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KN95防护口罩生产工艺

KN95防护口罩生产工艺

KN95防护口罩生产工艺
KN95防护口罩生产工艺

1目的:制定KN95防护口罩生产工艺规程,以保证生产产品的产量、质量符合已确定的标准规定。

2 范围:适用KN95防护口罩生产的全过程管理。

3责任人:车间生产操作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对本规程的执行负责;质量管理人员对本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审核。

4 内容:

4.1 生产依据和生产方法:

4.1.1生产依据:

4.1.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4.1.1.2《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5版

4.2生产方法:

4.2.1生产前准备

4.2.1.1文件准备:

(1)批生产指令中明确了生产产品的原料名称、批号、数量、检验单号及投料量等。(2)批包装指令中明确了包装产品的名称、规格、批号、数量、包装材料用量等。

(3)生产品种应有质量标准、生产工艺规程及岗位标准操作程序等文件。

(4)生产地点应有卫生要求的文件规定和卫生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5)使用设备应有相应的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6)容器具清洁应有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

(7)应有岗位所需生产记录(含清场记录),工序运行状态标志、设备运行状态标志、物料领料单等记录表格。

(8)上述文件均应为现行文件并受控管理。

4.2.1.2现场检查:

(1)检查生产场所的清洁、卫生,应符合该区域卫生要求,有清洁、清场合格证。

(2)需用的设备、设施应完好,有正常标志。

(3)容器具应符合清洁要求,并有“已清洁”标志。

(4)计量器具测试范围符合生产要求,并有“检定合格证”,且在有效期内;对生产用的测试仪器、仪表按要求进行必要的调试,符合生产需要。

4.2.2领料

根据《批生产指令》,填写“领料单”,凭领料单到仓库领取囗罩相关原材料,核对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等,并确认所领取物料是经批准放行的。

操作要点:

A、重点核对品名、批号、数量、检验合格报告单、包装有无破损及称量复核情况;

B、物料(包括内包材)进入洁净区前要经过脱外包、清洁消毒后,经气锁间进入洁净区。

4.2.3生产成型

按《N95口罩机操作规程》操作,将脱外包后的物料上机。整卷布料放卷后经过滚轮传送,布料叠层后,鼻梁条整卷牵引开卷,定长裁切后导入至包边布料中,通过超声焊接成型,之后进行两个口罩耳带熔接工位,对折后封边、最后通过滚刀切割成型。

4.2.4内包装

执行《内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及《自动包装机标准操作规程》。调整好包装间转速,将成型的口罩投入包装间进料口,热熔封口后,装入洁净周转箱内,挂上物料状态标志,经传递窗送入外包间包装。

4.2.5外包装

执行《外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根据批包装指令领取合格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按照《批包装指令》,填写“领料单”,从仓库领取包装材料,核实包装材料是否配套、数量是否准确。按照包装规格要求,准确装盒,贴标签,装箱,封箱打捆,入成品仓库待验区待验,挂上状态标志和货位卡。同时填写“请验单”和相关记录。产品包装规格:X片/袋、X袋/盒、X盒/箱。

4.2.6生产工艺流程图:

口罩生产工艺流程图

非洁净区 洁净区

非洁净区

4.2.7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4.2.8 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

4.2.8.1 环境卫生:生产区环境卫生按照《厂区环境清洁规程》执行。

4.2.8.2 工艺卫生:

4.2.8.1.1 一般生产区卫生要求:

(1)本区域按《厂房与设施管理规程》一般生产区的规定执行。

(2)本区域内人员按《人员进入生产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执行。

(3)生产人员健康要求应执行《员工健康管理规程》,凡从事口罩生产(工作)的人员,必须健康,每年体检一次,建立健康档案。患有传染病、皮肤病、体表有伤口者、隐性传染病、精神病者不能从事直接口罩生产工作。

(4)一般生产区工作服装、清洁用具、模具零配件、消毒剂配制均应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

4.2.8.1.2 洁净生产区卫生要求:

(1)本区域按《厂房与设施管理规程》洁净生产区的管理规定和《人员进出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执行。

(2)符合人员健康管理的要求。

(3)洁净生产区工作服装、清洁用具、模具零配件、消毒剂配制均应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

4.2.8.1.3工艺卫生:

(1)物流程序:原辅料→粗颗粒→气锁间→洁净区→内包装→传递窗→外包装→入库。

(2)人员净化程序:

一般生产区:人→门厅→换鞋→洗手→更衣→入生产区。

洁净生产区:换鞋→一更→洗手、消毒→二更→穿戴洁净服、鞋、口罩、手套→缓冲间→手套消毒→入洁净生产区。

十字轴式万向节传动轴总成校核规范

十字轴式万向节传动轴总成校核规范

十字轴式万向节传动轴总成校核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十字轴式万向节传动轴总成校核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发动机、变速器纵置后轮及四轮驱动传动轴的校核计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C/T 523 汽车传动轴总成台架试验方法 QC/T 29082 汽车传动轴总成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3.1 传动轴总成:由一根或多根实心轴或空心轴管将二个或多个十字轴式万向节连接起来,用来将变速器的输出扭矩和旋转运动传递给驱动桥的装置。 3.2 传动轴临界转速:传动轴失去稳定性的最低转速。传动轴在该转速下工作易发生共振,造成轴的严重弯曲变形,甚至折断。 3.3 当量夹角:多万向节传动轴的各个万向节输入、输出轴夹角等效转换成单万向节的夹角。 4 校核目的 4.1 传动轴总成满足强度要求,能可靠地传递动力; 4.2 传动轴总成满足整车耐久要求,使用寿命长。 5 校核要求 5.1 校核计算涉及的整车输入参数及需校核参数(见表1)

