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2015年环评技术方法真题地表水部分 (1)

2010-2015年环评技术方法真题地表水部分 (1)

2010-2015年环评技术方法真题地表水部分 (1)
2010-2015年环评技术方法真题地表水部分 (1)

2015年环评技术方法真题地表水部分单项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题

2014年环评技术方法真题地表水部分单项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题

2013年环评技术方法真题地表水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河流排污混合过程段的长度公式,岸边排放和中心排放的混合过程段长度之比为()

A.0.25 B.0.5 C.2.0 D.4.0

2.某季节性生产的榨糖厂,每年旱季生产6个月,按照设计流量条件计算的COD允许

排放量为30吨/月,则核定该厂的COD总量指标为()。

A.90吨/年B.180吨/年C.360吨/年D.720吨/年

3.某监测点的COD标准指数为2.3,表示该点位COD()。

A.超标2.3倍B.超标1.3倍C.超标0.3倍D.未超标

4.采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解析解预测河口氨氮浓度纵向分布无需输入的参数是()。A.余流量或余流速B.一阶衰减系数

C.纵向离散系数D.横向混合系数

5.某拟建项目排污口对岸现有一个污水排放量为3.6万t/d的排污口,COD排放浓度为100mg/L,河流上游枯水期设计流量为10m3/s,COD的背景浓度15mg/L,该项目设计污水量为10.0万t/d,COD排放浓度为50mg/L,则采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计算得到的排放断面COD起始浓度为()mg/L。

A.21.56 B.24.95 C.42.80 D.55.00

6.采用两点法估算河道的一阶耗氧系数,上游断面COD实测浓度30 mg/L,下游断面COD实测浓度25 mg/L,上游断面来水到达下游断面时间为1天,则耗氧系数估值为()。A.0.10/d B.0.18/d C.0.21/d D.0.83/d

7.采用二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入河排污口岸边污染带的范围,根据多次现场实测验证得到的M y/hu*均值为0.7,已知枯水设计流量条件下的断面平均水深为5m,摩阻流速为0.08m/s,则计算污染带范围采用的横向混合系数为()。

A.0.28m2/s B.0.35 m2/s C.0.40 m2/s D.0.56 m2/s

不定项选择题

52. 关于湖库水体垂向分层的正确说法有()。

A.水深越浅越不易分层B.径流越大越不易分层

C.面积越大越不易分层D.温差是分层的主要因素

53. 根据项目外排污水的污染因子进行河道水质预测因子的排序,其排序指数ISE可能值有()。

A.0 B.100 C.-100 D.-1

54. 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河流中氨氮浓度分布,需要的基础数据包括()。

A.河流过水断面面积B.污水排放量、氨氮排放浓度

C.氨氮一阶动力学反应速率D.河流流量、河流氨氮背景浓度

55. 关于纵向离散系数D L和横向混合系数M y说法正确的有()。

A.断面完全混合均匀长度主要取决于M y

B.同一河段同一流态下,D L和M y呈反比

C.D L反映由于断面内流速不均导致的分散混合能力

D.M y反映由于紊动扩散及垂向流速不均导致的分散混合能力

2012年环评技术方法真题地表水部分

单项选择题

37.已知设计水文条件下排污河段排放口断面径污比为4.0,排放口上游氨氮背景浓度为0.5mg/L,排放口氨氮排放量为86.4kg/d,平均排放浓度10mg/L,则排放口断面完全混合后氨氮的平均浓度为()

A.2.25 mg/L B.3.00 mg/L C.2.50 mg/L D.2.40 mg/L

38.某评价项目排污河段下游的省控断面COD水质目标位20 mg/L,河段枯水期设计流量50m3/s条件下,预测省控断面处现有COD占标率达70%,项目排污断面到省控断面的COD衰减率为20%。在忽略项目污水量的情况下,项目COD最大可能允许排污量为()A.25.92t/d B.31.1 t/d C.32.40 t/d D.86.4 t/d

39.设计流量Q条件下的河段水动力参数,一般根据实测水文资料率定的α1、β1、α2、β2、α3、β3参数,按下列经验公式估计:

当采用零维、一维、二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设计流量条件下的河流水质浓度时,三个模型至少分别需要()上述参数。

A.0个、2个、4个B.1个、2个、4个

C.1个、3个、5个D.2个、4个、6个

40.当地环保局对河段排污混合区长度及宽度有限制,根据区域总量分配方案,项目排污河段上游COD排放指标50t/a,按混合区允许长度及宽度预测的项目COD排放量分别为10 t/a和15 t/a,按排放标准计算的排放量为8 t/a,则该项目允许的COD排放量为()

A.8 t/a B.10 t/a C.15 t/a D.50 t/a

41.已知某湖泊出湖水量2亿m3/a,年均库容3亿m3/a,入库总磷负荷量为50t/a,出湖总磷量20t/a,湖泊年均浓度0.1mg/L,据此采用湖泊稳态零维模型率定的总磷综合衰减系数为()

A.1/a B.2/a C.3 /a D.5/a

50.某大型水库总库容与年入库径流量之比大于8,应用类比法预测其水文情势变化,如其他条件相似,可选择的类比水库为()

A.大型径流式水库B.大型年调节水库

C.大型多年调节水库D.大型季调节水库

不定项选择题

77.某项目排放污水中含重金属,排放口下游评价区域内分布鱼类产卵区等敏感区,现状评价中应调查()

A.常规水质因子B.项目特征水质因子

C.水生生物项目特征因子D.沉淀物项目特征因子

78.在水质单因子评价中,需要考虑上、下限要求的指标有()

A.氨氮B.PH C.DO D.COD

2011年环评技术方法真题地表水部分

单项选择题

4l.某流域枯水期为12月到次年2月,4月份河流水质有机物浓度全年最高,8月份DO 全年最低,6月份盐度最低。拟建项目废水排入该河道,常年排放污染物有BOD5、氨氮等。有机污染物水质影响预测需选择的评价时段为( )。

A.桔水期、6月、8月B.枯水期、4月、6月

C.枯水期、4月、8月D.4月、6月、8月

42.3个相邻城市向同一河流干流排放某种难降解污染物,干流功能区目标(类别及限值)分布如下图所示:

