顶。没有多余装饰,完全表现了工业生产的机械本能。它开创了采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设计和建造的先河。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为了抵制工业化对传统建筑、传统手工艺的威胁,为了复兴哥特风格为中心的中世纪手工艺风气和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旨在通过建筑和产品设计体现出民主思想而发起的一个具有很大实验性质的设计运动。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法国并蔓延到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斯堪的那维亚国家、中欧各国以及美国的一次内容很广泛的设计上的形式主义运动,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时间长达十余年。奥地利“分离派”——19世纪末奥地利的一批设计家公开提出与正宗的学院派分离,他们组织的团体自称分离派。口号为“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他们在形式方面的探索和德国青年风格近似,对当时德文国家流行的曲线风格产生了严重冲击,成为一股新的设计运动力量。分离派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奥托?瓦格纳和霍夫曼等。瓦格纳是现代建筑的先驱之一。他提出了建筑设计应为人的现代生活服务,以促进交流,提供方便的功能为目的。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德国的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来称谓的,艺术家、建筑家以《青年》杂志为中心,希望通过手工艺的传统恢复来挽救颓败的当代设计,思想上也受拉斯金等人的影响。初始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但于1897年后逐渐摆脱以曲线装饰为中心

中外设计史考试复习题

一、选择题 中国设计简史 1、人类的设计史,以石器为开端,石器是设计史上最早的“文化化石” 2、作为中国设计的开端,文字与装帧、建筑与城市规划、服饰与玉器这三大范 畴的设计也十分重要。它们分别标志着传播意义上人类文明的设计、文化和政治意义上国家文明的设计、制度和伦理意义上社会文明的设计。3、史前时期,最经典、最成功的设计就是陶器的设计 4、青铜器是以自然铜与锡等合金材料制造的器皿,从设计的目的来看,商代青铜器以祭祀为主,强调宗教神性的意义。周代青铜器注重食器的组合,而且是以礼器为主,反映了制度等级和人事意义。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渐渐失去祭祀和礼器的特性,开始向日常实用器物转变。 5、天子享用九鼎,诸侯使用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 6、“宫殿”作为高规格、高水平的礼制性祭祀建筑、与皇宫分离的“左宗庙、右社稷”形式在西汉晚期首次出现. 7、隋唐时期的屏风大致包括两类,一类是座屏,一类是折屏 8、“南青北白”?南方越窑——青瓷北方邢窑——白瓷 9、9、隋唐形成了以生产青瓷的南方越窑和生产白瓷的北方刑窑为代表的“南青北白”的地域性格局。 10、陆羽在《茶经》中曾品评了当时的众多茶具并提出了“邢不如越”的观点,即尽管刑窑白瓷“类银”、“类雪”,但远不及越窑青瓷的“类玉”、“类冰”11、卷轴装帧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一直流行的书籍装帧形式12、令汴梁成为了中国古代第一座开放式的街巷制首都13、宋代,人们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已基本定型14、五大窑系:汝、官、哥、定、钧 15、磁州发展形成了白釉釉下黑、褐彩器,而且富有生动的民间艺术气息 16、明末宋应星所著的一部重要的综合了材料特性和产此、设计生产与管理、工艺及科技的著作《天工开物》,它也是对古代设计成就的全面总结 外国设计简史 17、近代设计发端的标志性事件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的第一届万国博览会,在约瑟夫?帕克斯顿建造的水晶宫举行 18、国的新艺术运动被称为“青年风格” 19、欧洲现代主义运动的首发地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上,而以麦金托什为首的格拉斯哥“四人集团”是运动早期唯一具有重要影响的英国设计集团。20、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路易斯·沙利文提出了著名的“形式追随功能”的理论。20、为卡夫曼家族设计的流水别墅,是赖特一生之中最为著名的作品21、“新建筑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包括德国的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法国的勒·柯布西耶和德国的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等。 22、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是20世纪德国现代主义运动的杰出领袖、建筑师、理论家和教育家,1919年在魏玛创立了国立包豪斯设计学院,同时出任该学院的首任校长 23、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提出“少即是多”的形式主义原则。 24、诺曼·贝尔·盖迪斯被誉为“流线型设计之父”。 25、亨利·福特于1913年发展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流水线和大规模生产技术。26、1961年德雷福斯出版的《人体度量》被誉为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开山之作,奠定了人机工程学设计的基础。 27、雷蒙德·罗维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登上《时代》封面的设计师。28、考夫曼提出“优良设计”的评价标准:(1)清晰、简洁的产品造型。(2)无装饰的产品造型。(3)

