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宋元金)

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宋元金)

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宋元金)
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宋元金)

选择题

宋代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

1、宋初最早起来反对五代体,并以恢复韩愈、柳宗元古文传统为己任的人是()。

A、柳开

B、田锡

C、穆修

D、王禹偁

2、在文论中发扬了韩愈、柳宗元求通变的文学精神的人是()。

A、柳开

B、田锡

C、穆修

D、王禹偁

3、搜集校刻韩愈和柳宗元的文集,对古文的承传起了积极作用的人是()。

A、柳开

B、田锡

C、穆修

D、王禹偁

4、《小畜集》的作者是()。

A、柳开

B、田锡

C、穆修

D、王禹偁

6、晚唐体的代表人物是()。

A、柳开

B、田锡

C、穆修

D、林逋

7、“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出自林逋的诗歌()。

A、《山园小梅》

B、《戏答元珍》

C、《东溪》

D、《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

8、提出了文章“传道而明心”的主张的人是()。

A、柳开

B、田锡

C、穆修

D、王禹偁

9、宋初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是()。

A、“白体”

B、“西昆体”

C、“晚唐体”

D、“江西诗派”

10、西昆体与晚唐体的繁盛,均在()一朝。

A、宋太宗

B、宋徽宗

C、宋真宗

D、宋高宗

11、西昆体诗人师法的对象是晚唐的()(近体律诗)。

A、李商隐

B、贾岛

C、姚合

D、杜牧

12、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是()。

A、柳开

B、王禹偁

C、欧阳修

D、梅尧臣

13、欧阳修的美学风格被称为“六一风神”所针对的文体是()。

A、诗歌

B、散文

C、词

D、诗话

14、欧阳修的诗歌长于七言古体,注重“以文为诗”,其师法对象是()。

A、柳宗元

B、贾岛

C、韩愈

D、姚合

15、下列诗歌中属于欧阳修的代表作有()。

A、《戏答元珍》

B、《东溪》

C、《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

D、《山园小梅》

18、宋代“熙宁变法”的主将,论文以适用为本,长于议论说理的文学家是()。

A、梅尧臣

B、苏轼

C、欧阳修

D、王安石

20、曾巩的文集名为()。

A、《元丰类稿》

B、《西昆酬唱集》

C、《嘉祐集》

D、《栾城集》

21、苏洵的文集名为()。

A、《元丰类稿》

B、《西昆酬唱集》

C、《嘉祐集》

D、《栾城集》

22、苏辙的文集名为()。

A、《元丰类稿》

B、《西昆酬唱集》

C、《嘉祐集》

D、《栾城集》

24、苏轼在嘉祐二年(1057)考中进士,时主考官为()。

A、欧阳修

B、王安石

C、曾巩

D、司马光

25、“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出自苏轼的()。

A、《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B、《桂枝香·金陵怀古》

C、《六国论》

D、《自题金山画像》

26、苏轼的思想和创作个性真正树立起来是在贬谪()之后。

A、密州

B、黄州

C、儋州

D、惠州

27、苏词最大的特色是()。

A、“以赋为词”

B、“以文为词”

C、恪守词的传统

D、“以诗为词”

28、“苏黄”是苏轼在诗歌上与()的并称。

A、山谷

B、后山

C、简斋

D、诚斋

29、江西诗派的宗主是()。

A、吕本中

B、陈师道

C、陈与义

D、黄庭坚

30、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以学()为宗旨。

A、苏轼

B、杨亿

C、杜甫

D、陆游

31、黄庭坚的词与()并称为“秦七黄九”。

A、东坡

B、淮海

C、稼轩

D、易安

32、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提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

A、陈师道

B、杜甫

C、陈与义

D、黄庭坚

33、提出“诗穷而后工”之说的人是()。

A、欧阳修

B、王安石

C、梅尧臣

D、苏舜钦

35、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并且也是第一个用宗派观念来论诗人群体的人是()。

A、吕本中

B、陈师道

C、陈与义

D、黄庭坚

38、晏殊的词集名为()。

A、《乐章集》

B、《珠玉词》

C、《东坡乐府》

D、《小山词》

39、慢词体制的开创者是()。

A、欧阳修

B、晏殊

C、柳永

D、苏轼

40、柳永的词集名()。

A、《乐章集》

B、《珠玉词》

C、《东坡乐府》

D、《小山词》

41、柳永慢词重要的创作特点是()。

A、“以赋为词”

B、“以文为词”

C、恪守词的传统

D、“以诗为词”

42、秦观的词集名()。

A、《乐章集》

B、《珠玉词》

C、《淮海集》

D、《小山词》

43、《小山词》的作者是()。

A、贺铸

B、晏幾道

C、周邦彦

D、柳永

45、被陈廷焯、王国维称为是北宋词的集大成的词人是()。

A、贺铸

B、晏幾道

C、周邦彦

D、柳永

46、李清照的词被称为()。

A、“小山体”

B、“稼轩体”

C、“易安体”

D、“樵歌体”

47、《樵歌》的作者是()。

A、贺铸

B、朱敦儒

C、周邦彦

D、辛弃疾

48、辛弃疾追忆当年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经历的词是()。

A、《清平乐》(茅檐低小)

B、《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C、《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D、《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9、《稼轩词甲集》的编者是辛弃疾门人()。

A、刘过

B、范开

C、张元幹

D、张孝祥

52、张孝祥著有()。

A、《龙洲词》

B、《龙川词》

C、《于湖词》

D、《芦川词》

53、陈亮著有()。

A、《龙洲词》

B、《龙川词》

C、《于湖词》

D、《芦川词》

54、刘过著有()。

A、《龙洲词》

B、《龙川词》

C、《于湖词》

D、《芦川词》

55、陆游年轻时曾从()学诗。

A、吕本中

B、曾幾

C、陈与义

D、杨万里

56、陆游的诗集名为()。

A、《入蜀记》

B、《栾城集》

C、《剑南诗稿》

D、《元丰类稿》

59、杨万里的诗被称为()。

A、“诚斋体”

B、“简斋体”

C、“后山体”

D、“后村体”

