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啤酒产品分销渠道设计方案)

青岛啤酒产品分销渠道设计方案)

青岛啤酒产品分销渠道设计方案)
青岛啤酒产品分销渠道设计方案)

青岛啤酒产品分销渠道设计方案

一、企业背景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跻身世界品牌500强。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啤酒行业权威报告Barth Report依据产量排名,青岛啤酒为世界第六大啤酒厂商。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酒类企业中名列第3位,品牌价值为278.74亿元(RMB),在中国啤酒行业中名列第一。

青岛啤酒旗下品牌——原生、奥古特、棕金、黑啤、纯生、经典、冰醇、汉斯2000、9度、红狼等。

二、分销渠道的结构特点

青啤公司自1903年创建以来,一直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采取了“铺货”、“理货”的创新销售方式。现在公司

的销售网络已经覆盖我国的大部分城市,并已经登陆台湾市场,可以说,青岛啤酒公司的营销渠道还是比较的畅通

(1)密集型分销策略。密集型分销称为广泛型或普通型分销。采用这种策略的具体表现是,企业选用尽可能多的中间商经销自己的产品,使产品在目标市场存‘铺天盖地而来”之势,达到使自己产品品牌充分显露‘路人皆知”、随处可买和最广泛地占领目标市场的目的。在市场上日用品、大部分食品、工业品中的标准化和通用化商品、需要经常补充和替换或用维修的商品、替代性强的商品等,多采用这种分销策略。采用密集型分销策略会使企业的渠道费用增加。从经济角度看密集型分销所产生的费用较大,同时,由于中间商数目众多,企业无法控制渠道厅为,这些都是采用密集型分销策略会给企业带来的不利之处。

(2)独家分销策略。在某一目标市场上,生产者仅选择一家批发商或零售商销售自己的产品。通常,制造商与受委托的中间商之间订有书面契约,互相为对方承担义务。在特定的区域内,制造商不得再找其他中间商销售自己产品,受委托的中间商也不许再经营其他企业生产的竞争产品。这种策略适用于本身技术性强,使用复杂而独特,需要一系列的售后服务和特殊的推销措施相配套的产品。选择这种策略的优点是生产者和销售者利害相关,因此,从双方关心本身利益出发,能增强为对方负责的责任感。

(3)选择性分销渠道。选择性分销策略是介于密集型分销

青岛啤酒财务报表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班级:403 组员: 201413040321 焦欣怡 201413040322 刘丹 201413040323 贾欣宇 201413040324 赵智鑫 201413040325 侯晓凝 201413040326 郭天诵

第一部分:公司概述 1.1公司基本概况 青岛啤酒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品牌,始创于公元 1903年,迄今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青啤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青岛牌系列啤酒,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名牌啤酒,它集世界一流的设备、百年积累的丰富酿造经验及独特的生产工艺、科学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之大成,素以酒液清澈透明、香醇爽口、泡沫细腻、持久挂杯而驰名中外,曾多次荣获国家质量金奖和国际啤酒评比金奖,是国内啤酒行业唯一的驰名商标,也是国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国产品品牌。 目前青岛啤酒已形成了黄啤酒、黑啤酒、棕色啤酒、干啤酒等多个系列听装、瓶装、桶装等多种规格的产品,新开发的金质青岛啤酒其口感和包装装潢更佳,深受费者喜爱。 1999年6月止,公司的资产达到四十六亿元人民币,实现销售收入十二点二亿人民币,位居全行业之首。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426.18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界品牌500强。2009年度青岛啤酒实现啤酒销售量591万千升,同比增长12.5%;净利润12.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2%。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1.2公司市场表现 201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保持了平稳增长,而国内啤酒行业也继续稳定增长,上半年全行业共完成啤酒产量2,118万千升,较去年同期增长4.77%。 上半年公司按照年初确定的年度工作方针,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加大品牌推广传播和营销工作力度,并继续推进“大客户+微观运营”营销体系建设,使青啤主品牌销售保持了较快增长。同时,公司推进供应链优化,提高供应计划的有效性,实现规模化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并提高工厂产能利用率,从而促进了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提升。2010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啤酒销售311万千升,同比增长2.9%,其中青岛啤酒销售165万千升,同比增长14.9%,高端品种“青岛”纯生、小瓶、易拉罐啤酒销售增长26.7%,新开发的“青岛”冰醇系列新产品销量激增,上半年达14% 由于公司中、高端产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公司的产品结构继续优化,盈利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共实现销售净收入98.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实现净利润8.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74% 青啤公司2010年累计完成啤酒销量635万千升,同比增长7.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96.1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5.2亿元,同比增长21.6%。继续保持利润增长大于销售收入增长,销售收入增长大于销量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1.3公司经营大事记 (1)1993年 8月27日,青岛啤酒股票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7月15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2)2005年 8月11日,青岛啤酒与北京奥组委签约,成为北京2008中国啤酒赞助商。 7 月,青岛啤酒在台湾高雄建立生产规模10万吨啤酒生产工厂,是青岛啤酒在中国大陆以外实现青岛啤酒生产的重要标志。 (3)2007年 4月15日,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共同举办“青岛啤酒?CCTV?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大型电视活动,让奥运激情在城市间传递,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同时用“三位一体”的营销方式让品牌和城市互动共赢。