已知干流枯水设计流量为10m3/s,在忽略悬沙吸附沉降作用、背景负荷为零的条件下,保证3个城市所有功能区达标的最大允许负荷为( )。

A.14.4k/d B.43.2kg/d C.86.4kg/d D.129.6kg/d

43.在宽浅河流中,对于间歇性排放的污染物,其输移混合的主要物理过程是( )。A.移流(或推流)、横向和纵向混合

B.移流(或推流)、垂向和横向混合

C.横向、纵向和垂向混合

D.移流(或推流)、垂向和纵向混合

44.河流干流流量为9m3/s,氨氮浓度为1.0mg/L:支流流量为1m3/s,氨氮浓度为9.0mg/L。支流汇入干流混合后,氨氮平均浓度为( )。

A.10.0mg/L B.8.2mg/L C.5.0mg/L D.1.8mg/L

45.某企业排放甲污染物为持久性污染物。受纳水体功能为Ⅲ类,下游相邻功能区为II 类。受纳水体的设计径流量加污水量为10.0m3/s,排放点以下无区间径流及该污染物放源。该污染物的标准限值见下表。

假设河流上游来水背景浓度为零,采用河流零维模型计算,同时满足两个功能区要求的甲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为( )

A.0.50 mg/s B.0.75mg/s C.1.00mg/s D.1.25mg/s

46.某河段溶解氧标准限值为5mg/L。已知河流水温为20.4℃,饱和溶解氧DO f为9mg/L。利用标准指数等于l的条件计算出的溶解氧上限浓度为( )。

A.11mg/L B.12mg/L C.13mg/L D.14mg/L

47.已知某河段长10km,规定的水环境功能为Ⅲ类(DO≥5mg/L),现状废水排放口下游3km和10km处枯水期的DO浓度值分别为5.0mg/L和5.5 mg/L。采用已验证的水质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在该排放口下游4~6km处存在临界氧亏点。因此可判定该河段()。

A.DO浓度值满足水环境的功能要求

B.部分河段DO浓度值未达标

C.尚有一定的有机耗氧物环境容量

D.现状废水排放口下游3.5km处DO浓度值达标

48.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c=c0e-kx适用于( )的浓度预测。

A.重金属B.吸附态有机物

C.密度略小于或等于1的可溶性化学品D.DO

49.湖泊水质模型c其中k为综合衰减系数,为水力停留时间。该模型是( )。

A.一维稳态模型B.零维稳态模型

C.一维动态模型D.零维动态模型

不定项选择题

83.在流动缓慢的地表水体中,影响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的直接因素有( )。

A.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B.水体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C.水体的紊动扩散能力D.有机污染物的性质和浓度

84.河流水文调查中一般需要考虑的指标有( )。

A.水深B.流量C.永位D.水力滞留时间

85.某河流控制断面的上游河段有甲、乙两个污染源,设计流量下控制断面的增量浓度可由甲、乙两个源的排放负荷与断面浓度线性响应关系简单线性叠加得到,其前建条件有( )。

A.排污水量与河流设计流量相比可忽略

B.污染物符合一级降解规律

C.污染物符合二级降解规律

D.污染物为难降解化学物质

89.利用河流BOD--DO模型进行水质预测时,需要确定上游来水流量、废水排放量和BOD5浓度,以及( )。

A.上游来水BOD5浓度B.上游来水DO浓度

C.BOD5耗氧系数D.大气复氧系数

2010年环评技术方法真题地表水部分

单项选择题

1.某装臵产生浓度为5%的氨水1 000t/a,经蒸氨塔回收浓度为15%的浓氨水300t/a,蒸氨塔氨气排放约占氨总损耗的40%,进入废水中的氨为( )。

A.2t/a B.3t/a C.5t/a D.15t/a

4.某河流拟建引水式电站,将形成6km长的减水河段。减水河段内无其他水源汇入,仅有取水口一个,取水量为2 m3/s 。若减水河段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0m3/s,则电站至少应下放的流量为( )。

A.2 m3/s B.8 m3/s

C.10 m3/s D.12 m3/s

19.某河流上游发生可溶性化学品泄漏事故,假设河流流量恒定,化学品一阶衰减系数

k=0.2/d,其下游x处的该化学品浓度峰值可用估算,事故发生24小时后下游某处事测得到浓度峰值为1000mg/L。再经72小时到达下游某断面峰值浓度为( )。

A.50mg/L

B.250 mg/L C.274mg/L D.500 mg/L

21.某河段COD水质目标为20mg/L,实测断面COD浓度为10mg/L,该断面的COD标准指数为( )。

A.0.33 B.0.50 C.0.66 D.2.00

24.采用二维稳态模式进行水质预测。已知岸边恒定排放条件下,排放口下游100m处断面污染物最大浓度增量为10mg/L,则可推算排放口下游900m处断面最大浓度增量为( )。

A.1.11mg/L B.2.22mg/L C.3.33mg/L D.4.44mg/L

27.某河流的水质监测断面如右图所示。选用两点法测定河流的耗氧系数KI时,应采用

( )断面平均水质监测数据。

A.1、2 B.2、3 C.3、4 D.5、3

31.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硝基苯的标准限值为0.017mg/L。现有一河段连续4个功能区(从上游到下游顺序为II、Ⅲ、Ⅳ、V类)的实测浓度分别为0.020mg/L、0.019mg /L、0.018mg/L和0.017 mg/L。根据标准指数法判断最多可能有( )功能区超标。A.1个B.2个C.3个D.4个

44.某企业A车间废水量100t/d,废水水质为pH值2.0、COD浓度2000 mg/L, B车间废

水量也为100 t/d,废水水质为pH值6.0、COD浓度1000 mg/L,上述A、B车间废水纳入污水站混合后水质为( )。

A.pH值4.0、COD l500 mg/L B.pH值4.0、COD 1800 mg/L

C.pH值2.3、COD l500 mg/L D.pH值3.3、COD1800 mg/L

不定项选择题

51.水体密度分布对感潮河口污染物的输移混合影响很大,按垂向密度结构考虑入海河口可分为( )。

A.部分混合河口B.充分混合河口C.淡水楔河口D.盐水楔河口

5.利用一维水质模型预测非持久性污染物事故排放对下游河段的影响,需确定的基本参数有( )。

A.降解系数B.纵向离散系数

C.横向混合系数D.垂向扩散系数

76.用类比法预测河流筑坝对鱼类的影响时,类比调查应重点考虑( )。

A.工程特性与水文情势B.饵料生物丰度

C.鱼类组成D.鱼类生态习性

77.排入河流水体的废水与河水的混合程度与( )有关。

A.排放口的特性B.河流流动状况

C.废水的色度D.河水与废水的温差

81.采用两点法进行耗氧系数K1估值时,需要监测上、下游两点的( )。A.BOD浓度B.COD 浓度C.流速D.水温

86.进行河流稳态水质模拟预测需要确定( )。

A.污染物排放位臵、排放强度B.水文条件

C.初始条件D.水质模型参数值

87.某河流控制断面重金属铜的水质目标为1.0mg/L,该断面允许负荷按设计枯水流量10m3/s确定,-控制断面以上铜的非点源污染可以忽略不计。近期枯水期断面实测铜浓度0.8 mg/L,同步实测流量20m3/s。可以推断出目前控制断面以上铜负荷( )。