中外设计史1

1.玉器最早被我国先民用于原始宗教活动。玉琮(cong)是中国古代世界观和通天行为的很好的象征物。 2.彩陶分布:1.半坡型(船形彩陶器”、人面鱼纹盆),2.庙底沟型有(蜥蜴纹彩陶瓶、人面彩陶瓶) 3.马家窑型(舞蹈纹彩陶盆) 4.半山型, 5.马厂型:[人形纹(蛙纹)]。 3.双关法就是利用黑白的相互衬托,使黑与白都各成为主体图案。 4.巢居被学术界认为是南方民族最早的建筑形式之一。北方最早的居住是穴居。 5.夏、商、周是玉文化核心观念形成的时期。 6.西周时完善并记录了一套制度,严格按等级名分规定,使用不同的玉。 7.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最古老的成系统的文字。 8.我国至晚在商代中期发明了瓷器。 9.殷墟期为中国青铜史上第一个高峰期。 10.青铜器第一个高峰期的特点是崇尚肃穆、雄浑凝重、富丽繁缛。 11.大裘冕是王祀昊天上帝的礼服。 12.儒家思想衍生出强调社会功能、政治功能和人性价值的设计哲学。 13.墨家主张节用、实用的设计。 14.《考工记》成书于春秋末年,是我国第一部手工业专著。 15.山字纹镜堪称是战国铜镜的典范之作。 16.青铜器设计的发展到东汉为尾声。 17.秦瓦当的纹样中,常见的是风格独特的夔纹。 18.西汉时代,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纹样最常见。 19.砖的雕饰始于秦汉时期,唐代制砖工艺达到历史最高峰。 20.汉代画像砖的题材基本可分为两类:一:是画像类,包括历史传说、避邪瑞兽、神话故事,市井生活等; 二:是花纹类,有植物纹、云气纹等。 21.西汉时期的服饰实物,以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西汉墓出土的最为集中和完善。 22.西汉时期主要纹样有云气纹、动物纹、花卉纹、几何纹、文字纹等。 23.莲花尊主要见于齐、梁和北魏,早期多用于刻划;晚期用浅浮雕装饰。 24.云冈石窟第十六至二十窟开凿最早,称“昙曜(tanyao)五窟”。 25.莲花洞与古阳,宾阳洞并称北魏龙门三大窟。 26.南北朝时期“南青北白”瓷业布局,到唐代形成较为明显而固定的局面。 27.陆羽形容越窑青瓷“类玉”、“类冰”,评价为唐代最完美的瓷器。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重点笔记整理

世界现代设计史(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 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 1、现代设计的概念(*名词解释) 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方式;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 2、现代设计的范畴(*名词解释) (1)现代建筑设计(2)现代产品设计(3)现代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服装设计(6)纺织品设计(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 3、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简答题) (1)从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设计产生的历史比艺术要早,艺术是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并且将艺术与之结合,在设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 (2)设计的本质在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艺术性是为实用服务的。即使是精神性的艺术作品,它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风格、含义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必须借助于设计风格才能得以体现。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Art 1、水晶宫(*名词解释) 1851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英国工程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运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的设计原理,大胆的把温室结构应用在这次博览会的展厅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铁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它开创了采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设计与建造的先河。 2、工艺美术运动 (1)定义(*名词解释:2015、2016) 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企图通过复兴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从自然形态中吸取借鉴,提倡哥特风格,从而提高设计的品位。由约翰·拉斯金提供理论指导,由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和身体力行。 (2)风格特征(*简答题:2015、2016) a.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 b.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c.提倡哥特风格和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良好功能; d.主张设计的诚实、诚恳,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势; e.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 (3)影响:(*论述题) a.工艺美术运动是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运动,虽然范围较小,但是影响深远,在美国影响力芝加哥学派,在欧洲促使掀起了一个规模更加宏大,影响范围更加广泛的、试验程度更加深刻的“新艺术”运动。虽然工艺美术运动在20世纪开始失去势头,但是对于精致、合理的设计,对于手工艺的完好保存迄今还有相当强的作用。 b.给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新的设计风格参与,提供了与以往所有设计运动不同的新的尝试典范。

中外设计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中外设计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录百工技艺的专著是(A)。 A、《考工记》 B、《天工开物》 C、《髹饰录》 D、《园冶》 2.装饰艺术运动的主要造型特征是(C)。 A、流线型 B、曲线形 C、几何形 D、自然形受 3.随着汉代建筑技术的提高,出现了防腐作用的建筑装饰构件(D)。 A、画像砖 B、画像石 C、陶水管 D、瓦当 4.唐代金银器制作达到繁荣期,其中以(C)为代表。 A、长信宫灯 B、博山炉 C、舞马衔杯银壶 D、镏金八角银杯 5.宋代出现了五大名窑,其中以玛瑙石作为配料的是(D)。 A、官窑 B、定州窑 C、钧窑 D、汝窑 6.古代罗马建筑的突出成就在于发明了(B)。 A、拱券技术 B、混凝土拱券技术 C、飞扶壁 D、镶嵌技术 7.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工业设计师是(D)。 A、奇朋代尔 B、魏德·伍德 C、保尔顿 D、德莱赛 8.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设计应以(A)为基础。 A、人机工程学 B、美学 C、装饰 D、简约 9.玉器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有各种各样的玉器品种,其中玉琮最早出现 在(B)。 A、龙山文化 B、良渚文化 C、红山文化 D、河姆渡文化 10.强调“师承自然”为设计指导原则的是(A)。 A、工艺美术运动 B、新艺术运动 C、装饰艺术运动 D、现代主义运动 11.新石器时代,仰韶彩陶装饰纹样的主要表现手法为(B)。 A、具象 B、抽象 C、写实 D、再现 12.以流线形雕塑和马赛克为装饰材料表现建筑风格而著称的代表人物是(A)。 A、安东尼·高迪 B、赖特 C、沙利文 D、格罗皮乌斯 13.魏晋陶瓷业发展迅速,以南朝(D)的青瓷为代表。 A、婺州窑 B、德清窑 C、瓯窑 D、越窑 14.宋代丝织业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以织绣技术为代表新成就是(D)。 A、织金锦 B、陵阳公样 C、云锦 D、缂丝 15.明代工艺美术设计的最高成就表现在(A)方面。 A、家具 B、壁画 C、陶瓷 D、漆器 16.古代希腊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是帕提农神庙,其柱式特征为(C)。