青岛啤酒在市场的分销渠道调查报告

啤酒在市场的分销渠道调查报告 一、案例背景 啤酒股份(以下简称“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2008年奥运会官方赞助商,跻身世界品牌500强。1993年7月15日,啤酒股票(0168)在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 啤酒华南事业部位于,事业部下设啤酒三水、、、等九家啤酒生产企业,一家麦芽生产企业和一家深销售公司,负责管理分布在、广西、、、、六省区11家企业的啤酒生产和市场销售;销售额和利润均占据了青啤的半壁河山,但辉煌业绩的背后却隐忧重重。但由于后期在市场运作中失误,致使其销量下滑。并且由于在该品牌的销售奖励上没有落实,使渠道客户失去经营信心。而与此同时,雪花、啤酒已后来居上,逐渐地取代了而成为市场主导品牌。 二、调研目的 通过市场调查,进行渠道结构和渠道成员以及销售相关因素研究,以便准确把握渠道现状,明确渠道问题,从而为市场细分、优化营销渠道,制订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 .

三、调研方法 1.座谈会 在小组座谈中,共分两部分调研群体。第一部分测定便利渠道零售终端成员对啤酒的认知,啤酒销售因素理解以及便利渠道零售终端成员对厂家的看法与期望,为寻求渠道改进提供依据。第二部分通过对餐饮渠道人员进行销售相关因素调研,从定性角度探求餐饮渠道成员对啤酒的认识和销售影响程度。 1)与会者条件 (1)瓶装啤酒售点人员 (2)从事啤酒销售五年以上 (3)经常饮用啤酒 2)组别 3)与会者条件 (1)餐饮店的采购人员 (2)从事采购工作两年以上 (3)经常饮用啤酒 4)组别 . .

青岛啤酒营销策略分析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班级:经131-2 小组成员:梁慧芬201353501216 李敏201353501213 焦恩凤201353501209 刘梦圆201353501219 倪伟津201354504117

目录 一、相关研究背景 二、公司简介 三、市场细分 四、目标市场以及市场定位 五、战略环境分析 六、4Ps理论的具体做法 1.产品策略 2.价格策略 3.渠道策略 4.促销策略 七、消费者的态度 八、展望未来

一、相关研究背景 啤酒是世界上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酒种,全球约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啤酒。在中国,这种常盛不衰的饮品更被冠之以“液体面包”的美誉。目前我国啤酒生产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啤酒产销国。加WTO之后,进一步开放的中国市场使得各个企业有了更多的机遇,更多的挑战。啤酒行业的竞争也亦是如此。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中小企业停产、歇业,一些大企业出现亏损。然而,今天我们所讨论的企业青岛啤酒却在这场经济浩劫中愈战愈勇,销量同比增长了10%左右。 二、公司简介 青岛啤酒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品牌,始创于公元1903年,迄今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青啤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青岛牌系列啤酒,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名牌啤酒,它集世界一流的设备、百年积累的丰富酿造经验及独特的生产工艺、科学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之大成,素以酒液清澈透明、香醇爽口、泡沫细腻、持久挂杯而驰名中外,曾多次荣获国家质量金奖和国际啤酒评比金奖,是国内啤酒行业唯一的驰名商标,也是国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国产品品牌。 目前青岛啤酒已形成了黄啤酒、黑啤酒、棕色啤酒、干啤酒等多个系列听装、瓶装、桶装等多种规格的产品,新开发的金质青岛啤酒其口感和包装装潢更佳,深受费者喜爱。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密级 学号091112 毕业设计(论文)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分析 经济管理学院 院(系、 部): 姓名:金铮睿 班级:会09-2班 专业:会计学 指导教师:贾香萍、金虹 教师职称:副教授、讲师 2013年05月28日·北京 摘要