A.超过断面允许负荷60%B.超过断面允许负荷20%

C.未超过断面允许负荷D.尚可增加20%负荷

最新环评工程师案例真题及网传评分标准答案资料

ni2015年环评工程师案例真题及评分标准答案 第一题(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 某城市现有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0×104m3/d,采用“A2O+高效沉淀+深床滤池”处理工艺,处理后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入景观河道。厂区内主要构筑物有进水泵房、格栅间、曝气沉砂池、生物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和甲醇加药间(内设6个甲醇储罐,单罐最大储量为16t)。其中,进水泵房和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分别采用全封闭设计并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废气净化后分别由15m高排气筒排放。 拟在厂区预留用地内增建1座污泥处置中心,设计规模为160t/d总绝干污泥量,采用“中温厌氧消化+板框脱水+热干化”处理工艺,经处理后污泥含水率40%,外运作为园林绿化用土。污泥消化产生的沼气经二级脱硫处理后供给沼气锅炉,沼气锅炉生产的热水(80℃)和热蒸汽(170℃)作为污泥消化、干化的热源。污泥脱水产生的滤液经除磷脱氮预处理后回流污水处理厂。 新建污泥处置中心的主要构筑物有污泥调理间、污泥消化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其中,污泥调理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均采用全封闭负压排风设计,分别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适宜温度22~30℃),废气除臭后分别经3根15m 高排气筒排放。污泥干化产生的废气温度约60~65℃,H2S、NH3浓度是其他产臭构筑物的8~10倍,沼气罐区与污水处理厂甲醇加药间相距280m,设有16个800m3沼气囊(单个沼气囊储气量为970kg)。 本项目所在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现状厂界东侧650m有A村庄,东南侧1200m 有1处新建居民小区。本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期间,A村庄有居民反映该污水处理厂夏季常有明显恶臭散发,导致居民无法开窗通风,并有投诉。 经预测分析,环评机构给出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为:污泥处置中心3根排气筒对A 村庄的恶臭污染物贡献值叠加后满足环境标准限值要求,本项目对A村庄的恶臭影响可以接受。 (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沼气临界量50t,甲醇临界量500t) 问题:

2016年环评师考试《技术与方法》真题版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016年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各类噪声中可用最大A声级评价的是( )。 A.突发噪声 B.稳态连续噪声 C.道路运输噪声 D.风机运行噪声 答案A 【解析】突发噪声的评价量为最大A声级;稳态连续噪声评价量为等效连续A声级;道路运输噪声评价量为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风机运行噪声评价量为等效连续A声级。 2.四台声功率级均为85dB(A)的水泵组成的等效声源如下图,等效声源的声功率级和 最大尺寸分别为( )。 A.91dB(A)、2.828m B.88dBfA)、2.828m C.91d13(A)、1.414m D.88dB(A)、1.414m 答案A 【解析】等效点声源的声功率级等于分区各声源声功率级的能量和,计算方法类似于声压级的能量叠加。四个85dB(A)叠加后为9191dB(A)。等效声源为边长为2m的正方形,则对角线长为等效声源的最大尺寸.即2.828m。 3.某电厂空冷风机的声功率级为105dB(A),该风机位于高40m的平台上.距风机直线 距离100m处敏感点的声级为( )(只计几何发散衰减)。 A.74dB(A) C.57dB(A) C.65dB(A) D.54dB(A) 答案D 【解析】该风机位于高40m的平台上。处于自由空间,L A(r)-L wA-201gr-11=105-201g100—11-54dB(A). 4,某工业厂房临厂界墙面长9.46m,高3.14m,均匀向外辐射声波,其中心轴线上1m处声级贡献值为65dB(A).位于中心轴线上距墙面3m的厂界处噪声排放值是( )。 A.60.3dB(A) B.55.6dB(A) C.52.3dB(A)

2021年环评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试题库及答案(共80题)

2021年环评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试题库及答案(共80题) 第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 B、洪泛区是指尚无工程设施保护的洪水泛滥所及地区 C、防洪保护区是指在防洪标准内受防洪工程设施保护的地区 D、蓄滞洪区是指包括分洪口在内的河提背水面以内临时贮存洪水的低洼地区及湖泊等 【参考答案】D 第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不得设立()。 A、基础设施用地区域 B、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区域 C、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D、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区域 【参考答案】C 第3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高速公路的停车场拟安排在城乡规划确定的绿地用地范围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该用地()。 A、禁止擅自改变用途 B、使用时不需要申请选址意见书 C、可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 D、使用时不需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参考答案】A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不包括()。 A、太湖 B、内水 C、京杭大运河 D、河道内的航道 【参考答案】A 第 5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河道滩地。确定城镇规划的临河界限的部门是()。 A、河道主管机关 B、城镇規划部门 C、河道主管机关会同城镇规划等有关部门 D、城镇规划部门会同河道主管机关 【参考答案】C 第 6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在风景名胜区内,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的活动是()。 A、采石、开矿、开荒 B、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划 C、修建储存放射性物品的设施 D、按照风景名胜区規划设立开发区 【参考答案】D 第7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所称基本农田是指依据()。 A、农业区划 B、农血发展规划 C、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D、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参考答案】D

2015年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最新预测试卷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最新 预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第1题 在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址及周围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应设置()。 A.空间防护距离 B.安全防护距离 C.卫生防护距离 D.防火间距 正确答案:C, 第2题 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若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此高度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外推法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 A. 20m B. 10m C. 15m D. 5m 正确答案:C, 第3题 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某卡拉OK厅拟建在乡村集镇内,环境影响评价时,则该卡拉OK厅执行的昼夜噪声排放限值分别是()dB。 A. 55, 45 B. 60, 50 C. 70’ 60 D. 70, 55 正确答案:B,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应采用()。