中外设计史复习提纲

1.芝加哥建筑学派的大师(沙利文)将“形式追求功能”作为自己设计的标准创立了自己的设计体系和风格。 2. 浙江(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与北方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组成中国瓷业发展的两大体系和窑场。 3. (陶器)的发明和使用堪称中国古代设计史上的第一次飞跃。(青铜器)取代陶器成为主要器物,堪称中国古代设计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4. 西方设计进入现代的标志性设计运动是(工艺美术运动) 5. 构成主义设计运动发端于(俄国) 6. 格罗佩斯、密斯、赖特以及(柯布西耶)等四人被称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第一代大师。 7. 丹麦设计师保罗·汉宁森于1925年设计的(PH灯具)被世界公认为北欧设计的典范之作。 8. 国立包豪斯成立于(1919年) 9.针对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密斯提出的“少则多”的减少主义思想而针锋相对地提出“少则烦”的后现代设计大师是(文丘里)。 10. 世界现代设计的三大中心是德国、美国和日本。 11. 在西方现代设计史中几乎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同时发生的设计运动是(装饰艺术运动)。 12. “塔帕布”是古代(大洋洲)的设计艺术。 13.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是(阿尔瓦·阿尔托)。 14.(卡尔·马姆斯登)被公认为瑞典“现代家具之父” 。 15. 分离派运动发端于(维也纳)。 16. 国立包豪斯的第一任校长是(格罗佩斯)。 17.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是(高技派)风格的典型代表。 18. 德意志工业联盟成立于(1907)年,其倡导的设计风格在欧洲范围内取代了新艺术运动风格,是年标志着新艺术运动的结束。 19. 中国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定窑、汝窑、哥窑、钧窑以及官窑。 20. (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建筑传统经验的珍贵文献。 21. “正身侧面律”是一种程式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它首先出现于(古埃及)。 22. 意大利的马略卡式陶器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陶器。

现代设计史_名词解释 1(1)

世界现代设计史 名词解释:工艺美术运动,时间19世纪中期开始,领导者约翰·拉斯金,实践者威廉·莫里斯。这场运动的特点是:强调手工艺,反对机器大生产和繁琐的维多利亚风格连同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传统。主张向中世纪哥特式风格学习。装饰主推自然主义风格。东方风格,特别是日本的浮世绘风格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代表作:《红屋》莫里斯。 名词解释:新艺术运动,时间1895年开始持续到1910年前后。地点主要在欧洲从法国开始发展起来后来蔓延到其他地区,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国际设计运动。代表人物或集团:法国的‘新艺术之家’萨穆尔·宾创办、‘现代之家’、‘六人集团’。这场运动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延续时间长。新艺术运动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场运动。它抛弃所有传统,认为在大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单纯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在作业方面不是简单的手工作坊,而是大型设计集团,集设计、制作、展览、推广为一体。反对维多利亚风格和过分装饰风格,反对机械化大生产,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名词解释:高迪,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建筑家。代表作有《圣家族教堂》哥特式风格、《米拉公寓》、《居里公园》、《巴特罗公寓》。风格:摩尔风格阶段,中年开始,具有有机的特征,同时又具有神秘的、传奇的色彩,不少装饰图案都具有很强烈的象征性。他为之投入43年的圣家族教堂的有机结构和外形,大胆的向当时弥漫世界的工业化风格挑战。在后现代主义风起云涌的时期,他的风格一度被新一代设计师作为一种可以与国际主义、现代主义抗衡的符号来借鉴。 名词解释:装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20到30年代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受现代主义运动影响很大。装饰主义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传统的设计运动,,虽然在造型上、色彩上、装饰动机上有新的、现代的内容,但是它的服务对象依然是社会的上层,是少数的资产阶级权贵。它的名称出自1925年巴黎“装饰艺术”展览。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装饰艺术运动是对矫饰的新艺术运动的一种反动。 名词解释:德国工业同盟开创者:穆特修斯、贝伦斯等人。同盟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强调民族良心。工业同盟的宗旨:1.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结合;2.主张通过教育、宣

世界现代设计史》复习纲要(2016版)

