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复习大纲.docx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复习大纲.docx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复习大纲.docx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复习大纲.docx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哲学的基木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木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木观点。

3、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的基本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内涵及其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1、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

哲学和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科学前提、思想理论来源。哲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2、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木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是唯物上义和辩证法的统-,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及其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创新性、开放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们确立辩证的思维方式、确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屮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中的重要作用。

2、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

二、物质与世界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1、物质

哲学物质观的形成和发展。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内容及其重大意义。

2、时间和空间

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1、人类社会产牛的口然前提和社会基础

人和人类社会形成的自然前提。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小的决定作用。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木的物质要索。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索在社会形成和发展屮的作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屮的决定作川。社会存在是一种物质存在。

(三)从物质到意识

1、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捉和社会基础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2、意识的木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物质吐界的主观映象。

3、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意识的复杂结构。意识能动性及其主耍表现。

4、意识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本质,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的本质区别。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同源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同源性的辩证统一。

2、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

物质形态的层次性。物质形态结构的同构性及其特点。

3、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及其实践意义

世界统一性问题。世界的统-?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世界物质统性的证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实事求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三、实践与世界

(一)实践的木质和结构

1、实践的本质

旧哲学的实践观。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吐界的对象性活动。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木形式。

3、实践的理性结构和社会结构

实践活动中的理性结构及其功能。实践的社会结构及其作用。

(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作用。

1、实践的主体和客体

实践主体及其能力结构和社会结构。实践客体及其基本类型。

2、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中介。实践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实践主体和客体相

互作用的内容利结果。

3、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实践运行过程的三个基木环节:实践口的的提出;实践手段的运丿山实践结果的完成、评价和反馈调控。实践活动的继承机能、选择机能和自我革新机能。

(三)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1>主观出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及貝?对立统一。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

2、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口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共同点和区别。实践活动中口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关系。

3、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世界的二重化和人类世界的形成;人类世界即感性世界的不断发展。实践的世界观意义的确认及其意义。

四、社会及其基木结构

(一)社会的木质和整体性

1、社会牛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神学历史观、唯心主义历史观、自然主义历史观。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佇机体思想。社会右机体的基本特征。

3、社会结构

人类交往活动的基木形式。社会结构是人类交往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社会有机体的基木结构。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

1、生产力

生产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生产力的属人性、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

2、社会的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牛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牛产关系的总和。牛产关系的本质及其内在结构。牛产关系的客观性、历史性。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

3、阶级

阶级的起源、实质和区别标准。阶级和等级、阶层的联系和区别。

(三)社会的政治结构

1、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国家

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关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国家的起源和特征,国家的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关系。国家的消亡。

(四)社会的文化结构

1、意识、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

文化结构是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徳观念、宗教观念、艺术等社会意识的联结方式。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

2、文化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文化结构的构成要素:艺术、道德、政治思想、宗教、哲学等。各种意识形态Z间的关系。3、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功能。

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及其社会功能。文化的本质和功能。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文化和文明。

4、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

传统文化及其对民族发展的垂要作川。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五、个人与社会

(一)人的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

1、人的个体发生与社会遗传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类个体的发生、发展。个体的生物遗传性和社会遗传性及其区别。

2、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社会

现实的个人以及人成为现实主体的基本条件。尊亜个人的现实性与承认社会的现实性。

3、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

人的社会化及其功能。人的个性及其形成。个性与自我。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二)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1、人的社会价值

人的社会价值及其表现。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及其评价尺度。

2、人的个人价值

人的个人价值及其表现。

3、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社会创造人与人创造社会

1、社会关系的牛产和再牛产

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人的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精神或信息的生产利再生产。

2、人的本质

人的向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木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木质的异化。

六、联系与发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方向性

1、世界的普遍联系与系统联系。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及其客观性,普遍性。系统论和普遍联系观点。

2、物与物的关系和“为我而存在的关系”

联系的多样性。“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及其特征。

3、运动、变化、发展及其方向性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发展及其实质。物质运动的基木形式及其关系。事物变化的多向性。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1、反映联系与发展相统一的决定论

决定论与ri的论、非决定论。机械决定论、统计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原因和结果及其辩证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辩证关系。

2、规律及其实现

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木身所固有的木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的实现是从可能到现实的转化过程。可能性和现实性及其辩证关系。

3、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及其核心

规律的类型。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4、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与实践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实践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的内在一?致性。七、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事物存在的质、量、度及其方法论意义。