A.定量评价为主 B.定性评价为主 C.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量化评价为主 D.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定性评价为主 正确答案:C, 第5题 某拟建工程的建设会影响到世界自然遗产地,工程占地仅为0.8km2,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此工程的生态影响工作等级为()。 A. 一级 B. 二级 C.三级 D.四级 正确答案:A, 第6题 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与监测可以不考虑的是()。 A.渗滤液 B.噪声 C.地下水 D.大气 正确答案:B, 第7题 丰、平、枯水期特征明显的水域,应()进行水质评价。 A.对平、枯水期 B.对丰、平、枯水期 C.对丰、平水期 D.对丰、枯水期 正确答案:B, 第8题 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是为保障农业生产,()的土壤临界值。 A.保障工业生产 B.维护人体健康 C.维持自然背景 D.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 正确答案:B, 第9题

2015环评技术方法真题

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1个正确选项) (1) 某机场有两条跑道,因飞行量增加需扩大飞机场停机坪,飞机噪声现状监测布点数量至少应为() A.3个 B.9个 C .14个D.18个 2.工业企业环境影响评价中,声环境质量的评价量是 A声级 B.声功率级 C.A声级 D.等效连续 3.某列车长度为600m,列车在直线段运行时距轨道中心线l Om测得的最大A声级82 DB(A)。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情况下,按线声源简化公式计算,距轨道中心线100m处的最大A声级为()。 A.72 DB(A) B.67DB(A) C.64DB(A) D.62 DB(A) 4.某室内声源围护结构处1 OOOHz的声压级为90D.B.,窗户的隔声量TL=30D.B.(1 OOOHz)。窗户面积为2m2,则等效室外声源的声功率级(1000Hz)是()。 A. 54DB B. 57DB C. 60DB D. 63DB 5.某高层住宅楼一层安装供热水泵后,楼上多层居民室内噪声超标。宜采取的降噪措施是()。 A.对水泵进行隔声 B.为居民安装隔声窗

C.在居民室内安装吸声材料 D.对水泵和供热装置进行隔振 6.某公路扩建工程,现状公路和周围敏感目标见下图。噪声现状监测点布设合理的是()。 A.①,③ B.①,② C.② D.① 7.污水处理厂未封闭的油水中立分离设施释放异味物质主要源于 A.质量蒸发 B.空气吹脱 C.蒸汽吹脱 D.热量蒸发 8.某油品专用汽车储罐,容积100m3,用底部装车方式装入相对密度0.75的油品60吨,假设罐内气体非甲烷总烃浓度9g/m3不变,则该次装车非甲烷总烃排出量为() A.900 B.720 C.675 D.540 9.采用萃取工艺生产植物油的过程中,能减少有机溶剂排放的豆瓣干燥工艺是 A.自然通风干燥 B.通风加热干燥 C.循环气回收干燥 D.带式通风干燥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环境影响评价考试及答案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环境影响评价)考试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下列不属于开发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的是()。 A.评价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分布 B.主要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量等 C.区内污染物达标排放及治理 D.评价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工程 用户答案:[C] 得分: 2.开发区定位包括()和产业定位。 A.区域定位 B.经济定位 C.社会定位 D.功能定位 用户答案:[D] 得分: 3.海洋水文动力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如果建设项目位于海湾,应着重预测建设项目对()的影响。 A.涨、落潮流和余流历时 B.涨、落潮流和余流最大值及方向 C.海湾纳潮量 D.涨、落潮变化规律及旋转方向 用户答案:[C] 得分: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修改规划目标或者规划方案时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目标约束性原则 B.责权对应原则 C.现实性原则 D.广泛参与的原则 用户答案:[B] 得分: 5.下列不属于海洋水文动力环境敏感区划分原则的是()。

A.开敞度很小,或感潮时间长的海湾 B.多年平均流量较大,且以径流作用为主的河口 C.多年平均流量较小,且以潮汐作用为主的河口 D.海岸线形状受海水冲刷影响极易改变的海域 用户答案:[C] 得分: 6.所有建设项目均应预测()的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两种情况的环境影响。 A.设计筹备阶段 B.建设阶段 C.投融资阶段 D.项目运行结束后 用户答案:[B] 得分: 7.开发区环境影响的识别,分为()等层次。 A.宏观规划和具体项目 B.战略性和策略性 C.长远和近期 D.主要和次要 用户答案:[A] 得分: 8.()主要论述水源、用水量、给水管网的情况。 A.给水规划 B.排水规划 C.污水处理规划 D.供热规划 用户答案:[A] 得分: 9.城市旧城区改造建设的显著特点是依托原有工业基础,以()为主,利用其设施基础和技术优势进行新建、扩建和改造,以扩大再生产。 A.国有企业 B.民营企业 C.老骨干企业 D.公私合营企业

2014年环评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解析

2014年度全国环境影响评价 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卷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制 二〇一四年四月

第一题 某汽车制造厂现有整车产能12万辆/年,厂区设有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外购件库、停车场、试车跑道、空压站、天然气锅炉房、废水处理站、固体废物暂存间、综合楼等。该厂工作制度为250天/年,实行双班制。 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含脱脂、磷化工段)、电泳底漆和涂装生产线。前处理磷化工段采用镍锌锰系磷酸盐型磷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磷化废水、磷化废液、磷化渣以及清洗管路系统产生的废硝酸。电泳底漆生产线烘干室排放的有机废气采用1套RTO 蓄热式热力燃烧装置处理,辅助燃料为天然气。 该厂拟依托现厂区进行扩建,新增整车产能12万辆/年。拟新建冲压车间和树脂车间。在现有焊接车间和总装车间内增加部分设备,在涂装车间内新增1条中涂面漆生产线,并将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和电泳底漆生产线生产节拍提高1倍。 拟新建的树脂车间用于塑料件的注塑成型和涂装,配套建设1套RTO装置处理发挥性有机废气。扩建工程建成后工作制度不变。 新建树脂车间涂装工段设干式喷漆室(含流平)和烘干室,采用3吨1烘工艺,涂装所使用的底漆、色漆和罩光漆均为溶剂漆,喷漆室和烘干室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3含甲苯、二甲苯及其他醚酯苯酮类物质)收集后送RTO 装置处理。喷漆室进入RTO装置的VOC s 为32kg/h,烘干室进入RTO 装置VOC s 为24kg/h,RTO装置的排风量为15000m3/h。RTO装置的VOC3去除效率为98%。处理后的废气由20m高排气筒排放。 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m3/h,运行稳定达到设计出水要求。扩建工程达产后,磷化废液和磷化废水的污染物浓度不变,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收水情况如表1-1所示。 表1-1 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收水情况 废水类型现有工程扩建工程达产后全厂主要污染物备注 磷化废液16 m3/日(折合)24m3/日(折合) 间歇产生 pH、镍、锌、磷酸盐磷化废水240m3/日400m3/日连续产生问题: 1.计算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3排放速率及排放浓度。 解析:进入RTO装置的VOC3=32+24=56kg/h;RTO装置VOC s的排放速率=56kg/h×(1-0.98)=1.12kg/h; RTO装置VOC3的排放浓度=1.12kg/h÷15000m3/h=74.67mg/m3。 2.指出涂装车间磷化工段产生的危险废物。 解析:废磷化液(含镍和锌)、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排放的废水处理污泥。 3.现有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是否满足扩建工程达产后的处理需求,说明理由。 解析: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m3/h,双班制生产,即处理规模为480m3/日。