《世界现代设计史》复习纲要(2015年版) 1、人类设计活动划分的3个阶段。 2、我国明代家具发展的3个主要原因。 3、我国明式家具在设计上的4个特点(重要因素)。 4、古希腊建筑的三大柱式。 5、欧洲中世纪设计的代表风格。举出这种风格在德国的代表建筑和在法国的代表建筑。 6、文艺复兴后,欧洲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史称浪漫时期。浪漫时期出现的2种设计风格。 7、1851年英国“水晶宫”展览馆的设计者。 8、工艺美术运动的2个代表人物。 9、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 10、新艺术运动的特点。 11、“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异同。 12、新艺术运动在德国又被称为什么其代表人物有那几个 13、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即“米拉公寓”“圣家大教堂”的设计者)。 14、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是谁其设计风格又被称为什么法国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是谁其设计风格称为什么 15、“装饰是罪恶”这一口号的提出者。 16、1919年创作“第三国际纪念塔”的作者。 17、举出风格派设计师里特维尔德的经典设计之作。 18、穆特休斯是什么联盟的重要人物 19、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被称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 20、1907年为AEG公司设计的标志及形象的作者,这是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的开端。 21、现代意义上的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所包涵的三个层次。 22、现代主义的关键因素。(包括2个因素) 23、设计师柯布西埃(Le Corbusier)于1923年出版的一本书籍。 24、包豪斯在设计教学中最早引入了现代色彩体系教育的教师。 25、包豪斯成立的年限,及其奠基人。 26、包豪斯在设计理论上提出的3个基本观点。 27、包豪斯在设计教学中的5个特点。 28、“现代主义”代表米斯提出的口号。 29、芝加哥学派代表沙利文(Louis H Sullivan)提出的口号。 30、何谓“形式追随功能” 32、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设计师的三人。 32、1926年,设计师柯布西埃提出了“新建筑的5个特点”。 33、瑞典现代设计的2位代表人物(他们的设计富于人情味格调)。 34、设计“蚁”椅、“天鹅”椅、“蛋”椅的作者。 35、设计“胎”椅及“郁金香”椅的作者。 36、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特点。 37、“PH灯具”的4个设计特点,及其作者。 38、设计“新精神馆”的作者。 39、美国设计师德雷夫斯(Henry Dreyfuss)于1961年出版的一本有关人机学的书籍。 40、人体工程学的概念。

中外设计史考研艺术设计概论与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真题

中外设计史考研艺术设计概论与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 真题 一、艺术设计概论真题 1、简答题 1你怎样界定设计的含义及范畴? 答:(1)设计的含义 ①设计的基本含义 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新华字典》将设计解释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设计”一词几乎综合和包容了“设”与“计”的所有含义,从而具有较为宽泛的内涵。 ②从广义和狭义上来讲 a.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设计最基本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心怀一定目的,并以其实现为目标而建立的方案。 b.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设计特指在一般计划和设计中,对构成艺术作品的各种构成要素,在各部分之间或者部分与整体的结构关系上,组织成为一个作品的创意过程。 ③从动词名词属性上来讲 设计作为名词,一是心理计划的意思,指思维中形成意图并准备实现计划乃至设计;二是意味着艺术中的计划,尤其指绘画制作准备中的草图之类。设计作为动

词,第一意味着指示;第二是指建立计划、进行构思、规划;第三指画草图、制作效果图等。 (2)设计的范畴 ①设计,根据不同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织品与服饰设计。 ②王受之在《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将设计分为七部分,他将织品与服饰设计单列,并将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技术部门如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单列为一类。 ③除五大类外,还可以分为许多小类,如建筑与环境设计方面有都市规划设计、社区规划设计、住宅规划设计、商业建筑设计、住宅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产品设计有汽车设计、家用电器设计、家具设计、文具设计、工具设计等等;平面设计有装潢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书籍整体设计等。 2对当下中国的设计实践,你有何评价? 答:(1)中国的设计实践发展 中国当代的艺术设计主要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艺术设计实践。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艺术设计的需求不断上升,发达国家的艺术设计和文化思潮也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而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80年代以来是艺术设计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不同的设计门类虽然发展不平衡,但其成就无疑是最大的,发展是主题,在发展中必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必然随着发展而得到解决。(2)平面设计方面

工业设计史名词解释

哥特式 哥特式又称高直式,它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哥特式建筑以尖拱取代了罗马式圆拱,宽大的窗子上饰有彩色玻璃宗教画,广泛地运用簇柱、浮雕等层次丰富的装饰。这种建筑符合教会的要求,高耸的尖塔把人们的目光引向虚渺的天空,使人忘却现实而幻想于来世。 巴洛克(Baroque) 巴洛克(Baroque)的原意是畸形的珍珠,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后来被人们用来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代名词。这种风格一反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而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揉做作的表面效果,它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 巴洛克式设计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其建筑设计常采用断裂山花或套叠山花,有意使一些建筑物局部不完整;在构图上节奏不规则地跳跃,常用双柱,甚至以三根柱子为一组,开间的变化也很大。在装饰上,巴洛克式喜欢用大量的壁画和雕刻,璀璨缤纷,富丽堂皇,富有生命力和动感。 洛可可(Rococo) 洛可可(Rococo)的原意是指岩石和贝壳的意思,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和家具等设计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最喜欢用的是千变万化地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此外还有蚌壳、蔷薇和棕榈。洛可可式的色彩十分娇艳,如嫩绿、粉红、猩红等,线脚多用金色。 水晶宫博览会 1851 年,为了炫耀英国工业进步,英国伦敦举办了19 世纪最著名的设计展览——水晶宫博览会。水晶宫的设计采用了玻璃和铁架结构,博览会对设计理念产生根本影响,各种思想争论对设计界形成强大冲击。终于在19 世纪下半叶英国引发了一场工艺美术运动。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其特点有: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根源是当时艺术家们无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企图逃避现实,退隐到他们理想化了的中世纪、哥特时期。运动否定大工业与机械生产,反对机器美学,导致它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要风格,从意识形态上说这场运动是消极的。但是它的产生去给