2、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变化的两种基木状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3、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及其与突变的关系

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的表现。量变、质变与突变的关系。

(二)对立统一规律

1、才厉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作用

才厉及其基本属性。才厉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才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爭物发展中的作川。内因和外因及其辩证关系。矛盾同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坚持“两点论” 与“重点论'啲统一。

3、矛盾论与系统论

系统和要索,系统论及其与矛盾论的关系。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与否定

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辨证关系。辨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2、否定之否定及其实质

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否定性的辩证法”与实践观、才厉观

否定性的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才厉观的一致性。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及其意义。

八、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一)历史运动的规律及其特殊性

1、发展过程的自在形式和自为形式

自然发展形式与社会发展形式的区别。社会发展的自为性与社会发展的客观性的关系。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川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内容和意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孑盾运动及其规律

社会基木才厉的内容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川。经济慕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具才厉运动。上层婕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4、阶级斗争的规律及其历史作用

阶级斗争及其根源,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二)历史规律的实现途径

1、科学技术革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牛产力发展的突破口和根本途径。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屮的作川。科学技术发展与“全求问题”

2、社会革命和改革

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关系。

3、伟大人物

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社会制约性。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4、人民群众

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历史创造者问题地科学解决。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三)社会形态的更替及其多样性

1、社会、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

社会形态是指同主产力发展的-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

2、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及其关系。“五种社会形态”理论。

3、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及其辩证关系。

九、认识与实践

(一)认识的发生

1、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以工具性、社会性为特征的人的实践活动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和决定因素。

2、认识的种系发生

认识的发牛表现为认识的种系发牛和个体发牛两种形式。认识的种系发牛及其“相关建构” 的必要因素。

3、认识的个体发生

儿童认识能力发生的三个阶段。认识的个体发生与认识的种系发生的关系。

(二)认识的本质。

1、认识是实践慕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关于认识本质的观点°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反映性、摹写性特征与认识的能动性、创造性特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认识的本质与人的社会性

人的认识活动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

3、反映客观世界与创造客观世界

人的认识所具有的反映壯界的功能和创造世界的功能及其关系。

(三)认识的结构

1、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同构性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同构性的表现。认识主体的社会构成形式及其意识要索。认识客体系统。认识中介的要索构成。

2、认识主体和么体的相互作用及其特征

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特征。认识屮的反映为信息、亜构、选择的关系。认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及其相互关系。

3、认识结构演化与发展的特点

认识结构演化与发展的特点:认识结构积累扩大与自我更新、认识结构水平不断提高、认识结构相对独立性不断增强。

十、认识形式与认识过程

(一)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基本形式

1、认识是感性直观与理性思维的统一

感性宜观与理性思维统一的客观基础。感性直观与理性思维的相互关系。

2、认识的感性形式及其社会历史性

认识过程中的感性直观的三种基本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社会历史性。

3、认识的理性形式及其本质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思维的三种基木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理性认识的抽象化、间接性和理解性特征。

(二)认识的过程及其内在机制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现象和本质及其辩证关系。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2、反思、建构与虚拟

反思性思维及其特点。思维的建构功能及其与虚拟的关系。

3、语言、符号与认识

语言符号及其在人的认识活动中的作川。“客观知识世界"。

4、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川

非理性因素的分类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认识过程中的

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相互关系。

5、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途径。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十一、认识活动与思维方法

(一)认识活动中的思维方法

1、辩证法、认识论和方法论

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性。辩证法和方法论的一致性。社会实践是辩证法、认识论和方法论三者一致的基础。

2、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思维方法及其中介性。思维方法的客观性、主观性、层次性。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二)辩证思维方法及其与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

1、知性思维与辩证思维

知性思维与形式逻辑,辩证思维与辩证逻辑。知性思维与辩证思维的区别和联系。

2、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辨证思维的基木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3、当代科学思维方法群

当代科学思维方法群: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一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

化方法等。

4、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

辨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十二、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

1、真理及其属性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辨证关系。真理是具体的。

2、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木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逻辑证明及其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知识的客观有效性与人的生存实践

人的生存实践与人类理性。知识的客观有效性对于人的生存实践的意义。

(二)价值

1、价值的客观基础

价值是事物或现彖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价值的客观基础。

2、价值的主体性特征

价值的主体性及其表现。价值的主体性和价值的客观性的关系。

3、价值的相对性

价值的相对性及其表现。价值的历史发展表现在价值客体和价值主体两个方面。

4、价值与评价

价值评价及其差异性。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的基本要求。

(三)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1、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及其主要区别。

