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

世界的地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冠县实验中学李凤环

教学目标:

认知性目标:

1.结合图片资料,掌握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的形态特征。

2.学会区别高原与平原、山地与丘陵;比较相对高度和海拔。

3.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全球陆地各种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情况,重点掌握世界上典型的平原、高原、盆地及两大高山带的具体分布。

4.知道世界的海底地形状态。

技能性目标:

1.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

2.运用基本概念和图片资料,学会用比较、综合的方法,来总结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

3.学生合作完成资料的收集,实物模型的制作,学会正确选择、收集、分析资料,提高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

体验性目标:

1.通过过程教学,养成勤思考、乐动手、爱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角色体验,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海拔与相对高度。

2、五种陆地地形的基本特点。

教学方法:

参与式开放型教学,“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学法指导:

比较法、观察分析、读图归纳法。

教学用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导入:利用课件放一些我国的各种陆地地形(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东南丘陵等图片)(美丽的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地球表面存在着高低起伏的各种形态——地形,那么我们用什么表示地形的高低呢?

新课学习:扮演记者身份,采访3—5个同学,了解他们居住地平坦还是有起伏,他们来校的路是平坦还是崎岖,(课件演示)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

阅读课文图示2-31,巩固定义找出区别并计算B、C点的相对高度

过渡:正是由于陆地表面各个地方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都不相同,所以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地形类型——五种基本地形。(生答名称)

(播放媒体录像)放映五种陆地地形的动画

引导学生观察五种地形的特点(从海拔、相对高度、地表起伏等方面来观察)用小组自备的橡皮泥,根据录像和课本有关内容,加上自身想象,制作山地、盆地、丘陵、高原、平原五种地形模型,各贴上地形标签,用实物投影仪向全体学生展示,并简单介绍制作依据。

根据前面的动画演示和用橡皮泥制作模型让学生从海拔高度、地表起伏(相对高度)等方面观察比较平原和高原、山地和丘陵这两组地形类型特征异同,讨论后归纳完成表格:(比较、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表格一目了然,让学

指导学生读世界地形图,说明山脉带的位置并记住主要的山脉。(世界两大山脉带: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山脉带)观察世界地形图,对照课本32页世界地形图,完成课本29页活动1,找出世界之最在地形图上的准确位置,并能在教师课件展示的地形图上向全体同学指出并介绍。

读教材P29“海底地形示意图”,让学生认识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告诉学生大陆架是开发海洋资源最重要的地带。

课堂练习:

1、我国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米)与我国陆地最低处吐鲁番盆地的相

对高度约是8999米,请问吐鲁番盆地的海拔约是( )

A、8999米

B、8844米

C、-l55米

D、155米

2、下列有关地形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地区叫丘陵

B、地面有起伏,但海拔不很高,坡度又比较和缓的地形是平原

C、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的广大地区叫高原

D、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的地形称为盆地

3、靠近大陆的浅海区,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的是()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沟

D、海岭

4、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下图所示山脉、地形区的名称,完成下列各题:

(1)、①山脉②山脉

它们属于山系。

③山脉④山脉

⑤山脉

(2)、两大山脉带:一是环洋沿岸山脉带;二是横贯大

陆南部和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洲的平原,面积最大的高原是洲高原,海拔最高的高原是洲的高原,面积最大的盆地是洲的盆地,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洲的山脉,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位于洋的海沟。

课堂小结:

让学生畅所欲言,畅谈自己的收获。

学以致用

我们的家乡以哪一种地形类型为主?举实例说说家乡的地形对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

通过对此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