中外设计史考试重点

中外设计史考试重点 中国史 1.制陶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 2.彩陶以绚烂的色彩和精美的装饰取胜,称之为“彩陶文化”;黑陶以简洁优美的造型见长,称之为“黑陶文化” 3.原始彩陶种类: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这五大类。 4.黑陶“昙花一现”原因主要: 一、陶器的过度薄制违反了陶土的性能。 二、结构的不合理。 三、器物过分追求表面光泽,往往妨碍附件的牢实 四、器物壁体过薄、器鋬过细,难以负荷溶液的重量 五、划纹方法不易掌握得当,等等。 5.《周礼*考工记》是我国最早论述器物设计与工艺的专门著作,记载了各种手工艺的分工情况,提出了朴素的设计观 6.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古代设计史上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商代后期作品。 7.商代青铜器是重酒器的组合,是以祭祀用器为主,具有宗教性质的意义;周代是重食器的组合,是以礼器为主,具有人事的意义。8.金银错:由于铁器的普遍使用,产生了坚硬而锐利的工具,从而可以对青铜器进行更加细致的加工。它可在青铜器上划纹,使线条细如

发丝,也可以刻出阴文后,镶嵌红铜或金银细丝,再用错石(细岩石)磨错平滑。这种镶嵌工艺,称为“金银错”,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装饰技术的一种新创造。 9.玉璜形状:半圆形和窄弧型 10.秦陵铜马车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形体巨大、保存完整的铜铸马车。 11.东汉时期的“马踏飞燕”铜塑。(阅读P31第三段“除此之外”) 12.六朝时期,我国已进入了瓷器时代。 13.六朝青瓷,最具时代特色的是“莲花纹”和“忍冬纹(通称卷草)”。(详见P40) 14.莲花纹和忍冬纹在六朝的出现并非偶然。它预示着装饰设计视野的拓宽,这是古代设计在装饰题材上的一个重要变化。 15.六朝漆器“夹纻像”的制法,就是以麻布粘贴在其他木、石、土的胎骨上,用胶漆做外壳的造像法。 16.越窑青瓷“似玉”“类冰”;唐代邢瓷“类银类雪”。 17.唐三彩艺术特点(详见P44 - P45)。 18.唐代漆器在设计和制作方面,既有发展也有创新。漆器新品种——雕漆。 19.缂丝(详见P58 - P59)“通经断纬” 20.戗金是宋代新创的一种装饰技法。 21.犀皮漆器(宋代独创),表面光滑,花纹由不同颜色的漆层构成。斑纹天然流动,色泽灿然,非常美观。

世界现代设计史名词解释

包豪斯 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这所由格罗佩斯创建的学院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对于设计的新探索和试验成果,并加以发展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运动的大成的中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和工业设计的基本面貌。包豪斯经历格罗佩斯、迈耶、米斯三个不同阶段,造成了包豪斯兼具理想主义的浪漫、共产主义的政治目标、实用主义和严谨的工作方法,精神内容极其丰富和复杂。它建立了以观念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与美国以改形设计为中心的设计体系形成对立。而后来包豪斯大批人员移居美国,将包豪斯体系的部分内容和美国的商业体系相结合,形成战后美国版本的国际主义风格,形式主义加大,商业味道浓重,理想主义内核消失,遭到理论界的批判。 77页 设计 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预算他是人类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设计最基本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心怀一定的目的,并以其实现为目标而建立的方案,这个界定几乎涵盖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文明创造活动,其所蕴含着的构思和创造性行为过程,则是现代设计的内涵和灵魂; 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design特指在一般的计划和设计中,对构成艺术作品的各种构成要素,在各部分之间或者部分与整体的结构关系上,计的内涵和灵魂组织成为一个作品的创意过程。 1页 设计的核心内容 所谓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计划、构思、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①计划、构思的形成;②视觉传达方式,即把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③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影响第一方面,即影响计划和构思的因素不同,因而有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之分;而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第二方面,即视觉传达方式变得复杂和发达;第三个方面,即设计的最后应用问题,技术和生产条件的发展,造成设计应用的新变化。 1页 现代设计共分为几大设计领域 答:现代设计共分为以下七大设计领域: (1)现代建筑设计,现代室内和环境设计; (2)现代产品设计,或者成为现代工业设计; (3)现代平面设计,包括包装设计,平面设计,以及企业形象设计; (4)广告设计; (5)服装设计,(包括时装设计与成衣设计等几个方面); (6)纺织品设计 (7)为平面设计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部门:①摄影,②电影与电视制作,③商业插图。1页 浮世绘 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它是日本江户时期,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表现普通民众的生活及瞬息的欢乐,作者均为市民画家和民间艺人,题材突破佛教的限制而空前广泛。浮世绘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日语称为锦绘,但事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它是日本江户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民族特色的艺