60、著有《使金记事诗》72首绝句和《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的诗人是()。

A、陆游

B、范成大

C、杨万里

D、尤袤

63、姜夔词集名()。

A、《花外集》

B、《梦窗词》

C、《白石道人歌曲》

D、《词源》

64、评论姜夔词的特色是“清空”、“骚雅”出自张炎的()。

A、《花外集》

B、《梦窗词》

C、《白石道人歌曲》

D、《词源》

66、史达祖的词集名为()。

A、《山中白云词》

B、《草窗词》

C、《梅溪词》

D、《花外集》

67、周密的词集名()。

A、《山中白词》

B、《草窗词》

C、《梅溪词》

D、《花外集》

68、王沂孙的词集名()。

A、《山中白云词》

B、《草窗词》

C、《梅溪词》

D、《花外集》

69、张炎的词集名()。

A、《山中白云词》

B、《草窗词》

C、《梅溪词》

D、《花外集》

70、“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是南宋后期诗风的主要代表。他们都师法()。

A、初唐

B、盛唐

C、中唐

D、晚唐

71、江湖诗派的宗师是()。

A、刘克庄

B、刘过

C、刘辰翁

D、陈起

72、《江湖集》的刊刻者是()。

A、刘克庄

B、刘过

C、刘辰翁

D、陈起

73、宋代理论性最强、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是严羽的()。

A、《六一诗话》

B、《岁寒堂诗话》

C、《韵语阳秋》

D、《沧浪诗话》

元代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写在括号内)

3、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创作题材来源于唐代传奇小说()。

A、《董西厢》

B、《莺莺传》

C、《西厢记》

D、《紫钗记》

5、元好问编有金代历史文化文献总集()。

A、《论诗三十首》

B、《元诗选》

C、《壬辰杂编》

D、《中州集》

6、唐宋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组论诗绝句是元好问28岁时作的()。

A、《滹南诗话》

B、《论诗三十首》

C、《沧浪诗话》

D、《戏为六绝句》

8、白朴的《墙头马上》全名《鸳鸯简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的诗歌()。

A、《长恨歌》

B、《鸳鸯简》

C、《裴少俊伊洲》

D、《井底引银瓶》

9、被称为“曲状元”的人是()。

A、马致远

B、白朴

C、关汉卿

D、王实甫

10、王实甫《西厢记》体制长达()。

A、四折一楔子

B、五十五出

C、五本二十一折

D、一百九十多个套数

11、被称为“小汉卿”的人是()。

A、尚仲贤

B、高文秀

C、康进之

D、张好古

12、石君宝的《秋胡戏妻》其故事最早见于()。

A、《山海经》

B、干宝的《搜神记》

C、司马迁的《史记》

D、刘向的《列女传》

14、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是()。

A、《赵氏孤儿》

B、《窦娥冤》

C、《墙头马上》

D、《鲁斋郎》

15、郑光祖描写张倩女与王文举的爱情故事的剧作名()。

A、《倩女离魂》

B、《离魂记》

C、《[人刍]梅香》

D、《王粲登楼》

16、《录鬼簿》的著作性质是()。

A、戏剧理论著作

B、诗歌理论著作

C、戏剧史著作

D、小说史著作

18、贯云石的散曲集名()。

A、《酸甜乐府》

B、《小山乐府》

C、《云庄乐府》

D、《乐府诗集》

21、《大唐三藏取经话》属于()话本。

A、小说

B、讲史书

C、说铁骑儿

D、说经

22、元代的讲史话本多标明为()。

A、说话

B、平话

C、话本

D、拟话本

23、高明的《琵琶记》标志着南戏的成熟,被称为()。

A、浪子班头

B、南曲之祖

C、元人第一

D、南戏祖师

宋代文学

绪论

一.填空

1、“四大书院”指()、()、()和()。

第一章宋初文学

背诵篇目:王禹偁《村行》

一.填空

1、宋初诗歌三体指()、()和()。

2、晚唐体的盟主是()。

二.简答

1、什么是白体?

2、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

3、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

一.背诵篇目: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

二.填空

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是()。

2、在宋代词史上,()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

的风格。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其代表作是《》()。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张三影”得名是因写“()”、“()”和“()”。

6、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四.论述

1、柳永对词有哪些贡献?影响如何?

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新

背诵:欧阳修《戏答元珍》

一:解释

1太学体2荆公体

二.填空

2、梅尧臣论诗说“(),()”。

4、王安石咏史诗的代表作是《》、《》。三.简答

1、欧、梅等人的诗歌主张。

四.论述

1.论述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第四章苏轼

背诵:苏轼《和自由渑池怀旧》;《蝶恋花》(花褪残红)

一.填空

6、苏轼较成功的“以诗为词”表现手法有二:一是(),二是()。

三.论述

1、苏轼散文的主要类型及艺术成就是什么?

2、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及主要风格是什么?

3、苏轼的词学观是什么?

4、苏轼对词境的开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苏词的“以诗为词”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五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一.解释:山谷体

二.填空

1、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提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是指()、()、()、()。

2、陈师道以冥心孤往的苦吟形成了()诗风,正是“有意为拙”的典型例子。

4、()自身的演变同时也代表着北宋诗风向南宋诗风的转变。

5、()和()都是江西诗派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

6、陈师道的诗歌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四.论述

1、黄庭坚诗歌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

2、黄庭坚诗歌创作有哪些鲜明的艺术特点?(等同于山谷体)

3、论述江西诗派及演变过程

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背诵: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周邦彦《兰陵王·柳》一.解释:

1、大晟词人群

二、填空

1、苏门词人群以()为领袖,还有()、()、()等,此外()和()也与苏门词人过从甚密。

4、黄庭坚词学()和()。

5晁补之撰一篇《》,对当时词人词作的评论,比较公允全面。

6、被冯煦称为“古之伤心人”的词人是()。

8、贺铸《青玉案》的名句是“若问闲愁都几许,,,。”二.简答

2、简述晏几道词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3、简述秦观词的主要特点。

三.论述

周邦彦词主要题材和类型和艺术特征。

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一.填空

2、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之说。

4、朱敦儒词风格早年以()为主,中年以()为特色,晚年以()见长。

5、南渡词风由柔丽婉向豪情悲慨的转变,以()最为典型。

二.简答

1、简述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及文学史地位。

第八章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背诵:陆游《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

一.解释:2、诚斋体

二.填空

1、中兴四大诗人是()、()、()、()。

2

4、范成大诗中价值最高的是()和()。

三.简答

2、简述范成大田园诗、使金纪行诗的主要特点。

四.论述

陆游诗歌的渊源及主要成就是什么?