2、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性

真理?价值统一的根据。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相互贯通、相互引导和检验方式上的一致性。

3、实践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的基础

实践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的基础。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棊木原则。人类对真、善、美及其统一的追求。

十三、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一)社会进步及其标准

1、社会进步的基本含义

关于社会进步的乐观主义思想。社会进步的基本含义、表现。

2、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代价

代价是指人类为社会进步所作出的牺牲或付出以及为实现这种进步而承担的消极后果。社会进步在总体上代价付出的必然性。代价付出的度及其应遵循的原则。

3、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生产力标准和人的自山全而发展标准及其一致性。社会进步评价标准的综合性。

(二)人的发展及其历史进程

1、社会进步中的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与社会迓步的关系。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的对立。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

2、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人的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人的依赖性、人的独立性和人的口由个性。

(三)必然王国与自|+|王国

1、从必然王国向白由王国的转变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及其转变机制。

2、人的异化及其扬弃

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的理论。共产主义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

3、共产主义是人全血而口rh发展的社会

个人全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内在条件。人的全面而自山发展的内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大学英语II第三次作业(西南交大)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40道小题) 1. –What time is it? –____________________. (A) My watch keeps good time (B) My watch is five minutes fast (C) My watch says three o’clock (D) I say three o’clock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第三单元] 本题问句是“现在几点钟”,C项“我的表是三点钟”。A项“我的表走时准确”,B项“我的表快五分钟”,D项“我说是三点钟”都不符合习惯表达法。 2. –Could you tell me the time, please? –____________________. (A) Yes, I can (B) No, I can’t (C) It’s four thirty (D) It’s Friday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第三单元]C 本题仍是问时间,回答应该直接告诉对方时间,故C项正确。 3. –What day is tomorrow? –Today is Tuesday. So it’s________. (A) Monday (B) Wednesday (C) Thursday (D) Saturday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第三单元]B 本题问“明天是星期几”,回答“今天是星期二,所以明天是星期三”。 4. –When is your birthday? –____________________. (A) It’s April 18th (B) It’s Sunday (C) It’s August

《经典教综多选题》100题及答案-强力推荐

经典教综多选题 100 道 1.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可以分解为()。A.理想成分B. 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价值成分 2.下列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性特点的有()。 A.人的身体发育总是遵循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 B.人的身高 和体重的增长有两个高峰期,即婴儿期和青春期 C.人的神经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D.失明者的听力往往比视力正常者发达 3.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将总体目标转化为() A.集体目标 B.小组目标 C.个人目标 D.年级目标 4.下列属于学生注意听讲的描述有() A.注目凝视 B.交头接耳 C.屏息静气 D.若有所思 5.下列符合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的有()。

A.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B.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D.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明晰 6.“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车、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这段话对我们进行教育工作的启示是()。 A.要因材施教 B.要对学生循循善诱 C.要加强对后进生的教育 D.要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7.以下关于独立形态的教学阶段的表述,正确的有()。A.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 C.最早的教育学研究机构,始于德国普鲁士王朝的哥廷根大学 D.把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英国哲学家培根 8.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有()。 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 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 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 9.古罗马医生盖伦提出人的气质类型分为()。 A.多血质 B.胆汁型 C.抑郁质 D.粘液质 10.激情是一种强烈短暂的情绪状态,其特点()。 A.激动性 B.弥散性 C.冲动性 D.渲染性