中外设计史试题A

. 制卷人签名 制卷日期审核人签名 审核日期…………………………………………………………………………………………………………………………………………………………………………………………… ………… ………… ………… ………… ……… 装 ………… ………… 订 ………… ………… 线 ………… ………… ………… ………… ………… ………… … 《中外设计史》模拟试卷 B 卷适用年级专业艺术设计专业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学院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 题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 阅卷得 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中国是瓷的故乡在___ ___达到了鼎盛时期。 A.商代 B.汉代 C.宋代 D.清代 2.铜和____制成合金青铜是制作青铜器的主要材料。 A.铝 B.锡 C.钢 D.铁 3、1982 年 10 月在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晚期的一幅 A、岩画 B、壁画 C、地画 D、帛画 4、东晋最有影响的雕塑家是 A、杨惠之 B、戴逵 C、曹仲达 D、卫协 5.在奥地利的维也纳新艺术运动又被称为 A.工艺美术 B.青年风格 C.分离派 D.装饰艺术 6.可口可乐标志及饮料瓶是______20 世纪 30 年代的成功之作。 A.厄尔 B.罗维 C.提革 D.盖茨 第1页共11页

7、巴黎圣母院是属于西方美术上( )风格的建筑? A 罗马式 B 巴洛克式 C 哥特式 D 拜占庭式 8. “蛋”椅是设计师______的作品。 A.雅各布森 B.潘顿 C.马特逊 D.汉斯 9、美国现代建筑家莱特提倡“有机建筑”的设计思想以下选项中为他所设计的著 名建筑是( )。 A.悉尼歌剧院 B.流水别墅 C.爱因斯坦天文台 D.芝加哥百货大厦 10、山西永乐宫三清殿的壁画绘于 A、北宋 B、南宋 C、元代 D、明代 11、杰出的设计大师米斯用现代材料设计了 1929 年巴塞罗纳博览会德国馆全面体现了他的“( )”的设计思想。 A.形式服从功能 B.少则多 C.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D.机器美学 12.______设计的 PH 系列灯具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工业设计的特色。 A.柯布西埃 B.汉宁森 C.阿尔托 D.马特逊 13.马王堆帛画据考古证明是__________时期的作品。 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魏晋南北朝 14.夏、商、周三代以___________艺术成就最为突出。 A.青铜器 B.雕塑 C.绘画 D.书法 15.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是解构主义设计的代表人物______的作品。 A.盖里 B.汉宁森 C.柯布西埃 D.屈米 16.法国著名设计师是______减少主义的代表人物。 A.米斯 B.菲利普·斯塔克 C.索特萨斯 D.文丘里 17.装饰艺术风格的玻璃设计师______的设计被称为“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 A.艾林·格雷 B.让·杜南 C.拉里克 D.艾米尔·德科

世界现代设计史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 1、现代设计的概念(*名词解释) 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方式;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 2、现代设计的范畴(*名词解释) (1)现代建筑设计(2)现代产品设计(3)现代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服装设计(6)纺织品设计(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 3、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简答题) (1)从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设计产生的历史比艺术要早,艺术是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并且将艺术与之结合,在设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 (2)设计的本质在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艺术性是为实用服务的。即使是精神性的艺术作品,它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风格、含义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必须借助于设计风格才能得以体现。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Art 1、水晶宫(*名词解释) 1851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英国工程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运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的设计原理,大胆的把温室结构应用在这次博览会的展厅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铁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它开创了采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设计与建造的先河。 2、工艺美术运动 (1)定义(*名词解释:2015、2016) 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企图通过复兴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从自然形态 中吸取借鉴,提倡哥特风格,从而提高设计的品位。由约翰·拉斯金提供理论指导,由被誉为 “现代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和身 体力行。 (2)风格特征(*简答题:2015、2016) a.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 b.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 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c.提倡哥特风格和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 朴实无华、良好功能; d.主张设计的诚实、诚恳,反对设计上的哗 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势; e.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 (3)影响:(*论述题) a.工艺美术运动是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第一个 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运动,虽然范围较小,但是影 响深远,在美国影响力芝加哥学派,在欧洲促使 掀起了一个规模更加宏大,影响范围更加广泛的、试验程度更加深刻的“新艺术”运动。虽然工艺 美术运动在20世纪开始失去势头,但是对于精致、合理的设计,对于手工艺的完好保存迄今还有相 当强的作用。 b.给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新的设计风格参与,提供了与以往所有设计运动不同的新的尝试典范。 c.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直接影响到美国 的“工艺美术”运动,也对下一代的平面设计家 和插图画家产生一定的影响。 d.工艺美术运动对工业化的反对,对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都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 流的主流风格。对于强调装饰,增加了产品的费用,也就没有看可能成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所享用,因此,它依然是象牙塔的产品,是知识分子 一厢情愿的理想的结晶。