5.2 传动轴最高工作转速max n ≤0.7k n 5.3 轴管的扭转切应力 c τ≤[c τ],[c τ]为轴管许用扭转应力,通常取125Mpa 5.4 传动轴花键轴扭转应力满足:h τ≤[τ0], 其中[τ0] 为花键轴扭转应力,通常为300~350 Mpa 5.5 花键齿侧挤压应力满足:y σ≤[y σ],许用挤压应力[y σ]=25~50Mpa 5.6 十字轴轴颈根部的弯曲应力w σ≤][w σ,弯曲应力的许用值][w σ为250~350Mpa 5.7 十字轴轴颈根部的剪切应力τ≤][τ,剪切应力许用值][τ为80~120Mpa 5.8 十字轴滚针轴承的接触应力j σ≤][j σ,接触应力许用值][j σ为3000~3200Mpa 5.9 万向节叉弯曲应力wc σ≤,][wc σ弯曲应力许用值][wc σ为50-80Mpa 5.10 万向节叉扭转应力b τ≤][b τ,扭转应力许用值][b τ为80-160Mpa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工艺流程复习课程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 工艺流程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生产工艺 第一节概述 一、产品概述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是目前主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也是合成洗涤剂活性物的主要成分。具有强力去污、湿润、发泡、乳化、渗透、分散等功能。广泛用于日化、造纸、油田、油、水泥外加剂、防水建材、农药、塑料、金属清洗、香波、泡沫浴、纺织工业的清洗剂、染色助剂和电镀工业的脱脂剂等。 二、产品规格 1.分子式:C12H25C6H4SO3Na 2. 其疏水基为十二烷基苯基,亲水基为磺酸基。其十二烷基的支链较直链去污力强,而支链比直链溶解度好。带有支链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难于生物降解,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生物降解。 3.分子量:348 4.规格:根据用户需要将十二烷基苯磺酸中合成浓度不同的钠盐溶液(总固形物≤55%),中和产物中除活性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外,还有无机盐(如芒硝等)、不皂化物(如石蜡烃、高级烷基苯、砜等)以及大量的水。而实际中,用户为了适应不同配方的需要,往往更喜欢直接购买十二烷基苯磺酸,再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工艺的不同作进一步应用。 三、原料路线和生产方法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生产路线如图1。 (1)丙烯齐聚法:丙烯齐聚得到四聚丙烯,再与苯烷基化,然后磺化、中和而得到高度支链化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TPS)。 TPS不易生物降解,造成环境公害,60年代已被正构烷基苯所取代,现只有少量生产作农药乳化剂用。 (2)石蜡裂解法。

(3)乙烯齐格勒聚合法:由路线(2)和路线(3)先制得α-烯烃,由α-烯烃作为烷基化试 剂与苯反应得到 烷基苯。这样生 产的烷基苯多为 2-烷基苯,作洗 涤剂时性能不理 想。 (4)煤油原料 路线:该路线应 用最多,原料成本低,工艺成熟,产品质量也好。 第二节 工艺原理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以直链十二烷基苯进行磺化反应生产所得。磺化剂可以采用浓硫酸、发烟硫酸和三氧化硫等。磺化反应属亲电取代反应,磺化剂缺乏电子,呈阳离子,很容易进攻具有亲和性能的苯分子,在电子云密度大的地方和苯环上易发生取代反应,接受电子,形成共价键,和苯环上的氢发生取代反应。由于磺化剂的种类、被磺化对象的性质和反应条件的影响,有的磺化剂(如发烟硫酸)本身就是很强的氧化剂,因此在主反应进行的同时,还有一系列二次副反应(串联反应)和平行的副反应发生,情况十分复杂。直链烷基苯进行磺化,当反应温度过高或反应时间过长时,主要的副反应是生成砜。 一、反应原理 1.主反应: 以浓硫酸为磺化剂: R R 3SO H R 3SO 2R + H O + m 48kJ/mol r H θ?= 以发烟硫酸为磺化剂: R R 3SO H +243H SO SO ·24+ H SO m 112kJ/mol r H θ?= 以SO 3为磺化剂: 图1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单元: 3.比较硅单晶锭CZ,MCZ和FZ三种生长方法的优缺点。 答:CZ直拉法工艺成熟,可拉出大直径硅棒,是目前采用最多的硅棒生产方法。但直拉法中会使用到坩埚,而坩埚的使用会带来污染。同时在坩埚中,会有自然对流存在,导致生长条纹和氧的引入。直拉法生长多是采用液相掺杂,受杂质分凝、杂质蒸发,以及坩埚污染影响大,因此,直拉法生长的单晶硅掺杂浓度的均匀性较差。 MCZ磁控直拉法,在CZ法单晶炉上加一强磁场,高传导熔体硅的流动因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洛仑兹力,这相当于增强了熔体的粘性,熔体对流受阻。能生长无氧、均匀好的大直径单晶硅棒。设备较直拉法设备复杂得多,造价也高得多,强磁场的存在使得生产成本也大幅提高。 FZ悬浮区熔法,多晶与单晶均由夹具夹着,由高频加热器产生一悬浮的溶区,多晶硅连续通过熔区熔融,在熔区与单晶接触的界面处生长单晶。与直拉法相比,去掉了坩埚,没有坩埚的污染,因此能生长出无氧的,纯度更高的单晶硅棒。 6.硅气相外延工艺采用的衬底不是准确的晶向,通常偏离[100]或[111]等晶向一个小角度,为什么? 答:在外延生长过程中,外延气体进入反应器,气体中的反应剂气相输运到衬底,在高温衬底上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外延物质沿着衬底晶向规则地排列,生长出外延层。 气相外延是由外延气体的气相质量传递和表面外延两个过程完成的。表面外延过程实质上包含了吸附、分解、迁移、解吸这几个环节,表面过程表明外延生长是横向进行的,是在衬底台阶的结点位置发生的。因此,在将硅锭切片制备外延衬底时,一般硅片都应偏离主晶面一个小角度。目的是为了得到原子层台阶和结点位置,以利于表面外延生长。 7. 外延层杂质的分布主要受哪几种因素影响? 答:杂质掺杂效率不仅依赖于外延温度、生长速率、气流中掺杂剂的摩尔分数、反应室的几何形状等因素,还依赖于掺杂剂自身的特性。另外,影响掺杂效率的因素还有衬底的取向和外延层结晶质量。硅的气相外延工艺中,在外延过程中,衬底和外延层之间存在杂质交换现象,即会出现杂质的再分布现象,主要有自掺杂效应和互扩散效应两种现象引起。