本文从一个财务报表外部使用者的角度,以公司财务管理和财务报表分析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依据, 分析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本文根据青岛啤酒股份公司2010~2012年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之中的数据,主要通过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杜邦分析法和图表展示等多种方法分析青岛啤酒2010~2012年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最后进行对青岛啤酒公司的财务状况用杜邦分析法进行了综合的财务分析和评价,找出青岛啤酒各主要财务指标近年来的变化状况和变化趋势。财务报表虽然为信息便用者提供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的资料,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的简单数字和文字上得不出实质性的成果,而要利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技巧,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正确认识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和非正常影响因素,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以便做出科学的决策。在完成分析后,本文概要总结了青岛啤酒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试指出该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管理者参考。 关键词:青岛啤酒;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指标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a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for external users to the company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of relevant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as the basis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Tsingtao Brewery Company Limited data. Based on the Tsingtao Brewery Company from 2010 to 2012 balance sheet, cash flow statement and income statement data among, mainly through ratio analysis, trend analysis, DuPont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o analyze charts show Tsingtao Brewery 2010 ~ 2012 solvency, operations and profitability, and finally on the Tsingtao Brewery Company's financial position with DuPont analysis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to identify the major financial indicators Tsingtao Brewery change status and recent changes trends. Although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for the information they use to provide the enterprise's financial position and operating results of the information, but just from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simple numbers and text on the substantive results have not, and to make use of certain analytical methods and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ir own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non-normal factors, on the balance sheet, income statement and cash flow statement fo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 order to make scientific decisions. Upon completion of the analysis, this paper provides a summary of the Tsingtao Brewery's financial condition and operating results, the test indicates that the company management that exist in some of the problems and make appropriate recommendations for managers reference.

青岛啤酒并购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并购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并购案例分析 一.并购背景经过20 世纪90 年代产量的扩张后,2000 年中国啤酒的年产量突破2000 万吨大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啤酒产销国,并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然而,由于过去中国地域辽阔但缺乏高效的交通系统和运输设备,啤酒市场因此是惊人的零散。全国大约有500 家左右的啤酒厂,并且当地品牌基本上都得到了当地人的拥护。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尽管现在是中国最大的啤酒生产商,2002 年的产量达到了250 万吨,销售额5.7 亿美元,但仍只占这个市场11%的份额。而欧美国家多是两三个企业的产量就占总量的70%到80%,如美国第一大啤酒企业Anheuser-Busch 年产量就占全国总量的48%,第二大企业年产量占总量的22%。青啤的对手,排行老二的燕京啤酒和排行老三的华润啤酒两者共占有15%的市场份额。青啤现在看起来并不怎么起眼的这11%的市场份额,还是在短短5 年时间里共斥资1.2 亿美元,收购了40 余家较小的啤酒厂后的结果。1996 年青啤的市场份额只有2%。 二.并购历程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03 年,由当时的德国商人酿造,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啤酒生产厂。1993 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公司股票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上市,共募集了7.87 亿人民币,成为国内首家在两

地同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在资本市场备受注目。上市之后,青啤集团凭借政策.品牌.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实施“大名牌”战略,坚持走“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道路,在中国啤酒业掀起并购浪潮。至此,青啤并购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拿下附近3 个小厂,作为提高产量的基地,并依靠上市的资金实力,分别进行了内部的技术改造,生产线扩张,仓库大规模扩建等工作。而1995 至1997 年的盲目产量扩张,使青啤走入低谷。1999 年,青啤进入购并高峰期。在连续拿下北京的五星.三环,陕西的汉斯.渭南.汉中等6 个企业后,2000 年7 月收购廊坊啤酒厂,8 月初收购上海嘉士伯,8 月18 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又拿出2250 万美元,成立了北京双合盛五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截至目前,青啤集团通过承债.破产或控股等多种形式,收购了17 个省市的47 家啤酒生产企业,形成了东有上海,西有西安,南有深圳.珠海,北有黑龙江兴凯湖,中有安徽的马鞍山.湖北的黄石等众多子公司的企业集团。 三.加强内部整合随着青岛啤酒的大规模并购,问题也接踵而至。根据一份报告显示,2001年,青岛啤酒收购的45 家啤酒厂中有一多半在亏损。这些公司在被收购的时候大多也是小型.亏损或者是处于破产边缘的国有企业,他们生产的一瓶啤酒的价钱和一瓶水的价钱差不多。修复这些公司给青岛啤酒的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虽然产销量在增加,但公司的净利润却没有保持同步增长。2001 年公司的营业额比利润增长更快(2001 年全年净利润

青岛啤酒行业环境分析

0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00200020012002 20082009201020112012 年份 万千升第三章 行业环境分析 图3-1 行业环境概述 一、行业概况 (一)发展历程 啤酒是继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位的饮料。啤酒的酿造历史至今已有8000多年。19世纪末,啤酒输入中国。中国人最早自建的啤酒厂是1904年在哈尔滨建立的东北三省啤酒厂。当时中国的啤酒业发展缓慢,分布不广,产量不大。1949年后,中国啤酒工业发展较快,并逐步摆脱了原料依赖进口的落后状态。在2002年,中国以2386.83万吨的啤酒产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啤酒第一大生产国。

