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冲耐磨混凝土施工方案

抗冲耐磨混凝土施工方案

抗冲耐磨混凝土施工方案
抗冲耐磨混凝土施工方案

抗冲耐磨混凝土施工方案

1、说明

(1)本节规定适用于高流速区混凝土工程各环节施工。抗冲耐磨混凝土的施工实施必须遵照《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执行。

(2)抗冲耐磨混凝土要求强度高,光滑平整,为此在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都比一般混凝土要求高。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1)承包者遵循《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配合比的选定规定及《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附录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抗冲耐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抗冲耐磨混凝土的配合比满足设计的各项指标及施工质量控制、工艺要求。抗冲耐磨混凝土中掺硅粉时遵照《水工混凝土硅粉品质标准暂行规定》中关于硅粉品质及掺量的要求执行,硅粉的掺量需经试验确定。水灰比:根据设计提出的抗冲耐磨性能、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等要求确定,其值控制在0.35~0.45。砂率:通过试验选取最佳砂率值。粗骨料根据不同结构部位选用一级配、二级配。单位用水量:根据施工要求的坍落度、砂率等通过试验确定。生产用的抗冲耐磨混凝土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并报工程师批准。

(2)在抗冲耐磨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前72小时,承包者书面通知,以便到现场对试验全过程进行检查。抗冲耐磨混凝土试验提供数据及抗冲耐磨试验指标等资料。

(3)混凝土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掺粉煤灰和加气剂,掺高效减水剂。骨料级配为二级配。

(4)软弱骨料对混凝土的坑冲耐磨性能影响较大,其含量不得大于3%,要求选择含软弱骨料少的坚硬骨料拌制抗冲耐磨混凝土,仓面坍落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冲耐磨性能,要求仓面坍落度1~3cm。

3、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从低处(斜坡面)向高处进行浇筑。

(2)表层抗冲耐磨混凝土和下层结构混凝土尽可能一次浇筑。浇筑时严防标号错乱,当分开浇筑时,高低标号之间的施工缝缝面细致认真处理,保证在无水而又湿润的条件下浇筑上层抗冲耐磨混凝土,层之间尽可能短间歇上升,间歇期不超过5~7天。

(3)采用原浆抹面,严禁临时加灰加水。

(4)养护对抗冲耐磨混凝土尤为重要,混凝土浇筑抹面结束后立即养护,建议采用喷雾,以防止由于早期失水过快产生塑性裂缝,过1~2天后改用草袋覆盖并洒水养护,既防干缩又防寒潮冲击,养护期不少于28天。

(5)为防止施工过程中人为损坏已完建的抗耐磨混凝土表面,和防止寒潮冲击产生裂缝,在养护期28天后,仍需进行严格的表面保护。

(6)混凝土不得在大、中雨中浇筑,在小雨中浇筑搭设防雨棚,未抹面或刚抹面的混凝土可用塑料布覆盖防雨,严防雨水流入新落混凝土内。

(7)施工后检查高流速区表面,如有必要,进行表面环氧基液处理,并报工程师批准。

4、混凝土表面平整度

(1)过流面不允许有垂直升坎或跌坎。

(2)各种孔口的有压段和门槽区,不平整度控制在3mm以下,纵向坡控制在1:30以下,横向坡控制在1:10以下。其余部位在不平整度均控制在5mm以下,纵向坡控制在1:20以下,横向坡控制在1:5以下。

(3)混凝土表面在1m范围内的凹凸值控制在5mm以下。混凝土表面不允许残留钢筋头和其它施工埋件,不允许存在蜂窝、麻面及直径有深度>5mm的气泡、孔洞,不允许残留混凝土砂浆块和挂帘等。

(4)凹凸度是用1m直尺或模型测读。

(5)表面采用人工和机械抹面,不足平整度要求。如果机械抹面,避免骨料过度下沉而降低表层混凝土的抗冲耐磨性能和发生裂缝。

(6)表面光洁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混凝土的密实性。上下层模板要校正,支撑和拉条要牢固,以防模板“错台”、走样。

(7)侧面和平面混凝土表面不允许残留钢筋头和其它施工埋件;不允许存在蜂窝、麻面和大于5mm以上的气孔。

(8)除本要求规定的平整度之外的其它尺寸的误差标准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执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