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背诵: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摸鱼儿》(更能消)

一.填空

1、唐五代以来,词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主要类型的抒情主人公,即唐代时的(),北宋

时的()和南渡初年的()。辛弃疾登上词坛则拓展出了()。

4、如果说辛弃疾是以文为词,那么()几乎可以说是“以词为文”。

5、刘过的《龙洲词》第一次展现了南宋后期特殊的文士群体即()的形象精神。

6、辛弃疾中年以后基本上是在()、()两个地方隐居。

7、辛派词人包括()、()、()等人。

二.简答

辛派词人

三.论述

1、辛弃疾对词境有那些开拓,主要艺术成就。

第十章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一)填空

1、辛派后劲人物有孙惟信、()、()和()等。

3、()融合了辛、姜二派的长处,而自成一家。

5、“二窗”指()、()。

6、王沂孙最工于()。

7、张炎的词集名《》,词风清雅疏朗,与白石相近,并称为()。

二.简答

1、简述姜夔词的特点、主要风格。

3、简述吴文英词的艺术特征。

第十一章南宋的散文和四六

(一)填空

2、胡铨政论文代表是《》。

3、辛弃疾政论文代表是《》和《》。

4、陈亮政论文代表是《》。

5、南宋笔记散文记游的有陆游《》和范成大《》,学术论著中含生动有趣散文的有陆游《》、洪迈《》、罗大经《》和周密《》。

第十二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一.解释:1、“永嘉四灵”2、江湖诗派

二.填空

4、元好问诗最著名的是“”。

6、元好问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代表作是《》。

三.简答

2、简述元好问的诗论及创作。

第六编元代文学

绪论

一.解释:1、末本2、旦本

二.填空

4、北方戏剧圈包括()戏剧圈、()戏剧圈、()戏剧圈、()戏剧圈。

四.论述

2、简析元杂剧和南戏的异同。

第一章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一.解释:1、说话8、诸宫调9、搊弹词

二.填空

1. “说话”有()、()、()、()四家。

5、《》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三.简答

2、宋元小说话本由哪几个部分构成?

3、宋元小说话本有哪些艺术成就?

四.论述

3、简论《西厢记诸宫调》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

第二章关汉卿

一.填空

2、关汉卿分别以赵盼儿、宋引章妓女为主角的杂剧名()。

3、关汉卿写关羽的历史剧有()、()。

4、《望江亭》里的女主人公(),战胜了()这个花花太岁。

3、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具有鲜明()性,是名副其实的“()之曲”。他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

四.论述

3、简论窦娥的悲剧命运和性格特征。

4、简论关剧的艺术成就。

第三章王实甫的《西厢记》

一.解释:1、《会真记》2、《董西厢》3、《王西厢》

一、.填空

3、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明确提出“愿天下()。

五.论述

1、简析《西厢记》体制创新、戏剧冲突、人物塑造、的语言艺术。

第四章白朴和马致远

一.解释:元剧四大家

四.简答

1、简述《梧桐雨》的内容及题旨。

2.简论《汉宫秋》的意蕴。

第五章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二.填空

1、《赵氏孤儿》的作者是(),它是一部()剧。主要人物有()、()、()等。具有浓郁的()色彩。

2、《潇湘雨》是()的代表作。

3、康进之所作杂剧有两种:《》、《》。

4、《秋胡戏妻》的女主人公是(),

5、()被称为“小汉卿”。

第六章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二.填空题

1、南方戏剧圈活动的中心是(),扬州、()、平江、()等江南名城也是杂剧汇萃之地。

2、《》是郑光祖的代表作,《》是模仿《西厢记》而作的爱情剧。《王粲登楼》根据东汉()的《》虚构而成。

3、乔吉的代表作是《》。

第七章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一.名词解释:1、南戏3、南戏四大传奇

二.填空

1、南戏用()方音演唱,分()四声。角色都可以唱。伴奏乐器以()为主,以()、()为节。结构以“()”为单位,一本戏往往长达()出。

3、《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中留存下来的南戏剧本是《》、《》、《小孙屠》。

5、元代“四大传奇”是指四部南戏作品()、()、()()。三.论述

1、简述南戏四大传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简论《琵琶记》的悲剧意蕴、人物塑造及结构艺术。

第八章元代散曲

二.解释:2、散曲

三.简答

1、散曲与传统诗词相比,有哪些特点?

第九章元代诗文

二.解释:1、“元诗四大家”2、“铁崖体”

古代文学作品宋元明清重点(DOC)

一、范仲淹词重点考核内容 1、范仲淹所处朝代是(北宋),他的作品集是(《范文正公集》)。 2、范仲淹因为词作《渔家傲》,被欧阳修戏称为(穷塞主)。 3、范仲淹词《渔家傲》,从字数上看,是(中调)词;从内容上看,是中国古代第一首(边塞)词;从风格上看,是中国古代第一首(豪放词)词。 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6、范仲淹词《渔家傲》的主题是(描写广漠萧瑟的塞外景象,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危急,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报国之志), 它的主要艺术特点是(1)题材新颖,意境独特。描写边塞景色和生活,抒情主人公为边塞将士。(2)写景抒情相结合。上片写景为主,景中有情。下片抒情为主,情中有景。(3)巧用了数字,构成强烈对比。(4)采用了典故、拟人手法和倒装句式(5)风格苍凉悲壮 7、指出句子中的错别字:(1)衡阳燕去无留意正确字:衡阳雁去无留意 8、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1)燕然未勒归无计勒:刻写、雕刻 二、晏殊词重点考核内容 1、晏殊所处朝代是(北宋),他的词集是(《珠玉集》)。 2、晏殊在词史上具有崇高地位,被尊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3、晏殊词《浣溪沙》,从字数上看,是(小令)词;从内容上看,是一首(伤春)词; 从风格上看,是一首(婉约)词。 4、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指出句子中的错别字:(1)似曾相识雁归来正确字:似曾相识燕归来 8、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1)去年天气旧亭台旧:依旧,原来的 三、欧阳修词重点考核内容 1、欧阳修所处朝代是(北宋),他的别号是(醉翁)、(六一居士),词集为《六一词》。 2、欧阳修作为文坛盟主,领导了著名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3、欧阳修词《踏莎行》,从字数上看,是(小令)词; 从内容上看,是一首(离别)词;从风格上看,是一首(婉约)词。 4、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5、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6、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1)楼高莫近危栏倚危:高、高耸 (2)草薰风暖摇征辔征辔:马缰绳 (3)平芜尽处是春山芜:草地 四、柳永词重点考核内容 1、柳永所处朝代是(北宋),他的词集是(《乐章集》)。 2、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市井词人,第一个大力创作(长调慢词)的词人,第一个大力改革宋词的词人。 3、柳永词《望海潮》,从字数上看,是(长调)词;从内容上看,是一首(都市风情)词;从风格上看,是一首(婉约)词。 4、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1)异日图将好景图:描绘、描画 5、柳永词《望海潮》的主题是(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表现作者对杭州的热爱之情),主要的艺术特点是(1)描写都市风光和生活,题材新颖。(2)意象丰富,采用铺叙手法(全