世界啤酒总产量在21世纪增长缓慢,开始步入成熟期,而中国啤酒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临界点。总的来说,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步发展阶段) 从1953年到1962年,是啤酒工业的调整和发展阶段。中国新建了一批新的啤酒厂,啤酒年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8.2%。1963年至1972年,速度虽有所放慢,但啤酒产量仍增长1.4 倍。到1978年,中国的啤酒年产量达到40万吨。在这一阶段,在啤酒科学研究,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为啤酒工业的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全面发展阶段) 1979年后,啤酒生产全面发展。全国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都建立了啤酒厂,全国除轻工系统外,其他部门如商业、农业、机械、国防、冶金等都建立了啤酒厂。啤酒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在1980年,中国共生产啤酒68. 8万吨。 第三阶段(高速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啤酒工业高速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扩建和新建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啤酒生产规模也逐步扩大,在有的省份,几乎每个县市都有啤酒厂。据1987年的统计,在浙江省就有啤酒厂104个。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从国外引进技术,装备,人才,加快了啤酒工业的发展.从国外引进的啤酒生产线,尤其是啤酒灌装线,使啤酒的产量在短时间内翻了一番:1982年,全国啤酒产量为117万吨,到1985年,啤酒产量就达到310.4万吨,1988年,啤酒产量又翻了一番,达到654万吨。 第四阶段(趋向成熟期) 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啤酒工业进入了旺盛的成熟期,一方面,啤酒工业继续以高速度发展,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开始对啤酒的质量和啤酒工业的经济效益更加重视,啤酒工业的规模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开始向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一些中小型啤酒厂被大型啤酒厂兼并。 (二)啤酒行业经济特性 1、市场规模 从2002年开始,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啤酒市场,

青岛啤酒品牌分析分析

青岛啤酒市场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产品分析 产品历史 产品定位 品牌形象及文化 产品介绍 经营理念及企业目标 啤酒的特点 广告宣传语 旗下品牌分类 第二部分市场分析 行业地位 国际化 国际市场 公司目前经营情况 营销环境分析 SW0T分析

消费市场细分 目标市场及定位 产品定位 第三部分消费者分析 消费行为分析 消费者市场细分 价格分析 营销策略 促销策略 第四部分竞争者分析 燕京啤酒 雪花啤酒 百威 哈尔滨啤酒 青岛啤酒产自青岛啤酒 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身 是国营青岛啤酒厂, 1903

年由英、德两国商人合资开办。青岛啤酒选用优质大麦、大米、上等 啤酒花和软硬适度、洁净甘美的崂山矿泉水为原料酿制而成。原麦汁浓度为十二度,酒精含量3.5-4%。酒液清澈透明、呈淡黄色,泡沫清白、细腻而持久。 第一部分产品分析 青岛啤酒的历史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 股份公司,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了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 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产品定位 采用了优质麦芽、大米、酒花和水,经过 糖化、过滤、冷却、发酵、包装等工序精制而 成,它成功的原因在于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严格 的工艺管理,在继续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青岛啤酒的酿制工艺已 日臻完善,而独特的后熟工艺和优良的酵母菌 种更使其锦上添花,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优异和 稳定。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高于国家标准的内部质量控制标准,从原料进厂到半成品加工直至成品出厂,须经过系统、严格的质量检测。1995年公司已通过了由挪威船级社组织评审的ISO9002国际标准认证,标志着青岛啤酒的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并已与国际接轨。 注重社会效益的价值观念。为了配合百年品牌青岛啤酒的重新定

青岛啤酒在市场的分销渠道调查报告

青岛啤酒在市场的分销渠道调查报告 一、案例背景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 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跻身世界品牌500强。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 青岛啤酒华南事业部位于深圳,事业部下设青岛啤酒三水、珠海、南宁、黄石等九家啤酒生产企业,一家麦芽生产企业和一家深销售公司,负责管理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江西、海南六省区11家企业的啤酒生产和市场销售;销售额和利润均占据了青啤的半壁河山,但辉煌业绩的背后却隐忧重重。但由于后期在市场运作中失误,致使其销量下滑。并且由于在该品牌的销售奖励上没有落实,使渠道客户失去经营信心。而与此同时,雪花、哈尔滨啤酒已后来居上,逐渐地取代了青岛而成为市场主导品牌。 二、调研目的 通过市场调查,进行渠道结构和渠道成员以及销售相关因素研究,以便准确把握渠道现状,明确渠道问题,从而为市场细分、优化营销渠道,制订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三、调研方法 1.座谈会 在小组座谈中,共分两部分调研群体。第一部分测定便利渠道零售终端成员对啤酒的认知,啤酒销售因素理解以及便利渠道零售终端成员对厂家的看法与期望,为寻求渠道改进提供依据。第二部分通过对餐饮渠道人员进行销售相关因素调研,从定性角度探求餐饮渠道成员对青岛啤酒的认识和销售影响程度。 1)与会者条件 (1)瓶装啤酒售点人员 (2)从事啤酒销售五年以上 (3)经常饮用啤酒 2)组别 3)与会者条件 (1)餐饮店的采购人员 (2)从事采购工作两年以上 (3)经常饮用啤酒 4)组别