2011年春季学期大学英语(3)第三次作业

2011年春季学期大学英语(3)第三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A single technical term will frequently cover an idea that would othe rwise () a long phrase or clause. A. A call for B. B make for C. C allow for D. D stand for 2. I''''ll never know all that was in his mind, (). A. A nor will anyone else either B. B nor won''''t anyone else too C. C nor anyone else will D. D nor will anyone else 3. He kept working, ( ) he was very tired. A. so B. how C. nevertheless D. though 4. When I saw ( ) book that I bought it at once. A. such good B. so good C. so good a D. such good a 5. They said they would not make their final ( ) until the election result came out. A. decide B. decisive C. decision D. depict 6. Western countries celebrate Christmas ( ) Chinese people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 A. on the way B. in a way C. in ways D. on ways 7. All the doctors hold the view that plenty of fresh air ( ) to good health. A. contributes B. attributes C. distributes D. entributes 8. I wonder what ( )at this time tomorrow morning. A. he has done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真题与答案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答案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国考)笔试真题及解析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科目代码:302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 A. 夸美纽斯 B. 洛克 C. 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答案]:B 2、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 A. 知识,技能和技巧 B. 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 C. 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D.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 [答案]:C 3、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 A. 经济功能 B. 政治功能 C. 文化功能 D.人口功能 [答案]:A 4、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B 5、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 促进社会发展 C. 有目的地培养人 D.完善人的自身生产 [答案]:C 6、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 A. 六三分段设置 B. 五四分段设置 C. 九年整体设置 D.多种形式设置共存 [答案]:C 7、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 A 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C 分科课程 D综合课程 [答案]:B 8、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目标 C. 课程标准 D.教科书 [答案]:D 9、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他在教学中贯彻了() A.直观性原则 B.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答案]:A

中考物理多选题汇总(含答案)

多项选择题猛练 一、电学 1.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B .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都是串联的 C .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的总功率越大,电路的总电流就越大 D .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断可能是由于电路的总功率过大造成的 2.如图9所示的“热得快”铭牌上标有“220V 1000W”字样,由此可知这种 “热得快”( ) A .正常工作的电压为220V B .正常工作时电流为0.22A C .正常工作10min 消耗的电能为6×105J D .正常工作10min 产生的热量大于6×105J 3.在如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后,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 .电灯L 的亮度变暗 C .电流表A 1的示数变小 D .电流表A 2的示数变小 4.在如图11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1、 S3,断开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 ;当闭合开 关S1、S2,断开开关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 当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15A 。关于此电路工作情况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 .只闭合开关S 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B .只闭合开关S 2时,电阻R 2消耗的电功率是电阻 R 3消耗的电功率的2倍 C .开关S 1、S 2、S 3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3A D .只断开开关S2与只闭合开关S2两种情况下电压 表的示数之比为2:1 5.用锰铜合金制成甲、乙两段电阻丝,它们长度相同,但是甲比乙细。若将它们连接在同一 电路中,通过甲、乙两段电阻丝的电流分别为I 甲、I 乙;甲、乙两段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 甲、U 乙。下列关系可能成立的是 A .I 甲=I 乙 B .I 甲>I 乙 C .U 甲>U 乙 D .U 甲=U 乙 6.在如图6所示的实验中,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试管内水的温度 逐渐升高直至沸腾。水沸腾后,橡胶塞从试管口飞出,试管口附 图10 S A 1 A 2 V L R P 图 11 甲 R 1 R 3 S 3 A S 1 甲 S 2 R 2 V 图9

2016上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科目代码:302)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学过程》 D.《轮教学过程最优化》 【答案】C。解析强调发现学习人物是布旨纳,其著作是《教育过程》。 2.如果让六个月婴儿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这说明 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D.遗传素质决定人发展的最终结果 【答案】A。 3.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C.创新教育理论 D.生活教育理论 【答案】B。 4.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待原有的专为自从阶级子女 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职业学校。这种学制属于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中间型学制 D.分支型学制 【答案】A。解析:英国典型学制类型是双轨制。 5.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特性? A.生产性 B.永恒性 C.相对独立性 D.工具性 【答案】C.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 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 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 D.初中—年级至高中 【答案】B。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 7.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

大学英语三第三次在线作业

视窗 × loading... 大学英语三第三次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40道题) 展开 收起 1.( 2.5分)– Can I help you? --__________. ?A、I want that blue dress. ?B、OK. ?C、That’s OK. ?D 、I can help you.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2.(2.5分)– What else do you want? -- ___________. ?A、Nothing else. ?B、I’m fine. ?C、What do you want? ?D、It doesn’t matter.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3.(2.5分)– What kind of room do you want? -- _____.

?A、Room 1. ?B、I have no idea. ?C、I want a single room. ?D、I’m sorry. 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5分 4.(2.5分)– Have you made a reservation? -- ____________. ?A、Yes, I have. ?B、I did. ?C、Yes, I will. ?D、Thank you.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5.(2.5分)–Excuse me, where can I check out? -- ____________. ?A、At the reception desk. ?B、You’re welcome. ?C、Nice to see you. ?D、When you are ready.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6.(2.5分)– I really enjoyed the concert. -- _______. ?A、What will you do tomorrow? ?B、I’m glad to hear that.