《纳米氧化锌制备法》word版

氧化锌制备工艺2008-06-04 12:21阅读(4)评论 (0) D0208、氧化锌制备工艺(本技术资料含国家发 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科研成果、技术文献、技术说明书、技术配方、技术关键、工艺流程等,全套价格260元) (氧化锌*制备 氧化锌*制取氧化锌*生产氧化锌*开发氧化锌*研究) (氧化锌制备氧化锌制取氧化锌生产 氧化锌开发氧化锌 研究) 1、氨法制取氧化锌方法 2、氨浸法生产低堆积密度纳米氧化锌的方法 3、氨水·碳铵联合浸取络合制备高纯度活性氧化锌的方法 4、氨水循环络合法生产高纯度活性氧化锌的工艺 5、表面包覆金属钛或铝化合物的纳米氧化锌粉体及制备方法 6、表面改性的纳米氧化锌水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7、超声波-微波联合法从锌浮渣中制备活性氧化锌的方法 8、超微粒子氧化锌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其的化妆材料 9、超微氧化锌制取的工艺与装置 10、超细活性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11、超细氧化锌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12、成核生长分步进行的液相制取超细氧化锌的方法 13、从低品位含锌物料制备纳米活性氧化锌的方法 14、从含锌烟道灰制取氧化锌的工艺 15、从菱锌矿制氧化锌技术 16、从铜--锌废催化剂中回收铜和氧化锌的方法 17、等离子法制取氧化锌工艺及设备 18、低温热分解法制备纳米氧化锌 19、低温易烧结的纳米级氧化锌粉末的制备方法 20、多功能纳米氧化锌悬浮液及其制备方法21、改进的碳酸氢铵全湿法制取高活性氧化锌

22、改性的超细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 23、高白色氧化锌微粒及其制造方法 24、高级氧化锌制备工艺 25、固相低温热分解合成晶态和非晶态超微氧化锌粉末的制备 26、过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27、回转窑冶炼生产氧化锌的工艺方法 28、活性氧化锌的生产工艺方法 29、活性氧化锌及高纯氧化锌制备工艺 30、活性氧化锌生产工艺 31、碱法生产活性氧化锌的工艺方法 32、颗粒氧化锌的生产工艺方法 33、颗粒状氧化锌生产装置 34、粒状高活性氧化锌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35、联合法矿粉直接生产高纯度氧化锌新工艺36、菱锌矿制取高纯氧化锌的方法 37、硫化锌精矿焙砂与氧化锌矿联合浸出工艺38、硫化锌矿与软锰矿同槽浸出制取氧化锌和碳酸锰的方法

(完整版)集成电路工艺原理期末试题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二零一零至二零一一学年第二学期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课程考试题A卷(120分钟)一张A4纸开卷教师:邓小川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评卷教师 1、名词解释:(7分) 答:Moore law:芯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的数目,每隔18个月翻一番。 特征尺寸:集成电路中半导体器件能够加工的最小尺寸。 Fabless:IC 设计公司,只设计不生产。 SOI:绝缘体上硅。 RTA:快速热退火。 微电子:微型电子电路。 IDM:集成器件制造商。 Chipless:既不生产也不设计芯片,设计IP内核,授权给半导体公司使用。 LOCOS:局部氧化工艺。 STI:浅槽隔离工艺。 2、现在国际上批量生产IC所用的最小线宽大致是多少,是何家企业生产?请 举出三个以上在这种工艺中所采用的新技术(与亚微米工艺相比)?(7分) 答:国际上批量生产IC所用的最小线宽是Intel公司的32nm。 在这种工艺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有:铜互联;Low-K材料;金属栅;High-K材料;应变硅技术。 3、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主要有哪两种隔离工艺?目前的主流深亚微米隔离工 艺是哪种器件隔离工艺,为什么?(7分) 答: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主要有局部氧化工艺-LOCOS;浅槽隔离技术-STI两种隔离工艺。 主流深亚微米隔离工艺是:STI。STI与LOCOS工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更有效的器件隔离;显著减小器件表面积;超强的闩锁保护能力;对沟道无 侵蚀;与CMP兼容。 4、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轻掺杂漏(LDD)注入工艺是如何减少结和沟道区间的电场,从而防止热载流子的产生?(7分) 答:如果没有LDD形成,在晶体管正常工作时会在结和沟道区之间形成高

氧化锌生产设备 工艺

氧化锌生产设备工艺 氧化锌生产工艺: 间接法:间接法的原材料是经过冶炼得到的金属锌锭或锌渣。锌在石墨坩埚内于1000°C的高温下转换为锌蒸汽,随后被鼓入的空气氧化生成氧化锌,并在冷却管后收集得氧化锌颗粒。 间接法生产氧化锌的工艺技术简单,成本受原料的影响较大。间接法生产的氧化锌颗粒直径在0.1-10微米左右,纯度在99.5%-99.7%之间。按总产量计算,间接法是生产氧化锌最主要的方法。 间接法生产的氧化锌可用于橡胶、压敏电阻、油漆等产业。锌锭或锌渣的重金属含量直接影响产物的重金属杂质含量,重金属含量低的产品,还可用于家畜饲料、药品、医疗保健等产业。 直接法:直接法以各种含锌矿物或杂物为原料。氧化锌在与焦炭加热反应时,被还原成金属锌被蒸汽,同时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氧化锌,以除去大部分杂质。直接法获得的氧化锌颗粒粗,产品纯度在75%-95%之间,一般用于要求较低的橡胶、陶瓷行业。 湿化学法:湿化学法大体可分为两类:酸法与氨法。二者分别使用酸或碱与原料反应,而后制备碳酸锌或氢氧化锌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烘干和800°C的煅烧后,最终得到粒径在1~100纳米的高纯度轻质氧化锌。 喷雾热分解法:喷雾热解法是将金属盐溶液以雾状喷入高温气氛中,通过溶剂的蒸发及随后的金属盐热分解,直接获得纳米氧化物粉体,或者是将溶液喷入高温气氛中干燥,然后经热处理形成粉体的生产方法。 经洛阳钙丰工贸实践可知该法制备的纳米粉体纯度高,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化学活性好,并且工艺操作简单,易于控制,设备造价低廉,是最具产业化潜力的纳米级别氧化锌粉体的制备方法之一。 生产氧化锌的设备有: 1、氧化锌选矿设备:锌矿石按其所含矿物不同而分为硫化矿和氧化矿用黄药作氧化铅的捕收剂、胺作氧化锌的捕收剂、优先浮铅的开路流程能够获得的锌品位和锌回收率分别为30%和65%。 2、氧化锌烘干机:转筒式烘干机简称烘干机是一种处理大量物料的干燥器。由于运转可靠、操作弹性大、适应性强、处理量大,广泛使用于冶金、化工等产业中。 3、氧化锌转炉筒体设备:该旋转炉适用范围极广,可以用于:化工粉料和颗粒料的干燥和焙烧;金属氧化物的干燥和焙烧分解;无机盐和稀土材料的干燥和焙烧等。