中国古代文学史基础知识复习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2)基础知识复习题 初唐诗歌有两大流风,一是以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等为代表创作的具有绮错婉媚宫廷诗风,这种诗体被称为(上官体),二是反对这种文坛风气,倡导比兴风骨,进行诗文复古革新的一派,其领袖人物是(陈子昂)。盛唐诗歌有两大流派,一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一是以(岑曾、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中唐诗歌两大风格,一是轻俗平易诗风,其代表诗人是(白居易)和(元稹),一是奇崛险怪诗风,其代表诗人是(韩愈)和(李贺)等。晚唐被称为“小李杜”的两位诗人是(杜牧)和(李商隐)“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这首诗赞美的是(初唐四杰)。 李白有诗云:“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诗中的“孟夫子”指的是盛唐大诗人(孟浩然),他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被苏轼评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王维),他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孤城、羌笛、胡雁、大漠、杨柳、胡笳、刁斗、燕然、柳、玉门关、楼兰……这是唐代(边塞诗)题材诗歌中的常见意象。 “兄弟皆好奇”,这是杜甫对盛唐边塞诗人(岑曾)的评价。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杜甫赞美(李白)的诗句。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诗中所写的“斯人”是盛唐诗人(李白)。 “极悲壮苍凉沉郁顿挫之妙”,这是后人对(杜甫)诗风的评价。 被后人称为唐代“七律圣手”的大诗人是(李商隐)。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歌按题材分为三类,一是讽喻诗,代表作如(《新乐府五十首》);一是感伤诗,最有有名的代表作是(《长恨歌》)和(《琵琶行》);一是闲适诗,代表作如《钱塘湖春行》《问刘十九》等。 对白居易诗歌流行传播之广,唐宣宗有两句诗赞云:“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白居易)。 “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这是诗人杜牧对唐代诗人(李贺)的评价。 被后人称诗中“牛鬼蛇神太甚”的诗人是(李贺)。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元好问的这首诗歌评价的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特别指出了其诗()的特点。 “与律诗可称一代之奇”(宋洪迈语)的是(唐传奇)。 早期无名氏作民间曲子词主要收录在王重民所辑的(《敦煌曲子词集》)一书中。 最早着力写词,标志着词真正走入文人创作时代的晚唐两大词人是(温庭筠)和(李煜),他们还是(婉约词)派词辈分最高的两位词人。 五代文人词主要有两大阵地,一在后蜀,代表成就是收录了十八家婉约词作的词集(《花间词》),这一派也因此被称作(花间)派;一在南唐,代表作家是(李煜)。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云:“境界始开,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说的是词人(李煜) 被后人誉为“千古词帝”、“词中南面王”的词人是(李煜)。 第一个大力创制慢词且善用“赋”法、在词中多铺叙与描写的北宋大词人是(柳永)。 胡寅《题酒边词》云:“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尘垢之外。”这位在宋词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词人是(苏轼)。 突破“诗庄词媚”,真正做到“以诗为词”,提高词品,使词具有诗样的功能的词人是(苏轼)。 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词中老杜”的北宋词人是(周邦彦)。 在宋词历史上被称为“济南二安”的词人是(李清照)和(辛弃疾),他们又分别是宋代(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词家。 以()为领袖,以岳飞、陆游、陈亮直至文天祥为代表,南宋词坛形成了一个以(爱国)为主题,以()为风格的英雄词阵营。 往往以冷香、冷云、冷月、冷枫、暗柳、暗香等衰落、枯败、阴冷的意象群来创设幽冷悲凉词境的南宋格律派词人是(姜夔)。

(完整版)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目 中国文学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名词解释 1、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他们的诗重视抒发一己之情.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和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同时,他们还反对继承齐梁遗风的纤巧绮靡的上官体,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题材领域,倡导富有“骨气”的刚健之诗,为因循的初唐诗坛吹进了一阵清新空气,使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开始形成,但他们的诗仍残留不少南朝遗风。 2、上官仪与上官体(不确定) 上官体:指唐初以宫廷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体,他的诗多为奉合应诏之作,绮靡浮艳,是齐梁宫体诗的余风。据《旧唐书?上官仪传》记载,上官仪“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上官体代表了追求形式技巧与声辞之美的宫廷化倾向,但有一种天然媚美之敛,体现了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对律诗形式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沈宋 沈、宋:“沈”指沈佺期,“宋”指宋之问,二人都曾在初唐时做过宫廷侍臣,媚附权贵,品格低下。他们所作律诗多应制奉和之作,佳篇不多,但词采精丽,且数量较多,格律形式完整,为后人所推崇,为近体诗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沈宋以前,律诗前后失粘的相当多,且多为五律。沈宋使五律更趋精密,完全定型,又使七律体制开始规范化。他们的五七言近体诗歌作品标志着五七言律体的定型。据《新唐书·宋之问传》记载:“及之问、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4、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十才子指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伟、夏侯审。他们的生平大都不详,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他们的创作成就高低不一,钱起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他们的诗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艺术表现上以谢胱为宗,讲究格律词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技巧趋于细腻雕琢,大都写得精致工整,带有大历诗特有的情思韵味。“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 5、韩孟诗派 韩孟诗派:这是中唐时期与新乐府运动同时崛起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杜甫诗歌奇崛的一面,力求瑰奇怪谲。孟郊诗风幽冷,尤善以“寒”字为中心,刻画对生活的特殊感受;韩愈则形成雄怪的诗风,不仅以雄大气势见长,且常跃

宋元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全面精致版)