2020下半年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理想国 参考答案:A 解析:《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2、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素质 B.环境 C.教育 D.个体 参考答案:C 解析:教育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3、我国当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举措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A.生产力 B.政治 C.文化 D.人口 参考答案:A 解析: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4、学制发展进程中,有些国家规定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接收统一的基础教育,初中以后可以接受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这些国家的学制类型属于()。 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多轨学制 D.分支型学制 参考答案:D

解析:分支型学制既有上下级学校间的相互衔接,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立体式的学制。题干所述符合分支型学制。 5、卢梭从自然教育观出发,提出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观属于()。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宗教本位论 D.自然本位论 参考答案:B 解析:卢梭属于个人本位论。 6、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方面的重大改革,作为一门必修课,其开设的范围是() A.从幼儿园到初中 B.从小学到初中 C.从初中到高中 D.从小学到高中 参考答案:D 解析: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是从小学到高中。 7、要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编制的三个文本。这三个文本是()。 A.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 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内容D.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参考答案:B 解析:三项内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公共关系学多选题及答案

多选题 31.专业的公关人员务必具备的公共关系观念应当包括(BCD )P84 A.社会意识B.公众观念C.形象观念D.互惠观念E.整体意识 32.“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理解这一命题的角度应当包括(CDE )P7-8 A.公共关系的形象性质B.公共关系的舆论性质 C.公共关系的关系性质D.公共关系的职能性质 E.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 33.树立组织形象的好处在于(BCE ) A.增强组织的应变潜力 B.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无形资产 C.良好的组织形象能够激励士气 D.良好的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有形资产 E.良好的组织形象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组织社区环境 34.根据公众发展的不一样阶段,能够将公众分为(BCDE )P114 A.正式公众B.非公众C.潜在公众D.知晓公众E.行动公众 35.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具有的特点有(ABCDE ) A.有共同话题B.参与议论过程 C.自发性D.松散性E.层序性 36.组织公关效果评估中,新闻舆论分析报告主要包括的资料有(BCE )P201-202 A.新闻报导趋势分析B.新闻报导量分析 C.新闻报导质分析D.新闻报导舆论分析 E.新闻报导时机分析 37.下列属于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的有(ADE ) A.书籍B.电子邮件C.电子报纸D.报纸E.杂志 38.下列属于社会公益活动的有(ABC ) A.设置奖学金B.捐赠慈善机构 C.修建期望小学D.资助贫困大学生E.资助学术研讨会

39.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作用突出表此刻(AB ) A.内求团结B.外求发展 C.提高企业经济效益D.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E.提高企业发展潜力 40.口头语言交流的一般特点有(ABCD )P285-286 A.直接性与随时性B.双向性与反馈性 C.情感性D.主观性E.真实性 1.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是(BCDE) A.舆论B.人才C.公关D.资金E.技术 2.公共关系活动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包括(ADE) A.公众B.个体C.群体D.传播沟通E.组织 3.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有(ACDE) A.人性文化的兴起B.军事技术的突飞猛进C.民主政治深入发展D.市场经济高度发达E.大众传播技术的日趋普及与提高 4.专业公关公司服务的特点有(ABCDE) A.较为客观公正B.技术全面,专业性强C.较灵活,适应性强 D.关系较疏远 E.运作成本较高 5.公众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E) A.整体性B.共同性C.相关性D.多样性E.变化性 6.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改变主要取决于(ABC) A.说服者的条件B.信息本身的说服力 C.问题的排列技巧D.被说服者的条件 E.问题的性质和资料 7.拉斯韦尔把传播学的研究资料分为(ABCDE) A.控制分析B.资料分析 C.媒介分析D.对象分析E.效果分析

大学英语(一)第3次作业

题目1 正确 获得1.0分中的1.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is considered to be ________ the other students in her class. 选择一项: a. the most intelligent b. intelligent as well c. less intelligent d. as intelligent as 题目2 正确 获得1.0分中的1.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 Did the medicine make you feel better? — No. The more_________, _________ I feel. 选择一项: a. medicine I take; and the worse b. I take medicine; worse c. medicine I take; the worse d. I take medicine; the worse 题目3 正确 获得1.0分中的1.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This is the ______ photo I have ever taken. 选择一项: a. worse b. best c. most worst d. better 题目4 正确 获得1.0分中的1.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 Hi, Jan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ball this evening? - Sorry, Frank. ____ tomorrow's lessons, I have no time to go out with you. 选择一项: a. Not preparing b. Not to prepare c. Being not prepared d. Not having prepared 题目5 正确 获得1.0分中的1.0分