萘普生

萘普生的合成工艺设计 1.产品简介 1.1中英文名称,分子式,结构式 中文名称:萘普生 英文名称:(dl)-2-(methoxy-2-naphthy)-d-naproxen 分子式:C14H14O3 结构式: 1.2 物化性质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在甲醇、乙醇或氯仿中溶解,在乙醚中略溶,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35~158℃,本品遇光可慢慢变色。本产品具有羧基官能团,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反应如酯化(或取代)和中和反应。。萘环上则能发生硝化取代及催化加氢等等。 1.3 用途 本品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为PG合成酶抑制剂。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1次给药后2~4小时血浆浓度达峰值,在血中99%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t1/2为13~14小时。约95%自尿中以原形及代谢产物排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痛风、运动系统(如关节、肌肉及腱)的慢性变性疾病及轻、中度疼痛如痛经等,均有肯定疗效。中等度疼痛可于服药后1小时缓解,镇痛作用可持续7小时以上。对于风湿性关节炎及骨关节炎的疗效,类似阿司匹林。对因贫血、胃肠系统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消炎镇痛药的病人,用本药常可获满意效果。 可安全地与皮质激素合用,但与皮质激素合用时,疗效并不比单用皮质激素时

好。本品与水杨酸类药物合用也不比单用水杨酸类好。此外,阿司匹林可加速本品的排出。 1.4 该产品的前景分析 随着萘普生钠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快速有效的掌握市场发展情况成为企业及决策者成功的关键。市场研究是一个科学系统的工作,直接影响着企业发展战略的规划、产品营销方案的设计、公司投资方针的制定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确定。市场研究并非单纯从某一个层面对市场进行评价,要得到有实际价值、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就必须从专业的角度对市场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如此,才能时刻保持清晰的发展思路,不因纷繁的信息而迷失,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针对企业的这种需要,我们对萘普生钠市场进行了深度调研,并撰写了《2011中国萘普生钠市场投资前景预测及发展策略》,帮助企业进行决策。本报告详尽描述了萘普生钠产品的市场环境,市场发展现状(包括技术、供需、价格、原材料),市场发展预测(未来五年市场供需及市场发展趋势),并且在研究市场竞争的基础上,对行业投资前景及投资价值进行了研究(包括投资风险、投资环境、投资壁垒、投资收益等),并提出了我们对萘普生钠产品投资的建议。由于该产品药效明显副作用小,受到市场高度青睐,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市场前景广阔。 2合成方法 2.1第一种合成方法—不对称二羟基反应法 (1)合成基本原理 1997年,Griesbach等【25 J报道了一种新的合成方法,以烯烃的Sharpless不对称二羟基化反应(AD-lllix)作为起始步骤来合成(s)-(+)-萘普生。化合物(4)经不对称二羟基化反应生成二醇(7),对映选择性高达98%,而且操作简便,条件温和。二醇(7)单磺酰化成酯(8)后,再经氢化钠处理获得80%的环氧化物(9)。环氧化物(9)于室温下,催化氢解生成伯醇(10),化学收率达92%,对映选择性可达97%。伯醇(10)最后经Jones氧化反应得到产物①的对应行为96%。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地实用工艺流程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生产工艺 第一节概述 一、产品概述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是目前主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也是合成洗涤剂活性物的主要成分。具有强力去污、湿润、发泡、乳化、渗透、分散等功能。广泛用于日化、造纸、油田、油、水泥外加剂、防水建材、农药、塑料、金属清洗、香波、泡沫浴、纺织工业的清洗剂、染色助剂和电镀工业的脱脂剂等。 二、产品规格 1.分子式:C12H25C6H4SO3Na 2. 其疏水基为十二烷基苯基,亲水基为磺酸基。其十二烷基的支链较直链去污力强,而支链比直链溶解度好。带有支链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难于生物降解,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生物降解。 3.分子量:348 4.规格:根据用户需要将十二烷基苯磺酸中合成浓度不同的钠盐溶液(总固形物≤55%),中和产物中除活性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外,还有无机盐(如芒硝等)、不皂化物(如石蜡烃、高级烷基苯、砜等)以及大量的水。而实际中,用户为了适应不同配方的需要,往往更喜欢直接购买十二烷基苯磺酸,再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工艺的不同作进一步应用。 三、原料路线和生产方法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生产路线如图1。 (1)丙烯齐聚法:丙烯齐聚得到四聚丙烯,再与苯烷基化,然后磺化、中和而得到高度支链化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TPS)。 TPS不易生物降解,造成环境公害,60年代已被正构烷基苯所取代,现只有少量生产作农药乳化剂用。 (2)石蜡裂解法。 (3)乙烯齐格勒聚合法:由路线(2)和路线(3)先制得α-烯烃,由α-烯烃作为烷基化试剂与苯反应 得到烷基苯。这样 生产的烷基苯多为 2-烷基苯,作洗涤剂 时性能不理想。 (4)煤油原料路 线:该路线应用最 多,原料成本低, 图1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流程之详细解答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流程之详细解答 1.晶圆制造( 晶体生长-切片-边缘研磨-抛光-包裹-运输 ) 晶体生长(Crystal Growth) 晶体生长需要高精度的自动化拉晶系统。 将石英矿石经由电弧炉提炼,盐酸氯化,并经蒸馏后,制成了高纯度的多晶硅,其纯度高达0.99999999999。 采用精炼石英矿而获得的多晶硅,加入少量的电活性“掺杂剂”,如砷、硼、磷或锑,一同放入位于高温炉中融解。 多晶硅块及掺杂剂融化以后,用一根长晶线缆作为籽晶,插入到融化的多晶硅中直至底部。然后,旋转线缆并慢慢拉出,最后,再将其冷却结晶,就形成圆柱状的单晶硅晶棒,即硅棒。 此过程称为“长晶”。 硅棒一般长3英尺,直径有6英寸、8英寸、12英寸等不同尺寸。 硅晶棒再经过研磨、抛光和切片后,即成为制造集成电路的基本原料——晶圆。 切片(Slicing) /边缘研磨(Edge Grinding)/抛光(Surface Polishing) 切片是利用特殊的内圆刀片,将硅棒切成具有精确几何尺寸的薄晶圆。 然后,对晶圆表面和边缘进行抛光、研磨并清洗,将刚切割的晶圆的锐利边缘整成圆弧形,去除粗糙的划痕和杂质,就获得近乎完美的硅晶圆。 包裹(Wrapping)/运输(Shipping) 晶圆制造完成以后,还需要专业的设备对这些近乎完美的硅晶圆进行包裹和运输。 晶圆输送载体可为半导体制造商提供快速一致和可靠的晶圆取放,并提高生产力。 2.沉积 外延沉积 Epitaxial Deposition 在晶圆使用过程中,外延层是在半导体晶圆上沉积的第一层。 现代大多数外延生长沉积是在硅底层上利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方法生长硅薄膜。外延层由超纯硅形成,是作为缓冲层阻止有害杂质进入硅衬底的。