文学史复习 1宋初三体: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昉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一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此为西昆体。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 2白体 宋初效法白居易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锴,徐铉,王禹偁。他们的诗歌模仿元白,刘禹锡等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这派诗人作诗不事雕琢,造语自然,常常率尔成章,追求抒情的率真,因而诗意较为显豁,缺点是意尽语浅,气弱格俗。 3晚唐体 在太宗真宗朝,有一批所谓“晚唐派”诗人,大多是隐士或僧人,代表人物有寇准,九僧等。这一派追踪贾岛姚合的诗风,多些清幽枯寂的隐居生涯。诗境狭窄,偏爱五律,重中间二联,可以锤炼颈联,力求精警动人,但工巧有余,混成不足,甚者流为琐屑。炼句不炼意,有句而无篇。 4西昆体 因真宗朝杨亿《西昆酬唱集》得名。因神话传说西方昆仑山上有藏书的“册府”,故以西昆代指秘阁。代表人物有杨亿,钱惟演,刘筠。他们倡导学习李商隐,力图以此矫正诗界平弱浅露之习。起特点是寓意深邃,含蕴丰富,词章艳丽,用事精巧,对偶亲切。 5半山体 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形式上以绝句为主;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韵味深永,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代表作品:《泊船瓜洲》《北陂杏花》《出郊》 6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这是黄庭坚的创作方法,就是对前人的作品加工改造,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 7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的得名始于北宋后期,宋徽宗初年,吕本中在其所作的《江西诗社宗派图》中首先提出了“江西诗社宗派”的名称。他们所作诗歌的风格都是相同的,都遵循黄庭坚的诗歌风格,学习杜甫,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此时江西诗派正是定型,形成独具特色的诗歌流派。 8易安体 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种词风,因她号易安而得名。其具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真实动人。真实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大胆而又真切。第二,语言浅显自然,却又韵味无穷。第三,情感表现形象具体而富有美感。 9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指南宋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四人。因宋室南渡中兴,故名。陆游多爱国诗篇,充满慷慨昂扬,为国立功的壮志和以身报国的牺牲精神,也反映了民生疾苦,描写了自然山水和日常生活;他的诗以现实主义为主,也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杨万里的诗主要是写景,想象丰富,描写生动风趣,语言通俗活泼,独具一格。范成大的诗题材广泛,以田园诗最为突出,语言自然清新,风格温润委婉,只有少数作品风格峭拔。尤袤在当时也是著名的诗人,但他未能自成一家,作品大都已经散佚。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神魔(怪)小说:出现于明代后期的白话章回小说。它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的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风格上尚“奇”贵“幻”。它是在“三教合一”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传奇、宋元话本的影响和道教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产生的。代表作品有《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历史演义: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战争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字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所以明代“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馀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几与正史分签并架”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而《三国志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这是前七子文学复古的实质所在。

临川派:以临川剧作家汤显祖为首的戏曲流派,又叫“玉茗堂派”。此派创作主才情,不拘音律,常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情节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体现优美文采。成员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人。 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三人。魏禧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琬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屈详尽。 “四声猿”:“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是一组杂剧,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1折)《玉禅师翠乡一梦》(2折)《雌木兰替父从军》(2折)《女状元辞凰得凤》(5折)四本短戏。创作活泼畅快、汪洋恣肆,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价值的世俗观念和相对进步的市民精神,带有甚为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徐渭欲借此剧,呼喊久积于胸的牢骚,张扬狂放不羁的个性,表现愤世嫉俗的精神。 公安派:中国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文学主张主要有以下3点:①反对剿袭,主张通变。他们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的倾向,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应冲破一切束缚文学创作的藩篱。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他们认为“出自性灵

中国古代文学史1复习资料

三、先秦三古七段 上古:先秦两汉1先秦2秦汉 中古:魏晋至唐中叶 3魏晋-明中叶4唐中叶至南宋5元初至明中叶 近古:明中叶-“五四6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7鸦片战争至“五四” 先秦文学的特点: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 掌握三首诗歌《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蜡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神话产生与内容:1、自然神话2创世神话3英雄神话 神话的演变1、历史化2、宗教化3、文学化扩充下如何历史化等等 《诗经》又称《诗三百》存目311篇,其中《南陔》、《白华》等六篇“笙诗”,有目而无辞, 故实有305篇。 《诗经》主要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至前6世纪)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采诗、献诗、删诗孔子 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 雅:小雅、大雅,共105篇 颂:周颂31,鲁颂4,商颂5,共40篇。 《毛公鼎》,长四百九十七字, “抵得一篇尚书”。 《尚书》的概念: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原称《书》,“尚”通“上”,指“上古之书”;又称《书经》。《尚书》的内容:《虞书》2篇,《夏书》2篇, 《商书》5篇, 《周书》19篇。 《春秋》: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7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二百四十二年。 《春秋》笔法:“不虚美,不隐恶,以一字寓褒贬。”(教材在扩充) 春秋三传:《左传》与《春秋公羊传》(公羊高)、《春秋榖梁传》(谷梁赤)合称“春秋三传”。《左传》的叙事特征 1、以叙事体现道德评价。2、叙事手法的多样化:倒叙、预叙、插叙、补叙等。3、注重完整叙述事件的过程与因果关系,且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4、富有戏剧性。5、善于写人,个性鲜明,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6、善于写战争。7、擅长细节描写。 《国语》的成书与体制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 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 文学史期末考试参考答案整理 总版

请尊重原版,答案仅供参考,勿依赖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文学史期末考试答案整理(总版)1.建安诗歌的特征。 建安文学是指从汉末建安元年起始到曹魏前期,指曹氏三祖时期的文学,其中诗歌的成就最高,乐府诗向文人诗转化,五言诗达到了成熟,开启了文人诗的时代,并建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美典范。建安诗歌的主要特点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 1.政治理想的高扬是当世文人的写作特点之一;东汉末年的动乱,使当时的文人饱受乱离之苦,也激起了他们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当时文人的共同追求。 2.其次一个建安诗歌的主题是人生苦短的哀叹。其造成的主要原因同为社会的动乱及造成的生灵涂炭的结果; 3.建安诗歌的特征还包含了强烈的个性表现,在进行诗歌创作的时,不肯效法前贤或同辈,多为另辟蹊径,努力展现自己的风格。如曹操诗的古直悲凉,气韵雄沉,曹丕诗的便娟婉约,有文士气,曹植的“骨气奇高,辞藻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等等。 4.其次建安诗歌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其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又由于建安诗人处于时代和个人的双重悲剧的交汇点上,都敢于正视苦难的社会与人生,勉励自己及他人惜时如金,及早建功立业,赢得不朽声名的积极向上的特征。

2.建安诗歌与正始诗歌的异同。 建安七子时期,处于曹魏政权创立之期,同样也是鼎盛之期,文士也是政权的把握者,此时的诗风是把咏叹世事哀坚和建功立业的渴望结合在一起,一三曹为中心形成了慷慨悲壮的“建安风骨”。而曹魏后期,政局混乱,曹芳、曹髦等皇帝既荒淫无度又昏庸无能,司马懿父子掌握了政权,废曹芳,弑曹髦,大肆诛杀异己。此时文人的处境和命运与建安时期大不相同。许多文人被司马氏杀害,或者逃避司马的统治却也大部分不得善终。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此时诗歌的风格也就与建安时期迥异了,反应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 从诗人构成来看,建安时期的写作生力军为三曹和建安七子,而正始时期是由竹林七贤构成主体。三曹及七子是曹魏时的政权中心,同时也构成了当时政治与文化的中心;而竹林七贤是处于一个和司马氏背离的对立位,七贤基本上处于政治的边缘地域。这是两个时代诗人不同的本质所在,也造成了两个时期诗风的风格变化。建安的诗风慷慨悲凉,却不是对政权的不满,而是一种积极向上,昂扬慷慨的建功立业之心;除此之外还有对于人生苦短的哀叹,还有岁月短促、功名未立,却仍努力追求的主题。而正始颇多感慨之词,抒发个人忧愤。 而从历史文化背景来看,建安时期的文学走向自觉的时代,也是诗人创作个性高扬的时代,还有从两汉时期儒家一统刚刚走过的思想解放;正始玄学与魏晋风度是与司马氏标榜的“名教”抗衡的产物。在建安时期,由于思想解放,写作风格颇为“通脱”,像曹操《短歌行》采用了乐府古题写时,为曹操的代表作之一。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是其政治感慨的记录。这些诗抒发感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宋代文学