2018下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小学)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题干】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标志是( )。 【选项】 A.经济发展水平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结构状况 D.基础教育水平 【答案】D 【解析】基础教育水平是衡量另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2.【题干】下列主张属于儒家教育思想的是( )。 【选项】 A.有教无类 B.道法自然 C.绝圣弃智 D.以吏为师 1

【解析】有教无类 3.【题干】我国教育史上首次纳入师范教育并实施的学制是( )。 【选项】 A.“癸卯学制” B.“五四三学制” C.“壬寅学制” D.“刘三三学制” 【答案】A 【解析】癸卯学制 4.【题干】人们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二个月喊爸爸”,这一说法所体现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 )。 【选项】 A.稳定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体差异性 2

【解析】顺序性 5.【题干】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学者是( )。 【选项】 A.马斯洛 B.皮亚杰 C.柯尔伯格 D.罗森塔尔 【答案】C 【解析】“道德两难”是科尔伯格。 6.【题干】在发生火灾时,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正确的步骤是( )。 ①将灭火器提到距火源两米左右的上风处 ②倒置灭火器,握紧压把 ③除掉铅封,拔出保险销 ④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啊,左手拿着喇叭筒,对准火源根部喷射 【选项】 A.①②③ 3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7.【题干】在教育研究中,访谈法与问卷法相比( )。 【选项】 A.更具客观性 B.更有利于做大样本研究 C.更有利于数据进行编码处理 D.更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 4

2011年春季学期大学英语(1)第三次作业(1)

2011年春季学期大学英语 (1)第三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 A. go for B. go to C. go out D. go in 2. Don’t worry. It is a ( ) injury, not serious. A. light B. flight C. slight D. eight 3. The workers ( ) the recreational center by the middle of 1999." A. had built B. have built C. built D. build 4. She ( ) quite a lot for such a young age. A. has expensed B. expensed

C. experience D. has experienced 5. It is in this university ( ) Prof. Jackson established his famoustheory. A. which B. that C. where D. what 6. I gave him the book, but demanded that he ( ) it to me in a week. A. must return B. return C. would return D. returned 7. I’d better check in my luggage quickly ( ) I’d miss my fli ght. A. and B. so C. or D. to 8. For your never-ending effort, I’m sure you ( )this praise. A. deserve B. serve C. reserve

2016上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学过程》 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2.如果让六个月婴儿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这说明()。 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D.遗传素质决定人发展的最终结果 3.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C.创新教育理论 D.生活教育理论 4.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待原有的专为自从阶级子女 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职业学校。这种学制属于()。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中间型学制 D.分支型学制 5.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特性?() A.生产性 B.永恒性 C.相对独立性 D.工具性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 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 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 D.初中—年级至高中 7.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8.王老师在化学课上讲到元素周期表中的“镭”元素时,向同学们介绍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事迹,同学们深受教育。这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9.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评为()。

教师招聘考试(多选题)及参考答案

1.美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A.艺术美 B.心灵美 C.社会美 D.科学美 E.自然美答案:ACDE ★2.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班级活动 D.文化艺术活动 E.个人活动答案:ABE 3.同其他形式的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 A.先导性 B.感染性 C.终身性 D.个别性 E.针对性答案:ABCDE 4.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三教结合的基本形式有() A.互相访问 B.通讯联系 C.家长会 D.教育讲座 E.家庭学校答案:ABCDE 5.教师劳动具有下列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E.权威性答案:ABCD 6.关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下列观点() A.教师中心论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儿童中心论 E.教育万能论答案:AD 7.下述对小学生个性发展方面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有() A.个性已基本形成 B.性格已基本定型 C.兴趣广泛,但不稳定 D.学习动机较为单纯 E.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答案:CDE

1.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A.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B.教育具有经济功能 C.教育具有政治功能 D.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E.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答案:ADE 2.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A.有理论假说 B.变量控制 C.有变革 D.可重复操作 E.能促进学生发展答案:ABCD 3.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 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 C.教学为中心 D.儿童为中心 E.从做中学答案:ABDE 4.下列哪些教育理论著作属于教育学萌芽时期的作品?() A.《学记》 B.《论语》 C.柏拉图的《理想国》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E.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答案:ABC 5.我国古代社会教育具有下列特点() A.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B.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C.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D.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 E.官学、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答案:ABCDE 6.自然环境对教育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 A.适应自然的教育的价值取向 B.自然环境制约着一定的教育内容选择 C.影响教育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形式 D.影响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 E.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答案:ABC 7.现代教育所独有的教育功能有() A.政治功能 B.人口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大学英语(一)第三次作业及答案