氧化锌制备方法

将mol·L-1的NaOH乙醇溶液缓慢滴加到含有mol·L-1的Zn(NO3)2·6H2O乙醇溶液中. 将混合溶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 在130℃下反应12 h, 将反应产物经二次去离子水、乙醇等洗涤后, 在130 摄氏度下干燥,即可获得纯ZnO纳米棒. 在 ZnCl2 溶液 mol/L) 中加入一定量的 SDS, 搅拌下于 65 ℃将 Na2CO3 溶 液滴加到该溶液中 (120 滴/min, n(Na 2CO 3 )/n(ZnCl2) = 2),恒温反应 h. 将反 应液倒入聚四氟乙烯罐中, 在150~160 ℃进行水热反应 12 h, 自然冷却后离心分离, 用去离子水洗涤到无水Cl?离子, 再用无水乙醇洗涤 2~3 次, 50 ℃真空干燥 2 h, 300 ℃焙烧 3 h, 即制得 ZnO 纳米管. 将0. 1 L0. 1 mo l/ L二水合醋酸锌的乙醇溶液置于带冷凝管和干燥管的0. 5 L 圆底烧瓶中, 在80 ℃搅拌3 h, 不断收集冷凝物, 最后可获得0. 04 L 中间物和0. 06 L 冷凝物. 将中间物迅速用冷的绝对乙醇稀释至0. 1 L, 冷至室温, 得0. 1 mol/ L 中间产物. 氨水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 在水——乙醇介质中用氨水沉淀法制备出了纳米Zn(OH) 2 和ZnO材料,讨论了介质组成对沉淀产物ZnO微粒的粒径范围及形貌的影响,并研究出由Zn(OH)2分解为纳米ZnO的最佳干燥脱水条件为200℃、2h。表明本方法不需高温处理就可得到颗粒均匀且分布窄的ZnO纳米材料,粒径可达17~6nm。 一、试剂与仪器 主要原料为氯化锌、无水乙醇、氨水等,均为分析纯试剂。 仪器为微型滴定管、磁力搅拌器、恒温干燥烘箱。 二、试验方法 以水——乙醇为溶剂,其中醇的体积含量分别为0%(去离子水)、20%、60%、100%。将氯化锌、氨水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不同浓度是多少)。取一定体积(一定体积是多少)的氯化锌乙醇溶液于烧杯中,加以适当速度搅拌,不同浓度的氨水从微型滴管中缓慢滴入氯化锌乙醇溶液中,使之进行反应。控制氨水用量,调节pH值为左右,确定滴定终点。反应得到的白色沉淀物,经抽滤洗涤后自然风干 即为Zn(OH) 2纳米粉,Zn(OH) 2 经干燥(200℃、2h)脱水后,为ZnO纳米粉

药物化学实验讲义(萘普生)2011版

手性药物萘普生的光学拆分法制备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光学拆分法制备手性药物萘普生,了解拆分消旋化合物的原理,学习用旋光仪分析手性药物中间体光学纯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具有手性的药物其对映体往往有完全不同的药理活性,单一对映体的手性药物因其药效高、副作用低和安全等优点,受到了化学家和制药企业的重视,近二、三十年,手性药物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销售额以每年15%的速度在增长。 萘普生为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胃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关节炎、腱鞘炎.亦可用于缓解肌肉骨骼扭伤、挫伤、损伤以及痛经等所致的疼痛。研究表明(S)-萘普生的药效是(R)-萘普生的28倍。 目前获得单一手性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有:①手性源合成法:以手性物质为原料合成其他手性化合物。②不对称催化合成法:是在催化剂或酶的作用下合成得到单一对映体化合物的方法。③外消旋体拆分法:是在拆分剂的作用下,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外消旋体拆分成两个对映体,其中化学拆分法是工业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方法。化学拆分法是利用如果外消旋体分子含有的活性基团与某一光学活性试剂(拆分剂)进行反应,生成两种非对映异构体的盐或其它复合物,再利用它们物理性质(如溶解度)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将两者分开,最后把拆分剂从中分离出去,便可得到单一对映体。 本实验拆分的反应式如下: H3CO CHCOOH CH3 (±)-萘普生 H3CO CHCOOH CH3 (+)-萘普生 (-)-葡辛胺 拆分 反应结束后得到的产物(S)-萘普生,需测定其对映选择性,即产物的对映体过剩(ee 值)。其测定方法有多种,本实验利用的是旋光仪的方法。 三、仪器和试剂 旋光仪;熔点仪;磁力搅拌器(带加热控温);搅拌子;100 ml烧瓶;冷凝管;布氏漏斗;烘箱;小勺。 主要原料、试剂的规格和用量 名称规格用量外消旋萘普生 C.P. 2.5 g (—)-葡辛胺 C.P. 3.2 g 甲醇 C.P. 50 mL 氢氧化钠 A.R. 少量 盐酸少量