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考试参考答案20150526

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考试参考答案 第1题:污水处理厂 1、现有污泥处理设施处理污泥干化间的污泥合理性,理由? 不合理。理由:污泥干化的废气温度约为60-65度,而生物滤池除臭设施适宜温度为22-30度,废气温度过高会影响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及处理能力,甚至会杀灭生物滤池中的微生物。 2、项目是否存在重大风险源?说明理由 沼气罐区最大沼气储量为0.97T*16=15.52T小于50T的临界量。甲醇罐区大储量为16T*6=96T小于500T的临界量。两沼气罐区与甲醇罐区相距280M构成一个危单元。根据《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技术》相关规定:15。52/50+96/500加权小于1得知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3、大气环境监测特征因子 现状监测因子:H2S,CH4,臭气浓度,甲醇醇,甲硫醚等。 4、大气环境预测评价结论是否正确?理由 经预测分析,本项目对A村庄的恶臭影响可以接受同项目在第一次公示期间A村居民反映污水处理厂夏季有明显恶臭不能开窗通风,并有投诉相矛盾。而报告中无任何治理恶臭的改进措施,存在环评结论与现状不符合的情况。 第2题:机械装备制造 1:不合理:理由:烟气脱硫设施正在改造实施中,扩建后能否达标排放不清楚。 2:扩建后新增的锅炉采用布袋除尘+双碱法处理新增锅炉的废气,未解决“以新带老”的问题。W1的污染因子铜、镍、铬、COD、BOD、PH等。 3:布点原则:1:各生产车间、锅炉房、污水处理厂前1M、高1。2M处布设监测点位。未搬迁的居民点房前布设监测点位。2:监测因子:LD,LN,LEQ。3监测频次:每天测4次,昼夜各2次,连续测2天。 4:PM10超标个数为2个,总统计数据为7个,未检出数据为0,超标率为2/7=28%,其中15日,16日各超标11.7和30.9。 第3题:原油管道工程 1、识别A输油站运营期废气污染源及污染因子。 (1)废气污染源主要有:油泵、燃油加热炉、2000立方的拱顶泄放罐及紧急切断阀、污油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2)污染因子:VOCs(或非甲烷总烃、烃类气体、含油气体)、恶臭气体(或写氨、硫化氢、四硫醇等恶臭气体主要成分亦可)。(参考2015年版“案例分析-试题解析”P.160-161)

2015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与解析(完整版)

第一题 某城市现有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0x104 m3/d,采用“A2O+高效沉淀+深床滤池”处理工艺,处理后尾水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入景观河道。厂区内主要构筑物有进水泵房、格栅间、曝气沉砂池、生物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和甲醇加药间(内设6个甲醇储罐,单罐最大储量为16t)。其中,进水泵房和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分别采用全封闭设计并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置,废气净化后分别由15m高排气筒排放。 拟在厂区预留用地内增建1座污泥处置中心,设计规模为160t/d总绝干污泥量,采用“中温厌氧消化+板框脱水+热干化”处理工艺。经处理后污泥含水率40%,外运作为园林绿化用土,污泥消化生产的沼气经二级脱硫处理后供给沼气锅炉。沼气锅炉生产的热水(80℃)和热蒸汽(170℃)作为污泥消化,干化的热源。污泥脱水生产的滤液经除磷脱氰预处理后回流污水处理厂。 新建污泥处置中心的主要构筑物有污泥调理间,污泥消化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其中,污泥调理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均采取全封闭负压排风设计,分别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适宜温度22-30℃),废气除臭后分别经3根15m高排气筒排放。污泥干化生产的废气温度约60-65℃,H2S、NH3浓度时其他产臭构筑物的8-10倍,沼气罐区与污水处理厂甲醇加药间相距280m,设有16个800m3沼气囊(单个沼气囊初期量为970kg)。 本项目所在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现状厂界东侧650m有A村庄,东南侧1200m 有1处新建居民小区。本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期间,A村庄有居民反映该污水处理厂夏季常有明显恶臭散发,导致居民无法开窗通风,并有投诉。 经预测分析,环评机构给出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为:污泥处置中心3根排气筒对A村庄的恶臭污染物贡献值叠加后满足环境标准限值要求,本项目对A村庄的恶臭影响可以接受。 (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沼气临界量50t,甲醇临界量500t) 问题: 1污泥干化间废气除臭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本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说明理由。 3.给出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因子。 4.指出环评机构的恶臭是影响评价结论存在的问题。

2014年环评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

第二题 1、指出宜单独预处理的工业废水类别以及相应的预处理措施。 (1)含氰废水:化学氧化法(氯氧化)(去除氰化物); (2)高浓度废水:化学氧化法(臭氧氧化)(降低CODCr浓度); (3)含油废水:隔油+化学氧化法(臭氧氧化)(去除石油类,降低CODCr浓度); (4)酸碱废水:中和法(调节废水中PH值)。 解析:(1)主要考点:废水处理原则及处理方法。 (2)本题主要考虑去除各类废水中与其它废水性质不同的污染物,如:石油类、氰化物等;同时还要考虑降低CODCr浓度高废水中CODCr浓度,以满足二级生化处理进水水质要求,如:含油废水、高浓度废水。 2、计算污水处理厂出水CODCr浓度。 (1000*(1-80%)*(1-75%)*22300+90*800*(1-75%)+1400*6 0*(1-75%))/(22300+800+1400)=47.1 3、指出污泥处置方案存在的问题。 本工程污泥不能用于园林绿化,因为污泥含水率不符合园林绿化不大于45%的要求。 解析:(1)本题考点:污泥处置及利用方案。 (2)本题问的是处置方案存在的问题,主要考卫生填埋和园林绿化的合理性,前面的“浓缩+脱水+热干化”是处理方法,不是本题考虑的范围,不能答上。4、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提出的排水方案中确定推荐方案,说明理由。 推荐方案2,由于A河水质已经接近标准限制,已无环境容量,已不具备纳污的能力;B河流量大,现状水质达标,环境容量大,并且拟建排污口所处位置为规划的纳污河段,从环境容量和与规划的相符性均符合要求,环评吧提供故推荐方案2。 解析:(1)本题考点:方案比选。 (2)方案比选,从环保角度要选择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起码是符合环保要求的方案。 第三题 1、计算一个批次A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乙醇损耗量。 1000*80%+100+270-1010*97%=190.3 解析:(1)本题考点:物料平衡。 (2)问的是损耗量,只要算出投入量、反应生成量之和再减去回收量,就是损耗量。 2、指出A产品生产中应作为危险废物管理的固体废物。 原料M包装袋,乙醇纳乙醇溶液包装桶,残液S1 解析:(1)本题考点:危险废物判定。 (2)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均是危险废物,至于残液S1属不属于固体废物,这在法律书上有规定,排入水体的残液不按固体废物管理,本工程残液显然不会直接排入水体,故将它列入;至于这些危险废物的下脚料要不要写进去,我认为不需要写进去,因为这部分东西会很少,就是有也在包装物里,当然写进去也不会扣分。 3、分别指出图3-1中G1和G5的特征污染因子。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试题及答案【2020年最新】