大学英语(一)第三次作业及答案 开始时间2013年09月26日星期四08:41 完成于2013年09月26日星期四09:11 耗时30 分钟16 秒 分数25.0/25.0 成绩100.0/满分100.0 反馈您已完成答题!具体成绩和答案会在测验截至后公布。 窗体顶端 题目1 正确 获得1.0分中的1.0分 Flag question 题干 The boys enjoyed _______football very much. 选择一项: a. played b. to play c. play d. playing 题目2 正确 获得1.0分中的1.0分 Flag question 题干 Who jumps ________in your class?

选择一项: a. farther b. farthest c. far d. longer 题目3 正确 获得1.0分中的1.0分 Flag question 题干 Who’s ________, Jim, Jack or John?选择一项: a. the tallest b. much taller c. Tall d. Taller 题目4 正确 获得1.0分中的1.0分 Flag question 题干 Several screws(螺丝) need ______. 选择一项: a. widening b. enlarging

c. tightening d. shortening 题目5 正确 获得1.0分中的1.0分 Flag question 题干 is considered to be ________ the other students in her class. 选择一项: a. as intelligent as b. intelligent as well c. the most intelligent d. less intelligent 题目6 正确 获得1.0分中的1.0分 Flag question 题干 ______ his examination of the patient, the doctor wrote out a prescription. 选择一项: a. Having been finished b. Finished c. Having finished d. Finishing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答案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教育基础 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答案:A.教育模式机械僵化,观念更新停滞不前;b.家庭教育跟不上学校教育,存在缺陷和隐患;c.国家体制转轨冲击着教育的发展理念;d.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客观地刺激了不良作风和习惯,对孩子们影响极坏;e.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答案: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所谓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一种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认识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提出研究课题——制订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计划——总结研究结果 课题的选择 1、课题选择的意义: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立足于已知,去探求未知。问题的提出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出发点,解决问题是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终结。决定一个研究能否取得成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所选择的科研课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实验上的技能而以。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有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选题就是寻找研究教育问题的突破口;课题的选定决定了研究的目标、对象和方法;正确选题能提高科研效率。 2、课题的来源:从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题;留心教育、教学中的疑点,发现课题;从成功经验中提出课题;从理论学习中或别人的研究成果中受到启发,形成课题。 3、选题的原则:价值、创新、可行、准确。 制定研究计划 课题申报主要阐述的是问题的价值、创建性和可行性,把自己提出问题的合理性讲清楚,求得认可和支持。研究设计主要阐述的是问题研究的科学思路及行动要点,为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科学的方案。 研究设计科学严密,研究就成功了一半。 研究计划的一般内容: (1)课题名称; (2)课题研究人员的构成及分工、课题负责人; (3)课题提出的缘由及其意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参考文献); (4)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大学英语1第二册第三次作业

新大学英语(2)第三次网络作业 (三次网络作业的平均成绩占期末考试总评成绩30%,作业一经批改评分,将不能修改;此次作业完成后应交到“在线作业”一栏本次作业界面中;作业必须按最后一页答卷表格格式作答,并且不要以附件形式缴交) 一.阅读: I arriv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February 6,1966, but I remember my first day here very clearly. My friend was waiting for me when my plane landed at Kennedy Airport at three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The weather was very cold and it was snowing, but I was too excited to mind. From the airport, my friend and I took a taxi to my hotel. On the way, I saw the skyline(轮廓)of Manhattan (曼哈顿)for the first time and I stared in astonishment at the famous skyscrapers and their man-made beauty. My friend helped me unpack at the hotel and then left me because he had to go back to work. He promised to return the next day. Shortly after my friend had left, I went to a restaurant near the hotel to get something to eat. Because I couldn’t speak a word of English, I couldn’t tell the waiter what I wanted. I was very upset and started to make some gestures(手势), but the waiter didn’t understand me. Finally, I ordered the same thing the man at the next table was eating. After dinner, I started to walk along Broadway until I came to Times Square with its movie theatres, neon lights(霓虹灯), and huge crowds of people. I did not feel tired, so I continued to talk around the city. I wanted to see everything on my first day. I knew it was impossible, but I wanted to try. When I returned to the hotel, I was exhausted(筋疲力尽), but I couldn’t sleep because I kept hearing the fire and police sirens(警笛声)during the night. I lay awake and thought about New York. It was a very big and interesting city with many tall buildings and big cars, and full of noise and busy people. I also decided right then that I had to learn to speak English. 1. On the way to his hotel, the writer___C___. a. was silent all the time