空间设计名词解释

构成:通过形态分析方法所获得的空间创造技巧,以“形态—人—空间”的有机统一性为原则,统一性为原则,以人类所特有的综合能力和独创能力去变更置换形态元素,进而探索新空间形态组合形式与规律。 空间:以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要素为原点去理解,则是空间与时间,理性与感性,物质与意识的高度统一。 物理空间:指由物质实体所界定的围闭的空间。 心理空间:是由物理空间的位置﹑大小﹑尺度﹑形态﹑色彩﹑材质﹑肌理等视觉要素所引发的力象空间感受。 凹角空间:围合空间能使人更清晰的感受到空间形象,芦原信氏将此类似围合的空间称为凹角空间。 恒常现象:指在各种环境中,即使人的视觉系统中内刺激有变化,但在一定范围内对外刺激仍感觉不到差异的现象。 环形分割:即利用闭合式弧线或直线对形态立面进行的同心分割,可改变空间形态的面积视感。 形态空间:是指屋里空间,即物质所界定的空间,而空间感受则是指心里空间,是内空体或空间体向周围的扩张,是无具体形态却能产生视觉张力的空间。 墙、柱承重的梁板结构:以墙、柱座位垂直面空间构件,梁板作为空间水平面构件组合而成。墙、柱承受垂直压力,梁板承受弯曲力。 框架结构:承重的框架与围护分隔空间的墙体相分离,创造出大而灵活多变的空间形态。悬挑结构:沿结构一侧设置立柱或支撑,并由此向外延展出挑,此结构形式覆盖空间,可构成周边无遮挡的开放式空间. 大跨度结构:源于两千多年的拱形结构―楦筒形拱、交叉拱、弓窿等均为人类谋求更大空间的产物。较之梁板结构,拱形结 构所承受的主要是来自轴向的 压力。 张力:来自于空间环境存在的 视觉要素,激发人产生的视觉 或思维活动,从而导致空间扩 张感。 地载:是一切人类活动的空间 基础,承载这所有空间构成的 要素。 分隔限定:利用面材或线材,块 材的构形虚面。进行分隔围合 空间,组合成具有明确界限或 容积的内空间,使力象之气呈 现某种形态,并能使人运行其 中的感知力象,此类空间界定 形式即为分隔限定。 中心限定:除被视为图形之外, 在其周围又形成了界限不清的 物理空间而被知觉为外部空间 的视觉"场"。 界定区域:通过构件的材料、肌 理、装饰等界定划分明确的区 域范围,使其产生领域性、次序 性、诱导性。 凸起:有突现﹑隆起,具备令人 兴奋﹑诱导视线的态势。 凹陷:有塌落﹑隐逸的态势,围 合限定性强。 架空:若与“设立”相结合, 可构成横断的探海之势,并能 产生“天覆”的界定效果。 竖断:在大空间中应用竖断, 则与面的应用相似。 夹持:具有分流和诱导的势态。 合抱:限定性强,具有环抱, 驻留之感。 设立:为中心限定的具体形式, 与“地载”共同架构起凝聚﹑ 挺拔﹑庄严雄伟的姿态,纪念 性建筑﹑雕塑属于此类。力象 必须经过视觉和心理才能完 成。 空间力象:是内外空间的形象 结构所体现出的气势和气韵, 对人所形成的视觉感和心理现 象。 围闭:属于空间构成的主要形 式之一,具有凝聚、界定、私 密性强等特点。 抑扬法:是加高或压低天覆顶 棚与地载地面之间的垂直空 间。 叠加法:是在原垂直方向围闭 界面的基础上,再插入加层, 形成多层空间的构成。 通隔:指分隔界面自地载直达 天覆。为了隔而不绝,则多以 排线法构成。 半隔:分隔界面只占垂直空间 的部分,可采用实体界面、虚 体界面,也可以使用透明的材 料。 互锁:指在两个空间相互之间 有部分空间互为重叠,成为两 空间的共享区域。 包容:指在两大小空间互为重 叠的过程中,大容量空间将小 容量空间纳入空间之内,使二 者产生力象和行为方面的连续 性。 序列:组织空间序列首先应该 以主轴线为主导并沿其动线逐 一展开一系列单元空间使其富 有鲜明的节奏韵律特点,其次 要兼顾其他动线的空间序列安 排,综合应用对比,重复过渡衔 接引导等系列空间处理手法。 对比与变化:两个相邻空间呈 现明确差异并以此反衬出各自 的空间特质,利用体量对比使 之产生高大与矮小,虚实主次 的视觉感,使空间更具情趣. 重复与再现:重复是在某一线 形组合空间形式中反复应用某 种基本单元从而产生空间组合 的简洁明晰感和互为交替的节 奏感/再现是使后序空间形态 中含有母题的空间要素,在另 一个新的形式前提下的再现和 重复,包括联合,交叠,穿插过 渡等形式。 横向渗透:相邻两空间在视觉 上互为连贯呈现你中有我我中 有你的势态,技巧是围而不隔, 横向连通和折射。 外部空间指有目的计划地从大 自然中界定并加以改造的有实 用性且无天覆的外部环境。 收敛构成:指空间周边具有鲜 明的界限范围,并从外围向中 心进行分隔组织的空间形式. 墙线控制(又称红线,指建筑物 原则允许的外墙定位点的连 线) 高度控制(以绝对标高来控制 建筑竖向空间的最高点位置以 避免建筑高度无节制发展带来 的杂乱感,获得整齐清晰的城 市空间轮廓) 标高控制(对建筑立面绝对高 度的规定,可避免连续性建筑 在起伏形基地中不规则高度所 造成的混乱,使之产生曲线起 伏的秩序美城市总体轮廓) 容积率(在基地总用地中所允 许的总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的 比率,通过限定可有效控制建 筑体积,避免无节制发展导致 的城市空间的拥挤恶化) 建蔽率(基地面积与总用地上 建筑物底层的最大使用面积之 比率) 柱廊(考虑城市所乎的热带地 理位置,为步行提供连续的蔽 荫空间和明确的导向功能,规 定必须在政区和中央商业区设 置柱廊) 通道要求(分为道路和过街天 桥两方面,1当所规划的服务道 路经过相邻区段时,建筑业主 必须为公众提供通道空间2无 论任何区段建筑业主都不得在 过街天桥上不修建任何其他建 筑物.同时还对道路和天桥的 尺度标准进行了限定和要求, 并为服务与事故情况下的交通 规划了必要出入口)。 动线:作为主体的人在空间中 活动路线的时序. 时序:是带有明确方向和次序 的活动行为路线 外部空间:指有目的计划地从 大自然中界定并加以改造的有 实用性且无天覆的外部环境 整体轮廓:外空间构成由诸多 空间体的组团排列配置而构成 整体,有明确次序节奏和韵律 空间层次:若两空间以简单手 法连接会产生单调乏味之感,