第五编宋代文学 绪论 一、填空 1、“四大书院”指、、和。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 3、叶夑《原诗》说:“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 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 一、填空 1、宋初诗歌三体指、和。 2、晚唐体的盟主是。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其中“、”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和等。 二、简答 1、什么是白体? 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

4、什么是西昆体? 三、论述 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 一、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二、填空 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是。 2、在宋代词史上,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其代表作是《》()。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张三影”得名是因写“”、“”和“”。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大成于。”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深婉开。”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的《》()。 三、简答 1、欧阳修词的开拓。 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3、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四、论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文学选择题及答案.docx

1. 宋代古文运动最早的先驱人物是(C )。 A. 王禹唐 B. 穆修 C. 柳开 D. 林逋 2. 王禹偁晚年自编的文集是(A )。 A. 《小畜集》 B. 《河东先生集》 C. 《穆参军集》 D. 《嘉祜集》 3. 王禹偁在学习白居易诗的同时,更重视和推崇的唐代诗人是(D )。 A. 李白 B. 韩愈 C. 王维 D. 杜甫 4. 在宋初“三体”诗中,王禹偁应属(A )。 A. 白居易体 B. 西昆体 C. 宫体 D. 晚唐体 5.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A )。 A. 欧阳修 B. 苏轼 C. 曾巩 D. 梅尧臣 6. 苏舜钦和梅尧臣是(B )。 A. 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 B. 开创北宋诗风的重要作家 C. 宋词的开创者 D. 北宋形式主义诗风的代表 7. 宋代文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是(D )。 A. 欧阳修 B. 王安石 C. 陆游 D. 苏轼 8. 北宋时,文章带有战国纵横家色彩的作家是(B )。 A. 柳开 B. 苏洵 C. 王安石 D. 范仲淹 9. 西昆体的代表作家是(D )。 A. 李维 B. 丁渭 C. 穆修 D. 杨亿 10. 在宋初词坛影响最大、成为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宋代的关键人物是( D )。 A. 范仲淹 B. 欧阳修 C. 王安石 D. 晏殊 11. 在慢词体制形成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的作家是( B )。 A. 范仲淹 B. 柳永 C. 欧阳修 D. 苏轼 12. 柳永的集子是(D )。 A. 《珠玉词》 B. 《樵歌》 C. 《清真词》 D. 《乐章集》 13. 在宋词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作家是(C )。 A. 冯延巳 B. 晏殊 C. 欧阳修 D. 柳永 14. 北宋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长调的词人是( B )。 A. 秦观 B. 柳永 C. 晏殊 D. 欧阳修 15. 《淮海集》的作者是(D )。 A. 王令 B. 柳永 C. 贺铸 D. 秦观 16. 北宋后期词的代表作家是(A )。 A. 周邦彦 B. 柳永 C. 苏轼 D. 秦观 17. 周邦彦的词以知音律、备法度和风格醇雅著称,以其为代表的词派是( C )。 A. 稼轩词派 B. 清雅词派 C. 大晟词派 D. 婉约词派 18. 易安居士是(B )。 A. 秦观 B. 李清照 C. 柳永 D. 辛弃疾 19. 《漱玉集》的作者是(D )。 A. 晏殊 B. 周邦彦 C. 朱敦儒 D. 李清照 20. 苏轼的号是(C )。 A. 子瞻 B. 颍滨遗老 C. 东坡居士 D. 半山 21. 晚年自号“六一居士”的作家是( B )。 A. 曾巩 B. 欧阳修 C. 王安石 D. 梅尧臣 22. 《元丰类稿》的作者是(C )。 A. 范仲淹 B. 苏舜钦C :曾巩D. 苏辙 23. “山谷体”是指(A )的诗歌。 A. 黄庭坚 B. 陈与义 C. 陈师道 D. 吕本中 24. 提出“点铁成金” 、“夺胎换骨”的作家是(A )。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完整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 先秦文学 一、填空 1、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结合在一起的 2、约在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发化独立出来。 3、《弹歌》是一首----------言诗。 4、《蜡辞》大约是一首---------事祭歌。 5、先秦时期----------不分,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 6、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7、西周时期,文化为-----------所垄断,春秋战国之际,兴起了一个---------的阶层,成为文化创造的主要的承担者。 8、先秦文学作者身份发生了由巫到史,到------,再到------的演变。 9、夏商文化以--------文化最有代表性。 10、自西周开始,----------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11、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最有神话学价值。 12、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故事最为著名。 13、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社会。 14、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形到---------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15、雅颂多为---------时期的作品。 16、国风多为---------时期的作品。 17、雅颂多为---------句,较少杂言。 18、《诗经》的句式以---------言为主。 19、《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 20 、雅颂多出自----------------之手。 21、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 22 、------------、--------------是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 23 、《尚书》分-------、---------、-------、--------四部分,其中---------、------------。 24、《左传》的体例是---------史。 25 、 ---------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26 、-----------------最擅长写战争。