青岛啤酒分销渠道策略研究

目录 1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研究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研究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文献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青岛啤酒分销渠道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青岛啤酒的历史与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青岛啤酒的发展历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青岛啤酒的营销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青岛啤酒营销渠道SWOT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SWOT分析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劣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机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威胁.................................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青岛啤酒分销渠道的改进措施 3.1加强经销商和二批商选择与经销商政策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约束和激励经销商政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提高经销商素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青岛啤酒营销渠道管理和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影响青岛啤酒渠道控制的主要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青岛啤酒渠道控制手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青岛啤酒对经销商的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研究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主要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青岛啤酒案例分析

4.面对中国啤酒市场和消费群体的变化,青岛啤酒价格策略和销售渠道是否也要相应改变? 面对中国啤酒市场和消费群体的变化,基于产品定价理念和中国啤酒行业的价格战,青岛啤酒应采用既不回避,也不推波助澜的定价策略。如果不参与价格竞争,再好的品牌市场占有率也肯定不会高,如果大打价格战又势必会影响利润,在这种两难的选择中,青岛啤酒应定价上做出重大的理性突破,采取产品线的定价策略,即在做产品定价决策时,将若干产品纳入系统的考虑范畴,目标是产品总体利润的实现而不是单一产品的利润实现。 第一、作为主品牌的青岛啤酒定价采取快速撇脂的定价策略,将价格定得相对于大多数潜在顾客的经济价值来讲比较高,以便从价格敏感性较低的消费者细分中获得利润,此部分消费者往往看重的是产品的差异和品牌的价值。青岛啤酒一直以来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是高品质、高价格的形象,因此青岛啤酒品牌的定价策略就是高定价策略。 第二、对于副品牌山水、崂山、汉斯等采取成本领先策略,与主要竞争对手在价格战中抗衡。即产品价格中很大一部分是单位增量成本变动成本或增量固定成本,价格溢价较小。这些产品是公司的战斗产品,主要的使命是做大销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摊销工厂的固定成本,同时牵制竞争产品,使竞争对手留在廉价产品的渠道内。 一般来说,啤酒的价格往往分为四个环节,即经销价格、分销价格、终端价格和零售价格。在价格链的设置上,青岛啤酒在主品牌和副品牌上也应体现出共同点和差异化。共同点是无论是主品牌还是副品牌,价格链的设计都是自后而前的,即先根据市场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产品定位定出终端零售价格,然后再根据利润分配、成本制定以及竞争对手对比分析制定出终端价格、分销价格和经销价格。不同点则是主品牌的价格链往往是全国统一标准,不论是黑龙江还是海南,主要的青岛啤酒价格都是统一的,至少在经销价格上是统一的。而副品牌则更多兼顾了各区域市场的消费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对比,同时结合细分市场的消费特点,往往具有更多的自由设计空间,因此区域间的价格链存在一定的差异。 产品定价完成之后,价格管理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是价格是否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首先,青岛啤酒应建立流程清晰、决策科学、分工专业、高效协同的价格管理体系,建立价格管理的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其次,成立专业的价格管理组织,即营销中心、省级机构、办事处的三级组织,主要职责是梳理价格管理,明确各层级的职责第三,制定并持续优化价格管理流程,包括产品定价流程、价格链维护流程、产品及促销费用管理流程等第四,持续推进价格管理各项规范有效落地,重点关注跨区域销售的价格管理,形成良好顺畅的市场秩序。 青岛啤酒品牌的渠道发展策略。渠道策略涉及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的设计和管理,以建立品牌认知,提高品牌联想的强度、偏好和独特性。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各有利弊,必须精心组合才能达到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尤其对于中国市场来说,不仅市场大,而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除了考虑到统一性外,必须兼顾到各区域市场的特殊性,不同类型的渠道商在执行各种任务时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渠道的最优组合是青岛啤酒渠道策略的核心,其基本原则是以传统渠道为核心,对现代和夜场渠道尽可能发展独立的专业经销商根据经销商实力、