各类型万向节结构和工作原理

各类型万向节结构和工作原理 万向节是实现变角度动力传递的机件, 用于需要改变传动轴线方向的位置。 万向节的分类 按万向节在扭转方向上是否有明显的弹性可分为刚性万向节和挠性万向节。刚性万向节又可分为不等速万向节(常用的为十字轴式)、准等速万向节(如双联式万向节)和等速万向节(如球笼式万向节)三种。 不等速万向节 十字轴式刚性万向节为汽车上广泛使用的不等速万向节,允许相邻两轴的最大交角为15゜~20゜。图D-C4-2所示的十字轴式万向节由一个十字轴,两个万向节叉和四个滚针轴承等组成。两万向节叉1和3上的孔分别套在十字轴2的两对轴颈上。这样当主动轴转动时,从动轴既可随之转动,又可绕十字轴中心在任意方向摆动。在十字轴轴颈和万向节叉孔间装有滚针轴承5,滚针轴承外圈靠卡环轴向定位。为了润滑轴承,十字轴上一般安有注油嘴并有油路通向轴颈。润滑油可从注油嘴注到十字轴轴颈的滚针轴承处。 图D-C4-2 十字轴万向节结构(12-2) 1- 套筒;2-十字轴;3-传动轴叉;4-卡环;5-轴承外圈;6-套筒叉 十字轴式刚性万向节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的优点,但在两轴夹角α不为零的情况下,不能传递等角速转动。 设主动叉由图D-C4-1(a)所示初始位置转过φ1角,从动叉相应转过φ2角,由机械原理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关系式: tgφ1=tgφ2·cosα

图D-C4-3 十字轴式刚性万向节示意图 以主动叉转角φ1为横坐标,主动叉转角和从动叉转角之差φ1-φ2为纵坐标,可以画出φ1-φ2随φ1变化曲线图(见图D-C4-1(b),图中画出了α=10゜,α=20゜,α=30゜的情况)。从这图可以看出: 图D-C4-4 十字轴刚性万向节不等速特性曲线 如果主动叉匀速转了180゜,那么从动叉就经历了:比主动叉转得快→比主动叉转得慢→又比主动叉转得快这样一个过程。但总起来讲,当主动叉转过90゜时,从动叉也转过90゜;当主动叉转过180゜时,从动叉也转过180゜。 从这图还可以看出,万向节两轴夹角α越大,从动叉转角φ2和主动叉转角φ1之差也越大。这说明,如果主动叉是匀速转动的,那么随着万向节两轴夹角的增大,从动叉转速的不均匀性越大。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物料衡算资料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题年产1万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合成工艺 流程设计 毕业设计类型□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方案设计 姓名高远才 班级化工1311 所属系部(院) 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应用化工技术 校内指导教师吴永健 完成时间 2015 年 11 月 23 日 2015年11 月24日

目录 摘要 (3) 1.产品介绍 (4) 1.1应用领域 (4) 1.1.1洗涤作用 (4) 1.1.2乳化分散剂 (4) 1.1.3抗静电剂 (5) 1.1.4其他作用 (5) 1.2理化性质 (5) 1.2.1物理性质 (5) 1.2.2化学性质 (6) 2.制备方法 (7) 2.1工业制法 (7) 3.制备制备理论及相关过程 (8) 3.1三氧化硫的制备 (8) 3.2十二烷基苯的制备(傅-克反应) (8) 3.3磺化反应 (9) 3.4中和反应 (9) 3.物料衡算 (9) 3.1生产所需物料表 (9) 3.2理论衡算 (10) 3.3实际衡算 (10)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摘要 本文简述了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在未来的发展势。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的性质、用途、原料选择及常见的合成方法。描述了三氧化硫磺化法的技术发展、磺化器的分布情况和磺化新技术的开发利用。重点对以硫磺为原料在过量空气中直接燃烧成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再在五氧化二钒催化作用下与氧气反应 生成三氧化硫,最后三氧化硫磺化烷基苯制备十二烷基苯磺酸做了比较详细的工艺设计。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了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对磺化器的相关参数进行了计算。 关键词:十二烷基苯磺酸;三氧化硫;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磺化工艺 Abstract Chapter one of this text has comparatively explained history of surface-active ag ent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exhaustivly, and the tren d of the futureit Introduced the properties, applications and material selection and c ommon synthesis method of the dodecylbenzenesulfonic acid. It described the meth od of preparing sulphonated sulphur trioxide technology progress, the distribution of sulphonated devi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ulphonation technology ; Chapter two introduced the sulfonic acid common synthetic method of 12 alkyl benzene of su rface-active agent. Oxidize on three sulphur sulphonating alkyl benzene legal system prepare against 12 alkyl benzene sulfonic acid make exhaustive technological design , especially the entire production process of materials and energy balance, of sulfonati on calculated parameters,sulfonation plant equipment layout plan and a rendering, t he hight and diameter of the reactor are 9000mm and 550mm,there are 90 tube that are arranged with equilateral triangle in this reator . Keywords: alkyl benzene sulfonic acid; sulphur trioxide; material calculation a nd energy calculation sulphonation technology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原理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原理》 课程教学 教案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微电) 张新