中国古代文学史3考试重点

1、杨维帧:牛鬼蛇神。鉄崖体,诗文标新立异,义象大,用语奇,题材有所开拓。风格秾丽瑰奇,纵横豪气而又沉沦妖治之气。《题苏武牧羊图》“牦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2、《琵琶记》艺术成就:形象塑造以情动人;情节双线;文辞有神韵、语言个性化、心理描写;格律独创吻合剧情;扶植人伦,注重教化作用。 3、《窦娥冤》:悲剧审美;戏剧结构单纯明快;人物形象生动,窦娥性格发展;语言自然本色。 《西厢记》:体制创新,五本二十一折适应复杂剧情;结构起伏,悬念;人物刻画;语言本色中又见典雅富丽,点染名句,诗化,叠字排比等修辞。 4、关汉卿豪放派,叠字衬字,情感细腻,玩世态度,倔强性格。马致远清丽派,寓情于景,意境深幽。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以俗为尚,口语化散文化;审美取向明快显豁,自然酣畅。 5、茶陵派李东阳,追求典雅流丽,师法先秦古文,诗宗杜甫。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唐宋派文擅韩欧,唐宋古文。归有光,感情真挚动人者深;讲究剪裁布局,其文简明扼要。后七子王世贞李攀龙,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具无足观。文学结派斗争,拟古恶流。 6、公安派袁宏道,反对贵古贱今剽窃,主张通变;独抒性灵(作家个性,发展观点反抄袭);推崇民歌小说通俗文学。局限,琐事,缺深厚社会内容;过于率直浅俗。竟陵派钟惺谭元春,通变标新立异;深幽孤峭的诗歌风格。 7、沈汤之争吴江派,合律依腔;语言本色通俗质朴。沈璟吕天成王骥德。临川派,至情论;意趣说;不妨折拗了天下人的嗓子。 8、《三国》主题:拥刘反曹(对比名义;执政思想;内部关系。正统观,底层人民愿望。)忠义,诸葛亮关羽。艺术:七实三虚(移花接木、添枝加叶、凭空造影)人物塑造(对比,夸张渲染,类型)结构(纵式,主线,横面设计,重要场面人物)语言通俗,人物刻画简略 9、《西游》成书:三藏取经;民间流传与创作(历史与传统融合;宗教色彩淡化,神话世俗色彩加重;个人集大成)。思想内容:隐喻现实(三国度);三教观念;人性多重组合;悟空反抗;思想矛盾。艺术:奇人事境,人物神物人性;幽默讽刺手法;线性结构,小故事,主线 10、《金瓶梅》西门庆:金钱权势色欲。典型意义:真实立体的人性,时代人物(官商霸,好货食利的市民社会,纵欲主义的时代潮流)艺术:文人创作长篇小说;现实主义小说(新题材,开两大流派);网状结构,辐射;类型化向典型化。 11、“三言”主旨:爱情,统治黑暗,友谊,市民生活。艺术:市民文学与文人文学的融合。情节奇;语言口语化;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人情世态描绘,心理

宋元文学史试题库(四)题库

第五编宋代文学 一.填空 1、“四大书院”指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 和________ 。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 o 3、叶燮《原诗》说:“_________ 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 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 一.填空 1、宋初诗歌三体指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2、晚唐体的盟主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 等。 二.简答 1、什么是白体? 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 4、什么是西昆体? 三.论述 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

.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二?填空 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__________________ ,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 2、在宋代词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 别,也能抒发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_______________ ,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 》 )。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张三影”得名是因写“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______________ ,大成于 _________________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____________ ,深婉开_______________ 。”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出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简答 1、欧阳修词的开拓。 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3、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四?论述 1、柳永词的体式、内容和语言有哪些创新? 2、柳永词的主要艺术表现方法有哪些创新?影响如何? 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新 一?背诵篇目:《醉翁亭记》。 二?填空 1、欧阳修议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揭露批评高若讷的卑劣行为, 》针对保守势力驳斥了其谬论;其记叙文如《 ______________ 》一类历史散文言之有物,其亭台记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 》,其文赋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 》;其散文中《__________ 》最为简洁流畅、纡徐委婉、平易 自然。 2、梅尧臣论诗说“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3、宋诗畅尽而“ ____________ ”的特点,在苏舜钦诗中已见端倪。 4、王安石散文风貌被清人刘熙载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 ”。 5、王安石咏史诗的代表作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 宋元文学 选择题及答案

1. 宋代古文运动最早的先驱人物是( C )。 A. 王禹唐 B. 穆修 C. 柳开 D. 林逋 2. 王禹偁晚年自编的文集是( A )。 A. 《小畜集》 B. 《河东先生集》 C. 《穆参军集》 D. 《嘉祜集》 3. 王禹偁在学习白居易诗的同时,更重视和推崇的唐代诗人是( D )。 A. 李白 B. 韩愈 C. 王维 D. 杜甫 4. 在宋初“三体”诗中,王禹偁应属( A )。 A. 白居易体 B. 西昆体 C. 宫体 D. 晚唐体 5.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 A )。 A. 欧阳修 B. 苏轼 C. 曾巩 D. 梅尧臣 6. 苏舜钦和梅尧臣是( B )。 A. 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 B. 开创北宋诗风的重要作家 C. 宋词的开创者 D. 北宋形式主义诗风的代表 7. 宋代文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是( D )。 A. 欧阳修 B. 王安石 C. 陆游 D. 苏轼 8. 北宋时,文章带有战国纵横家色彩的作家是( B )。 A. 柳开 B. 苏洵 C. 王安石 D. 范仲淹 9. 西昆体的代表作家是( D )。 A. 李维 B. 丁渭 C. 穆修 D. 杨亿 10. 在宋初词坛影响最大、成为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宋代的关键人物是( D )。 A. 范仲淹 B. 欧阳修 C. 王安石 D. 晏殊 11. 在慢词体制形成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的作家是( B )。 A. 范仲淹 B. 柳永 C. 欧阳修 D. 苏轼 12. 柳永的集子是( D )。 A. 《珠玉词》 B. 《樵歌》 C. 《清真词》 D. 《乐章集》 13. 在宋词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作家是( C )。 A. 冯延巳 B. 晏殊 C. 欧阳修 D. 柳永 14. 北宋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长调的词人是( B )。 A. 秦观 B.柳永 C. 晏殊 D. 欧阳修 15. 《淮海集》的作者是( D )。 A. 王令 B. 柳永 C. 贺铸 D. 秦观 16. 北宋后期词的代表作家是( A )。 A. 周邦彦 B. 柳永 C. 苏轼 D. 秦观 17. 周邦彦的词以知音律、备法度和风格醇雅著称,以其为代表的词派是( C )。 A. 稼轩词派 B. 清雅词派 C. 大晟词派 D. 婉约词派 18. 易安居士是( B )。 A. 秦观 B. 李清照 C. 柳永 D. 辛弃疾 19. 《漱玉集》的作者是( D )。 A. 晏殊 B. 周邦彦 C. 朱敦儒 D. 李清照 20. 苏轼的号是( C )。 A. 子瞻 B. 颍滨遗老 C. 东坡居士 D. 半山 21. 晚年自号“六一居士”的作家是( B )。 A. 曾巩 B. 欧阳修 C. 王安石 D. 梅尧臣 22. 《元丰类稿》的作者是( C )。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最全大纲复习资料完整版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大纲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第一节上古歌谣 第二节神话传说 第二章《诗经》 第一节《诗经》的来源,分类和流传第二节社会政治诗 第三节情爱诗 第四节史诗及其他 第五节《诗经》的文学成就 第三章先秦散文 第一节历史散文 第二节诸子散文 第四章屈原和楚辞 第一节楚辞的产生 第二节屈原及其创作 第三节《离骚》 第四节屈原的其他作品 第五节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第二编秦汉文学 第一章秦汉散文 第一节李斯与秦代散文 第二节贾谊与西汉初期散文 第三节刘向与西汉中后期散文 第四节东汉散文 第二章司马迁与汉代史散文 第一节司马迁及其《史记》写作 第二节《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 第三节班固《汉书》及东汉其他历史散文 第三章汉代辞赋 第一节贾谊,枚乘与汉初辞赋 第二节司马相如扬雄 第三节西汉中后期其他辞赋作家及东汉辞赋的承变第四章汉代诗歌 第一节乐府民歌 第二节五言诗的起源 第三节《古诗十九首》及其他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建安风骨 第一节曹操与曹丕 第二节曹植 第三节建安七子及蔡琰 第二章正始之音 第一节时代思潮与正始诗歌第二节阮籍诗 第三节嵇康诗第三章两晋诗坛 第一节太康诗风 第二节左思与刘琨 第三节游仙诗与玄言诗 第四章杰出诗人陶渊明 第一节陶渊明的生平及思想 第二节陶渊明的诗歌 第三节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 1