青岛啤酒财务报表分析

青岛啤酒财务报表分析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班级:403 组员: 第一部分:公司概述 公司基本概况 青岛啤酒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品牌,始创于公元 1903年,迄今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青啤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青岛牌系列啤酒,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名牌啤酒,它集世界一流的设备、百年积累的丰富酿造经验及独特的生产工艺、科学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之大成,素以酒液清澈透明、香醇爽口、泡沫细腻、持久挂杯而驰名中外,曾多次荣获国家质量金奖和国际啤酒评比金奖,是国内啤酒行业唯一的驰名商标,也是国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国产品品牌。 目前青岛啤酒已形成了黄啤酒、黑啤酒、棕色啤酒、干啤酒等多个系列听装、瓶装、桶装等多种规格的产品,新开发的金质青岛啤酒其口感和包装装潢更佳,深受费者喜爱。 1999年6月止,公司的资产达到四十六亿元人民币,实现销售收入十二点二亿人民币,位居全行业之首。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界品牌500强。2009年度青岛啤酒实现啤酒销售量591万千升,同比增长%;净利润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市场表现

201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保持了平稳增长,而国内啤酒行业也继续稳定增长,上半年全行业共完成啤酒产量2,118万千升,较去年同期增长%。 上半年公司按照年初确定的年度工作方针,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加大品牌推广传播和营销工作力度,并继续推进“大客户+微观运营”营销体系建设,使青啤主品牌销售保持了较快增长。同时,公司推进供应链优化,提高供应计划的有效性,实现规模化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并提高工厂产能利用率,从而促进了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提升。2010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啤酒销售311万千升,同比增长%,其中青岛啤酒销售165万千升,同比增长%,高端品种“青岛”纯生、小瓶、易拉罐啤酒销售增长%,新开发的“青岛”冰醇系列新产品销量激增,上半年达14% 由于公司中、高端产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公司的产品结构继续优化,盈利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共实现销售净收入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实现净利润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青啤公司2010年累计完成啤酒销量635万千升,同比增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净利润人民币亿元,同比增长%。继续保持利润增长大于销售收入增长,销售收入增长大于销量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公司经营大事记 (1)1993年 8月27日,青岛啤酒股票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7月15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

青岛啤酒分销渠道设计以青啤(重庆)为例

一、企业简介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跻身世界品牌500强。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啤酒行业权威报告Barth Report依据产量排名,青岛啤酒为世界第六大啤酒厂商。2010年11月19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和中华品牌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华樽杯”第二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结果在国家会议中心揭晓,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酒类企业中名列第3位,品牌价值为278.74亿元(RMB),在中国啤酒行业中名列第一。 青岛啤酒的品牌价值逐年递增,在2005年(首届)和2008年(第二届)连续两届入选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其中2008年在单项排名中,青岛啤酒还囊括了品牌价值、优质品牌、产品与服务、品牌价值海外榜四项榜单之冠。青岛啤酒在内地企业中,率先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这使得青岛啤酒在上市公司运作及监管规则方面,率先了解了国际规则,从而严格按规则规范运作,在法人治理架构方面也成为内地企业的榜样。 奥运标产品:青岛啤酒(总厂生产,通称纯厚)、青岛纯生(总厂生产),青岛淡爽型(总厂生产,通称小王子);青岛超爽(上海松江厂生产),青岛原生(上海松江厂生产) 分厂非奥运标产品:青岛啤酒(马鞍山分厂生产) 分厂非“青岛啤酒”商标产品:崂山啤酒、山水啤酒 擦边球产品:青荷源啤酒(哈尔滨生产)宾王啤酒(福建生产) 二、一般啤酒分销渠道结构分析 青岛啤酒在营销方面,除了传统的销售渠道之外,还要突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建立一种多层次的、立体的营销方式,如内外销联动、网络营销、公司团购、跨区域销售等。美国营销学权威菲利普·科特勒近来出版了他的新作《营销动向:利润、增长和更新的新方法》,中文版译为《科特勒营销新论》。他在书中打破其创立、传播并给其带来国际声誉的经典范式,提出了营销的新范式,即“全方位