课程总体介绍: 1.课程性质及开课时间:本课程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微电子技术方向和光电子技术方向)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是半导体集成电路、晶体管原理与设计和光集成电路等课程的前修课程。本课程开课时间暂定在第五学期。 2.参考教材:《半导体器件工艺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 华中工学院、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合编 《半导体器件工艺原理》(上、下册) 国防工业出版社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编著 《半导体器件工艺原理》上海科技出版社 《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上海科技出版社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实践》 电子工业出版社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原理-硅和砷化镓》 电子工业出版社3.目前实际教学学时数:课内课时54学时 4.教学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以硅外延平面工艺为基础的,与微电子技术相关的器件(硅器件)、集成电路(硅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原理和技术;介绍了与光电子技术相关的器件(发光器件和激光器件)、集成电路(光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原理,主要介绍了最典型的化合物半导体砷化镓材料以及与光器件和光集成电路制造相关的工艺原理和技 术。 5.教学课时安排:(按54学时) 课程介绍及绪论 2学时 第一章衬底材料及衬底制备 6学时 第二章外延工艺 8学时 第三章氧化工艺 7学时 第四章掺杂工艺 12学时 第五章光刻工艺 3学时 第六章制版工艺 3学时 第七章隔离工艺 3学时 第八章表面钝化工艺 5学时 第九章表面内电极与互连 3学时 第十章器件组装 2学时

各种万向节的结构分析

第二节万向节结构方案分析 一、十字轴万向节 单个普通十字轴万向节是一种不等速万向节,其特点是当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有夹角时,不能进行等速传递,使主、从动轴的角速度周期性地不相等,而合理采用双十字轴万向节传动的设计方案可以实现等速传递;主、从动轴的角速度在两轴之间的夹角变动时仍然相等的万向节,称为等角速度万向节或等速万向节;准等速万向节是一种近似等速万向节,可以通过分度机构等部件实现主、从动轴之间的近似等速传递。 1、普通十字轴式万向节 如图2-1所示,普通十字轴式万向节一般由两个万向节叉及与它们相连的十字轴、滚针轴承及其轴向定位件和油封等组成。十字轴轴颈通过与滚针轴承配合安装在万向节叉的孔中。为了防止滚针轴承轴向窜动,在进行结构方案设计时,要采取轴承轴向定位措施。目前,常见的滚针轴承轴向定位方式有盖板式、卡环式、塑料环定位式和瓦盖固定式等。 图2-1 十字轴式刚性万向节 1-轴承盖;2、6-万向节叉;3-油嘴;4-十字轴;5-安全阀;7、11-油封; 8-滚针;9-套筒;10-油封挡盘;12-油封座;13-注油嘴 普通盖板式轴承轴向定位方式一般采用螺栓和盖板将套筒固定在万向节叉上,并用锁片将螺栓锁紧。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工作可靠、拆装方便,但零件数目

较多。采用弹性盖板的结构方案是将弹性盖板点焊于轴承座底部,装配后,弹性盖板对轴承座底部有一定的预压力,以免高速转动时由于离心力作用,在十字轴端面与轴承座底之间出现间隙而引起十字轴轴向窜动,从而可以避免由于这种窜动造成传动轴动平衡的破坏。 卡环式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零件少和质量小的优点,可分为外卡式和内卡式两种。塑料环定位结构是在轴承碗外圆和万向节叉的轴承孔中部开一环形槽。当滚针轴承动配合装入万向节叉到正确位置时,将塑料经万向节叉上的小孔压注到环槽中,待万向节叉上另一与环槽垂直的小孔有塑料溢出时,表明塑料已充满环槽。这种结构轴向定位可靠,十字轴轴向窜动小,但拆装不方便。 为了防止十字轴轴向窜动和发热,保证在任何工况下十字轴的端隙始终为零,有的结构在十字轴轴端与轴承碗之间加装端面止推滚针或滚柱轴承。 万向节在工作中承受着较大的转矩和交变载荷,其主要损坏形式是十字轴轴颈和滚针轴承的磨损、十字轴轴颈和滚针轴承碗工作面的压痕与剥落。通常认为当磨损或压痕超过0.25mm时,十字轴万向节就必须报废并更换。为了提高其使用寿命,常用包括组合式润滑密封要求。装置在内的多种设计方案,以用来润滑和保护十字轴轴颈与滚针轴承。 传统的毛毡油封由于漏油多,防尘、防水效果差,加注润滑油时,在个别滚针轴承中可能出现空气阻塞而造成缺油,已不能满足越来越高。轿车常在装配时就封入润滑脂以减少车辆的润滑点,且采用密封效果较好的双刃口或多刃口橡胶油封。 滚针轴承中滚针直径的公差、轴承的径向间隙和周向总间隙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由于间隙过大使受载的滚针数减少及滚针倾斜,或由于间隙过小引起受热卡死现象,以保证载荷分配的均匀性和正常工作。 单十字轴万向节两轴的夹角不宜过大,否则会严重缩短滚针轴承的使用寿命。当夹角由4°增至16°时,万向节中滚针轴承的寿命将下降为原来的1/4。

烷基苯磺酸钠的生产工艺

烷基苯磺酸钠的生产 1、画出整个工艺流程图。 加氢分离脱氢分离烷基化分离 煤油→精制煤油→直链烷烃→混合物→烯烃→烷基苯合物→烷基苯→烷基苯磺酸混合物→直链烷基苯磺酸→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SO3磺化分离 NaOH中和 2、加氢的目的、原理及对原料的要求 ①加氢的目的:通过对煤油的选择性加氢,除去直馏煤油中的硫、氮、氧以及其它化合物等杂质,原因:因为这些杂质会使分子筛脱蜡 装置中的吸附剂(分子筛)受到污染,降低使用寿命,也使烯烃饱和, 改善油品的性质。 加氢原理: a、烯烃的饱和反应 反应时,烯烃加氢催化成烷烃,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包括色泽稳定性)。b.脱硫 R,R′为烷基。 脱硫后,发生烷链断裂,生成低碳烃和H2S,使油品中残硫量小 于1 ppm,改善产品气味,减少对设备的腐蚀和对吸附剂(分子筛)的 污染。 c.脱氮