第五章南北朝诗歌 第一节南朝诗歌 第二节北朝诗歌 第三节南北朝乐府民歌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赋 第一节建安赋作的繁荣 第二节两晋赋坛的多样化倾向 第三节精致化的南朝骈赋 第四节北朝赋与庾信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散文 第一节魏晋文章 第二节南朝骈文 第三节北朝散文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小说创作的繁荣 第二节志怪小说与《搜神记》 第三节志人小说与《世说新语》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第一节魏《典论?论文》与《文赋》 第二节刘勰《文心雕龙》 第三节志人小说与《世说新语》 第三节钟嵘《诗品》及其他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 第一节隋代文学 第二节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 第三节杜审言与沈,宋 第四节陈子昂与张若虚等 第二章盛唐诗歌 第一节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人 第二节王翰,王昌龄,崔颢等豪侠诗人第三节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 第三章李白第一节李白的生平和思想性格 第二节李白的乐府歌行 第三节李白的绝句 第五节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影响第四章杜甫 第一节杜甫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杜诗的“诗史”性质及写实手法第三节杜诗的沉郁顿挫和律体成就 第四节杜诗的集大成和对后世的影响第五章大历诗坛 第一节韦应物与刘长卿 第二节大历十才子 第三节顾况,李益 第六章中唐诗歌 第一节白居易,元稹等人 第二节韩愈,孟郊 第三节李贺 第四节刘禹锡,柳宗元 第七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 第一节李商隐 第二节杜牧,许浑 第三节贾岛与姚合 第四节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等 第八章唐代散文 第一节唐代古文运动 第二节韩,柳散文的杰出成就 第三节晚唐的讽刺小品文 第九章唐传奇与变文,俗讲 第一节唐代传奇小说 第二节敦煌变文与俗讲 第十章唐五代词 第一节早期的民间词与文人词 第二节温庭筠,韦庄与花间词 第三节冯延巳,李煜与南唐词

宋元文学史试题库(四)

第五编宋代文学 绪论 一.填空 1、“四大书院”指、、和。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 3、叶夑《原诗》说:“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 、,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 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 一.填空 1、宋初诗歌三体指、和。 2、晚唐体的盟主是。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其中“、 ”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和等。 二.简答 1、什么是白体? 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 4、什么是西昆体? 三.论述 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一.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二.填空 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是。 2、在宋代词史上,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其代表作是《》()。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 ”;“张三影”得名是因写“”、“”和“”。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大成于。”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深婉开。”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的《》()。 三.简答 1、欧阳修词的开拓。 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3、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四.论述 1、柳永词的体式、内容和语言有哪些创新? 2、柳永词的主要艺术表现方法有哪些创新?影响如何? 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新 一.背诵篇目:《醉翁亭记》。 二.填空 1、欧阳修议论文《》揭露批评高若讷的卑劣行为,《》针对保守势力驳斥了其谬论;其记叙文如《》一类历史散文言之有物,其亭台记代表作是《》,其文赋代表作是《》;其散文中《》最为简洁流畅、纡徐委婉、平易自然。 2、梅尧臣论诗说“,”。 3、宋诗畅尽而“”的特点,在苏舜钦诗中已见端倪。 4、王安石散文风貌被清人刘熙载称为“”。 5、王安石咏史诗的代表作是《》、《》。 三.简答 1、“太学体”的产生与消亡。 2、欧、梅等人的诗歌主张。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文学选择题及答案

1.宋代古文运动最早的先驱人物是(C)。 A. 王禹唐 B穆修 C柳开 D.林逋 2. 王禹偁晚年自编的文集是(A)。 A. 《小畜集》 B. 《河东先生集》 C. 《穆参军集》 D. 《嘉祜集》 3. 王禹偁在学习白居易诗的同时,更重视和推崇的唐代诗人是(D) A. 李白 B. 韩愈 C王维 D.杜甫 4. 在宋初“三体”诗中,王禹偁应属(A)。 A. 白居易体 B. 西昆体 C. 宫体 D. 晚唐体

5.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A)。 A. 欧阳修 B. 苏轼 C. 曾巩 D. 梅尧臣 6 .苏舜钦和梅尧臣是(B)。 A. 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 B. 开创北宋诗风的重要作家 C宋词的开创者 D.北宋形式主义诗风的代表 7. 宋代文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是(D) A. 欧阳修 B. 王安石 C. 陆游 D. 苏轼 8. 北宋时,文章带有战国纵横家色彩的作家是(B) A. 柳开 B. 苏洵 C. 王安石 D. 范仲淹

9. 西昆体的代表作家是(D)。 A. 李维 B. 丁渭 C穆修 D.杨亿 1 0."在宋初词坛影响最大、成为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宋代的关键人物是D)。 A. 范仲淹 B. 欧阳修 C. 王安石 D. 晏殊 1 1. "在慢词体制形成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的作家是(B)。 A. 范仲淹 B. 柳永 C. 欧阳修 D. 苏轼 1 2. "柳永的集子是(D)。 A. 《珠玉词》 B. 《樵歌》

C. 《清真词》 D. 《乐章集》 1 3. "在宋词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作家是C)。 A. 冯延巳 B. 晏殊 C. 欧阳修 D. 柳永 1 4. "北宋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长调的词人是(B)。 A. 秦观 B. 柳永 C晏殊 D.欧阳修 1 5. " 《淮海集》的作者是(D)。 A住令 B. 柳永 C贺铸 D.秦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