多选题目及答案

1.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包括() A.易燃气体 B.不然气体 C.有毒气体 D.助燃气体 2.易燃固体的危险性与易燃固体自身的()等因素有关 A.燃点B.熔点C.自燃点 3.腐蚀品主要包括() A.一级无机酸性腐蚀物质和一级有机酸性物质 B.二级无机酸性腐蚀物质和二级有机酸性腐蚀物质 C.无机碱性腐蚀物质和有机碱性腐蚀物质 D.其他无机腐蚀物质和其他有机腐蚀物质 4.燃烧三要素是() A.点火源B.冲击波C.助燃物D.可燃物 5.乙炔气体在()情况下可发生爆炸 A.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时B.高压下 C.在爆炸极限上限以上的空气混合物,遇点火源时D.在其容器遇高温时 6.爆炸的主要破坏形式有() A.直接的破坏作用B.冲击波的破坏作用C.造成火灾D.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7.易燃固体的危险特性主要有() A.易燃性 B.可分散性 C.热分解性 D.自然性 8浓硫酸不得与下列物质中的()混合存放 A.氢氧化钠B.盐酸C.丙酮D.乙醇 9.电石不得与下列物质中()混合存放 A.硫酸B.硫磺C.过氧化钠D.氰化钙 10.氧气钢瓶不得与下列物质中的()混合存放 A.乙炔钢瓶B.氩气钢瓶C.氮气钢瓶D.液化钢瓶 11.易燃易爆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应穿戴() A.防静电服B.防静电鞋C.棉布防护服D.绝缘鞋 12.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时该怎么办?() A、要立即退回室内 B、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C、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 D、也可用绳子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拴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E、若有电梯赶快乘电梯逃生。 13. 以下哪些措施可用作正确的避难措施?() A、关闭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进行呼吸,等待救援; B、用湿毛巾、床单等物堵住门窗缝隙或其它孔洞,或挂上湿棉被或不燃物品,并不断洒水,防止烟火渗入; C、赶快打开门窗跳楼逃生; 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被浓烟呛伤和热气体灼伤; E、大火进入房间,利用阳台或爬出窗台,避开烟火和熏烤; F、积极与外界联系呼救; 14. 火灾中致人死亡的原因有哪些?( ) A.有毒气体 B. 缺氧 C. 烧伤 D. 吸入热气 15. 油锅着火后怎么办?()

2014年4月份考试大学英语(3)第三次作业

2014年4月份考试大学英语(3)第三次作业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Negative student''s ______ (respond) to online learning are also due to time factors, particularly for students with part-time or full-time jobs. 2. The meeting began ______ (punctuality) at nine o’cl ock. 3. In the United States, all children between the ages of 5 and 18 must ______ (attendance) school. 4. The reporter checked with a variety of sources to guard against ______ reports. (accurate ) 5. Only a few of us could ______ his statement, because it was too profound. (comprehension) 二、翻译题(本大题共30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 1. Many people fail in learning a language because they lose the belief in themselves as learners. 2. Just as we know, it is quite comm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Western countries to pay their way through college 3. 既然你有电脑可用,为什么还用手去计算这样大的数目呢? 4. 周末我喜欢与父母一起呆在家里,而我的朋友们却热衷于去那些嘈杂的俱乐部。 5. 我们可以从事各种各样的业余爱好,比如听音乐、看电影、或者跟几个朋友聚一聚 三、作文题(本大题共60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20 分) 1.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thirty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 Work and Leisure in no less than 100 words. You may begin your composition with “People generally believe that a life without leisure is really terrible.” Remember to write clearly. 2. Instructions:建议你在30分钟内,根据下面所给的题目和提纲用英语写出一篇不少于80词的短文。你特别喜欢的食物;2.你喜欢的理由。 3. Instructions:建议你在30分钟内,根据下面所给的题目和提纲用英语写出一篇不少于80词的短文。 1.你在英语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 2.你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答案: 一、填空题(10分,共 5 题,每小题 2 分)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