2019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 1、某建设项目进入企业污水处理站的污水量为3800m?/d,60%经处理后排入附近地表水体, 其余经深度处理后用于部分车间,该项目产生的1200m?/d清净下水水质较好,不经处理后直 接排入附近地表水体,该项目其他重复用水量为1000m?/d,该项目污水回用率为()。 A、25.3% B、30.4% C、40.0% D、42.0% 解析:B。3800×40%÷(3800 1200)=30.4%,清净下水也属于污水,需要计入污水总量里。2、某机械加工厂涂装车间包括喷漆、晾干和烘干等工段,使用的溶剂型清漆主要成分是树脂、 甲苯和二甲苯。涂装车间产生的废气经过滤除漆雾后,经RTO装置焚烧后排放。关于该涂装 车间污染物及污染因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晾干工段主要大气污染因子有漆雾、甲苯和二甲苯等。 B、涂装车间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废气、废水、固体 C、烘干工段主要大气污染因子有树脂、甲苯和二甲苯等 D、喷漆、晾干和烘干工段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不完全相同 解析:D。涂装车间不会有废水产生,晾干和烘干工段主要大气污染因子有VOC S、甲苯和二甲苯,喷漆工段主要大气污染因子有漆雾、VOC S、甲苯和二甲苯。 3、某农药制造企业对胺化后的含三氯甲烷液体进行脱溶回收处理,回收三氯甲烷溶剂,脱溶 回收装置三氯甲烷回收效率为90%。脱溶回收装置为密闭负压装置,脱溶回收装置产生的废气 全部收集导入深度冷凝装置再吸附处理后排放,收集的废气量为10000m?/h,深度冷凝装置和吸附装置三氯甲烷的去除效率分别为70%、50%,排放废气的体积较收集的废气体积有30%的变化,胺化后的液体含三氯甲烷10kg/h。经活性炭吸附后三氯甲烷的排放浓度为()mg/m?。 A、11.5 B、15.0 C、21.4 D、37.5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答案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答案 +[QQ45579449]考后调分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行分类管理,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登记书 D.环境影响登记表 【正确答案】A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的基本技术原则的是()。 A.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 B.符合当地的政策和环境条件 C.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政策 D.与拟议规划或拟建项目的特点相结合 【正确答案】B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程概况内容范围的是() A.项目组成 B.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 C.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 D.工程一般特征简介 【正确答案】C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总图布置方案分析内容的是()。 A.分析与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 B.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与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C.分析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D.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 【正确答案】A 5、某工厂年投人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10000t,进人副产物中的该污染物总量为1500t,被净化处理掉的该污染物总量为4000t,被分解转化的该污染物总量为500t,该污染物的排放量为1000t,则进入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t。 A.1500 B.3000 C.6000 D.5500 【正确答案】B 6、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方法中的资料复用法只能在评价工作等级为()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 A.较高 B.三级 C.较低 D.—级 【正确答案】C 7、对于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时应以()为核算单元,对于泄漏和放散量部分,原则上要求实测。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真题

2012年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识别中,必须包括的阶段是( )。 A.项目选址期 B.建设期和运营期 C.项目初步设计期 D.产业链规划期 2.化工项目生产污水处理场工艺方案应包括运行可靠性论证和( )。 A.处理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B.投资费用的来源分析 C.拟建项目的产品方案论证 D.生活污水排放量计算 3.使用醋酸等异味化学品的PTA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要调查( )。 A.项目财务决算表 B.项目施工图 C.试生产期间环保投诉事件 D.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意见 4.某项目配套建设的硫回收设施,其环境效益可用货币量化的是( )。 A.工程总投资 B.硫的销售收入 C.土地费用 D.固定资产残值 5.评价某新建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时,可作为参考依据的物耗、能耗指标是( )。htRkzbKt48N9ZXO。勞伥抠统鯧諫飫乱纘飢奋潰缈梟锥诽膩鰳殘捡俣骤缝荆凉蹒鋇颮輛乔順帶辚鉤袅脚補韬颜骄储铙纭鐔墳块囅憑鲁靂棗渦攝魷怅嬰蒇踬穩栊飑為滸缡傷鳩詭邐躪毿别貝厕畬愴栎。 A.同行业任意企业的临时测试数据 B.同行业任意企业的基础数据 C.同行业有代表性企业临时测试数据 D.同行业有代表性企业近年的基础数据 6.下列物品不属于木制家具生产项目中的固体废物是( )。 A.刨花 B.废乳胶 C.废聚酯漆 D.纤维板 7.多晶硅切片加工项目的生产工艺为硅锭→剖方定位→切片→纯水清洗→电烘干,其中切片工序循环使用碳化硅及聚乙二醇切割液,产生废水的工序是( )。4BuapwvYkWPJMKS。孌涞闱溈齿辩戇铰畢镡缔嘘谕妈询簍鳆胄赇殓咼麸鵒褲絀細缮賬蛰噲鞯悯侧荡喾邐遼乔渔錯脚謅豎唛氬島诙馏磯螢鑷捫垒燴櫧導燉栀陆蕲損虽擇懌鳜櫫廈嚳側飛辑鯀憂頰铪缵。 A.剖方定位工序 B.切片工序 C.清洗工序 D.烘干工序 8.某燃煤锅炉SO2现状排放量90.0t/a。拟对锅炉增设脱硫设施,脱硫效率由现状的50%增至80%。项目技改后,SO2现状排放总量为( )。Tf87IHbjISlyyGY。镭詁題釁贈这剮篳骣埚會肠飑瘅删绪苍煥鰹畝裢译過况卖髖競铖氌谥讼訛鑿饒传騾鸣货頭謀琿糧钙帧櫬氽貨驭稣诔狀腽牍贤对撾颡闵聂钥浊漢頭畢荆紧绎黷獄奧聋颁擰滌账宽。 A.90.0t/a B.45.0t/a C.36.0t/a D.18.0t/a 9.某电厂汽机房靠近窗户处的室内升级为90dB,窗户的隔声量(TL)为20dB,窗户面积为40m2。假设汽机房室内为扩散声场,汽机房通过窗户辐射的声功率级为( )。JoSmZfk0dPlkLF5。灵艺慫础砚辂浈賑釁转础則榉經級愤鰹辂爐濒圆饭叁兰綜椤谡巅態卤養陳聾鳐覬鯖辩錕厣譾枫谫谚鋁务噲睁烂釹陨紋擇齐绮归绁紋寻驏堊勱孫縊耸责縈蛎渗颁缫网寢諛轮厙缁。 A.86 dB (A) B.80dB (A)