中外设计史

中外设计史 第一章造物的起源与设计的萌生 设计是人类的行为 虽然动物中有很多貌似设计的行为,但他们大多出自遗传或者模仿,不是出自独立的、主动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而依据预想的目的,从事自觉地实践活动,正是人类一切其他动物的最重要分界线。 人的创造活动的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它的目的性、预见性、自觉性和规则性。 设计是融合物质文化、智能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综合体。 是融合了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一体的总和,是人类文化的载体。 作为各种文化形态综合体的设计,我们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各个时期的论述: 1、作为观念形态的社会哲学思潮,政治主张和审美需求的变化和发展,即受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影响下的设计观念和设计风格的主要特征。 2、作为经济基础的社会组织结构,经济形态、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的变化和发展,即在智能文化影响下的设计形成过程和实现过程的基本特征。 3、作为以上二者融合并互相渗透形成的人类基本生活方式的现象分析,即受物质文化影响的设计物于各个领域中的基本特征。 另外,对于设计历史的分期,我们把握“工业时代”为界定的核心,主要体现技术因素为设计带来的观念变化和风格形式,这基本上符合设计历史的发展规律, 因此,设计的历史将从设计的萌芽时期、手工业时期、早期工业时期、成熟工业时期和后工业时期五个阶段来加以分析和论述。 一、设计的萌芽时期的总体特征 这是人类的设计意识产生并缓慢发展的时期,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早期。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通过劳动来取得基本的生存条件,在漫长的劳动过程中,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得到逐步的改善和提高,石器工具的出现便意味着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设计活动的开始。 利用----选择----组合----改造----创造---工具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快感和美感混沌一体的形态----工具制造过程中形式美感的产生 原始宗教的道具大于艺术表现的意义---原始绘画的本质 人类最初只是使用天然的石块或棍棒为工具,后来经过无数次的经验积累,渐渐学会了选择石块,这种选择必不可少地需要他们进行观察、判断、比较等自觉的思维活动,并逐步掌握了改进的简单加工技术,出现了早期的打制石器,虽然这些经过加工的石器,粗陋得似乎与自然物并无多大差异,但从此人类不再像一般动物那样本能地去满足它们所属物种的标准和需要,而是开始了按照自己头脑中已经存在的某种观念(需要),有目的地,自觉地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正如马克思所说:“把本身固有(或内在)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来制造。”这是创造的开始,是人类设计活动的开始,马克思的“自意识”论述恰恰证明了人类设计意识产生的必然条件。 随着历史的发展,对石器工具的加工制作技术也不断进步,由打制到磨制,石器光滑的外表,对称的造型以及锋利的实用价值,体现了人类早期的审美追求和对实用功能的理解,把实用性与审美结合起来,赋予设计物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功能意义,是人类设计活动的基本特点。虽然审美追求较之实用的目的性追求从自觉的角度来说要晚些,而且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当这种意识经过漫长的历史阶段得以升华为自觉的追求时,人类的设计文明便进入了新的时期。 三、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