脱氮后生成NH3,使油品中残氮量降至1 gpm以下,可改善产品的气味和色泽稳定性,减少对设备的腐蚀和对脱氢催化剂、吸附剂的污染。 d.除氧 除氧的目的是,防止油品在高温下生成胶状物质。 e.除金属除去油品中的砷、镍、钒等化合物。 f.除氯化物 直馏煤油中含氯量一般很低,危害不大,如果原料中含氯量很高,为防止HCL腐蚀,应选用耐腐蚀性能高的材料制作设备。 g.炔烃和二烯烃的饱和原料中它们的含量很少。 对原料的要求 a.直馏煤油

b.氢气联台装置中的氢气是循环使用的(除开工时由界外提供外),不足部分由界外补充。 补充氢气的组分应为: 3.画出加氢工艺流程图

4.加氢后的产品的组成 ①主产品——加氢精制煤油作分子筛蜡装置的原料,其主要性质如下:

十字万向节的操作方法

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CAD 系统系统简介简介 本系统是安徽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开发的一个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CAD 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基于联轴器数据库及用户输入的参数,自动生成CAD 图纸。 本系统功能可分为五个方面:用户管理、产品生成、产品设计、文档检索与修改、帮助。 ⑴ 用户管理模块:提供了用户修改密码、注册新用户以及管理员设置一般用户权限等功能。 ⑵ 产品生产模块:提供了零件及总装图的绘制、部分零件的校核、十字轴寿命计算等功能,不仅提供了零件的单个绘制,而且设置了一键绘制所以图形操作。推荐用户使用一键绘图,因为在一键绘图界面上提供了参数的直接保存和明细表自动生成的功能。 ⑶ 产品设计模块:提供了零件参数的查询、修改、添加及保存等功能。 ⑷ 文档检索与修改模块:提供了对已生成的文档(图纸)进行按条件检索、文档存储默认路径的修改和文档存储信息的修改。在文档检索中,用户可以打开符合条件的文档以及对文档存储信息的删除,在文档存储信息修改中,为用户提供了查看所以文档的功能,并设置了清空所以文档存储信息功能(慎用)。 ⑸ 帮助模块:提供了系统简介及说明、系统操作帮助等功能。 以下为本系统的以下为本系统的简介及简介及简介及说明说明说明:: 一、万向轴基本参数及关联参数说明 ⑴ 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记基本长度为Lo 、伸缩量为Lvo 、花键套长度为Lt1和Lt2、花键轴长度为LZo 、防护罩长度为Lfo 、接管长度为Ljo 、花键轴头长度为B 、焊接止口长度为H 、密封套宽度为M 、油孔距长度为L2。 型号(D ) 基本长度(Lo) 伸缩量(Lvo ) 花键套(Lt1) 花键套(Lt2) 花键轴 (LZo ) 防护罩(Lfo ) 接管(Ljo ) 花键轴头(B ) 焊接止口(H ) 密封套宽(M ) 油孔距 (L2) 225 1050 140 280 320 395 170 235 50 20 15 30 250 1150 140 315 365 410 180 200 50 25 16 40 285 1250 140 335 390 420 180 200 60 25 16 45 315 1350 140 355 405 440 160 185 60 30 20 50 350 1400 150 430 490 545 200 155 65 30 20 50 390 1550 170 490 560 590 210 200 70 35 30 60 表1.基本参数 设计输入参数:基本长度(L )、伸缩量(Lv )以及两端法兰接口尺寸。 其余参数:花键套长度为Lt 、花键轴长度为LZ 、防护罩长度为Lf 、接管长度为Lj 。 其余参数及接管和花键套形式均为被驱动参数,它们随着基本长度(L )、伸缩量(Lv )输入参数的变化而变化。 ⑵ 具体变化规则如下: 记△L=L - Lo ,△Lv=Lv - Lvo ,△Lt=Lt2 - Lt1。 Ⅰ、当设计长度L+Lv<10D 时: 花键套采用Lt1中的长度; 花键轴Lz=Lzo+△Lv ,若Lz>B+Lt1+Lj-H 时,错误提示;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 第一节概述 一、产品概述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是目前主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也是合成洗涤剂活性物的主要成分。具有强力去污、湿润、发泡、乳化、渗透、分散等功能。广泛用于日化、造纸、油田、油、水泥外加剂、防水建材、农药、塑料、金属清洗、香波、泡沫浴、纺织工业的清洗剂、染色助剂和电镀工业的脱脂剂等。 二、产品规格 1.分子式:C12H25C6H4SO3Na 2.结构式: x+y=9 其疏水基为十二烷基苯基,亲水基为磺酸基。其十二烷基的支链较直链去污力强,而支链比直链溶解度好。带有支链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难于生物降解,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

生物降解。 3.分子量:348 4.规格:根据用户需要将十二烷基苯磺酸中合成浓度不同的钠盐溶液(总固形物≤55%),中和产物中除活性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外,还有无机盐(如芒硝等)、不皂化物(如石蜡烃、高级烷基苯、砜等)以及大量的水。而实际中,用户为了适应不同配方的需要,往往更喜欢直接购买十二烷基苯磺酸,再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工艺的不同作进一步应用。 三、原料路线和生产方法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生产路线如图15-1。 (1)丙烯齐聚法:丙烯齐聚得到四聚丙烯,再与苯烷基化,然后磺化、中和而得到高度支链化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TPS)。 TPS不易生物降解,造成环境公害,60年代已被正构烷基苯所取代,现只有少量生产作农药乳化剂用。 (2)石蜡裂解法。 (3)乙烯齐格勒聚合法:由路线(2)和路线(3)先制得α-烯烃,由α-烯烃作为烷基化试剂与苯反应 得到烷基苯。这样 生产的烷基苯多为 2-烷基苯,作洗涤剂 时性能不理想。 (4)煤油原料路线: 该路线应用最多, 原料成本低,工艺 成熟,产品质量也 好。 第二节工艺原理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以直链十二烷基苯进行磺化反应生产所得。磺化剂可以采用浓硫酸、发烟硫酸和三氧化硫等。磺化反应属亲电取代反应,磺化剂缺乏电子,呈阳离子,很容易进攻具有亲和性能的苯分子,在电子云密度大的地方和苯环上易发生取代反应,接受电子,形成共价键,和苯环上的氢发生取代反应。由于磺化剂的种类、被磺化对象的性质和反应条件的影响,有的磺化剂(如发烟硫酸)本身就是很强的氧化剂,因此在主反应进行的同时,还有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