(整理)环评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

2007环评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 第一题: 河道型水库 河道上水库的建设, 原河道集水库、航运、农灌、发电功能,坝高36 米。 河两岸为农田(旱地、水田),农业发达。两岸高程为30~38 米。河上游有一中型城市,有排污口。水库区域有半洄游鱼产卵场(环境现状大概这些)。工程施工期不会带来影响,污水和生活垃圾都得到处理。 问题: 1.对上游河段稀释自净能力和工农业排水的影响,说明原因。 2.水库运营期的不利环境影响 3.工程对下游农田灌溉的影响,提出减缓措施 水库修建是否会对半洄游鱼类产生影响,简述 第二题:高速公路 问题: 1.给出二级生态现状调查需要提供的成果 2.给出水土流失现状调查需要提供的成果 3.从哪几个方面考虑选线时的环境保护 4.沿线经过小学,小学教室声现状监测方案(位于东侧90m,有两个教室的西侧对着公路) 5.根据题意,列出高速公路运行期间的水污染环境风险 第三题: 天然气井田 建一天然气井田,井位72 个,集气站7 个,1 个冷冻液储罐。油气田所在 地区是干旱气候,植被类型是灌木草地等;在油气田的东北角有个省级的天然湖保护区(20km2左右),无重点动植物;在湖的周围划分了一个保护地带(50km2 左右,具体数据没记清);这个保护地带没有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在油气田的东南角有个国家级的古墓葬群,经文物专家认定不宜发掘。 问题: 1.列出主要环境敏感目标,说明其中一个的生态现状调查内容. 2.对古墓群采取的保护措施(文物专家已建议保持原状暂不保护挖掘) 3.运行期间环境风险 4.集气管线运营期环境影响 5.自然保护区还未分区,是否可以在其内布设开采井,说明理由 第四题煤矿 煤矿的建设,开发含硫1.5 的矿井,煤矿会占用部分耕地(已获批准),矿 井水处理后60%回用矿井。配套建设矸石电厂,矸石电厂用水取用地表水。环评工环境:黄土高原,耕地,基本农田,有村庄72户人,有小河A流经矿区中部,有一明长城遗址。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2015年及答案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2015年及答案解析 (1/90)单项选择题 第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应尽早介入工程前期工作,重点关注( )的环境可行性。 A.工艺路线 B.资源利用 C.工艺参数 D.总平面布置 下一题 (2/90)单项选择题 第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评价工作等级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评价工作等级不可调整 B.评价工作等级可调整,若调整幅度不超过一级,可不说明理由 C.评价工作等级可调整,若调整幅度超过一级,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D.评价工作等级可调整,但调整幅度不超过一级,并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上一题下一题 (3/90)单项选择题 第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工程分析方法的是( )。 A.实验法 B.类比分析法 C.数值模拟法 D.物料平衡计算法 上一题下一题 (4/90)单项选择题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统计量中,不纳入工程分析阶段污染物排放统计汇总的是( )。 A.有组织排放量 B.无组织排放量 C.事故工况排放量 D.非正常工况排放量 上一题下一题 (5/90)单项选择题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应以( )为主,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布设现状监测点位。 A.行政区 B.环境功能区 C.生态功能区 D.环境敏感区

上一题下一题 (6/90)单项选择题 第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与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不包括人群健康的影响评价 B.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不包括基础设施的影响评价 C.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应说明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变化 D.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只需分析负面的社会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上一题下一题 (7/90)单项选择题 第7题 某新建的城市快速路项目,线路总长30km,设有1个服务区,经估算模式计算服务区排放的各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为 2.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评价等级应为一级 B.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C.评价等级应为三级 D.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 上一题下一题 (8/90)单项选择题 第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先确定评价等级,再确定评价标准 B.应先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再确定评价范围 C.应先进行区域污染源调查,再确定评价因子 D.应先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再确定评价等级 上一题下一题 (9/90)单项选择题 第9题 某项目经估算模式计算的最远D10%为3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评价范围是以排放源为中心、边长为( )的矩形区域。 A.2.5km B.3km C.5km D.6km 上一题下一题 (10/90)单项选择题 第10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利用邻近评价范围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近5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 B.可利用邻近评价范围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

环评技术方法复习要点

《技术方法》复习要点 环境影响评价师精品资料: 1 第四节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概述 一.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主要原则(掌握) (1)减量化———清洁生产 (2)资源化—一综合利用 (3)无害化——安全处置 二固体废物处置常用的方法概述(熟悉) (1)预处理(包括压实、破碎、分选) (2)堆肥处理 (3)卫生填埋 (4)一般物化处理 (5)安全填埋 安全填埋是一种把危险废物放置或贮存在环境中,使其与环境隔绝的处置方法,也是对其在经过各种方式的处理之后所采取的最终处置措施。 (6)焚烧处理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焚烧处置的特点是可以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7)热解法 例题:一种把危险废物防止或储存在环境中,使其与环境隔绝的处置方法,此法为(B)