青岛啤酒新鲜度管理

青岛啤酒的“新鲜度”管理 在1996年,处于困境中的青岛啤酒,甚至在家门口的市场也节节败退。当时青岛的啤酒市场,崂山啤酒占80%,青岛啤酒仅占20%。青岛人不喝青岛啤酒了!这种状况让青啤人十分痛心,而在理性地分析之后,青岛啤酒经营班子发现,青岛人不喝青岛啤酒的重要原因竟是青岛啤酒不新鲜!这种怪现象是由于公司将外地卖不掉的啤酒大量运回青岛,结果不新鲜的酒充斥市场,青岛竟然出现了过期酒。于是,青岛啤酒果断提出,要开展“新鲜度”管理,目标是“让市民喝上当月的酒”。 这个口号提出容易实施难,因为这需要公司运作完全以市场意识为主导,从生产、投料开始,就以市场预测为准。以前,青岛啤酒是计划生产十万吨,就突击生产十万吨,然后库存起来,而“新鲜度”管理不仅要求销售部门有精确的预测能力,也要求生产部门有精细的计划安排能力,工作压力平添许多。面临阻力,青岛啤酒从管理制度、奖金微机管理、物流管理等各个面推进“新鲜度”管理,并坚决限产消化库存。 经过努力,青岛啤酒不仅让市民喝上了当月的酒、甚至能喝上当天的酒,青岛啤酒在当地市场的占有率也迅速回升,达到了80%以上。青岛啤酒打赢了家门口的仗,也把市场意识输进了每一个员工的观念里。 拿出建一个工厂的资金建一个自己拥有的销售网络”,深谙市场之道的青岛啤酒人提出了这个颇有气魄的口号,他们明白,许多国有企业,正是由于舍得或是没能力在营销上进入大量投入,结果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使得几十年的悠久历史和著名品牌销声匿迹。青岛啤酒这块牌子很值钱,但要把它化为效益,必须要靠营销上的高投入,否则,老牌子只会蒙上灰尘,甚至消失。 1996年前的青岛啤酒,没有自己的销售公司,就一个经营部,6、7个人,主要的任务只是开票。当时青岛啤酒的销售渠道,可以说是控制在酒贩子手中的。而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巨额的投入,如今,青岛啤酒已在全国建立了41个销售分公司,拥有专职销售人员600多人,初步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至今为止,青岛啤酒在这个网络上累计投入已达1亿多元,确实是建一个工厂的钱。此外,为支持销售,青岛啤酒每年的广告投入,也已从占销售收入的2%,逐渐提高到去年占销售收入的3.5%;与销售上的巨额投入相配套,青岛啤酒建立了完善的各级销售公司的运作体制。人们可以在青岛啤酒公司看到,他们有一本厚厚的《经销公司手册》,其中详尽地介绍了公司所实行的直供模式,经销公司的职能与组织结构,业务管理,市场促销,服务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综合理等各项内容。青岛啤酒销售公司负责人说,这只是销售公司规范化管理有关文件中的一小部分;说话时,这位副总经理还忙着批“条子”,他解释说,青岛啤酒现在又要批“条子”了,不过,这回批“条子”为的是控制产品流向,从1998年四季度以来,青岛啤酒一直供不应求,也必须通过批“条子”保持供应的合理流向。 “新鲜度”管理也是销售公司的重要职能。目前,发源于青岛的“新鲜度”管理及其直供模式已在全国推广,如在上海,超市里过三个月的青岛啤酒全部收回(保质期6个月);到东北的啤酒一出厂直接用大头车上集装箱,运到大连时还是热乎乎的。有一次,沈阳的技监局甚至说当地的青岛啤酒是假的,因为生产日期是一周以内的,他们认为这不可能。 新鲜度管理的物流系统目标是:“让青岛人民喝上当周酒,让全国人民喝上当月酒”。通过完善的物流管理,青岛啤酒做到了在全国范围的“新鲜度”管理。 进入21世纪,青岛人又有了新的打算和思路:“我们要像送鲜花一样送啤酒,把最新鲜的啤酒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让消费者品尝。”在国内企业大多热衷于自建物流体系,很少向外寻求物流服务的时候,青啤却将物流从主业中剥离,在招商物流的配合下,小心却又决然地迈出了物流外包的一步。 (案例摘编:汤定娜)

2019年啤酒行业之青岛啤酒分析报告

2019年啤酒行业之青岛啤酒 分析报告

目录 百年青啤,时势造英雄 (6) 回顾青啤成长过往 (6) 青岛品牌为主,山东为大本营 (7) 复星接棒朝日成为第二大股东 (8) 啤酒行业:高端化驱动成长&区域格局初定 (9) 量价变化:量稳价增,高端化趋势显著 (9) 主流价格带提升,竞争升级 (12) 基地市场格局稳固 (13) 从“跑马圈地”到“注重利润增长” (15) 聚焦结构升级,盈利改善可期 (18) 品牌战略:主品牌青岛+第二品牌崂山 (18) 产品战略:多层次组合,聚焦腰部以上 (19) 大单品的接力升级 (20) 基地市场稳固,区域聚焦突破 (22) 区域战略:巩固山东华北,加快建设“沿海沿黄” (22) 渠道运作:“大客户+微观运营” (24) 产能优化,效率提升 (26) 公司产能优化空间测算 (27) 盈利预测与估值 (28) 关键假设&盈利预测 (28) 估值分析 (32) 风险提示 (33)

百年青啤,时势造英雄 回顾青啤成长过往 百年青啤历史悠久,历代领导人在青啤成长史中各领风骚。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8月,前身是由德国商人与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目前公司品牌价值1455.75亿元,连续16年蝉联中国啤酒行业首位。 一个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与领导人密切相关,这里我们从各个阶段领头人的战略视角来梳理青啤的不同发展阶段: ?1996-2001年:外延扩张高速时期。1986年青啤产量达到10万吨后,多年徘徊不前,进入经营低谷期,1995年市占率被燕京、中策啤酒超越。1996年6月李桂荣出任青啤董事长,彭作义出任公司总经理,青啤的变革时代正式拉开帷幕。 彭作义提出“大名牌发展战略”,希望借着收购当地啤酒品牌来打入不同省市的大众市场,以“做大做强”及“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作为核心理念,并以增加产量到300万吨及增加市场占有率到10%以上为目标。公司1997-2001年实施“外延性扩张战略”,抓住了亚洲金融危机后部分外资啤酒有意退出中国市场的机遇,对国内啤酒行业进行整合,收购了47家啤酒企业。到2001年,青啤厂房遍布17个省市,啤酒产量由1996年的35万吨升至2001年的251万吨,市场占有率也由96年的3%升至2001年的11%。 ?2001年-2012年:转型内部整合,注重做强做大。金志国出任青啤总经理,叫停了收购战略,实施“内涵式发展”的整合战略,从“做大做强”转向“做强做大”。 经过彭作义时期粗放型扩张,青啤遇到资金链紧张、品牌分散的风险,金总提出“内部整合”的重大战略转型,重点关注运营能力和盈利水平的提高。2002年青啤提出了三大转型的思想:由生产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由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由着力于生产规模扩大向着力于运营能力提高转变。公司逐步关闭了一些无力回天的小厂,坚持以提高运营能力促进增长。2005年青啤又进行了组织变革,重点是取消原已运行近6年的事业部体制,将其改为区域营销公司。 ?2012-2018年:规模与利润并举,启动产品多元化战略。这一阶段,孙明波提出扩张与整合并举,具备了整合的能力,又要发现扩张的机遇,提出2014年实现1000万千升销量的目标。孙明波出身“酿酒师”,对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有极高要求,担任总裁期间,青啤在技术方面取得很大提高。最典型的是启动了产品的多元化战略,从玻璃瓶装和听装的传统青岛啤酒、崂山啤酒,发展出了奥古特、鸿运当头、炫奇果味、经典1903、全麦白啤、皮尔森等全新产品。 ?2018年进入品牌价值再提升阶段。“营销大师”黄克兴接棒酿酒大师,重振百年青啤的品牌力。黄克兴在金志国时代被任命为战略发展总部部长,金总对其评价为“非常有经营思路,善于创新”,黄帮助青啤建立了战略管理体系,使战略管理走上了规范化、体系化建设之路。青啤愿景是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结合2017年底复星集团接棒朝日成为第二大股东,我们预计未来青啤将在品牌价值、全球化、资本运作等方面发力。

青岛啤酒合作协议分销商

合作协议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本着互惠互利、平等自愿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在乙方销售青岛啤酒有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乙双方在签订本协议时,甲方须保证所销售的青岛啤酒系列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乙方须附上营业执照副本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后,方为有效。 二、合同期限为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本协议期间,乙方为销售青岛啤酒(分销二批街批)客户,负责区域为。 三、甲方向乙方所提供青岛啤酒产品的具体品种、进店价格以及乙方的对外销售价格如下: 四、合作期限内,甲、乙双方达成的目标销量为乙方年度累计销售青

岛啤酒()箱,具体品种分解为:青岛纯生()箱;青岛经典()箱;青岛经典罐()箱;青岛超爽罐()箱;青岛冰醇罐()箱;青岛()箱;青岛麦香()箱。 五、合作期限内,乙方达到以上销量后,甲方同意向乙方提供以下支持,作为乙方销售甲方产品的销售支持,其具体支付方式和支付时间为(单箱费用为元箱): 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甲方保证所供应产品的价格为市场统一价,若遇市场因素价格调动,甲方应提前一周通知乙方。 、甲方保证所供品种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但乙方从其它渠道进货,出现的质量问题由乙方自行负责。 、协议签订后,甲、乙双方经过评估,若乙方无法完成第四条所规定之目标销量,经双方协商后,甲方享有修改目标销量和降低对乙方销售费用投入的权利。 、若乙方在协议期内超额完成第四条所规定之目标销量,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按照第五条所规定之单箱费用追加相应比例的销售费用。 、在本协议期内,除第五条所规定投入销售费用外,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再次向甲方索要费用支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