A 卫生填埋法B安全填埋法C堆肥处理法D热解法 三固体废物常用的处理与处置技术 1.固体废物预处理技术 (1)固体废物的压实 (2)破碎处理 (3)分选 2.固体废物堆肥化技术 根据生物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不同,可以把固体废物堆肥分为好氧堆肥法和厌氧堆肥法。故国内外用垃圾、污泥、人畜粪便等有机废物制造堆肥的工厂,绝大多数采用好氧堆肥法。 例题:目前,国内外用垃圾、污泥、人畜粪便等有机废物制造堆肥的工厂,绝大多数采用(D) A低温堆肥法B厌氧堆肥法C绝热堆肥法D好氧堆肥法 3.固体废物焚烧处置技术 燃烧系统中有三种主要成分:燃料或可燃物质,氧化物及惰性物质。为防止二次污染,工况控制和尾气净化则是污染控制的关键。 例题:固体废物焚烧处置技术的燃烧系统,最普通的氧化物为含有(A)氧气的空气,空气量的多少与燃烧的混合程度直接影响燃烧的效率。A21% B26% C37% D 29% 4.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技术 四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熟悉) 1.城市垃圾的收运

环评工程师历年真题

08年技术方法最完整版真题 技术技术 1、拟建项目对地下水污染,环评应该优先进行() 2、公路项目环评噪声防治,应该优先考虑() 3、噪声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几何发散衰减与声波的()有关 4、监测TSP日平均浓度0.36m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超标倍数为() 5、环境振动监测中无规则振动采用的评价量为() 6、利用点源烟羽扩散模式计算1小时平均浓度时,需对()进行时间修正 7、采样监测点全年SO2质量监测数据200个,30个超标,5个未检出,5个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则SO2全年超标率为() 8、排气筒出口内径为7m,烟温80度,排放速率580Nm3/s,排气筒出口烟气速度是() 9、我国现有环境噪声标准中,主要评价量() 10、在一开阔硬质地面上作业的大型挖掘机声功率为非作歹95dB,在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并忽略背景噪声情况下,利用点源模式计算挖掘机动50m处噪声级为() 11、已知某车间(近似扩散声场)窗户的传输损失TL为20dB,靠近窗户的室内声级为85,则关窗时靠近窗户的室处声级为() 12、生态制图过程中的图件配准是对不同投影,不同比例尺,不现类型的图件进行转换和同一比例尺转换,以最大可能满足()要求 13、点声源ABC在某一预测点处的噪声叠加值为75dB,其中AB两声源对预测点产生的噪声值分别是61dB和67dB,则C声源对预测点产生的噪声值为() 14、用放射性标记物测定自然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固体某元素要用“暗呼吸”法作校正,因为植物在黑暗中能吸收() 15、某高速公路长5km,宽7m,距中心线15m处噪声为64dB,不考虑背景噪声情况下,距公路中心线30同处噪声为() 16、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WECPNL计算公式中,昼间(7:00~19:00),晚上(19:00~22:00),夜间(22:00~7:00)飞行架次的权重取值分别是()17、位于自由空间的点声源A声功率级为85dB,在仅考虑几何发散衰减时,距点源10m处的A声级为() 18、宽浅河流一维水质模型中的纵向离散,主要是由()形成的 19、工程分析中,将没有排气筒的源或高度低于()排气筒的源定为无组织排放源 20、河流排污混合区内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主要过程是() 21、景观敏感度是指景观被人注意到的程度,可用视角或视线坡度进行评价,一般视角视角坡度为()为很敏感 22、某工业项目的几项主要指标与国内同类项目平均水平如下表所示:该建设项目未达到清洁生产基本要求的指标是() 指标单位建设项目国内平均水平 原料消耗 Kg/t产品 200 198 电耗 Kwh/ t产品 50 52 新鲜水耗 M3// t产品 35 40

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9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应尽量介入工程前期工作,重点关 注()的环境可行性。 A.工艺路线 B.资源利用 C.工艺参数 D.总平面布置 【参考答案】A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评价工作等给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评价工作等级不可调整 B.评价工作等级可调整,若调整幅度不超过一级,可不说明理由 C.评价工作等级可调整,若调整幅度超过一级,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D.评价工作等级可调整,但调整幅度不超过一级,并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参考答案】D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工程分析方法的是() A.实验法 B.类比分析法 C.数值模拟法 D.物料平衡计算 法 【参考答案】C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统计量中,不纳入工程分析阶段污染物排放统计汇总的是() A.有组织排放量 B.无组织排放量 C.事故工况排放量 D.非正常工况排 放量 【参考答案】C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应以()为主,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布设现状监测点位。 A.行政区 B.环境功能区 C.生态功能区 D.环境敏感区 【参考答案】B 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与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不包括人群健康的影响评价 B.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不包括基础设施的影响评价 C.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应说明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变化 D.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只需分析负面的社会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参考答案】C 7.某新建的城市快速路项目,线路全长 10km,设有 1 个服务区,经估算模式计算服务区样的各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最大为 2.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评价等级应为一级 B.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C.评价等级应为三级 D.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 【参考答案】B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先确定评价等级,再确定评价标准 B.应先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再确定评价范围

环评工程师考试真题

某公司拟新建 1.0×10 t/a 焦化项目(含 1.8×10 t/a 洗煤)。该项目洗煤采用重介分选 (产品为精煤、中煤、矸石)、煤泥浮选、尾煤压滤回收工艺。焦化备煤采用先配煤后粉碎 工艺,配煤含硫 0.6%。炼焦采用炭化室高 7.63m 、1×60 孔顶装煤焦炉,年产焦炭 9.5×10 t (干),吨焦耗煤 1.33t ,煤气产率 320Nm /t (煤)。焦炭含硫 0.56%,采用干法 熄焦,同时配置备用湿熄焦系统。配套建设一套 20MW 凝汽式汽轮余热发电机组。 焦化生产工艺见图 1-1。焦化废水处理采用 A /O 2 工艺。脱硫工序可将煤气中的硫化 氢脱至 200mg/Nm 。经洗脱苯工序净化后的煤气除用于焦炉和管式炉外,剩余煤气用于发 电。洗脱苯工序产粗苯 1.3×10 t/a ,设粗苯储罐 2 座,储存量 2×684t 。 粗苯残渣 废水 图 1-1 焦化生产工艺及排污节点示意图 问题: 1. 给出本项目洗煤工程废水和固体废物的处置要求。 2. 列出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 3. 给出本项目炼焦炉大气特征污染物。 4. 计算进入洗脱苯工序煤气中的硫含量(t/a ) 5. 给出本项目焦化生产设计的风险物质。 标准答案 1.(4 分) (1)洗煤水(是否)做到闭路循环不外排; (2 分) 答部分回用部分外排得 1 分,只答回用不答不外排得 1.5 分 (2)矸石(是否)综合利用(1 分)或合理处置(1 分) (2 分) 易错点:一定要审清题,很多考生没有注意“洗煤工程”这个限定词,回答了很多关 于焦化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和固废的答案,白白失分。 2.(2.5 分) 6 6 5 3 2 3 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